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讓寶寶成為社交達人 經營人脈從0歲開始

什麼都不懂的寶寶如何與「人脈」搭上關係呢?或許會有許多人提出這樣的疑問。分享、助人、好奇心、同理心、守信等這些人脈關鍵,全都根源於早期的教養。

培養寶寶人際能力的好處
一、他將成為一個身心健康、豁達、大方的人。
二、他將具備善與人合作的優點及具有領袖氣質。
三、他將有一個幸福的家庭。
四、他將成功發揮自己的長處,實現自我價值


認識寶寶人際能力
人類的心理健康,最主要就是人際關係的適應。換句話說:人類的心理病態的產生,主要也是由於人際關係失調而導致。

哈佛大學著名的多元智能創始人霍華德•加德納提出人類的八大智能「人際交往」正是其一非常重要的智能,引起學術界強烈的迴響;卡內基,這位美國傑出的教育家甚至這樣強調:「一個人的成功,15%靠他的專業知識,而85%則是依靠他的人際關係。」;而美國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也說過:「我願意付出非常大的代價來獲取與人相處的本領。」可見,人際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已經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與推崇。

設想一下,一個人格發展有問題甚至有障礙的寶寶,或對人斤斤計較,不善寬容,或冷漠無情,或沉默寡言,行為退縮,或無法與他人合作,甚至侵犯他人的人,他將來能在社會上立足嗎?


爸媽該怎麼培養寶寶
1.利用模仿給予正確示範
模仿是人類最直接的行為,寶寶們尤其善於模仿,因此,爸媽應利用這一特點,做出良好的榜樣,這種潛移默化的示範作用,會使你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當然,如果不是樹立正面與人交往的示範,而是相反,情況就會很糟糕,曾有一位家長在親子座談會上表示,她下班回家,看見五歲的女兒在打她心愛的洋娃娃,一邊還罵著髒話,這位家長說:「她打娃娃、罵娃娃的樣子,和我打她時一模一樣。」

2.親子共讀培養情感
圖書傳遞了他人的思想和情感,這也是寶寶接受他人觀點、情感的重要途徑。「親子共讀」使親子關係融洽,更重要的是,許多有教育意義的情節,隨著朗朗上口的兒歌,豐富的故事,不知不覺地進入寶寶的心中,而產生一種「春風化雨」式的薰陶。

3.鼓勵結交朋友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社會的進步,但帶來了一個負面的結果,那就是「寶寶生活都市化」。
我們小時候沒有這個問題,寶寶的天性喜歡與同伴一起,記得小時候到處都有玩伴。那時家家戶戶不關門,甚至晚上也不擔心。在交往中,建立友誼,有了群體意識,雖然也會打架,但是很快就會和好。我們還學會了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東西。現在想起來,仍有很多美好的回憶。
現在的寶寶找不到這種樂趣了。寶寶們在這種封閉的環境裡,缺乏應有的朋友關係。鄰里之間老死不相往來,寶寶就無法體會到交朋友的樂趣。事實上,寶寶透過遊戲發展人際交往的能力是一種重要的途徑。建議家長多帶寶寶走出家門,走向社區,走進親子教育活動場所,鼓勵寶寶與同年齡寶寶交往。


人際交往從0歲展開
0歲開始的人際交往基本模式,包括以下三種:母嬰交往、父嬰交往、同伴交往。爸媽若能細心地加以關注和培養,對於未來成就「人際高手」將打下重要的基礎。

母嬰交往未來人際關係形成的基礎
在0~1歲寶寶的人際交往中,媽媽是嬰兒生存、發展的第一重要人物,與嬰兒的交往是嬰兒的社會性行為和社會交往發展的重要基礎,對嬰兒認知能力、語言的發展及情感的豐富有著不可替代的影響。而這些都是寶寶未來人際關係形成的基礎。

母嬰交往的特點
◎場景:媽媽和嬰兒的交往多發生在日常照料和玩具遊戲中。
◎方式:媽媽通常是透過言語交談和身體接觸來和嬰兒進行交往。
◎遊戲的性質:媽媽與寶寶的遊戲大多是視覺遊戲,雖然也會進行一些身體運動方面的遊戲,但通常是傳統的、較安靜的動作遊戲,如「藏貓貓」、「說說話」等。動態的遊戲大概是以球類玩具為主。

給媽媽的建議
1.適時反應
指的是媽媽能夠對寶寶的反應作出準確的判斷,並給予適時的回應。在寶寶哭的時候,能夠準確地察覺他是餓了、渴了,還是想要人陪或者其他病理性原因;在寶寶微笑時要報以微笑,並高興地誇讚寶寶:「你會笑了,媽媽好高興!」;當寶寶咿呀作語,有想要說話的欲望時,媽媽就要加以引導。總之,對待寶寶的每一次反應,媽媽都要儘量給以回應。

學會分辨寶寶的哭聲
*饑餓的啼哭:有節奏,啼哭時伴有閉眼、號叫、雙腳亂蹬。
*發怒的啼哭:哭聲往往有點失真。
*疼痛的啼哭:事先沒有嗚咽,也沒有緩慢的哭泣,而是突然高聲大哭,拉直了嗓門連續大哭數秒,接著是平靜地吸氣、再吸氣、又呼氣。
*恐懼或驚嚇的啼哭:哭聲突然響起,強烈而刺耳,伴有間隔時間較短的號叫。
*不稱心的啼哭:開始時二、三聲是緩慢而拖長的,持續不斷,悲悲切切。
*引人注意的啼哭:先是長時間的亂叫,低沉單調,斷斷續續,但如果沒人理他,就會大哭起來。

2. 要充滿感情
指的是媽媽與寶寶的接觸,例如微笑、輕柔說話、身體接觸等。強化寶寶的第一種社交技能—微笑。寶寶的社交性微笑始於3個月左右。媽媽對寶寶的笑要給予回應,使他保持愉快的情緒,使他這種交流的方式得到強化。
在寶寶醒時或有發音等活動時抱一抱寶寶,以示關懷和鼓勵,不要等寶寶啼哭才去抱他。對嬰兒情緒發展的研究表明,如果媽媽對寶寶交流性的表情、發聲和動作經常忽視,就會使寶寶對撫育人的信任感產生懷疑,形成焦慮的人格。這種焦慮型的寶寶未來表現為缺乏同情心和內疚感,不能照顧別人,缺乏感情反應,學習能力差。

3.儘早教寶寶學說話
0~1歲是寶寶的前言語階段,這一年裡他已經開始練習控制發音、掌握語義,為日後的開口說話做準備。而之所以會出現開口早晚的差異,則與親子交流的品質和頻率大有關係。在這其中,與寶寶經常的、密切接觸的媽媽則負有十分重要的責任。
媽媽教寶寶學說話,可在各種場合裡,例如餵奶、換尿布或者對視、做遊戲時,開始時聲調較高、速度較慢、短語間有較長的停頓、較多使用重複的話語。


父嬰交往社交技能提高的重要源泉
對比母嬰交往,父嬰交往對寶寶的社會、情感、認知、行為等各方面的發展同樣具有不可替代的影響。由於交往的內容、性質等方面具有的獨特性,而使得父嬰交往成為寶寶社交技能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父嬰交往的特點
◎場景:爸爸雖然也會參與寶寶的照顧,但與寶寶的交往更多的是與寶寶做遊戲,而且是無玩具式的遊戲。
◎方式:爸爸透過身體運動的方式與寶寶交往。
◎遊戲的性質:爸爸與寶寶的遊戲多為肢體運動遊戲,總是與刺激寶寶、興奮性密切相連,逗得寶寶大笑。例如把寶寶雙手高舉過頭;雙手扶在寶寶的腋下,讓寶寶在床上或自己的膝蓋上往上蹦。

給爸爸的建議
1.經常出現眼前
在寶寶的眼裡,多半只有媽媽。怎麼樣才能讓爸爸也成為寶寶所認同、所喜歡的人呢?爸爸需要儘量逗寶寶玩。也可以嘗試著在媽媽的指導下去滿足一下寶寶的需要。「日久見人心」,時間長了,寶寶就會增加對爸爸的信任。

2.放手讓孩子高飛
記得有位爸爸曾經對「將寶寶扛在肩頭」的喜好解釋為:父母如果真的愛孩子,就應當以這樣開闊視野去愛他。難怪寶寶們都喜歡玩「坐飛機」的遊戲呢。
在寶寶學會爬行之前,他的探索是靠眼睛轉來轉去,靠嘴巴來感知世界。這時爸爸要經常抱寶寶在屋內或者室外走動,儘量擴大他的視野;當寶寶對某種事物感興趣時,例如將玩具往嘴裡塞,在確定安全的情況下,可讓他品嚐個夠。
當寶寶會爬行後,他喜歡爬來爬去探索。這時爸爸要陪寶寶一起去探險,而且給予充分的自由,不過分保護,讓寶寶在自由探索中提升認知,同時也有助於堅強、獨立等良好品行的形成。

3.給予不同的表情
對寶寶的不同行為給予不同的表情,這一方面有助於寶寶模仿,豐富其情感的表達,另一方面也能夠讓寶寶學會察言觀色。
當寶寶表現出不好的行為時,例如打別人的臉,或玩有危險的物品時,要以怒容制止,並伴以不許之類的語言;當寶寶不高興時,你可以扮「鬼臉」轉移他的注意力;當寶寶微笑注視你時,也可以偶爾故意以「冷臉」對之。總之,面對寶寶,爸爸要盡可能施展其演員的天分,讓寶寶從小品嚐人生百態。

0~1歲情緒表情發展4階段
*0~2個月:無臉部表情。即嬰兒自發的表情與成人對他發出的表情之間還沒有什麼聯繫。
*2~5個月:不具備情緒理解的臉部表情。即嬰兒已能知覺到成人的臉部表情,但是還不能理解其意義,對其情緒反應不具備有意義的相應性。
*5~7個月:對表情意義的情緒反應。即對成人的不同臉部表情可作出不同的反應。
*7~12個月:已學會根據他人的表情來改變、影響自己的行為。


同伴交往人際發展中的重要組成
同伴交往是寶寶整個社交系統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0~1歲寶寶之間的交往雖然多為單方面的、簡單的交往,但其意義卻是不容忽視的。

同伴交往的特點
嬰兒同伴交往經歷了由無到有、由簡單到複雜、由低到高的發展變化過程。
第一階段:以客體為中心,嬰兒的交往更多集中在玩具或物品上,而不是嬰兒同伴本身。
第二階段:簡單交往時期,嬰兒已能夠對同伴的行為作出反應,經常企圖去控制另一個嬰兒的行為。
第三階段:互補性交往時期,嬰兒同伴間的行為趨於互補,出現了更多更複雜的社交行為,相互間模仿已較普遍,嬰兒不僅能控制自己的行動,而且還可以與同伴展開需要合作的遊戲。

給爸媽的建議
1.擴大寶寶的生活範圍
爸媽可以經常帶寶寶上街、去公園、串門子,向寶寶介紹社區中經常見到的人;特別需要讓寶寶及早步入「同齡小社會」,鼓勵他與年齡相仿的寶寶接觸、玩耍。大多時候寶寶們都是各玩各的,精力集中在自己的玩具上,但時間長了,他們會模仿彼此的動作,從而擴展對物體和事物的認識,有利於發展認知、操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學會分享
爸媽要有主動地培養寶寶與同伴分享的行為模式。寶寶12個月左右已經具備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如果其他小朋友來家裡做客,爸媽要鼓勵寶寶自己把玩具給小朋友玩,而對方的微笑和爸媽的表揚會強化寶寶的行為。

3.培養自我意識
除了同齡小夥伴外,寶寶還有一個同伴,那就是寶寶自己。爸媽可經常抱寶寶照鏡子,通過鏡子來認識自己,瞭解自我才能更好地瞭解他人,這是人際智慧發展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通過鏡子瞭解自我大致有4個階段:4個月左右,對鏡子中的媽媽有反應;4~6個月,把鏡中的自己當成遊戲夥伴來對待;7~12個月,會在鏡前作出動作來確認鏡中的人就是自己;1歲以後非常清楚地區別出鏡中的自己和其他鏡中的寶寶。


0~6歲的人際困惑及專家建議
學齡前的寶寶在人際交往上會出現以下常見的情況,爸媽可根據專家的建議來調教寶寶,打造出「人際高手」。

關於寶寶交往的困惑:
1.寶寶還不會說話,怎麼進行交流和引導。
2.寶寶總跟別人搶玩具、搶東西。
3.寶寶有打人、咬人等攻擊行為。
4.寶寶和別人在一起會很害羞。
5.不願意和小夥伴玩,自己玩自己的。
6.寶寶過於乖巧、內向、安靜。
7.可以和小哥哥、小姐姐玩得很開心,卻不願和同年齡的寶寶玩。
8.寶寶和爸媽不夠親。
9.寶寶特別黏人,離開媽媽就大哭大鬧。

讓寶寶成為人際高手的建議:

父母以身作則
寶寶禮貌的形成越早越好。爸媽不僅要在待人接物上有禮貌,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要透過各種情景有意識地進行禮貌用語的訓練。例如鼓勵寶寶打電話給爺爺奶奶,注意寶寶的用詞和語氣,當出現言語不妥時要及時糾正,這樣有目標性的糾正比一味地灌輸觀念更有效。

製造交往機會
和寶寶一起邀請其他同齡小玩伴來家裡玩。如果寶寶之間出現糾紛、爭執,爸媽都不要介意,讓他們自己解決問題,最後要鼓勵他們將玩具收拾整齊。
多帶寶寶去其他家庭拜訪。去之前,告訴寶寶要懂禮貌,見到不同的人要用恰當的稱呼,不要害羞,要勇敢地介紹自己。
多帶寶寶出去玩。在買車票、門票時,都可以鼓勵寶寶試試看。鼓勵寶寶多與其他成人進行交往。隨著交往內容、交往話題的增多,寶寶便會越來越有信心應對不同的情景和人事。

讓寶寶決定事情
寶寶2歲以後,會對一些事情有自己的想法,例如媽媽在挑選衣服時,如果問寶寶好不好看,而寶寶說不好看,媽媽要採納。這樣也能增強寶寶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

避免易犯的錯誤
例如在其他小朋友的面前說寶寶的糗事;當眾訓斥寶寶;過度溺愛;過多限制寶寶的行為;對寶寶的行為有負面的語言暗示;給寶寶提供的生活環境過於單一。


各年齡層人際發展測量項目
以下這些基本的測量項目,可助於爸媽對寶寶的人際交往能力做一些檢視。若寶寶的行為都是肯定的,那就表示寶寶在人際交往能力上,是朝正向、積極方面發展。

0~2歲:
①寶寶一個人在屋裡時,有沒有找人的表現。
②當大人離開時,有沒有哭鬧的反應。
③是不是喜歡熱鬧的地方。
④會不會與同伴分享玩具。
⑤會不會主動接近熟悉的人。
⑥熟悉或不熟悉的人抱,會不會哭鬧。
⑦是不是喜歡和同伴玩,比如對視、咿呀溝通。
⑧2歲時會不會撒嬌。

2~4歲:
①會不會拿玩具與他人一起玩。
②喜不喜歡撒嬌。
③喜不喜歡家裡來客人。
④能否理解大人的表情。
⑤家裡來陌生人,是不是躲避。
⑥是不是有主動問候客人的習慣。

4~6歲:
①喜不喜歡和別人做遊戲。
②能否在幼稚園很快結交新朋友。
③是否有帶領能力,向其他小朋友發號施令。
④當小朋友間發生衝突時,有沒有主動勸和的能力。
⑤會不會同情、關心弱者。
⑥是否知道禮貌用語。
⑦會不會招呼客人,比如問好、倒茶等。
⑧會不會邀請小朋友來家裡玩。
資料來源http://www.howmama.com.tw/b79/0-t18244/





*******************************************************************************

孩子喜歡告狀,是怎麼回事?

文章摘自於媽媽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醫師
作者親子教養專家---張兵 
標題:  孩子喜歡告狀,是怎麼回事?
文章內容
                         「老師,他打我。」「媽媽,他把我推倒了,還拿了我的玩具不還!」‧‧‧很多孩子常會為了一點小事情,跑來找大人告狀,而大人也經常為了不知該如何處理,而感到心煩。把他的告狀當一回事的話,怕他養成動不動就告狀的習慣;不去理會的話,又怕他受了欺負,沒有地方「申冤」。不過,有些孩子告狀的內容和自己關係不大,他純粹只是喜歡告狀而已,例如:「媽媽,玲玲沒有穿拖鞋。」「老師,他吃飯還在說話。」

                          這些喜歡告狀的孩子都不大被家長和老師看好,總以為他們是「沒事找事」,不過,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喜歡告狀的孩子心理並不是這麼簡單。一般來說孩子的告狀行為在幼兒期比較明顯,告狀可以說是孩子心理發育,和人格發展的階段性正常現象。

                        「愛告狀」是因為幼兒期的孩子並不能獨立處理問題,同時,這也是他們和別人溝通的方式之一。在告狀過程中,孩子的人際交往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方式都會得到啟發。孩子「告狀」還是一種依賴心理的表現。

                          當年齡增長後,孩子「愛告狀」的現象就會慢慢減少,所以,爸媽不必太為孩子「愛告狀」而擔心,爸媽要做的是,在孩子告狀後,妥善的解決他們的問題。那麼,具體來說要怎麼做呢?必須要看孩子的「告狀動機」是什麼,一般來說有以下幾種:
         
 1.宣洩緊張情緒
                          孩子與同伴發生了爭吵,或受了委屈,就會向大人「告狀」。這實際上是孩子在被別人「欺負」後,尋求大人的保護,進而宣洩自己的緊張情緒,減少憂慮,以達到心理平衡。孩子把成人作為訴說的對象,說完後才會心滿意足。
          
解決方法:
                          如果孩子是受「欺負」而告狀,大人要適當給予孩子安慰,不過不能輕信孩子的話,最好鼓勵、引導他說出事情的過程,分析到底是誰的錯,然後再去考慮怎樣解決問題。

2.追求自我表現,想獲得大人肯定的評價
                          孩子總是先看到別人的缺點,而對自己的缺點視而不見。雖然如此,孩子告狀就表示他已具備了一定的辨別是非的能力。此時,孩子告別人的狀,是想得到大人的關注和表揚,以表示別人不好而自己好。
         
解決方法:
                          這時,爸媽和教師要肯定孩子的積極方面,以強化孩子的積極行為。另外,孩子「告狀」說的是別人的缺點,很可能也是他自身的缺點。大人應啟發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你知道該怎樣做嗎?」這樣可以讓孩子從「告狀」中吸取教訓。
          
3.尋求問題解決的方法
                          有些事情是孩子不會處理的,比如,一個小孩子跑到別處去玩,但是另一個小孩子會告訴大人「他跑出去了。」因為自己不清楚這件事情該不該做,見別人做了,自己也想去做,但是又不知道這樣做到底對不對。
          
解決方法:
                          這時,就要給予孩子明確的答覆,告訴他這樣做到底對不對,應該怎樣做。
         
4.嫉妒別人,想「整垮」對方,報復別人
                          小孩子的嫉妒心是很強的,有時候發現別人比自己優秀,就想藉大人來幫助自己「整垮」對方,當然這是極少數的。另外,有的孩子比較喜歡「記仇」,所以,當別人「欺負」自己之後,就想找些原因來報復對方。
     
         
解決方法:     對於這樣的告狀,爸媽要指正孩子,與同伴們和平共處。
                         
整體來說,爸媽應該抱著客觀的心態,明白孩子為什麼告狀,才能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而不能簡單的應付孩子「知道了」,這是對孩子不尊重的表現,讓孩子更加委屈,或者憤怒,對孩子的心理發展非常不利。當然,最好在孩子告狀之後,告訴孩子遇到問題應該怎樣去分析,避免孩子過度的依賴大人,養成告狀的習慣。
                   以上這篇文章與所有辛苦的家長們共勉之~


http://tw.myblog.yahoo.com/jw!Yg8piCyWF0Gqp31eOn1Q190-/article?mid=6386&prev=6469&next=6370&l=f&fid=25






********************************************************************************

社 交 生 活 適 應 與 情 緒 管 理
陳秀芬 演講

李景新 整理
社 交 問 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種精神疾病,叫做「社交焦慮症」?台北市立療養院林世光醫師表示,台灣地區民眾罹患此症者,每十人中有一人,而且有九成以上是在二十歲前發病。其症狀包括害怕參加公共場所聚會,成為別人品頭論足的對象;害怕上台演講或表演;害怕會見陌生人或權威人士;害怕接待客人;害怕到餐館用餐等等,這些都會造成緊張、甚至逃避的行為。看到醫師所描述的症狀,我們當中有些人,覺得自己也有這些狀況,但不認為那是病。精神科醫師警告我們,社交焦慮症對學業、工作與人際關係會造成妨礙,而且有二成的人,會因此出現藥物濫用、酒精成癮、憂鬱症狀、或其他畏懼症等,其自殺的危險性也比一般人高出五倍之多。所以我們實在不能小看這種「社交焦慮症」,因為許多患者不知自己有病,未尋求治療,是相當危險的。
趁孩子在二歲半或三歲以上,開始有社交生活敏感期,我們就必須教導孩子與人相處之道。這個時候的孩子,不再只是自己一個人玩,他也想要跟別人一起玩,他最常說的話就是:「請你跟我玩,好不好?」因此,在此時期多帶孩子外出活動,或與朋友互訪,滿足孩子社交生活的需要,是非常重要的功課。很多媽媽跟我反應,孩子平時一個人在家都好好的,一出門就發現問題,例如:自私、獨佔、嫉妒、言語衝突、肢體衝突、孤獨、沒有朋友等,都陸續浮上檯面。這是因為在自己的家中,大人都會讓小孩,所以不會出現上述的問題。出了門與其他小朋友相處,彼此之間互不相讓,我們才發現孩子真的有很多功課需要學習。
社 交 禮 儀 規 範
做父母的總是希望培養出開朗、樂觀、大方、應對進退有禮貌的孩子,所以在社交生活上對孩子有許多基本教導,例如最常見的就是接待客人、或去親戚朋友家作客時,要注意身為主人或客人的基本禮貌。其次是到外面餐館用餐時,要注意的事項。我們家的孩子到外面用餐,曾經過三個不同的階段:第一階段去速食店,讓孩子不用等太久,就可以吃到東西,而且吃完還可以在遊樂場玩一下;第二階段去中國餐廳,點菜、用餐比速食店稍微久一點,而且要求孩子安穩坐在椅子上,不要到處亂跑,以免撞到送餐的服務人員;第三階段去西式餐廳,要求孩子安靜端坐,小聲講話,注意西餐禮節。他們經過這三個階段訓練下來,真的變成小紳士、小淑女,令人刮目相看。
其他的公共場所,例如音樂廳、美術館、圖書館、遊樂場、公園、學校等,都有不同的禮節規範,需要讓孩子從小學習。我們當全職媽媽最大的好處,就是孩子經常在我們身邊,我們可以隨時進行機會教育。很多細節就在每一天的生活中陸續灌輸給孩子,例如雨天打傘,我們要教導孩子打開傘前,先注意傘上的雨水會不會噴到周圍的人;如果傘是乾的,也要注意打開前與其他人保持適當距離,以免打到別人;拿雨傘時,傘尖不可以對準別人;收起傘後,注意水滴不要滴到別人身上,也不要把濕的傘碰到別人的衣服上。又例如坐電梯時,要讓裡面的人先出來,再進去電梯;要禮讓老弱婦孺;在電梯裡要輕聲說話;每個人盡量面向電梯門,以免臉對著臉造成尷尬。這些都是細節,若我們從孩子小的時候就教導他們,他們就會注意到這些小地方,也就會成為有禮貌的孩子了。
有個好朋友告訴我,這些禮儀她不太懂,媽媽也未曾教過她,所以她常在人際關係上碰得滿頭包。我建議她到書店去找有關禮節方面的書籍來閱讀。2003年國語日報社出版了一本「生活大不同」,教導小朋友應注意的生活禮節規範,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我們大人先看過,學習社交生活禮儀,再去教孩子,所謂「教學相長」,正是這個道理。
趨 避 性 與 適 應 度
孩子先天的個性是屬於內向或外向,對社交生活影響很大。我們分析孩子的九大先天氣質裏,有兩項氣質與社交生活息息相關。第一個氣質就是「趨避性」,也就是第一次接觸人事物的態度表現。「趨」表示樂於接受、外向個性;「避」表示退縮封閉、內向個性。趨或避的態度會影響孩子在接受新事物時的意願,也間接影響孩子的學業、生活、人際互動和親子關係。
以媽媽們的聊天為例,就很容易了解趨性與避性孩子的不同反應。在這個聚會中,大家談到孩子們吃副食品的狀況,有一個媽媽說:「我那個兒子真是可惡,我按著食譜辛辛苦苦為他做的點心,他居然吃都不吃一口,勉強他吃,他竟然吐給我看。」第二個媽媽說:「你兒子還算好,我女兒才奇怪,每次給她吃新的食物,她就是含在嘴巴裏,死都不肯吞下去,真拿她沒辦法。」第三個媽媽說:「我兒子很像一隻豬,什麼新鮮的東西都吃得津津有味,我擔心他會過胖呢!」從上面的談話中,我們可以發現,孩子對副食品的反應差異很大,其實這跟環境沒太大關係,而是跟先天的氣質有關。「趨性」大的孩子讓人容易親近與喜愛;但「避性」大的孩子則凡事退縮、抗拒,讓人很難親近,甚至常常造成緊繃的人際關係。
「避性」大的孩子,還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難養型」或稱「磨娘精型」,他的適應度差、堅持度高,對於新事物又很排斥,常讓人覺得他是太有個性又固執的孩子;另一種是「慢吞吞型」,他的適應度差、堅持度低、反應強度也低,不喜歡新事物也不敢表達,總是沈默又畏縮的樣子,常讓人覺得他處處與人格格不入。
第二種氣質與社交生活相關的就是「適應度」,指適應新的人、事、物的難易度和時間的長短。適應度高的孩子,容易適應新環境,所以花在適應上的時間比較短,日常生活中常表現愉悅的態度,親子互動也偏向正向而親密的關係;適應度低的孩子,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適應新環境,常有退縮、焦慮、沮喪等情緒反應,親子互動也偏向負向而緊張的關係。正因為父母常對適應度低的孩子感到憂慮及困擾,有時也因缺乏耐心而責罵孩子,造成本來適應度低的孩子,更加適應不良了。
綜合上述兩種氣質的分析,「趨性大」而且「適應度高」的孩子,社會生活適應良好,比較受人歡迎。就像我的女兒,她的個性開朗、大方、喜歡表演,她的資質也很優秀,經常是班上的第一名,不然就是班長或模範生,小學四年級寒假,還曾到北京去擔任和平小天使,參加國宴並與受邀的貴賓侃侃而談,是很多父母理想中開朗大方的孩子。對於這種孩子,我們要注意的是提醒孩子節制,讓別人也有表現的機會,多欣賞別人的優點。有一次我的女兒問我:「媽媽,我很棒,對不對?」我告訴她:「媽媽覺得你很棒,不過我們在家講講就算了,出去時可不要常常說自己很棒喔!因為別人會以為你很驕傲,不喜歡跟你在一起。」其次,外向、愛講話的孩子,在很多場合,常要搶著講,不懂得禮貌,或尊重別人也有說話的權利,所以要教導他禮貌,這方面是大家比較容易明白的,我就不必多說。
幫 助 社 交 生 活 適 應 困 難 的 孩 子
「避性大」又「適應度低」的孩子,在社交生活上適應困難,父母應該怎樣幫助孩子呢?簡單的說,有四點方向:了解、接納、等待、協助。
第一是了解孩子的先天氣質,很多時候親子之間的對立,都是因為不了解而引起的。每個孩子的先天氣質本來就不一樣,而且與父母也很有關係。如果你有一個內向的孩子,通常父或母一方也有這種傾向,怪不得別人。不要以為孩子的行為表現,是要故意與我們作對,而造成親子關係的破裂。
第二是接納孩子的現狀,做父母的想要扭轉孩子的氣質,其實很不容易,可能造成孩子更多負面的情緒反應,還可能導致生理的狀況,例如:拉肚子、尿床、頭痛、肚子痛、磨牙、頻尿等。其實這種孩子也有他的優點,他做事謹慎、愛惜生命、不亂來、不隨便冒險。所以做父母的不要與別人比較,否則就會處於無法接納孩子的狀況,也就無法幫助他成長了。我的兒子(老二)跟女兒完全不一樣,他非常的內向,避性很高,適應度很差,甚至有自閉的傾向。對這樣的孩子而言,每天的生活都是壓力,他在人際應對上有困難,有時甚至在他爸爸面前,都不太敢說話,只有面對我和他姊姊的時候,才會比較自在,所以他真是屬於內向退縮的孩子。以上所說的生理症狀,他全部都有過,如果我不能夠接納他,強迫他要像姊姊一樣的話,只會增加我們之間緊張的關係,對於他的成長一點幫助也沒有。
第三是多給孩子時間去適應,耐心等待。適應度差的孩子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去融入新的人、事、物,他需要時間,我們就給他時間。我以兒子上主日學的經歷來舉例說明:兒子兩歲時跟我們一起搬回台灣,當我們送他去教會的主日學教室時,他可以與我們分開,進入他的教室,因為他從小就習慣在教會的嬰兒室了。但是他進入教室後,任何的活動都不參與,他不是看著天花板,就是看著地上;有時耍賴躺在地上,有時靠在老師或大姊姊旁邊,不玩遊戲也不與大家一起唱詩歌,好像很跩的樣子。其實這樣的狀況是很尷尬的,他去了等於沒去一樣,可是我一直沒有放棄,還是持續的送他去參加,忍耐等待開花結果。到了他五歲時,慢慢的有些遊戲他會參與了,唱詩歌時也會開口唱了,而且聲音還蠻大的(表示他以前的時間沒有浪費,他都有聽到)。那時我真覺得是很大的安慰,就好像看到一朵含苞很久的花,經過二、三年的時間,終於開花了。
其間,他的主日學老師並沒有強迫他,也沒有給他貼標籤,因為那位老師的孩子也有類似的情形,她知道這樣的孩子需要時間,強迫不來的。每次唱詩歌或玩遊戲時,老師還是會邀請我兒子一起參與,他若不願意,老師也不會勉強他。在這樣的環境裡,當他覺得舒服的時候,就會展現出來了。他五歲以後,就好像開竅了一般,進步得很快。在這過程裏,父母是很辛苦的,要很有耐性。我們從來沒有放棄他,因為我們有方法,只要我們給他時間,總有一天,他就會慢慢的開花了。
第四就是協助孩子逐步適應,一個階段、一個階段慢慢的去適應。蒙特梭利所有的工作裏,都是幫孩子分階段學習,在每個階段中讓孩子有成就感。像數學這麼困難的科目,她都將工作分得很精細,讓孩子每一步都走得很穩健,進而喜歡數學。所以在社交生活上也是一樣,我們要分階段帶孩子學習,讓他逐步適應。
舉我教兒子怎樣跟社區的警衛伯伯打招呼為例:兒子小學一年級時,每天早上我們都會經過社區的警衛亭,我曾經教導他如何打招呼,但他見到警衛伯伯時就是說不出話來,走過去之後才小聲地說。連續幾天都是這樣,於是我決定出門前,先在家裡幫兒子複習打招呼,而且當他見到警衛伯伯時,我們全都停下來,等他說出來再走。過了幾天,改成在警衛亭五公尺前,就提醒兒子準備一下,等警衛伯伯眼睛看到他,就開始說:「警衛伯伯好!」兒子經過這樣的分階段練習,跟人打招呼的狀況進步很多,愈來愈有模有樣。
對於內向退縮的孩子,用權威壓迫的方式,只會造成他生理上更多的緊張反應;反之,如果放任不管,孩子長大也不會自然變好。如果我們採取「逐步適應」的方式,讓孩子在安心的狀況下,對人事物建立熟悉感,就可以幫助孩子破除抗拒感,逐漸適應新環境。
我在兒子小的時候,經常刻意安排各種活動,讓他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維持身邊不斷地有小朋友。例如從兒子二歲起,我就固定為他辦生日宴會,邀請一大堆朋友來玩。雖然兒子還是自己玩自己的,可是對身邊這麼多人也沒有排斥。其次,我們也常常辦聖誕晚會、復活節撿蛋活動,或是去相熟的朋友家玩,讓他的身邊充滿社交機會。再加上固定參加教會的主日學,慢慢的他就在生活中,藉著接觸不同的人,學習如何應對。
說到這裡,我要談一談父母的個性,當孩子有這種內向的個性時,通常父母之一也是如此。我的兒子很像我,因為我也是「避性」大、適應度低的人,小時候常常躲在媽媽的裙子後面,不敢跟人打招呼,到現在我還記得那種困窘的情形。如今我雖然已經長大了,還是不敢一個人去餐館吃飯,總要拉著別人陪我。但是「為母則強」,我看到兒子有這種狀況,知道他需要幫助,所以總是先克服自己個性上的軟弱,為他安排社交生活,這對我來講,也是一種突破。
在幫助孩子逐步適應方面,我們可以多做事前的準備,例如第一次入學前,先到學校四處看看,認識老師與園長,知道廁所在哪裡,等到正式上學時,就不會因為陌生而害怕了。事前多做準備,事後再給孩子第二次機會,對於大多數緊張害羞的孩子,都會有正面的結果出現。例如跟人打招呼時,他第一次不肯,也許先讓他玩一玩,彼此熟悉一下,再給他第二次機會去打招呼,也許他就願意了。所以我們不要輕易放棄,不要找藉口說:「他害羞啦!就是不肯打招呼。」千萬不要這樣想,要盡力給孩子第二次機會。
我兒子四歲半的時候,參加新年家族的聚餐,當時約有四、五十人,聚餐的形式是自助餐。用餐快結束的時候,他盛了一碗紅豆湯,六姑婆過來逗問他:「紅豆湯甜不甜啊?」他緊張得要命,不知如何回答,就停在那裡不敢繼續吃,低著頭,看也不敢看六姑婆。我在旁覺得既好氣又好笑,但我沒有勉強他回答。六姑婆走開後,我看他拿起湯匙繼續吃了,就問他:「紅豆湯甜不甜啊?」他說:「甜啊!」我進一步提醒他:「剛剛六姑婆問你話,她想要知道紅豆湯甜不甜?你要不要去跟六姑婆說呢?」他想了一想,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走到六姑婆的旁邊說:「甜啊!」這已經是兩、三分鐘後的事了。還好六姑婆的反應很快,想到之前她曾問了這個問題,而孩子現在來回答了,於是她笑著說:「甜啊!很好,很好。」
有一次家裡沒人,我帶著兒子去美容院洗頭髮,那時他五歲。他自己準備了一些玩具在身邊,剛進入美容院,美髮師就發現:「你的兒子很害羞喔!」我回答說:「是啊!他很害羞。」在我洗頭髮的過程裏,有位老奶奶進來,坐在旁邊等,她看見我兒子,就逗著他講話。結果,他竟然跟老奶奶有搭有唱、有來有往的講得蠻順暢的。我的美髮師說:「咦!你兒子不怕生耶!」我就說:「對啊,我常覺得奇怪,他怎麼會害羞卻不怕生呢?這兩種因素怎會同時存在呢?」結果美髮師告訴我說:「這沒什麼好奇怪的,我也是這樣的呀!我的個性內向、害羞,可是小時候,父親開著小發財車沿路賣東西,我就隨著父親,見識到各式各樣的人,也就學會了如何應答,所以我不怕生,但我的個性還是很害羞的。」聽了美髮師的一席話,我仔細思考分析,原來「害羞」是先天的氣質,「不怕生」是後天培養出來的。所以不論孩子的先天氣質是什麼,我們在後天的環境裡,可以培養他適應社交生活,做個有禮貌又大方的好孩子。
情 緒 管 理
接下來談到情緒管理部分,也就是所謂的EQ(情緒商數)。現代社會很重視管理自己情緒的能力,這是好現象,因為以前的社會,比較重視IQ(智力商數),然而在人際關係與實際生活裡,情緒管理才是比較重要的部分。
想知道自己的EQ究竟高還是低嗎?台北諮商中心「張老師」,根據鍾思嘉教授的問卷測驗,設計了以下的「EQ測溫表」,下列各題請以分數1-5為等級,依直覺寫出發生頻率:(1)很少或幾乎不;(2)少;(3)有時候;(4)普遍;(5)常常或幾乎是。
1.        我能很快地覺察到自己正在生氣。
2.        我知道自己生氣時的表情和行為。
3.        我能清楚區辨自己高興情緒的不同程度。
4.        我能分辨難過和生氣這兩種情緒的不同。
5.        我能清楚說出自己的煩惱和情緒。
6.        我願意對別人表達自己的心情。
7.        我能以適當的表情或情緒來表達自己喜怒哀樂的情緒。
8.        我能夠運用各種方式有效處理自己的情緒。
9.        如果辦公室的同事一起去玩卻沒有邀請我,我覺得這一定是因為他們不喜歡我。
10.     在生活中別人忽略我,是因為我不夠好。
11.     我覺得自己的某些行為是過去經驗所造成的,所以無法改變。
12.     我會做些事情來獎勵自己的表現。
13.     我能從別人的肢體動作中了解他的情緒。
14.     我能從別人的表情了解他的情緒。
15.     我能從別人的話中知道他的情緒狀態。
16.     我能了解別人話中背後所隱含的想法與感受。
17.     當別人說他的煩惱時,我能有「感同身受」的體會。
18.     我能把別人話中的想法和感受,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19.     當別人的想法和我自己不同時,我能夠接納他的觀點
20.     我能設身處地從別人的角度來設想事情。
        計分方法:9、10、11三題為相反題,即1代表常常,5代表很少。其他各題的總分加上9-11題的分數,即為你的EQ現況。
        45分以下者:請加油,你很可能是塔裡的公主或王子,多出來走走吧!多了解別人的感受和想法,會讓你自己和周圍的人更快樂喲!
45-65分者:了解自己又能察言觀色是你的優點,不過,有時還顯得有些怕怕的,你可以常常拍拍自己的胸脯說:「我可以」、「我很好」,這樣會讓你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66-85分者:恭喜你,你是個懂得疼惜自己又能關懷別人、人見人愛的美女、帥哥。
85分以上:太優秀了,Super!和你在一起,快樂的不得了。    〈引用聯合報副刊〉
                                                     
這份問卷的優點是,它把EQ的定義,在題目裡表達得清清楚楚,看到題目就知道EQ代表什麼意思。不過9、10、11題很特別,是屬於反向題,「如果辦公室的同事一起去玩卻沒有邀請我,我覺得這一定是因為他們不喜歡我。」「在生活中別人忽略我,是因為我不夠好。」「我覺得自己的某些行為是過去經驗所造成的,所以無法改變。」你的回答若是肯定的,就表示你是一個比較不能肯定自我的人,缺乏自信心。
在成長過程裏,是什麼原因造成孩子沒辦法肯定自我呢?大致上有三種原因:第一是父母常常吵架的情況,孩子誤以為是他的錯造成父母吵架。有的父母吵完架找孩子出氣;有的父母藉口照顧孩子,彼此溝通不良。所以單純的孩子,把父母吵架的原因攬在自己身上,認為是自己的錯造成的;第二是常常被毆打、被拒絕、被責罵的孩子。處於這種狀況的孩子,會認為自己很壞,沒辦法肯定自我。毆打是屬於外在的行為,很容易看出來;然而心理上的拒絕跟打是一樣的痛。什麼是心理上的拒絕呢?例如對孩子說:「都是因為你啦,要不是有了你,我早已…,都是被你絆住了,為什麼要有你?你去死了算了!你在這裡幹什麼?」這種心理上的拒絕讓孩子覺得被排斥,他以為自己真是壞,為什麼要有我呢?都是我害爸爸媽媽這樣子的;第三種是缺乏關愛的孩子。現在很多小家庭是雙薪家庭,父母都忙於工作,孩子交給保母或安親班帶,很晚才回家。親子碰到面時,已經要睡覺了,家裡像是一座旅館似的,這種孩子就會缺乏關愛。另一種缺乏關愛是屬於教養的問題,我們上一代的教育方式,多屬於批評的方式,看到孩子做不好的地方,就會用罵的,但是做得好的地方,反而不太提。這種情況下的孩子,會感到自卑,覺得自己不夠好,無法肯定自我。
我是屬於缺乏關愛型的,從小我就很自卑,爸媽很少稱讚我,如果我拿了獎狀或參加比賽得到好成績回來,媽媽也沒有一句稱讚的話。媽媽開口都是屬於批評性的話語,所以我從小就一直很自卑,到了中學還是這樣。其實我長得也不難看,但就是很自卑。記得在我生命中有一次比較嚴重的狀況,是在大學聯考放榜時,我考上台大社會系,當我很高興的回家告訴媽媽這個消息時,我的母親卻回答:「念這個系有什麼用,將來還不是找不到工作?」當場一盆冷水潑下來,要是你是那個高三的孩子,你會覺得如何?沮喪?傷心?習慣了?生氣?我不知你們會怎麼想,但是當時我跑回房間大哭一場,本應是快樂的一天,沒想到媽媽的反應竟是如此。
不過至少我現在是個心理健康的人了,如何走過來的呢?因為在成長的過程中,有很多的師長、朋友給我回饋,我愈來愈看到自己正面的地方,也愈來愈肯定自己,更重要的是我成為基督徒了。基督徒最寶貴的地方就是「神愛你」,不是因為你可愛,祂才愛你;即便你是個缺手、缺腳或是生活很混亂的人,祂還是愛你,祂期待你接受祂這樣的愛,能活得愈來愈好,明白自己人生的方向。所以有神的愛永遠伴著我,我就不再是一個自卑的人了,我不會看不起自己,反而懂得肯定自己,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是最特別的,因為神愛我。
回過頭來看這三種不能肯定自我的人,我們做父母的必須常常提醒自己,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夫妻有事要溝通的話,到房裏去,不要因為大人的情緒因素而影響到孩子;其次,要用管教代替責打,要讓孩子知道我們的管教是基於愛;最後,要記得常常鼓勵孩子,用言語及行為讓孩子知道我們愛他。如果我們自己缺乏關愛的話,要先認真面對這個問題,解決自己的心理障礙,從上帝那裡支取力量,用神的愛來愛孩子。
情 緒 管 理 五 大 原 則
在情緒管理上由淺至深,包含五大原則:第一是區分情緒的類別;第二是辨別情緒的強度,因為情緒包含強弱不同的程度;第三是表達自己的情緒,不論是負面的(例如:「我很生氣!」)或是正面的(例如向爸媽撒嬌時說:「我好高興。」都要鼓勵孩子適當表達出來;第四是辨認別人的情緒,一般在情緒管理方面有問題的孩子,通常都不理別人的感受,所以特別要去學習辨認,例如:你搶了別人的玩具,你想別人心裡會有什麼感受?第五是要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是情緒管理方面最終極的目標,也是最困難的一點,連我們做媽媽的,也不容易做到。聖經上說:「立志行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我們都很想當一個溫柔的好媽媽,但是脾氣一來,我們就沒有辦法控制自己,這也是我們最需要主耶穌的時候,我們可以禱告,求上帝來幫助我們。
在此,我先舉一個良好的情緒管理為例:我的女兒四歲時回台灣,去醫院補打日本腦炎的預防針,因為美國並沒有這樣的預防針。那時她已經很懂事了,突然沒病沒痛的要打針,對她而言是蠻難接受的。我讓她手裡握著十塊錢硬幣,約定好打完針後,就可以坐電動搖搖車。護士叫我把她抱緊,怕她亂動,我照做了。可是針打下去,我女兒一動也不動,她有良好的心理建設,手上的十塊錢也幫助她忍耐。打完後,她揉了一下,就去坐電動車了。過了幾個月,在一次閒聊中,她突然提到打針這件事:「媽媽,我上次打針好痛唷!」我隨口反問她:「那你記得你有沒有哭呢?」她說:「我記得我的心好痛唷!但是我沒有哭,因為我怕吵到別人。」你聽這個孩子的說法,是不是一個良好的情緒管理範例?我們的目標,是了解自己的情緒感受,同時也控制自己的情緒,以適應社會生活。
接下來我們做一個練習,學習辨認情緒的類別和強度。教導孩子做好情緒管理之前,我們自己也要先練習。請看下表,右半邊是正面的情緒,左半邊是負面的情緒,上半段是強烈的情緒,下半段是微弱的情緒。因此組合而成四種不同的區域,包括:A正面強烈、B正面微弱、C負面強烈、D負面微弱。請花五分鐘,試著想想看,到底有哪些情緒是屬於A,例如高興是屬於A,就把它寫在A那一欄,寫的愈多,表示你對這欄的情緒反應愈了解。
        C 負面強烈                A 正面強烈         
        D 負面微弱                B 正面微弱         
請注意,情緒反應是屬於形容詞,不是動詞,因此「想哭」不是一種情緒反應,你究竟為什麼想哭呢?你是因為興奮的想哭?還是生氣的想哭?還是難過的想哭?興奮、生氣、難過都是情緒反應,想哭則是一種動作,不在我們的表列內,請辨別清楚。要審查你所寫的是不是符合情緒反應詞,可以用「我覺得…」(I feel…)來連連看,如果可以連得上,就是屬於情緒反應詞。
在此列舉一些情緒供大家參考:
C 負面強烈
生氣、憤怒、憤恨、痛恨、怨恨、惱怒、厭惡、討厭、厭煩、絕望、頹喪、沮喪、懊惱、懊悔、後悔、憂愁、憂鬱、憂傷、哀傷、哀痛、痛苦、孤苦、急躁、暴躁、恐慌、恐懼、恐怖、惶恐、害怕
A 正面強烈
高興、快樂、愉快、喜悅、興奮、得意、喜樂、驚喜、感動、雀躍、興高采烈、痛快、開心、驕傲
D 負面微弱
苦悶、煩悶、悶悶不樂、不耐煩、煩惱、煩躁、煩心、難過、傷心、茫然、孤獨、孤寂、孤單、寂寞、焦慮、焦急、不安、徬徨、憂慮、憂心、矛盾、委屈、乏味、無聊、遺憾、內疚、無奈、無助、失望、失落、無力感、感慨
B 正面微弱
幸運、甜蜜、滿足、滿意、欣慰、感動、舒暢、平安、平和、和平、安詳、安全、平靜、平淡、恬淡、恬靜、安靜、輕鬆、舒服、自在、幸福
 
有些人可能覺得「憂慮」,應該是屬於負面強烈的情緒;或者「幸福」應該是正面強烈的情緒,看法不一樣,沒關係,因為我們對這些字眼,有個人的體驗。重要的是,我們是否了解這些情緒的內涵,並能夠加以分辨。另外,有些情緒反應是屬於模糊不易辨認的,例如驚訝、害羞、尷尬、緊張、激動等,有可能是正面;也有可能是負面,要看當時情境而定。以緊張為例,有新娘子的緊張(高興、興奮);也有考試的緊張(惶恐、焦急),差異很大,因此沒有固定的歸屬。
了解這些情緒反應詞,並且了解我們個人的感受,非常重要。有時候我們被別人批評,滿臉脹紅,卻搞不清楚到底怎麼了,回頭仔細想一想,我到底是覺得生氣、無奈、懊悔、委屈、還是難過呢?先了解自己,才能適當地跟別人溝通。
當我們可以敏銳辨認自己或別人的情緒感受時,我們的EQ也就進步了。這裡介紹一本有關EQ的童書,名叫「米奇的生日驚奇」(Mickey’s Birthday Surprise),大意是說米奇收到一個生日禮物,打開來看,原來是奶奶送給他的一隻玩具貓,這隻玩具貓會走路還會跳舞,大家都覺得好興奮,可是米奇的寵物貓茉莉(是真貓)卻覺得好可怕,搞不清楚這是什麼東西。接著茉莉又覺得很生氣,因為這隻玩具貓搶走了她的位置,大家的注意力都跑到玩具貓身上了。後來發生了一連串的事情,到最後,米奇體會到還是他的貓茉莉最值得珍惜。這本童書的重點,在故事後面所附加的問題:(一)想一想,他們覺得怎麼樣?(Think about it. How did they feel?)剛開始,當米奇、普魯托和茉莉看到玩具貓時,他們覺得怎麼樣?故事結尾,米奇對玩具貓和茉莉覺得怎麼樣?(二)真實的感覺(True feelings),問孩子們幾個簡單的是非題,例如米奇看到玩具貓覺得害怕嗎?(三)表演一下(Act how you feel!)米奇想要知道當你感覺傷心、高興、驚喜、害羞、憂慮時,是什麼表情,請表演出來。
透過這類的童書,教導孩子練習辨認故事中人物的感受,也練習將情緒表演出來,看看自己在不同情緒下,有何不同的表情。我們可以選用多種的故事書,做為練習情緒管理的材料,只要是孩子有興趣的書都可以拿來運用,讓孩子去感受和表演每一個故事中的人物。
幫 助 孩 子 處 理 情 緒 問 題
           當孩子遇到情緒困擾時,應該如何幫助他解決這類的問題呢?一般來說可以分成六點:第一點是要耐心了解孩子的需求。例如孩子餓了或累了的時候,你跟他講道理是沒有用的。孩子若餓了,你要趕快弄東西給他吃,只要吃一點東西,他身體上的飢餓反應就能平息下來;孩子累的時候,也會有胡鬧的狀況,這時候他需要休息,讓他躺下來聽個音樂或故事錄音帶,或閉眼休息十分鐘、睡個覺都好,情緒問題自然解決。
第二點是要理性平和的管教。孩子吵鬧時,我們大人的火氣不要跟著上來,想一想「獎勵與懲罰」一文中,我們曾經討論過的管教方法,「隔離反省法」和「忽視」都是針對情緒激動的孩子用的。另外,平時也要多讚美孩子的良好行為,孩子自然而然會增強正面行為。
第三是建立親密依附的關係。親密的親子關係,幫助孩子建立穩定的情緒,孩子有安全感,而且覺得被愛的時候,比較不會有情緒上的問題。大人千萬不要在氣頭上說:「不要你了,把你丟掉。」這類的話一說出口,用再多的話來彌補,都很難再次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第四是要給孩子必要的情緒宣洩。情緒宣洩的方式有哪些呢?譬如孩子有情緒困擾時,可以給他一個安靜的角落,讓他在那兒發洩一下;或是轉移他的注意力,給他講個故事、聽個音樂、或做其他事來轉移負面感覺;父母可以做的,還有擁抱孩子,不用講太多話,單純的擁抱他,表示你愛他,你與他同在,你會與他一同克服問題;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同理心」,當孩子躺在地上吵著要買玩具時,你認為他感覺怎麼樣呢?你要用同理心去說說看:「你很想要這個玩具,但爸爸媽媽不讓你買,你很生氣?(很難過?很失望?)對不對?」孩子哭鬧的時候也許講不明白,你用同理心揣測他的心情,幫他說出來,這並不表示你的立場,但代表你了解他,這對孩子相當重要。孩子被欺負、搶玩具、或考試成績很差回來時,首先就要用同理心回應他,讓他知道你了解他,而不是站在對立的立場。當孩子感受到你了解他的時候,那種負向的情緒就會消掉一半,這時再抱抱他,轉移他的情緒,就容易多了。
第五是要給孩子整理情緒的時間。有時候情緒反應不能馬上就過去,特別是有委屈的時候,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你可以幫助他放個音樂、或去散散步、騎腳踏車、玩個遊戲,都有助於縮短時間,但不要強迫他馬上就要把情緒困擾擺脫掉。聖經上說:「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神容許我們生氣,提醒我們不要因亂發脾氣而犯罪,我們總要在日落前,就要把負面情緒處理掉,安心睡個好覺。
第六是提供良好的情緒示範。我們大人的情緒管理也很重要,如果我們都是情緒管理良好的父母,孩子有樣學樣,碰到事情就不會慌慌張張、憂慮緊張。我建議全職媽媽們最好要有一個支持團體,例如教會裏的媽媽小組,或是一起上課的媽媽們舉辦固定的聚會,有機會說一些媽媽經,不要悶在心裏。很多年輕媽媽整天困在家裏,感覺被孩子綁住了,有很多情緒問題沒地方講,在家裏只會愈積愈深,沒有一個出口,哪天火山爆發了也不知道。所以我們必須要找支持團體,找幾位能夠了解你在講什麼的人,最好是找跟我們一樣,有孩子的媽媽,不要找未婚的或沒有孩子的,因為她們不了解你的痛苦,也不知道你在說些什麼。
在支持團體中,把我們的困擾說出來,發洩一下,同時也聽聽別人家的困擾,發現到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問題就解決了一半;不管其他人是否有建設性的建議,若有更好,沒有也沒關係,至少回家後比較能用一個健康的心態來面對孩子,而且也會比較有耐心了。
資料來源http://homepage18.seed.net.tw/web@1/kid_education/main.htm







******************************************************************
教孩子情緒管理
人的大腦是終其一生不停的在成長與改變,而改變最快的時期就是童年。嬰兒剛出生時,他大腦中的神經元比他成年以後的還更多,但是因為大腦用掉他重量十倍的能源,所以嬰兒自出生後,大腦便一直不停的在修剪,把很少用到的神經元修剪掉,把常用的聯結成強的迴路。決定誰被留、誰被刪的就是經驗,尤其是童年的經驗。
 
我們的感覺皮質區在幼年時就已成熟,掌管情緒的邊緣系統在青春期前也發育完成,只有掌管自我控制、理解力、抑制力的前額葉成熟最晚,要到十七、八歲才成熟。童年和青春期的情緒管理經驗,對大腦神經迴路的形成很重要,童年更是一生情緒特質形成最重要的時機,這時期養成的習慣會崁入神經網路的基本架構中,不太會因後來的經驗而改變。
 
最近的研究報告發現童年的精神受虐(被譏笑、排斥、忽略)會改變基因,造成長久性的傷害,如憂鬱症和自殺。加拿大麥吉爾(McGill)大學的神經學家解剖了三十六名突然死亡者的大腦,其中十二名為無受虐紀錄的自殺者、十二名為曾受虐的自殺者,十二名為車禍意外死亡者。他們發現童年的受虐會改變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HPA)這個壓力反應機制,增加自殺的傾向。小時候情緒的創傷造成大腦永久性的傷害,包括結構上的改變,如聯結兩個腦半球的胼胝體變小。
 
過去「行為主義」盛行時,很多人說孩子哭時,不要抱他,抱就是鼓勵他哭,要等他不哭了才可以抱。忘記了嬰兒不會說話,哭是他表達需求的方式,不准對他的需求做反應,等於是忽略他。
 
現在的做法是嬰兒的搖籃直接放在母親的床旁,使嬰兒眼睛一張開就可以看到熟悉的臉,給予他安全感。安全感是孩子情緒成長最重要的條件,直接影響他人格的成長。父母應把孩子帶在身邊,讓孩子從觀察父母的待人接物上,學習自己的情緒管理,例如四兩撥千斤,用幽默來化解尷尬及用正向思考來處理問題。
 父母更要在孩子情緒風暴未形成前,跟他談,把情緒化解掉。目前坊間很流行的用毆打不倒翁來出氣,是個錯誤的情緒教育方式,這只會使憤怒者憤怒的情緒更亢奮,因為它更加活化大腦憤怒的神經迴路,而且養成遷怒、洩憤的壞習慣,從研究得知,負面情緒應從認知去化解。
 
哈佛教授凱根(Jerome Kagan)的長期研究發現孩子的脾氣是可以改的,四個月大聽到巨大聲響會嚇哭的嬰兒,長到四歲再測驗時,只有一半還會如此,小時候害羞的孩子,長大不見得害羞。所以只要給予適當的教導,孩子先天的脾氣可以被導正。凱根認為「情緒維持幾秒,心情維持一天,性情終身打造」,他教父母從情緒著手,改變心情,穩定成性情。
 
在現在講究人際關係的社會,教導孩子妥善管理他的情緒,是給他一把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不可等閒視之,更要從小做起。  
資料來源http://kp6355.pixnet.net/blog/category/1362885







********************************************************************************

陳秀芬 演講
李景新 整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種精神疾病,叫做「社交焦慮症」?台北市立療養院林世光醫師表示,台灣地區民眾罹患此症者,每十人中有一人,而且有九成以上是在二十歲前發病。其症狀包括害怕參加公共場所聚會,成為別人品頭論足的對象;害怕上台演講或表演;害怕會見陌生人或權威人士;害怕接待客人;害怕到餐館用餐等等,這些都會造成緊張、甚至逃避的行為。看到醫師所描述的症狀,我們當中有些人,覺得自己也有這些狀況,但不認為那是病。精神科醫師警告我們,社交焦慮症對學業、工作與人際關係會造成妨礙,而且有二成的人,會因此出現藥物濫用、酒精成癮、憂鬱症狀、或其他畏懼症等,其自殺的危險性也比一般人高出五倍之多。所以我們實在不能小看這種「社交焦慮症」,因為許多患者不知自己有病,未尋求治療,是相當危險的。
趁孩子在二歲半或三歲以上,開始有社交生活敏感期,我們就必須教導孩子與人相處之道。這個時候的孩子,不再只是自己一個人玩,他也想要跟別人一起玩,他最常說的話就是:「請你跟我玩,好不好?」因此,在此時期多帶孩子外出活動,或與朋友互訪,滿足孩子社交生活的需要,是非常重要的功課。很多媽媽跟我反應,孩子平時一個人在家都好好的,一出門就發現問題,例如:自私、獨佔、嫉妒、言語衝突、肢體衝突、孤獨、沒有朋友等,都陸續浮上檯面。這是因為在自己的家中,大人都會讓小孩,所以不會出現上述的問題。出了門與其他小朋友相處,彼此之間互不相讓,我們才發現孩子真的有很多功課需要學習。

做父母的總是希望培養出開朗、樂觀、大方、應對進退有禮貌的孩子,所以在社交生活上對孩子有許多基本教導,例如最常見的就是接待客人、或去親戚朋友家作客時,要注意身為主人或客人的基本禮貌。其次是到外面餐館用餐時,要注意的事項。我們家的孩子到外面用餐,曾經過三個不同的階段:第一階段去速食店,讓孩子不用等太久,就可以吃到東西,而且吃完還可以在遊樂場玩一下;第二階段去中國餐廳,點菜、用餐比速食店稍微久一點,而且要求孩子安穩坐在椅子上,不要到處亂跑,以免撞到送餐的服務人員;第三階段去西式餐廳,要求孩子安靜端坐,小聲講話,注意西餐禮節。他們經過這三個階段訓練下來,真的變成小紳士、小淑女,令人刮目相看。
其他的公共場所,例如音樂廳、美術館、圖書館、遊樂場、公園、學校等,都有不同的禮節規範,需要讓孩子從小學習。我們當全職媽媽最大的好處,就是孩子經常在我們身邊,我們可以隨時進行機會教育。很多細節就在每一天的生活中陸續灌輸給孩子,例如雨天打傘,我們要教導孩子打開傘前,先注意傘上的雨水會不會噴到周圍的人;如果傘是乾的,也要注意打開前與其他人保持適當距離,以免打到別人;拿雨傘時,傘尖不可以對準別人;收起傘後,注意水滴不要滴到別人身上,也不要把濕的傘碰到別人的衣服上。又例如坐電梯時,要讓裡面的人先出來,再進去電梯;要禮讓老弱婦孺;在電梯裡要輕聲說話;每個人盡量面向電梯門,以免臉對著臉造成尷尬。這些都是細節,若我們從孩子小的時候就教導他們,他們就會注意到這些小地方,也就會成為有禮貌的孩子了。
有個好朋友告訴我,這些禮儀她不太懂,媽媽也未曾教過她,所以她常在人際關係上碰得滿頭包。我建議她到書店去找有關禮節方面的書籍來閱讀。2003年國語日報社出版了一本「生活大不同」,教導小朋友應注意的生活禮節規範,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我們大人先看過,學習社交生活禮儀,再去教孩子,所謂「教學相長」,正是這個道理。

孩子先天的個性是屬於內向或外向,對社交生活影響很大。我們分析孩子的九大先天氣質裏,有兩項氣質與社交生活息息相關。第一個氣質就是「趨避性」,也就是第一次接觸人事物的態度表現。「趨」表示樂於接受、外向個性;「避」表示退縮封閉、內向個性。趨或避的態度會影響孩子在接受新事物時的意願,也間接影響孩子的學業、生活、人際互動和親子關係。
以媽媽們的聊天為例,就很容易了解趨性與避性孩子的不同反應。在這個聚會中,大家談到孩子們吃副食品的狀況,有一個媽媽說:「我那個兒子真是可惡,我按著食譜辛辛苦苦為他做的點心,他居然吃都不吃一口,勉強他吃,他竟然吐給我看。」第二個媽媽說:「你兒子還算好,我女兒才奇怪,每次給她吃新的食物,她就是含在嘴巴裏,死都不肯吞下去,真拿她沒辦法。」第三個媽媽說:「我兒子很像一隻豬,什麼新鮮的東西都吃得津津有味,我擔心他會過胖呢!」從上面的談話中,我們可以發現,孩子對副食品的反應差異很大,其實這跟環境沒太大關係,而是跟先天的氣質有關。「趨性」大的孩子讓人容易親近與喜愛;但「避性」大的孩子則凡事退縮、抗拒,讓人很難親近,甚至常常造成緊繃的人際關係。
「避性」大的孩子,還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難養型」或稱「磨娘精型」,他的適應度差、堅持度高,對於新事物又很排斥,常讓人覺得他是太有個性又固執的孩子;另一種是「慢吞吞型」,他的適應度差、堅持度低、反應強度也低,不喜歡新事物也不敢表達,總是沈默又畏縮的樣子,常讓人覺得他處處與人格格不入。
第二種氣質與社交生活相關的就是「適應度」,指適應新的人、事、物的難易度和時間的長短。適應度高的孩子,容易適應新環境,所以花在適應上的時間比較短,日常生活中常表現愉悅的態度,親子互動也偏向正向而親密的關係;適應度低的孩子,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適應新環境,常有退縮、焦慮、沮喪等情緒反應,親子互動也偏向負向而緊張的關係。正因為父母常對適應度低的孩子感到憂慮及困擾,有時也因缺乏耐心而責罵孩子,造成本來適應度低的孩子,更加適應不良了。
綜合上述兩種氣質的分析,「趨性大」而且「適應度高」的孩子,社會生活適應良好,比較受人歡迎。就像我的女兒,她的個性開朗、大方、喜歡表演,她的資質也很優秀,經常是班上的第一名,不然就是班長或模範生,小學四年級寒假,還曾到北京去擔任和平小天使,參加國宴並與受邀的貴賓侃侃而談,是很多父母理想中開朗大方的孩子。對於這種孩子,我們要注意的是提醒孩子節制,讓別人也有表現的機會,多欣賞別人的優點。有一次我的女兒問我:「媽媽,我很棒,對不對?」我告訴她:「媽媽覺得你很棒,不過我們在家講講就算了,出去時可不要常常說自己很棒喔!因為別人會以為你很驕傲,不喜歡跟你在一起。」其次,外向、愛講話的孩子,在很多場合,常要搶著講,不懂得禮貌,或尊重別人也有說話的權利,所以要教導他禮貌,這方面是大家比較容易明白的,我就不必多說。

「避性大」又「適應度低」的孩子,在社交生活上適應困難,父母應該怎樣幫助孩子呢?簡單的說,有四點方向:了解、接納、等待、協助。
第一是了解孩子的先天氣質,很多時候親子之間的對立,都是因為不了解而引起的。每個孩子的先天氣質本來就不一樣,而且與父母也很有關係。如果你有一個內向的孩子,通常父或母一方也有這種傾向,怪不得別人。不要以為孩子的行為表現,是要故意與我們作對,而造成親子關係的破裂。
第二是接納孩子的現狀,做父母的想要扭轉孩子的氣質,其實很不容易,可能造成孩子更多負面的情緒反應,還可能導致生理的狀況,例如:拉肚子、尿床、頭痛、肚子痛、磨牙、頻尿等。其實這種孩子也有他的優點,他做事謹慎、愛惜生命、不亂來、不隨便冒險。所以做父母的不要與別人比較,否則就會處於無法接納孩子的狀況,也就無法幫助他成長了。我的兒子(老二)跟女兒完全不一樣,他非常的內向,避性很高,適應度很差,甚至有自閉的傾向。對這樣的孩子而言,每天的生活都是壓力,他在人際應對上有困難,有時甚至在他爸爸面前,都不太敢說話,只有面對我和他姊姊的時候,才會比較自在,所以他真是屬於內向退縮的孩子。以上所說的生理症狀,他全部都有過,如果我不能夠接納他,強迫他要像姊姊一樣的話,只會增加我們之間緊張的關係,對於他的成長一點幫助也沒有。
第三是多給孩子時間去適應,耐心等待。適應度差的孩子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去融入新的人、事、物,他需要時間,我們就給他時間。我以兒子上主日學的經歷來舉例說明:兒子兩歲時跟我們一起搬回台灣,當我們送他去教會的主日學教室時,他可以與我們分開,進入他的教室,因為他從小就習慣在教會的嬰兒室了。但是他進入教室後,任何的活動都不參與,他不是看著天花板,就是看著地上;有時耍賴躺在地上,有時靠在老師或大姊姊旁邊,不玩遊戲也不與大家一起唱詩歌,好像很跩的樣子。其實這樣的狀況是很尷尬的,他去了等於沒去一樣,可是我一直沒有放棄,還是持續的送他去參加,忍耐等待開花結果。到了他五歲時,慢慢的有些遊戲他會參與了,唱詩歌時也會開口唱了,而且聲音還蠻大的(表示他以前的時間沒有浪費,他都有聽到)。那時我真覺得是很大的安慰,就好像看到一朵含苞很久的花,經過二、三年的時間,終於開花了。
其間,他的主日學老師並沒有強迫他,也沒有給他貼標籤,因為那位老師的孩子也有類似的情形,她知道這樣的孩子需要時間,強迫不來的。每次唱詩歌或玩遊戲時,老師還是會邀請我兒子一起參與,他若不願意,老師也不會勉強他。在這樣的環境裡,當他覺得舒服的時候,就會展現出來了。他五歲以後,就好像開竅了一般,進步得很快。在這過程裏,父母是很辛苦的,要很有耐性。我們從來沒有放棄他,因為我們有方法,只要我們給他時間,總有一天,他就會慢慢的開花了。
第四就是協助孩子逐步適應,一個階段、一個階段慢慢的去適應。蒙特梭利所有的工作裏,都是幫孩子分階段學習,在每個階段中讓孩子有成就感。像數學這麼困難的科目,她都將工作分得很精細,讓孩子每一步都走得很穩健,進而喜歡數學。所以在社交生活上也是一樣,我們要分階段帶孩子學習,讓他逐步適應。
舉我教兒子怎樣跟社區的警衛伯伯打招呼為例:兒子小學一年級時,每天早上我們都會經過社區的警衛亭,我曾經教導他如何打招呼,但他見到警衛伯伯時就是說不出話來,走過去之後才小聲地說。連續幾天都是這樣,於是我決定出門前,先在家裡幫兒子複習打招呼,而且當他見到警衛伯伯時,我們全都停下來,等他說出來再走。過了幾天,改成在警衛亭五公尺前,就提醒兒子準備一下,等警衛伯伯眼睛看到他,就開始說:「警衛伯伯好!」兒子經過這樣的分階段練習,跟人打招呼的狀況進步很多,愈來愈有模有樣。
對於內向退縮的孩子,用權威壓迫的方式,只會造成他生理上更多的緊張反應;反之,如果放任不管,孩子長大也不會自然變好。如果我們採取「逐步適應」的方式,讓孩子在安心的狀況下,對人事物建立熟悉感,就可以幫助孩子破除抗拒感,逐漸適應新環境。
我在兒子小的時候,經常刻意安排各種活動,讓他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維持身邊不斷地有小朋友。例如從兒子二歲起,我就固定為他辦生日宴會,邀請一大堆朋友來玩。雖然兒子還是自己玩自己的,可是對身邊這麼多人也沒有排斥。其次,我們也常常辦聖誕晚會、復活節撿蛋活動,或是去相熟的朋友家玩,讓他的身邊充滿社交機會。再加上固定參加教會的主日學,慢慢的他就在生活中,藉著接觸不同的人,學習如何應對。
說到這裡,我要談一談父母的個性,當孩子有這種內向的個性時,通常父母之一也是如此。我的兒子很像我,因為我也是「避性」大、適應度低的人,小時候常常躲在媽媽的裙子後面,不敢跟人打招呼,到現在我還記得那種困窘的情形。如今我雖然已經長大了,還是不敢一個人去餐館吃飯,總要拉著別人陪我。但是「為母則強」,我看到兒子有這種狀況,知道他需要幫助,所以總是先克服自己個性上的軟弱,為他安排社交生活,這對我來講,也是一種突破。
在幫助孩子逐步適應方面,我們可以多做事前的準備,例如第一次入學前,先到學校四處看看,認識老師與園長,知道廁所在哪裡,等到正式上學時,就不會因為陌生而害怕了。事前多做準備,事後再給孩子第二次機會,對於大多數緊張害羞的孩子,都會有正面的結果出現。例如跟人打招呼時,他第一次不肯,也許先讓他玩一玩,彼此熟悉一下,再給他第二次機會去打招呼,也許他就願意了。所以我們不要輕易放棄,不要找藉口說:「他害羞啦!就是不肯打招呼。」千萬不要這樣想,要盡力給孩子第二次機會。
我兒子四歲半的時候,參加新年家族的聚餐,當時約有四、五十人,聚餐的形式是自助餐。用餐快結束的時候,他盛了一碗紅豆湯,六姑婆過來逗問他:「紅豆湯甜不甜啊?」他緊張得要命,不知如何回答,就停在那裡不敢繼續吃,低著頭,看也不敢看六姑婆。我在旁覺得既好氣又好笑,但我沒有勉強他回答。六姑婆走開後,我看他拿起湯匙繼續吃了,就問他:「紅豆湯甜不甜啊?」他說:「甜啊!」我進一步提醒他:「剛剛六姑婆問你話,她想要知道紅豆湯甜不甜?你要不要去跟六姑婆說呢?」他想了一想,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走到六姑婆的旁邊說:「甜啊!」這已經是兩、三分鐘後的事了。還好六姑婆的反應很快,想到之前她曾問了這個問題,而孩子現在來回答了,於是她笑著說:「甜啊!很好,很好。」
有一次家裡沒人,我帶著兒子去美容院洗頭髮,那時他五歲。他自己準備了一些玩具在身邊,剛進入美容院,美髮師就發現:「你的兒子很害羞喔!」我回答說:「是啊!他很害羞。」在我洗頭髮的過程裏,有位老奶奶進來,坐在旁邊等,她看見我兒子,就逗著他講話。結果,他竟然跟老奶奶有搭有唱、有來有往的講得蠻順暢的。我的美髮師說:「咦!你兒子不怕生耶!」我就說:「對啊,我常覺得奇怪,他怎麼會害羞卻不怕生呢?這兩種因素怎會同時存在呢?」結果美髮師告訴我說:「這沒什麼好奇怪的,我也是這樣的呀!我的個性內向、害羞,可是小時候,父親開著小發財車沿路賣東西,我就隨著父親,見識到各式各樣的人,也就學會了如何應答,所以我不怕生,但我的個性還是很害羞的。」聽了美髮師的一席話,我仔細思考分析,原來「害羞」是先天的氣質,「不怕生」是後天培養出來的。所以不論孩子的先天氣質是什麼,我們在後天的環境裡,可以培養他適應社交生活,做個有禮貌又大方的好孩子。

接下來談到情緒管理部分,也就是所謂的EQ(情緒商數)。現代社會很重視管理自己情緒的能力,這是好現象,因為以前的社會,比較重視IQ(智力商數),然而在人際關係與實際生活裡,情緒管理才是比較重要的部分。
想知道自己的EQ究竟高還是低嗎?台北諮商中心「張老師」,根據鍾思嘉教授的問卷測驗,設計了以下的「EQ測溫表」,下列各題請以分數1-5為等級,依直覺寫出發生頻率:(1)很少或幾乎不;(2)少;(3)有時候;(4)普遍;(5)常常或幾乎是。
1.        我能很快地覺察到自己正在生氣。
2.        我知道自己生氣時的表情和行為。
3.        我能清楚區辨自己高興情緒的不同程度。
4.        我能分辨難過和生氣這兩種情緒的不同。
5.        我能清楚說出自己的煩惱和情緒。
6.        我願意對別人表達自己的心情。
7.        我能以適當的表情或情緒來表達自己喜怒哀樂的情緒。
8.        我能夠運用各種方式有效處理自己的情緒。
9.        如果辦公室的同事一起去玩卻沒有邀請我,我覺得這一定是因為他們不喜歡我。
10.     在生活中別人忽略我,是因為我不夠好。
11.     我覺得自己的某些行為是過去經驗所造成的,所以無法改變。
12.     我會做些事情來獎勵自己的表現。
13.     我能從別人的肢體動作中了解他的情緒。
14.     我能從別人的表情了解他的情緒。
15.     我能從別人的話中知道他的情緒狀態。
16.     我能了解別人話中背後所隱含的想法與感受。
17.     當別人說他的煩惱時,我能有「感同身受」的體會。
18.     我能把別人話中的想法和感受,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19.     當別人的想法和我自己不同時,我能夠接納他的觀點
20.     我能設身處地從別人的角度來設想事情。
        計分方法:91011三題為相反題,即1代表常常,5代表很少。其他各題的總分加上9-11題的分數,即為你的EQ現況。
        45分以下者:請加油,你很可能是塔裡的公主或王子,多出來走走吧!多了解別人的感受和想法,會讓你自己和周圍的人更快樂喲!
45-65分者:了解自己又能察言觀色是你的優點,不過,有時還顯得有些怕怕的,你可以常常拍拍自己的胸脯說:「我可以」、「我很好」,這樣會讓你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66-85分者:恭喜你,你是個懂得疼惜自己又能關懷別人、人見人愛的美女、帥哥。
85分以上:太優秀了,Super!和你在一起,快樂的不得了。    〈引用聯合報副刊〉
                                                     
這份問卷的優點是,它把EQ的定義,在題目裡表達得清清楚楚,看到題目就知道EQ代表什麼意思。不過91011題很特別,是屬於反向題,「如果辦公室的同事一起去玩卻沒有邀請我,我覺得這一定是因為他們不喜歡我。」「在生活中別人忽略我,是因為我不夠好。」「我覺得自己的某些行為是過去經驗所造成的,所以無法改變。」你的回答若是肯定的,就表示你是一個比較不能肯定自我的人,缺乏自信心。
在成長過程裏,是什麼原因造成孩子沒辦法肯定自我呢?大致上有三種原因:第一是父母常常吵架的情況,孩子誤以為是他的錯造成父母吵架。有的父母吵完架找孩子出氣;有的父母藉口照顧孩子,彼此溝通不良。所以單純的孩子,把父母吵架的原因攬在自己身上,認為是自己的錯造成的;第二是常常被毆打、被拒絕、被責罵的孩子。處於這種狀況的孩子,會認為自己很壞,沒辦法肯定自我。毆打是屬於外在的行為,很容易看出來;然而心理上的拒絕跟打是一樣的痛。什麼是心理上的拒絕呢?例如對孩子說:「都是因為你啦,要不是有了你,我早已,都是被你絆住了,為什麼要有你?你去死了算了!你在這裡幹什麼?」這種心理上的拒絕讓孩子覺得被排斥,他以為自己真是壞,為什麼要有我呢?都是我害爸爸媽媽這樣子的;第三種是缺乏關愛的孩子。現在很多小家庭是雙薪家庭,父母都忙於工作,孩子交給保母或安親班帶,很晚才回家。親子碰到面時,已經要睡覺了,家裡像是一座旅館似的,這種孩子就會缺乏關愛。另一種缺乏關愛是屬於教養的問題,我們上一代的教育方式,多屬於批評的方式,看到孩子做不好的地方,就會用罵的,但是做得好的地方,反而不太提。這種情況下的孩子,會感到自卑,覺得自己不夠好,無法肯定自我。
我是屬於缺乏關愛型的,從小我就很自卑,爸媽很少稱讚我,如果我拿了獎狀或參加比賽得到好成績回來,媽媽也沒有一句稱讚的話。媽媽開口都是屬於批評性的話語,所以我從小就一直很自卑,到了中學還是這樣。其實我長得也不難看,但就是很自卑。記得在我生命中有一次比較嚴重的狀況,是在大學聯考放榜時,我考上台大社會系,當我很高興的回家告訴媽媽這個消息時,我的母親卻回答:「念這個系有什麼用,將來還不是找不到工作?」當場一盆冷水潑下來,要是你是那個高三的孩子,你會覺得如何?沮喪?傷心?習慣了?生氣?我不知你們會怎麼想,但是當時我跑回房間大哭一場,本應是快樂的一天,沒想到媽媽的反應竟是如此。
不過至少我現在是個心理健康的人了,如何走過來的呢?因為在成長的過程中,有很多的師長、朋友給我回饋,我愈來愈看到自己正面的地方,也愈來愈肯定自己,更重要的是我成為基督徒了。基督徒最寶貴的地方就是「神愛你」,不是因為你可愛,祂才愛你;即便你是個缺手、缺腳或是生活很混亂的人,祂還是愛你,祂期待你接受祂這樣的愛,能活得愈來愈好,明白自己人生的方向。所以有神的愛永遠伴著我,我就不再是一個自卑的人了,我不會看不起自己,反而懂得肯定自己,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是最特別的,因為神愛我。
回過頭來看這三種不能肯定自我的人,我們做父母的必須常常提醒自己,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夫妻有事要溝通的話,到房裏去,不要因為大人的情緒因素而影響到孩子;其次,要用管教代替責打,要讓孩子知道我們的管教是基於愛;最後,要記得常常鼓勵孩子,用言語及行為讓孩子知道我們愛他。如果我們自己缺乏關愛的話,要先認真面對這個問題,解決自己的心理障礙,從上帝那裡支取力量,用神的愛來愛孩子。

在情緒管理上由淺至深,包含五大原則:第一是區分情緒的類別;第二是辨別情緒的強度,因為情緒包含強弱不同的程度;第三是表達自己的情緒,不論是負面的(例如:「我很生氣!」)或是正面的(例如向爸媽撒嬌時說:「我好高興。」都要鼓勵孩子適當表達出來;第四是辨認別人的情緒,一般在情緒管理方面有問題的孩子,通常都不理別人的感受,所以特別要去學習辨認,例如:你搶了別人的玩具,你想別人心裡會有什麼感受?第五是要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是情緒管理方面最終極的目標,也是最困難的一點,連我們做媽媽的,也不容易做到。聖經上說:「立志行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我們都很想當一個溫柔的好媽媽,但是脾氣一來,我們就沒有辦法控制自己,這也是我們最需要主耶穌的時候,我們可以禱告,求上帝來幫助我們。
在此,我先舉一個良好的情緒管理為例:我的女兒四歲時回台灣,去醫院補打日本腦炎的預防針,因為美國並沒有這樣的預防針。那時她已經很懂事了,突然沒病沒痛的要打針,對她而言是蠻難接受的。我讓她手裡握著十塊錢硬幣,約定好打完針後,就可以坐電動搖搖車。護士叫我把她抱緊,怕她亂動,我照做了。可是針打下去,我女兒一動也不動,她有良好的心理建設,手上的十塊錢也幫助她忍耐。打完後,她揉了一下,就去坐電動車了。過了幾個月,在一次閒聊中,她突然提到打針這件事:「媽媽,我上次打針好痛唷!」我隨口反問她:「那你記得你有沒有哭呢?」她說:「我記得我的心好痛唷!但是我沒有哭,因為我怕吵到別人。」你聽這個孩子的說法,是不是一個良好的情緒管理範例?我們的目標,是了解自己的情緒感受,同時也控制自己的情緒,以適應社會生活。
接下來我們做一個練習,學習辨認情緒的類別和強度。教導孩子做好情緒管理之前,我們自己也要先練習。請看下表,右半邊是正面的情緒,左半邊是負面的情緒,上半段是強烈的情緒,下半段是微弱的情緒。因此組合而成四種不同的區域,包括:A正面強烈、B正面微弱、C負面強烈、D負面微弱。請花五分鐘,試著想想看,到底有哪些情緒是屬於A,例如高興是屬於A,就把它寫在A那一欄,寫的愈多,表示你對這欄的情緒反應愈了解。
        C 負面強烈        
        A 正面強烈         
        D 負面微弱        
        B 正面微弱         
請注意,情緒反應是屬於形容詞,不是動詞,因此「想哭」不是一種情緒反應,你究竟為什麼想哭呢?你是因為興奮的想哭?還是生氣的想哭?還是難過的想哭?興奮、生氣、難過都是情緒反應,想哭則是一種動作,不在我們的表列內,請辨別清楚。要審查你所寫的是不是符合情緒反應詞,可以用「我覺得」(I feel…)來連連看,如果可以連得上,就是屬於情緒反應詞。
在此列舉一些情緒供大家參考:
C 負面強烈
生氣、憤怒、憤恨、痛恨、怨恨、惱怒、厭惡、討厭、厭煩、絕望、頹喪、沮喪、懊惱、懊悔、後悔、憂愁、憂鬱、憂傷、哀傷、哀痛、痛苦、孤苦、急躁、暴躁、恐慌、恐懼、恐怖、惶恐、害怕
A 正面強烈
高興、快樂、愉快、喜悅、興奮、得意、喜樂、驚喜、感動、雀躍、興高采烈、痛快、開心、驕傲
D 負面微弱
苦悶、煩悶、悶悶不樂、不耐煩、煩惱、煩躁、煩心、難過、傷心、茫然、孤獨、孤寂、孤單、寂寞、焦慮、焦急、不安、徬徨、憂慮、憂心、矛盾、委屈、乏味、無聊、遺憾、內疚、無奈、無助、失望、失落、無力感、感慨
B 正面微弱
幸運、甜蜜、滿足、滿意、欣慰、感動、舒暢、平安、平和、和平、安詳、安全、平靜、平淡、恬淡、恬靜、安靜、輕鬆、舒服、自在、幸福
 
有些人可能覺得「憂慮」,應該是屬於負面強烈的情緒;或者「幸福」應該是正面強烈的情緒,看法不一樣,沒關係,因為我們對這些字眼,有個人的體驗。重要的是,我們是否了解這些情緒的內涵,並能夠加以分辨。另外,有些情緒反應是屬於模糊不易辨認的,例如驚訝、害羞、尷尬、緊張、激動等,有可能是正面;也有可能是負面,要看當時情境而定。以緊張為例,有新娘子的緊張(高興、興奮);也有考試的緊張(惶恐、焦急),差異很大,因此沒有固定的歸屬。
了解這些情緒反應詞,並且了解我們個人的感受,非常重要。有時候我們被別人批評,滿臉脹紅,卻搞不清楚到底怎麼了,回頭仔細想一想,我到底是覺得生氣、無奈、懊悔、委屈、還是難過呢?先了解自己,才能適當地跟別人溝通。
當我們可以敏銳辨認自己或別人的情緒感受時,我們的EQ也就進步了。這裡介紹一本有關EQ的童書,名叫「米奇的生日驚奇」(Mickey’s Birthday Surprise),大意是說米奇收到一個生日禮物,打開來看,原來是奶奶送給他的一隻玩具貓,這隻玩具貓會走路還會跳舞,大家都覺得好興奮,可是米奇的寵物貓茉莉(是真貓)卻覺得好可怕,搞不清楚這是什麼東西。接著茉莉又覺得很生氣,因為這隻玩具貓搶走了她的位置,大家的注意力都跑到玩具貓身上了。後來發生了一連串的事情,到最後,米奇體會到還是他的貓茉莉最值得珍惜。這本童書的重點,在故事後面所附加的問題:(一)想一想,他們覺得怎麼樣?(Think about it. How did they feel?)剛開始,當米奇、普魯托和茉莉看到玩具貓時,他們覺得怎麼樣?故事結尾,米奇對玩具貓和茉莉覺得怎麼樣?(二)真實的感覺(True feelings),問孩子們幾個簡單的是非題,例如米奇看到玩具貓覺得害怕嗎?(三)表演一下(Act how you feel!)米奇想要知道當你感覺傷心、高興、驚喜、害羞、憂慮時,是什麼表情,請表演出來。
透過這類的童書,教導孩子練習辨認故事中人物的感受,也練習將情緒表演出來,看看自己在不同情緒下,有何不同的表情。我們可以選用多種的故事書,做為練習情緒管理的材料,只要是孩子有興趣的書都可以拿來運用,讓孩子去感受和表演每一個故事中的人物。

           當孩子遇到情緒困擾時,應該如何幫助他解決這類的問題呢?一般來說可以分成六點:第一點是要耐心了解孩子的需求。例如孩子餓了或累了的時候,你跟他講道理是沒有用的。孩子若餓了,你要趕快弄東西給他吃,只要吃一點東西,他身體上的飢餓反應就能平息下來;孩子累的時候,也會有胡鬧的狀況,這時候他需要休息,讓他躺下來聽個音樂或故事錄音帶,或閉眼休息十分鐘、睡個覺都好,情緒問題自然解決。
第二點是要理性平和的管教。孩子吵鬧時,我們大人的火氣不要跟著上來,想一想「獎勵與懲罰」一文中,我們曾經討論過的管教方法,「隔離反省法」和「忽視」都是針對情緒激動的孩子用的。另外,平時也要多讚美孩子的良好行為,孩子自然而然會增強正面行為。
第三是建立親密依附的關係。親密的親子關係,幫助孩子建立穩定的情緒,孩子有安全感,而且覺得被愛的時候,比較不會有情緒上的問題。大人千萬不要在氣頭上說:「不要你了,把你丟掉。」這類的話一說出口,用再多的話來彌補,都很難再次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第四是要給孩子必要的情緒宣洩。情緒宣洩的方式有哪些呢?譬如孩子有情緒困擾時,可以給他一個安靜的角落,讓他在那兒發洩一下;或是轉移他的注意力,給他講個故事、聽個音樂、或做其他事來轉移負面感覺;父母可以做的,還有擁抱孩子,不用講太多話,單純的擁抱他,表示你愛他,你與他同在,你會與他一同克服問題;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同理心」,當孩子躺在地上吵著要買玩具時,你認為他感覺怎麼樣呢?你要用同理心去說說看:「你很想要這個玩具,但爸爸媽媽不讓你買,你很生氣?(很難過?很失望?)對不對?」孩子哭鬧的時候也許講不明白,你用同理心揣測他的心情,幫他說出來,這並不表示你的立場,但代表你了解他,這對孩子相當重要。孩子被欺負、搶玩具、或考試成績很差回來時,首先就要用同理心回應他,讓他知道你了解他,而不是站在對立的立場。當孩子感受到你了解他的時候,那種負向的情緒就會消掉一半,這時再抱抱他,轉移他的情緒,就容易多了。
第五是要給孩子整理情緒的時間。有時候情緒反應不能馬上就過去,特別是有委屈的時候,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你可以幫助他放個音樂、或去散散步、騎腳踏車、玩個遊戲,都有助於縮短時間,但不要強迫他馬上就要把情緒困擾擺脫掉。聖經上說:「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神容許我們生氣,提醒我們不要因亂發脾氣而犯罪,我們總要在日落前,就要把負面情緒處理掉,安心睡個好覺。
第六是提供良好的情緒示範。我們大人的情緒管理也很重要,如果我們都是情緒管理良好的父母,孩子有樣學樣,碰到事情就不會慌慌張張、憂慮緊張。我建議全職媽媽們最好要有一個支持團體,例如教會裏的媽媽小組,或是一起上課的媽媽們舉辦固定的聚會,有機會說一些媽媽經,不要悶在心裏。很多年輕媽媽整天困在家裏,感覺被孩子綁住了,有很多情緒問題沒地方講,在家裏只會愈積愈深,沒有一個出口,哪天火山爆發了也不知道。所以我們必須要找支持團體,找幾位能夠了解你在講什麼的人,最好是找跟我們一樣,有孩子的媽媽,不要找未婚的或沒有孩子的,因為她們不了解你的痛苦,也不知道你在說些什麼。
在支持團體中,把我們的困擾說出來,發洩一下,同時也聽聽別人家的困擾,發現到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問題就解決了一半;不管其他人是否有建設性的建議,若有更好,沒有也沒關係,至少回家後比較能用一個健康的心態來面對孩子,而且也會比較有耐心了。







******************************************************************
教孩子情緒管理
人的大腦是終其一生不停的在成長與改變,而改變最快的時期就是童年。嬰兒剛出生時,他大腦中的神經元比他成年以後的還更多,但是因為大腦用掉他重量十倍的能源,所以嬰兒自出生後,大腦便一直不停的在修剪,把很少用到的神經元修剪掉,把常用的聯結成強的迴路。決定誰被留、誰被刪的就是經驗,尤其是童年的經驗。
 
我們的感覺皮質區在幼年時就已成熟,掌管情緒的邊緣系統在青春期前也發育完成,只有掌管自我控制、理解力、抑制力的前額葉成熟最晚,要到十七、八歲才成熟。童年和青春期的情緒管理經驗,對大腦神經迴路的形成很重要,童年更是一生情緒特質形成最重要的時機,這時期養成的習慣會崁入神經網路的基本架構中,不太會因後來的經驗而改變。
 
最近的研究報告發現童年的精神受虐(被譏笑、排斥、忽略)會改變基因,造成長久性的傷害,如憂鬱症和自殺。加拿大麥吉爾(McGill)大學的神經學家解剖了三十六名突然死亡者的大腦,其中十二名為無受虐紀錄的自殺者、十二名為曾受虐的自殺者,十二名為車禍意外死亡者。他們發現童年的受虐會改變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HPA)這個壓力反應機制,增加自殺的傾向。小時候情緒的創傷造成大腦永久性的傷害,包括結構上的改變,如聯結兩個腦半球的胼胝體變小。
 
過去「行為主義」盛行時,很多人說孩子哭時,不要抱他,抱就是鼓勵他哭,要等他不哭了才可以抱。忘記了嬰兒不會說話,哭是他表達需求的方式,不准對他的需求做反應,等於是忽略他。
 
現在的做法是嬰兒的搖籃直接放在母親的床旁,使嬰兒眼睛一張開就可以看到熟悉的臉,給予他安全感。安全感是孩子情緒成長最重要的條件,直接影響他人格的成長。父母應把孩子帶在身邊,讓孩子從觀察父母的待人接物上,學習自己的情緒管理,例如四兩撥千斤,用幽默來化解尷尬及用正向思考來處理問題。
 父母更要在孩子情緒風暴未形成前,跟他談,把情緒化解掉。目前坊間很流行的用毆打不倒翁來出氣,是個錯誤的情緒教育方式,這只會使憤怒者憤怒的情緒更亢奮,因為它更加活化大腦憤怒的神經迴路,而且養成遷怒、洩憤的壞習慣,從研究得知,負面情緒應從認知去化解。
 
哈佛教授凱根(Jerome Kagan)的長期研究發現孩子的脾氣是可以改的,四個月大聽到巨大聲響會嚇哭的嬰兒,長到四歲再測驗時,只有一半還會如此,小時候害羞的孩子,長大不見得害羞。所以只要給予適當的教導,孩子先天的脾氣可以被導正。凱根認為「情緒維持幾秒,心情維持一天,性情終身打造」,他教父母從情緒著手,改變心情,穩定成性情。
 
在現在講究人際關係的社會,教導孩子妥善管理他的情緒,是給他一把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不可等閒視之,更要從小做起。  
資料來源http://kp6355.pixnet.net/blog/category/1362885







********************************************************************************
想像的玩伴 陪孩子成長

汐止陳正恒小兒科診所院長 陳正恒
美國的學者最近指出,孩童擁有想像中玩伴的情況,比實際上我們所認為的來的多,而且這些想像中的玩伴,有時伴隨孩子的生活,也比我們認為的更久。這篇研究針對15234歲的孩子及其父母,詢問關於想像中玩伴的情況。隔三年後,再做一次調查,結果有65%的孩子有至少一個想像中的玩伴。 並不是所有的玩伴都是人類,其他動物也有可能,小松鼠、小斑馬,或縮小的大象,而且超過40%的這些玩伴不是人類,任何孩子喜歡的東西,都可能成為想像中的玩伴。在學齡前的孩子,女孩子有較大的比率有想像中的玩伴,但到學齡期,則男女有差不多的機率會存在想像中的玩伴。而父母的態度方面,大部份都不是很正面的,有的父母一直想告訴孩子,那些想像中的玩伴是不存在的,有的則擔心會因此影響到孩子結交真正的玩伴,有四分之一的孩子家長,並不知道孩子有想像中的玩伴存在。
學者則指出,孩子擁有想像中的玩伴是健康的。在孩童的世界中,住些想像中的玩伴是很有用處的。他們可以幫孩子度過一些無聊的時間,孩子有麻煩時,也可以跟他們商量,或者討論任何他們生活中的問題。大部份這些想像中的玩伴,會隨著年紀增長而自然消失,就猶如孩子會逐漸對玩具失去興趣一般,不過,在過去也有研究1415歲德國青少年的日記,發現這些想像中的玩伴有些還存在著,只是孩子並不一定會想讓其他人知道他們的存在。
學者發現,不論有無這些想像中的玩伴,這些孩子的生理、心理發育都沒有太大的不同,不過,有趣的是,似乎存在有這樣玩伴的孩子,比較會從別人的觀點來思考。總之,父母不用太在意這樣想像中玩伴的存在,這是孩子成長中一個可以被接受的現象。
(節自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取材自育兒生活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4/mamabox/s4baby02_94.asp






*******************************************************************************

情緒與異常行為
中國大陸心理學家林傳鼎教授,曾於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八年間,在大陸對五百多名自出生至十天的嬰兒進行觀察研究,指出新生嬰兒的情緒,不僅僅是「一般激動」而已,且是分化為很明顯的兩種基本情緒反應:一是「愉快」的情緒,代表他們生理需要獲得滿足;另一種是「不愉快」的情緒,表示生理需要未獲得滿足(劉暢等,
1989)。
在前面的情緒發展的階段論中,曾將佛洛依德的五階段名稱予以說明,關於情緒的發展方面,「性」是其關鍵。性是佛洛依德理論中的重要驅力(drive)。性的功能是否能發展順利,都會影響到人格發展,當然也會影響情緒發展。但佛洛依德並未在各階段直接論述情緒問題,可是史托特(Statt, 1974)認為依性功能發展來看,已含情緒發展:

1.口腔期:是自出生大約至一週歲。

  此時期的嬰兒情緒,是來自舒解口腔的緊張滿足感,其方法是攝取食物的口腔活動。當所需的哺育不能如願時,即會有緊張、挫折、焦慮和不安的情緒肢體行為表現~通常以「哭」來表現。一旦獲得滿足,即會感到安全、溫暖及愉快。換言之,這個階段的愉快與不愉快情緒,皆依口腔活動與否滿足來決定。按佛洛依德的見解,在此階段人類最初的性愛意識是幼兒的慾望與溫柔的感覺結合的產物。

在嬰兒時期,對於生殖區或性區(genital or sexual zones)的感覺特別敏銳,這是情愛反應之心理學起源。雖然由生殖區受到刺激,而發生的一種有機的、普遍的、愉快激動的、或不安的心理狀態,並不等於青少年期的性愛。但嬰兒的嘴唇與母親的乳頭接觸,由膚覺所生的愉快滿足的經驗,經過交替學習的過程,母親便成了嬰兒情愛反應的對象。因為母親照顧他時常給他以溫柔撫慰和刺激,滿足他種種需求和慾望,使他產生安全和愉快的情緒。


2.肛門期:大約從一週歲至三歲左右。

此時期幼兒的能力逐漸增加,擴充了探索的範圍及興趣,同時也面臨到新的要求和壓力。主要是來自父母的進行排泄訓練。原來此時期嬰兒原始慾力(libido)的滿足,主要是靠大小便排洩時所生的刺激快感。但由於父母的嚴格要求清潔和秩序,因此,幼兒體會到與成人這種關係,情緒感受到緊張、挫折或輕鬆、滿足。


3.性器期:約自四歲至六歲(學齡前)。

此時期幼兒主要靠性生殖器官的部位獲得滿足,喜歡撫觸自己的性器官。對於異於自己性別的雙親之一,產生更深且具有強烈佔有慾的情感。如小男孩會強烈喜愛母親,產生所謂「戀母情結」(Oedipus complex),出現以父親為競爭對手而愛母親的現象,同理,女童以母親為競爭對手而愛戀父親的現象,則稱為「戀父情結」(Electra complex)。

不管男女幼童,此時期心中的情緒都想將競爭對手除之而後快。但基於父母是一強勢者,此時期也發現自己性器官與異性不同,都有恐懼的情緒產生,男童恐懼性器官會被閹割,此稱為「閹割恐懼」(fear of castration)或閹割情結(castration complex)。類似的心理現象發生在女童身上,懷疑自己已被閹割,於是對男性心懷嫉妒。此種現象佛洛依德稱之為「陽具妒羨」(penis envy)。

此時期的幼童常見有的情緒是情愛(affective)、恐懼(fear)和嫉妒(Jealous)。  



4.潛伏期:約自七歲至十一歲,兒童期結束,青春期開始前。

七歲以後的兒童,興趣擴大,由自己的身體和父母情感,轉變到周遭的事物。此一時期從原始的慾力來看,已完全被壓抑(其實並未真正忘記),呈現出一種潛伏狀態。男女童之間,在情感上較前疏遠,活動的興趣多是男女分開的趨勢。         5.兩性期:青春期開始,男生約十三歲,女生約在十二歲。  此時期個體性器官成熟,身心上兩性差異開始顯著。自此以後,對性的需求興趣轉向相似年齡的異性,對異性產生濃厚的興趣。渴望獨立自主,希望與家人以外的同儕及他人有更多的接觸。在行為上也進入一個所謂「狂飆期」,不成熟的「青澀蘋果」。  


恐懼情緒

  嬰兒非習得的懼怕(unlearned fear),通常以為大多數由於對陌生的情境而產生,事實上並不盡然。根據研究(Jersild & Holmes, 1935),嬰兒懼怕情緒的發生,其由於情境的陌生者不如由於突然或意外情境者居多。例如,嬰兒對於噪音未必一定誘發恐懼,但一個突然發出的大聲,則往往引起懼怕。同樣地,任何奇形怪狀的物體,像製標本的動物或假面具,意外出現時,均會產生懼怕。

  兒童逐漸長大,會開始懼怕想像中的人物、怕孤獨、怕黑暗、怕身體可能遭受傷害。不同年齡的兒童,有不同的懼怕對象,對各種情境恐懼的對象也不同。如圖兩歲至四歲間常有暫時性的恐懼,怕動物,尤其是狗。六歲左右更怕黑暗。其他常見的還有懼雷雨和醫生(Dupont, 1983

  法蘭西斯及路易士(Frances, and Louise, )二人,曾對二至十歲大的兒童,進行恐懼情緒的研究,發現他們各有不同的恐懼對象,但又有重疊部分(王克先,1972):

二歲:主要屬於聽覺的恐懼,如火車、卡車、雷聲、抽水馬桶的沖水聲、以及吸塵器。視覺的恐懼,如深顏色、巨大的物體、水車、帽子。空間的,玩具或小床離開了原來的地方,搬家、怕掉落在陰溝裡。個人的、怕媽媽出門、睡覺時怕媽媽出走、怕風、雨。動物、特別怕野獸。

三歲:主要為空間的恐懼,怕各種動作、怕東西被搬走、怕定向轉移。另如有人從另一扇門進入室內。巨大的物品向前逼近,如卡車。

四歲:又是聽覺的恐懼,尤其救火車的笛聲,怕黑暗、野獸、父母外出(尤其是晚間)。

五歲:這是一個不大害怕的年齡,視覺的恐懼較多。具體的現實性的恐懼,如身體上的傷害、摔跤、狗、黑暗的地方、媽媽不回家。

六歲:很害怕,尤其是聽覺上的恐懼,如門鈴、電話鈴、粗糙單調的說話聲、抽水馬桶的沖刷流水聲、鳥聲、蟲聲。對於神奇古怪的恐懼,如鬼、女巫。怕有人躲在床下。空間的,如怕迷路、森林。怕自己回家時,媽媽尚未回來。怕自己遭到意外、死掉。怕被人打。雖然受了大一點創傷時表現得勇敢,但對小小的一點割破皮、被刺、流血或鼻出血等卻很害怕。

七歲:大多數是視覺上的恐懼,黑暗、頂樓、地窖、把人影看成鬼、女巫。怕戰爭、間諜、小偷。怕有人躲在壁櫥或床底下。閱讀、無線電、電影都能引起恐懼。各種擔憂,如不受人歡迎、怕上學遲到。

八至九歲:怕自己的能力不夠而失敗,尤其是學業上。

十歲:動物,尤其是蛇和野獸,是最怕的東西。有少數孩子怕黑暗,還有一些怕登高、怕火、怕犯人、怕兇或小偷。

在懼怕的情緒發展中,有幾個重要因素。一是懼怕的制約作用。在此過程中,不必一定親身經歷其境去體驗,他能從父母所說的實例或講的故事獲得懼怕的知識。當兒童的記憶和想像發展到他能夠想像並記憶父母所講的恐怖事物時,就有了這類懼怕意像而形成制約行為反應(conditional response)。

另一個因素是知覺的發展(recognitive development)。對於身邊環境內事物,嬰兒不能辨別清楚。如對許多人的臉或許多動物,他就分不清。他辨別不出那一張臉有什麼不同,也分不出這隻動物與那隻動物有什麼不同。如果他已習慣於一個人的臉或一隻動物,則另外一個人的臉或另外一隻動物,在他看來就不覺得陌生。稍長後,他漸漸會分辨某一人的臉和另外一個人的臉。因此,一個陌生人的面孔,在他看來是突然的,他就開始顯示出害怕。故懼怕只在兒童的知覺能分辨熟悉和陌生時才出現。此一論點,可由以下有關黑猩猩懼怕情緒之研究加以說明。

一九四九年希伯(D. O. Hebb)在殖民地約克司(Yerkes)地方,觀察研究有些黑猩猩看見人的模型或與軀體分開的黑猩猩的頭顱時,顯示突然的恐懼,而剛生出的黑猩猩便無此反應現象。各個黑猩猩間的恐懼反應的差異,及由年齡不同而顯示之反應的差異,與人類對蛇的反應差異十分相似,懼怕的頻率和強度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此項增加與上述的觀點相符,即許多懼怕均視知覺發展程度而定(路君約等,1972)。

以兒童為對象進行「恐懼」控制的實驗研究,多被批評不人道、不道德的研究,而且心理學家多年來一直欠缺客觀的觀察技術,故所得的推論爭議頗多,也有由於立場不同,同為一種事物,而由多人觀察,結果往往不一。也有因為時間因素,身心狀況,都會影響觀察結果。技術不夠成熟、擔任觀察者的學識素養,結果的正確性就會受到質疑。

因此,以動物作實驗嚴格控制,似可少些這樣的批評。梭甫(Thorpe, 1956),曾經以動物作「先天恐懼」的研究,他以紙板做成一隻兇猛的老鷹,從許多在窩裡飼養的鳥眼前掠過,小鳥會顯現出恐懼的反應。當飛行的方向倒轉過來,老鷹變成長脖子、短尾巴時,小鳥不再有恐懼出現。這個實驗的解釋,是在小鳥的早期生活中,即使沒有任何明顯的強化物存在(即對老鷹兇猛的印象),小鳥先天上便有對兇猛的老鷹懷有恐懼的情緒,當老鷹掠過之後,這種顯明的恐懼會強烈地維持一段時間。後人對嬰兒以小白兔作震撼實驗,使嬰兒以後見到有白毛的東西都感覺恐懼。可以說是與前一實驗的延伸。說明恐懼情緒是先天上已具有的。

格里(Gray, 1971)後來進行更精確的研究,並探討恐懼可能是先天的或是後天獲得的程度有多少。他指出可以促成恐懼的刺激被歸類在四個一般範圍內:1.強烈的刺激。
2.新奇的(陌生的)刺激。
3.源於社會互動的某些刺激。
4.以及特別指明有特殊進化上的危險的刺激。

在討論老鷹以及鵝這類的證據上,格里指出,儘管先天因素的方向上有某些特點,但有可能是在自然養育的情況下,小鳥將看到較多類似鵝的東西,而不是類似鷹的形狀。因而,小鳥所顯示出來對老鷹的恐懼反應,可能是由於刺激的新奇性。由此推論,人類或一般動物,對新事物的刺激,會引發情緒反應,當然不限定是負面的。

在社會互動的問題上,格里指出,引發恐懼的刺激的一個重要根源,是經由觀察同伴的行為來識別,他認為恐懼也可由先前曾導致大量群族死亡的刺激所引起。

哈勞(Harlow, 1962; 1970; 1983)以恆河猴作研究,將所得的結論推論到人類的身上,認為社會性的發展和情緒的發展有密切的關係。有三種基本的社會型態,在發展上的出現順序為「感情、恐懼、攻擊」。

恆河猴在生命的頭一兩個月中,其情緒發展是自母親處可以獲得飢餓時的滿足、舒適、溫暖與支持。母猴對幼猴的餵養和撫愛是一種相互滿足情緒的反應。

哈勞確認恆河猴的恐懼情緒,是在生命開始的兩個月後開始出現。如果向牠們顯示不熟悉的場地、物體或人類,或有物體向牠們推進,或是有不尋常和巨大的聲音時,這些幼猴會尖叫、緊緊抱住或跑向牠們的母親。如果幼猴被帶離母猴,牠們會哭喊並緊抱自己。  

恆河猴玩笑性的攻擊,是從社會遊戲開始,哈勞認為恆河猴是從生命的第二個月開始對同伴顯出興趣,接觸而轉入遊戲。在群體中長大的猴子大約十至十二個月才會顯現出對同伴率直的攻擊,但是那些在隔離環境中長大的猴子則出現較早,而且也會彼此攻擊造成較大的傷害。被隔離養大的猴子,經常出現無法控制或不加區別的攻擊。有時候顯出無法抗拒的恐懼。  

哈勞的研究,是將小猴子從出生開始,就放在一個不鏽鋼製成的房間內長大,房間裡光線充足,溫度和空氣都有良好的控制,食物、水和清潔工作則是在遠距離供應完成。在這種環境中的猴子,分別居住三、六或十二個月,其間看不到任何事物。在這之後,牠們被單獨放入另外的籠子裡,幾天後才有生平第一次的社會接觸。通常牠們被放在一個遊戲房中,房間有另外一隻被隔離養大的猴子,以及兩隻在籠中養大的猴子,這兩隻猴子待在籠子的時間是每天半小時,每週五天,共持續六個月。

從隔離環境中被移出的猴子,其主要反應似乎是恐懼。隔離三個月的猴子在幾天或星期內便恢復正常。但隔離六個月和十二個月的猴子,仍然有極明顯的恐懼。牠們不會防禦自己免於攻擊,也沒有形成社會依附。在隔離六個月組的猴子中可以觀察到極少遊戲;十二個月組的猴子則完全沒有。當把隔離六個月和十二個月但年齡相同的猴子放在一起,十二個月的猴子受到六個月組猴非常猛烈的攻擊。這兩組猴子在籠中居住兩年後,再放出來與其他猴子相處,結果,這兩組實驗的猴子都受到驚嚇,並不時受到孤立的、極端的、猛烈的攻擊。再者,這些恐懼和攻擊與時俱增及加劇。研究結果說明了猴子的發展中,三至六個月這段時期可能是關鍵期。  




嬰兒的情緒語言

  嬰兒的情緒語言,隨著其身心發展而改變的。一開始哭是身體不舒服的訊號(如兩個月大是對預防注射;四個月大時是手臂被束縛)。稍後有較多的苦惱。早期的微笑是自發性的,稍後代表對人愉悅,三、四週大時高頻率人聲的反應,或四至六週時對著點頭(點個不停)的微笑(Izard & Malatesta, 1987)。  

沃爾夫(Wolff, 1969)指出:哭是年幼嬰兒可用來表達其基本需要的最有力、有時也是唯一的方式。嬰兒哭的型態有四種:

1.飢餓的哭:是一種規律的器聲。

2.憤怒的哭:不同於規律的哭,是由聲帶擠壓出過多的空氣。  

3.疼痛的哭:沒有先前的嗚咽,突然迸出的大哭。  

4.挫折的哭:沒有屏息,兩三下拖長的哭聲。

哭泣,奧斯渥及皮爾茲曼等(Oswald & Peltzman, 1974)指出:苦惱的嬰兒比飢餓的嬰兒哭得較久、較大聲、也較不規律,而且較常會作嘔或中斷。

一般父母的觀念常以為滿足孩子哭的需要,更會寵壞了孩子。這是根據「增強原理」(reinforcement principle)的解說,不無根據。其實根據安斯渥和比爾(Ainsworth & Bell, 1977)的研究發現,並非如此。

因哭而獲得撫慰的嬰兒顯然可以獲得某種自信;知道自己的行動可產生某種反應。在接近週歲之際,如果母親經常對嬰兒的哭報以溫柔的撫慰,他便較少哭泣。若母親報以懲罰、忽視而哭得較多的孩子,他們較會由其他方式進行表達,如牙牙學語、姿勢和面部表情等。因此,專家建議,雖然父母不需要當孩子一抽咽便立即趕來他的左右,但看來似乎在一旁給予較多回應比較少回應來得好些。

  微笑,笑是人類共同的語言。幾乎無人能抗拒嬰兒的微笑,那是天使之笑,純真的。父母親目睹嬰兒初次的笑容時,內心裡的喜悅無以名狀,而成人對嬰兒的微笑幾乎都以微笑回報,甚至撫慰他。

  嬰兒在熟睡狀態,也會有微笑的表情,史路夫與韋塔斯(Sroufe & Waters, 1976)研究指出,由於中樞神經系統作用,嬰兒出生後不久,便會出現自發性的微笑,它常出現無外在刺激下,而且經常在熟睡中出現。

  格魯特耶與查理士渥司(Kreutzer & Charleswarth, 1973)研究發現,嬰兒在第二週時,常在餵食後微笑,並能對照顧他的人的聲音有所反應。稍後,微笑常漸漸出現於醒著不動時。一個月大左右,微笑更加頻繁,且更富社交性,會朝人發笑。此時,把他的雙手握在一起,或聽到熟悉的聲音時會笑。第二個月中,隨著視覺再認的發展,嬰兒的發展更具選擇性,對熟識的人比對不熟識的人笑得更多。

  嬰兒微笑的頻數,並非每人都相同,有個別差異存在,有些嬰兒微笑的頻數多於其他嬰兒。能對照顧者報以慷慨微笑的嬰兒,彼此更能建立良好關係。而笑得較少的嬰兒,和照顧者的關係也較少(Tautermannova, 1973)。

  出聲笑,嬰兒大約在四個月大左右會對種種事情發出咯咯的大笑聲。如親他的肚子,在各部位搔癢,聽到各種聲音、看見父母扮滑稽相等等。有時嬰兒的笑聲和害怕來自相同的刺激(如朝他迫近的某一物體)同時報以害怕和笑聲(Sroufe & Wunsch, 1972)。

  嬰兒隨著歲月的增長,笑聲更多,且對更多不同的情境發笑。一個四至六個月大的嬰兒可能對聲音和碰觸作反應;七至九個月大的嬰兒可能喜歡看父母戴可笑的面具或按喇叭的遊戲。此種轉變史魯夫和溫斯轍(Sroufe & Wunsch, 1972)認為是反映出嬰兒認知的發展;較大的嬰兒已學會認識預期的結果,並能知覺到不符合之處。

因此,笑聲是嬰兒對環境的一種反應。它幫助嬰兒釋出可能會是不安情境的緊張,而且在認知發展、情緒的成長和表現上存在一種重要的連結。

  嬰兒情緒隨著動作的發展,各種情緒的出現,加恩斯保爾等(Gaenbauer & Hiatt, 1984)認為這似乎是受到大腦成熟生理時鐘所控制。環境因素可改變此時間表。例如被虐待的嬰兒比其他嬰兒早幾個月表現出害怕,很可能他們從不愉快的經驗中學到了該情緒。匹茲堡大學醫學院兒童精神科副教授威廉(William, I. Cohen<span style="FONT-SIZE: 9pt; 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