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1月9日 星期三

寶寶長牙了

現在的寶寶似乎都比較早長牙,因此你的孩子可能會在4個月到1歲之間長出他的第一顆乳齒(通常長在下齒靠中間的地方),接著的次序大約如下:

寶寶年齡 乳齒名稱 寶寶年齡 乳齒名稱
6-8個月 2顆下中門牙 12-16個月 4顆前臼齒
8-12個月 4顆上門牙 16-20個月 4顆犬齒
12-15個月 2顆下側門牙 20-30個月 4顆後臼齒

寶寶長牙時,媽媽可以多關注寶寶的感受與反應;寶寶因為牙齒開始要突出牙齦,牙齦感到酸或疼,又或是癢癢的奇難受無比,他可能竭盡所能將所有拿得到的東西放入口腔,用力的咬。想想他所咬過得東西,乾淨嗎?衛生嗎?寶寶亂咬的結果有可能會有拉肚子的現象,這就是我們常聽說的「長牙的孩子容易腹瀉」的理由。

媽媽可以試著用下列各種的方法幫助寶寶降低牙齦的不適:
1. 提供一個冰齒環或一乾淨的濕冷毛巾讓他咬,以免他去咬不乾淨的東西。
2. 用乾淨的手指按摩他的牙齦。
3. 提供他一杯冷水或常吃的冷液體。
4. 如果準備以食物(例如磨牙餅)減輕他牙齒的不適,需確定寶寶是坐著的,並且旁邊要有大人。

如何照顧乳齒?
乳齒可以幫助寶寶咀嚼,發音及說話。它們也會在牙床上為永久齒保留空間。因此,雖然嬰兒的乳齒將會被永久齒所替代,但照料乳齒依然是重要的。

媽媽可依照下列方法保護寶寶的乳齒:
1. 寶寶未長牙前,應於每次餵奶完畢時,再餵寶寶一口開水清潔口腔。每日亦應以紗布或棉棒沾開水清潔口腔
2. 不要將除了奶水外的食物放入奶瓶供寶寶使用,免得寶寶養成吃任何食物都需使用奶瓶的習慣
3. 儘可能不要養成寶寶邊吃邊睡的習慣,避免奶瓶型齲齒
4. 選擇含糖量低的健康食物,而非含糖量高的糖果或點心
5. 當乳齒即將長出或是已經長出時,用一乾淨、濕的毛巾或用小且軟的牙刷清潔他的牙齒,但不需牙膏
6. .寶寶一歲半後可開始訓練刷牙及漱口
7. 三歲半前應做第一次的牙科檢查

台灣的蛀牙比率偏高,殊不知牙齒是人類進食的重要工具,更是健康消化的第一站。媽媽應盡力為寶寶的牙齒健康盡份力!

http://www.abbottmama.com.tw/sub3_3_3_1.htm



寶寶長牙了 就該注意保養

【何文佑/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萬芳院區小兒科醫師】

一、寶寶何時長牙?

  每個孩子的成長與發育都不一樣;以長牙為例,個別差異就非常大。 基本上,乳牙在胚胎時期就開始形成,一直朝著口腔移動。寶寶出生後約6~8個月,會長出下顎中央的兩顆乳牙;但20顆乳牙全部長出,可能要20~30個月時。雖然6~8個月時一般會長出第一顆乳牙,有些嬰兒卻到12個月以後才開始長牙,此種情況仍屬正常。

  寶寶沒有牙齒,父母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缺乏鈣質,因此門診中不難發現一些已經在吃鈣片的嬰兒。其實只要寶寶骨骼完整、活潑可愛、頭髮柔亮,就表示他不缺鈣,許多心急的家長給嬰兒吃過多的鈣,不但沒有好處,往往還會造成便祕。

二、長牙的症狀

 大部分嬰兒長牙時並沒有症狀,可是在一般人、甚至是醫師的心目中,有些症狀仍可能和長牙齒有關,如咳嗽、流鼻水、流口水、情緒不穩、咬東西、睡眠困擾、胃口欠佳、腹瀉、發燒、小便氣味重、皮膚疹等。  

 上述多種症狀,其實都是嬰兒期常見的病毒感染所引起,醫學上並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和長牙有關。但寶寶長牙的時期剛好也是胃腸道和上呼吸道最容易被各種病毒感染的時期,所以此時若出現上述任何症狀,就可能被認為是長牙所造成。

 雖然寶寶長牙期的種種症狀,不一定真和長牙齒有關,病毒感染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治療方法,但寶寶長牙時確實會有些不舒服。目前醫學上對長牙症狀只有一些症狀療法,如讓他咀嚼小冰塊、餅乾或蘋果;若有發燒,可吃適量的退熱鎮痛劑。

三、乳牙的保養

有些父母以為乳牙遲早會掉落,因此等恆齒長出來再保養即可,其實這是錯誤的。乳牙的保健十分重要,因為大約七、八歲時,孩子的恆齒才會開始長出,恆齒在乳齒的下面,長出時是對著乳齒往上推;假如乳齒蛀了,可能成為碎片,也可能早已完全掉下來,那麼恆齒在裡面要長出來,就可能會長錯地方,也可能會壓壞其他牙齒,所以嬰幼兒時期的乳齒仍須保持清潔,以防止蛀牙。

但嬰兒時期的牙齒很小,而且只有幾顆,用牙刷並不容易,這時父母不妨用毛巾包著自己的手指頭,在寶寶的小牙齒上擦一兩下,就可以達到清潔效果,而到了大約兩歲開始,就可以讓孩子學習自己用小牙刷刷牙了。

許多孩子都很喜歡用奶瓶吃奶,尤其是含著奶瓶睡覺,但這是造成蛀牙的主要原因,應該避免。此外,父母一旦發現寶寶的牙齒有洞,就應立刻找牙醫師治療,否則等到牙齒已經被蛀得十分嚴重才就醫,不但治療時可能會造成疼痛,說不定還得送到開刀房,全身麻醉以拯救牙齒呢!

網站
參考資料 http://www.dadupo.com.tw/m-u/95-2/link-b.htm
  • 2007-04-27 09:18:40 補充 四、沒長牙 別亂「鈣」

    健康而飲食正常的寶寶,何時長牙和營養其實並沒有特別的相關性。至於一些牙齒長不出來的寶寶,則可能是患了先天性疾病,如副甲狀腺、骨化不全症候群、染色體疾病或腦下垂體疾病等,這些寶寶除了牙齒之外,還會出現其他臨床現象。因此 家長只要依照健兒門診的時間表,按時帶寶寶做健康檢查,許多先天和後天影響牙齒發育的問題都可以跟醫師討論,大可不必再因為看不到寶寶長牙,就隨便讓他吃鈣片了。

    http://www.youth.com.tw/una/Nursing/N94.11.04-N.htm

    網站
  • 2007-04-27 09:23:21 補充 長牙寶寶口腔保潔須知
    文∕台大醫院牙醫部一般牙科主治醫師 楊湘
    執行∕王紹媛

    寶寶六、七個月大時,乳牙開始相繼萌發出來,乳牙好壞可能影響日後恆齒發展,因此在寶寶還不會自己刷牙前,照顧者須負起寶寶口腔保衛工作。每次吃完奶後,以適當硬度的小牙刷或棉花棒,來清潔牙齒,確實作好口腔清潔,亦可避免或減少罹患口腔疾病的機會。

    寶寶平均約六個月大時從下顎的大門牙開始長牙,但也可能提早到三、四個月,或延後至十一、二個月才長牙,通常前牙會有前後六個月的差異,後牙的差異甚至可達一年。大約到二歲半時便長滿完整的二十顆乳牙。

    網站
  • 2007-04-27 09:24:07 補充 寶寶乳牙長出快慢,會影響咀嚼能力嗎?

    每個寶寶的長牙時間,天生的基因便決定了,只有快慢的分別,無關好壞,牙齒萌出的確實時間並不重要,反而是萌出的順序,較有可能影響日後牙齒的咬合關係,但和恆牙比起來,乳牙咬合不良的情形少之又少,所以家長不必太過擔心,倒是乳牙太早長出,若沒有好好照顧,當然蛀牙也就提前報到。若長牙時間大於平均時間一年以上,才需尋求醫師的協助,以X光片檢查來確定牙齒的狀況,極少數案例會有天生缺牙的情形,多與全身性的疾病或家族遺傳有關。

    網站
  • 2007-04-27 09:27:07 補充 「長牙」時常見口腔問題

    寶寶長牙時,牙齦會覺癢癢的,而變得喜歡咬人或咬東西,感覺會較舒服,而在牙齒萌出牙齦的邊緣會有一圈紅紅的發炎現象,稱為萌牙性齒齦炎,寶寶會因此而感覺疼痛,容易煩躁哭鬧,此時可塗抹表面止痛劑來減緩不適,但寶寶的哭鬧可能也不完全和長牙相關,而是寶寶的腦部發育,讓他開始注意外面的有趣世界,稍有不如意,情緒也就不好了。

    網站
  • 2007-04-27 09:27:14 補充 在剛長牙的同時,也正是寶寶唾液腺發育漸趨成熟的時候,所以會覺得寶寶口水流個不停,而此時來自媽媽的抗體也漸漸消失中,但寶寶自己的免疫系統又尚未完全建立,所以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感染而有發燒的情形;另外這時由於副食品的慢慢加入,容易因食物或飲食習慣的改變,而引起腸胃不適或腹瀉。

    網站
  • 2007-04-27 09:31:08 補充 寶寶牙齒黃黃的,為什麼?

    剛長出的乳牙是白色,但若有黃色的牙菌斑附著其上,牙齒看起來便黃黃的,若牙齒已有脫鈣現象,也會呈現局部的黃或白色斑塊。牙菌斑經由刷牙便可去除,初期的脫鈣可經由唾液內的離子成分,或牙齒表面塗氟來幫助再鈣化。

    網站
  • 2007-04-27 09:31:33 補充 何謂牙菌斑?

    口腔內細菌和食物殘渣所混合形成、附著於牙齒上的黃白色薄膜,其中的細菌和食物,均是造成蛀牙的罪魁禍首。將牙菌斑顯示劑以棉籤塗佈在牙齒上,漱完口後,若在牙齒上仍殘留有紅色的區域,便表示有牙菌斑附著,此時再以牙刷刷除被染成紅色的牙菌斑。

    網站
  • 2007-04-27 09:36:58 補充 刷牙增進親子互動

    幫已長牙寶寶清潔口腔時,可讓寶寶躺在床上,媽媽以面對面的方式來幫寶寶刷牙;媽媽也可以像牙醫師的位置一樣,將雙腿盤起,讓寶寶的頭靠在小腿上,從寶寶頭部後上方來刷牙;或者讓寶寶躺在媽媽大腿上,媽媽從側方幫寶寶刷牙也是不錯的選擇,總之,就是要找到一個媽媽以及幼兒,都覺得舒服放鬆的姿勢。
資料來源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7042701410






*****************************************************************************
寶貝學入門-小兒常見牙齒疾病&口腔照顧
採訪撰文/陳華櫻
採訪諮詢/澄品牙醫診所負責人蘇志良醫師
有句話說:「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牙齒肩負咀嚼、發音補助及協調臉型等重責大任。乳牙從寶寶出生後6~8個月左右萌出,到全數轉換成恆牙為止,至少要陪伴孩子11~12年左右的時間。若在這段期間內未做好口腔清潔保健工作,造成蛀牙等齒科疾病,不但會影響發育階段的咀嚼、發音功能、顏面美觀,更會影響到日後恆牙的生長,而家長就是捍衛寶寶牙齒健康的關鍵人物。
【PART1 寶寶常見牙齒疾病】
◆奶瓶性齲齒
發生原因
「奶瓶性齲齒」最早是由英國的牙醫師所發現,光就字面上看很容易讓人誤解,以為只有用奶瓶喝奶的寶寶才會發生,其實並非如此。
即使是喝母奶的寶寶,在喝完奶之後,若沒有立刻為他清潔口腔,導致奶中的糖份附著在牙齒表面,細菌大量繁殖並產生酸,或是在入睡後因口唇活動減少,唾液分泌也跟著減少,口腔自淨能力降低,細菌便容易滋生;加上乳牙的齒質本來就比較脆弱,長期下來就有可能產生所謂的「奶瓶性齲齒」。為了不讓人因字面而造成誤解,又稱「早發性齲齒」。
出現症狀
因細菌大量繁殖、產酸,使得牙齒脫鈣(琺瑯質的鈣離子被酸性物質中和而變得脆弱)並形成蛀蝕,特別是上顎門齒及下顎臼齒區最容易被侵犯;原本應該潔白的牙齒也會變得黑黑的。
下顎門齒因為被舌頭蓋住,較不容易受到波及;但經年累月下來,甚至可能造成嚴重的瀰漫性腐敗性齲齒,不可不慎。
治療方式
曾歷任台大、國泰醫院牙科&兒童牙科主治醫師多年,目前自己開業的蘇志良醫師首先提醒家長的就是「預防重於治療」的觀念。他表示,只要喝完奶後確實為寶寶做好口腔清潔工作,就不容易患上奶瓶性齲齒。
若真的患上了,應從兩方面著手:一是養成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二是改掉不良的餵食習慣。在養成良好清潔習慣上,即使是喝母乳也應該在喝完後立刻清潔口腔;在不良的餵食習慣上,則不要讓寶寶養成得要喝完奶後才能入睡的壞習慣,更不要因為寶寶的哭鬧而輕易妥協,這時考驗的就是媽咪的教養智慧了。
此外,在門診治療上與一般性齲齒的治療方法是大同小異的。若只有輕微脫鈣現象就先塗氟,使其表面琺瑯質再礦化以防止進一步脫鈣而形成蛀蝕。若是蛀蝕太嚴重,還是得抽神經並拔除(與恆牙神經為不同系統,因此並不影響日後的恆牙生長);若因年紀太小合作度低,有時有必要採取一些非常措施,如綁上束縛帶或是做半身麻醉等。
家長注意事項
蘇醫師最強調的就是「預防重於治療」的觀念,除了在喝完奶或是吃完副食品後應立即幫寶寶清潔口腔及牙齒(或是不方便清潔時至少喝一些開水)之外,他還建議最好在寶寶長出第一顆牙時就先帶去兒童牙科做一初步檢查,並接受牙醫師正確的牙齒衛教觀念,往後並維持3個月~半年左右,定期上牙醫診所檢查的習慣。
還有,最好在1歲半~2歲間戒掉奶瓶改學習用雙耳杯,就不會有喝到睡著的困擾;同時應該開始練習自己刷牙,孩子刷不乾淨沒關係,但家長記得在孩子刷完之後再幫他徹底的刷一遍,重點在於讓孩子養成進食後應該清潔口腔的習慣。
◆一般性齲齒
發生原因
齲齒是牙齒組織逐漸被破壞的一種疾病,也是幼兒最常見的一種口腔疾病。奶瓶性齲齒是因為沒做好口腔清潔所造成,發生原因及侵犯部位較單純;但若是一般性齲齒,則除了口腔衛生沒有做好之外,還與個人飲食習慣(如喜歡吃糖)、天生的齒質(如抗齲性低者容易蛀牙,但並不完全是因遺傳所造成)等有關係,且並無特定侵犯部位。
出現症狀
通常先由牙冠開始發病,若未能即時治療便會逐漸形成齲洞,最後使得牙冠完全破壞而消失。未經治療的齲洞是不會自行癒合的,甚至還可能引發牙髓炎或猛暴性齲齒(在短時間內滿口牙都蛀光光)。
治療方式
因其前兆為產生輕微脫鈣等現象,只要有帶寶寶定期上牙科檢查的習慣,牙醫師便能即時做處理,如在牙齒表面塗氟,或是以含氟的溝隙封填劑等先做基本處理,以防進一步惡化;若已蛀蝕嚴重,就需要拔除並做根管治療。
家長注意事項
由於乳牙需要陪伴孩子至少11~12年左右的時間,且對顏面發育及日後恆牙的生長決定性影響,因此除了應養成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之外,糖份含量高的零食也不宜攝取過多。
此外,要強化牙齒最重要的成份就是「氟」,而幼兒專用牙膏中添加大量的氟,有助於強化幼兒的齒質,因此蘇醫師建議家長應讓小孩使用牙膏。但若是孩子不喜歡那種清涼味道而變得不喜歡刷牙,也不要勉強他使用,最重要的是至少需用清水刷過一遍,並用吃氟錠或是牙齒表面塗氟等其他方式如來補充牙齒所需的氟。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tina-jang/article?mid=1208&prev=1264&next=1197&l=f&fid=58






****************************************************************************
 防 止 奶 瓶 性 蛀 牙                              含 著 奶 瓶 入 睡 也 會 造 成 蛀 牙

不 要 養 成 含 著 奶 瓶 入 睡 的 習 慣

幼 兒 如 有 睡 前 吸 奶 的 習 慣 , 邊 吸 邊 睡 , 睡 著 之 後 , 由 於 唾 液 分 泌 減 少 , 造 成 高 濃 度 的 奶 水 附 在 上 排 門 牙 , 容 易 造 成 奶 瓶 性 蛀 牙 。     許 多 父 母 甚 至 為 了 減 少 幼 兒 吵 鬧 的 行 為 , 使 用 如 糖 水 、 蜂 蜜 水 等 替 代 物 餵 食 幼 兒 , 此 類 替 代 物 , 更 容 易 造 成 幼 兒 蛀 牙 , 而 且 習 慣 一 旦 養 成 很 難 戒 除 。 取 代 的 方 法 可 用 音 樂 盒 、 安   撫 奶 嘴 、 柔 軟 玩 具 、 小 毯 子 、 輕 拍 安 撫 或 睡 搖 籃 等 。

什 麼 是 奶 瓶 性 齲 齒 ?

幼 兒 在 3 歲 以 前 , 幾 乎 每 天 少 不 了 奶 瓶 , 父 母 稍 不 注 意 , 便 會 讓 幼 兒 含 著 奶 瓶 睡 覺 , 久 而 久 之 , 乳 牙 都 蛀 掉 了 。 因 為 幼 兒 睡 著 之 後 , 唾 液 減 少 分 泌 , 造 成 高 濃 度 的 奶 水 附 在 齒 面 上 , 成 為 細 菌 的 溫 床 , 細 菌 產 生 酸 性 分 泌 物 後 , 就 會 使 幼 兒 的 牙 齒 脫 鈣 而 形 成 蛀 蝕 。 這 種 現 象 , 稱 為 奶 瓶 性 蛀 牙 。

如 何 預 防 奶 瓶 性 齲 齒 ?

  1. 由 嬰 兒 出 生 開 始 , 不 論 餵 母 奶 或 牛 奶 , 最 好 都 抱 著 餵 食 , 而 且 能 在 二 十 分 鐘 內 餵 食 完 畢 , 不 要 含 著 入 睡 。
  2. 及 早 戒 除 使 用 奶 瓶 吸 奶 的 習 慣 , 大 約 一 歲 左 右 便 可 嘗 試 戒 除 奶 瓶 , 改 以 杯 子 餵 飲 。
  3. 不 要 使 用 糖 水 、 蜂 蜜 , 甚 至 可 樂 類 飲 料 取 代 奶 水 , 讓 幼 兒 吸 啜 。
  4. 嬰 兒 大 約 於 六 個 月 左 右 , 便 長 出 乳 牙 , 乳 牙 長 出 後 , 父 母 應 替 嬰 幼 兒 清 洗 牙 齒 。 六 個 月 至 一 歲 期 間 , 乳 牙 陸 續 萌 出 , 即 帶 給 牙 科 醫 師 檢 查 。
  5. 父 母 替 嬰 幼 兒 清 潔 牙 齒 的 要 領

    要 領 1??
    使 用 紗 布 手 帕 ─ ─ 以 乾 淨 的 紗 布 手 帕 圈 滾 在 食 指 上 , 略 沾 清 水 , 在 口 腔 內 或 已 長 出 的 乳 牙 上 , 來 回 輕 拭 。
    要 領 2
     使 用 幼 兒 牙 刷 ─ ─ 用 刷 頭 小 , 刷 毛 軟 的 牙 刷 , 讓 幼 兒 躺 或 靠 在 自 己 的 大 腿 或 小 腹 上 , 刷 牙 時 , 須 注 意 刷 毛 所 接 觸 的 刷 洗 部 份 , 以 避 免 刷 痛 牙 肉 為 原 則 。
    要 領 3
     牙 膏 ─ ─ 當 孩 子 不 會 將 漱 口 水 吞 下 去 時 , 即 可 使 用 牙 膏 , 且 選 用 含 氟 牙 膏 , 睡 前 刷 一 次 , 三 餐 後 也 儘 可 能 刷 乾 淨 。
    要 領 4
     試 著 讓 幼 兒 刷 ─ ─ 小 孩 模 仿 性 強 , 一 歲 以 上 的 小 孩 已 有 能 力 「 玩 」 牙 刷 , 使 他 及 早 養 成 良 好 習 慣 。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tina-jang/article?mid=1197&prev=1208&next=860&l=f&fid=58







****************************************************************************

寶寶的牙齒長得慢怎麼辦?

 個案:寶寶牙齒長得慢 缺鈣惹的禍

    寶寶資料:11個月,沒長牙齒,體重13公斤

    醫生印象:寶寶白白胖胖,比同齡孩子要壯很多。

    媽媽陳述:

    寶寶身體很好,一直都比同齡的孩子長得快。寶寶喜歡喝奶粉,每天要喝8次。由於寶寶沒長牙齒,因此基本沒給寶寶吃輔食。但是魚肝油、鈣劑都給寶寶按時吃。

    為了讓寶寶補鈣,家裡人經常抱他出去曬太陽。寶寶晚上睡得不太好,經常出汗。

    醫生點評:

    一般情況下,寶寶5個月開始就要添加輔食,蛋黃、魚泥、肝泥,7~8個月時開始添加肉末、碎菜等粗糙食物,這樣有助於訓練寶寶口腔運動和咀嚼功能,進食也是一種技能。

    寶寶每天喝8次奶粉不利於培養寶寶的進食技能和進食規律,媽媽應該把次數減少,每次的奶量增加。

    儘管寶寶現在長得很好,可是寶寶的囟門很大、方顱,而且從寶寶的乳牙遲萌、胸廓有肋外翻等畸形情況上看,寶寶仍然缺鈣。

    儘管媽媽一直為寶寶補鈣、曬太陽,可還是跟不上寶寶的骨骼生長發育。現在,寶寶需要補充輔助食物,並且更換維生素D劑型,有利於寶寶的鈣吸收。

    另外,補鈣一段時間後,孩子很快就會長出牙齒,此時家長要訓練孩子咀嚼,教會孩子如何咀嚼、吞咽,鍛鍊孩子學會用牙齒咬爛食物,並形成食團後吞咽,這個技能很重要,卻容易被家長忽略。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tina-jang/article?mid=860&prev=1197&next=851&l=f&fid=58






******************************************************************************

小寶貝長牙囉~長牙期的口腔保健

長牙期的口腔保健

在寶寶長牙時期作好口腔保健,對日後牙齒的健康有很大的助益。建議父母在寶寶一出生起,每次餵食完畢需用乾淨的溼紗布或手帕,將牙齦清洗乾淨;在長牙階段,因為初期只長前牙,父母可用指套牙刷輕輕刷牙齒表面,至於後面沒長牙齒的牙齦仍需用紗布清潔;到了後期就可以使用牙刷刷牙,並注意宜選擇小頭、軟毛的牙刷,以免傷害牙齦。

渡過長牙期的因應方法

給予適當「器具」

在長牙時期,一般寶寶會喜歡咬硬的東西,為防止寶寶亂抓亂咬,父母可以為他準備固齒器,如果沒有固齒器,可將胡蘿蔔、蘋果或稍有硬度的蔬果切成條狀,讓寶寶咬。值得一提的是,寶寶在咬蔬果時,父母須小心不要讓寶寶咬太多而被噎到。平時也要注意不要讓寶寶拿到硬幣、花生、小玩具等易吞入的東西,以避免寶寶將它們放入口中,不小心哽在喉嚨。


按摩寶寶牙床

父母有時也可以用手指輕輕按摩一下寶寶紅腫的牙肉,如此可讓寶寶覺得較舒適。

準備冰凍、柔軟的食物

如果寶寶不願意吃東西、沒有胃口,則可以為寶寶準備一些較冰凍、柔軟的食物,如優格、布丁、起司……等。

適時的呵護與關懷

在剛開始長牙期間,寶寶更需要父母的呵護及關懷,如此可緩和寶寶的情緒,讓寶寶感覺溫暖與舒適。

定期作健齒檢查

林炫沛醫師建議,父母應該在寶寶長牙時期(約在寶寶六個月~十二個月大之間)帶寶寶至兒童牙科看診,藉此除可了解寶寶長牙的情形與飲食的習慣,也能讓父母確知如何清潔寶寶的牙齒,必要時也可以替寶寶做專業的牙齒清潔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6iCm4TORExSCE__7u24-/article?mid=421&prev=481&next=420&l=f&fid=10







******************************************************************************

打好根基~擁有一口好牙,從乳牙保健開始

打好根基~擁有一口好牙,從乳牙保健開始
根據統計,台灣孩子蛀牙的比率高達九成,平均每人有5顆蛀牙,牙齒的保健必須從小開始,尤其乳牙保健如果做的好,對日後恆牙的發育有很大幫助,無論喝母奶或配方奶的寶寶,家長都要遵循乳牙護理的原則,為寶寶的牙齒生長奠定最佳基礎。
【文/嬰兒與母親】 
乳牙在孩子生長過程中扮演相當重要角色,不但要負責咀嚼食物以獲得營養,還要誘導恆牙萌發、促進顎骨發育,同時也會影響發音和美觀。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牙科主任張毓珊表示,寶寶大約出生六個月開始長第一顆乳牙,乳牙的萌發順序主要從前面到後面,不過上排虎牙長出時間有時會比後面牙齒慢,所有乳牙的長牙過程可持續兩年到兩年半時間,大多在兩歲半到三歲時就可以長齊。
寶寶乳牙生長順序
乳牙長牙原則上是左右對稱,上下牙弓萌發順序大致如下:
◎下排正中門牙→下排側面門牙→下犬齒→下排第一大臼齒→下排第二大臼齒
◎上排正中門牙→上排側面門牙→上排第一大臼齒→上犬齒→上排第二大臼齒
乳牙若未做好保健,對恆牙會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張毓珊主任強調,寶寶長大要有一口漂亮又整齊的牙齒,必須從乳牙的維護做起,因為乳牙的位置與恆牙的位置差不多,如果乳牙清潔不理想,細菌容易順著牙根往下侵襲,使恆牙受到感染,大一點長出來的恆牙可能出現形狀、顏色的差異,甚至還沒長出就蛀掉。
此外,乳牙如果因蛀掉而提早脫落,兩邊乳牙容易傾倒,使得恆牙萌發時空間受擠壓,排列會不整齊。
第一顆乳牙萌發時,帶寶寶向牙醫報到
台灣以及美國的兒童牙科學會,暨美國小兒科學會都建議嬰幼兒在長出第一顆乳牙時,就應該看牙醫,主要由牙醫師與父母溝通,了解父母平常如何護理牙齒和飲食習慣等等,並教導父母該如何做好清潔,保護寶寶的乳牙,如何建立正確飲食習慣,同時為寶寶進行牙齒塗氟工作,氟可強化牙齒琺瑯質,對初期蛀牙有再鈣化功用,使牙齒恢復健康,對牙齒的保健有很大幫助。
通常建議後續約每半年檢查一次,如果屬於蛀牙的高危險群,大約每三個月就要回診檢查。
牙齒變色、牙齦流血,小心奶瓶性蛀牙
父母最擔心莫過於寶寶有奶瓶性蛀牙,奶瓶性蛀牙是因為嬰兒含著奶瓶睡覺,或長時間含奶瓶,奶瓶中有糖類物質(乳糖),而造成上前牙近牙齦部位蛀牙。如果發現寶寶牙齒開始變色,或寶寶不太讓人碰牙齒、牙齦有出血情形,就是奶瓶性蛀牙的徵兆,等到牙齒有洞洞出現,就是已經蛀牙了。
張毓珊主任表示,飲食習慣是造成奶瓶性蛀牙的最主要原因,寶寶很難避免少量多餐,每天會用好幾次奶瓶,無論餵母奶或配方奶,每次喝完奶都要用紗布、牙刷或清水幫寶寶清潔牙齒。
錯誤飲食習慣,蛀牙最大元兇
臨床發現大部分寶寶蛀牙的發生,與飲食習慣有最直接的關係,父母最容易疏忽就是使用奶瓶、喝母乳的頻率太高,以及給寶寶太多糖類食物;而且喝完奶、吃完食物未立即清潔牙齒就讓寶寶睡覺,才會造成蛀牙;此外,有些寶寶本身牙齒長的比較擁擠,也會增加蛀牙的機會。
有些父母則認為寶寶喝完奶只要漱漱口即可,或覺得乳牙壞掉還有恆牙,所以沒關係,尤其老一輩在照顧上更容易有這些偏差的觀念,而且即使看完牙醫,仍無法從生活中落實牙齒清潔的工作,最後還是難逃蛀牙的後果。
寶寶乳牙的保健,怎麼做?
◎及早改用杯子喝奶
幼兒對牙刷比較會抗拒,媽咪可以用紗布沾一點含氟漱口水(沾濕即可)幫寶寶清潔、擦拭乳牙,或使用指套(市面上有販售,上面呈顆粒狀)進行清潔,一歲以後,大約15個月開始,可使用兒童牙刷幫寶寶刷牙。
此外,最慢一歲以後就應該讓寶寶改用杯子喝奶,建議使用訓練杯幫助戒除奶瓶,並先從睡前那一次開始使用;同時避免含著奶瓶邊喝邊睡,而每次喝奶時間應控制在20分鐘以內。
◎使用溝隙封填劑,減少蛀牙機會
有些牙齒上面有凹凸不平的溝隙(尤其是咬合面,家長很難用牙刷清潔,所以蛀牙很容易從這些縫隙開始,建議可請兒童牙科專科醫師使用溝隙封填劑(一種透明或有色樹脂),把溝隙填平,以利於清潔,減少蛀牙的機會。
◎即便喝母奶,清潔步驟仍不能少
喝母乳和喝配方奶的寶寶,在乳牙的護理上都是一樣的,如果無法避免邊睡邊喝奶,喝母乳的寶寶一樣很容易蛀牙,父母絕對不能疏忽。此外,在長第一顆乳牙時帶給牙醫師檢查,可在剛開始發生蛀牙時及時發現,並給予潔牙、塗氟,做好補救措施,同時提醒父母要注意的事項。
有些父母輕忽戒除奶瓶及奶嘴的重要性,孩子已經一、兩歲還在使用奶瓶奶嘴,也因此造成嘴巴翹、牙齒咬合受影響,甚至嘴巴閉不起來等問題,寶寶能盡早看牙醫,就能經由醫師檢查,阻止問題的發生。
台灣地區並未像歐美國家實施飲水加氟,因此牙齒琺瑯質會比較弱,加上寶寶除了喝奶之外,還會攝取糖果、餅乾等糖類食物,所以牙齒對細菌的防禦力較差,清潔上更顯得重要。
寶寶牙刷怎麼選?
父母要如何選擇適合寶寶的牙刷?張毓珊主任表示,坊間有很多針對各年齡小朋友所設計的牙刷,只要依標示選擇即可,原則上選擇刷頭較小、刷柄較粗,方便孩子拿握的牙刷為主。建議橫排不超過3排,直排不超過5排刷毛的牙刷最適合;等寶寶2~3歲以後,再挑選橫排4排,直排6排刷毛的牙刷。如果牙刷上有藍色標示帶,只要顏色消失就要更換新牙刷,如果沒有,大概每三個月要換新,否則時間一久,牙刷上累積太多細菌,反而會讓牙齒越刷越髒。
至於牙膏的使用,剛開始並不需要,只要清水刷拭即可,等寶寶學會漱口時,再選擇使用兒童專用的含氟牙膏。此外,有些寶寶牙縫較擠,最好能配合使用牙線清潔,寶寶還小當然要由父母協助,可使用牙線棒,大一點的寶寶如果要自己練習,不能選後端尖銳的牙線棒。
結語
寶寶長大後牙齒長得美不美、健不健康,都與幼兒時期乳牙的保健息息相關,因此,父母要特別謹慎,好好維護寶寶的牙齒,喝奶和吃完東西要立即清潔牙齒、避免過度依賴奶瓶、養成良好飲食習慣、減少零食攝取、定期檢查及塗氟,才能為寶寶的牙齒健康打好根基。
張毓珊
學歷:
美國Tufts大學兒童牙科專科醫師畢業
經歷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牙科復健中心主任
中華民國兒童牙醫學會專科醫師
美國兒童牙醫學會正式會員
美國華盛頓大學助理教授
現任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牙科主任

【更多內容請見2009年3月號嬰兒與母親雜誌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9JqeSt.cERmoSKqGh4m1jFJM/article?mid=3056&prev=3058&next=3050&l=f&fid=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