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常見8大腸胃肝膽疾病
嬰兒與母親 3月號 NO.413
採訪撰文/黃子恬
諮詢/光田醫院小兒科主任 周宇光
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 陳慧玲
攝影/顏甄儀
梳化/蔡琇惠
模特兒/可愛寶寶沈畇廷、漂亮媽咪陳家榆
諮詢/光田醫院小兒科主任 周宇光
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 陳慧玲
攝影/顏甄儀
梳化/蔡琇惠
模特兒/可愛寶寶沈畇廷、漂亮媽咪陳家榆
寶寶出生後腸胃肝膽尚在發育階段,
爸媽需要特別留意寶寶的飲食、糞便是否有異狀,
以便早期發現疾病、早期治療。
若是患有B肝帶原的寶寶,
更須按時追蹤檢查,
才能確保肝功能健康喔!
爸媽需要特別留意寶寶的飲食、糞便是否有異狀,
以便早期發現疾病、早期治療。
若是患有B肝帶原的寶寶,
更須按時追蹤檢查,
才能確保肝功能健康喔!
半夜時常哭鬧?大便白色?
Part 1---腸胃篇
嬰兒腸胃道的發展
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周宇光醫師表示,寶寶腸胃道的發展可從結構面(負責物理性消化)及酵素面(負責化學性消化)兩方面來說明。以結構面而言,有效的吸吮及吞嚥皆在懷孕30週後發展出來,因新生兒無牙(牙齒在6個月以後才會陸續長出),故以液體(奶水)為食,但由於胃、食道括約肌(賁門)的壓力低,加上胃底部未完整形成,故溢奶在新生兒是常見的現象。腸道有效的推送蠕動亦在懷孕30至33週以後出現,腸絨毛的吸收功能尚可,但愈早期,愈容易有較大分子被吸收的情況。
酵素方面則可從醣類、脂肪與蛋白質此三種養分的消化功能來看:胎兒對蔗糖、麥芽糖及糊精等分解酵素發育得較早,而乳糖酶則在35週以後快速增多,故早產兒母親所分泌的奶水中醣份以非乳糖含量較多。在脂肪消化方面,脂肪酶在唾液和胃液中出現得較早,而最重要的胰液中的脂肪酶發育得較遲,且因膽酸的含量不多,故早產兒對脂肪的消化功能較差,所以早產奶水中脂肪成分以較易消化及吸收的中鏈脂肪酸為主。在蛋白質方面,胃液、胰液及腸胃道表面的消化酵素對蛋白質的分解能力已相當完整,但因量的不足,故足月新生兒的消化能力僅約為成人的1/10而已,不過對新生兒本身的需求而言卻已足夠。
經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早產兒奶水的成分和足月兒是有差異的。寶寶出生後,頭四個月皆是以奶水為營養來源,雖然現在市面上嬰兒配方奶很多,但其成分皆以母奶為標準來調配,只能儘量在質與量上與母乳接近。故醫師建議,媽咪應儘量以母乳哺餵,因母乳是最適合寶寶營養需求的。
寶寶的腸胃功能在足月出生後便逐漸成長,之所以在4個月以後才逐漸添加副食,一方面是因為寶寶的運動功能增加──頭部可直立且支持得很好,用湯匙餵食固體或半固體的食物不會被頂出,而且咀嚼的動作也發展成熟;另一方面參與消化的各種酵素的質與量也日趨成熟完整。寶寶在6個月後便開始長牙,因此副食的種類可由米、麥粉增加至水果泥、蔬菜泥;在10個月後一般的寶寶可再添加蛋黃與肉泥。周宇光醫師表示,蛋白質之所以放在最後添加,主要原因在於減少嬰兒過敏的症狀,因為嬰兒在初期腸胃道較易會吸收一些大分子的蛋白質,容易在體內產生免疫反應,而產生過敏的症狀,最常見的就是皮膚上的濕疹。因此有過敏體質的寶寶,含蛋白質的副食品最好晚一點再添加。
嬰幼兒常見5大腸胃問題
一、溢奶:由於小嬰兒的食道和胃之間的括約肌(賁門)壓力小,加上胃底部的結構尚未發育完全,因此當胃一收縮時,部分的奶水會從食道溢出,若是胃收縮的強度較大時,就會變成噴射狀的「吐奶」。因此,醫師建議,出生後不久的小嬰兒,最好每次餵食30c.c.後就給寶寶拍嗝,將胃內的空氣拍出來。通常溢奶的狀況大概在數個月後,就會自然好轉。
二、胃、食道逆流:症狀如同溢奶,但程度較嚴重,呈吐奶狀;發生次數亦較頻繁,且症狀一直持續。有些超過3、4個月大的嬰兒,每月都還有3次以上的吐奶現象,有時嘔吐物還帶血絲,甚至造成胃、食道出血現象,及氣管炎、細支氣管炎的症狀。由於吐奶頻繁,所以體重增加緩慢或不增加。在腦性麻痺、唐氏症、先天性心臟病的嬰兒較易發生此種症狀,大多數在1歲以後會慢慢改善或痊癒,偶爾較嚴重的病例,會需要外科手術幫助改善。
三、腸絞痛:大都發生在出生3週至3個月大的嬰兒,任何時間均可能發生,其特徵為反覆發作性的哭鬧,夜間較多,哭鬧時臉部脹紅,四肢屈曲搖動,但無發燒、嘔吐、咳嗽、流鼻水等症狀,奶量亦正常,體重也不會減少。此症狀發生原因尚未確定,可能和中樞神經未成熟,乳糖耐受性不良,腸胃過敏或吞嚥過多空氣等有關。爸媽可以試著安撫寶寶,或在寶寶腹部按摩,醫師通常會給予一些抗組織胺、抗痙孿劑,或給予益生菌(活性乳酸菌等),都有部分效果。通常在寶寶4個月大後會慢慢消失。
四、便秘:一般便秘是指排便的次數減少及大便的質地變硬。雖然在嬰兒期都是以奶水為主食,但仍可能會有便秘的情況。影響排便的因素一個是腸道本身的蠕動,一個是食物的成份、種類,而且兩者亦會相互的影響。除此之外,腸道外的情況,如感染、電解質異常、內分泌異常等也都會影響腸道的蠕動。
醫師表示,餵哺母乳是減少便秘最有效的方法,以母奶餵哺的嬰兒大便常是稀的,但改用配方奶後大便質地會變硬,因母奶有較多的乳醣、寡糖和其他成份,會使大便較稀,再者母奶的脂肪酸亦不易與奶水的鈣質形成「皂化」反應,讓糞便變硬。當寶寶排便遲緩、疑似便秘時,周醫師建議家長有時可用肛溫或腋溫溫度計的底部(很光滑)塗抹一些凡士林,刺激寶寶肛門,可促進其排便反射及腹肌的協調用力,來改善便秘的情況。
五、腹瀉:腹瀉是指大便的次數(頻率)較多及含水量異常增加而言。時間上可分為急性(腹瀉時間未超過兩星期)及慢性(腹瀉已超過兩星期),而病因可分為感染性及非感染性,由於非感染性牽涉範圍較廣,故本文只討論在感染性方面的原因,大致上可分為病毒性、細菌性(包括原生蟲)兩大類。一般以病毒性感染占的比例最多,雖然兩者皆會造成腸黏膜損傷,但細菌性感染對腸黏膜的損傷較為嚴重,故大便中帶有較多膿細胞或血絲、小血塊等物質。
嬰兒腹瀉在治療方面首重於水分與電解質的補充,因為嬰兒體內水分多,相對的血管內水分較少,較易因腹瀉引起循環不足,產生脫水症狀。有上述的腸胃症狀時,都應帶至兒科醫師做一確定診斷,因在上述的症狀當中,有部分原因是需醫療處置才能治癒的,所以在病因尚未確診前,應先讓醫師做一鑑別診斷,以確定治療方針及預後。
照顧寶寶腸胃小撇步~
ü 平時可補充益生菌:
益生菌除了可以減少脹氣之外,並可改變腸道的酸鹼值,使腸道偏酸,讓致病細菌不易生存。此外,益生菌可以佔據腸壁位置,減少致病細菌的生存空間,有助於維護腸道健康,而且新生兒就可以開始吃喔!如果是母乳哺餵的,可將益生菌粉末加水至奶瓶中餵食;如果是配方奶哺餵,則可直接加入沖好的奶水中餵食,注意溫度不要超過攝氏50℃。
ü 腹瀉時餵食「無乳糖配方奶」:
由於寶寶腹瀉時,腸道中的乳糖酶最容易被破壞,此時喝「無乳糖配方奶」將可有助於消化。另外,腹瀉時也要注意補充電解質及水分,可在藥房中買到電解質補充水,但給寶寶的飲用量需諮詢過醫師較妥當。
Part 2---肝膽篇
嬰幼兒常見3大肝膽疾病
一、新生兒黃疸:
大部分是因為血紅素代謝問題(新生兒血紅素代謝較慢),只有少部分的新生兒黃疸是因為肝膽疾病。所以7天內的新生兒黃疸是常見現象,有些餵母奶的寶寶黃疸會退得較慢,多數的新生兒黃疸在14天內可以退掉。
若是出生後14天黃疸沒有退,就是「延遲性黃疸」,此時需要驗血,看是一般的新生兒黃疸,還是膽汁無法排出去所造成的,也就是所謂的「膽汁滯留」。需抽血檢查兩種膽紅素的值:直接型(結合型)膽紅素、間接型(非結合型)膽紅素;若是發現血液中直接型膽紅素上升,就代表有肝膽疾病。黃疸除了皮膚顏色變黃外, 眼白也會呈現黃色。
二、肝外膽道閉鎖:
台大醫院小兒部陳慧玲醫師特別提醒家長,每一本兒童健康手冊中都有「九色大便卡」,家長一定要注意寶寶大便的顏色,若是發現有變淡、甚至變灰白色,一定要馬上就醫。
膽汁是由肝臟分泌,經由膽道流到腸子,腸道的腸液及排泄物會與膽汁中的膽紅素混合後呈現一般糞便常見的黃色。因此,若是糞便顏色變淡,就表示膽汁排出有問題,可能有部分膽管被塞住,也就是所謂的「肝外膽道閉鎖」;也有可能是肝臟有問題,膽汁分泌量降低,而使得糞便沒有顏色。
「肝外膽道閉鎖」通常會發生在出生1~2個月內的新生兒,但原因不明,不過並非遺傳。有些寶寶是一出生即發生,也有一些寶寶出生後本來尚有一些膽汁流通,但因為後來發炎,造成原先可通的膽管纖維化,最後完全阻塞。膽汁若無法排出、堆積在肝臟的話,會對肝細胞造成傷害,甚至演變為肝硬化。
三、新生兒肝炎:
新生兒若感染到某些病毒,會造成肝細胞發炎及病變;巨細胞病毒是最常見的新生兒肝炎病毒,其實存在於許多正常人體內,一般的成人即使感染了不見得會有症狀,但若是免疫系統受損(如:癌症病患)或是新生兒,就會可能產生疾病,新生兒尤其會好發在肝部。
另外,若是母親本身是B型肝炎帶原者,亦有可能傳染給嬰兒,必須注意按時施打疫苗及追蹤。
只要注射B肝疫苗就不會成為帶原者了嗎?
為了預防母嬰感染,B型肝炎帶原且e抗原呈陽性(高病毒量)的母親所生的寶寶,需於出生後24小時內施打免疫球蛋白(HBIG),並在往後陸續施打三劑B肝疫苗(3天、1個月、6個月);在施打完上述疫苗之後,寶寶需在12~18個月時抽血檢查是否已有抗體,但檢查結果仍有10%的機率沒有受到疫苗保護而得到B型肝炎成為帶原者,這可能與母體的病毒量或寶寶先天的體質有關。
其他一般非B肝帶原或是e抗原呈陰性(低病毒量)的母親所生的寶寶,只需施打三劑B肝疫苗(不需施打HBIG),疫苗的保護成效可高達99%,寶寶感染B肝的機率小於1%。所以媽咪們千萬不要忘記一定要帶寶寶按時施打疫苗喔!
四、其他肝臟疾病:
有些肝臟疾病是屬於先天性遺傳,例如:「進行性肝內膽汁滯留」是隱性基因遺傳,「阿拉吉歐症候群」(肝內膽管稀少)是顯性基因遺傳。這些遺傳性的肝病症狀從輕微到極嚴重都有,因此有些父母可能自己有罹患都不知道。另外,有些代謝疾病也會合併肝病,例如:瓜胺酸血症第二型,會造成膽汁滯留,出現黃疸、白色大便的情形。
上述的遺傳和代謝所造成的肝臟疾病可透過「營養治療」,也就是需要吃特殊的營養配方及藥物治療;膽道閉鎖則可以開刀治療,也就是進行「葛西式手術」,將腸子的一段直接接到肝臟,好讓膽汁可以排出。不過此手術的結果因人而異(視病患的膽管閉鎖程度),若是術後三個月內膽汁能夠順利排出,就表示手術成功;但若是開完刀後仍沒有明顯成效,就只能等候換肝。由於肝硬化是一個慢性過程,因此換肝的急迫性亦是因人而異。
B肝寶寶照護須知
若在施打疫苗之後,寶寶還是感染了B型肝炎成為帶原者,家長應該如何照護呢?陳慧玲醫師表示,平日的飲食照護都可和一般人一樣,但需要每半年至小兒腸胃肝膽科(消化科)追蹤一次,也就是抽血檢查肝功能指數、胎兒蛋白指數,並會視狀況安排超音波檢查。
B肝帶原者平時不會有什麼特別症狀,但在青少年時期至成人階段可能因為受到荷爾蒙分泌的影響,肝功能容易異常,所以一旦寶寶確認為B肝帶原者,此後每半年的追蹤檢查非常重要。男性帶原者比女性帶原者容易罹患肝癌,家族中有肝癌病史者亦是高危險群。陳慧玲醫師表示,通常罹患肝癌的成人,往往是在孩童時期即是B肝帶原者,自己卻不知道,而無法按時做追蹤檢查;等到真的感到不對勁就醫時,常常已經病況嚴重。
怎樣預防孩子得到肝病?
一、家長本身的健康:家長自己要定期健檢,了解自己是否感染B型和C型肝炎,並做適當的追蹤治療;此兩種慢性肝炎均是透過血液、體液傳染。
二、觀察有無異狀:如寶寶的大便顏色、眼白是否泛黃、腹部是否突出有腫塊;此外醫師提醒,家長可參照兒童健康手冊中的發育曲線,注意寶寶的成長發育情形,以便早期發現任何肝膽或代謝異常疾病(代謝疾病亦會合併肝病)。
三、養成良好衛生習慣:避免與人共用牙刷、刮鬍刀、修眉刀;刺青、穿耳洞需注意是否消毒完全(酒精無法殺死病毒),若不放心,最好還是避免。
其他有關肝膽疾病的預防和照護須知,家長可以至「兒童肝膽疾病防治基金會」網站查詢,許多常見問題都可獲得詳細解答喔!
周宇光
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士
經歷:三軍總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美國紐約西奈山醫學中心小兒腸胃科研究員
現任: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
陳慧玲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
現任:台大醫院小兒部暨肝炎研究中心主治醫師、台大醫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