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最佳辦法,下面介紹寶寶補鐵的六種食譜供大家參考:
(一) 紅白豆腐
原料:豆腐200克,熟豬血塊200克;瘦豬肉100克,熟冬筍15克;醬油
原料:豆腐200克,熟豬血塊200克;瘦豬肉100克,熟冬筍15克;醬油
         10克,食鹽3克,白糖10克,白胡椒粉2克,蔥段5克;熟豬油75
         克,鮮湯、團粉適量。
制作方法:
1.把豆腐切成1厘米見方的丁,入沸水鍋焯水;
2.洗凈豬血塊,切成同樣大小的方塊;
3.把瘦豬肉切成絲,冬筍切成片。炒鍋用旺火燒熱,倒入豬油50克燒至
1.把豆腐切成1厘米見方的丁,入沸水鍋焯水;
2.洗凈豬血塊,切成同樣大小的方塊;
3.把瘦豬肉切成絲,冬筍切成片。炒鍋用旺火燒熱,倒入豬油50克燒至
       六成熱,放蔥段炒出香味,放入鮮湯、豆腐丁、豬血丁、豬肉絲、冬
       筍片,加醬油、白糖、食鹽,燒沸后,用團粉勾芡,淋入熟豬油,裝
       盤,撒上白胡椒粉即成。
營養:此食譜中含蛋白質69.7克,脂肪91.1克,熱量1167.7千卡,鐵
營養:此食譜中含蛋白質69.7克,脂肪91.1克,熱量1167.7千卡,鐵
         25.4 毫克。
(二)黃瓜炒豬肝
原料:黃瓜100克,豬肝150克,水發木耳10克;輔料有植物油250克
原料:黃瓜100克,豬肝150克,水發木耳10克;輔料有植物油250克
        (實耗75克),醬油、食鹽、白糖、團粉、蔥、姜、蒜等適量。
制作方法:
1.將肝洗凈切成1.5毫米厚的片,用適量細團粉、食鹽漿勻。
2.洗凈黃瓜,切成象眼片。
3.擇洗干凈木耳撕成小塊;
4.炒鍋用旺火燒熱,倒入植物油,油九成熱時,即放入豬肝,用筷子輕
制作方法:
1.將肝洗凈切成1.5毫米厚的片,用適量細團粉、食鹽漿勻。
2.洗凈黃瓜,切成象眼片。
3.擇洗干凈木耳撕成小塊;
4.炒鍋用旺火燒熱,倒入植物油,油九成熱時,即放入豬肝,用筷子輕
       輕攪撒,待八成熟時,倒入笊籬中,瀝凈油。
5.把鍋放回旺火上,放入油50克,待熱后放入蔥、姜、蒜末和黃瓜、木
5.把鍋放回旺火上,放入油50克,待熱后放入蔥、姜、蒜末和黃瓜、木
       耳稍炒幾下,即將豬肝倒入鍋內,再放適量的醬油、食鹽、白糖等,
       用團粉勾芡,隨即將菜翻炒幾下,即可出鍋裝鍋。
營養:此食譜中含蛋白質29.7克,脂肪80.3克,熱量883.4千卡,鐵
營養:此食譜中含蛋白質29.7克,脂肪80.3克,熱量883.4千卡,鐵
         44.2毫克。
(三) 白燒菠菜
原料:菠菜500克,鹽、蔥、姜、蒜、香油適量,粉芡15克,豆油25克。
制作方法:
1.將菠菜擇洗干凈,切成3.3厘米長段,放開水鍋內焯透撈出,用涼水泡
原料:菠菜500克,鹽、蔥、姜、蒜、香油適量,粉芡15克,豆油25克。
制作方法:
1.將菠菜擇洗干凈,切成3.3厘米長段,放開水鍋內焯透撈出,用涼水泡
       涼,撈出備用;
2.把蔥、姜切成末備用;
3.把鍋放火上,倒入清油,待油熱時,放入食鹽煸炒幾下,待菠菜燒透時,
2.把蔥、姜切成末備用;
3.把鍋放火上,倒入清油,待油熱時,放入食鹽煸炒幾下,待菠菜燒透時,
       勾入流水芡,淋入香油即成。
營養:此食譜含蛋白質11克,脂肪1.3克,熱量332千卡,鐵7. 6毫克。
(四)肝泥蛋羹
原料:豬肝35克,雞蛋1個(50克),香油2克,蔥姜水、花椒水、細鹽
營養:此食譜含蛋白質11克,脂肪1.3克,熱量332千卡,鐵7. 6毫克。
(四)肝泥蛋羹
原料:豬肝35克,雞蛋1個(50克),香油2克,蔥姜水、花椒水、細鹽
          適量。
制作方法:
1.將肝切成片,放入開水鍋中焯一遍,撈出,剁成肝泥。
2.將雞蛋磕入碗內,調成蛋液,將肝泥,蛋液摻合,加入調料,攪勻,
制作方法:
1.將肝切成片,放入開水鍋中焯一遍,撈出,剁成肝泥。
2.將雞蛋磕入碗內,調成蛋液,將肝泥,蛋液摻合,加入調料,攪勻,
       上屜蒸15分鐘即可。
營養:此食譜中含蛋白質13.7克,脂肪8. 512克,熱量136.2千卡,鐵9.9
營養:此食譜中含蛋白質13.7克,脂肪8. 512克,熱量136.2千卡,鐵9.9
    毫克。
(五)香椿煎豆腐
原料:新鮮香椿50克,豆腐350克;輔料花生油60克,醬油、食鹽、白
原料:新鮮香椿50克,豆腐350克;輔料花生油60克,醬油、食鹽、白
          糖、團粉等適量。
制作方法:
1.將豆腐切成長方形大塊,把香椿洗凈擇去老梗,用開水稍燙,即浸入
制作方法:
1.將豆腐切成長方形大塊,把香椿洗凈擇去老梗,用開水稍燙,即浸入
       冷水里冷卻,撈起來控干,切成末;
2.炒鍋下油50克,燒至八成熟,先把豆腐一起輕輕滑下鍋邊,邊煎邊晃
2.炒鍋下油50克,燒至八成熟,先把豆腐一起輕輕滑下鍋邊,邊煎邊晃
       動,兩面翻身煎黃后,放入醬油、湯和各種調味料燒熟后,把香椿末
       鋪在豆腐上,開后即勾芡,淋熟油10克,起鍋盛盤。
營養:此食譜中含蛋白質18. 6克,脂肪18.0克,熱量360.9千卡,鐵
營養:此食譜中含蛋白質18. 6克,脂肪18.0克,熱量360.9千卡,鐵
          19.4毫克。
(六)糖醋芝麻肉丸
原料:瘦豬肉50克,黑芝麻10克,雞蛋10克,胡蘿卜25克,淀粉5克,
(六)糖醋芝麻肉丸
原料:瘦豬肉50克,黑芝麻10克,雞蛋10克,胡蘿卜25克,淀粉5克,
          白糖15克,植物油7克,醋、醬油、蔥姜水、花椒水適量。
制作方法:
1.將豬肉剁成肉泥,放入碗內,將胡蘿卜蒸熟剁成泥,與肉泥混合,加
制作方法:
1.將豬肉剁成肉泥,放入碗內,將胡蘿卜蒸熟剁成泥,與肉泥混合,加
       入蔥姜水、花椒水、鹽、醬油及雞蛋液,濕淀粉攪勻,擠成丸子粘勻
       洗凈,炒熟黑芝麻。
2.將鍋內放入油,燒熱,下入肉丸炸熟撈出。
營養:此食譜中含蛋白質27. 6克,脂肪25.5克,熱量439.1千卡,鐵6.7毫克。
2.將鍋內放入油,燒熱,下入肉丸炸熟撈出。
營養:此食譜中含蛋白質27. 6克,脂肪25.5克,熱量439.1千卡,鐵6.7毫克。
資料來源http://mid.lt263.com/huaiyun/yuer/yinger/yingyang/200706/12624.shtml.html
*******************************************************************************
*******************************************************************************
☆ ☆ ☆ 缺鐵性貧血飲食 ☆ ☆ ☆
{一}一般原則
1.攝取含豐富鐵質的食物,如牛肉、內臟(肝、腎)、蛋黃、葡萄乾、乾豆類、  全穀類、綠葉素、紅糖等,而動物性鐵較易吸收。
2.飲食中應攝取足夠的高生物價蛋白質:如奶類、蛋類、肉類、內臟及黃豆類製品。
3.攝取充分的維他命C,以促進鐵質的吸收,每天至少應有兩份含豐富的維他命C的柑橘類水果或果汁,如橘子汁、柳丁汁。
4.如患者消化能力較弱,應攝取軟質或半流質飲食。
5.如患者食慾不佳,應多採用患者喜好的食物,且多變化烹調方法。注意色香味,以激發患者食慾。並少量多餐以攝取足夠營養量。
6.其他營養素的補充:貧血患者常有缺乏其他營養素的現象,如葉酸、維他命B12等之補充,為保持正常葉酸存量每日至少攝取50~100微克純葉酸,例如︰每日飲用1/2~1杯鮮柑橘汁就可攝取50~100微克,另綠葉素﹙如菠菜、籚筍、麥芽﹚,肝臟、腎臟、瘦肉及酵母均富含葉酸,可考慮從中攝取足夠量的葉酸。至於維他命B12僅存在動物性食品及藍藻類,除非完全素食者,否則不致因飲食而缺乏維他命B12。
﹛二﹜飲食選擇
缺鐵性貧血患者應補充造血營養素,而造血營養素的補充考慮年齡及懷孕、哺乳與否,表一為不同年齡或時期,各造血營養素之每日建議攝取量。表二為正常成年人的造血營養素的飲食攝取範例。
表一、不同年齡所須造血營養素之每日建議攝取量
| 
年齡 | 
鐵(毫克) | 
葉酸(微克) | 
維他命(毫克) | 
維他命B12(微克) | 
| 
0~5個月 | 
7 | 
65~70 | 
40 | 
0.3~0.4 | 
| 
6~11個月 | 
10 | 
75~80 | 
50 | 
0.5~0.6 | 
| 
1~6歲 | 
10 | 
200 | 
40~50 | 
0.9~1.2 | 
| 
7~9歲 | 
20 | 
250 | 
60 | 
1.5 | 
| 
10~19歲 | 
15 | 
300~400 | 
80~100 | 
2.0~2.4 | 
| 
20~54歲 | 
男10 女15 | 
400 | 
100 | 
2.4 | 
| 
55歲以上 | 
10 | 
400 | 
100 | 
2.4 | 
| 
懷孕期 | 
前期15 
中期15 
後期45 | 
前期400 
中期400 
後期600 | 
前期100 
中期100 
後期100 | 
前期2.4 
中期2.4 
後期2.6 | 
| 
哺乳期 | 
45 | 
500 | 
140 | 
2.8 | 
表二、每日食物建議量
| 
食物類別 | 
份量 | 
食物範例 | 
鐵含量 
(毫克) | 
葉酸 
(微克) | 
維他命C 
(毫克) | 
維他命B12 
(微克) | 
| 
奶類 | 
2~3杯 | 
低脂奶2~3杯 | 
0.2 | 
2.4 | 
4 | 
1.8 | 
| 
蛋類 | 
1個 | 
雞蛋1個 | 
1.4 | 
7 | 
— | 
0.3 | 
| 
肉魚豆類 | 
4~5份 | 
豬肉1兩+雞肉1兩+魚肉1兩+豆腐1塊 | 
2.0~2.5 | 
34 | 
— | 
1.6 | 
| 
五穀根莖類 | 
3~6碗 | 
糙米飯3~6碗 | 
1.2~2.4 | 
44~88 | 
24~48 | 
— | 
| 
深色蔬菜類 | 
2~3碟 | 
芥蘭菜、菠菜、青江菜、蕃薯葉 | 
5.0~7.5 | 
92~138 | 
30~45 | 
— | 
| 
淺色蔬菜類 | 
1碟 | 
高麗菜、包白菜、筊白筍 | 
0.5 | 
26 | 
7 | 
— | 
| 
水果類 | 
2~3份 | 
葡萄、番石榴、紅棗、黑棗 | 
1.5 | 
90~135 | 
20~120 | 
— | 
| 
脂肪類 | 
3湯匙 |  | 
— | 
— | 
— | 
— | 
| 
總計 |  |  | 
12.1~16.6 | 
317~452 | 
185~220 | 
3.7 | 
註:1.牛奶:乳糖不耐者以豆漿代替之。
    2.肉類:指家畜家禽或魚類瘦肉或黃豆及其製品,每星期至少兩次肝臟及 
   
    內臟類食品或牡蠣(蠔)代替部分肉類。
    3‧五穀類:多選用糙米、全穀類如胚芽米、黑麵包、麥片粥等可增加鐵攝 
       取量。
    4.蔬菜類:綠葉菜2~3份,其他蔬菜1份。
    5.水果類:多選用富含豐富維他命C之水果,如柑橘類及蕃石榴等。
    6.油脂類:多選用植物油。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473&prev=477&next=468&l=f&fid=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