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4日 星期五

便秘寶寶如何吃?

便秘在嬰幼兒時期是常見的問題,然而便秘並非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症狀。
嚴重便秘更可能造成幼兒生長發育的阻礙,因此每位家長都應重視嬰幼兒便秘的問題。飲食在慢性便秘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飲食治療是所有便秘治療方法中最有效的方法,本篇要告訴您便秘寶寶應該如何吃。
一般家長都認為寶寶一定要每天排便才算正常,否則就代表有便秘的問題。但有部份家長卻相反,寶寶便秘情形已嚴重到每當大便時就害怕,並且哭鬧不休,甚至有血便情形,才想到要就醫,其實上述情形都是不正確的。 便秘在嬰幼兒時期是常見的問題,然而便秘並非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症狀。雖然如此,一旦寶寶有便秘問題,也會嚴重困擾家長,其對寶寶更是一種折磨。另外嚴重便秘更可能造成幼兒生長發育的阻礙,因此每位家長都應重視嬰幼兒便秘的問題。飲食在慢性便秘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飲食治療是所有便秘治療方法中最有效的,另外規律的用餐時間、適量水分的攝取及運動也是相當重要的。

1.
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
不當的飲食習慣是造成寶寶便秘的主要原因。寶寶成長至六個月大時,是添加固體食物的時機,之後如果寶寶仍過度依賴母奶或配方奶粉,隨著年齡的增加便秘的機率相對提高。另外偏食及飲食過度精緻化(例如:不吃青菜),也是造成便秘重要的因素,唯有飲食習慣的改變,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才是解決便秘最有效及根本的辦法。
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包括:全穀類、蔬菜類、水果類、堅果類及莢豆類等,纖維的攝取在質及量上都相當重要,一般兩歲以下纖維的建議攝取量為每日5公克,兩歲以上的幼兒每日建議攝取量為年齡加5(例如:4歲幼兒每日建議攝取量為9公克)。
纖維的攝取越多越好嗎?
嬰幼兒纖維的攝取並非愈多愈好,因為過量纖維質的攝取,可能影響礦物質(例如:鈣、鐵、銅、鎂、磷、鋅)的吸收,但高纖維飲食中同時富含多種礦物質,因此較少出現缺乏的情形。

2.
適量液體的攝取:
適量水份的攝取是必要的,幼兒水分攝取建議量約每日1000C.C左右,水份的需求依體重的不同而有差異。高纖維的攝取,若未搭配足量水分的攝取,反而容易引起腹脹及便秘。水分的來源包括:飲料、湯品、牛奶、蔬菜及水果等,開水的攝取建議在餐與餐之間,另外早上起床用餐前及睡前喝水對排便都是有幫助的。

3.
益生菌的攝取:
研究顯示益生菌的攝取,有助於維持腸道健康及改善便秘問題。

4.
增加活動量或運動:
適度的活動或運動可有效促進腸道蠕動,解除便秘情形。

5.
養成良好排便習慣:
若一星期排便頻率少於三次,其便秘情形相對增加,因此應鼓勵幼兒每日養成飯後蹲坐馬桶的習慣,且每次蹲坐時間最好在五分鐘以上,使幼兒有充裕時間排便。

資料來源:臺大醫院營養師 翁慧玲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nanny-diary/article?mid=962&prev=1065&next=892&l=f&fid=12






************************************************************************
育兒小錦囊-- 廁所篇
關於尿尿

寶寶還不能控制膀胱,隔一陣子就會尿一次,如果沒有伴隨解便,大約 3~4小時換一次尿布即可。
有些時候寶寶的尿會帶一點紅紅的,有時呈現橘紅色或粉紅色,通常是因為身體正常代謝出來的「尿酸鹽」結晶所造成,若不放心可把尿布拿給醫生看。一般寶寶血尿的情形較少見,如有發生則問題可能很嚴重,須由醫生診察。
有一些小女嬰受到媽媽賀爾蒙影響,會有陰道出血或乳房腫脹的現象,也不用太過擔心。
寶寶的尿若有怪味道,則有可能表示-
尿布太久沒換,此時只需勤換尿布即可改善。
尿尿濃度太高或茶色尿-表示寶寶的水分不夠,可以增加奶量,或在兩餐之間讓寶寶喝一點水。
脫水-如果寶寶尿布一直是乾的,尿尿很少,而且寶寶看起來不太好,則須盡快就醫。


關於便便
寶寶一天解便的次數不一定,通常新生兒兩星期內,每次進食完即會解便,這是正常的反射情形。所以此時注意寶寶大便性質比較重要!
吃母奶的寶寶便便-顏色由黃色到金黃色,泥狀略帶水,味道似發酵的牛奶。
吃奶粉的寶寶-顏色由黃白色到淡棕色,綠色便的情況也較常發生,較不帶水,味道較臭。
平時應仔細觀察寶寶排泄物的形狀、顏色、氣味及排便量,以初步預防腸胃道疾病。
健保手冊內有附上一張大便辨別卡 ,可以作為初步的參考。
如果覺得寶寶的便便有異常情況,可以在就醫時一起帶去,供醫生作參考。

腹瀉
腹瀉的觀察:以其氣味及性質為主,而不以次數定論 !
腹瀉的原因其實是相當多的:
飲食方面:如 飢餓、過度餵食、牛奶過敏,牛奶沖泡太濃
藥物方面:因使用抗生素而改變菌叢,或瀉劑化學藥劑的直接作用。
感染:如由病毒或細菌等引起之腸炎。
其他:先天性構造異常等問題。
如果是輕微腹瀉,糞便的樣子較平常稍微稀一點,寶寶也沒有不舒服的情形,可以將牛奶泡淡一點,再觀察即可。
需要送醫的情況:
便便 次數多到會有脫水的現象-寶寶口唇很乾,眼睛有一點凹陷皮膚非常乾燥,尿液非常少。
寶寶精神活力不好。
寶寶呼吸急促,這可能表示寶寶體內電解質有所改變。
便便的形式:寶寶便便雖然不是很水,但是好像有夾帶著像鼻涕一樣的黏液,或者甚至有點血絲的物質;尤其有伴隨發燒,則需盡快就醫。那有可能是像大腸桿菌、沙門氏桿菌、傷寒痢疾等等的感染,它們會侵害腸黏膜,甚至造成敗血症的情況。
腹瀉寶寶的照護筆記:
症狀改善 36-48hrs後,可逐漸恢復由半奶至全奶。
勤換尿片,便便後應用清水清洗臀部。
每次沖泡牛奶前或處理排泄物後應確實洗手。
注意保護局部皮膚的乾燥與清潔。 有時候腹瀉之後,會在屁股附近產生溼疹,可依醫師指示用藥。

便秘
每個寶寶的便便次數不一定,也不一樣。一天兩三次到兩三天一次都算是正常的,問題是如果便便的樣子太軟了或者是太硬了,那就不對了。
便秘的型態:
一天一次但便便太硬。
兩三天都不大便。
寶寶在預用力解便的時候造成他的痛苦,甚至肛門受傷,造成所謂肛裂的現象。
所以它並不是要好幾天大一次才叫便秘。大便的樣子不對,造成排便的困難的,都稱為便秘。
便秘的原因:
腸胃蠕動遲緩。
牛奶沖泡太淡。
先天性構造異常等問題。
寶寶便秘的處理方法:
沖泡奶粉時應依照各家奶粉廠牌的建議方式沖泡。
不要自行將奶粉泡濃來治療便秘,這麼作會使寶寶的腎臟負擔加重。
可以在餐與餐之間,讓寶寶喝一些水。
嬰兒按摩也可以使腸蠕動增加,改善便秘。
用溫度計抹一點凡士林來刺激肛門,但是若沒有把握則不建議用此方法
就醫,尋求專業協助。不可自行給寶寶服用藥物或使用甘油球通便
如果寶寶腹脹不適,可以用一點薄荷油擦在肚臍周圍附近的皮膚,但並不建議常常使用。最好還是找出腹脹的原因,對症下藥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tina-jang/article?mid=227&prev=228&next=70&l=f&fid=30






***************************************************************

改善兒童便秘 飲食新選擇  
 隨著飲食習慣西化的改變,加上生活節奏加快,學齡前和學齡兒童中,每三至四個就有一個有便秘問題。最近有研究資料顯示,醫院求診的兒童中約25%有便秘的問題。營養門診中也常有因偏食或飲食攝取不當而導致的兒童便秘問題。 兒童便秘該如何解決?因此下列將說明其發生原因及改善方法:
排便的生理

1.
大腸蠕動:腸內的糞渣,會藉由大腸之推進蠕動波而推向直腸到肛門。而大腸之蠕動會受到食物及情緒、運動、藥物等影響。
2.
肛門括約肌:當糞渣到達直腸,會因撐脹直腸而刺激肛門「內括約肌」舒張,使糞便進入肛管而產生排便感,此時藉著肛門「外括約肌」之隨意的控制,而可排出或忍禁。 
兒童便秘的定義,主要有三個特點

1.
糞便質地過硬
2.
解便困難
3.
排便次數減少,每週少於3
宿便的定義較不明確,但有一特點,長時間每天每公斤體重排便量小於 5 公克,就有宿便的可能性。
兒童便秘的基本原因
1)病理上可能的原因:結腸對水分的再吸收增加,使大便變硬或感覺或運動神經的不正常,亦可導致排便之失常而造成便秘,例如:脊柱裂、巨結腸症、甲狀腺機能低下症、早產導致之神經不成熟等。
2)飲食攝取之因素:兒童便秘的大多數原因為飲食不當,包括攝水量不足,喜吃油炸或速食品,因此攝食過多高蛋白、高脂質及精緻之食物,而攝食過少纖維質、澱粉及天然粗糙之食物(如蔬菜、水果、五榖),且水份飲用也不夠;以致大腸內糞渣體積不夠,不易刺激便意,滯留大腸內使水份再吸收增加,致大便變硬而造成便秘。
3)胃腸蠕動較慢:也是便秘常見的原因。缺少運動會減緩胃 腸之蠕動;情緒低落也會抑制胃腸蠕動;常餓 肚子缺乏食物刺激腸道蠕動也是因素;但有 的跟個人體質有關,故往往便秘也會有家族 史,但仍可藉由飲食習慣的糾正而獲致改善。
4)如廁習慣不良:因為一些事件而自主性閉便,例如上課來不 及、教室規則、只顧玩耍、反抗排便訓練、渴 求關心、肛裂疼痛,而使大便忍住不解,久而 久之排便刺激的反射就會減低,如此日久即成 便秘。
如何預防及治療便秘
1.多吃纖維質之飲食習慣:
粗製又含纖維的食物,如粗穀、堅果、水果及蔬菜,不僅可消除便秘還可控制體重。足夠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有益菌的生長,同時可以在腸內吸收水分,使糞便體積增加,刺激腸道蠕動,利於排便。攝食纖維質食物,例如各種蔬菜及水果(如木瓜、香瓜、香蕉、蕃茄、桃 子、柑橘、奇異果)以及五穀(尤其是全麥或 糙米),都有軟便的效果,黑棗汁效果也不錯; 同時減少高脂高蛋白的食物。每天至少服用五份以上纖維豐富的食物,例如新鮮的水果、蔬菜、麥麩、全穀類早餐食品和乾果,乾果包括葡萄乾、黑棗、豆子和花生等。吃較多的纖維質,需搭配足夠的飲水,才能改善便秘。
2.細嚼慢嚥:注意自己吃飯的速度。慢慢咀嚼對正常消化很有幫助,也能改善便秘。
3.別吃太飽: 兩餐之間多吃健康而少量的點心就會舒服多了。也就是說,每隔數小時吃點東西,這樣能在兩餐之間保持體力,並維持健康的消化功能。 
4.避開精製食品或加工食品:
一但飲食中刪減了這類食物,可逐漸減少肥肉與油炸食品的攝取。這些都是造成便秘的元兇。 
5.少喝碳酸飲料: 碳酸飲料含有大量的人工作料,通常也都是不健康的。汽水又含有人工代糖以及咖啡因之類的東西,都會增加排尿的次數並吸取你體內珍貴的水分,而使便秘惡化。
6.在食物中加添有助消化的物質: 用大量的水搭配纖維補給品,或吃一些含五穀及酸奶 (優酪乳中含量很高 ) 之類的食物。以優酪乳代替乳製品,尤其是有乳糖不耐症而不能喝鮮奶的人,可以喝優酪乳或吃優格,以增加鈣質攝取。可以用黑棗汁,黑棗汁刺激腸蠕動的效果更強,不過也要注意用量,從少量約每天五十西西開始增加,以免腹瀉。適量使用寡糖:因為寡糖可以促進腸內有益菌的生長,有利於便秘的紓解。不過切記從少量(每天五公克以內)開始增加,找出適合自己的分量,以免過量發生腹瀉。
7.養成定時上廁所的習慣:
如果小朋友早上趕上學來不及上廁所,可以把習慣改成每天晚上,而且要解乾淨。久了養成固定時間大號的習慣,便秘自然就改善。想上廁所時便立刻去做,如果你拖延了這種感覺,直腸就會緊縮。
8.多喝水及適當的運動:
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腸胃的蠕動,幫助大便的排出,另外多喝水,也可以幫助讓大便蓬鬆,都對緩解便秘很有幫助。運動,每天至少走路三十分鐘,可以幫助排便的習慣。規律的運動可以增進身體機能,腸道活動也會受影響,同時可放鬆心情,有利於腸道的蠕動及腸內有益菌的生長,壓力會殺死腸內有益菌的。足夠的水分:當人體水分不夠時,大腸會多吸收一些水分以補充不足的部分,不論用其他的任何方法,喝足夠的水分必定是解決便祕的第一重點。也可在起床空腹時喝一杯冷水,具有利便的效果。一天至少飲用6-8杯以上的水。
9.藥物:
(1)
對腸道蠕動較慢者,可加促進蠕動的藥物,以促進糞便排出。
(2)
對長期便秘者,可以軟便劑控制數週以利解便。
(3)
對急性解便困難時,可以灌腸或塞肛劑處理, 以助積便排出。
治療便秘是需要時間的。在改變生活方式後,如果不正常情況仍然持續達好幾個星期,便應看醫生了。


膳食纖維的食物來源
穀 類
各種全穀類、麥片、糙米、薏仁、蕎麥、燕麥
豆 類
()豆、莢豆類、毛豆、乾豆類(紅豆、綠豆)
薯 類
芋頭、地瓜 馬鈴薯
蔬菜類
黃秋葵、牛蒡、菜豆、蕃茄、菇類、蕃薯葉、豌豆莢、紅蘿蔔、洋蔥、木耳、花椰菜、甜菜、蘆筍、
水果類
香吉士、香蕉、葡萄柚、奇異果、黑棗、西洋梨、芭樂、柳丁、木瓜、蘋果、梨
海藻類
海帶(昆布)、裙帶菜、海苔


改善兒童便秘食譜舉例
餐次
食譜
早餐前
1 300 c.c. 溫開水
早餐
全麥高纖麵包1+低脂起司1+優酪乳1
兩餐間
1 300 c.c. 溫開水
午餐
五榖飯(或糙米飯)1+主菜(配菜同原來)+青菜2+1份高纖 水果
兩餐間
1 300 c.c. 溫開水+1份高纖水果
晚餐
五榖飯(或糙米飯)1+主菜(配菜同原來)+青菜2
晚餐後
散步15-30min
睡前
黑棗汁1300 c.c.+ 1份高纖水果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tina-jang/article?mid=479&prev=827&l=f&fid=30







********************************************************************************

寶寶便秘的應對方法

【文/李佩璇】 找出寶寶解便的習慣
由於嬰幼兒的腸胃發育還沒成熟,排便不順也無法以言語表達,潘俊伸醫師建議家長要觀察和記錄寶寶的成長情形。從出生開始,家長就可以準備一本專屬的筆記本,記錄孩子的排便情形。
累積一段時間的記錄後,就可以抓出孩子排便的習慣,像是一天大2至3次,通常是喝完奶後或是下午洗澡前等。大便的分量和狀態也是重點,可以從軟硬度 和顏色來做初步觀察,潘俊伸醫師表示,如果發現寶寶大便的次數變少、顏色變深,或是從糊狀變得形狀較完整,甚至變得較粗、較硬,都可能是便秘了。

便秘的可能原因
一般來說,影響到寶寶生理和心理的平衡狀態時,像是飲食和生活型態出現變化,這時候寶寶可能會突然便秘,通常在換奶和開始吃副食品的過度時期,較容易有便秘的情形出現。
當寶寶滿6個月之後,光喝奶已經無法滿足孩子的身體所需,就要開始添加副食品。潘俊伸醫師表示,寶寶吃副食品的情形會影響腸胃蠕動,有的孩子太晚接觸副食品,或是接受度不高、吃得少,還有挑嘴、只吃某些食物的寶寶,腸胃蠕動的情況較不理想,就容易出現便秘的情形。
成年人知道一天三餐定時定量對身體好,對寶寶來說也一樣,若孩子喝奶的量忽多忽少,也會引起腸胃蠕動不正常,變成便秘的原因。另外,孩子生病時必須服藥,有些藥品含抗組織胺成分,就會抑制腸胃蠕動;總而言之,吃藥和飲食不正常,是引起寶寶便秘的主要原因
嬰幼兒「嗯」不出來的反應和症狀
如果發現孩子的排便習慣和常態不同,或是好幾天沒有解便,家長先觀察是否有無故哭鬧、肚子脹或碰到肚子就反抗的情形,可能就是便秘。因為寶寶的肛門還沒成熟,還不懂解便的使力方法,所以便秘會先從寶寶腸子的不舒服反應出來,而不會看到他們很明顯用力在解便。
配方奶寶寶‧留意食欲和活動力
2至3個月大配方奶寶寶的大便,不像母奶寶寶是完全的糊狀,為比較成型的軟便,但基本上仍是「一整坨」的形狀。若小於5至6個月大寶寶的尿布上,出現小顆黑硬的小羊大便,或是一整條成型的糞便,潘俊伸醫師表示,這樣的大便都太硬了,表示孩子已經有便秘的情形。

配方奶寶寶一天大約會排便2〜3次,腸胃常常蠕動,糞便停留在腸道的時間不會很久,基本上不會有便秘的情形。如果發現大便開始變硬,或是有哭鬧及不喝奶的情形,更甚者連續三天都沒有解便,就要趕快帶到小兒科就診,以免寶寶肛門口的糞便變得太硬,造成腸子和肛門口的傷害。
便秘應該請醫師診療嗎?
嬰幼兒大約要2歲以後才能以蒸餾水或食鹽水灌腸,6個月以下的寶寶如果便秘,醫師會先以棉花棒刺激肛門口,幫助最硬的糞便排出;到了7至8個月大, 會試著以手撐開肛門幫助解便。潘俊伸醫師提醒,因為嬰幼兒的直腸和肛門都很脆弱,這些治療動作家長不能自己做,可能造成肛裂或直腸破損,還是要交給專業的 醫療人員
寶寶老是便秘?小心巨大結腸症
因為糞便到了直腸之後,無法刺激直腸的蠕動,寶寶沒辦法把糞便解出來,通常解出來的大便都會很粗,或者堆積在肛門口而無法排便。如果寶寶有便秘的情形,通常醫師會做肛門的指診,確認肛門的收縮情況,如果確認罹患巨大結腸症,就要儘早開刀治療,以免影響寶寶長大後的排便。
重視水分的攝取
在寶寶以奶水做主食時,不需要額外補充水分,但開始吃副食品之後,就必須留意孩子每天喝的水量。潘俊伸醫師認為,嬰幼兒整天喝水的量,要跟喝奶時攝 取的量相當才足夠;舉例來說:寶寶的體重每增加一公斤,就要多喝80〜100c.c.的奶,因此8〜9公斤的寶寶一天就要喝800〜900c.c.的水, 總而言之,每天喝奶加上水的量必須足夠。也可以觀察換尿布的次數和重量,一般9個月大的寶寶一天要換5至6次,如果發現尿布次數減少、摸起來輕輕的,就是 水量攝取不足。

引導寶寶養成定時解便的習慣
到了寶寶9至10個月大,大便開始變得比較硬,需要確實的放鬆外括約肌才能解便,大便時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潘俊伸醫師表示,家長自己在上大號時, 可以讓寶寶在旁邊坐小馬桶,讓他慢慢習慣坐著上大號。或是在差不多要大便時,讓寶寶包著尿布,抱著孩子讓他做屈膝的動作,像坐在馬桶上大便的姿勢一樣,這 種姿勢肛門括約肌比較容易放鬆。配合寶寶的排便時間,抱著孩子做這個動作,慢慢的他就知道,做這個動作就是要便便了。

【完整內容請見2012年6月號《媽媽寶寶雜誌》;訂閱媽媽寶寶雜誌電子版】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9787&prev=19820&next=19780&l=f&fi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