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年9月4日 星期二

爬行,讓寶寶更聰明


爬行對寶寶來說,非常重要,專家們都提倡要多讓寶寶爬行,現在就讓我們來教你如何讓寶寶勇往前爬的方法。

爬是寶寶生長發育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階段,它處於「坐」和「走」之間,是寶寶開拓視野、認識世界的好方法,同時,又鍛鍊了寶寶的肢體,讓寶寶的大肌肉發育處於良好的發展狀態。

練習爬行不但輪流鍛鍊了寶寶四肢的耐力,而且能增強小腦的平衡與反應聯繫,這種聯繫對寶寶日後學習言語和閱讀也會有良好的影響。


爬行的進展
大多數寶寶在67個月就開始有爬的欲望,這個時候寶寶的爬行動作還非常笨拙,多半是腹部貼著地面或床面,匍匐爬行,靠著腹部的蠕動和四肢不規則地劃動,往往不是向前而是向後退,或者在原地轉動。
隨著每天堅持不懈的爬行訓練,一般到89個月時寶寶的爬行動作就優美多了,發展成為標準的四肢爬行,也就是用手和膝蓋爬行。
每日的爬行訓練可鍛鍊寶寶的臂部和腿部的肌肉,最後發展為兩臂和兩腳都伸直,用手和腳爬行的模樣。


寶寶爬行好處多
有些爸媽以為爬行是寶寶自然而然的事情,不注意創造條件讓寶寶早點學爬和多爬,甚至覺得不會爬就直接走路也沒關係,其實這對寶寶來說會是成長路上的一大遺憾。

1.
完善平衡協調功能
爬行時寶寶必須把頭、頸抬起來,胸腹離地,用四肢支撐身體的重量。這不僅使手、腳、胸、腹、背、手臂和腿的肌肉得到鍛鍊而逐步發達起來,而且爬行是全身的動作,必須靠手腳運動協調才能爬得好、爬得快,所以也使寶寶身體的平衡協調功能得到完善發展,從而為以後站立、行走、跳躍打下良好基礎。

2.
刺激大腦更聰明
寶寶學會爬行以後,擴大了視野和接觸範圍,通過運用視覺、聽覺和觸覺等感官刺激了大腦,促進各方面的協調,對大腦的發育和智力的開發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3.
寶寶吃更多睡更香
爬行還能提高寶寶的新陳代謝,有助於身體的生長發育。爬行,對寶寶來說可謂是一項劇烈的運動,能量消耗較大,這種活動與坐著相比,能量消耗要多上1倍,比躺著要多兩倍。由於身體能量消耗增多,寶寶就吃得多、睡得香,身體也長得快、長得結實。

幫助寶寶爬行的方法
寶寶開始爬行時,往往掌控不了自己的方向,眼看著想要的玩具離自己越來越遠,不是覺得莫名其妙,就是急得哇哇叫。要幫寶寶向前爬,爸媽可以選擇以下的方法。

1.
推腳掌助寶寶一臂之力 讓寶寶俯臥,媽媽在前面放一個會叫或會響的玩具如小鴨子、小熊打鼓等,吸引寶寶的注意,並不停地說:「寶寶,小鴨子叫了(或小熊敲鼓了),快來拿啊!」
爸爸則在身後用手掌推著寶寶的雙腳掌,使其借助爸爸的力量向前移動身體拿到玩具,以後可以逐漸減少幫助,訓練寶寶自己爬。

2.
毛巾派上用場 開始爬行時寶寶可能很費力,腹部無法離地,爸媽可用一條毛巾放在他的腹部,然後用毛巾提起寶寶腹部,讓他練習手及膝爬行,漸漸地上下肢協調越來越好,可以自行靈活地向前爬行了。

3.
雙手上陣幫助寶寶爬行 爸媽也可以用雙手代替毛巾托住寶寶的胸腹部。一開始可能要完全托住胸腹部,讓寶寶有機會活動他的雙手雙腿,但別讓寶寶的手腳整個騰空哦;等寶寶懂得彎起膝蓋,爸媽就可以略微放下寶寶的身體,讓寶寶自己用力向前爬;漸漸地,爸媽就可以象徵性地把雙手托在寶寶腋下,寶寶會感覺到爸媽手的存在且不會向後,而能夠奮力向前進。

爬行的注意事項
*寶寶一般能夠翻身自如後,就會準備學爬,開始他只能趴著玩但不能向前爬,或者是在原地扭轉及向後退,此時爸媽可以有意識地教寶寶練習爬。
*此外,爬行場所要注意,首先要有一個適合爬行的場地,如一個大床或地板,鋪上席子、毯子或地墊,要平整乾淨,若是床則不能太軟。
*別在寶寶剛喝完奶或吃飽食物之後進行爬行訓練。
*此外,練習爬行時,在寶寶前方放置色彩鮮豔的玩具,這是不可少的哦。  


爬行Q&A
問:我家寶寶9個多月了,還不太會爬,要緊嗎?這和衣服穿太多有關係嗎?
答:這是有可能的,因為寶寶在開始學習爬行的時候,如果碰到的天氣是冬天,衣服穿得過於厚重,手腳無法伸展,就會造成爬行慢,甚至不會爬行的現象。爸媽可以將家裡的空調開到合適的溫度,在不造成寶寶感冒的前提下,適當減少寶寶的衣物,讓寶寶可以自由活動,寶寶可以更快學會爬。
問:我的寶寶會爬,但他是向後爬!有這樣的爬姿嗎?
答:剛開始學爬的寶寶出現向後爬的情況是正常的。因為寶寶的協調能力還沒有發育完全,他還不能嫺熟地運用自己的四肢,特別是後肢,一開始他會使用雙臂的力量,但兩腿卻沒跟上配合,結果當然就把自己撐向後面啦。
寶寶的爬姿有很多種,有踮著腳爬、匍匐爬、橫著爬、用膝蓋爬行、拖著一條腿側身爬等等,這些都是正常的。
問:我的寶寶現在14個月大,沒有學爬就直接走路了,我聽說讓寶寶爬行好處很多,那我的寶寶現在學爬還可以嗎?
答:寶寶沒有爬過就直接步入走的階段是可以的。雖然俗話說「七坐八爬九發牙」,但也有很多寶寶並沒有按照這樣的規律發育,因為還是有個體差異。
寶寶直接走路,並不影響寶寶的智力發展,只是從大動作發育這方面來說,可能會相對刺激少一些。
問:我的寶寶已經11個月,快滿周歲了,雖然他也有爬行,但是他更喜歡站立,扶著東西蹣跚走動,只要把他放成爬行的姿勢,他會表示不滿及生氣,還要讓他學爬嗎?
答:快滿周歲的寶寶,其實更喜歡的是學走路,因為寶寶的發育進程就是如此,爬一般是寶寶67個月時喜歡做的事情。順其自然比較好,如果寶寶不樂意爬而想走,那就讓他走吧。等寶寶坐下來,看到喜歡的東東,說不定又會想要爬著過去拿。
問:我看到鄰家寶寶已經到了爬的月齡,他爬得很快,但是他的膝蓋卻因為爬行而長出繭來,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呢?
答:可以給寶寶的膝蓋套上護套,讓寶寶的柔嫩皮膚不至於因為摩擦而長繭,這種護膝套市面上有販售,爸媽也可以自己做一個。護膝套在秋冬季節還可以有保暖效果。
有些爸媽會因為擔心寶寶爬行時擦傷皮膚,而刻意減少或不讓寶寶爬行,這也是不對的,爸媽應該儘量放手讓寶寶爬行,但同時不要忘記做好安全防範措施。
問:我的寶寶9個月了,比較胖,健康檢查時已經超過百分比的最大生長指數,是不是會影響到他的爬行?
答:有可能。如果寶寶的體重超過標準的話,一些本應該達到的行為動作就有可能做不到或者做起來比較困難比如爬行,或是其他一些動作如站起、站、下蹲取物等也是如此。

9
個月的寶寶應該已經開始爬行了,建議對寶寶進行體重管理,使寶寶不要過於肥胖,同時幫寶寶做一些體操,協助寶寶健康成長,讓寶寶順利爬行。
問:我想早點訓練寶寶爬行好不好?
答:按照寶寶成長的規律來訓練比較好。不知道你的寶寶多大了,如果還只有四、五個月,那就不要太急於訓練,以免寶寶的下肢因為過早進行不合年齡的活動,而影響日後的生長發育。到了六、七個月的時候,如果寶寶表現出爬的慾望,再對寶寶進行訓練也不遲,這樣的訓練效果也會很明顯。
問:爬是不是會讓寶寶長胖一些?我的寶寶比較瘦小,我想讓他多爬爬,這樣是否就可以鍛鍊得胖一些?
答:不一定,寶寶是否長得胖是由遺傳、飲食、運動、睡眠、情緒等多種因素造成的。爬行可以讓寶寶的肢體靈活度加強,但不一定會讓寶寶由瘦小變得高壯,只可能讓寶寶透過爬行肢體更強壯。
問:爸媽在寶寶爬行的時候應該要注意些什麼?
答:8、9個月的寶寶一旦學會了獨立爬行,爬行就成了他們最喜愛的活動,他會在家裡的床上、地板上、沙發上甚至角落到處爬來爬去。這時,做爸媽的可千萬要注意寶寶爬行時的安全和衛生。
.家裏的佈置要重新審視,地板要打掃乾淨,鋪上席子、地毯或地墊之類的東西。
.傢俱的尖角要用海綿或布包起來或套上護套,藥品也不要放在他能抓到的地方。
.室內電線、電源開關、插座、臺燈等電器,要放在寶寶摸不到的地方。如果有不用的插口,應當用絕緣材料將它們塞好、封上。
.窗戶應有護欄,或者使床遠離窗戶,防止寶寶爬上窗臺。
.熱的湯、飯菜上桌後,不要讓他接近或爬上桌子。放在桌上的熱水瓶、茶具、花盆等儘量讓寶寶摸不著,以及注意是否會扯下桌布發生危險。
.不要讓寶寶爬完之後,用髒髒的小手直接拿東西吃。
.寶寶爬來爬去時,爸媽最好在一旁看護,防止寶寶發生危險。




爬行的重要性
嬰幼兒吸收知識訊息的方式與成人不同,他們不需要經過分析、判斷、理解的過程,就能把一切訊息整理成一種模式,完整地深印在腦海中,這種吸收資訊的魔術般的本能,遠非成人所能比擬。特別在三以前,嬰幼兒的獨立意志尚未發展出來,父母應採取強迫性的教育方式,主動地把一些對的好的事物,反覆地刺激嬰幼兒,使期腦細胞的神經元迅增加,發育成優秀的頭腦。至於三歲以後,幼兒已有獨立的意志,這時教導他們,就應以遊戲教學,激發其學習興趣的方式為主。


爬行與語言發達的關係

   兒童的發達過程有一定的程序,若沒有按照這程序成長,就會導致日後身心方面出現障礙。嬰兒誕生到週歲的發育需要以下四個過程。

肢體發展
   生長時間
    腦部發育概念
躺在床上只會動手腳
   到生後三個月
    脊椎上的延椎之發育期
匍匐前進
   到生後六個月
     在更上面的腦橋之發育期
用四肢在地上爬行
   到生後十個月
     又在更上面的中腦之發育期
順著扶手的地方走路
   到生後一年

 資料來源http://blog.yam.com/peggyv168/category/1/page=61







*********************************************************************

你家寶寶會爬了沒?
文/張鈺鈴;採訪諮詢/台東基督教醫院小兒科主任暨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黎璧賢;執行/蘇麗華】 
俗諺78爬,可見中國老祖宗早已注意坐、爬是寶寶發育的重要里程碑。台東基督教醫院小兒科主任暨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黎璧賢說:一般父母會格外重視「爬行」,主要這是寶寶動作發展的一大步。同時,對照顧者來說,寶寶學爬後,也需要特別留意整體居家環境的安全。
但臨床上偶而會發現寶寶跳過爬行階段,直接嘗試站立走路……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對寶寶日後的動作發展或身體發育會有影響嗎?
5大因素影響寶寶爬行
爬行是屬於人體控制運動的本能發展,黎璧賢主任說:「當寶寶的腦部發育到達某一個程度,周邊神經系統的串連也達到階段性的需要,腦、神經及肌肉協調都成熟了,又沒有外力限制的話,寶寶自然而然的就會開始學爬了。」
因此影響寶寶爬行的因素大致上可以分成內、外在兩方面來探討:
【內在】
1.神經細胞的功能正常
若腦細胞缺損(例如腦性麻痺),或者肌肉張力有異常(例如唐氏症)的寶寶,要他像一般正常寶寶爬行是有困難的。
2.神經系統與肌肉骨骼關節合作順暢
如上述,爬行是寶寶身體發育和動作發展到達一定程度,相互合作下的動作成就。
3.寶寶的個性
「活潑好動的寶寶,相對的比較有跨出去探索的意願,但較胖寶寶可能會因為肌肉和神經的負荷不足,而裹足不前。」關於這一點,黎璧賢主任認為是照顧者比較容易忽略的地方。
【外在】
1.環境
即使寶寶準備好了要爬,但是照顧者經常給予活動空間的限制,例如經常坐學步車、抱著、揹著等,寶寶當然會被剝奪體驗學習爬行的樂趣。
2.教養
這是指父母親或照顧者的觀念,因為有些人認為人類是行走的動物,「爬」只是一個過程,略過爬行,之後還是會走路。反之,父母親若認同爬行之必要性,他們會鼓勵、誘導,甚至是訓練。
不爬寶寶的2個疑問
Question1】略過爬行正常嗎?
臨床上偶有少數寶寶幾乎完全沒有爬行就會走路,對此,黎璧賢主任說:「醫學研究至目前為止,並沒有任何正式的報告可以證明,不爬的寶寶會對日後發展造成負面影響;只要之後的發展(例如走路)都正常,父母則無需擔憂。」
Question2】不爬,會有什麼問題或影響呢?
黎璧賢主任建議,寶寶爬行最好在舒適安全的環境下自然發展,坊間所謂的多爬或者多抬頭會幫助寶寶腦部發育之說,其實還沒有科學實證。
【爬行的意義】
雖然目前並沒有明確的研究報告指出:沒有經過貼地爬行或一般爬行等就會走路的寶寶,會影響他日後的腦神經功能發展,但寶寶爬行還是有它的意義:
1.代表寶寶的視覺及其協調功能更精進了
視覺常扮演著調整「坐姿轉移到爬行,爬行再轉移到站姿」的重要知覺。
2.代表寶寶的腦部及手腳運用更自如了
較為成熟的爬行動作,像是左(右)手搭配右(左)腳前進,接著右(左)腳搭配左(右)腳前進。
3.代表寶寶的力氣更大了
寶寶的肌肉張力夠,足以負荷身體前進,而且爬行趨近全身運動,寶寶活動量更大,需要更多的體力來應付喔!
4.代表寶寶更能自由探索週遭世界了
總之,這階段的寶寶正在整合影響姿勢及平衡感的視覺、前庭覺以及體感覺,以便達成腦、眼、神經、四肢及軀幹等協調,為下一階段的重大發展做預備。
寶寶爬行3要記
【時間】
67個月大可說是預備期,有些會先翻身然後開始爬行動作出現;但通常在710個月大時會爬的最多。黎璧賢主任提醒:「若寶寶在10個月大至一歲之間若仍無爬行跡象,應該求助於小兒腦神經科醫師,以整體評估是否有發展遲緩的問題。」
【方式】
寶寶爬行的方式因人而異,黎璧賢主任以兩個英文字來說明:
1.creeping:蠕動、緩慢前進、貼地式的匍伏前進、或者以單手或雙手往前挺的移動,也就是驅幹接觸地面,兩下肢伸展在後的爬行。
2.crawling:爬行、兩手兩腳觸地爬行、或將軀幹高抬的爬行動作,是一種較為成熟的爬行方式。
另外,寶寶一開始爬行,可能會後退、橫行、單手、雙手……各種奇怪的姿勢都可能出現,過程中不需太刻意矯正,只要最後能成熟進步到雙手前進即可。
【安全】
黎璧賢主任特別強調,爬行代表寶寶的活動空間需求變大了,父母或照顧者尤其要注意居家環境的安全。除了給予爬行的空間必需清潔外,油漆碎屑以及易誤食嗆傷的小東西最好都要遠離寶寶!
不要有的東西:電線、插頭、繩索、尖物,以及會讓寶寶食入嘴巴的東西都要提防。
不能去的地方:浴室和廚房的危險物品多,一定要避免寶寶單獨進入。
 




**********************************************************************
爬呀爬,頭好壯壯~~寶寶爬行好處多多
文╱行政院衛生署署立桃園醫院小兒科主任 裴仁生
對每位家長來說,寶寶正常的成長是最令人關注的焦點。然而「大鳥慢飛,大器晚成」這兩句話,在小寶寶身上不見得適用,因為發展有其黃金時期,錯過此期將事倍功半!而且每一項發展均是下一個發展的基礎,想要走得好、跑得快,首先就要「爬得巧」。
寶寶多大時會開始爬行?
寶寶的粗動作循序發展,依序是頭軀幹原地跳上下樓梯向前跳,簡單來說就是由頭、軀幹往四肢方向發展。雖然每個孩子的狀況有所不同,大致說來,爬行的準備動作從出生時就略具雛型,至89個月大時大致成熟(見表)。
表:嬰兒學爬的情形
階段       爬行動作
新生兒     俯臥位時就會有反射性的匍匐姿勢
2
個月大時   能在俯臥時交替踢腿,好像匍匐前進
3
6個月大時  可用手肘撐起上半身數分鐘
8
9個月大時  能用手支撐胸腹,使身體離開地面,能開始爬行了
爬行對寶寶的好處
所謂「七坐,八爬,九叫爸」,一般89個月大的寶寶已經可以不扶東西就坐得很穩,也會開始「爬行」來探索這多采多姿的世界。到底爬行對寶寶有什麼好處呢?對寶寶小肌肉的訓練及感覺統合的協調來說,爬行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此外,寶寶在爬行的路途難免有障礙物,寶寶會開始思考,「要怎樣繞過障礙物爬過去?」「要怎樣去抓玩具?」因此爬行也有助於腦部發育、手眼協調、手腦並用。
太早讓寶寶學習爬行有害嗎?
「翻身走」是嬰兒粗動作發展的五大里程碑,循序發展是最令人放心的。有些寶寶還不會坐穩就能站得直,爸媽不要覺得是件值得炫燿的事,有時醫師反而會擔心是否中樞神經出了問題,導致肌肉張力過高,因此好像很快就會站立了。此外,若鄰居或親戚的小朋友很快就能爬,自己的寶寶比較慢,也不要灰心難過,因為有時是環境狹隘,不利學習;或者爸媽怕寶寶爬行時手腳弄髒容易生病,不鼓勵爬行,也會阻礙寶寶爬行的訓練。
寶寶不願意爬就想走,可以嗎?
忙碌的工商時代,不爬的寶寶越來越多。很多父母顧慮環境安全與怕寶寶弄髒,而很少讓寶寶爬,常常抱著或背著寶寶。「適者生存」,於是很多寶寶便「因應環境」,略過了爬的階段,直接進入站和走的階段。即便如此,為人父母也不用過度自責,因為目前醫學文獻並沒有「『多爬的寶寶』」比「『不爬的寶寶』智能較高或體能較佳」的相關報告。因此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多爬,但也不需要刻意強逼一個不肯爬且已經學站的孩子「非爬不可」,此時順其自然就好。
結語
寶寶用行動來探索世界的第一步就是「爬行」。當我們記錄寶寶爬行的可愛模樣時,除了注意安全,還要耐心誘導,畢竟親子之間的互動對寶寶心智的成長才是彌足珍貴的。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4090&prev=4092&next=4089&l=f&fid=67





*****************************************************************************

Baby (爬爬走) 好處多 

您家的小寶寶是不是已經開始學著「爬爬走」了呢?對寶寶來說,「爬行」的動作不僅可以幫助他們訓練大小肌肉的張力發展與協調能力,激發孩子對環境空間的探索能力與好奇心,更可以進一步增進感覺統合能力的發展喔!所以,爸媽應該多讓寶寶「爬爬走」!
寶寶爬行的發展過程
◎原始期:02個月大
寶寶在2個月大之前,趴在床上時會自然的將頭偏向一邊,這是為了維持呼吸的本能。在這個時候,不時的幫寶寶換邊趴臥,可以讓寶寶的頸部肌肉得到有效的鍛鍊,為寶寶抬頭的能力奠定基礎。到了大約2個月大左右,寶寶就能在趴臥時順利的把頭抬起來了!
◎過渡期:37個月大
當寶寶長到34個月大的時候,應該要能以手肘支撐上半身的重量,做出像小美人魚一樣撐起身體的姿勢。漸漸的隨著孩子清醒的時間越來越長,時常的抬頭東張西望,四肢的力氣也越來越大,差不多6個月左右,寶寶開始學著用肚子頂著床面,划動四肢,手腳並用地嘗試移動身體往前爬,或是「倒退嚕」。

◎成熟期:8個月大之後
8個月大的寶寶,不論是四肢或是身體軀幹的力氣都越來越大,甚至可以用手臂與大腿的力量將身體撐高,成為高跪姿。一開始還會搖搖晃晃,慢慢的當寶寶學會手腳交替動作往前爬之後,他就開始要跟爸爸媽媽玩捉迷藏囉!
爬行對baby發展很重要!
一般而言,寶寶約在810個月之間開始學著爬行。但是有些寶寶可能未經爬行階段,就直接站了起來,開始搖搖晃晃的學走路。臺安醫院心智發展中心小兒復健科黃謙瑄醫師認為,成長過程中缺乏爬行的經驗,可能會影響寶寶未來的發展,甚至導致某些學習能力上的障礙。而爬行的重要性包括:
◎視覺發展:
寶寶在爬行的時候,頸部的運動量很大,抬頭以及不斷的藉由視覺搜索環境,對寶寶的視覺協調能力形成有很大的幫助;而視覺協調能力的成熟與否,關係著寶寶成長後的注意力與閱讀能力發展,爸媽們千萬不能忽視!
◎觸覺發展:
寶寶在爬行的過程中,藉由雙手到處探索、觸摸,這樣的刺激可以增加觸覺的敏銳度,有助於日後精細動作的發展。
◎肢體動作發展:
爬行的動作可加強手腕與肩膀的力量,未來寶寶要學寫字的時候,手臂才能有足夠的穩定度。此外,多爬行也可增加寶寶頸部、軀幹及腰部的力量,1歲之後要學站、學走的時候,才不會彎腰駝背、增加下肢關節負荷;學習日常生活自理的動作時,也才不會有雙手力氣不足的情形。
◎心智發展:
1)增加新的視野:
寶寶在67個月以前的動作發展,不是趴著就是躺著完成,視野的探索也多侷限於平面。學會爬行之後,不僅開拓了寶寶的新視野,也更容易觀察到大人的行動,做為日後模仿的目標。
2)挖掘與探索:
寶寶的視覺搜索能力是非常敏銳的,當寶寶貼著地板到處爬的時候,常常可以看到桌下、椅下及櫃子下面不易察覺的小東西,這些都是讓小寶寶感到好奇的目標。藉由爬行,寶寶可任意的發掘屬於自己的寶藏,在挖寶遊戲的過程中達到手、腳、腦三者的並用與協調。
爬行的好處不勝枚舉,爸媽們應該鼓勵寶寶多多爬行喲!
藉由遊戲,讓寶寶愛爬爬走
事前引導:
黃謙瑄醫師表示,嬰兒的語言認知能力尚未成熟,不一定能聽懂大人的口頭指示,所以若爸媽只是不斷的叫喚孩子「爬過來啊」!寶寶可能會沒有什麼反應。別灰心,黃謙瑄醫師提供一些小技巧,可引起寶寶爬行的動機:
1)提供觸覺刺激誘發爬行動作:
例如當寶寶趴在床上的時候,爸媽可以用手掌輕輕壓迫寶寶的腳掌,刺激寶寶做出爬行的動作。
2)拿寶寶喜歡的玩具吸引他:
例如拿奶嘴、食物、亮晶晶或會發出聲音的玩具等,在寶寶的前方晃動,引起寶寶抓取的欲望,吸引寶寶往前爬。
3)由寶寶熟悉或喜歡的人,在他的面前吸引他:
例如拍手、叫喚、招手或作出要抱他的姿勢,寶寶常常因為想要被抱,而往前爬。
4)模仿:
爸媽可以在一旁示範爬行的動作,引起寶寶模仿的興趣;也可由其他的寶寶的爬行示範,引起他的爬行動機。

來源:嬰兒與母親








***********************************************************************

一周歲寶寶不會爬?

提問: 不是說七坐八爬嗎?我們家寶寶現都十三個月了,到現還不會爬,要是讓她爬,她就會頭頂著地下,屁股撅的高高的!就是不會,急急!!最佳答案: 在動作發展的評估中,孩子跳過爬而直接走,其動作發展也沒有問題。只是寶寶經過爬行,對未來的平衡感以及手眼協調能力、粗細動作發展等,都很有助益。
  傳統上,“七坐八爬”代表的是嬰幼兒發展的指標,也因此往往被祖父母或父母親,用來衡量小孩是否表現“正常”。

  嬰幼兒藉動作刺激腦部成長

  初生嬰兒大腦內數十億的神經細胞多數尚未髓鞘化;在經過刺激下,神經細胞得以快速髓鞘化,此時腦的重量快速增加,建立起腦細胞間的快速聯結通路,此神經網絡的建立,是日后高功能認知學習的第一步。

  因此要評估腦功能的發展,可藉由嬰幼兒表現出來的心智動作是否符合相對應年紀的發展里程碑:例如,一至兩個月的嬰幼兒發展出社會性的微笑;三至四個月的幼兒開始用雙手來探索世界,頸部的控制更趨成熟;六個月大的幼兒開始學習坐;八到十個月大的幼兒會爬;而一歲的小孩則是會走。

  爬不爬沒有關系?

  然而,在動作發展的評估中,“會爬”,并不是必要的過程;學“爬”的目的是為了之后能站、能走。有些小孩可能跳過“爬”的階段而直接學站學走,甚至往往較同儕更早學會走路,這就是在發展里程碑的個別差異。

  就醫學的觀點而言,只要寶寶其它心智動作的發展并未落后,爬不爬并沒有關系。況且,如果跳過“爬”的階段而會走,即代表寶寶的動作發展沒問題,因“走”所需的肌肉協調與平衡,和使用的肌肉群較“爬”復雜。

  跳過爬、直接走的原因

  環境限制&父母心疼

  都市化的影響與生活空間的限制、父母親的心態問題等,都是造成寶寶不爬的原因。

  家里空間狹小,寶寶只能在床上活動;而父母過度疼愛寶寶,常常抱著將寶寶,或者不忍寶寶哭泣,將玩具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以及擔心地板太臟,而不愿讓寶寶在地面活動,這些都會剝奪寶寶學爬的機會。

  父母可以布置適合寶寶爬行的空間:用塑料軟墊或巧拼地板,準備色彩鮮艷的玩具。同時注意安全:桌角最好是圓形或貼上護襯,插座使用插頭蓋,除去所有危險物品,包括剪刀、小彈珠、筷子、銅板等;另外,可以選擇認同“爬”的重要性的保母,或由鄉下的祖父母來帶,可能都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讓寶寶自己想移動身體

  學會“爬”的重大意義即是寶寶能隨自己的意志移動身體。就學習的動機而言,如果將吸引寶寶的玩具放在身邊,想學爬的意愿可能會降低,因此可以將玩具放在離寶寶身邊有一定距離的地方,誘發動機。而學步車可使寶寶自由移動身體,自然也會降低學“爬”的意愿。

  要注意的是,學習必須在符合寶寶所能負擔的范圍之內,過度強調訓練反會使寶寶抗拒,相反地,由匍匐前進到開始以四肢撐著趴在地上,前后搖動的過程中,寶寶可能會啪噠一下小臉著地,但他們并不會哭起來,由于意念支撐反而會忘了痛楚。

  當寶寶可以拖曳而行(肚子貼地)拿到玩具時,也應適時地予寶寶稱贊、鼓勵。親子互動也有助于“爬行”的學習,父母與寶寶在地板上玩耍,讓寶寶的視線在同一平面上,可以見到摯愛的父母。

  評估有否生理發展問題

  父母應咨詢兒科醫師知道寶寶基本的發展表。如果寶寶仍不會坐或試圖移動時完全靠手,則必須考慮是否有神經系統方面的疾病或肌肉無力癥,家長應帶寶寶到健兒門診做初步的評估。

  寶寶會爬有哪些益處?

  “爬行”是復雜的運動發展過程,首先必須撐起頭、胸,再來是繞圈而轉、腹部貼地的拖曳而行、規律地搖動手與膝蓋到匍匐前進,以至最后熟練地交替使用手與膝蓋來爬行。

  訓練肌力,促進粗細動作發展

  粗動作(如翻身、坐、站、走)以及精細動作(如手指拿物)的完成,需要運用到不同的肌肉群。爬行可以強化軀干及相關肌肉,并且運用手眼協調,促進粗細動作技巧,將來有助書寫、閱讀和運動技能。

  增加手眼協調,培養距離感

  爬行必須統合感官訊息和手眼腳配合,才能了解周遭環境和前進。這些刺激可發展幼兒的空間概念及距離感。幼兒也藉爬行知道身處何處,以及如何避開障礙物,有助抽象概念的形成,將來有益數理學習。

  幼兒眼睛到地板的距離,以及眼睛到手和目標物的距離,約等于將來閱讀時眼睛到書本、眼睛到黑板和書本的距離,這種距離感的養成可奠定將來課堂學習的基石。 強化平衡感

  爬行可刺激內耳或前庭系統,有助維持平衡感,而手眼協調也有相同作用。除此之外,爬行會刺激左右腦均衡發展、理解與記憶并進。

  累積生活經驗、學習成長

  藉由“爬”的過程,幼兒學習探索周遭環境,并學習避開障礙物。這些學習經驗將化為好奇,并且勇于探險,而且培養未來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