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年12月6日 星期四

罵出好孩子?

罵出好孩子~~序

獎賞與懲罰的目的,是讓孩子從小就學會基本的生活習慣,這點不僅對孩子本身,甚至對父母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父母因為孩子年紀小而不忍心責備,等孩子長大了,父母仍然要為孩子的行為感到苦惱,那就太糟了。因此,父母親應該在孩子尚小的時候,研究出一套獎賞與懲罰的方法,以便教育他們成為有用的人。
  有人說:「懂得罵孩子的父母,同時也最懂得誇獎孩子。」這句話一點兒也不錯。
  愛孩子是需要技巧的,並不是高興就抱一抱,不高興就揍一揍,應該多瞭解孩子,體察孩子的心,並配合孩子的生活方式來教導他們。
  既然適度的獎賞與懲罰,可以培養孩子成熟的人格,那麼應該在何種情況下,以何種方式來罵孩子,或者稱讚孩子呢?本書有精闢獨到的見解,可供您參考。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6iCm4TORExSCE__7u24-/article?mid=197&prev=198&next=176&l=f&fid=10








*******************************************************************************

罵出好孩子一叱責要講究方法

第一章 叱責要講究方法




  ●責罵並不一定能使孩子變好
  ●不恰當的叱責還可能使孩子變壞
  ●叱責不當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要求孩子聽話應該說出理由
  ●對孩子的問題不要嫌麻煩
  ●要學會和孩子共同討論
  ●要讓孩子敢於說出不同的意見
  ●不能強迫孩子讀書
  ●應該允許孩子失敗
  ●不要強迫孩子做他不願做的事
  ●孩子需要讚許、表揚和鼓勵
  ●糖果和鼓勵
  ●遊戲與玩具
  ●責罵一定要說明理由
  ●不要一味地催促
  ●責罵無妨,但不可暴怒
  ●責罵時不要揭短
  ●不要多講孩子的缺點
  ●不要威脅和埋怨
  ●不要諷刺孩子

  
●責罵並不一定能使孩子變好


  叱責確實是教育孩子的一種方法。我國民間有句俗話:「不罵,孩子就不曉得厲害。」但是怎樣責罵卻大有學問。因為簡單、粗暴的叱責不但不能使孩子心服,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關懷;反而易引起孩子的反抗。這種叛逆心理一旦形成就會造成父母和子女間的隔閡和衝突。我就曾幾次聽我的女學生向我訴說她對母親的怨恨與不滿。她小時候,做事馬虎,常弄壞家裡的東西。有幾次洗碗,一失手把一疊子的萊碗都打爛了。母親聽見碗打碎了的聲音,就厲聲地責罵了她一頓。她心裡很不服。她覺得打碎了碗,她心裡已經很害怕,母親還一味責罵,於是對母親產生了一種強烈的不滿與憤恨。
  世間由於父母一句過失的話。過火的責罵而使孩子感到絕望,甚或自殺,以及舉刀殺死父母的事,亦時有所聞。
  另一方面,在我們生活中我們也常常還會發現另外一種情況。那就是大人責罵孩子時,孩子根本就不理會。他既不頂嘴也不反抗,就是不聽。你罵你的,他做他的,日積月累的結果孩子越變越壞。
  如此種種,是不是說,父母就不要責罵或叱責孩子了呢?當然也不是是。因為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不懂事,需要大人的教導;他們難免闖禍做錯事,也需要叱責。否則孩子就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滑越遠。
  教育孩子,古往今來對做父母的人來說都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做人本來就是一門很大的學問了,而比起做人,做父母就更是一門大學問了。在生活中我們時常可以看到一些人,他們很會做人。在與朋友和。同事的交往中,他們熱情周到。和藹、不卑不亢。然而在家中,他們卻不能妥善地處理與子女的關係。問題就出在管教子女時叱責的方式上。不是失之過嚴,就是失之過寬。不是把孩子管教成了小老實或木頭人,就是把孩子慣成了飛天蜈蚣。
  我在教育工作中深深體會到父母過多的叱責,嚴厲的管束不但會束縛孩子的主動性,也會扼殺其心靈的創造精神。
  我有個同事,她是一位很好的中學教師。她管教的學生遵紀守法,學科成績好。在家中對子女的要求也甚嚴。孩子在家不大叫大吼,吃飯時不許說話,坐在椅子上背必須伸直,家規一套又一套。孩子不留神,稍有過失,她就叱責。由於她長年的這種模式般的訓練,孩子雖然是變得聽話了,對人也彬彬有禮了,但卻也變得拘謹。怕事。被動。
  有一天,她的學校裡舉行觀摩教學,中午她未能回家。孩子中午放學回來,就坐在沙發上等母親。整整一個中午母親沒有回來,沒有給他們做飯,他們也就餓了一個中午。下午放學回來,母親問他們中午吃些什麼,他們說沒有吃什麼。母親問那個十二歲的姊姊,冰箱裡有速食麵,為什麼不取出來泡了吃。兩姊弟卻說:「你沒有講呀!」
  同樣的情形。那位教師在做菜,發現醬油瓶子裡沒有醬油。而家裡又適逢有客,菜不能馬虎,於是她只得叫她的女兒上街去買醬油。不巧,那天雜貨鋪盤點,關了門。只在門前擺了一個小攤。小攤上沒有瓶裝醬油,只有塑料袋包裝的。半斤一袋。一斤一袋的均有。女孩由於母親沒有吩咐可以買袋裝醬油,不敢買,結果空了手回去。
  在我女兒任教的小學也有類似的情況。她們帶領低年級學生到兒童樂園去,做完了集體遊戲,進行分散活動。學生可以自由玩耍,玩自己喜愛的遊戲:坐碰碰車。划船或坐電動火車……然而有的學生卻不知所措。
  這些學生之所以在多彩的生活面前顯得這樣無能,主要是因為他們在家中常遭父母的叱責。父母管得過嚴,而形成了怕事的被動習慣。
  這些孩子只知道聽從大人的吩咐,自己從沒有主見,也不敢有自己的見解和要求。他們既沒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也沒有自己的判斷力。當然也就更談不上有什麼創造性了。
  這些都一一說明,父母管教的方式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孩子的發育與成長。過多的或不當的叱責不僅會束縛孩子的主動精神,也會扼殺兒童的獨立性和創造性並給孩子的心靈造成嚴重的創傷與依賴性。
  然而今日的世界卻到處充滿挑戰,它要求獨立思考、堅強的意志、創新與創造。

  
●不恰當的叱責還可能使孩子變壞


  前面已談到,管教過當,或過多的叱責可能引起子女的反感,甚至憎恨。那是危險和可悲的。
  但是另外還有一種危險。那就是孩子對叱責置之不理。口頭上不反抗,內心不服。你越罵我越要做;你越不喜歡,我越要做。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曾對父母的責罵是否對孩子成長有所影響進行過研究,他把父母責備孩子的不良態度分為下列幾種,並且舉出了一些會使孩子變壞的責備方式:
  難聽的字眼一一良瓜。騙子、不中用的東西。
  侮辱——你簡直是個飯桶!垃圾!廢物!
  非難——叫你不要做,你還是要做,真是不可救藥!
  壓制——不要強詞奪理,我不會聽你的狡辯!
  強迫——我說不行就不行!
  威脅——你再不學好,媽就不理你了!你就給我滾出去!
  央求——我求你不要再這樣做了,行吧?
  賄賂——只要你聽話,我就給你買一輛自行車。或者:只要你考到一百分,我就給你一百元。
  挖苦——洗碗,你就打爛碗;真能幹,將來還要成大事哩!
  這種惡言惡語,強迫、威脅,甚至挖苦,都是一個年輕母親在氣急了的時候,恨鐵不成鋼的情況下,訓斥子女時常採用的方法。但是,它們通常也是最不能為孩子,尤其是有些反抗性或自尊心強的孩子所接受的。它們不但不能把孩子教好,只會把事情弄僵,在不知不覺中給予孩子不良的影響。至於央求和用金錢來誘惑,更是只會把孩子引上邪路。這方面的例子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實在是太多了。近年來發生的子殺父就是一個慘痛的教訓。父親對兒子的要求非常嚴格,略有過失,便打罵,兒子在不堪如此對待之下,有天下午趁父親午睡之際,終於拿刀殺死了父親。由於父母管教方式的不當,而產生的類似的悲劇大多了。因而,在這裡我想針對上述不好的責備方式,提出一些管教孩子的原則。
  這些原則談起來簡單,就是在孩子做得好,做出了成績時,要及時肯定和適當的讚揚,鼓勵孩子繼續進步。當孩子做錯了事或闖了禍的時候,作父母的一定要冷靜,查明事情原委、弄明事情真相,然後再責備。
  怎樣責備孩子才較為恰當呢?這裡基本上可以歸納出三條原則:第一,首先是要肯定孩子們的人格。作父母的一般常認為孩子小,尚未成人,談不上什麼個人的人格。這是極端錯誤的。孩子是有其自身的人格和自尊心的。只有承認他們的人格,並且尊重他們的人格時,叱責和責備才會為孩子所接受。否則,孩子不會乖乖地聽父母的話。第二,必須讓孩子明白自己為什麼挨罵,錯在哪裡?如果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錯誤,而且有所醒悟,就可不必再追究。因為父母斥責的目的也就是要讓孩子知道、認識自己的過失。否則一味地責備只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反而引起相反的效果。第二,告誡孩子不要重犯。與此同時,父母還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正確的做法告訴孩子,由孩子自己決定一些原則,具體的作法還可因人。因地而異。不過,總而言之應該瞭解孩子的心理,理解孩子的心情,弄清事情的原委。對孩子的過失不誇大,也不掩飾。責備時,冷靜而又熱情。不使用偏激的語言,字字句句都說在一個理字上。要使孩子感到親切,感到爸爸媽媽是講道理的;目的在教育自己學好,教育自己做事做人,完全是為了自己好;因而樂於接受父母的斥責。絕不能使孩子感到委屈,感到冤枉。或者感到父母蠻不講理。因此,在訓斥孩子時,父母既要嚴肅,又要冷靜;同時滿腔熱誠。
  嚴、冷、熱一一這三個字談起來容易,道理也淺顯易懂,但真正做起來卻很不容易。雖然,沒有一個父母會承認自己不講理;但在責備孩子時,在氣頭上,自以為講理實際上蠻不講理,或者只許講自己的理,不許兒女講兒女的理,卻是常有的事。這就是為什麼強調要冷靜。

  
●叱責不當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在前面我曾經談到了一件事實。就是教師帶領兒童到兒童樂園去,在結束集體遊戲後,教師就吩咐孩子們自己去玩自己喜愛的遊戲。這本來應該是孩子們皆大歡喜的事;他們可以自由玩耍。而有些孩子竟然木然地站在那裡不知應該做什麼。因而也不禁使老師感到驚訝。老師沒有吩咐,沒有佈置,他們就不知如何行動。沒有了指示和佈置,他們就無所適從。孩子們的天真哪裡去了?!他們的主見和喜愛哪裡去了?!這些固然值得老師們深思,但更應該值得父母們深思和反省。平日是否對孩子們的行動管束得過多了呢?叱責過多了呢?
  有些父母,尤其是母親,樣樣事情都要求按照自己的意思和方法去做。一看到孩子的所作所為不合自己的心意,甚至不是自己的方式。方法,就出來指責:「應該這樣做,而不應該那樣做」。實際上一件事情通常是可以有多種方法的。在同一條件下,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反應。於是,產生不同的行為方法。這些都屬正常現象。只允許一個模式,尤其是自己的模式是不正確的。另外,給予孩子大多的指示和提出太多的要求,會損害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立性。相反地,如果孩子們遇到某些問題時,我們給孩子們一些機會去思考。行動,自己去學習如何處理問題,便能養成他們的獨立性和判斷力。如果樣樣事情做父母的都預先下了判斷,作了吩咐,孩子自己沒有機會去思考,當然也就不會再去思考了。這樣就會養成孩子被動的習性和依賴父母的思想。因此一旦脫離了父母或老師,他們就茫然不知所措。有的父母過於溺愛孩子,事事代勞,樣樣包辦,不讓孩子動手,那當然更糟。
  反之,如果父母能從小就養成孩子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孩子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就會自然而然地奮發向上。努力進取。
  這裡不妨舉一個常見的例子。孩子放學回來,很多母親就逼他們做作業:「到屋子裡去,做完了作業再玩!」或者「先到外面去玩,玩夠了就回來做作業!」後者表面上看似比前者要開明些,允許孩子玩一玩。實際上這兩種作法都值得斟酌。因為這都是強迫孩子接受父母的意志。
  其實,如果孩子已經多少有了些思考能力和獨立的要求,我們就應該盡量給予孩子們自己思考的機會。讓孩子自己去決定應該從什麼做起,是馬上就做功課呢?還是先玩耍一會再做功課。這樣既培養了孩子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孩子們又能高高興興地做功課。當然,這樣做,絕不是要父母放任孩子不管。對孩子的選擇和決定,父母親既應監督,也應檢查;必要時,還應給予幫助,幫助和啟發孩子作出正確的選擇。這是因為孩子的選擇有時不一定完善。它們可能會有不夠妥當和欠缺的地方。只要沒有什麼不良的後果,父母就應盡量不插嘴,讓他們自己去總結,並從中吸取教訓。

  
●要求孩子聽話應該說出理由


  我們常聽見一些父母在叱責孩子時說:「難道連父母的話你都敢不聽了?」或者:「你敢不聽?」這當然也是父母對不肯聽話的孩子,氣得沒有別的辦法時才說出的氣話。而且它也似乎成了父母在對付不聽話的孩子最後的一張王牌。
  這是一句強迫的話,而且還帶有威脅。如果孩子很小,是個小學生,孩子聽了可能會真有些懼怕,因而也會屈從。但是,這種王牌。這種強迫加威脅長久了,對孩子的頭腦、思想的發展卻都會造成一些消極的影響。
  「連父母說的話你都敢不聽!」這話的背後就是「父母所說的具有絕對權威,而且也是絕對正確的。你必須服從,不容討價還價廣這是顯示父母權威的一種恐嚇行為。這是父母要求孩子們的絕對服從。平日我們所常說的「聽話」,實質上就是服從。
  這種話會妨礙孩子完整人格的發展,影響他們思考力的發育和成長。他們可以成為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但同時也可能變成毫無判斷能力和無法獨立生活的人。
  「不容討價還價」,「不容爭辯」。這常是我國父母對子女的要求。而在歐美,父母對待子女的態度、教育子女的方法就大不相同。他們不主張強迫,更不主張威脅。在子女不聽從父母的時候,他們先瞭解孩子的心理,傾聽孩子的意見,然後再告訴孩子:「為什麼應該這樣做?」直至孩子心服口服為止。
  因為孩子小,不容易理解父母話中的道理。這時,父母就要耐心地說明自己的看法和要求,讓孩子認同父母的道理,進而知道什麼是對是錯,什麼是好是壞。久而久之,孩子自然而然便能養成自己判斷的能力了。
  相反,不加以任何解釋,不作耐心的說服,只是說,「難道你連媽媽說的話也不聽嗎?」這樣強迫孩子服從,他們並不知道父母是對的以及對在什麼地方;自己是鍺的,錯在什麼地方。孩子盲目的服從,也就無從養成自己的判斷力。更壞的是有的孩子不服從,消極地或公開地與父母對抗。

  
●對孩子的問題不要嫌麻煩


  小時成績的好環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一生。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小學班上成績很好的學生,上初中和高中後成績下降,這種例子屢見不鮮。我孩子班上的同學和我的同事好友的兒女中,就有很多這種事例。反之,小學成績不太好,進中學後成績斐然的亦到處可見。尤其是在男孩子中,更為常見。
  這是為什麼呢?一些孩子成績下降了的父母更是為此事迷惑不解。「乖乖的一個孩子,怎麼突然趕不上進度了?」這其中的奧妙,或者說,事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小學功課比較容易,只要順從父母「好好用功」,孩子就能獲得好成績。初高中課程難度逐漸加大,需要個人思考的成分日益增多,這時是孩子本人的意志,而不是父母的意志,父母便無法再左右孩子成績的好環了。這是因為單純的死記硬背已不能解決學習中的一切問題,學科的功課越來越多地要求孩子們獨立思考。因而孩子對所學的課程不感興趣,不肯動腦筋,就會學不懂、學不精,更不要談做作業了。反之,如果孩子對新鮮事物,新的學科能抱有強烈的興趣,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就會去自尋答案。求知慾和好奇心是每一個人,每個兒童和孩子都天生具有的,只是程度強弱和大小有所差異罷了。這就是為什麼每一個孩子在小時候都喜歡見了什麼就問父母:「這是什麼?」和「為什麼?」
  兒童三、四歲的時候,是最喜歡發問的時候,也是兒童智力發育的重要時期。到了小學低年級,孩子開始接觸書本,求知慾和好奇心增加,於是常問父母「為什麼?為什麼應該變成這個樣子?它是怎樣變來的?」父母這時如果因一時答不出而斥責孩子,或因有事而嫌棄孩子厭煩!「我現在很忙,沒有時間跟你講。」或者乾脆罵:「你怎麼這麼嚕嗦,別再問了廣或「只有你的問題多,下次不帶你出來了!」
  父母這種粗暴的態度就會撲滅和冷卻孩子開始萌生的求知慾和日益增長的好奇心。如果這種情形反覆出現,就會使孩子逐漸對一切不感興趣。當然,在學校裡對新的功課就不會產生什麼強烈的興趣了。尤其是當功課有了一些難度的時候,更是如此。心灰意懶。這個道理也很簡單:我問你們,你們還嫌麻煩,我不問就是了。
  這當然是極端鍺誤的作法。旺盛的求知慾是孩子聰明成才的先決條件。所以,父母應重視孩子的發問,並加以鼓勵。
  孩子的智力有限,理解力有限,當然對於孩子們的詢問,不一定要解答得很詳盡。但絕不可隨便編個理由敷衍,更不可違背科學亂講。有些問題一時實在無法回答,也應該耐心地講清楚:「你好好用功讀書,將來你自己就會瞭解的」。因勢利導地引導孩子的興趣自然發展。這應該是父母在教育子女中的一項首要任務。
  發明蒸氣機的瓦特,由於少年時期看見水壺蓋被蒸氣所吹動,於是對蒸氣產生了興趣,而不斷研究,最後發明了蒸氣機。所以孩子好問,可以說是一種好事。
  有的問題,確實答不出來。這時也不妨但白地向孩子承認:「媽不知道。」或「媽也不清楚。將來我問清楚了,再告訴你。」這樣做並不是什麼丟人的醜事。因一個人本來就不可能什麼都清楚;同時也不應忌諱向孩子說明父母讀的書不多,過去沒有條件上大學等等。更重要的,這樣做可以從小教育孩子對科學和學習應該採取老實的態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讓孩子從小養成一種求實求是的精神。

  
●要學會和孩子共同討論


  孩子們開始認識世界,接觸世界,他們會有很多的「為什麼?」
  「這是什麼?」這是因為外界的一切對他們而言都是新鮮的,他們急切想認識它們,知道它們。
  因而,要回答孩子的「為什麼?」就並不容易。他們的問題常常會使父母無言以對。要回答得當,就有很大的學問了。
  春天,父母常愛帶孩子到公園去玩。看到初春盛開的桃花,母親會指給孩子看:「你看這桃花開得多好看!」這時,有的孩子就會好奇地問:「桃花怎麼會開的呢?」這個問題,母親還不難回答。她可以說:「春天來了,桃花就開了。」然而什麼是春天,為什麼到了春天花兒就要開,孩子仍然是迷霧一團,於是孩子不免要問,「為什麼桃花要在春天開呢?」
  孩子們這類天真的問題很多,有些確實還很難回答。這是由於許多大人們認為是當然,或自然的事情,孩子們卻覺得新鮮稀奇。「為什麼?」正是孩子們推想出來的問題,也是他們求知慾的表現。如果這時父母對他們的問題等閒視之,隨隨便便給以搪塞,就會抹煞孩子對周圍事物的興趣,扼殺孩子的求知慾。時間久了,孩子的推理思考能力,也會逐漸減低。
  相反,如果父母對孩子說:「是呀,為什麼桃花在春天就會開花呢?這個問題問得好。」然後和孩子耐心地解釋並提出一些啟發性的問題:「春天的天氣是不是暖和些屍「冬天乾枯的樹葉現在沒有了,天氣一變暖,又長出了新的嫩葉,對嗎?所以天氣一變暖,花兒也就開了。」如果能夠這樣與孩子討論,啟發孩子思考,發表自己的看法,那麼就會增強和提高孩子的求知慾。同時,也會增加母子之間的親密關係。
  學會與孩子共同討論,在子女的教育中還有更為重要的一個方面。那就是對孩子提出的要求,我們不能滿足或不應滿足時,我們不應粗魯而簡單地拒絕:不行!不准你去!或者在我們父母提出的要求,兒女不同意時,我們也不應簡單地採用命令方式:這事媽已經決定了!
  具體地來說,九、十歲的孩子都喜歡到動物園去看動物。春天來了,孩子早就盼望著有一個節日,父母能帶他們到動物園去玩。一個春和日麗的星期天,小寶眼看左鄰右舍一家一家地走了,於是嚷著說:「媽,咱們也到動物園去玩吧!我要看河馬。」母親由於那天有事,而且身體也不大舒服,便簡單地拒絕了。於是小寶哭了一上午,弄得一家人不痛快。當時如果母親能夠體諒孩子的心情,心平氣和地和小寶講清楚自己的處境,與小寶商量、討論。他們不難達成一項協議:下星期天到動物園去看河馬。或者媽身體不太舒服,動物園太遠了,到較近的公園去賞一賞花。
  隨著孩子年歲的增長,子女在喜好和興趣,甚至交友諸方面看法都會與父母有分歧。這時父母對子女的一些喜愛與興趣絕不能簡單地禁止。而應在充分尊重的前提下與子女討論,以求得共識或找出正確解決的途徑。我自己就曾遇過有關此類棘手的問題。孩子上高中後交上了一個不大讀書的朋友。俗話說:近未者赤。近墨者黑。所以不贊同孩子與那個同學常來往。有一天,當孩子又要找那個同學去玩的時候,我攔住了他。「你又要去找小字玩呀?我不喜歡你同他過多的接觸」。孩子不以為然地問道:「為什麼?他又不是什麼壞人。」確實,小字並不是什麼不三不四的壞人,只是不愛讀書。我不能以此而禁止兒子與他交往。但我又耽心交往的時間久了。孩子會受他的影。響也失去上進心。因為學好千日不足,學壞一日有餘。於是我只得以商量的口氣問道:「你為什麼喜歡同他來往呢?他有些什麼優點?」孩子由於沒有感到什麼壓力,所以未多加思索地便說:「他為人很好啊,我喜歡和他聊天。」這時,我也就說出了自己的耽心:「小宇是個不壞的孩子,但是他有一個嚴重的缺點,不讀書。而青少年時代正是你們應該發憤讀書的時候,錯過了這個黃金時期,你們將來會受到一生中無法彌補的損失。你如果真心與他交朋友,你就應幫助他努力學習。你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你就必須與他保持一定的距離……」經過這次談話後,兒子才又把心收了回來,不再有時間就同小宇泡在一起胡聊了。
  大人學會與孩子共同討論既可以增加相互的理解,也可以避免家庭中一些無謂的爭吵;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教會孩子在社會上怎樣做人和與人共事。因為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只要與人相處,分歧是不可免的。

  
●要讓孩子敢於說出不同的意見


  母親們都喜歡孩子聰明。聽話。可是有時聰明的並不一定聽話,聽話的不一定聰明。作教師的也是一樣,尤其是小學。中學的老師總喜歡自己的學生聽話,少給自己找麻煩。雖然他們也知道過多地要求聽話會妨礙兒童的智力發展。
  由於家長和老師都喜歡孩子聽話,所以勇於說出自己不同的意見——不同於父母和老師的意見的孩子通常不受歡迎。不過有時也會有例外。
  我的一個學生,她在小學教書。她告訴過我一個有趣的故事,同時也是很有啟發性的故事。有一次她上一年級的數學課,她問:「一棵樹上站著三隻小鳥。一個頑皮的孩子用彈弓打掉了一隻,試問樹上還有幾隻?」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舉手說:「一隻也沒有了。樹上應該是零只。」而一個平常不太愛說話的孩子卻舉手說:「三減一等於二,樹上應該還有兩隻。」引起全班同學哄堂大笑。但那個孩子卻執著他說:「就是兩隻嘛」。於是教師啟發說:「打掉的雖然是一隻,但是彈弓一響,其他的兩隻就飛走了。」這樣才結束了那場爭論。
  那個學生雖然是答錯了。但是我聽了這個故事,我卻覺得那位同學很值得稱讚。因為他能不為多數人的意見所左右,而有自己的主見;不怕被人恥笑,而敢於堅持自己的主張。發現「萬有引力」的牛頓少年時代很少和同齡的孩子一起玩耍,而愛獨立摸索研究事物,在學校裡他曾被譏嘲為「鄉巴佬」。發明「相對論」的愛因斯但的座右銘之一就是「從他人的意見中獨立出來」。這兩個科學家的發明和創見,正是因為他們能獨排眾議。當然,這樣作是不容易的。因為有時他們要頂住外界的冷嘲熱諷和各種壓力。現在的許多公司或企業裡,一些年輕人之所以被選拔提升為經理,就是因為他們具有獨特的見解,能開拓、推動公司業務的發展。
  不過事情儘管如此,我們的父母仍然喜歡自己的孩子在家聽話,在外不標新立異。當自己的孩子和同學的意見不合時,他們就擔心「這樣會受大家的討厭」。這實際上就是強迫孩子順從大家的意見,不利於孩子的自我發展。
  法國人則全然不同。他們輕視受他人意見左右的人。他們讚許孩子有不同的意見,他們喜歡孩子相互討論和辯論,借此磨練孩子的處事能力。
  因此,在孩子反對父母的意見時,我們不應輕易地責備孩子不聽話。如果孩子的意見是錯誤的,也應該耐心他說明、解釋。這樣,才能養成孩子有主見、有創造性。
  我國是一個具有幾千年封建歷史的古國,存在的封建意識在我們的頭腦中還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喜歡兒女聽話,百依百順,容不得兒女的反對意見,更容不得兒女的反駁。而現在時代已經變了,再要求兒女們百依百順是很難做到的,而且也不一定就正確。兒女們有時的反對或者有不同的意見並不一定就是什麼了不起的錯誤,更不是對大人的不尊重和不敬。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許多事情本來就可以是這樣做,也可以是那樣做。
  並不是只有一種方法才能做。俗話說:「條條道路通羅馬」,也就是這個道理。
  我記得有一次我妻子要兒女去買米。女兒拿了兩個提包就準備出門,我妻子看見把她叫住了:「你怎麼不拿小推車去拖呢?還拿兩個提包!」
  女兒不以為然:「我。拿兩個提包,一手提十斤就拿回來了,何必還推什麼車子呢?」
  妻子卻堅持說:「當然是推車子方便得多啦!」
  其實,這種爭論完全是多餘的。女兒喜歡用手提,就讓她用手提好了。如果真是吃力的話,那麼下次不用大人提醒,她也會自己要用推車的。這既是對女兒的尊重,也是讓孩子們自己到生活中去學會經驗。一個人只有通過自己的實踐獲得的知識也才最牢固。
  同時,一個人只有對生活有自己的看法,才能肯定自己的生存的目的,並才能為達到目的而努力。當然,在兒女這樣做時,也不應排斥向父母請教,排斥父母的教導與提醒。

  
●不能強迫孩子讀書


  現在孩子們玩的東西越來越多。有的孩子放學回來,書包一丟,就玩起了電動玩具,一玩幾個鐘頭。或者往沙發上一坐,打開電視就看了起來。正書也不看,功課也不做。急壞了做媽媽的。有的父母氣急了,沒有辦法,就搶掉孩子的電視遊樂器,或砰地一下關上電視:「快去做功課!整天正書不念,看你將來怎麼得了!」
  做媽媽的越是不准,孩子們越是要看,要玩。這種強迫孩子唸書的教育方法,是最容易引起反效果的。因為如果孩子對書本(功課)不感興趣,強迫孩子去念,孩子只會對唸書感到痛苦,會討厭書。而且作父母的愈叱責,愈強迫,孩子愈討厭。
  所以,當孩子沉迷於電視遊樂器和電視的時候,不能粗魯簡單地關掉,而應當想辦法使孩子轉移興趣,使孩子對功課產生興趣。例如母親可以問:「你今天的功課做了嗎?」或者「你們今天上什麼課?講了一些什麼問題?那些問題都聽懂了嗎?」「你覺得今天的功課有趣嗎?」誘導孩子對功課產生興趣。
  現在日子過得好了。家長都很少要求子女做什麼家務,」甚至連掃地、洗碗都是由父母包了下來。他們只要求子女讀書,讀好書,希望子女成才。因而孩子不讀書,或者不用功讀書就成了當前許多父母責罵兒女的主要或唯一的原因。他們對子女抱的希望越大,要求愈切,督促就越嚴。而子女不能瞭解父母的這番苦心,因而對父母的督促。甚至規勸和責罵聽不進去,仍然貪玩,是常有的事。這原因也很簡單:孩子天生都是好玩的,孩子愛玩,不足為奇。其次讀書與玩相比是一樁苦事。因而,如果孩子沒有求知的慾望,不明確讀書的目的,對讀書激不起興趣,父母的責罵只會徒勞無益。我從前的一位鄰居就是這樣。母親自己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家庭環境的變化,使她沒有機會進中學讀書。她終身引為憾事。因而有了女兒以後,一心就想一定要讓女兒多讀些書,絕不能讓女兒走自己的老路——當一個大老粗。然而,她的這番辛酸的歷史,女兒並不能理解。因而每當她督促和責罵女兒不好好讀書時,反而引起女兒的反感——我就是不讀。那位母親經常同我提起這事就抱怨說:「我真不懂他們為什麼有這麼好的條件卻不用功讀書;我們那時沒書可讀,卻想讀得要死!」事情就是這樣:人們對得到的東西通常並不珍惜,而對得不到的東西卻總是無限嚮往或追求。
  父母要求子女用功讀書是正確的,父母督促子女讀書也是應該的,而且是父母應盡的職責。否則,子不教,父之過。因為青少年時代正是求學的最好時期。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但是讀書又不能強迫。因為父母可以把子女鎖在書房裡,但父母卻不能把書本,把知識塞進兒女的頭腦。知識的吸收與消化必須通過孩子自身的努力。所以,父母要想讓子女努力學習,當然應該督促;孩子不懂事,不懂得讀書的重要,也可以罵、應該罵。但是如果孩子喊不聽,罵不怕,仍然是貪玩而不讀書,則應該作耐心細緻的說理工作了。只能是通過耐心細緻和熱情的關懷,幫助孩子自己認識讀書的重要,並對讀書產生興趣,由不自覺而逐漸變為自覺的學習。同時,父母還應該熱情地幫兒女妥善地處理好玩與讀書的關係,做到有勞有逸。學習好,休息好。
  因之,我們也不應一味地反對孩子玩電視遊樂器和看電視。因為它們對啟發和發展孩子的智力和想像力還是有益處的。只要不是過度沉迷於遊戲,就應當允許孩子做一些他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只允許孩子看正書或做功課一方面難於做到,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孩子僵化和呆板。所以應該通過看兒童書籍和電視以及玩電視遊樂器使孩子多方面接觸世界和事物。
  否則家裡的電視機關上了,孩子可以跑到鄰居家裡去看。家裡不許玩電視遊樂器,他跑到外面去玩。孩子如對功課不感興趣,認識不到讀書的重要,即使人坐在書桌前,心思也可以仍在電視上。
  再者,父母在要孩子讀書,教育孩子讀書時,除不能強迫外,也不應提一些過高的,顯然是孩子一時無法達到的要求。前面講的長沙晚報上報道的那位老農也是恨鐵不成鋼,要孩子讀好書的心情過於迫切,提出了不恰當的要求:考幾個一百分。一個完全不願讀書的孩子一夜之間可以變成一個考百分的孩子嗎?這無異於在把孩子往死路上逼。所以,只能循循善誘,逐漸提高要求。
  讀書不能強迫,還有另一方面的意義。那就是在兒女不願讀書時,父母應該冷靜地瞭解和分析孩子不肯讀書或功課不好的原因。有的孩子由於身體和智力的原因確實無法讀書,讀書困難很大。這種情況也是有的。這時就更應該關懷他們,愛護他們,與孩子一起共同尋找對策,更不能強迫。同時,父母在教育和培養子女時,也應因材施教。

  
●應該允許孩子失敗


  孩子好奇心強,常常看見大人們做什麼,就吵著要做什麼。男孩子看見哥哥或父親騎自行車,就會哭著要騎自行車。雖然他的腳還踢不著踏板,卻總是躍躍欲試。女孩子看見母親洗衣,有時也哭著要洗衣。這既是孩子的一種好奇心,但同時也是孩子獨立意識的表現,表現他們和大人一樣也能夠做。因此,在他們要求這樣做時,不要隨便對他們潑冷水:「你人才比車子高一點,就想騎車子,別把車子摔壞了。」或者:「人小小的,就想洗衣,反而把衣服洗髒了!」
  這樣潑冷水很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妨礙他們的成長。雖然孩子確實是大小了,還不可能做這些事,但孩子有了這種獨立意識,有自己嘗試的意願,作父母的就應該盡力從旁協助,給予孩子自由發揮的機會。這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而且當他們嘗試時,沒有做好,也不應苛責。因為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學習和熟悉的過程。因此,對孩子給予協助和適當的鼓勵是最可取的方法。這樣,孩子的上進心才會愈來愈強,進一步向自己的能力挑戰。
  有一位著名的企業家說過:「千萬不要害怕失敗,害怕失敗就會畏縮不前!」一個人一旦有了畏縮心理,就會什麼事也不敢做了。企業家的這句話同樣也適用於父母對孩子的教育。
  如果孩子想做什麼新的嘗試,父母一聽就先說:「你做得好嗎?莫做錯了,把東西搞壞了!」這樣孩子就會猶豫畏縮起來,沒有了信心!而信心則常是一個人做成事的後盾。反之,畏縮、害怕失敗,心理上首先就失敗了,便更容易把事情做壞。
  有個圍棋家說過:「不嘗試是無法知其成敗的」。因而這位圍棋家以此話勉勵自己的弟子。所以他的弟子們都敢積極地進行挑戰,而且多數成為了棋壇名人。
  學功課也是這樣,只有敢於提問題,又敢於回答問題,才能把一門功課學好。一個在英語課堂上不敢開口,怕講錯的人,是絕對學不了英語口語的。
  因此,當孩子們要求做某種嘗試時,即使我們知道會有許多困難,或者不會成功,但還是應該給孩子們一個嘗試的機會,讓他們去考驗自己的才能。有時孩子能想出父母想不到的辦法,超乎平常的構思,也不一定。如果事先就肯定會失敗,而不許孩子嘗試,那麼孩子內心潛伏的無限可能性就會因而得不到發揮。這種害怕失敗的心理狀態,會使孩子不敢輕易嘗試新的事物,養成孩子保持緘默和消極、被動。
  而事實上,任何人的成功通常都是經歷了無數次的探索與失敗的。任何人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都有一個學習與實踐的過程,而且開始通常也都是做不好的。而是通過不斷的實踐,才由做不好達到了做得好。就以洗衣服這樣一件簡單的事而論,一個人初次洗衣服時肯定洗得不甚乾淨。因為他沒有洗過,沒有經驗,不知道怎樣才能洗得乾淨。做飯也是一樣,很多人第一次做飯,不是少放了水,把飯煮得過硬,就是多放了水,把飯煮得過稀。這是不足為怪的。因而如果孩子在第一次做什麼事,做壞了,父母不要過於責備,而應幫助他總結經驗,找出沒有做好的原因。下次也就可能做好了。所以,正確的態度,不是埋怨。責罵,而是熱情的幫助孩子找出失敗的原因。俗話說:「失敗為成功之母」,也就是這個意思。沒有失敗,何來的成功?!
  不過這個道理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事實上也並不容易。我就見過有些父母,他們看見孩子沒有把事情做好,就乾脆自己做了起來。他們的說法是:「我自己動手省事得多。」
  現在有些孩子在考大學時,由於某些原因臨場發揮得不夠好,而沒有考上。這時父母就焦躁不安,於是埋怨、責罵。這種作法是極端錯誤的,而且不利於孩子再戰。像孩子考大學這種大事,我們當然不希望子女落榜;但同時我們卻又必須允許和容忍孩子失敗。一時失敗了,壞事既然已經發生,父母就絕不要再埋怨和叱責。反之,應關心和體貼孩子的痛苦,同他談心,共同找出考試失敗的原因,想出克服的辦法,找出前進和努力的方向,激勵孩子再戰,爭取下次戰鬥的勝利!

  
●不要強迫孩子做他不願做的事


  家長們都希望兒女成才。年輕的父母更是望子成龍心切。在兒女的智力投資上不惜一切。他們聘師教孩子寫字、認字,甚至彈鋼琴。有的孩子生性好靜。坐得住,拿支鉛筆給他亂畫,他也喜歡。從前我家摟下的一位鄰居的孫子就是這樣。他一個人拿一支鉛筆一張紙坐在小桌子跟前能畫上一兩個鐘頭,不吵不哭。一個三。四歲的孩子跟一個小大人一樣。念小學以後,一直在兒童美術班學畫,確實畫得不錯了。但這樣從小對畫畫有興趣,喜歡畫的孩子畢竟是少數。而我所見更多的是父母強迫,孩子們畫畫、寫字、彈琴、而且還硬性規定每天必須畫幾小時,寫幾小時的字或彈幾小時的琴。一個三、四歲,五、六歲或七、八歲的孩子正是對外界一切都感到新奇。最好玩的時候。你現在要把他關在屋子裡,鎖在書桌旁。鋼琴前,他怎麼會受得了呢?而且還是一兩個鐘頭。於是有的就只得逃跑。父母發現後,當然少不了要挨一頓訓斥;同時還得老老實實地又坐回去:「你再跑,看我不打斷你的腿!」
  孩子沒有興趣,沒有學習的要求,父母只是管束、訓斥和強迫,孩子是學不好的。而且時間長了,孩子還會對畫畫、寫字、彈琴反感,厭惡,以致消極對抗。這樣的事我見過和聽過的都很多。那就是:你一定要我畫,我就亂畫……父母一來檢查:畫的畫是圓圈圈,字寫的東倒西歪……這還是好的,老實的。
  早一兩年報上就報道過這樣一個悲劇。一個小學生,家裡要他學鋼琴。每天下午放學,就必須先練一個小時鋼琴,然後做功課。星期天更是得忙上一上午,上教師家裡學琴——孩子對彈琴沒有興趣。他看見鋼琴就厭惡,他幾次想把鋼琴毀掉,幾次反抗:「我不彈,我不要學。你打死我,我也彈不好廣但父母卻不顧孩子的興趣與反抗,一定要孩子學:「已經學了兩年了,花了這麼多錢了。你應該爭氣,把琴學好!今後每天不彈熟練習曲,就不許出去玩!」
  孩子無奈,為了斷掉父母要他學琴的念頭,有一天在放學回家時,他用石頭砸了自己的一根手指。
  藝術家是需要從小培養的,兒童的智力也應該從幼兒時開始啟發;同時應該先從培養兒童的興趣著手。而且興趣又是因人而異的。絕不能由父母來主觀決定或強加於孩子的身上。在幼兒時期,作父母的可以鼓勵孩子們學習和接觸各種事物:畫畫、寫字、彈琴、跳舞、武術等等。啟發孩子的興趣,讓他們自己產生學習的要求。只有當孩子們自覺地願意學習時,他們才能把坐在桌前畫畫、寫字、坐在琴前彈琴當作一樂事。一兩小時還嫌少。他們的學習也才會進步。
  反之,沒有自覺的要求,即使可以強迫一個時期,也不可能持久堅持下去。這是因為一個人不論做什麼事情和學習什麼東西,只有當他把自己的身心都投入到那件事情上時,才能做好或學好。我有一個同事為了培養兒子畫畫,她有好幾年沒有休息過禮拜天,也沒有休息過寒暑假。因為一到禮拜天、寒暑假,她就要陪兒子到少年美術班去上課。兒子在她的監督和半強迫下畫了二、三年,當然也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績,還得過獎,受到過外國朋友的稱讚。但是,當那個孩子一人小學,母親不可能時刻控制住他時,他就再也不拿畫筆了。
  另外近兩三年社會上又興起了經商熱。人人都只想賺錢。於是有些父母不讓孩子讀書,要他們未成年的孩子輟學去做買賣。這當然是一種短視,而且是極端錯誤的,貽誤了孩子。因為經商、做買賣也是極端需要知識的。一個文盲是做不好生意的。
  而且更糟糕的是:有的孩子要讀書,死命要讀書,不肯去做小買賣。可是父母則鑽到錢眼裡去了已經出不來了,強迫自己的子女輟學。曾有一個縣的商人,就因為強要念中學的女兒輟學去做生意,女兒不肯。在父親的一再逼迫下,自殺了。
  所以,作父母的絕不可以濫用自己的權威,強迫子女做他們所不願做的事。哪怕是好事,父母的要求是正確的,也只能耐心地開導,絕不能一意孤行,強迫、蠻幹。

  
●孩子需要讚許、表揚和鼓勵


  父母希望自己的兒女成才,對兒女的學習成績通常十分重視。即使平時沒有時間關心孩子的學習、輔導他們的功課;但每逢考試,不分大考小考,家長總要問一問成績,看一看分數。孩子得了高分,孩子得意,父母也高興。又是讚許,又是獎勵。家長這樣作,肯定孩子學習上的成績,與孩子分享成功的歡樂,鼓勵孩子繼續進步是正確的,也是應該的。因為人都需要別人的關懷,需要鼓勵,何況孩子?!
  但是,有的父母一看到孩子的成績不好,或是考試不及格,臉馬上就沉了下來:「怎麼考得這麼差?!真丟人!」或者:「不及格,你的書怎麼讀的?真是蠢死了!」孩子沒有考好,或者不及格本來就有些著急和不好意思,甚至難受。羞恥之心人皆有之。因而,這時孩子最需要的是親人的關懷,尤其是父母的關懷。如果這時父母能更加關心他一些,幫助他找出失敗的原因,鼓勵他從中吸取教訓,努力學習。孩子也可能會奮發努力,趕上進度。反之,如果像前面所講的那樣一味指責,孩子只會更加悲觀。失望,甚至內心很可能反抗:「丟人就丟人,我笨,我學不好!」進而走上撒謊、塗改成績的道路。這樣的事,不是沒有;而是經常發生。
  還有一種情況也是值得注意的,就是有些孩子別的成績都好,偏偏主科成績不好。我就過見過這樣的孩子。於是她母親說:「雖然你的體育和勞作成績好,得了滿分,但是算術不及格,這有什麼用呢?!」主科比較難學,孩子算術不及格確實不能忽視,應該督促孩子努力學好;但對孩子在體育和勞作課上取得的優良成績也應該肯定和讚許。而且體育和勞作要得滿分,孩子也是花費了勞動和汗水的代價的。同時,孩子的體育和勞作好,使孩子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和熱愛工作的習慣,對兒女今後的成長也是十分重要和有益的。父母應該給予充分的肯定。當孩子畏懼困難或由於某種原因而沒有學好算術,甚或語文等主科,這當然是嚴重的不足。中小學教育是打基礎的階段。它要求全面發展,平衡發展。因之,父母應及時指出,幫助孩子認識其重要性。
  現代心理學家認為教導孩子的方法有兩種:肯定成績,發揚優點,鼓勵再進;認識和矯正缺點。這兩種方法各有各的效用,相互補充。前者肯定成績比較容易做到;而後者要矯正孩子的缺點就不容易了。它既要求耐心,也要求愛心。這兩種方法實際上是對子女教導的兩個方面,不可偏廢。如果父母過於注意孩子的缺點。這裡要說明一下,孩子是不可能沒有缺點的,沒有缺點的孩子是沒有的。區別只是孩子缺點的大小。父母如果看不到孩子的優點,就會對孩子責備過多,以致誇大缺點,對孩子身心產生不良影響。因之,父母必須善於發現自己孩子的優點;並且誘導孩子發揮自己的長處,來克服自己的短處。不論是體育課或勞作課,只要是孩子感到得意的學科或是孩子取得了優良的成績,就應當予以肯定。稱讚,使孩子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信心,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這樣,感到頭痛的科目,他們就會有信心去努力學習了。
  反之,如果父母親忽略孩子感到得意的科目,而一味強迫他們去念成績較差的課程,會使孩子對自己失去信心。因為有的孩子在主科學不好時,他們自己就感到有壓力,他們很容易產生自卑感。而父母又拚命地逼他們學好,他們會越發對自己的能力感到懷疑,加深自卑感,最後甚至進而對所有功課都產生厭惡感:「不行,不行。我反正什麼也不行!」
  相反的,如果在孩子算術或語文考試不及格,感到沮喪和悲觀時,父母能熱情地鼓勵他:「不要洩氣,我相信只要你努力,上課認真聽講,下課做好作業,就一定能學好,一定能考出好成績廣孩子可能會心情開朗,一心去克服算術或語文學習中的困難,走出低谷。
  與此邁然不同的是另一些家長。他們面對形勢的變化,茫然失措。孩子沮喪、悔恨、悲觀;父母埋怨孩子過去不讀書。眼看同學在前面跑的遠了,那些孩子的自卑感越來越重。後來也會幾次參加考試,但次次落選。
  這些事例有力說明,在孩子對學習認識不足、不好好讀書、考試不及格,或者受到挫折與失敗時,父母應該按捺住自
  己心中的怨氣和不滿,而努力發現孩子的優點,肯定他過去的努力或成績,鼓勵他。幫助他克服弱點,戰勝困難。不要潑冷水,專門數落孩子的缺點或過失。幫助孩子從沮喪。悲觀中走出來。
  當然,對孩子也不能片面的讚許和過分的表揚。或者只因為孩子喜歡聽表揚就一味遷就而表揚,包括孩子的缺點,容忍孩子的壞毛病。那樣也會把孩子慣壞,使孩子聽不得批評。經不起失敗。

  
●糖果與鼓勵


  孩子們都喜歡吃糖果,於是有的父母為了鼓勵孩子做功課,努力學習,常用糖果來引誘和激勵他們。
  我的一個同事曾經跟我講過他用糖果訓練兒子跑步和跳高的趣事。那當然是一切比較貧乏的70年代初期。教師工資不高,因而進口糖果在一般人家也都成了奢侈品。
  每天清早,他領著兒子跑步,然後訓練他跳高。每跳過一次跳竿,他就賞給兒子一粒糖。經過這樣的特殊訓練,他兒子在高中畢業時,終於順利地考人了師範學院的體育系。這件事今天聽來雖然有些滑稽可笑,卻說明了糖果的一定的刺激作用。
  平日一般父母也常對孩子說:「如果你得到了一百分,我就給你買支鋼筆」,或者別的什麼孩子希奇的東西。於是孩子為了得到自己所希奇的東西,認真做功課,拚命爭取一百分。
  這種鼓勵的方法與前面講的賞一粒糖實質相同。它們有時可達到預期的效果。不過,在這樣的激勵下,孩子雖然認真學習,在一段時間裡提高了成績,考了一百分;但是孩子們並不看重功課,看重學到的知識,為學到了知識而高興,而是一心想著的是獎品。獎品一旦得到了,也就不再讀書了。同時,由於他們並沒有一個正確的讀書目的,或者說父母並沒有幫助他們樹立一個正確的讀書目的;因而孩子也不能真正養成讀書的興趣。此外,由於父母要求的是分數——一百分。有的孩子用了功,但由於多方面的原因,也可能只得了九十分或九十幾分——實際上這已經是很好的成績了。一個認真讀書的孩子也應該可以為這樣的成績而高興了——但是由於它與父母的要求還相差幾分,因而仍然得不到父母許諾的獎品。於是孩子產生了一種不合理的悶悶不樂。這是一種完全不應該的偏差心理。孩子本應以念好書學好知識為追求的對象,這樣卻變成了孩子為獲得獎品而上學、讀書。
  同時,由於孩子急切地想獲得父母允諾的獎品——他們早就渴望獲得的東西。因而一旦他們也努力了,而分數仍達不到父母定的指標,他們就會怨恨老師,而且會促使他們在考試中弄虛作假,塗改成績單。
  目前一些富有的家長,他們動輒以大量的鈔票來作為獎賞,後果只會更糟,對孩子們的心靈毒害更大。這些父母在看了兒女成績不夠理想後,為了鼓勵孩子學好功課,想給兒女一個強刺激,於是大口許諾:「只要你能考一百分或九十分,媽就給你錢」。這種把分數與鈔票直接掛鉤,在短期內也許可能得到一點強刺激的作用,鼓勵孩子進行一次最後的衝刺;但很容易使孩子忘卻學習的真正目的,掌握有用的知識。而且孩子拿多了錢也不好,容易走上邪路。孩子一旦養成了大把花錢的習慣,而成績又一時不理想,分數上不去,得不到那筆獎金,孩子可能就會去偷錢!因為學習成績——有時不是一兩次衝刺就可以上去的!
  這還只是事物的一個方面。有獎也就會有罰。父母為了督促孩子學好功課,有的父母也常採用一些懲罰。「你下次再考不及格,我就不給你買新衣了!」或「下次你再考不好,就打你的屁股!」
  這樣講,父母原是想嚇一下孩子,想讓孩子用功讀書,認真做功課。
  但是,不論是用糖果或金錢作為獎勵或懲罰,父母們都忽視了一個根本的問題。那就是孩子為什麼不好好學習,為什麼考不及格?是單純的好玩,沒有做功課,或課堂上沒有聽講?還是聽不懂,作業不會做呢?這些問題如不逐一解決,孩子的學習成績無論如何也提不高的。許諾或恐嚇只會使孩子更加痛苦且厭惡讀書,厭惡老師。同時,他們為了獲得父母許諾的東西,或者逃避挨罵挨打,他們會撕毀成績單,塗改分數、偷東西,甚至離家出走。
  這些現象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已屢見不鮮。所以我認為在子女的教育中獎罰雖然不可無,但一定要使用得當。絕不能濫用金錢物質作什麼強刺激。要想使孩子學好功課、努力學習、成績好,主要的應是幫助孩子明確學習目的,啟發孩子的求知慾,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養成孩子自覺地讀書做功課的習慣。對已經懂得用功讀書的孩子,則不必過分看重分數,例如九十五分與一百分之差等等。對於成績不好,沒有上路的孩子,則首先是瞭解孩子不唸書或學習不好的原因。如果只是聽課不認真、貪玩,父母應耐心說服,幫助孩子明確讀書的目的。如果是聽不懂,學不好,父母就應具體幫助,並給以正確的指導,設法幫助解決孩子學習中的具體困難:「現在你可以自己做做看。不要著急、不要慌。……不久你就能趕上其他的同學的!」以增強孩子的信心。
  其次,再談一談九十分與一百分的問題。有些父母在孩子得到九十五後,仍然要求孩子得一百分。這種要求並不為錯。它可以使孩子不滿足已取得的成績,繼續進步。不過,對分數
  也不應迷信或絕對化。因為有的考試的試題全是書本上的死材料。有些不大喜歡死記硬背的孩子儘管學得很好;但對有些部分沒有死背,於是丟失了幾分。這裡面就有一個讀死書和讀活書的問題。我們在工作中和生活中也都曾見過或聽說過這樣一些人。那就是他們在學校的成績很好,是高分滿分,而一到社會上工作中他們的運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卻很差。
  反之,有些思想靈活的孩子,他們功課也學得很好,只是從來沒有或很少得過滿分。但是他們養成了讀活書的習慣,思想活躍,到了工作崗位,實際工作能力很強,適應快。
  因此,父母在關心孩子的學習時,父母應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以及代表成績的分數;但千萬不要也不能過於迷信或強調分數。

  
●遊戲與玩具


  做遊戲是兒童的需要,愛玩是兒童,也是中、小學生的天性。遊戲也符合孩子心理活動發展的特點。它是兒童的基本實踐和獨特的學習形式。如果一個孩子對玩耍和做遊戲的需要都沒有,那個孩子不是身體發育不健全,就是心裡不健康。
  所以,在每個院落裡,我們總是經常可以看到孩子們做遊戲,聽到他們的歡聲笑語。當然,有時也會聽到一些哭聲。
  捉迷藏,牽羊買羊。這些都是孩子們最喜歡玩的遊戲。它簡單,不需什麼設備,又熱鬧有趣。不分男女,人多人少都可玩。除了這些共同的外,男孩子還喜歡打彈珠,玩打仗,「打圓牌」;女孩喜愛跳橡皮筋,丟米袋(或沙袋)等。
  在做這些遊戲的時候都有一定的規則的。它要求參加這些遊戲的孩子們必須自願地遵守規則。如此一來,做這些遊戲可以養成孩子守規矩、重法律的意識和習慣。因為如果哪個孩子不遵守規則,耍賴皮,玩伴們便會群起而攻之。「你賴皮!你賴皮!」如果他堅持不改,玩伴們就會不理睬他,不同他玩耍。小朋友們對他的疏遠比父母的說教要有效得多。
  另方面,做遊戲是一種集體活動。通過遊戲,在玩耍的過程中也可以無形中培養孩子的集體觀念和合群性。這些對孩子將來的獨立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人需要群體生活,需要有別人的伴同,需要有別人的情感支持。大量社會心理學研究表明,無論成功還是幸福,都離不開人際關係的支持。
  所以作父母的絕不可以一味地把孩子關在屋子裡,禁止他們與鄰居的孩子玩耍。即使像打圓牌這種遊戲,它要賭輸贏,容易引起爭吵。玩槍,玩打仗有時也容易打架,也不應禁止。因為從賭勝負中孩子們可以培養拚搏的精神和競爭的能力。
  與此同時,孩子可從遊戲中得到滿足和發展,進而豐富孩子的知識,發展孩子對事物的觀察力、注意力和思考力,鍛煉孩子的意志。孩子們在遊戲中不僅可以反映現實,認識世界,從而甚至產生改善世界的某種強烈的願望。所以父母不要壓制孩子愛玩的天性,輕易責怪孩子貪玩。反之,應加以正確指導,使遊戲成為孩子更有目的的模仿和學習活動,並從中學到更多的生活知識。
  另外,孩子們除了做室外遊戲外,還需要室內遊戲,於是就產生了玩具。現在孩子們的玩具更是越來越多,而且製作得十分精巧。有的栩栩如生,有的可以行走,甚至作各種表演。在孩子玩玩具時,有些父母也喜歡在旁指指點點。這在年齡很小,不能獨自玩耍時,是有必要的。母子共玩,也可增強母子感情和家庭樂趣。但是如果孩子稍微大一點,如幼兒園大班學生、小學學生,能夠獨自玩耍的時候,父母則最好放手,讓孩子自己自由自在地去玩,讓孩子自己變著花樣去玩。這樣會更有助於開發孩子的智力和想像力。如果玩得盡興,而且創造出了一些新的玩法,父母還可以在旁鼓勵一兩句。
  玩具買來就是給孩子玩的,所以只要孩子玩得盡興,就達到了目的。因此,父母也不必過多的干預。有的孩子在玩玩具時,他們極不老實,玩幾次就玩膩了,喜歡敲敲打打。有的甚至拿了螺絲刀把玩具分解得支離破碎。父母看了不免痛心,忍不住要罵幾句:「再這樣弄壞,就不再給你買玩具了廣或者「這麼貴的玩具一點也不曉得愛惜。只曉得破壞」。確實有時一件很貴的玩具,才玩了三五天,孩子就把它弄爛了,著實令人心痛。所以適度喝令孩子不要隨便拆毀和搞壞玩具,教育孩子愛惜玩具、愛惜東西,是應該而且必要的。
  不過,我們也不妨冷靜地想一想。孩子之所以拆爛,這裡面也有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想看看它們是怎樣能夠自己行走和唱歌的,絕不是有意破壞。所以當孩子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拆開玩具時,父母最好能因勢利導,教育孩子根據玩具的結構,一個零件,一個零件地拆,不要損壞零件,然後在孩子盡興以後,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再把它重新組合起來,或者試著動手把它修好!即使孩子還小,還遠沒有這種能力,但可以鼓勵孩子動手去試。
  當然,除了一些極簡單的機械玩具以外,孩子們由於知識的限制是無法重新組合的。但是動了手,對孩子就是一個很好的教育。重新組合好了一個玩具,讓孩子學習了知識,也學會了勞動。組合不起來,孩子懂得了製造玩具不易,也就不會再輕易地拆爛東西了。對一些好奇心強、求知慾高的孩子,父母還可趁熱打鐵,激勵孩子努力學習,探求玩具中的奧秘。

  
●責罵一定要說明理由


  有的年輕父母脾氣躁,看到孩子做鍺事或者不聽話,脾氣來了,就喜歡大罵一通。這時老實一點的孩子就呆呆的站在一旁讓母親罵。調皮的不免要頂上一兩句。作母親的罵了一通、出了氣。可是兒女並沒有認識自己的錯誤,更沒有什麼悔改之心。
  顯然,父母在孩子做錯事時,單純發一頓脾氣,罵一頓是無法教育好孩子的。在責罵孩子時,父母應該說清道理,指出孩子錯在哪裡;為什麼不應該做,使孩子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自覺地改正。
  有的母親在孩子不聽話,重犯一些錯誤時,還喜歡翻老帳。孩子重犯一些過去的錯誤,正好說明孩子自己對以前的錯誤沒有認識,過去罵的時候母親沒有能夠說清道理,孩子沒有能夠明白挨罵的原因,進而反悔。因而挨罵過了,而錯事重犯。這時作父母的更需要冷靜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因而也更應該冷靜而耐心地向孩子說明孩子行為錯誤的所在,更加熱情地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錯誤,尋找出重犯的原因。
  我認識一位母親,她是一位世界上少有疼愛子女的母親。但是她有一個容不得兒女頂嘴的毛病。兒女一頂嘴,她就氣更大,罵得更凶。什麼惡毒的話都罵出來了。本來就不很馴服的孩子,經她這一罵,更是不服。於是母親氣急了,就翻舊帳。「要你好好讀書,你不好好讀書。小學時我就再三提醒你,罵你,要你好好讀書,你不讀。中學時——上課愛說話,聽得不認真,現在考試又不及格。除了說話。閒聊、玩,你哪門子事做得好?洗碗打破碗,掃地還要我掃第二遍。玩,玩,你玩死這條命算啦!」
  這些舊帳,女兒不知聽過多少次了,也厭煩透了。因而母親數落完了,女兒不但沒有對自己的錯誤有什麼認識,反而更反感:「過去的一些事,老拿來講來講去。」
  所以,父母在責備孩子時,一定要注意,絕不能動感情,由於恨鐵不成鋼,把自己的不滿一股腦兒全部發洩出來。只能就事論事,冷靜客觀地向孩子講明孩子所犯錯誤,說明道理,使孩子認識自己的錯誤,認識到自己的不對,而產生侮改之心。這樣才能收到教育孩子的效果。
資料來源
http://tw.myblog.yahoo.com/jw!6iCm4TORExSCE__7u24-/article?mid=198&prev=199&next=197&l=f&fid=10









********************************************************************************

罵出好孩子二如何糾正孩子的任性和缺點

●孩子的任性
  ●不要言過其實
  ●對孩子不能用懇求
  ●夫妻要唱一台戲
  ●外人一句勝過父母十句
  ●對孩子不要說謊
  ●孩子有自己的人格和個性
  ●學會尊重孩子的興趣與喜愛
  ●關心孩子點滴的進步
  ●不要否定孩子將來的發展
  ●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的任性


  世上的父母沒有不疼愛自己的孩子的。由於疼愛,於是喜歡遷就孩子,或者一概不管,就讓著孩子一點。結果就很容易造成孩子的任性,一旦大了,也就根本無法管教了。這樣的悲劇古往今來屢見不鮮。
  當今許多創世界紀錄的運動員,他們成績的取得是與他們的辛勤苦練和汗水分不開的。他們在教練的指導下,有一年兩年的長遠計劃,也有半年或三個月的短期安排,而且還每天有每天的運動指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再苦再累天天都要完成訓練計劃。
  世上五分鐘熱度容易,有始有終難。因為人們都有一種惰性,遇到困難就喜歡打退堂鼓,而且還常自我寬恕:「明天再做也不遲!」
  成年人如此,孩子更是如是。因而在教育孩子時,父母從小就應注重這方面的教育,維持一貫的作風。一件事情決定了,開始做了就一定要有始有終,絕不允許半途而廢。孩子如無故中途退卻,做一半就撒手不管了,就應受到批評。父母絕不可遷就。寬容。因為有了第一次遷就,就會有第二、第三次的遷就;有了第一次的原諒與寬容,就會有第二、第三次的原諒與寬容。
  因此,當父母在孩子的糾纏或要求下勉為其難地答應:「只允許這一次,下不為例。」或者:「好吧!好吧!下次可不准了」。這實際上就是對孩子五分鐘熱度或壞習慣的讓步,就會造成孩子的任性。這只因為人多是怕困難,貪圖安逸的。大人尚且如是,孩子更是如此。樣樣事情開個頭,圖一個新鮮;一旦失去了新鮮感,而遇到了困難,需要耐心和頑強時,就退卻。在孩子們想撤退的時候,如果作父母的又在孩子的要求下遷就讓步:那就不要再做了;或者:那就不要再學了。那事情就糟了。父母不敢嚴格要求子女,聽任孩子。這個閘門一開,洪水就洩下來了。今天可以讓步,孩子明天在新的事件上又可以要求你做新的讓步。這時,父母即使想堅持,想嚴格一點也更加困難了。因為先例一開,再想要孩子遵守規定或制度,或者要求孩子、教育孩子要堅持,克服困難,把一件事情做得有始有終,把功課做完,就困難了。或者要孩子關掉電視,回房去做功課,都會行不通。
  通常,父母為孩子制定的規定和制度,對孩子們很少能遵守和實行的。原因就是前面所說的孩子總是想貪圖自由,無人管束。想於什麼就幹什麼。而作父母的由於對子女的疼愛,經不住孩子的糾纏,而放鬆尺度,不敢嚴格要求。就是以法律來講,如果總是量刑從輕,社會上不法份子就會猖獗,社會秩序紊亂。例如在大街和馬路上汽車必須嚴格遵守城市交通規則。如果開車的人都亂闖紅燈,必然會車禍不斷。所以儘管城市交通規則對司機是一種約束,但是大家都必須遵守。
  教育孩子亦是如此。計劃和生活學習制度,對孩子確實是一種約束,但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卻是必不可少的。
  有的父母在帶孩子到公園裡玩耍時,看見孩子闖到花圃裡摘花也不喊住;或去喊了一聲孩子不聽,就聽任孩子摘花。讓孩子養成一種不講社會公德心或不遵守公共規則的惡習,以致有的孩子長大後成了犯人。
  所以為了把孩子培養成對社會有益的人,父母對孩子都應該從小就嚴格要求他們守規矩,遵守學校或家裡規定的生活和學習制度。當然這在開始時會有些困難,看似不近人情。但只要父母堅持、循循善誘,孩子一旦養成習慣就能自覺遵守了。而且一旦戒除了孩子的任性,他們在學習和工作上也就都會堅忍頑強。

  
●不要言過其實


  在孩子不聽話,而父母又想要他聽話時,常會說:「你是個好孩子,應該聽媽媽的話。」或「你是個乖孩子,不會這麼做的。」父母當時說這些好聽的話,完全是出於無奈,想哄孩子聽話,變好,不再耍強。
  當然,如果孩子很小,還不大懂事,沒有獨立思考能力,聽了這些奉承話,也許會真的聽話,不再吵了。不過即使是這樣,孩子養成一種只聽奉承話的習慣,將來也會變得任性,聽不得半句責難。
  但是有些孩子已經懂事,自己有了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他會知道這是父母騙他的假話,實際上是說他不是個好孩子,沒有聽媽媽的話,於是可能產生自暴自棄的想法:「反正我是一個壞孩子!」孩子們喜歡聽好話,也就是說喜歡被別人表揚、稱讚。但是表揚、稱讚必須切合實際,有事實。這樣才能鼓勵孩子進步。而不切實際,言過其實的稱讚不能真正鼓勵孩子進步。因為這是大人哄孩子聽話的一種手法,實際上是一種哄騙。要使孩子真正聽話,必需讓孩子充分瞭解事理,也就是說應該讓孩子瞭解「為什麼這樣做才對」或「為什麼不能這麼做」,這樣孩子才能自覺地節制自己的行為。

  
●對孩子不能用懇求


  有的母親為了孩子不聽話傷透腦筋,打也不是,罵也不是。有時急得無奈,只得向孩子懇求:「聽我的話,你就做了這一次,好嗎!」
  現在不少家庭有了鋼琴,父母想培養孩子彈鋼琴。或者家裡有一個男孩子,父母想要他學畫。有的孩子開始時,由於很小,父母怎樣吩咐,他們也就怎樣做了。但過了一段時間,他大了一點,而且練習量加大,他們逐漸體會到彈鋼琴和學畫的艱苦。他們對彈琴和學畫不再感到新奇,反而感到長時期坐在鋼琴前和畫桌前枯燥無味、受罪。於是,放棄練琴、畫畫。父母急了,就來勸說,勸說久了,無效,就懇求。「我的小公主,
  你怎麼不練了呢?快來,聽媽的話,練完。好吧!」
  我有一個朋友,他的小兒子在幼稚園裡是有名的小畫家。他的畫曾幾次參加兒童畫展,並且獲得過獎。因而外國友人來學院參觀幼稚園,看他作畫也就成了幼兒園的一個精彩節目。有一次,幼兒園老師把紙筆都準備好了,外國友人也來了,只等他作畫。而他那天不知怎麼,不想畫。他不肯畫,老師來勸也無效;只得把他母親找來,母親說了許多好話,他還是不肯,最後母親只得懇求道:「乖孩子,聽媽的話,就畫這一回,好不好?媽就求你畫這一回!」
  那次,孩子在母親的一再懇求下,雖然畫了,母親卻從此欠了兒子一筆債,使他日後對抗母親或要求母親做事有了本錢。因而給孩子日後的教養留下永不可磨滅的陰影。
  一般孩子任性,都是知道父母最後屈服。因此,父母懇求孩子也就是自動放下武器,屈服。孩子必然會變本加厲地任性。
  孩子通常對父母的責備和講話本就很敏感,如果父母還經常將就他們,日久只會造成他們任性。因此,兒童心理學家主張,如果孩子偏食,父母必須強制孩子在限定的時間吃完規定的食物。否則下次用餐時,不論孩子如何哭鬧,均不給他食物。這樣才能糾正孩子的偏食。

  
●夫妻要唱一台戲


  現在,在許多家庭裡,夫妻之間常在孩子的教育上不知所措或產生矛盾。夫妻雙方「對孩子的教育有不同的看法。想法,甚至矛盾。這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而是自然現象。如同對一個事業不同的人可有不同的看法一樣,不足為怪。因此夫妻雙方發生分歧時,不必彼此抱怨,可以通過討論、協商,以達到共識。
  但是,在夫妻雙方有了分歧後,有一點值得特別注意的。那就是這種分歧和矛盾不要暴露在孩子面前。
  而我們不少父母在教育孩子上正是在這個節骨眼上犯了錯誤。那就是在母親教育或責備時,父親站出來替兒子說話;或者是在父親責備兒子時,母親站出來替兒子嗚不平。這樣固然會使得孩子無所適從;而且更重要的是助長了孩子的不聽話。因為既然父親認為母親責備得不對;或者反過來,母親認為父親的責備是不對的,那麼孩子當然可以不必聽了,因而孩子的錯誤或不良習慣也就得不到糾正,而且會對父母的意見和責備都置若罔聞。
  所以在教育孩子時,夫妻雙方任何一方都不應出面袒護孩子,即或是一方,父親或母親責備的不對;另一方也不應在一方正在教育時,出來糾正,或者當著孩子的面夫妻爭吵。這樣既會損害對方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也會傷害母子或父子感情。從而使得對方日後無法再對孩子進行教育。
  那麼在具體問題上出現不同的看法,應該怎樣處理呢?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在母親(或父親)責備孩子之後,在孩子不在面前的時候,父親(或母親)再提出自己的看法,與對方討論,以取得一致的看法,避免日後重蹈覆轍。
  夫妻雙方對孩子的要求作出不同的答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常發事件。當事人也習以為常。他們忽視了它對子女教育的不良影響。這裡我們不妨舉幾個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孩子吃了晚飯坐在電視機前不肯起身,母親便催促兒子去做功課:「不要再看電視了,該去做功課了。做完了好睡覺。」兒子不起身:「我看完再去!」母親堅持說:「看完這個節目,就很晚了,還能做什麼功課!快去,聽話!」兒子正在猶豫時,父親卻在一旁調和:「等他看完算了!」兒子當然也就不起身了。結果功課也就不要做了。
  在花錢上也常出現這種不一致的現象。孩子跟父親要錢買新運動鞋,父親認為舊的沒有破,可以穿,不必買,因而不給錢。孩子又去找母親,母親經不起他的糾纏便給了。這是兩個常見的例子,夫妻雖然沒有爭吵,但是給孩子的不良影響卻是一樣。他使父親(或母親)在孩子的心目中沒有了威信,他使孩子有了依仗,可以不聽父(或母)親的話,助長了孩子的任性和嬌氣。

  
●外人一句勝過父母十句


  大人出去看朋友和拜訪親戚,孩子總是糾纏著要去。但是有些父母卻很不願帶自己的孩子到別人家裡去。他們覺得自己的孩子吵鬧不聽話,怕惹得親戚朋友嫌惡。確實,這也是實情。探親戚看朋友,大人們有大人們的事情,大人們的話題:如果主人家沒有孩子,那麼孩子沒有玩伴,必然會圍著大人吵鬧,或者到處亂跑,或者好奇地把主人家的擺設東摸摸。西動動,父母怕自己的孩子弄壞了別人家的東西,總想制止,於是責罵孩子:「在別人家裡你也不能安靜一點嗎?」當然,這種責罵通常是不會有很大的效果的。因為孩子知道父母在別人家裡是不會厲聲責罵的。
  而且,如果父母在別人家裡責罵得多了,那家主人也會說:「不要緊,沒有關係。」這當然也是主人無可奈何的一種客套話。然而,孩子不可能理解到這一點。相反,他們得到主人家的袒護,還會更不聽話。遇到這種情況,父母不妨趁機問:「你們家的孩子是不是也這麼吵?孩子這麼不聽話,你們也原諒嗎?」儘管這時對方主人不便說:「我們家孩子沒有這麼吵鬧」,或「我們不許孩子這麼吵鬧」,但是看著對方的臉色,孩子也會體會到對方的主人是不喜歡吵鬧的孩子的!這時,父母就可趁熱打鐵說;「在別人家做客,是不能吵鬧的!」孩子知道沒趣,就會聽話,規矩了。
  同時如果雙方能有所默契,對方主人講一兩句我們家孩子從不吵鬧,那會對孩子的教育更大。利用別人家的規矩來教導孩子,孩子容易接受些,也比較容易變得有禮貌;因為孩子對別人說的話,比自己父母所說的話容易聽得進去。父母利用兒童的這種心理,經常帶孩子到親友家走一走,讓孩子學習禮貌規矩,不失是一種教育子女的好方法。

  
●對孩子不要說謊


  在電影或電視中我們時常看到這樣一種鏡頭。孩子對母親或父親說:「你撒謊,你說謊,我不相信你!」當孩子發現父母數次說謊,而失望地發出了這種歇斯底里的喊聲,確實是一種悲劇。孩子認為父母會撒謊,當然就再也不會聽信父母;即使父母這次沒有再撒謊,父母說的是真實的大實話。
  孩子對發現父母的說謊之所以感到如此大的失望和憤恨,是因為作父母的總是一貫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說謊。說謊是一種不道德或不好的行為。不少孩子曾為說謊挨過父母的罵,甚至打。既然父母要求和教育孩子不要說謊,那麼他們自己又為什麼要說謊呢?這是因為有時孩子經常纏住父母要這要那,吵鬧不休。父母為了安撫孩子,不得已只得用謊話來哄騙他,以換取一時的安靜。日本有一本關於兒童教育的書裡曾舉了一個很生動的例子。作者在一次長途客車上看見一個五歲的孩子吵嚷著:「我的香蕉!」孩子的母親怕打擾了周圍的乘客,就說:「香蕉沒有了呀!」她原想這樣可以把孩子哄住,哪知孩子早看到了行李架上的香蕉,堅持嚷道:「有了有!」母親沒有辦法只得起身在行李架上。摘了一隻說:「吵死了!給你一根,再不准吵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有這種時候,孩子無理的要求使父母無法招架,為了暫時安撫,就說:「沒有那種東西了」或「你要的沒有了!」孩子有時雖然暫時安靜了,哄住了,不吵了。但是後果確是危險的。這就是一旦孩子發現父母說的是假的,父母在說謊,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就會失去權威,孩子就會愈來愈不聽話,甚至變本加厲地說謊。
  所以,為了正確地教育孩子,當孩子提出他的要求時,父母如果認為孩子的要求不當,應該據理說服,提出孩子的要求的不當之處。比如告訴他,車上這麼多乘客,在行李架上取香蕉很不方便,會打擾別人。或者講清,剛剛才吃過點心和香蕉,現在又吃,會對腸胃不好。待會兒回到家裡再吃。這樣說清道理,孩子可能也就不會再吵著要香蕉了。
  反之,如果你未說清道理,孩子不懂得自己的要求是錯誤的,就只知道吵著要,而且認為只要吵,父母就會答應,以後就容易胡鬧。
  同時,父母如果以哄騙或說謊來拒絕,搪塞孩子的要求,反而會使孩子和父母永遠無法溝通。一般來說,父母往往不願在他人面前糾正孩子的行動,只想安撫一下,哄住孩子了事。這是不對的。為了不讓孩子養成不良的習慣,無論是否有外人在旁,無論在什麼場合都應該說服。糾正孩子的無理要求。
  當然,要孩子明瞭事理確非易事,有時是需要滿足孩子的要求的。就以上面所舉的吃香蕉為例。父母就只能說,在客車上取香蕉不方便,待會兒到了家我們再吃。
  這樣,孩子既可以知道父母為什麼不接受自己的要求,同時也可以學會控制自己以及與他人和睦相處的方法。
  與說謊相近的是父母說假話;許諾,然而又不打算兌現。開空頭支票也常是父母在非常情況下用來哄騙孩子的一種手法。父母被迫說謊是因為父母無法擺脫孩子的無理要求和吵鬧;那麼父母開空頭支票,則常是由於父母對孩子的合理要求無法滿足,被迫採用的哄騙。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如父母要孩子做功課,孩子死頑皮,不願做功課。母親想起兒子曾幾次吵著要去動物園,便說:「你好好學習,好好做功課,禮拜天我帶你到動物園去看動物。」孩子認真做了功課,可是到了禮拜天母親又不帶他去動物園。類似的例子:「你聽話,媽明天給你買玩具」,兒子聽了話,到了第二天母親變了卦,不給他買新玩具。這樣,父母雖然用空頭支票哄住了孩子,孩子滿足了父母的要求;但是,當諾言應兌現時,父母又失言,而不履行。頭一兩次,還可能哄住孩子聽話;但當第三、四次再作許諾,而要孩子做什麼事時,孩子不但可能不聽,而且會說:「我不聽,我不信你的假話!」

  
●孩子有自己的人格和個性


  父母愛安靜,孩子愛吵鬧。尤其是幾個孩子在一起玩得起勁的時候,嘰嘰喳喳,鬧個不停,令父母厭煩。這是家庭生活中常有的事。有些父母在外面忙碌了一天之後已精疲力竭,只想安靜一下,於是不免吆喝道:「不要吵!」孩子們玩得正盡興,哪裡會就此收場了?!父母見孩子不聽話,氣頭當然更大了,於是罵:「吵吵鬧鬧,真討厭!」
  父母口裡雖罵:「真討厭」,並不意味著真的討厭他們。然而這樣罵「真討厭」,卻有些成了攻擊孩子的人格。孩子討厭!很容易會損害孩子的自尊。
  很多孩子本來就懷有對親情感到不安的心理,內心常擔憂父母是不是愛他們,所以這種罵法會使有的孩子更加感到不安。
  還有,諸如:「我看到你就生氣,再也不想看到你!」或者「我看到你就討厭,走開,走開!」這都是一些含有敵意和憎恨的責辭,都會傷害孩子的感情和自尊的。所以父母絕不能用這種話來罵自己的孩子!
  兒童心理學家基·諾特把父母表達感情的方式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以簡短的語句警告孩子:「你這樣吵鬧令人心煩!」或者:「不要吵!」如果這樣一警告,孩子就聽了。那就再好不過了。如果沒有效果,孩子照樣吵鬧或頑皮,父母就應生氣地說:「媽要發脾氣了廣這是第二階段。有的孩子是怕父母真正發脾氣的。因就而也可能停止吵鬧。如果仍然無效,那就只有採用第三階段的方式了。「父母正在想事情,要你保持安靜,你都不聽!」或者「你再惹我生氣,我就要拿東西打你了!」這樣可以把自己的盛怒的心情全都表露出來,讓孩子知道,但又不損及孩子的人格。
  我很贊同基·諾特的看法。責罵孩子時應把自己焦急、生氣的心情直接表白出來,讓孩子們知道。因為這樣有助於彼此的瞭解、溝通感情。
  我曾經到過歐洲一些國家,在地鐵或電梯裡,我同他們雖然不認識,但對方總會報以微笑。連小孩都很有禮貌,總是「早安」,「你好!」「對不起」,「謝謝!」聽來令人舒服。
  我國素有文明古國之稱,父母也常教育子女要同左鄰右舍打招呼。但是有些內向的孩子卻不願招呼別人。父母看了認為不禮貌,有時便會催促幾句。而孩子一緊張就更說不出話來了。
  教育孩子講禮貌是應該的,教孩子對左鄰右舍打招呼也就教育了孩子待人。待客之道;但是要記住一點:就是不能用強迫的手段。尤其是當著客人的面,更不要強迫。因為孩子也有他自己的自尊心。
  個性內向的孩子不但見了人不喜歡喊人,而且上課時就算瞭解老師所問的問題,也不敢舉手作答。他們雖有實力,但成績並不斐然。做起事來也慢慢吞吞,令父母感到焦急、不快。這時,有些父母為了想改變他們的個性,就好罵或嘮叨:「你太不活潑了!」或:「你應該動作快點,上課要積極發言!」父母原以為這樣催促,孩子會活潑起來。其實不然。對於那些內向。消極的孩子,大人越罵,他們會變得越畏縮、消極。尤其是父母以命令的口氣強迫孩子,更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要想改變他們的內向,父母首先應該設法消除孩子內心不必要的壓力,鼓勵他們和性格相同的同伴玩。這樣性向彼此相近的孩子,玩在一起,彼此聊。說心裡話,內心逐漸產生對自己的信心。消極的孩子也就能逐漸變得積極了。
  這裡有一點要特別提醒的,是千萬不要把自己內向的孩子放到外向活躍的孩子裡面去。有的父母可能是想通過與外向的孩子多接觸,讓自己內向的孩子跟著活躍起來。如果是這樣想,那就錯了。那樣作只會把事情弄得更糟。因為勉強地把內向的孩子和活潑的孩子拉在一起,他們內心會感受到更大的壓力,自然而然形成一道防禦的「心情」,自卑感更加加深。

  
●學會尊重孩子的興趣與喜愛


  人各有各自的興趣與喜愛,不能勉強,也不應勉強。千百年來這方面,我國有許多古訓。通俗的如人們常說的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就是說有的人喜歡吃蘿蔔,有的人喜歡吃白菜,彼此不要勉強。文雅一點的古訓有:「人各有志。」
  對於大人,這一點大家都認識得比較明確。但是對於孩子,有的人,也就是說有的父母在這一點上認識容易模糊了。他們多不願承認孩子,尤其是自己的孩子也有自己獨特的興趣與愛好。我們所講到過的強迫坐不住的孩子彈琴,以致孩子只得砸斷自己的手指來作為反抗。不顧孩子的抗議,父母像催命一樣催促著孩子寫字畫畫。
  這是學習上的不同興趣與愛好。一個人的不同興趣愛好還可以表現生活上的諸多方面。在休息方面,有的人喜歡哼幾句戲曲和小調;有的喜歡下棋或玩牌等等。這些都是客觀上存在的。你承認也好,不願承認也好。在今天我們改革開放的多彩多姿的生活裡,人的個性和興趣得到較充分的發展,在服飾等各方面,都有了較大的自由,更是五彩繽紛。這些事情我們有些父母也逐漸開始認識,但是在對待子女上,他們則常常喜歡用一個陳腐的尺度。那就是這只是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能有或不應有。
  隨著孩子進入中學,孩子逐漸懂得愛美和講漂亮,孩子們在生活上的喜愛逐漸表露了出來。在穿衣服的樣式,衣服的顏色上逐漸開始表現出了自己的喜愛。甚至與父母爭論。
  當今錄音帶流行,孩子放學回來常偷偷地在自己的房間裡放他們在同學中借來的錄音帶。那些流行歌曲,他們可能聽得入迷,認為夠味,夠刺激。而父母聽了,則只覺得刺耳。於是會出來干預:「哪兒弄來的這些難聽的錄音帶?這哪是什麼唱歌……」如果是小學生,聽到父母這樣的指責,有的可能不敢反駁,但有的可能就會與父母爭吵。而有些軟弱的,聽到父母對自己的喜愛的東西評價得這麼低,甚至會感到洩氣或絕望。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還剛學會自己判斷,一旦自己的愛好被父母否定了,就會失去信心。
  因而,在遇到這種問題時,作父母的首先就是要承認每個人可以有個人的喜愛和興趣;其次就是尊重個人的喜愛和興趣。髮型、服裝只要不是極為怪異,音樂不是下流低級,就應該允許孩子自己選擇,當然在承認與尊重的前提下,父母還是可以進行適當的引導,培養孩子高尚的趣味和情操。

  
●關心孩子點滴的進步


  我認識一位老人,在戰爭年代,他曾是一個帶兵能手,出色的指揮官。在談到那些艱苦的歲月時,他常常感歎他說:
  「人可以創造奇跡,而鼓勵可以創造出人的奇跡。」許多戰士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之所以能克服非人所能克服的困難,戰勝無數艱難險阻,靠的就是上級對他完成任務的信心和鼓勵。
  事實也是這樣,一個人只要被稱讚,心裡一高興,幹勁一來,就可以發揮出超乎平常的能力。反過來說,一個人的努力和成績不能得到應有的讚賞,也就是說當「報酬」不存在時,就激不起努力的興趣,也就不可能爆發出超凡的能力。這是人類心理的一面,也是任何人無法改變的。東歐蘇聯集團的崩潰,平均主義、大鍋飯造成的生產疲沓、企業連年虧損,都一再說明了這個簡單的道理。
  對大人如此,對小孩來說,更是如此。稱讚,尤其是自己父母的稱讚會使孩子加倍努力。孩子所信賴的人,也是所依靠的人,就是父母。他渴望得到父母的愛,也渴望得到父母的讚美。因而父母如果在這一點上有所疏忽,孩子的失望常常會超乎大人的想像。
  有一次我的孩子從學校拿回來一張獎狀,高高興興地給我們看,我們看了,當然很高興,稱讚了幾句:「好!這獎狀我們把他掛在你的房裡!好好學習,將來當科學家,為人類造福。」這時,同他來的還有鄰居的一個小女孩,我們知道她很聰明,從前也總是班上前三名,便順便問她:「玲玲,你這次得了什麼呢?又考了幾個一百分?」哪知這一問,小女孩哭了。安慰了好半天,她才說:「我媽他們不喜歡我的獎狀,也不管我得多少分。所以我也不要獎狀和一百分!」
  後來,我們把這事告訴了玲玲的父母。他母親想了好久,才醒悟他說:「唉,都是我一時的疏忽。玲玲這期期中考試,得了幾個一百分,她興沖沖地把試卷給我看。我當時正忙著公司裡的事。心裡很煩,就沒有多看,只談了一句『好』,就又只顧想自己的心事去了。」她停頓了一下,然後恍然大悟說:「怪不得這兩月我總覺得玲玲這孩子變了。有些疏遠我,和我談話也談得少了,唸書也不專心了。」是的,當孩子因為得到滿分,而希望能和母親共同分享這快樂與榮譽時,母親卻十分冷漠。因而使孩子產生了一種被冷落的失落感,於是孩子對母親失去了信賴感,故而對讀書的興趣也大減。
  孩子,當然主要是指幼年的孩子最關心的是能得到父母的愛。因而小孩子做事的意願,常規父母的反應而定。尤其是做事的精神,有賴於父母的鼓勵。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赫各洛克曾經作過一個實驗。他將兒童分成四組:統制類、讚賞類、斥責類和忽視類。要他們連續作五天的加法演算。第一天的平均分數各組大致相同,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讚賞類的成績不斷進步,其他類組成績則逐漸落後。
  赫洛克認為產生這種差別的原因,就在於讚賞類的孩子認為「父母對我們寄予了厚望」,所以努力的慾望愈高。因而,對孩子在學習上和生活上的點滴進步,做父母的都應加以肯定。「你做得很好!」如果怕孩子得意忘形,驕傲自滿,還可以再加上一句:「這次你考得很好。你應該不斷努力,那麼就可以每次都得滿分了。」
  父母稱讚孩子的成績,是對孩子努力的肯定,是為了鼓勵孩子繼續前進,所以稱讚要恰如其分,就事論事。這樣才能培養孩子務實的精神,絕不要一高興起來,就把孩子捧上了天「只有我的孩子聰明,我就知道你一定能得一百分!」
  同時,稱讚和表揚孩子的時候,也不能太抽像和籠統:「你這幅畫畫得跟畢卡索的一樣了!」或「你簡直是個小畫家了!」因為這種抽像誇張的評價,孩子理解不了。當然也就鼓舞不了孩子。稱讚孩子的繪畫,應該說出畫本身有什麼優點。如:「天空的雲彩很有變化」或「樹圓得像活的一樣」。這樣孩子聽了,既知道自己成功的地方,又感到親切。如果是稱讚孩子的算題,可以說:「這個算法很好,清晰、簡便。」
  有的母親在孩子作好了一件事或考得好時,不大願意稱讚和表揚,而認為這些都是孩子份內的事,或應該做到的。話雖不錯,學好功課是孩子的本份。但是他們卻往往忽視了一點。那就是世上很多事都是應該的或份內的,而偏偏就有很多人做不好或者沒有做好。何況是一個孩子呢?
  所以父母吝惜贊詞是不對的。正確的態度是發現並肯定孩子的每一點滴進步!

  
●不要否定孩子將來的發展


  我們有的父母在孩子不聽話,屢教不改,或者不認真讀書、不做功課時,氣急了。就會罵出一些令人洩氣的話來。「你是一個十足的廢物!」「你將來還會成個什麼有用的人?鬼都不信!」「你還想有什麼作為,做夢!」
  父母一時的氣話,但卻足以構成對孩子終身的傷害,因為它截斷了孩子對自己將來的希望和美好的撞憬。一個人對前途失去了信心,一個沒有前途的孩子,他還能好好讀書嗎?讀了書幹什麼呢?
  社會調查顯示,不少青少年犯罪就是因為在家受到父母的藐視,而產生了挫折感。於是產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而自暴自棄。這是因為不論孩子的年齡大小,父母對他們前途的否定,都會對他們造成極大的打擊。尤其是稚齡的孩童,父母講的話,對他們更具有絕對的權威性。即使沒有產生什麼不良的具體行動,在人格上也會形成極大的負數。
  一個人的前途是很難預料的。今天有許多企業家,在三十年前或者二十年前,還是農家子弟。有的甚至在念小學或中學時也是成績不好的孩子。這是因為一個人的成長,除了取決於主觀的因素外,還取決於外部條件和環境,那就是機遇。而一個人的才能又是多方面的,有的人不會讀書,但可能精於經營。何況一個孩子?未來的人生道路還長得很呢?!一個不管現在多麼平淡無奇的人,只要對將來抱著「前途大有可為」的希望,就會激起無窮的力量。這也就是俗話所講的:「不要把人看扁了!」「不要把話說絕了!」

  
●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中國人講面子。大人重視自己的面子,小孩子也有他自己的面子。尤其是在他們生活和玩耍的圈子裡。如果他們的這種尊嚴被傷害,他們的恥辱感會比大人還厲害。
  當然,作父母的一般不會去有意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然而,無意間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則是常有的事。
  我曾聽見一位企業家說過一件孩童時的事情。他生來不會唱歌,唱起歌來聲音像個爛沙罐。上小學二年級時,班上舉行唱歌比賽,他只得在家裡練唱。母親聽了煩躁,就說:「你這哪裡是唱歌,只在嚷叫!」這句無意中的話,使他不但對練歌失去了信心,連上學都感到痛苦。
  當然,這句話如果是出自他的一個同學,他雖不願聽,但他還可能同他吵,甚至回敬他一句:「我唱的是嚎叫,你唱的是豬叫!」但是這種話出自自己的母親,他所信賴、尊敬和依靠的人,他就無法反駁了。所以其傷害是無法彌補的。
  還有一種無意的傷害。那就是作父母的總喜歡把自己的孩子看作是不懂事的孩子,所以樣樣他們可以代替孩子作主。其中最常見情形是:孩子的同學來了找他出去玩或者上街。母親也不管孩子是願意還是不願意,就不加思索地代他說:「小波要看書,他不去。」母親雖然沒有存心傷害孩子。但孩子卻會覺得在同學面前很失面子。這是因為孩子進入小學後,他有他的生活圈,他的朋友,他的世界。在他那個世界裡孩子在心理上認為自己是獨立的,他有他自己獨立的人格,可以不受父母的控制。母親在孩子的朋友和同學的面前指導或者指示他的行動,等於向孩子的朋友們表示他還必須在父母的指示下生活,沒有獨立能力。孩子當然會覺得很掃面子。因此,為了維護自己的面子,有時孩子還會故意不聽話。同時,一旦同學們發現某人樣樣事都不能作主,就不會再找他玩耍,而不再接受他。這樣也有損於孩子社會性的發展。所以,除非迫切的需要,即使孩子的同學和朋友所提出的要求是極端不合理,是邀孩子出去胡鬧,需要當面立即禁止的話,對孩子的教導也應該避免當著孩子的朋友或同學的面前進行。有什麼不對和不妥的地方,應該等到他單獨一個人的時候,再提醒他:「剛剛……」,孩子就會容易接受得多。
  大人有大人的世界,大人活動的圈子。
  孩子有孩子的世界和天地。這就是我妻子常罵孩子的那句話:「外面講的你就那麼聽,同學講不好看你就不穿了!」
  事情是這樣的,在孩子念小學的時候,我妻子有時花了很大的氣力,精心地給他做了一件上衣或褲子。我妻子認為很好看,可是孩子一穿上進入學校,有的同學就笑說這不好那不好,於是孩子就再也不肯穿了。母親當然就很不高興。費了苦心,孩子還不喜歡。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他一旦穿的與大多數的同學不一樣或口味不一樣,就會有同學嘲笑他,使他顯得脫離群眾。
  而孩子的這種心理卻不易被父母所理解或為父母所忽視,以致產生一些必要的爭執和傷害。這些都值得一個做父母的人警惕與注意。這裡就存在一個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的問題。
  父母要求子女尊重,子女應該尊重父母,這是天經地義的。這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古往今來,中外公認的道德。但是,我今天在這裡卻談父母也要尊重子女。我們很多作父母的人會認為我發瘋了,或者老糊塗了。父母是長輩,子女是晚輩,所以子女尊重父母天經地義,千百年來歷史如此。千百年來的古訓是「子不教,父之過」。「三娘教子」、「孟母擇鄰」也是千百年來傳統的美談。卻從沒有聽說過要尊重子女的責任,子女也應該要虛心地接受父母的訓誨並尊至父母。然而,這並不是說受教育和被教育者就不應該也受到應有的、起碼的尊重。當然,這個尊重主要是指他(被教育的人)的獨立的人格。尊重對方的獨立人格。一個孩子養到八、九歲,他就會有些獨立的意志和慾望,尤其是進中學以後,他會在心理上認為自己有獨立的人格。他已經有了一些善惡和是非的標準與概念。而對孩子的這些概念,只要不是錯誤的,我們作父母的就應該尊重。而且事實上,我們作父母的也大都是這樣作了。而且誰也不會有意去侮辱孩子,自己子女的獨立人格。孩子如果在外面受了委屈,父母都會十分憤憤不平。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有時無意間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和侮辱了孩子的人格,卻並不少見。只是常常未能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罷了。
  小孩子在家裡不免有些亂拿東西,而且用過了,又不放回原來的地方。於是父母有時要拽一個東西用,找不到就會問:「亮亮,你又把我的剪刀拿到哪裡去了?」如果亮亮真的拿了,而且經母親一問馬上就記起來,那當然很好,很快就可以把剪刀找出給母親送去。
  有的孩子好奇和調皮,總覺得大人的一切都好些,都新鮮,於是喜歡在爸爸不在的時候,拿他的鋼筆寫一寫或做功課。等爸爸發現了,才要了回去。這些小事發生多了,就會在父母的頭腦裡產生一種條件反射:只要有什麼一時找不到了。他們馬上就會想起自己的孩子或某一個孩子拿了。
  「亮亮,你又把我的剪刀放在哪裡去了?」母親又找不到自己的剪刀。「我沒有拿你的剪刀。」母親又在她常放剪刀的地方找了找,還是沒有找到。於是又問:「你沒有拿,怎麼我會找不到了呢?一定是你不知道放到什麼地方去了。」那次孩子確實沒有拿,為了澄清事實,孩子只得說:「我確實沒有拿,媽。」這時,有的比較冷靜的母親可能就不再追問下去,獨自尋找。但也有一些比較主觀,尤其是性情暴躁的母親,卻會不由分說,憑過去孩子拿過後沒有放回原處的經驗,一口咬定是孩子拿丟了,不敢認帳:「撒謊,一定是你拿了,忘記了,不知道放到什麼地方去了!」
  孩子沒有拿,母親不信,反而說他是撒謊。孩子心裡當然會感到十分痛苦;而且還說他是撒謊,這實質上也是對他人格的一種侮辱。然而主觀武斷的母親卻觀察不到,也瞭解不到自己無意間對孩子心理上的損害,還以為自己是正確的。直到過了幾天,母親自己又無意間在另一個抽屜或什麼地方發現了剪刀,於是才恍然大悟,是前次自己放錯了地方,沒有放回原處。
  類似的事情,在我們不少的家庭中都或多或少地發生過。而且常常被父母所忽視。這種無意間的傷害,常常給孩子心靈上造成創傷,而且也易造成父子母女間感情上的隔閡。
  所以作父母的一定要學會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而且一個好的父母還應該培育孩子的自尊心和人格。試想一個沒有自尊心和沒有人格的人,又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一旦一個孩子失去了自尊,也就會喪失了前進和奮發圖強的意志和勇氣。

來源:http://www.millionbook.net/xd/y/yiming/mchh/003.htm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6iCm4TORExSCE__7u24-/article?mid=199&prev=200&next=198&l=f&fid=10









*******************************************************************************

罵出好孩子三培養孩子的獨立精神

●允許孩子有自己的主張
  ●對孩子要放手
  ●讓孩子從小學會自己管理自己
  ●做點家務事有好處
  ●怎樣對待有危險性的事物

  
●允許孩子有自己的主張


  中國的父母多喜歡自己的孩子聽話,好像聽話就是一切,聽話就是好孩子。而且不但要求孩子聽話,還喜歡為孩子包辦一切。這就是為什麼今天有的孩子進中學了,父母還要為他們收拾書包,送他們上車。有的孩子考上了大學,父母還要一直千里迢迢地送到學校,為兒女鋪好被褥,才肯離去。
  的確,一個溫馴聽話的人步入社會後,不容易與他人發生意見衝突,尤其是對上級百依百順,容易博得一些上司的歡心。尤其是女孩子,將來結婚後能聽從丈夫,可以當一個好妻子。但是,要求孩子聽話,實際上是使孩子喪失獨立性,而變成一個沒有責任感,不用頭腦而怯懦的人。當然,他也許在某種特定的社會裡,可以做一個很好的工具。但是,當社會從封閉走向開放時,一個溫馴的工具是會被社會所淘汰的。
  所以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從小我們就應該培養孩子的獨立精神。在孩子表示自己的意見時,絕對不要用「你要聽媽媽的話,好孩子!」來壓他。要允許孩子有自己的主張和看法,不要把自己的意志時刻強加於孩子,彷彿只有自己才是正確的。即使父母發現或認為孩子所說的話不對,也應該允許,因為孩子的想法和主張不正確也是常有的。父母可以解釋、糾正,而且應該解釋和糾正。因為這正是教育和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好機會,只是語氣應該親切:「你會有這種想法嗎?」同時還可以加上一句:「但是媽媽不認為如此,」或「你的意見是錯誤的。」這樣就可以糾正孩子的錯誤主張,培養出孩子正確的觀念,獨立的思考能力和靈活的頭腦。
  有一個心理學家作過一個分析和研究。他認為當被問及「你要喝什麼?」時,回答「我想喝咖啡,不想喝紅茶」比回答「什麼都可以」的人,將來在社會上更有作為。因為他遇事都能有自己的主張,而且敢於表達出自己的主張。
  既然鼓勵和允許孩子表明自己的主張,因為孩子終究是孩子。孩子無理的要求,常見的如看見別的同學暑假到外地去遊覽,因而也要求:「媽,我也要到台中遊覽。」或者看見別的同學有了什麼新的東西,因而也吵著向父母要。這種要求沒什麼不正確。但是考慮到一個家庭的經濟條件和大人的收入,即又可能是非份的。這時父母本可以向孩子講清楚家庭的困難,無法滿足。但是,有的父母認為一時間和孩子講不清,或者由於某種原因而不願多講,常採用一種搪塞的態度:「以後再說!」或「以後再給你買!」
  寫「日本第一」的著名作家D佛格爾分析日本父母教育孩子的原則之一是「親子之間要形成絕對的信任關係。」因此,為了維持這種彼此信任的關係,在類似情況下,不直接拒絕孩子的要求,而說:「以後再考慮廣以此來避免和孩子對立,以免導致母子間感情破壞。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是避免衝突的好方法,但就養成孩子獨立個性方面來說,則又不然。因為父母的這種答覆只是一個緩衝,一種搪塞,而並沒有使孩子瞭解到自己要求的不妥。在這一點上,歐美國家則全然不同。他們既允許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提出自己的要求。同時,當孩子的意見和要求,他們認為不對和不妥時,就立即糾正,說明父母之所以不同意以及之所以不能滿足和答應孩子要求的原因。這樣,雖然偶然也會和孩子爭辯幾句;但是能使孩子明白道理,而對孩子的要求也有所交代。從社會發展的整個趨勢來看,我認為為了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父母應該向孩子說明孩子要求不合理以及不可能滿足的原由。說明父母的收入,家庭不夠富裕等實情。同時,也說明不去遊覽以及不買新的什麼東西,對於他目前是否好好地讀書這方面並沒有什麼影響。

  
●對孩子要放手


  現在不少成功的企業家,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的知人善用,能讓部屬各盡所能,充分發揮其才智。我認識一家大電器公司的董事長,他在談到人才問題時,曾說過:「我對一經任命的部屬,就放手讓他們施展才幹,有權處理管轄的一切工作,即使有所差錯,也不橫加指責;因為只要工作,錯誤是難免的。出了錯誤,他們自己必然會首先發現,因而也會自覺地反省檢查,以求改進。」
  這是因為一個人一旦被委以重任,一定會全力以赴,以回報上級對他的信任。俗話說:「土為知己者死!」因而在工作中如果遭遇什麼困難,也會憑著一己智慧的判斷,解決問題。這種信賴並放手讓下屬發揮潛能的原則,也可供父母教育養孩子時參考。
  於今,家長都要給孩子一些零用錢。但是當孩子拿了屬於他的零用錢買了他自己喜歡的東西時,父母卻又常不滿意,而加以責怪:「我給你零用錢,不是要你購買這種無用的東西!」這種干涉其實是不合理的。首先,既然是給孩子的零用錢,他當然有權選擇買什麼東西;其次,所謂有用無用,有時並無客觀標準。孩子既然掏錢買它,肯定是認為有用。何況大人的看法和孩子的判斷有時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在零用錢的使用上,大人應該放手任孩子自由,這樣也可養成孩子的獨立判斷能力和獨立自主精神。當然,孩子拿了零用錢去作不正當的事情,那就另當別論了。
  如果不是零用錢,而是孩子買書或文具的錢,孩子自作主張買了別的或零食,那就需要分析,弄明原委,再加以教育,以養成孩子良好的習慣。
  當然,給予孩子零用錢時,必要注意。一是不能過多,二是要在花錢上從小進行節儉的教育。現在有些父母大把大把地給孩子零用錢,結果造成孩子亂花錢的惡習,以致荒廢學業。這當然與我前面講的放手是截然不同的。

  
●讓孩子從小學會自己管理自己


  孩子上學時,有的父母總是千叮嚀萬囑咐,未了甚至還要補上一句:「等一等,讓我看你的衣服扣好沒有?書包裡是否要帶的東西都帶了。」誠然,孩子,尤其是初上小學的孩子,上學時可能會遺忘了課本。教育孩子不要忘記攜帶需要的課本和文具是很重要,但是要想孩子養成這種良好的習慣,應該讓孩子自己去檢查,親自去做。而且,疏忽也是免不了的,偶爾也會有遺漏。但這不要緊,孩子在課堂上發現自己遺忘了課本或必要的文具,這次吃了虧,影響了聽課,那麼他下次就不會再忘記了。而且這種教訓要比父母叮嚀十遍深刻。如果父母一味地幫助孩子準備一切,孩子就會產生一種依賴心理,自己可以對一切不聞不問。
  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有成功,也有失敗和失誤。而且通常是經過無數次的失敗,才能獲得較大的成功。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失敗為成功之母」。那麼孩子的成長也是一樣,大人應放手讓孩子在他生活的小範圍內自理,讓他失敗,碰釘子,這樣孩子就會從失敗中記取教訓而成長起來。如果從小,一切都由父母包辦,孩子感到一切都可以依賴父母,形成一種「安全感」,那樣反而容易出大事。
  滑雪場裡經常發生的骨折事故。大都發生在和緩的斜面,而不是在陡峻的斜面。建築工人從腳手架上失足跌落的意外事件多發生在接近地面的地方,而不是在高處。這些都是因為越是不大危險的地段,人們的安全感反造成心理上的鬆弛和注意力的分散。所以經常讓孩子處於依賴和安全感中,對孩子的成長反而不利。一旦父母有疏忽,或離開了父母,自己就會束手無策,時時出事。
  不要干涉孩子零用錢的花法,這裡還有一個培養孩子學會理財的問題。孩子口袋裡有了零用錢,這就給孩子提出了一個怎樣花的問題,它可以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念。現在有的小學裡學生自己組織了學生銀行。有的把錢積攢起來,買大東西;有的把錢資助困難同學。這些對孩子都是一個很好的鍛煉。

  
●做點家務事有好處


  我的孩子們小的時候,常常幫助做家裡的事。有時妻子忙不過來,當然就只有培養孩子做幫手了。提水。買米、搬東西、打掃房間、倒垃圾。買油鹽醬醋。其他鄰居家裡也是一樣,孩子長到了七、八歲就要開始幫助母親做事。
  回想起來,小時候讓孩子做些家務或者學會做些家務,對孩子來說,不但不是虐待,反而有莫大的教益。幫助家務,如掃地、打水、洗衣、買米,實際上是一種很好的生活教育,為孩子日後的獨立生活打下了基礎,無形中培養了孩子的工作能力和勤勞習慣。
  現在家用電器多了,家庭勞動比以前減輕了許多。也少了許多。但是儘管如此,如果父母能有意識地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從心理學上來講,對孩子的成長是很有神益的。尤其是當孩子完成一項工作後,作父母的能夠給以適當的肯定和讚賞:「做得好!」孩子的存在價值被肯定,自己的工作能力被肯定,他們也會感到無比的興奮和快樂。
  我就聽說過這樣一個事例。有一個被父母認為什麼也不會做,心理發育不全的孩子。有一天,家裡來了許多客人,父母忙得抽不出空購買一些必需的東西,只得寫了一張條子要孩子上街去買。結果他圓滿地買回了一切。母親高興地讚許了他:「你做得太好了!」他受到母親的這次肯定後,從此再也不自卑,再也不畏縮,增強了自信,學習成績也顯著提高。
  所以,即便是家庭相當富裕,家裡事情不多,當孩子提出要幫忙做些家務時,父母切不要阻止,說什麼:「你不必做這種事,去唸唸書吧!」或者:「你去看電視好了,這些事我來做!」當然,孩子開始作家務的時候不一定會做得很好,甚或會惹出些麻煩,但應知道這對孩子是一個學習的機會,不應苛求。
  反之,父母包辦一切,這在年輕力壯的時候,當然還不困難。但是一到自己身體衰老或身體健康不佳的時候,家裡就會出現矛盾了。
  早幾天,我在一份關於家庭生活的小報上看到一個中年母親的抱怨。
  白天上班忙了一天,回來還要臨時煮飯、洗菜;十五六歲的大女生了,坐在一旁看電視,或者躲在自己的屋子裡聽音樂,四手不伸。有時,一天下班回來,又是擠車,真是精疲力竭。再加上工作中還時而出現一些不愉快,只想回到家裡好好休息一下。可是回到家裡,連一杯熱茶都喝不上,如果自己不動手的話。要做飯,廚房裡的事一大堆,客廳。臥室也還需要打掃和整理。你叫孩子來打掃一下,或者處理處理廚房的雜事,讓自己也休息一下。她一動也不動。她不但不會做,而且還根本就不願做。我不動手,就得等丈夫回來動手。
  十五六歲的高中學生了,只會飯來張口,茶來伸手。自己不動手,看到父母疲憊不堪,她仍然是處之泰然,連一點惻隱之心都沒有。
  這位母親的話也沒有說錯。可是,這種不幸的結局,又是誰造成的呢?又怎麼造成的呢?那位溺愛自己女兒的母親她從來不對女兒進行打點料理家務事的教育。當然,她女兒不會做事。同時,也不懂得整頓家務如打掃衛生、煮飯洗菜的艱辛。因而也不會體貼母親。
  朋友的女兒在回憶她的父親時曾深情地寫道:「我深刻地體會到父母對子女最大的愛護和關懷是教會子女基本的生活技能。」

  
●怎樣對待有危險性的事物


  父母愛孩子總是無微不至。看見孩子拿了小刀削鉛筆,就怕孩子削了手指,於是馬上搶了過來,替兒女削。孩子拿針縫一下脫落了的扣子,母親也會怕女兒刺了手指,而要搶過來代勞。他們的這種行為實際上是在害了孩子。一方面,削鉛筆。釘扣子不一定會削手或刺破手。這是誇大了事物的危險性。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剝奪了孩子自己體驗危險,並蘊育出避免危險的智慧的可能性和機會,更不要說使孩子失去了學習勞動的機會。
  危險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到處存在的。人要生存下去,就要學會避免或戰勝它。人類的歷史也就是由同無數的冒險鬥爭並戰勝危險的歷史。
  因而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幫助和教育孩子正視危險,避免危險,從而克服危險,如果真有什麼或遇到什麼危險的話。譬如父母認為用刀子削鉛筆有削了手指的危險,就可以向孩子說明這種危險,並提醒他使刀時應當怎樣用力。
  我的孩子小時候喜歡爬樹,而且爬得很高。鄰居們從窗子裡看到十分驚訝,並好意地告訴我爬樹的危險。確實,爬樹時,如果從樹上掉下來,是很危險的。希望我禁止。然而,我又怎麼能禁止得了呢?因為他爬樹是在外面爬,我根本不知道,而且我又不是時時在他身邊,我從何去禁止呢?
  我只能提醒他爬樹是一種很危險的遊戲,要防止樹枝突然斷落,就會有跌落的危險。當然孩子聽了我的提醒沒有放在心上,他放學後,照樣爬樹玩。他認為爬上樹頂,遠眺校園和自家的屋子是一種樂趣。他當然也從來沒有掉下來。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道理也很簡單。這是因為孩子在爬樹時,他首先就要判斷自己有沒有能力爬;其次他在決心爬時,他會要考慮牢固的踏腳點,衡量樹技能否支撐自己的身體。經過這些分析他才會開始行動。因而一般也就很少摔下來了。只是這些都應該由孩子自己來判斷和選擇,大人最好不要在旁指手劃腳,更不要盲目的鼓勵,叫好;那樣會造成孩子的心理負擔和壓力,反而容易出事。
  因而,在遇到孩子爬樹和從事某些有危險性的活動時,大人可以提醒、指出其危險性,但不要強迫地禁止。
  因為對有些活潑和獨立性強的孩子,禁是禁不了的。孩子游泳也是一樣。我的孩子十一二歲就偷偷地和同學游泳了,等我們作父母的知道,他已經學會了。游泳,尤其是在河裡游泳是相當危險的,在我居住的那個城市,每年都要淹死一兩個學生。但說來也怪,淹死的都不是不會游泳的人,而是會游泳的人。就是因為不會游泳的人,他的警惕性較高,不致淹死;而粗心大意的會游泳的人反而有淹死的可能。
  因而,只要大人能熱情地加以指導和提醒,是不會有什麼生命危險的。而且,即使一般地在河中嗆了一兩口水,或從不高的樹枝上摔下來了,那麼有了這些失敗的經驗,孩子反而能學會判斷什麼地方可以游,什麼地方不可以去;什麼樹枝容易折斷。這樣,在任何情況下孩子都可以作出靈敏的反應動作,從而對一切。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信心。
  當然,並不是大多數的孩子都會喜歡爬樹、或去游泳。有的可能喜歡從事別的激烈運動,但父母對待的態度基本上可以是相同的。那就是不要過多的約束或誇大了危險。應盡量使孩子得到認識世界、認識生活的機會。通常孩子到了十一二歲就想替父母和家裡作些事。替母親到市場買點東西,或到醫院掛號,到郵局發信、買郵票等等。起初,孩子可能會買不好,或做不好。有的又怕孩子一個人上街危險。這些顧慮都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父母卻不應因此而把孩子關在屋子裡,拴在自己的身邊。相反,應該信任他們,讓他們去做;同時提醒可能出現的問題。這樣不僅使孩子有自信心,能一心去做好自己要做的事情。另方面,即使一兩次出了差錯,做得不好,大人也不要斤斤計較,過於責備。而應幫助孩子總結失敗的教訓,告誡孩子以後不再重蹈覆轍,就行了。這樣做既可培養鍛煉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又能增進父母子女之間的感情。

來源:http://www.millionbook.net/xd/y/yiming/mchh/004.htm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6iCm4TORExSCE__7u24-/article?mid=200&prev=201&next=199&l=f&fid=10









********************************************************************************

罵出好孩子四對孩子應從小進行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是孩子成長的首要條件
  ●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培養孩子勤勞儉樸的習慣
  ●培養孩子刻苦頑強的精神
  ●怎樣糾正孩子說謊
  ●怎樣處理孩子說髒話
  ●孩子在外面闖了禍和受到批評
  ●怎樣面對孩子的過失
  ●孩子拿了錢,偷了東西怎麼辦
  ●怎樣應付孩子的問題

  
●品德教育是孩子成長的首要條件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為棟樑之材。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成為亡命之徒、殺人犯、流氓。但是,如果做父母的若不從小對子女進行品德教育,放鬆了對兒女的道德品格教育,子女們很容易長成為不法之徒。事實就是這樣的殘酷與無情。
  研究和分析這些人的成長過程,固然有歷史和社會的原因;但家庭教育,父母從小對他們缺乏品德教育。道德教育仍不失為一個主要原因。
  值得慶幸的是現在我們已開始重視學校,尤其是小學中學的品德教育。然而,由於兒童的道德品質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貫穿於兒童的相互關係以及兒童對父母、對成人的態度中,表現在兒童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因之,它必須從日常的生活人手,所以單靠學校或幼稚園是遠遠不夠的,它還有賴於家庭,尤其是父母的不懈的努力。
  公民道德是一個國家文明進步、社會安定的保障。講道德、講禮貌本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美德,只可惜近幾年來,人們已逐漸失去這種美德。
  文明禮貌涉及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對兒童的培養則主要有以下幾個內容:
  (1)對待他人要有禮貌。這其中又包括:會稱呼人,見面問好以及常用的禮貌語言:「謝謝」、「對不起」、「請」、「沒關係」等。這些詞語雖然短小,但力量卻無窮。確實在我們的生活中,當我們相追而且發生了什麼不愉快的事情時,如果我們能夠做到禮貌,時時多講兩句:對不起、謝謝。許多大事可以化小,小事可以化無。就以舞廳的行兇殺人事件來說,如果服務員和顧客雙方能以禮相待,一方多說一兩句「對不起」、「謝謝」或「沒關係」,他們就不會打起來。俗語說得好:伸手不打笑臉人。又何致動刀子呢?!這一點在當今非常重要。父母對子女絕不可放鬆了這方面的教育,放縱兒女在家或在外粗魯無禮、稱王稱霸。
  (2)尊敬長輩,愛護弱小。這一點與前面所講的是分不開的。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孩子必然也就能夠尊敬長輩,愛護弱小。反之,一個粗魯成性的孩子也絕不可能尊敬長輩,及其父母,更不要談愛護弱小,助人為樂了。
  不尊敬長輩、虐待父母也是當今的一個嚴重社會問題。許多父母含辛茹苦把子女帶大,原想老來有個依靠或慰藉,結果是子女成家以後把他們視作眼中釘,我們常在報章雜誌看到許多做子女弒父或弒母,這的確是一大諷刺。如果父母能從小不放縱自己的子女,注意培養子女尊老護幼,尊敬父母,是絕不會釀成這樣嚴重的後果的。
  (3)遵守規則和紀律。這一條也很重要,沒有這一條也就培養不出良好的公民;社會也就不能長治久安。如今社會問題之所以如此嚴重,學校課堂紀律鬆弛、車間生產散漫。雜亂無章、公共場所和公共財物屢遭破壞,車有車霸、路有路霸,法紀鬆弛,一些人目無法紀欺行霸市、行兇打人——這一切破壞生產和社會治安現象之產生均與近幾十年來對兒童缺乏遵守規則和法紀的教育息息相關。有些家長不但在家對自己子女不加管束,甚至縱容自己子女在外、在學校欺侮弱小同學或用過去的說法「出身不好的同學」。聽到自己子女不遵守校規,他們不但不以此為恥,反以此為榮。當然,這些家長的作法是完全錯誤的,他們以為這樣是愛護了自己的子女,其實是毒害了自己的子女。於今受管教、人獄者和處死的一些無惡不作的不法之徒,有幾個不是父母從小慣壞的。俗話說,積重難返。所以父母要想自己的兒女長大後能成為有益於社會的人,遵紀守法的人,就必須從小教育子女遵守規則和法紀。
  這是道德禮貌教育中的幾個主要方面,是對兒童必不可少的道德教育。它直接關係到孩子將來成為什麼樣人的大問題:是對社會有益的人還是對社會有害的人。
  其他的品德教育:
  1培養兒童集體友愛精神。因為人是集體性的動物,人不能離開社會和集體而生存。同時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與否以及生活是否幸福都取決於自己和周圍的人、配偶、親人、孩子、父母、同胞、朋友以及同事是否有良好的關係。如果關係良好而深刻,一個人就會感到生活幸福而富有意義。
  3培養兒童熱愛服務。父母應讓孩子知道社會上的財富都是人們工作創造的,工作是人類生活的第一需要,並從小學會自我服務性的工作。
  3培養兒童愛土地的情感。父母可以培養子女熱愛周圍。的生活,熱愛家庭、學校、居住的地方,讓兒童對生長的土地產生關愛之心。

  
●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我們經常聽到一些母親或者奶奶抱怨說,「唉,我這個孩子就是任性得很,不好帶」。其實,任性是每個人在童年時代的必然產物。子女的任性並不可怕。關鍵是在大人的教育。
  有人也可能不同意這個說法:任性是每個人在童年時代的必然產物。有的母親就經常說,「我的兩個孩子就是不一樣。一個頑皮得要死,不聽話鬧得要命;一個很聽話。很好帶,不大吵鬧。」言外之意,就是有的孩子任性,有的孩子就不任性。這話有一定的道理。那就是有些孩子十分任性,吵鬧得厲害;有些孩子不那麼任性,沒吵鬧得那麼厲害。這是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需求。個人特有的氣質和性格。它們在每個孩子的身上各不相同;儘管他們可以是兄妹和哥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有時在報紙上看到兩三個學生兄弟性格各異的原因。
  孩子任性並不可怕,怕的是不教育。因為孩子小的時候,他還沒有確立起是非概念、好壞的標準。他並不知道他的要求是不合理和超越了常軌。譬如母親白天上班去了,孩子白天一天沒有看見母親,於是母親下班一回來,孩子就吵著要母親抱,甚至到了該睡覺的時候,他也不去睡覺;當然也不讓母親睡覺。死死地纏住已經工作了一天十分疲憊的母親。而且還要母親抱著他在屋子裡走來走去。母親沒勁了,走不動了,把他放進小床,他就又哭又鬧起來。母親氣急了,罵他瞎吵。其實,他何嘗是瞎吵?!他只是因為一天沒有見著媽媽了,他需要母親的親呢和愛護。至於母親上了一天的班,已經工作了八九個小時,累了。他當然不懂,也不理解。孩子的這種任性難道不是一種自然的要求,合理的要求嗎?
  又如有的孩子,吃飯的時候專挑好的吃,而且他喜歡吃的,就不許別人動筷子;否則就鬧得沒完沒了。如此等等,這也是孩子任性的一種表現。但是當孩子出現這種表現時,作父母的絕不應因孩子哭鬧而火冒三丈,大發雷霆。當然,也不能聽之任之,遷就姑息。像有些老人做的那樣:就讓孩子一個人吃吧!反之,而應當開始警惕注意:孩子的這種不良表現是不是由於過去一段時間父母由於憐借孩子而放鬆了對孩子應有的教育?或者這才是一個開頭?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孩子的這種表現都給作父母的敲起了警鐘。是應該及時注意而且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的時候了。是應該開始教育孩子怎樣做人了!
  當然,孩子很小,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教育孩子做人不能靠說理。說教,那樣孩子是接受不了的,也是不現實的。比較可行的方法應該是發現孩子的良好表現,並通過表揚這些表現而來鞏固孩子的良好行為,進而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具體地說,在孩子在吃糠果時,遇到了其他的小朋友,父母應該叫孩子把糠果分給小朋友吃。如果孩子這樣做了,父母就應該立即給予表揚:「寶寶真乖。這樣做伯伯阿姨就喜歡的!」因為孩子最快樂的就是能得到別人的喜歡。家中吃水果,可以先要孩子送給爺爺媽媽,或爸爸媽媽,有哥哥姊姊的還可以叫孩子把水果送給哥哥姊姊,然後再自己吃。在孩子送水果給老人們的時候,父母就可讚揚說:「啊,我們的寶寶真懂得禮貌!真乖!真是乖孩子!」同時,在表揚時,父母應該面帶笑容,做出親熱的表示。媽媽及時的誇獎,能促使孩子重複這些良好的行為,進而養成尊敬老人,尊敬父母和兄長,與小朋友和睦相處的良好習慣。與此同時,父母應該注意盡量消除妨礙孩子形成良好習慣的一切消極因素。放縱、姑息。遷就是一切不良習慣的根源。有的父母見孩子喜歡吃什麼,就不允許家中別人再吃;這樣無意間就鼓勵了孩子的自我中心和利己主義。於是他就對好吃的東西進行壟斷,不許別人沾邊。水果別人不能吃,甚至爺爺奶奶,吃了他也都要吵要鬧。吃飯的時候,好菜只能他一個人吃,而且要放在他面前。孩子一旦有了這種不良習慣,父母就必須進行批評,指出這種行為的錯誤。反之,如果發現了這種開頭,父母仍付之一笑,甚至故意逗弄小孩子:不讓爸爸吃,對吧!那麼孩子沒有明確的是非,當然只會變本加厲,最後不可收拾。這就是為什麼說,愛必須是嚴格的。嚴是愛的表現形式之一。沒有真正嚴格的要求,也就不會有真正的愛。所謂「愛之愈深,責之愈切」就是這個道理。嚴格要求孩子,就是在他們懂得的道理的基礎上向孩子不斷提出合理的要求,並且在生活實踐中堅持執行。
  不過,話又說回來,嚴格要求孩子,講起來卻並不那麼容易。原因就是父母總喜歡或容易原諒孩子,對孩子的一些不太好的東西或行為與言論給予寬容,而不能夠真正及時糾正或及時提出。同時,作父母的也並不都懂得:愛就必須嚴。回想起來,我自己在這方面就作的很不夠。
  其次,在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時,必須要有連貫性。當我們固定某一個人,在一般的家庭裡這個人通常是母親,負責培養教育孩子的時候,教育的連貫性比較容易做到。當一個孩子由周圍或家庭裡幾個人:媽媽。奶奶或還有阿姨幾個人同時負責培養時,這時由於每個人有各自不同的觀點,沒有統一的認識,在培養孩子上就會步調不一,寬嚴不一。它的具體表現就是許多家庭中常出現母親與奶奶或爺爺的矛盾。母親想嚴格要求,爺爺奶奶要庇護。媽媽打孩子一巴掌,爺爺奶奶要嫡咕好半天。
  培養孩子良好習慣是一件細緻艱巨的工作。它需要表揚,也需要批評和懲罰。但主要是表揚。如有的孩子上床後,久久不肯睡,而且不讓母親或奶奶離開。媽媽一走,他就發拗脾氣。這種時候母親當然可以好言好語地安撫孩子;但是孩子如果不聽,而一味強求,母親就應對孩子的壞脾氣做出應有的反應,或者乾脆就讓孩子一個人留在那裡。這樣的話,孩子可就不再纏住大人不放了。因為大人的走開,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批評或懲罰。有時,對孩子的壞脾氣和壞行為,母親只要皺皺眉頭,或者故意對他表示一點冷淡,他就會意識到大人對他的行為的不滿。常見的例子,就是母親在帶孩子到院子裡或園子裡玩耍散步時,孩子常會好奇地停下來撿地上的紙張或小石子玩。這時母親可以喊:「不要撿,髒!」或者,「你再撿,我要走了,不管你了!」完母親繼續走自己的路。孩子見母親不理睬自己。就會感到一種過失和恥辱,就會不再撿路上的髒東西了。孩子一旦改正了,作父母的就應該馬上及時加以獎勵,使大人與孩子之間重新建立融洽的關係。這樣一來,犯有過錯而且沮喪的孩子就會重新感到自己是自由的,充滿自信,懂得大人仍然喜愛自己、自己仍然逗人喜愛。同時,孩子也知道、並懂得了什麼是不應該做的,什麼是應該做的。
  在我們周圍的小孩子之中常見的毛病是孩子不愛整潔,對大人沒有禮貌。有的甚至動輒搶別人的東西,或者動輒伸出小手打人。孩子的這些不良行為,其實都是我們大人,作父母或爺爺奶奶慣縱出來的。是他們在孩子開始出現這些情形時,放鬆了教育。有的無知的父母甚至還在一旁笑,甚至鼓勵:「打,打爸爸!」或「打,打叔叔!」有的父親或爺爺為了逗得孩子一笑,甚至做狗爬,或做馬讓孩子騎,讓孩子模仿電影或電視中一些小皇帝或皇太子騎太監的鏡頭。本來是應該批判的東西,他們公然讓自己的兒子或孫子來學習倣傚。這樣當然不能教好孩子,只會把孩子培養成無禮、霸道,以致最後成為社會上的害蟲。
  要想把孩子教育成一個真正對社會有益的人,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父母必須精心注意孩子的成長。這裡既有生理上的成長,同時也有心理和精神上的成長。注意孩子的言行表現,從小培養引導孩子良好的道德習慣,注意孩子的品德教育,把不良的任何習慣在萌芽階段糾正。
  在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過程中,我們遇到的最大障礙就是孩子發拗脾氣,孩子不聽父母的勸說和教育。甚至坐到地上,大聲叫嚷,雙腳亂踢。
  對待孩子的拗脾氣,我們既不能蠻幹,抓住孩子一頓痛打,也不應屈服遷就。反之,父母應該細心領會到孩子的反抗並不是由於他對自己的執拗感到滿足,而是對大人的干預、限制等的抗議。這時,作父母的就應該認真思考他們對孩子所提出的要求是否太高或不合情理。如果是合理的,不是太高,就應該堅持;而對孩子進行批評和說服。孩子仍不聽,則可以對他表示冷淡,讓孩子自己去發作一通。相反,如果作父母的不分青紅皂白的退讓遷就,那麼孩子就會把他的這種「抗議」舉動變成對父母施加壓力的武器。有時,還會得寸進尺,以致無法收拾。
  總的來說,在防止和阻止孩子執拗脾氣發作的時候,不要採取過於強硬或過於軟弱的態度。最好是能夠設法迅速而果斷地將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面,以緩和緊張的局勢。因此,不要只管訓斥孩子,因為孩子這時是聽不進去的;也不要強迫他的舉動馬上符合理智。但同時又要設法做得使父母不感到難堪,好下台。這時最簡便的方法就是前面所講的把孩子撇下或把孩子送到門外讓他一個人去發洩一下。孩子一個人待在那裡,他感到沒趣,大人不理睬他,他就會馬上為自己找到新的玩耍方式,而執拗脾氣也就會很快消失。
  所以,在孩子失去自我控制,或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情時,父母都應做出對他毫不介意的樣子,讓孩子自己去克服,白我乎息。當然,這一點有很多父母也很難做到。因為,他們總怕孩子哭和鬧。孩子一哭,他們就慌了手腳。尤其是有爺爺和奶奶的家庭,他們把孩子看得心肝寶貝一樣,一聽見孩子哭,就怕是有人虐待了他。於是就責備孩子的父母,而遷就孩子,向孩子妥協。這種作法當然是極端錯誤而且有害的,只會養成孩子蠻橫不講道理,粗野無禮。
  其次,當孩子安靜下來之後,父母不應再追究發生過的事,加以處罰,而應該對孩子表示親呢。因為這時的親呢能給孩子提供使其自尊心不受到任何損害的最好條件,使孩子自覺地而且愉快地回到正常的軌道上來。同時,也不要像有些父母那樣,要求孩子許諾:「今後再也不這樣做了」。因為孩子很小,他的自我約束力不強,很難實現這種諾言。
  最後還有一種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被大人忽視的不好行為。那就是在許多公共場所,如在商店購物或等候公共汽車時,許多大人及老人都在排隊,而且也很焦急。這時有些孩子見排隊的人多,就往前面去插隊,或乾脆不排隊擠到或鑽到最前面搶購,或搶上公共汽車而且還為父母佔位子。這原本是一種不遵守公共紀律和投機取巧的行為,而有的父母也為了圖個一時的方便和舒適,就不加阻擋,反而津津樂道地認為兒子機靈。這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它縱容和鼓勵了孩子不守法紀、投機取巧,將來很可能要惹出大禍。
  所以,父母對孩子生活上的有些小節絕不可忽視。要隨時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當然,在整個培養和糾正的過程中應該堅持以鼓勵表揚為主,注意孩子微小的進步,及時加以肯定,讓孩子自己看到自己的進步與成長,珍惜自己的變化,用自己的積極因素去克服自身的缺點。

  
●培養孩子勤勞儉樸的習慣


  我認識一位老太太,有一次她同我談到了一件她十分迷惑的事。下面是她的原話:
  「我的孩子今年都三十歲了。他去年回家來時,談到他小時的往事時說,有一回他要買一副鐵環玩,我都不肯買。言外之意,有些埋怨我吝嗇。我聽了後,心裡很不是滋味。其實,我哪裡是捨不得錢買鐵環。我當時之所以不買,是怕惹禍。怕孩子們在玩的時候,相互爭著玩,和爭吵起來時用鐵環毆打。而我家鄰居的一些孩子又特別喜歡打架,況且我的孩子又在他們之中是比較小的一個。」
  我聽了那位老太太的話,感想很多。因為現在抱怨自己父母摳或小氣的孩子很多。同時覺得那位老太太不買鐵環的苦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且也沒有什麼需要自責的。孩子們鄉以的抱怨,我聽見過很多。最常見的是抱怨小時候父母沒有給他們做過什麼新衣服,總是撿舊衣服穿。其實,撿舊衣穿,只要沒有破爛,也並不是一定不好。而且這個問題還要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一方面,孩子撿舊衣穿,即父母把父兄的舊衣改給小兒子穿,父母固然是出於儉樸,這也是我國千百年來的儉樸傳統。另一方面也出於當時的物質條件,當時部分家庭的環境不甚好。父母又哪能給孩子每年做什麼新衣服呢?一個母親能夠
  讓自己的孩子穿得整齊清潔就很不容易了。
  況且任何一個作父母的也都不可能,也不應該對孩子百依百順,孩子要什麼就馬上去買什麼。不權衡需要,不權衡利弊。這既對孩子沒有好處,也不是教育孩子之道。孩子在外面玩耍,在學校裡讀書,同學們中好看的好玩的東西,各種各樣。數不勝數。孩子感興趣的也不會少,如果孩子見到別的同伴有,自己就想要,就要父母買,那會要多少錢?又會要多少地方來置放?那孩子還有什麼時間讀書做功課?而孩子一想到自己父母不肯買,就認為是父母摳或吝嗇。從孩子的教育上來看,這其實是一個勤勞儉樸的問題。它從某一點上來講,暴露了過去我們在孩子教育中對勤儉的教育仍然不夠或相當不夠。在獨生子女的今天,尤其是父母收入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的今天,則更不是不夠,而是完全被忽視或遺忘了。其後果的嚴重性不難想像。因為一個沒有勤勞儉樸的習慣的孩子,不會懂得父母的錢來之不易,也必然不會愛惜自己的衣物、圖書和玩具。當然,也就更不會愛惜國家和社會的公共財產。同時,一個沒有儉樸習慣的孩子長大後,也不可能熱愛工作。因為儉樸與勤勞是緊密相聯的。很難想像一個不懂得愛惜東西、珍惜金錢的人會熱愛工作,或願意工作的。當然,這種孩子也不會有艱苦奮鬥的精神。因為只有懂得辛勞的人,才懂得一衣一食一物來之不易,也才懂得儉樸。在工作或事業中刻苦頑強。所以,在今天,我們要把自己的子女培養成開創未來的新人,我們就必須在生活中從小培養孩子勤勞儉樸的習慣。那麼怎樣才能培養孩子勤儉的習慣呢?根據一些教育學家的研究,要培養和教育孩子勤勞儉樸,父母首先應該做到以下三點:
  1不要凡是孩子看到的和喜愛的東西,就都必須成為他個人所有。
  2孩子應該想到的不只是他自己,還應有家庭的其他成員。
  3不要滿足孩子的每一個願望和要求。
  這三點相互聯繫。它們看起來很簡單,有點像老生常談。但也許正是因為它平淡無奇,卻常為許多父母所忽視。不少父母總是只要是孩子喜歡,就千方百計去滿足。孩子要什麼就給他什麼,買什麼。他們不但自己主動地讓出自己應有的一份。還要求家庭中其他成員也都讓出他們應有的一份,以博得孩子的歡心,或乎息孩子的吵鬧。他們的想法和道理都很簡單。孩子小,大人可以讓一點。當然,他們的動機和願望也都是善良的。但是他們卻萬萬沒有注意到或者忽視了孩子的要求是可以發展的,也可以是無盡的。你今天滿足了他這個要求,他覺得他可以有求必應;於是他明天又可以提出另外的新的要求。你今天還可以設法滿足他的這個要求,你明天也許就無法滿足他的那個要求。這樣做無意中慣縱了孩子,培養了孩子的自我中心和利己主義。日久天長,他們心中會只有自己,沒有別人。他們當然也就不會尊重別人和尊敬長輩了。而且稍不如意,便大哭大鬧,甚至攻擊別人。最後在他們達不到目的或滿足不了他們的願望時,他們還可能由失望而轉變為消沉。
  因而,在有爺爺奶奶或兄弟姊妹的家庭裡,父母應該有意識地教會每個孩子學會與家庭中其他成員合理地分享食物和衣服,學會使自己的要求與家庭中其他成員的需求相適應。柱獨生子女的家庭,就必須教會孩子跟父母合理分享東西。並且經常教導孩子,讓孩子知道和懂得,雖然家裡只有一個孩子,但這絲毫不意味著他就是全家唯一有特權的成員,就是皇帝。我認識不少父母,尤其是一些善良的母親,他們對待自己非常苛刻,常常是節衣縮食。好吃的讓孩子吃個飽,自己不吃。好料子讓孩子穿,自己穿布的舊的。然而,孩子並不能理解父母的這番苦心;反而以為是家裡有錢,養成一種大手大腳的習慣和極端的利己主義。甚至造成他們在父母面前一種特權。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當然也不會懂得孝敬父母,因為他們心中至高無上的就是自己。有的孩子甚至可笑到這種程度,說他們的父母不喜歡吃好的,只喜歡吃粗茶淡飯;不喜歡穿新衣,而喜歡穿舊衣。
  所以,父母最好是讓孩子從小就懂得他們所使用的一切——衣服、玩具、圖書、文具和體育用品等的價值。教育孩子愛惜衣物、愛惜書籍、玩具;不應該對丟失和損壞物件感到無所謂。因為每一件衣物都是各階層的勞力換得的,也是父母辛勤的勞動所換來的。這就是我國古訓所講的:「一飯一粥,當思來之不易。」
  與此同時,父母還應該有意識地安排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如父母在做事時,吩咐在旁的孩子拿工具,或幫助打掃衛生。十一二歲的孩子就可以幫助父母在鄰近商店購買一些簡單的東西,或寄信等。也還是我在這一節開頭所講的那位老太太。她告訴我,她兒子回憶起童年生活時,也總是講他十二歲就開始洗自己的內衣內褲,好像是母親虐待了他。我聽了當即告訴那位老太太。你做得對。你這樣就從小培養了孩子的勞動習慣和獨立生活能力。他將來明白了事理,他不但不會埋怨你,還會終生感謝你這位好媽媽!
  因為全家人生活在一起,本應當相互分擔日常生活中的勞務。相互關注、體貼和幫助,這些都對孩子感情和社會交際能力的發展有很大的益處。父母應該使孩子懂得他的父母為了全家的幸福,為了生活是怎樣工作和勞動的,進而促使他產生幫助父母的良好願望。
  因而,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教會孩子幫助長輩從事一些家庭勞動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遺憾的是,我們許多父母都對這一點缺乏應有的認識。他們認識不到教會孩子,尤其是從小教會孩子幫助長輩做家事是培養孩子勞動習慣和勞動感情的主要和基本途徑。另外,一些父母還有一些糊塗的觀念。一是認為這些家務事自己還可以做得了,還年輕,不是老得動不得,不必去讓孩子分擔或代勞。有的父母還認為孩子將來反正有做不完的事,操不完的心,就讓孩子童年和少年時期多玩一點,自己多做一點。另一種糊塗思想是有些母親做事特別認真,他們總覺得孩子做事做不好。孩子掃過的地,他們認為沒有打掃乾淨,自己要打掃第二遍。孩子洗的碗或手帕,他們認為沒有洗乾淨,自己要重洗。因而,不如乾脆自己動手,還省事些。孩子不會做事,正需要學習做事。孩子沒有經驗,也沒有實踐,當然不可能一開始就做得那麼好。正因為做得不好,才需要父母的教育,才更需要鍛煉。而恰恰這一點,那些父母卻忘記了或者忽視了,或者是缺乏耐心。結果,家中一切包辦,在年輕時,不需要幫手時,他們還能一切代勞。到了中、老年後,精力衰退,需要幫手時,孩子卻又因為沒有勞動習慣,不會做事;而由於沒有勞動習慣,這時想喊也喊不動了。這類事情在我的身邊簡直是隨處可見。十七、八歲,甚至一、二十歲的小伙子坐在家裡玩撲克、看電視;而五十幾歲的老父、老母都要到商店裡去買東西、打掃室內。我還認識一些已經結了婚的青年男女,他們自己沒有房子和父母住在一起。照理他們同老人住在一起應該可以同老人分擔一些沉重的家務,然而事實則恰恰相反,他們除回家吃飯和睡覺外,四手不伸。房間要父母打掃,衣服也要父母洗。這都是因為從小父母沒有教會他們勞動,他們從小就是一切由父母代勞慣了,所以才養成了好逸惡勞的惡習。沒有勞動習慣,不熱愛勞動的人,必然就不能吃苦,一旦生活上發生什麼變故,他們就會對生活喪失信心;而且,即使沒有什麼變故,他們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也會缺乏刻苦鑽研的精神,也不能做出什麼成績。
  勞動習慣和對勞動的感情是不可能天生的,也不可能是先天的,它需要父母的細心培養和不斷的教導。為了孩子的明天,為了熱愛孩子,年輕的父母們必須從小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和教會孩子熱愛勞動。一切由父母代勞,這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護,這是在毀滅孩子。
  培養孩子勞動習慣的正確方法是耐心熱情的幫助與教導。孩子開始學習做事,肯定不可能做好。這時就不應要求過高,不能動輒指責:「這是你掃過的地呀?地上還有這麼多的泥巴、碎紙廠或者「這個茶杯還有茶漬,你怎麼洗的?」發現了沒有掃乾淨的地方或沒有洗乾淨的地方,應該指出來。但是指出來的目的是為了藉著缺點教會孩子真正學會做事。所以態度不應該是生硬的指責,而應該是熱情的關懷與幫助:「掃得好,只是還沒有掃乾淨。毛毛,你看那裡是不是還有些泥巴和紙屑?快拿掃帚來,把那裡再掃一下。」有的事情,孩子開始時做不好,母親還可以親自示範。通過這樣具體和耐心的幫助與教導,孩子也就會逐漸學會勞動,而且漸漸養成愛勞動的習慣。有了勞動的習慣孩子也學會自覺地愛惜東西了。或者說,至少也容易接受父母對他儉樸的要求。也不再會那麼隨便地責備父母這也捨不得那也捨不得了。

  
●培養孩子刻苦頑強的精神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這幾句中國的古訓,由於中學語文裡古文減少了,青少年再也學習不到了,父母們也漸漸淡忘了。但它包含的深刻的哲理教育意義卻是永存的,而且也是永不會褪色的。它的含意簡要的說,就是一個人必須經過刻苦的努力和磨難,才能擔當大任,才能有所成就。最明顯而且大家都在電視上所看到的例子,我想要算是奧運、亞運和全國運動會上的金牌得主了。那些光芒四射的金牌得主哪一個不是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不分寒暑、沒有休假、終年苦練。跌倒了又爬起來,失敗了又站起來,在千百次的失敗後才達到了一個個項目的頂峰。他們訓練的刻苦,拚搏的頑強,不奪金牌誓不甘休的毅力,無一不令我們歎服。
  我們當然不是要求自己的子女個個都能成為運動健將、金牌得主或科技新星;也不是都要求自己的子女不休息、不度寒署假,年復一年,日復一日,苦守書齋或苦守機房。但是,我們如果希望我們的子女能將來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我們作父母的從小培養孩子刻苦的精神,卻是十分必要的了。因為一個害怕困難,畏難,怕苦的人,是必然一事無成的。原因是世界上人世間沒有一件什麼事是可以不勞而獲,心想事成的。要做成任何一件事,都會有困難,都會有艱辛。只是困難的大小不同、艱辛的程度不一。一個人沒有一點刻苦的精神,必然會見困難就退卻。也就是我們所常恥笑的五分鐘熱度,甚或連五分鐘熱度都沒有的懶漢。
  我從前的鄰居有一個女兒。她由於從小父母的溺愛,沒有養成勞動和吃苦的習慣,所以在上中學後,她感到理工很費腦筋,一道題要左想右想,還有數學公式背得不熟,很難學,她在應付不了的時候,就改學了文科。文科也是很多東西要背,尤其是語文。要想寫好一篇作文,寫好一篇文章,要更多讀多背。所以她認為讀書本身就是一件苦事,不想讀書。然而做事,又做什麼事呢?做工吧?更苦。於是她又改學外語。入門確實不很難,同時又有些新鮮感,所以她學了外語。可是人了門以後,接捶而來的大量的生詞,紛繁的語法現象,樣樣要讀,樣樣要背。她又畏縮不前了。結果在門口蜘櫥了兩年,又退了回來。
  由於生活的普遍改善,嬌生慣養的子女現在很多。因而有些受嬌慣的子女,普遍的是好逸惡勞。拿起書包上學,放下書包吃飯。而在學校裡也是上課不聽講,學習馬虎。我也認識幾個這種青少年。他們雖然比前面我講的那位鄰居的女孩幸運一點。幸運地高中畢了業,又幸運地混了一張大學文憑。但他們由於畏難、怕苦,學習雖然都勉強及了格,有的甚至是第二次通過,但實際學識很少,進人工作單位後,也很少有人能做出一些突出的成績。
  刻苦就是要不畏難、不怕苦。因而要培養孩子不畏難、不怕苦,作父母的首先就不能夠時刻怕孩子吃了苦。而自己寧願多吃一點苦,唯恐孩子吃了苦,恰好又正是我們這一代父母常犯的一種通病。他們總是只希望孩子能生活得幸福輕鬆,總怕孩子吃了苦。因此,他們在家裡不讓他們的孩子做一點事,不教育他們的孩子勞動,從小養成勞動的習慣。他們忘記了我國民間的一句古訓:「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一個沒有勞動習慣,不熱愛勞動的人,是不可能不怕苦、不怕難的;也就是說是不可能有刻苦精神的。所以,要培養孩子的刻苦精神,就必須首先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要使孩子從簡單的勞動中學會人生的偉大哲理。這就是房子不打掃,不會乾淨;盆中的花,不澆水灌溉,就會幹死;地裡不播種,不會長出莊稼。也就是說世上的一切美好的東西都必須有所付出,付出汗水。

  
●怎樣糾正孩子說謊


  孩子在玩耍時,無意中弄壞了東西,或闖了禍怕挨大人的罵,常想把錯誤掩飾起來。孩子無意中折斷了花盆裡的花,為了怕大人發現,他們通常會把折斷的花扔掉。打翻了墨水他們會把墨水瓶藏起來,再把灑了墨水的地方用報紙或別的東西蓋起來。當父母發現了問他們時:「是不是你把花盆裡的花折斷了?」或者:「墨水瓶是不是你打翻的?」孩子聯想到挨罵,就會說謊:「我沒有」,或者:「不是我打翻的!」或者:「我不知道。」
  當然,孩子的這些謊言是很容易被父母識破的。「不是你折斷的,家裡還能有誰呢?」「墨水不是你打翻的,家裡還能有誰打翻,還把報紙蓋上呢?」
  孩子不敢公開承認,而說謊,使大人苦惱、痛恨。因為任何一個作父母的都知道說謊是最不好的習慣,最壞的習慣,甚至是道德所不容的。小事說謊,雖不值得追究,但可怕的是一旦放過怕會養成孩子說謊的惡習。所以父母總是從小就教導孩子不要說謊,而遇到自己的孩子說謊就非常氣憤。總想好好地教訓他一下,於是就狠狠地責備、罵幾句,想使孩子有個懼怕,以後不敢再說謊。
  而事實卻正好相反,父母責罵得越厲害,孩子為了怕罵,遇到了闖了禍或做了什麼錯事,就又說謊。我從前有一個鄰居的兒子頑皮得很,上課不聽課,下課不作功課,結果算術和數學考試次次不及格。父母又要看成績表,那孩子怕罵就把成績單的分數塗改成及格,有時實在無法塗改,他就說成績單丟了。父母一看就知道成績單的分數是塗改過的,便質問。追根到底是多少分?為什麼要塗改?或者怎麼丟的?是多少分?父母發現一次責罵一次,但到時候兒子仍然塗改或謊說成績單丟失了。父母氣得咬牙切齒,拿兒子毫無辦法。而且由對兒子成績的不滿,漸漸轉變為對兒子說謊的憤恨。那麼這事的發展,責任究竟在誰呢?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基·諾特分析兒童說謊的原因說:「說謊是兒童因為害怕說實話會挨罵,而尋求的一個避難所。」這話千真萬確。孩子一方面被教導「不要說謊」,另一方面卻又有會因說實話而挨罵的經驗。這種矛盾是造成孩子為自衛而說謊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們也可以說,在通常情況下,是大人給孩子造成了不得不說謊的形勢。因而,杜絕孩子說謊的最佳對策是不追究,讓孩子消除說實話的顧慮,而自覺地不去說謊。從上面所舉過的前兩個事例來說,當父母發現孩子折斷了花時,可以說:「花兒開得好好的,可以供觀賞,而且也是生命,以後再不要折斷了。」或者:「幸好墨漬滲透得還不多!」這樣消除了孩子對自己做錯的事,或闖的禍會被挨罵的顧慮和驚怕,就不會再說謊;反而會反省:「當時應該據實向父母講清楚,父母會原諒我的。」
  總之,孩子說謊是時常發生的事情,要想杜絕孩子說謊,養成孩子誠實的習慣雖然至關重要,但確實不易。它要求父母耐心和熱情開導,消除孩子對說實話的顧慮。當然,父母也絕不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孩子說謊不聞不問,聽之任之。那樣,又會變成放縱。孩子只會越說越厲害,直至走上邪路。

  
●怎樣處理孩子說髒話


  兩三歲剛學會說話的孩子偶而也會說出一兩句不知在哪裡學會的髒話「他X的」,有的大人聽了,不但不感到什麼不雅,反而會發笑,覺得好玩:「這小傢伙不知同誰學了這髒話!」因而也不糾正。
  可是到了孩子上小學,尤其是上中學以後,孩子再說髒話,一般家長就都會覺得不雅和厭惡了。可是,大人雖是不喜歡,孩子卻因從小無人糾正,越講越多。原因在於小學和中學生中有些髒話已成為了他們的口頭禪,或見面的招呼語。
  孩子們有他們的話題,有他們的小天地。他們也有他們的語言,我們做大人的不去要求他們說我們的語言,尤其是作教師或知識份子的語言。如果我們做父母的忽視孩子的這種心理,一味地責罵他們不文明,就成了大人直接干擾孩子們的天地。而且強迫他們摒棄他們的語言習慣,就會使孩子無法和同學們打成一片,融合到集體中去。這也就是我妻子的鬥爭無法取得勝利,甚至反傷了母子感情的原因。
  同時孩子進大學換了環境,語言環境也發生了變化,他們會自然而然改掉自己所說的髒話。所以在這些小節上,我深刻體會到父母耗費太多的精力去糾正和鬥爭是沒有必要的。當然。做為父母對孩子的髒話和不文明的言談,日常交談中一旦發現可以而且也應當指出和教育,但不必小題大作,把它看得過於嚴重。至於有些人,到老還是一口髒話,那也是與他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有密切聯繫,也不必過多責怪。

  
●孩子在外面闖了禍和受到批評


  孩子在外面玩,免不了要闖些禍。男孩子在外面玩耍,爭吵起來後又打了年紀小的玩伴,結果被打的小朋友的父母來找大人興師問罪。或者為搶玩具,而弄壞了別人的玩具,甚或踢球玩,一腳不小心打壞了鄰居的玻璃。這些在有孩子的人家都是常有的事。
  我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妻子就為應付這類事情,有時被弄得焦頭爛額。
  在以前,當孩子闖了禍時,多是母親出來抵擋,總覺得是自己沒有把孩子管教好,所以在外面欺侮了小朋友,或打壞了鄰人的東西。因而遇到了這種事,做母親的總是說:「媽替你去道個歉,只是你以後不要再打別人!」
  當然,為了避免和鄰人起衝突,搞好人際關係,父母代孩子道歉偶而也有其必要。但是對於已經能夠分辨是非的孩子來說,做父母的還是應該盡量從旁教育他協助他,使他認識到錯誤而主動去向受害人道歉,養成孩子自己做的事自己負責的責任感。這樣,孩子以後自己也會知道對自己的行為要有所撿點。同時,長大了在社會上也會勇於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否則,一切都由家長負責,孩子無任何內疚感和責任感,不但不會像母親所希望的「以後不再犯」,而且會變成一個缺少獨立性且無責任感的人。
  歐美人士在這一點上就很注意。有一次我在一個美國友人家作客。那天主人還邀請了幾個美國朋友,有一位女士帶了她的一個四歲的女孩。那女孩子很活潑。在端茶喝的時候,不小心把杯子打破了。這時,她母親很快地用手帕擦去潑在茶几上的茶水,然後對女兒說:「你去向阿姨借一個盤子,把打破的碎片撿起來。然後再向她道歉!」
  這件事當時我看了感觸很深。要是發生在我們身上,父母肯定就會出來親自收拾殘局,然後代孩子向主人抱歉,而不會要孩子做任何事情。雖然父母代孩子向主人道歉並不是什麼錯誤,只是這樣作的結果會使孩子沒有機會接受教訓,並且喪失獨立性和責任感。
  另一方面,孩子在外面闖了禍,父母不在場,因而父母不知道,於是別人的父母找上門來告狀。這也是常有的。在外人來告狀時,孩子也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害怕自己的父母責罵,而不敢承認,甚至躲藏起來。一種是怯生生的承認了錯誤。
  但是不管怎樣,當外人來告狀時,父母一定要冷靜熱情傾聽受害人父母或本人的申述,然後當著孩子的面弄清實情,應該向對方道歉的,應吩咐孩子向對方道歉,當然作父母的,在自己的孩子認錯後,也應向對方家長道歉,損壞了別人的東西,應該在道歉後照價賠償,或者該付醫藥費的,就應該支付醫藥費。以此來教育孩子正確對待事物。這是正確的態度,也是不少家長所採取的態度。
  但是應該看到,在我們的周圍,也有不少的家長,他們不是採取教育自己子女,向對方道歉的態度,而是對自己孩子採取護短的態度。事實俱在是自己的孩子打了別人的孩子,或損壞了人家的東西。他不但不責備自己的子女,不教育自己的子女,反而認為對方來告狀是錯誤,認為孩子在外面打架或作別的事,與他無關。甚或強詞奪理說:「我的孩子也挨了打。」或「那東西根本不是我孩子打壞的,我孩子絕不會去損壞你家的東西!」
  這樣護短的結果是孩子在外可以作壞事不負責任,於是越學越壞,並且做壞事的膽子也越來越大,公然喊叫:「你去告訴我父母好了,他們根本不會相信!」後果當然不堪設想。
  近十餘年來,台灣青少年犯罪率急劇上升。在我工作過的兩所大學裡,我發現這些犯罪青少年多是家庭中受父母溺愛、放縱,而在外惹了禍時,父母又總是維護自己的兒子,不分是非,反責怪對方。
  此外,孩子在外面玩,有時被一些大孩子或特別霸道的孩子欺侮了,奪走了玩具;打得鼻青臉腫或摔得鼻青臉腫,而哭哭啼啼跑回家來,也是常有的事。尤其是在小學生中,相當普遍。這時有的母親心疼自己的兒女,又恨自己的兒女在外面惹了禍,便鬧著要去找欺侮她兒女的孩子算帳。或者罵自己的孩子:「你就不會打他呀!下次他再欺侮你,你就還手!」
  仔細想一想,這都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算帳和報復,只會使孩子間的打鬥越來越厲害,而且可能使無意的傷害轉變成有意的傷害。
  所以在出現這種不愉快的事情時,父母最好能保持冷靜。傾聽孩子的申訴,幫助孩子洗傷擦藥,教導孩子以後盡量避免與那些頑童玩耍。同時,也可直接找欺侮了自己兒女的孩子問明事情真相,勉勵孩子們和睦相處,不要打鬥。以免事態擴大,結成冤家。當然,必要時還是可以找對方家長,共同進行教育。但注意一點,那就是找對方家長,不只為了算帳。所以要冷靜友善,以共同合作教育雙方孩子為目的。

  
●怎樣面對孩子的過失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錯誤或失敗是在所難免的。要想孩子少犯錯誤,免蹈覆轍,父母的態度非常重要。
  有一個企業家在回憶錄中寫道:「上小學時,即使我玩得過分,成績退步了,父母也從不嚴厲責罵我。當我把成績單交給他們看時,他們看看各門分數的成績,然後看看我的臉。當然我覺得很不好意思,而且等待著挨父母的罵。然而他們卻沒有罵我。這樣反而使我更加感到愧疚,決心下學期一定要好好讀書。」
  日本有一屆議長在回憶他的童年時,也說過:「小時候母親經常要我去買東西。有時我不是買錯了,就是買漏了。但是母親發現後,從不責罵,只是說明天再去買回來。」這樣就養成了我把要做的事都寫在紙上的習慣。
  從上面這兩人的回憶,我們可以看出孩子犯了錯誤,他們自己也是有愧疚有改正的要求的,而且也會想辦法改正。問題是父母怎樣對待,怎樣啟發他們認識錯誤和感到愧疚。在前面的章節中我曾經幾次談到這,簡單地責罵孩子的錯誤和失敗常易引起孩子的反感;甚至原有反省的,也不去反省。因而又重犯錯誤;一而再,再而三。
  但是要作到啟發孩子的自我反省,信任孩子能改正錯誤卻是不那麼容易的。我們日常最常見的是簡單地責罵,或者埋怨孩子不聽話:「你看,我所說的沒有錯吧!」或者當孩子不聽大人的忠告而失敗時,父母會說:「我的判斷是正確的吧!你總是不聽!」
  父母想強使孩子確認他們的判斷是正確的,從而使孩子對他們聽從。他們的用心是可以理解的。問題是這種埋怨和責問實際上等於剝奪了孩子的自我判斷,會使孩子喪失自信。有的甚至還會對父母的這種怨詞感到反感:「什麼都是你說的對!」
  所以當孩子出了差錯,尤其是當孩子反省自己的差錯時,父母應保持沉默。當然。有的母親也會講,孩子會反省什麼過失,他們根本就不會感到愧疚,所以才罵。我覺得這種看法是不完全正確的,孩子到了一定年齡都會有一定的判斷能力,簡單的好壞還是能區分的,並且也有一定的自尊心和羞恥感,因而做錯了事,由於貪玩而荒廢了學業,考試不及格,他們是知錯並有一定的羞愧的。。當然,不同的孩子羞愧的程度不同這倒是存在的。問題在怎樣啟發他們的自尊心、羞恥感,進而反省,自我下決心改正。
  日本兒童心理學家和幼兒教育家多湖輝在他一本關於子女教育的專著中曾講了一件自己的親身經歷。
  他念中學時,校風非常嚴格,課堂上答不出問題,就要留校補課。老師用心良苦,而他卻並不感激,而且對老師抱憎恨態度。他一向成績不好,經常留校,於是只想如何在學校搗蛋。在高年級時,他和一群劣等生引起了一陣軒然大波:搗毀了存放軍訓教材和槍械的教室。事後,他們才發現事情太嚴重,面臨退學的危險。回到家裡,他準備接受母親的責打,但母親卻只說:「現在你要後悔也來不及了,過去的事已無法挽回。這次滋事的後果,我想你心裡有數,所以我也不再說什麼了。你可能會被勒令退學,你就想想將來該怎麼辦吧!」
  這些話比任何叱責更令他深感內疚和對不起父母,於是發誓此後絕不再給母親帶來任何麻煩。
  同時還應記住一點:人在犯了錯誤時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關懷。

  
●孩子拿了錢,偷了東西怎麼辦


  我經常聽見一些母親抱怨說孩子拿了櫃子裡或父親衣袋裡的錢。尤其是做後母的,她感到更是為難。她講了一兩次,兒子絲毫不聽,又不好打罵。
  孩子私自拿家中的錢確實是一個很不好,甚至很壞的行為。因為這實質上就是偷。只是偷的不是外人的錢,而是自己父母的錢。而且孩子一旦有了這種惡行,很難糾正。上面的那位後母說了無效。她覺得為難,是後母不便於打罵。其實,一個孩子如果在父母識破後,說了無效,那就是打罵,也並不見得就一定會有效。左鄰右舍中,社會上打罵無效的事例舉不勝舉。
  分析其原因,不外一點。私自拿家中的錢是一種不光彩的偷盜行為。七八歲開始明瞭事理的孩子都知道偷盜是可恥的,因而一個孩子在做這種見不得人的事情時,內心一定有些恐懼和不安,唯恐父母發現。一旦父母發現會臉通紅感到無地自容。因而父母一點破,他就應該有所反悔和羞愧。如果一個孩子一而再地拿,那就說明他已無羞愧之心。為了挽救一個孩子,作父母的絕不可撕破了他最後的一張臉皮,一定要設法啟發他的廉恥心,促進其反悔。因之,在教育孩子不應私自拿父母錢的同時,應更加熱情地關心孩子的需要。弄清楚孩子為什麼要走這一步。如果是正當需要,應向孩子說明可以向父母索取。如果是在外面吃玩,那就應該耐心說明。一個孩子不應在外面亂吃東西或玩賭博的遊戲。即使是電動玩具,亦不可多玩,多玩就會荒廢學業。這當然是一個耐心的漫長的教育過程。簡單的打罵是不能奏效的。許多兒童或中小學生在街上當扒手,大多是由這種拿錢,亂花錢,最後父母又沒有錢可摸了,而摸向外人的口袋的。
  當然,與這相近,或者更壞的就是在直接偷別人的東西了。在學校裡看到同學有什麼好東西,自己沒有,就偷。這當然是極端可恥的行為。父母如果發現孩子偷了別人的東西,應該向孩子說明偷盜是可恥的行為,啟發孩子的羞恥心和羞傀感,然後勸說孩子把東西交還原主。這樣作雖然不容易,但必須這樣作。不要見了孩子做了這種見不得人的事,就劈頭劈腦大罵。或打。「打斷你的手,看你以後還偷不偷!」這樣打罵,對少數極端膽小的孩子,也許多少還有些羞恥心的孩子,可能收效一時。但對大多數的孩子效果不會大。因為他們一旦敢偷,就是已經不顧羞恥了。所以簡單地打罵,只會使他們暗地裡偷,千方百計不讓你發現罷了。當然,在一些家庭中,有的父母也愛佔便宜,見孩子偷了東西,甚至默認和誇獎,那就更是把孩子往絕路上引了。

  
●怎樣應付孩子的問題


  父母在帶孩子上街或玩耍的時候,天真的孩子總會提出各式各樣大人想不到的問題。這是因為整個外界世界對孩子來說都是陌生的。一切引起他們的好奇,也引起他們的求知慾。因之即使有些問題會使父母一時為難,父母也應盡量滿足。反之,如果一個小小的孩子對一切都漠然,倒是智商不高的表現,絕非好事。
  孩子的問題粗略的根據年齡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人小學以前或包括小學初年級的孩子的問題。這類問題大多用一個名稱就可以應付過去。例如:「這是月亮!」或「那是冰箱!」當然有些也會遇到一些棘手,使父母一時無法回答的問題。遇到這種場合,父母一方面應盡量豐富自己的生活和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以滿足孩子的求知慾;同時在一時無法回答時,也可以告訴孩子,這個問題,你將來上中學以後就會知道的。但絕不要哄騙或胡編亂湊。
  另一類是孩子上小學高年級和中學以後的問題。這時的問題,知識性較強。父母能盡量回答當然更好。日本有一位作家在其作品中回憶父親時,曾寫道:在中學時常看屠格涅夫和契河夫的小說,每當有疑問時,例如屠格涅夫是屬於那一種流派、思想的作家?他問父親時,父親總是不厭其煩地為他一一解說。因為有了這麼一位豁達的父親,使他不僅滿足了求知慾,同時也更接近了父親的心靈世界。
  當然不可能所有的父母都能像這位父親一樣,對孩子所提的問題能有所研究。但是他的作法和態度「不厭其煩他講解」,卻是所有父母可以借鑒的。而且確實孩子所提的一些知識問題,也常把我們作父母的難倒。但是不論怎樣,不能給孩子的求知慾潑冷水,在自己不能很好解答時,也應向孩子指出可以再向誰求教,或以後看閱哪一類書籍。激起孩子向書本要知識的熱情。絕不要認為孩子提了問題,自己作為父母答不出很難湛,於是對孩子發脾氣:「只有你的問題多!你這麼多問題為什麼不問老師?你不知道我有我的事嗎?」
  學問學問,學問和知識就是人在不斷的探索中,在不斷地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的。大人如是,孩子更是如此。區別只是大人有的問題,他在沒有適當的人可以求教時,可以自己去看書,尋找答案。而孩子由於知識有限,沒有這方面的能力,或者這方面能力較差,就更需要父母的幫助。孩子有問題找父母,這正是孩子對父母的信賴的表現。作父母的為了孩子的成長應盡一切努力來解答,如幫助解答兒女的問題,孩子還沒有查書尋找答案的能力,父母就應自己查書尋找答案。
  在孩子上學以後,孩子可能有些問題在課堂上沒有弄懂,或者孩子對老師在課堂講授的仍不感到滿足,或者在作功課中遇到了困難,父母都應熱情而耐心地予以幫助和解答,以滿足孩子的求知慾,並激起孩子學習的熱情。
  反之,如果孩子的問題父母不予解答,而視作累贅,敷衍搪塞。孩子當然也就沒有了提問題的興趣。他何必自找沒趣呢?!同時孩子在學習或作功課時遇到了難事,父母不能伸出援救之手,孩子的學習興趣會下降,甚至完全喪失學習的信心。所以,現在有些家長,或者由於自己工作過忙,或者由於自己知識的限制,而無力幫助子女學習,解答子女學習中的問題,而為子女延聘家庭教師,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不是不可取的。
  然而,家庭教師只能是家庭教師,他可以彌補父母的某些不足:精力不足或知識不足。但是,他不能代替父母。父母仍應多接近、關心自己的子女。
  另外,孩子有時,尤其是稍大一點的孩子,會問起有關家庭親戚之間的糾紛。有時父母很難回答,也不想回答。這時父母可以但白地告訴孩子:「這個問題不好回答,不能回答。」而不要說:「小孩子不應知道這種事情!」以封閉孩子的詢問。
  因為孩子有了這種不愉快後,為免再次受到傷害,以後就會心中有疑問也不敢問了。這種事情發生多了,就會在父母子女之間產生隔閡。
  還有一類問題是父母常感到難以啟齒的,那就是有關兩性的問題。現在家中通常是一家大小圍在電視機前消磨閒暇時光,當電視中出現有關性的鏡頭時,有些還不大懂事的孩子會提出一些問題。孩子出於好奇、不懂:「媽媽,他們這是幹什麼?」父母則不好啟齒,加上頭腦中的一些封建意識,於是會不滿地斥責:「你這個孩子真是的!」或「你還只是一個小孩子,怎麼問這些事情!」
  這樣回答是對孩子不好的,因為它並沒有說明問題,反而使孩子對性產生一種不正常的好奇心。如果是不大懂事的孩子,最正確的方法是不讓年紀很小的孩子看這種電視。既然已經看了,孩子已產生了好奇心,可以告訴他將來長大了,你就會懂得了。一句話不必加以神秘化或醜化。對有些事情,能夠說明的,講一點小孩能瞭解的範圍就可以了,滿足他一時好奇心就是了。

來源:http://www.millionbook.net/xd/y/yiming/mchh/005.htm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6iCm4TORExSCE__7u24-/article?mid=201&prev=202&next=200&l=f&fid=10










********************************************************************************

罵出好孩子五不要過於迷信體罰

●打不能使孩子就範
  ●打是為了教育孩子
  ●不要吝惜用棍子
  ●響鼓不在重捶

  
●打不能使孩子就範


  近兩年來,在地方的報紙上報導過幾起父母打死親生子女的事件。這種事件到處都有。事情的起因都非常簡單,就是孩子不聽話,不好好讀書,引起了父母的惱怒。通常開始是罵。罵了,孩子不聽,仍然不認真讀書,喜好在外面玩耍。於是父母就動手用棍子打。當然開始也還只是小打。因為又有哪一個父母不是疼愛自己的子女的呢?他們之所以督促孩子讀書,罵孩子不讀書無非是想孩子成龍。當然「成龍」這只是一個形象的比喻而已。並不是每個父母都敢於奢望自己的孩子成龍。說實話,大多數的家長,也不過是望子多讀一點書,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但孩子年幼,父母親有時候過份迷信打可以使孩子用功讀書或成績進步,是相當可笑的相法。應該適時誘導孩子從小對讀書的興趣,並教導正確社會價值規範。以人為本的教育,才應是現代年輕父母所應保持的理念,因為「打」並不能使孩子明瞭父母的用心,只會在幼小的心靈上,種下不可磨滅的傷痕。

  
●打是為了教育孩子


  既然只是為了教訓孩子,使他有些怕懼,因而也不宜多打。打兩三下,作為警告也就夠了,這也就是我們常講的響鼓不用重捶。反之,打多了,打慣了,把一個孩子打疲了。那麼,孩子對打也就不會有所怕懼了。一旦一個孩子對打失去了怕懼。那就最好就此住手,另想他法。如果作父母的仍執迷不悟,認為打一定可以解決問題:不信你不怕打。那麼就會越打越重,越打越厲害。這樣當然也仍然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孩子果然被打服了。另一種就是孩子越打越頑強,大人的火氣越來越大,以致失去了控制,結果把孩子打死了。從報紙上的報道可以看出被打死的孩子通常很小,還不成年,無力反抗。到了十四五歲的孩子,如果他已經不聽話到了不怕打的程度,他就會反抗,與父母對打。這種反常的現象在城市裡現在也不少。
  所以,不能過份迷信棍子的威力,尤其是今天的孩子已不是三十年、四十年前,我們作子女時的子女。他們成熟得早,他們沒有什麼封建傳統的束縛,有著更強的獨立意識。這就是為什麼打多了,他們不是更怕打,而是仇恨和反抗的原因。前幾天我還聽說一位教師在打女兒時,被女兒一拳打腫了眼睛。這是不能教育好孩子的。如果說,他們只想通過打,使孩子吃一些皮肉之苦而有所怕懼,那麼要使孩子對自己的過失有所反省和悔悟,就還要作耐心的說理與說服工作,使孩子明白父母為什麼打他;同時,今後應汲取教訓,不再做不應該做的事:逃學、曠課、不作功課、在外打架惹禍等等。

  
●不要吝惜用棍子


  當然,也有一些人家是從不打孩子的。我對門的一位老太太從不打孩子。她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現在兒子又有了兒子,女兒也有了兒子。孫子們到她這裡來,就是鬧翻了天,她也是不罵不打。照她的說法:「我捨不得打呀!怎麼打得下手啊?!」
  「我捨不得打呀!」其實哪個母親又捨得打自己的孩子?!哪個打孩子的母親就是下得手呢?!我的妻子就多次說過,她打一次孩子,自己要難過心疼一次。打是為了教育,也是迫不得已才採取的最後的手段。
  她捨不得打孩子,因而她的幾個孩子在該讀書的年齡都不大讀書,現在都是工人。尤其有趣的是她的女兒,既不會讀書,也不會做家務事。那位老太太為了彌補家用,長期幫人做衣服。而她那二十好幾的女兒卻居然連釘鈕扣也不會,也從不伸手幫一把。
  完全不打的孩子容易被慣壞或寵壞。也就是英國諺語所謂的「丟棄了棍子,慣壞了孩子」。不讀書和不會做事,這是一種。還有更壞的那就是任性,無法無天。也就是我們在戲曲中常見的畫了白花臉的無惡不作的花花公子。
  那位老太太的孫子,只有五歲,在家母親逼他一天要習字一小時,不寫完一小時,就打屁股。星期天到奶奶家來玩,有時也寫一寫字。奶奶爺爺見了都誇他字寫得好。而小孩子都說:「都是媽媽打出來的。不寫一小時,不認真寫,媽媽就打。」
  孩子不懂事、貪玩、好吃。這是天性,不足為怪。作父母的就要進行教育。而對孩子進行教育,單靠說理他是聽不進去的。罵他聽慣了,也不會在乎。有時只有打,讓他痛一下,他才會有所觸動。同時,從小就不能慣縱。所以打,也要從小就開始。當然,愈小打得應愈輕,警告而已。前面我講過一,兩歲的孩子不懂一點事,見桌子上的東西,不論是開水或燈火,覺得好奇,就要伸手去抓或拖,很容易出危險。這時父母一面應喝令禁止,一面可以把他伸出的小手,輕輕敲打一下。孩子痛了,手就縮回去了。三四歲的孩子還沒有養成良好的蹲廁習慣,隨地大小便。這時,父母在訓斥的同時,在他屁股上拍打兩下,他就不會不再隨地亂屬了。這樣從小養成一個怕打的習慣,孩子長大了,對打也才會有些怕懼。打作為一種懲罰的手段和教育的手段,才能奏效。反之,如果從小慣縱,從來捨不得打,那麼到了十一二歲再打,孩子就會很難接受,必然反抗。
  幾年前報上曾登載一位家庭教師的日記。一位馬老闆請這位教師輔導兒子的課業。馬老闆的兒子已十五歲了,中學即將畢業,可是數學語文仍然是一片空白。馬老闆希望兒子能升一所好的高中,所以重金聘請了一位有經驗的中學教師輔導。第一次見面,馬老闆的交代是:兒子很聰明,只是不太喜歡讀書,希望先生大力開導,但切勿打罵。其實先生又豈敢打罵?馬老闆的囑托不過是表露了馬老闆的一片愛子之心而已。
  馬老闆一出門,那孩子便打開錄音機,並搬來各種武打錄影帶要家庭教師欣賞。看了一兩個鐘頭,然後對教師說:「你替我寫一篇雜記,我給你一千元。」老師搖頭不肯,學生便威脅兌:「你不寫,我就要我爸開除你!」家庭教師不肯馬上讓步,恐嚇說:「我告訴你爸說你不作功課,只看武打錄影帶,要你爸打你!」那孩子笑了起來:「我爸媽從來沒有打過我,也沒人敢打我!」
  這種驕縱慣了的孩子,將來會變成什麼樣子,很難說。但是父母丟棄了棍子,慣壞了孩子。這一點確是無疑的了。

  
●響鼓不在重捶


  看來」不打不成才」,這句話還是有些道理。而且把「打」作為一種教育孩子和懲罰孩子的手段,從教育學和心理學的觀點來講,也無任何不妥之處。只是不能濫用「打」。
  首先,它只可作為一種最嚴厲的懲罰手段。如果濫用,父母動輒就是幾板子或幾巴掌。孩子打慣了,習以為常了,當然對打也就沒有了怕懼。孩子一旦對打失去了怕懼。「打」作為一種最嚴厲的懲罰手段也就喪失了它的威懾力。這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聽到有些孩子所咕噥的:「動不動就打,只會打。」
  如果孩子一旦發出了這種咕喊,父母就應該住手,不要再打了。因為打已經不能使孩子痛定思痛,痛改前非。它已經失去了懲罰的作用,起不了教育孩子的作用了。這時,父母應該自己反思,為什麼會造成這種局面,想出另外有效的教育方法。
  但是,遺憾的是,不少的父母在兒子已經不怕懼打後,卻執迷不悟。堅持非要給孩子一些怕懼。用他們的話說就是:「我不信我就打不怕你!」於是越打越厲害,一次一次地加碼。他們總以為兒子不怕是因為打輕了。打重了,孩子就一定老實了。最後他們喪失理智,不知輕重,把孩子一棍子打傷或打死了。城鄉間屢次發生的父母打死子女案,或者一記失去了理智的耳光把孩子耳朵打出了血,打聾了。
  其次,一旦濫用打罰,它既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也會喪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動不動就打,不講道理!」「武斷、橫蠻!」不但使孩子不再願意與父母親近,而且打多了,只會使父母子女之間在感情上產生隔閡,嚴重的甚至對抗、對罵對打。
  所以,為了避免造成上述的悲劇,同時也是為了「打」能具體發揮它在教育孩子中的懲戒作用,應當慎重使用,盡量少用。同時,在使用「打」這個手段時,還必需輔以說理。應該讓孩子明白父母為什麼打他。打完全是由於他做了大的錯事,而且多次提醒不聽、責罵無效,不得已才動了棍子。通過皮肉之痛使孩子認識錯誤,有所反悔。
  孩子有孩子的自尊心,有孩子的獨立人格和意志。因此,要改正錯誤,必須孩子自己有所反悔,有改過自新的要求和願望。一昧地打,而不進行說理教育是永遠達不到這個目的的。而孩子不讀書。不願讀書,打雖為一種懲罰手段,但更需要啟發和激發起孩子讀書的慾望、要求和興趣,更需要作耐心和細緻的啟發教育。所以像前面所舉的例子,由於要孩子讀書,而把孩子打死了是極端愚蠢,也是極端野蠻的行為。如果棍子真的能夠萬能,那做父母也就太容易了。
  但是更多的,我們聽到打罵都是粗野的。「我要打斷你的腿!我看你還到外面去同男的一起玩、跳舞。你這個不要臉的東西,騷貨!……」這樣打罵一個未成年的女兒,而且用的都是一些侮辱性的語言,嚴重地傷害了一個少女的自尊心和人格,必然會引起女兒的反抗:「你打,你打,打死了算了啦!反正我也不想活了!」
  父母在打孩子的時候,必然要伴隨以罵,實際上也是訓。因此,為了不激化矛盾,罵和訓一定要是說理的,即曉之以理。絕不要意氣用事,什麼話惡毒,什麼話難聽就罵什麼。而且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反之,應該喚起孩子的自尊,啟發孩子反省侮悟。
  有的孩子、罵打無效,就不必勉強。如有的孩子不愛讀書,孩子實在讀書不行,也絕不要把孩子往死胡同裡趕。事實上,天地廣闊得很,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狀元。

來源:http://www.millionbook.net/xd/y/yiming/mchh/006.htm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6iCm4TORExSCE__7u24-/article?mid=202&next=201&l=f&fid=10









******************************************************************************

罵出好孩子六獎懲並用的藝術

●獎懲有助孩子的學習效果
  ●獎懲不可混淆不清
  ●不當的懲罰造成孩子的反應
  ●多深思、多檢討
  ●適合低年級孩子的獎勵~持續不斷的獎勵
  ●適合中年級孩子的獎勵~製造獎勵的機會
  ●適合高年級孩子的獎勵~真實誠懇最重要
  ●借重周圍的人鼓勵孩子
  ●因時因地鼓勵孩子
  ●選擇適當的獎勵、讚美詞句
  ●用讚歎的語詞
  ●掌握具體的事實
  ●身體語言
  ●有形的物質
  ●獎賞不是萬靈丹
  ●別想買動孩子的心
  ●做個好樣給孩子看
  ●可以不可以?孩子聽你
  ●尊重孩子長大了
  ●期望「超重」,孩子會受不了
  ●諒解是為了使孩子更好

  
●獎懲有助孩子的學習效果


  哥倫比亞大學的蓋茲和匹斯蘭德兩位教授,曾經針對「獎懲在學習上的效果」做了一項心理實驗。
  他們兩人經由隨機取樣,在某校挑選了一些學生進行測驗。他們先把這些學生分成A、B、C三組,然後舉行考試。隔了三天之後,再舉行同樣的考試。不同的是,在第二次考試之前,先對A組學生加以獎勵,稱讚他們考得很好;而給予日組懲罰,責怪他們沒有考好;至於C組學生,則不給予獎勵,也不給予懲罰。實驗結果發現,受到獎勵的A組,第二次考試的成績最好,其次是受到懲罰的B組,沒有受到獎懲的C組反而考得最糟。
  這項心理實驗雖然不能斷定獎勵的效果必定優於懲罰,但至少證明了獎懲對孩子的影響,比「不聞不問」來得大。至於是獎賞好?還是懲罰好?則必須視孩子的個別差異而做適度的調配。父母尤須注意的是,不論採用獎勵或懲罰的方式,都應特別小心,千萬不可用成人的尺度去衡量或要求孩子,以免在無意間傷害孩子,給孩子的心靈蒙上一層無法抹掉的陰影。

  
●獎懲不可混淆不清


  子珍這次月考得了第三名,高高興興地把成績單拿給媽媽看,媽媽稱讚說:「很好,很好,你進步很多哦!」子珍聽了好開心,不料媽媽卻又說:「可能數學怎麼還是考這麼差,數學考好一點不就可以得第一名了嗎?叫你要勤算數學,不要只會死記,就是不聽……」子珍的心,隨著媽媽的話一直往下沉。
  有些父母求好心切,常喜歡在獎勵之後,提出批評或要求,有時這種批評不為孩子所接受,親子間還因此引起爭執,使一件高興的事,最後變得不歡而散。這種獎懲混淆不清的方式,非但無法收到鼓勵的效果,反而易使孩子感到沮喪。失望、灰心,嚴重的甚至可能引發孩子對父母的誤解、憤恨,導致親子關係的破裂。所以父母在獎勵孩子的優點時,語氣應該肯定,不要將責備與嘉許混淆不清。
  此外獎懲也必須是公平而適度的。對於同樣一件事,對某個孩子加以獎勵,卻對另一個孩子不聞不問,若這種作法又是很明顯時,容易對未受獎勵的孩子造成傷害。一般父母較注意對孩子的懲罰是否公平,卻往往忽視了獎勵的存在性,這對於該受獎勵而未受獎勵的孩子而言,等於是另一種「懲罰」。有些父母會視孩子的資質天賦。個別差異做不同程度的獎勵,但是表達技巧的不當,有時也會引起孩子「偏心」、「不公平」的想法,所以在獎懲孩子時,父母應特別注意公平性與表達技巧。

  
●不當的懲罰造成孩子的反應


  獎懲具有兩種目的,一是為了禁止某種行為,二是為了誘導出所期望的行為。當父母發現孩子有不良行為時,第一個反應便是以懲罰禁止這種不良行為的再發生,卻很少深思如何引導孩子實踐良好行為。若是父母的懲罰只能達到第一種目的時,常會使孩子形成下列各種反應::
  1碰到懲罰就反抗——具有強烈自尊心的孩子較容易引起這種反應,有些孩子甚至會輔以反抗的情緒,將怒氣發洩在其他人身上。
  2碰到懲罰就逃避——通常弱小、畏縮的孩子常會有這種反應,並且借由哭泣、自我封閉的方式來發洩。
  3碰到懲罰就說謊——這種孩子對自己的錯誤較無侮意。但為了避免受罰,常以說謊來掩飾行為。
  4碰到懲罰就自我防衛——自我防衛就是在自己心中築起一道無形的牆,用來保護自己。孩子會有這種反應,主要是為了防範懲罰所帶來的壓力。
  以上這些反應,都是因為懲罰方法拙劣而引起的。希望父母在發現孩子有這些反應時,應善加檢討反省。

  
●多深思、多檢討


  這是一份反省表,雖然問題看起來很尋常,但是父母們若能仔細檢討與反省,相信對於獎懲的方法,較能靈活運用。
  ·今天誇獎了某個孩子嗎?
  ·為什麼誇獎他?
  ·今天挨罵的孩子是誰?
  ·為什麼罵他?
  ·受誇獎的孩子有什麼反應?
  ·對其他的孩子有什麼影響?
  ·挨罵的孩子有什麼反應?
  ·其他的孩子又有什麼反應?
  ·在誇獎孩子時,自己有什麼感覺?
  ·在責備孩子時,又有什麼感覺?
  獎勵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正面而積極的獎勵常可帶給孩子意想不到的衝力,引導孩子發揮最大的功效。不過,獎勵也必須順應孩子的成長變化而有所改變,換句話說,對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就要採取不一樣的獎勵方式:

  
●適合低年級孩子的獎勵~持續不斷的獎勵


  很多父母以為,孩子開始上學就表示孩子已經懂事了,事實上,許多低年級的孩子,心智成長仍然停留在幼兒階段,因此對於年齡小的孩子,獎勵的次數要多,而且要將鼓勵的原因和具體的行為告訴他們。例如當你發現孩子今天表現得不錯時,不能只是說「嗯,你今天表現得不錯」「很好」,而是要清楚地告訴他「你今天沒有和哥哥搶東西,又能自動把玩具收好,媽媽很高興!」或是告訴他「你今天沒有把衣服弄髒,而且又很快把習題寫完,很好哦!」這種清楚而具體的獎勵方式,才能使孩子瞭解什麼是良好的行為、什麼行為是父母所期望的。
  此外,要特別提醒父母的是,低年級的孩子通常沒有很清楚的是非概念,他們會一再重複曾經被挨罵或被誇獎的事情,而且他們都認為自己是好孩子、是對的。因此,父母對於孩子的良好行為,必須當場給予鼓勵,而且不斷地重複,使孩子產生「這樣做才是好孩子」的意識,進而才能漸漸地朝著這些行為去發展。

  
●適合中年級孩子的獎勵~製造獎勵的機會


  中年級的孩子以年齡和心智發展來說,已經可以按照父母的期望或既定的目標去學習,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達到父母的理想,因此這個階段的孩子就漸漸被區分為「受誇獎」及「常挨罵」兩類型。對於「常挨罵」型的孩子,有不少父母會有「真叫我不知如何獎勵他」的煩惱。其實,任何一個孩子都有他的優點,只是父母太注意他的缺點而把優點忽視。
  對於這種缺點較多的孩子,父母除了經常提醒他的優點外,還可以為他製造「獎勵的機會」,也就是除了根據事實給予鼓勵外,附帶地給予孩子其他方面的建議,使他產生某種自覺,而朝好的方面去發展。例如孩子不愛整潔,常把週遭的東西弄得亂七八糟,可是卻對美勞很感興趣時,父母除了誇讚他的美勞外,還可鼓勵孩子:「何不設計一個漂亮的百寶箱,既可以放許多東西,還可以美化書桌呢廣這種利用孩子的興趣(或優點),鼓勵孩子去改變其他缺點的方式,會比正面的責罵更為有效,同時孩子不斷地獲得父母的鼓勵,也較容易對自己產生信心。
  然而「製造獎勵的機會」的方式不可操之過急,剛開始只能為孩子製造一、兩個機會,等到孩子完成了,並得到父母的讚許後,再漸漸增加其他機會。

  
●適合高年級孩子的獎勵~真實誠懇最重要


  到了高年級,孩子的個別差異愈來愈顯著,所以要給予孩子獎勵之前,一定要瞭解孩子的個性與想法。一般來說,高年級的孩子思想較敏銳,是非觀念也較清楚,因此,父母根據事實給予鼓勵的態度就愈來愈重要。這時,不適合以對待低年級孩子的口吻如「你很乖喔!」「你很聽話喔!」來鼓勵高年級的孩子,更不適合用誇張或過度的方式獎勵他們。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大多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所以比較希望父母以對待成人的方式對待他們,也就是以誠懇而富建設性的話來勉勵他們。例如當孩子考試考好時,他可能不再需要聽到「你真棒廠「你真聰明廠之類的話,而是希望聽到「這表示你很認真,你的辛苦得到了代價,我很為你真興」之類較懇切而實在的話。
  獎勵高年級的孩子時,父母說話的語氣或臉部的表情也須格外注意。因為這階段的孩子較敏感,父母的態度不誠懇或帶有命令式的口吻,會使孩子不易接受,甚至產生「反感」的現象;相反地,若是父母的表情溫柔關愛,語氣極為富有感情時,孩子不但易受感動,而且較樂意接受父母的勉勵。如此才能真正發揮獎勵的功效。

  
●借重周圍的人鼓勵孩子


  來自父親或母親的誇獎,對於孩子而言是種鼓勵,但有時候,兄弟姐妹、叔叔、阿姨等——孩子周圍的人所給予的讚美,具有的影響效果更大,往往也促使孩子進步的最好動力。
  
·兄弟姐妹

  培養孩子之間彼此讚美與欣賞,不僅能加深手足之情,增添親切感,他們也從中學習了如何觀察別人的行為,懂得關心別人的事。
  
·年長的親屬

  父母可惜重家裡年長親屬,傳達對孩子的讚美和鼓勵。直接受到讚美當然令人高興,但是如果孩子由其他長輩的口中聽到:「你爸爸媽媽跟我說了,他們都讚你確實是他們的好孩子,我也覺得你好棒呢!」孩子所受的激勵一定更多。
  但這種間接的讚美愈是不留痕跡,愈能使孩子們自然而然地相信。
  
·老師

  父母應有「再小的善行都該加以獎勵」的觀念,並且除了獎勵結果之外,也須鼓勵努力的過程;因此,父母可以利用電話、母姊會、懇親會或家庭連絡簿,和孩子學校的老師共同瞭解孩子的優點,以及商討適當的獎勵方法,以隱惡揚善的鼓勵方式代替吹毛求疵,如此一來,在融洽的氣氛中,孩子才能保持愉快的學習情緒。

  
●因時因地鼓勵孩子


  
·發言的時候

  給孩子發言的機會非常重要。當然,他們的思考過程難免會有錯誤的時候,「怎麼啦,怎麼會連這個都不懂?」、「簡直就是笨蛋嘛!」、「多用一下大腦好不好!」這類的話,父母不應該隨口而出,否則只會使孩子更加彆扭和執拗。
  父母若是一口就否決孩子的想法,那麼,由於否定而產生的挫折感,往往會使孩子再也不肯繼續想下去,或是再也不肯發言和回答問題。
  所以,碰到這種情形,父母可以用比較婉轉的方法,像說:「你的想法,我不太明白,你要不要再想一想,想清楚一點再告訴我好嗎?」引導孩子從別的角度去思考,還可以提高他的自信心。
  當孩子對「什麼是對的」還模糊不清時,還是避免馬上使用嘉許和鼓勵,父母要先對孩子有所瞭解。仔細留心孩子的發言內容,才有助於父母對孩子的瞭解。
  
·活動的時候

  其實,除了在知識或行為上的良好表現,孩子可以得到獎勵之外,父母更可利用孩子在休息、遊戲或出神發呆的時候,走到他們旁邊,用手拍拍他們,以表達一種關愛的意思。
  每個人都有勝任愉快的時候,也有不知所措的時候,即使是運動也一樣,大部分的人只熟悉一種或數種運動,而無法全能。
  當孩子們對於自己拿手的運動,不但表現好,並且專心投入、全力以赴時,父母應當把握機會,以一種明確清晰的方式給以鼓勵。同時,若能對孩子從開始到結束的整個過程予以正面的肯定,通常這種鼓勵會使孩子在練習過程中努力不懈。
  
·幫忙家事的時候

  在家裡孩子經常會幫忙做一些輕鬆的家事,只要他們賣力、認真,就值得父母讚美。當父母走過正在掃地的孩子身旁,儘管慷慨地說:「這麼乾淨,走起來真舒服。」、「辛苦你啦!」等。
  獎勵的詞句無論多麼簡短,孩子們都將感受到無比的快樂。特別要注意的是,這種場合的鼓勵,父母一定要保持某種程度的理性。千萬不要話說得抑揚頓挫,過於感情化,只要有誠意,孩子就能感受到,所以,父母不能毫無理由憑空地誇獎孩子。
  
在眾人面前的時候

  獎勵所帶來的喜悅程度,往往因為層次不同而產生差異。
  由在個人面前到在多數人面前,或獎勵的人是親愛的爸媽或心中敬仰的老師,所獲得的喜悅感將隨著層面的擴展而加大。
  這種普遍存在的現象,父母可以利用在鼓勵孩子上,多多給予孩子公開、當眾的獎勵。
  值得注意的是,當眾表揚孩子時,父母的情緒不可過於激動,語氣也不要嘮叨個沒完沒了的樣子,或者反反覆覆一再重敘;換句話說,就是避免內容貧乏而又有誇張的讚美,別讓受誇獎的孩子,非但喜悅感消失,更可能產生厭煩,進而產生反抗和逃避的心理。

  
●選擇適當的獎勵、讚美詞句



  獎勵有兩個基本目的,除了針對孩子具體的好行為給予獎勵,使他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生活習慣外,也要使其他孩子興起傚法的意願,一起向善。例如:「大哥哥今天在公車上,讓座給老婆婆坐,真乖哦,你們也要學習他,做個有禮貌的孩子。」這對其他孩子具有啟發作用,只是不要老舉同一個人來獎勵,以免有偏頗之嫌。
  相對的,獎勵時也要顧慮到不傷害到其他的孩子。當同樣問題卻有兩個以上的答案時,讚許正確的一邊,應該也立即附帶慰撫錯誤的一邊。例如:
  「姐姐很細心,真是了不起,妹妹的意思,媽媽也懂得,講得相當清楚,只可惜忽略了一點……。」

  
●用讚歎的語詞


  誠意、真摯的讚美最能打動人心,父母千萬不要擺出一副冷漠、道貌岸然的口氣。既然對孩子由衷地激賞,盡可能將感佩、喜愛的情意流露於話語中。
  孩子走在馬路上,突然彎腰撿起一個牛奶空盒,千里迢迢丟到垃圾筒去,媽媽或爸爸看在眼裡,對此不經心的舉動,可以加大了音量說:「你的舉動很令我驚喜耶!」甚至可以與他拍手,親他一下。
  一些感歎如,「嗽!」、「啊!」「耶!」……,尤其如何適切表達父母讚歎,只要避免戲劇化的誇張,孩子將強烈地感受到這種種獎勵的真正用意。

  
●掌握具體的事實


  目前每個學校都設有「家庭連絡簿」,父母可以叮嚀孩子:「這是爸媽跟老師連絡用的簿子,要好好保存。每天記下所有要連絡的事項,不可以忘記哦!」
  藉著連絡簿,可以讓家長瞭解孩子們在學校的情形,依據他們的表現給予適度的鼓勵,幫助他們更進步。
  也許,剛開始連絡簿上的讚揚和鼓勵並不會產生什麼效果,父母必須持續不斷地加以鼓勵和關心。
  學校和家庭的相互配合,由家長和老師一起來關心孩子,加強彼此的連絡、掌握具體的事實,才能給予孩子最有效的指導。
  最重要的是,父母必須和老師溝通良好,同時對孩子有清楚的認識,這樣,獎勵的步調才能一致,才能產生最大的效果。

  
●身體語言


  對於小孩子來說,身體和身體的接觸會使他們產生一種心氣相通的感覺,而讓他們有一種安全感。
  所以,在言語獎勵的同時,若能再以動作輔助,更容易使孩子感動,使他們的行動更加積極化。
  「握握手」就是一種輔以動作的獎勵手段。從形態加以分類,它屬於態度親切的獎勵方式。另外,一邊摸孩子的頭,一邊誇獎他,往往為他們帶來一種受到依賴者關愛的喜悅。
  其他像摸摸頭,拍拍肩膀,抬高身體之類都是。
  「摸摸頭」的獎勵方式,固然可以收到即刻的效果,若要有目的、有計劃地給予獎勵,最好先讓孩子明白:「好孩子爸爸媽媽才這樣鼓勵他哦!」才能容易使孩子接受。
  「拍肩膀」會使孩子產生一種和父母相契的真實感:「爸爸或媽媽的手彷彿一條管道,愛和關懷借此流到我身上。」同時,由於孩子肩頭承受的重量,也使他們心田深處留下印象,彷彿爸爸或媽媽的手一直停在他們的肩頭上。不過,這種方式最好在私下的獎勵場合使用,尤其是對於問題兒童。
  父母要知道獎勵的主要目的是使孩子能夠自動自發地學習求進步。同時,鼓勵的時效非常重要,不要不經意地錯過時機。另外,若要加強與孩子間的親密關係,心靈的感覺非常重要,而這種心與心的連接點,就是這些親切的鼓勵。

  
●有形物質


  利用有形物質獎勵的方式,也許會使某些人以為這是誘餌釣魚的方法,讓孩子產生一種被哄騙的感覺,萬一父母有時失信了,容易造成孩子推卸責任的借口。
  但是,即使一支鉛筆、一塊橡皮擦……,對於得到它的孩子來說,最大意義是一種象徵,象徵某方面或某個行為受到肯定和欣賞。
  一位家裡有三個孩子的媽媽說:為了培養孩子們的閱讀和興趣,我在廚房的冰箱門上貼了一張紙,分別寫了三個孩子的名字,舉行閱讀比賽。我規定孩子們每讀完一本書,要在筆記本上以簡短的文字,五行或六行,將摘要、主人翁和有趣特殊的地方記下來。每次,當他們把讀完的書和寫好的筆記拿來給我時,我就在冰箱門上,在他們的名字下劃上一條線,根據線的多寡,可以看出誰讀的書最多,寫得最好。每兩個月結算一次,最多、最好的可以得到一樣禮物。孩子都有好勝心,如此一來,他們變得非常勤快。」
  這個方法,除了可以用在培養閱讀能力上,其他像「習字」。「培養良好飲食習慣」等等,用途非常廣泛。
  而這種利用「圖表」記錄的方式,每個孩子也可以從中知道自己努力的結果。因此,這種方式不僅針對某一良好行為而已。更能使兒童心理上產生朝目標努力的慾望。
  獎勵孩子若能附帶使他瞭解值得獎勵的原因,不但能使他更加高興,也使得他的心智跟著成長!

  
●獎賞不是萬靈丹


  所有父母面對孩子的行為表現,無論選擇了獎賞或懲罰,都是為了培養孩子長成健全的人格。所以,獎賞及懲罰是用來表示一種期盼,更可說是一種手段。
  很多父母主張以獎賞的方式規正孩子,劉餛輝教授認為:「鼓勵孩子改變缺點的方法,會比責罵來得有效。」
  但是事實上,獎賞並不就是萬無一失,如果父母沒有斟酌好獎賞的質與量而濫加施用,結果不僅難達預期的效果,同時也會在孩子的人格發展方面留下不良的影響。

  
●別想買動孩子的心


  有些父母常常會跟孩子說:「如果你考一百分,我就買機器人給你。」用酬賞的方式鼓勵孩子某種行為。這種做什麼事就給東西或金錢的獎賞方式,劉教授分析說,它容易養成孩子偏向功利主義的習性:
  「到後來孩子每個行為。每個表現都只是純粹為了物質,沒有物質,他就會立即停止再做努力。」
  劉教授建議父母應該要提升獎賞的層次,藉以避免有形物質獎賞的弊端。
  當孩子有好的行為表現時,父母所給予的獎賞等於告訴孩子:「這種行為是對的,繼續!繼續!」頭幾次父母利用東西或金錢來獎賞孩子,是為了增強孩子對這種好行為的印象,接著父母就應該停止如此的獎賞,視這些行為是孩子應該遵行的,而漸漸地他也毋需依賴獎賞,卻能持續下去!
  父母如果不提升獎賞的層次,孩子會長成怎樣的人格呢?劉餛輝教授說:
  「那就是被動、欠缺動機一一凡事都要有目的才會去做。
  這種性格自然會影響他將來與人相處的態度,他會以為利用金錢等物質都可以換取一切,甚至包括別人的心,因為別人也是一生如此待他的。這種溝通就難以坦誠了。」因此,父母在激發孩子某種行為之後,一旦達成目的,就要轉向另一要求的標準上,才能讓他在做完一件事之後,不會只想到獎賞;也才不以「獲得獎賞」作為所有行為表現的動機。

  
●做個好樣給孩子看


  父母認為怎樣的行為才符合獎賞的條件,在訂標準時,無形中也教導了孩子辨別是非的原則和觀念。但對於什麼是對?什麼是鍺?正值學習過程中的孩子往往模糊不清,必須依靠父母的指示才能加以判斷。
  大部分的父母都會同意,如果孩子的行為完全遵照他們的理想去做,絕對沒問題,他們也得意能擁有個聽話的孩子,卻很少有父母會去擔心可能因此養出個懦弱、沒有主見的孩子。
  沒有主見、事事依賴的個性,往往是從小被要求順著人家意思去做而塑造出來的。前述中得意的父母一定不樂於見到孩子將來也是讓人牽著鼻子走的人,所以,聰明的父母不應該只是培養聽話的孩子,而更應培養有自己的判斷能力的孩子。
  雖然父母已經有一套明確。周詳的是非標準,卻不必急著一朝一夕就把它們完全灌輸給孩子,父母、兄姐的「以身作則」事實上就是幫助孩子學習自己處理事情、自己解決問題的最佳參照了,日久之後,孩子自然也能在內心建立一套自己的價值標準。
  劉教授說:「有時候讓孩子自己選擇行為的方向,是訓練他獨立判斷能力的好時機,如果家裡的人一向就是循規蹈矩的話,孩子的抉擇也不會偏失到那裡去,父母大可以不必專橫地替他決定。」
  當孩子有了自己的判斷能力,獎賞就是用來尊重、支持他的意見,肯定他的行為。

  
●可以、不可以?孩子聽你


  無論是獎賞或懲罰都有同樣的程序,首先是孩子的舉動已經表現出來了,父母也看到這樣的行為了,接著父母就要加以辨識這種行為是應該懲罰?還是獎賞?拿定主意之後再施行,最後要注意的是孩子接受的反應。
  父母應該都知道,「獎賞」是強調接受孩子的行為,使他朝著同一方向進行,「懲罰」則是制止孩子的行為。如果獎懲不分的話,孩子對行為的認定和學習勢必跟著搖擺不定,無所適從了。
  劉教授舉出一個實例說,某位太太帶孩子到朋友家作客,孩子回家時順手要拿走人家的玩具,這位媽媽當即的反應竟然
  是對著別人說:「這孩子看到別人的東西就是喜歡!」至於孩子的行為到底是對?是錯?孩子根本收不到任何信息,自然他還是我行我素了。
  「對於孩子的行為,父母准許或否決的指示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幼小的孩子;如果父母的態度模稜兩可,好像是在稱讚,又好像是在責罵,讓孩子摸不著頭腦。又如何談得上遵循呢?」劉教授說。

  
●尊重孩子長大了


  父母也許會發覺,儘管過去對孩子的獎賞很有一套,然而往往在孩子進入青春期時便面臨相當的考驗,以前孩子甘之若餡的獎賞,此時可能有嫌惡的反應,到底是為了什麼?
  劉教授的解釋是,青春期的孩子自我觀念強烈,對父母的要求和期盼往往會加以反抗,但這也表示孩子已經長大了,對事物有他自己的看法。
  面對青春期孩子的反抗心,劉教授勸慰父母們不必過於緊張:「事實上,如果過去的所有獎罰都適當而且合理,孩子的行為應當早已受到良好的素陶成型,往後他還是不會脫離基本的軌道。所以,最重要的還是在於對幼兒的訓練過程。」
  青春期的孩子不接受父母的獎賞,大部分問題在於父母的表達方式,孩提時代被大夥兒稱讚的驕傲滋味,現在對他而言
  可能是一項莫大的恥辱,或許是因為害羞,或覺得太與眾不同了,於是就加以拒絕。所以,父母應該改變管教態度。面對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站在幫助他判斷是非善惡的立場上,輔導他對事物的處理和解決之道。對於獎賞,精神上的要比物質上的更來得有效果。
  從這個階段起,尊重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培養他的責任感,才是父母最重要的任務。

  
●期望「超重」,孩子會受不了


  獎賞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自信心,父母一定高興見到孩子的成果,但千萬不要忽略了努力的過程,因為努力是累積成功的基石,如果未得到鼓勵又要如何繼續下去呢?
  一味注重最後的「成績單」,可能會種下孩子投機取巧的根苗,長大了不就要浮誇不實?為人父母的也毋需吝於適時給予孩子信心:結果重要,過程也應該一樣重要。
  劉餛輝教授也認為,目的和過程同是訂定獎賞原則不可缺少的。他並且建議:當孩子已經盡力了,卻一直無法達到目標,這時候,父母就要考慮是否要求太高?若是,就一定要修正,因為孩子若只能擔50斤的東西,要他擔100斤絕不可能。還有,太強調過程也有缺失,萬一目標始終無法達到,獎賞的效用終究還是落空了。

  
●諒解是為了使孩子更好


  事實上,雖然獎賞和懲罰都有它一定的原則,卻不是不通人情的,有時候父母仍必須多去瞭解孩子行為的真正原因,讓孩子也明白,某些時候的諒解並不表示同意,而是給他機會改善、彌補缺失。
  獎賞一定要有目的性,同時應該也伴隨著親情,正因為基於這樣的關懷與好意才會有這樣的期盼,孩子若能體會出這份心情,不但有助於增加親子之間的情感,更能發揮獎賞的最高效用。

來源:http://www.millionbook.net/xd/y/yiming/mchh/007.htm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6iCm4TORExSCE__7u24-/article?mid=203&prev=204&l=f&fid=10








******************************************************************************

罵出好孩子七以同情心對待孩子的情緒

●做子女的辯護人
  ●平定孩子的情緒
  ●父母應防範的四種錯誤
  ●父母對子女的意見有時應不置可否
  ●如何看待孩子的焦慮

  
●做子女的辯護人


  小軍,十三歲,一進門,把書包一丟,就氣呼呼地說「我討厭開校車的馬伯伯,他今天竟然罵我蠢、笨,還連說三次,又打我的頭。」
  母親:「你一定惹他生氣了,不然馬伯伯怎麼會無緣無故地打你。」
  小軍:「誰惹他了?我在跟別人聊天。」
  母親:「馬伯伯可是個好人,他可能太累了,火氣大,你們一車調皮的孩子,吵吵鬧鬧,他不煩才怪,我敢說他對你沒有惡意。」
  小軍不以為然,大聲喊道:「你就只替他說話,護著外人,而不把我當回事。」說著就氣沖沖地跑出去了。
  母親這麼說,當然會使孩子生氣啦!孩子受了委曲,若父母再來講他的不是,袒護外人,這對他們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如,孩子由於糾察隊的粗暴、老師的偏心。鄰居的閒話等而和他們發生爭執,若父母不替自己子女辯護,反而替這些人說話,找理由,孩子能服氣嗎?
  有些父母可能認為幫自己孩子,會把孩子寵壞,認為只有讓孩子去吃苦頭才是幫助子女做人的好方法,這種想法只會造成子女與父母的疏遠。
  父母應像辯護律師一樣做孩子的維護人,辯護律師的職責是依法替被告洗清罪嫌或替他尋找可以減輕的情況,他們只是辯護,絕不鼓動犯罪。父母也應這樣,據理替孩子辯護,當然不能護短。這樣才能消除孩子的委曲。

  
●平定孩子的情緒


  對於上例,母親應該表示很體會小軍的心情,如說
  「馬伯伯怎麼能這麼對孩子說話,太使你難堪了。」
  「難怪你生氣。」
  「這簡直是侮辱。」
  孩子聽了,情緒會得到緩和。等他的情緒經過一段時間乎定後,再做進一步處理,這樣事情才容易解決。要是緊接著對孩子說教,孩子不會接受的。如果對孩子的埋怨立刻加以糾正的話,只會火上加油,把事情弄僵。
  再看下例,父親是怎麼處理孩子情緒的。
  十七歲的小江,因暑假應聘一臨時工作沒成功,非常失望,情緒低落。父親體會孩子很喜歡那分工作,且為了那個工作下了很多功夫去準備。於是說:「真令人失望。」然後說:「沒關係,堅強點,凡事要拿得起,放得下,再繼續找工作。」
  小江聽了,很感安慰,情緒也好了很多,說:「對,我再找工作去,我不信找不到。」

  
●父母應防範的四種錯誤


  上面那位父親對賀江的事就處理得很好,若他採用下面幾種方式,一定會毫無效果。
  1教訓口吻。「你以為找工作這麼容易,一找就會找到?別想得那麼簡單,起碼要碰十次釘子才可找到工作。我希望你從這次失敗中,受點啟發,凡事要有失敗的準備。」
  2輕描淡寫。「不就是一個臨時工作嗎,有什麼了不起根本不值得你這麼垂頭喪氣。」
  3冷潮熱諷。「看你,做事毛躁,不穩重,又不善於和人交際,怎麼找得到工作。」
  4傷心歎氣。「有什麼辦法呢,只怪我們運氣不好,又沒家世背景。」
  父母在教育子女時,應注意防止上述四種錯誤。對孩子的訴說要耐心聽取,對孩子的情緒要深表同情,並盡量去減輕他們的情緒。

  
●父母對子女的意見有時應不置可否


  父母對青少年子女的意見,一般是同意或不同意。但有時,對他們的意見不置可否,也能很有效地幫助他們。不置可否,就是既不讚美,也不批評,只表明父母心中的感受,對孩子的意見表示接受。
  下面是一些處理孩子情緒得當的例子。
  
例一:女兒不能去溜冰

  我先生跟孩子們講好了,星期天帶他們去溜冰,可是那天小莉病了,只好帶她弟弟去。小莉很難過。假如我這麼說她:「你以前跟你爸爸出去玩了好多次,這次去不成就算了,有什麼難過的。」這樣她會更難過。因此,如果我用體會和同情的態度對她說:「你不能跟他們去溜冰,心裡不好受,是嗎?」她點頭同意。然後再說:「你也想去,是嗎?」她說:「是啊,可是去不成,沒辦法。」說完,她心情就好轉了一點。接著,她就安靜地躺在床上看書了。
  
例二:孩子們不能去看電影

  一天晚上,孩子他爸和我約好去戲院看電影,讓孩子們在家做作業。可是他們知道我們不帶他們去就非常不高興,明知我在去戲院之前,有很多家務事要做,也不來幫我一下忙。於是,我說:「喂,孩子們,你們都不願意幫我忙嗎?可是我敢
  說,你們都想要我幫忙,你們都想跟我們一起去看電影,對嗎?」
  他們一個個面露笑容,接著,就開始動手幫我忙了。可見,體會孩子的心情很重要。
  
例三:孩子功課多

  十三歲的陳禮一到家;就嘟嘟嚷嚎很不高興他說:「數學老師最討厭了,出了那麼多作業,害我都不能好好玩。」
  要在以前,我會這麼說:「這怪不得你老師,要怪的是你自己,你應該在學校裡就把握時間把作業做完。」這往往使得他跟我頂撞。這次我說:「你們現在功課負擔也是越來越重了,既要背書、寫字,又要做那麼多數學題目,……」陳禮回答說:「可不是,好了,我還是現在就把它做完。」
  
例四:孩子上台演奏緊張

  小冰,十四歲,她平常練習時,能把鋼琴彈得很好。可是每次音樂會上表現都不佳。因為上台前,她心情總是很緊張,害怕得想哭。我一貫的作法是安慰她:「你平常彈得那麼好,上台也會彈好的。」「不要怕,勇敢點。」「不要在乎聽眾,他們大多數根本聽不懂你彈的是什麼。」可是這些安慰話起不了什麼作用,她每次演奏,不是忘了曲譜,就是指法僵硬,彈出的調子平凡、單調。於是,演奏之後,她又是一場哭訴。我再怎麼說好,也無濟於事。
  上星期,學校又要求她去演奏,表演前,她還是犯老毛病,哭著說她不能表演了。我沒有責備她,而是以同情的口吻說:「在台上演奏是跟平常練習不同,那麼多人瞪著你看,你可能覺得他們在挑你的毛病,想起就緊張,是嗎?」
  小冰感激地抬起頭說:「噢!媽媽,真沒想到你能體會我的心情。」
  她平定了一下情緒後,就上台演奏了,那次她表現得非常出色,演奏得很好,充分發揮了她的能力。下台後,她激動他說:「真高興,我成功了!我對得起聽眾的掌聲。」我回答:「當然,這次真是太棒了。」

  
●如何看待孩子的焦慮


  西方心理學家在研究焦慮時,他們對焦慮的成因說法不一。佛洛依德(Freud,1936)認為焦慮是由壓抑自我而產生的。杭奈(HOmey,1937)則認為焦慮來自從小對一切事物的不安全感,特別是親子之間的關係。由於一般青少年因功課升學的壓力。同伴的壓力,或與父母在相處時的情緒狀態,都容易讓他們產生不舒服、苦惱、逃避的情境。
  因此父母的管教態度是足以影響子女的心理因素,過於溺愛或放縱的父母,則會導致子女缺乏自信、反抗、自卑;過於權威的父母,則會導致子女消極、恐懼、畏縮的態度,甚至影響其生理發育,故此父母在看待子女的焦慮情緒方面,應有幾種做法。
  1父母不應在課業上做過多的要求。
  2適時與子女溝通,引導他們說出心裡的想法,並設法建立子女對你的信賴感。
  3告訴他,並鼓勵他,不論你的成績、美醜,都不影響自我的價值。
  4民主作風,幫助他接納自己,多讚美他的優點。
  很多父母因疏忽孩子的心理反應,而一味糾正他外在的偏差行為,那只會導致與青少年子女的疏離,因此,當孩子們需要理解時,尤其在他們鬧情緒時,父母更要理解他們、同情他們,真心誠意去幫助他們。這樣才能乎息他們的情緒,收到好的效果。當然,施教要因人而異,不可千篇一律。

來源:http://www.millionbook.net/xd/y/yiming/mchh/008.htm









*******************************************************************************

罵出好孩子八 順著孩子意見的技巧

●不要攻擊子女的意見
  ●巧妙解決子女的埋怨
  ●要善於引導
  ●父母與子女如何溝通意見
  ●代溝不是壞事

  
●不要攻擊子女的意見


  不要輕易否定青少年子女的看法和想法,不要駁斥他們的意見;另外對他們所看到、聽到、想到的要予以相信,不要都以為不對。
  如下面這位母親的做法就欠妥:
  米蘭跟母親上街,她看到一件衣服,說:「這件衣服挺好看。」
  母親:「才不呢!既難看又俗氣。」
  母親這麼直接反駁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引起她的反感,她會認為母親說她笨,沒有鑒賞能力。
  如果回答不那麼生硬,而是委婉地這麼建議:「這衣服式樣還可以,但我覺得顏色艷了點,要是這種小花配上顏色清淡一點的料子,會很適合你。」
  這麼說不會使女兒覺得丟了面子,不會引起她的敵意,也不會使她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而堅持原有看法,她會很容易地重新考慮她的選擇,接受母親的觀點。

  
●巧妙解決於女的埋怨


  青少年子女常會埋怨,例如:菜不好啦!菜太鹹了、太淡了、太熱了等等。父母聽了往往會生氣,會怪他們挑剔,接著子女又頂撞,使得雙方都不愉快。
  其實對待子女的埋怨,跟他們爭辯是毫無用處的。父母應該順著他們的意見,要和顏悅色地去聽他們的主張,聽他們對事情的處理方法。這不是縱容他們,相反是啟發他們的善意,運用他們的自主權力。這樣做,子女心·情愉快,又解決了問題,有什麼不好呢?
  
看下面這個例子:

  馬佳在埋怨醃牛肉,他母親說:「是不是太鹹了,不合你的口味?好!等一下,我看有沒有別的東西吃。」馬佳說:「媽,您別忙了,我少放點醬油就行了。」
  這樣母子皆大歡喜,這不比舌戰一場來得好嗎?

  
●要善於引導


  十三歲的陶小金,在畫廊看到那些抽像派的畫時,對父親說:「這些畫沒意思。」父親說:「不懂少多嘴,你對這方面又不瞭解,最好搞清楚了再發表意見。」
  陶小金很不服氣,大聲地說:「我還是認為這些畫沒什麼好的。」
  這種對話有什麼效果呢?只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既增長不了他對藝術的認識,也不能增進他對父親的敬愛,他甚至會找機會回父親一句:「你對這種畫又知道多少?」這就造成了雙方的對立,拉大了父子間的距離。
  下面這位母親的處理就很好:
  十四歲的肖宏跟母親在看現代油畫,他持批評態度。這時,母親不是反駁他,而是對他加以引導。
  母親:「這種抽像派的畫你不喜歡?」
  肖宏:「嗯!我覺得難看。」
  母親:「那寫實派的畫你喜歡嗎?」
  肖宏:「寫實派的畫又是怎樣的?」
  母親:「寫實派的畫就是畫個人就像個人,畫朵花就像朵花,畫間亭子像間亭子。」
  肖宏:「噢!那我喜歡這種畫。現在我才知道我喜歡寫實派的畫。」

  
●父母與子女如何溝通意見


  十六歲的小敏,非常關心政治,對國際局勢常發表一些偏執的意見。對此,他父親的作法就是訓斥:「你懂什麼?這種複雜問題還是讓我來告訴你吧!」
  小敏非常生氣,氣沖沖地跑出去了,根本不想聽他父親的高論。
  所以,這位父親的作法有欠妥當。這樣不能使父子間得到相互溝通,也不能使兒子學到關於國際局勢的正確觀點,更不能贏得兒子的尊敬,他只會恨父親和堅持己見。
  父親的正確作法應是不跟青少年發生意見爭論。他可以這麼說:「你的看法,我非常有興趣,再說下去。」之後,他再重複他兒子見解的要點,以表示真的在聽並且瞭解,然後,再提出他的看法:「關於這個問題,我的意見跟你很不同,我的看法是……」這樣,兒子會樂於聽取的。
  在此,提供如何與人溝通彼此意見的有效方法:
  用心聽對方的意見
  歸納對方談話的要點
  不要直接批評
  提出自己的意見
  和子女溝通也是一樣,父母首先應該站在聽眾立場上聽取子女的意見,然後心乎氣和地跟子女交換意見,對子女不能明白表示出來的意見,替他們做補充說明。這樣,既可使子女注意聽父母的講話,同時,也可贏得他們的心,贏得他們的尊敬。

  
●代溝不是壞事


  父母和子女最常出現的問題,便是「代溝」。由於父母和子女所生長的背景以及教育程度不盡相同,因此,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差距,既然差距不能避免,為何不去適應彼此的差距,喜歡這樣的差距,然後接納差距呢?
  所以當父母與青少年子女出現代溝時,應具備如下的看法:
  1代溝不是壞事,反而代表一種進步,只有在進步的社會中才會有這種現象。
  2青少年在這段時期應完成的使命便是「建立自我」、「完善自我」。所以當子女和父母意見不同,表示他開始有一套自我的想法,只要有道理,父母都應該幫助他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3或許子女現在的意見與父母不同,但不表示永遠捨不相同,等到他成熟起來,或為人父母時,就會體會到你的苦心。
  如果我們把「代溝」看成是一種良性的衝突,有助於親子之間的瞭解,則不失為增進彼此關係的妙方。
  下面有幾個例子,是父母與青少年子女成功溝通的。
  
例一:女兒鬧情緒

  十五歲的倩倩,為了父母帶她妹妹去動物園,帶弟弟去溜冰而心感不乎,對父母抗議道:「他們真好,我像他們那麼大時,你們從沒帶我去玩。」
  母親:「你小時候很虛弱,經常生病,醫生不准你去玩,記得嗎?不過那時我們也帶你出去玩過幾次。」
  倩倩:「沒有,我不記得你們帶我出去玩過。」
  母親:「再想想,一次帶你去馬戲團看表演,一次帶你去南部旅行。」
  倩倩還是噘著嘴,表示不高興。此時,母親改變策略,順著她說:「你的說法沒錯,你是比他們玩得少得多。」
  情倩:「對啦!」
  這樣才停止爭論,可見,青少年在鬧情緒的時候,跟他講道理是無效的。此時,最好的對策是乎息他的情緒。
  
例二:孩子不想提前去渡假

  小斌父母公司旅遊,但時間定在放暑假前兩天。他們想帶小斌一起去,小斌怕耽誤功課,不同意他說:「我不能沒放假就去玩。」
  他父親反駁道:「要放假了,還有多少功課!」
  小斌:「就是有功課,耽誤一天都麻煩。」
  父親:「別誇張了,兩天有什麼要緊,而且老師也都要准
  備放假,哪還會給你們很多功課?」
  父親這麼直接駁斥孩子的意見,搞得氣氛很僵。他母親察覺不對,於是順著小斌說:「對,你已經六年級了,功課是不能耽誤,趕功課的滋昧也不好受。那你怎麼辦?」
  小斌:「我可以不去,或放假後再到奶奶家。」
  這樣,問題解決了。
  
例三:孩子不想起床

  鬧鐘響了很久鄒小毅還沒起床。母親喊:「七點半了,該起床了,小毅!」
  他不高興地答道:「我知道。」
  母親:「這種大冷天,清早就要爬起來,真難為你!給你煮杯牛奶沖雞蛋,好嗎?」
  兒子,「不,下碗麵就可以了。」
  他自動起來了,可是還有點不高興,埋怨他說:「我討厭這麼早去上學。」
  母親:「可是一到學校,就可看到熟悉的同學,下課後大家一起玩,多好。」
  兒子:「那倒也是。」
  於是,他馬上吃完飯,穿好衣,上學去了。
  
結論

  父母與青少年子女相處時,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爭吵,使家庭關係和睦,要記住這點:「順著孩子的意見和接受孩子的意見。父母以愛心,隨機應變地應用此法,就能處理好與子女的關係,贏得子女的尊敬和熱愛。
  本章例舉了一些父母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變及他們在改變方面所取得的成績,由於他們的改變,促進了家庭的融洽和睦,大家可以借鑒。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6iCm4TORExSCE__7u24-/article?mid=205&prev=206&next=204&l=f&fid=10







*******************************************************************************

罵出好孩子九父母要努力改變對待子女的一些不當做法

●改變高聲大叫的習慣
  ●改責備為理解
  ●改變對女兒的態度
  ●改變處理兒子不公的方式
  ●讓兒子決定要做的事
  ●讓兒自主決定是否接受聘請
  ●改變阻止讓女兒去溜冰的做法
  ●改漫罵為順應
  ●改責備為提供選擇

  
●改變高聲大叫的習慣


  十七歲的林潔跟母親一起逛商店,突然,一件漂亮、貴重的大衣映人了她的眼簾,她盯著就不肯走了。站在旁邊的母親高聲訓斥道:「這麼貴的衣服你也想買?你以為錢是撿來的?而且你的衣服也夠多的了。」
  林潔一聽就很不高興,頂嘴道:「你就是從來不給我買值錢的衣服。」母親說:「小孩子穿什麼值錢的衣服,別說了,吃午飯去。」林潔沒精打采地跟母親進了一家餐館,兩人默默不愉快地吃了一頓飯。
  若母親能對女兒給以同情和慰藉,好意地說:「看你的眼睛都發亮了,是不是挺喜歡這件大衣?假如我有錢的話,再買給你。」這樣肯定女兒會高興些。

  
●改責備為理解


  十四歲的李珍,一進門就是一副哭喪的臉,她睹氣地對母親說:「我不上學了,我再也不上學了。」
  母親:「什麼事惹得你這麼生氣了?」
  李珍:「那些男孩子太無聊了。」
  母親:「有些男孩子是挺無聊的。」
  李珍:「今天上完第二節課,一些男同學在圍著王江看他折紙,他折了一支鴨子後,竟在上面寫上我的名字,使得那些人都看著我笑,我走過去一看,真把我氣昏了,我搶過來就撕了,我知道他們是在笑我走路姿勢不好看。」
  母親:「有些人就是喜歡取笑別人。」
  李珍:「這個王江,我再也不理他了,真是氣死我了。」
  母親:「喝杯熱牛奶好不好。」
  李珍:「好。」
  喝過牛奶後,她平靜了很多,接著又說:「明天,不管是誰,再拿我開玩笑,我可就不客氣了。」
  母親:「就是呀!」
  李珍:「或是根本不理他們,他們很幼稚。」
  母親:「這也是個辦法。」
  第二天,李珍還是上學去了。
  李珍的母親事後說,要是以前,她一定會責備女兒不上學的念頭,會對女兒說這是同學隨便開開玩笑,要對朋友寬厚,不要為這點小事生氣等,這只會把事情搞糟。

  
●改變對女兒的態度


  十三歲的羅芳愛好拉小提琴,而且喜歡在廚房裡練習,一次,晚上六點了,她還在廚房裡拉著,他母親說:「我要弄晚飯了,別在這裡。」羅芳一生氣,抱著琴就出來了,正好此時她哥哥從夕卜面走進廚房去喝水,然後又跟母親起勁談了起來,羅芳看到了,不服氣地對著廚房說:「他可以待在廚房裡,我為什麼就不行。」母親說:「你自己去想。」
  第二天早上,羅芳還是生氣,她遞給母親一封信,上面寫道:
  媽:
  我是個人,還是個隨你擺弄的物件。你總是說:「你是小孩子,我不必跟你解釋。」這是不公平的,我希望你們尊重我,不合理的事就應該解釋。
  昨天晚上那件事就不公平。我問你理由,你又說那句話:「你自己去想。」這是女兒我最不願意聽的一句話。
  還有,我不喜歡聽你教訓,請你改一改,不要總叫我到你房裡去把我大訓一頓。
  下面是母親的回信:
  羅芳:
  你對我說你的心裡話,很好。看後,我確實覺得我有一些做得不好。我贊成你的說法,你應該得到尊重。至於你問我為什麼不回答你的問題,因為我覺得你是明知故問,自己知道答案後才提出問題來,既然你如此重視,下次我一定回答你。
  除了下午五點至七點我做晚飯的時間,隨時歡迎你到廚房裡練琴。
  母親

  
●改變處理兒子不公的方式


  做一位母親為兩個兒子的不和睦而苦惱不巳,為了改變這種狀態,他在對待兩個兒子的態度上進行了改正,下面是勉具體講述如何改正的。
  我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十三歲,叫大斌,小兒子九歲,叫小斌。他倆經常吵嘴、打架,一般是大斌去惹他弟弟,害得小斌哭。我因此在口氣上總是偏向小斌,斥責大斌。這樣的結果使得小斌以為有了靠山,總處於被動。大斌呢,又不服氣,跟弟弟造成敵對。
  我認識到對他倆的態度不對後,就改變了自己的處理方式。
  對小斌,我跟他說:「小斌,你長大了,不能老是受你哥哥的欺侮,你也可以還擊,拿出你的力量來防衛自己不受攻擊。」
  對大斌,我跟他說:「大斌,你是哥哥,要善待弟弟,雖然他有時候很煩,使你苦惱,我瞭解你的心情,但不要動手打他,對他要溫和點。」
  我說過之後,大斌有所好轉。有一次,大斌把小斌打哭了,我沒去管,大斌認識到自己錯了,對小斌說對不起,接著做鬼臉逗小斌笑,又讓小斌打他,還故意裝輸,並稱讚小斌:「真不錯,勁還不小。」
  他們有時候互罵髒話,我也照樣不去管,他倆吵著吵著就自動停止了。
  總之,由於我的改變,他倆相處得和睦多了,常高高興興地在一起玩;爬樹、在草地上打滾、摔跤等等。
  小斌也有了所改變,一次小斌被大斌推翻在地,小斌順手拾起個瓶於就要擲向大斌,這下我可不能不管了,我抓住小斌說,小斌,這可不行,那樣會打破他頭的。只能用空手打。」我又對大斌說:「大斌還不快跑,小斌可真發火了,他會打死你的。」然後使個眼色叫大斌走,小斌氣也消了。還有點得意之色。
  但有時也有結果不好的時候。
  有一天一早,小斌打翻了他愛喝的果汁,於是他抽噎地哭起來,大斌惡作劇地學他哭,小斌就氣得大叫,大斌又跟著學他大叫,而且越學越鬧,小斌拿起個調匙琴過去,=這下可把大斌急怒了,他說:「好,我可不怕你。」說著就走過去打小斌一拳,還說是教訓教訓他,我急得趕快拉開他們,忙安慰小斌,責罵大斌,並勸他們上學去。
  對此,我很感憂慮,覺得又回到老路上來了,他倆又會成為敵對的局勢。但我估計錯了,兩個孩子第三天就言歸於好了,我還聽到大斌對小斌說:「小斌,你越來越厲害了,我像你這麼大時,可沒你這麼壯,你要感謝有我這樣的哥哥教你打架,來,我再教你幾招。」
  可見,兄弟畢竟是兄弟,手足不睦是有辦法解決的,我總結的經驗是:要去幫助孩子改正缺點;對兄弟間的小矛盾不要去管,若到了某種程度,如拿東西打人,互相攻擊等,才去插手管一管。
  現在,我很高興,他們兩兄弟在一起玩得很好,非常融洽,很少吵架。

  
●讓兒子決定要做的事


  十二歲的阿林,一回家便遞給母親兩張通知單,說:「媽,老師要您在上面簽個名,然後回信。」
  母親接過來一看,第一張通知單上寫著:「阿林這幾個星期來沒做英文的課外作業,請督促他做好。」
  第二張通知單上寫著:
  阿林一直沒做自然的課外作業,請家長督促一下。
  母親沉戳了很久,才說:『「這可不是件小事。」
  阿林:「我知道這事不好,可是我從一年級就沒有做課外作業的習慣。」
  母親:「這毛病要改。」
  阿林:「好吧!我寫張條子放在桌上提醒自己:『勿忘做課外作業。』」
  母親:「這是個辦法,其實只要像你學吉他的精神就夠了。學吉他也是從頭學起,每天晚上學,每天晚上練,現在不是彈得很好嗎?」
  阿林:「對,但玩吉他是我想做的,而課外作業我不想做。」
  母親:「我知道這是你願不願意做的問題,可是學習是你的主要任務。」
  阿林:「是的,那您怎麼回信?」
  母親:「回信的開頭想好了,我這麼寫:『老師,我看到阿林帶回的兩張通知單,非常謝謝您提醒我們注意,我跟阿林談過了,他說……』下面就要你告訴我怎麼寫了。」
  阿林:「告訴老師,我從今天開始做英語課外作業。」
  母親:「好,我這麼寫,然後呢?」
  阿林:「再告訴老師,下星期一我會把自然作業補上去。」
  母親:「很好,還有什麼要說的嗎?」
  阿林;「再告訴老師我以後會認真學習。」
  母親:「好,老師看了一定會高興的。」
  阿林:「咦!媽,這次您沒大聲罵我真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母親:「我本想大罵,可還是克制住了,因為我相信只要你想解決問題,就一定可以做到,記住你自己所說的。」

  
●讓兒自主決定是否接受聘請



  兒女長大了,他們的事應該由他們自己去決定,屬於他們人生的戲應該由他們自己去導,自己去演,父母只能當個觀眾,為他們祝福。
  下面是一位母親講她如何抑制自己,不去干擾兒子的事。
  我兒子,十七歲,對文藝很在行。一次,學校裡舉辦一個夏令營活動,想請他去擔任文藝指導。他感到榮幸,很開心,但又擔心弄不好,因此還有點猶豫接受還是不接受。我的意思當然是要他立刻接受,因為這對他很有意義。可是我還是抑制住了自己,沒去逼他,而是讓他自己去拿主意。我說:「這事你自己好好想想。」兒子回答:「嗯,我會確定的。」
  一星期後,他決定接受夏令營的工作了,我很高興他能自己做主了。

  
●改變阻止讓女兒去溜冰的做法


  下面是一位母親講她的改變。
  我女兒,十二歲,還不會溜冰,一次,有幾個同學邀她去溜冰,我知道這是一項有點危險性的運動,在以前,我會說:「不准去,不小心就會摔傷的。」這次我卻說:「我小時候想去溜又怕溜,你有這個勇氣就去吧!高高興興地玩吧!」
  女兒毫無損傷地回來了,她興奮地對我說:「媽,剛開始真的怕,我只能扶著欄杆慢慢移動,後來他們帶著我溜了幾次,我也掌握了點平衡,可以脫離欄杆走了,下次,我一定學得會。」
  我真為她高興,同時也為自己的改變而慶幸。

  
●改漫罵為順應


  下面也是一位母親講的故事。
  一次,我們全家出外渡假,旅途中選擇了一家古老的旅館住下,這家旅館雖然舊,但裡面有很多古董;可是我那十四歲的女兒艷艷卻不高興,因為我們的房間裡既沒有電視機、又沒有收音機,因此,她一個人坐在房裡生悶氣,還拒絕跟全家人一起吃飯。我瞭解她的心情,於是說:「你想住更好一點的旅館,是嗎?」「是啊!」她不高興地回答。我又抱著她的肩膀勸她:「我知道你很失望,但先出去跟大家一起吃飯,等一下我帶你去看這旅館有趣的玩意兒。」她順從跟著我出來了。
  在此,我改變了以前的作法,要在以前,我會對她大發脾氣,會罵她討厭,批評她耍小孩子脾氣。這次我卻順應她的情緒,說出她的失望,提起她的興趣。因此也改變了她的態度,大家仍愉快地一起玩。

  
●改責備為提供選擇


  一位母親講述她十四歲女兒的一件事:
  我女兒學校舉辦歌唱比賽,她班上要求每個人都穿白襯衣,可是她沒有,我那件對她來講,又長了點。但第二天就要上台了,於是她急得大哭,我說:「你將就穿我那件算了。」她還是哭我又說:「那我幫你去借一件。」她馬上停止了哭鬧。第二天她穿著我借的衣服高高興興地去了。
  我沒有因為她哭而責備她,而是提供選擇性的建議,於是問題解決了。

來源:http://www.millionbook.net/xd/y/yiming/mchh/010.htm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6iCm4TORExSCE__7u24-/article?mid=206&prev=207&next=205&l=f&fid=10






*******************************************************************************

罵出好孩子十父母對孩子教育的方式

 ●兩代間教育的情緒
  ●如何幫助你的孩子考上大學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四種心態
  ●培養孩子的興趣,須先瞭解孩子的個別差異
  ●扮好為人父母的角色最重要
  ●路是無限的寬廣

  
●兩代間教育的情緒


  這裡所謂的兩代是泛指整個社會中辦教育的一代和受教育的一代,他們之間隱含著層層解不開的情結。因此,探討。呵代間教育的情結也就是對我們現階段的教育問題加以探討和分析。
  社會公德等問題與教育有關、與素質有關、與經濟發展過程的一些幹部問題有關,不能單講教育。台灣和大陸背景不一樣。
  
施教與受教的難題

  辦教育者應該瞭解受教育者的需求,提供好的方針和環境給他們,讓受教者學習追求學問的方法和技能。但由於目前教育體制過於僵化和變態,學生在學校只接受到一加一等於二的教育,因此根本無法激勵學生產生更進一步追求新知的慾望。
  更加上社會生活的急劇變遷,以及補償心理的作祟,導致上一代艱困的生活經驗無法順利的傳承給下一代,形成生活經濟認知上的斷層,於是就有「富不過三代」的說法,即第一代創業,第二代守業,第三代敗業。
  由於生活經濟認知上的斷層,使得辦教育者的期望和受教者的行為,有著嚴重的摩擦,難題便因應而生。
  
唯一出路 全人教育

  今天的學校教育,不能再執迷於知識的灌輸,應配合學生成長的需求,設置適宜的環境。安排適當的教材,來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讓他們真正學習到「學習新知的方法」。
  除此之外,塑造一個充滿愛的學習環境,更是教育者無可旁貸的責任,因為在愛的環境裡接受教育者,將來必能以愛為出發點,貢獻社會,服務人民。
  不要過於要求孩子的回饋。
  程度過高及枯燥乏昧的書,要謹慎選購。
  有條件的要他看書。
  不給他們自由選書的機會。

  
●如何幫助你的孩子考上大學


  
我的孩子將來能不能考上大學?

  現今有許多中產階級的父母們,對子女的教養問題非常關心,但卻關心得不得其法;而且他們關心的目的也只在於「我的孩子將來能不能考上大學」的問題上。事實上,考上大學並不是人生的最後目標。所以,我的講題的真正意義是:「如何真正幫助你的孩子達到成功的目標」。雖然注重子女的教育,
  是中國一個偉大的傳統,但是,現今的父母們之所以會如此煩惱「我的孩子將來能不能考上大學」這個問題,我認為有以下幾點成因:
  煩惱源自何處?
  ·撫養子女的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變。
  ·現代的父母願意投資在孩子的教育上。
  「父母與父母之間產生競爭的壓力。
  當父母處在妯娌、兄弟、同事之間時,難免會有「我的子女是不是比別人好」的心理壓力。於是,在這種壓力之下,就會想是否有一種很快的方法能使我的孩子分數變得很高,以證明我的子女是不輸人的。
  ·學校的教育有很大的問題。
  目前我們不少學校還是搞的是應試教育,其結果不在教育孩子如何求取知識,只是將無法渡過每個考試關口的人淘汰掉而已。
  ·升學主義的緣故。
  父母應具備的觀念
  而所有的問題的背景,全出於「如何使子女順利考大學,在社會上取得成功」的心態。在此提出一些適當處理的方法:
  1並沒有所謂的最好而又唯一的撫養子女的辦法
  每個人的生活背景不同,別人所採用的教育方法也不一定適用於你。父母應該衡量自己的生活環境、經濟能力、工作以外的時間和精力。孩子與其他長輩的態度等方面來決定自己的教育方法。有趣的是,你用何種方式去教養子女,他們就會發展出一種個性與特質來,而這種與眾不同的個性與特質,正是我們多樣化社會所需要的!
  2中庸之道
  過與不及都不是好事,採取中庸之道的目的,是保持彈性的最好方法,可以避免僵化的管理。
  3認識生活的意義與目的
  人活在世上,就是一個不斷尋找生命意義的過程。幫助子女找到他們所認識的生活意義和目標,在教養子女時是很重要的。
  4要有成長的概念
  子女是活的,不斷在長大中。在各個成長的階段中,鼓勵孩子從各種不同的信息中去獲得知識,培養他們有獨立吸取知識。分析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減少對老師的依賴。
  5要有成本的概念
  現今的補習班太多,在選擇時要有「對孩子將來考大學有無幫助」的投資顧慮。
  5德智體全面發展。
  以上是解決問題的大原則,以下則是施行時的細則:
  ·要注意優生保健法,有計劃地生產、教養子女。
  ·給予理想的家庭環境。
  ·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模仿對象及心智啟發者。
  ·確認孩子的長處和短處。
  「木匠也有木匠教兒子的方法」,總之,父母仍是子女最常學習的對象!

  
●「望子在龍、望女成風」的四種心態


  父母希望孩子成龍成風,第一個原因是父母把子女視為自己的延伸,子女的成就也就是父母的成就。
  可見,父母與子女榮辱共嘗其來有自。
  第二個原因是由於補償心理的作祟。
  有的父母自己本身役辦法自我實現,就會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盼望子女完成自己未達的心願。曾有位媽媽這樣說過:「小時候我夢想做一位音樂家,但是,家裡太窮了,連風琴都買不起!所以,現在我要孩子去學鋼琴,希望他們能夠成為優秀的音樂家。」如此把自己的缺憾,托付孩子來彌補,那樣孩子是否也會因此失落了什麼?
  第三個原因是為了符合社會期望。
  社會上認為好的,父母就會盡力讓孩子達到,以符合社會的期望,為社會所認可。因此,社會潮流的趨向便會造成一窩蜂的現象,五六歲的孩子,父母要他們學英文。學電腦。學柔道……反正「大家」都去學嘛!不管孩子喜不喜歡。有沒有興趣!
  中國人的倫理觀念也是因素之一。比方說,外國人失業是他個人失業;但是在中國家庭裡,有一個人失業就好像全家都失業一樣,家人都會替他擔心。煩惱,幫他引薦工作讓人感到非常溫馨,但也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一般親屬尚且如此,渭「肉血親當然希望他們更好!

  
●培養孩子的興趣,需先瞭解孩子的個別差異


  近年來由於生活的不斷富裕,生活水準日愈提高,一般家庭子女數通常不超過三人,父母不只是養兒女而已,更想栽培孩子成為人中之龍鳳,對子女的寄望比起歷代父母自然有過之而無不及。從「父母心目中理想子女的形象」問卷調查中,我們發現不少父母希望孩子有多方面的興趣,跟古代人不是學文(詩書),就是學武(練兵打仗),那樣地注渭分明,真是大異其趣。
  人的興趣本來就是單方面的,也許孩子起初不感興趣,但在父母的引導、鼓勵下,給予良好的環境和機會去學習,孩子也可培養出興趣來。不過,父母必須瞭解孩子的個別差異,他是否有能力學習,他是否願意學習,是否有時間學習,父母有沒有能力供孩子學習,都需要父母一再觀察、考慮的。
  何況,孩子的愛好是隨著成長,一再地選擇,一再地變更;我孩子小時候喜歡玩棒球,就嚷著要當棒球國手,我太太很擔心,她想,棒球國手連工作都找不到。我就告訴她,孩子的興趣是會變的,目前他愛打球,可以鍛煉身體也沒什麼不好的;現在,他很喜歡研究天文,甚至科學知識懂得比我們還多。所以說,孩子的興趣是很自然地表現出來的,除非是不良的嗜好,否則不要太早指出一條路,讓孩子走!

  
●扮好為人父母的角色最重要


  不見得要給孩子很高的期望、很大的壓力他才會出人頭地;因為,孩子的期望壓力不僅是來自父母而已,他的老師、同學、朋友都會給他壓力。既然學校已經有很大的壓力了,父母就不要再給孩子太多的期望壓力,在家裡讓他放鬆身心,緩和緊張的情緒反而更好。
  順應孩子的能力及興趣,給予適當的引導和關照、使孩子身心健康,能掌握成功的機會,也懂得忍受挫折,孩子便能正常的成長,這才是父母所應扮好的角色。不要天天忙著工作、應酬,不清楚孩子真正的興趣和性向所在,卻要求孩子要如何如何,等孩子達不到自己的期望時,不僅孩子覺得難過,自己也會感到挫折、失望。
  很多父母雖然都知道要順應孩子的能力及興趣,然而,認知的層次並不等於行為,孩子的能力及興趣,如果是父母主觀的認定,就談不上所謂的「順應」,反而是「操縱」了!最好先讓孩子去嘗試,再從日常生活中觀察、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而且常跟學校老師聯絡,偶爾和孩子的同學、朋友聊聊,自然知道孩子大致上的表現,如果能為孩子做性向測驗,那就更客觀了。
  對於孩子的學歷和職業的期望,也應該秉持上述的原則。不要老是執著完美的期望,強迫孩子去實踐,必須多考量孩子的現實條件和個別差異,不要做不當的比較,接納事實,修正對孩子的期望,讓孩子愉快。充滿信心地向前進;否則會造成孩子心理上很大的困擾,甚至不幸地釀成悲劇。

  
●路是無限的寬廣


  人生的路,不一定非要高中、大學、研究生、碩士、博士,那麼直線上升不可。孩子如因考不上高中,讀職高學得一技之長也好,孩子如果願意進一步研究,還可以再考上工技學院。
  「路是無限寬廣的。」不要太早指定一條路讓孩子去走,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每個方向都有它的生機,一窩蜂地擠窄門,只會造成無謂的傷害。不一定每個孩子都能成為翔龍。飛鳳,讓孩子做個在草原奔馳的馴鹿、活潑快樂的獼猴、威武而善良的大象,不也很好嗎?
  很多青少年行事常招惹父母生氣。例如:他們把自己弄得髒兮兮的,屋裡弄得零亂不堪,從不整理。穿的衣服也叫人看了討厭,一頭亂髮,不梳不理;用粗言粗語講話,結交不三不四的朋友;看一些無益的書;甚至大口抽煙,吞雲吐霧;和別人吵架;考試不及格等等。父母被這些兒女氣昏了頭,對付的方法是首先採用聲色俱厲的方法。要是行不通,就改用和藹可親的感動方法。再行不通,則.改用講道理的方法,使用溫和、真摯而有感情的言詞開導他們的寶貝兒女。一旦發覺這簡直是對牛彈琴之後,就沉不住氣了,於是開始挖苦他們,斥責他們,接著就是威嚇和體罰。我們可以肯定他說,這是兩敗俱傷的管教方法。
  父母被兒女氣昏了頭的情形下,怎樣才能保持冷靜?怎樣才能有效地管教好青少年子女?辦法就是「以柔克剛」。

來源:http://www.millionbook.net/xd/y/yiming/mchh/011.htm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6iCm4TORExSCE__7u24-/article?mid=207&prev=208&next=206&l=f&fid=10






********************************************************************************

罵出好孩子十一做父母之忌

●青春期的怪毛病
  ●青少年時期是認識自己的階段
  ●怎樣幫助動盪不安的青少年
  ●避免當眾嘲弄青少年子女
  ●培養子女的自立精神
  ●糾正子女的錯誤需注意方法
  ●不要侵犯青少年子女的隱私
  ●不要對子女說教不停
  ●談事情要切中要點、避免長篇大論
  ●避免在孩子面前議論、預測他們的未來
  ●不要刺激孩子
  ●表態不要模稜兩可

  
●青春期的怪毛病


  青春期的孩子情緒很不穩定,他們有反抗權勢和習俗的傾向。
  因此,孩子們常表現出很多怪異行為,看了叫人心煩,令父母們難以容忍。譬如:咬指甲、摳鼻孔、啃手指頭、抓耳朵、乾咳嗽、斜眼看人、擦鼻子、全身亂動,或是成天躺在床上兩眼望天,手裡不停地玩一件東西;或是一天到晚不停地抱怨,彷彿一切都令他看不順眼,房子舊啦!衣服差啦!老師不好啦!父母是老古板啦!等等。
  他們的壞毛病、壞習慣也一再重犯。早上大睡懶覺,晚上借口唸書和洗澡,捱到深更半夜不睡覺。父母講他,他就生氣,他會跟父母強辯,或是故意曲解父母的話。
  青少年孩子們的言行雖然如此不正常,但父母也不必惶惶不安。孩子」們仍然是有理性的。他本身的發育促使了他的行為。青春期的作用就是要瓦解他已經成型的性格,接受必需要的改變:從成形狀態(兒童時期)經過瓦解狀態(青春期)到再定形狀態(成人時期)。每個青少年在青春期間都要重新養成他自己的性格,必定要從父母替他塑造的兒童期中掙脫出來,使自己嶄然一新。
  因此,他們有些怪異行為是可以理解的。

  
●青少年時期是認識自己的階段


  青少年時期是一個開始認識自己的時期,青少年們常會自「問:「我將來能做什麼?」這一點他們不能確定,可是他們能夠確定自己不願意做的是什麼。他們害怕將來是個庸庸碌碌的人,他們變成不聽話和反抗父母的孩子,只是為了要想親自體
  驗一下他們的自主能力。他們並不是故意想要反抗父母,他們內心非常矛盾。
  他們的痛苦也是多方面的,有肉體的行動,精神上的刺激,不滿現狀和害羞的苦惱等。要使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凡事都能稱心如意,是件不可能的事。他控制不住自己,可以說是心不由己地闖下了禍事。
  同時各種大眾傳播的媒介也常把青少年帶進緊張又痛苦的境地。電視廣告大肆宣揚某某化妝品如何好;廣播電台介紹給青少年們如何常保口齒芬芳,如何矯正牙齒;怎樣洗除頭皮屑;有些雜誌刊載青少年如何增長身高,怎樣增加體重或怎樣減肥,怎樣鍛煉肌肉和保持優美的身材。青少年們如果試過那些靈驗良方,結果毫無功效之後,要是沒有加深他們的痛苦,對他們來說,已經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這些父母都要理解並幫助他們。

  
●怎樣幫助動盪不安的青少年


  青春期是動盪不定、迷惑和苦惱的時期,同時是希望無窮。情感強烈的時期,是引起社會關切、個人極端痛苦的時期,也是心情矛盾、喜怒無常的時期。有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家曾說過:「處在青春期階段的男女,言論和行為,互相矛盾,變化莫測,並不奇怪。他們在成長,在塑造成人期的性格,不
  停地在體驗自我,要嘗試各種各樣的可能性。所以,容易衝動,儘管他們也知道衝動不好,應該克制,在公眾面前不願親近父母,但他們內心的隱私,還是只想向父母傾訴;表面上在處處模仿名人,私底下卻又想標新立異,另創一套;有時表現急公好義,樂於助人,為社會、為他人,無私地做奉獻,但有時又顯得自私自利,冷酷無情,一心一意只考慮自己的利益,而毫不顧及集體的利益。」
  青少年時期.較容易衝動,也喜歡
  處處模仿名人,想要標新立異……
  有位教師在一所高級中學,找了幾位高一的學生談心,要那幾位學生談談他們最近的心理活動,毫無例外,這些學生心理都很矛盾。
  有個男生說:「我近來心情很苦惱、很矛盾。因為,在內心深處,常有些慾望,一些衝動,在燃燒,在折磨自己,想嘗試,不太敢,想克制,又克制不住。」
  有個男生說:「也許我這個人精力太旺盛,總想找個機會,去親自嘗試一下人生各種酸甜苦辣,去實際做些事情,那怕是發洩一下也好,而不願只聽一些不著邊際的空談。」
  有個女生說:「不知為什麼,現在我經常做一些連自己都莫名其妙的事,被別人看成神經質,喜歡裝模作樣,自己難以理解,一點也不愉快。」
  對處於心情不定、常自相矛盾階段的青少年,要理解他們,掌握他們的心理特點,不要橫加干涉,一點看不慣,就動輒斥罵,不妨順其自然,聽其自便。他們好活動,就讓他們去動,喜歡孤單的,內心有種種隱私的,暫時也不要多過問。青少年在什麼情況下,內心渴望別人瞭解,在什麼情況下,又不願讓人窺其內心隱私呢?這是件困難而又微妙的事,父母再聰明,也難掌握,那又何必太操心,反而使兒女不高興呢?對兒女的反常行為,暫時容忍,並不是表示贊同,正如醫生從不拒絕病人的要求,哪怕感到它不合理,只因為他們是病人,但絕不鼓勵也不讚許。暫時的容忍,就是在尊重理解兒女的個性和心情基礎上,再尋找恰當的時機,進行有效的幫助。

  
●避免當眾嘲弄青少年子女


  青少年對自身的缺憾是非常敏感的。所以他們很不喜歡別人抓住他們的缺憾開玩笑,不管是惡意的,還是善意的。如果連父母也嘲弄,那更會在他們內心造成嚴重的創傷。做父母的,要時刻注意,不要叫子女外號,諸如什麼:「矮冬瓜」、「竹竿」、「肉圓」等;也不可當著別人,大談兒女童年時期幼稚的表現,可笑的往事,例如,說他們常尿床,愛啼哭,太淘氣,喜歡吃零食,膽子太小等。兒女大了,要把他們當大人看待,他們討厭再提那些往事,應該滿足他們這方面的要求。

  
●培養子女的自立精神


  青少年都渴望自立。父母應該盡量滿足及培養他們的自立意識。而不可處處擋在他們前面,替他們出主意、作主張,子女只能聽話、服從,而不讓他們獨立自主的做他們想做的事。這樣做只會造成子女對父母嚴重的依賴心理,既不利於子女的健康成長,也會使子女日益對父母不滿和對立。一個聰明的父母,明智的做法應是:子女越自立,對父母的依賴性越少,就應高興,就該鼓勵。子女面臨生活、學習重大問題來詢求父母意見時,首先得鼓勵他們:
  「你自己是怎樣考慮的?」
  「首先你應該拿出主張。」
  「你自己選擇吧!」
  「你所做的事,我相信會令我滿意的!」
  不過,這並不表示父母就可以放任不管。因為假著在子女生活中,遇到有關子女成長幸福的關鍵問題父母就應有明確的意見和主張,但不是強加於他們,替他們決定,而是在鼓勵子女自主自立的前提下,讓他們自覺接受父母的意見。

  
●糾正子女的錯誤需注意方法


  有些父母自以為他們都是對的,而對子女做事的方法總是看不順眼,總是不覺得滿意。於是成天繃著臉來教訓、糾正子女。這樣做的結果只會造成父母與子女間的衝突,子女們不喜歡說教,不願接受改正,而往往態度倔強,使你無法接近他,無法教導他,他們認為即使錯了,也要一錯到底,絕不接受糾正。
  所以,不注意方法就收不到糾正子女的效果,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對子女的過錯表示同情。然後提出你的看法,並解釋自己的看法為什麼是正確的,這樣既不易使子女產生敵意,也使他們易於接受你的觀點而去改正錯誤。

  
●不要侵犯青少年子女的隱私


  每個人都有不願意與人說的話,同樣的,子女也有很多不願意讓父母知道的事。因此,父母盡量不要去侵犯青少年子女的隱私,諸如:翻他們的抽屜、看他們的信件、聽他們打電話,都是不恰當的舉動,因為這將導致他們的怨恨,他們會恨父母侵犯了他們的隱私。
  一個大女孩說:「我母親真是的,總喜歡打開我的抽屜,偷看我的信件,我真希望她不要這麼做。」
  一個大男孩也抱怨說:「我自己的書桌。衣櫃就讓它亂好了,這樣我還容易找到自己的東西。可是我母親總是擅自到我屋裡整理我的書桌、衣櫃,這簡直是侵犯到我的隱私。我希望她只要整理自己的房間就夠了,別管我的事。」
  再者,父母也不應對子女的社交生活管得過嚴或過於關切,例如:看見女兒跟某個男孩交往,就神經兮兮,問這問那,「你怎麼認識他的?」、「他是什麼人?」、「你們在一起講了些什麼?」等等,也不管女兒願不願意回答。
  父母不要認為應該與子女毫無間隙,對他們的事應該都知道的清清楚楚,這將使他們產生排斥的心理。正確的作法是要與他們保持一段適當的距離,並且要尊重他們的私生活,要幫助他們逐漸脫離父母,去過獨立的生活。

  
●不要對子女說教不停


  子女最不願意聽:「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他們一聽到這類吩叨就煩,就避而遠之。儘管父母出發點是好的,但他們不喜歡說教,他們不願意聽那些陳年舊事,而且也不相信父母曾經真的那麼勤奮、努力,樣樣比自己好。
  另一點,父母在子女遇到問題時,不應該受他們的情緒所左右,他們的情緒是憤怒。恐懼且困惑的,父母不可以也跟著發脾氣、迷惑,那樣就無法幫助他們。反之,應該冷靜、拿出自己對事情的處理方法。

  
●談事情要切中要點,避免長篇大論


  肖樺,十七歲,他說:「我有時真要耐得住性子,才能跟我母親說話,她常把最簡單的事複雜化,我問她一點小事,她就前前後後說了一大篇,為了怕浪費時間,我都盡量避免跟她說話為妙。」
  黃敏雄,十六歲,他說:「我父親不知怎麼搞的,他對人的心理。情緒根本不能體會,也聽不懂別人的言外之意。他逢人就愛發表長篇大論,且語言之乏味,不著邊際,聽者都覺得厭煩,也懶得跟他辯論,這些他都體會不到,繼續他的高談闊論。我真希望他嘴巴能閉一閉,去聽聽別人怎麼說。」

  
●避免在孩子面前議論、預測他們的未來


  父母都喜歡拿孩子當話題,議論他們的過去,預測他們的未來,談論東家孩子怎麼樣、西家孩子怎麼樣等等。例如說:「李阿丹性格太內向了,不善說話,又不出眾,看來不會有什麼出息。」「陳小珊長得好,可是不愛學習,好做白日夢,經常想做這個,又想做那個,看她能做成什麼?」「彭松這孩子太調皮了?搗蛋成精,成績又不好,長大以後只怕會成為社會的包袱。」
  這些話不管是否真心,都不要當著孩子面講,不要以為孩子還小,不會理會別人說他們什麼。實際上,孩子聽了會很不舒服,而且會產生潛意識,不知不覺地照父母對他們的評價去做。

  
●不要刺激孩子


  「要你把東西放在固定的地方,不要亂丟,你總是不聽,真是一輩子也改不了你那壞毛病。」
  「我剛才講的道理,你聽懂了沒有?哎!恐怕你一輩子也懂不了,我只是對牛彈琴而已。」
  父母不要說這種反話刺激孩子,打擊孩子。這會使他們很生氣的,因而也會引起他們對父母的厭惡。

  
●表態不要模稜兩可


  子女徵求父母的意見,父母切忌表態模稜兩可,這會使子女無所適從。
  十五歲的素芬要去跳舞,她母親說:「你當然可以去跳舞,高高興興地去玩一晚上。但那可苦了我,我既要為你擔心,又要等你不能睡。」
  這麼說弄得素芬左右為難了,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所以,父母對子女說話,必須要明確肯定,准就是准,不准就是不准,或是讓子女自己做主。
  父母與子女在生活經歷、生活閱歷上都很不相同,且所處的位置也截然不同。因此在見解上、生活態度上自然存在很大差異。父母不要強求子女與自己一致。為了求得彼此間的溝通與瞭解,且讓我們來聽聽孩子們對父母的一些看法。

來源:http://www.millionbook.net/xd/y/yiming/mchh/012.htm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6iCm4TORExSCE__7u24-/article?mid=208&prev=209&next=207&l=f&fid=10









********************************************************************************

罵出好孩子十二孩子們對父母的看法

●討厭父親的追根究底 
  ●不欣賞父親的「成功」 
  ●發財夢誤了父母一生 
  ●父親公式化的生活 
  ●父親對兒子的失望 
  ●關心過度的母親 
  ●不成熟的母親 
  ●無尊嚴的母親 
  ●有潔癖的母親 

  ●討厭父親的追根究底

  十八歲的小斌說: 
  「我常常覺得我父親冷酷、死板、沒有人情味,他有個討厭的毛病是凡事喜歡追根究底,他要瞭解問題的每一面,以求不偏不倚。每次我向他問個問題或評論一件事,他就沒完沒了,問我為什麼要提那個問題,為什麼那樣評論以及我思考問題的每個細節,然後再一一指出我的錯誤。我真受不了他。」 

  ●不欣賞父親的「成功」

  十六歲的小鵬在繪同學的一封信中這麼寫道: 
  「有時候,我覺得大人活得真累。像我父親,為了財富和地位,耗盡了他一生所有的精力,以致勞累過度。健康衰退,患有的嚴重的頭痛症。雖然他已處於一定的位置了,但我覺得他並不快樂,且處於那樣的位置,也只有上沒有退下來的勇氣了,因此,愁慮越來越深,衰老也越來越快。這就是成功嗎?我不欣賞,我不願步他的後塵,我不願像他那樣去追求太多的財富與過高的地位。」 

  ●發財夢誤了父母一生

  十八歲的史迪說: 
  「我父母一心想的就是錢、錢、錢,為了發財,他們簡直是無孔不入,聽到什麼可以賺錢就去做,卻往往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在家也是整天算計過日子,一天到晚精打細算。斤斤計較,沒過一天什麼好日子,我真為他們感到遺憾。」 

  ●父親公式化的生活

  十六歲的方宏說: 
  「我父親是個化學家,他對化學領域的東西知道得很多,可是對人卻瞭解甚微。他把人看成他棋盤上的棋子,認為可以隨便擺弄。他想控制他下面的所有人:他的部屬、我母親。我。然而這又怎麼可能呢?因此他常常發脾氣。苦惱,認為生活失去了控制、太沒有秩序。我真希望他放棄這種公式化的生活,而過自由自在的生活。」 

  ●父親對兒子的失望

  十七歲的陶建凱說: 
  「我父親望子成龍,早就在心裡替我規劃出未來的藍圖。然而我是一個自由發展的個體,不可能完全按他設計的軌道走,因此在很多方面我達不到他夢想中的要求,使得他很失望。雖然他想盡量不把失望流露出來,但從他的語音。語調。措辭及對我的一些態度上,還是可以顯露出來一點。儘管如此,我還是認為一個人的生活道路,父母是不可能完全替他安排的,生活中存在太多的偶然因素和挫折,無人能預料他的將來。所以,我希望父親能醒悟這點,而完全收起他的失望。」 

  ●關心過度的母親

  十五歲的葉暉說: 
  「我知道母親是為我好,希望我快樂、平安。她關心我的健康、功課,社交生活等一切的一切,她為我忙個不停,尤其當我生病了,她更緊張,陪著看病、買藥、餵藥、守護,真是無微不至。但我不需要如此,這反而成了我的負擔。我希望母親不要這麼關心過度,時常守著我。」 

  ●不成熟的母親

  十六歲的林輝說: 
  「我真拿我母親頭痛,她如此不成熟,甚至還不如一個小孩。她對家務一竅不通,人情世故也知之甚少。出外旅行,票要我們買,手提箱要我們整理,路上要我們照顧。我真希望母親能擺脫依賴性,盡快成熟起來。」 

  ●無尊嚴的母親

  十六歲的貝貝說。 
  「我母親是直腸子,有什麼話就說,很少經過大腦,因此常常自相矛盾,此時的看法同彼時的看法截然不同。但她又很愛說,一些瑣碎小事也翻來覆去說個不停,語言乏味,有時又故作嚴肅的態度、滑稽的語調和姿勢又令我好笑。可氣的是她還無根據地預料我的未來,說我未來將會如何。總之,我是不相信她的,隨她去說。」 

  ●有潔癖的母親

  十六歲的羅濤說: 
  「我母親愛乾淨得過火,她一天要打掃好幾次。她就是看不得一點灰塵和污跡,我父親抽煙,不小心掉點煙灰到腳下,她就大叫。從外面進來絕對不允許不換鞋就進去;喝過茶的茶杯馬上就要拿刷子洗一遍;屋裡不許有一絲零亂等等。所以我的同學都不敢到我家來。我對母親說:『媽,你這是何苦呢,難道人活著就是為了一天到晚打掃?且又自己束縛自己的手腳嗎?』但我這麼說還是改變不了她的潔癖,因為這已成了她的習慣。」 
  以上兒女的這些看法有些可能不成熟,但父母對照自己的行動,自己教育子女的方法,多少還是有點參考價值。總之一句話,父母要注重言傳身教。 
來源:http://www.millionbook.net/xd/y/yiming/mchh/013.htm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6iCm4TORExSCE__7u24-/article?mid=209&prev=210&next=208&l=f&f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