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5月12日 星期日

嬰幼兒視力保健與常見的眼睛疾病

睛亮寶貝超活力

採訪撰文/莊惠旭
採訪諮詢/書田紀念醫院眼科主任 王司宏
    振興醫院眼科主治醫師 蔡佳臻

眼睛是人類的靈魂之窗,如果沒有良好的視力,對我們的生活將會是一大障礙,保護眼睛須從小開始,您知道如何讓寶寶擁有一雙明亮的雙眼嗎?
視力的形成與重要性
人類的學習有80%倚靠視覺,當胎兒在母體中時,眼球大致已發育完成。嬰兒視力從出生開始就慢慢發育,剛出生的寶寶只能看到黑白的影像,直到大約出生6個月後,才有色彩的感覺。一般而言,出生後到6歲期間是視力發育的重要時期。根據書田紀念醫院眼科主任王司宏表示,當幼兒成長到3歲,開始有識物及自主能力,能夠配合視力表檢測時,家長應定期帶寶寶到眼科做檢查,如有特殊眼睛病變,才能在6歲黃金期之內儘早診治。
照顧者平時應了解寶寶視力發展的特性,才能隨時發現寶寶是否有異常視力發展情形出現。各階段嬰幼兒視力成長的狀況如下:
出生~2個月
約可見眼前20公分以內事物,20公分以外則為模糊,可看得到光線及簡單形象,對於會動、會亮、色彩鮮豔的東西格外有興趣,尤其會注意會在眼前閃動的物體。注意:若是新生兒早產或出生體重過輕,此時期是檢查視網膜病變的重要時機。
2個月~4個月
開始有「固視」(盯著東西看)能力,眼球會隨著眼前物體跟著轉動,不但會注意物體,還會留意細節。
注意:此階段開始建立兩眼共視的「立體感」(遠近、深度的感覺)。
4個月~6個月
只要眼睛所看到東西,大腦會指揮手去抓,如果這個階段眼光依舊游移不定,需當心視力發育是否有問題。
注意:此時期若眼球視線受阻,容易造成弱視,照顧者需仔細留意。
6個月~8個月
兩眼會同時對準目標,視力保持在0.10.2之間,為了能看清楚東西,會調整自己的位置。
注意:6個月以前是治療斜弱視的黃金時期,因此一旦發現寶寶有問題,應及早矯正,且定期追蹤,避免影響日後視力發展。
8個月~14個月
視力約0.20.3,手眼協調慢慢變得比較順利,會學著用兩眼判斷距離。
注意:此階段正好是寶寶學習走路的時間,如果家長發現寶寶時常走路容易跌倒或是被東西絆倒,就需留意是否他的視力發展有異狀。
14個月~2
視力約0.40.5,開始有「深度」的感覺,有能力區別「遠近」。
注意:此階段寶寶目視線可跟得上快速移動的物品,家長可輕易察覺孩子的視力發展狀況。
2歲~3
視力發展到0.60.8,視覺變得更敏銳,好奇心驅使下,喜歡觀察,會藉由眼睛導引手來碰觸事物。
注意:此時期寶寶會主動嚐試新的事物,家長可找些玩具、設計遊戲等多幫寶寶練習眼手協調的動作。
促進視覺發展的好方法
人類並不是一出生就有良好的視力,需不斷靠外界刺激,才能慢慢發展出各種視覺機能。家長可以利用以下方法刺激寶寶視覺發育,促進視力發展:
A.為寶寶選擇造型優美、色彩鮮豔、有利於促進寶寶視覺發展的玩具,如五顏六色的氣球和各式各樣的娃娃或小動物玩偶。也可以選擇有利於促進寶寶視聽覺的玩具,如能發出動聽的音樂又有色彩繽紛的玩具,像是各色的鈴鐺。
B.
在寶寶活動的地方擺一些比較色彩鮮明及顏色對比的圖片、海報或玩具來吸引他。
C.
平時照顧寶寶時可多一些臉部表情,記得多用些誇張的語調來強調,引起寶寶的注意。
D.
減少寶寶看電視的時間,多帶寶寶到戶外走走,讓他觀察外界的事物。
E.
多做些視覺及大肌肉兼用的活動,如玩球、攀爬。
F.
多給寶寶看些色彩鮮豔的自圖卡,可同時教他識物能力。
H.
不要讓寶寶太早學會寫字,以免損傷視力。
I.
避免近距離接觸事物時間過長

常見嬰幼兒眼疾
如何預防眼疾
早期發現異狀,早期治療
眼疾問題多,除了預防外,如何提早發現寶寶異狀,是家長需細心投入的重要工作,平時您可以常試試下列情形,觀察寶寶的反應,看寶寶是否有異狀:
1.
滿月後的寶寶,可以用玩具逗弄他,看寶寶是否會注視;也可以拿小手電筒照他的眼睛,看寶寶是否會眨眼、黑眼珠中是否有白色反光。
2.
寶寶23個月時,拿小玩具在寶寶眼前左右移動,看寶寶是否會注視,眼珠跟著移動。
3.
觀察寶寶是否有以下情形:行動遲緩、手眼協調能力差、直視時有一隻眼睛會向內或向外偏移、有歪頭、瞇眼及閉一隻眼睛的習慣
4.
寶寶滿3歲後,您可以在紙上畫個大的CE,在上下左右變動方向,讓寶寶練習指出缺口,再帶到眼科門診定期做檢查。
魚肝油迷思
許多家長只要發現孩子視力不好,就會買魚肝油給寶寶吃,王司宏醫師指出,魚肝油含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D,其中,維生素A是維持眼睛健康的主要營養素,然而對於近視或散光等屈光不正情形所引起的視力不良是沒有效果的,對於家長認為「吃魚肝油可預防近視或使度數不再增加」的說法並沒有醫學根據。
結語
眼睛是人類的靈魂之窗,為了讓寶寶擁有健康的雙眸,家長平時應多意孩子的行為,一旦發現異常,應盡速就醫診治,此外,均衡的飲食更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應讓寶寶攝取各項營養,不挑食。唯有良好的視力才能幫助寶寶學習,看得更深、更遠,維持健康的視力是項重要且必須的工作!
(詳文請見2006年二月號媽咪寶貝雜誌)





***************************************************************
一般家庭視力保健    Family Vision Care
我們提倡預防醫學。因此在視力保健中,我們努力的推廣定期眼睛檢查。
眼睛是靈魂之窗,也因為它是身體中唯一的一個透明器官,不只它可以往外看,我們身為視力保健者也可以向內看來做檢查。所以有很多不同種類的血管性疾病也可以在一般的眼睛檢查中被發現。
雖然一個人的定期檢查需求應當要依照他的年紀、種族、個人及家族病史、工作類別和其他因素而有所不同。但是以下是我們對大眾的一般性建議:
----年紀----------   定期檢查時間 ------------------ 定期檢查時間

出生到24個月
2
5
6
18

18
40
41
60
61
歲以上
沒有症狀或病史的族群
6個月
3
歲時
1年級之前和每11
231
21
11
有病史或高風險的族群
6個月或醫師建議
3
歲時或醫師建議
1年級之前和每6個月1
或醫師建議
121次或醫師建議
121次或醫師建議
11次或醫師建議
了解新生兒視力發展
新生兒並非是與生俱來就擁有健全的視力,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視力是藉由觀察,觸摸及探索的過程逐漸發展,而父母在此則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父母要如何幫助孩子的視力發展?孩子一個月大時: 經常抓孩子的手四處擺動,讓孩子的雙眼可以跟著手的移動而促進視力發展,經常從嬰兒床不同方向抱放您的孩子,並且定期的轉換嬰兒床的位置,讓孩子的眼睛可以看到不同的東西,在床邊吊一孩子可以看的玩具,並經常移動其位置。
孩子二個月大時: 不要禁止孩子探索或玩自己的手,讓小孩觸摸不同材質、大小、重量或形狀的物品,在孩子的手上放較輕的玩具,並協助您的孩子搖動玩具。
孩子四個月大時: 不要禁止孩子扶奶瓶,可以給孩子乾淨柔軟可以嘴及手玩的物品。
孩子六個月大時: 可以讓孩子開始玩有關視力記憶的遊戲,在孩子可以接觸到範圍擺玩具讓孩子可以玩,可以放一些如玲噹等有聲音的玩具,您的孩子可以經由聲音的移動而學習帶孩子作第一次視力檢查。
孩子八個月大時: 經常與孩子說話以幫助孩子可以將文字與本身學習到的經驗做聯結。
孩子十~十二個月大時: 不要著讓您的孩子學走路,在地上爬行可以幫助身體及雙眼協調能力的發展。
新生兒視力發展指標
您的孩子在五週大時眼睛是否可以隨物件移動而移動
您的孩子在八週大時雙手是否可以握在一起
您的孩子在三個月大時是否可以與你保持眼睛接觸
您的孩子在四個月大時是否可以隨物體移動而轉動雙眼
您的孩子在五個月大時是否可以發出p, b, t, d的聲音
您的孩子在六個月大時是否不用任何輔助即可以坐著
您的孩子在九個月大時是否可以爬行
新生兒應在六個月大時做第一次的視力檢查,若是在此之前有任何眼睛視力問題時,儘速與醫生聯絡,越早治療越好,一般來說,新生兒應該不會有明顯的視力問題發生。






*************************************************************
保護眼睛工程從零歲開始
據最近一項資料統計,青少年中近視眼約佔2/3;在校大學生視力低下發生率更高。防治近視日益受到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關注。但有一點往往被人們忽視,這就是在母親懷孕期間,就應當注意對孩子眼睛的保護。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人的眼球發育主要在母親懷孕早期,即孕期前40天。這時應作好孕婦的保健工作,加強疾病預防,注意進食高蛋白和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增加抵抗力,不可飲酒、吸煙和隨意用藥。如果孕婦在此時患風疹、感冒發燒,或受其他病毒和細菌侵犯,再加上用藥不當,就會給胎兒眼球的正常發育帶來一定程度不良影響,造成先天性眼病,近視即其中的一種。當然,如果父母均是高度近視,由於遺傳原因,其子女患近視的比率要高於一般人,但如果注意孕期保健,情況會有所改善。
  近視眼的發病機理,醫學家進行研究已有200多年歷史。他們分別從照明、閱讀體位、飲食、通風等方面進行大量調查研究,提出多種假說,但至今未能揭示近視的根本機理,還不能有效防止近視的發病。近30年來,醫學科學家在基礎研究中發現,如果動物的視網膜上不能獲得清晰的圖像,眼軸便會增長,導致近視,並把這種現象叫形覺剝奪。目前,這項研究已開始向顯微結構和生物化學方面深入,對揭示近視機理有重要意義。
  臨床調查發現,患先天性白內障、視神經萎縮、上瞼下垂等癥的人,患眼均有明顯的近視傾向。在這些眼病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在眼睛發育早期受到某些損害,導致眼軸增長,造成形覺剝奪,這就是先天性近視的原因。
  人的視覺發育的關鍵時期是1-2歲,這時絕大多數嬰幼兒眼球尚未發育成熟,這時注意孩子的眼睛保護,不讓他們受強光刺激,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A和鈣等,培養正確的看物姿勢,這些當然不能忽視。但為了孩子有一雙明亮的眼睛,還應當再早一些,從孕婦保健開始。





****************************************************************
多大的寶寶拍照可以用閃光燈?
寶寶現在9個月,為了保護他的眼睛,我們給他拍照時一直沒有使用閃光燈,但有時候室內光線很差,請問多大的寶寶可以安全使用閃光燈照相?
  閃光燈對眼睛是較強的光刺激,人體本身可通過不同的保護機制進行本能防護,比如瞬目阻擋光線射入眼底、縮瞳調節感光強弱、眼淚對光線產生折射等。
但是,這些本身的保護機制對於成年人來說可能不算什麼,小嬰兒要做到這點有困難。
  胎兒出生前生活在母體子宮這一『暗室』,生後對外界光線要逐步適應;而寶寶出生後眼睛仍處於發育過程,這種主動保護機制也不完善。例如,同眼睛運動有關的睫狀肌環狀纖維要到7歲纔能發育完全、與視物成像有關的眼底黃斑部要到生後4個月纔發育完全等。
  當嬰兒被強光直射時,可使視網膜神經細胞發生化學變化,瞬目及瞳孔對光反射不靈敏、淚腺發育差使角膜乾燥等可引起視網膜和角膜灼傷甚至導致失明。
  因此,5歲以下、特別是6個月以內的小兒,照相時要盡量應用自然光,避免使用閃光燈,特別是直接面對閃光燈拍照。





******************************************************************
嬰幼兒常見的眼睛疾病
   談了許多嬰幼兒的眼睛疾病,那為人父母的應如何觀察寶寶,才能及早發現病徵,又如何才能保護好寶寶的視力呢?

   
一般而言,出生幾天的寶寶對強光有眨眼反應,用光照瞳孔,瞳孔會縮小。滿3個月的寶寶,以玩具逗弄會注視,並且視線會隨之移動。滿6個月的寶寶,已有立體感可準確地抓到在前面晃動的玩具。
若想給嬰兒檢查視力,可以用下列幾個方法:

1.
對剛出生幾天嬰兒測試視力,用手電筒在眼前照一照,有無眨眼睛反應

2.
滿3個月大的寶寶用色彩鮮豔的玩具,逗弄是否會注視跟隨

3.
輪流遮蓋寶寶的眼睛,若小兒哭鬧,或伸手將遮蓋物移開,則被遮蓋的
 
那隻眼視力是好的。反之,遮住一隻眼,寶寶卻無任何反應,則被遮著
 
的眼睛很可能有問題。

4.
用手電筒照寶寶的眼睛如果有白色反光,則須儘快就醫,可能是先天性
 
白內障,或視網膜腫瘤

5.
寶寶常瞇著眼、怕光、流淚、歪頭則可能是外斜視,青光眼、睫毛倒
 
插、鼻淚管阻塞...等都有可能,須找眼科醫師求診

6.
黑眼珠過大,且顏色混濁、易流淚、怕光,須懷疑是否有先天性青光眼

   
「水汪汪」的「大」眼睛常被用來稱讚人的明眸。但是您的寶寶如果真的有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您就得小心多注意寶寶的眼睛健康。因為「水汪汪」可能是先天性鼻淚管阻塞造成,而像牛眼般過大的眼睛可能是先天性的青光眼所引起,如何提早發現嬰幼兒的眼睛疾病及如何注意嬰幼兒的視力保健,相信是每位父母關心的,以下就專文介紹:
眼睛及視力發展四大階段:
第一階段:
   
母親懷孕前三月,視神經、水晶體、血管和視網膜都陸續發育,若在此時期母體發生感染例如弓漿蟲、德國痲疹、梅毒、泡疹或濫用藥物,都可能會對眼球發生嚴重的影響,且是無法彌補的。因此,媽媽在懷孕前就應先做好孕前檢查以免因帶原或懷孕前期感染而危害寶寶的眼睛健康。
第二階段:
   
出生至3個月,此時眼球的構造、立體感及兩眼均協調正在發育中,如果發育受阻,如先天性白內障、先天性眼皮下垂等,會造成嚴重的弱視。
第三階段:3個月至3歲,此時眼球結構逐漸發育成熟
第四階段:4歲至8歲,視力逐漸發展至成人階段
常見的嬰幼兒先天眼疾:

1.
先天性白內障:
   
因先天遺傳或母親懷孕期間感染德國麻疹、梅毒、弓漿蟲..等而產生,先天性白內障應立即手術治療,否則因白內障妨礙光線進入眼球,影響視力發育,若不及早移除治療白內障會引起嚴重弱視。

2.
先天性青光眼:
   
因先天或遺傳造成,由於眼壓過高會損害角膜及視神經,因此一旦診斷出先天性青光眼,應立即手術治療否則有失明之虞。

3.
先天性眼皮下垂:
   
由於肌肉或神經發育不良而導致的眼皮下垂,應視下垂程度(有無遮蓋瞳孔)決定是否立即開刀,若已妨礙光線進入眼球,應儘快手術以免造成嚴重弱視。

4.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
   
出生體重小於1500g,週數低於28週的早產兒發生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機率很高。自出生後4-6週應做第一次視網膜檢查,若無病變,一個月仍須檢查,若已發現有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則須密切觀察(1-2週即須再檢查),觀察是否須要雷射或手術治療,若是引起視網膜剝離的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常會導致視力嚴重受損。

5.
先天性鼻淚管阻塞:
   
嬰兒出生時鼻淚管大多是未打通的,但因剛出生的嬰兒尚無眼淚,故無症狀,但數週後,鼻淚管若仍未暢通,則會出現流淚(水汪汪)有分泌物增加的情形,有時加上細菌感染,甚至會產生淚囊急性發炎的情形。大部份的先天性鼻淚管阻塞可藉由鼻淚管按摩加上點藥水而獲得治療,但若一歲後仍未改善且常常併發淚囊炎則需考慮手術治療。

6.
先天性斜視:
   
內斜視是最常見的一種斜視,患者一眼或雙眼往鼻側偏斜,即俗稱鬥雞眼,而先天性內斜視(出生或6個月內即發現);為了維持視力的正常發展,最好在二歲以前接受手術治療,外斜視較少是先天的,一般來說,發生年齡較晚,而且程度的是漸進的,初期的治療原則是以預防弱視為主,等視力及偏斜角度穩定後,還是得以手術來矯正。

7.
睫毛倒插:
   
大多是因下眼皮多了一塊贅皮,使得眼皮內轉,致使睫毛倒插,倒插的睫毛常因摩擦角膜,而引起角膜破皮發炎,患者為因此而常揉眼睛、流淚、怕光,若角膜受傷情形嚴重,則需手術矯治。

   
由於嬰幼兒時期是視力發育的重要時期,所以所有妨礙視力發展的因素都要儘快移除,以確保寶寶能有良好的視力。除了提早發現疾病外,給予視覺上的刺激也有助於視力的發展,但是過早過久在電視電腦前駐足卻是會引起近視的提早發生,因此定期帶寶寶至眼科檢查是不二法門。




*************************************************
新生兒的視覺
人類視覺的發展是一種極度複雜而且精密的過程,首先必須由胚胎的神經系統分化出功能健全的眼睛,將外界的影像清晰投影在視網膜上,再由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轉換為神經傳導的電波,經由視神經系統正確傳輸至負責視覺的大腦中樞,大腦就像電腦的中央處器一般,將神經電波再度轉變為可以認知的影像,任何一部分發育異常都會引起不同的視覺障礙,要達到正常的視覺除了必須有正確的遺傳基因外,適當的外在環境視覺刺激也是不可或缺的。
父母通常都希望醫師能夠將小寶寶的視力量化,例如視力是否達到壹點零的正常標準,但是實際上新生兒及嬰兒的視力由於身體及智力的發展未臻成熟,往往只能做到視力品質的評量而無法量化,一般來說,視力的量化必須等到三至四歲左右才能做到,視力如同身高、體重有一定的生長曲線,四歲時約0.6的視力,五歲可達0.70.8,六歲則必須是0.8以上才算正常。對於新生兒視力品質的評量,可以分別藉由父母及醫師來進行。父母主觀的評估可從出生後幾天開始,新生兒對於強光會產生閉眼反射動作,實際上胎兒從懷孕31週之後瞳孔對光就已經有反應了,但是新生兒瞳孔非常小不容易觀察,因此藉由強光眨眼的反射,可以對新生兒視力做初步評估。出生6週後,父母可以開始感受與小寶貝四目相視時來電的感覺,說得具體一點,這個時後的嬰兒已可穩定注視外在的花花世界。出生2-3個月後,嬰兒對於外界較明亮且色彩鮮豔的玩具開始產生興趣,這時父母可藉由一些安全玩具幫助嬰兒視力發展。除了視力之外,新生兒及嬰兒的眼位也是大家關切的問題,父母總是擔心是否小寶貝有鬥雞眼或者外斜視,實際上在出生六個月前大約只有1/3的嬰兒是正視眼,但是在出生後滿六個月時,應該都要達到正視眼的要求,如果依然存有眼位不正,那就屬於不正常發育,應該就醫檢查。
<>眼球震顫:眼球靠著六條眼外肌來轉動,當視力不良時,六條肌肉群龍無首,互相抵抗,如同發抖般震顫,是視力不良的重要徵兆。
<>眼球游移:眼球無法對目標固視產生游移的現象也是視力不良的現象。
<>對於熟悉的人或物缺乏反應:例如母親接近或喜歡的玩具接近並無愉悅的表情,相反的,對於強光或是聲音卻相當敏感。
<>不斷重覆按摩或敲打自己的眼睛:由於視網膜對於外力會有閃光的感覺。因此,視力發育遲緩的嬰幼兒往往藉由外力產生光感來滿足自己對於視覺的渴望。
新生兒或嬰兒因為情緒性的哭鬧、睡眠、或專注力有限,對於醫師或父母來說,要準確評估視力是一種挑戰,千萬不要因為一兩次的評估失敗而放棄,反而應該像拼圖一樣,一次一次來接近評估的目標,如果能夠早期發現問題,才能夠爭取治療的時效。
醫師方面可藉由特殊檢查及工具的輔助進一步評估新生兒的視力品質,
如黑白相間的長條色帶可刺激新生兒及嬰兒產生相反方向的眼球震顫反射,
也可利用影像刺激於頭部外側記錄大腦皮質的反應,
另外醫師也可藉由理學的檢查窺知一二,其中有幾點重要的表徵往往代表著新生兒視力品質不佳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tina-jang/article?mid=1133&prev=1199&next=1035&l=f&fid=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