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年12月19日 星期三

促進孩子語言發展的小遊戲

在孩子的生活中,遊戲是一種自然的表現,孩子透過遊戲運用大小肌肉,學習手眼協調,也透過遊戲了解自己、他人以及周遭環境之間的關係;在遊戲中,孩子抒發自己的情緒、學會解決問題,也學習解決與他人之間的衝突。到了學步期,孩子藉著語言探索,開始學習分辨自己與他人、物品之間的關係。大約三歲半之後,孩子在遊戲中能應用完整的語言類型,出現類似成人的生活會話。在此提供各位家長一些小遊戲,幫助孩子語言的學習和發展:
(一)驚奇箱
將圖卡或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實物,放入紙箱或桌子底下,讓孩子以摸彩的方式逐次挑選出一樣物品,引導孩子說出該物品的名稱,並以肢體呈現該物品的一項主要特徵,例如:「這是小鳥」,並同時做出拍動翅膀的動作。描述「小鳥有長長的翅膀,小鳥會飛」給孩子聽。
出現孩子不認識的物品時,父母介紹該物品的名稱,宜注意音調的抑揚頓挫以及稍微放慢速度,並讓孩子跟著複述一次,增加詞彙累積,並加深印象。
*設計目的:名詞是孩子最先學會的詞性,可配合肢體動作的呈現、鮮艷的顏色或聲音效果,吸引孩子的注意和強化記憶。在室內或戶外皆可進行命名遊戲,藉此讓孩子認識物品的名稱。當孩子記憶力較好時,您即可加入物品的形容描述。

(二)猜一猜
在一固定可見的範圍內(例如:客廳、臥室),由孩子先提問:「你看到什麼?」,家長則依選定的目標(例如:電扇),給予相關的提示:「我看到一個圓圓的」、「會轉動的」……等線索,讓孩子依據這些線索猜出謎底。
孩子熟悉規則之後,則多由家長提問,讓孩子提示線索,增進語彙表達機會。
*設計目的:讓孩子練習將物品的名稱、功能和外觀等性質做一結合。此外,孩子在聆聽線索時也必須學習專心,依據條件尋找符合的物品。

(三)毛毛蟲
善用孩子容易琅琅上口的念謠型式,進行創意改編。例如:「一根手指頭、一根手指頭,變來變去變成(毛毛蟲)。兩根手指頭、兩根手指頭,變來變去變成(小白兔)……」。上述括號內的詞彙皆可隨意更換。
*設計目的:利用現成念謠的改編,帶入肢體的小動作,也可以讓孩子想像發揮動作創意,孩子會更喜歡呵!

(四)我要去○○玩
家長先指定一些環境地點,最好有具體圖片提供,然後和孩子討論到某個地點,例如:海邊玩時,需要帶哪些東西呢?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可先將相關的物品擺在桌上,讓孩子可以邊看邊講,玩接詞的遊戲,降低遊戲的問難度。由孩子先開始看著圖片講,例如:「我帶著(帽子)去海邊」;第二人則說:「我帶著(帽子、泳衣)去海邊」;第三人:「我帶著(帽子、泳衣、水壺)去海邊」。依此類推,不但要重複剛剛提到的物品,並且加入新的名稱,慢慢累積語彙。上述括號內的詞彙皆可隨意更換。
*此遊戲幫助訓練孩子的專心和記憶。也可以利用故事接龍的方式,將所有物品進行串連,加以變化。

除了上述的語言小遊戲之外,不同種類的玩具或玩法也能引導孩子產生不同的遊戲行為呵!當孩子以假裝的語氣扮演某個角色時,他們同時也在練習語言的聲音與結構,並透過與家人或同儕的遊戲與互動,學習如何使用語言和他人溝通,也藉此發現語言的社會功用。

建議家長多與孩子對話,提出問題讓孩子透過觀察、思考再練習做出回答,讓孩子有多一點機會練習說話,則語言發展將更加進步。


《摘自巧連智月刊幼幼版》
資料來源http://blog.roodo.com/newme2007/archives/7570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