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年2月4日 星期六

哄孩子入眠

孩子得哄睡入眠 長大後 睡不好風險大
文柯俊銘
 
對於初為人父母者而言,每天最頭痛的事恐怕就是哄孩子睡覺了。由於新生兒的睡眠週期尚未穩定,往往是晝夜顛倒,當肚子餓、尿布濕等情況時,就會醒來大哭,家長經常得一整晚起床安撫數次,為搞定小寶貝可以說是費盡苦心。

 
一份於今年4月發表在國外期刊「小兒及青少年醫學檔案」的報告指出,父母哄孩子睡覺的方式若未能隨其成長適當調整,恐怕會導致學齡前,甚至進入小學就讀後,出現睡眠相關問題,影響身心發展。
 
該研究是由加拿大蒙特婁(Montreal)大學心理系的學者Valerie Simard所主持,他與Sacre-Coeur醫院的睡眠專家合作,針對987位出生才5個月的嬰兒進行長達6年的追蹤,目的在探討家長哄孩子入睡的方式與個案往後出現睡眠障礙的相關性。
 
過程中,所有父母每年均接受一次問卷訪談,調查內容除包括孩子的氣質、情緒穩定度與其他心理特徵外,主要還有他們平時的睡眠狀況,例如有沒有常做夢?平均睡眠時數?要多久才會睡著?與夜間醒來再入睡所需時間等。而家長如何哄孩子睡覺與孩子夜間醒來時,會如何因應,也是詢問的重點。
 
透過統計分析,結果發現那些習慣要父母輕拍入睡、抱到入睡或同床共睡的幼兒,年齡更大時,睡眠品質不佳的風險似乎會較大。
 
家長在孩子29至41個月大時的哄睡方式,對孩子4至6歲時的睡眠問題最具預測力。比如說在上述的時間點,孩子若夜間醒來以餵食或給奶的方式哄睡,往後較容易做噩夢、每天睡眠少於10小時與醒來很難再度入睡。孩子若總是和家長一起睡,往後其夜間醒來平均要花15分鐘以上才能再入睡。
 
研究者表示,孩子出生初期,睡前有家長陪伴確實可以縮短入睡時間,夜間醒來以餵奶哄睡也普遍有效。但隨著長大,這些方式卻可能適得其反。
 
因此學者建議要趁早訓練寶寶自我舒緩(self-soothe)的能力,也就是不需要他人或物品的安慰便可放鬆進入夢鄉。平時除讓孩子規律就寢外,也要儘量營造良好的睡眠氣氛與環境,利用他有睡意卻還醒著時,就放在自己所屬的床上,使其能夠慢慢入睡,如此不但有助於培養獨立,更能提升睡眠品質。
(作者為公職臨床心理師)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udyreaders/article?mid=1273&next=1014&l=f&fid=6





**********************************************************************
0-6個月寶寶的睡眠
於安全性,只要寢具選擇恰當,並注意使用的安全,應該是不用擔心的;

為了方便照顧,也可以考慮在孩子三、四個月大以前,先跟父母同房,

等夜裡不必餵奶之後,再換另一個房間。



孩子原本睡自己的床,為什麼大一點以後就不肯睡了?

有不少孩子原本是和父母分床睡的,但是在五、六個月大以後,由於開始有「分離焦慮」,

所以行動和表達能力也逐漸增加,就常會在夜醒時,隔著床欄杆咿咿呀呀的叫喚父母親,

更大一點甚至會攀爬著欄杆,站起來呼叫。

只要有那麼一次,因為不忍心或只是為了「息事寧人」,

將他抱上大床一起睡,他就再也不肯獨睡了,每天一定會吵到上了大床才干休。

為了預防這一點,小欄杆上可以用小毯子圍著,阻斷彼此之間的視線接觸, 更理想的是用隔簾或屏風擋起來。

如果孩子呼叫,可以去看看他,哄哄他,讓他知道你就在附近,

但千萬不要抱上床一起睡,否則之前為了分床睡所作的努力就全都白費了。



應該在孩子多大時訓練他獨睡呢?

如果在孩子三、四個月大以前沒有及時分房,可能就得延遲到三歲以後了。

因為六個月至三歲之間,孩子會有強烈的「分離焦慮」,他們常常將睡覺也視為一種與母親之間的分離,

即使和母親同房或同床睡的孩子,也常有抗拒睡覺的現象。

如果這段時間內訓練他和母親分房,往往會遇到比較大的阻力。

如果剛好有兄姐也要同時分房,倒是可以試試,否則還是等孩子稍大一點會比較順利。

一般而言,五、六歲以後的孩子,獨立性都不錯了,獨對他們而言應不是難事。



寶寶需要枕頭嗎?

六個月以下的寶寶,不可以使用枕頭,床上也不能有其他柔軟的東西,

連床墊都不能太軟,以避免阻塞口鼻,發生窒息的不幸。



小嬰兒是不是應該蓋得暖一點?

在我們的文化中,總是把孩子包裏得密密實實的,睡覺當然也不例外。

其實除了新生兒(一個月以下),因為體溫控制還不很成熟,必須格外注意保暖以外,

孩子稍大一點之後,跟成人的保暖需求基本上是一樣的,也就是他們並不特別怕冷。

所以,沒有必要給他們蓋厚重的被褥,尤其是六個月以下的嬰兒,

行動能力還不夠,厚被子蓋住頭部會讓他們室息的。



孩子睡眠的環境是不是一定很安靜?

未滿三、四個月的寶寶,睡眠不大會受到環境的影響,安靜的臥室和嘈雜的百貨公司,

對他來說沒有什麼不同,他的睡眠型態主要是由腦部控制。

稍大一點之後,寶寶開始對環境裡的聲音、影像產生興趣,睡眠就可能會受到環境干擾了。

無疑的,在安靜的環境中,一定會睡得比較好。

但每一個人的生活環境都充斥著各種聲音,不可能全然安靜。

夜裡雖然靜得多,仔細傾聽,仍然有不少聲音,

馬路上的車聲、冰箱馬達聲、時鐘滴答聲、風聲、同房人的鼾聲...,

這些經常存在的聲音通常並不會影響我們的睡眠,因為我們已經習慣這些聲音了。

孩子也一樣,只要環境不嘈雜,也沒有突發的噪音(如飛機聲、火車聲、機器聲等),

孩子會習慣於他的睡眠環境,不受那些經常聲音的影響。

有些父母在嬰兒入睡以後,禁止大孩子活動,甚至踮著腳尖走路,其實是沒有必要的。

孩子一旦習慣了這種刻意安排的安靜環境,反而不能忍受環境中無法避免的一些聲音,而常常驚醒過來。



 建立好的睡眠習慣 

良好的睡眠型態的發展,主要源自腦部功能的逐漸成熟。

但睡眠習慣的養成,是根據父母本身的認知和期待,以睡眠型態做為基礎,逐步引導孩子而建立起來的。



=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孩子的晝夜節奏早些形成?=

孩子晝夜節奏如果能早些形成,的確是父母之福。

可惜它的形成,主要靠腦部的成熟,和年齡最相關。

早產兒雖然得以提早接觸外在環境,他們的晝夜節奏並不會提早形成,還是要等到預產期之後的三個月左右。

因此父母對寶寶晝夜不分的情況要有點耐心。



=小嬰兒的酣睡是否只能順其自然呢?=

也不盡然,父母還是可以幫助他。

如果寶寶在白天睡了四個小時以上,就叫他起來吃奶;夜裡則盡量讓他睡,等他吵了再餵。

如果寶寶晚上不好好睡,白天卻一覺睡上六個小時,想要四個小時的時候硬是把他叫醒,

可能相當困難,此時可以採用漸近的方法,

每天早上十五分鐘叫醒他,逐漸縮短他白天的長覺,不多久,寶寶就會改在晚上才睡長覺了。



=應該訓練寶寶規律作息,還是順其自然比較好?=

孩子如果有規律的生活習慣,不但照顧上比較方便,對孩子的身體健康也很重要。

因為,人除了睡眠,還有很多生理現象也一樣具有週期性,包括飲食、活動、體溫的變化、荷爾蒙的分泌等。

這些生理現象的變化,彼此之間如果能夠協調,我們的身體就會處於一種很調適的狀況。

假設每一種生理現象,都沒有一定的節奏可循,可以想像彼此之間要達成協調,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此外,在前文中提到,人的生理時鐘是二十五小時一個週期,也必須靠規律的生活習慣提供訊息,

才能將作息週期維持在二十四小時一週期。

所以很顯然的,孩子還是過規律的生活比較好。

至於回歸自然的方式照顧寶寶,其實指的是出生後的前三個月,繼續下去不但對孩子不利,父母也非常辛苦。
資料來源http://blog.roodo.com/pam0509/archives/cat_598489.html






************************************************************************

對付“夜貓子”

寶寶夜裡不願意上床睡覺,攪得大人心神不安,這不是寶寶的錯,是過年把所有的生物鐘打亂了,該起床時,卻在睡覺,寶寶白天睡多了,晚上如何睡得早? 

對付“夜貓子”
  剛學會走路的寶寶才一歲多,其旺盛的精力比大人還充沛,父母早已困倦了,他還在滿地跑來跑去。關了電視後,他一直在哭著鬧著要看電視,自己動手拿著遙控器按來按去,打不開電視,就把遙控器摔倒地板上,在電視機上到處摸,可惜不知道如何打開電視開關,因電源被爸爸切斷了。折騰了半天,發現了彩筆,就在畫板和桌子上畫鴉,畫了一會兒,又爬到陽台的沙發上,吵著要看星星和月亮。彎彎的新月已躲到高樓的後面,但孩子並無睡意,鬧著要跟爸爸媽媽捉迷藏……有人說,孩子是裝了電池的“機器人”。意思是說,孩子可以一天二十四小時不停的工作、遊戲與狂歡。

    這當然有點言過其辭,但起碼約略地告訴我們,孩子是精力充沛的。顯然孩子的精力如此無窮無盡,如果希望孩子能按時睡覺,最好的方法自然是讓他宣泄掉過剩的體力。例如,帶他出去跑步、爬竿、玩木馬、溜滑梯,或逛街。

    何妨主他不睡午覺,盡情地陶醉在玩具的世界中。親子舞蹈也是一個宣泄孩子多餘體力的妙招,使孩子在扭與跳之間疲憊不堪,晚上自然好睡多了。

    放心好了!絕對沒有一個體力透支的人能夠勉強自己“充硬漢”,堅決不睡覺啊!

    假如孩子已經可以討論與溝通的年齡,最好能和他一起訂出一套就寢時間表,並附帶訂出獎懲標準。比如說,孩子在規定時間內睡覺,可以在獎懲表中加個“√”,假使不按時睡覺則打個“×”,累積十個“√”或十五個“√”時,請他吃一客冰淇淋,但累積十個“×”或十五個“×”時,則需要剝奪他看電視,或電視遊戲機,或買玩具的權利。有些時候,孩子雖然已經在床上,但依然圓眼大瞪,一副睡不著的樣子,這時候不妨考慮以“夜夜故事”侍候孩子,讓他在輕鬆、有趣的故事中會見周公,但可別說鬼故事!

    倘若孩子不想睡覺,可採取一些方法:

    白天讓孩子少睡,尤其是在下午3點之後,儘量不讓孩子睡覺。

    白天應帶孩子多活動,室外活動很重要,不要因天冷,就把孩子關在家裡。陪孩子睡覺,直到他熟睡為止,再回到自己的房裡。在孩子的房間中裝一盞小燈,讓他有個小“依靠”。利用平常的時候,和孩子玩“頑皮鬼”、“滑稽鬼”、“天真鬼”等俏皮的鬼遊戲,使孩子從中認為“鬼”及“黑”不但不怕,甚至還有點好笑。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tina-jang/article?mid=856&prev=1062&next=635&l=f&fid=32







***********************************************************************

寶寶的睡眠

<睡眠形態的發展>
  孩子是一個尚不成熟的個體,很多的功能都是逐漸發展出來的,睡眠也是一樣。孩子的睡眠型態和成年人有很大的不同,而且隨著年齡在改變,我們如果想瞭解孩子的睡眠問題,幫助他們發展好的睡眠習慣,首先必須瞭解他們正常的睡眠型態,以及發展過程。
=寶寶多大以後,才會睡得較久呢?=
  隨著年齡漸大,寶寶的腦神經發育漸趨複雜與成熟,睡和醒之間的轉換不再那麼頻繁,每一段睡眠就會逐漸延長。除此之外,睡眠時間也會逐漸轉移至晚上,白天的睡眠時間愈來愈少,晝夜之分也就漸趨明顯。
  三、四個月大的寶寶,一天的睡眠分成約四、五段,其中三分之二都在晚上,而且最長的一段睡眠在晚上,所以七十%的孩子都可以在十一、二點喝過奶後,持續睡五、六個小時,直到天明才起來喝奶。辛苦了好久的母親,這時候才總算可以睡個比較安穩的覺了!到六個月大時,絕大部分的寶寶都可以一覺到天明,而且有些已經可以一覺長達七至八小時。此後,晚上的睡眠仍持續的延長,一歲左右的孩子,可以睡上十到十一個小時,直到四歲以後,晚上的睡眠時間才隨著睡眠需求減低而逐漸減少。
=睡眠的個別差異=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就連睡眠也一樣,幾乎沒有兩個孩子的睡眠習慣、時間、型態是完全相同的。睡眠的個別差異,有些是先天遺傳而來的,有些是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

<怎樣才知道孩子的睡眠是足夠的?>
  睡眠的需求有很大的個別差異,前述的一些數字只是一個大概的平均數值,目前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測定不同年齡的孩子需要睡多少才算適當。原則上,只要孩子睡得好,清醒的時候沒有疲倦、煩燥的現象,行為舉止恰當,他的睡眠大致上是足夠的。但須注意的是,年幼的孩子如果睡眠不足,有時候狀況並不容易察覺,只有在延長他的睡眠時間後,發現他比以前更快樂、情緒更穩定、更合作、更能專心,才知道他原來的睡眠是不夠的。因此,如果孩子的睡眠時間,比前述的平均數值少了一個半或兩個小時以上,便可以懷疑他的睡眠是否不足?然後進一步的找出原因,嘗試去改善它。

<睡眠的環境>
  一個好的睡眠環境,應該是安靜、安全、舒適、黑暗、少干擾的,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會睡得比較香甜。

<讓孩子獨睡好?還是和大人一起睡好?>
  根據研究,獨睡的睡眠品質,遠比與人同睡來得好。因為一個人在睡眠週期變化中的一些響動,會刺激同床的其他人,改變他的睡眠狀態,使醒來的次數增加。所以與父母同床的小孩子,夜醒的機率比分床的高出很多。而且,孩子一旦有機會與父母同睡,以後要分床或分房時,通常會相當的抗拒。獨睡也有助於孩子發展出獨立的自我,比較能夠忍受分離的焦慮。基於這些因素,讓孩子獨睡會比較好。如果不放心分房,至少要讓孩子有自己的小床,甚至在房間一角打個地舖也可以。 如果家裡有多餘的房間,讓孩子睡自己的房間其實是一個不錯的方式。美國的孩子大多從晚上八點睡到早上八點,這對我們來說似乎是神話的事實,主要歸功於分房睡,孩子不但因此睡得比較安穩,而且會學會怎樣自己入睡,夜醒的機會就會減少。至於安全性,只要寢具選擇恰當,並注意使用的安全,應該是不用擔心的;為了方便照顧,也可以考慮在孩子三、四個月大以前,先跟父母同房,等夜裡不必餵奶之後,再換另一個房間。

<孩子原本睡自己的床,為什麼大一點以後就不肯睡了?>
  有不少孩子原本是和父母分床睡的,但是在五、六個月大以後,由於開始有「分離焦慮」,所以行動和表達能力也逐漸增加,就常會在夜醒時,隔著床欄杆咿咿呀呀的叫喚父母親,更大一點甚至會攀爬著欄杆,站起來呼叫。只要有那麼一次,因為不忍心或只是為了「息事寧人」,將他抱上大床一起睡,他就再也不肯獨睡了,每天一定會吵到上了大床才干休。為了預防這一點,小欄杆上可以用小毯子圍著,阻斷彼此之間的視線接觸,更理想的是用隔簾或屏風擋起來。如果孩子呼叫,可以去看看他,哄哄他,讓他知道你就在附近,但千萬不要抱上床一起睡,否則之前為了分床睡所作的努力就全都白費了。

<應該在孩子多大時訓練他獨睡呢?>
  如果在孩子三、四個月大以前沒有及時分房,可能就得延遲到三歲以後了。因為六個月至三歲之間,孩子會有強烈的「分離焦慮」,他們常常將睡覺也視為一種與母親之間的分離,即使和母親同房或同床睡的孩子,也常有抗拒睡覺的現象。如果這段時間內訓練他和母親分房,往往會遇到比較大的阻力。如果剛好有兄姐也要同時分房,倒是可以試試,否則還是等孩子稍大一點會比較順利。一般而言,五、六歲以後的孩子,獨立性都不錯了,獨對他們而言應不是難事。

<寶寶需要枕頭嗎?>
  六個月以下的寶寶,不可以使用枕頭,床上也不能有其他柔軟的東西,連床墊都不能太軟,以避免阻塞口鼻,發生窒息的不幸。

<小嬰兒是不是應該蓋得暖一點?>
  在我們的文化中,總是把孩子包裏得密密實實的,睡覺當然也不例外。其實除了新生兒(一個月以下),因為體溫控制還不很成熟,必須格外注意保暖以外,孩子稍大一點之後,跟成人的保暖需求基本上是一樣的,也就是他們並不特別怕冷。所以,沒有必要給他們蓋厚重的被褥,尤其是六個月以下的嬰兒,行動能力還不夠,厚被子蓋住頭部會讓他們室息的。

<孩子睡眠的環境是不是一定很安靜?>
  未滿三、四個月的寶寶,睡眠不大會受到環境的影響,安靜的臥室和嘈雜的百貨公司,對他來說沒有什麼不同,他的睡眠型態主要是由腦部控制。稍大一點之後,寶寶開始對環境裡的聲音、影像產生興趣,睡眠就可能會受到環境干擾了。
  無疑的,在安靜的環境中,一定會睡得比較好。但每一個人的生活環境都充斥著各種聲音,不可能全然安靜。夜裡雖然靜得多,仔細傾聽,仍然有不少聲音,馬路上的車聲、冰箱馬達聲、時鐘滴答聲、風聲、同房人的鼾聲...,這些經常存在的聲音通常並不會影響我們的睡眠,因為我們已經習慣這些聲音了。孩子也一樣,只要環境不嘈雜,也沒有突發的噪音(如飛機聲、火車聲、機器聲等),孩子會習慣於他的睡眠環境,不受那些經常聲音的影響。有些父母在嬰兒入睡以後,禁止大孩子活動,甚至踮著腳尖走路,其實是沒有必要的。孩子一旦習慣了這種刻意安排的安靜環境,反而不能忍受環境中無法避免的一些聲音,而常常驚醒過來。

<建立好的睡眠習慣>
  良好的睡眠型態的發展,主要源自腦部功能的逐漸成熟。但睡眠習慣的養成,是根據父母本身的認知和期待,以睡眠型態做為基礎,逐步引導孩子而建立起來的。
=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孩子的晝夜節奏早些形成?=
  孩子晝夜節奏如果能早些形成,的確是父母之福。可惜它的形成,主要靠腦部的成熟,和年齡最相關。早產兒雖然得以提早接觸外在環境,他們的晝夜節奏並不會提早形成,還是要等到預產期之後的三個月左右。因此父母對寶寶晝夜不分的情況要有點耐心。
=小嬰兒的酣睡是否只能順其自然呢?=
  也不盡然,父母還是可以幫助他。如果寶寶在白天睡了四個小時以上,就叫他起來吃奶;夜裡則盡量讓他睡,等他吵了再餵。如果寶寶晚上不好好睡,白天卻一覺睡上六個小時,想要四個小時的時候硬是把他叫醒,可能相當困難,此時可以採用漸近的方法,每天早上十五分鐘叫醒他,逐漸縮短他白天的長覺,不多久,寶寶就會改在晚上才睡長覺了。
=應該訓練寶寶規律作息,還是順其自然比較好?=
  孩子如果有規律的生活習慣,不但照顧上比較方便,對孩子的身體健康也很重要。因為,人除了睡眠,還有很多生理現象也一樣具有週期性,包括飲食、活動、體溫的變化、荷爾蒙的分泌等。這些生理現象的變化,彼此之間如果能夠協調,我們的身體就會處於一種很調適的狀況。假設每一種生理現象,都沒有一定的節奏可循,可以想像彼此之間要達成協調,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此外,在前文中提到,人的生理時鐘是二十五小時一個週期,也必須靠規律的生活習慣提供訊息,才能將作息週期維持在二十四小時一週期。所以很顯然的,孩子還是過規律的生活比較好。至於回歸自然的方式照顧寶寶,其實指的是出生後的前三個月,繼續下去不但對孩子不利,父母也非常辛苦。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tina-jang/article?mid=635&prev=856&next=237&l=f&fid=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