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1月25日 星期五

嬰幼兒吃素可不可行?

長庚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 周怡宏

日前一則來自美國加州營養學教授的研究指出,讓孩子吃全素,會使孩子的營養不均衡,妨礙發展。本篇則從醫師角度來探討,嬰幼兒吃素到底可不可行?以及需要補充額外補充哪些營養?


門診中見到愈來愈多的家庭和寶寶吃素,大約每20位就有一個寶寶吃全素或部分素。許多的父母早有準備,也看了不少資料,為寶寶吃素之路張羅東西,但是仍有許多父母不免擔心,究竟是否可以在兼顧家庭習俗或宗教信仰之外,還可以顧及寶寶的健康而不妨礙呢?以下我們將做一系列分析說明,以提供素食家庭清晰明確的指引。



嬰兒吃素食可能遭遇什麼問題?
一般而言,奶素及蛋奶素者並不必擔心營養缺乏問題,因為有了奶類、蛋類在食物中,就可以擔保攝取的鈣與維生素D(在奶類食物中),維生素B12(在動物製品或強化植物製品中)以及高品質的蛋白質應已足夠;但是必需注意的是,他們仍應選擇低脂奶類,以免血中膽固醇過高。


另外一個需注意的是必需胺基酸來源,多需靠高品質的動物性蛋白質,而植物性蛋白質則可能缺乏某些必需脂肪酸;為了解決此一困難,必需採用多樣植物蛋白質攝取,以得到食物互補作用,其中主要的植物蛋白質本來源可包括:麵包、榖類、核桃類、種子類、乾豆類、豆莢類等。


再者,以下幾種營養素為素食者較易缺乏的,素食者應多從哪些方面攝取呢?


1. 由於B12完全來自於動物性來源,素食者只能從以下三個來源獲取:一為具B12合成能力細菌污染過的植物性食物(但需注意其他有害菌污染),二為採用B12強化過的食物替代品(如牛奶代用品、榖類粥品、營養酵母或肉類代用品),以及使用B12補充錠劑。


2. 鋅的攝取一半來自於肉、魚及家禽等,而植物中只有榖類粥品、豆莢類及大豆製品有,但吸收率並不佳;因此素食者應以肉類代用品如黑眼豆、腎形豆等豆類食物取代。


3. 鈣及維生素D的攝取來源,必需採用鈣強化食物,如加鈣豆腐,而維生素D則應多採日曬方式或加以補充劑。


4. 鐵的來源限制是素食者另一個困擾(因為它多半在動物性食物之中),而植物性食物即便含有鐵也不易吸收,因此多吃富含維生素C食物,以增加鐵吸收率,或使用鐵強化食物都是不錯的方式。



素食幼兒最易缺乏營養素的建議量
長期素食的寶寶,最可能需注意的營養素缺乏包括有:維生素B12、銅、鈣、鐵、鋅及維生素D3等,茲列表將其所需建議攝取量做說明。
表一‧素食寶寶易缺乏營養素之建議量
年齡        0-6月  7-12月  1-3歲  4-6歲
維生素B12(mcg)  0.3    0.5    0.7    1.0
銅(mg)      0.4~0.6  0.6~1.0  0.7~1.0  1.0~1.5
鈣(mg)       400   600     800    800
鐵(mg)       6     10     10    10
鋅(mg)       5     5      10   10
維生素D3(mg)    7.5    10     10    10



素食幼兒多會較易感飽足而不願多吃?
除非食物種類限制過於嚴格,否則素食幼兒多仍能生長良好,雖然可能較肉食兒童來得矮些及瘦些,但是仍在正常體重區間之內。父母會面臨的較大考量有二,其一為需有足夠能量及蛋白質攝取,這點可由給予強化豆奶來取代不能攝取的牛奶;另外一個是植物性食物多半份量較大,但卻所含熱量較低(或稱能量密度較低),因此愈小的寶寶可能並不能有效攝取足夠營養量,便已覺飽足,所以必需改變策略,給予較少份量但卻能量密度高的植物性食物,包括豆莢類、榖類粥品及核桃類等,應多多鼓勵素食幼兒使用這些食物。



初期養育素食寶寶的要領
1. 素食寶寶最好的早期食物就是母乳,授乳的母親要注意飲食是否均衡,是否能夠獲得每日所需要的蛋白質、鈣、鐵、鋅及維生素B12,必要時要和營養師諮商。

2. 無法以母乳哺餵者,可考慮以牛乳或大豆為基質之配方奶粉替代,許多素食寶寶吃豆奶並加入維生素D、B12還有鐵質強化。

3. 素食寶寶應與其他寶寶餵以同等多樣的蔬菜、水果及榖類食品,而以替代品來取代肉、魚、家禽及某些奶製品。

4. 素食寶寶應給予足夠的植物性蛋白,例如豆莢類、低脂乳酪、豆腐及肉類代用品等,以維持蛋白質攝取量。

5. 素食寶寶中可食用蛋類者,在九個月大後可以使用;但核果類製造之奶油因致敏原性高,應至一歲半後再給予。

6. 素食寶寶若以母乳餵食,則應注意母親飲食中有否足夠維生素B12,如果來源不夠穩定、可靠,寶寶應給予每日0.4~0.5mcg的補充劑。

7. 素食寶寶要確定可給予足夠陽光曝曬,至少每週30分鐘以上(僅著尿布)或二小時以上(全身著衣物但不戴帽),以保證充足維生素D濃度。暗色皮膚者需更多曝曬,但如果陽光不足,則應給予每日至少5mcg補充劑。(註:母乳中只含少量維生素D)。

8. 素食寶寶也要給予足夠鐵質,母乳中含量不高但吸收率很好,故在前4~6個月通常足夠,之後才需給予每天每公斤一毫克之補充。另外在用水中不含氟者,在六個月後應給予氟補充劑。

9. 素食寶寶如果使用大豆基質奶粉,首先要注意是否添加維生素D,鋅以及鈣的強化,因此標示內容十分重要,至於鐵質則若奶粉未予強化,應在四~六個月後施予補充劑。

10. 素食寶寶在第一年中不應給予豆奶、米奶及其他自製奶品,因為它們的營養成份量不恰當,也不含足夠量的維生素及礦物質。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2/mamabox/s2baby01-56.asp






*********************************************************************************

3階段的健康吃素原則
育兒生活 3月號 NO.274
採訪撰文/陳萱蘋
諮詢/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許慶俊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營養科營養師 藍玉芬
食譜來源/《百萬父母都說讚!菜市場的營養學》台灣廣廈出版
攝影/桃樂絲童趣攝影
梳化/筱喬
演出/漂亮媽咪:陳如鎔、可愛寶寶:蘇昱瑋
「吃素」在現今的大人世界裡,似乎形成一鼓風潮。素食的爸比媽咪,家裡的孩子是否也能跟著吃素呢?其實,無論吃素與否,爸比媽咪都應該小心謹慎思考孩子吃進肚的食物,才能確保孩子平安健康的長大唷!
素食寶寶的營養夠嗎?
吃素食的原因與好處
大人吃素的原因離不開健康、信仰以及環保此3項。在健康養生因素之中,有些爸比媽咪認為吃素可以體重控制,許慶俊醫師表示,吃素對於體重可能不會很明顯效果,雖然與大魚大肉相比,數字可能不會因此成長,但要下降可就較困難了!而且,一般而言,專業醫生也不會建議以素食來控制體重。
根據研究,肥胖、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在素食者身上較少見,因此,推斷吃素食可能減少慢性病的發生。這是因為天然的素食通常是偏向於低油、高纖、豐富抗氧化劑 (如:維生素A、C、E、胡蘿蔔素等)及豐富的植化素,相對而言,素食者會補充較多的良好的營養素。
而且,也有研究發現素食者比較健康長壽,是因為除了吃素食以外,生活型態也有關係,大部分吃素者不抽菸、不喝酒、也會運動…等較健康的生活型態。而孩子會吃素都是因為爸比媽咪也吃素,為了準備食材方便,跟著爸媽一起吃素。
素食 ≠ 健康
吃素對於大人或許有著許多好處,但是這些優點是否也適用於孩子身上呢?許慶俊醫師指出,就像是小兒科醫師最流行的一句話「小小孩不是大人的縮小版」吃素的寶寶不一定比較健康!
由於處於急速生長的階段,小小孩的營養需求較高,倘若以全素食的飲食方式較難達到均衡飲食的目標,加上孩子本身容易有偏、挑食的情況,而且剛開始接觸副食品時,選擇性又很少,爸比媽咪若在此時要求孩子吃素,可能就會加重營養素攝取不足或缺乏的情況。
藍玉芬營養師表示,吃素就要看吃得對不對!之前有一調查出臺灣每3位男童、每4位女童就有一位是過重或肥胖,孩子的肥胖與慢性疾病比例越來越高,血糖、血脂也是逐年上升,若能以健康素食的飲食原則,有助於這方面現象的改善。
或許爸比媽咪會認為素食寶寶吃了很多的蔬菜和水果應該比吃肉的寶寶健康吧?藍玉芬營養師指出,若葷食寶寶也有攝取了足夠份量的蔬菜水果,也可以很健康。並非哪一種飲食習慣的寶寶就會比較健康,而且素食與健康並非畫上等號,吃對方法才能吃出健康!
奶蛋素 VS 全素
素食可以大致分為奶蛋素、奶素與全素,吃奶蛋素的寶寶是否比全素更能達到營養均衡的需求呢?許慶俊醫師表示,理論上奶蛋素應該可較容易提供均衡營養。因為至少奶蛋素的營養素比全素還要多一點。
就營養學角度而言,奶類的鈣質含量很豐富,還含有維生素B2和B12。藍玉芬營養師表示,5歲前的寶寶處於生長急速時期,倘若可以攝取奶類,對於鈣質攝取是很幫助的。
膽固醇對於孩子也是很重要,做為賀爾蒙合成的來源,雖然約三分之二的膽固醇可以身體自行合成的,許多爸媽會擔心蛋的膽固醇問題,其實一顆蛋黃的膽固醇也才250毫克,而素食很少其他膽固醇來源,因此即便是一天一顆也不會過量。
孩子並非不能夠吃全素食,但是想要達到均衡營養的目標,爸比媽咪就要更花費心思準備各類營養素;如果能夠選擇,建議還是以奶蛋素比較容易達到讓孩子在成長過程需要的各類營養素。
至少2歲 才吃素食
許慶俊醫師表示,根據目前所瞭解的研究報告指出,至少2歲以下的孩子都不太適合吃素食,提供給爸比媽咪參考!
3階段的健康吃素原則
每個階段孩子的身體狀況與所需求的營養不同,該怎麼吃,才能吃出健康的素食寶寶呢?接下來,將分為嬰兒、幼兒時期以及學齡前等3個階段,各別分析素食寶寶健康吃素的原則。
階段1、嬰兒時期0~6個月
母乳也是素的嗎?許慶俊醫師表示,若為吃奶蛋素的寶寶,因為母乳是奶類,當然算是素食;如果是吃全素的寶寶,那就要看媽咪的飲食,素食媽咪的母乳也應該可以算是素食。藍玉芬營養師則認為,從生物角度而言,每種生物的乳汁都是獨一無二的,為哺育下一代的主要營養來源而且也是最符合物種營養需求的來源;況且,從宗教角度也沒有任何殺生疑慮,母乳更是最環保、不污染環境的營養品。
許多人會懷疑素食媽咪的母乳營養對於寶寶是否足夠呢?全素媽媽本身需要注意維生素B12、鐵、鈣的攝取,藍玉芬營養師指出,有研究將營養不佳與良好媽咪的母乳進行分析,發現其營養成分並無太大差異。不過,確實有些日本的研究發現,經常攝取魚類的媽咪,母乳之中的Omega-3成份較高,因而建議素食咪媽要注意Omega-3油脂的補充,以提供寶寶腦部更佳的營養。
階段2、幼兒時期1~3歲
素食食物多以高纖低熱量(low-caloric density)為主,對於爸比媽咪來說,可能獲得較多的好處,但是對於小孩卻可能是壞處。因為吃了素食較容易產生飽足感,但是小小孩需要較高的熱量來提供生長發育,可能造成卡路里量攝取不足,尤其是幼童胃容量較小,這樣的情況更加明顯。
奶蛋素寶寶可以多補充一些乳製品,提供很好的熱量,也能提供蛋白質以及鈣、鉀、鎂…等礦物元素的來源。此外,2歲以下的寶寶因為熱量需要,不應限制油脂類的攝取,因此,不建議使用低脂奶類為奶類來源;2歲以上就建議提高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取。
五彩顏色 引起食慾
在幼兒階段的孩子需要視覺刺激來促進食慾,以多種顏色的蔬果搭配造型可愛的餐具,都能夠吸引孩子的注意。藍玉芬營養師提醒,1~3歲孩子的牙口仍處於發育階段,爸比媽咪應注意食物必須適合孩子的咀嚼與吞嚥能力。
另外,歡樂的用餐氣氛則會讓孩子喜歡並滿心期待著每餐的進食。而以身作則也是很重要的,爸比媽咪的飲食習慣也會影響到孩子的飲食喜好,尤其是大人的挑食行為避免出現在餐桌上。
階段3、學齡前4~6歲
學齡前階段的孩子,除了生長所需之外,因為肢體發展逐漸成熟,能夠從事的活動變多,活動增大,但是胃容量還算是很小,素食寶寶很容易吃一下就飽了,藍玉芬營養師建議以少量多餐的方式,正餐加上點心,來增加熱量的補充。
許慶俊醫師則是指出,多吃幾餐點心是不錯的建議,除了三餐之外,還可以吃3次的點心,才能維持較足夠的熱量,尤其是熱量較高的食物,比如是豆莢、黃豆、全穀麵包、添加營養的玉米片、土司抹花生醬、芝麻、杏仁、腰果、酪梨…等。
正餐之中 添加油脂
爸比媽咪可能會因擔心孩子的熱量不夠,而給予許多烘培食品,像是麵包、蛋糕…等精緻食品,這類食品的熱量很高,但是營養素卻很低,還含有大量可能會讓有些孩子引發氣喘的反式脂肪酸。油脂好壞父母也要慎選,飽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也會增加血脂肪及帶來心血管相關問題,然而,好的油脂(如Omega-3)是腦部發育必需的營養來源。
藍玉芬營養師表示,除了按時進食正餐之外,因應幼童胃容積小,在正餐之外加入餐間點心,如奶類、水果類、堅果類等,應該就不會特別有營養不夠的現象,不僅是總熱量部分要考慮,其他各類營養素還是都要達到需求量,才能應付嬰幼兒急速生長的需要。
素食容易缺乏的營養素
衛生署建議的每日飲食原則包含六大類,少了動物性食物來源的素食寶寶,攝取的營養就比較少,而且某些營養素從動物性食物的含量較高。通常素食寶寶容易缺乏哪些營養素呢?該如何從素食之中來補充呢?
1.蛋白質
植物蛋白質和動物蛋白質的主要差別在於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身體必須靠這些必需氨基酸來提供身體組織的修復和生長,但是又無法自行合成,因此以食物之中獲取。動物蛋白質被稱作優質蛋白質,是因為裡面含有完整的9種必需氨基酸。植物蛋白質通常比較不完整,可能會缺1、2種。所以,對於素食寶寶來說,比較好的作法是補充奶、蛋類,或是多使用黃豆類食品(包括:豆腐、豆漿及豆奶)以及其他高蛋白質的食物。
黃豆是優質蛋白質來源之一,但是甲硫胺酸(methionine)較少,尤其對於正處於快速發育中的2歲以下素食寶寶而言,恐怕其蛋白質含量還是相對不足。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應增加素食食材的多樣性,利用蛋白質互補性來解決必須胺基酸不足的問題。
許慶俊醫師以穀類來說明:穀類比較缺乏離氨酸(lysine),卻含有大量甲硫胺酸,正好可以與豆類互補,以提高混合蛋白質的利用率和營養價值。通常混合複合性的蛋白質不一定要在同一餐內同時補充,可以分散在不同的餐點裡面分次食用。
另一方面,動物性蛋白質除了營養成份比較完整之外,也是比較容易被消化吸收的,可以用率達大約90%以上,豆類蛋白質的可利用率大概也有80~90%,但是,其它植物性蛋白質,像是穀類的可利用率就比較低,大概只有70~90%。
2.脂肪
素食含有豐富的Omega-6脂肪酸,但是較少的Omega-3的脂肪酸。Omega-3 脂肪酸包括Alpha-Linolenic Acid (ALA)在體內可以轉換成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 and Docosahexaenoic Acid (DHA),有助於幼兒的眼睛和腦部發育以及心血管健康。如果素食寶寶在飲食中不含蛋類、海藻類,可能就要攝取較大量的亞麻籽、胡桃、菜籽油以及黃豆…等食物來補充。
不過,藍玉芬營養師提醒,0~5歲的孩子對於堅果類的攝取要考慮到是否會過敏以及咀嚼與吞嚥的能力是否足夠。假如孩子仍處於吃副食品的階段,爸比媽咪則應該對於食材質地大小進行調整,可以利用芝麻糊或是將堅果磨成粉狀,直接沖泡或是加入湯品之中煮軟,都是可調整的方法。
維生素D
維生素D對於腸道鈣、磷的吸收以及骨頭的生成也很重要。除了與飲食有關,適當的陽光照射對維生素D的製造及活性也是很重要的。臺灣日照充足,每天帶寶寶照射20~30分鐘的陽光,身體即可以合成足量的維生素D。素食寶寶有可能因為維生素D攝取不足而引起佝僂病(rickets)或軟骨病(osteomalacia)。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9520&prev=19521&next=19517&l=f&fid=28







*******************************************************************************

嬰兒素食須知
*本文及圖片摘自 健康世界雜誌電子報 ,純屬分享,若有侵權,煩請告知刪除,謝謝
台北榮總營養部營養師/董萃英

授乳母親攝取足夠的維生素D以維持母體鈣質的吸收是很重要的。一般而言,母親飲食不算的話,奶中的維生素D量是偏低的。所以建議哺育母乳的嬰兒建議補充維生素D。斷奶後,除非確定有足夠的維生素D來源或足夠曝曬陽光,仍需持續補充維生素D劑。

46個月的嬰兒

建議所有嬰兒(不論母親是否素食)出生時即需要補充維生素K、維生素D(曬太陽不夠者需5微克)、鐵(46個月大起,每天每公斤體重補充1毫克或使用強化鐵的配方牛奶)和氯(哺育母乳的嬰兒喝水量少,需自6個月大起,每天每公斤體重補充0.25毫克;若是喝配方牛奶的嬰兒,則視其中含量來調整)。
出生後46個月的嬰兒,不論是吃母奶或喝嬰兒奶粉,其營養是足夠的。當開始吃副食品時,和非素食的嬰兒選擇是一樣的,如五穀類、水果和蔬菜。之後,素食的蛋白質來源可以是搗碎煮熟的乾豆類、豆腐、煮熟蛋黃、優格、乳酪;長大些,可以吃拿在手上的五穀類、麵條、餅干等。
斷奶時

斷奶時需特別留意,如果食物的熱量密度低,則攝取的熱量不夠。可以給予富含熱量和營養素的食物,如豆泥、豆腐、磨碎的酪梨等。可以用精製穀類以減少纖維質攝取,或將水果、蔬菜去皮。
小於兩歲的幼兒
小於兩歲的幼兒,不需要限制脂肪,避免稀釋進食的液體如米漿、稀飯。
一歲以內,需以母奶或嬰兒配方牛奶為主,不可以以牛奶或豆漿為主。一歲以後,可以開始以商業配方奶、強化豆奶或牛奶作為主要液體的來源。
嬰兒和兒童必須攝取足夠(符合國人每人每日飲食建議攝取量)的熱量以維持正常的生長,素食兒童飲食纖維質不需過多,以可以提供足夠濃縮的熱量為主。
各年齡層的素食都需要注意鐵、鈣、鋅和維生素B12的豐富食物來源。盡早給予豆腐、各種豆製品、乾豆類、穀類、不同的水果和蔬菜,小朋友通常接受性會比較好。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cherylmama-family/article?mid=388&prev=426&l=f&fid=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