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4月19日 星期五

親子閱讀 / 繪本賞析 分享推荐

好書推荐繪本---愛幫忙的男孩
接觸這本書時,很有感受。因為他超級像家裡的兩個公子 [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哈
後來跟家長也常分享這本書,讓大家常想當下
有不同觀點的欣賞,孩子便有不同的成就。

其實,每一個小朋友都要有幫助別人的機會,他才能夠學會看重自己、關心別人;每一個爸爸媽媽也需要製造機會,讓小朋友一展幫助別人的身手,這顆良善的種子才會抽芽,每一個熱心的小朋友都有一顆想要幫助爸爸媽媽或是老師的心,但是因為光有熱誠是不夠的,如果缺乏方法與技巧反而會幫倒忙,面對一個老是越幫越忙的小孩,你除了頭痛與皺眉頭外,你看得見他那一顆熱滾滾的心嗎?你知道要如何引導小朋友伸出援手,讓他的助人行為與行動可以圓滿落幕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vicky970467/archive?l=f&id=25&page=1




**********************************************************************

艾拉-第一次上台

這本書是戲劇主題教學時運用的。孩子們並不ㄧ定習慣上台,更有人事 [ 台下一條龍,台上一條蟲 ]
如何鼓勵,如何協助,如何同理這種第一次的心情呢?
再過不久,學校就要開始舉行畢業典禮囉!來說本繪本,一起和艾拉練習上台吧!

出版日期: 2006年11月29日
大象群島上的小學,正準備舉辦一場班級才藝表演,大家都好興奮。貝琳達要跳芭蕾舞,蒂奇計畫來場魔術秀,艾拉也好想上台……但是要表演什麼呢?
  當艾拉熱心的為其他小象提供意見和支持的同時,我們也很想知道,艾拉到底有什麼特殊才藝。就讓我們為舞台上的艾拉,起立鼓掌吧!
作者簡介
卡蜜拉.狄梅柯(Carmela D,Amico)
  五歲時寫出第一本童書,自此創作不輟。她是一位自由撰稿作家,作品散見於美國西雅圖市各大報章雜誌。她與丈夫史蒂芬,以及女兒奧莉薇亞一起住在西雅圖。
繪者簡介
史蒂芬.狄梅柯(Steven D,Amico)
  四歲開始繪畫,那時他畫的是恐龍和英雄角色。1980年代,他從康尼許藝術學院(Cornish College of the Arts)輟學,受雇於淘兒音樂城,從事櫥窗設計的工作,稍後為梅西百貨公司設計櫥窗。經過多年的兼職設計工作,包括為「珍珠果醬樂團」和「華納兄弟公司」做事,他成為總部設於西雅圖的「傑出點子」公司(Smashing Ideas)的設計師與插畫家。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vicky970467/archive?l=f&id=25&page=1




*********************************************************************

奶奶慢慢忘記我了

這和我喜歡的另ㄧ本書----奶奶來了 [ 韓國繪本 ]有異曲同工之妙

都是在探討老人的問題。社會老齡化,有很多老人的需求可以藉由繪本帶

孩子去關心和注意。和孩子分享過之後孩子開始慢慢去關心和接受長者


出版日期:2007年09月13日

奶奶把鞋子放進冰箱裡 奶奶在房子裡迷了路 奶奶叫錯我的名字
奶奶……她到底怎麼了?
本書原文為法文。講的是小女孩卡蜜拉因為奶奶得了「阿茲海默氏症」(俗稱「老人失智症」),慢慢忘記她的故事。那種逐漸失去親愛的人的悲傷與用愛來撫平心傷的力量,你可以在這小小的繪本中看到。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vicky970467/archive?l=f&id=25&page=1



**********************************************************************
不會寫字的獅子
這本書我在國小分享過,孩子們愛死了
故事的情節很幽默,卻是可供老師做真實生活的延伸
我喜歡它的張力和巧妙的安排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20日
獅子認為,會不會閱讀和寫字一點也不重要!直到他愛上了一隻美麗,而且喜歡看書的母獅子…
  獅子必須寫一封情書,來表達他的愛意。不過,獅子沒有開始學寫字,反而用他最常用的方法:命令其他的動物幫他寫信。所以猴子、河馬、推糞蟲、長頸鹿、鱷魚和禿鷹,大家輪流拿起筆,絞盡腦汁要寫一封最完美的情書。
不過大家寫的信,獅子一點也不滿意,他該怎麼辦呢?
作者簡介

馬丁.巴茲塞特(Martin Baltscheit)


  1965年出生於德國杜塞道夫,大學主修視覺傳達。巴茲塞特是一位跨領域的創作者,作品除了漫畫、繪本,還有兒童廣播劇和動畫。於1996年獲得Max & Moritz獎最佳漫畫家提名。

  中譯作品:《保羅的超級計畫》格林文化

繪者簡介

馬克.布塔方(Marc Boutavant)


  1970年生於法國勃根地,布塔方是法國當代最受歡迎的美術設計,多次獲得歐洲青少年文學獎。他的作品有一種天真的趣味,除了畫面豐富、線條細膩,更值得注意的是優雅獨特的色彩,極具個人風格。

  中譯作品:《河馬波波屁股大》遠流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vicky970467/archive?l=f&id=25&page=1


*******************************************************************

你不可以隨便摸我!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04日
~ 教孩子保護自己、避免受到性侵害的親子共讀繪本 ~
「我很喜歡親親和抱抱,但是當我說『不要!』的時候,請不要碰我。」

  本書原文為英文。這個世界既美好,卻也處處充滿陷阱,如何教孩子保護自己,避開這個世界的險惡,是大人們必須教給孩子的求生技能。
在這本書中,作者透過媽媽和孩子的晚安對話,以一問一答和實際舉例的方式,很具體的教給了孩子避免遭受性侵害的方法──判斷能力:什麼是可以碰觸身體好的行為、什麼是不好的;拒絕能力:大聲、明確的說「不!」,要對方住手;相信自己:當對方碰觸你、讓你有不舒服的感覺時,一定要趕快離開;正確的觀念:即使真的發生了什麼事,也絕對不是你的錯;還有,一定要告訴父母。
關於父母們面對孩子遭遇不當的行為對待時,應該如何處理,作者也在書中提供了一些處理原則,是一本很好的參考工具書。還有,書後有一幅《孩子的情緒花園》圖畫,家長、老師、諮商師都可以透過不同的情緒圖像,來幫助孩子表達他們的感覺。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vicky970467/archive?l=f&id=25&page=1


**********************************************************************
艾德華 - 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
我喜歡這本書,非常喜歡
喜歡的原因,除了欣賞伯寧翰之外,這本書拿來和家長分享更棒!
運用比馬龍效應來欣賞讚賞您的孩子吧!
您的孩子將不再是-----世界上最最最恐怖的囉,他將會是---世界上最最最棒最最最可愛的孩子了
出版日期: 2007年10月20日
艾德華是個很普通的男孩。他早上起床、就換衣服、吃早餐、上學,然後……,玩遊戲、吃晚餐、睡覺。艾德華有時會踢東西。「艾德華,你好粗魯。你老是踢東踢西的。你是世界上最粗魯的男孩。」艾德華變得越來越粗魯了。人們嫌他笨拙、野蠻、吵鬧、邋遢、骯髒、惡劣、傲慢……。直到有一天,這個被人們稱為「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搖身一變,成了世界上最可愛的男孩。這本書不是神話,有時只要換個角度看孩子,或許就能發現他們的不同,也能讓他們創造出不同的世界。
作者簡介
約翰.伯寧罕
  一九三七年出生於英國雪瑞郡,童年在夏山學校度過。他的作品相當貼近孩子,往往都很能吸引孩子的目光,也能夠讓孩子周遭的大人一窺孩子的樣貌。中譯作品有《和甘伯伯去遊河》(台英社)、《莎莉,離水遠一點》(遠流)、《朱里亞斯呢?》(阿布拉)等。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vicky970467/archive?l=f&id=25&page=1

********************************************************************
養男養女調不同 與 浮萍男孩
洪蘭教授最近翻譯了兩本書《養男養女調不同》與《浮萍男孩》(都是由遠流出版社出版)
  這是美國小兒科醫師,也是心理學家利奧納德薩克斯所寫。書裏面有許多最新的研究報告與調查結果,顛覆了這些年來我們以為「進步」的教育方式,並且嚐試為近年來兒童在成長與發展中普遍顯現的問題,找到簡單且結構性地改變方法。

   尤其在這二十年女權運動讓兩性平權成為普世價值之後,我們一直力求在社會制度上弭平兩性差異,包括從幼稚園起,到小學、國中、男女班已經成為主流做法, 可是一旦人為刻意忽視男女的差異之後,反而洐生了非常多的問題,因為性別差異的確存在,從大腦的結構與發展上,男女大腦在生物基礎上根本就不同,了解彼此 的差異對於孩子的教養與教育非常重要。

  這種差異並不是分辨男生比較聰明還是女生比較聰明,而是要看做什麼事的時候男生比較優勢還是女生比較優勢。作者舉例說,爭辯刀叉好還是湯匙好是沒有意義的,必須看你要喝湯還是要切牛排。

   這本書裏引用的許多研究報告會令我們不斷有「哎呀!」的驚歎聲,尤其家裏有男孩的父母,大概會鬆一口氣,原本以為自己的孩子在校表現不好,甚至產生許多學習上的困擾,原來是我們沒有搞對他們大腦發展的狀況,尤其現在室內認知學習的課程提早而且分量又增加許多,同時幼稚園與小學的老師絕大部份是女生,溫柔 又輕聲細語,以及用女性思考對待男孩大腦,把許多原本一點問題也沒有的男孩搞成須要服用藥物控制過動或情緒障礙的病人。

  作者提到在美國高知識高收入的白人學區裏,每一個班級幾乎都有三分之一到一半以上的男孩正在服用治療「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的藥物,應該大部份是被誤診。

   洪蘭教授在導讀中提到:「最 近比較人類學的基因研究發現男生與公黑猩猩有百分之九九.四的基因相同,比與人類女性的共同基因還多一些。所以男生在看、聽、嗅覺方面與公黑猩猩的相似性 大於人類的女性。這一點對了解性別差異很重要,男女在處理事情上的不同是來自大腦結構與神經迴路活化上所造成的功能上的不同。

   男孩並不會因長大就自然變成男人,他們需要被教導、被引導,需要藉由各種挑選證明給別人看,他的身體、心智都已成熟,可以脫離父母保護,獨當一面,他才 算成年。年齡跟成熟之間不是等號關係,古人十六歲弱冠,變成大人,現在十六歲男生還要媽媽叫起床才不會遲到,不但不能謀生養家,每天還要跟家裡拿零用錢。

  男孩需要磨練才能成為男人。」

  家裏有男孩的父母一定要找這兩本書來看,有女孩的父母有時間也可以看一下,因為在做男女分析比較時,也提供了許多值得參考與學習的女孩教養方式。的確,父母一定要多看書,除了了解社會變遷之外,也要明瞭新的研究報告,才能依照孩子的天性,引導他們快樂成長的人生道路。


李偉文(牙醫師,荒野保護協會前理事長)
http://blogger.chinatimes.com/sow/archive/2008/10/22/337680.html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vicky970467/article?mid=5144&prev=5678&next=4898&l=f&fid=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