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兒童教育專家 丁慧瑜
|
7~12個月的寶寶在精細動作的發展上,常令人耳目一新。像是能用雙手牢牢抓握奶瓶喝奶,會拿起手搖鈴之類的小樂器搖晃出聲,或是嘗試以食指按鈕、戳洞、指出感興趣的人和物等,每一項精彩的表現,都代表著成長與進步。 7~12月各項精細動作發展重點 大約7、8個月大,當小寶貝坐著的時候,會主動向前伸出雙手,以抓住自己喜歡的東西;趴著時,則會以一隻手臂撐住上半身,努力保持平衡,並用另一隻手拿玩具。同時,他們也會利用握在手上的東西敲擊桌面或地板,發出的聲音愈大,寶寶就敲得愈有勁,小臉蛋上還會露出得意的笑容。 9至10個月大左右,小人兒對於「自己用餐具進食」這件事極為好奇,他們會嘗試以單手抓住湯匙,模仿大人餵食的動作,學著將碗裡的食物送入口中,這亦是正式操作工具的開始;雖然掉落的食物比吃進嘴裡的多,但寶寶仍樂此不疲,因為重點不在吃了多少,而在自我掌控的成就感。 此時小寶貝的手指更加靈活,不僅喜歡用食指按壓較軟的物品,也會試著以拇指與其他手指一起合作,完成新的任務。而學會「拍手」,亦是重要的突破,這表示孩子左右手的配合日驅協調,當他們應觀眾要求表演時,所贏得的熱烈掌聲,更激起小小孩反覆練習的欲望。 到了11個月大,小寶寶已熟悉「放開手」的方法,一聽見旁人說:「給我!」寶貝就會開心的「暫時」將手上的東西交給對方。不過先別忙著讚嘆,小人兒一旦體會到這樣的快樂,便常故意鬆手讓物品掉落,然後看著旁人辛辛苦苦的彎腰撿拾,即使重複多次,依然興致高昂。 由於小手的力量與日俱增,小人兒只要一開心,就會忍不住用力拍打,不論是桌子、地面,甚至大人的身體、頭、臉,都難逃小手的「突襲」,有時甚至還能用食指戳破報紙,力道之大,常讓為人父母者「驚喜」不已。 12個月大時,大部分的孩子已能握著湯匙敲打空碗或杯子,也可以自己用手拿著食物準確的放入口中;用餐時,他們堅持要擁有一份屬於自己的餐具,也喜歡親自拿著食物,或捏、或壓、或拍、或揉,然後再一口一口地慢慢享用。 此外,親子一起玩時,寶寶會專注的觀察大人如何將小玩具放進容器、層層疊高,或是準確套中目標;看到旁人寫字、畫圖時,也會吵著要體驗握筆塗鴉的樂趣;一同閱讀以厚紙卡或厚布製成的寶寶書時,除了欣賞書中的圖案、故事外,寶貝們最愛的就是擔任翻頁的工作。 增強寶寶精細動作發展遊戲 進行這些實驗時,小人兒會先試著用五隻手指頭操作,等到熟悉之後,接著便運用拇指、食指和中指,進而能運用指尖,這些技巧都是需要藉由不斷的摸索學習,日積月累所得來的。 希望寶寶小手發展更靈活嗎?以下介紹一些增進寶寶精細動作發展更好的遊戲,提供父母參考: (一)抓到了 目的:雙手抓握、反應靈活、手眼協調 年齡:7~9個月 時間:3至5分鐘 器材:布偶或布質軟玩具數個、乾淨的粗繩或鞋帶數條(每條長約50公分左右) 場地:在床上或軟墊上(大人在後方保護) 步驟:1.大人先在布偶或布質玩具上各綁一條乾淨的粗繩或鞋帶,放在一旁備用。 2.然後讓寶貝坐好,大人坐在小朋友身後負責支持和保護。 3.接著由大人拿起一個玩具,握住繩頭,在小人兒眼前微微搖晃,並鼓勵寶貝伸出兩 隻手抓住晃動的玩具。 4.起初搖晃玩具的速度要輕緩,待小小孩適應了,就可以視寶貝的反應逐漸加快速度。 5.有時小寶寶會因為抓不到而心急,甚至生氣哭鬧,此時大人不妨刻意放慢晃動的速 度,讓寶貝順利達成任務,才能激發出小人兒持續接受挑戰的勇氣。 (二)小手印 目的:手部力量、按壓練習、觀察能力 年齡:8~10個月 時間:3至5分鐘 器材:大塊柔軟的黏土、乾淨的大型透明密封塑膠袋場地:床上或鋪著軟墊的地板上 步驟:1.大人先將大塊黏土用力搓揉、拍平,看似一片軟墊,然後裝進乾淨的大型透明密封 塑膠袋中,盡量擠壓出袋裡的空氣,再把袋口封好,將袋子擦拭一遍,確保整潔。 2.接著讓寶寶坐好,大人把裝了黏土的袋子放在小人兒面前,示範如何拍打,然後坐 在小寶貝身後,鼓勵孩子用力拍,以留下手印。 3.當塑膠袋上面出現手印時,大人可用誇張的語調說:「這是誰的小手印?好漂亮喔! 」並握著孩子的小手繼續嘗試。 4.寶寶用的力氣愈大,拍擊的聲音就愈響,小手印也印得更清楚。 5.當塑膠袋上的印痕太多了,大人可將袋子重新整平,便能再次使用,非常方便。 (三)戳洞遊戲 目的:手指力量、手眼配合、冒險精神 年齡:10~12個月 時間:5至7分鐘 器材:乾淨的免洗碗數個、衛生紙數張、橡皮筋數條、寶寶餅乾數片 場地:鋪有軟墊的地板或矮桌面 步驟:1.大人先把餅乾放在免洗碗中,然後蓋上衛生紙(假如擔心紙太薄,不妨多蓋一、兩 層),再用橡皮筋將碗緣的衛生紙框住固定。 2.親子面對面坐好,大人將組合好的「神祕免洗碗」一個一個排放在小人兒的面前, 並示範如何用手指在衛生紙上戳洞,拿出藏在碗裡的「獎品」。 3.接著由寶寶操作,大人在旁邊加油,並在必要時給予協助。 4.由於衛生紙極容易被戳破,也會因為潮溼而沾粘在孩子的手、臉或口、鼻,甚至連 同餅乾一起放進嘴巴裡,大人應多多留意。 |
(取材自BabyLife育兒生活雜誌) |
因為收集的資訊很多,最近都將相同的類似的,合併貼在同一文章裡,方便一次搜尋與參考,所以還是有不斷新增許多好文分享喔!!!(((網頁內收集之轉貼的文章及圖片資訊,如有觸及侵犯到原作者著作權,拜託請告之,將立即作修改處理!謝謝您的指教與分享,感恩!)))
網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