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4月3日 星期三

嬰兒期的營養

嬰兒的成長和發育
體重變化:嬰兒的出生重視他出生後第一年的健康指標。因為早產兒出生體重不足,和足月出生而體重不足,兩者的風險並不相同。台灣足月的新生兒的平均體重大約3.2公斤,身長大約50公分。嬰兒出生後,體重立刻下降百分之六,這是正常現象。1014天之後,才又回復到出生體重。接下來的十二個月他以驚人的速度成長,四到六個月大的時候,體重已經加倍。到了周歲的時候,他已有出生時的三倍重,身長有增加了百分之五十。這時他身體的比例也改變了,比較像幼童而不像嬰兒。
身長與頭圍:用身長(因為嬰兒還不會站,所以不說身高)和頭圍來評估幼兒的成長和營養狀況比較精確,單單體重只能反映最近攝取的營養而已。頭圍可以顯示腦部的生長與發育,長期的營養不良可以從頭圍不足看出來,因此對兩歲以前的嬰幼兒,定期測量頭圍可以反映他們的成長狀況。
生長曲線圖:醫生定期檢查嬰兒的體重、身長(或身高)和頭圍,把這些數據在生長曲線圖上定位,藉以了解嬰兒的成長狀況。這些曲線也可以用來和其他嬰兒比較。
嬰兒期的食物與營養
科學家要如何了解嬰幼兒的營養需求呢?以幼兒為主體的研究很少,所以經常借助母乳的研究!因為母乳的成分是嬰兒營養需求的金科玉律。沒有吃母乳的幼兒就吃嬰兒配方奶粉。大部分的嬰兒配方都以牛乳或黃豆蛋白為基礎加以調整,力求接近母乳的品質。根據美國小兒科醫學會的建議,母乳最適合嬰兒健康與營養的需求,前六個月可以完全採用母乳哺餵,然後搭配含鐵豐富的固體食物直到12個月。
熱量:嬰兒的熱量需求等於基礎代謝量加上生長和活動所需的熱量。以體重為單位計算的話,嬰兒的熱量需求約為成人的兩倍。出生的第一年,隨著活動力越來越強,嬰兒活動所需熱量也漸漸增加。一般來說,嬰兒每公斤體重100-120大卡的熱量,年紀越小需要量越高。嬰兒所的熱量來源(碳水化合物、脂肪與蛋白質)和成人不同。最適合嬰兒的飲食(以母乳為原型)是脂肪量最高而碳水化合物含量次之的。嬰兒有很高的熱量需求,但他們胃很小,每次只能吃很少的份量。由於脂肪的熱量密度最高,所以特別適合嬰兒。嬰兒的腦部成長一直到1824個月大為止,高脂飲食對腦部成長也很重要。
蛋白質:嬰兒期所需的蛋白質高於生命期的其他階段。事實上,一歲以內所需要蛋白質(以公克/公斤體重表示),約為成人的兩倍,每公斤體重需要1.7-2.4公克,年紀越小需要量越高。母乳和配方奶粉都含有完整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提供全部的必需胺基酸。與牛乳相較,母乳所含的蛋白質比較容易消化和吸收。
碳水化合物與脂肪:嬰兒主要來源是碳水化合物和三酸甘油酯,蛋白質則充分來建造組織和成長。母乳中的碳水化合物幾乎全部都是乳糖,以牛乳為基質的配方奶粉也是一樣。嬰兒可以輕易消化乳糖,而且對乳糖耐受度也很好。
脂肪:這是嬰兒飲食中的主要熱量來源,對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和體內脂肪的儲存也很重要即使配方奶粉已經盡力模仿母乳,但仍然沒有辦法做到十全十美。配方奶粉也缺乏母乳中所含的一些相關脂肪,母乳中含有膽固醇的也比配方奶粉來得多。
水分:由於嬰兒體重所含水分比例比成人高,所以需要的水分也比較多,嬰兒每消耗一千卡熱量需要1.5毫升,水分而成人只需要1毫升。母乳不但滿足嬰兒的營養需求,也提供了充足的水分。配方奶粉如果沖泡得當,也能供應足夠的水分。正常情況下,從出生到4-6個月大並不需要補充水分,即使在天氣溼熱的地方也是一樣。不過一但開始斷奶吃固體食物,就要補充水分。
維生素和礦物質:只要嬰兒能從母乳或配方奶粉食取足夠的熱量,幾乎所有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都不虞匱乏。配方奶粉都按規定添加了所有的必需維生素和礦物質。母乳中有些營養含量較低(例如鐵和維生素D),不過母乳中這些營養素的吸收比配方奶粉容易。
維生素D維生素D是鈣質吸收和骨骼礦化的關鍵營養素。母乳中的維生素D含量較低,但吃母乳的嬰兒很少缺乏它,因為它很容易吸收,而且曬太陽也能製造維生素D。不過,很少曬太陽或膚色較深的嬰兒就要留意了,因為他們製造的維生素D比較少,吃母乳的嬰兒若很少曬太陽,母親又缺乏維生素D,可以每日補充10毫升(400lu)
維生素K維生素K與凝血作用有關雖然腸道細菌可以合成維生素K,不過新生兒腸道中還沒有建立菌落。由於新生兒體內維生素K儲存量少,所以出生後小兒科醫生會為它注射一劑維生素K,以避免缺乏而引發內出血。台灣地區的新生兒都會接受這樣的營養補充。母乳和配方奶粉都能提供足量的維生素K,而且嬰兒一但開始吃奶,腸道中的細菌開始繁殖,就能成為維生素K的供應者。
維生素B12維生素B12是細胞分裂和葉酸代謝不可或缺的營養素。母親的飲食若包含有魚、肉和乳製品等動物性食品,母乳中就會有足量的維生素 B12。如果母親吃全素,母乳哺餵的嬰兒可能需要補充維生素B12
鐵:鐵為成長和發育所需,缺鐵性貧血是最常見的營養不良症嬰幼兒時腦部的發育快速,缺鐵性貧血會影響認知與運動協調能力,足以影響日後的學習成就。母乳所含的鐵並不多,但是吸收率高達50%;配方奶粉中的鐵,吸收率只有4%。如果母親在懷孕期攝取富含鐵質的飲食或得到鐵的補充,胎兒體內可儲存大量的鐵,足敷出生後數個月的需要。出生後第四個月開始,鐵的儲存量開始降低,到了第六個月,母乳哺餵嬰兒就應該開始補充鐵質。這時可以選用加鐵強化的榖類副食品。對奶瓶哺餵的嬰兒來說,從出生開始就應補充鐵質,或吃鐵強化的配方奶粉。
氟化物:氟化物對牙齒的健康很重要,但是母乳中含量很少。目前的研究建議,母乳哺餵的嬰兒六個月大開始補充氟化物。如果自來水中含有充足的氟化物,而配方奶粉以自來水沖泡,那麼奶瓶哺餵的嬰兒就不用補充氟化物了。

資料來源:
嬰兒期的營養(P.319P.323)/蕭寧馨編著/食品營養概論/時新出版有限公司





*********************************************************************
 
1歲以上寶寶一週菜單

寶寶一歲了,如何吃的營養豐富又有變化呢?媽媽不妨參考營養師所建議的寶寶一週菜單,只要依樣畫葫蘆 ,就可以輕鬆為寶寶準備營養豐富又多樣化,提高寶寶吃的樂趣。


7:00 早餐
250cc 母奶或幼兒成長奶粉

10:00點心
蒸布丁
什錦水果凍
蒸蛋
花生豆花
玉米濃湯
八寶粥

12:00午餐
青菜豆腐湯麵
玉米雞絨粥
肉末飯
吻仔魚粥
雞蛋麥片

15:00下午茶
餛飩湯
香烤土司
杯湯+餅乾
紅豆芋香球
椰汁西谷米
杯湯+餅乾

18:00晚餐
麥片粥
粿仔條
青菜豆腐湯麵

20:00點心
250cc 母奶或幼兒成長奶粉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3/mamabox/s3mama02.asp







********************************************************************************

寶寶副食品新手入門篇 採訪撰文/張采妮
諮詢/台安醫院小兒科部主任方旭彬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營養師 麥素英
台北馬偕紀念醫院營養室營養師 鍾政玲
part1 寶寶副食品的飲食原則
Part2 副食品的相關疑惑 QA
Part3 料理副食品常遇見的困擾

寶寶副食品新手入門篇

寶寶長大後,光憑奶水的營養已經不敷需求囉!這時候就是為寶寶添加副食品的好時機!而寶寶各階段適合的副食品種類有哪些?爸媽常見的副食品餵食問題又有哪些呢?本篇一次通通告訴您!


Part 1 寶寶開始吃副食品囉!
A 如何觀察寶寶開始想吃副食品?
台安醫院小兒科部主任方旭彬表示,通常寶寶在四到六個月大時,因為胰臟功能已趨於成熟,這時候寶寶的體重也達到約出生體重的兩倍(約六~七公斤),單靠奶水的營養已不敷寶寶的成長所需,所以寶寶會開始有厭奶的情形產生。

因此,當媽咪要餵寶寶喝ㄋㄟㄋㄟ時,如果發現寶寶將頭歪向一邊不肯喝,或是嘴唇緊閉、想把奶瓶推開,這時候媽咪無須太過緊張而強迫寶寶喝奶,因為這時候就表示,應該開始幫寶寶添加副食品囉!

不過,如果寶寶的家族史有過敏體質或本身已有明顯的過敏體質,最好能暫緩寶寶添加副食品的時間,等寶寶六個月大後再添加,以避免誘發寶寶的過敏體質唷!

B 寶寶嚐試副食品的順序
1. 先從液體食物開始!
四個月大的寶寶這時候正值味蕾探索期,對任何食物的味道都相當敏感,方旭彬醫師建議,這時候先讓寶寶從液體食物開始嘗試較佳。台北馬偕紀念醫院營養師鍾政玲則建議,媽咪可先從稀釋果汁、菜湯、米糊、麥糊等液狀食物開始嘗試。接著,再慢慢朝向嚐試半固體食物、固體食物前進。


2. 每次先試一種,一星期後再換另一種!
此外,營養師鍾政玲也強調,讓寶寶嘗試副食品的時候,以少量漸進為原則,每種食物最好能持續一星期,媽咪不妨藉機觀察寶寶會不會討厭這種味道,吃得時候是開心滿足?還是不喜歡的把頭別開?待觀察寶寶的喜愛程度和排便是否正常之後,再換另一種食物。因為每種食材的特性不同,倘若一下子給寶寶吃太多種副食品,反而會很難觀察寶寶的腸胃對食物的反應是否正常。


C 不同階段的副食品
【4~6個月】
營養師鍾政玲表示,四~六個月的寶寶可以先從米粉、麥粉、稀釋果汁、菜湯開始嘗試。如果寶寶有過敏體質,媽咪可先從米粉調製的米糊開始吃起,因為麥粉中的麥麩成份容易致敏,建議還是以米粉為主較佳。


【7~9個月】
營養師鍾政玲表示,寶寶在嚐試過米糊、麥糊、菜湯、稀釋果汁之後,接著便可開始嘗試泥狀食物囉!

【10~12個月】
這時候的寶寶,可以開始吃半固體的食物囉!除了延續之前的菜泥、果泥、肉泥外,煮熟切成碎段的麵條、煮得很熟爛的乾飯(糙米飯)、煮熟切成碎段的蔬菜,也能開始讓寶寶學著吃。



【一歲以後】
營養師鍾政玲表示,待寶寶一歲之後,基本上寶寶的腸胃發育趨於完全,也能開始嚐試大人的食物,但是烹調原則還是要以清淡為主。此外,鮮奶、優酪乳也能讓寶寶試著喝看看。雞蛋的話,建議烹調成質地軟嫩的蒸蛋,以方便寶寶食用,但是並不建議使用生雞蛋製作沙拉醬給寶寶吃。需注意的是,玉米粒、葡萄乾、花生或堅果類食物還是得先避免讓寶寶食用,以防造成寶寶哽噎的危險。



Part 2 關於副食品的相關疑惑
1 過敏體質寶寶要避免哪些食物?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營養師麥素英表示,對家族史中有過敏體質或本身已有明顯過敏體質的寶寶來說,食物過敏的警訊大多以皮膚泛紅、發癢、鼻塞、氣喘、流眼淚、嘔吐、腹瀉等症狀來表現。以下簡單列出容易誘發過敏和較不易誘發過敏的食材讓媽咪參考。列表中容易誘發的食物項目,媽咪最好等寶寶一歲之後,再讓寶寶試著吃吃看。


2 寶寶腹瀉中,可以吃什麼呢?
營養師麥素英表示,寶寶若有腹瀉情形,首先還是以補充電解質為優先。如果寶寶處於開始嘗試副食品的階段,在烹調副食品上要降低油脂的比例,也可以讓寶寶喝點稀飯上層的米湯水,或是表面烤得微黃的吐司或白饅頭,因為烤過的吐司或白饅頭的纖維較脆,比較方便寶寶咀嚼消化。

3 熬煮給寶寶吃的軟稀飯,可以用大骨湯或雞骨、香菇熬煮的湯頭嗎?
營養師麥素

英表示,原則上是可以利用魚湯、肉湯、雞湯來熬煮稀飯,不過需注意的是,在事先燉煮高湯的時候,並不用再添加鹽巴,因為對寶寶來說,寶寶這時候正處於味覺探險的時刻,食材的原味就已經足夠,並不需要再添加鹽巴或其他調味料。

4 副食品可以微波加熱嗎?
營養師麥素英表示,按照道理來說,無論是大人吃的料理或是寶寶吃的副食品,都不適合一直重複解凍和冷凍!若要利用微波爐加溫副食品,媽咪要注意盡量將食材平鋪在微波爐專用盤中,讓食材均勻受熱;微波加熱後,媽咪也要先嚐嚐看食材是否都均勻受熱?或是中間的部份還是冷冷的?會不會太燙口?一切確定無誤之後,就能讓寶寶享用大餐囉!

資料來源
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3964&prev=3966&next=3963&l=f&fid=28






*******************************************************************************
嬰兒的餵食、成長與營養評估
一、嬰兒餵食
幾乎沒有人會反對,母乳是足月嬰兒 長的最佳營養來源,是小兒科醫師責無旁貸去鼓勵推行的要項。但是,當特殊情況而無法哺育母乳時,我們都知道,要以「嬰兒配方」為代替品,而非哺以「牛 奶」。而副食品究竟什麼'時候添加最理想?一般而言,胰臟在四~六個月大才慢慢成熟,因此除了果汁可在二個月大時開始少量稀釋給予,再漸次增量及濃度外, 其他含澱粉、蛋白、脂肪較多的食物,以四~六個月之後,再逐漸一一加入為宜。

母乳哺育的一些問題
工作、奶量不足常是母親捨棄母乳、改用嬰兒配方奶粉的藉口。其實,前者可考慮 將母乳先行抽出,加以冰凍貯存,適時取出溫熱哺育嬰兒;至於母乳分泌量,是與「吸吮刺激」 成正比關係,嚴格來說,和「吸吮次數」更有關係。根據研究,母乳分泌量在吸吮後五分鐘內達最高量,但若超過五分鐘,更久的吸吮,也不會再增加母乳的分泌 量;但一天內嬰兒更多次的吸吮,將使母乳的奶量分泌更充定足。換言之,吸吮次數少的嬰兒勢必因奶量不足而發生「成長遲滯」,導致體力差、吸吮能力低落,無 法有效刺激更多的母乳分泌,奶量更形不足, 使『成長』更『遲滯』。為避免這種惡性循環,可考慮給母乳哺育兒更多的吸奶次數,必要時一天十二~十六次也無妨,有助於乳汁分泌及嬰兒的成長。
新生兒黃痘,常讓媽媽不敢哺乳,其實,如果經檢查,非肝膽毛病或其他病理性原因,則不需要停止母乳哺育。
乳哺育兒在第一個月,常解又水又酸的大便,如果體重、成長正常,則無需煩憂。滿月後反而常常出現「多天解一次大便」的相反現象,雖然「多天才一次解便」, 但寶寶的糞便通常很軟、也沒有腹脹或任何不舒服的表徵,這與 先天性巨腸症』不同﹝文獻上,有達二十一天才解便一次的紀錄﹞。添加穀類副食品之後,很多孩子就會逐漸回復天天大便的習慣。其原因尚不十分明瞭,但有些 報告指出,這與母乳哺育兒的胃腸道蠕動時間較緩慢有關。
『嬰兒配方』
顧名思義就是專供嬰兒食用而能得到足夠、適當的營養,並正常生長發育的奶粉。
事質上,在美國,一九八0年國會就通過「嬰兒配方法案」,案中規定,所有專供 嬰兒發育成長的奶粉,必須合乎法案中的規定﹝由美國小兒科醫學會營養委員會所提供之嬰兒奶粉成分建議,如蛋白質、脂肪、維他命、礦物質......等之含 量多寡﹞,才可冠上「嬰兒配方」(Infanttomuia)之稱呼。
台灣,則由中央標準局邀集嬰兒營養學專家於民國82年確訂之,是嬰兒期母乳的 代替品。「嬰兒配方」既可提供與「母乳」類似之營養,在三~四個月大之前,如果喝的量足夠,又無吸收不良的問題,則嬰兒的成長是絕對沒問題的。四個月大以 上時,則應另外給予適量的副食品或添加固體食物,孩子才會繼續茁壯。
副食品
~六月大以後添加為宜。有些建議,2~4 個月就添加柳丁、橘子汁等,但文獻上報告,這很容易引起過敏。須注意嬰兒並不特別需要添加「高蛋白」的食物。
一般以穀類食品為主,其中又以米粉比麥粉為優先。
另外兒童在二歲以內,許多體內組織的發育、荷爾蒙的製造、腦部的成長,均需脂肪和膽固醇。所以,不應特別限制脂肪和膽固醇的
九個月大~一周歲的寶寶,每天至少攝取500cc之奶量,才能維持固定鈣質的攝取;如果改吃一般成人食用的奶粉或鮮奶,建議在一周歲以後,至少在九個月以後為宜
二、成長評估
一個月之內的新生兒生長遲滯的定義有二;1出生後十天,體重仍然繼續下降;2出生後三星期,體重仍然無法恢復至出生體重。
滿月後的嬰兒,身高、體重、頭圍之成長是否正常,可由生長曲線圖測知。
另有一個簡單的公式瞭解體重之正常與否:一般出生嬰兒的平均體重,約為三公斤,第一個月,平均增加體重一公斤,第二個月0.9公斤,第三個月0.8公斤, 第四個月0.7公斤﹝這時的體重,大約為出生時的二倍﹞,第五個月0.6公斤,第六個月以後平均每個月增加0.4~0.5公斤,到一周大約是10公斤﹝ 為出生時體重的三倍﹞
三、營養評估
除了上述之身高、體重、頭圍外,體位檢查尚包括皮膚皺摺厚度、肌肉厚度等;日常飲食記錄換算也非常重要。必要時考慮做實驗檢查﹝CBC,serum protein.A/G ratio,24hours linn 3creatine for cre泊的height index.etc........

資料來源:李宏昌 中華民國小兒科醫學會雜誌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20598&prev=20599&next=20597&l=f&fi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