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1月28日 星期一

嬰幼兒活動量

採訪/許芝琳
諮詢/新光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林博
 

「寶寶一天到晚動個不停,一刻也不得閒,是不是過動?」、「孩子整天懶洋洋,一點都不愛動,這樣有問題嗎?」上述的問題都與寶寶的活動量有關,「它」不僅會影響孩子好帶養的程度,還可能會間接影響您對孩子的觀感。



活動量的意義
幫寶寶洗澡像打仗,寶寶總是動來動去,不肯乖乖合作,有時不小心還會喝下幾口洗澡水,甚至是將肥皂水打進眼睛裡,好不容易大功告成,媽咪也累翻了。就算是夜裡孩子睡著了,媽咪也不得閒,因為孩子的睡相很差,媽咪一會兒怕孩子滾來滾去,會掉下床,一會兒又擔心孩子踢被,會著涼。真是讓媽咪不得不抱怨:「家裡的寶寶會什麼這麼難照顧?」



上述的情況與嬰幼兒的活動量極為相關,活動量高的孩子,可能會讓父母不時有想打寶寶小屁股的衝動。新光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林博指出,活動量指的是孩子一天24小時中,所呈現出來的所有動作的節奏快慢,及其活動頻率速度,即個體消耗於動作的總能量多寡。



簡單來說,就是孩子一天會釋放出多少動能,這與人的天生氣質有關,即與個人腦部的生理結構及身體的動作相關,與孩子的個性的活潑與否較無直接關聯性,所以我們很難定義出孩子的活動量,是否有過高或過低的情況。



通常活動量較大的孩子,所需的睡眠時間較少;反之,活動量較小的孩子,所需的睡眠時間就比較長。林博進一步舉例,當寶寶的睡眠量少,或者是連睡著時都動來動去,睡不安穩,就可以說他的活動量較大。反過來說,孩子不太愛動,尤其是不喜歡戶外的活動,那麼他的活動量可能就有偏低的情形。根據研究,活動量最高與最低的孩子,之間的差距可能會有400倍之多唷!



寶寶過動 媽咪傷腦筋
「小寶,吃飯要坐好,不要一直動來動去。」、「唉!孫子常吵著要出去玩,害我一刻也不得閒,累死了!」常聽到媽媽或照顧者抱怨,孩子的活動量太大,讓他們感到很傷神,不禁要問:「孩子的活動量為什麼這麼大,老是動來動去,難道不能偶爾靜下來,休息一會嗎?」



林博認為,基本上,除了病態的過動之外,活動量的高與低,對孩子本身來說,並沒有絕對的好或絕對的不好。但對照顧者而言,可就不是這麼一回事啦!因為,以常理來推論,乖乖牌的孩子通常比調皮的孩子討人喜歡。


林博強調,孩子活動量的高與低,往往會影響帶養者的情緒,甚至是對該名孩子的觀感及喜愛程度,進而影響孩子的情緒及心理。他舉例,如果孩子的活動量較大,可能會時常出現跑來跑去、動來動去的情況,徜若此時再加上照顧者沒耐心這個導火線,可能就會使照顧者瀕臨崩潰,而出現受不了、煩死了等抱怨。相反地,活動量低的的孩子,照顧起來較順手、容易,也就比較討人喜歡。



活動力對孩子的影響主要來自於外在環境。林博解釋,台灣的教育環境偏好可以乖乖待在室內,坐在椅子上聽講的孩子,如此對於好動的孩子來說,上學及讀書簡直就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而這也都對孩子的學習興趣,對孩子的學習成就造成非直接的影響。
 
 

(取材自育兒生活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2/mamabox/s2baby02-75.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