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日 星期五

靈巧寶寶養成術--培養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

靈巧寶寶養成術--培養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
/ 吳丹寧  專家 / 李生蘭 幼教專家

培養心靈手巧的寶寶,取决於聰明、細心的父母,多與孩子一起遊戲,將比幫孩子購買昂貴的玩具或讓孩子參加各種才藝班來得經濟有效。

「吮吸手指」手眼更協調
2
3個月的小寶寶,最喜歡把自己的手放在眼前晃動,不停地用雙眼盯著手看個不停,而當寶寶的手碰到嘴邊時,就會出現吸吮動作。寶寶4個月大的時候,會把整隻手塞到自己嘴裏,然後逐漸改爲吸吮23根手指,之後可能又减爲一根手指,而且多半是拇指。
小嬰兒吸吮手指的動機,往往是因為饑餓或者是想睡覺,而且吸吮手指時,寶寶會顯現出十分舒適、愉快滿足的樣子。45個月大的嬰兒喜歡吸吮手指,並不是一種壞習慣,這表示他的身心發育正進入一個重要的階段,即手眼協調的能力逐漸形成,並開始手部功能的分化。當孩子長到半歲左右,開始可以從躺臥變成能够坐起來時,手和眼便開始協調活動。
李生蘭表示,學齡前是寶寶手眼協調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尤其是寶寶12歲的階段。在這個關鍵期中,家長應注意觀察孩子,多和孩子一起活動、做遊戲、畫畫、看書……抓住孩子手眼協調發展的契機。





********************************************************************
抓握能力發展第一步 訓練寶寶拿奶瓶
每次寶寶喝ㄋㄟㄋㄟ時,媽媽都要幫他拿著奶瓶,什麼事都不能做。想要讓寶寶學習自己拿奶瓶,有什麼撇步呢?
文/劉繼珩 採訪諮詢/天主教耕莘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護理長劉文琪
許多媽媽會認為,書上說寶寶到了某個階段應該會拿奶瓶,自己的寶寶就一定也要會,而強迫他學習,這樣的想法其實是不正確的,想要訓練寶寶拿奶瓶的媽媽,不妨先從訓練寶寶的抓握能力開始,循序漸進才是成功的關鍵喔!
有抓握欲望就可以開始
寶寶45個月大起就有向外探索的欲望,開始想要抓東西,天主教耕莘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護理長劉文琪表示,手的動作有分粗動作和細動作,像抓握奶瓶這種小肌肉發展,就屬於細動作的一種,也就是手指的運動。正常來說,寶寶6個月大,小肌肉的發展大致成熟,也能把奶瓶抓握得很好,可是現在很多寶寶到了67個月大都還不能把奶瓶握好,主要原因是家長沒有給予寶寶刺激,導致他到了1歲都還不會拿奶瓶。劉文琪建議爸媽,訓練寶寶自己抓握奶瓶,一定要掌握正確時機,當發現寶寶的發展已經到了可以抓握的時候,就要進行教導。
學會拿奶瓶的2種方法
家長引導法
有些寶寶67個月大就會爬了,劉文琪認為,在寶寶的喝奶時間,把奶瓶拿給他看,讓他伸手抓握,藉由欲望與衝動的互動關係來訓練,是不錯的方法。因為如果在寶寶吃飽的時候使用這種方式,就很難激起他想拿奶瓶的欲望和衝動,當然也就不會想要去拿奶瓶了。
物品吸引法
利用外觀較能引起寶寶注意的奶瓶也是一種方式,媽媽可以選擇顏色鮮豔或有可愛圖案的奶瓶,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劉文琪表示,6個月大的寶寶,對色彩已經有一些概念,所以有了能引發他興趣的顏色,自然就會提高想去抓握的欲望,不過在選擇奶瓶時要格外謹慎,要挑選品管嚴格的品牌,以免因奶瓶材質不良而引發中毒的不幸事件。
Help
寶寶拿奶瓶,爸媽可以這樣做!
1.
訓練抓握能力:一般的奶瓶沒有把手,所以爸媽想要訓練他的抓握能力,可以在餵奶時,協助寶寶把小手放到奶瓶上,但是要注意奶瓶溫度適中,再讓寶寶握住,以免寶寶燙到。
2.
套上把手:如果沒有充足的時間,也可以直接購買套在奶瓶上的把手,幫助寶寶將手扣在把手上練習抓握,讓他慢慢習慣並適應。
小心!躺著喝奶的3種危機
學會自己拿奶瓶喝奶之後,媽媽切忌讓寶寶躺著喝奶,因為這樣可是隱藏了危險喔!
【嗆奶】門診中最常見到寶寶自己拿奶瓶喝奶,而發生嗆奶的個案,劉文琪認為媽媽不能因為寶寶會自己拿奶瓶,就表示他喝奶沒有問題,還是要在旁邊照顧。如果擔心寶寶會喝不到奶,可以利用市面上的奶瓶吸管,幫助寶寶喝奶。
【中耳炎】躺著喝奶除了會有嗆奶的危險,還容易造成中耳炎。劉文琪表示,因為寶寶的耳咽管和口腔相通,耳道也比較短,當奶水嗆上喉嚨時,很容易感染,就會引發中耳炎。
【奶瓶性齲齒】現在的寶寶發育很好,56個月大就開始長牙,如果讓寶寶躺著喝奶,寶寶不知不覺就會睡著,加上媽媽又沒有時間幫寶寶清潔牙齒,很容易造成奶瓶性齲齒。
調整心態有助寶寶學習
很多爸媽會覺得寶寶還那麼小,拿奶瓶這種事自己代勞就好,或是因為自己沒有時間訓練寶寶,就認為時間到了他自然就會了。劉文琪強調,寶寶是需要訓練的,只要有心教他,他都可以學會,就怕爸媽沒有耐心。當寶寶學幾次仍學不會,父母就生氣、想放棄,這樣的教育方式和心態是需要修正的,應該多給予寶寶正向鼓勵,不但讓他能很快學會拿奶瓶,對他日後的發展和心理成長才會有助益!
Q
:提早讓寶寶學習拿奶瓶好嗎?
A
:劉文琪認為,若是寶寶4個月大就已經有抓握的欲望,爸媽也可以展開訓練,但是每個寶寶的發展速度不同,所以要視他的特質而定。如果寶寶真的學不會,也不要強迫,一旦父母期許很高,當他做不到就生氣或責罵,寶寶會因此產生挫敗感,雖然不會造成手部骨骼的損傷,但是卻會造成心裡的陰影和傷害。
Q
:超過1歲還不會拿奶瓶是有問題嗎?
A
:寶寶如果到了1歲多還不會抓握奶瓶,有兩種可能的情況:
1)沒有足夠的刺激,所以寶寶不懂得如何抓握奶瓶。
2)肌肉的力量有問題,像是小胖威力症,就是肌肉無力,手指無法抓握,這種狀況就需要就醫。
不過要評估是否有發展遲緩,不能單單以會不會抓握奶瓶為指標,因此劉文琪建議家長,平時就要多方觀察寶寶的行為,才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








**********************************************************************
 
/高芷麗一臺北市立萬芳醫學中心精神科顧問、高芷麗感覺統合潛能開發學苑執行長
媽媽懷小棟時,覺得胎動特別強,認為兒子將來會是運動場上的健將。然而,後來發現小棟出生後的幾個重要的動作發展里程碑,雖然時間上都超前,但動的品質卻不太好。譬如,學走路時,10個月他就唐突地跨步,但踉踉蹌蹌得讓父母嚇出一身冷汗,從此跟得緊,以防出意外。從小給他玩具,幾乎玩不了多久,就被摔壞或弄壞了。
3歲大時,媽媽帶他出門,的,小棟總是橫衝直撞,媽媽需要緊緊牽著他的手扮演煞車的角色。好幾次媽媽稍微放鬆一點,不是小棟跌倒傷到自己,就是撞到別人弄出亂子,讓媽媽很難專心辦事。
爸爸不相信動作如閃電般的兒子動作會不協調,認為是太太沒有善盡角色。媽媽啞巴吃黃蓮,跟主觀過強的先生總是有理說不清,但還是衷心希望知道問題出在哪兒。

從小棟的案例可知,孩子動的量與質的質未必成正相關,重點在於孩子所作的運動、活動對提升動作品質是否有幫助。所以,爸媽應仔細觀察孩子都是怎麼動的,檢查是不是在影響動作品質的「動覺發展」出了問題。那麼,動覺(又稱本體覺)是怎麼一回事呢?
動覺讓人能掌握精確的動作
動覺的感受器在關節附近的肌肉和肌腱組織內,這些感受器能感知肌肉在伸展或收縮的狀態,了解各個關節角度的變化,並且轉化為神經衝動,快速傳達到脊腦,再往上送達大腦頂葉而產生動覺。透過動覺,才能掌握身體在靜態或動態下的位置與姿勢,於運動/活動的過程不斷作微調,儘量作出滿意的表現。
觀察孩子動得如何,並及早警覺
仔細觀察孩子的發展,是父母的樂趣所在,更是為人父母的天職。爸媽如果發現孩子有以下狀況,表示孩子的動覺發展可能有障礙,要提早找出對策(註:每個年齡的發展內涵,請參考感覺統合上篇:發現大腦 part5:分齡發展評量)
n          懷孕期:胎動很少又微弱或胎動過強都應注意。正常的話,29~36週大之間胎動應明顯,尤其在媽媽進食後、聽到輕快的歌曲等時刻。
n          嬰兒期:O~2 歲階段請留意
Ÿ        睡得過多,動得很少。
Ÿ        頸部無力、很晚翻身、爬得很少、很晚才會走路。
Ÿ        爬得太快卻常踉蹌撞到下巴。
n          幼兒期:2歲以後請留意
Ÿ        頸無力,常跌倒、碰傷。
Ÿ        動作笨拙、緩慢,常被絆倒。
Ÿ        走樓梯時倚賴扶手。
Ÿ        玩丟接球、踢球有困難。
Ÿ        攀爬架子,騎三輪車學得很慢。
引導孩子動得對,讓動覺敏銳、動作敏捷
引導孩子做對運動/活動,再反覆練習,就有助於增加動覺的敏銳,並且能即時修正動作,使反應更協調、靈活。不同年齡也有簡單的促進方法,建議爸媽多運用:
n          胎兒期,媽媽要多聽音樂及撫摸肚子
懷孕5個月以後,媽媽要多聽簡單、輕快的胎教音樂,適度地活動、撫摸或輕拍肚皮,使胎兒的神經傳導更加順暢,讓胎兒在子宮內活潑地動,強化動覺敏銳度。
n          1歲前,隨著趴、坐、爬、站增強動覺
在日常生活中,爸媽要注意寶寶動作能力的進展,並運用適當的方法來照顧他。
l  O~2個月的嬰兒:不要老是橫著抱軟軟的新生兒,每天要花些時間把小寶寶豎直著抱,但手要護著他的後腦。因為頸部承載頭的重量,能加強頸椎動覺,有助頸部肌肉張力發展。
l  2個月大起,只要嬰兒健康,就可以開始讓他俯臥睡覺。如果實在擔心突發「嬰兒碎死症」,請在小寶寶清醒時多提供俯趴的機會,如此寶寶才能在抬頭、轉頭之際,強化胸椎動覺,為翻身作準備。
l  3個月大起,可開始幫寶寶做體操:伸展或彎曲四肢的各處關節-肩、肘、腕、掌、指,及髖、膝、踝、趾等,還可擠壓關節,提供多元的動覺。(註:可參考《嬰兒運動》,信誼出版。)
l  4個月大起,不要老是把寶寶抱在懷中,限制他翻身的機會。即使寶寶還不會翻身,可以從轉動他的頭或帶動他的腿來引發翻身,提供全身脊動覺豐富的動覺。
l  5個月大起,經常將寶寶抱在懷中坐著玩,以大人的身體及手臂支撐嬰兒的背部挺直,提供腰椎動覺。
l  6個月大,嬰兒學爬期,用抱枕或父母的腿,幫助孩子腹部撐起,用四個支點(雙掌、雙膝)載重,提供豐富腕關節及膝關節的動覺。
l  8個月大起,,嬰兒學站前,讓他的手抓著東西由坐轉為站,再由站慢慢坐下,提供腿部髖、膝關節豐富的動覺,有助站得穩
n          1歲後,隨著動作元素依序發展
孩子的動作發展,依動作的元素:肌力、平衡、協調、耐力、韻律、敏捷,依序前進。只要引導他在每個階段,按部就班動得對,就能達到動作敏捷的目標。
靜態的姿勢或動態活動時,需要的是巧勁,也就是肌肉張力。從小讓孩子體態挺拔,以後腦部的動覺中樞就會下意識調整坐姿,無需大人在旁時時提醒要抬頭、挺胸、縮小腹。
孩子學走路、練平衡時,千萬不要因怕他摔跤而過度保護孩子,因為摔倒的經驗能讓孩子動覺更敏銳,動作也學得更快。爸媽只需適度地跟在孩子的後面,將可能的危險降到最低。
教導孩子學新動作前,提醒他仔細觀察,養成觀察力以後學什麼都快。若學得不順,不要責罵、取笑他,或乾脆為他代勞。只要能反覆嘗試,在過程中孩子的動覺會修正他的動作品質,多練習就會更協調。
幼兒的爆發力超過大人,但耐力不如大人,所以帶孩子外出時,爸媽要記得,孩子腿短、跨步小,大人應配合孩子的步伐,孩子才不會走幾步後就挫折地放棄,一邊走一邊唱歌,輕鬆愉快就能走得久一點。
此外,在嬰兒期,透過節拍鮮明的音樂,能培養孩子的節奏感,他會搖晃身體、點頭拍手。7個月大以後,寶寶就可手握玩具或打擊樂器,以腕關節的活動打拍子。2、3歲以後,幼兒會手手指比出1、2、3等數量,就可輕鬆用手指關節按琴鍵、玩小鋼琴了。這也是動覺發展的一環。
通常爸爸媽媽只知要求孩子動作要快、要準,卻不知肌力、平衡、協調、耐力、韻律、敏捷等6個動作元素,需按部就班打好基礎。在此之前,爸媽要配合孩子的步調活動,等基礎打好,自然動作反應就快了。這時,爸媽準備開始追著孩子跑,想要他動作慢些,還很困擾呢!


  
本文摘自2009.6學前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