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年7月27日 星期五

讓「後果」教小孩,他將成長更快 + 五心法,讓孩子學會選擇

【內容摘自《小魚媽、海馬爸創意玩教養:異國家庭教出活潑自信好孩子》,作者姜小魚,大好書屋出版】
 
在教養小小魚的時候,我試了很多種方法,其中,對於十七世紀法國思想家、教育家盧梭所提出的「自然後果法」,特別情有獨鍾。
遵行盧梭的「自然後果法」
盧梭所謂的「自然後果法」,意思是,當孩子犯錯、有過失時,與其給予人為的懲罰,不如讓孩子在錯誤所造成的直接後果中,去體驗不快、痛苦;讓孩子體會自己所造成的自然後果,從後果中學習,然後改進。
我和海馬爸在與小小魚溝通時,總會先清楚「劃線」,訂下規範;然後彼此「溝通」,達成默契,最後,放手讓孩子去做。如果孩子犯了錯,那麼,「後果」自然接踵而來。試了幾次之後,小小魚便了解遵守規定的重要,以及做一件事會產生的預期效應與後
果。
拿小小魚的玩具來說,我們先跟孩子訂下規範:我和海馬爸會告訴他們珍惜玩具的方法、哪些行為可能會造成玩具的損害,以及如果不珍惜玩具,導致玩具壞掉的「自然後果」──沒有玩具可以玩!因為爸爸媽媽不會買新的!這就是小魚家的規定。 
有一次,小魚齊在聖誕節收到了一整組賽車玩具,他很喜歡那些小賽車,經常將它們帶出跑道外,到處推著玩。我們一開始就跟小魚齊說:「這些賽車是專門設計放在軌道上行進的,要將它放在對的地方。如果壞掉的話,是不會有新的!」
所以,當我們看到小魚齊把賽車放到石子路上玩,或是讓賽車從桌子上飛躍到地面,我們會再次提醒他可能會發生的事,以及因為自己過失而造成玩具毀壞,是不會買新玩具來替代。說完之後,讓孩子自己決定要不要繼續這個動作。
話說回來,有時讓孩子自己決定,也是一種判斷思考的訓練,畢竟未來也的確如此,當人生中所有選項都攤在孩子面前時,孩子能否從小就作出對自己最好的決定,或就自己的立場作出不一樣的判斷,這些能力都是需要從小培養起。 
當然,勇於挑戰父母權威、喜歡有自己主見、喜歡自己嘗試的小魚齊,最後還是決定讓他的賽車奔馳在原野、田埂之間,作一台越野賽車……當有一天,小魚齊跑來找我,告訴我,他的賽車放在軌道上不會動的時候,我就知道,「自然後果」產生了,挑戰小魚家規範的時刻來臨了!
因應孩子的迂迴戰術
美國有一句流傳的俗諺:「You have to stand for something or you'll fall for anything.」(你必須站在一個立足點,不然你會隨時倒下。)
當小孩企圖開始挖父母立足點的牆腳時,我們要就此倒下?還是站得更穩?之前提到,小魚齊不是很小心照料他的賽車,果然,有一天,當他把賽車放在軌道上時,發現賽車沒辦法很平順地前進。
於是,小魚齊拿著賽車來請我出原因。首先,我佯裝成「汔車總動員」卡通裡的車輛維修師一般,專業地檢查了小魚齊的賽車;接著,我告訴他,是因為賽車長期越野操勞,導致它的輪子不平滑、凹凹凸凸的,難怪放在軌道上跑不動! 
當聽完我的診斷之後,小魚齊鬼靈精怪地轉了轉眼睛,然後以十五度仰角,傾著頭、帶著「鞋貓」般無辜的表情看著我,再用極其裝可愛的語調說:「媽咪!那我要怎麼辦呢?這樣我就沒有車子可以放在軌道上了?」(不會直接要求買新的,果然是懂得迂迴戰術的小孩……)「不怎麼樣!」我拍了拍自己的褲子、準備起身!
「媽咪∼∼那,我可以買新的嗎?」小魚齊的眼睛眨呀眨……「當然不行啦!」開玩笑,當你媽那麼久了,我早就對你的可愛免疫啦! 
「不要啦∼我不是故意的!下次我一定會小心的!」小魚齊拉拉我的衣角,企圖翻案。
「我已經提醒過你了,你也告訴我,你聽到了,這算是一個It's a done deal!(已經成立的合約!)而且你很清楚我們家的規定!」真是「盧」錯人了,我金牛座堅定意志加上客家婦女勤儉持家的天性,怎麼可能浪費錢在你身上!
「哇~~~~」小魚齊開始耍賴……
「希望你今天可以學到一課,這是很珍貴的一課!」我蹲下身,讓自己的臉與小魚齊平高,然後眼神堅定地看著他,雙手將小魚齊擁入懷中,輕輕地安慰…
從此以後,我發現,小魚齊對於自己的玩具,以及我們的建議,都會慎重地思考、評估。在使用玩具時,也比較小心愛護了!
Power By udn.com





*******************************************************************
五心法,讓孩子學會選擇

你的工作和人生,是你的選擇?還是別人幫你做的決定?過去,你可能在長大後再面對選擇,但如今你的孩子,從國中起就必須開始選擇自己的未來。

「選擇」是一種能力和智慧,需要有勇氣去決定和肩膀去承擔。正因為很難,父母必須從小陪伴孩子孕育。

因為教育現場已經改變。十二年國教免試時代來臨,考試成績已不再是升學唯一憑藉。填寫升學志願,不再按照分數分發學校,而是孩子必須用三年或更久的時間,多元探索和學習,選擇一所「適合」自己的學校。

世界、工作一直在改變。根據英國的研究,這一代孩子未來的工作,有六成還沒被發明,許多現在的「好工作」會消失,等不到孩子長大。換句話說,大人已經不可能像以前一樣,設想好一條符合社會期待、主流、安全的康莊大道,讓孩子一路不用思考的「搭便車」。

每一次選擇就像在森林裡尋寶,面對未知,是一種冒險。總是幫孩子選,其實是剝奪了他們練習的機會。有能力選擇代表認識自己,能夠掌握人生的優先順序,願意為後果負責。

但大部分台灣的孩子不會、不准、也不敢做選擇。面對社會價值的高牆,成績好的學生不被允許做選擇;成績不好的學生則沒有選擇。不選擇、被決定的人生,常常不快樂、缺乏自信;不少人得等到父母管不到時,才能冒著親子關係決裂的風險為自己做選擇。

「為你好」,反而綁住了孩子

台南人劇團負責人蔡柏璋沒考上台大法律系時,以為自己完蛋了,但進入戲劇系,從此人生大轉彎。三十歲的他目前在世界各地旅行,「尋找三十歲前未填滿的人生」。他觀察,許多台灣孩子包括過去的自己,因為習慣被安排,「往往缺乏承擔後果的膽識和勇氣,」真的要奮力一搏追夢時卻很遲疑。

堅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有時得賠上親子關係,背負「自私、只顧自己興趣」的指責。前《中國時報》調查室主任記者黃哲斌在臉書上分享,他高中時立志讀新聞,而醫生爸爸希望他念醫或法律。高二時父子「每週必吵,甚至繞著客廳追打」,有次他被盛怒的父親用菸灰缸砸中腳踝,血流不止,之後父親才不再阻止。後來,黃哲斌如願的跑地方新聞,每次回家,都看到「客廳透明桌墊下,母親整整齊齊夾著我寫過的特稿剪報,」讓他萬分感動又感激。

擔心孩子走冤枉路或走錯路,父母「為你好」的保守,有時候綁住了孩子,甚至成為他的負擔。「放手」的祝福和陪伴才能讓孩子勇敢作夢,發亮發光。
選擇的難題在於,「有選擇」有時候比「沒選擇」更讓人擔心。因為沒得選時,反正背水一戰,不用想太多;「有選擇」時反而捨不得放棄,這是目前台灣許多「好學生」的困境。

陽明大學生涯輔導中心主任黃素菲觀察,約四分之一的「好學生」曾被個人問題困擾,例如不快樂、不知為何而學,但這些問題都被他們的好成績掩蓋,因此延誤處理。黃素菲很疼惜:「他們不敢把自己真正的感覺表現出來。順應聯考體制、功課好可以得到很多好處、肯定,可以暫時不去管問題。但問題終究會找到自己。」

很多人到中年,或讀完碩、博士學位,滿足了父母、社會的期待,才再次選擇自己心裡的最愛。國科會主委朱敬一的女兒,中斷加州柏克萊的博士學程,返台從事最喜愛的糕餅烘焙;經建會主委尹啟銘的女兒念完博士,改學音樂,因為完成爸爸的交代,「女兒的責任已盡,現在要做自己想做的事。」「選擇非常重要,每個人終究要回到自己身上,這是一條不得不走的成長路,」友緣基金會副執行長黃倫芬從多年諮商經驗中看到,成長過程中愈早選擇,代價愈低,父母最好能讓這樣的選擇提早發生。

五心法,學會做選擇

國高中生可以開始思考:我是誰?要過怎樣的生活?認為重要的是什麼?父母無法替孩子做選擇。在不用做選擇時代長大的父母也承認,自己不會選擇。探索和選擇是一個新時代的挑戰,父母和孩子可以一起學習。

1.
每一件小事都可以拿來練習

大選擇植基於小選擇。父母不能以為,孩子長大就自動會選擇。給他一個安全範圍,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讓孩子在裡面練習。生活中每個小環節都可以練習。從孩子喜歡的東西著手,為何要穿這件衣服?為何選這家餐廳?當孩子知道什麼事最重要時,他已經漸漸找到寶藏。
快樂會改變,到了青春期,孩子存錢買名牌球鞋、手機,「他認為重要的東西在改變,表示他在成長,」黃倫芬表示。將這種練習放在生涯選擇上,陪伴孩子認識自己、認識職業,願意負責。陪伴他做選擇,讓他有自信,將來他比較不會做出錯誤的決定。
資料來源http://www.tacd.com.tw/news_show.php?id=133






********************************************************************************

孩子總忘記教訓 長大後會改善嗎?
【內容摘自《孩子的教養,你做對了嗎?》,作者王宏哲,方智出版】

臨床實例
小君是個活潑好動的孩子,媽媽帶她來諮詢時,一開始就拿出幼兒園的聯絡簿給我看。我發現老師經常反應小君忘記帶東西,所以媽媽每天都要幫她整理書包。但更嚴重的問題是,小君的個性很固執,一想到什麼就會馬上去做,欠缺考慮,所以常會不小心干擾其他同學,甚至把同學弄傷,並且無法記取教訓。對於小君不認錯,且一再犯錯,媽媽感到非常苦惱。我評估後發現小君有聽覺專注力不佳與工作記憶差的問題,在找到她挑戰教養行為的主要原因後,就容易介入協助了。

錯誤的育兒觀念
‧孩子需要無微不至的照顧
許多孩子因為經常丟三落四,使得媽媽變得非常嘮叨,但孩子卻還是無法記取教訓。其實,這些都是許多照顧孩子無微不至的「好父母」所養成的行為模式。孩子非但不能從錯誤中獲得教訓,更容易讓孩子「專心聽」的聽覺專注力變弱。這就好比長期處在大量噪音下聽力會變差一樣,只是前者影響大腦學習更為嚴重。

‧孩子做錯事就要嚴厲責罵
當孩子因衝動而犯下錯誤時,父母往往急著大罵:「早就跟你說過不要這樣,你還做!」但當孩子情緒尚未平復時,根本無法思考,再多的嘮叨與責備都聽不進去,只會惱羞成怒。如果父母只有嚴厲責罵,而沒有正面與孩子檢討問題及解決方式,那麼孩子根本無法徹底理解問題出在哪裡,當然也永遠學不到教訓。

科學育兒新觀念
‧刺激孩子主動思考的能力
衝動行事的孩子,家中往往都有對過於操心的父母,這樣的父母習慣過度提醒,嘮叨孩子大小事,所以孩子也習慣把大人的話當做耳邊風。因此,父母必須試著修正態度,提醒孩子大原則,小事讓孩子自己負責,讓孩子自己得到結果,並從中學習修正行為與解決問題。

在教養時給予簡單指令,不要一次教訓孩子多件錯事,例如:「你今天在學校打人、打翻水、上課跟同學講話不專心,還尿濕褲子!媽媽昨天講的你都沒有聽進去嗎?」像這樣的負面語言加上複雜的指令,會讓孩子無所適從,最後乾脆不想聽,變成很難管教的孩子。倒不如刺激孩子主動思考的能力,例如:「下次同學搶你的玩具時,你覺得應該怎麼辦?」這樣才能有效建立正確的行為模式。

‧不當無微不至的父母
從小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獨立與負責的態度,包括吃飯、盥洗、做家事、收書包等,讓孩子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並從中獲得成就。千萬不要當無微不至的父母,在孩子尋求協助時再適時介入即可。

而當孩子衝動犯錯時,父母必須冷靜處理,耐心陪伴孩子,等他們心情平靜後,再引導說出事發經過原因,並與孩子一起討論正確處理方式或預防之道。唯有讓孩子自己思考,才可能徹底學到教訓,當下次再遇到相似情境時,才懂得如何面對。

如果孩子持續有好動與衝動行事的問題,並且經常發生重複錯誤,沒有得到教訓,那很可能是因為他們做事較無組織性與思考能力,這時就要進一步治療評估,看是否與兒童時期的注意力缺損過動症有關。
Power By udn.com








*******************************************************************************

你是「人在心不在」的爸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