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年5月10日 星期四

孕嗎咪養胎不養肉 吃啥寶寶挑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專題報導】
現在的年輕孕媽咪多是職業婦女,和肚子裡的寶寶一起在職場打拚。醫師提醒,職場孕媽多是外食族,一不小心就熱量過剩、營養不足。初為人母的電視主播鄭凱云說,將健康概念融入生活,不用擔心懷孕胖太多,寶寶也健康。

「要注意體重!」不少婦產科醫師常對孕婦耳提面命,台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周輝政說,傳統觀念認為「一人吃、兩人補」,又怕動了胎氣,不敢運動,但孕婦若過重,不但膝關節、心肺負擔變大,懷孕期間很辛苦,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及難產的風險大增。

周輝政說,孕期增加多少體重,應視孕前體重調整,較瘦者,可多添點肉,過重者,更要嚴格控制體重。

依衛生署建議,低活動量孕婦,初期每天增加300大卡熱量即可,「差不多一天多一碗飯」,懷孕中期約500大卡。

「妳比懷孕前更漂亮!」鄭凱云笑說,其實她家族親人裡不少人身材圓滾滾,她並不是天生麗質。

產前忙碌工作、仰賴外食的鄭凱云,因為懂得「挑食」,加上運動,不但順產生下健康寶寶,自己也更窈窕。她特別分享經驗,出版「鄭凱云養胎不養肉懷孕育兒經」。

鄭凱云說,各類營養素最好攝取自天然食物,即使外食,選擇也可以很多元,如至早餐店點蔬菜蛋餅,加蛋、加起司,如此一來,碳水化合物、纖維質、蛋白質、鈣質統統有,再提醒老闆少放美乃滋、調味料。

午餐選自助餐,懷孕初期應補充葉酸,就多吃綠花椰菜、甘藍菜、番茄炒蛋,還可多吃黑木耳及香菇等顏色鮮豔食物,豆類、肉、魚也多吃,補充蛋白質;盡可能謝絕油炸或油膩烹調的食物,從五榖雜糧獲取膳食纖維及營養素。

「孕婦很容易餓。」鄭凱云提醒,可準備水果當零食,從葡萄、櫻桃等可攝取鐵質,從豆漿、牛奶攝取鈣質。對於初期惱人的孕吐,她以天然果醋、檸檬汁,取代過鹹、加工的蜜餞。

鄭凱云分享,她常讓寶寶「自己選食物」,原來她會問寶寶想吃什麼,日本料理踢右邊,義大利麵踢左邊,增加母子互動。若寶寶「選」了日本料理,她就點富含DHA的秋刀魚、鯖魚定食。

鄭凱云說,懷孕時運動不可少,初期可多散步,利用鼻吸、鼻吐的深度呼吸,增加帶氧量,但不建議腹式呼吸,以免壓迫胎兒。懷孕中期在專業教練指導下騎飛輪、練瑜伽、抗力球運動,能有效控制體重,也能改善孕期腰痠背痛、水腫抽筋等問題。

懷孕後期,在炎熱夏天帶球跑的鄭凱云推薦水中有氧,她說,水的浮力不僅可讓孕婦暫時忘記「甜蜜而沉重的負荷」,水的阻力有效訓練四肢肌耐力,也能活化胎兒細胞、幫助順產,一舉數得。


健康懷孕飲食小叮嚀
●少量多餐,避免含糖飲料等快速升高血糖食物
●懷孕初、中、晚期,增重分別不超過2、5、6公斤
●緩解孕吐,可飲用天然果醋,多食含維生素B6的天然食物
●懷孕初期補充葉酸,多吃花椰菜、蘆筍、柑橘類水果、番茄
●懷孕中期多補充鈣質、鐵質
●懷孕後期少油少鹽,每周增重約0.5公斤

資料來源/鄭凱云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88711






*********************************************************************************

準媽咪低GI飲食 不易增重
2012/09/18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懷孕女性要如何健康控制體重?愛爾蘭最新研究指出,懷孕女性飲食若能多吃低「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GI)食物,有助減少多餘體重,避免產後肥胖問題。
研究人員指出,準媽媽如果沿用以前飲食習慣,懷孕後會有百分之四十八機率出現多餘體重,當轉換為低GI飲食,出現多餘體重機率就會下降。
愛爾蘭都柏林大學醫學院教授菲奧諾拉‧麥考利芙表示,研究結果顯示,女性懷孕時採取低GI飲食,體重較不會過度增長。
升糖指數代表食物進入身體後血糖上升速度快慢。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網站資訊,吃GI值較高的食物,血糖上升速度比較快,反之,吃GI值較低的食物,血糖上升速度則比較慢。雖然熱量相同,但食物種類、烹飪方式、纖維質含量多寡都會影響到食物GI值。
舉例來說,全穀類食物、糙米麵包、糙米的GI值就比白麵包、白米與玉米片來得低。
研究中,採一般飲食的女性懷孕期間約增加三十磅體重(約十三點五公斤),而採用低GI飲食的女性懷孕約增加二十六磅體重(十一點七公斤)。研究人員以八百名孕婦為研究對象,研究人員隨機選四百名女性,指定她們採用低GI飲食,請她們多吃全麥麵包、糙米與全榖類食物。兩組女性都不需要特別控制熱量。這些女性也要接受教育諮商,以了解健康飲食習慣有何好處。所有女性都要在懷孕前後測量體重、血糖。
研究結果發現,孕婦採用低GI飲食,可避免體重過度增加,出現多餘體重機率約下降兩成。研究人員指出,懷孕體重過度增長,會增加剖腹產機率,且較容易出現產後肥胖,影響未來生活。研究成果已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全文網址: 準媽咪低GI飲食 不易增重 - 孕婦媽媽經 - 親子寶貝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13274#ixzz2HXOJwrgf
Power By udn.com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8503&next=18501&l=f&fid=63






********************************************************************************

孕媽咪胖太快 肚肚爬上妊娠紋
2012/09/19
【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專題報導】 如果皺紋是歲月的痕跡,妊娠紋就是寶寶在媽媽肚子上留下的紀錄。但多數女性對皮膚上的紋路避之恐不及,為了撫平妊娠紋,妊娠霜、精油按摩等手法紛紛出爐。醫師指出,實驗發現,塗抹妊娠霜和凡士林,預防妊娠紋效果幾乎相同。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兼婦科主任曾志仁表示,有實驗比較妊娠霜、乳液、凡士林、豬油及水對於預防妊娠紋的效果,結果發現,除了水以外,其他都有助減緩妊娠紋形成,主要原因是油脂增加皮膚保水度,減少妊娠紋出現。不過,不建議在身上塗抹豬油。
妊娠紋其實也就是肥胖紋,書田診所副院長兼皮膚科主任曾興隆說,孕婦體重增加迅速,腹部、大腿、臀部等皮膚真皮層急速擴大,超過肌膚原本的伸展度,彈性纖維組織及膠原蛋白纖維經不起擴張,因此斷裂而形成紋路。
桃園長庚皮膚科主任胡倩婷說,妊娠紋初期呈現長條狀粉紅色的紋路,隨著時間增長、變寬,顏色也會由紅轉黑,最後呈現銀白色。
體重是產生妊娠紋最重要的因素,胡倩婷說,孕婦過重或體重增加太快,皮膚彈性纖維就易斷裂。不只孕婦,體重在短期激增或小孩迅速抽高,都可能皮膚留下紋路。
胡倩婷建議,孕婦體重不要增加過快,一個月最好不要增加超過2公斤。曾志仁說,孕婦懷孕體重過程以增加12公斤為限。孕婦過胖不僅容易產生妊娠紋,對胎兒和自身也無益處。
妊娠紋形成也受體質和遺傳影響。曾興隆表示,若家族有遺傳史,妊娠紋出現機率較高;反之,先天體質不容易出現妊娠紋,即使肚子大,也不一定會出現妊娠紋。
不過,妊娠紋一旦出現,就不易消失。胡倩婷表示,皮膚一旦形成紋路,無法靠擦乳液、按摩等方法修復,目前最有效的消除方法是飛梭雷射。
預防勝於治療,醫師建議,孕婦應該控制體重,多補充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維持皮膚保水度。


全文網址: 孕媽咪胖太快 肚肚爬上妊娠紋 - 孕婦媽媽經 - 親子寶貝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13471#ixzz2HXOBi935
Power By udn.com







********************************************************************************

孕婦,別餓著也別撐著

 
摘自

家庭醫生醫療保健網

大補特補,胎死腹中
據某報報道,一孕婦妊娠期間大補特補,滿心想生個健壯兒,結果物極必反,胎兒被她滋補得過大,未足月就死在母腹中。原來這位孕婦懷孕後,買了大量營養方面的書,每天照著書不停地吃,甚麼魚肉蝦蟹、蛋禽果蔬,健腦的、補鈣的,頓頓不少。一個月前檢查時,醫生發現她的孩子比一般妊娠足月的胎兒都大,這位准媽媽很高興,以為總算沒有白補,她的孩子也一定比別人的孩子健康聰明。沒想到離預產期還有一週,胎兒卻出現異常,胎動消失,到醫院一檢查,胎兒已死亡,據推測胎兒體重已達6千克。
看了這則報道,使我想起一句俗話: 「孕婦一張嘴,餵養兩個人。」的確,懷孕以後,孕婦的飲食除了滿足自身的營養需要外,還擔負著為胎兒不斷生長發育提供營養物質的任務。因此,婦女懷孕後總會努力增加營養。在物質生活豐裕的今天,不少孕婦更是拚命吃、拚命補,以求懷胎十月後生個健壯聰明的小天才。其實,不合理的營養結構既不利於孕婦的健康,也不利於胎兒的生長發育。
孕婦死亡原因之一, 「巨大兒」造成的難產
孕期營養過剩或長期攝入熱量過高的食物會引起孕婦肥胖,進而導致糖尿病、高血壓,還容易發生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在胎兒方面,常可導致胎兒過大(指胎兒出生時體重超過4千克者),甚至是胎兒發育異常。據統計,我國孕產婦死亡率為0.488%,其主要原因是由妊娠高血壓綜合徵引起的。
另一個原因則是 「巨大兒」造成的難產,引起產婦產後大出血。近年來,孕婦由於營養過度而致胎兒巨大者有逐漸增多的趨勢。
孕期維生素過量,嬰兒易致維生素相對缺乏症
有些孕婦從書本上看到維生素A、D和鈣的缺乏會影響胎兒生長發育,而且在懷孕期間孕婦對此的需求量亦有所增加,於是就把魚肝油、鈣製劑作為 「孕期補品」而大量服食。事實上魚肝油、鈣製劑並非「營養補品」,更不會多多益善。魚肝油的主要成分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D。如果維生素A或維生素D攝入量太多,會出現維生素A中毒或維生素D中毒,對孕婦和胎兒的健康均有影響。
有些孕婦在懷孕期間服食大量維生素C,或因妊娠反應等原因而大量服用B族維生素,使得胎兒在母體內習慣於處在高維生素狀態,並對此產生了依賴性,當胎兒一旦出生,維生素的來源不如在母體內那麼充足,嬰兒就會產生維生素C或B族相對缺乏的症候群,引起壞血病以及出現容易興奮、哭鬧不安、眼球震顫甚至反覆驚厥等症狀。
節食、戒口,母嬰同患營養不良
然而,懷孕婦女也不能因為怕營養過剩影響胎兒發育、怕胎兒長得過大造成難產、怕孕期發胖影響自己產後體形的恢復而節制飲食。
節制飲食和諸多戒口會造成與營養過剩、盲目進補相反的另一極端 ——營養不足。營養不足同樣對母體和胎兒十分有害。俗話說:「先天不足,後天難養。」營養供應不足,胎兒會出現生長發育障礙,甚至早產、流產、死胎。對孕婦自身而言,營養不良會引起貧血、體弱多病,在妊娠晚期則容易發生妊娠中毒症。
孕期均衡飲食,母嬰健康
因此,懷孕期間必須科學地、合理地、適時地調配營養。胎兒在母體內的發育是一個從小到大的過程,對營養的需求也有一個由少到多的過程。例如,妊娠3個月時,胎兒的體重只有20克;6個月時,增加到500克;8個月末為1500克;出生時一般為3000克。可見在妊娠早期(頭3個月)胎兒生長相對較慢,孕婦保持平常的均衡飲食,略有增加即可。以後,隨著妊娠月份的增加,胎兒生長發育加快,各器官、系統逐漸形成和成熟,對營養的要求亦逐漸增加。
在懷孕4個月以後,每日至少供給熱能9.64~10.46兆焦,這些熱能可在飲食總量中獲得(1千克大米約產熱14.8兆焦,1千克麵粉約產熱14.7兆焦)。孕婦應避免飢餓,在每天進食的食物中,不僅要有碳水化合物(糖、五穀等,每天約350克)作為熱量的主要來源,而且應保證有充足蛋白質(每日約需85克)和脂類(每日約需65克)的供給。
至於維生素、礦物質等其他營養成分,本來就可從日常食物中獲得,在妊娠期間孕婦食物已適量增加的情況下,它們也會相應增加。因此,只要孕婦不偏食,日常均衡的飯菜水果供應,完全足以提供孕婦自身的營養和胎兒生長發育的需要,故一般無須再特別添加。如果個別有特殊情況,亦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進行補充,切不可自己盲目亂補。
通俗地說,調節孕婦的營養,是既不要讓她和胎兒餓著,也不要撐著。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0796&prev=10797&next=10795&l=f&fid=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