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1月24日 星期四

吃蔬菜、喝水習慣 從小養成


小心中毒 6月以下嬰兒別喝水
腎功能發育不全 醫師:只需餵奶水
【甯瑋瑜、劉怡女╱綜合報導】外電報導,每年夏季美國醫院都會接獲嬰兒水中毒病例,為此美國醫師呼籲,不要讓六個月以下的嬰兒喝水,因這些寶寶腎臟功能尚未發育完全,過多的水份可能會稀釋他們血液中的鈉離子,出現可致死的水中毒。國內醫師表示,六個月以下嬰兒僅需喝母奶或配方奶水,不需餵開水。
不可不慎
路透報導,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兒童中心的急診部門,每年都會接獲三至四名嬰兒水中毒病例,該部門建議不要給六個月以下的嬰兒喝水。
鈉離子流失可致死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兒童中心急診醫師安德斯安德斯表示,人體攝入過多水份,會稀釋血液中的鈉離子,嬰兒因腎臟功能尚未發育完全,無法盡快排出體內過多水份,有可能致使水分在體內累積到危險程度,引發納離子流失,出現腦部功能異常、易怒、想睡、體溫過低、痙攣等水中毒症狀,嚴重者可致死。
安德斯表示,雖然水中毒的嬰兒,在經由妥善治療後,通常不會留下後遺症,但最佳預防之道,就是別讓他們喝水,讓他們多喝母奶或配方奶水。
國泰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沈仲敏說,嬰兒若喝過多水,確實可能造成體內鈉離子過低,發生水中毒。馬偕醫院小兒科主任李宏昌說,早年曾接獲寶寶水中毒病例,「寶寶的阿嬤認為應多喝水,拼命灌水導致。」
奶水稀不會水中毒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部主任陳中明說,未滿六個月的嬰兒喝母奶或配方奶即可,不用喝水,「只要寶寶按照時間喝奶,不會缺乏水分,不需喝水。」
陳中明說,臨床上雖有糊塗媽媽泡配方奶時,不小心加入較多的水,使得奶水變稀,這不會導致水中毒,但有可能造成營養不夠或便秘。沈仲敏說,六個月以下的嬰兒,若被餵食喝太多的水,有可能會因此喝不下奶水,無法攝取充足的營養。
嬰兒補充水份注意事項
6個月以下嬰兒不給予水分,給予母乳或配方奶即可
.配方奶不可過度稀釋,以免誘發嬰兒便秘等腸胃不適
6個月以上、1歲以下已吃副食品的嬰兒,可少量喝水
.嬰兒生病,絕不灌水或到藥局打點滴,因腎臟尚未發育完全,無法排出體內過多的水份
.若嬰兒出現因喝水過多,導致痙攣、嘔吐、意識不清等疑似水中毒症狀,盡速就醫
資料來源:李宏昌醫師、沈仲敏醫師、陳中明醫師





*********************************************************************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 麥素英
水分是身體不可或缺的一種成份,它可以幫助食物消化、促進腸胃蠕動,也可以調節體溫、防止便秘、排除廢物等;而蔬菜中富含纖維質、維生素及礦物質,可以促進腸胃蠕動,並改善便秘現象,因此,適當補充水和蔬菜對寶寶是很重要的。

根據醫學統計,學齡前幼童到國小一、二年級學童,容易有便秘方面的困擾;其中大部份的原因是因為感冒所引發的腸胃症狀,而這個症狀在感冒的妥善治療後應該就會有所改善。但是,如果家中的小朋友平時就不愛吃青菜,而且飲水量也少時,便秘的症狀可能就會持續的發生。


嬰兒比成年人體內含有的水分比例更高(約佔體重的75%以上),因此需要更多的水分補充;有些食用母奶的寶寶會出現黃疸的情形,由於喝母奶的寶寶每日吸奶量較不容易計算,所以可以在每次餵食母奶之間,給予開水來補充足夠的水分,以減輕黃疸的症狀。而嬰兒出生後至滿一歲的階段,因其口腔功能及腸胃道機能尚未發育完整,所食用的食物大多來自液體類或半固狀類的食物,含水量較高,對於水分的攝取較不容易出現不足的現象。


適合寶寶食用的蔬菜湯汁
讓寶寶還在幼兒期時就多接觸開水及蔬菜,可以降低日後產生的排斥感,以下的蔬菜食譜不但可以讓寶寶增加蔬菜的攝取量,也可以額外攝取水分喔。


(一)菠菜胡蘿蔔湯汁
適用年齡:6個月以上
材料:菠菜80公克、胡蘿蔔20公克
做法:1.將菠菜及胡蘿蔔洗淨後,菠菜切成段狀,胡蘿蔔切成片狀備用。
   2.將鍋中放入適量的水燒開,再將菠菜及胡蘿蔔煮至軟熟。
   3.最後撈出菠菜及胡蘿蔔,待湯汁變涼後即可餵食。
功效:蔬菜湯汁可以讓寶寶及早接觸蔬菜的原味,減少日後的排斥感;而湯汁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提供額外的水分補充。
熱量:5大卡



(二)蔬菜海鮮羹湯
適用年齡:10個月以上
材料:蛋1/4個、旗魚肉30公克、莧菜40公克、香菇2公克、鹽少許
做法:1.將莧菜洗淨後切成小段狀;香菇泡水至軟再切成細末。
   2.旗魚肉切成小丁狀備用。
   3.鍋中放水,先將莧菜及旗魚肉煮熟。
   4.再放入香菇及蛋液煮至全熟,最後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蔬菜類及蛋白質類的食物相互搭配不但可以增加營養量,也可以降低蔬菜的草腥味。以蔬菜湯的方式供應同時能補充適量的水分。
熱量:65大卡


適量補充有益健康
水分不足會影響寶寶正常排便及生理機能,若不能確定寶寶的飲水量,可以幫他準備專用杯或水壺,來紀錄一天的喝水量。有些小朋友不肯喝白開水,雖然可以暫時用果汁代替,但果汁畢竟含有甜味及熱量,長期飲用會讓孩子習慣只喝有味道的水,而忽略了白開水的重要性,其實只有白開水才能真正達到改善口渴的現象。


還有由於水分的飲用是在正餐以外的時間補充的,如果寶寶在專心的進行日常活動時,可能會忘了喝水;或是害怕常上廁所而減少飲水量,所以家長及老師都應提醒孩子要適時的補充水分。
蔬菜類的食物在製作時可先選用菜葉的部份,或是使用瓜類或根莖類蔬菜給予幼兒食用,以減少粗纖維難以咀嚼的問題。而在烹調前切得越細、烹煮時煮的越久就越容易下口,但相對的營養素流失量也越多,所以建議家長們每次的製作量不要太多,以新鮮供應為主要原則。


許多寶寶都有不吃青菜的問題,家長們千萬不要認為孩子只要多吃高蛋白的食物就夠了,不同的食物有其特有的營養成分,因此肉類或是水果類食物是無法取代蔬菜類食物的。另外寶寶的牙齒有齲齒或是掉落的情形時,也會減少他們對蔬菜類食物的接受性,所以平時多注意幼童的口腔清潔也是很重要的喔。

(取材自BabyLife育兒生活雜誌)








*******************************************************************************

灌果汁、零蔬菜 孩子膳食纖維不夠啦!
2012/12/25
【聯合報╱陳姿樺/台東基督教醫院營養師】
 可能正值發育期的關係,小明(化名)的胃好像破了個洞,無時無刻都在找尋食物。
每天放學衝回家的第一句話不是叫媽媽,而是叫肚子餓,而且無肉不歡,蔬菜連碰都
不碰,倒是飯後果汁可以連喝好幾杯。
小明的行為讓媽媽有些苦惱,水果可不可以取代蔬菜?蔬菜、水果同樣含有維生素及
礦物質,但在營養成分上屬於不同的類別。
水果的熱量是蔬菜的23倍以上,兩者的膳食纖維含量上也有很大差異,同樣100公克
,金針菇的膳食纖維含量是木瓜的1.7倍。
膳食纖維分為水溶性纖維及非水溶性纖維。水溶性纖維會吸收水分,如果膠、植物膠
、寡糖、黏質物等,在充足飲水狀況下,可以增加糞便柔軟度;但是水分攝取不足時
,糞便內水分反而會因水溶性纖維過度吸收而變硬,這也是傳統觀念認為蘋果會止瀉
、甚至便祕的原因。
非水溶性纖維 可增飽足感
非水溶性纖維的主要成分是人體難以消化吸收的多醣體,如木質素、植物表皮質、半
纖維素等,除了可增加飽足感,比起一般缺乏纖維的精緻飲食,更可以增加糞便體積
、刺激便意產生、減少糞便在腸道滯留時間,進而避免糞便被腸道菌繼續作用。
肝細胞將部分「膽固醇」製成膽酸,可幫助脂肪消化,消化後藉由腸肝循環,把膽酸
重新吸收到肝臟,再次利用。
膽酸停留在腸道的時間不可太久,否則會被腸道細菌分解成對人體不佳的次級膽酸。
水溶性纖維由於結構的關係,會與腸道中的膽酸、金屬離子等結合,然後和糞便一起
排出。
水溶性纖維 可降膽固醇
增加水溶性纖維的攝取,可減少膽酸在腸道滯留時間,也可增加膽酸由糞便所排出的
量。
膽酸排出的機會一旦增加,會促使肝細胞重新吸收膽固醇、重新製造成新的膽酸,這
就是水溶性纖維有益降低膽固醇的原因。
胰島素會重複把血管裡的血糖帶入細胞內,當血糖上升過快,身體為了平衡,會馬上
分泌比平常多的胰島素,把血糖抓進細胞。
以一般正常飯菜飲食及含糖食品來比較,天然飯菜的分子結構都較大,消化時間會比
較長,血糖上升速度緩慢,只需少量胰島素就可以依序把血糖帶入細胞內。
但當我們食用添加單、雙糖食品,如含糖飲料、糖果等,因為糖分子小,消化吸收快
速,造成血糖快速上升,此時身體為了避免高血糖狀況,會分泌比平常更多的胰島素
把血糖帶進細胞內。
減緩食物吸收 助血糖穩定
所以,有時正常飯菜及含糖飲料在熱量是相同的,卻因為後者添加了單、雙糖,促使
胰島素分泌增加,血糖降得比正常飲食快。當血糖下降時,人體本能再度覺得飢餓,
想要進食。
水溶性纖維因為結構難分解且帶有黏附性的特質,使食物在腸胃消化吸收的速度較慢,
因此可以延緩血糖上升速度。
衛生署建議成人每日攝取膳食纖維量在2030克為佳,對於水果及蔬菜攝取,新鮮烹
調一定會比榨汁過濾還來得有營養價值。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proxy/AVvXsEgAPE_2DAvEN-OhkS8mRDNyjYS3ZMfA1WWHzSlqhDQ5bioI2AelLwvUC7qsCtHVt1e3JQ4-k75RDuj75Fg-omvFWM6JURd1ocTGsu4ma-10KG_4XJp0XCOC5Cq0GHUsaLw-cdK_uk1h_Hx_ZMDYAInKsl9lGYf_J1p8Q_GhysZPFmrHB0c=


Power By udn.com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8246&prev=18347&next=18199&l=f&fid=28






*****************************************************************************

不吃蔬菜的孩子
家有挑食小鬼頭,不愛吃青菜只吃肉,怎麼辦?
卡通裡,大力水手卜派奮不顧身,衝到又高又壯的惡棍笨驢前,試圖拯救他瘦弱的
女友奧莉薇,但他卻因矮小體弱,被打得七暈八素,幸好總在最後關頭,他吞下罐頭菠
菜,瞬間精力百倍,一拳把笨驢打飛,從此和奧莉薇過著快樂的日子。
每當孩子拒吃蔬菜時,父母常搬出大力水手的故事,告誡他們「要吃蔬菜才能像卜
派一樣力氣大喔!」不過這招並非總是管用,蔬菜仍像燙手山芋般被推開,傷透父母腦
筋。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健康科學中心小兒科助理教授蘇珊強納森認為,小朋友利用聞、
舔、吃等感官經歷體驗不同蔬菜,就算他們一時覺得難吃而把菜吐了出來,也無傷大雅
,「就把這種行為當成孩子探索食物的過程吧!」
儘管如此,從小培養吃蔬菜的好習慣,對孩子的身體、心智健康都有益處。針對排
斥蔬菜的小朋友,專家有7個好點子,讓孩子愛上蔬菜。
點子1:化整為零
大蒜、韭菜、洋蔥等被孩子稱為「好臭」的蔬菜,卻是抗菌、抗氧化、抗癌的好食
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營養師許雲卿建議,可將蔬菜剁碎後加進孩子常吃的肉
類,或和入絞肉包進餃子裡,讓討厭的蔬菜化為無形,輕鬆入肚。倡導蔬果養生的生機
飲食專家劉湘琪則將蔬菜搗成泥狀和入麵粉中,製成各式糕點,或加入味道香甜的蘋果
、檸檬或優酪乳,打成精力湯,孩子都搶著喝。
換個烹調方式,也吸引孩子注意。將帶酸味的熟爛番茄換成生番茄切片夾入三明治
、軟爛黏稠的燉煮茄子炒得油亮後,孩子就肯嘗試。
此外,勸孩子嘗試新蔬菜時,最好以他們愛吃的青菜為主,新菜從一湯匙開始,逐
漸增加數量,讓孩子多吃不同蔬菜,攝取各種營養。
點子2:變更上菜順序
面對不吃的蔬菜,孩子常以「吃不下」的理由,在餐桌上耍賴,馬偕醫院營養師趙
強就不給兒子推托的機會。
他兩個兒子的飲食習慣大不同,哥哥愛吃蔬菜不愛肉,弟弟正好相反,因此每當用
餐時,趙強總先替他們盛好飯菜,蔬菜哥哥的碗裡是一塊肉,肉弟弟卻是整碗青菜,兩
兄弟必須先吃完眼前的食物,才能再夾其他東西,時間一久,兩人便養成不挑嘴的好習
慣。
提供多樣蔬菜,讓孩子覺得每一口都新鮮。許雲卿建議,每餐可提供3種以上蔬菜,
以汆燙、翻炒、入湯等各種烹調方法變化,讓孩子依照喜好自行組合,並把蔬菜放在最
上層,讓他們優先吃到蔬菜。
點子3:發揮創意
孩子對過多的教條易生反感,寓教於樂較能輕鬆習慣吃蔬菜。小朋友通常不喜歡的
青花菜,卻是趙強的兩個寶貝兒子的最愛,趙強認為,兒子們把青花菜稱為「小樹」,
從小對它產生親切感,大大抵銷青花菜口味生澀的不討喜之處。
說故事也能讓孩子對蔬菜留下好印象,許雲卿就常和兒子聊起兔子吃紅蘿蔔的童話
,從此家裡就常出現「媽咪,今天我要吃『兔子菜』」的對話,紅蘿蔔突然變得炙手可
熱,兩個兒子都搶著吃。
再不然,把蔬菜變零嘴也是個好主意。劉湘琪在兩個兒女上幼稚園時,便有計劃地
把小黃瓜、紅蘿蔔、芹菜等可生吃的蔬菜切成細長條,供孩子隨時用手抓來吃,青脆的
口感類似餅乾、洋芋片等零食,不但能滿足他們隨時想咀嚼的快感,還可藉此培養吃蔬
菜的好習慣。
點子4:帶孩子上市場
美國飲食協會發言人哈里斯指出,孩子樂見自己所選的菜色搬上桌,因此帶孩子一
塊兒採購蔬菜、烹飪時讓他在旁幫忙挑菜,能讓孩子有參與感,並覺得自己的意見受到
尊重,自然而然,在餐桌上開心地就把筷子伸到「我挑的」蔬菜盤裡。
專家甚至建議,若陽台上有足夠空間,不妨打造自己的菜園。對孩子來說,看著蔬
菜從播種、發芽、成熟,直到採收,不但是很好的生態教育,他們更對採下的蔬菜變成
桌上佳餚充滿成就感和好奇心,一定吃光光。
點子5:以身作則
劉湘琪觀察,小朋友不吃蔬菜,通常是因為父母也不吃。
國外曾用切薄片的紅色彩椒,實驗孩子吃蔬菜的情況,結果研究人員連哄帶騙、威
嚇利誘,都比不上父母以身作則,親自吃一口蔬菜的效果好,「其實有的蔬菜我也不愛
吃,但絕不會讓兒子知道,」趙強悄悄透露。
點子6:給點掌聲,但不能用「騙」的
當孩子勇於嘗試新的蔬菜,或把原本不愛的菜色吃完,別忘了給點掌聲,鼓勵他們
完成「不可能的任務」。不過切記,別以玩具或看電視的時間當成獎勵,這種本末倒置
的做法反而會培養出不健康的生活習慣。
不僅如此,更別「騙」孩子吃蔬菜,例如家長常對孩子說,「把這盤青菜吃完,就
可以吃冰淇淋。」但根據國外研究,這種方式不但無益於正確飲食習慣的培養,還無形
間傳達了「冰淇淋好吃,青菜難吃」的訊息,造成他們在心裡為食物畫分等級,往後反
而更討厭蔬菜。
點子7:和孩子一起吃
根據哈佛醫學院一項研究顯示,全家一塊兒吃飯時,孩子所吃的蔬菜份量,比他們單獨
吃飯時吃得多。讓用餐時間成為全家共享天倫的美妙時光吧!
例如烤肉聚會一片歡樂氣氛中,烤架上常見的青椒、金針菇、高麗菜、四季豆、茭
白筍,就算平日再怎麼排斥,孩子也能吃得不亦樂乎,趙強笑稱,增添生活情趣,常能
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他都用這個方法讓孩子吃進各種蔬菜,效果奇佳。
許雲卿營養師提醒,父母若使盡渾身解數,孩子仍不吃某些青菜,不必強迫他們一
定要吞下自己不愛的食物,可尋求其他種類的蔬菜水果,仍能補充各種維他命、礦物質
和纖維,培養孩子開心吃蔬菜的飲食習慣,比強調攝取單一蔬菜重要得多。
                                                                                     文.林慧淳 康健雜誌 101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8199&prev=18246&next=18198&l=f&fid=28






*************************************************************************
**********************************

兩道讓寶寶好入口的蔬菜料理
五彩蔬菜粥(適合9個月以上的寶寶)-提供寶寶均衡的營養固然重要,但也要挑起寶寶想
要吃的興趣,因此食物的外觀、繽紛的顏色是相當重要的。
1.白粥 1/5
2.胡蘿蔔丁10
3.綠花椰菜芽 20
4.番茄丁20
5.南瓜丁 30
6.黃肉地瓜30
作法:
1.先將番茄、綠花椰菜及胡蘿蔔洗淨。
2.將番茄燙熟,之後將其去其外皮,切小丁待用。
3.將胡蘿蔔切小丁。
4.將胡蘿蔔丁、綠花椰菜分別以熱水燙熟(且要燙軟),將其瀝乾水分,待用。
5.以剪刀取綠花椰菜尖端菜芽部分,待用。
5.將南瓜、地瓜洗淨後,去皮切小丁,之後以電鍋蒸熟,待用。
6.最後將上述材料加入白粥後,稍微滾一下,並加入少許鹽調味,即完成。

繽紛蔬菜鑲鮪魚(適合1歲以上的寶寶)- 番茄的茄紅素、小黃瓜的維生素C、胡蘿蔔的維生素A和鮪魚的DHA為寶寶的營養加分,蔬菜的繽紛色彩也能夠促進寶寶的食欲呦!
材料:
1.小黃瓜 20
2.胡蘿蔔 20
3.牛番茄() 1顆約90
4.無鹽(或薄鹽)水煮鮪魚 40
作法:
1.先將牛番茄、小黃瓜及胡蘿蔔洗淨。
2.將牛番茄去除中間的果肉,果肉切丁待用。
3.將胡蘿蔔、小黃瓜切末,待用。
4.將去除果肉的牛番茄、胡蘿蔔末、小黃瓜末及番茄果肉分別以熱水燙熟。
5.將無鹽鮪魚與燙熟的番茄果肉及胡蘿蔔末拌勻,填入挖空的牛番茄中。
6.以小黃瓜末點綴,即完成。

參考資料來源:
1.寶寶成長記-嬰兒期營養參考手冊,行政院衛生署。
2.營造孩子的健康人生-幼兒期營養參考手冊,行政院衛生署。
3.蔬果的農藥殘留與清洗,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4420&prev=14496&next=14419&l=f&fid=28







********************************************************************************
主題:讓寶貝愛上吃蔬菜
前言
「我不要~我不要吃紅蘿蔔~紅蘿蔔臭臭!」幼兒討厭吃蔬菜的情形相當普遍,任憑爸媽如何苦口婆心地勸導,寶寶就是不肯吃,面對這種抗拒情形,家長究竟該如何讓寶寶愛上吃蔬菜呢?以下就營養師的觀點來為爸爸媽媽一起想辦法,如何讓家中的寶貝們愛上吃蔬菜。
寶寶成長,蔬菜攝取不可少
寶寶成長需要多種的營養素,其中我們所熟知的蛋白質、脂肪及醣類外,微量元素,如礦物質、維生素也是不可少。蔬菜中含有多樣化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如深綠色、黃色、橘紅色蔬菜類(如胡蘿蔔、番茄)所含有的類胡蘿蔔素(β-carotene)對於寶寶的視力發展、牙齒骨骼的發育有所幫助;而綠色蔬菜及甜椒類、番茄則含有維生素C,能幫助鐵質、鈣質的吸收。而蔬菜中的膳食纖維除了可以增加腸道蠕動,幫助排便外,也能夠減少腸道中膽固醇的再吸收,以預防日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除此之外,蔬菜的五顏六色,並不是好看而已,而是代表著各種植物化學成分(又可稱植化素,phytochemicals),是植物在地球上為了生存不斷演化出來的自我防禦系統,近年來研究指出,各式各樣的植物化學成分具有不同的抗氧化、抗發炎、改善代謝及調節免疫力等保健功效。因此,當寶寶不再以母乳(嬰兒配方奶)為主食,可嘗試副食品以後,蔬菜的攝取是相當重要的。

要讓寶寶吃好蔬菜,就要知道如何挑選、洗滌及烹調
首先,購買蔬果的時候,請挑選符合時令的蔬菜,以避免過多農藥的殘留,此外也要選擇購買具有政府認證-吉園圃標章的蔬菜,有吉園圃標章的蔬果代表安全蔬果的意義,表示農民把握適時適地適種,合理病蟲害防治及遵守安全採收期三個達到農業操作之原則。
在洗滌蔬菜部分,蔬果因栽培方式的不同而有不同農藥的殘留,去皮往往可去除大部份的農藥。連皮食用的葉菜類,則必須靠清洗來去除殘留。研究顯示任何的清洗方法只能去除殘留於表面上的農藥,差別只在於水量的多寡及如何減少營養成分的流失。因此建議以清水浸泡片刻(5-10分鐘)再仔細沖洗是最好的方法。
在烹調方面,何種烹調方式才能夠保存蔬菜的營養價值,其實沒有完全能夠保留蔬菜所有營養素的烹調方法。研究指出,使用不用油炒方式的烹調法–水煮、蒸、微波和加壓來煮甘藍菜。其中水煮和蒸汽導致22~34%維生素的流失;微波和加壓烹煮仍可保留大部分的維生素C。另一篇研究則指出,胡蘿蔔和南瓜等用蒸、油炸、甚至生吃都不如用水煮來得健康。但有時仍要面對取捨哪種營養成份流失的難題。例如烹煮胡蘿蔔,可以讓胡蘿蔔中的胡蘿蔔素釋放,而攝取到豐富的胡蘿蔔素,但卻流失了多酚類;但若生食胡蘿蔔,雖然可保留多酚類,卻無法攝取到胡蘿蔔素。烹煮番茄雖能釋放番茄紅素,卻會破壞番茄中的維生素C
因此由上述的介紹可知,為了讓蔬菜中的營養素釋放,適度的烹煮是必要的(但要避免油炸),且時間不宜過長,以避免水溶性的維生素流失(如維生素C)。而在生食蔬菜方面,因為寶寶年齡較小,腸胃道的功能尚未像成人般健全,生食蔬菜,容易不消化;也為了食品衛生著想,建議爸爸媽媽為寶寶準備蔬菜時,還是以熟食蔬菜為主。
寶寶為什麼不喜歡吃蔬菜呢如何改善6撇步?
    蔬菜類食物烹煮後味道較為特殊,是許多寶寶不吃蔬菜的主因。而寶寶在一至三歲間,也開始會對食物產生喜好厭惡食物的外型、氣味往往會影響寶寶的食欲,如氣味較重的蔬菜(如苦瓜、菠菜、青椒及綠花椰菜等);氣味較強烈的蔬菜(如九層塔、青椒及芹菜等),或是外觀較不討喜的的綠色蔬菜。另外是否寶寶的咀嚼能力尚未成熟或不愛咀嚼。此外,寶寶的口味是由爸爸媽媽所培養出來的,因此若在添加副食品時,就沒有讓寶寶多嘗試蔬菜,那之後要讓寶寶多吃蔬菜則就有些困難了。
    要讓寶寶能夠喜愛吃蔬菜,就應該從添加副食品時就開始讓其嘗試吃蔬菜,讓寶寶能夠漸進式的習慣蔬菜的味道及氣味。在副食品的製作方面,在寶寶7-8個月時,應先以少量蔬菜泥(1-2湯匙)餵食,等寶寶9個月以後,改以剁碎形式供應蔬菜,善用不同烹調法,可製成蔬菜粥,蔬菜麵線糊等等。等到寶寶長牙後,有一定咀嚼能力時,則可讓寶寶嘗試吃細碎的炒青菜。重點是一定要避免較多粗纖維的蔬菜,以軟嫩的葉菜類為主,且應配合寶寶的咀嚼能力,由軟至硬。

那麼又有哪些撇步可以讓寶寶愛吃蔬菜呢?以下為一些小小建議:
1.       改變烹調方式:同樣的蔬菜可以利用不同的烹調法,做出不一樣的口感,要注意色香味的搭配呦!
2.       變化蔬菜的形狀:變化蔬菜的樣式,例如切成塊、丁、片、絲,或使用食物模型以改變形狀,形狀不同會可帶來不同的口感及風味。
3.       與喜歡的食物配合著吃:將不喜歡的蔬菜與喜歡的菜配在一起。開始的時候不要加太多,讓寶寶逐漸習慣其味道或質地。
4.       培養對蔬菜的認識及興趣:當寶寶較大時,帶領寶寶一起種植蔬菜,好比說培育豆芽菜和水耕蔬菜;也可讓其參與購買、製作蔬菜料理的活動;這些都能讓其多認識蔬菜,減少排斥,進而提高食用蔬菜的意願。
5.       以蔬菜水果當點心:當寶寶想吃點心時,不妨考慮蔬菜+水果。可加入不額外加糖的水果乾,如葡萄乾、藍莓乾等,增加寶寶對於攝取蔬菜的好感。
6.       以身作則:寶寶會藉由觀察,模仿照顧者及家人的飲食習慣,因此爸爸媽媽一定要以身作則,不要在寶寶面前批評或不吃某種蔬菜。對於寶寶不喜歡的蔬菜,可以吃給他看,鼓勵他、陪他吃,作為寶寶學習的好榜樣。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4419&prev=14420&next=14418&l=f&fid=28







*******************************************************************************

家有挑食小鬼頭,不愛吃青菜只吃肉,怎麼辦?

卡通裡,大力水手卜派奮不顧身,衝到又 高 又壯的惡棍笨驢前,試圖拯救他瘦弱的女友奧莉薇,但他卻因矮小體弱,被打得七暈八素,幸好總在最後關頭,他吞下罐頭菠菜,瞬間精力百倍,一拳把笨驢打飛,從此和奧莉薇過著快樂的日子。
每當孩子拒吃蔬菜時,父母常搬出大力水手的故事,告誡他們「要吃蔬菜才能像卜派一樣力氣大喔!」不過這招並非總是管用,蔬菜仍像燙手山芋般被推開,傷透父母腦筋。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健康科學中心小兒科助理教授蘇珊強納森認為,小朋友利用聞、舔、吃等感官經歷體驗不同蔬菜,就算他們一時覺得難吃而把菜吐了出來,也無傷大雅,「就把這種行為當成孩子探索食物的過程吧!」
儘管如此,從小培養吃蔬菜的好習慣,對孩子的身體、心智健康都有益處。針對排斥蔬菜的小朋友,專家有7個好點子,讓孩子愛上蔬菜。
點子1:化整為零大蒜、韭菜、洋蔥等被孩子稱為「好臭」的蔬菜,卻是抗菌、抗氧化、抗癌的好食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營養師許雲卿建議,可將蔬菜剁碎後加進孩子常吃的肉類,或和入絞肉包進餃子裡,讓討厭的蔬菜化為無形,輕鬆入肚。
倡導蔬果養生的生機飲食專家劉湘琪則將蔬菜搗成泥狀和入麵粉中,製成各式糕點,或加入味道香甜的蘋果、檸檬或優酪乳,打成精力湯,孩子都搶著喝。
換個烹調方式,也吸引孩子注意。將帶酸味的熟爛番茄換成生番茄切片夾入三明治、軟爛黏稠的燉煮茄子炒得油亮後,孩子就肯嘗試。
此外,勸孩子嘗試新蔬菜時,最好以他們愛吃的青菜為主,新菜從一湯匙開始,逐漸增加數量,讓孩子多吃不同蔬菜,攝取各種營養。
點子2:變更上菜順序面對不吃的蔬菜,孩子常以「吃不下」的理由,在餐桌上耍賴,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就不給兒子推托的機會。
他兩個兒子的飲食習慣大不同,哥哥愛吃蔬菜不愛肉,弟弟正好相反,因此每當用餐時,趙強總先替他們盛好飯菜,蔬菜哥哥的碗裡是一塊肉,肉弟弟卻是整碗青菜,兩兄弟必須先吃完眼前的食物,才能再夾其他東西,時間一久,兩人便養成不挑嘴的好習慣。
提供多樣蔬菜,讓孩子覺得每一口都新鮮。許雲卿建議,每餐可提供3種以上蔬菜,以汆燙、翻炒、入湯等各種烹調方法變化,讓孩子依照喜好自行組合,並把蔬菜放在最上層,讓他們優先吃到蔬菜。
點子3:發揮創意孩子對過多的教條易生反感,寓教於樂較能輕鬆習慣吃蔬菜。小朋友通常不喜歡的青花菜,卻是趙強的兩個寶貝兒子的最愛,趙強認為,兒子們把青花菜稱為「小樹」,從小對它產生親切感,大大抵銷青花菜口味生澀的不討喜之處。
說故事也能讓孩子對蔬菜留下好印象,許雲卿就常和兒子聊起兔子吃紅蘿蔔的童話,從此家裡就常出現「媽咪,今天我要吃『兔子菜』」的對話,紅蘿蔔突然變得炙手可熱,兩個兒子都搶著吃。
再不然,把蔬菜變零嘴也是個好主意。劉湘琪在兩個兒女上幼稚園時,便有計劃地把小黃瓜、紅蘿蔔、芹菜等可生吃的蔬菜切成細長條,供孩子隨時用手抓來吃,青脆的口感類似餅乾、洋芋片等零食,不但能滿足他們隨時想咀嚼的快感,還可藉此培養吃蔬菜的好習慣。
點子4:帶孩子上市場美國飲食協會發言人哈里斯指出,孩子樂見自己所選的菜色搬上桌,因此帶孩子一塊兒採購蔬菜、烹飪時讓他在旁幫忙挑菜,能讓孩子有參與感,並覺得自己的意見受到尊重,自然而然,在餐桌上開心地就把筷子伸到「我挑的」蔬菜盤裡。
專家甚至建議,若陽台上有足夠空間,不妨打造自己的菜園。對孩子來說,看著蔬菜從播種、發芽、成熟,直到採收,不但是很好的生態教育,他們更對採下的蔬菜變成桌上佳餚充滿成就感和好奇心,一定吃光光。
點子5:以身作則劉湘琪觀察,小朋友不吃蔬菜,通常是因為父母也不吃。
國外曾用切薄片的紅色彩椒,實驗孩子吃蔬菜的情況,結果研究人員連哄帶騙、威嚇利誘,都比不上父母以身作則,親自吃一口蔬菜的效果好,「其實有的蔬菜我也不愛吃,但絕不會讓兒子知道,」趙強悄悄透露。
點子6:給點掌聲,但不能用「騙」的當孩子勇於嘗試新的蔬菜,或把原本不愛的菜色吃完,別忘了給點掌聲,鼓勵他們完成「不可能的任務」。不過切記,別以玩具或看電視的時間當成獎勵,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反而會培養出不健康的生活習慣。
不僅如此,更別「騙」孩子吃蔬菜,例如家長常對孩子說,「把這盤青菜吃完,就可以吃冰淇淋。」但根據國外研究,這種方式不但無益於正確飲食習慣的培養,還無形間傳達了「冰淇淋好吃,青菜難吃」的訊息,造成他們在心裡為食物畫分等級,往後反而更討厭蔬菜。
點子7:和孩子一起吃根據哈佛醫學院一項研究顯示,全家一塊兒吃飯時,孩子所吃的蔬菜份量,比他們單獨吃飯時吃得多。讓用餐時間成為全家共享天倫的美妙時光吧!
例如烤肉聚會一片歡樂氣氛中,烤架上常見的青椒、金針菇、 高 麗菜、四季豆、茭白筍,就算平日再怎麼排斥,孩子也能吃得不亦樂乎,趙強笑稱,增添生活情趣,常能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他都用這個方法讓孩子吃進各種蔬菜,效果奇佳。
許雲卿營養師提醒,父母若使盡渾身解數,孩子仍不吃某些青菜,不必強迫他們一定要吞下自己不愛的食物,可尋求其他種類的蔬菜水果,仍能補充各種維他命、礦物質和纖維,培養孩子開心吃蔬菜的飲食習慣,比強調攝取單一蔬菜重要得多。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9JqeSt.cERmoSKqGh4m1jFJM/article?mid=4105&prev=4107&next=4099&l=f&fid=53




*******************************************************************

蔬果汁煮白飯 不怕女兒挑食
剛滿2歲的女兒,從小就特愛吃白飯、白麵,她可以什麼佐料都不加,就狂吃起來,有時,我硬是幫她加點肉鬆、海苔醬拌飯的,她還很固執地不吃,指明就是要白飯。
然而,只吃白飯、白麵,哪來的營養?
我只好把高麗菜、紅蘿蔔都剁碎碎的,炒過以後,再摻在白飯裡,沒想到,女兒眼尖,一看就不吃了。在她的認知裡,飯裡面是不能加任何菜的,就是要乾乾淨淨地原貌。這可難倒我了!
後來,我靈機一動,把高麗菜、紅蘿蔔、蕃茄全切小塊,先用高湯煮滾,再拿到果汁機給打碎,然後拿此湯湯水水來煮飯,今天是紅色的飯,明天就改換其他蔬菜,變成綠色的飯!儘管沒有配料,好歹也有蘊含蔬果的精華。
再者,我還買了鬆餅粉,配上百分之百鮮奶,調配一點點果糖,煎出營養又美味的鬆餅,日後還能偷偷放一些紅蘿蔔絲、高麗菜絲,做成鹹鬆餅,要不就是改放可可粉、或南瓜泥,來個巧克力或南瓜鬆餅!
我還在白麵裡下功夫,先用沸騰的熱水,麵條一軟立刻撈起,再用小魚乾、高麗菜、紅蘿蔔、排骨熬了一整天的高湯,拿來煮麵條,讓麵條自然吸收高湯的甜味,儘管女兒吃的依舊是白麵,但總比清水煮的營養吧!
但是,女兒還是欠缺油脂,我改以松子、南瓜子來替代,每天吃個十幾、二十粒,也能吸收足夠的油脂。至於蛋白質,既然不吃肉,那就改以豆腐、蒸蛋、炒蛋、吻仔魚來取代,反正,為了改正女兒偏食的壞習慣,我已經看過不下數十本食譜,也已練就一身好功夫,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只要能讓女兒能攝取充分的營養,我也只能化整為零、想方設法,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2009/02/05 聯合報】
資料來源
http://tw.myblog.yahoo.com/jw!9JqeSt.cERmoSKqGh4m1jFJM/article?mid=2360&prev=2380&next=2338&l=f&fid=53





*******************************************************************************
如何幫助孩童多吃青菜?
許多父母為了幫助小孩健康,鼓勵他們多吃蔬菜,常要經過許多奮鬥與掙扎,但效果往往有限,而且還容易破壞親子關係。到底如何才能最省時使力,現在科學家建議,如果要讓小朋友對蔬菜有好感,最好從娘胎開始培養。刊登於專業小兒科醫學期刊的研究發現:味道可以從媽媽的羊水傳給寶寶,一些蔬菜例如香草、胡蘿蔔、大蒜、八角及薄荷等等都能由羊水或者母乳中找到,研究者給孕婦規律服用大蒜膠囊而透過檢測確認這樣的關連。
這意味著未出生的胎兒的能夠透過這樣的方式來接觸味道。研究進行的方式把媽媽分成三組,第一組在懷孕期間每天必須喝胡蘿蔔汁,第二組是在餵乳期間每天喝胡蘿蔔汁,第三組則完全避開。等到小孩能夠開始吃固體的食物時,研究者餵小孩穀物或者含胡蘿蔔汁,結果發現:
懷孕或者餵奶時有喝胡蘿蔔汁的母親的小孩,能夠吃更多胡蘿蔔味道的穀物。
因此研究人員建議想自然提升小孩吃蔬果的意願,關鍵要從媽媽本身本身做起,而且在懷孕及哺乳期時就要身體力行。
詳細的研究全文請見: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3081&prev=3107&next=3060&l=f&fid=28






********************************************************************************
寶寶不愛吃青菜怎麼辦?
文/台北醫學大學營養保健學系教授 陳俊榮
很多父母都會有同一種感覺,小孩子越來越難養了,特別是對於食物的好惡分明,確實令人傷透腦筋。事實上,小孩子對於食物的喜好程度從古到今一直沒有很大的變化,會有這種感覺主要是因為社會環境的改變,例如:速食食品、便利商店的增加,相較於以前的社會,食物取得相對地容易,再加上商場上所陳列的食品,大多為肉類食品以油炸方式調理,久而久之,飲食習慣也會受到影響。另外,家庭環境的改變也是重大的原因之一,雙薪家庭的增加,利用外食的機會也逐漸增加,有關於飲食的基本知識漸漸淡化,自然在飲食行為上造成偏差。
食物種類少容易偏食
有些研究報告指出,在幼兒期的飲食內容中,食品種類較少時,會在日後的學齡期中造成偏食的行為。小朋友不喜歡吃的食物種類,不外乎是需要多加咀嚼的食物,例如:蔬菜類、全穀類,或者是具有特殊味道的食物,例如:胡蘿蔔、青椒、洋蔥等。不喜歡吃蔬菜會造成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營養素的不足。維生素及礦物質是體內各種生化反應的重要物質,可以讓身體新陳代謝機能更加的順暢;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等功能,缺乏上述營養素的小朋友,注意力較不容易集中、比較容易生病,因此應極力避免偏食行為的發生。
父母不要對食物有好惡
事實上,小朋友的偏食行為跟父母親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從副食品開始添加蔬菜,寶寶自然會習慣蔬菜的味道及口感,減少日後對於蔬菜的抵抗性。很意外的是,小朋友偏食的原因通常是沒有吃過所以不敢吃。在一般的家庭中,因為大人的好惡緣故,一直購買同種類的食物,而父母親也會經常在小孩的面前批評食物的好壞,因此小朋友就容易對於某些食物產生警戒心。父母親不喜歡的食物,自然地也會比較少出現在餐桌上,要讓小朋友嘗試各式各樣食物的方式,就是要使用各種不同的食物及調理方法,讓小朋友適應各種食物的味道。
營造用餐氣氛
另一方面,用餐的氣氛會影響到味覺,甚至也會影響胃腸道對於營養素的消化吸收。因此,不要在用餐時訓誡小朋友,也要避免大人間的爭執,盡量去營造溫馨的用餐環境。在氣氛不好的環境下用餐,會對於當餐次的食物內容產生厭惡,容易發生偏食的現象。如果有不喜歡吃的食物剩下,與其強迫小朋友勉強吃下去,倒不如換個方式鼓勵再多吃一點,這樣可以減少對食物的負面印象。
參與食物調理過程
胡蘿蔔、青椒、洋蔥等,顏色或味道比較特殊的蔬菜,可以利用不同的調理方式,或是以少量添加的方式,讓小朋友的味覺漸漸適應。也可以讓小朋友栽培蔬菜,除了可以讓他觀察到蔬菜的生長過程之外,自己收穫的蔬菜也會感到特別的美味。參與食物的調理過程也是不錯的方法,從挑選、清洗、裁切、烹煮等過程中體會到製備食物的樂趣,小朋友會更加珍惜食物,更能夠接受不同的食物及不同的調理方式。
 
(詳文請見媽咪寶貝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4/mamabox/s4baby01_34.asp






******************************************************************************
讓孩子愛上蔬菜水果的訣竅文/婦幼醫藥線資深記者 高旻君
諮詢/行政院衛生署桃園醫院小兒科主任 裴仁生
提到要不要去速食店吃炸雞、薯條,相信多數的小朋友都會開心舉手贊成,但是如果要求小朋友多吃蔬菜、水果,可能會有一半的小孩馬上跑走,不過,為了健康著想,最好還是能夠從小就讓孩子飲食均衡,喜歡或是習慣吃蔬菜水果。
如果你的孩子是高度的「肉食」主義者,那麼媽媽就要想點方法,讓孩子成為什麼都能接受的「雜食」人類。

1
.大人以身作則:爸媽本身就要有攝取蔬菜水果的習慣,而且最好在每天的飲食項目中都有準備蔬菜水果,可以用漂亮的小碟子來裝水果,當成孩子放學後的點心,盡量不要刻意強迫,只要告訴孩子我們一人一份把它吃完,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覺得不管大人小孩都需要吃蔬菜水果。

2
讓小孩自己動手準備:可以帶孩子去市場或超市買蔬菜及水果,而且讓他決定其中一項蔬菜或水果如何料理,例如蔬菜加蕃茄醬、水果用炸的、蔬菜加牛奶等等,即 使料理方式很奇怪都不要反對,讓他覺得吃蔬菜水果是一件超有創意的事。不過,附加條件是,他也要吃媽媽準備好的「正常」食物。

3
.讓蔬菜水果變化無窮:媽媽可以去買幾本日式便當的食譜,參考一下蔬菜水果變身的技巧或是將蔬菜做成水餃、蔬菜捲等等,讓孩子不只是吃單調的蔬菜,且無形中能改變他們對蔬菜水果的印象。


TIPS
:兒童天天7蔬果
台灣癌症基金會及衛生署都在推動天天蔬果579的健康守則,而其中小學生最好每天攝取7份蔬果,其中含4份蔬菜及3份水果,如果沒辦法馬上達到7蔬果,爸媽可以先將目標設定在3份蔬菜加2份水果。
http://www.canceraway.org.tw/
(台灣癌症基金會)

TIPS
:日式可愛便當參考網址
這個網站有提供了卡哇伊的便當介紹喔,媽媽可以利用google工具列的翻譯功能,就能翻出大概的中文說明囉!
http://www.kikkoman.co.jp/homecook/lunch/index.html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hlele3109/article?mid=19201&prev=19231&next=19168&l=f&fid=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