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1月14日 星期一

社會人際發展‧好人緣 0 〜 3 歲社會人際發展指標 能力養成法

bobo小天才養成誌 2009-02-04 記者 : 文╱李藹芬

人際關係的重要,不言可喻!而人際互動不只是人類的基本機能,更是人類社會中重要的活動,因此,
培養孩子的社會人際發展能力,是父母不可輕忽的責任。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不只是自己的寶貝,也是個人見人愛的小天使,進到團體生活中能與同儕相處融洽,
溝通無礙,並了解何時該有恰如其分的反應,那麼,得先用心為他營造一份有品質的依附關係,好讓他
帶著滿滿的安全感離開父母的呵護,勇敢踏出進入社會的第一步!

人是群居動物,因此,需具有與人互動的能力,且同時要面對、處理許多不同型態的人際關係,但能力
從何而來?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授林佩蓉指出,孩子的第一份人際關係始於出生後與主要照顧者的接
觸,不論是由媽媽親自照顧,或託付給其他親人、保母或外傭照顧,孩子藉由日常生活的互動,尋求並
試著保持與主要照顧者親密的身體聯繫,建立積極的且充滿深情的感情連結,這就是所謂的「依附關係
在人際關係發展中,依附關係的品質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依附關係發展歷程
可言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梁仲怡說,人類依賴父母照顧的時間最長,遠遠超過其他動物,這麼長的預
備時間,無非是為了日後能真正的獨立。依據英國心理學家波爾比(John Bowlby)的研究,嬰幼兒與
成人形成依附的過程是一段持久的社會心理關係,大多數的依附對象為母親,但未必一定就是主要關
鍵在於彼此是否有強烈的情感關係,當孩子發出需求的訊號時,是否有良好的回應及照顧

經研究顯示,嬰兒與照顧者間依附關係的建立需經過四個階段

0 ~ 6 週‧前依附期( 無社會性階段 )
baby對任何人都有興趣,而互動的過程就形成了依附關係的第一步

6 週 ~ 6、7 個月‧依附建立期( 無區別性的依附關係階段 )
明顯表現出樂於與他人親近的傾向,但尚無任何區別性約自三個月大起,能借助於視覺、聽覺,以區
分母親與他人的不同點,才逐漸對母親的微笑反應超過陌生人的反應

6、7 個月 ~ 18 個月‧真依附期( 特殊依附關係階段 )
約在 6、7 個月大時,baby開始與特定對象建立依附關係,此時嬰兒不但主動地尋求與特定對象親近,
注意特定對象的活動,當特定對象離去,會出現哭鬧、抗拒行為,同時害怕陌生人的行為開始出現

18 個月後‧交互關係期( 多重依附關係階段 )
baby與第一個特殊對象建立依附關係後,很迅速地擴展至家中其他人至 18 個月大時,已經能與至
少三人以上建立依附關係,而不同的關係各有其特殊功能

從熟悉中建立依賴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神經科臨床心理師陳恩誠指出,雖然前六、七個月的時間,似乎由誰照顧baby都行,
實際上,這段時間( 尤其三個月大前 )卻是讓孩子熟悉主要照顧者的一切,包含說話的聲音、腔調、抱
他的姿勢等等,從頻繁的互動中,讓他得到身心上的滿足,建立對主要照顧者的依賴感

由於前半年的耕耘期往往決定了此刻孩子是否能順利建立良好依附關係,他提醒父母,千萬不要隨意更
換baby的主要照顧者

努力打造依附關係

林佩蓉教授說,父母除了敏銳觀察baby的生理與心理需求,並給予滿足;在情感上,也完全的接納baby
的一切,在與他有限的溝通下,理解他的需求及付出關懷。

簡單來說,孩子餓了哭著要喝奶、尿布濕了要換尿布,看似是生理需求,要滿足不難,不過,只是像「
例行公事」般的餵奶、換尿布,並不能贏得孩子的感情。但照顧者若在過程中添加「愉悅的感情」,孩
子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如當孩子哭著要喝奶時,可先以柔和語氣給予安撫,「媽媽知道你餓了,要喝ㄋㄟ ㄋㄟ,媽媽趕快泡給
你喝」,讓孩子在等待的過程,透過聲音,他感覺媽媽正在為他解決問題

餵奶時,媽媽邊看電視邊餵奶,最好利用這段時間輕聲細語的跟他說說話,讓他覺得喝奶真是件舒服的事

孩子習慣這樣的模式後,他會對喝奶與這麼餵他喝奶的人有所期待,進而產生安全感與信賴感

由於情感是累積而成的,林佩蓉教授強調,照顧者務必給孩子前後「一致」的照顧──不因心情改變而決
定不同的照顧方式,孩子才能在安定的感覺中逐漸產生對人的信賴,發展出品質良好的依附關係

關係好壞影響深遠

孩子是否能從依附關係中找到足夠的安全感,對於未來的人際發展可說是有著「跨越時空」的深遠影響
,梁仲怡諮商心理師指出,在親子的互動過程中,從自己被照顧或拒絕的經驗中,baby逐漸發展出對自
我、他人與環境的肯定,並轉換為內在的運作模式,而持續影響其日後的人格發展與社會適應能力

她從實際諮商經驗中直指「所有的問題發生在關係破壞時」,破壞的源頭可自零至三歲時所建立的依附
關係追溯,因為當時少了安全可信賴的關係,使得日後產生各種問題。當然,破壞的關係也並非無法彌
補修護,梁仲怡諮商心理師說,「讓一切回到最初,媽媽重新了解孩子的需求,並給予充分的滿足」!

林佩蓉教授語重心長的說,由於人們慣用自己的經驗照顧孩子,因此,「生命的傳承讓依附關係不斷地
複製」,令人憂心的是品質不良的依附關係如果一代傳一代,影響程度更是無法想像,她鼓勵父母多接
受育兒資訊,努力讓下一代跳脫不好的影響。

依附關係的類型
林佩蓉教授指出,依附關係分為「安全」與「不安全」兩大類:

安全依附型

即使處在陌生情境中,只要媽媽在身邊就能自由地探索環境,和陌生人互動

當媽媽離開時雖會難過哭泣,只要媽媽回來時,小孩會很快地靠近媽媽尋求安撫

感受到溫暖與愛的孩子,自我意識明確,因為有能力表達自我需求,有自信被理解需求及得到幫助,致
力於探索環境且樂與人互動

造成原因主要照顧者對baby有正向情感與接納態度

不安全依附型

1. 矛盾型

即使媽媽就在身旁時,此類型的孩子面對探索和陌生人時依然會感到焦慮

當媽媽離開時,孩子感到非常地沮喪
當媽媽回到身旁時,卻又變得很矛盾,明明想跟媽媽親近卻充滿憤怒,當媽媽開始注意他時又想要抵抗

造成原因主要照顧者不懂得如何滿足嬰兒的需求,十分情緒化,使孩子無所適從

2. 逃避型

此類型的孩子會迴避和忽視媽媽的存在,在媽媽離開或回來沒有任何情緒反應,對媽媽的去而復返,非
但不覺高興,反而生氣;對陌生人出現也無特殊反應

易表現出退縮、孤立、對學習沒興趣、缺乏動機,也不易交朋友

造成原因主要照顧者通常是沒耐心或排斥,對baby的需求不敏感,或表現出負面的反應、甚至做了讓
baby不喜歡的事

3. 錯亂型

混合了「矛盾型」與「逃避型」的特性,此類型孩子會依據環境的回應來表現抵抗或迴避,沒有固定連
貫的反應方式

因為人際互動的品質不穩定,導致孩子無法有一致性的反應

造成原因主要照顧者虐待、排斥孩子,使其有過受驚嚇或令人害怕的經驗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OQiyiLSKGRZ9yTuq1C7.QZmG/article?mid=7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