網頁

2011年7月22日 星期五

語文的學習遠遠多於ㄅㄆㄇ或ABC

林佩蓉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兼兒童發展研究所所長

  正如本書書名開門見山所揭示的意涵,對英語系國家的幼兒而言,語文的學習遠遠多於ABC字母的識讀與書寫,對我們中語系國家的幼兒而言,語文的學習則是遠遠多於ㄅㄆㄇ注音符號的識讀與書寫。幼兒的語文學習目標不該訂在文字符號的識讀與書寫而已,也不是訂在開啟閱讀的興趣、培養合宜的閱讀態度與習慣就足夠了,如果對幼兒的讀寫發展情形有深入的了解,且掌握得宜、方法得當,除了可能達成以上目標之外,還能促進對圖畫的欣賞能力、提升閱讀理解能力、習得讀寫相關資訊與技巧。


  這些觀念看似稀鬆平常,曾涉獵讀寫發展相關理論與研究的學者與教育實務工作者都很了解,可是一直以來,在教學第一線上,基於家長壓力、積習難改、觀念模糊、缺乏教材相關資源……語文教學仍多類似作者在前言中所述,教英語必然先從英文字母的字型開始教起,接著教字母字型與聲音的關聯,然後是給孩子做發音練習,且在孩子尚未接觸讀本或新的課文內容之前,就會先介紹單字。教中文何嘗不是如此,只是ABC變成ㄅㄆㄇ,新課介紹單字後,會練習造詞,然後是造句。

  雖然一些幼教界及國教界的學者專家大力推動閱讀、積極引介一些有異於此種教學的多元的語文教學理念與作法(例如:「全語」或「讀寫萌發」觀點),但是實務上的進展仍十分有限,許多人會卡在不知如何著手的問題上。本書強調How to,非常適合幼兒家長、學前教育教保工作者,甚至國小低年級教師或英文老師閱讀,應該可以作為如何促進學前階段幼兒讀寫學習的入門書。本書特色有三:

一、實務取向
  本書很實務取向,但是奠定在深厚的理論及研究上,內容淺顯易懂,所探討的議題十分符合實際需要,包括:如何配合嬰幼兒身體動作、認知、社會等各方面的發展層面,在生活中自然融入讀寫教學、如何安排適切的讀寫環境與活動、故事如何幫助幼兒學習閱讀、如何選擇適切的讀物、如何藉由故事聽讀與討論促進幼兒的閱讀理解能力、如何從互動中引導幼兒建構讀寫基本觀念,如何從幼兒的回應中調整互動的方式等。

二、提供豐富的實例
  書中蒐集許多不同年齡層孩子讀寫的作品,配合細膩的解說,令人印象深刻,幫助讀者充分了解讀寫學習的重要概念與實質成效。

三、譯文流暢
  本書譯者陳淑琴老師本身就是語文教學專長,多年來在台中地區持續與一些幼教實務工作者進行開發幼兒語文教材教法的合作研究,由其翻譯本書,再適合不過,且譯文流暢、易讀。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本書一再強調成人在促進幼兒讀寫發展的過程中務必要「順勢而為」、「順水推舟」,而不要變成「老牛拉車」,一切應以自然、適度不強求為原則,例如:切忌把很有趣的「故事討論」變成幼兒避之唯恐不及的「故事考試」,同時孩子存在著個別差異,不可完全按表操課,作者提醒大家:「要有效的為孩子閱讀圖書,就必須先閱讀孩子」(參見本書第53頁),觀察孩子、精準的解讀孩子的讀寫能力、心理狀況與情緒反應,再尋找最佳切入點,採用合宜的方法,與孩子共讀共學,才能一步一腳印引導孩子奠定好紮實的讀寫基礎。

本文為「遠遠多於ABC—談早期讀寫的萌發」一書之推薦序,2005.11 信誼基金出版社出版
http://blog.roodo.com/peggyedu/archives/1273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