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4月8日 星期一

嬰兒夜哭(驚到要「收驚」嗎?)


呂適存醫師提供

許多帶過小嬰兒的老人家時都會有這種經驗:寶寶夜裡突然驚醒,急切的哭個不停,好像被嚇到的感覺。父母也會固此手足無措,甚至去「收驚」、但是第二天起來,寶寶又好好的。這種現象在國內、外都很常見,
當然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若將與生病有關的情形排除(例如有感冒,鼻塞,腸阻塞,腸套疊,甚至於尿布溼了…等原因)之後,大致的原因可以歸類如下:
(一)、環境因素:環境太熱、太冷、太亮、太吵、尿布太溼,甚至頻繁的換床,沒讓寶寶在固定的床上睡 眠,或者環境的改變:如旅行,都可能造成寶寶的睡眠問題。
(二)、每個嬰兒生下來都有其獨特、天生的氣質,有的很安靜,有的則是磨娘精型非常吵,磨娘精型的孩子在夜間就比較會哭鬧,這些特質在出生的時候就有明顯的不同。遇到磨娘精型的小寶寶,父母會比較辛苦,必須用更多的愛心、耐心去面對。此外有些觀念也需要讓父母親了解:當嬰幼兒夜間沒有哭鬧時,並不表示他們整夜都安眠,桹據統計,9個月大的嬰兒只有16%能一覺到天亮,其餘的84%在夜間某時段都曾醒來,只是有的並不哭鬧,也不吵醒家人。嬰兒睡眠的週期也受本身身體的情形及及外在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而成長的過程將自然會調整睡眠問題。作惡夢、發出似笑似哭的聲音是每個正常嬰兒都有可能會發生的,不必太擔心。
(三)、相當常見的原因是小寶寶肚子脹氣: 可能因為奶嘴孔的大小不適、母親餵奶的技巧不好, 拍氣的方式不對……等等,造成寶寶在夜裡脹氣,因為肚子痛而哭個不停,當肚子裡的脹氣隔一段時間自動舒緩了,肚子不痛也就不哭了。所以醫師們常建議用手掌按摩小寶寶的肚子.傳統的老人們也會要媳婦把白花油、紅花油、萬金油等擦在小寶寶肚子上(稱為脹氣膏).許多母親則是會抱著寶寶用力的搖呀搖;或是抱到附近街道走一走,或去廟裡收個驚.這些方法對於減少小寶寶的肚子脹氣都會有效,但是這些動作的意義都是相同的在利用各種動作來舒緩小寶寶的脹氣。最近、美國有一篇報導,他們設計了一種嬰兒的汽車椅,椅子前面有一個小枕頭可以壓在小寶寶肚子上,寶寶夜裡哭不停的時候,把他放在車上,出去兜一圈,回來就好了。其意義也是按摩肚子可以降低小寶寶的脹氣。
(四)、小寶寶的情緒不安,也可能是夜哭的原因:不可否認的,例如放鞭炮時突然的驚嚇,也時常會造成寶寶的情緒不安。寶寶雖然小也是有情緒性的反應,如果你在小寶寶床邊對著剛出生沒有幾天的他扮笑臉,他也時常會跟著笑;如果你用很凶的表情嚇他,他也會跟著皺眉頭甚至於會哭。所以情緒受驚嚇也是寶寶不安的原因之一,民俗的說法就是寶寶會「驚到」。父母的因素:父母親的情緒問題例如爭吵、工作壓力、焦慮、煩惱等,都會直接影響寶寶的情緒、寶寶也會因為家中的氣氛,父母的爭吵而感到不安,間接造成哭鬧反應,尤其五、六個月以上已經開始與父母互動的較大寶寶。而當哭鬧的嬰兒與父母同睡或父母再給予額外的餵食,常使得寶寶有更重的依賴感,夜間哭鬧的行為變本加厲。
(五)、習慣性的哭國外統計,發生虐待兒童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就是一、兩歲大的小寶寶夜裡哭個不停,父母被吵的第二天都沒有精神上班,夜裡若反覆哭很多次,耐心不夠的父母就會出現虐待兒童的動作。最常見的這種寶寶在白天是由媬姆照顧,白天媬姆照顧時,為了方便讓他多睡,到了晚上他不睏,又沒有人陪他,他就吵個不停。醫學上也非常瞭解的另外一個現象是「生理時鐘」:例如我們一般人如果每天早上六點鐘起床,習慣了就是沒有鬧鐘也會自己醒。同樣的,小寶寶也有這種現象,如果他每天夜裡三點、五點各醒一次,醒了以後會吵半個小時,在前幾天的時候父母可以忍耐,會起來安撫他陪他,但是時間久了小寶寶己經養成定時會醒的壞習慣,父母太累了受不了的時候,就會出現打小孩的情形。
所以處裡的方法:
第一、減少寶寶白天睡眠的時間,將睡眠移到夜裡。
第二、在寶寶半夜哭的時候不要抱他搖他,以免養成一定要抱的壞習慣.
當然最好找醫生檢查一下,確定他沒有任何疾病。

資料來源http://www.pediatrics.com.tw/%e6%94%b6%e9%a9%9a.htm





*********************************************************************

有關寶寶...收驚??

收驚的習俗流傳已久,很多父母都有這方面的經驗,即使受過高等教育的現代父母,有時也會嘗試這項所謂的另類民俗療法,雖然目前仍無任何科學能夠完全驗證收驚的效果或機制,不過仍有許多家長為求安心,在尋求正規醫療之餘,願意姑且一試,只要小孩健康,又有何不可?

在香火鼎盛的行天宮裡,王太太帶著一歲多的女兒排隊等候收驚婆為女兒進行收驚,因為已經持續好幾天,每到傍晚5點多,女兒便莫名其妙的哭鬧,看過醫師後並沒有改善,聽長輩說小孩容易受到驚嚇而出現異常現象,接受建議後就到廟裡進行收驚。
收驚幫助安定精神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學哲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李豐楙,在歸納自己和一些師父接觸中的了解,以及學者的看法後,認為所謂「收驚」,主要在發揮「安定、安魂作用」,收驚時常見師父拿著手上的搖鈴,有規律的搖動,能夠很微妙的引起小孩的專注,而產生一些正面作用。因為小孩在經過較大的驚嚇後,容易進入不穩定的精神狀態,當有規律的聲音引起他的關注時,便產生類似民俗醫療的催眠作用,使其精神趨於穩定。這種安定精神的作用是比較常識性的說法,其他牽涉到深入的層面(如所謂卡到陰),則屬於較複雜、較難解釋的範圍。
環境的突然改變很可能讓小孩受到驚嚇,包括很大的聲響(如鞭炮聲)或很特別、平時未曾出現在生活中的聲音(如辦喪事頌經的聲音)等,這些突然的改變,使得比較敏感的嬰幼兒易於受到驚嚇,即使成人也可能會發生。
小孩受到驚嚇會有明顯的反應,如無緣無故出現不安的情緒,特別容易在夜間哭鬧,而且固定某些時刻,從這些異於平時的反應可作初步的判定;此外,小孩變得不愛喝奶、大便顏色比較青,都可能因為受驚嚇所引起的。
小孩收驚有助緩和家長不安的情緒
至於為何會在固定時間出現異常?是否有生理上的問題或其他原因所造成?這就比較無法解釋,尤其小孩無法清楚表達,大人很難做判斷。研究發現,家長最後的判斷與其教育程度有關,教育程度較高的父母會試著找出原因,並偏向以科學方式進行;有些父母則習慣採民間說法作解釋,就比較有可能會依自己及長輩的經驗做出判斷,而採取收驚的方式。
以西醫的角度觀察,耕莘醫院精神科劉宜釗醫師則表示,收驚其實是對家長具有某種程度的情緒安定作用,當小朋友因身體不適而出現異常現象時,許多父母的反應往往是過度的,所以有時候收驚其實對大人比較具緩和情緒的效果。
嬰幼兒無法明確表達身體不適,有些反應其實仍屬生理現象,如小孩腸絞痛可能會在每天固定的時間(如飯後)發生,家長還是應該尋求正確就醫管道診治。
避免小孩受到驚嚇
要避免小孩受到驚嚇,有些細節家長必須留意,包括避免突如其來的聲響,如家中需要裝潢時,較敏感的嬰幼兒應該避開,外出遇到喪家最好也繞道而行,放鞭炮時也要避免小孩靠近。每個小孩的敏感度多少不同,家長應該選擇最適當的保護措施。而無論家長本身是否相信收驚效果,當小孩生病或出現異常時,最基本的準則還是要找醫師作科學的診治,以免耽誤病情,這應是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建議吧!
不可忽視正規治療!
站在西醫立場,劉宜釗醫師強調,只要不延誤正規治療,醫師通常不會特別反對家長尋求其他民俗療法。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許多事件的發生,尤其小孩經歷重大事件之後,家長表現的情緒會影響小孩後續的治療。例如經過一場意外事件,小孩應該接受長時間觀察及調適,但家長往往陷入自責或不安的精神狀態當中,對小孩反而有負面影響,因為小孩都是很敏感的,大人的心情他們其實感受得到,因此家長的調適也是不可忽視的!
文摘至--嬰兒與母親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AUM38qTHBJbywgZINl7XQ--/article?mid=1955



***********************************************************************

小兒收驚有用嗎?

文/李藹芬 採訪諮詢/高居士‧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張開屏

即使身處科技化的年代,有些古老的民俗習慣仍存於生活中,當很多方法都用盡時,就會抱著最後的希望想要一試,「收驚」就是其中之一。到底收驚有沒有效果呢? 相信很多爸媽在成長的過程中,有過收驚的經驗,雖然記憶早已模糊,但當自己為人父母時,碰到寶寶連續幾天哭鬧不休、夜不成眠時,也讓兒科醫師看診過,確定沒有疾病的問題時,最先想到的就是帶孩子去「收驚」。收驚,究竟有什麼魔力,成為很多人束手無策時最想要一試的方法。
受到驚嚇‧以民俗療法解決

以宗教服務業自許的高居士表示,「收驚,應算是另類的民俗療法,是一種神明的認證,雖然無法用科學的方式驗證,不過,未必沒有根據」。他解釋,當人們意外受到驚嚇時,「少了一魂」,所以,需要收驚。他說,來收驚的不是只有小孩,也有大人。的確,在台北市香火鼎盛的行天宮,從早到晚,總能看到各種年齡層、各種職業的信眾大排長龍,只為了讓效勞生阿嬤用一炷香幫忙收驚,以祈福解厄。

高居士說,會帶去收驚的小孩,往往是出現連續幾天哭鬧不休、夜晚無法入睡,或是在特定時間內發燒的狀況,不過,他通常會先問帶孩子去的大人,「是否先看過醫生了?」他認為,孩子的健康很重要,堅持家長一定要先試過科學的方法後,才考慮民俗療法。

會帶孩子去收驚的大人,可不是只有老一輩的爺爺奶奶,高居士以自身經驗為例,或許是現今社會以小家庭為主要結構的關係,多是孩子的爸媽帶來;另外,也可解釋,即使是古老的方法,年輕人一樣能接受,甚至醫療護理人員也願意抱持開放的態度試一試。


常用米與衣服進行儀式

收驚的方式有好幾種,施術者(過去是以「先生媽」稱呼幫人收驚的老太太)會因人而異選擇其適合的方式。常見的是用米和衣服,高居士解釋,衣服是代表當事人(有時候不便帶寶寶去的時候,就拿他常穿的衣服即可),米則是用來顯現當事人被何物嚇到,施術者透過咒語與神明溝通,香是讓神明在當事人身上劃一些無形的符號。

儀式完成後,會拿符咒讓當事人帶回家,點燃燒成灰燼後倒入洗澡水,成為平安驅邪的符水給孩子泡澡;嚴重時,會要求當事人泡在開水中喝下去。當然,有人會不敢讓孩子喝符水,高居士說,燒成灰燼泡在開水中,等沉澱了再喝,就不用擔心喝入灰燼,同時,喝個三口即可。另外,也會給平安符讓孩子配戴在身上(提醒爸媽,配戴時,要注意別讓繩子纏繞寶寶的脖子而造成窒息的意外)。

以前,就算當事人不能親自到場,也會有父母或其他長輩代為跑一趟,現在,有人還可以用「電話收驚」,高居士表示,有的施術者法力較高,就像「隔空取藥」一樣,「信者恆信,相信就有力量」。他建議,如果需要收驚的話,最好到大型廟宇或街坊鄰居認為有口碑的人士。

小兒收驚有用嗎?

西醫意見 收驚前‧應先確認無潛在疾病

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張開屏以西醫的立場來看,他建議,對哭鬧不休的孩子而言,在收驚前,「應先確認孩子無潛在疾病」,以腸套疊為例,當腸子套住時的疼痛會讓孩子哭鬧不安,腸子稍微鬆開時,孩子又能自在玩耍,但只要腸套疊的問題不解決,孩子就會一陣一陣的哭鬧;至於若是癲癇發作,孩子不由自主的喊叫或肌肉一陣陣地抽搐,就不是收驚所能解決的!

他說,有的父母對「孩子入睡時,手腳會不時抽動」感到在意,覺得好像被嚇到一樣。實際上,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他解釋,「剛入睡時,大腦對於四肢的控制力還存在,但會愈來愈弱,才會出現睡著後仍有不時抽動的現象」。

張開屏醫師說,醫學上,確認沒有潛在疾病問題時,通常就「不做處置」,就像「磨娘精」型的孩子,帶養時,就是要花時間「熬」,熬過就沒事了,但對每天帶孩子的父母來說,卻總是心有不安,想要試試其他方法,他不反對這時可去收驚,讓父母求個心安。

但張開屏醫師提醒父母,收驚用愈簡單的方式愈好,就像行天宮,不會再另外給符水喝,甚至也沒有費用問題。如果,要喝符水,要拿硃砂在孩子身上畫符以及收費的話,他就「不同意」了,畢竟製作香灰的材料是否含有對身體有影響的物質,誰也不知道,父母應為孩子的健康做最嚴格的把關才是!


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親子五四三」內容精選

龍鳯胎媽咪:帶小孩別太鐵齒 Q1:為何要帶寶寶去收驚?

約一歲左右時,小朋友都比較喜歡爬高而跌下來,這樣就嚇到了。有時說話大聲一些、關門不小心「碰」一聲,又被嚇到了,這時,小朋友就會一直哭,回到家想到就哭,婆婆就會看眉心或眼睛部分是不是有青青的,如果有的話,就會叫我帶小朋友去收驚了。

Q2:使用哪一種收驚方式?

我們用過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米卦,會告訴你是為什麼嚇到;另一種是唸咒語。

Q3:收驚後,是否有效果?

說也奇怪,有時候,病看不好時,老人家也會叫我們去收驚;回娘家時,不小心忘了先拜祖先,也需要收驚,甚至小朋友太吵,沒有辦法安撫的時候,收驚都是有用的,帶小孩嘛,有時還是別太鐵齒比較好。

小兒收驚有用嗎?

芊媽咪:真的有用喔!

Q1:為何要帶寶寶去收驚?

寶寶出生在娘家坐月子時,常常半夜都不睡覺都要抱到天亮才睡!白天的時候卻好好的,只要到晚上就會哭鬧,一直要抱抱!結果娘家媽媽就抱去給人家收驚了。

Q2:使用哪一種收驚方式?

我們家寶寶都是抱去給神明收驚,如果沒有抱去的話,就拿寶寶的衣服放在一盤米上,請神明收驚。

Q3:收驚後,是否有效果?

原來家裡附近有道路在挖路施工,所以,寶寶才會白天睡,晚上鬧,就是俗稱的犯「土神(台語)」。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有人去喪家,回來沒有淨身,就抱寶寶,寶寶也會這樣鬧。另外,還有在坐月子的時候,回娘家時,沒有拜祖先,也沒跟祖先說「家裡有新生兒」,晚上寶寶就哭鬧,於是抱去收驚,然後回家再拜一拜祖先,說一說,真的就不哭鬧了。

阿寶:尊重長輩‧但應適可而止

Q1:為何要帶寶寶去收驚?

寶寶當時兩個月大以上,因不好睡與愛哭鬧,就陸續有去收驚。

Q2:使用哪一種收驚方式?

第一種方式:法師會拿香念咒,然後香會在寶寶身體的前與後擺動,代表收驚的儀式開始,最後會拿符折一折,放在寶寶身上保平安。

第二種方式:米裝在杯子內,然後拿布把杯子包起來,再拿三隻香一起在寶寶面前念他們的法語,完成時,請媽媽代替寶寶在杯子上吹三口氣,代表儀式完成。然後,再看米杯裡的圖案是什麼,就代表被什麼嚇到,以後要預防。

第三種方式:自己念大悲咒七次,最後把念經功德迴向給寶寶,「願寶寶身體健康╱平平安安╱一切如意」。

Q3:收驚後,是否有效果?

這就見仁見智啦!我家寶寶收過驚N次,後來,我也麻痺了,因為我是尊重長輩而配合的。不過,最好不要動不動就收驚,避免到最後「會形成抗體」喔!

原文刊載於2010年0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詳細文章內容,請至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站閱覽




***********************************************************************

轉載-寶寶收驚DIY十四招

方法一.布縫製一個小袋子內裝7顆完整的米粒.少許的鹽.一根香腳平均折成7段.一小段.絲線平均剪成7段放進洗澡水內便可
*香腳-家裡拜拜燒完香後叉在香盧裡面的紅色香腳

方法二.當你目睹小孩有驚嚇時將你的左手中指摺下(蓮花指)放在小孩的頭頂
再將右手中指豎起其餘4指摺下用右中指沾上自己的口水再沾小孩的嘴(意思意思)  *比中指手式
再用右手中指在小孩的額頭劃上三個勾下面寫一個符字然後在符的右上下左上下與中間個點一點這時右腳在重踏地板一下便完成收驚.
方法三.一把生米 一件寶寶的衣服 < 最好是不要穿的 >
1.把生米放在衣服內包起來
!~
2.把包好的生米..握在手上..嘴巴唸 : <用台語唸 >床母來給某某某<寶寶的名字>收驚.收給他沒驚.收給他好照顧.好大漢
!~
3.唸完時..再把那包好的生米..放在寶寶睡覺的枕頭上
!
藉此幫小孩壓壓驚~ 這樣 就可以了!
方法四: 如果出門後回來哭鬧不停,老長輩教我, bb帶出去回家後,到家門口要記得叫bb的名字,跟他說要回家了. 忘了事後補叫也可以,我每次都忘了叫,後來補叫後, bb就好多了,睡的比較快,熟.
方法五: 這是以前 大肚婆媽媽貼的.我抄下來.還蠻好用的.轉貼給大家. 台語版.晚上11:00以後可每天唸.要唸12次 12條心魂在宮返來啦.雞頭雞尾打到驚.不免驚.不免驚. (某某人~名字)返來啦.返來喔 尾音部份順口即可.寶寶吵鬧唸一下就會乖乖睡

事實証明....是有效的.很多媽咪試過 (以上台語收驚文,寶寶小時候哭鬧時我都抱著邊拍邊唸,沒多久就睡著了我翻譯一下中文,大概是這個意思: 十二條心魂在說回來啦,街頭街尾受到驚,不用怕.不用怕.某某某.回來啦.回來喔)

方法六: 洗澡水加鹽及米各一小把.(放完熱水時置入,記得洗完澡米不能丟廁所垃圾桶喔,粗鹽較好,沒有則放台鹽的食用鹽也可,米粒最好是完整無破損的)
方法七: 採避邪的植物3種或5種或7種(各7葉)(榕樹.芙蓉.柳樹.艾草...等等)熱水沖開.要讓洗澡水有那些草的味道(記得洗完澡葉子也不能丟廁所垃圾桶喔) 如果以上太麻煩,去買市面有一種艾草香皂(艾草.芙蓉及另一種忘記了) 當一般肥皂來洗澡囉....

補充:這個最好下午前摘...下午後葉子會合起來    最好是燒開水到沸騰
放葉子放鐵鍋裡或臉盆倒下滾開水  不用很多  有香氣就可以了   在倒一半冷水
(俗稱陰陽水-一鍋裡要有半熱水/半冷水....這個去參加完喪事也可以用來自己淨身)
使用完整盆水連帶葉子潑到馬路上

方法八.香茅草一把用水煮開後滾一下讓它的香味出來,再用溫水調溫度後幫小孩洗澡瘑瘧瘉皸,誦語誨誥不用任何的清潔劑,不但小孩香香的睾瞅瞃睯,犖犒犗犓皮膚也會很好,還會有安神的效果漜滌滶滴,網緄緀綡小孩會比較好睡,我試過誣誤誚誌,誥認誙誑還滿好用的,第一天洗,一歲的小孩從晚上七點睡到早上九點。

方法九.用淨符,在臉盆裡火化後加艾草,芙蓉,七顆白米,鹽幾粒,沖熱開水後,再加溫水調溫度,先在小孩嘴裡抹三次(或喝三次),然後臉,手腳及身體由上往下擦拭一遍後,把剩下的水倒進排水溝裡即可。    
方法十.大人出門前,隨身在身上攜帶一個紅包袋,在進家門前把紅包袋丟掉
據說這樣晦氣就不會帶回家,影響小朋友

方法十一.到廟裡求一個平安符用小別針別在孩子的衣襟上方法十二.到廟裡去跟神明求契(給神明做義子或義女請神明幫忙看顧) 方法十三.出門時看到寶寶嚇到.馬上手用半圓弧形(像拍痰手式).輕輕在寶寶天靈蓋打3下.順便說:X X X.<寶寶名字>不用怕.三魂七魄歸本身.就行了!
方法十四:幼兒常哭鬧的話.可以配戴五色線.紅、黃、白、綠、黑五色線,合成一條繩索,再持誦大悲咒二十一遍,每誦一次作一個結,共結成二十一個結,然後帶在身邊,有不錯效果喔!!


另外有新生寶寶要出門(未滿一歲者)
可以到布店剪裁一塊像嬰兒包巾那麼大的紅布塊
收在車子裡   路上有人辦喪事  可以把紅布蓋在寶寶身上(頭部要蓋住)
或是經過墓地時也可以用
以免影響到寶寶

另外抱寶寶到附近的正廟裡拜拜  吸一下廟氣也不錯(陰廟千萬別去..城隍廟.有應公..那些XD)
最後
抱去給神明收驚
準備一件小兒衣服(要有領子與袖子那種)不要拿別人穿過的二手衣
拿出紅包或紅紙寫上住址/小朋友名字
清香2支用衣服壓住清香(用廟裡的紅盤子裝好衣服放供桌上)
求神明讓小兒乖乖
可念:某某帝君...XX聖母...觀音娘娘(看你拜什麼就念什麼神明)
XXXX~最近小兒驚嚇到半夜哭啼 食慾不好  故代來給神明收驚
請XXXX幫小兒做主  保佑小兒身體健康~聰明活潑~有人緣~長智慧
另外護身符~符令~香腳或盧丹~請神明幫忙加持~

(當衣服上的香剩3/1時去跟神明執杯...如無杯在延香2支一樣用衣服壓住)
執杯時可以念~如果收好驚加持好 請xxxx神明伺我一個聖杯<=師兄教的不一定要3個聖杯  一個就可以了~

可以跟廟裡拿平安符/符令N張/香腳..放在衣服胸口裡
平安符請神明加持給小孩保平安用(不用時要拿去燒金紙的盧子化掉不可以亂丟垃圾桶)
符咒/香腳是化給小孩子洗澡用(可搭上邊說的艾草.孚蓉草..等等)
資料來源http://photocap.com.tw/forum/viewthread.php?tid=36944






*******************************************************************************

幼兒神經學疾病 常被誤為中邪

馬偕醫院台東分院小兒科主任文心怡昨天指出,小兒科門診中,一些發生於幼兒的神經學疾病,因家長不了解,有時被當作「中邪」採用民俗療法,或者誤為「壞習慣」遭糾正、處罰,延誤就醫造成遺憾。
據文心怡門診經驗分析,熱性痙攣、癲癇、夜間驚悚症、夢遊症及Tics及妥瑞症,就常被家長誤判為中邪,常要讓兒童吃了不少苦,才會到醫院診治。
文心怡指出,熱性痙攣是因為發燒出現的抽搐,一般發生於6個月大到5歲間,發生率約4%,其中1/31/2會再發。許多病童的兄弟姊妹或父母,小時可能也有類似現象,長大後恢復正常,不須太驚慌,典型的熱性痙攣屬於良性疾病,演變為癲癇的機會很低,只要處理得當,很少會有後遺症。
不過典型的熱性痙攣會於15分鐘內自動停止,如果孩子的痙攣持續不斷,就一定要送醫,評估是否罹患腦炎、腦膜炎等嚴重疾病引起痙攣,以免誤診為熱性痙攣,延誤治療,遺憾終生。
另外癲癇常被認定來自遺傳,其實未必正確。文心怡表示,很多患者全無家族病史,發生率約為0.5%,其中60%首次發作於孩童時期。雖然成人的癲癇通常須終生服藥,但孩童時期的癲癇,有70%可在服藥2年後逐漸減量,甚至停藥,孩童的癲癇是可以治癒的疾病,但往往因家長們諱疾忌醫, 延誤早期治療機會。
部分兒童出現半夜爬起來大哭,隔天早上卻全無記憶;或者半夜起床四處走動,事後也無印象。文心怡強調,類似行為屬於睡眠疾病,前者為「夜間驚悚症」,發生率為1%3%,常出現於4歲到12歲兒童。後者是夢遊,除須注意安全,建議就診確認是否罹患其他疾病。
Tics
及妥瑞症可能的症狀是「習慣性抽動」,很容易使人誤解為痙攣或壞習慣,其實是種不自主的動作,比較常見的是不自主眨眼睛、皺鼻子、歪嘴唇,或者是清喉嚨、出怪聲,類似症狀常常被誤診為結膜炎、過敏性鼻炎、甚至氣喘、氣管炎,卻怎麼醫都醫不好。
文心怡說,兒童常常因為難以控制的小動作或聲音,蒙受不白之冤。部分兒童會自然痊癒,無法自行痊癒的就須醫生協助,需要靠藥物幫忙,以及父母師長正確對待,兒童對自己毛病也要了解。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9JqeSt.cERmoSKqGh4m1jFJM/article?mid=3532&prev=3544&next=3478&l=f&fid=53








*****************************************************************************************

新生兒受驚嚇的正常表現

從熟睡中驚醒,睜開眼睛;身體震顫或是輕微的抽搐;哭鬧;兩手臂、手掌、兩腳、腳趾都(左右對稱)向外伸張。此種現象有若受驚一般,是動物的一種“自我保護反應”,用來應對或防禦外界的侵害。大人其實也有驚嚇反射,只是需要更大的刺激纔會激發出來。
待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成熟、對外界一般性的刺激逐漸適應之後,就不會這麼敏感,驚嚇反射即會慢慢減緩或消失,此時約是寶寶三四個月左右。
所以從醫學的角度來看,“收驚”對寶寶並無實際的理論基礎及效果,然而確是可安安長輩的心,而且一般的“收驚”步驟對寶寶也無直接的害處,所以父母可視個別的需要性來決定是否要帶“受驚”的寶寶去“收驚”。
新生兒受驚嚇的原因
由於新生兒大腦發育還不完善,受刺激引起的興奮容易“泛化”,表現爲在打開新生兒包被或是大聲、強光、震動以及改變他的體位都會使寶寶抖動起來,出現震顫樣自發動作,或緩慢的、不規則的、抽搐樣的手足動作,有時甚至可見踝部、膝部和下頦的抖動等這些無意識、不協調的動作,這在醫學上,我們通常稱直爲“新生兒驚跳”。這是正常現象,沒有任何病理意義,家長大可不必緊張。
新生兒受驚嚇應需注意的事項
新生兒的“驚嚇”出現以下症狀父母應特別警覺:
  • 六個月以上的寶寶若仍有明顯的驚嚇反射,可能是大腦的神經系統有問題。
  • 驚嚇反射若非左右對稱,如一雙手臂沒有反應,可能是那雙手有問題,出生寶寶最常見者爲“臂神經叢受傷”,或是鎖骨骨折。
  • 驚嚇反射應爲暫時性的,約數秒鐘即會消失,若有持續的全身震顫不止,則非正常現象。
  • 至於大便顏色(綠色)可能也與驚嚇有關係。膽汁的顏色爲黃綠色,正常糞便即帶膽汁而呈黃色,當膽汁增加後則可使綠色加強。所謂“嚇破膽”或是因膽囊受驚收縮,使排出的膽汁突然增加而將腸道中的糞便染色了,但這只是暫時現象;輕微的驚嚇並不影響嬰兒的健康。
    資料來源http://tc.jktree.com/baby/article/66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