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年8月2日 星期四

教養倔強孩子有法寶



文 / 王曉燕  專家 / 杜亞松 兒童心理學教授
常常聽到家長有這樣的抱怨:「我的孩子很活潑,也很聰明,就是脾氣太倔強了,真拿他沒辦法。」相信為數不少的父母都有同感。其實,倔強的孩子往往有他獨立的見解和個人的意志,你若是以強硬的態度去對待孩子,他就會「頂撞」你;但是,如果你任由他去,則更容易助長他的倔強。因此,教育倔強的孩子不僅要多動腦筋,還要多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才是。

講道理
父母立場:孩子往往只知道他「想做什麼」和「不想做什麼」,而無法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和「為什麼不應該這樣做」的道理。因此,隨著孩子智力的發展,逐漸有了自主意識,家長應該提出正當及充分的理由告訴孩子,什麼事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有了判斷是非的標準,孩子便能自己處理事情。
孩子立場:很多父母往往剝奪了孩子知的權利,只會無來由地命令孩子:「我叫你這樣做,你就這樣做。」一味強迫孩子無條件地服從自己,只會讓孩子覺得莫名奇妙,結果反而更加固執己見。例如,一個一歲的孩子,雖然走不穩,但是他可能推開你的手,堅持要自己走路;此時就不算是倔強,你應該支持他,即使摔倒也沒關係。

態度必須明確
父母立場:想要孩子接受意見,你的態度必須要明確堅決,如此孩子就會知道,無論自己再怎麼任性吵鬧也不會被接受。千萬不能說「求求你,聽媽媽的話吧!」這類的話,這樣只會突顯父母的無能;若父母採取軟弱的態度向子女哀求,只會讓孩子更任性。
孩子立場:不過,有時候家長也應避免高姿態,把自己的意見當聖旨,要求孩子無條件地接受,而忽視了孩子的情感和需求。有一些超出家長允許範圍的事,可能只是孩子的好奇心作祟;例如,一個兩歲的孩子,看見外頭下小雨了,可能會想到雨中去玩耍,然而卻得不到家長的允許。其實,孩子的原始動機只是好奇而已,這時你不該硬性阻止,而應有條件地軟性限制,陪孩子出去看看雨、聽聽雨的聲音等。

訂定紀律
父母立場:給孩子訂立一些明確的行為準則,例如,晚上幾點鐘一到,必須關掉電視上床睡覺,以及不許吃零食等規定。同時,你應該讓孩子明白,你對他的一些規定是出自於愛心和關心。
孩子立場:家長應該明白孩子不斷地在長大及成熟,過分的教條主義,可能會限制孩子想像和發展的空間。例如,一個三歲的孩子,家長可能會硬性規定他學鋼琴或小提琴,但是孩子可能偏偏喜歡畫畫或劍道;這時你應該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而不是強求他學什麼或做什麼。只要你認為孩子有道理,就應該及時更改紀律。

管教要有原則
父母立場:要使教育發揮作用,就得確立一個管教的原則,而且要幫助孩子遵守。當孩子違反了規定,你不能有時責備,有時原諒,否則久了以後,規定就會變得沒有意義。
孩子立場:父母經常是很隨性的,依據自己的標準來制定原則,而且說制定就制定,說執行就執行,但是對於一些規律性很差的孩子,卻不容易做到。例如,一個四歲的孩子,他之前已經養成了睡前吃點心的習慣,無法馬上改掉,這時候,家長應該讓孩子有一個緩衝期,慢慢地改正習慣,因為習慣的改變不是一蹴可幾的。

採取強制手段
父母立場:有時候,矯正孩子的任性行為必須要採取強制手段。有位兒童心理學家主張,糾正孩子偏食的方法是──在正餐的時間內,給孩子吃足夠分量的食物,如果孩子不吃就收回,到下頓飯之前,即使孩子哭叫吵鬧,也不要給他吃任何東西;如此不到三天,孩子就會接受父母所給的食物,不再偏食。類似這種情形,不遷就孩子的任性便可以達到教育的目的。
孩子立場:父母有時會很難拿捏尺度,高興時放孩子一馬,不高興了又把孩子逼得要死,這樣對孩子是很不公平的。例如,一個五歲的孩子,也許他看卡通片看得正高興,當你叫他吃晚飯時,他便聽而不聞;這時候,最好的辦法不是堅持他立刻吃飯,而是讓他在規定看電視的時間後再吃飯,這樣孩子就可能接受,習慣也養成了。

給予適當懲罰
父母立場:當孩子故意搗亂而不聽勸,有時也可以採取適當的處罰,但是要小心,千萬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完全不採取懲罰,可能會助長孩子的任性,讓他以為父母在鼓勵他,而重複犯下同樣的錯誤。
孩子立場:父母對於孩子的懲罰要適度,既不能傷害他們的人格,更不能損害他們的身體,以免發生意外。另外,父母也應注意以理服人,以免孩子表面接受,心裡面卻不服。例如,對於一個六歲的孩子,如果他不高興而故意打翻了果汁,除了要他自己收拾殘局外,你還可以取消當天他看卡通的時間,而不是對他大聲斥責,借題發揮,發洩自己的不快情緒。同時必須注意,有懲罰就應該有獎勵。
其實,大多數的父母還是受到傳統思想影響,過分要求孩子聽話順從,認為聽話的孩子就好,不聽話的就是倔,就是不好。其實,父母應該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問題,現代社會需要的是有個性、富挑戰的新人,而不是唯唯諾諾的乖寶寶,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時,應該有意識地保留孩子的個性。此外,人際關係是互動的,教育孩子不能只站在父母的角度來看問題,也不應完全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而是要盡可能地尊重孩子,也要盡可能地對其要求。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6iCm4TORExSCE__7u24-/article?mid=510&prev=516&next=489&l=f&fid=10






*****************************************************************************
別吵,讓我安靜5分鐘!
出處/親子天下雜誌36期
作者/陳珮雯

大象媽媽趁著三個孩子吃早餐的時候,偷偷往浴室走去,因為她想「安靜五分鐘」泡個澡。沒想到被孩子們發現,一一跟進了浴室,一個在裡頭吹笛子,一個唸起了故事,另一個乾脆跳進浴缸裡。大象媽媽只好狼狽的走出浴室,來到廚房,趁著孩子們還沒從浴室跑到廚房,她獲得了三分又四十五秒的安靜時間。

這個出自《讓我安靜五分鐘》繪本的故事,也是每個媽媽內心都有過的吶喊,即使是親職專家也不例外。3L親職教育與家庭支持中心主持人林麗玲,憶起女兒兩歲時的某個午後,自己實在愛睏極了,但女兒怎麼哄都不睡午覺,她乾脆在床上鋪了毯子,把女兒最愛的玩具散落在毯子上,並且把房門鎖上,她就這樣在玩具毯子和女兒身邊小睡了三十分鐘。

「孩子黏人是因為他們有需求,」林麗玲說,零至三歲的寶寶,生理需要完全仰賴父母提供;而三至八歲的兒童,則有人際互動的需求。在家中,除了手足,對孩子來說,父母就是可以滿足孩子人際互動需求的玩伴。

實現「宏願」得先耕耘
繪本創作者童嘉觀察,孩子很怕寂寞,一旦無聊沒事,就開始吵鬧引起成人的注意。如果父母了解孩子喜歡什麼類型的遊戲,比較能有效引導孩子「自己玩」的能力,也比較有機會實現「安靜五分鐘」的願望。但在孩子可以自己玩之前,父母必須經過「全心陪伴孩子」的耕耘期,才能獲得「安靜五分鐘」的甜美果實。

面對精力旺盛又很黏人的女兒,童嘉常常覺得自己快要崩潰。但是她用一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心情,以「陪伴」孩子為優先。她發現,女兒開心,自己的日子就能好過一點。她相信這種陪伴總有盡頭,盡頭何時出現、會不會出現,與她如何引導孩子遊戲相關。她更奉行「創意生活遊戲」的原則,用生活素材,帶著女兒玩出許多創意遊戲,時間久了,自然養出女兒「自己找樂子」的能力。

當童嘉需要「安靜五分鐘」時,她會拿出抽屜裡藏著的黏土、用廢紙裝訂的空白小書、空白拼圖,女兒就能盡情發揮創意。

林麗玲建議父母,與孩子共同經營「安靜五分鐘」的存摺。當父母擁有能量時,儘量全心的陪伴孩子,當成是「安靜五分鐘」的存款。

獲得充分陪伴的孩子,容易發展出安全感,當有一天媽媽需要「安靜五分鐘」,孩子也會樂於提領這五分鐘給媽媽。因為,他知道媽媽只是累了、需要喘息,五分鐘後,媽媽充飽電了,會再樂於當他的玩伴。

【完整內容請見《親子天下》2012年7月號 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39502】

資料來源http://www.babyou.com/index.php?do=news&locid=101&id=10330






**********************************************************************
能夠自在地獨處,是一種重要的能力,這種能力是從小可以發展的,只要爸媽懂得引領孩子、欣賞孩子,當他自己玩得正起勁或專心看書、做事時,不任意干擾,孩子就比較能發展出獨自玩的能力
從小祈出生之後,媽媽一直都是親手照顧,平常雖然也要忙家務,可是媽媽總是以孩子為優先,花了很多時間和小祈一起看圖畫故事、一起玩玩具,也常帶他出門到公園玩耍或參加親子課程。最近,媽媽發現小祈有時候自己似乎一個人也能玩得很投入,媽媽心想:是因為小祈長大了嗎?好像不一定要媽媽陪著玩了呢!
     
自己玩,就好像脫離襁褓改由雙腿自行走路一樣,是孩子邁向獨立的過程。孩子在自行摸索的過程,用眼睛去觀察、以腦袋解決問題、雙手並用嘗試各種可能性,不但可以玩出智慧,更同步獲得成就感。可是當父母的,心情總是不時在過與不及之中來回擺盪。雖然心知肚明孩子正在發展必備的能力,但也不免自我懷疑:老是一個人玩,會不會太可憐了?其實就跟大人一樣,孩子雖然平日需要社交生活,但能夠自在地與自己單獨相處,也是一種能力、一種享受。爸媽只要記得:當孩子對手邊玩具研究得正起勁時,不要突兀地去干擾,自然有助於孩子發展獨玩的能力。

發展獨玩能力關鍵:不干擾
     
大部分時候,爸媽並不會任意打擾孩子,但有些干擾是不經意的。比方說,看到孩子自己玩得很好,爸媽於是趁機偷閒欣賞電視影片或者聆聽音樂,但突然冒出的聲響卻打斷了孩子專注力,於是原本自己玩得好好的孩子,又自動賴回爸媽身邊、要求陪伴。這情況尤其容晏雲生在天生氣質注意力分散度高、堅持度低的孩子身上。
     
雖然鼓勵對於激勵孩字有相當正面的影響,但有時候也會淪為干擾因素。看著孩子乖巧地自己玩、或者玩出新把戲,爸媽內心欣慰溢於言表,一句稱讀很容易便脫口而出。但這對專心沈醉於獨玩的孩子而言,卻同樣是個打斷他思緒和樂趣的干擾,甚至還會養成孩子追求外在掌聲的習慣。所以,請爸媽暫時忍耐,等孩子玩完以後,再告訴他:「你剛才好棒,自己玩得很久。」或者「我發現你會畫圓圈圈囉,畫得很好呢!」

協助孩子體會獨玩的樂趣
     
當孩子有過獨自玩的成就感,的確可以增強自己玩的動機,但是,在他體會獨自玩的樂趣之前﹒還是需要爸媽協助創造自已玩的正向體驗。
*
建立「我能自己玩」的樂趣和信心
     
面對新玩具,爸媽可以先讓孩子摸索一番,看能玩出什麼把戲。如果孩子始終沒發現「機關」,爸媽再動手玩給孩子看。玩的方式不用像指導手冊一樣,一個步驟、一個步驟明確地玩到孩子鐵定學會再放手,反倒可以先快手快腳地扭動按鍵讓音樂流洩、展示成果,然後再讓孩子嘗試一次。當孩子聽見樂音,就會隱約瞭解剛剛爸媽手指停留處就是關鍵,接著便使出他各種看家本領:按、壓、撥、轉……等「手段」,終於開心地發現:同轉的就對了!類似的成功經驗,將會建立孩子「我可以自己玩」的信心。
     
至於孩子已經熟悉的舊玩具,爸媽可以誓試跟著孩子一起玩出新玩法,譬如偶爾拿孩子的布偶來演出孩子喜歡的故事角色。雖然故事聽老了、玩偶玩膩了,可是當已經被認定是某個角色的玩偶搖身一變成為另一個故事的主角,將同時為爸媽和孩子創造新的體驗。演完一遍之後再來個角色大風吹,又可以玩很久。
*陪玩一段,適時發揮觀察角色
     
和孩子玩玩具時,一旦孩子被勾起興趣、專注力被移轉到玩具,爸媽可暫時退居觀察角色,讓張子自己多方嘗試。一方面瞭解孩子現有的能力:為什麼玩不出來?「結」打在哪裡?當孩子求助時,只要給個關鍵提示,他就能做得很好。另一方面也可悄悄計算:孩子能自己玩多長一段時間?當孩子開始自己玩時,爸媽也可以把握時間看看自己的書、做點自己的事。
     
當然,孩子一發現爸媽在「偷懶」,一定會過來要求陪玩。這時可以說:「你剛剛自己玩得很好啊!再玩一下,等我把這段看完。」或者再構思出另一種玩法,重新引起孩子對玩具的興致,自然能延長他自己玩的時間。
*
創造獨自玩的機會
     
爸媽可以從孩子出生起,便適時創造孩子自己玩的時機,比方在他的床頭放置懸吊玩具,當孩子睜眼醒來看到眼前的玩具,如果不是肚子很餓、身體極度不適,或許會自己玩一陣子。2歲之前的孩子通常還有點黏大人,要孩子自己一個人獨自在某個房間自己玩耍,並不容易。當爸媽有要事在身時,可以跟孩子說明:「媽媽等一下要煮飯,請你自己玩,好嗎?」

為孩子挑選適合獨玩的玩具
     
當你要讓1歲以下的孩子練習自己玩的時候,記得先為孩子挑選「比較好玩」的玩真,讓孩子坐在看得見媽媽的地方玩耍,還在建築安全感的他才能玩得安心、玩得久一點。所謂「好玩」的玩具,指的是比孩子現有能力難一點、玩法比較多元的玩真,例如形狀盒,孩子不但可以把它當成積木堆高高,也可滿足「拿出來、放進去」的樂趣,除此之外,還能進階學習形狀分類。等滿2歲後,孩子多半能自由選擇喜歡的玩真,不想玩了,他便會自動更換。另外,扮家家酒,也是培養孩子獨玩能力的最佳遊戲之一;不僅能幫助孩子整理與重視自己的生活經驗,透過多種角色的創意扮演,孩子的語言也會進步不少。
     
有時候爸媽也需要適度「示弱」。比方真的很累、感冒身體不舒服時,就不要逞強。誠實地告訴孩子:「媽媽好累喔,你自己玩一下,讓媽媽休息。」吃藥時請孩子當個貼心小幫手,讓他「具體」感受媽媽真的很虛弱,孩子也會學著成熟,安靜地自己玩、自己看書。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同理心和獨立性日益發展,孩子便愈能享受獨自玩的樂趣,也留給彼此更多的空間。
本文摘自學前雜誌2009.2
資料來源http://kp6355.pixnet.net/blog/category/1362884






*********************************************************************************
孩子的尖叫聲令你抓狂!
採訪/王紹媛
諮詢/道爾敦課輔中心主任 賴映秀
孩子愛尖叫有可能是想要表達自己不滿的情緒,或是吸引大人的注意、模仿大人行為方式等;面對孩子尖叫行為時,父母除了要適當的糾正與教導外,自己也應以身作則,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做孩子的好榜樣。
【案例】
三歲的茵茵生長在三代同堂傳統大家庭裡,乖巧聽話、不愛哭鬧,是長輩及父母心目中的乖小孩。但是最近媽媽又為茵茵添了個弟弟,不知為何?以往乖巧的茵茵似乎變得無理取鬧,一有不順心的事便會大發脾氣,當媽媽阻止她想做的事或拒絕她的要求時,茵茵更是拉長臉、扯開喉嚨放聲尖叫,問其原因,只是一昧尖叫回應,甚至坐地耍賴,真讓家中的長輩及父母束手無策,頭疼不已……。
常見孩子尖叫的原因
「尖叫」是孩子最常使用的情緒表達方式,孩子為什麼喜歡尖叫呢?道爾敦課輔中心主任賴映秀表示,一般常見孩子尖叫原因有下列幾項:
(一)過分溺愛
現在小孩生的少,個個都是父母的寶貝,倘若又是家中唯一的子女時,不僅父母疼愛,如果有爺爺奶奶,更視為心肝寶貝,只要經濟條件許可,都會儘量滿足孩子的需求。在過份保護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因為大人的關愛、呵護,容易養成孩子自傲及予取予求的心態,一旦大人不能滿足孩子的需求,或是遇有不如意時,就會以尖叫來表達自己的不高興;而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時,也會以尖叫來吸引周遭大人的注意力。久而久之,尖叫就成為孩子發脾氣、滿足需求的絕佳利器。
(二)老二情結
以往小公主、小王子升格為姐姐、哥哥時,從原來擁有的三千寵愛集一身,突然間被另一個新嬌兒所取代,嫉妒心和憤怒心可想而知;若此時父母又忙著照顧新生兒,希望孩子能夠學習獨立照顧自己並照顧弟妹,甚至有時還得強迫將自己喜愛的玩具分給弟妹玩時,心中肯定是不平衡、不舒服的。當孩子在沒有心理準備下,就要學習面對另一個競爭者,當渴望求助時卻被父母以「沒有空」拒絕時,孩子心理和安全感需求被忽略了,便會開始出現行為退化的現象,認為只要學習剛出生時的Baby一樣大哭、尖叫,父母就會來關心他、注意他、愛他。
(三)身教失當
孩子天生就是個「模仿小天王」,在家中長輩及父母的和諧及互動模式,孩子都一一映入腦海中,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學習的對象。例如父母和朋友講電話時,經常是高談闊論,或用尖叫表達方式,孩子看了也會學習;亦或是當父母遇到不如意時或看到令自己害怕恐懼的事物,便以「尖叫」的方式直接表現自己的情緒時,久而久之孩子在潛移默化中也會跟著模仿,所以父母的「身教失當」對孩子的影響著實深遠。
(四)高標準的親子關係
有些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高,每天總是不忘嘮叨、耳提面命孩子:「爸媽以前都沒有這麼多玩具和新衣服,你現在已經很享福,不要再不滿足了……」、「都已經幾歲了,為什麼這麼一點小事都處理不好?」、「你看看隔壁家的小玲,多麼乖,有禮貌、守規矩,都不用父母操心,你呢?就只知道吵吵鬧鬧,什麼時候才會學乖啊?………」,父母的疾言令色、喜歡與別的孩子做比較、不尊重孩子的意見、幽默感不足等,對成長中的孩子來說,都是存在著無形壓力,孩子壓力一旦無法獲得解決或抒發,便會以最原始的宣洩情緒方式——尖叫,來表達其內心的不悅。
尖叫孩子的特色
以尖叫方式處理情緒的孩子,經常會出現下列的外顯行為:
  1. 拉長了臉表示自己不悅的情緒。
  2. 若身旁有其它物品,很可能隨意拿起來扔擲。
  3. 嘴裡不時發出嗚-嗚-的聲音,旁人詢問時會故意越叫越大聲。
  4. 不停的揮動著手臂,雙腳也用力跺踩地板。
  5. 扯開喉嚨發出尖銳的呼喊,吸引大人對自己的注意,強烈表現出自己的不滿情緒。
  6. 坐或躺在地上耍賴甚或翻滾,無視週遭旁人的眼光。
長期尖叫的不良影響
僅管幾乎每個孩子在某一段時期都會出現尖叫行為,但長時間下來卻會對孩子成長學習造成負面的影響。
  1. 喪失基本生活技能:父母最大的悲哀就是習慣處處「代勞」,只要孩子尖叫吸引到父母的注意力,父母便會立刻無怨尤地滿足孩子需求,少子化的家庭更是如此。父母幫孩子做事,容易讓孩子捨棄一切自我學習機會,待孩子長大後便會發現,週遭同齡同儕都有基本的生活能力,而自己卻沒有時,不僅容易被排擠,也會影響到自信心。
  2. 情緒管理失當:習慣以尖叫來發洩情緒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較缺乏忍耐寬容的心胸、忌妒心強、容易半途而廢、自暴自棄等,且不易獲得別人的認同。因此,在人際關係的互動上自然無法正常的維持。
  3. 挫折忍受度低:
    當遇到問題,不願意去面對或解決時,「尖叫」就成了孩子表達需要尋求的協助方式。孩子一尖叫大人就幫他處理,長久下來,容易養成孩子面對挫折的忍受度低;日後進入團體生活時,稍有挫折壓力,便會無法應變處理,「逃避」便成了解決問題最佳途徑。
  4. 聲帶受損:長時間的尖叫,不僅對孩子的聲帶造成傷害,更可能變成無法恢復正常聲調頻率的遺憾。尖叫久了不僅口乾舌燥,有時還會出現嘔吐的現象,而影響身體健康。
面對叫聲,父母該如何做?
面對孩子愛尖叫的行為和習慣時,父母該如何解決呢?賴映秀老師提出以下一些方法:
  1. 帶離現場。如果是在公共場合,人潮較多的地方時,父母可以先將孩子帶離開現場,然後再分析孩子尖叫的原因。是討厭?或是害怕?亦或是有不如意的事?
  2. 尖叫比賽。有尖叫習慣的孩子,往往不知道尖叫會帶給周遭人不舒服的感覺。家長不妨考慮與鄰居媽媽協商,把愛尖叫的小朋友都聚在一起,舉辦一次「尖叫」大賽,讓孩子感受到與自己有相同尖叫習慣的小朋友,放聲尖叫後造成別人的反感及喉嚨的不適,並趁機教育孩子,「尖叫」有哪些害處,影響到別人、造成喉嚨不舒服、媽媽不開心等,讓孩子了解原因進而改善習慣。
  3. 了解原因。與孩子獨處時,當孩子使性子的尖叫,不要立即去阻止,父母可以花些時間、耐心觀察,是什麼原因讓孩子尖叫。當孩子情緒緩和之後,再與他好好溝通,並傾聽孩子心裡的想法。此法通常大約試個二三回後,多數的孩子都能改善自己尖叫的毛病,而且重複再犯的機會很少。
良好的親子關係 化解不良習慣
喜、怒、哀、樂是上天賦予人類最原始表達情緒的本能,在未經成長歷練下,自然無法對自我情緒控制得宜,賴映秀老師說:常以最原始的尖叫方式表達的孩子,如果父母平時能對孩子情緒反應多一點關懷及愛心,久而久之孩子一定可以改正不當表達方式,學習以正確方式和別人溝通。下列一些日常生活小細節,相信可以讓親子間的溝通與感情更好。
  1. 管教孩子之前,父母應先做好自己的情緒管理,好的情緒,無形中也會成為孩子學習模仿的對象,久而久之孩子也會有高的情緒智商。
  2. 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小孩比較,忌妒心往往矇蔽寬愛的心,且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心與創作力,導致缺乏自信心。更不要過份挑剔、懷疑孩子做事的能力,應多給予肯定性的鼓勵,切忌無故對孩子發脾氣。
  3. 給予孩子更多嘗試失敗的機會,在失敗中記取經驗,才是未來成功的關鍵,父母應以身作則,少說多做必能導引孩子邁向正常學習道路。
  4. 父母的關心擁抱,讓孩子忘記失望的沮喪,愉快面對挑戰。孩子在面對挑戰的過程中,即可控制自己起伏的情緒。
  5. 如果短時間孩子無法改掉以開聲音作為宣洩情緒的方法,建議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對著高聳的森林或無垠大海放聲吶喊,相信透過良好的親子關係,不良的情緒宣洩方式一定可以消失無蹤。

(詳文請見BabyLife育兒生活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4/mamabox/s4baby02_139.asp





********************************************************************************
對付孩子的任性有高招
孩子任性帶有普遍性,這是一種不正常的心態。要想讓孩子改掉任性的壞習慣,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1.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態度要保持一致。如果意見不同,也要避開孩子,出去商量。 
 
  2.在孩子任性的時候,不要胡亂批評,更不能打罵了事,而應因勢利導,耐心地講道理,給孩子說明不合理的要求不能滿足的道理; 
 
  3.轉移孩子注意力是解決任性的好方法。如孩子吵著要養狗,可帶他到公園去看猴,頑皮的猴子會把孩子的興奮點轉移開,使他從任性中解脫出來。 
 
   4.必要時來點懲罰。如孩子哭鬧得實在不像話,可以採取冷處理的辦法:不理他。即使他不哭不鬧了,也要繼續冷淡他一段時間。待他沉不住氣主動搭 訕著接近大人時,父母應抓住這個時機,指出他任性的無理之處,讓他保證再不這樣做。只在這個時候,父母的批評才是有效的。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hlele3109/article?mid=59023&next=59022&l=f&fid=78






*******************************************************************************

孩子自我中心意識過重怎麼辦
  我家那孩子在家很任性,全家什麼事都要順著他,家人的教育都不聽。如果有什麼事不合他意,就鬧個沒完。在學校和同學相處也不好,常因一些小事與同學互不謙讓,發生矛盾,該怎麼辦好呢?”   引導孩子學會正確評價自我
  家長多和孩子談心,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自身的閃光點和不足之處,指出這些不好的行為對他人的影響,使孩子端正對事對物時以自我為中心的觀點。當然,這需要一個逐步改正的循序漸進的過程。
  對孩子少溺愛、多嚴格要求
   家庭過份的嬌慣、溺愛,是孩子自我中心意識膨脹的發源地。家長應對孩子的日常行為提出一些具體的要求,對他們進行做事應替他人著想,尊老愛幼、樂於助人 的中華傳統美德的教育。讓孩子在空余時間適當的做一些家務和力所能及的事,鼓勵他們幫同學、鄰居做好事,使孩子在別人的贊許聲中體驗為他人服務所獲得的喜 悅。
  教育孩子學會關心他人
  家長在家庭教育中,要常鼓勵孩子與同學、鄰里友好相處,使孩子在與同學相處的活動中,學會與人平等、友善、和諧的交往。鼓勵他們多參加集體活動,讓孩子在集體中感受集體主義精神,淡化自我中心意識。
  及時鼓勵、表揚
  孩子克服自身的缺點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且孩子的意志力相對較薄弱,耐心不夠。因此,家長在幫助孩子克服不良的習慣時,應常給予孩子鼓勵和表揚的話語,哪怕只有一丁點兒的進步,使他們一直有信心去改正錯缺之處。
我的孩子做事特別霸道,無論什麼人跟他在一起都要順著他。比如一家人在一起看電視,大家正看得高興,他突然間想看動畫片,那就會非要轉臺或開 VCD,其他人就別想看了;有時候帶他去朋友家玩,經常是玩得正高興時他就大喊大叫要回家,鬧得大家都掃興;他的房間別人不許進去,他的東西別人不許動; 他高興做什麼就要做什麼,從來不考慮別人,做什麼事都要以他為中心,任性而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該如何教育好他呢?”   孩子出現這種情況,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從小受到父母和長輩的過分溺愛,驕慣放縱。現代的家庭,父母以及長輩容易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處處遷就孩子,容易使孩子從小就意識到我 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得不到只要一哭一鬧也能得到。於是就容易產生過分的佔有欲望以及自大、獨尊的心態,時時處處要別人遷就,常常提出無理要求。
  俗話說:解鈴還須系鈴人。作為家長應當從哪些方面來幫助孩子解決這一問題呢?    家長應改變以前盲目溺愛,一味驕慣孩子的做法。就該對孩子的具體要求分清是否合理,對於一些不合理的、過份的要求應予以指出、拒絕,並對孩子耐心地講 明道理,指出他的不對之處,提出批評。當然要孩子一下子接受肯定是不可能的,這期間必然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因此對於孩子的哭鬧,家長應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一是不要再因為孩子的哭鬧而盲目遷就;二是不要因為孩子的哭鬧而大發雷庭,給孩子一個冷處理過程,讓他意識到哭鬧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幫孩子樹立正確的、比較高遠的理想。孩子有了正確的理想與目標,才會有學習的榜樣。同時還要讓孩子認識到,有了遠大的理想和目標,就應當從日常小事做起,比如可以這樣問他你見過象你這樣天天發脾氣的發明家嗎?”以此激發他改正的內動力。
  批評與表揚。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充分發揮批評與表揚的作用,通過批評的約束與表揚的激勵,能夠使孩子逐漸意識到該不該做、怎樣做好。家長批評與表揚孩子的時候,應當向他指出為什麼要批評他,該如何改正;孩子做得好時,及時表揚。
   幫助孩子克服心理依賴性。孩子自我中心過重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從小家長包辦代替、過分的照顧保護和嬌貫遷就,對於很多事情,孩子都不用想不用做, 久而久之,產生了依賴心理,讓他覺得一切都是很容易得到,因而不能體諒到父母的艱辛,容易任性而為,所以應該要求孩子克服依賴性,促其自理,導之自強,教 之自立,從日常生活、勞動做起,讓孩子養成愛勞動的習慣,幫助孩子建立科學合理的生活制度,培養其獨立能力。
  幫助孩子增強自我控制的能力。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孩子們已經能夠根據一定的道德標準來評價好壞,有了好惡情感;同時,情感的穩定性逐漸增加,控制能力不斷增強,逐漸學會控制自己 的衝動。家長可讓孩子思考一些道理:亂發脾氣有什麼壞的影響,別人會怎樣看待你,如果去到哪里別人都不歡迎你會有什麼感受?等等,讓孩子意識到要自我控 制、克服不良行為。
  讓孩子融入到小夥伴中去。孩子孤獨容易乖僻、任性、自我,而在與同伴們玩時,因為大家相互之間是平等的,任性、自我不 受大家歡迎,所以使孩子認識到要與人交流,就不能過於自我中心。同時,孩子在與同伴們玩耍、遊戲、交往中,嘗試到合作,友誼的樂趣,又能培養其社會交往能 力。
  疏導孩子的虛榮心理。孩子在生活中許多任性的事情都是虛榮心作怪,在與小朋友們攀比中經常對父母提出一些過分的、不合理的要求,達不 到目的時虛榮心受損,就容易亂發脾氣。家長既要指出生活上不講檢朴,隨意浪費、亂趕時髦、相互攀比是一種錯誤,又要以身作則,以求實的精神和作風給孩子作 榜樣。
  疏導逆反心理。兒童因為受逆反心理作用,容易產生對立情緒,走向極端故意和父母唱對臺戲,其實逆反心理形成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孩子 的自尊心的成人感增強,希望自己的獨立意向得到尊重。家長應當教育孩子待人處事應持實事求是的態度,啟發孩子學會心理移位,設想自己處於別人的位置上 考慮問題的心理,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從而疏導逆反心理。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hlele3109/article?mid=58820&prev=59013&next=58787&l=f&fid=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