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1月24日 星期四

全方位呵護寶寶皮膚 基礎保養+疾病護理

基礎保養   全方位呵護寶寶皮膚

採訪撰文╱施娟娟
諮詢╱台北暨桃園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翁雯柔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小兒科主任 廖賜寶
   國泰醫院新竹、汐止分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黃正宏
   綺顏診所 皮膚科主治醫師 詹育彰
   臺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 戴仰霞
   臺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 邱品齊
   台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 新生兒科主任 吳求森


寶寶要不要天天洗澡?需不需要擦乳液?看完本文,爸媽就能得到照顧寶寶皮膚的正確觀念與做法囉!


《基礎保養篇》


寶寶的皮膚特性
每個嬰兒的皮膚看起來都好嬌嫩,不過似乎也容易受傷,究竟嬰幼兒的皮膚與成人有何不同呢?台北暨桃園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翁雯柔指出下列幾點差異:


※皮脂腺不發達
人體皮膚表面有一層由水分與油脂混合而成的水脂膜,水脂膜可以保護皮膚免於外界傷害,水脂膜中的油脂是由皮脂腺所分泌,水分則是來自汗腺,但是嬰幼兒的皮脂腺不發達,其所分泌的油脂較少,因此抵禦外界細菌、病毒入侵的能力也較差,容易受到外界侵害。


※汗腺不成熟
由於嬰兒的汗腺不成熟,因此排汗功能較成人差,當天氣太熱或是衣服穿過多時,汗水容易阻塞在汗腺裡,形成所謂的汗疹或痱子。


※保水功能佳
嬰兒皮膚的油脂雖然較少,但是角質層的保水功能卻很好,所以看起來特別水嫩。


※角質層薄
嬰幼兒時期的皮膚角質層是人體一生中最薄的時候,這也代表皮膚抵禦外界侵害的能力最差,因此嬰幼兒必須避免太陽光的照射。翁醫師也表示,一個人一生中所接收到的紫外線,有80%以上都是在兒童與青少年時期前接收到的,因此,爸媽得幫寶寶做好防曬!


※汗流得多
寶寶容易流汗,尤其是皮膚有皺摺的地方,像是手、腳內側、脖子等等。


※皮膚不髒
翁雯柔醫師表示,因為嬰兒臉上分泌的油脂不多,因此較不會黏附到空氣中油溶性的髒污,例如香菸中的尼古丁、汽機車、工廠排放出的廢氣等等。


※冬季偏乾
天氣冷時,空氣中的溼度下降,寶寶皮膚中的水分也會減少,再加上皮膚油脂少,保不住水分,所以皮膚會較夏天乾燥。



幫寶寶洗澡囉


◎清潔次數


‧夏天約一天一次:
翁雯柔與國泰醫院新竹、汐止分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黃正宏醫師表示,清潔次數必須視寶寶的汗水多寡與活動狀況而定。夏天時寶寶通常汗流得較多,可以天天洗澡,有時候甚至需要一天洗兩次。


‧冬天視狀況而定:
冬天時寶寶的皮膚比較乾燥,汗流得也相對較少,翁雯柔表示,可為寶寶清洗流汗或有髒污的部位,並不一定要天天洗澡,黃正宏則認為,只要寶寶的身體不髒,甚至可以三天洗一次澡,不過皮膚皺摺處,例如手臂、腿部內側、生殖器官(腹股溝、男生的包皮、女生的外陰部)以及其他有皺摺的地方,一定要用清水沖洗或是以濕布擦拭乾淨。


◎清潔皮膚皺摺處的重要性!


別忽略了清潔寶寶皮膚的重要性喔!翁雯柔醫師表示,皮膚皺摺處例如脖子、手臂、腿部內側、生殖器官(腹股溝、男生的包皮、女生的外陰部)等,較不易清潔,容易堆積汗水,以脖子為例,寶寶如果溢奶,容易殘留奶水在脖子上,如果再混合著汗水就容易形成髒污,若是沒有做好清潔,皮膚處於潮濕悶熱狀態,就很容易產生念珠菌感染。同理,尿布疹的治病原因之一也在於此,所以爸媽們可別輕忽了這個清潔功夫喔!


◎清潔方式


‧使用溫水
醫師們表示,無論是夏天或冬天,洗澡水的溫度不要太高,因為太熱的水容易將寶寶皮膚上的保護膜洗掉。黃正宏醫師表示,在門診中常接觸到洗澡過度而使皮膚過度乾燥的寶寶,這些寶寶的爸媽可能擔心寶寶的身體洗得不夠乾淨,一天洗好幾次,卻不知道這樣會把寶寶皮膚的保護膜洗掉,其實寶寶的皮膚並不髒,只要使用清水,或是再加上一點清潔用品就可以了。


‧選擇溫和低刺激的清潔品
翁雯柔醫師在《聰明御膚術》一書中指出,一般的清潔用品可分為三大類(詳見表一),第一類是皂鹼,也就是傳統肥皂,其PH值通常較高,介於9-10之間;第二類則是由多種界面活性劑混合而成的清潔品,PH值介於5.5-7.0,第三種則是為極端敏感的皮膚所設計的無脂質清潔乳,這種清潔乳洗起來沒有泡沫,相當溫和。


翁醫師表示,寶寶應使用溫和不刺激的清潔產品。因此寶寶不適合使用含有皂鹼的清潔品,例如肥皂,因為正常皮膚的酸鹼值是4.5-6.5之間,而使用鹼性的清潔品會破壞皮膚的酸鹼平衡,儘管健康的皮膚有能力恢復到微酸的狀態,但嬰兒的皮膚恢復功能較差。而第二類清潔品中,則應選擇界面活性劑效果不要太強者(詳見表二),至於最溫和的第三類產品則適用於所有寶寶。冬天洗澡的時候甚至可以只用清水清洗,而較髒的地方再用清潔品清洗即可。


如果不懂或懶得辨認產品成分,翁雯柔建議爸媽選擇較知名與大型廠牌的產品,因為這些產品通常會做過測試,將容易導致過敏的成分去掉。
做好皮膚保養


※夏天保持乾淨


醫師們表示,夏天寶寶汗流得較多,皮膚保養的重點在於將汗水洗掉或擦拭掉,並保持皮膚的乾爽,只要寶寶的皮膚沒有乾燥現象,並不需要擦拭任何保養品。


※冬天注意保濕


翁雯柔醫師與詹育彰醫師表示,冬天時寶寶的皮膚比較乾燥,可以在較乾燥的部位擦保濕品。寶寶的皮膚如果只是有點乾,只要擦拭乳液(油脂成分較低)就有不錯的保養效果,假使皮膚很乾燥,例如手與腳的皮膚,才需要使用油脂含量較高的乳霜或油膏類產品,油膏類產品最常見的就是凡士林。爸媽可在寶寶洗完澡後適度使用保養品。


翁雯柔表示,另外一種保濕的方法是在洗澡水中加入幾滴嬰兒油,這樣寶寶洗完澡後皮膚較不會乾燥,但當寶寶皮膚太乾燥時,千萬不要直接在寶寶皮膚上抹嬰兒油,因為嬰兒油只有油份,完全沒有提供水分,很容易刺激寶寶的皮膚。


※外出必防曬


‧六個月以下寶寶不應塗抹防曬品
陽光會傷害嬰兒的皮膚,外出時一定要幫寶寶做好防曬,不過翁雯柔與臺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邱品齊表示,六個月以下的嬰兒不適合塗抹防曬品,原因主要有幾項:


* 含有化學成分的防曬品容易刺激嬰兒皮膚
* 物理性的防曬成分較不易清洗
* 嬰兒經常喜歡以手碰臉、揉眼睛,有時也會放到嘴巴裡,假使臉上以及身體有擦防曬品,可能會吃進嘴巴裡。


因此,兩位醫師表示,對寶寶來說,最好的方式就是避開陽光,不要讓寶寶直接曝曬在強烈的陽光之下,同時應該要使用物理性的防曬工具,也就是使用帽子、雨傘、衣物或其他工具來遮蔽陽光。


‧防曬產品這樣選
而當寶寶較大之後,爸媽該如何選擇寶寶的防曬品呢?翁雯柔醫師在《聰明御膚術》書中表示,防曬品可大略分為物理性與化學性的防曬品,較易引起過敏的通常都是化學性的防曬成分,因此寶寶最好選用物理性成分組成的防曬品,例如氧化鋅(Zinc Oxide)、二氧化鈦(Titanium dioxide)。另外,寶寶應使用不含PABA成份的防曬品,因為這種成分容易引起過敏。

(取材自嬰兒與母親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2/mamabox/s2baby02-122.asp





*************************************************************
疾病護理  -全方位呵護寶寶皮膚

採訪撰文╱施娟娟
諮詢╱台北暨桃園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翁雯柔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小兒科主任 廖賜寶
   國泰醫院新竹、汐止分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黃正宏
   綺顏診所 皮膚科主治醫師 詹育彰
   臺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 戴仰霞
   臺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 邱品齊
   台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 新生兒科主任 吳求森


●尿布疹


◎病因與症狀
當寶寶屁股周圍接觸或浸泡在尿水與糞便中,並且悶在尿布裡過久時,就很容易起疹子。若寶寶有尿布疹,通常屁股周圍會有紅腫、紅斑,並有凸塊,但不一定會發癢。
黃志宏醫師表示,尿布疹可分為幾種類型:
1. 因持續受到髒物的刺激,使皮膚產生不舒服的現象,
2. 皮膚因受到過度的刺激而發炎,
3. 除了發炎之外,還合併有黴菌(通常是念珠菌)感染,
4. 少數情形還會合併有細菌感染,但較少見。
如果合併有皮膚發炎、或有黴菌甚至細菌感染時,除了起紅疹之外,還依序會有皮膚流湯、脫皮,以及化膿、流膿現象。


◎治療方法
翁雯柔醫師與黃正宏醫師指出一般的治療方式:
1. 輕微的紅疹:在皮膚發紅的部位擦上一層凡士林,作為保護皮膚的屏障,有時候也會塗抹氧化鋅,因為氧化鋅有收斂皮膚水分、鎮靜皮膚的效果。另外就是盡量避免讓寶寶的皮膚受到尿水與糞便的刺激。
2. 皮膚發炎:若是發炎情形嚴重,寶寶的皮膚非常不舒服,可以使用含有類固醇的藥膏來抗發炎。
3. 發炎且合併有黴菌感染:使用抗黴菌的藥物。
4. 發炎且合併有細菌感染:此時則使用類固醇並以抗生素進行治療。


因此,翁醫師提醒爸媽,尿布疹的原因及治療方式隨個人而異,一定要經由專科醫師診治給藥,不要把親朋好友小孩的藥,直接拿來給寶寶用。


醫學小辭典:什麼是發炎?為什麼要抗發炎?
綺顏診所皮膚科詹育彰醫師表示,當皮膚受傷或受到外界的刺激時,就會產生發炎反應,發炎時通常會有紅、腫、熱、痛現象,這是一種保護並修復身體受傷的機制,不過有時候身體會反應過度,導致發炎嚴重,那麼身體不僅會感到很不舒服,而且反而會延緩傷口癒合的速度。如果將皮膚受傷比喻成失火,那麼發炎就是救火大隊在滅火而產生的現象,過度的發炎反應就像是一場小火卻引來過多的救火人員,反而會阻礙救火工作的進行。因此,為了減緩受傷部位的不適,並讓傷口早點痊癒,醫師會開立含類固醇的藥物或是非類固醇藥物來抗發炎,抑制發炎反應。假使發炎現象是因為細菌感染而起,那麼才會再使用抗生素做治療。


◎預防與保養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新生兒科主任吳求森醫師提供爸媽幾個重要的保養方法:
1. 隨時更換乾淨尿布:吳求森醫師建議爸媽隨時注意寶寶尿濕狀況,因為寶寶尿濕或是大便的時間並不固定,同時,每個嬰兒對於排泄物的反應不一,有些嬰兒只要接觸到一點點尿水,就會起疹子,另外,寶寶若解出大便時,對皮膚的刺激更大。
2. 用水清洗屁屁周圍:清理寶寶排泄物時,盡量用清水清洗屁股和尿道、陰部周圍,若不方便直接用清水,亦可用濕毛巾或不含酒精的濕紙巾擦拭周圍皮膚。
3. 保持屁屁的乾爽:剛為寶寶換掉髒尿布後,在能確定寶寶不會突然大小便時,不必急著包上尿布,可先晾乾小屁屁,讓屁股周圍保持通風。
4. 保護屁屁周圍的皮膚:爸媽可在寶寶屁股、肛門及容易起疹子的地方擦上薄薄的凡士林,讓他的屁股周圍形成一層保護膜,隔絕尿水與糞便的刺激。翁雯柔醫師則表示,添加了氧化鋅的保養品,也有助於皮膚保持乾爽,爸媽可以適度使用。



●脂漏性皮膚炎
◎病因與症狀
醫師們表示,因為剛出生的寶寶身體內尚有來自媽咪的荷爾蒙,這些荷爾蒙會使寶寶皮膚分泌旺盛的脂肪,在寶寶的皮膚上形成黃色的油狀物,有時還會有結痂,這些結痂物最常出現在頭皮、眉毛以及耳朵後方。


黃正宏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小兒科主任廖賜寶醫師表示,脂漏性皮膚炎不會發癢,也不會影響寶寶的健康,大約在寶寶五、六個月之後就會自行痊癒,並不需要特別治療。若爸媽覺得很不雅觀或是怕寶寶不舒服,可在寶寶洗澡前10分鐘直接在頭皮上擦上嬰兒油或麻油,慢慢地將頭皮上結痂物潤濕後,再用沐浴乳或洗髮精清洗,有些痂皮無法一次完全清洗乾淨,可分數次清洗。醫師表示,千萬不要硬去除痂皮,這樣會使皮膚受傷。不過去掉痂皮之後,有些還是會再長出來。



●異位性皮膚炎
◎病因與症狀
綺顏診所皮膚科詹育彰與翁雯柔醫師表示,異位性皮膚炎屬於過敏疾病,這類型的患者皮膚所分泌的脂肪缺少某些成分,不僅會使皮膚無法形成有效的屏障,水分容易蒸發,同時對外在的感染物質或是細菌的抵禦功能也比較差。寶寶發病時,通常皮膚會發癢,接著則可能起紅疹,同時還會反覆發作。兩位皮膚科醫師與小兒科醫師廖賜寶均指出,通常遇到下列情形,寶寶就容易發病:


1.碰到刺激物:汗水、髒污,或是或化學物,例如洗衣粉、洗淨力強的清潔用品等等。夏天時,寶寶最常因身上的汗水刺激而發病。
2.接觸過敏原:由於異位性皮膚炎屬於過敏疾病,因此寶寶碰到過敏原也可能使病症惡化,常見的過敏原有塵瞞、貓狗毛、貓狗排泄物、毛類織品、易致敏的食物等。
3.皮膚乾燥:當寶寶皮膚過於乾燥時,就很容易發癢、起疹子,因此冬天也是異位性皮膚炎好發的季節。


◎治療方式
臺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戴仰霞與詹育彰醫師表示,治療異位性皮膚炎寶寶的方式是抗過敏、抗發炎,並且做好皮膚保養,保養的方式主要是鎖住皮膚中的水分,防止皮膚乾燥,更進一步的積極做法是提供皮膚中缺少的脂質來修復皮膚:
* 抗發炎:開立局部塗抹或口服的類固醇藥品,或是非類固醇藥品。
* 抗過敏、止癢:使用止癢塗劑,或是服用口服抗組織胺同時幫助止癢與抗過敏。
* 殺菌:戴仰霞醫師表示,約有90%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身上都存在著金黃色葡萄球菌,這種球菌會引發皮膚大幅度的發炎反應,因此局部塗抹或口服抗生素,可以消除金黃色葡萄球菌。
* 加強皮膚保濕:也就是鎖住皮膚中的水分,避免皮膚乾燥,以免發病。要保留皮膚中的水分必須依賴油脂類的保養品,戴仰霞醫師表示,凡士林、尿素軟膏都是不錯且便宜的選擇。不過凡士林只含油脂,最好能在洗完澡時皮膚水分含量較高的時候立即塗抹。
* 修復皮膚:翁雯柔醫師表示,神經醯胺(ceramides)是皮膚角質層中油脂的重要成分,具有黏合皮膚角質細胞的功能,但異位性皮膚炎寶寶分泌的神經醯胺結構有問題,因此若保濕產品中含有神經醯胺,則有積極修復皮膚的功能。另外,翁雯柔與詹育彰醫師表示,部分植物的油脂中含有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脂肪酸,這些脂肪酸有抗發炎的效果,包括夏威夷核果、花生、玻璃苣、月見草等植物中均含有這個成分,亦適合寶寶使用。


別任意使用藥物塗抹皮膚!


翁雯柔醫師表示,由於嬰幼兒的皮膚構造與成人不同,即便兩者有同樣的皮膚疾病,使用的治療藥物也不會相同。以類固醇藥膏來說,其可依藥效分為七級,成人、嬰幼兒以及皮膚不同部位使用的類固醇藥膏各有差異,不能貿然混用!假使爸媽拿自己使用的藥膏給寶寶擦,反而有不良後果!


另外還有一種狀況是,只要寶寶有皮膚不適現象,就拿其他疾病的藥膏來擦拭,假使寶寶的皮膚感染了念珠菌,若是擦上類固醇藥膏反而會使感染現象更嚴重,因此,醫師提醒爸媽千萬不要隨意亂用藥物!

(取材自嬰兒與母親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2/mamabox/s2baby02-121.asp







**************************************************************************

變天皮膚癢 勤幫寶貝保濕
【聯合晚報╱本報訊】

問:最近早晚天氣比較涼,但中午有時又很熱,我的孩子今年3歲,有異位性皮膚炎,一遇到天氣變化比較大就抓個不停。這幾天她的臉抓得紅通通的,還不時有皮屑掉落。看到寶寶痛苦難耐,心疼孫女的外婆忍不住拿麻油為她擦拭,擦得臉上油油的,仍然沒有好轉。請問醫生應該怎麼辦?(台中,37歲,職業婦女)

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小兒科醫師胡逸然答:

寶寶有過敏體質,年紀較小的嬰兒盡可能讓孩子喝母奶,不要喝配方奶,若媽媽母奶不足,可提供水解奶粉,降低寶寶過敏機率。若是年紀比較大或已經上幼兒園的孩子,家長應勤看氣象預報,在東北季風來臨前兩三天,就為孩子擦保濕性乳液、凡士林,嚴重者可請醫師開有保濕性的尿素藥膏,對皮膚形成保護屏障,否則孩子過敏嚴重,常常氣溫一降,皮膚就容易乾裂、痛癢。

建議家長帶小孩去小兒科就診,因為嬰幼兒皮膚較薄,藥物擦拭的時間不能太久,這方面小兒科醫師拿捏可更精準。另提醒家長,家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千萬別擦來路不明的偏方、中草藥,因為萬一草藥沒有消毒,細菌恐會經由臉上抓破皮的小傷口進到體內。有些長輩認為擦麻油減緩皮膚癢,但麻油恐對皮膚造成更大的刺激,家長不得不謹慎。

雙連小兒科診所醫師呂嘉順答:

秋冬日夜溫差大,寶寶皮膚乾燥會讓皮膚更癢,建議家長平時為寶貝洗澡時,秋冬洗澡水溫不要太燙,也無須迷信名牌保養品,一般成分單純的乳液、凡士林都很好用。另外,即使天氣微涼,寶寶穿的衣服也不要太多、太緊,否則皮膚悶在裡面反而不透氣,會更不舒服、更癢。

如果寶寶皮膚真的癢到受不了,甚至抓破皮,可帶去小兒科治療,醫師會給予抗組織胺藥物、類固醇藥物減緩不適。這類小病患大多到了小學症狀就會改善。建議有過敏體質的小患者,平時飲食應該清淡,太辣、油炸東西少吃,可減少過敏發作。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8267&prev=18270&next=18265&l=f&fid=6








*******************************************************************************

新生嬰兒的身體徵象
台大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  周弘傑醫師

  新生兒身上常出現他們特有的表徵,有時雖然頗為難看,但多半是良性。茲分述如下。
一、產瘤與胎頭血腫—頭與產道的奮鬥
  人的頭蓋骨群在出生時尚未癒合,就像地球表面的大陸板塊會移動ㄧ樣。胎兒的頭顱經過小小產道的擠壓,頭骨會移位,造成頭骨的重疊,或是頭形變長。若是合併了頭皮下水腫,那麼頭上會腫一大包,且尖而長,我們常稱此為Gentlemen(尖頭們)。一般約一、兩天消失,頭形會變漂亮。
  另一種類則是因為人的頭骨以頂骨兩端最突出,因此與產道的磨擦也最大。常常造成此兩骨的骨膜下出血,外觀如同日本娃娃綁兩個髮髻般,有些厲害的還會像米老鼠一樣。一般說來,此血塊會慢慢吸收、變硬,三、四個月後完全吸收,不用特別處理。

二、結膜下出血
  出現在黑眼珠旁如半月狀的紅色血塊。有時父母會緊張眼睛出血,會不會影響視力?這是因生產時,胎頭受到壓力所致。一般會自行吸收,不會影響視力。

三、血管瘤斑
  是常見的嬰兒皮膚血管性病變。有底下幾種型式。
  鮭魚斑—因所在位置不同有多種名稱,常見的有兩種形態。一稱天使之吻,傳說是這小寶貝來到人間之前,天使捨不得,親吻了他而留下的印記。另一稱鸛咬斑,這也有一種傳說,即在送子鳥啣著提籃送小寶寶來時,不小心戳到他的後頭部而成。其實這兩種真正的原因都是微血管增生所致。天使之吻多出現在兩側的上眼瞼處,而鸛咬斑多在後頭枕部,二者色鮮紅如鮭魚般。哭時更明顯,有時還會隨著環境溫度而改變。其預後就如同它美麗的名字一般的好,顏色會漸漸褪去,一、兩歲後消失。即使未完全消退,也會褪到不易發現的程度。鸛咬斑其完全消退的比例未如天使之吻斑的高。但慶幸的是,即使未消失,這區域長上頭髮後也會蓋住此斑。
  草莓血管瘤—顧名思義,是像草莓狀及其顏色的血管瘤,是為血管內皮細胞增生而成。但這是這些血管異常中最難看的一種。它的一般病程是前六個月會慢慢變大,即所謂的增生期。它可以從一小小紅點,漸漸長大、凸起而成草莓般大小。一、兩歲後會由中央變白後漸漸萎縮,即為萎縮期。至五、六歲左右消失。草莓血管瘤在早產兒身上比起足月兒容易被發現。全身各處都可長,包括內臟、眼睛或是腦部都會出現,尤其腸胃道亦是好發的區域。所以要是全身皮膚長太多的草莓血管瘤,有時須注意內臟器官是否也有血管瘤存在?一般來說,草莓血管瘤醜歸醜,它並不須要治療。要儘量避免因磨擦而出血或是遭到感染。除非它合併了些嚴重的症狀如上消化道出血、視力影響或是神經學症狀時,可考慮給予類固醇或是干擾素等之積極治療方式。

四、蒙古斑
  是皮膚深層的黑色素細胞所致,呈現藍色或灰藍色斑塊。以臀部、下背部較常出現,其他如腿部、上背部也會出現。通常會隨年紀而消退。

五、毒性紅斑
  看名稱好像很可怕的病,其實一點也不可怕。它的成因不是很清楚,通常出現在一個禮拜內,疹子的底部是約三、四釐米的紅斑,其中間有一小膿包。無需處理,幾天後會自行消失。

六、新生兒黃膽
  其實,新生兒黃膽在黃種人是常見的問題,約有七、八成的比例。推究新生兒黃膽發生的成因是胎兒在母體內是處於氧氣濃度較低的狀態,因而製造了比成人更多的紅血球,而且胎兒紅血球的壽命又較成人的短,紅血球被破壞後經一連串反應產生膽紅素。此外,新生兒的肝功能尚未成熟,吸收、轉換與移除膽紅素的能力都較差。加上新生兒腸道菌落叢不夠,使得肝臟排出的膽紅素又被分解重新吸收,導致膽紅素沉積在皮膚即所謂的黃膽。
  一般生理性黃膽出現在兩、三天大時,從臉、胸、腹、到手腳。四、五天大時達高峰,七至十天大時消退。
  若是超過十四天仍未退,則為稽延性黃膽。造成稽延性黃膽的原因很多,舉凡新生兒肝炎、膽道閉鎖、代謝性疾病等等都是,須帶給小兒科醫師診治。

七、陰囊水腫
  男嬰睪丸在腹腔內形成,之後下降進入陰囊內。當睪丸降入陰囊後,其下降的通路會關閉。如果通道沒有關起來,腹腔內的水會沿此通路進入陰囊,將睪丸包起來,如此睪丸摸起來會很大,陰囊也會漲大。用燈光照射陰囊可全然透光。一般不用處理,一歲左右會消失。

八、脂漏性皮膚炎
  門診常發現一個月大的小朋友,在臉上、額頭、頭皮部位,尤其眉毛、頭髮下更多,出現一些油油黃黃的疹子,這些疹子的底部會有紅色斑塊,刮起來會像頭皮屑。不少家長會擔心是什麼皮膚病,或是懷疑有過敏的體質?其實這是新生兒特有的新生兒脂漏性皮膚炎。其原因在於新生兒皮脂腺分泌旺盛,如同青春期般。皮膚上又有些類似酵母菌類的霉菌感染,造成皮脂腺出口阻塞引起發炎反應。它通常不需藥物而能自行改善。一般的病程是在一個月大時最為嚴重,兩個月時即可看到明顯的改善,三個月大時則幾乎恢復嬰兒細緻光滑的皮膚。然而在一歲之內仍會局部偶發,真正不再發要到周歲後。

九、臍疝氣
  有些小嬰兒腹壁肌肉筋膜發育不全,導致腹腔內腸子會將肚臍頂出。通常剛出生時小小的,約兩個月時最大。若是足月兒有此現象,須小心有無甲狀腺功能低下症,若無,則難看歸難看,約三、四歲時可以改善,不宜用硬幣壓下。







********************************************************************
常見新生兒及嬰幼兒之皮膚問題
小兒科主治醫師李文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