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1年7月6日 星期三

嬰幼兒最常見的過敏性疾病

嬰幼兒最常見的過敏性疾病



執筆/
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 丁綺文


前言
您可知道台灣地區兒童疾病隨著經濟發達,醫療進步,各種感染症的罹病率皆呈下降趨勢,卻獨有一種常見的疾患,在二十年間增加六倍以上?這個盛行的文明病,正是過敏性疾病。它的臨床表現可分為過敏性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結膜炎及食物過敏等。


根據調查,台北市罹患氣喘的孩童在十年間增加5%,過敏性鼻炎增加25%,異位性皮膚炎也增加5%。值得警惕的是,不只患病兒童人數增加,其過敏疾病的嚴重度和氣喘的死亡率也有增加的趨勢。可見過敏疾病對兒童健康的威脅越來越大。


所幸隨著免疫學及分子生物學的進展,醫界對過敏疾病的致病機轉越來越了解。許多過去不曾聽聞的過敏反應化學物質逐漸被發現,不但帶動相關的藥物治療蓬勃發展,也啟發我們,如何使用環境控制的方法,避免過敏疾病發作。最重要的,研究証明人體的免疫系統隨著年齡成長逐漸成熟。


只要嬰幼兒期避免過早接觸過敏原,以及減低氣喘的反覆發作,可以大大減低永久性傷害。因此,如何及早診斷並幫助過敏體質的小寶寶,度過免疫失調的嬰幼兒期,平安健康的長大,實在是兒科醫師及父母親應該積極瞭解並努力的課題。


本文將分為兩個主題來探討嬰幼兒期最常見也最令照顧者困擾的過敏性疾病。第一個主題將闡述過敏反應的發生原因,及致病原理。這些通則適用於所有各類型的過敏性疾病。瞭解病理機轉,才能見招拆招,靈活運用破解之道,所以此部分也將談到診斷及治療過敏疾病的原理。


有了第一主題的理論基礎,第二個主題將討論臨床上最常見的各種過敏性疾病,逐一介紹其症狀及治療方法。特別著重日常生活保健及環境控制的建議,希望提供各類型過敏兒的照顧者作為參考。


〈主題一〉 過敏性疾病是怎麼發生的

所謂「過敏」,從字面上解釋,是指身體的免疫系統,對外來的物質,發生過度敏感的反應。由此可知,它牽涉到內外兩個因素,即內在的「過敏體質」及外在的「過敏原」。


1.致病機轉:

過敏原是存在我們周圍環境中無毒的物質,例如家塵、花粉及海鮮。只是它們的抗原性比較強,有過敏體質的人,在吸入或吃入之後,會激發體內B淋巴球產生特異性的過敏免疫球蛋白IgE。


下次再碰到同樣的過敏原,這些IgE就像就像見到宿仇一樣黏上它,形成結合體。結合體再附著到肥胖細胞(一種白血球)上,就刺激它釋放出多種過敏化學物質。


其中的組織、介白質素4(IL-4),它們引起的第一波的過敏反應,時間在半小時到兩小時之內,稱為早期反應,會造成組織水腫、氣管收縮、分泌液增加等。接著,第二波的過敏反應,時間在六至八小時之後,稱為遲發性過敏反應。


主要作用的過敏介質為介白質素5(IL-5)、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嗜伊紅白血球趨動因子(ECF)及中性白血球趨動因子(NCF),引來各類白血球聚集過來,造成的組織傷害更大:氣管黏膜細胞損傷,氣道阻力增加。


打個比方,過敏反應的過程就如兒童喜歡觀賞的科幻卡通片,一個金剛合體(過敏原加上IgE,再加上肥胖細胞),先變型,放出殺傷力強大的各色光波和能量(各種過敏介質),於是煙硝瀰漫,接著引來更多同族(其他各類白血球),震波越擴越大,被攻擊的目標當然死傷慘重了。


2.阻斷過敏反應的方法

如何阻止這場浩劫呢?最好是正本清源,根本沒有過敏體質,戰場就不存在了。可惜過敏體質是先天性的。據統計,一般人有20%會過敏。如果父母親一方有過敏體質,子代過敏的比率提高兩倍;如果雙親都過敏,子代過敏機率提高三倍以上。所幸隨著年齡增長,人的體質會改變,免疫系統也逐漸成熟,大部份的過敏疾病有機會改善。


在期待體質改善之前,最有效的防衛方式,就是制敵機先,讓金剛合體不要生成。所以去除環境中的過敏原,例如除塵、除濕;或避免接觸過敏原,例如不吃會過敏的食物和藥物,將可以減少IgE生成,也就沒有後續的災難。因此本文第二主題談到各種過敏疾病時,都要強調環境控制,減少過敏原的方法。


如果不幸讓過敏原入侵了,只有藉助藥物,好像請來傭兵一般,替人體抵抗外敵。有些藥物(如Cromolyn)屬於細胞膜穩定劑,可以使肥胖細胞不釋放過敏介質,中止反應。有些藥物則直接中和過敏介質,如抗組織 。有些藥物可擴張氣管,如乙型交感神經興奮劑。還有抗發炎藥物,可減低組織傷害,如類固醇。


更有一種方法,如同經常演習,使身體的白血球習慣過敏原的入侵,逐漸調適因應之道,也可以減少死傷。減敏治療就是如此,利用接種低劑量過敏原,訓練免疫系統不要過度反應。


3.如何診斷過敏性疾病

既然過敏疾病有特定的發生流程,而且治療方法也與一般感染不盡相同;那麼如何區分一個常常咳嗽或流鼻水的孩子,到底是反覆感染或是過敏呢?


診斷過敏疾病,最重要的是病史和理學檢查。病史包括家族史和個人病史。過敏體質的症狀表現,包括嬰兒期濕疹、流鼻水、打噴嚏、夜間咳嗽、呼氣喘鳴、皮膚搔癢等。過敏疾病可以同時或先後合併發生。


常見食物過敏的嬰兒,長大變成過敏性鼻炎;或者幼兒期異位性皮膚炎,長大有氣喘。過敏體質的遺傳也有多變的風貌,顯現在家族史上,就看到親代鼻子過敏,子代皮膚過敏;或者祖父氣喘,兒子沒有,孫子又氣喘。另外,過敏疾病有慢性反覆的特點。


所以個人病史縱向追蹤很重要。例如嬰兒初次喘鳴可能是感染,但反覆發作喘息的呼吸道疾病三次以上,就能診斷氣喘。


理學檢查包括外觀臉部有濕診,眼圈周圍紅腫或黑青,眼睛癢,經常揉鼻子等過敏特徵。氣喘發作時,聽診有喘鳴聲。異位性皮膚炎則好發於特定部位等。


實驗室檢查方面,目前還沒有單一項檢查可以確認或排除過敏的診斷。但是有若干檢查是輔助診斷及評估療效的利器。包括血清IgE總量測定,過敏性體質有80%會升高。皮膚試驗和血清特異性IgE抗體(簡稱RAST)可用於找出個案特定的過敏原,作為減敏治療和環境控制的參考。肺功能檢查可以診斷嚴重的氣喘並評估藥物的療效和需要量。


總之,並沒有單一種或全套的試驗適用於每一個人,必須視病人的需要做選擇。綜合詳細的病史、理學檢查和實驗室檢查,必能對過敏疾病作正確的診斷。


預防保健

可分為控制外在環境與改善內在體質兩方面來進行

控制環境的濕度
潮溼的環境,黴菌和塵 容易滋生。空氣太乾氣管裡的痰液咳不出來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