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2月21日 星期四

嬰幼兒補充水分5要訣

媽寶/桂格營養中心

不論喝母奶或喝配方奶,很多媽媽都會疑惑:
「要不要另外給剛出生的寶寶喝開水?」
「葡萄糖水可以幫寶寶去胎火?really?」
「寶寶發燒需要額外補充電解水嗎?」
白開水、葡萄糖水、蜂蜜水、果汁水、電解水……究竟,該如何給寶寶補充這些水呢?


1.新生兒不需額外給水

對於剛出生的寶寶來說,除了睡,喝ㄋㄟㄋㄟ是他唯一的需求,早在準備新生兒用品時,妳一定也採購了「喝水用的奶瓶」,那麼:「是否需要給嬰幼兒額外補充水?」
對此,台東基督教醫院小兒科主任醫師王崑伊表示,不論母奶或配方奶,它有80%都是水分,如果寶寶有按時間喝奶,在營養和水分的供應上應是足夠,理論上3個月以前的寶寶是不需要再給他額外喝水。
另外,由於新生兒的吞嚥功能尚未健全,單純的白開水對他來說太稀,容易嗆到,所以也不適合單獨補充,王崑伊主任醫師說:「通常給新生兒單獨喝水的目的是——清潔口腔。」

2.葡萄、蜂蜜等糖水不宜
對於以前人說:在兩次餵奶中間,可以葡萄糖水來增加寶寶的營養,以及糖水可以去胎火等說法。王崑伊主任醫師表示,西醫並沒有所謂的胎火之說,喝糖水是萬萬使不得,寶寶不但沒有補充到營養,害處還很多,如下:
1.甜味容易滿足食欲,反而使寶寶正餐的奶水不願意吃,甚至提早進入厭奶期,而且葡萄糖水的營養成分遠不及正常的奶水。
2.糖分過高會導致脹氣,寶寶一旦脹氣,不但不喝奶,還容易哭鬧不止。
3.糖水在口腔內若停留過久,容易與細菌發酵產生酸化唾液,讓寶寶的脆弱乳齒提早破壞(齲齒)。
另外,也有人會給寶寶喝蜂蜜水,王崑伊主任醫師認為,在蜂蜜來源無法確認的情況下,最好別給寶寶喝,萬一有肉毒桿菌則後果不堪設想。

3.寶寶便秘先檢視奶粉沖泡方法

有些新生嬰兒會有三、五天才解便的現象,王崑伊主任醫師說:「新生兒的腸胃消化和解便等功能均未發育健全,需要時間調適,若是喝配方奶的寶寶,更是需要時間觀察,並非類似大人的便祕問題,所以並不一定是水分不足所致,因此不一定是要給他多喝水,嚴重者還是請醫師做診斷。」
若是喝沖泡的牛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新生兒科護理長謝明萱建議,要依照所購買的奶粉說明沖泡;除了先放水再放奶粉外,奶粉和水的比例也要正確,市售奶粉所謂的「一匙」是指「平匙」,這是許多媽媽容易忽略的。

4. 3個月後開始單獨補水
新生兒的活動力不多,水分消耗少,可以不喝水。但是,寶寶長到3個月大以後,活動力、新陳代謝都增加,則可以開始另外給他喝水。
至於喝水的最佳時機,護理長謝明萱建議在寶寶喝完奶後,在兩餐中間。如果是已經長牙的孩子,還可以在喝水時清潔口腔中的奶渣。
若是夏天,雖然寶寶也都待在冷氣房間,一樣容易流汗、流失水分,更應該多補充水分。

5.電解水不要隨便喝
因為抵抗力較弱,感冒發燒是嬰幼兒常見的疾病,有些媽媽會在寶寶發燒時,沖泡電解水粉末包給寶寶喝,說是補充體內流失的水分,對此,王崑伊主任醫師說:如果只是單純的發燒應該不需要補充電解質,只有當寶寶有腹瀉、嘔土、嚴重脫水時才需要(例如腸胃炎合併脫水等)。
對於一歲以下的幼童,若有不正常體溫升高(尤其高達38.5℃以上),王崑伊主任醫師建議:
1.不要自行使用一些退燒藥物或物品退燒,這樣會干擾之後的病情診斷,緊急送醫才是上策。
2.一般退燒流汗所流失的水分,僅需要多給寶寶喝開水即可,在不需要的情況下,給寶寶補充過多的電解質反而會造成腎臟負擔。」

較大寶寶的補水原則
水分是人體所必需,給較大寶寶喝水也是有一些注意事項:
1.最好的飲料是白開水。市售飲料大多含有大量的糖分和較多的電解質,喝下去之後不會如開水般快速離開胃,可能長時間滯留,對胃部產生不良刺激。
2.當寶寶開始有ㄋㄟㄋㄟ以外的食物需求時,家長最先想到的是果汁,第一次給寶寶喝果汁最好也是稀釋過後再喝(可從果汁:水=1:2開始)。
3.喝奶或吃飯前不要給孩子喝水,這樣會使胃液稀釋,不利於食物消化。恰當的方法是,在飯前半小時讓孩子喝少量水,以增加其口腔內唾液的分泌,有助於消化。


資料來源http://blog.xuite.net/eattin/981221/36543444







*******************************************************************************

“果汁”到底要喝哪家牌子的比較好呢??

臺北市托嬰教養刊物
101年第1期創刊號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編製
“果汁”到底要喝哪家牌子的比較好呢??

【小故事】
兒童照顧人員開心的對爸爸說:恭喜!您的小寶貝可以開始嘗試果汁的味道了,記得一次只能喝一種果汁而且要記得稀釋哦…爸爸若有所思的沉默一會兒說:請問…果汁是要喝…統一、味全、光泉還是美粒果,到底哪家品牌的果汁好呢?嗯……加水稀釋不就會……營養不就會降低了……而且…應該也比較沒味道…貝比會不會就不喝呢?……果汁不是喝越純越好嗎?......不是嗎?
【想一想】
果汁到底能補充什麼樣的營養價值呢?想一想,是水,是熱量,還是維生素?想一想,稀釋的果汁會降低營養價值嗎?再想一想,如果爸爸媽媽忙碌於工作,又怎麼給孩子喝鮮榨果汁呢?其實,果汁是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水及維生素(也有人稱之維他命,Vitamin)。維生素對人類新陳代謝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因此,維生素有「維持生命營養素」之意。至於水份,則占嬰兒體重的70%~80%,顯示出水對人體的重要性。而且,果汁還包含了簡單糖份之營養素,例如:果糖、蔗糖、山梨醇及蘿蔔糖,亦可能含有蛋白質及礦物質、鉀、維生素A及C。理論上,果汁對人體的健康有正面效應外,還能刺激腸胃道蠕動。但現在市售加工果汁琳瑯滿目,成份中添加了許多化學成份,如何喝出健康是令人擔憂的。因此,我們鼓勵父母親在忙於工作之外,可利用在家少許的5~10分鐘,親手鮮榨未過濾的自家水果汁給寶寶或大人食用,如此不但可增進親職互動外,亦可讓寶寶早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但鮮榨果汁中往往糖份較多,過量的糖份會使嬰幼兒腸道內的滲透壓過高,對腸道產生不良的刺激。其次,果汁中含有的礦物質較多,對2歲以下的孩子會增加他們的腎臟負擔,導致腎臟排泄困難。因此,鮮榨的果汁在給予嬰幼兒食用前,務必要加適量的水來稀釋食用。
【小提醒】
★水果要採買當季盛產新鮮的,不僅營養價值最高,且價格便宜
★食用水果前,要使用流動的清水將水果浸泡
★水果浸泡後,要使用較小的水量來清洗水果(至少15分鐘)
★不要用鹽巴或小蘇打清洗水果,研究顯示使用清水沖洗水果是最乾淨的
★凹凸不平的水果,可配合軟毛刷將水果表皮上的農藥清洗乾淨
★農藥多殘留於水果蒂頭凹陷處,故食用前務必將此處做切除
★要食用非盛產期的水果前,建議將水果削皮後在食用
★市售果汁含糖份過高,易對人體腎臟造成負擔,固強烈建議大家食用自製未過濾的鮮果汁
★果汁適當稀釋比例為(1:1)
★食用果汁建議在15至20分鐘內食用完畢為佳,避免氧化變質
【小叮嚀】
每天給嬰幼兒餵食鮮果汁一定要適量,不要超過半個奶瓶(約60cc),即早讓6個月以上的寶寶食用,亦可讓寶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哦!
本文特別感謝臺北市私立百家姓托兒所(附設托嬰部)提供小故事,以及營養公會理事長黃翠華及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醫師林杰樑於資料蒐集上的協助!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20532&prev=20533&next=20528&l=f&fid=28






*******************************************************************************

寶寶喝的是什麼水
採訪/林明佳
諮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李坤美
        台大醫院小兒部新生嬰兒科主治醫師周弘傑
水是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人體內的物理、化學反應都少不了它,除此之外,水還能維持新陳代謝、幫助身體排出老舊廢物和毒素、調節體溫與潤滑組織器官等。
但工廠和重金屬的汙染、家庭排放廢水、沿岸傾倒垃圾,以及自來水管線的老舊問題……等,不禁令人擔心:「寶寶喝的水安全嗎?」也因為水質惡化情形日益嚴重,市場針對此商機,推出各式各樣的瓶裝水或淨水器產品。本文即告訴您什麼樣的水最適合飲用、寶寶要怎麼喝最健康。
五花八門的水
市面上有琳瑯滿目的瓶裝水,包括礦泉水、蒸餾水、電解水、磁化水、電解質液等,提供消費者選購;另外,坊間還流傳去胎毒水、葡萄糖水;廠商也競相推出昂貴的家用淨水器設備,如活性碳淨水器、中空隙膜淨水器等,令人眼花撩亂。
礦泉水
經過層層砂岩滲透出來的水,加以處理製成。水質柔軟偏鹼性,含有多種礦物質及碳酸離子。
電解水
運用電解原理,在水中加入氯化鈉,讓自來水通過陰極和陽極的電路板,通上電流後,分離出鹼性和酸性離子水。
磁化水
又稱活π性活水,在水中添加鐵和氯化合物─二價三價氯化鐵,使水轉化成活化水。
蒸餾水
以蒸餾技術得出的純水。先使液體沸騰產生蒸氣,再收集蒸氣冷凝成液體,由於蒸餾過程中,被蒸發的水分無法載送水中的礦物質及細菌,可以說是絕對純淨的水。
RO逆滲透
讓水透過半透膜,從而去除水中雜質和礦物質,得到接近蒸餾水般的「純水」。
電解質液
最初是設計給非洲霍亂疫區使用,成分主要為電解質、糖分、納離子。有時醫師會讓輕度腸胃炎的病患服用粉末或瓶裝的電解質液來補充水分。
究竟這些水是否如其所宣稱的具有特殊的功效?台大醫院小兒部新生嬰兒科主治醫師周弘傑就持保留的態度,指出這需要臨床的實驗證據,否則無法盡信;而家長們也無需過度迷信高科技的產品,只要是乾淨、衛生、煮沸過的水就是好水。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李坤美醫師也有相同的看法─腎臟和血液自有調節機能可以平衡體內酸鹼值,人體自身會達到平衡狀態,因此,只要水質無虞、自來水充分煮沸,就是適合寶寶飲用的水。
有些家長為了圖方便,使用居家電熱水瓶或是開飲機的熱水,沖泡奶粉給小寶寶喝。然而,其熱水是否真的已經達到沸點、是否真能完全殺菌除氯、飲水機內是否有滋生細菌等問題,都是飲水機的潛在隱憂;周弘傑表示,3個月以內的新生兒,腸胃比較脆弱,建議還是使用煮沸過的開水比較安全;若小朋友已經23歲,稍微有抵抗力了,倒還無可厚非;提醒家長們,家中飲水機、水塔要定期清洗,否則殘留的細菌,會使得小朋友很容易拉肚子;
瓶裝水選購要訣
血統證明:不喝來路不明的水,瓶子上的標示要清楚─有沒有經過衛生認證、是否有水源類別及水源地的標示。
瓶身完好:瓶身不能有破損,水質應清澈透明無沉澱物。
破除飲水迷思   
李坤美指出,有些家長會買葡萄糖加開水泡一泡,自製「葡萄糖水」給寶寶喝,其實是沒有必要的,因為葡萄糖水只有甜度,沒有營養,只能增加開水的口感。一旦寶寶習慣甜甜的口感,恐怕日後養成非甜飲料不喝的習慣,因此不建議飲用。周弘傑也提醒,葡萄糖水不但容易使寶寶蛀牙,且葡萄糖是單糖,在胃的地方就可以被吸收,易使寶寶形形成的胃酸分泌過多,可能導致溢奶、吐奶的情形更加嚴重,反而得不償失。
至於老一輩的人流傳「去胎毒水」可以去除寶寶體內的胎毒,即以甘草或是市面賣的偏方熬煮成水後,給寶寶飲用。李坤美建議不要給寶寶喝!因為這些所謂的去胎毒水成份標示不明,也沒有科學的根據。
   
寶寶要喝多少水才足夠?
寶寶不僅僅要喝健康的水,也要喝得健康。腎臟是調節體內水分最重要的器官,它能製造小便,幫助我們排掉多餘的水分和廢物。1歲以下的寶寶由於腎臟功能尚未健全,若喝進太多的水,可能使得腎臟負荷過重,甚至產生代謝不良、水中毒、肺水腫等情形,嚴重的話還可能致死。因此,最好衡量寶寶的月齡、體重和個別身體狀況(如:脫水、剛運動完等),適時給予寶寶補充適當的水分。
過度喝水的後遺症
水中毒:周弘傑表示以前曾遇過一個媽媽,由於是外籍新娘,看不懂奶粉罐上的說明,添加太多水,長期下來,造成寶寶水中毒。由於寶寶的腎臟還沒有發展完全,在排水時會把鈉離子也一同排出;水分太多也會將鈉離子的濃度稀釋掉,鈉離子過低會造成腦水腫、抽筋、神經受損,甚至死亡的後果。一般會採取限水措施,讓身體自己調節回平衡。
肺水腫:腎臟會自動排掉多餘的水分,當水量超過腎臟所能負擔的程度,水就會積到肺部,形成肺水腫。曾有一個2個月的寶寶,爸爸每天灌他喝400cc的水,已經是一般寶寶的兩倍以上,有一天寶寶開始出現哮喘的現象,原來是肺水腫,經過限制水分和打利尿劑後,小寶寶總算解除危險。
依年齡發展提供適當水分
6個月以下
計算公式:每天每公斤攝取100150cc的水分(包含母乳或充泡的奶粉量)
例如:寶寶4個月,體重6公斤,則一天攝取的液體約600900cc
這時期的寶寶多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要食物,6個月以前的嬰兒從母乳或配方奶就能獲取足夠的營養和水分,因此不需要額外給寶寶喝水。只要喝得奶量充足,身體所得到的水分也一定夠。一般奶粉的標準沖泡比例是─13%的奶粉加上87的水。
小叮嚀:基本上,正常的寶寶在6個月以下是不需要額外喝水的。若讓寶寶喝水,反而會影響寶寶的喝奶量。此外,水分子比較小,容易讓寶寶嗆到。這時期的寶寶還不會自己漱口,若擔心奶垢會影響寶寶口腔健康,可用乾淨紗布沾水幫寶寶清潔牙齒、牙齦和舌頭。
6個月以上~1歲左右
計算公式:每天每公斤攝取100cc的液體(包含母乳、沖泡的奶粉量、果汁、蔬菜汁等)
例如:寶寶9個月,體重10公斤,則一天攝取的液體約1000cc
6個月以上的寶寶有些會開始出現厭奶情形,也應該開始接觸副食品,因此這時期的水分來源主要來自奶水和副食品,如果汁、蔬菜汁等。寶寶通常不太會主動要求喝水,也不會很喜歡喝水。
小叮嚀:給寶寶喝果汁或蔬菜汁時要對半稀釋(即原汁加入等量的水),才不會太濃稠。另外,市面上宣稱100%的果汁,多含有食品添加物,和過多的糖分,營養不如現搾現喝的天然果汁。
1歲以上
計算公式:第一個10公斤,每天攝取100cc的液體;第二個10公斤(1020公斤),每天攝取50cc的液體。
例如:寶寶2歲,體重15公斤,則一天攝取的液體約1250cc(10×100+5×50=1250)
寶寶1歲以後,飲食的限制就可以鬆綁,與大人吃一樣的食物。這時候的小朋友口渴自己就會喝水,家長們不需刻意強迫孩子喝水。
小叮嚀:飯前不宜讓小朋友喝太多水,否則小孩肚子飽脹,可能正餐就吃不下了。若不放心外面的水質,可以讓小朋友帶水壺,裝家裡煮過的開水。
留意脫水情況
一般而言,6個月以下的寶寶,是不需要額外補充水分的;對於較大的寶寶,也不用特意強迫他們喝水,需要、渴的時候再喝才有意義。除此之外,家長們還要認識寶寶脫水的症狀,才能適時的給予水分。脫水的症狀包括:眼皮凹陷、皮膚很乾、小便減少,或是寶寶喪失活力、嗜睡、懶洋洋等,這時可以給寶寶喝3040cc的水,但萬一寶寶的前囟門凹陷或是異於平常的無精打采,可能代表寶寶嚴重脫水或是生病了(如腸胃炎),此時最好趕緊尋求醫師的幫助。
李坤美
現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
學歷:長庚大學醫學系畢業
周弘傑
現職:台大醫院小兒部新生嬰兒科主治醫師
學歷:台大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經歷:台大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6826







*******************************************************************

寶寶該飲什麼水

2007-06-03 09:08:30 by 分享快樂 網上收集
  迎玖話題
  寶寶喝水是門學問,大有講究!寶寶喝的水和大人的有什麼不同?父母如何為寶寶選擇放心的飲用水?各種不同的水質對孩子都有哪些影響?專家經驗,喝出健康寶寶,需要從小做起。


  專家解疑
  專家:馮國強(福康之家首席成功育兒指導專家)
  嬰幼兒每天對水的需求和成人相比有什麼不同呢?
  首先,嬰幼兒需水量和含水量與成人不同,另一方面,嬰幼兒的代謝、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人體內含水量:成人55%,新生兒80%,0~3歲嬰幼兒70%~75%。每日的需水量按體重來說,成人50毫升/公斤;0~1歲嬰幼兒150毫升/公斤;1~3歲嬰幼兒100毫升/公斤。如果水分不足,容易發生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和代謝性酸中毒。

  寶寶的飲食中所需要的水分也要比成人多,只要成人能夠飲用的水,嬰幼兒都能接受嗎?

  嬰幼兒具特殊的生理結構:腸胃、腎臟功能發育不全。由於嬰幼兒腎臟和其他器官發育不完善,腎小球的濾過、腎小管的濃縮及再吸收和排泄功能均較差,因此排出廢物時需要更多的水分,普通水中的過多微量元素會加重寶寶的腎臟及腸胃負擔。所以,成人飲用的水不一定適合孩子。


  給寶寶選擇飲用水,要從哪幾個方面考慮?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對人類健康有利的飲用水至少具備以下幾個基本條件:無菌,不含有毒有害物質,含有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滲透性和溶解力強。為嬰幼兒選擇飲用水應該著重衛生、安全、營養。首先,衛生安全,生病少。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偵測,不含任何黴菌、致病菌、有害放射性物質等。其次,營養配比合理,生理負擔小。礦物元素和微量元素是必需的營養素,寶寶能從長期飲用的水中攝取是最好的補給。飲入離子型的礦物質,人體極易吸收。最後,口味甘甜,味道好。水中的鈣鹽和鎂鹽含量要少,降低水的硬度,入口時有滑膩感。用這樣的水來沖調奶粉、米粉,融化快,更不會破壞其中的維生素和其他各種營養成分。


  水對寶寶治療疾病、恢復健康有好處?
  傳統醫學認為,水有「助陽氣、通經絡」的功效。患病時多飲水,對發熱的患兒,將有助於高熱的散退;對咽喉炎、口腔潰瘍的患兒,有消炎止痛、癒合創口之效;對腹瀉的患兒,常飲淡鹽水,有助於防治脫水;對便秘的患兒,有助於軟化大便;對感染性疾病,有助於體內毒素的排泄;對咳嗽氣喘的患兒,有助於痰液稀釋而易於排出。總之,多飲水可促進疾病的痊癒。因此,家長在孩子患常見病,尤其是感染性疾病時,可讓寶寶多飲水。但患某些疾病時,如腎臟病、腎功能不全、嚴重心臟病時就不宜多飲水。因為在這些情況下,過多飲水會加重心臟和腎臟的負擔,反而不利於疾病康復。


  專家提示

  寶寶喝水要科學
  新生兒不能餵過甜的水。新生兒喂糖開水濃度以5%~10%為好,成人品嚐時在似甜非甜之間。

  飲料不能替代白開水。寶寶口渴了,只要給他們喝些白開水就行,偶爾嘗嘗飲料之類,也最好用白開水沖淡再喝。

  不要給寶寶喝冰水。大量喝冰水容易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縮,影響消化,刺激胃腸,甚至導致腹痛、腹瀉。

  飯前不要給寶寶喝水。飯前給寶寶喝水會稀釋胃液,不利於食物消化,而且寶寶喝得脹鼓鼓的會影響食慾。恰當的方法是在飯前半小時,讓寶寶喝少量水,以增加口腔內唾液分泌,幫助消化。

  睡前不要給孩子喝水。年齡較小的孩子在夜間深睡後,還不能完全控制排尿。若在睡前喝水多了,容易遺尿。

  久存的開水不宜給孩子飲用。室溫下存放超過三天的飲用水,尤其是保溫瓶裡的開水,易被細菌污染,並可產生具有毒性的亞硝酸鹽。

  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喝水習慣。喝水不要過快,不要一下子喝得過多,否則不利於吸收,還會造成急性胃擴張,出現上腹部不適症狀。另外,要教育孩子不要喝生水,以防感染胃腸道傳染病。
  不要強迫寶寶多喝水。

資料來源http://baby.linziyu.com/blog-1207.html






*******************************************************************************

寶寶喝水有學問
嬰兒與母親
採訪撰文/林君育
諮詢/台北慈濟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暨小兒加護病房主任 許瑞育
國泰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主任 沈仲敏
攝影/張明偉
梳化/徐筑芳
模特兒/漂亮媽咪 陳如鎔 帥氣寶寶 瑋瑋
每個人都知道沒事要多喝水,但是寶寶跟大人一樣嗎?其實寶寶的腸胃和腎臟功能並不完全成熟,如果讓寶寶攝取過多水分,對寶寶來說反而會造成負擔,甚至引起水中毒,所以,聰明的爸比媽咪看過來,如何讓寶貝喝水喝得巧,還有教導寶寶喝水的小撇步,通通一次告訴你!
嬰兒、幼兒水分攝取大不同
嬰幼兒腸胃消化&吸收弱
台北慈濟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暨小兒加護病房主任許瑞育表示,寶寶的腸胃構造在剛出生時,就已經發展完整,腸胃可分成上消化道跟下消化道,這些包含了食道、胃、小腸、大腸還有肛門等,不過,這些構造雖然都有,但是長度還不到成人的標準。功能方面,腸胃最主要的功能為消化和吸收,而這兩項也是逐漸變成熟,以消化來說,器官會分泌一些消化酶,消化酶在剛出生的時候並不多,所以寶寶消化的功能不是很好,只能吸收一些簡單的東西。舉例來說,寶寶的胃要到三、四個月時,胃液分泌才比較齊全;胰臟的部分,至少要六個月以上,胰液才會分泌比較完整,這也是為什麼寶寶剛開始吃的東西都比較單純,就是母奶或配方奶為主,等到四至六個月大時才能添加副食品,寶寶的腸胃系統要慢慢到一歲以上才會趨於完整。
初生寶寶腎臟系統未成熟
腎臟的構造在胎兒發育時期也都是存在的,其功能是隨著年紀慢慢成熟,大約一歲過後,寶寶腎臟的功能已趨近於成人,許瑞育醫師表示,腎臟的功能主要是過濾跟吸收,它過濾一些雜質,把可以用的水分、離子再吸收,而醫生在評估腎臟功能時,會以GFR腎絲球過濾速率來評斷,剛出生寶寶的GFR大概是成人的四分之一,直到一歲之後,才會接近成人的素質,所以一歲以下的寶寶不需要特別另外補充水分,就是怕腎功能不全,可能會引發水中毒。
6個月以前‧用母奶、配方奶補水
其實六個月以前的寶寶不是不能喝水,國泰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主任沈仲敏醫師表示,寶寶喝的母奶或是配方奶,裡面都含有水分,而母奶的水分含量就有90%~95%,所以純喝母奶的寶寶並不需要額外補充水分,除非喝的奶量不足,在正常範圍來說,每個寶寶的奶量,每天每公斤大約100cc200cc,不過,這範圍很大,家長不需要特別記某個固定數字,小寶寶到底需不需要補充水分其實可以看尿量,通常一天下來,寶寶的尿尿次數為68次以上,除了次數之外,顏色也是透明清澈,像水一樣的顏色。不管是喝母奶或配方奶,只要一天沒有到這個次數或尿布換下來尿液顏色比較黃,就表示有水分不足的現象,這種情形下是可以給寶寶喝水的,或是讓寶寶增加奶量,但如果有些小寶寶有厭奶的狀況,那可能就需要補充水分。
許瑞育醫師也指出,我們的觀念都是多喝水比較好,但是對寶寶來說,其實適當喝水比較好,假設是喝配方奶的寶寶,一般來說各品牌所建議的量,水跟奶粉的比例應該是73,按照正常計算奶量的方式,寶寶這樣的水份量就足夠了,不需要自行調整比例,對於六個月以前的寶寶,也不用嚴格到一口水都不能喝,有時候喝完奶後,媽咪可以給寶寶喝10cc20cc的水,幫寶貝漱漱口,清潔口腔也是可以的,只是,媽咪不能把水裝滿一個奶瓶,讓寶寶喝100cc的水來取代一餐的牛奶。
6個月以後‧靠開水、副食品補水
六個月以後的寶寶開始接觸副食品,母奶和配方奶的需求量逐漸變少,每公斤每天的奶量約100cc120cc,水分相對也減少,許瑞育醫師表示,假設要讓寶寶開始喝較多的水,約一次50cc100cc左右,差不多就在這時期,原因就是腎臟功能已經慢慢成熟,攝取流質的東西減少,寶寶吃的固體食物水分不是這麼多時,爸比媽咪可以早晚給寶寶各喝一次約100cc的水,不過主要還是要看寶寶的需求。沈仲敏醫師也提醒,如果發現小便量不足的現象,是一定要增加水分的,不過,不一定只是喝水,也可以從副食品中增加水分,如果汁、果泥、菜湯、稀飯等。
1歲以上‧看寶寶需求、固定喝水
許瑞育醫師表示,一歲以後的寶寶腎臟忍受力比較高,多喝水的話也只是尿量會多,少喝尿量就是減少,所以此時期的寶寶是可以像我們大人一樣喝水,至於是否要讓寶寶固定喝水,對比較大的小朋友來說,比較會表達意見,所以可以看他們的需求量,如果是較小的12歲的小朋友,其實有些家長會固定時間,一次給寶寶喝100cc的水,一天約喝個23次即可,因為寶寶還有喝牛奶、吃副食品,這些都有水分。基本上,一歲過後的寶寶喝水比較不是這麼嚴謹,如果嚴格來說,兒科醫師都會有一個基本的公式,用體重來計算寶寶一天所需的水分攝取量,但是家長並不用特別做計算,最簡單的判斷還是以觀察寶寶的尿量為主,如果寶寶一整天都沒怎麼尿尿、或是寶寶活動力實在是太強,一整天都在活動且一直排汗,當然就需要多補充水分了。
水中毒是什麼?
所謂的水中毒,並非水本身有毒,是因為攝取太多水分,導致身體產生症狀,便將這些症狀以水中毒這名詞來稱呼,許瑞育醫師進一步解釋,當留在體內的水過多時,會導致體內的電解質也就是鈉離子失衡,我們正常人的血液裡鈉的濃度約135mEq/L145mEq/L之間,這是我們身體運作正常的濃度,可是如果水太多,這個濃度就會往下降,降的越低就會產生問題,簡單來說,我們身體是由細胞跟細胞外液所構成,原本細胞外液是正常標準,大量喝水後,導致細胞外液濃度下降,但是細胞內仍然是正常濃度,此時,我們的身體就會靠滲透的方式達到平衡,所以濃度低的會往濃度高的地方滲透,水往細胞內跑,就會造成細胞水腫,導致細胞功能喪失,而第一個受到影響的細胞就是腦部,因為腦部的細胞是最敏感的,水中毒之後,水分會讓腦部細胞水腫,我們稱做腦壓上升,寶寶會產生頭痛、噁心感、嘔吐等症狀,嚴重的話會開始出現嗜睡,當腦壓上升到一定的程度,接下來就會昏迷甚至休克,當然從輕微到嚴重的狀況是逐步進行的,很少會一下子跳到死亡,除非喝的水量實在太多,所以家長需要靠觀察判斷。
如果發生水中毒的情形,爸比媽咪第一個要做的就是停止喝水,讓囤積在體內的水自行排出去,這是輕微的時候可以採取的動作;如果是比較嚴重的狀況如持續嘔吐或是精神狀況有點異常不是單純的哭鬧,甚至寶寶有點昏睡時就必須送到醫院,醫師會看情況補充鈉離子或是利尿劑。
給寶寶喝什麼水比較好?
沈仲敏醫師表示,給寶寶喝煮沸過的一般開水就可以了,不一定要選擇特別乾淨的逆滲透水,如果要用礦泉水給寶寶喝,最好也要經過消毒煮沸的步驟。許瑞育醫師也補充,幫寳寶泡奶粉的水,只要掌握煮沸、無菌的原則即可,但是,不能用山泉水泡奶或餵食寶寶,有些住在偏遠山區的爸比媽咪取水不是這麼容易,或者有些人的觀念是山泉水最自然最好,可是裡面的生菌量很高,即使山泉水煮開了,也無法得知是否有其他雜質、重金屬存在,如果長期喝對寶寶的身體可能會有問題,另外,家長當然也要注意奶瓶用具的消毒。
特殊狀況的補水
當小寶寶發燒時,是需要多喝水的,沈仲敏醫師解釋,因為發燒會大量流汗,水分需求量高,若是沒有補充水分會造成脫水。如果脫水,小朋友哭比較沒有眼淚,精神體力很虛弱,皮膚摸起來很乾燥,那可能就要考慮小朋友脫水的現象。另外腸胃炎會有上吐下瀉的情形,當水分流失時,身體的電解質也會流失,因此,在腸胃炎的狀況下可以補充電解水,如果使用的是市售的運動飲料,家長需要以11的比例加水稀釋,否則糖分會過高,或者是到藥局購買小朋友專用的口服電解質水,這種就不用再稀釋。許瑞育醫師則補充,夏天到了大多都待在冷氣房裡,長期待在冷氣房時爸比媽咪應該多給寶寶攝取水分,因為冷氣會讓寶寶的身體、嘴巴、舌頭比較乾,不過,要跟家長們強調,雖然上述這些情況都要多攝取水分,但是不要一下子給寶寶喝太多水,要分次慢慢喝,舉例來說,大量流汗除了水分流失,鹽分也會流失,所以如果單純只補充水,不給身體一些時間將鹽分吸收回來,也會造成水中毒,因此逐步補水很重要。
寶寶喝水的時機
1排尿次數一天下來小於68次。
2尿量少、尿液顏色黃,不像水一樣透明。
3發燒、腸胃炎。
4劇烈運動或大量流汗。
5小寶寶哭時,比較沒有眼淚。
6皮膚摸起來乾燥、彈性不佳。
7眼窩凹陷。
8口腔黏膜乾燥。
9寶寶頭頂的囟門與頭骨不再呈現平整狀,反而下凹。
10一天之內體重降落許多。
沈仲敏醫師表示,除了水分不足的時候要喝水之外,其他像是嬰兒喝完奶以後,有時會打嗝的情形,這時媽咪可以讓寶寶喝幾口水,幫助打嗝停止,許瑞育醫師也特別提醒,寶寶水分不夠時,最嚴重的情形就是脫水,此時寶寶的體重會往下掉,如果水分流失很快其實一天體重就看得出來差別,通常會依照體重下降的程度,來分不同等級的脫水,再提供適當的治療補充,如:體重掉了原本體重的5%算是輕微脫水,10%為中度脫水,15%以上則為重度脫水,因此,如果爸比媽咪抱寶寶感覺一下子輕了許多,量體重後發現一天內體重迅速減少,就要快一點帶到醫院治療。
如何幫寳寶建立喝水習慣
大家都知道水對人體是重要且不可缺少的,不過如何讓寶貝愛上沒有味道的水,的確很傷腦筋,許瑞育醫師表示,寶寶喝水的習慣有些很好建立,有些則否,寶寶的味覺在三個月以後就會慢慢建立,所以有很多媽咪在寶寶四個月後會遇到寶寶厭奶的情形,因為他們的味覺開始可以分辨,因此,媽咪的原則是不要讓寶寶習慣喝重口味的東西,例如有些媽咪覺得寶寶不喜歡喝水,就加糖在裡面,這種做法比較不建議,最好的方式還是從生活態度中建立,比如說跟寶寶玩遊戲,遊戲中的獎勵可以是一杯水,當然爸比媽咪可以喝給寶寶看,告訴寶寶水真的很好喝,其實寶寶的學習力很強,也許一開始只覺得是遊戲獎勵,但是經由慢慢習慣水的味道後,自然就會想喝,或是家長可以將水裝在寶寶喜歡的容器,最重要的是不能用強迫的態度,這會造成寶寶的壓力。
如果寶寶真的不喜歡喝水,沈仲敏醫師認為,可以提供果汁給寶寶喝,最好還是新鮮現打的果汁或是家長自己做,尤其現在又有塑化劑問題,在外面隨便買市售果汁,不僅糖度過高,假如吃到不好的產品,對於是否會產生不良影響也比較沒有把握。另外,除了不要在水裡加糖,蜂蜜水的飲用也要注意,一歲以前的寶寶不能實用蜂蜜水,因為裡面的肉毒桿菌毒素,可能會造成呼吸中樞麻痺,影響寶寶健康導致生命危險。
許瑞育
學歷:台大醫學系學士 
經歷:小兒科專科醫師
      小兒心臟暨急重診專科醫師
現任:台北慈濟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暨小兒加護病房主任
      臺大醫院小兒部兼任主治醫師
      慈濟大學醫學系兼任部定講師
沈仲敏
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經歷:台北榮總小兒科住院醫師
      兒科專科醫師
      新生兒科、兒童胸腔科及重症醫療專科醫師
現任:國泰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主任
      輔仁大學醫學系講師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7176&prev=7280&next=7165&l=f&fid=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