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1年9月6日 星期二

嬰幼兒常見的眼疾

眼睛為靈魂之窗,人類大部分的學習,需要透過眼睛來接收訊息。因此,若眼睛疾病導致視力不良,將對個人及家庭影響甚大。基本上,會發生在成人的眼疾也會發生在嬰幼兒,因此,從一般性的結膜炎,到會影響視力的白內障、視網膜腫瘤等,均有可能發生。然而嬰幼兒並非只是縮小版的成人,許多眼疾的處理方式與成人不盡相同。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許多嬰幼兒的眼疾都能獲得良好改善,但由於嬰幼兒的表達能力有限,一不小心常會視而不見,為人父母者應提高警覺,即時發現問題,早期治療,才不會造成錯失良機。
 
嬰幼兒眼疾的成因
         嬰幼兒眼疾的可能原因,可分為先天性及後天性兩大類。先天性因素如遺傳、染色體變異、代謝異常、早產、胎內感染、或不明原因等。後天性的因素包括感染、眼部外傷、藥物、毒性物質、放射線物質的副作用、營養不良等。
 
嬰幼兒常見之眼疾
  1.  新生兒眼炎:經由產道出生的小嬰兒有可能受到感染而得新生兒眼炎,眼睛出現很多分泌物,可用抗生素治療。
  2.  鼻淚管阻塞:嬰兒的鼻淚管可能尚未完全暢通或是太狹窄容易阻塞,容易造成淚眼,甚至感染發炎;治療方面:要控制感染,並要常按摩鼻淚管,若仍無效可用通條及淚管沖洗以鞤助其暢通。
  3. 先天性眼瞼下垂:上眼皮下垂,外表看起來兩眼大小不同,有些小嬰兒會下巴抬高或抬高眉弓以幫助視力。一般以手術治療。
  4.  睫毛倒插:有些幼兒,下眼瞼贅皮過多,常會造成睫毛倒插、眼睛刺痛,甚至角膜上皮會有糜爛的情形,幼童常以揉眼睛來表現。若倒睫毛的情形沒想到隨年齡增長而改善,可藉眼瞼手術來矯正。
  5.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視網膜血管的發育從懷孕十六週開始,一直到足月四十週才發育完全,因此在懷孕週數小於三十六週,體重小於二千公克的早產兒,很容易形成早產兒視網膜病變,有可能造成失明的後果,因此必須於出生後四至六週起定期檢查,適當治療才能預防失明。此外,早產兒特別容易合併有高度近視及散光,因而形成弱視,也必須注意。
  6. 視網膜母細胞癌:瞳孔出現白色反光。視病情可做冷凍治療、雷射治療或手術切除。
  7. 先天性青光眼:怕光、流淚、眼壓高,甚至形成牛眼。
  8.  先天性白內障:一般以手術治療。
 
如何及早發現?
  視力異常會造成的行為上的改變,對小兒視力異常的發現非常重要。因幼兒不會自己表達自己的視力狀況,一般的視力檢查方式也不能適用於幼兒,但是旁人細心的觀察,可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1. 眼球震顫,或者只是無目標的轉動眼球
  2.  一般的視力行為發展比正常嬰兒差,眼球不會追隨人的動作或移動的小物體。
  3.   對於眼前的奶瓶玩具等物體,沒有主動抓取的動作
  4.  在地板上爬行時,時常先碰到東西,才有感覺,沒有一定的目標或方向。
  5.  在家裡可以自己走動,但是一到陌生的環境,就一定要父母牽手才敢走路。
  6.  出外時常常瞇著眼睛、低著頭走路、怕光、或者喜歡揉眼睛。不敢自己上下樓梯,走路時常跌倒、撞到人、或者踢到東西。
  7.  眼睛斜視。
  8.  眼睛外觀異常,如眼皮下垂等。
  9.  不喜歡用眼力專注的工作,或視力專注後易感浮燥不安。
  10.  每次需要用眼力時,頸部傾斜歪一邊。
  11.  用眼時,經常揉眼睛或皺眉頸。
  12.  經常陳述看不清楚或眼睛癢、痛。
  13.  眼瞼經常紅腫、帶垢。
  14.  眼睛會怕光、流眼淚、眨眼次數增多。
  15.  兩眼瞳孔大小不等或有異常反光。
結語
        嬰幼兒時期是視覺發育的黃金階段,但目前尚無強制學齡前幼兒做視力篩檢,全賴父母注意嬰幼兒眼睛是否異常。因此,如何及早發現並治療是重要課題。以現今眼科醫學的進步來說,許多的小兒視力不良是可以醫治的,重要的是必須提高警覺,及早就醫。尤其是有家族史、早產兒、或懷孕期有胎內感染可能者,更應在出生時就接受眼睛檢查,以免以後視力上的缺陷,影響到各方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