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1月24日 星期四

太油太鹹 重口味 影響寶寶健康

過油食物影響寶寶健康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 曾美惠營養師

脂肪對寶寶發育雖然是很重要的,但是長期攝取過多脂肪對健康來說是有危害的,若從小就習慣攝取高油脂的飲食,再加上活動量少,小朋友容易體重過重,有研究顯示動脈粥樣硬化在青少年期就已開始,長大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也增加。


在大部分人的認知中,油脂簡直就像惡魔一般,因為攝取過多的油脂會使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風等等慢性疾病的罹患率增加;其實,所有的營養素對人體來說都很重要,少了,會影響正常的生理作用,多了,照樣也會發生問題。


油脂攝取過多 心血管疾病增加
油脂是人體不可缺的營養素之一,主要的功能有:提供生長及維持皮膚健康所必須的必需脂肪酸、幫助脂溶性維生素(A、D、E、K)被人體吸收利用、脂肪中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是構成細胞膜的成份之一、主要的熱量來源(1公克脂肪產生9大卡熱量)、身體中多餘的熱量以脂肪的形態貯藏、身體內的脂肪可以維持體溫,及保護內臟不受到震盪撞擊的傷害、食物中的脂肪可以增加食物的美味、促進食慾;並減緩胃酸分泌,使食物在胃停留時間較長而增加飽足感。


對小寶寶而言,身體組織的發育、荷爾蒙的製造、腦部的成長,都需要脂肪。最近常被討論,認為對寶寶腦部發育有幫助的DHA,就是一種必須脂肪酸(脂肪由脂肪酸構成),所以在滿二歲以前,不應該刻意限制寶寶的脂肪攝取量。


雖然脂肪對寶寶的發育很重要,但前面也提到,長期攝取過多脂肪對健康來說是有危害的,若從小就習慣攝取高油脂的飲食,再加上活動量少,小朋友容易體重過重,有研究顯示,動脈粥樣硬化在青少年期就已開始,長大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也增加。


寶寶攝取原則
媽媽們看到這裡,是不是開始有點不知該如何餵寶寶才好呢?在六大類食物中,脂肪主要來自於牛奶、肉魚豆蛋類及烹調用油,所以對這二大類食物的攝取建議如下:


◎出生至六個月:
尚未開始添加副食品,嬰兒全部的營養來源都是配方奶粉,所以這時媽媽毋須煩惱,因為配方奶粉的營養成分都是依據母奶設計的,不會有問題。當然囉!若你能哺餵母乳的話,那麼寶寶會攝取到更充足、品質更好的營養,對寶寶的成長、健康幫助更大。


◎滿六個月至一足歲:
已經開始添加副食品了,但配方奶粉仍是嬰兒大部分的營養來源。嬰兒在一歲以前,腸胃道的發育尚未完全,所以在這時期還不能喝鮮奶。在肉魚豆蛋類食品的添加上,應注意選擇較容易消化、油脂含量較低的魚、去筋瘦肉。烹調方法以水煮、蒸等不加油的方式為主。


(備註:選擇油少的肉類及無油的烹調方式,並非為了減少飲食中的油脂總量,因為這時期脂肪的攝取量不能太低。因為母乳中脂肪熱量的比例雖高達56%,但是屬於容易消化的小分子脂肪,小嬰兒此時的腸胃道,還未成熟到可以完全消化一般食物中的脂肪。)


◎一足歲至二足歲:
這時期大概所有的食物都可以吃了,也可以食用一般牛奶,建議仍選擇全脂奶;在肉類的選擇上仍以瘦肉為主,雖然不需低脂飲食,但也不要刻意吃肥肉及皮。


媽媽在幫寶寶準備點心時,要僅記少油、少鹽、少糖、高纖維這四個原則。

(取材自BabyLife育兒生活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2/mamabox/s2baby01-59.asp







********************************************************************************

1歲後寶寶飯菜才能加鹽
父母都希望寶寶能吃得香,可是做菜調味的時候就犯了難:這些調料適合寶寶嗎?
        先說鹽,嬰幼兒對鹽的敏感度,遠高於成人。食物中鹽含量為0.25%時,成人覺得淡,嬰幼兒吃著就鹹了。時間一久,寶寶的口味會越來越重。同時,人體對鹽 的需求量有限。6個月以前,寶寶的消化、腎臟功能不健全,過多攝入鹽會加重腎臟負擔。這還是導致嬰幼兒上呼吸道感染高發的誘因,可能阻礙機體對鋅的吸收。
          6個月左右是味蕾發育和口味偏愛形成的關鍵期。此時要鼓勵孩子接受豐富的食物品種,感受不同食物的原味。根據中國營養學會推薦,6個月內,嬰幼兒的鈉攝入 在200毫克左右,換算成食鹽為0.5克 。母乳或配方奶粉,以及嬰幼兒自身代謝的儲存,就能提供生長所需的足量鈉,不用額外添加。
         1歲左右,當爛麵條、軟飯逐漸成為寶寶的主食後,可適當加鹽,但越晚加越好,且控制在1克 左右,最多不超過2克 。患有心臟病、腎炎和呼吸道感染的兒童,更 應限鹽。3歲前,不給寶寶吃味精。若加了味精,鹽就要減量。當然也可以選擇嬰幼兒醬油,換算方法是,每15毫升醬油相當於1克 鹽。
         要想給寶寶控鹽,不妨等飯菜做好端上桌後再加鹽。此時,鹽都附著在食物表面,只要一點,就能吃出鹹味。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4115&next=14072&l=f&fid=28







********************************************************************************

找出寶寶愛吃重口味的原因


慈濟醫院台北分院營養師 林呈蔚
實習營養師 何宜蓁

寶寶對食物口味的喜好,大多是從小養成的。若喜歡吃重口味食物,如甜食,容易造成蛀牙、肥胖及偏食習慣;太多調味料食物,則鈉的攝取量過多,易引起血壓較高,及對腎臟造成負擔。因此從小養成均衡營養、不偏食習慣,寶寶才能健康成長。

哺餵母乳的媽媽,在寶寶四到六個月大後,咀嚼吞嚥功能逐漸成熟時,逐漸會開始?他添加副食品。一開始的副食品添加很重要,會左右將來寶寶的飲食習慣。


哪些食物屬於重口味
對寶寶來說,哪些食物是屬於重口味的食物?生鮮食物中,有些食物含有特殊的氣味,像是大蒜、洋蔥等,這些食物,在未加任何調味料的烹煮下,可能就會產生一些較重的氣味,這些食物對寶寶而言,就可稱之為重口味食物。除去那些會產生特殊氣味的食物之外,大多數的生鮮食材,在經過調味料的烹煮,無論是為了增加鹹味的鹽、醬油、蠔油,或是增加口感的甜辣醬、番茄醬,甚至是辣椒、沙茶醬等,凡是加入了調味品之食物,對小寶寶而言,都是重口味食物。


那市售的加工食品呢?不用說,對寶寶而言,他們也屬重口味食物,加工食品在其製造過程中,大多都會加以鹽巴調味,因此,也屬重口味食物。
由上述可知,對成人而言,添加了調味品的一般口味食品,對寶寶而言,就是重口味食物了,因為小寶寶的味蕾尚未發育完全,感受性較強,對我們而言有一點點口味的食物,對寶寶來說,就是口味重的食物了。


重口味食物影響寶寶健康
一般而言,對剛開始添加副食品的寶寶來說,酸甜苦辣四個口味中,他們會較偏愛甜的口味,而對於爸媽所添加的副食品,並不會特別喜歡或討厭某些食物,他們是全盤接收的,端看父母給了他們什麼食物。如果您的寶寶在吃副食品時,對某些食物有排斥的情形,那可能要先思考,您先前所給的食物是否有添加了調味料,養成了寶寶的重口味,導致寶寶不吃較清淡的食物。


從小就喜歡吃重口味,長大後口味是會越吃越重的,調味料也是會越加越多的。調味料中多含有鈉,而鈉的攝取量過多,會引起血壓較高的情形;況且寶寶的生理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在還小時,就攝取那麼多的鈉鹽,會對他們的腎臟造成過多負擔,因為鈉的排泄主要是由腎臟排出。


再者,食品添加物中的糖若吃太多,容易養成寶寶以後喜歡吃甜食的習慣,喜歡吃甜食的影響可就多了,可能會造成蛀牙;含糖食物通常熱量也較高,會?人體帶來過多的熱量,造成寶寶肥胖;寶寶喜歡吃甜食,只選擇甜食吃而不喜歡吃正餐,就會造成偏食的情形;而甜食吃多了,血中的糖份多,胰島素就要大量分泌的多來降低血中的糖分,就會對胰臟造成負擔,甚至造成糖尿病。因此,讓寶寶養成吃重口味的習慣,是沒有好處的。


如何糾正吃重口味的習慣?
寶寶喜歡吃重口味食物,最常發生在開始吃副食品之後,一開始沒有注意所添加的食品調味料,之後就會發生寶寶有挑食的情形,只選較有味道的食物吃。因此,從一開始決定要讓寶寶食用副食品時,父母就應好好注意了。還有另一個時期是在寶寶要上托兒所時,由於餐點的口味不是父母能決定的,容易影響孩子飲食習慣的改變。


家長發現寶寶喜歡吃重口味時,應先好好謹慎?寶寶選擇副食品,明白用了哪些食材,烹調時加了什麼調味料等,先找出養成寶寶喜歡重口味的原因,並應馬上有所警覺,而非讓寶寶依照目前的方式繼續食用。


口味是會養成的,可以越吃越重,當然也可逆向操作,讓寶寶回到喜歡清淡的口味,方法是要循序漸進的,突然給寶寶完全不加調味料的食品,他只會拒絕食用,因此,應該慢慢來,慢慢減少調味料的用量,讓寶寶慢慢適應,或是可在給予副食品前,先給予寶寶開水,使寶寶的口腔中沒有之前食物味道的殘留,保持味覺敏感度,再讓他食用食物。



可散發自然風味的營養副食品



以下介紹幾道適合寶寶吃的副食品,讓寶寶吃的健康又營養。
(一)麥糊
適合年齡:4~6個月
材料:麥粉10克
步驟:麥粉置於碗內,加入適量奶水或開水調勻。
營養成分:麥粉中富含維生素E、B1、B2及纖維素,有效幫助寶寶生長。


(二)南瓜豆腐泥
適合年齡:4~6個月
材料:南瓜25克、嫩豆腐30克、青豆25克
烹調步驟:把南瓜去皮去籽囊,切成小塊煮爛,磨成泥狀。嫩豆腐切成小塊、青豆放在水中煮熟,取出豆腐塊、青豆,也磨成糊狀。
營養成分:南瓜味道甘甜,較易被寶寶接受;南瓜中也富含β-胡蘿蔔素,可轉變為維生素A,保護視力及維持骨骼發展;而豆腐中含鈣質,可幫助寶寶骨骼及牙齒發育;青豆富含維生素C及豆類蛋白,可以幫助生長。


(三)紅蘿蔔水果
適合年齡:6~9個月
材料:紅蘿蔔20克、奇異果20克、蛋黃半顆
烹調步驟:紅蘿蔔蒸熟,磨成泥狀;奇異果切丁,磨成泥狀;蛋黃煮熟切碎。
營養成分:紅蘿蔔富含β-胡蘿蔔素,可轉變為維生素A,保護視力及維持骨骼發展;奇異果富含維生素C,可形成膠質、結締組織;蛋黃富含磷脂質,對促進幼兒生長發育、強壯體質及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發育、增強智力都有好處。


花些心思讓寶寶快樂進食
寶寶對食物是沒有自主性的,父母給寶寶吃什麼,寶寶就接受什麼,因此,父母在給予副食品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1.不要以自己的口味決定要給予寶寶的食物,及影響寶寶味蕾,原味的食物寶寶也是可以接受的。
2.加工食品中通常會添加調味料,不適合給寶寶食用。
3.給予開水,而不要用糖水、果汁取代。
3.添加副食品時,一次從少量開始添加一種食物,注意是否有不適的反應。如果適應不錯,可逐漸增加份量,2~3天之後再添加另外一種新的食物;添加新食物時需做的又軟又細,讓寶寶容易入口咀嚼。
4. 剛開餵食副食品時,始寶寶可能會有所排斥,所以父母要有耐心,多花一點時間在餵食寶寶上。

(詳文請見BabyLife育兒生活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2/mamabox/s2baby01-72.asp









*********************************************************************************


過量攝取鈉 幼兒易患高血壓

近日,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在一項科學會議中透露,75%的包裝幼兒食品含鈉量偏高。科學研究顯示,攝取過量的鈉會使幼兒易患高血壓,長大後更偏愛鹹的食品。(Fotolia)

過量攝取鈉 幼兒易患高血壓

【大紀元2013年03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麥迪綜合報導)近日,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在一項科學會議中透露,75%的包裝幼兒食品含鈉量偏高。科學研究顯示,攝取過量的鈉會使幼兒易患高血壓,長大後更偏愛鹹的食品。 研究者檢驗了1115種幼兒包裝食品的鈉含量,其中包括適合0至3歲的幼兒的食品。研究顯示,1-3歲幼兒的食品含鈉量明顯偏高,甚至有些食品含鈉量高達630毫克,占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每日攝取量1500毫克中的四成。
一份含鈉量超過210毫克(mg)的幼兒食品就屬於含鈉量偏高了。由於幼兒發育尚未健全,腎臟功能還未成熟,無法排除血液中過量的鈉,容易導致高血壓並給心臟帶來負擔。
來自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的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n Atlanta, Georgia)的研究員喬伊斯•馬盧夫(Joyce Maalouf)為幼兒長期攝取過量鈉感到擔心,「這會導致他們過早患上高血壓,以後更偏愛重鹹味的食物」。
含鈉量高的食品又豈止是包裝幼兒食品?現今的幼兒暴露在一個個的食品陷阱之下。尤其是現今的家長對於孩子的飲食似乎過於放任,蛋糕、餅乾、洋芋片等食品含鈉量都偏高, 現在的幼兒都不難接觸到這些食品。
減少幼兒餐中的鈉含量能降低他們以後對鹹味食物的喜好,那麼家長應如何減少幼兒餐中的鈉含量?馬盧夫讓家長從孩子的午、晚餐著手,一份鈉含量高的午餐可以平衡以鈉含量低的健康晚餐,並以蘋果代替包裝乳酪和餅乾。
家長在選購幼兒食品時應養成查閱包裝上營養列表的習慣,在選擇低鈉含量食品的同時應教導孩子正確的飲食觀念,包裝食品、零嘴要少吃。
(責任編輯:李茹嵐)
資料來源 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9497&prev=19517&l=f&fid=28






*******************************************************************************

醫師分享 小孩長高秘招勿吃油炸物 防第2性徵提早出現

暑假到了,許多父母會趁此時幫小孩調整飲食,希望搭配運動能長得更高。雙和醫院家醫科主任林英欽說,身高75%和遺傳相關,若要把握剩下的25%機率,就要養成良好飲食與運動習慣,林英欽有3個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他的孩子每天一放學就去戶外運動。京華中醫聯合診所醫師鄒瑋倫的女兒暑假後升小四,她表示女兒屬易胖體質,除運動外,飲食也嚴加控管,不吃油炸物,防第2性徵提早出現。兩位醫師將分享小孩長高秘招,但因孩子不願曝光,由模特兒模擬演出。報導/張雅淳 攝影/王文廷




一般來說,男孩大約14~16歲出現第2性徵,如變聲、長鬍鬚等,女孩約在11歲左右月經首次來潮,但由於飲食習慣改變,現在的孩子普遍提早發育,中醫師鄒瑋倫說女兒小三時,班上已有14個女童月經來潮,比例佔了1/4。鄒瑋倫表示,2性徵出現時就是長高的黃金期,假若過早發育,就會錯失機會,她建議父母要隨時注意孩子的發育狀況。雙和醫院家醫科主任林英欽認為飲食很重要,他的3個孩子都在家裡吃三餐,營養攝取較均衡,也不會有外食高熱量的問題,另外,全家人經常一起從事戶外運動,父母以身作則,讓孩子從小就養成運動習慣。



兒子擔心長不高 西醫師爸爸忙安撫
從小培養運動習慣,有助於孩子發育。
林英欽醫師身高168公分 ,3個孩子分別就讀高二、國三、國二,其中就讀國三、國二的男孩,由於只差一歲,但167公分 的哥哥比171公分 的弟弟略矮一些,而且對此很在意,林英欽除了要安撫兒子的情緒,也建議兒子加強運動與多喝牛奶。
加強攝取鈣 蛋白質
想長高多吃含蛋白質的瘦肉。
林英欽的3個小孩從小就在家裡吃三餐,他認為這樣不但健康,也能針對孩子的狀況隨時調整飲食,而含有鈣、蛋白質的食物,如牛奶、瘦肉等都有助於長高,另外也可吃含鋅的海鮮、貝類,林英欽表示就讀國三的兒子近來積極想長高,因此把牛奶當水喝,目前看來效果不錯。另外,許多孩童有偏食問題,林英欽認為可以適時補充營養品,目前他幫3個孩子補充鈣片,希望他們骨骼發育更好。
避免拉筋 舉重
青春期前,不建議小孩拉筋,以免影響長高。
林英欽建議要養成運動習慣,他的孩子每天運動半小時到1小時,而且運動類型多樣化,例如水平運動的跑步、垂直運動的跳繩等,都要兼具,這樣才能拉長肌肉,另外,要避免拉筋、舉重等會傷害骨骼生長的活動。


晚上10點就寢
不管課業再繁重,林英欽要求孩子晚上10點就寢,早上6點起床,他表示凌晨1點到2點是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候,在這時間之前熟睡有助長高,若孩子10點前功課做不完,也一定要在晚上11點睡覺。


醫師說
林英欽" src="http://a342.g.akamai.net/7/342/86068/v001/tw.img.nextmedia.com/images/twapple_sub/160pix/20100714/MN02/MN02_018.jpg">
署立雙和醫院家醫科主任
林英欽
父母要多注意孩子的心理狀況,許多小孩因為身高較矮小,而容易產生自卑感,父母應多和孩子溝通,讓孩子知道身高並不代表一切。

中醫師媽媽 防女兒過早發育

油炸食物容易刺激分泌荷爾蒙,造成孩童提早發育。

鄒瑋倫只有156公分,所以她很注意女兒的身高,暑假後剛要升小四的女兒,身高141公分,目前在班上算中上高度,不過體重已達47公斤,讓鄒瑋倫擔心女兒會過早發育,因此禁食所有油炸食物。

隨時注意發育徵兆
女孩要注意乳頭是否膨脹、內褲是否有分泌物,或是無原因的腹痛、同時又沒有拉肚子;男孩要注意是否變聲、或長出陰毛。若是孩子出現突然一下子長高、或是突然停止長高,都要再與醫師討論。


睡眠時間10小時
晚上生長激素分泌較多,鄒瑋倫認為睡眠很重要,她從小就和女兒一起晚上8點多睡覺,早上7點起床,每天睡眠大約10小時。她認為現在很多小孩跟著父母晚睡晚起,嚴重影響發育。
每天喝黃豆豆漿
女兒有乳糖不耐的問題,所以只能偶爾喝牛奶,剛好學校準備的早餐都有一杯無糖的黃豆豆漿,由於黃豆含有豐富營養,讓鄒瑋倫覺得很不錯。

一周運動4小時
女兒課業繁忙,運動時間少,鄒瑋倫擔心女兒的體重問題,所以一周要求女兒至少運動4小時,而且選擇活動量較大的運動,例如騎馬、打網球等。


男女童長高湯方
鄒瑋倫建議孩子出現第2性徵徵兆時再進補。以下湯方針對體型偏矮的男女童,做法相同,可再加入雞肉、排骨,讓小孩較不會抗拒,每天喝一次即可。
男童
材料:茯苓20克、黨參20克、甘草10克、狗尾草50克、神麴10克、白朮20
女童
材料:狗脊20克、杜仲10克、當歸3片、丹參10克、甘草10克、 茯苓20
做法
將材料略洗淨後放入鍋中,倒入1000c.c的水,以大火煮滾後,再轉小火滾40分鐘,最後過濾掉藥渣,趁熱飲用。

醫師說
專任醫師
鄒瑋倫" src="http://a342.g.akamai.net/7/342/86068/v001/tw.img.nextmedia.com/images/twapple_sub/160pix/20100714/MN02/MN02_023.jpg">
京華中醫聯合診所
專 任 醫師
鄒瑋倫
最近有家長帶著身高176公分的女兒求診,希望能長得更高,比起身高,其實健康更重要,家長不妨趁青春期時幫小孩調養身體,為未來的健康打底。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9JqeSt.cERmoSKqGh4m1jFJM/article?mid=4404&prev=4423&next=4402&l=f&fid=53







*********************************************************************************
雞蛋與香雞排

某同事他丈人是開養雞場的,經營著蛋雞的生意。在某個場合中, 某同事告訴大家以下的故事,聽得大家目瞪口呆。
先撇開素不素的問題,我在這兒轉述一次,
大家再考慮一下還要不要繼續吃蛋。
你們知道雞的甚麼地方最髒嗎?我同事問大家。
「脖子?」「雞爪?」
「都不是。」我同事笑咪咪的搖著頭。
「是雞屁股。

你們有沒有人專愛吃雞屁股的呀?!」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露出不解的表情。
雞的肛門附近組織充滿了大大小小的腺體,
「身各類的穢物毒素都在這些腺體囤積。」我同事慢條斯理的說著。

「同時,雞的肛門含有非常高密度的大腸桿菌,
當然,隨著蛋生出來,這些大腸桿菌就轉而密佈在蛋殼上。」
「這也是為何大家一再強調蛋要熟食的原因。」我同事補充。

「可是這些含著高密度大腸桿菌的雞蛋,
整齊排列在家中的冰箱時馬上污染了其它的蔬果及置蛋架,
還有蛋殼表面未先清洗,直接把蛋殼打破進入煎鍋,
特別是一些大家普遍在生食的食物。」

「你的丈人難道不吃蛋?」終於,人群中有人打破了沉默。
「不吃,他們作了那麼久的雞蛋生意,自己從不吃蛋。」我同事說。
現場一片沉寂。

只聽過種瓜的不吃瓜,種蓮霧的不吃蓮霧,現在又來了個養蛋雞的不吃蛋。

我同事接著說:「經過兩年的摧殘,當這些蛋雞生到不能生時,
一隻隻枯槁乾癟,便以一隻十元的代價賣給加肥場,餵以類固醇飼料。

短短一星期,雞隻便肥大壯碩,肉質鬆軟,
再以每隻一百至一百五的暴利賣給這些作香雞排的加工廠。
這就是你們吃的酥脆、鬆軟的香雞排。」
現場出現了一陣驚嘆作嘔的騷動。

「我們全家從來不吃雞蛋和香雞排。」我同事又強調了一次。
所以,下次吃蛋前,請再考慮一下,務必把蛋殼沖洗乾淨。

如果你的朋友有喜歡吃香雞排的,也別忘了把這個故事告訴他。
(台灣人真是沒良心的一堆)
花點時間看看吧!
若是可能,就轉給朋友,
台灣現在每九分鐘就有一人被宣佈罹患癌症,
不是沒有道理的。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abcmay99/article?mid=88&prev=222&next=86&l=f&fid=14





********************************************************************
注意健康

雖然都是些不惹人注意細節,但卻與你我的健康有切深的關係!

1. 如果吃壞肚子,有類似食物中毒的情況,可以趕緊喝「優酪乳」來改善。

2. 以玻璃瓶裝的醬油可以熱殺菌處理,所以沒有防腐劑,但是沒有用完的要放在冰箱裡。塑膠瓶裝的則無法熱殺菌處理,所以一定會用防腐劑。

3. 市面上販賣的「蜜餞、金針、F年果糖」,裡面都有高量的「二氧化硫」,會造成氣喘」。

4. 在台灣,45%以上的花生都含有「黃麴毒素」,所以不要大量的吃,而且至少隔三天以上再吃第二次,以免黃麴毒素無法代謝掉而增加肝臟的負荷。

5. 市面上販賣的紙盒裝牛奶裡面,都會有「雙氧水」,是作為紙盒殺菌用的。

6. 吃掉 一公斤 的蔬菜,相當於100條香腸的「亞硝酸」,因為除了「有機蔬菜」之外,都是使用化學肥料,尤其是氮肥,雖然會讓蔬菜長得很漂亮,但是也造成殘留。另外,長得愈漂亮的蔬菜愈危險,因為蟲不敢吃它,那是因為使用農藥的緣故。而且,這些殘留的肥料和農藥,用水洗是洗不掉的。

7. 在台灣,海鮮儘量不要吃,因為海洋被污染得相當嚴重。如果實在忍不住要吃魚,也要吃「小尾的」魚,而不要吃大尾的,因為大魚吃小魚,小魚的毒素會累積在大魚的體內,一條大魚體內的毒素,是小魚的100倍,所以,如果想吃 一公斤 的魚,要吃 一公斤 的小魚,而不要吃 一公斤 的大魚。

8.「三色蛋」(尤其是自助餐店裡的),是高風險的中毒食品。

9. 泡麵保麗龍碗遇熱會釋出108種的物質,而且 許 多還會產生怪味,但是都被調味料的味道蓋過去了。(所以,應該改用大磁碗,甚至最好少吃,因為泡麵的麵都是用油炸的)

10. 胡椒最容易生長細菌,在學校做實驗時,常用胡椒泡水放一夜後用來做生化實驗。所以胡椒的保存需要多加留意。

11. 用茶包泡茶的時候,不要把紙牌標籤一起放進去,因為標籤上都會使用工業色素印製圖案,而這些色素是會溶於水的。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abcmay99/article?mid=86&prev=88&l=f&fid=14






********************************************************************************

寶寶愛上重口味?!

嗜甜、重鹹?
這些都是重口味食物
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表示,在新鮮的蔬菜水果中,除了本身帶有特殊味道(如辣椒、蒜頭)的食物外,其餘食物都只有本身的原味。
但國人飲食習慣逐漸改變,尤其是在食物烹調的過程中,使用的原料越來越複雜化;在一連串的烹煮過程中,可能會使用鹽、糖、醬油等調味料,不僅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也增加原味食物的口感
除此之外,有些媽咪會為了製作某種風味飲食,而添加特殊的調味料(如:胡椒粉、辣椒醬、醋等)增強食物美味的口感;或者是坊間所看到的醃漬物品,為了保存也會使用調味料醃過或添加防腐劑。

重口味成員3大類
李婉萍營養師解釋,只要食物本身的風味被調味料等添加物覆蓋過去,便可以稱為重口味食物。以下就以3類食品類型來區分,其所常見含有的重口味香料為何囉!
生鮮食物 - 成員:大蒜、洋蔥、辣椒、青蔥、生薑、九層塔。
寶寶而言,尚未經由任何調味或烹煮,本身就含有特殊氣味、口感特別重的食物,就算是他們的「重口味」。所以,媽咪製作副食品時應避開這類材料,才可以維持寶寶的清淡飲食。
調味用品 - 成員:鹽、醬油、蠔油、甜辣醬、蕃茄醬、辣椒、沙茶醬
對寶寶而言,凡是加入調味品的食物,都屬重口味。對爸比媽咪而言,添加調味品對成人如同一般口味,但因寶寶的味蕾尚未發育完全,故對味道的感受性更強;只要一點點味道,對寶寶口味來說就是過重。

加工用品 - 成員:罐頭、保久乳、果汁、豆乾
對寶寶而言,加工食品在製造過程中會大量加入鹽巴調味、或放置防腐劑保持鮮度;故口味上的確偏重口味。但加工食品總是提供爸比媽咪很多的便利,例如:罐頭副食品就很符合職業媽咪的需求,只要開罐或是稍微加熱即可給寶寶食用。但相對地,因罐頭內容物都已配置好,加工成份過多或調味過量的現象就無法避免。
對此李婉萍營養師建議,爸比媽咪選購加工產品時,除了要以口味清淡、營養為首選,還應謹慎地選擇:信譽良好的廠商並細心檢查食品包裝上的標示、適當貯存以達到延長食物保存的目的、遵照指示烹調避免流失營養。

為何寶寶愛上重口味
嬰兒出生時的感覺系統已相當完善,因寶寶的味蕾發展在媽咪懷孕7個月就已成熟;但是新生兒對甜、酸和苦味會產生反應,但對鹹味卻不那麼敏感。
李婉萍營養師表示,有些媽咪在懷孕期間攝取的食物,會影響寶寶發展過程中對食物的偏好和飲食習慣;所以想儘早讓寶寶處於健康、有益的味覺環境,的確應該從胎教就開始囉!

寶寶偏愛的味道
寶寶喜歡甜味而不喜歡苦味,其實跟大人相同;甜味會讓人開心並放鬆,苦味則會產生皺眉和嫌棄。有些媽咪分享自身經驗也可看到相似的情況:配方奶所含有成份比母乳甜,這也就是為什麼吃過配方奶的寶寶,就不太願意再吃母乳囉!
小:天生排斥苦味食物
寶寶偏愛甜味也是人的天性,但對甜味的偏愛程度還是由習慣決定。爸比媽咪若總讓寶寶吃甜食,他也不會客氣的全部掃盡;克制或是不給予,寶寶也就不會養成嗜甜習慣。
李婉萍營養師表示,人類習慣把苦味等同於飲食中存在的危險;例如變質的蛋白質和酸腐的脂肪,都有令人避之不急的苦味道。因此,不討喜的苦味當然也就無法擄獲寶寶的心。

重口味飲食影響發展
李婉萍營養師表示,若是給寶寶的副食品調味料使用多,則相對增加「鈉」、「高油」的攝取和吸收量,零食攝取過多則增加「糖份」的攝取量;兩者對寶寶的身體健康都有不好的影響:
1.高鈉、高油飲食
鈉的攝取會影響身體血壓的平衡,過多或過少都會產生身體不適。若寶寶攝取高鈉飲食,體內的細胞就會有脫水現象,進而產生口渴感覺;高油飲食則會讓寶寶的熱量攝取過多,此時血壓也會有上升情形。

2.含糖零食
糖量高的食物對寶寶也有熱量攝取過多之疑慮,並漸漸形成肥胖體型。寶寶口味是從小養成,愛吃糖的寶寶長大也會喜愛糖份食品,對未來的健康也有莫大的影響。

1歲前寶寶的禁忌食物
寶寶副食品的添加有一定的時程與順序,爸比媽咪應順應寶寶各階段適時添加副食品。但有些禁忌食物則是限制在寶寶1歲內不可添加,1歲後才可看情況予以補充的唷!
禁忌食1.海鮮類
李婉萍營養師解釋,容易引起1歲前寶寶過敏的食物是蝦子、螃蟹等帶殼海鮮;建議要避免寶寶在1歲前使用海鮮食品,或加入其副食品中。可由少量的魚類添加來取代海鮮食品的成份,讓寶寶也能均衡飲食。
小:禁忌食2.蜂蜜、蜂膠
此外,李婉萍營養師還要建議避免使用蜂蜜和蜂膠類食物;因其屬於完全沒經過殺菌消毒的產品,其中所含有的細菌難以預防。尚未發育完成腸胃道系統的寶寶,可能會在食用後產生突發疾病;李婉萍營養師建議,1歲半後的寶寶再接觸這類食品較安全。

改善重口味寶寶飲食
當家中的寶寶逐漸長大並可食用副食品後,爸比媽咪就會依照本身的飲食習慣給寶寶同樣的食物。事實上,尚未接觸副食品的寶寶其味覺如同白紙,沒有喜好分別;而爸比媽咪給他什麼食物,就會是寶寶未來味覺的養成基礎,並影響其對食物的喜好。
李婉萍營養師提醒,給寶寶的食物關係著營養是否均衡,是否引起過敏;堤防寶寶未來可能出現的疾病,家長們應依照月齡、慎選添加副食品時的素材,寶寶才可以吃的健康又有活力。

重口味對寶寶健康影響大
處在生長發育階段的寶寶,若身體器官造成傷害會無法彌補,並在未來的生活中受到極大影響。李婉萍營養師建議,爸比媽咪在烹調寶寶食物時應避免添加以下調味料;

STOP 1.鹽、糖
首先寶寶吃太多鹽份,會使腎臟負擔重,尤當腎臟功能發育尚未完善,恐併發其他症狀。而寶寶攝取過多糖份,會影響大腦發育;因人體大腦需要的糖份完全是從碳水化合物中吸取的,無需刻意補充。
STOP 2.味精
寶寶食物應避免添加味精,因味精不僅含有身體不利元素(如:腎臟負擔),還會對智力發育造成一定的影響。
世界衛生組織曾提出:成人每天食用味精不得超過4,孕婦及周歲內嬰兒禁食;若孕婦吃多味精也會引起胎兒缺鋅,且寶寶出生後的體格和精神發育都會較差。

3階段守則!製作寶寶副食品
為寶寶添加副食品的目的,不僅是增加寶寶逐漸成長需要的營養素,還有培養寶寶學習當個成人的飲食習慣。根據這樣的想法,李婉萍營養師提出寶寶副食品的添加3階段,是按照寶寶適合月齡、循序漸進添加。

1階段(適用68個月)
此階段發展狀況:寶寶約在6個月大時即可接觸副食品,以水狀或單一性的食物為主。
副食品類型:自製果汁、蔬菜汁、米粉、麥精為主。
添加守則:
1.副食品種類以單一、新鮮、量少為主,每餐皆一種水果或蔬菜;不要將食物混合餵食,一餐給蘋果汁另一餐就給菠菜汁。爸比媽咪藉此找出寶寶對哪些食物過敏,即可避免添加。
2.此階段副食品ㄧ天可餵食寶寶2次,而每次攝取量約一湯匙即可
 
2階段(適用911個月)
此階段發展狀況:寶寶可嘗試多種食物,來達到均衡營養攝取;副食品以多種混合的食物種類為主。
副食品類型:水果泥、蔬菜泥等糊狀物為主。
添加守則:
1.提供給寶寶混合性的副食品,像是多種蔬菜混合的「綜合蔬菜泥」或是「綜合蔬果汁」皆可。
2.提供給寶寶的的米粥,可加入碎肉、豆腐或一點點蛋黃,增加多元營養素的攝取。
3.此階段副食品ㄧ天可餵食寶寶23次。
 
3階段(12個月以上)
此階段發展狀況:寶寶已經開始長牙,可以自行咀嚼、咬碎、吞嚥並接受與大人相同的食物。
副食品類型:固體狀、清淡均衡的食物為主。
添加守則:
1.副食品的粥或完整餐點可當寶寶的主餐,牛奶已變為輔助點心。
2.製作副食品最好以原味、不添加其他調味料的清淡口味,烹調方式則以蒸煮為佳。
3.寶寶可吃的食物種類更為豐富、營養更為充足;但爸比媽咪要注意有些食物容易噎到,別讓寶寶獨自食用。
4.因寶寶能吃與大人相同食物,所以爸比媽咪要注意食物的均衡性及調味問題;過重的口味、過度烹調的食材,皆會造成寶寶器官負擔。


李婉萍
現職:榮新診所營養師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5908&prev=5916&next=5907&l=f&fid=28





********************************************************************************
寶寶也偏愛重口味食物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 麥素英
「營養師,我家寶寶只喜歡吃零食不喜歡吃飯,怎麼辦?」「我們家哥哥愛吃漢堡、薯條、可樂;不愛吃白飯和青菜,也不喜歡喝白開水,請教營養師要如何處理?」相信許多家長也可能有相同的疑問,就是,寶貝們喜歡吃重口味的食物時該怎麼辦?
哪些是重口味食物?
首先,要解決孩子出現這個飲食上的問題前,我們先認識什麼食物是屬於重口味的食物。一般而言,在新鮮的食物中,除了一些較具有特殊味道的食物,如辣椒、老薑等,其餘的食物在沒有調味之前,大多不具有刺激性的口感。
但是在食物經過處理、烹調等一連串的過程中,可能會使用鹽、糖、醬油等調味料,來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或是增加食物的口感;除此之外,還可能會為了添加特殊風味而使用辣椒醬、蕃茄醬、烏醋等調味料,來加強食物的適口性,及滿足個人的口味喜好,這些為了增加食物風味,或是延長食物保存所添加的調味料,在使用的時候如果用量多時,就會蓋過食物本身的風味,而成為以所添加之調味料的味道為主,便可以稱其為重口味的食物。
飲食的偏好與照顧者有關
人類的味覺可說是與生俱來,舌頭上的味蕾能分辨出酸、甜、苦及鹹味。而這四種味覺,卻會經過接觸與訓練,慢慢增加接受的程度:以鹹味來說,所用的含鹽分的調味料越多,對於鹹味的耐受程度便會增加;也就是說,當我們食用同一種食物且份量相同時,如果使用的鹽量漸漸增加,所攝取到的「鈉」及「氯」相對的也增加,但我們的味覺感覺可能是相同的。
小朋友在開始接觸食物,主要來自於主要的照顧者,例如父母、爺爺、奶奶、保母、育嬰人士、更甚至是外傭,此時小朋友們並沒有自己選擇食物的能力。就算等到孩子稍微年長後,大多也是接觸自己熟悉的食物,所以平時會出現在他身邊的食物,即成為其第一順位會選擇的項目。如果寶寶在剛開始接觸的就是口味偏重的食物,則日後飲食偏好這類食物的機會就越高。
攝取過量影響身體健康
至於這些重口味的食物對寶寶的健康有何影響呢?若是調味料的使用較多,相對的像是「鈉」的攝取量也會隨著增加,而「鈉」與身體中的液體及血壓平衡有密切的關係,當我們攝取高鈉的飲食後,體內的細胞就會出現脫水的現象,進而產生口渴的感覺,此時血壓也會上升,造成高血壓的情形。
另外像是油炸及含糖量高的食物,使得熱量攝取過多,漸漸形成肥胖的體型,而與肥胖相關的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脂、痛風等也隨之上身,這些問題是關心孩子們健康的家長不能不注意的。
從小養成好的飲食習慣
寶寶的口味是漸漸養成的,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可以減少日後慢性病的發生。雖然重口味的食物不建議經常食用,但是很可能出現在寶寶平日的飲食中;所以建議家長們,適當的搭配一下菜色的做法,如果餐桌上有口味重的菜色,可搭配一些清炒、涼拌、燉或是滷的菜色,使口味能更加平均。且幫寶寶夾菜時也能以清淡的菜色為主,重口味的菜色為輔,就不必為如何選擇菜色大傷腦筋了。

 

 
(取材自育兒生活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4/mamabox/s4baby01_28.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