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年10月3日 星期三

啟發寶寶音樂智能

寶寶一出生就有聽覺,甚至還能分辨聲音的高低。也許你會發現寶寶常常被一些奇妙的聲音所吸引,像是打噴嚏的聲音,大人聽來是再平常不過的了,可是寶寶卻被其吸引,而覺得有趣甚至想要模仿。然而,音樂對寶寶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多聽音樂真的就能成為音樂小天才嗎?我們請專家給你最精闢的解析。

啟發寶寶音樂智能
每個寶寶都是音樂家針對寶寶的音樂性向,有位著名的音樂學習理論權威博士Edwin Gordon(戈登博士)做過深入的研究,他將音樂性向定義為「衡量一個孩童天生學習音樂的潛能」,並且將音樂性向和音樂成就區分開來。戈登博士的結論是,音樂性向是「天生潛能和後天環境影響」兩者共同的產物,而根據他所做的研究,全世界的寶寶都是有音樂性向的,且甚至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寶寶,其音樂性向具有一般以上的水準。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助理教授李玲玉說,音樂智能是每個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個智能,但若是缺乏後天環境的開發,音樂智能也許就被隱藏起來,漸漸地退化消失。

腹中胎兒‧就有聽覺
也許你有疑問,寶寶擁有多元智能,為何對於新生兒偏偏獨厚音樂智能發展。李玲玉教授表示,根據研究,耳朵是懷孕初期胎兒第一個形成的器官,大約在20~24週大時,就已經有聽覺的功能了!也許音樂胎教對部分準媽咪來說,覺得有些爭議,不知該不該相信。關於這點李玲玉教授表示,在西元2004年的第26屆國際音樂教育學會世界年會中,著名的音樂教育專家Sheila Woodward博士就已經發表過其音樂胎教研究,她將研究中所錄製的音樂命名為「Womb Sounds」(子宮聲音) 指出胎兒在媽媽的子宮中,不再只是聽到羊水的聲音,還聽得見肚皮外媽媽聲、爸爸聲、和音樂聲等。因此,也建議準媽咪在每天睡前,都聽同一首音樂,出生後的寶寶也許就習慣這首音樂,聽到這首音樂時,就知道是該睡覺的時間了。至於,樂曲的選擇不一定要是古典音樂,選一首妳愛聽的曲子,柔和且舒緩的音樂,可以幫助妳更快地進入夢鄉,這樣就是一首好的樂曲。


不是非要古典樂不可妳可能聽過,「巴哈的音樂有助於穩定情緒、建立紀律與秩序感;舒伯特的音樂容易激發情感表達;莫札特的曲子則明顯輕快而富變化,可增進注意力、記憶力及對空間的認知等。」在古典音樂的世界裡,不同的作曲家和曲風,都各具特色。李玲玉教授認為,雖然有研究指出,古典音樂有些神奇的效應,但是,寶寶也不一定非聽古典樂不可。除了古典音樂,你還是可以選擇其他的樂曲,給寶寶一個優質的音樂環境。不過,李玲玉教授強調,無論用什麼樣的音樂,寶寶才是主角,任何可以啟發寶寶智能的媒介工具,都需要爸媽的配合,透過與寶寶的互動,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用。

專家教你怎麼做?
給寶寶聽音樂可不是漫無目的的,李玲玉老師說,寶寶的音樂教學,除了靠寶寶的聽覺,還必須透過爸媽的手給予目標性的觸覺傳導,才能啟發寶寶的音樂智能與其他非音樂性的智能。


用音樂‧學習高、低概念李玲玉教授表示,下面的例子只是冰山一角,有許多的概念,都是可以透過音樂,讓寶寶學習得更好更快。爸媽不妨發揮創意,用相同的概念自創教育寶寶的方式。
方法1
【準備】鋼琴(或是可以發出高、低音的無調性樂器。例如:三角鐵代表高音;鼓代表低音)。
【進行方式】:感受身體的高低
1. 彈或敲或唱一高音,同時輕拍寶寶的頭,並說:「頭是身體最高的地方。」
2. 彈或敲或唱一低音,同時輕壓寶寶的腳丫,並說:「腳是身體最低的地方。」
方法2


【準備】鋼琴(或是可以發出高、低音的無調性樂器)。
【進行方式】:感受空間的高低
1. 彈或敲或唱一高音,把寶寶舉高,並說:「寶寶飛高高。」
2. 彈或敲或唱一低音,把寶寶抱在較低的地方(如地板),拉他的小腳碰地上,並說:「寶寶碰低低。」
方法3
【準備】爸爸、媽媽一同進行。
【進行方式】:感受爸媽聲音的高低
1. 媽媽用較高的聲音唱歌時,就像前面的方法一樣,把寶寶舉高或是摸摸寶寶的頭。
2. 換爸爸用較低的聲音唱歌,將寶寶在較低的地方搖一搖或是輕壓小腳丫。
方法4
【準備】男聲與女聲的樂曲,各一首。
【進行方式】感受人聲的高低
方式如同方法3,選一女高音聲樂曲將寶寶舉高;男高音樂曲就可以壓壓小腳丫囉!



用音樂‧培養寶寶生活作息
李玲玉教授說,爸媽也可以利用音樂,來養成寶寶生活的作息,但要強調的是,並非像是軍事管理一般的來對付寶寶,音樂只是讓親子之間的溝通多了一個管道。久而久之,音樂不僅提示了寶寶日常生活作息的時間,也將成為生活中不或可缺的一部分。
以下是李玲玉教授建議爸媽可以運用的音樂類型:
Type 1
Time:寶寶在遊戲時
Music:節奏明顯的音樂。Action:輕輕拉動寶寶的雙手或雙腳,隨著節奏律動。
Type 2
Time:寶寶喝奶時。Music:輕柔和緩的音樂。
Action:跟著音樂,輕輕的搖動妳的身體,讓寶寶也感受到音樂的旋律。(搖動的幅度不能過大,會影響寶寶喝奶。)
Type 3
Time:寶寶該睡覺時。Music:建議使用同一首樂曲,柔和、沉穩,能舒緩情緒的音樂。
Action:剛開始可以陪寶寶一同入睡,讓寶寶知道這首樂曲響起,也就是該睡覺的時候了!


音樂影響‧無遠弗屆
當寶寶逐漸長大,爸媽就可以配合著音樂呈現的意境,與寶寶一起編織故事情節。也可以為寶寶設立一個音樂小天地,讓寶寶自行播放喜歡的音樂,或是選擇樂器類的玩具。甚至讓寶寶教授音樂或是律動的課程。李玲玉教授說,其實只要爸媽多用點心,掌握親子互動的原則,音樂對寶寶的影響,將是無法想像的。


如何選擇樂器或樂器玩具?
李玲玉教授建議,爸媽在挑選寶寶的樂器或玩具時,一定要注意音量。盡量選擇重量與體積較小(也不能過小到寶寶將之放入口中)的樂器,例如:沙鈴。通常不建議太大型的樂器,除了寶寶拿不動外,音量也可能比較大。若是爸媽要演奏樂器給寶寶聽,建議選擇較高音調的樂器,因為根據研究,嬰兒較易聽見高音調的聲音。


科技無法取代親子互動因為高科技時代的來臨,家家戶戶都有電視、電腦和音響,這些科技也逐漸取代過去依靠人來做的教育。有些爸媽可能會讓寶寶看錄影帶學音樂、語言,李玲玉教授表示,錄影帶或電視都只是被動的學習,過度的視覺刺激,只會阻礙寶寶的聽覺發展,寶寶是要靠自己探索、學習,來將周遭的事物吸收進腦子裡,變成自己的一部分。而聽力的發展,更是訓練寶寶注意力,以及發展肢體控制、協調以及平衡的重要器官。
因此,各位爸比媽咪,千萬不要讓科技取代了你的角色,現在就一起帶著寶寶,親手做些音樂活動,不但可以給寶寶帶來一個愉快的童年,當然也可以增加與寶寶之間的親情,更可以讓他的身心擁有均衡的發展。

資料來源http://www.ymr.com.tw/KM/News.asp?Did=1988









********************************************************************************

正確引導2-5歲孩子接觸音樂

導讀:音樂對於寶寶來說可謂是好處多多啊!從小和音樂接觸頻繁的寶寶無論是智力發育還是情感發育都要比同年齡的寶寶都要來的高。那麼,如何引導孩子接觸音樂呢?以下分析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正確引導寶寶接觸音樂,可以從下面幾個階段來進行:

1、嬰兒依靠聽覺和其他音樂感覺體驗音樂,他們應該每天接觸音樂。
2、2—3歲幼兒需要包含著各種聲源的環境。
3、4—5歲幼兒的社會意識逐漸得以發展。
4、恰當的音樂活動經驗包括各種小組活動,如唱歌、歌曲遊戲和課堂簡易樂器的演奏。
5、另外,對嗓音、身體、自然界和樂器音響的個體探索活動機會也應包括在內。

通過下述途徑鼓勵嬰兒的音樂發展:

▲給嬰兒哼唱。
▲模仿嬰兒發出的各種聲音。
▲讓他們廣泛接觸各種音響,包括身體的、嗓音的、樂器的和環境的。
▲提供經選擇的音樂錄音。
▲聽音樂時,隨音樂的拍子、節奏型和旋律進行方向搖、拍、撫動嬰兒。
▲提供嬰兒能夠擺弄的、能發出樂音的安全玩具。

2-3歲幼兒適合的音樂接觸:

▲2-3歲幼兒需要包含著各種聲源的環境。如:有選擇的音樂錄音,即興歌唱的機會以及歌曲曲目的積累。
▲恰當的使用多種材料,以探索為主要方法,可以使他們打下一種豐富的基礎,以便將來發展對音樂概念的理解。
▲對這個年齡段來說,各種個體的音樂經驗甚為重要,所以不必強調幼兒的一致性集體表演的音樂活動。

2-3歲幼兒(至4歲時)對於音樂能夠:

▲遊戲時自由即興式地唱歌。
▲唱民歌和創作歌曲,允許有時與他人合作時不合拍,不入調。
▲自由敲打簡單節奏樂器,探索節奏樂器和環境中的音響。
▲隨成人對幼兒動作的擊樂伴奏走、跑、跳、奔、拍手、停。
▲知道樂譜為何物,稱之為音樂。

4-5歲幼兒適合的音樂接觸:

▲律動是這一年齡階段兒童表達他們音樂經驗的最有效手段。
▲他們喜愛用自己的思想、律動、語言和音響進行遊戲。
▲突出自由探索的各種音樂活動可以為他們日後的創造性音樂成長打下最積極的基礎。

4-5歲幼兒(在結束幼兒園教育時)對於音樂應能夠:

▲表演/讀譜
▲運用歌唱嗓音,並有別於說話嗓音。
▲在他們的自然音域內唱歌時基本上音準。
▲在律動和課堂簡易樂器的演奏中,表現出對拍子、速度、力度、音高及分句異同的意識。
▲喜愛唱無意義音節歌、民歌和歌曲遊戲。
▲運用圖片、圖形和其他符號來表示音高、時值型和簡易曲式。
資料來源:親親寶寶 安琪兒婦產 媽咪愛嬰網
媽媽育兒百科 整理
媽媽育兒百科發表。請正確引用網址:(複製必究)
資料來源http://mombaby.tw/article2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