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5月2日 星期四

如何給孩子餵藥?

餵藥其實可以更輕鬆 
【本文摘錄自-媽咪報報 2004-05-07
嬰幼兒的抵抗力多數不佳,因此也容易被細菌、病毒感染而生病。每當季節變換、流行病肆虐的時節,嬰幼兒、小學童就常成為醫療院所的大宗客群!
看了醫生,當然還要遵照醫囑服藥,病才能好;但是,孩子不像大人容易溝通,許多父母「強灌餵藥」的方式,往往讓餵藥成了親子之間的夢魘!其實,只要觀念清楚,運用一些小技巧,就能輕輕鬆鬆讓孩子吃藥了。
如何給孩子餵藥?
很多父母為了不想用灌的方式餵藥,又希望孩子能乖乖吃下藥,常會將藥粉加在果汁、牛奶裡,讓孩子喝下去。不過,並不是每種藥都能這樣混合,有的藥可能會因此而被破壞藥性或者讓藥性加乘,對孩子都不好。建議家長可以運用下列的方式,讓孩子乖乖服藥。
訣竅一:服藥姿勢要正確
最好是家長一手扶抱孩子,並讓孩子呈半躺的姿勢,這樣可以讓水份順著喉嚨往下流,也能讓孩子無法很快地坐直身子將藥吐出來。而家長就可以用另一手,拿著藥水或餵藥容器,讓孩子把藥吞下。
訣竅二:善加利用工具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輔助餵藥的工具,包括:滴管、小藥杯、灌藥器等,都是媽咪在給孩子餵藥時的好幫手。如果先跟孩子溝通好,讓孩子知道藥一定要吃,然後再配合姿勢跟餵藥工作,通常很快就能讓孩子把藥吃下去了。
訣竅三:藥粉加一點果糖
小孩之所以抗拒吃藥,就是因為藥的苦味難以下嚥。因此,家長可以在藥粉中加一點果糖,用其甜味來掩蓋藥的苦味,且因為糖不會改變藥性,所以比加果汁、牛奶還安全。
如果孩子沒有咳嗽、拉肚子、流鼻水的症狀,也可試著挖一小口冰淇淋或布丁,並把藥粉放在上面,讓孩子以為是要吃甜點而順利吞下。
訣竅四:把餵藥變成遊戲
這個方法比較適合大一點的孩子,例如把糖漿藥水當成果汁,跟孩子玩辦家家酒點餐的遊戲,孩子就不會一直認為吃藥是件苦差事了。前提是,家長必須有耐心跟孩子溝通、鼓勵孩子,切忌不耐煩甚至打罵威脅孩子吃藥,否則會讓未來需要吃藥時,都得跟孩子來上一段「官兵捉強盜」!
叮嚀
一般來說,雖然不見得每一種藥都不能加在牛奶或果汁中,但醫師多半會建議家長不要這樣加,以免藥性起變化。如果真的在餵藥上有困難,除了嘗試上述的方法,也可以試著鼓勵已經上小孩的孩子練習吞藥丸,減少吃到藥的苦味。而在就診的時候,也可以請教醫師如何克服餵藥的困難,才能讓孩子的病能順利痊癒!



寶寶乖喔!藥藥香香甜甜的喔!吃完藥藥之後媽媽給你買糖糖喔!」,「寶寶不乖喔!不乖乖吃藥,就帶去醫院打針喔!」。每次寶寶生病,爸媽的心裡總是千頭萬緒,一邊得使出十八般武藝哄寶寶吃藥,一邊更是擔憂著吃完藥後「寶寶會不會吐出來!」,「藥吐出來了,要不要再吃一次?」,「藥效不夠怎麼辦?」種種的擔心都是爸媽心中的煎熬啊!

  因此,今天就來跟各位親愛的爸爸媽媽聊聊餵小寶貝吃藥的「小撇步」以及一些關於小寶貝用藥的「小常識」。
1.             最好在餐前餵藥
餵寶寶吃藥的時間最好是在餐前半小時至一小時,服藥前不要餵奶奶和餵水,寶寶略有飢餓感比較會主動將藥吞下去。這時候可別又擔心藥會傷害小寶寶的胃而猶豫不決喲!事實上,大多數的藥品是不傷胃的,甚至有些藥品(如抗生素,腸胃蠕動劑等)在空腹時服用效果更佳。
2.             善用餵藥輔助器具
市面上有許多餵藥輔助器具,無論是利用哪一種,要特別注意的是餵藥時不可讓小寶寶平躺,尤其是未滿周歲以前的嬰兒應抱在懷裡採半坐的姿勢,且仰角高於45度。另外,爸爸媽媽在餵藥時一定要保持沉穩鎮靜,切莫因小寶寶哭鬧而慌張動怒,尤其應避免在小寶寶大哭時強灌,更不可以捏住寶寶鼻子迫使張嘴吞藥,這樣最容易嗆到,甚至引發窒息危險;也不宜將藥劑直接倒入咽喉,以免將藥物吸入氣管造成嗆咳,嚴重者可能導致吸入性肺炎的發生。一旦寶寶出現嗆咳,要立即停止餵食,並輕拍其背部以舒緩其症狀。
3.             改善藥的口感
正確的服藥是以白開水配合著藥吞服下去,再繼續服大量的水,直到把藥全部送至胃部。

  但是對於吃藥有很大困難的寶寶,有些時候爸媽可試試在藥粉中加糖或果醬來改善藥的口感,幫助餵食。但是,其他的飲料則最好不要隨便使用,因為或許會有不可預期的藥物交互作用發生而影響藥的效果。另外,爸爸媽媽最關心的應該是可不可以將藥品加在牛奶裡?其實,若爸媽實在是已經無計可施了,而又確認此藥物與牛奶不會發生交互作用時,只好試試看囉!不過建議先用少量的牛奶加藥後餵食較佳,因為,若一瓶牛奶加了藥,而小寶寶又沒有喝完時,那麼藥到底吃了多少,根本無法確定。

藥吐出來了,要不要再吃一次?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把藥餵進小寶寶肚子了。就在爸媽還在喘口氣的當兒,小寶貝卻把藥吐出來了。這時候,需評估吐出的量有多少,才能決定如何補救。如果吐出來的量不多,或是服用30分鐘後才吐出,就不必補吃,也不必提早下一次吃藥的時間。如果確定全部都吐出來,則應再隔1015分鐘後才補吃,以免寶寶又抗拒。

藥效不夠怎麼辦?
  最常擔憂小寶寶藥效會不夠的時候就是忙碌的爸媽忘了餵藥!爸媽有時會因為心疼小寶貝剛入睡或是上一餐餵藥幾經折騰費時彌長,誤了下一餐餵食的時間。當爸媽猛然想起下一回合戰該開始時,切記!如果離下一餐餵藥時間在3小時以上時,則可以補吃,如果離下一餐餵藥時間小於3小時,則不必再補吃了,千萬不要因為擔心藥效不足而一次餵寶寶兩次的劑量喔!

  另外,造成擔憂小寶寶藥效會不夠的時候是當小寶貝發燒吃完退燒藥時。其實當小寶寶發高燒時醫生通常會給予退燒藥的處方,退燒藥有時是加在一般感冒藥內讓小寶寶定時服用,有時則是標示「需要時服用」。無論是哪一種服用方式,通常口服退燒藥發揮藥效的時間是服用後30分鐘到1小時,因此,當小寶寶服用完退燒藥後可在1小時後觀察小寶貝體溫的變化。

小寶貝就像捧在手裏的玻璃杯,一個不小心就碎了,因此,每次小寶貝生病了作為父母的總是憂心忡忡,深怕有所閃失而誤了小寶貝。希望今天的主題能幫助各位親愛的爸爸媽媽對寶寶的用藥常識以及用藥注意事項有進一步的認知,而能給予寶寶最週全的照顧。
 

 


 

日前,台北市發生一起兩歲幼兒疑似因母親強灌中藥嗆死的不幸案例。學齡前的兒童免疫力低,「吃藥」幾乎是成長過程的一部份,而「餵藥」亦是照護幼兒者同感頭痛的問題。
 從醫護專業來看,「小兒餵藥」的確不容易,但有一些操作秘訣可供參考。
 
嬰兒服藥 最好在餐前
無論什麼年齡的病兒餵藥時都不可平躺,未滿周歲以前的嬰兒應抱在懷裡採半坐姿,且仰角高於45度。服藥時間最好是在餐前半小時至一小時,服藥前不要餵奶和餵水,嬰兒略有飢餓感比較會主動將藥吞下去。
 
善用器具 餵藥不再傷腦筋 此外,可作為嬰兒餵藥的器具很多,包括以下幾種:
1.             奶嘴頭:奶瓶上面的奶嘴頭旋下來讓嬰兒含著,等病兒出現吸吮動作就將藥水倒進去,讓小寶寶像喝奶一樣把藥吸進去。
2.             空針:將未使用過的空針筒拔除針頭後,抽取要服用的藥劑,然後以拇指、食指輕壓小寶寶臉頰兩側,使其嘴巴自然嘟開,方便餵藥進去。針筒應沿著嬰兒嘴角伸進口腔側邊,將藥物間間斷斷注入,讓病兒有時間順利吞嚥,且要有吞嚥動作後,才可繼續餵食,切莫將全部藥劑一次仰頭灌入。如此可避免藥液與舌面味蕾直接接觸,導致幼兒吐藥。
3.             餵杯或湯匙:可以採用小朋友自己喜歡的湯匙,或是用小藥杯餵食。餵食時,以湯匙和餵杯抵住病兒舌頭,直到藥劑徐徐吞下,手才鬆開。
餵藥時最好有人從旁協助固定小兒頭部,餵完藥後需檢查小孩口中是否還有剩藥,並喝2030西西的水將口腔和食道內的殘藥送進胃部。最後再抱起小孩輕拍背部,讓藥液順暢流入胃部。
 
改善藥的口感 好入口
 孩子害怕吃藥的情形,可以從兩個方向來改善。一是改善藥的味道,另一是善用誘導技巧。首先,藥液溫度低可降低味覺的敏感度以及藥的苦味。例如:怕苦的孩子可將中藥湯劑放涼後服用。另外,西藥也可加少許糖使其較為可口,以鼓勵孩子一點點吃進去。
 服藥最困難的階段是從零歲到六歲,尤其是兩、三歲的幼兒最容易出現反抗行為,這個階段的病兒餵藥技巧首在「安撫」與「誘導」。
 
幼兒餵藥 須循循善誘
 餵食者一定要保持沉穩鎮靜,切莫因小孩哭鬧而慌張動怒,尤應避免在小孩大哭時強灌,更不可以捏住幼兒鼻子迫使張嘴吞藥,這樣最容易嗆到,甚至引發窒息危險;也不宜將藥劑直接倒入咽喉,以免將藥物吸入氣管造成嗆咳,嚴重者可能導致吸入性肺炎的發生。一旦病童出現嗆咳,要立即停服,並輕拍其背部舒緩症狀。
 幼兒餵藥的障礙其實還是在心理層面,因此誘導技巧最為重要;可以嘗試:編故事、送小貼紙小禮物等鼓勵方法。
 只要是略可用語言溝通的幼兒,餵食者都應耐心解釋吃藥的理由,並可將孩子喜歡的玩偶,或平時熟悉的故事主角編進「吃藥」故事中,例如:熊熊生病了,來吃一口藥,弟弟也吃一口。餵完藥後讓小孩看看空杯,並給予口頭鼓勵。
 
藥吐出來該怎麼辦?
 如小孩吃藥後吐出來,需評估吐出的量有多少,才決定如何補救。如果吐出來的量不多,或是服用30分鐘後才吐出,就不必補吃,也不必提早下一次吃藥的時間。如果確定全部都吐出來,則應再隔1015分鐘後才補吃,以免孩子抗拒。
 但如大部分都吐出來,且無法判斷吃進去多少,則應觀察半小時,若還持續發燒不退才考慮補吃。若吃藥後出現不正常嘔吐,且有抽搐情形應緊急送醫。
 如果小孩罹患的是腸胃型疾病,一吃就吐,有時禁食即可痊癒,如嚴重至腸胃已無法吸收任何東西(包括藥物),則應考慮以打針和打點滴治療。




********************************************************************************

餵孩子吃藥之前的準備

餵藥之前的準備事項和注意事項是很重要的,媽媽們一定要記得做好這些準備。

1.要認真洗手。
2.按標簽查對所服藥物,包括藥名,即是否這次應服的藥。
3.檢查藥品質量,如果片劑發黴、變色;水劑混濁、變色、有黴壞味;放置時間過久的藥和4.過期失效的藥都不能服用。
5.核對應用藥物劑量。
6.放置藥物的器皿應保持清潔。
7.服藥前半小時至1小時將所需服用並能夠同服的藥片、藥水按規定劑量同時置入盛藥的器皿中,並放少量溫開水浸泡。等到服藥時藥片已完全溶化,喂服非常方便。
8.同時服用兩種以上的藥品要分別裝入不同的藥杯中。
9.準備好溫度適宜的糖水,在喂好藥後給孩子消除口中的苦味。

給新生寶寶餵藥

由於新生寶寶的味覺反射尚未成熟,對所吃的各種食物的味道不太敏感,所以給新生寶寶餵藥要比給大一點兒的孩子餵藥容易一些。但給新生寶寶餵藥還是要謹慎一些。

當新生寶寶的病情較輕時,可將寶寶頭和手固定,然後用小匙將藥液放到寶寶的舌根部,使之自然吞下,千萬不要捏著鼻子灌藥,以防藥液嗆入寶寶的氣管引發肺炎,更甚者會窒息。另外,孩子可以使用奶瓶讓新生寶寶自己像吸奶一樣把藥液服下。
但如果新生寶寶的病情較重,可用滴管或塑膠軟管吸滿藥液後,將管口放在新生寶寶的口腔頰黏膜和牙床間慢慢滴入,並要按寶寶吞咽的速度進滴入。第一管藥服後再餵第二管。如果發生嗆咳則應立即停止擠滴,並抱起寶寶輕輕拍其後背,以防藥液嗆入氣管。

不能用乳汁沖服藥液

專家提醒家長,在給新生寶寶餵藥時,千萬不要用乳汁沖服藥液,因為乳汁的蛋白質會與許多藥物發生作用,可能會降低藥物的治療作用,甚至影響寶寶食慾。

當餵一些濃度比較,味道比較苦、酸的液體藥物時,可適當加一些水稀釋一下濃度,或適當加些白糖,以利於孩子服藥。
給嬰兒餵藥
由於嬰兒的胃容積較小、賁門閉鎖功能尚不健全,平時餵奶進食就容易嘔吐,若進食後再給孩子餵藥,更容易引起反胃而使藥物與吃進去的食物一同吐出來。因此,在給嬰兒喂藥前,不要給寶寶吃得過飽,或喝很多水。
給嬰兒吃的藥,以液體製劑最好。如果是片劑,則可將其碾碎後喂給寶寶。但要注意的是,糖衣片不能這樣處理,因爲糖衣片外面的那層糖衣是爲了保護藥片不在胃裏或口腔中被破壞,而使藥物抵達腸道中後再化解的保護層,一旦將其碾碎,就可能使藥效受到影響或使寶寶胃腸道的不良反應加重。
如果藥味很苦,可以利用煮稀飯時表面結成的一層粥膜,將藥包裹後喂給孩子吃;也可以試著把小藥片或藥粉夾在一小勺果醬中喂給寶寶吃。
嬰兒,大都還不懂事,給這樣的寶寶喂藥時,可以先設法轉移他的注意力。喂藥前不要讓寶寶看見藥,不要讓寶寶預感到藥很苦從而拒絕吃藥。
專家提醒媽媽們,給嬰兒喂藥時,不要將藥順著舌往裏直灌,這樣容易嗆到孩子。也不要將藥倒在舌面上,因爲舌面對苦味的感覺是最敏感的,寶寶一嘗到苦味,會一下子把藥噴出來,或用舌頭將藥抵出來。正確的喂法應該是,把寶寶抱起來,讓孩子半躺在身上,將寶寶的頭稍稍擡高,頸部墊塊乾淨的紗布,固定好寶寶的手腳。專家建議,給小寶寶喂藥時最好是爸媽兩個一起,爸爸負責固定寶寶的手腳,媽媽將藥沿著寶寶的嘴角邊一點點倒進去,稍等一會兒,待孩子吞咽後再把小匙抽出。
對於容易反胃嘔吐的孩子,媽媽在喂藥時可採用少量多次分服的方法。如果是藥液,可用溫水稀釋後再喂。
給幼兒餵藥
幼兒是指26歲的孩子。這麽大的孩子,已經開始懂事了,最好耐心地向其正面解釋服藥的好處,說服和鼓勵孩子自己將藥服下,耐心地說服哄勸,再加上表揚和鼓勵,大多數孩子都能勇敢地將藥服下。也可以在孩子服藥後給予一定的獎勵。
但千萬不要用不吃藥就帶你去打針之類話去嚇唬孩子,更不能爲此打罵孩子,因爲這些都會使孩子産生恐懼和逆反心理,使他反而不肯服藥。
餵寶寶吃藥後,你是這樣做的嗎?
.
在用藥以後,媽媽要注意觀察新生寶寶對藥物的一些特殊反應,以免發生意外。因為孩子的個體差異很大,同樣是服用同一種藥物,有的不會出現副作用,但有的卻會出現很強的反應。另外,一定要按時按量服藥,還要注意療程,不要隨便減少或增加藥物的數量與服藥次數。有的藥要服用5天一個療程,但媽媽見到孩子吃了3天後,那些疾病的症狀就沒有了,因此私自決定停藥。其實,這時,雖然表面上孩子的病好了,但孩子沒有好徹底,病毒很可能會殺個回馬槍,孩子的病情就會延誤,病情反復對孩子的身體是很大的損傷。因此,媽媽們一定要注意藥物服用的療程,不可隨意私自停藥。同時,給孩子喂藥一定要遵醫囑按時按量。
2.
餵藥後,媽媽要再喂適量的溫開水,沖洗殘留於口中及粘在食道壁上的藥物,以便清除口腔中的苦味和避免食道粘膜受損。45645
顧醫生提醒:儘量吃藥,不要打針
顧醫生提醒家長,如果吃藥能夠解決問題,孩子的病可以好,最好不要打針。因爲打針可能會引起臀部肌肉攣縮,甚至會影響孩子走路。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tina-jang/article?mid=8685&prev=8686&next=8680&l=f&fid=19







******************************************************************************
餵寶寶乖乖吃藥有妙方

採訪諮詢/新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李俊賢
     台北市保母協會理事長 何雲鳳
採訪撰文/卓文惠
寶寶生病了,讓爸爸媽媽好心疼,可是一談到要讓寶寶吃藥,就真的讓父母傷透腦筋。不管是藥粉、藥丸、藥水,那苦苦的味道,小朋友不是不吃,就是一吞進去就吐出來;可是生病不吃藥,又沒辦法讓寶寶可以趕快恢復健康,到底家長要怎麼讓小朋友乖乖的吃藥呢?吃藥前,又應該注意什麼?
用藥原則
每個家長都了解,餵寶寶吃藥是一件大工程,看寶寶哭紅雙眼,雖然心理萬分不捨,但是生病就是要吃藥,只好想辦法讓寶寶乖乖吃藥。不過,在餵小朋友吃藥之前,有幾個需要遵循的原則,吃對藥而不要吃錯藥,才不會對他的身體造成傷害。
一、注意藥物保存方式:
藥物保存的方式要留意,藥物要放在陰涼、避免直接照射陽光,「最重要的是要放在小朋友拿不到的地方,」新光醫院主治醫師李俊賢提醒家長,很多粗心的家長隨意將藥物擺放在桌上、櫥櫃上,加上有些藥物內含乾燥劑以利保存,很容易讓小朋友誤以為是可以吃的東西,萬一不小心誤食,後果不敢想像。另外,藥粉很怕潮濕,要特別留意不要放在潮濕的環境下。
二、注意用藥指示:
每個從醫院領回的藥包上,都有清楚的用藥指示,記得一定要依照指示來用藥。「頻繁吃藥,並不會讓寶寶好的比較快,反倒有可能讓他產生不舒服,」李醫師指出,嬰幼兒只要一發燒,體溫有時會反覆性的高高低低,又加上寶寶吃藥時,可能部份已經吐了出來,有些父母一發現寶寶不舒服,就趕緊讓他服藥,不要因為這樣讓寶寶服用了過多的藥物。
三、不要強迫寶寶一定要把藥物吃下:
寶寶如果抗拒吃藥,不可強迫灌藥,以免造成寶寶心理的陰影,以後他再看到藥就再也不吃了。台北市保母協會理事長何雲鳳老師建議家長,從小就讓小朋友習慣生病了就要吃藥,只要習慣,就可以減少寶寶吃藥時的排斥感,千萬不要因為他抗拒,就跟寶寶謊稱是糖果或是其他可以吃的東西。
四、用藥次數不可過於頻繁:
若是發現小孩真的無法把藥吃下,除了不要強灌,可以減少他吃藥的次數,如本來1天4次可以改成2次即可,但是您或許會問,這樣不怕藥物的藥效不夠?李醫師表示,幾乎所有的藥物為長效藥,所以雖然吃藥的次數減少,但不會因此會失去治療的效果,還會比都讓小朋友將藥吐出來的效果好。另外,李醫師特別提醒家長,如果寶寶真的將藥吐出來,不要怕他不吸收,就再讓他服用一包,因為我們無法知道,寶寶到底吐出來多少,容易服用過多的藥物。
五、不可隨意亂服成藥。
六、盡量使用開水吃藥。
七、留意是否有不適的現象。
餵藥小技巧
很多家長會捏住寶寶鼻子,強迫寶寶服藥,「除了可能會嗆到之外,也有可能流進氣管中,反而有害,」李俊賢醫師特別提醒家長,利用一些小技巧,讓寶寶吃藥,例如:使用輔助器具餵藥、或將藥物包覆於果凍中餵食。


(取材自媽咪寶貝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4/mamabox/s4baby03_28.asp






***************************************************************************
小兒用藥常見12NG行為()
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潘俊伸提醒,爸比媽咪帶孩子看病時要注意醫師的叮嚀,拿處方箋及領藥時,別忘核對藥單和藥袋上的姓名、年齡、體重、性別、藥物種類及數量、用法用量等是否正確無誤;對於標示不清的磨粉藥或分裝藥水,都應問清楚或拒絕使用。               Baby Life 2011/05/18
【採訪撰文/陳韻如;諮詢/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諮詢宣導組 遲蘭慧、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 潘俊伸;攝影/Amy、造型/小芳;演出/mommy:陳姿蓉、baby:林川翔】
CHECK:爸比媽咪用藥行為檢查表
以下12則是常見的小兒用藥錯誤行為,請爸比媽咪一起來檢查,有沒有不小心犯了以下的錯誤!如果打了不少的勾勾,請您一定要花點時間、仔細閱讀這個單元,以保障孩子的用藥安全!
□1.帶孩子看醫生,醫護人員詢問孩子體重時,報個差不多的數字就好,不一定現場量。
□2.直接打開藥袋,拿出藥物就準備給孩子吃,沒有先核對藥袋與藥單的習慣。
□3.醫師指示定時服用的藥物,然因各種因素(如燒沒退、病況不見好轉、趕著出門等),時間還沒到,卻提早餵孩子吃。
□4.小朋友一發燒就開始緊張,有過讓孩子1天吃超過5次退燒藥,或同時使用多種退燒藥(如口服又用塞劑)的經驗。
□5.會將藥物混在牛奶裡,或是搭配茶、葡萄柚汁給孩子喝。
□6.因為孩子餵藥不易,或是在孩子不乖乖吃藥時,不得以會強灌孩子吃藥。
□7.為了順利讓孩子吃藥,會騙他說這是糖糖、吃起來甜甜的跟糖果一樣
□8.不知道醫生開給孩子的藥是小兒專用藥劑,還是成人用藥減量使用?甚至不清楚有「小兒專用藥劑」這回事。
□9.醫生開給孩子的藥是各種藥物「混裝」的藥包,而非單獨「分裝」的藥物。
□10.孩子先前吃過的藥多為「藥粉」型態,混著藥水喝下後,藥杯上多少都會殘留藥粉。
□11.家中的藥品擺放的位置,就在小朋友可見、可拿之處。
□12.曾經給孩子服用過大人吃的成藥如:市售的綜合感冒藥或是阿斯匹靈。
Part1常識篇.小兒「藥」小心
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諮詢宣導組遲蘭慧表示,兒童專用製劑有依照小孩子的需求來選擇適合劑型(如液劑糖漿、顆粒咀嚼錠),並附上專用的量具餵藥器,讓爸比媽咪好掌握劑量和清楚了解標示。
小兒用藥劑量的使用&計算
小兒用藥劑量與治療效果有密切相關,若吃下藥物後有明顯的不良反應,那也是值得爸比媽咪密切注意的重要問題,應給予高度重視。潘俊伸醫師表示,由於兒童的體重、身高、體表面積等均隨年齡增加而改變,所以不同年齡層的兒童其用藥劑量差別很大。
一般來說,小兒藥物劑量計算方法有很多種,常見的有:根據體重和體表面積計算或以年齡估算。潘俊伸醫師表示,我國兒科多採用體重和體表面積計算方式來給予藥劑,並有以下說明:
按體重計算
按照藥品說明書上規定的:小兒每千克體重的用藥劑量乘以小兒體重的千克數,即可得到一天的用藥量;然後,再按藥品和病情要求分成數次服用。我國的藥典內容對藥物的規定很明確,像是:新生兒容易得到的結膜炎、嬰兒肺炎等常用之藥物成份「琥乙紅黴素」,建議每日每千克體重3050mg,分34次要服用完畢。
按體表面積計算
此種方式的確比較通於目前的小兒用藥,因此方法的科學性較強,既適合於成人又適合於各年齡層的兒童,不論年齡大小可按一個標準給藥。只不過,此種方式必須先了解孩子的體表面積,帶入公式後才可計算出來,計算方法有時顯得複雜。
爸比媽咪看懂藥單
潘俊伸醫師解釋,從看診結束到領到藥後,爸比媽咪應先注意藥袋上的名字是否就是寶寶本人,確定無誤後開始核對每個藥袋內的藥品數量與藥袋上的數量是否一致,如此才可避免因藥物數量短少影響治療效果。此外,若是沒有先做好確認工作,也有可能造成感冒或疾病很難順利治癒的情況。
藥袋上必備資訊
現行法令規定,藥袋上必須有13項必備資訊,包括:姓名、性別、藥名、劑量、數量、用法、作用或適應症、警語或副作用、醫療院所名稱、地點、調劑者姓名、藥品交付日期等。拿到藥袋時,記得仔細閱讀這些重要資訊,萬一發生「姓名不是自己」、「藥品數量不符」、「作用或適應症與就診疾病無關」、「藥品外觀和固定服用的藥品不同」等狀況,記得諮詢藥師或醫師。
注意服用時間
遲蘭慧則提醒家長,藥袋上的用法與用量非常重要。若是標明11次,爸比媽咪就要選擇1天中的某一個固定時間讓baby按時服用;若是12次,爸比媽咪則應分別在早、晚讓寶寶服用;13次,則應選在早、午、晚時給寶寶固定服用;14次則是早、午、晚及睡前都需服用。
倘若藥袋上無特別註明飯前或飯後服用,那就表示兩個時間皆可。但若註明了飯前服用,應在飯前1小時服用;註明飯後或隨餐服用,則是飯後立即服用。
爸比媽咪要特別注意在給藥時,藥劑師所做的說明和吃藥方式,若有不懂處也應隨時提問。
根據指示服用藥物
若藥袋沒有特別說明或藥師無特別指示需要咬碎藥品,那麼就應該整粒吞服;喉片則是含在口中,不宜整粒吞服;舌下錠應是含在舌下,其作用是由腔黏膜直接吸收,若咬碎或直接吞下會影響藥效;還有懸浮液劑則必須搖勻後用口就瓶的方式服用,或使用有刻度的量杯,避免藥品濃度分配不均而影響藥效或過量服用。遲蘭慧表示,像這些看似簡單也很容易執行的服藥方式,但卻常會被爸比媽咪給忽略了,所以再次提醒還是必要的。
搭配溫開水
服藥時最好能喝溫開水且飲用量要足夠,以免藥物吞嚥不完全而刺激食道。尤其,若baby的藥物中含有抗生素或止痛消炎等具侵蝕性成份的藥物,服用後最好先能將軀幹挺直約2分鐘,切勿馬上平躺以免藥物停留在食道的時間延長,造成食道傷害。另外提醒,爸比媽咪千萬不要以咖啡、茶、牛奶、葡萄柚汁等飲品來搭配給baby配藥,以免不僅影響藥效還有可能產生無法想像的副作用。
把藥磨成粉,NG
常見的中藥都是以粉狀的方式出現,而台灣過去的兒童藥粉幾乎也都以各種藥物磨好混在一起包裝的方式。潘俊伸醫師認為,因為baby對吞藥的動作不純熟,大人會害怕因此噎到或嗆到,所以磨成粉後就可以整包連同開水吞服;但事實上,這樣的藥物包裝並不十分正確。
藥物分裝比混裝好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兒童用藥的指引中提到:不同的藥,應該用不同的包裝,並標明不同的用法。潘俊伸醫師自己所開的baby處方藥物,並不是每種都要1天吃34次;有些長效的藥物1天只要吃1次,甚至有些退燒藥只有發燒時才要吃,也不一定需要規律服用。
如果所有的藥物都混在一起,那麼就無法明確標示每種藥物的獨特服用方法,病人難免會吃錯藥;如此一來,就無法發揮藥物最大的效果進而影響病狀好轉、痊癒。
藥水比藥粉好
遲蘭慧提到,爸比媽咪應該都遇過磨好的藥粉讓孩子混著藥水喝下,卻發現藥杯上還是殘留些許藥粉;或者孩子在哭鬧不休中被餵藥,然後被藥粉嗆到的狀況。除了上述的狀況,還可能造成藥物分量不均的問題、藥劑污染的風險。
因此,近年來在兒科醫學會及民間的醫療監督團體努力下,健保局已增加了兒童瓶裝藥水的給付;也就是說,兒童用藥基本上會儘量使用藥水,這不僅是小兒科醫界的逐漸共識,有些醫院甚至也不再提供藥物的磨粉服務。除非沒有藥水劑型的藥物,仍必須使用藥粉外,藥水已經逐漸普遍於兒童用藥的方式。
兒童藥的類型有哪些?各利弊為何?
雖然藥水較為安全也推崇,但有些孩子還是抗拒藥水的;當出現這樣的情況時,醫師也只好開立完整的藥錠。遲蘭慧建議爸比媽咪,就帶著藥錠回家,到吃藥時間之前再予以磨粉。除了粉狀和液狀的藥物類型外,還有那些藥物的劑型是小兒科醫師會開立的呢?
口服劑型
醫師處方的小兒用藥,會以兒童專用藥劑以增加小兒用藥之安全性;兒童藥劑分類包括:液劑、糖漿、懸浮液、咀嚼錠等類型。而大部分的這類製劑會做成像是糖漿等小孩較能接受的口味。
在液劑的部分,有些是需要爸比媽咪於服藥前先加適量的冷開水來攪拌成可服下的藥水,再行服用。別忘了,使用前一定要將其搖勻,讓每西西的含藥量和藥師所叮嚀的劑量相同;使用後也應注意是否須放置冰箱內冷藏,並且於有效期限內用完。爸比媽咪餵口服劑型的藥時,盡量以滴管、餵藥器或藥杯分次給baby;餵藥時也要適時的安撫、鼓勵baby,不要強制灌藥以免藥物嗆入呼吸道或日後抗拒吃藥。
口服藥劑的分裝法為錠劑、膠囊兩大類,但建議4歲以下的孩子還是應避免吞服整粒錠劑或膠囊,以免噎到,爸比媽咪可以幫忙壓碎錠劑再行餵食;4歲後的兒童一般可以吞服錠劑或膠囊。
肛門栓劑
如果醫師有開立肛門栓劑時,爸比媽咪在使用上又有不一樣,跟口服的使用方式不同。首先要讓孩子先側身彎曲躺好,將肛門栓劑輕輕推入肛門約一指節深度,並捏住肛門23分鐘,以免栓劑被肛門擠出。
但此種塞劑可能會受排便的影響,所以baby若一直腹瀉,藥品可能還來不及吸收就被排出了;爸比媽咪應將此情況告知醫師,醫師也會考慮採用其他給藥方式。若是給孩子使用塞劑的情況過於頻繁,可能導致局部過度剌激,爸比媽咪要小心觀察並謹慎的使用。
外用製劑
所謂的外用製劑,多用來擦拭為主(如皮膚科用藥);有些過敏性皮膚炎的孩子其皮膚角質層薄,加上水分比例較多,相對藥品通透性較好,導致許多外用藥有經皮膚吸收的危險。
此外,還有使用眼睛滴劑時,切記不要將滴管直接接觸baby的眼睛,以免造成感染。其實,就算只有一眼感染必須治療,最好兩眼都點藥水;應從未感染的眼睛先點,再點感染的另一眼。爸比媽咪可以幫助孩子在點眼藥水後,閉眼5分鐘來增加眼藥水與眼睛接觸的時間,以提高藥效。滴劑藥物不能共用,要避免污染,一旦污染要立即丟棄。
耳用滴劑使用前,要先將藥水瓶握於手中數分鐘使其溫熱後,振搖藥瓶後才使用。使用時爸比媽咪讓孩子側躺,頭微向側傾、耳朵滴入處朝上;將藥物滴入耳朵,滴完後維持側躺12分鐘,吸收入耳朵並避免藥物流出。
避免孩子誤食藥物
遲蘭慧表示,孩子誤食藥物的確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而一般的爸比媽咪遇上小兒誤服藥物後,通常都會顯得驚慌失措;建議家長在這個時候,更要冷靜下來搞清孩子服下的藥物是什麼,服了多長時間,這對於治療處理很有幫助。   
短時間內可催吐
潘俊伸醫師表示,倘若孩子服藥的時間不長(約在46小時之內),爸比媽咪就察覺,就可以先在家裡立即採用催吐方法。催吐主要讓孩子把存留在胃內尚未消化收的藥物吐出來,使用的方法是:用一根筷子或手指,輕輕觸碰孩子的嗓子後部(咽後壁處),刺激後會有噁心感並引起嘔吐;孩子可以喝些開水後,反覆催吐幾次,讓誤食的藥物清空。
緊急處理
若是孩子服入的藥量過大或時間過長時,甚至已經有出現中毒症狀時,家長必須立即送他們到醫院急診治療。兒童誤食藥品的原因,通常是因為大人們將藥品放在小孩可見並可得手之處;尤其當孩子具備了攀爬能力後,就有可能在大人的視線之外接觸到藥品並誤食。
對於藥物中毒的孩子,在其意識昏迷的同時應催吐,並準備好裝有誤食藥品的瓶子及嘔吐物,立即攜至醫院以供鑑定;或者立即撥打119求救。
如何安全放置和收藏
遲蘭慧提醒爸比媽咪要減少甚至杜絕藥物中毒的最佳方式,就是要「防患於未然」;在家中就要特別注意保管好藥物,藥物應存放在孩子不容易輕易取得的高度。尤其,含有劇毒的殺蟲劑等類藥劑更應妥善保管。
給孩子服用藥物前,爸比媽咪一定要養成先看藥名,查對正確後再餵服的習慣,萬萬不可馬虎從事,以免由於一時疏忽而帶來後悔莫及的憾事與痛苦。此外,不要亂給孩子服藥,適合成年人的藥品對小孩不一定就能等同服用;普遍購得的藥品像是:阿斯匹靈、綜合感冒劑等,爸比媽咪難以抓好藥的服餵量,孩子服用後會造成極大的危險。
收拾方法
因為孩子會模仿大人的行為,所以爸比媽咪應避免在兒童面前服用藥物;遲蘭慧解釋,還有將藥品哄騙為糖果的錯誤誘食方式,也易造成日後孩子誤食的情況。爸比媽咪餵食藥物時,請詳閱藥袋指示,重覆確認拿取的藥物及藥量是否正確;記得要將藥品仔細收藏,以下是遲蘭慧推薦的藥品收納方式:
1.健康食品、藥品應分開存放,並盡量將藥品類上鎖;定期清掃過期藥品,將過期藥品沖毀。在丟棄藥品空瓶前,要先以清水徹底清洗。
2.藥品應存放在原包裝內,勿任意分裝置至其他容器,以免誤食;兒童藥品要購買安全包裝,存放才能更明瞭。
【更多內容請見20115育兒生活







*********************************************************

小兒用藥常見12NG行為()
因為不少藥味都是苦的或有怪味,往往被寶寶拒之門外,此時家長十分焦急,卻又束手無策。其實,餵藥也是一門科學,只要爸比媽咪得法就可以將餵藥變得更為簡單。         Baby Life 2011/05/18
【採訪撰文/陳韻如;諮詢/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諮詢宣導組 遲蘭慧、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潘俊伸;攝影/Amy、造型/小芳;演出/mommy:陳姿蓉、baby:林川翔】
Part2實做篇.如何餵藥才安全
因為不少藥味都是苦的或有怪味,往往被寶寶拒之門外,此時家長十分焦急,卻又束手無策。其實,餵藥也是一門科學,只要爸比媽咪得法就可以將餵藥變得更為簡單。
不同藥物、不同時段吃
藥物必須順利進入胃腸、被消化吸收後才能發揮作用;這消化的過程中,藥物很容易受到和它一起進入胃腸的食物或飲料所影響。不同的藥所需的吸收消化環境不同,因此才有飯前、飯後、空腹的差別。
爸比媽咪在協助baby吃藥時,一定要遵照醫師或藥師的指示,於正確時間服藥才能發揮作用。
1.飯前服用:指吃飯前半小時內服藥,主要目的在避免藥效受到食物影響。
2.飯後服用:指吃飯後半小時~1小時內服藥。通常這類藥比較傷胃,所以需要其它食物來減低藥品對腸胃的刺激。
3.飯後立即服用:也就是吃飯後馬上吃藥,這是因為食物有助藥品的吸收與藥效的發揮。
4.空腹服用:通常是指服藥前後1個小時內沒有吃進任何食物,這也是為了避免藥效受到食物影響。
服藥間隔的時間
潘俊伸醫師解釋,藥袋上的服用指示是「幾個小時吃1次」的時候;舉例來說,藥物要在每隔68個小時餵食,那麼就是指把124小時均分,每天吃34次。而分段餵食的目的,主要是讓藥在baby身體血液裡的濃度,經過腸胃消化吸收後,進入到血液裡並透過血液傳輸全身;但藥效仍維持不變,使病菌能有效被消滅,獲得真正的療效。
不任意更改吃藥的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baby病況很嚴重,爸比媽咪也不宜任意改變醫師所指示的服藥間隔時間,例如原本6小時吃一次,有些爸比媽咪卻自作主張3小時就吃一次;潘俊伸醫師特別強調,並非吃藥頻率愈密集,效果就愈好。別忘了,藥就像刀的兩刃,運用得當可以治病,運用不當卻會傷身;因此,當baby小小地身軀承受過濃的藥物時,反而會讓健康處在更危險的狀態。
這種問題較常發生在孩子吃退燒藥時,爸比媽咪看燒的情形依舊沒退,就會過於急切地想要在多給藥物幫孩子退燒;所以,在吃了一包退燒藥後1個小時後,又讓孩子服用第二包退燒藥。但這樣服藥方式是很危險的,若孩子體溫一下子降得很低,身體的狀況反而比發燒時還要危險,這是必須不斷耳提面命的用藥觀念。
服藥配白開水最好
當藥順利進到胃裡面後,除了要注意它是否會受到食物影響藥效的問題,還得注意和它一起進到胃裡的「飲品」,能否將它完全溶解;唯有讓藥物完全溶解並吸收,藥效才會完全釋放出來。
潘俊伸醫師建議,白開水的成分最單純且不會影響藥品變質;所以,「吃藥配白開水」是最佳的服藥選擇。遲蘭慧補充餵藥時,記得協助baby多喝幾口開水,才可把全部的藥順利沖到胃裡,避免附著在食道上,對食道造成傷害也影響藥效。
不能搭配飲用
遲蘭慧表示,爸比媽咪應該要具備一些基本的餵藥常識;像是了解有些飲料是非常不適合或不能用來搭配藥品的,就要避免給baby食用。
1.牛奶
牛奶會使藥品無法發揮完全的藥效,不適合與藥一起服用。此外,寶寶若食用了有關菠菜的副食品後,也千萬別再喝牛奶或吃鈣片等含鈣的食品;因為菠菜進入人體後,電解出的草酸根離子會沉澱鈣離子,不僅妨礙人體吸收鈣,還容易生成草酸鈣結石。因此,若要飲用牛奶,建議應在吃藥後2個小時再進行飲用才不至影響藥效。
2.茶
茶中的單寧酸容易與生物鹼的藥品產生沉澱,會降低藥效並無法讓藥發揮到治癒效果。此外,服藥中藥更忌與茶水配服,非但不利於吸收,藥效還會大打折扣。關於這些疑慮,一定要特別向醫師或藥師請教清楚。
3.葡萄柚汁
葡萄柚汁中的類黃酮素(flavnoids)會抑制某些藥物在肝臟代謝的速率,導致藥物在血中的濃度升高,使藥的毒性累積在身體裡,進而引發身體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最好在服藥的那幾天內都不要飲用,尤其是所服用的為長效劑型的藥物(藥效作用的時間很長,可以達到12小時)。
父母要當好榜樣
遲蘭慧建議大人服藥時不要被孩子看到,以免小孩模仿;此外,爸比媽咪服藥時也都應以身作則,以溫開水配服。爸比媽咪自身的藥物,不要分享給其他家中成員,儘管感冒類型相似,但因年齡狀況不同,其劑量和吃法皆不相同。
尤其像是四環素、磺胺藥、及部分抗生素等,比較常出現在大人食用的藥物成份,就不建議用於孩童。另外,兒童腹瀉時可能使用具吸附作用的止瀉劑,為了避免其吸附作用影響其他藥物作用的發揮,須跟別種藥物或食物至少具備1小時以上的間隔,再進行服用。
餵藥的注意事項
想要讓baby可以順利將藥物吸收,可藉由一些輔助工具,像是:嬰兒使用吸管或口服注入筒,將藥品滴在其口腔的後方或邊緣,慢慢餵服,切勿將注入筒直接往口腔注射藥品。
潘俊伸醫師也建議爸比媽咪讓大一點的幼兒或學齡前兒童,服藥時搭配少量食物來掩蓋藥品味道,才可以順利讓其合作服藥;倘若孩子的牙齒處於鬆動換牙階段,就應告知醫師,避免開立咀嚼型的藥錠。
注意9事項
1.給baby餵藥以前,媽咪不宜先進行餵乳及飲水動作;baby處於半飢餓狀態下服藥,不僅可以防止噁心嘔吐,又因飢餓可便於藥物的下嚥。
2.按照醫囑服藥,不要過多也不要過少。餵藥前先將藥片或藥水放置湯勺內,用溫開水調勻;爸比媽咪可將baby抱於懷中,托起頭部成半臥位,用左手拇、食二指輕輕按壓小兒雙側頰部,讓baby呈現「O型」的張嘴狀,再將藥物慢慢倒入其嘴裡。
3baby的吮吸能力較差,吞嚥動作緩慢,所以爸比媽咪餵藥時要特別耐心和細心。此外,新生兒的味覺反應尚未成熟,難以辨別酸甜苦澀,所以無須特別加糖來增加口感。
4.不要用捏鼻子的方法硬灌藥物,如此藥液容易嗆入氣管;還有也不應將藥物直接倒入咽部,以免將藥物吸入氣管發生嗆咳,甚而導致baby產生吸入性肺炎的發生。
5.倘若餵藥液時,baby有出現嗆咳的反應,就應先立即停服並抱起與輕拍其背部;若繼續強行灌服,藥液嗆入氣管則會造成肺部感染,或因阻塞氣管而窒息死亡。
6.餵藥後應餵水2030ml,幫助藥物經由口腔及食道後完整的再送入胃內;而且,餵藥後不宜馬上餵奶,以免發生反胃引起嘔吐。
7.因新生兒的肝、腎等臟器功能發育尚未完善,倘若用藥過量會發生中毒症狀;為了避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爸比媽咪應確實掌握服用劑量。
8.可以主動向醫師、藥師說明孩子吃藥的需求,希望優先提供適合小孩吃的藥劑,像是可溶於口的口含錠、顆粒狀的粉劑、容易咬碎的咀嚼錠等專門為小朋友設計的固體藥品;或是優先選用液劑、糖漿、懸浮劑等喝的藥品,容易吞服又不苦的類型。
9.切勿誘導孩子認為吃藥像吃糖,以免造成日後孩童誤食藥品的情況;或是強灌藥物也會讓孩子對藥物產生懼怕,排斥的情況就會加劇。
輕鬆餵藥沒負擔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遲蘭慧建議爸比媽咪挑選合適的餵藥器,即可有效改善寶寶吃藥愛哭鬧的情形,並順利餵藥成功。目前各廠牌的餵藥器依其訴求而有不同類型,如滴管、奶嘴、針筒等多樣設計,可取代傳統以湯匙深入口腔的方式,減少孩子抗拒反應且提高安全性。
選用合適餵藥器
潘俊伸醫師也建議使用市售的專門餵藥器,不僅操作容易,也可大大提昇餵藥效率;建議爸比媽咪家長多比較看看,選擇自己最合用的產品。舉凡要給孩子使用的產品,材質絕對是首要考量:因前端會觸及小朋友的口腔,故在奶嘴頭或滴管前端,多會選用安全、柔軟、彈性佳的矽膠;而管子的部份則以PP材質為主。爸比媽咪購買前記得詳細閱讀產品說明,並且試著操作或試用看看,才能找出品質優良且又順手的餵藥器。
如果寶寶的年紀較小,習慣使用奶嘴者,那麼可以選用奶嘴頭設計的餵藥器來「誘拐」其乖乖吃藥。而大一點的孩子比較不容易上當,為免他排斥吃藥,則可選用針筒式設計的產品,且將藥水推進孩子的嘴巴後,再慢慢地抽出針筒,以免餵藥器前端一離開嘴巴,孩子馬上將藥吐出來。
清潔消毒再使用
每次使用完餵藥器後,記得像奶瓶、奶嘴一樣要清潔消毒;方便再次使用時,不會產生任何問題。爸比媽咪可先將它拆開來以清水沖洗,除量杯外,其他部分皆可再以滾水燙過或放進蒸氣消毒鍋來消毒,不過時間可比消毒奶瓶略短一些。
如要使用同一個餵藥器餵不同的孩子吃藥,則應先餵完一個孩子;將餵藥器有放入嘴巴的前端部份先行消毒過,才能給另一個孩子使用。
遲蘭慧
現職: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諮詢宣導組 
潘俊伸
現職: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
學歷: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畢業
經歷:中國醫藥學院總醫師、主治醫師
【更多內容請見20115育兒生活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udithyang-happyland/article?mid=970&prev=1002&next=969&l=f&fid=6





********************************************************************************



小兒用藥絕對「藥」小心 
從寶寶出生的那一刻,他就無法脫離用藥的可能。但是,小小的身軀,與大人的用藥基準絕對不同,無論在劑型、劑量,都需以嚴格的標準開立。更重要的是,您了解什麼是兒童專用藥物嗎?主動要求使用,替寶寶的用藥安全大加分~
【採訪撰文/翁昭鈺;諮詢/高雄聖功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謝佩穎、萬芳醫院藥劑部副主任 郭莉娜】 
關乎生命 小兒並非縮小版的大人
您對用藥的常識有多少?您可知道小兒並非縮小版的大人,因此用藥必須要非常的小心,無論在劑量、種類、劑型等等,都必須有所規範,因為用藥錯誤造成的影響,是有可能讓一個小小生命因此致死的,因此爸媽們,用藥絕對「藥」小心,而這個議題也不斷的備受重視。事實上,嬰幼兒所使用的藥物,與成人有非常大的差異,這也是為什麼如果小孩感冒,千萬不能餵他吃大人的感冒藥,高雄聖功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謝佩穎表示,小孩從出生後,所有的身體器官都在慢慢的成長發育,才會逐漸長成一個成熟的個體,以對於藥品接受的能力來說,他們的肝、腎功能不佳,因此代謝能力、排除速度都不像大人,因此在用藥方面才需特別留意。此外,還有許多父母對用藥的方法不清,面對像是寶寶就是不吃藥、很多藥不知道該不該混在一起吃,以及一吃藥就吐等等問題困擾不已,本文的用意就是希望可以建立父母的正確觀念,以及協助解決常見的問題。 
兒童專用藥物 家長知多少? 面對那麼多的小兒用藥問題,家長們可否知道,其實目前各大醫院給小兒的藥品,已經幾乎改為「兒童專用藥物」,至於「兒童專用藥物」是什麼?它又有什麼特色呢?基本上只要小孩還不太會吞藥丸之前,其實都適用這種藥物,0~6歲之間的孩子為多數使用者,謝佩穎醫師表示,這類藥物是針對兒童的生理狀況,像是身高、體重、年紀設計,有以下的特色: 
1. 依小孩的需求改變劑型,像是液劑、糖漿(包括以粉末加水溶解類型)、顆粒劑或粉劑、咀嚼錠等,減少小兒用藥困難和抵抗。 
2. 使用專用量杯、餵藥器,劑量好掌握,會依照體重設計對比的劑量刻度,用量也更為正確。 
3. 味道不會太苦,有些藥水的味道甚至很甜,家長也好餵藥。 
4. 藥品的標示完整,可讓家長再次確認藥品的正確性,且是完整、不經分裝的藥水。 
5. 為了避免誤食藥物,藥水部分還有設計安全瓶蓋,讓小孩不會喝下。 而萬芳醫院藥劑部副主任郭莉娜也特別針對「兒童專用藥物」的劑型說明,她表示這類藥物多為藥水,主要可分為四種,第一種是糖漿(含糖85%),第二種是懸浮液(多數為抗生素),第三種是溶液劑,第四種則是酏劑(含有酒精,可幫助藥物溶解)。不過,也有少部份可溶於水或可咀嚼的藥丸,像是退燒藥。而目前健保給付的兒童專用藥物多達100多種,家長若去一般的診所就診,也最好主動要求開立兒童專用藥物,目前在醫改會的兒童用藥網站上,也可查到有提供兒童專用藥物的醫療院所。 
避免磨粉 減少交互感染 其實除了以上的優點之外,要求使用兒童專用藥物的另一好處,則是可「避免磨粉」,過去這個問題不被重視的原因在於,兒童專用藥物近十年來才開始推廣,在這之前嬰幼兒的藥物都是將藥丸磨成粉。不過,磨粉的另一個大問題,郭莉娜副主任指出則是這過程可能造成藥物潮濕、交互感染的機會大大提升,在藥物品質受到影響的狀況下,藥效也會大打折。此外,藥物磨粉後,也使得家長較難確認藥品的外觀是否正確,因此藥師必須多增加一道確認的動作,確保藥品和小孩的年紀、體重和症狀相符合。此外,磨粉也可能造成藥物殘存問題,若這台機器之前是磨大人的藥,之後又接著磨小孩的藥,汙染的機會很大,藥品的保存期限也會下降,因此分裝的機器和包藥機器也必須做好清潔工作。   謝佩穎醫師也特別指出不適合磨粉的藥品,像是腸溶錠(膠囊狀,可以順利通過胃部而到達腸道開始崩散吸收,防止藥品被胃酸破壞,磨粉後會被破壞)、膜衣錠(在藥丸外添加一層薄膜,防止藥物被胃酸破壞,延遲藥物的吸收作用,但磨粉後會讓藥效濃度過高,人體吸收太快,造成危害),因此磨藥確實有其風險存在,對藥品本身就是一種破壞。總而言之,目前不斷鼓勵父母主動要求開立兒童安全藥物的用意,不僅在安全上加分,也可真正避免嬰幼兒吃到不潔的藥品影響效果。 
交互使用藥物 影響藥效 在正常的情況下,當然最好是不要交互使用藥物,如果必要的話,也至少錯開2個小時再服用。謝佩穎醫師指出,交互使用藥物牽涉到藥物動力學以及藥效學,藥物動力學則代表A藥和B藥使用,會互相影響吸收、代謝,甚至影響到B藥的功能;另一種藥效學則指A藥和B藥加乘起來的效力,有可能是>2或者<2,不僅會改變原有的效果,更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郭莉娜副主任舉例說明,像是止瀉藥水(高克痢?)含有高嶺土和果膠,可將腸胃中的細菌、細菌所分泌的毒素,以及腸胃中多餘的水分吸附到其表面,而達到止瀉的目的,一定要與其他藥品錯開吃,否則會影響其他藥品的吸收,甚至也要與食物間隔半個小時再吃,避免吸附其他食物。   除了藥品和藥品之間的服用問題外,交互作用還包括了許多媽咪關心的問題,就是藥和食品之間的關係,許多媽咪問:「我能不能把藥摻在牛奶裡給小孩喝呢?」對此謝佩穎醫師表示,最好不要把牛奶和藥品混合服用,因為牛奶會降低藥物的效果,郭莉娜副主任更進一步提醒,如果把藥和牛奶混合會造成牛奶本身的味道改變,有些較為敏感的孩子就會察覺,不僅可能拒喝,日後更可能造成連一般牛奶都不喝的狀況,因此這不是一個好的做法,應以一般溫開水服用就好。此外,謝佩穎醫師也提醒,抗生素藥物和鈣、鎂會互相作用,因此應避免吃下含有鈣(牛奶、小魚乾…)、鎂(綠色蔬菜、香蕉、小麥胚芽…)礦物質的食物後,直接吞服藥物。 
什麼是藥物不良反應(Adverse drug event,ADEs)? 謝佩穎醫師與郭莉娜副主任指出,所謂藥物不良反應是指正當使用藥物下所造成的傷害,且產生非預期的不良反應(副作用),讓身體的反應過強。謝佩穎醫師表示,根據美國研究指出,有50萬的人曾經出現這樣的狀況,且年紀越低,比例越高,小於5歲的人佔了43%,以抗生素藥物最多,用來治療皮膚、拉肚子等症狀,嚴重甚至會引起過敏休克。因此,為了確保安全,郭莉娜副主任提醒家長,若曾經發生這樣的狀況,可索取過敏藥物提示卡,日後就診時可給醫師看,請他不要再開同樣的藥。   
五種常見的藥物給予方式和特色 1. 口服藥物:口服藥吞下到食道之後,再到胃,無論是藥丸或者藥水,會被胃酸溶解,然後被腸胃道吸收,藥效伴隨體循環擴散出去。而口服藥對大部分的小孩而言,都是最方便使用的,兒童專用藥物還可定量,用藥較為安全。不過使用口服藥,對媽咪而言最頭痛的問題就是小孩將藥物吐出,擔心影響藥效,又不知道是否該重新餵藥,也不了解應該補餵多少?對此謝佩穎醫師表示,如果寶寶是吃完藥馬上吐,則須補劑量重新餵一次;但如果是吞下後30分鐘才吐,那麼就可以不用補餵,因為之前吞下的藥物已到達體循環,且排空的時間也足夠,若再補餵劑量就會超過負荷。   
餵寶寶吃藥的原則
1. 使用安全的兒童專用藥物,並用量杯精確使用藥物劑量。
2. 餵藥器不要伸入寶寶口腔太深的部位。
3. 使用溫開水餵藥,不應使用熱水或者其他飲品代替,以免破壞藥效。
4. 如果寶寶不肯張口吃藥,不要硬灌,以免日後抗拒吃藥。
5. 餵寶寶服用懸浮液時,不要摻水,應等寶寶服下藥物之後,再給他喝下與藥物等量的水(服用1cc懸浮液,就喝1cc白開水)。  
 2. 肛門塞劑:此類藥物是經由肛門黏膜吸收後至靜脈,最後藥效經由體循環發揮作用,而且效果很強。大部分用在退燒、止吐、幫助排便等症狀,但若寶寶有腹瀉症狀的話則不適用,否則會影響藥效。因為藥效很強,因此郭莉娜副主任提醒,使用頻率太高、濃度太高也有可能造成拉肚子,使得肛門受傷;還有若是發燒的症狀,體溫超過38.5℃且已使用口服退燒藥物仍無法退燒,才需要使用塞劑。 
3. 肌肉注射:將藥物從肌肉打進血管,然後往體循環擴散,而這類的施打方式吸收較慢。大多用於嘔吐、止痛、退燒,還有小兒施打的疫苗也屬於肌肉注射。不過謝佩穎醫師表示,一般小孩子除非住院,症狀很嚴重,否則很少使用肌肉注射藥物。此外,像是濃度高、腐蝕性強的藥物也不能採取肌肉注射,否則會破壞肌肉組織。 
4. 靜脈注射:將藥物從靜脈直接注射,經由血液全身吸收,特別適用於無法口服的藥物中。這類的藥物雖然使用效果佳,不過因為藥效強,因此有其副作用,謝佩穎醫師表示,這類藥物的危險性較高,而且藥物中的小顆粒有可能造成血管栓塞。郭莉娜副主任也進一步提醒,有些人施打速率過快,會讓身體產生不平衡的狀態可能導致過敏性休克。不過像是糖尿病患者所使用的胰島素因為藥物作用關係,就是採取靜脈或皮下注射。 
5. 外用藥:以小孩而言,最常使用的就屬於藥膏,像是皮膚方面的濕疹、搔癢症狀,而使用的年紀則以醫師評估許可即可使用。謝佩穎醫師大致指出使用這類藥物的注意事項:   皮膚:因為小孩的皮膚較薄,且吸收能力好,因此用量都必須以薄薄的一層為基準,如果有開立類固醇的話,也必須避免沾到眼睛或者嘴巴,不過有些媽咪對類固醇有所疑慮,事實上這類藥物不要長期使用都是沒關係的,且類固醇適用的症狀很廣泛,只要小心使用、安全塗抹都沒問題。   眼睛:若是使用於眼睛的話,則最常用於結膜炎。
第一,若只有使用一眼的話,則另一眼也必須點,避免交互感染,並先從沒有感染的那眼開始點;
第二,點的方式必須讓小孩的頭往後仰,翻開上眼皮,滴入眼內,並閉上眼睛5分鐘,按住鼻淚管;
第三,如果合併使用眼藥水和藥膏的話,則必須先用眼藥水再用藥膏。   耳朵:和眼睛一樣,如果只有一耳感染,另一耳也須使用藥物,而使用方式為將耳朵朝上,滴入藥物,停留1~2分鐘再換耳。   
看清楚藥袋 用藥多一層保障 看清楚藥袋標示是非常重要的,當您拿到處方箋及領藥時,必須核對藥單、藥袋上的姓名、年齡、體重、性別、藥物種類及數量、用法用量等,是否正確無誤,衛生署規定藥袋上必須標示共十三項:包括病患姓名、性別、藥品商品名、藥品單位含量與數量、用法與用量、調劑地點(醫療機構或藥局)之名稱、地址、電話號碼、調劑者姓名、調劑(或交付)日期、警語。另有建議標示項目(共三項),主要適應症、主要副作用、其他用藥指示。   
小兒與成人對藥品的適應性 大有差別 除了用藥安全之外,爸媽也須對小兒的身體機制有初步的了解,事實上小孩並非縮小的大人,如同一開始提到,小孩的各方面器官成熟度不佳,因此對於藥物的承受度不能等同視之,以下特別針對各器官差異提出解釋: 
1. 胃部吸收:由於小孩的胃部排空和蠕動速度都比大人還慢,且在胃裡的停留時間較久,吸收能力會增加,因此必須針對小孩的排空速度和年齡給藥。 
2. 肝臟代謝:小兒的代謝酵素功能不成熟,且肝臟代謝的速度很慢,藥物停留在體內的濃度會很高,因此給藥的時候需留意小孩的身高、體重、年齡,並觀察血中濃度是否足夠,了解是否有達到藥效。 
3. 腎臟排除:大多到了1歲之後,小孩的腎臟功能才會與大人有同樣水準,在這之前藥物容易在體內堆積,且某些藥物從腎臟排出的速度會比大人慢。
4. 皮膚吸收:由於嬰幼兒的皮膚較薄,且含水量較高,因此對於藥物的吸收程度會比大人好,所以塗抹時注意不要塗太多,面積也不要太大,以局部使用為佳,基本上開給嬰幼兒的藥物也不應使用強效型。   不過,在醫院開立藥物之後,有許多父母也會發覺使用藥物的效果不佳,因此不知道該換醫生?對此郭莉娜副主任表示,有些狀況是因為藥物使用的療程不夠久,因此沒有達到效果,建議應聽從醫師走完整個療程再做決定;再者可請原有的醫生重新評估,有可能是給藥之後,病情又出現轉變,可針對新的症狀重新給藥,甚或是請醫師重新給予轉診的建議;如果以上的做法都沒用,則可考慮換醫生,不過務必把先前開過的藥物給新的醫生看,以免又造成用藥重複。 
結論 除了一再強調的不磨粉、避免交互使用藥物,還有使用兒童安全藥物之外,在小兒意外中常見的誤食藥物也備受高度重視,爸媽應妥善的保存藥物,放置於小孩無法觸及的地方,最好上鎖確保安全。還有,爸媽千萬不可以拿上次沒吃完的藥又給小孩吃,謝佩穎醫師表示,每一次的感冒症狀都不同,還有病種、傳染途徑都不同,這還牽涉到藥品的保存期限問題,因此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最後,郭莉娜副主任也提醒,千萬不可自行去藥局購買成藥給小孩吃,不僅無法對症下藥延誤病情,還可能因劑量、藥品不適當而危及生命安全,過去在美國曾發生過爸媽事先給小孩服用過成藥,卻沒告知醫師,又請醫師開立處方藥,在用藥過量的狀況下,造成小孩猝死的憾事。因此對於用藥,務必擁有完整的正確觀念,還有善盡告知醫師的義務,主動要求使用兒童安全藥物,才是上策。   攝影/潘朵拉(02-87735501)
梳化/蔡琇惠
模特兒/可愛妹妹凱妮、媽咪嘉雯 謝佩穎
學歷:高雄醫學院醫學系  
高雄醫學大學公衛研究所碩士
經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小兒科醫師
現任:高雄聖功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郭莉娜
學歷: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   
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萬芳醫院藥師   
永和耕莘醫院藥師
現任:萬芳醫院藥劑部副主任   
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兼任講師 【更多內容請見2011年4月號嬰兒與母親雜誌】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9JqeSt.cERmoSKqGh4m1jFJM/article?mid=4720&prev=4729&next=4711&l=f&fid=53





***************************************************************************

幼兒服藥分次餵 降低苦味

強灌增加恐懼 降低親子互信

2013年04月19日
餵小孩吃藥是家長惡夢,亞東醫院總藥師王明賢表示,可用餵藥器分次餵,降低苦味,強灌藥水易嗆到,增加幼兒服藥恐懼,並破壞親子互信,提醒家長讓孩子建立良好用藥習慣與認知,未來較不會有排斥吃藥等問題。
報導╱王璐華、張雅淳 攝影╱施偉平

王明賢藥師表示,針對不會自行吞藥、需喝藥水的嬰幼兒,服藥應採坐姿或上半身微仰,用餵藥器從嘴角餵藥水,吃完藥再以餵藥器餵點水,避免藥物殘留使服用劑量不足;幼兒因身體不適、討厭藥味等,可能會吐藥,緩解急性不適藥物如退燒藥,若在服藥後吐出,可待嘔吐症狀緩解後補服,如對藥物補服有疑問可諮詢醫師或藥師,將視幼兒症狀調整。


【先了解】★善用餵藥器

餵藥器有滴管型與注射型,適合需抱小孩,單獨餵藥的家長,滴管較便宜,有時會隨藥水附贈,但劑量較難拿捏;注射型似針筒,需於醫療器材行買,較好掌握劑量。



【這樣做】★嘴角分次餵

用餵藥器餵幼兒服藥,要將餵藥器從嘴角放入口中,於牙齒內側注射藥,勿將餵藥器放入舌根,易刺激喉嚨造成嘔吐,每回服藥約0.5c.c.~1c.c.,需在5分鐘內服下完整劑量。



★哭鬧時勿餵

小朋友在哭鬧不安與嘔吐時,較不宜餵口服藥,易導致吐藥或嗆到,也難計算補服藥物劑量,建議可依醫囑用其他非口服藥,如肛門塞劑,待哭鬧與嘔吐緩解後再服口服藥。



★勿騙藥是糖

有些家長會騙小朋友,讓他們把藥當糖果,錯誤觀念一旦建立,將增加誤食藥物的機會,像感冒糖漿這類不苦的藥水,常被兒童誤食;另外,這種方法會破壞親子互信關係。


亞東醫院總藥師 王明賢

【專家說】

家長可培養兒童正確用藥觀念,如吃藥是為治病,且要有大人協助,培養小孩不怕吃藥並避免錯誤用藥。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9845&prev=19846&next=19841&l=f&fid=6







************************************************************************

醫藥信箱/寶寶吐藥 半小時內補餵一次

自由 2009/02/27

Q:我的小孩一歲多,還無法與大人溝通,每次生病餵藥就如臨大敵,常常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沒過
多久寶寶又把藥吐出來,應該要再補餵嗎?劑量會不會太重?此外,可不可以把藥加到牛奶裡面?

A:餵幼兒吃藥,最好在飯前,因為寶寶肚子餓,比較容易將藥吞下去,也可以避免把吃下去的飯吐出
。但很多家長擔心,空腹吃藥傷胃,事實上,大多數幼兒的藥並不會傷胃,除非醫師有特別交代,否
則最好選在飯前

家長除了可以善用糖粉、矯味劑來降低藥的苦味,也可以把藥加在布丁、果凍上面最好是較冷的食物
,才能降低舌頭敏感度

果汁也是不錯的選擇,但切忌使用葡萄柚汁,而果汁的量也不能太多,才能確保寶寶把藥吃下去

一般並不建議加在牛奶裡,因為如果寶寶覺得牛奶味道變了,造成以後都不喝牛奶,也很麻煩。

如果寶寶在服用半小時以內就把吃下去的藥吐出,應再補餵一次的劑量若吐出來的量不多,或服用半
小時以後才吐出,就不必補吃。不過,如果要再吃一次藥,最好再隔 10 到 15 分鐘,以免寶寶又抗拒

值得注意的是,有家長會以捏寶寶鼻子,讓他強迫張嘴吞藥,這樣做容易使寶寶發生嗆到,甚至引發窒
息,相當危險

餵藥時也不可讓寶寶平躺,應該採取在大人懷裡的半坐姿勢

如果孩子可以溝通,最好透過遊戲方式,例如辦家家酒、選杯子、點餐等遊戲,切忌不耐煩,甚至打罵
、威脅吃藥,造成反效果。

( 台北台安醫院幼婦衛教組護理師 陳玉梅 解答,記者 鍾麗華 整理 )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RTZID36fGRnyWR8TyJ.loVPE4g--/article?mid=4620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9JqeSt.cERmoSKqGh4m1jFJM/article?mid=2754&prev=2756&next=2753&l=f&fid=53






*****************************************************************************
小孩吃錯藥機率為成人三倍
專家呼籲醫護人員、家長一起為幼兒用藥安全把關
【中時健康 楊格非/台北報導】2008.11.20
  你家小孩生病時,吃對了藥嗎?調查發現,國內幼兒醫藥失誤的機率比成人多出了三倍,而小朋友較常吃錯藥的種類是「感冒藥」。景康醫藥基金會提醒,家長及醫護人員一定得妥善把    關,別讓幼兒服用過量的藥物,傷肝傷腎,甚至死亡。
  景康醫藥基金會昨天舉辦「幼兒用藥安全座談會」,台灣大學藥學系助理教授何蘊芳分析2002年到2008年間所有幼兒醫藥失誤新聞資料發現,國內藥物傷害案件就有167件。
  何蘊芳分析追蹤這167名吃錯藥的小病童,其中四人死亡,造成其他器官重大傷害的比例高達八成八,高達135人,這還不包括未曝光的用錯藥受害兒。
  何蘊芳表示,進一步分析錯誤用藥的原因,發現吃錯藥的小病童,較常吃錯的是感冒藥,佔了開錯藥品種類的半數。口服藥開錯藥比例則比針劑高,但若是注射針劑開錯藥,卻更容易造成迅速嚴重的後果。
  分析兒童誤用藥物的案例發現,開錯幼兒藥物的失誤地點以診所最多,其次為醫院。給錯藥的比例以護士最高,其次是醫師與藥師。最常見的調劑錯誤則是寫錯了藥物用量單位,換算錯誤,以致多給十倍的劑量。
  何蘊芳強調,小孩吃錯藥的機率是成人的三倍,家長如果不注意,就很容易造成兒童吃太多藥。一旦兒童吃錯藥,嚴重可能傷及肝腎,甚至造成死亡,不可不慎。家長,給小孩吃藥前多看多問,可以減少吃錯藥的傷害。  
  何蘊芳呼籲,幼兒器官還未發育成熟,錯要是服用過高的劑量,恐將影響孩子身體健康。醫藥人員應與家長一起為兒童用藥安全來把關,醫護人員透過醫藥失誤監控系統,而家長要詳細看藥袋說明,如有不清楚,立即詢問醫師。
資料來源  http://tw.myblog.yahoo.com/jw!9JqeSt.cERmoSKqGh4m1jFJM/article?mid=1912&prev=1913&l=f&fid=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