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年9月21日 星期五

兒 童 的 發 展 階 段

陳秀芬  演講




何明珠、陳睿倩  整理






  我們從一個宏觀的角度來談幼兒教育,也就是孩子的長遠發展過程


,以了解幼兒時期的特色與重要性。究竟孩子從小到大會經過哪些階段,我們在這個大的格局之下,來認識幼兒時期的特殊之處。
 
   從兒童發展為成人的過程,蒙特梭利把它分為四個階段  
   
階 段 名 稱
         
            
0-6
嬰幼兒期
(Infancy)
吸收性心智
(Absorbent Mind)
0-3歲 無意識階段
3-6歲 有意識階段
身體上的獨立
Physically Independence
6-12
兒童期
(Childhood)
冷靜時期
Calm Phase
心智上的獨立
Mentally Independence
12-18
青少年期
(Adolescence)
動態時期
Dynamic Change
道德上的獨立
Morally Independence
18-24
成年期
(Maturity)
一生的使命
Mission Life
個人生命中的使命
Personal Mission in Life
經濟上的獨立
Economic Independence
精神上的獨立
Spiritual Independence
  一、嬰幼兒期(零至六歲)
  這個階段的嬰幼兒,有一種特殊的心智,蒙特梭利稱之為「吸收性心智」(absorbent mind)。孩子就像海綿一樣,吸收外界給它的訊息。這個時期的學習非常快速、吸收能力非常的強。蒙特梭利甚至指出,這才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階段。因為人的智力、人格、以及心智潛能,都是在這個階段發展出來的。近代的研究報告,已經證實了蒙特梭利的理論。芝加哥大學的布魯博士(Dr. Benjamin S. Bloom)在《人類特質的穩定和改變》書中寫到:「從受孕到四歲,個人發展了其智能的百分之五十;從四歲到八歲,則發展另外的百分之三十。…這說明智能的成長,在幼年早期的發展非常迅速,而且早期環境對這方面的發展,也可能有很大的影響。」
       幼兒早期的吸收性心智可以用照相機來比喻,孩子的頭腦像照相機一樣,按快門就照下整個環境畫面,吸收所有細節,照十個人和照一個人,並沒有造成心智上的不同負擔。照片要經過沖洗、顯影的過程,而兒童吸收進去的東西,或沉潛很久或很快地,會在往後的生命經驗中展現出來。
       其中,蒙特梭利又把零到三歲稱為「無意識階段」,嬰幼兒並不會意識到自己在學習,但卻有天然的強烈學習慾望,把環境融入他的生命裡。至於三到六歲則稱為「有意識階段」,他知道自己在學習,且很會發問,常會問「為什麼?」
     嬰幼兒時期一個重要的任務是身體的獨立:孩子要學會運用他的身體運動器官,去走路、跑跳、說話等等。
二、兒童時期(六至十二歲)
  這個時期是一個平靜的時期,兒童情緒很平和,有穩定的學習風格,可以坐著和大家一起上課。同時,孩子繼續發展自我的概念,逐漸邁向心智上的獨立。所謂心智上的獨立(Mentally Independence)包括以下幾方面:
知道自己和別人不一樣,和父母是不同的個體。這時孩子要建立自我概念,知道自己是誰。
有群集現象,孩子間會出現小團體,有我和你同一國的認知出現。
推理能力出現,各樣心智發展都更進步。
三、青少年期(十二歲至十八歲)
          青春期是一個非常動態、變化非常大的時期。已有自己的是非判斷,雖然他的判斷可能和社會的不一樣。有時候可能有反社會、反權威的情形。這個時期的任務是道德上的獨立(Morally Independence),也就是要建立自己的道德觀和價值觀。此時孩子會有以下的現象:
較會反對權威,因為他想自己判斷對錯。
對社會生活敏感,如當時的流行語、流行的衣著、打扮。
對自己敏感,很在意自己的外表,喜歡照鏡子,甚至擠青春痘。也很在意別人的批評,若有人說他怎樣,常會激烈反彈。
  四、成年期(十八至二十四歲)
          成年期的課題是要發展個人一生的使命。要為個人的職業、一生的志業作準備。也開始要在經濟、精神上獨立,能夠遠離從前照顧他的人,尤其是切斷與父母的精神臍帶,可以沒有父母獨立生活。
          以上是各時期的特徵,及必須達成的任務。若在各時期的任務未能達成,也就是不能達到這些獨立的指標,就會產生問題。例如青少年期若仍唯唯諾諾,無自我的判斷,則成年以後很難擇善固執。另外,在成年期若未能達到精神上的獨立,經常會有一些特殊的問題。一個較為極端的真實例子是:一位三十多歲的男性,雖早已成年,但與母親之間的聯繫仍是很緊。他在結婚之後,仍與母親同住,且即使晚上睡覺,房間門也不關,因為媽媽還會進來幫他蓋被子。像這樣就是未能達到精神獨立,對往後自己的婚姻和家庭生活會有相當負面的影響。  
0                        6                        12                       18                       24                     

 
                        3                         9                        15                        21  
           嬰幼兒期                    兒童期                     青少年期                       成年期
The Four Planes of Development:蒙特梭利曾把人生這四個階段比喻成像坐飛機一樣,在剛開始進入每個時期時,都會先經歷一番變動的不穩定期,有如飛機遇到亂流往下;後來經過一番適應後,又如飛機遇到平順氣流般,會漸漸上升而達到較穩定的狀態。其中在嬰幼兒期和青少年期因生理變化劇烈,在往下的時期,會覺得孩子特別難帶或特別難以相處。如兩三歲的孩子常有「麻煩的兩歲」、「可怕的三歲」等惡名,但三歲過後,孩子會愈趨穩定,至六歲左右達到較為平靜的兒童期;可是到十二歲左右,又要開始經歷青春期的風暴,經過十五歲慢慢發展,到十八歲之後才趨於穩定,至另一相對冷靜的成人期。所以知道了發展階段特性,對於處在不穩定期、難帶的孩子應給予他們多一點體諒。
                                            
Organic Change:講的是各時期生理、外觀上的變化,同樣在0-6歲、 12-18歲各是一個劇烈變化的時期。在0-6歲嬰幼兒期,孩子的身高、體重增加快速,試想,由出生時約三公斤的體重,至六歲時,已長到將近二十公斤,有多達六倍的變化!難怪孩子這時期會那麼不穩定。尤其0-2歲左右,剛會走路,什麼都不怕,也是最「拗」的時候,因為他自己也無法控制自己。另外,在12-18歲這一時期,雖然外表上並無幼年時的巨大變化,但在內心裡卻是波濤洶湧,性賀爾蒙分泌旺盛,逐漸轉變為成人,男生開始變聲、長鬍子與體毛等;女生則開始有月經、發育乳房等。所以蒙特梭利以一個醫生的角度,來看0-6歲和12-18歲的孩子,就會有特別的關注與體貼。  
 
   接下來,我們來看腦力與動作發展。我們所有的學習是透過感官(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來吸收環境訊息,經過大腦處理後,再透過運動器官展現出來,所以隨著大腦的發育愈趨成熟,運動器官的控制也會愈來愈好。由出生到兩歲,身體大動作的發展可分為抬頭、撐起頭、坐、站、走、拿物品走、上下樓梯並四處跑等階段;手部的小肌肉發展依序則為反射抓握、自主性抓握、以手指控制抓握、倒水、以雙手自行穿、脫衣服等階段。
        坊間有各種評量孩子發展狀況的測量表,可供給大家一個橫向的參考,讓你了解孩子的平均狀況如何。不過,這只是一個參考值,孩子之間仍有很多個別差異存在。例如我生下老大後,最喜歡對孩子做這些測驗、評估,因為她總是超前,讓我很有成就;但生下老二後,就不做這些測驗了,因為不論什麼指標,他總是落後的居多。其實只要知道孩子發展的進程,在幾歲大約會有怎樣的發展就夠了,不必去框在自己孩子身上,否則對自己和孩子都會有很大的壓力。
心 靈 世 界 
最後,我們要來了解孩子的心靈世界。蒙特梭利在其著作「童年的秘密」一書第十七章愛的智慧,講到孩子與生俱來存在於心中的愛,很感人。她說:「孩子處於敏感期,總有抵擋不住的衝動,讓他對周遭的某些事物難分難捨,這種力量,其實就是他對環境的一種愛。正由於子愛戀周遭的環境,而不是漠不關心,以致他的心智能看見大人視而不見的東西。」 
有人將蒙氏對兒童心靈的發現,其重要性及影響之深遠,與物質世界在二十世紀重要的發現-原子相比擬。因爲大人一直用自己的角度來看孩子,對孩子的內心世界非常不瞭解。 
蒙特梭利用兩個例子(童年的秘密第十四章)來說明成人在孩子身上的深刻影響: 
第一個例子是蒙特梭利的親身經歷。「一個大約兩歲半的小男孩,把一雙髒鞋子放在一個潔白的床罩上。我未加思索,立刻走過去拿起這雙髒鞋子,把它們放到這個房間的一個角落並說到:它們很髒。然後我用手撣了撣床罩。經過此事件後,這個小傢伙一看到任何一雙鞋,就會跑過去指著那雙鞋道:它們很髒。然後走到床前,用手撣一撣床罩,好像在清理床罩一樣。事實上,剛才床罩上根本未曾放置過任何東西。」 
第二個例子是,有一天,一個年輕的媽媽收到一個包裹。她興高采烈地拆開包裹,發現裏面有一條絲巾及一支喇叭。她把手帕送給女兒,並拿起喇叭放到嘴邊吹了起來。小女孩高興的叫道:「音樂。」之後有一段時間,每當這個小女孩摸到一塊布時,她都會展開笑顔道:「音樂。」
孩子們的行爲不僅顯示其順從的本性,更說明暗示的强大力量。成人告訴小孩的話,就像在大理石上面刻字一樣,深植於兒童的心中。 
大人是孩子心目中熱烈愛戀的對象,孩子一心想順服大人,但如果大人壓抑孩子的本能,就會造成孩子的衝突。 
有一次一位媽媽來找蒙特梭利,說她一個未滿二歲的小孩,每次看到樓梯都會哭鬧、亂發脾氣,令她很惘然,問蒙特梭利該怎麽辦?蒙特梭利想觀察孩子的反應,就請那位母親在樓梯前把孩子放下,結果孩子馬上手脚並用地爬上樓梯,而且爬得不亦樂乎。可見得孩子的發展本能如果受到壓抑,他就會發脾氣。 
接下來,請讀蒙特梭利所著作的「童年的秘密」書中的第十七章愛的智慧。
 
蒙特梭利著 何明珠譯 
凡事只要按照自然法則而作,又能在生靈之間締造和諧的,在人感覺起來,就是一種愛,而且讓人可以看出,這個受造物是健康、健全的。 
愛其實不是因,而是果。就像行星,本身不會發光,它的光是從太陽領受而來。就愛而言,它的動力源頭是一種本能,就是生命的創造力。在創造的過程中,産生了愛。孩子的心裏充滿了這種愛,左右著他的自我實現。 
孩子處於敏感期,總有抵擋不住的衝動,讓他對周遭的某些事物難分難捨,這種力量,其實就是他對環境的一種愛。那不只是一種情緒反應,而是一種心智的欲求,或者說「愛」,這種愛,讓孩子去看、去聽、從而成長。孩子天生必須遵循的這種天然的欲求,可以借用但丁的話,稱之爲「愛的智慧」 
是愛,使得孩子敏銳而熱切的去觀察環境的種種樣貌,對大人來說,孩子的發現彌足珍貴,因爲他們缺乏孩子那種活力。豈不是愛的特殊功效,使我們能敏銳察覺別人毫不注意的東西?愛豈不是能令「情人眼裏出西施」,向我們揭露旁人不懂欣賞的細微末節和與衆不同的特質?正由於孩子愛戀周遭的環境,而不是漠不關心,以致他的心智能看見大人視而不見的東西。 
小孩子對環境的愛,在大人眼裏看來,似乎是自然的喜樂與年輕的活力,却不知道這是一種隨著創造而來的精神力量與美德。 
孩子的愛天性單純。他愛慕周遭的事物,讓周遭的事物在他內心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滋養他的心靈。 
孩子情之所繫,一個獨特的對象就是大人。他從大人身上得到他需要的實際幫助,而且懇切索求,盼望大人供應他成長發展所需要的一切事物。對孩子而言,大人是一種可敬的生物。大人的口好像泉源,他要從中汲取話語,學習仿效。 
大人的言語行動,在孩子的眼裏就是示範,告訴他,人的行爲舉止當如何。小孩子自己的生活,一開始就是模仿所接觸到的大人。大人的言行動作在小孩子看來是如此令人著迷,幾乎足以令他失魂落魄、心醉神迷。孩子可以對大人敏感到一個地步,彷彿那個大人附在孩子身上,在那裏說話、行動。讀者應該還記得那個把鞋子放在乾淨床罩上的小孩吧!他以後的行爲不僅顯示其順從的本性,更說明暗示的强大力量。大人告訴孩子的話,往往銘刻在他心坎,如同銘刻金石之上一般,難以磨滅。另外不是還有一個小女孩的例子嗎?她的母親收到一個包裹,裏面有一條絲巾及一支喇叭。小孩子是如此殷切的想學習,如此熱切的愛慕大人,大人實在應該審慎的衡量自己在他們面前所說的話。 
小孩子一心想順服大人。可是如果大人要求他,不顧自己成長發展之所需,而摒棄某些本能,他就無法順從了。大人爲了自身的利益而要求孩子作這種犧牲,就好像是在他長牙的時候,企圖叫牙齒停止生長一樣。孩子發脾氣、反抗,只不過展現出他內心嚴重的衝突:一方面想順從內心那種不可抗拒的創造性力量;一方面又愛照顧他、關心他,但不了解他的成人。小孩子不順服或是發脾氣的時候,大人一定要記得,是這種衝突在作祟,請試著另眼看待:孩子正在奮鬥、掙扎,想要保衛內心某種難以名狀的澎湃活動,這活動是他成長發展所必須的。 
我們應該謹記,孩子愛我們,渴望順服我們。小孩子愛大人甚於一切,然而我們通常聽到的都是相反的話:「那些作父母的多麽愛孩子啊!」「那些老師多麽愛學生啊!」尤有甚者,大家都說,孩子一定得教導,才會懂得愛父母、師長、芸芸眾生、甚至植物、動物。 
但這些事,是誰教他們的呢?誰能教人如何去愛?是大人嗎?大人只知道把孩子童稚的表現喚爲「亂發脾氣」、「無理取鬧」,只一心想著要保護自己和自己的財物,不要讓孩子破壞。這樣的人不可能是愛的導師,因爲他根本不具備我們稱爲「愛的智慧」那種敏銳善感、格物致知的心。 
相反的,充滿愛的是孩子。他總是渴望大人在他身邊的感覺,總是喜歡吸引大人注意他:「看看我!留在我身邊!」 
夜晚上床的時候,孩子呼喚他所愛的人到他身邊,不願見他離開。我們吃晚餐的時候,還在吃奶的孩子也要跟來,不爲了吃,只爲了靠近我們,觀察我們。大人不懂得欣賞孩子這種深摯的愛,但我們應該謹記,現在如此深愛我們的這個小孩,將來會逐漸長大,並離開我們另組家庭,到時還有誰會像這孩子現在這樣的愛我們?誰上床時會呼喚我們,親暱地要求:「陪我嘛!」而不是冷漠的說聲:「晚安!」誰會在我們吃飯的時候熱切地站在我們身邊,只爲了觀察我們?我們拼命抵擋這種愛,以後却再也找不到足堪比擬的了!我們煩躁不安的說:「我沒空!我不行!我很忙!」其實心底下想的是,「小孩子一定得教,不能隨他的意,否則註定作他的奴隸。」我們總想掙脫孩子的束縛,好隨心所欲,做自己愛做的事,不致受到羈絆。 
早上孩子進到房裏吵醒爸爸、媽媽,再令人討厭不過了。但若不是愛,驅使孩子一起身就跑去找父母的,又會是什麽?孩子一早從床上跳下來,天才剛亮,就去尋找仍在酣睡的父母,好像要去告訴他們:「學習過聖潔的生活吧!天已經亮了!已經是早晨了!」但孩子不是去教訓父母,只是要再看一眼所愛的人。 
房裏也許還很暗,門窗緊閉,讓沈睡的人不會受到白日璀璨天光的干擾。孩子來了,摸摸他的父母。爸爸、媽媽喃喃抱怨:「告訴過你多少次了,不要一大早跑來吵醒我們!」「我不是來叫你們起床,我只是想來親你們一下。」其實他等於說:「我不是想把你們從睡夢中叫醒,我只是想喚醒你們的靈魂。」 
是的,孩子的愛無比的重要。爲人父母者早已陷入昏睡,對一切事物都失去知覺,需要一個新的生命來喚醒他們,以一種他們失喪了的新鮮活力,使他們振奮起來。他們需要一個行徑不同的生命每天早晨來對他們說:「醒來迎接另一種人生吧!學習過得更好一點!」 
是的!過得更好一點!感受愛的氣息! 
如果沒有小孩子的幫助,人會退化、腐朽。如果大人不努力更新自己,一層堅硬的外殼會逐漸成形,包覆住他的心,最後讓他失去感覺、麻木不仁。這讓我們想起最後審判的時候,那些在世時從不善用方法更新自己的人,基督要轉向那可咒詛的罪人,定他們的罪說: 
「你們這被咒詛的人,離開我。因爲我病了,你們不來看顧我!」 
他們要回答:「我們什麽時候見你病了呢?」 
「凡是見到窮苦的、病痛的,那就是我。你們這被咒詛的,離開我,因爲我在監裏,你們不來看顧我。」 
「可是,主啊,你何時曾下在監裏呢?」 
「我在坐監的每一個人裏面。」 
福音書中劇力萬鈞的章節(譯注:詳見聖經馬太福音第2531-46節),見證這件事:成年人應當去安慰窮苦的、被定罪的、苦難中的人,因爲基督隱藏在他們裏面。這怵目驚心的一幕,如果引伸到孩子身上,我們就可以看到基督也以孩子的裝扮向人顯現。 
「我愛你!我清早來喚你起床,你却拒絕我。」 
「可是,主啊,你什麽時候清晨來到我家喚我起床,而我拒絕你呢?」 
「你的孩子進來喚你,那就是我了。他求你不要離開時,那就是我!」 
愚蠢的人啊!早晨跑來叫醒我們,並教導我們如何去愛的人,就是基督自己!可是我們以爲那不過是一種孩子氣的胡鬧,因而硬起了心腸!
 
*     *     *     *
 
我每次讀這一章都很感動,還記得第一次讀完時,看孩子的眼神都不一樣了,因爲看到的是一位這麽愛我的人。現在我常對孩子說:「媽媽是你的天使,因爲上帝知道你還沒有辦法照顧自己,所以把媽媽賜給你。上帝知道我會照顧你,且有能力把照顧你的這件事做好。而你也是我的天使,因爲上帝把你賜給我,讓我每天享受你的愛。」 
在此另外提到一個小故事:有一位朋友生下孩子不久,不幸得了癌症,入院後就再沒有出來。在病床上,有人問她最想做的是什麽?她的回答竟然是:「我最想幫孩子換尿褲。」因爲她盼望能有機會再次照顧她的孩子。所以我們現在能够爲孩子做任何事,都是一種享受和特權。蒙特梭利告訴我們,早晨來喚醒我們的是孩子,我們要去感受他愛的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