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年8月2日 星期四

不要打攪嬰兒的快樂:嬰兒吃手是智力發育的訊號

很多寶寶出生兩三個月,最愛做的事情是『吃手」 ;專家說,嬰兒與幼兒吮吸手指的意義是不同的。

嬰兒時期吮吸手指是嬰兒智力發展的一個信號,是嬰兒進入手指功能分化和手眼協調準備階段的標誌之一,家長不要輕易打攪孩子的快樂。
通常新生兒只會雙手握拳,胡亂揮舞,其大腦尚不能指揮把自己的手放入嘴中。

到2個月至3個月時,隨著大腦的發育,嬰兒逐步學會兩個動作:

一個是用眼睛盯著自己的手看,另一個便是吮吸自己的手指。

對於他們來說,吮指是一種學習和玩耍。

起初他們只是將整個手放到嘴裡,接著是吮吸兩三個手指,最後發展到只吮吸1個手指,從笨拙地吮吸整隻手,發展到靈巧地吮吸某一個手指,這說明嬰兒支配自己行為的能力大有提高。

吮吸手指動作,促使嬰兒手、眼協調行動,為5個月左右學會準確抓握玩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另外,這一時期的嬰兒主要是通過嘴來了解外界,嬰兒認為手也是外界的東西,所以總愛將它塞進嘴裡吮吸感知。

通常情況下,隨著嬰兒動作的迅速發展,他們逐步學會自由地坐、爬、站等,手指的動作也愈加精細,當長到能單獨玩玩具的時候,孩子吮吸手指的現象自然會大大減少。

此外,細心的父母可以發現,孩子在吮吸手指的時候,通常是非常安靜,不哭也不鬧。實際上,有時嬰兒還以吮吸手指來穩定自身的情緒,這說明嬰兒吮吸手指對他們的心理發育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因此,對於嬰兒吮吸手指,父母不必焦慮煩惱,更不用強行製止。

如果孩子的行為實在過於頻繁,父母可以經常對孩子的小手進行撫摩、擺動,以轉移其吮吸手指的注意力;會拿玩具時可把玩具放入他的手中,逗引他搖動、擺弄玩具,把嬰兒的雙手佔住,使他無暇去吮吸手指。

家長需要做的是保持嬰兒小手乾淨,保持嬰兒口唇周圍清潔乾燥以免發生濕疹。如果孩子到了三~四歲,仍然經常吮吸手指,就可視為一種不良行為,需細心了解形成原因耐心糾正。

"改掉吃手習慣"六個方法,

1媽媽在餵奶時,不要急躁,要注意提供寶寶足夠的愛撫,用手輕輕地摸摸寶寶的頭、臉頰,叫叫他的名字。

2對於喝牛奶的寶寶,要挑選奶嘴孔大小適宜的奶瓶,不能過大或過小,要讓寶寶有足夠的時間滿足吸吮的需要。

3當寶寶睡醒後,不要讓他在小床上留的時間太久,以免他感到很無聊而把手放進口中吸吮。

4 當寶寶吸吮手指時,轉移他的注意力,盡量輕輕的把寶寶的手拿開,多讓他進行動手遊戲,這樣就無法吸吮手指了。

5對於那些“上癮”的寶寶,爸媽可以借助安撫奶嘴,還可以把衣袖拉長遮蓋手指。

6對大年齡的寶寶可采用講道理和獎勵的方法。組織他參加各種遊戲,讓他們在遊戲活動中忘記吸吮手指。

◎    寶寶吐舌頭一般為正常現象。

寶寶一般在兩個月以後唾液腺開始分泌,這個時候寶寶用舌頭舔,就會出現吐舌頭的現象。

如果寶寶合併便秘、吃得少、活動少等情況應到兒科就診。

另外,如寶寶大一點以後,還會有這樣的現象,就應該給予正確引導,不要養成習慣。
資料來源http://www.howmama.com.tw/b79/t7671/






**********************************************************************
摸抱抓爬觸覺發展頂呱呱
觸覺是最早發展且分布最廣的感覺。研究發現,沒接受過觸覺刺激的猴子,個頭較小、生理發展較慢,社交能力也差;母鼠經常為幼鼠整理毛髮,有助於生長荷爾蒙的分泌。而從人類的觸覺實驗也得到一致的結論:常被撫摸擁抱的寶寶,生理成長比較快、警覺性比較高、認知和社交能力也相對地強。爸媽可以在家和寶寶玩些小遊戲,幫助寶寶發展良好的觸覺。

觸覺攸關寶寶生存 觸覺細胞分布在皮膚的深淺程度不一,有的能感受輕撫,有的則對較重壓力產生反應,其中攸關寶寶生存的尋乳反射和抓握反射,就是觸覺刺激所引起的。當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時,就能感覺媽媽撫肚皮的動作,出生後跟媽媽在產檯上的擁抱以及吸吮乳頭,則有助於安撫他離開熟悉的子宮的焦慮情緒。
尿布濕了、肚子餓了或情緒不安都跟觸覺有關,此時較重的觸覺刺激可以安撫寶寶的情緒,所以只要大人一抱起哭泣中的新生兒,或者遞上乳頭(奶嘴)提供口腔刺激,都能讓寶寶停止哭鬧。由此可知,觸覺也和情緒穩定息息相關;缺乏觸覺刺激的寶寶,通常比較敏感、愛哭、容易分心,造成日後學習效果不佳。

用口腔和手指認識物品 寶寶的觸覺敏感度和大人一般,手指與口腔最敏感,所以爸媽常可見到寶寶吸手指吸得津津有味。觸覺可以提供物體的大小、質地、形狀和軟硬等線索,隨著寶寶動作發展,3個月的寶寶俯臥時,上身可挺起45度趴著,手掌能一開一合試著抓握,所以他們會有意無意地抓抓沙發、摸摸床單,主動感受各種東西的觸感。

4
個月大的寶寶開始具備移動能力,躺著、趴著時可以靠身體扭動和手臂力量改變角度,接著翻身也不成問題了,加上視動協調性增加,只要伸手可及的物品,他們都會想辦法塞進嘴裡,這是寶寶運用觸覺認識世界的策略。

6
個月以上的寶寶愈坐愈穩,慢慢地從趴到坐、從匍匐前進到手膝爬行,甚至站起來跨出人生的第一步,探索的範圍愈來愈廣,對物品特性的認識也愈來愈多元。因為手指敏感度大於口腔,且手指輕移時感受最敏銳,所以慢慢地,寶寶拿到東西後會先撫摸、翻看、把玩,而不是馬上放進嘴巴咬。

觸覺也能傳遞社交訊息 觸覺表達的社交訊息,有跨文化的一致性,譬如我們只會和剛認識的人握手,但會愛撫親密的人;我們會開心擁抱很好的朋友,也會輕拍、按摩需要安慰的人。所以提供寶寶觸覺刺激的同時,也是在教導他如何傳遞社交訊息,有助於培育良好的人際關係。



5 tips
觸覺發展全體驗
.摸.按.搓.抱 感覺樣樣來 年紀愈小的寶寶愈需要大人主動提供觸覺刺激,當寶寶清醒時,除了哭泣時給予擁抱安撫,偶爾摸摸他的頭、小臉和四肢,一邊傳遞你很愛他的訊息,一邊也是在幫助寶寶觸覺發展。幫寶寶洗澡或換尿布時,用毛巾或雙手將水份壓乾或拍乾,抹乳液時有系統地搓揉、按摩全身,寶寶會覺得很舒服呢!
.各種材質物品 體驗觸感 全棉的衣服通常是爸媽選購寶寶衣服的首選,但也不妨把衣物上帶有立體圖案或其他質料的裝飾,讓寶寶撫摸抓握,其他像包裹身體的毛巾、洗澡的紗布巾、擦屁屁的濕紙巾或護理巾等,這些不同材質但不傷肌膚的物品,讓他很自然地感受各種材質創造的觸覺;而浴室的防滑地磚、客廳的石英磚、遊戲房的木頭地板和床邊四周的塑膠地墊,也可讓開始爬行的寶寶體驗不同觸感。
.人與環境 為認知發展加分
3
個月的寶寶就能從抱抱的方式、氣味和皮膚觸感,區辨對方是不是自己熟識的人,所以只要確定對方沒感冒、有洗手,可試著讓寶寶和不同人接觸,同時學習人際互動。大自然中許多觸感也是家中缺乏的,譬如綠盈盈的草地、溫柔襲面的風或帶點刺刺的沙地等,外出對他的觸覺和認知發展都是加分。
.不同玩具 體驗多元媒材 給寶寶的玩具儘量多元,兼顧不同大小、質地、形狀和軟硬度,譬如6個月以上的寶寶很適合玩桿狀的搖鈴、毛巾料柔軟的大玩偶、圓形突起的觸覺球、光滑的鏡面玩具。10個月大的寶寶就可以和爸媽一起玩手指膏、抓小紅豆、摸粗粗的鹽巴、敲打光滑的不鏽鋼鍋和共讀硬殼書喔!
.身體遊戲 隨時隨地玩觸感 從他4個月會翻身以後,可以玩毛巾遊戲,或翻滾、盪鞦韆、拖行遊戲。即使手邊沒道具,也可以用頭髮搔弄寶寶的鼻子或腳底,伸出手指戳戳他的胳肢窩呵癢(較大嬰兒才會怕癢),假裝追逐爬行的寶寶等,都可以能幫助他的觸覺發展喔!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學前教育雜誌》20073月號。

作者:學前教育雜誌編輯部







****************************************************************
拍、抓、拿、捏~促進手指技巧發展

  嬰兒剛出生即具有許多的反射動作,抓握反射是其中一項,也就是︰當你撫摸嬰兒的手掌,他的手會向內握緊。稱之為反射,表示該動作不經腦部神經有意識地控制,而是經由脊髓的神經控制而來。
  隨著孩子生理及神經系統的發展,抓握反射動作會逐漸消失並發展出日漸成熟的手指動作。這個過程有一定的順序。任何一個協調的動作,都是經過神經與肌肉一連串的配合,以及不斷的嘗試錯誤與改正,才能熟練。一歲內的孩子是個勇敢的探險家,不怕失敗、不會厭煩,也不會不好意思,所以是學習的最好階段。觀察、記錄孩子的這些動作發展,日後回味,樂趣無窮。
幫助孩子發展手指技巧   父母可藉下列方法來幫助孩子發展手指的技巧︰   1.依孩子生理的成熟度,給予適當的環境刺激,如色彩鮮艷、會發出聲響的玩具,人臉的圖片或繽紛的吊飾等,吸引孩子伸手去觸摸、操弄。   2.給孩子練習的機會。在孩子清醒的時候,讓他儘可能去探索、發現,不要過份的包裹他、限制他的活動,為避免危險,應把家裡不安全的東西都收起來。   3.不必給孩子過多的示範和糾正,但是需要不斷以聲音和擁抱來鼓勵、讚美他。   4.不同的手指動作,如︰摸、拍、打、抓、拿、撕、推、夾,都必須有練習的機會,例如:嬰兒自行進食及操弄嵌鉗玩具都值得鼓勵。      一般說來,孩子的手指技巧愈好,愈獨立,也愈容易社會化,就算沒人陪也可以自己玩,對孩子人格的發展具有正面意義。讓我們欣賞他、鼓勵他、陪著他一起長大。

作者:李祿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