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

餵食寶寶疏忽不得 飲食四大分齡照護重點

衛生署婦幼衛生研究所表示,根據統計,我國嬰兒從初生到六個月時,營養發育與歐美一樣好,但以後則漸不如,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嬰兒餵食的疏忽。婦研所強調,嬰兒期的營養是一生健康的基礎,良好的營養使生長發育正常,尤其是腦部組織的發展,才能發揮最好的體力及智能。

  婦研所說,營養缺失使體骼發育不良,易感染各種疾病,或生病時較嚴重,預後較差;尤其腦部的發育更是往後無法改進的,因此嬰兒期母乳哺餵十分珍貴,母親最少應以母乳哺餵三個月,職業婦女則應在產假內以母乳哺餵,如無法親自以母乳哺餵嬰兒,再依醫護人員、營養師的建議選,選擇適合的嬰兒配方食品。

  婦幼衛生研究所說,俗稱「嬰兒奶粉」是指以牛或其他動物乳汁或動植物成分作基礎,並添加適當的營養素,使其成分能供給嬰兒生長與發育需要之食品。家長需依各產品說明沖泡,不可任意改變濃度;且當嬰兒吃飽或不想再吃時,不要勉強他,因為只有他自己知道吃飽了沒有。

  而當嬰兒逐漸長大,奶水無法滿足其生理及心理的需要,家長應配合嬰兒的吞嚥能力及消化機能增強、牙齒發育等,給予不同型態的食物,使嬰兒漸漸適應成人的飲食方式、口味與各種食物。根據統計,我國嬰兒從初生到六個月時,營養發育與歐美一樣好,但以後則漸不如,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嬰兒餵食的疏忽。

  婦研所提醒父母,餵食原則需配合嬰兒生理發育作適當的生理調整,由流質食物、半流質食物、固體食物循序漸進,在嬰兒健康情形良好時,才給新的食物,並在時間充裕時餵食,一次只能試餵一種新的食物,且應由少量(1茶匙)開始逐漸增加,濃度由稀漸濃,不可強迫餵食,但可在嬰兒空腹時先給予輔助食品後再餵奶。

  家長也可製作簡便而自然的食物,勿用成人的口味衡量,儘量不用調味品;不給予太甜、太鹹、太冷、太熱等的食物,食品宜新鮮,滿周歲後三餐可與大人同時進餐,上午十時與下午三時可給牛奶或水果,盡量不要給無益的零食如糖果、巧克力糖等。


             ~本文由小六老師剪報整理~
資料來源http://www.woby.com.tw/wobyboard_detail.asp?ID=615








************************************************************************

新生兒副食需按部就班 食後要觀察適應狀況

中廣新聞網 – 2012年11月9日 下午3:24
新生兒怎樣吃的健康吃的安全,是許多初為父母者關心的問題,營養專家指出,適時適量提供副食品十分重要,但是幼兒一次只能嘗試一種新食物,並且需注意觀察後續是否有任何不適應情形。
萬芳醫院營養師魏賓慧,在與「iCare愛健康」健康醫療網合作舉辦的講座中指出,幼兒腸胃大約三個半月才會有較好發育,因此添加副食品時間應落在四個月之後,但是純母奶哺育的幼兒,最好六個月後再吃副食品。
她指出,副食品以簡單、好吸收、好消化為主,先從稀稀水水食物開始,再漸進為泥狀及顆粒。她舉例說,新鮮水果富含維他命A、C以及纖維,可打成果汁再以清 水一比一比例稀釋後餵食。至於餵副食的次數,六到八個月的寶寶每天給予兩次副食品,九個月以上三次,沒有餵母奶的寶寶,六個月以上至少要吃四次。
營養師強調,幼兒第一次接觸的食物,家長應注意吃後是否有不適應情形,例如大便變稀糊、皮膚泛紅產生過敏,或是有喘的現象。幼兒最好一次只嘗試一種新食物,時間大約三天。
魏賓慧營養師還提醒,若幼而感冒或身體不舒服時不要嘗試新食物,因為容易產生拒絕現象。如果用湯匙餵食遭到推拒,可能是對湯匙無法適應,不代表小孩不愛。此外,絕對不要用大人用的罐頭餵食幼兒,因為過鹹不利健康。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7610&prev=17797&next=17505&l=f&fid=28







******************************************************************************


良好飲食習慣從胎、嬰期開始培養


良好的習慣和生活能力以及社會交往能力其實都是在嬰幼兒時期奠定的。嬰兒生來就有一種被稱為無條件反射的先天性反射活動。在家長的關照下,寶寶依靠這類反射維持自己的生存。在這些先天的、無條件反射的基礎上,他們開始接受從家長那裡來的「教育」,形成各式各樣的後天性反射(條件反射),繼而慢慢就養成了習慣。因此我們在討論飲食習慣培養也要先來瞭解嬰兒的早期發育,這樣可以使您更容易接受早期飲食習慣培養的意義。
1、胎兒期:研究結果顯示寶寶在媽媽腹中時已接受了媽媽飲食習慣的熏陶
2、新生兒:寶寶一出生味覺細胞就已發育,當給她甜味食品便表現出微笑和滿足;有苦味的藥物(如維生素K)放入舌頭上時寶寶會大哭;嬰兒舌頭上的味覺的細胞不但已發育而且還有記憶功能哪!嬰兒時期嘗試過的食品,往往終身難忘。記憶功能往往反應了寶寶的大腦的發育。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7479&prev=17505&next=17451&l=f&fid=28








********************************************************************************

寶寶飲食的四大分齡照護重點

從母奶、副食品到孩子能自己吃又不挑食,父母只要掌握四階段的飲食原則,都能養出健康寶寶。

◎2012 親子天下0-6歲學前幼兒教養專區>>
家有學前兒,每餐吃飯幾乎成了父母的頭號難題:襁褓時,擔心母奶不夠,該不該選配方奶傷腦筋;該斷奶時,又遇到戀奶不愛副食品,更怕吃錯副食品引起過敏;兩、三歲了,孩子一口飯就是含著不吞下,一餐可以吃兩個小時;到了四、五歲,自主意識愈來愈強烈,直接從碗裡挑出青蔥,青菜碰不都碰,看到魚就大叫好臭。
其實,每個孩子都能好好吃飯。《親子天下》詢訪專家,為父母整理四階段的飲食原則。
○~四個月:母奶媽媽飲食不用刻意避諱
此時期是人一生中成長最快速的階段,一般來說,每月體重平均增加○‧五至一公斤。六個月大之後,寶寶的生長就會開始趨緩,每個月體重平均增加○‧五公斤。快速的成長,讓這個階段的寶寶需要充足的營養,才能應付腦部、肌肉、器官等各部分的發育。
全球公認最適合寶寶的營養來源,自然非母奶莫屬。但不少母奶媽媽都有被長輩質疑的經驗:如果吃得不夠補,母奶怎麼會有營養?要是母奶量不多,寶寶營養夠嗎?其實母奶最令專家們推薦的好處,當屬「營養吸收的效率最佳」。母奶寶寶的營養是「重質不重量」,不需要喝多,就能獲得足夠的養分,因為營養吸收率好。
台灣母乳協會祕書長高宜伶說,母奶媽媽的飲食原則非常簡單——均衡、營養,餓了就吃、渴了就喝。母奶媽媽們不需要過度擔憂吃或不吃某些食物,以能促進乳汁分泌食物而言,在不同風俗文化下,評價也大不同。最簡單的攝食原則就是:避開家族過敏原,儘可能選擇當地、當季、多樣、簡單烹調的食物。食物的養分會經過消化、吸收分布到身體各器官——包括分泌在乳汁中。如此,寶寶就可以透過乳汁吸收不同食物的營養。
四~十二個月:「手指食物」讓寶寶愛上飲食
這個階段的寶寶,開始有控制肌肉的能力,也準備長牙,並具備吞嚥的能力。專家們建議:不要害怕寶寶過敏而延遲給予副食品,否則寶寶除了營養不足,還會喪失口腔肌肉、手指小肌肉、手眼協調發展的練習機會。
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瑽寧表示,愈來愈多報告顯示,太晚給副食品反而會增加寶寶過敏的機率。所以美國等先進國家,都提倡從四個月開始為嬰兒添加副食品。
擔心吃錯副食品讓寶寶過敏的爸媽,專家建議:
● 從米精、米粉等不易誘發過敏的食物開始。
● 一次添加一種食物,才好判斷過敏原。
● 避免給予五穀粉、水果麥粉等複合式食物,食物種類太多,很難判斷過敏原。
● 每次吃副食品後,觀察寶寶身體是否有出現疹子、大便出現血絲或拉肚子等食物過敏反應。
一~三歲:沒牙齒也有能力咬碎固體食物

孩子牙齒都還沒長好,怎麼可以吃大人的固體食物?長牙和固體食物的關聯性,其實是爸媽的迷思。寶寶的無牙和老人的掉牙不同,周怡宏說,一歲大的寶寶二十顆乳牙全包覆在牙齦裡,而老年人掉牙,牙齦呈現淨空狀態。寶寶的牙齦裡有牙齒,只是還沒冒出來,但已經有力道,上、下牙齦加上舌頭,寶寶已經有能力將固體食物咬碎。
這個階段的寶寶,副食應該成為主食,牛奶反而要退居為副食,而且最好戒掉奶瓶,避免奶瓶性蛀牙的產生。
四~六歲:展開食物之旅,改善挑食習慣
此時期的飲食以「均衡多樣」為原則。偏偏孩子開始有自我,對食物也有明顯的好惡。如何養出不偏食的小孩,是這個階段的「食育」重點。專家提供兩個小撇步:
● 調整食物的相對比例:孩子偏愛吃玉米。爸媽要做的不是禁止孩子吃玉米,而是漸進式調整餐桌上的玉米比例,將孩子偏愛的食物先減少四分之一,少掉的部分就換成其他食物。而新加入的食物,爸媽需要費點心烹調,讓孩子的味蕾感受到新食物比原本的更好吃。
● 帶著孩子認識食物:從源頭開始,找到食物的生長之處,甚至帶孩子到花市買一小包種子回家種,從灑種、澆水開始,讓孩子經歷食物成長、採收的過程。或親自帶孩子上市場買菜,並邀請孩子參與烹調過程,再讓孩子端著有他參與的食物上桌。一趟食物之旅,可以降低孩子對特定食物的排斥感。
雖然學前兒的飲食不宜口味過重,但適度的調味仍然必要。要孩子乖乖吞下營養的食物,要先通過味蕾的考驗,一道無味的食物,爸媽又要求孩子一定要吃下去,可能讓孩子對該食物產生不愉快的經驗,影響日後的飲食態度。
爸媽可以善用辛香料,如咖哩、椰漿、茴香、南薑等,這些香料多是植物來源,在一般超市也容易取得。而幫幼兒調味,用量是成人一半以下。
完整全文請見:親子天下特刊《0~6歲健康寶寶飲食全指南》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7398&prev=17451&next=17199&l=f&fid=28







************************************************************************

如何照顧孩子的飲食?

作者﹕榮大夫(旅英執業中醫師)
中醫講「藥食同源」每一種食物都可以成為一種藥物,藥物和食物是同一個來源。
我們吃的大米、小麥、肉類、魚類、豆類甚至於水,水也可以作為藥。根據身體不同的情況,我們可以把它作為藥來用。

在正常的情況下,我們不必拘泥於什麼樣的食物,什麼水有什麼樣的功效。我們一般的人不需要知道那麼多。任何一種食物的營養都是不全面的,而我們的身體是需要全面的營養。只要均衡飲食,就可以得到身體所需要的東西。

健康的身體是均衡的,陰陽平衡的,所以吃不同的東西,能夠確保我們吃進的食物也是陰陽平衡的,是五行平衡的,那麼就不會把身體的正常的機能搗亂。例如:身體陰氣較重就應該補充陽氣,因為陽氣不足,但是如果你吃的食物都是陰性,那麼身體就偏向於陰氣較重,陽氣不足,使身體陰陽越來越失衡,你就很容易生病。

每一種食物都有不同的屬性,但是對一般的家長來說,不一定知道每一種食物的性質是什麼,它可能是偏涼、偏溫、偏熱、偏寒,或者是平性的。那麼你就讓孩子吃不同的食物,多樣化的食物,均衡的吃,這樣對孩子的身體有益。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7199&prev=17398&next=17184&l=f&fid=28







********************************************************************************

2歲以上寶寶最愛

百菇鱸魚
‧材料:鱸魚、時令菇菌(如草茹、金針茹等)、芹菜碎、鹹酸菜、白蘿蔔、粉絲、薑片、香菜。
‧作法:
將鱸魚去骨切成魚片,然後用少許的鹽、酒、胡椒粉稍微醃一下;
將粉絲用清水泡軟備用、將其他材料洗淨切好;水燒開,把粉絲燙至透明熟透,墊在盤底,再把白蘿蔔切片,燙一下去辣味,茹菌也要燙一下撈起備用;
開火、熱鍋後下油,放點薑片,把(剛才用剩的)魚骨和魚頭煎至兩面稍微焦黃,然後倒入清水,讓它燒開後,就呈現乳白色湯底;
過濾湯底,濾掉魚頭及魚骨以免不小心吞下肚;在湯底內放入配料:茹菌、白蘿蔔片、芹菜碎、鹹酸菜絲、薑片、胡椒粉、香菜等,稍煮一下入味,然後加點鹽調味;
在滾開的湯裡下魚片灼熟,魚片變白熟了即可,時間不宜太長;關火盛盤,就大功告成了。

五彩鮭魚鬆
‧材料:鮭魚、胡蘿蔔、馬蹄、蘆筍、西生菜、玉米脆片;檸檬汁、白酒、白胡椒粉、鹽。
‧作法:
1.馬蹄,胡蘿蔔去皮切小丁,蘆筍切小段,西生菜修剪成碗狀;
2.將鮭魚肉切成小方塊狀;
3.將魚肉用醃魚料拌勻,醃製15分鐘;
4.鍋內熱油至180度,放入魚肉丁,中火炸約2分鐘;
5.撈起瀝淨油;
6.鍋內熱少許油,加入胡蘿蔔,馬蹄,盧筍,鹽1/4小匙,大火翻炒約1分鐘,續加入鮭魚丁翻炒均勻;
8.最後灑上玉米脆片,裝在西生菜碗內即可。

清蒸冬瓜鱈魚
‧材料:鱈魚、冬瓜、胡椒粉、蔥薑蒜、鹽、香油。
‧作法:
1.將鱈魚切小塊,擺放在碗底,再將切成片的冬瓜鋪上去;
2.用胡椒粉、蔥薑切絲、大蒜切片、鹽、香油等,加溫水兌成汁,淋到冬瓜上。鱈魚就被浸在湯汁裡了;
3.蒸上20分鐘,然後倒扣到盤子裡,就可以上桌了。

馬鈴薯魚羹
材料:馬鈴薯、去骨魚肉(如石斑魚、青衣魚均可),火腿丁、洋蔥丁、牛
奶;玉米粉、水。
‧作法:
1.將魚肉洗淨,擦乾切小粒;馬鈴薯去皮,洗淨切小丁;
3.燒熱鍋,下油半湯匙,將洋蔥丁炒軟,加入3/4杯水燒滾;續下馬鈴薯丁煮到軟黏,約煮10分鐘,煮時記得用慢火;馬鈴薯軟透後,放下魚肉煮熟,加入火腿及牛奶煮至微滾,勾芡,盛盤後就可以上桌了。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6084&prev=6085&next=6083&l=f&fid=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