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年9月28日 星期五

鼓勵孩子當義工 體會付出的樂趣 + 國外父母對孩子的吃苦教育


現代的孩子,生長在物質優渥的環境裡,也出現了「青鳥症候群」的現象〈又稱飽食症候群〉。
許多父母總是抱怨,孩子只知要求父母,而不懂付出,天天過著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舒服生活,在個性方面,現代兒童也變得耐性不足、缺乏毅力、並且逃避責任,完全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

如何才能袪除現代兒童、青少年的缺點呢?我想,除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以外,
鼓勵孩子擔任義工,是一個很不錯的方法。

小菁的改變
張家的女兒小菁,就讀明星高中。父母為了讓她專心唸書,從不要求小菁作任何家事。三年下來,小菁變得只注重自己的功課和外表,對週遭的人、事、物毫不關心。

連續假期裡,張太太要求女兒幫忙大掃除,小菁不但一口回絕,而且還說她已經很久沒做家事不會做了。張太太除了傷心以外,也是一籌末展。

一天,小菁參加學校的社工服務,到一所教會附設的老人安養中心,照顧傷殘無依的老人。等小菁回家以後,看見父母在整理家裡,立刻主動加入打掃的行列,張先生覺得好驚訝。

找到成就感
就讀國中三年級的志強,不喜歡讀書。下課後,不是運動、打電動就是和朋友閒逛。星期天,志強因為缺乏零用錢,想到圖書館找當義工的母親拿錢。當他看見媽媽正在整理書架上的藏書,一時興起,也幫起忙來。志強雖然不喜歡讀書,但是搬運書本、擺放圖書的工作對他來說,還做得滿起勁的。看著自己整理好的書,整整齊齊排列在書架上,心中的成就感也油然而生。

往後,當媽媽有事不能輪值義工時,志強總是很高興的代班。幾次以後,志強覺得這份工作很有意義。在母親的鼓勵下,志強也加入義工的行列。現在的志強,不僅喜歡看書,而且也考上專校,對自己的未來更充滿信心。

以上的兩個實際例子顯示:參與義工工作可以改變孩子不良的習性和態度。

建議做父母的你,不妨多鼓勵孩子參加服務性社團,讓孩子從服務中肯定自己的價值,充實生活的內涵,拓展生活層面,並且體會付出比獲得更有樂趣的真諦。

資料來源http://s2.hwces.tnc.edu.tw/~principal/ss1.htm








********************************************************************************
國外父母對孩子的吃苦教育
來源:互聯網
http://www.ypgjj.com 
美國家長從孩子小時候就讓他們認識勞動的價值。美國南部一些州立學校為培養學生獨立生存的適應社會能力,特別規定:學生必須不帶分文,獨立謀生一周方能予以畢業。條件似乎苛刻,但卻使學生們獲益非淺。家長對這項活動全力支持,沒有一位拖後腿走後門搞小動作的。美國的中學生有句口號:要花錢自己掙。美國青少年從小的時候開始,不管其家裏多富有,男孩子12歲以後就會給鄰居或自己的父母在家裏剪草、送報賺些零用錢,女孩子則做小保姆去賺錢。14歲的詹妮每週禮拜六要去餐館打工,母親告訴她,你完全可以在家裏幫媽媽幹活,照樣可領取工資。但詹妮覺得在家賺自己母親的錢不是本事,她一定要去外面賺錢來表示自己有自立的能力。  瑞士父母為了不讓孩子成為無能之輩,從小就培養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對十六、七歲的姑娘,從初中一畢業就送到一家有教養的人家去當一年女傭人,上午勞動,下午上學。這樣做,一方面鍛煉了勞動能力,另一方面還有利於學習語言,因為瑞士有講德語的地區,也有講法語的地區,所以這個語言地區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個語言地區當傭人。  德國家長從不包代替孩子的事情。法律還規定,孩子到14歲就要在家裏承擔一些義務,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這樣做,不僅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也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社會義務感。  日本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的賜予,其他一切都要通過勞動獲得。許分日本學生在課餘時間,都要去外邊參加勞動掙錢,大學生中勤工儉學的非常普遍,就連有錢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們靠在飯店端盤子、洗碗,在商店售貨,在養老院照顧老人,做家庭教師等來掙自己的學費。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就給他們灌輸一種思想:不給別人添麻煩,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論多麼小的孩子都要無一例外地背上一個小背包。別人問為什麼,父母說:他們自己的東西,應該自己來背。”  加拿大為了培養孩子在未來社會中生存的本領,人們從很早就開始訓練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在加拿大有一個記者家中,兩個上小學的孩子每天早上要去結各家各戶送報紙。看著孩子興致勃勃地分發報紙,那位元當記者的父親感到很自豪:分這麼多報紙不容易,很早就起床,無論颳風下雨都要去送,可孩子們從來都沒有耽誤過。美國孩子的吃飯教育”  美國孩子吃飯,弄得滿臉滿身,家長也不管,而且美國孩子從上小學一年級開始,每天中午都在學校吃午飯,孩子怎麼吃,丟掉多少,家長一無所知,也根本不問。   美國家庭吃飯,桌上擺幾樣菜,孩子說吃哪樣,就吃哪樣,說不吃哪樣,就不吃哪樣。幾乎所有美國孩子都不喜歡吃青菜。美國父母儘管也知曉青菜的營養價值,但絕對不會強迫孩子吃。美國孩子吃飯,一說吃飽了,就可以放下刀叉,甚至離桌。   美國人在吃飯這件事上的態度和作法,體現了美國兒童教育學的一個核心目標:培養孩子獨立思維的能力。   孩子吃飯,必須自己決定喜歡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如果明明沒有飽,為了貪玩而不再吃,那麼過一會兒他挨餓,就活該。美國人愛說,犯錯誤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學習過程,兒童教育學對這一認識尤其重視。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長大的美國孩子從小懂得,自己有能力知道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不想吃就說不想吃,吃飽了就說吃飽了,他們對自己有充分的自信,也知道父母對他們有充分的信任。  德國家庭的教育原則  在研究家庭教育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一方面今天越來越多的家長有了家庭教育的觀念,另一方面當今的家庭教育功能在削弱,一方面是家長把家庭教育的任務放在抓孩子的學業成績和特長培養,另一方面是更多孩子厭學、翹課,甚至棄學、犯罪。   美國的心理專家在研究本國青少年犯罪問題時發現,這些孩子中的許多人來自富裕的有產階級家庭。他們之所以走上歧途,就是因為能太輕易地獲得一切——以至使他們沒有界限的概念,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在他們腦中缺乏清醒的分寸。在我國更可能是獨生子女家庭的特殊形式孩子被溺愛著,因享有太多的特權從而失去了規則的理性準則。   在這方面德國孩子對於事物的理性反映能力在各國的同齡人當中顯得非常突出,一位久居德國的美國教育工作者經過長時間觀察和實踐,他對此予以確認。   我應該先做完作業再出去玩?  面對雨過天晴窗外的迷人景色,正在讀書學習的一位德國少女和一個美國學生的反應會截然不同。典型的美國孩子式的做法是:情不自禁地起身跑到外面玩一會;而德國孩子很可能就會認為我應該先寫完作業再出去玩。愛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但為什麼德國的孩子會有如此強烈的意識來約束自己,是與他們所受到的教育分不開的。   幫助孩子培養理性的品質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這也像種樹一樣,需要對其悉心栽培,需要有適宜生長的土壤,在某些時候甚至還需要綁縛以實行限制。德國的孩子在學校裏可以有較自由充分的空間來發展自己的興趣和特長,但在生活方面,他們也有必須嚴格遵守的準則。  

學生不上學?除非不想活!”   曾有人問過德國的學生關於翹課的問題,那些孩子的回答是:學生不上學?除非不想活!在這一點上德國人的看法是一致的:只要有一個孩子不接受教育,社會將來就會多一個禍根。所以萬一真有孩子翹課,成年人看到後會對其嚴厲呵斥,員警也會將他扣留,學校、社會和家庭對此的態度非常嚴格,會令孩子馬上返校,而家長還要受到罰款或加稅的處分。所有這些都是讓孩子意識到,在上不上學的問題上是沒有商量的餘地的。   隨著父母對正確行為的反復訓練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思想教育,時間一長成為自然,孩子就會把遵守這些規則當作自己的本分。於是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孩子,都把維護公共紀律,愛護公共環境,在各種場合講究文明和秩序看成是無可置疑的事情。  

是放棄早餐,還是遲到?”   對於孩子的獎懲,賽裏希先生的建議是,儘管獎與罰都不宜太頻繁;但它們確實起著重要的作用。我知道有些家長常用物質獎賞來激勵孩子獲得好的成績,或是以此讓孩子做些家務事。但是這樣會使孩子前進的動力僅停留在外部獎賞上,而體會不到奮鬥與創造的真正喜悅;同時他們也會產生錯覺,以為不論主動幹點什麼都能得到錢的報酬。孩子必須懂得上學讀書、品學優良是為他自己,而家務活本身也是每個家庭成員必須履行的職責。當然,孩子相當出色的表現,或是做出了如清理花園、油漆房屋等分外的貢獻時,也應當享受獎賞的快樂。可以給他們發獎金,也可以帶孩子去一個他很嚮往的地方。  

對孩子的懲罰也要講究原則,否則懲罰不能令孩子心服口服,也就失去了教育的作用。懲罰之前應該對他給以警告,在孩子犯錯以後就一定要言出必行,而且一定要對他講清楚家長的要求和實施懲罰的原因,懲罰的開始和結束要明確,不要讓家中一整天彌漫著怨憤的氣息。”   孩子菲力克斯曾有幾次起床太晚,但隨後母親賽裏希夫人一次巧妙的懲罰便糾正了他的錯誤,她告訴菲力克斯,自己不能開車送他去學校,我很遺憾,但這得怪你自己,你可以做出選擇,是放棄你的早餐,還是想遲到。明確適當的獎懲原則和方式是讓正直、誠實、盡職盡責等觀念深入孩子的心靈。讓它們確確實實成為他們的行為準則。  

很遺憾,你還得繼續穿髒衣服”   茨格拉夫人承認,有時候作父母的內心也會在愛與公平之間搖擺猶豫,但是不能因為孩子的藉口而一味地遷就他的喜好讓他逃避責任。於是,如果孩子忘了把自己的髒衣服放進洗衣袋中,這只能意味著他還要繼續穿髒衣服;而如果沒有按規定整理好他的書櫃,那麼面對他喜愛的電視節目,我們也只能做出很遺憾的決定。”   人人都有自己的記事本   在德國同時還可以看到這樣一個現象:人人都有自己的記事本,甚至連家庭主婦和中小學生也不例外,德國人把近期和遠期的大大小小的約會、計畫、公事、私事等生活日程都預先記錄在其中。所以有人也把德國稱作是記事本的社會,人們在做出決定之前多半會參閱一下自己的記事本。也許有人認為按部就班的生活太過枯燥呆板,可能還有的人認為沒有必要人手一本,但是德國人卻認為這不僅可以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同時更關係到對待生活的嚴肅態度。   通過生活中的小事看德國的家庭教育,無論是教育的內容上還是教育方式上希望能給家長朋友一些啟示。  德國媽媽對孩子的教育    玩遊戲也要節約子彈   我租住的是一個三層小樓,房東叫瑪麗,是個寡婦,一個人帶著兒子約翰尼生活。一天,我到瑪麗房間交房租,看到約翰尼正熱火朝天地坐在電腦前玩射擊遊戲。瑪麗好像對此並不反對,一邊和我聊天,一邊關注著前線的戰況,及時為約翰尼頒佈口頭嘉獎令。在媽媽的鼓勵下,小傢伙越戰越勇,捷報頻傳:報告媽媽,我又過了一關!報告媽媽,我換裝備了!就在這時,瑪麗突然對兒子叫道:約翰尼將軍,請馬上停止戰鬥!約翰尼馬上按下暫停鍵將遊戲定格,扭過頭來一臉迷茫地望著媽媽。我也十分不解,只見瑪麗臉上毫無笑容,嚴肅地說:剛才那架飛機,明明1枚導彈就能將它擊落,你為什麼要用3枚導彈?你知道一枚導彈的價格是多少?至少300萬馬克?你知道現在世界上還有多少人餓著肚子等待救濟?你……”   約翰尼的臉漲得通紅,淚水在眼眶裏直打轉,眼看就要大哭起來,可媽媽絲毫沒有妥協的意思。我連忙說這只是遊戲而已,不必那麼認真。打遊戲也要節約子彈。瑪麗根本不買我的賬,直到約翰尼低頭認錯並且寫下保證以後打遊戲不再浪費時才善罷甘休。   這件事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為他們為了培養和鍛煉孩子,往往抓住孩子生活中的過失,隨時隨地進行教育,決不姑息和遷就,他們的教育針對性強,很少空談大道理,所以往往更具實效。   愛心比金錢更重要   有段時間,約翰尼忽然對中國的毛筆書法產生了興趣,天天求我教他寫毛筆字。我自然不願放過這個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機會,於是欣然答應。這天下午我和瑪麗帶他到一家華人開的書店去買宣紙和毛筆,剛走到街頭,就見到一位乞丐蹲在街角正對著約翰尼笑。約翰尼猶豫著掏出口袋裏的錢,對媽媽說:媽媽,我想把買筆的錢送給這位叔叔。還沒等瑪麗說話,我連忙抓住他的小手說:別這樣,約翰尼,這些人都是騙子。約翰尼疑惑地望了我一眼,輕輕掙脫我的手,繼續對母親說:媽媽……”還沒等他說完,瑪麗就微笑著鼓勵道:去吧,約翰尼,你讓媽媽感到驕傲。”   望著孩子的背影,我忙將自己在國內種種被騙的經歷告訴瑪麗。瑪麗一直很認真地聽著我的話,等我說完了,只見她對我抱歉地一笑,說:謝謝你的提醒,但我認為約翰尼的想法應該得到鼓勵。正如你所說的那樣,有很多乞丐好吃懶做,專門裝出一副可憐相騙取大家的同情,可是如果我們禁止約翰尼這樣做,他就會錯誤地認為人與人之間是自私和冷漠無情的,畢竟,愛心比金錢更重要。”   約翰尼的勞動節   每到星期六和星期天下午,約翰尼都要自己帶著拖把、抹布等勞動工具在樓道打掃衛生,從不間斷。在國內時經常聽說歐美國家的很多孩子為了掙零花錢,常常為自己的父母或別人打工。我以為約翰尼也是如此,可一問才知道約翰尼這樣做完全是義務勞動。這讓我既驚訝又感到迷惑不解,順便說一下,約翰尼只有9歲多一點,左腳有點跛。平時空手上下樓都不大方便,拖著重重的勞動工具更是搖搖晃晃,舉步維艱,每次都累得面紅耳赤氣喘吁吁,讓人於心不忍。可他偏偏拒絕任何人幫忙,生怕別人把他的美差搶走似的。天下哪有這麼狠心的母親,請一個清潔工不就完了嗎,幹嗎非要這麼為難自己的兒子呢?   有一天我終於忍不住去找瑪麗理論,誰知瑪麗的一番話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作為母親她當然最明白兒子行動的不便和勞動的艱難,但決不能去幫他,否則會讓孩子的心靈受到傷害。因為他寧願自己困難也不願因為腳跛而讓別人可憐自己。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約翰尼因為腳跛,會失去很多優勢,因此必須磨練自己的意志,培養百折不撓、不怕失敗、不怕困難的精神。而且,打掃衛生的任務還是他自己主動申請的,沒有人要求他這樣做。他還將這兩天定為自己的勞動節呢!   瑪麗的語氣很平淡,可是我卻久久不能平靜。約翰尼義務勞動既無老師命令也無家長要求,純粹出於自願,非但如此,還別出心裁地將週六周日作為自己的勞動節,可見是真正以勞動為樂,絕非心血來潮、沽名釣譽,而這得需要瑪麗多少潛移默化的教育啊。  中西方家庭教育   社會的競爭,決不僅僅是知識和智慧的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狀態和做人的比拼。  由於歷史傳統、社會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觀念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從這些差異中,我們可以找出許多值得中國家長學習的觀念和做法。   (一)孩子需要尊重和理解  西方家長: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理和選擇
西方家長普遍認為孩子從出生那天起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獨立的意願和個性。
無論是家長、老師還是親友,都沒有特權去支配和限制他的行為,在大多數情況下都不能替孩子做選擇,而是要使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甚至在什麼情況下說什麼話,家長都要仔細考慮,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理。  (二)讓孩子學會獨立  西方家長:讓孩子自己動手學會獨立
西方家長一般都相信孩子具有自我反省和教育的能力,孩子要自己勞作,自己生活,從勞作中得到快樂,從動手中獲得各種知識,學習各種技能。孩子能做到的,就讓他自己做,這是對孩子的尊重。  比如在西方有很多這樣的情形:父親或母親在前面走,剛剛學會走路的孩子跟在後面走。他們認為這對孩子獨立性的培養十分重要。  (三)讓孩子自然發展
西方家長:讓孩子自由發展
西方人巴望孩子成名成家的觀念相對比較淡薄,他們並不煞費苦心地設計孩子的未來,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發展,努力把孩子培養成為能夠適應各種環境,具備獨立生存能力的社會人。他們的家庭教育是以培養孩子富有開拓精神、能夠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人為出發點的。  基於這種觀念,西方國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視孩子從小的自身鍛煉。他們普遍認為,孩子的成長必須靠自身的力量,因此從小就培養和鍛煉孩子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能力。  例如從孩子小時候就讓他們認識勞動的價值,讓孩子自己動手修理、裝配摩托車,分擔家裏的割草、粉刷房屋、簡單木工修理等活計。此外,還要外出當雜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機、冬天鏟雪、秋天掃落葉等。西方孩子從小就從事的送報等勞動,本身就是一種吃苦精神的磨煉。在寒冷的冬天,當中國的同齡孩子還在熱被窩裏熟睡時,西方孩子早已起來挨家挨戶去送報了。  這在嬌慣子女的中國家長看來可能有些殘忍,而正是這看似殘忍的教育,造就了西方孩子獨立自強的生活本領。在這種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孩子逐漸成長為具有獨立生存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公民。  (四)重視和孩子的心靈溝通
西方家長:經常溝通重視心理健康
西方的家長更加重視孩子健康心理的培養,因而很注意與孩子的情感交流,關心孩子的心理需要。家長把快樂教育作為一項重要的教育內容來實施。他們經常和孩子一起討論問題,孩子遇到不順心的事也願意跟家長商量。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對於孩子的成才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關重要。  (五)看重日常生活行為和習慣
西方家長:從小教起從日常教起
西方家長重視從日常行為與情感中對孩子進行做人的教育,注重從內心情感去尊重別人,看重的是日常生活的行為與習慣的培養。  (六)鼓勵孩子創新和探索  西方家長:鼓勵創新鼓勵探索
西方家長鼓勵創新,而中國家長往往滿足於克隆,前者鼓勵孩子去超越前人,後者教導孩子在前人面前止步。  西方家長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樣的獨立研究、獨立動手的能力,能以寬容的心態去營造一個利於培養孩子創造力的環境和氛圍。他們對孩子所做的種種探索行為往往持積極、肯定的態度,鼓勵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見解,並對其中的疑問進行積極的探索。  即使家長認為孩子的某一行為並不具有積極的效果,他們也不會過多地干涉,而是讓孩子在自己進行的探索中逐漸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並予以糾正。  孩子為什麼叛逆  某市數家幼稚園和幼兒機構開展的一項調查發現,五類媽媽最不受孩子歡迎。孩子心目中的好媽媽到底是什麼樣?記者採訪了學前教育專家張明紅老師、階梯華納幼稚園園長林麗憶女士。專家們建議,如果年輕媽媽能夠知道如何才會受到孩子的歡迎和喜愛,這對提高自己做母親的素質標準和教育藝術都十分有利。  

1.“
無能媽媽不受歡迎
孩子:我喜歡唱歌、跳舞、繪畫、剪紙、捏泥巴,可是媽媽都不會。媽媽早出晚歸,她對我的愛好好像根本不感興趣。其實,我很希望媽媽能夠陪我一起玩。而且媽媽對我的提問也從來不熱情回答,還說我的問題很奇怪,說小孩子的話為什麼這麼多。  點評: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強,他們想從媽媽那裏瞭解很多事情,以滿足自己天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如果媽媽總是一問三不知,便會使孩子感到很失望。同時對孩子早期語言能力的發展也很不利。  建議:為做一個令孩子喜歡和自豪的媽媽,讀書學習是關鍵。但是,同時,盡可能抽時間多陪孩子一起玩,多和孩子言語交流。畢竟媽媽不是完美的,總有些事情是媽媽不會的。也沒必要為了孩子而去學這學那,要告訴孩子知識是無涯的,媽媽會不斷的充實自己就想孩子現在做的一樣。要讓孩子自己去學會學習新的東西。 

2.“
電視媽媽冷淡孩子  孩子:媽媽一有空總坐在電視機前,對於電視連續劇是一集不落,而把我擱在一旁。媽媽把電視節目看得比我重。  點評:如果媽媽一直與電視機為伍,就會缺乏和孩子一起做遊戲、看書和帶孩子到大自然中開展親子活動的機會。這不僅會失去許多和孩子溝通的機會,而且也影響孩子,使得他也從小喜歡看電視,而不善於和人交流、溝通,嚴重的話,自閉症和孤獨症等一系列疾病也可能產生。  建議:童年很珍貴,媽媽有時間的話,應該多和孩子一起活動。 

3.“
苛刻媽媽束縛孩子  孩子:媽媽總對我不滿意,一心想把我當成一個全能小神童,鋼琴、舞蹈、美術、體操和電腦,我學了好多,可是她還總覺得我這樣沒做好,那樣沒學好。  點評:孩子一般都不喜歡過於苛刻的媽媽,這樣的媽媽對孩子過於嚴厲,而且總是說。孩子經常處於一種不自由、被束縛的狀態。  建議:兒童天性喜歡無拘無束、自由自在,誰剝奪了他們這種基本需要,必然不受歡迎。切記不要過分嘮叨和干預孩子,要大膽放手,讓他適當自由和放縱。 

4.“
攀比媽媽讓人厭煩  孩子:你看某某多能幹,你再看看你自己。這是媽媽經常對我說的一句話。在大家面前,媽媽總喜歡把我和別的孩子相比,她不是說我不好,就是表揚同事或者鄰居的孩子比我強。其實,我覺得我自己做得也不錯。  點評:對孩子的責備使得他有些不服氣,甚至反感。這樣的做法對孩子的獨特個性和自信心不利。  建議:媽媽應該認識到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能力和興趣,絕不能按照一個標準要求他們。讓孩子成為他自己,幫助他一起開發潛能。 

5.“
謙虛媽媽壓抑孩子  孩子:在客人面前,我總喜歡表現自己最拿手的長項,但媽媽總當著他人的面說我做得不好。  點評:在外人面前,孩子往往比較興奮,喜歡表現,同時也不免出現一些小差錯,這是正常的。可是媽媽卻認為孩子的人來瘋讓家長丟面子,或者為了顯示自己的教子有方,當著眾人的面指責孩子。  建議:孩子的自尊心有時候比大人還強,而且心靈也比較脆弱,上述做法會引起他們的強烈反感,喪失自信心,甚至出現反叛情緒。  當孩子開始不聽媽媽的話,開始對媽媽的教育出現叛逆行為的時候,做媽媽的就應該開始細心的觀察一下,自己什麼地方引起了孩子的反感。如果是自己的不對,要及時的改正。不過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外界的瞭解越多,獨立性的要求越強烈,也可能出現逆反心理,都是正常的。  孩子快樂性格培養   一、密切同孩子之間的感情。
在培養快樂性格的過程中,友誼起著重要作用,所以父母要加深與孩子的感情,鼓勵孩子與同齡人一起玩耍,讓他們學會愉快融洽地與人交往。  二、給孩子提供決策的權利。
養成快樂性格與指導、控制孩子行為有著密切的聯繫,父母要設法給孩子提供機會,使其從小就知道怎樣使用自己的決策權。   三、教孩子調整心理狀態。
要使孩子明白,有些人一生快樂,其秘訣在於具有適應力很強的心理狀態,這使他們很快地從失望中振作起來。在孩子受到挫折時,可為他指出前途總是光明的,使他在恢復快樂心情的環境中尋找安慰。  四、限制孩子的物質佔有欲。
因為給孩子東西太多會使其產生獲得就是得到幸福的源泉這樣一種錯覺。應使孩子懂得,人生的快樂不能僅與物質財富的佔有畫等號。  五、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
平時注意孩子的愛好,為孩子提供各種興趣的選擇,並給予必要的引導。孩子的業餘愛好廣泛,自然就擁有了快樂的性格。  六、保持家庭生活的美滿和諧。
家庭和睦,也是培養孩子快樂性格的一個主要因素。有資料表明,在和睦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成年後能愉快生活、健康成長的,比不幸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要多得多。  語言塑造孩子的個性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們往往能注意到自己的行為對孩子們的影響作用,但卻易於忽視日常語言對孩子的影響。  孩子的成長中個性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與父母的互動中完成的。在小孩子的心目中父母總是正確的,自然也就以父母對自己的態度和評價來認識自己。  在孩子的心目中,成人是了不起的,他們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因此,孩子總是無條件地承認和接受成人對他們的評價,而不能分析判斷這些評價的正確性。而日常生活中父母對孩子的語言,無論是否是有意,往往傳遞給孩子一種關於他的評價。  父母無意間說出的許多話,都可以進入孩子的潛意識並儲存在潛意識當中,而且在孩子的生長過程中和成年生活不斷地支配他們的行為,這些行為常常令行為者本身迷惑不解。  如果能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斷體驗從父母語言中傳達出來的積極評價,則孩子就比較能夠養成一種積極的個性,反而則父母會在長時間隨意的語言中培養出孩子消極的個性。此所謂家庭教育中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只不過是父母們並不在意得日常語言慢慢種下的。每一天,你的言行都影響著孩子,這正是培養他們的好時機。  看看以下我們並不陌生的從父母口中說出的話:  你怎麼這麼沒出息!
笨死你!這麼點兒事都做不好。
你聾了?聽見沒有?
哎,你怎麼這麼懶呀!你跟你爸一個德性!……
 
這些話不僅在當時令孩子不快,而且在他們潛意識裏留下很深的痕跡。顯然此時家長在選擇溝通語言上出了問題。你可能是從童年生活中學到了這種教育孩子的方法。雖然知道當時自己對父母的怨恨很大,但由於缺乏其他辦法,只好讓自己的悲劇重演。當孩子出現一時行為偏差時需要的是提醒和理性的幫助,父母應該選擇一種中性的、不帶評價的語言來和孩子溝通。  你也許認為這樣才能達到重捶敲響鼓的效果。希望孩子在罵聲中認識到自己的缺點,改正不良行為,而事實上,孩子只會表現得更糟。貶低孩子的話像種子一樣灑落在孩子心裏,這樣的情況越多,埋藏得越深,逐漸成為他們自我評價的標準。當孩子習慣于這種指責後,就會在內心拿這樣的標準來為自己開脫。於是孩子的行為並不因為父母的指責而有所改善,反而使自己成為被父母咒駡的那種人。  孩子心中有各種各樣的問題,而最重要的是有關自我的問題。我是怎樣的人?”“我可以成為怎樣的人”“我有能力做成那件事嗎?等等。這些問題是認識自我、形成個性的基礎。
為什麼你不願努力?
不,我根本不行。” 

我不行的概念,往往來源於孩子提時代父母所給予太多的你是……”的消極評語。困此,父母的以你是……”開始的語句,是在表達父母對孩子個性與能力的評價與判斷,對孩子自我概念的形成是至關重要的。在孩子的心目中,成人們無所不知,無所不能,而自己也對他們完全地相信。當孩子被成人告知你真笨時,他會對自己的能力感到沮喪。當無數次接受這樣的評價後,孩子就會放棄使自己變得更靈巧的努力,為自己的能力與個性下了結論。這樣再遇到做不好的事時,孩子會在內心以自己笨而為自己找理由,放棄進步的機會,於是表現得越來越笨。在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把你的手放在孩子肩上,注視著他的眼睛,對他說:不管發生什麼,你對我們都是最主要的,我們知道你能行!
 
除了以上情形,孩子在無意間聽到父母在與他人交談時對自己的評價一樣會影響他自我概念的形成。所以,當你和別人談論自己的孩子時,一定要多提提他好的表現和對他的讚美。即使提到他的缺點也一定要用不帶評價態度的中性語言,順便表達自己對孩子克服缺點的信心和期望。  另外不要用挖苦的話與孩子進行日常交流。如:你這個小自私鬼,快把它放回去!”“唉,懶鬼,能不能自己去……”。也不要通過比較來貶低孩子。如你和……一樣壞。不要用不恰當的誇張語言管教孩子。如你肯定不想流血吧?快下來!”“如果你再打他,我就打死你。也不要用使孩子感到內疚的辦法來管教他們。如天呐,你快把我累死了!”“看看你對媽媽做了什麼?  總之,父母的價值觀與人生態度對孩子的影響除了父母的自身行動之外還體現在父母的語言中。在與孩子進行溝通時,父母要懂得反思自己的語言傳遞給孩子的概念,通過語言的作用去傳達觀念影響,慢慢塑造孩子的個性,培養孩子的能力,真正做到如春雨一樣潤物細無聲  苛刻的教育  有這樣一批父母:對待工作,他們追求完美,獲得了事業的成功;對待孩子,他們也努力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希望孩子同樣成功。尤其是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父母怕孩子誤入歧途,對孩子要求更加嚴格。但是,教育孩子過分苛刻,孩子容易患強迫症。  有的父母自己就是完美主義者,從懷孕時就開始注意健康飲食、胎教,讓孩子上貴族幼稚園,進行雙語教育,在家中只能說英語,不許用漢語交流。孩子的週末比平常還忙:上鋼琴班、英語班、奧數班……事事都要求做到最好。生活上要求孩子循規蹈矩,如被子要疊得整齊、坐姿要端正、寫字要工整、飲食要注意絕對衛生……  在這樣完美要求中成長的孩子,往往做事認真,成績超人,是父母和老師的驕傲。但是,進入青春期後,長期形成的完美習慣就會變本加厲,導致強迫症。有的孩子做作業稍有塗改,就全部撕掉重做;做題速度越來越慢,一遍又一遍地反復檢查,甚至考試時做不完題目;更有甚者,走在路上反復數腳下的地磚而經常遲到。    青春期不僅是生理上發育的階段,也是心理上的轉折階段。隨著青少年自我意識的發展,一些少男少女開始變得對自己不滿意了,無論身材、長相,還是學識能力,他們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希望能通過努力使自己在方方面面都變得更好、更完美。父母完美主義的教育,也促使孩子產生不現實的苛求完美的心理,使孩子對自我的價值心存疑惑,無論做得多麼好,他們都不相信自己,這種認知習慣一旦固定下來,就會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導致心理疾病。    因此,教育孩子時應暗示:既能看到他人的長處,也能看到自己的優勢,絕不要為自己的弱點唏噓哀歎,相反,要學會悅納自己的不足,揚長避短,努力發揮自己有優勢的一面,創造屬於自己的成功。  孩子心目中的好父母  一項調查顯示,孩子認為母親要加強學習、提高自身修養的占75.8%;希望母親改變教育方式,和他們多交朋友的占80.2%;要求母親尊重個人愛好,給予獨立城長空間的占67.3%。僅有3.7%的學生能接受母親現行的教育方式,認為母親能令自己產生敬佩、仰慕之情的僅占接受調查者總數的7%  一位中學生在日記裏這樣寫道:在我遭遇挫折、情緒低落之際,我渴望你的關懷和鼓勵,而你卻給我冰冷的目光;在我滿懷憧憬、把握成功之時,我需要你的讚賞和肯定,而你卻扔下一句不要驕傲,吝嗇地不給我一點信心……你要我努力讀書,用智慧和勤奮譜寫生命最絢麗的篇章,媽媽,我真遺憾,你卻不是我最好的讀者。  教育資源來自父母
專家認為:好的親子關係勝過好的教育;洞察需求比看見問題更重要;讓孩子承擔家庭一部分責任和義務。  昨日下午3時,深圳市心理衛生知識大講堂在市科學館舉辦第一場公益講座,題目為誰在影響孩子的未來?,主講者為深圳中學心理輔導老師王秋英。  記者看到,許多家長帶著孩子一同前來,很多人還在認真記錄,講座結束後,王老師就被家長們團團圍住,他們都想知道: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家長是最重要的教育資源  現在的家長都熱衷於把孩子送往名校,但王秋英認為,在一個人的受教育經歷中,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其實是父母,而非學校。在生命的成長過程中,孩子最需要的東西往往是學校無法給予的,父母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無法替代。因為父母是孩子人生的設計師,學校能給孩子知識、技能、能力,而家庭為孩子提供人性、情感、自尊、自信、品位、視野、生涯規劃等,這些比前者更能決定孩子將來是否成功。”  王秋英建議,父母要從小為孩子設計成長線路,讓學校教育為家庭教育服務,同時不要讓學校教育干擾了家庭教育,不必過於計較考試時的幾分之差。  家長該為孩子選擇普通小學,還是重點小學?王秋英認為,普通小學學業壓力相對輕,孩子會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獲取更多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做喜歡的事情,有更好的自我發展的機會。
 
她認為,做父母是最具有挑戰性的事業。在人的一生中,父母是最特殊最重要的身份,有人說要像做事業一樣來做父母,但這遠遠不夠,因為父母這個身份不像事業,既不能退休,又不能下崗,更不能替代。父母是需要一生來學習的。”  做輕鬆的父母並不難  人的幸福感最本質的來源在於家庭,親子關係是人生中最華美、最豐富的內容,但做家長真難、做家長好累,成了社會中普遍存在的感慨,王秋英稱之為普遍性的育兒焦慮
 
這是因為社會越來越多元與複雜,使孩子得到更豐富資源的同時,也帶來更多的危險。最明顯的表現是,現在青少年的問題變化很快,花樣很多。過去孩子的問題多為早戀、偶像崇拜、打架,現在則出現網路成癮、手機依賴、賭球、性安全、惡搞玩具、網路婚姻等眾多花樣。這使得家庭不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而是變得開放,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因此不斷下降。”  再則,家長的教育方式也有問題。為時刻提防社會不良的影響,家長採取的方式,一回家就檢查電視、電腦是否發熱,給孩子帶上定位器、監控孩子的手機短信。另外還有,升學壓力是父母、孩子永遠的痛,在千萬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一錯誤觀念的影響下,孩子從小到大一直在補課,拼成績、拼名校,由此產生家長普遍的育兒焦慮。管多了怕孩子煩,管少了怕孩子走錯路,真是難啊! 

事實上,做一個輕鬆的父母並不特別難,關鍵要掌握家庭教育中幾個重要的環節。以下是王老師與孩子與家長打交道的過程中,總結出的一些心得體會。   

1.
好的親子關係勝過好的教育  王秋英認為,好的親子關係,勝過好的教育。一個重要的觀點是:不要做一個永遠正確的媽媽。她指出,在家庭教育中,我們過於重視教育的正確性,而忽視了有效性,忽略了親子關係的溫暖與激勵作用。從小到大,我們給予孩子的教育都是正確的,但有效嗎?當我們說教的時候,孩子是否聽進去了?還是把頭扭到一邊,或者以沉默抗拒?甚至把門關起來?要知道,一個永遠正確的媽媽是非常可怕的,要使教育有效,最重要的是營造溫暖的親子關係。”  現在的父母與孩子普遍缺乏溝通,她注意到生活中的關門現象孩子回家就把門關上,關門其實是孩子的一個表情,表達的是別理我,我不願意跟你說話。因此,孩子成了家長最熟悉的陌生人,雖天天見面,卻不知道孩子的內心世界。”  為什麼關門?因為在家庭的對話中,家長往往不是父母,而成了道德的評判者、喋喋不休的說教者、永遠正確的建議者,這使家庭對話充滿說服、威脅、控制與建議,其實它們都是溝通的絆腳石,阻礙了孩子表達內心感受,孩子會感到,家長的反應是對他們感受的不接納,他們只好閉嘴、或為自己辯護、或充滿憤怒。”  事實上,孩子在遇到問題、情緒出現困擾時,最需要的並不是一個教育家,而是能瞭解自己、關懷和包容自己的父母。如果孩子不願意將在外面受到的困擾告訴我們,最可能的原因是:我們曾在聽過孩子的訴說之後,並沒有表現出孩子所期待的接納,孩子的心情得不到安撫,甚至會加深創傷。 

傾聽與接納更具有建設性和有效性,比教育更重要,因為傾聽與接納讓孩子感覺到我是重要的、受尊重、有價值,才能有足夠的力量去改變自己,因此獲得成長。”  王老師舉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例。女兒3歲時,哭著不願意去幼稚園,她怎麼說服都沒用,一天孩子又在幼稚園門口哭著不願進,她也煩了,乾脆蹲下來聽孩子說話,孩子說幼稚園這不好那不好,說完之後,做了個讓她非常驚訝的舉動:孩子把眼淚一抹,書包一背,跟我說媽媽再見,我要進去了。其實孩子已經有了足夠的理性,她所需要的只是傾聽與接納。” 

2.
洞察需求比看見問題更重要  孩子出現各種狀況時,家長很容易只看見孩子的問題,卻看不見背後的需求,事實上,問題行為是孩子表達需求的另類方式,孩子借問題行為釋放出被壓抑的心理需求的一種方式。因此,出問題的永遠是隱藏在表面背後的需求,而不是行為本身。 

3
歲的女孩跟媽媽說:長大後我要跟石頭結婚,生一個和我一模一樣的寶寶。對此,有的家長會說小小年紀怎麼想這些,但王秋英卻給予孩子支援:因為這話的背後,是孩子對自己的認可與愛,是一種自我價值感。” 

一個人的成長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不斷處理需求的過程,與一些本質情感相連的需求的滿足與否,就會產生成長喜悅、或成長創傷,這些哪怕最微小的生命經驗,都可能對一個孩子的成長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即使他長大成年,遭遇到一些挫折,可能都是這些微小而重要的生命經驗的再現。” 

3.
管和放,哪個更重要?  在權威與民主、管束與放縱之間,家長無時無刻不在選擇:它們的平衡在哪里?市場上出現一本書《千萬別管孩子》,但馬上又新出一本《孩子是管出來的》,讓家長無所適從。  王秋英指出,家長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任務,是有階段性的,家庭教育的重點和方法也因此而不同。在幼兒和小學階段,家長的目標是:建立安全感,培養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遵守規則,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  她解釋:讓孩子小的時候就去上寄宿學校,其實有不小風險,因為安全感來源於孩子對看護者(一般是媽媽)的依戀,這是孩子形成良好性格的基礎,因為母親就是世界,這個世界是否溫暖、可以依靠,決定了孩子是否能以積極健康的心態與世界互動、是否信任世界,並有勇氣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孩子有了安全感之後,就能夠開始學習。  權威是否會損害孩子的自尊與安全感?王秋英認為,孩子如果沒有規則,就會用各種方式去觸摸世界的底線、並用各種方式去突破所謂的底線,因此出現各種任性的行為。比方說,他們伸著小手去拉燈繩,雙眼卻嚴肅地盯著你,這搗亂的行為其實是非常理智的,他嚴肅地看著你,因為你和你的反應(而非燈繩)才是他的目的所在。規則與權威有助於安全感的建立,一個放縱任性的孩子往往沒有安全感,所以才會用各種行為去試探。  要讓孩子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給孩子打開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並讓他們學習承擔責任,接受並反省自己的行為帶來的後果,通過這種方式,孩子也可以從自己的錯誤中吸取教訓。  進入中學、尤其是高中後,是一個做自己的時期,孩子獨立的自我意識正在形成,並建立起大致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開始觀察社會,渴望瞭解人生,所有的理想與對未來的憧憬只有一個核心:我在社會的位置。這時,父母的教育重點在於:如何理解自我與社會的關係,給孩子社會性的引導。  不要做最好的家長”  有些人有種最好情結: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教師、做最好的家長,王秋英認為,什麼都可以做到最好,就是家長不能做到最好,做到剛剛好就可以了。因為,最好的父母最容易犯這樣一些錯誤:以孩子為中心,犧牲了自己的需求、興趣;為孩子包辦一切,剝奪了孩子應該體驗、承擔的。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培養出的往往是放縱的、自我的、沒有責任心的孩子。  因此,我們要做真實的父母:堅持自己的獨立性,重視自己的需要,坦白地說出自己的感受,讓孩子承擔家庭一部分責任和義務。只有父母這只杯子是滿的,才可能是健康、愉快的父母,才可能與孩子分享杯中的資源、能量與關懷。這樣做父母會更有成就感和價值感,孩子也成長得更好。如果犧牲自己的一切,容易對孩子提出過高的期望,孩子也會備受壓力。”  孩子記憶力來自那些    記憶方法是因人而異的,有的擅長看(視覺型),有的人擅長聽(聽覺型),有的人擅長用嘴和手(運動型)等等;比較常見的是混合型的記憶方法,而這種方法的記憶效果最佳:  有位實驗者曾經用這三種方法讓三組來自不同家庭的孩子記住10張畫的內容。對第一組孩子,他只告訴他們畫上畫了些什麼,並不給看畫。對第二組孩子正好相反。只給他們看畫,可是不再給他們講每張畫畫了些什麼。對第三組孩子是又讓聽又讓看,實驗者不但給他們講畫的內容,同時給他們看那些畫。過了一段時間,實驗者分別問這三組孩子記住了多少畫的內容。結果第一組記住的最少,只有60%;第二組稍多,記住了70%;第三組記住最多,達到86%!這說明只聽不看的孩子記得最少,只看不聽的孩子記得稍多一點,又聽又看的孩子記得最多。這還僅僅是兩種感覺器官並用,記憶效果就比只用其中一種好得多。因此,如果幫助孩子把所有感覺器官一齊調動起來,記憶效果會更好。  聰明孩子有何特質?  每一個孩子都是特殊的、不同的、獨特的個體,而孩子所擁有的最大潛能就是源自於此一特性。有創意的孩子常會做出別人意想不到的事,他們淘氣、幽默、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甚至有時放蕩不羈,不按牌理出牌,也常自得其樂,有個快樂的童年。  但大部分的孩子從出生開始就常被要求和別的孩子一樣,父母都希望孩子聽話,循規蹈矩,用功讀書,時間一久,孩子稟賦的創意都被扼阻了,美國學者沅汝裏曾提到:創意在小孩子就像流鼻涕般常見,但長大後很少看到。在這種教育下就越來越缺少創意了。他們失去創意,逐漸的,對問題失去信心,甚至迷失方向。久而久之,教育所培養出來的只是一群會考試的機器,徒令許多人感歎一代不如一代,這是多麼可悲的現象。  有創意的孩子像貓一樣頑皮,他們比較快樂。許多研究發現,創意的孩子具有下列特質:
1.
比較獨立、自律,有時會反抗權威。
2.
常捉弄別人,表現出小丑般的幽默,惹人開心。
3.
適應環境的能力比較強。
4.
喜歡冒險、挑戰性的工作。
5.
對例行公事及令人厭煩的事物,非常沒有耐心。
6.
擴散思考能力強,記憶力強且會注意細節。
7.
喜歡閱讀,有廣泛的知識背景。
8.
常常需要較多時間思考。
9.
對有興趣的事非常專注。
10.
敏感,好奇,有豐富的想像力,感覺特別靈敏,如聽到某種聲音就想到某種顏色。  另類教育
 
父母們有沒有想過,教育孩子未必一定要板起面孔、一本正經。可以嘗試以下幾種另類的育兒方法,這些新的方法能從新的角度,給孩子更有效的影響。  照顧寵物:培養起責任感
 
父母平時會教育孩子寬容、忠誠的好品質,但常常由於概念抽象,使得孩子難以理解和接受。其實在這方面,寵物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專家認為:“養寵物可以培養孩子照顧另一種生物的責任感。照顧狗、貓等,可以讓孩子懂得什麼是責任感。”  譬如,當家裏的小狗每天下午3點準時出現在門口等候小主人歸來時,孩子就不難理解什麼叫忠誠了,這遠勝於給他上幾堂道德課。而且,小狗會不斷將這個道理演示給小主人看。再比如,孩子有時會抓住小貓咪的尾巴虐待它,但事後,小貓還是不計較地和小主人一起玩。父母可以通過這件事教會孩子什麼是寬容,同時告訴他對待別人的錯誤也要學會寬容。  當然,如果父母工作很忙,沒有時間養寵物,可以讓孩子參與和鄰居一起遛狗,或者在放假時讓孩子給學校養的小豚鼠做個窩。通過這些活動,讓孩子學會助人為樂,同時明白,對別人好,別人也同樣會對你好。  直面失敗:向天空大聲呼喊  父母常常會鼓勵孩子要樹立遠大的志向、拼搏向上,但面對他的失敗,更多的常常是責怪和不知所措。  其實,孩子失敗時也正是最需要親情的時候。比如孩子參加比賽輸了,此時最好的做法是,趕快讓孩子離開現場,帶他到一個只有你們兩個人的地方,這樣可以不讓他在眾多小夥伴面前失態而尷尬。然後,不妨讓孩子發洩一會兒,並用溫和而同情的目光安慰他的憤怒和失望的情緒。  同情可以使孩子感到被人理解,等他冷靜下來,你就可以和他深入交談了。這時千萬不要說勝敗乃兵家常事或者你不應該為此灰心之類的話,此時的他不需要大道理,也不需要模糊的建議。不妨對他說:“下次再輸的話,你可以朝著天空大喊一聲。此類實際的建議,遠比那些空洞的說教對孩子的身心更有幫助。  健康示愛:當著孩子輕歌曼舞  不少父母會認為,夫妻間在家的親昵行為應該避開孩子,否則會對孩子成長產生不良影響。專家們卻認為,父母間的相愛,反而對孩子的情感教育有益。  如果你們晚上想在家的客廳裏跳一會兒舞,完全可以當著孩子的面進行,因為,讓孩子看到你們的輕歌曼舞,擁抱甚至親吻是非常重要的。如今孩子經常接觸到一些不太恰當的性資訊和表達愛意的方式,父母有義務讓他們看到健康的愛情是什麼樣的。  對於孩子而言,習慣于父母的親密舉動會使他們與周圍朋友間的關係更融洽,尤其是對他們將來與所愛的人生活會更有指導意義。  父母要做孩子最好的老師  母蟹對小蟹說:孩子,你怎麼老是橫著爬,為什麼不能直著走呢?小蟹委屈地答道:媽媽,我是照著您的樣子走的呀。這是說,母親必須正直地生活,正直地做人、行事,才能正確引導孩子。 

不管我死在什麼地方,請不要把我同貴族、名流、富豪們葬在一起,請把我埋在普通的猶太工人、老百姓中間,讓我的墓碑能夠點綴周圍普通的石碑,也讓他們裝飾我的墓碑。這遺囑出自俄國籍猶太作家肖洛姆阿萊汗姆的手筆。與這份遺囑一起留給後世的,還有一個厚厚的筆記本,記滿了尖酸刻薄、謾駡詛咒的語言。例如:——讓蛆蟲把你吃掉!”“——讓你牙疼得叫起來!”“——讓縫衣針紮死你!”……
 
原來,肖洛姆幼年失去了母親,父親給他娶了個心腸毒、脾氣壞的繼母。繼母經常用惡毒的語言謾駡他。肖洛姆從不頂嘴,只是躲在角落,把繼母嘴巴裏出的詞語,記錄在筆記本上。後來,他成了作家,在他的作品中,許多咒駡和尖酸刻薄的詞語,都是從繼母那裏來的。
  事實證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往往不知不覺影響著孩子。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鏡子,想孩子成為怎樣的人,父母首先應是那樣的人。  讓孩子感受失望和挫折  家長總是捨不得讓孩子受委屈。只要孩子有所求,則必傾力以赴,不惜錢財,不計時間,想方設法滿足孩子。不少家長認為,自己小時候要啥沒啥,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一定要滿足孩子,不讓孩子受委屈。  其實,讓孩子受點委屈,讓孩子感受一下失望和挫折的滋味,是大有好處的,可以讓孩子明白,世界上許多事情是辦不到的,父母不是萬能的,誰也不可能隨心所欲。
 
一位傷心的母親告訴我,她的兒子從小嬌慣溺愛,儘管家境一般,但孩子想要什麼,家裏人總會想方設法滿足他。孩子小的時候,有一天晚上帶他去一個朋友家串門,回來時突然發現人家給的一塊海南椰子糖不見了,他哭鬧著要,而且一定要那種。沒辦法,全家人,包括爺爺奶奶齊出動,拿著手電筒找了半夜,萬般無奈,媽媽只好去敲朋友家的門再要一塊糖。長大了,他看上了鄰家的一位姑娘,但那姑娘根本瞧不上他,他就尋死覓活,遷延日久,最終被送到了精神病院……
 
在父母懷抱中可以撒嬌,進入社會將無人買賬。人生旅途有順境也有逆境,有希望也有失望,如果你只能適應順利不能承載坎坷,如果只能認可希望而經受不住失望,那麼傷心欲絕也好,發瘋發傻也好,全是你自己的事,與他人無關。所以,家長若真希望孩子將來能夠有所作為,渴望孩子幹一番事業,那就讓他在接受諸多訓練的同時,也領略一下委屈和失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