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3月31日 星期日

了解寶寶的便便

 了解寶寶便便的顏色   其實在寶寶手冊前頁就有一張是關於了解寶寶便便的顏色,媽咪可以對照著了解哦!!

1、大便呈黑色且堅硬:通常為"胎便",當胎便完全排出後就可以開始授乳了,若非新生兒就要拿著布布去醫院給醫生檢查!!

2、金黃色的大便:不要以為這樣的便便就是健康哦,寶寶的便便會因為吃的東西而有所不同的顏色;
但若寶寶吃得下、睡得好,即使排出的便便為綠色也沒關係!!
⋯⋯
3、寶寶便秘一直未排便:建議媽咪們可以將奶奶泡濃一點(多加個半匙),因為濃的奶粉進入腸內會吸收腸外的水份自然便便的水氣增多以利排便!!

4、綠色的大便:老一輩的人都說小孩嚇到就會拉青便便,其實寶寶大綠便便也算是正常的現象;另外腸道過敏及腸炎都有可能讓寶寶大綠便便!!

5、紅色的便便:有可能是大腸、直腸或是肛門等部位出血,還是拿著布布去醫院給醫生檢查!!

6、灰、白色的便便:通常是奶粉沒有搖晃完全,只是奶粉沒有被消化完全!!

資料來源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348424945277825&set=a.264008760386111.63542.263626003757720&type=1&theater






*****************************************************************
新的九色嬰兒大便卡
  

親愛的家長暨醫護同仁


    台灣嬰兒膽道閉鎖發生率約萬分之二,和世界其他國家相比我國確實有較高的發生率。有鑑於此,國民健康局自2002年起推行『嬰兒大便卡』,目的即在於使膽道閉鎖兒能透過大便顏色比對,及早被發現以及接受葛西手術治療。
  今年年底前,兒童健康手冊『嬰兒大便卡』即將從原本6色改為9。新的嬰兒大便顏色辨識中,不正常的顏色共有6色,編號為1~6號;正常顏色為7~9號。我們希望在增加不正常的大便顏色辨識後,醫護人員、家長能更清楚區分嬰兒大便顏色是否異常。
 除了重視嬰兒大便顏色,也要請您特別留意嬰兒的黃疸問題。新生兒黃疸在我國嬰兒相當常見,在出生滿兩週後,大部分新生兒黃疸已消退;假若新生兒出現持續延長的黃疸,其中部分嬰兒可能患有膽汁滯留症/膽道閉鎖,切勿以為均是哺餵母乳造成的黃疸,讓病患失去治療最佳時機。
請大家一定要特別注意0-60天大新生兒的大便顏色,以及在新生兒滿30天大時按時帶他們去施打B型肝炎疫苗並做大便顏色篩檢,才能及早發現肝膽疾病兒童,使他們得以及早治療!



寶寶大便一定要黃色才正常嗎?
大便顏色差異的主要原因,其實和寶寶本身的體質及飲食都有關係,像寶寶本身膽酸的分泌及飲食中攝取鐵質的含量都和便便顏色有關。嬰兒大便顏色黃色、綠色或黃綠色都屬於正常的顏色,而哺餵母乳的嬰兒大便多為金黃色(但還是因人而異),喝配方奶的嬰兒大便顏色則有多種組合。但不論寶寶喝母奶或配方奶,大便顏色若偏淡黃色、灰白色或白色大便就屬異常,此時家長務必帶寶寶即早就醫。



寶寶大便青綠色是正常的嗎?會不會是老人家說的”剉青屎驚到”?
嬰兒大便呈黃色、綠色、黃綠色都屬正常顏色,這是因為膽汁順利流出與糞便混合後的結果,因此寶寶解青綠色大便並非如長輩所言“驚到”,反而是膽汁有正常排出所致,切勿任意給予嬰兒服用非醫療處方下的藥物,以免造成器官無謂的負擔。


 資料擷取自:http://www.children-liver.org.tw/ContentAspx/Browser00.aspx?isClass=2&setTable=2&type=2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giIBvyaEGQFoH_Iu.AjSyNuc/article?mid=4455





**************************************************************
  寶寶“ㄣㄣ”全記錄  
諮詢/台中台安醫院社區健康部護理師 董如玉
文/陳姵樺



寶寶便便的顏色與形狀,是了解寶寶的排便是否正常,及所吃食物是否適合的重要指標。爸比媽咪常將焦點放在寶寶便便的次數,事實上,寶寶便便的次數會因為個人體質、攝取母乳或配方奶,與水分的補充、流失等而有很大的差異,所以建議家長除了留意寶寶便便的次數,更要細心觀察寶寶便便的顏色與形狀,才能及早察覺寶寶身體是否有異常狀況發生。

ㄣㄣ變化大搜查~
台中台安醫院社區健康部護理師董如玉指出,寶寶便便的型態大致上可分以下幾種:

  • 新生兒時期:新生兒出生後的頭三天,排出的便便稱為胎便,胎便看起來黏黏的,而且不帶臭味,聚在一起時好似瀝青般的黑色,但若用棉花棒將之暈開,其實為深墨綠色。之後經過黃綠色的轉化便過程,最後是金黃色、黏黏糊糊的新生兒大便。
    最初的頭三天,新生兒胎便正常次數是一天1至4次,之後的次數與大便狀態則會依攝取母奶或是配方奶而有所不同。
  • 母乳寶寶:一般來說,母乳寶寶的便便可能會出現金黃色、黃色、綠色、棕色或是草綠色;形狀方面,有的稀稀水水,有的較黏,或是伴隨有米粒大小的顆粒,及近似蛋花湯的狀態而中間有一點糞渣,味道帶點酸味。
  • 配方奶寶寶:配方奶的寶寶的大便顏色與母奶寶寶差不多,形狀則會出現軟軟、糊糊、黏黏或是米粒大小的顆粒狀,味道則較重較臭。
  • 其他:現在也有不少新生兒是母奶與配方奶混著喝的,這要看母奶與配方奶的比例,例如配方奶的次數較母乳少,那便便形狀就會較偏向餵母乳的狀態,若是配方奶次數多,就偏向配方奶的形狀。


健康vs.異常?
便便顏色為首要關鍵~
要分辨寶寶的便便是否正常,顏色是最明顯、最容易分辨的指標。董如玉指出,寶寶異常的大便顏色包括鮮血般的紅色、黑色以及白色;除了這三種顏色之外的顏色都屬於正常的顏色,家長並不需要太過擔心。
至於為何會出現異常的大便顏色,可能原因包括:

  • Bi Bi~紅色便便董如玉表示,鮮紅色如血的紅色大便,表示寶寶下腸胃道出血;但是有的寶寶在加入副食品後,若吃了紅色的食物例如紅蘿蔔但沒有完全消化,便便中也會出現紅色的點狀或條狀物,當家長看到這些紅色點點時可不要太緊張,先想想寶寶是否有吃過紅色食物,再仔細看便便是帶一點暗紅色或是如鮮血般的紅,好判斷寶寶是否有腸胃道問題。
  • Bi Bi~黑色便便寶寶出現黑色便便,通常和上腸胃道出血有關;但是有的寶寶便便是深墨綠色,很容易讓家長以為是黑色,家長若無法清楚判別,可用棉花棒將寶寶的便便暈開,之後可能比較不容易混淆,建議家長仔細觀察,以確認後續應有之處理。
  • Bi Bi~白色便便至於白色的便便,顯示寶寶的膽道出現問題。當膽道發生阻塞或閉鎖,讓膽汁無法分泌,就會造成寶寶的便便呈現白色,這時就要立刻到醫院讓醫師檢查治療。

小叮嚀!
除了顏色之外,董如玉表示,若是寶寶便便的次數突然變得很多,或是便便變得很稀很水,或是便便呈羊屎便,並且伴隨有食慾降低、哭鬧、發燒、嘔吐等症狀,就有可能是遭到細菌感染腸胃道,或是得到腸胃型的感冒,這時家長應提高警覺,及早帶孩子就醫治療。


資料來源http://www.dadupo.com.tw/m-u/97-9/link-b.htm





****************************************************************************

寶寶便便的秘密

  便便能夠反應出寶寶的健康狀況,所以媽媽們需要格外關注。寶寶便便有很多顏色,每種顏色的背後也隱含了不同的意義,想知道寶寶便便的顏色有何奧秘,就來看看吧!

[B][color="Blue"]胎便 color 黑綠色
[/B]
  新生兒的胎便呈現黑綠色和寶寶膽汁有關。萬新醫師表示,因為寶寶剛出生還沒有吃任何食物,所以胎便是膽汁和腸胃道脫落細胞的殘渣和分泌物的混合物,因此為黑綠色,並且呈黏稠狀。出生一兩天后,會變成正常的黃色或綠色大便。

[B][color="blue"]膽汁滯留或膽道閉鎖 color 米色、白色、淡黃色[/B]
  正常的大便因為有膽汁,所以會呈現黃色或綠色,這都是正常的大便顏色。如果寶寶的便便顏色非常淺、偏白,像是米色、白色或是非常淡的黃色,就表示膽汁沒有排泄出來,也就是膽道或膽管方面出現了問題。萬醫師表示,當便便出現這些不正常的顏色時,可能有膽汁滯留或膽道閉鎖的疾病。

[B][color="blue"]正常便便 color 黃色、綠色[/B]
  醫學上來說,大便呈現黃色和綠色都是膽汁染色的結果,但是因為飲食或腸內菌的不同也會略有不同。一般來說,寶寶的便便呈現黃色和綠色都屬於正常現象。

[B][color="blue"]腸胃道出血 color 鮮紅色、暗紅色、黑色[/B]
  如果寶寶的大便帶有血色,也就是“血便”,不管是鮮紅色還是暗紅色,都是不正常的。萬醫師表示,如果大便顏色帶紅色,除了腸道的先天性異常外,還可能是寶寶的腸子裏面有出血、發炎的症狀。這些常見疾病可能是細菌性的腸胃炎、腸道裏長出不正常的腫塊、息肉或是食物過敏造成的腸黏膜損傷。

[B][color="blue"]果汁、飲料讓便便含水量增加[/B]
  因為寶寶的大便經常和小便混在一起,家長很難判斷寶寶是不是有腹瀉等症狀,所以如果便便只是輕度的水分含量增加,可以先觀察寶寶是不是還併發有發燒、嘔吐的症狀。如果寶寶剛開始吃輔食,可能會因為吃到一些不適應的食物或是果汁、飲料喝得太多,造成大便含水量增加。

[B][color="blue"]大便帶血[/B]
  暗紅色 如果腸道裏面有不正常的組織或息肉,會造成不正常的出血。而且大便在經過腸道時,可能需要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因為血色素會和腸內細菌發生作用,所以顏色不會是鮮紅,而是暗紅色。

  [B][color="blue"]鮮紅色[/B] 表示出血的地方距離肛門不遠,有可能是大便出來時造成肛門裂傷所致。
  黑色 如果是上消化道的出血,像是胃或十二指腸出血,顏色就會是黑色的。越高位的腸胃道出血,大便的顏色會越黑,越接近肛門的出血,大便顏色越鮮紅,而中間段腸胃道出血,大便則會呈現暗紅色或是咖啡色。

[B][color="blue"]便便稀軟不用擔心[/B]
  1歲以前的寶寶,腸子蠕動較快,糞便中食物的殘渣在身體停留的時間較短,便便中的水分被吸收的較少,其便便會比大人的要軟和稀,但是這並不代表就是不正常。這種情況通常出現在滿月以前或是喝母乳的寶寶身上。即使大便的水分含量較多,次數也較多,但只要寶寶的各項發育正常,就不必擔心。

[B][color="blue"]便血[/B]
  大便外麵包著血 通常是因為大便很硬,造成肛門裂傷,這時會看到一坨硬硬的大便,外麵包著血,但是大便裏面沒有。

  大便和血混合 如果是腸道內部的問題,會看到血和大便混在一起。例如,在高位的小腸出血,看到的就會是磚紅色的大便,並且便和血是混合在一起的。
便便裏怎麼會有顆粒?

  1歲以前的寶寶,消化粗硬食物纖維的能力不是很好,所以如果吃了添加切碎的胡蘿蔔、玉米、番茄的稀飯,就可能在大便裏看見這些食物纖維。萬醫師表示,寶寶的便便中有時會夾雜一些黃色、褐色的顆粒,這些通常就是番茄、玉米的纖維,比較容易消化的食物,一般從大便中是看不出來的。 資料來源http://bbs.sheeee.com/viewthread.php?tid=882





****************************************************************************

從寶寶便便看健康

更新日期:2008-03-05 記者:採訪撰文陳其暉 諮詢馬益群醫師

為「便便所苦」的大人們,別讓解不出便、拉不停狀況同樣發生在您的寶寶身上,從出生起就開始觀察孩子的便便吧!這樣做不僅能揪出嚴重的嬰兒肝膽疾病、了解便秘與腹瀉的處理原則,2歲前更是奠定飲食與排便習慣養成的好時機,孩子的便便順暢,自然就能長得又高又壯。

寶寶便便大不同

人體的消化道在胚胎時期開始發育後,隨著消化道機能的成熟、營養吸收度、食物攝取種類、年齡、疾病,寶寶的排便穩定度會有微妙的改變,從孩子出生到能食用副食品之後,寶寶的便便型態也大不同!

出生~第一次進食

一般而言,寶寶在出生二十四小時之內就會開始解胎便,台中慈濟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科馬益群醫師指出,胎便是寶寶在媽媽子宮內,吞入羊水中物質,經腸胃道後排出,混合著胎脂、胎毛和膽汁色素等,顏色接近純黑色或墨綠色的黏便。

林口長庚
兒童醫院兒童胃腸肝膽科陳世彥醫師進一步表示,新生兒排出胎便並開始餵奶後,不管餵配方奶或母奶,一直到消化道能完全分解吸收脂肪、乳糖和蛋白質等營養之前,寶寶大便會呈黃略帶綠色,這都屬於正常的排便色澤。
滿月~2、3個月大

這個時期寶寶便便的形狀多呈半固體、固體,一天可能多到5、6次,陳世彥醫師提醒家長,這樣的便便次數並不一定代表寶寶在拉肚子,而是因為他的腸道反射功能還未完全發育成熟,無法一次排空的結果。

而純餵母奶的寶寶在此時大便會呈黃色且特別稀糊,但一直到寶寶3、4個月大,開始嘗試餵副食品之後,便便才會轉換為棕色或棕黃色,和一般餵配方奶寶寶的便便沒有差別,而這時有些配方奶粉特別添加的高蛋白或
高鐵成分,也可能會讓便便呈綠色甚至是灰綠色。

3~4個月大

寶寶排便的次數會開始減少,次數從3天1次~1天3次不等,陳世彥醫師解釋這是由於1.寶寶的腸道漸已成熟。2.若開始嘗試接觸副食品,食物種類增多。3.腸道生態環境改變,這些都會影響他的排便次數,研究指出若在出生後,持續餵食母乳將比餵食配方奶能夠幫助寶寶腸道環境易於增生益生菌,而腸道益生菌的增生,可產生許多短鏈脂肪酸,提供腸道細胞能量來源,因而促進消化吸收及腸道免疫系統更臻成熟。

4~6個月大

馬益群醫師表示,這個階段因為寶寶舌頭和嘴部肌肉的控制漸漸成熟,可開始練習吃副食品。建議副食品添加先從米、麥粉開始。如家中有過敏史,怕小寶寶對食物過敏,副食品的添加建議從6個月大時開始,可選擇先從米粉開始,因其為單一穀類,較不易引起過敏。並建議可將米粉加入母奶或涼開水攪成糊狀,可訓練寶寶咀嚼。添加新食物由少量開始,一次試吃一種,濃度由稀漸濃。此時大便有一點小變化,例如稍微稀便沒有關係,不必要為此放棄嘗試副食品。疑似過敏體質的寶寶建議新食物的添加最好一個星期試吃一種,若有長紅疹、明顯腹瀉等症狀,則須暫停此種食物。
6個月大以後

陳世彥醫師解釋,6~9個月大的寶寶的消化系統已經慢慢成熟到能提供足夠及功能成熟的胰蛋白?及脂肪?等酵素來分解大分子的蛋白質、脂肪,特別在8、9個月後可以適當的給予寶寶肉湯及肉泥或者烹調用油。

寶寶在6個月大之後排便應大都是成形固體狀、條狀的軟便,這階段腸道消化及吸收更為成熟,大腸對水份吸收也漸趨穩定,由於新的副食品,像是食物中的蛋白質會讓便便成固體狀,頻率由1天3次~2、3天1次不等,加上吃得多,便便的量也會變多,而顏色也會因為吃進去的食物種類而有變化,從棕色到咖啡色不等。提醒家長注意,若是寶寶1歲之後仍多解水稀便,又非疾病引起的腹瀉,則要評估孩子的腸胃消化吸收狀況,避免孩子長久下來造成體重過輕、營養不良的情形,

「嬰幼兒在2、3歲之後便便的狀態就會漸漸與成人相似」,馬益群醫師強調,在2~3歲前建立孩子的如廁習慣與健康飲食將是孩子維持健康便便的關鍵。


Attention!便便發出的危險訊號

當寶寶的消化道功能成熟之時,家長就可以從便便的性狀來注意寶寶是否有特殊的腸胃道症狀,陳世彥醫師表示,便便的性狀可分為:硬便、軟便、稠便、黏便、糊便、稀便、水便這七大類;不正常的便便顏色包括:1.極淡黃色、白色、灰白色便。2.紅便、黑便。3.綠黏便等危險便便顏色,都反應出寶寶腸胃道的健康狀態,不健康的便便爸媽可以這樣分辨:
持續黏便、糊便

原則上,6個月大以上的寶寶應該解軟便,而以母奶為主食的寶寶解便通常會較黏稠一些,但若是寶寶持續解出黏便與糊便就要特別注意觀察,是否合併有哭鬧不安、吃不下、吐奶等症狀,這也極可能是腹瀉的情況,需要帶寶寶到小兒科門診進一步了解腹瀉原因。

硬便與稀便、水便

發生便秘的寶寶會排便頻率少(1星期不到2次)、解硬便,特別是已經成顆粒狀的硬便容易造成解便時的不舒服,但並不只有解硬便才是便秘,如果排不出去的便便持續堆積在腸道出不來,寶寶也可能每次上大號都只能解一點點的水稀便,或者有前段硬便、後段稀便的狀況發生,需要留心辨別。此外,若寶寶一直解水便、稀便,且一天解便次數超過5、6次,則是寶寶腹瀉的典型症狀。馬益群醫師指出寶寶長期便秘或腹瀉的原因亦可能與牛奶過敏有關。

若寶寶解出下列4種顏色的便便,家長也得留心:

大便卡色號(1~3號):極淡黃色、白色、灰白色便
馬益群醫師特別強調,寶寶出生後若有膚色黃、眼白黃的黃疸現象,且持續3到4週仍未消退,家長們就得留心比對兒童健康手冊上第4頁大便卡的色號,如果寶寶大便的顏色呈現淡黃或灰白色,即1~3色號,即有可能是「膽道閉鎖」、「肝臟發炎」等造成膽汁滯留肝臟的疾病,膽汁無法順利排到十二指腸裡,與糞便混合而造成寶寶糞便呈現近白色。

爸爸媽媽一旦發現寶寶上述情況,必須趕緊帶寶寶至兒科門診診治,如果錯過出生後2個月的
黃金手術治療期,會造成寶寶肝硬化、死亡(多在2歲前)的嚴重後果。
紅便、黑便

如果寶寶解出紅便,極有可能是下消化道出血的腸炎或肛裂的情形,或者解出瀝青狀的黑便(胎便除外),則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所造成的,另一方面,好發於嬰幼兒的特殊急性腹症—腸套疊,則於後期會出現草莓色果醬樣便便,都需要馬上至兒科就醫。

綠黏便

寶寶的便便若呈綠色黏稠狀又合併發燒、拉肚子、腹痛等症狀的話,陳世彥醫師指出極有可能是細菌性腸炎,如沙門氏菌感染的情形,也需家長留心觀察就醫。

異常的便便顏色可能發出危險訊號,但是陳世彥醫師提醒家長,光是觀察便便顏色並不純粹是消化道的問題,寶寶食用食物的顏色也可能對應到便便的顏色,例如給寶寶吃火龍果、蕃茄,便便顏色自然會呈紅色狀,家長也要配合寶寶飲食習慣來觀察才更準確喔。


採訪撰文陳其暉 諮詢台中慈濟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 馬益群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Yg8piCyWF0Gqp31eOn1Q190-/article?mid=2119





********************************************************************************
寶寶便便的顏色 發表時間:2010/06/11, 22:49
新手媽媽常常為了寶寶便便的顏色傷腦筋,其實寶寶便便的顏色是透露健康訊息的重要指標,觀察寶寶的便便,要注意便便的顏色、便便的黏稠與硬度、便便的次數等三件事,健保局已正式將「嬰兒大便顏色識別卡」加入兒童健康手冊,媽咪如果發現寶寶的便便出現淡黃、灰白的顏色,要立即就醫,因為寶寶有可能罹患膽道閉鎖,這種病如果在出生兩個月內開刀,可以有效避免死亡,否則大部分的寶寶活不過一到二歲;至於便便的顏色如果是黃、綠,甚至墨綠色,都是屬於正常的範圍。

健康寶寶的便便
寶寶的便便應該是什麼顏色?剛出生的寶寶第一天解出的大便,也就是所謂的「胎便」,顏色深墨,二至五天後逐漸轉淡,稱為「轉型便」;之後,大便的顏色轉為綠黃或金黃色。
喝母奶的寶寶,便便大多是金黃色或淡綠色;喝嬰兒配方奶者,便便則是黃色或墨綠色;如果便便又黏又稀,大部分是病菌性腸炎,如果加上血絲便,就是沙門氏菌腸炎的便便。

淡黃或灰白便要特別注意
如果寶寶大便的顏色出現淡黃或灰白色,媽媽就要特別注意,因為有可能是膽道閉鎖,李宏昌表示,膽道閉鎖是新生兒的先天性疾病,不及早治療,可能導致寶寶死亡,由於膽汁無法順利流出,會出現膽汁累積在肝臟造成肝硬化,同時會阻礙營養的吸收,食物中脂肪酸或是脂溶性維他命無法藉由膽汁讓身體吸收會對寶寶的生長發育造成嚴重問題,脂肪酸不被吸收,荷爾蒙無法分泌,脂溶性維生素不能吸收,會缺乏維生素A、D、E等。

兒童肝膽疾病基金會與衛生署國民健康保險局合作,從2002年起,利用嬰兒大便顏色識別卡進行新生兒大便顏色異常通報,兩年下來,各醫院寄回的大便卡約有六萬八千張,回收率約六成四,篩檢出的膽道閉鎖病童有六成是在出生60天內手術。

膽道閉鎖的原因不明,華人的發生率高於白種人,是兒童換肝的主要原因,不換肝,大部分的寶寶活不過二歲,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寶寶才有存活的機會,如果能在出生60天內手術,根據日本統計,寶寶活到10歲的比率可以提高到七成以上。

紅便或黑便代表的意義
如果大便的顏色是紅色,有可能是下消化道出血,黑色大便則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便便顏色愈鮮紅表示出血的位置愈靠近肛門或大腸,如肛裂、大腸炎合併黏膜受傷或出血、大腸瘜肉等;較黑的便便可能是胃食道逆流引起的食道炎合併出血、消化性潰瘍、急性胃炎合併出血等。 要注意的是,吃豬血糕或服用鐵劑的人,便便也會呈黑色,流鼻血時,血液吞入腸胃道,也會出現黑便,要小心分辨。

便便狀況七級論
便便的黏稠與硬度是判斷寶寶腹瀉或便秘的主要依據。
便便的黏稠與硬度可分為七級,分別是硬、軟、稠、糊、粘、稀、水。
糞便太稀或太水,通常是腸胃炎或消化吸收不良;至於便秘,目前有增加的趨勢,由於引起便秘的器官性疾病以「先天性巨腸症」最有名,所以媽媽帶便秘的寶寶來求診時,醫師常會主動要求做這方面的檢查,其實,便秘寶寶最常見的還是功能性的,也就是胃腸道蠕動過慢。




******************************************************************************
寶寶便便顏色仔細瞧~~
國民健康局成立大便卡諮詢中心,提供新生兒家長諮詢管道,對於大便顏色有疑問者可由諮詢專線(02)2382-0886獲得適切解答或轉介,諮詢專線服務時間每週ㄧ至週五8301730,其他時間轉語音信箱,但只要留下你的資料,將會有專人回覆。同時呼籲家長應主動將觀察嬰兒的大便顏色,於新生兒滿30天大接受預防注射時,將觀察結果告知醫護人員,以期及早發現膽道閉鎖兒,協助其及早治療。名詞解釋嬰兒大便辨識卡:一共有九色大便顏色,是寶寶出生後,將寶寶的大便顏色和「嬰兒大便卡」比對,當發現大便顏色與不正常1-6號 最相似時,或發現寶寶顏色介於正常與不正常間,為了寶寶健康,請趕快就醫。膽道閉鎖:係指膽道不通造成膽汁滯留,回流至肝內,造成肝硬化現象。臨床常見的 症狀為黃疸、灰白便或淡黃便、以及肝腫大。膽汁鬱積於肝臟內會快速造成肝硬化,如果不治療小孩兩歲以內會失去生命。病患若能在出生60天內(愈早愈好)接受葛西手術,可獲得較佳之預後。



 

資料來源:國民健康局 http://www.bhp.doh.gov.tw/bhpnet/portal/PressShow.aspx?No=200810010001

資料來源http://tingwen1314.pixnet.net/blog/post/36868782






******************************************************************************

從Baby便便看健康

「寶寶已經一、兩天沒大便,怎麼辦?」「寶寶的大便為什麼綠綠的?要不要看醫生?」媽媽們經常為了寶寶的便便而煩惱,尤其新手媽媽總是對寶寶的排便有很多疑問。

醫師強調,大便顏色很淡或解黑便、血便時,就要找醫師檢查;至於1天大3、4次或2、3天大1次,只要活動正常,沒有其他不適症狀,就不必太緊張。以下就大便的顏色、次數、味道來詳加說明。

◎顏色

白、黑、紅便要注意!

馬偕醫院小兒科李宏昌主任指出,剛出生寶寶的大便顏色可能是黃、綠色,甚至墨綠色都屬正常,這是因為喝的牛奶配方不一樣所致。比較要注意的大便顏色包括:(1)越淡的顏色越有問題,如淡黃或偏白色,可能膽汁分泌異常所導致;(2)解黑色大便可能有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形;(3)解紅色大便有可能是下消化道出血。

黃、白便便-膽道閉鎖不全

要特別提到的是新生兒的先天性疾病--膽道閉鎖不全,這類小患者的大便會出現淡黃色或偏白色。由於先天膽汁無法分泌,會導致兩大問題:
1. 膽汁積在肝臟造成肝硬化。
2. 營養方面的阻礙,因為食物中所含脂肪酸或脂溶性維他命無法藉由膽汁而讓身體吸收,會造成一些障礙:
˙必須脂肪酸不被吸收,許多荷爾蒙就無法分泌(如生長激素、腎上腺荷爾蒙等),小孩會長不大。
˙脂溶性維生素不能吸收,會缺乏維生素A(容易導致夜盲症)、D(容易骨折、罹患佝僂病)、E(容易皮膚乾燥、失去光澤)、K(容易出血)。
善用「嬰兒糞便顏色識別卡」

國內部分大醫院已開始對此疾病進行衛教,新生兒的家長會拿到「嬰兒糞便顏色識別卡」衛教單張,教你如何分辨大便異常的顏色,藉著篩檢嬰兒的糞便顏色變化,早期診斷膽道閉鎖和膽汁滯流症等疾病。家長若發現嬰兒大便顏色呈淡黃色或灰白色,表示可能有上述疾病,應尋求小兒專科醫師治療。

馬偕醫院成立的「小黃瓜俱樂部」就是為膽道閉鎖症病患所設,目前有一百多位病患參加,該院每年有3次活動請病童家長參與,由醫師提供最新醫藥知識,新手媽媽可透過會員交流,了解如何照顧這類寶寶。

寶寶解綠便不必擔心

喝嬰兒配方奶的寶寶會因廠牌不同,大便顏色也會有些差異。書田診所小兒過敏科主任陳永綺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對嬰兒配方奶粉的成分有制定標準,包括脂肪、蛋白質、醣類及滲透壓等,不過各廠牌的成分還是有些微不同,因此寶寶大便顏色也不盡相同。至於綠色便便是因為寶寶本身膽汁分泌及消化未成熟的因素,過了這個過渡期就會消失;有的小孩到一歲還是解綠色便,家長不需為此擔心。

◎次數─大便幾次才算正常?

吃得正常、體重增加正常就可以了!

在次數方面,新生兒常見1天3~9次都算正常;1天只有1次可能太少;若2天才解1次就可能有問題。而喝母乳寶寶的大便次數會比喝配方奶粉者多。

等到寶寶出生1個月後,可能1天解3次到3天解1次都無所謂,只要沒有肚子脹,吃得正常,體重增加也正常就可以了!
喝母乳好吸收,便便次數多

喝母乳與喝牛奶的寶寶,大便情況有些差異。書田診所小兒科陳永綺醫師表示,喝母乳消化比較好,所以大便次數多,質地也較稀;而因體質不同,有些1天可解到7次,有的2、3天解1次都沒問題。大一點的小孩若超過3天未解便,可能有便秘現象,喝牛奶的寶寶比較會有此狀況。喝牛奶寶寶大便一般是每天1次,且較容易結塊、乾燥,可能出生一個月就能解出成型的便便。

而老一輩的經常會問:「小孩大便成型了嗎?」其實喝牛奶寶寶出生沒多久,大便就屬於成型,喝母乳最慢3、4個月也會成型,只是寶寶包著尿布,我們看到的都是一團糊狀。

大便是否有酸臭味?

大便除了要觀察顏色、次數之外,比較重要其實在於味道。每個小孩大便味道都不一樣,媽媽每天在聞,最清楚不過了,如果發現味道與平常不同,有酸臭味出現,可能因消化不良所致,部分寶寶症狀輕微,不用吃藥,可能2、3天後就痊癒了;情況嚴重時,大概也不會只有大便酸味的症狀,此時可能合併哭鬧、嘔吐、發燒等,大便次數比平時多,甚至已出現血便,此時要懷疑是否病毒性感染,最好儘速請醫師診治。

副食品適應不良易拉肚子

寶寶開始吃副食品後,大便會更接近成人,不過剛吃副食品也有過渡期,由於體內消化?還不是很好,大便中容易出現青菜的色素,或食物未分解就排出,這就是為什麼要將寶寶的食物磨碎或切細的原因。通常4個月就可以訓練寶寶咀嚼能力;等到一歲後,飲食要逐漸與大人一樣;2歲之後就要配合大人的飲食了。
在訓練吃副食品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稀便、水便或便秘等情形。解水便表示對某些食物還無法適應,容易引起腸絞痛,例如有的小孩對蘋果中的果糖不適應就會有此情形,有些吃到一定量就拉肚子,所以任何食物都要採漸進方式讓寶寶慢慢適應,如果每次少量吃還是拉肚子,就要暫停餵食副食品。
改善便秘妙招

早上喝點黑棗汁、酸梅汁、優酪乳

蛋白質攝取過多,比較會有便秘問題,此時可增加纖維質的攝取,不過一定要與水一起吃,否則只攝取纖維質,便秘會更嚴重。很多小孩一早起床蹲馬桶蹲半天仍無結果,建議每天早上喝點黑棗汁、酸梅汁、優酪乳,或香蕉、木瓜亦可,這些可輪流吃,有助排便順暢。

1歲以後可以喝蜂蜜

1歲以後也可以喝點蜂蜜,因為它有潤腸作用,不過可能有寄生蟲蟲卵存在,所以1歲以內寶寶應禁止食用,以免因免疫系統未成熟而影響腦部發育。

小寶寶不要過早訓練固定大便的時間

小孩子有時忙著玩耍而忘了便便,或經常憋大便,這在上幼稚園及小學幼童很常見。最好養成一早上學前就大便的習慣,因為大腸蠕動時間大約在每天早上和晚上,如果早上因時間緊迫,可改在晚上便便。較小的寶寶不要過早訓練固定大便的時間,應該順其自然。

結語

寶寶大便異常會透露一些疾病警訊,家長必須了解哪些屬於異常排便。而許多疾病並非只反應在大便,所以家長也要同時觀察其他症狀,必要時請教小兒科醫師以便及早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