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年5月9日 星期三

克服分離焦慮‧讓bobo也能當個獨立小超人

【文/林奕如】

觀念篇‧揭開分離焦慮的真相
有些爸爸媽媽為了培養寶寶獨立的習慣,會讓寶寶一個人在家中的遊戲室玩耍,或是請他獨自完成某些簡單的家事,希望能在寶寶入園就讀前,先調適好他的心情;但沒想到,平常都不哭的寶寶,一進入幼稚園後,竟然每天都是淚眼汪汪地目送爸爸媽媽離開,令家長不禁懷疑,難道是平時的訓練不夠嗎?其實,要減輕寶寶的分離焦慮,不只是讓他獨立完成許多事,環境及其他因素的影響,也都是重要關鍵,先了解分離焦慮的意義,爸爸媽媽才能輕鬆帶領寶寶成為獨立小超人。
 
為什麼會出現分離焦慮
對許多父母來說,大部分的人都會認為寶寶在入學就讀時,才會有分離焦慮的情形發生,但臺安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技術長廖笙光表示,從學理的角度來看,分離焦慮並不是入學所造成的,而是不管在什麼情形下,只要主要照顧者一離開寶寶的身邊,寶寶就會產生明顯的焦慮情緒或哭鬧行為,當照顧者回到寶寶身邊與他重聚以後,寶寶也會因為其性格及安全感的程度高低,而有不同的依附反應,像是:對爸爸媽媽繼續哭鬧,或依舊維持平淡的情緒反應。若寶寶較有安全感,就會對主要照顧者破涕為笑,此狀況是屬於良好的依附反應。
 
產生分離焦慮的年齡
6個月大之後的寶寶,開始漸漸會認人,若碰到非主要照顧者,會先產生「陌生人焦慮」,若找不到主要照顧者,則會引發分離焦慮,到了8~10個月大時,此情況會達到最高峰。至於分離焦慮的情形何時才能改善,則取決於寶寶的先天氣質和爸爸媽媽給予的教育環境,有的寶寶到了2歲左右就能學習獨立,有的則是到了4歲都還不敢單獨進入幼稚園上課,一旦到了和爸爸媽媽說再見的瞬間,眼淚也情不自禁地從眼眶中決堤,害怕的模樣令許多家長感到不捨。
 
分離焦慮因何而生?
要引起寶寶的分離焦慮,其實不只是主要照顧者離開他的身旁,還有其他是家長可能沒注意到的因素,這些原因對寶寶來說,都可能會造成心理上的衝擊,所以爸爸媽媽必須多多留意寶寶的成長過程,才能真正了解究竟是哪些無形的催化劑,造成寶寶的焦慮情緒。
 
人物因素
廖笙光技術長表示,最常見且直接的分離焦慮因素,就是主要照顧者離開寶寶的身邊,讓寶寶認為他失去一個能夠依靠的後盾,進而造成他緊張、不安的情緒,若寶寶明顯表現出焦慮的感受,爸爸媽媽也必須適當給予安慰,不要為了培養他獨立的習慣而置之不理,否則將造成反效果。
 
事件因素
若寶寶在年紀小的時候,曾經有過迷路的經驗,且為當時的心理影響帶來一定程度的陰霾,年紀稍大之後,只要到了不認識的環境,可能就會產生恐懼感,不敢主動去探索周遭環境;有些寶寶只要待在熟悉的環境中,就算爸爸媽媽暫時離開一陣子,也不會感到太害怕。此外,若寶寶月齡已超過4個月大,又因病需要住院,通常不建議爸爸媽媽離開他的身邊,避免在身體不適的情況下,讓他獨自處在不熟悉的環境,又要面對不認識的醫護人員,會增加他的焦慮經驗。
【完整內容請見2012年5月號《媽媽寶寶雜誌》;訂閱媽媽寶寶雜誌電子版】
資料來源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378&f_SUB_ID=2669&f_ART_ID=388099






********************************************************************************

寶寶黏人怎麼辦?
  半歲之後,寶寶進入依戀建立期,形成了對父母特殊的、明顯的依戀及對生人的恐懼。尤其一到晚上,寶寶更是黏人,因此, 很多寶寶如果沒有媽媽在身邊就會不斷地哭鬧,即便他困得不行也難以入睡。寶寶雖然小,但是他跟成人一樣會很敏感,因此,他能強烈地感受到夜晚與白天的不 同。黑黢黢的夜與充滿色彩的白天比自然遜色很多,這種變化有時讓寶寶無法適應,因此,這個時間段,他對親人的依戀會更為明顯。
  總體上來說,寶寶對親人的依戀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安全依戀型;不安全依戀型;無依戀型。過分黏人的寶寶就屬於不安全依 戀型。不安全依戀型的寶寶有較多的不安全感,非常害怕與母親分開,因此,只要母親一離開寶寶視線,他就會大哭大叫,表現出極度的不安情緒。大多數寶寶都會 形成安全的依戀,即便個別寶寶開始屬於不安全依戀型寶寶,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逐漸轉變為安全依戀型寶寶。
  教育寶寶是一個辯證的過程,1-2歲的時候,安全感是寶寶成長最重要的保證,因此,這個時期,父母要多帶寶寶遊戲玩 耍,給他足夠的安全感。但是2歲以後,父母與寶寶的關係就需要發生一些變化,父母不再僅僅是寶寶依戀的物件,更多的是寶寶的玩伴。更確切地說,這個時期, 寶寶與父母的關係應該發展成目標調整的夥伴關係。玩伴與依戀物件的不同在於,玩伴可以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寶寶也應該學會允許玩伴有自己的時間。一般這 個年齡段的寶寶已經能夠識別出自己的看護者只是暫時離開,不會拋棄自己,於是他能夠安心地把父母變成自己的交往夥伴,並允許這個夥伴幹一些他自己的事 情。
  解決策略
  1.循序漸進改變寶寶
  寶寶黏人是非常正常的現象,父母沒必要因此如臨大敵,更不要試圖一夜之間改變寶寶。給寶寶時間,讓他一點點適應,一切 都會走向正常。比如,在媽媽離開寶寶前,可以先給寶寶一個他喜愛的玩具,陪他一起玩一會兒。一旦發現寶寶開始投入地玩耍,媽媽就可以退出遊戲,在寶寶旁邊 看著他,讓他獨自玩耍。然後再嘗試離他一定的距離看他玩。等寶寶適應後,可以進一步加大與寶寶的距離,並在寶寶視線裏做些別的事情。如果寶寶適應這一切, 媽媽可以慢慢嘗試在他的視線裏消失一段時間。媽媽消失的時間可以從半分鐘開始,然後逐漸延長到1分鐘、2分鐘、3分鐘……
  在媽媽離開寶寶的時間裏,為了防止寶寶寂寞,媽媽除了給他一些玩具之外,還可以給他聽聽兒歌與音樂,來分散寶寶的注意 力。當寶寶呼喚大人的時候,父母不要過於急切地走過去陪伴他,可以先和寶寶保持一定的距離和他說說話,從心理上給他一種安慰,以便逐漸延長寶寶自己玩的時 間。
  2.尋找合適的照顧人
  如果媽媽需要外出,可以幫寶寶尋找一個合適的照顧人,這樣,媽媽不在的時候,他可以幫著照顧寶寶,同時也可通過照顧人的介入減少寶寶對媽媽的過分依戀。照顧人的介入不能太突然,一定要注意給寶寶調整與適應的時間,以免給寶寶帶來不安全感。
  一開始可以讓照顧人與媽媽一道照顧寶寶,讓寶寶熟悉對方。等到寶寶熟悉對方以後,可以逐漸將寶寶交給照顧人,同時,媽 媽也不要因為有了照顧人就當甩手掌櫃,什麼事情都不再管,而應盡可能在固定的時間段裏陪寶寶玩耍,這樣就會給寶寶一種感覺,雖然媽媽不在身邊,但是,當某 個時間到來,媽媽就會來陪伴他,這樣可以有效地增加寶寶的安全感。
  此外,媽媽要擺正與照顧者之間的關係,無需害怕寶寶被人照顧而冷落了自己。畢竟,媽媽與照顧者之間不是競爭對手,而是密切的同盟軍關係。而且,不管寶寶對照顧者的感情如何深厚,他對父母的感情依然是誰也無法替代的。
  3.給寶寶足夠的安全感
  在寶寶沒有適應離開父母時,父母要儘量多陪伴寶寶,尤其不要丟下寶寶,讓他一個人獨處。當不得不離開時,要用寶寶能懂 的方式讓他明白:媽媽的離開只是暫時的。每次離開多時候,最好跟寶寶約定回家的時間,並一定要準時回家。因為寶寶沒有時間的概念,因此,當媽媽與寶寶約定 時間時,應該選擇一些寶寶能夠理解的方式,讓他明白你會在某個固定的時間回家。比如,跟寶寶約定吃晚飯的時候回來。
  平時,父母要多給予寶寶關愛,比如盡可能抽時間陪寶寶玩耍,經常以溫柔的目光、話語或者撫摸、摟抱、親吻來與寶寶交流,讓他充分感受到父母的愛。
  4.從小培養寶寶的獨立能力。
  寶寶行為習慣的養成與父母的教養態度有著密切的關係。如果寶寶從小就習慣了一直由大人陪伴著玩,就會缺乏自己玩的能 力。因此,父母在給予寶寶足夠關愛的同時,不要過分保護寶寶,應該放手給寶寶機會自己玩。從寶寶幾個月開始就可以給他一些他喜歡的玩具,讓他在自己的小床 上玩耍,讓他安安靜靜聽聽音樂等。這樣,寶寶習慣了獨自玩耍,長大就不會太黏人。
  除了讓寶寶養成獨自玩耍的習慣之外,父母還要有意識地培養寶寶從小學會自己做事,如從幾個月開始自己扶奶瓶,到1歲多自己拿勺子吃飯,再到以後自己穿衣服,獨立地與其他小夥伴交往,一步一步給予寶寶足夠的鍛煉。
  當然,培養寶寶的獨立能力並非一定要什麼事情都逼著寶寶自己幹,當寶寶需要幫助的時候,還是要給予他關照。
  5.通過玩耍培養寶寶獨立能力
  父母和寶寶一起玩耍的時候其實正是培養寶寶獨立能力的最佳時機。比如,和寶寶一道到外面玩耍的時候,鼓勵寶寶去草叢裏 找找小昆蟲,去比較比較各種小草的葉、莖等有什麼不同,讓寶寶觀察觀察小螞蟻的活動情況,聽聽小鳥的叫聲等等,一旦寶寶獨自發現了什麼新的情況就要及時給 他鼓勵,讓他從這些活動中找到樂趣。這樣,寶寶就很容易被周圍各種有趣的事物吸引,變得不再那麼黏人。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hlele3109/article?mid=52471&prev=52472&next=52104&l=f&fid=78





********************************************************************************

開學不十八相送
每到開學時刻,最令人頭疼的就是新生入學的「十八相送」。蘇信如說,通常母親或阿公阿嬤一手帶大的幼童,最難忍受與親人分離的焦慮感,跨出求學第一步。

通常幼童會用哭泣宣洩焦慮,但只要進入托兒所後,注意力很容易被遊戲、玩具或新朋友轉移,大約一至二周就可習慣上學;最難處理的反而是家長自身的不捨、孤獨感,此時必須轉而「教育」家長,協助調整心態。

信義托兒所所長劉惜餘說,今年舉辦新生座談時,好多家長詢問如何克服「分離焦慮」。

還有家長說,曾在書中讀到分離焦慮沒處理好會影響一輩子,擔心無意間就誤了孩子一生。

劉惜餘表示,家長不用過度擴大恐懼感,在送孩子到所後,可明確告知他接下來要去工作,但下午一定會準時接他回家,並盡量提早一些到門口等候,提升孩子對家長與新環境的信任度。

【聯合報╱記者楊芷茜/台北報導】 2008.08.22 02:29 am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nanny06annie/article?mid=390&prev=397&next=307&l=f&fid=8





*******************************************************************
3招治好 開學症候群
六年級的小畢,在開學不到兩星期的下午,一臉無辜的被媽媽帶進診間,媽媽劈哩啪啦告訴醫師許多最近發生的事情,小畢則是如坐針氈坐在媽媽旁邊,手腳不安分的動來動去,在回答醫師的問題,也一直「呃呃」斷斷續續的,讓媽媽以為怎麼才過了一個暑假,孩子就快變成過動兒?最後醫師發現問題的答案了:孩子直到開學前三天,才從美國回來,根本來不及準備老師交代的功課。

出現焦慮 對上學出現恐懼-面對類似情況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蔣立德,請家長先不要急著否定「上學是學生的本分,哪有不適應的道理!」請仔細想想,聽過「星期一症候群」吧?即使是成人,對於工作不免都有倦勤時刻,不管什麼人,當外界有重大轉變的時候,難免都會遭逢適應不良的狀況,就連孩子也不例外,每到開學季時,多多少少會出現「開學症候群」。

所謂「開學症候群」,其實正是在兒童身上非常常見的適應障礙。在學習過程中,孩子或多或少會因為各種因素而有不適應的情形。家長是否曾經聽過孩子吐苦水?當孩子不善於用言語陳述,只是以行為向父母表達自己困難的時候,能否適當地讀出他們的心聲?

蔣立德說,典型的開學症候群表現有幾個方面。在心理方面:往往以焦慮表現,甚至對上學出現害怕和恐懼;生理上主要出現頭痛和腸胃道症狀,往往伴隨焦慮。其他包括肌肉緊張、呼吸不順、臉色蒼白、冒汗、暈眩等非典型症狀也絕非罕見。另外在行為上,往往看到許多分神、注意力無法集中的行為,可以明顯見到和以往表現不同,或是比原有情形更加嚴重。年紀小一點的孩子或許根本說不清楚自己究竟發生什麼事。

蔣立德提醒家長,一旦孩子出現類似以上的表現,應該要有同理心,試圖了解孩子心理面的問題,給予支持陪伴,並與老師洽談,讓孩子體會在遭逢困難時,都會有人陪在身旁面對難關,如有必要可請醫師協助,相信問題是可以迎刃而解的。至於小畢,經過在門診衛教與放鬆訓練指導後,媽媽比較了解問題癥結點,也改變一些對待小畢的態度,小畢也很快的在兩周後恢復穩定。

3
方法 幫助孩子穩定情緒

蔣立德提供幾項處理方法給父母參考:
1.擬訂可行的開學目標: 避免訂定過於困難的目標,讓孩子覺得自己每天上學就像在執行不可能的任務。
2.盡早開始擬定計畫表: 養成規律作息好習慣,讓孩子不要在假期中過度放鬆,父母也應該以身作則一起執行。
3.適度運動,保持輕鬆心態: 運動除了有益身體健康,也能幫助平日情緒放鬆,穩定面對時空轉換時容易產生的不安情緒。
 

引用聯合新聞網-《食尚小玩家》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378&f_SUB_ID=4477&f_ART_ID=414937
資料來源http://www.tacd.com.tw/news_show.php?id=138






*******************************************************************************

父母要學著…放手
作者:聯合晚報記者 邱瓊平
妳也是直升機媽媽嗎?少子化時代來臨,家長過度保護小孩,雖然出自於關愛,但輔導老師表示,家長若對孩子干預過多、管得太緊,不僅會造成親子關係緊張,小孩也會變得被動、不敢做決定。因此,最好的方式是親子間多溝通,父母要多傾聽,了解孩子的感受和想法。

從事輔導工作多年的北市建成國中校長王美霞指出,小孩放學回家後,直升機父母總是不斷提醒小孩「寫作業時間到了」、「快去念書」、「趕快上床睡覺」,一個口令一個動作,要求小孩執行。

但父母的過度保護和干預,會讓小孩倍感壓力。王美霞表示,家長不停地提醒和叮嚀,甚至不斷動手為孩做這做那,會讓小孩覺得父母很囉唆、很煩,很可能造成親子關係疏離或產生衝突,或是小孩會覺得,「反正都是你們在說…」,於是變得沈默和疏離。

王美霞說,直升機父母多半非常重視子女的學業成績表現,小孩月考成績若不理想,家長總會認為小孩用功不夠,不讓小孩有機會說明。另一個現象是,父母幫小孩安排所有生活大小事,容易養成小孩被動的個性。

王美霞分析,國中輔導課有學習輔導課程,要學生擬訂讀書計畫,但老師發現,學生不知道要如何規畫時間,因為都是按著父母的腳步安排時間。

「家長要適度放手,讓小孩學著成長。」王美霞建議,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要給予時間和空間,讓小孩學會自動自發,且可以自己做決定,而不是凡事都必須仰賴父母。








*******************************************************************************

別當直升機父母

你經常沒事往學校跑,幫孩子看頭顧尾,你總是為孩子安排各式各樣「對他好」的補習、活動,深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點……?其實,你正是台灣六百萬「直升機父母」的一員。
現場1:許昌街徐薇補習班。

徐薇永遠忘不了那個鉛灰色的夜晚,教了二十年國高中補習班英文、看過形形色色的父母,前些時間卻遇上無法招架的劇情。

那晚,九點半下課聲響起,學生們湧上發問;排在人龍第一位的北一女學生,連珠砲式的,一問二十分鐘,後排學生騷動顯出不耐;徐薇委婉說道,「妳先讓其他同學發問,待會兒再來好不好?」她揪了眉轉身離去。徐薇不以為意。

幾十分鐘後,徐薇的手機響起,電話那頭,一位中年男性劈頭興師問罪:「妳為什麼不回答我女兒的問題?她一回來就躲起來哭,說後面那位明倫高中學生的問題,會比她的重要嗎?」

甜美的笑容轉為愁苦,徐薇傻了眼,不情願道了歉。

現場2:台北市內湖某明星學校。

游泳池畔,五年四班的三十名學生下了游泳課,準備換裝;泳池畔幾位志工媽媽原本是來協助現場整理與秩序維護,但其中一位志工媽媽看到女兒出來,大步趨前,拿起吹風機吹起女兒的長髮,「別著涼了,」媽媽壓低了音量說話。

新趨勢:過度介入、過度焦慮的「直升機父母」
這是一群台灣新生的「直升機父母」(helicopter parents),是歷史上不曾出現的一批「過度介入」與「過度焦慮」的父母。他們像極了直升機,在孩子上空盤旋,無時無刻守望孩子的一舉一動。

以目前五到十四歲的三百萬孩童為基礎,再加上學齡前與就讀高中的一百多萬學生,這群父母約有六百萬(平均每對生兩胎或一‧五胎)。

這六百萬的父母,大多數在一九六一到一九七六年階段出生、解嚴前後接受大學或義務教育,被威權教育訓練為學歷至上的競爭動物,上最好的學校、爭取頂尖的工作。

他們看到社會的轉變,試圖以不同於父母輩對自己的權威教養,創造出較民主或自由的「教養觀」(parenting)。

但,在教養上,這群父母遭遇上了史無前例的兩大挑戰。

新教養:對「完美小孩」的期待
挑戰一,少子化伴隨的焦慮。在直升機父母的上一輩,多半有四到五個孩子分散父母注意力;但直升機父母的世代卻最多只有兩個小孩。最新的數據是,一位婦女生不到一.一二個。因此,家族的關注點全集中在少數孩子身上。

挑戰二,第一代教改實驗下的父母。直升機父母的孩子是未成年的學子或學童,是第一代教改的對象;做為教改實驗父母,他們被迫與教改亂象共處,也在全球化無情競爭、就業市場不確定的環境下,教養下一代。

台灣教改十年了,創造了六百萬名直升機父母。他們把教養當極限運動(extreme sport)。

從零歲開始的焦慮
這個極限運動從孩子一出生就啟動。

星期三早晨,台北市的健寶園裡擠滿了一到兩歲的小朋友等著排隊進教室上課。孩子玩的遊戲很簡單,吹泡泡、溜滑梯、唱歌跳舞,希望透過吹泡泡增加手眼協調、爬坡鑽洞訓練肌肉與平衡發展。

四十五分鐘的課程、費用七百元,但不少父母趨之若鶩;一旁陪玩的父親拉開嗓門唱歌,好像是自己在上課,「我們的孩子要比別的孩子玩更多,」他說道。不少名人像陳孝萱、任賢齊等藝人也常親自送小baby來上課。

這天,三十二歲的蘇筱甯開著車,帶著四歲女兒與一歲兒子,從桃園縣經國路北上。早在女兒八個月大,她便上網蒐尋小baby可上的課程,「不想讓她看電視成長。」

但桃園的教育資源顯然無法滿足她。到現在,蘇筱甯一星期上台北三趟,除了健寶園,她還送女兒到唭哩岸游泳、上雲門律動課程。

她每天一定幫兩個小孩寫成長部落格,「十個媽媽有八個都在做網頁,很多是邊上班邊做。」她甚至為女兒設計精美的名片、每年帶孩子進攝影棚拍照,很用心思照料。

以專案管理的方式,從出生開始啟動孩子的各項學習,父母兢業提供各種刺激點,填滿孩子的人生。為了滿足父母的需求,市場上出現各種成人學習的「幼兒版」。

以往遊學最多從高中生開始,但補習班與私立小學寒暑假推出各式「遊學團」,一所知名私校甚至辦了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科學遊學團;還有從嬰兒開始的皮紋性向分析,透過嬰兒的指紋判斷是藝術型或領導型人物的諮商……。

說穿了,父母就怕輸在起跑點。

陽明大學教授洪蘭曾目睹一位母親這麼帶她的孩子:這位母親從書上得知,要開展孩子的肢體,必須每一天讓孩子接觸硬軟方圓或各種觸感的材質;職業婦女的這位母親為了「有效」運用時間,她拿了個碼錶,每二十分鐘為單位,孩子玩完積木,母親就捉起孩子玩沙坑,學習像按表操兵。

讓孩子適性發展、給孩子多元的碰撞點,是天下父母心。只是一旦把學習當做軍備競賽,就成為過度介入的直升機父母。

不安與比較
位在台灣大學旁的一所小學,不久前由家長舉辦了一場聯絡學童情感的班級音樂會;孩子開心的表演才藝,但活動一結束,媽媽們就圍著方才彈奏蕭邦別離曲孩子的父母,問道:「妳家兒子彈得真棒,從幾歲開始學的?怎麼練的?哪位老師教的?能不能介紹一下?」

琴音流洩召喚的不只是欣賞,更伴隨父母濃厚的不安與比較。少子化使父母對孩子的未來有「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賭注。

台北市教師會理事長柯文賢解釋,以前一家如果有四個小孩,每個孩子分到的注意力只有四分之一。現在如果是獨生子女,就得承受父母外加兩對爺爺奶奶的關注,那是好幾倍的期待與壓力。

直升機父母的出現,其實顯現現代父母內心對「完美小孩」(perfect child)的期待。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研究員湯茂竹博士,憶起他當爸爸的那刻起,就夢想兒子能成為布袋戲裡的「史艷文」:長得又高又好、功課第一、會玩會念書、心地善良,人人都愛戴。湯茂竹的兒子已經國一,他花了長時間自我探索,如今能笑看過往的謬想。

家長的迫不及待反映了心中深層的焦慮。

台塑生技董事長、近來大力提倡孩子讀經的楊定一表示,「我們似乎認為,只要小時贏過身旁的人,就能在日後成為更有生產力、更成功的人,並以成人的觀點,將就業市場的競爭、職場生涯需一帆風順的那一套,拿來設計、評估孩子的課程。」


知識超挖,生活能力缺乏
直升機父母口說不愛升學主義,但他們卻相信「愛=讓孩子成功」。而成功的定義是上好的公立大學、長春藤名校、有極強的人脈、過很好的生活。

雖然沒有父母會否認行行出狀元的價值,但他們還是無法避免用各種量化指標,判斷孩子的成敗。

以父母最在乎的英語為例,補教業者估計,台灣每年報名各類英檢的小學生有四到五萬人。補習班的廣告也都打著「一年內要學會幾千個單字」。

英語老師徐薇認為,真正的英語實力是孩子能輕鬆瀏覽英文網頁或閱讀書籍、與外國人互動。但台灣父母有「檢定熱」,拿到分數、證書才能安心。家長不由自主追求成績、數字、級數。

對未來世界的恐懼、對台灣教改的沒信心,強化父母必須花更多時間做有競爭力學習的信念。

不久前,徐薇趁著過年,為國中生加開初一到初五、早上七點半到九點的寒假英文特訓班;沒想到名額爆滿,還有父母問她為什麼不上到深夜十一點?

「這是一個知識超挖的年代,」全國家長聯盟秘書長陳松根點出這代父母教養的盲點。

陳松根說,教改十年,大學入學率達九成以上,研究所更超過兩千五百所,孩子升學壓力不減反增;「我們還以製造業的方式教育孩子,我們有沒有問過,一個到高中的孩子,到底要給他什麼?」

父母在十年教改過程中,為孩子設下「升學與學習的高標」,但卻也帶來更多無法逆轉的後遺症。

四月一日,由前教育部長曾志朗、陽明大學教授洪蘭為首的家長,將帶領數十個全國家長團體,發起三萬人簽署「愛你一輩子」的承諾書,就是發現教改十年,父母還陷在「升學主義」的泥淖。

他們已經看到「知識超挖」對下一代、對台灣競爭力的影響。

例如,在知識上,台灣孩子學習的內容能應用在未來的,不到三○%;而每天超過十六小時單調的學習,根本無法出現創造的文化。這要使台灣的產業如何升級?

孩子的身心健康卻被忽略
此外,下一代的身心健康,也被過度焦慮的直升機父母忽略。

私立愛德幼稚園午餐時間,三到六歲的小朋友安靜坐著吃飯,今天的主食是飯、青菜以及豬肉塊,有小朋友看到這些食物直說不喜歡。

「孩子吃太精緻的食物,甚至吃水果一定要果汁機打過,」汪慧玲認為,這都造成孩子咀嚼不足、牙床長得不好。(註:這也是兒童牙齒矯正比例升高的原因之一)
最新一期《康健》雜誌針對國小四到六年級學童進行身心健康調查,結果發現有四成六的學童沒有正常排便的習慣,其中有五成三以上的學童十點後才就寢。孩童明顯缺乏良好的生活習慣。

但當問及家長晚睡的定義時,家長認為十一點到十二點後才叫晚睡。父母健康觀念的薄弱,已徹底影響孩子為未來的人生儲備體力。

二○○六年七月一日,瑞士籍人類學家大衛.史格納(David Signer),以〈台灣的愛與寂寞〉(Love and Loneliness in Taiwan)為題,於荷蘭報紙《Trouw》發表他停留台灣兩星期的感受,文中談及台灣人的教育觀,直指核心。史格納寫著:

世界好像沒有一個地方的孩子,睡眠像台灣孩子那麼少。不少台灣人把自己稱為「pm people」(夜行人)。大部份資訊科技產業的人在晚間工作,因為這剛好是歐美客戶的白天時間。

「pm people」的孩子和他們一起熬到午夜,一起吃東西、看電視、玩電玩。但是和大人們相反地,孩子又必須在早上七點起床……。

一位外國人類學者竟透徹剖析台灣父母對孩子生活教育的忽略。

進校園輔導學生十餘年的光寶文教基金會的認輔志工團召集人吳銀玉觀察,這代父母和上世代最大的差異是:雙薪、工時過長。
怕他不再愛我
家庭情況較好的,則是全職媽媽陪伴,父親角色經常缺席。

白天,雙薪父母把孩子交給學校與補習班,晚上八點或十點,各自拖著疲累的身體回到家;忙碌父母內心的愧疚,使他們對小孩生活習慣的建立,先行繳械。

在學習上,父母花錢請補習機構代替父母監督;但生活上,忙碌的父母為表達愛,又變身成為不敢要求、沒有原則的「好朋友」。

父母的忙碌造成「教養的空窗」。

一位職業婦女母親原本規定孩子每天玩電腦時間不超過一小時。但實施不到幾天,就因就讀小學高年級的兒子鬧情緒不說話,她決定投降。「怕拿走孩子的電腦,他便不再愛我,」她的語氣聽來沮喪。

新校園:國民教育失能、親子關係緊張
直升機父母帶來的影響,不僅發生在家庭,也影響到校園。

民國八十三年開放師資多元,修滿大學教育學程二十六個專業學分就可進國中教學、四十學分就可教小學。在教育界二十八年的校長蔡秀媛感慨,師資培育多元化後,國中小教師專業不足,地位一落千丈。師資結構改變教學現場,而直升機父母的增加也帶來校園的質變。

一九九四年的四一○教改後,權力下放,家長積極進入校園;兩千年初期,台灣各縣市陸續明文規定家長會參與校園行政的權利。

都會區家長對學校的參與尤深。不少明星學區的家長具備「三高」(高學歷、高收入、高位階)條件,家長學經歷優於老師是普遍現象。

一位校長無奈說,「許多高學歷父母好像認為,只要曾當過學生、念到博士,就懂教育。」

家長力量有多大,看校園「愛爸愛媽」(愛心爸爸與愛心媽媽)志工團就知道。

以往的校園只有老師與學生,現在,校園裡不但有家長會的辦公室、從早到晚還可看見愛媽們在學校各角落幫忙。

以敦化國小為例,愛媽有三百多位,比老師人數還多;家長們為了確保孩子的安全,還出錢聘請七位保全,上課時在校內巡守。

目前許多國中小,每班多有家長代表、家長召集人,就像另一個正式組織,協助班級、學校運作。從班遊、校遊、學校制服設計、營養午餐的監理,都由愛爸愛媽協助。

師權低落,親權高張

原本老師、行政、家長三種力量是要在教育專業、行政專業、家長愛的力量陪伴下,協助孩子健全的成長。但現在三方卻互不信任,不乏家長過度介入,凌駕學校事務。

位在中科院、中研院、台灣大學附近的國中小校長、老師,都經常抱怨這些三高的「家長很難伺候」。家長介入老師的考題、教學方式,成為老師的上級指導。

去年底,零體罰規定納入教育基本法,三讀通過。台北市教師會理事長柯文賢認為,家長力量興起,動輒挑戰老師權威,不少老師為了避免麻煩,如今只教不管。

這些都促成教師的退休潮。民國九十年,公立國中小退休教師不到七千人。退休人數在九十三年達高峰,超過九千人。五年下來,已有四六七九三名國中小學教師退休。

師權的低落、親權的升高,使教育體系兩股最大的力量互不信任。

台北市民族國中校長姚榮華經常遇到父母說,「升旗是多餘的,不要去晒太陽,在教室溫書多好」;也有家長要求,校外教學時學生不得穿制服,否則要打憲法官司。

內外在競爭與不確定的環境,造就了直升機父母,而直升機父母又回過頭對教育體制加壓。這樣的惡性循環,四十六歲的台灣杜邦總裁陳榮二感受最深。

陳榮二相信行行出狀元,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秉賦;但他的小兒子在升上國一那年,曾有長達四個多月的時間,無法進教室,只要一被拖進教室就口吐白沫,臉色發白;陳榮二的妻子還因過度自責,從五十公斤瘦到三十五公斤,家庭曾陷入危機。他尋訪中西名醫,都查不出原因。他猜測可能當時兒子是不適應國中的升學壓力。

雖然小兒子在四個月抗爭後,終於回歸常軌,但他幾乎快失去兒子與妻子的痛苦,讓他見識台灣教育制度,如何創造出焦慮的親子。

「當台灣的父母和孩子真是太苦了,」這位管理七百多人的總裁談起往事,還心有餘悸。

新價值:找到屬於孩子自己的成功
直升機父母就像啟動教育食物鏈的改變,父母的觀念改變了老師的態度,老師態度影響孩子的動機。

國民教育的功能萎縮了,而家庭親子關係也變得緊張了。
研究發現,過度焦慮的直升機父母,也容易養出焦躁的小孩。

美國孩童發展研究中心指出,直升機父母經常會因孩子的成功或失敗,而有過度的憂傷、哭
泣,有較多負面的想法、較少的愉悅與生活滿意度。

因為直升機父母不經意會愈飛愈快速、愈管愈多,深怕一減速,就摧毀自己與孩子的人生。

這是一場價值之戰。直升機父母被困在一種愛的陷阱裡。誤以為愛孩子,就要為孩子掃除一切人生的障礙、幫孩子成功;其實,愛的價值是在幫助孩子找到重要價值。

「我們的痛苦源自沒有真正接受自己的孩子,」陳榮二認為。一旦堅信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其價值,父母就能學會接受與放下。全國家長聯盟裡,所有的家長寫下他們共同的反省:

當孩子誕生時候,我們就曾承諾要愛他一輩子,但,我們真的這樣做了嗎?

教改十年,台灣創造了一大群「直升機父母」,在這個關鍵時刻,該是父母與社會回頭自我檢驗的時刻。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6iCm4TORExSCE__7u24-/article?mid=304&prev=305&next=303&l=f&fid=10





********************************************************************************

孩子黏TT 拒學怎麼辦?

【聯合新聞網/莊慧姿(高雄哲民診所臨床心理師)】
吾家有兒初長成,新手父母面臨孩子在成長路途上的諸多挑戰之一,常見,孩子拒絕上學,是父母頭痛的教養困擾。孩子不論是上幼稚園或小學階段,同樣面臨分開要離家上學去的成長經驗。


有父母會納悶的自問:為何別人的孩子可以平順上學去,我家孩子特別敏感規律、環境變化?據臨床經驗的,這些孩子日常生活的困難行為,可能已經是情緒正面臨分離焦慮徵兆。


十八相送的分離戲碼

在臨床工作上常常會聽到父母親的抱怨開學了:「要上學時孩子就開始喊頭疼、肚子痛」,有的家長更痛苦的說:「孩子為什麼到了學校卻進不了教室總在門口徘徊凝望,只要我一回頭離去,就嚎啕大哭,好心疼喔!」。對許多父母而言,真是千頭萬緒理不清孩子不上學的原因為何?送孩子上學,像上演著一場十八相送分離的戲碼,常見到的往往是母子的難分難捨景象。


分離焦慮的著名情境模擬

二十世紀重要的心理發展學家包比(Bowlby)為此發生在普遍性學齡孩童的焦慮現象,進行一系列的著名研究實驗,稱為「陌生人情境測驗」。實驗主要針對孩子成長發展所要面臨分離經驗加以實驗模擬,目的是檢測孩子在短暫與母親分離之後的依附安全反應為何?

實驗進行是模擬母親離開後,觀察孩子的行為反應,是哭鬧或靜靜的等待母親的再回來,或哭鬧是否容易被安撫,換言之,我們也可將過程想像成日常實際臨床案例,例如當孩子要上學,與母親分開的那一刻的哭鬧不休情境。


親密與安全的親子關係有助獨立成長

包比的實驗結果,將孩子與母親的依附關係類分為三,有安全依附型、不安全依附矛盾型和不安全依附逃避型。知名心理學家瑪麗‧緬(Mary Main)依循著包比的發展理論步伐,更進一步的驚人發現了第四類型,不安全依附混亂型,即孩子對母親離開後再回來的反應是,不知所措、進退陷入困頓的心理矛盾與內在衝突型,同時也做未來預測成人期的精神健康疾病重要預測依據指標。此外,這兩位學者的重要依附發現,是當今檢視孩童早期依附關係的重要臨床參考指標。


日常生活從遊戲中練習分離 有助孩子心理健康發展

活生生的日常參考指標,就屬「躲貓貓遊戲」,是人類發展心理歷程最經典的發展遊戲,實不容忽視,往往也是臨床上許多父母抱怨孩童困難離開的記憶開端,換言之,嬰幼兒約莫一歲就開始就能從遊戲中學習分離與獨立,看似平淡無奇的,你找我,我躲你的躲貓貓,卻深深隱含著心理發展意義,孩子重複練習與母親的分開又相聚遊戲中,卻也牢牢的紮下心理獨立的良好根基。


依附專家安斯沃(Ainsworth)強調,維繫好的親密關係,獨立才隨之而來。好的親密關係,指稱的是母親有能力對孩子的需求予以適當回應,唯有在安全關係裡,信任、穩定的人我關係才能逐漸茲長茁壯。安斯渥的老師包比,在後來的研究裡更強調,情緒關係的穩定是人格形成的緩衝器。


因此,我們更能瞭解,孩子上學,是短暫的離家,是與母親分開的經驗,亦為人類發展過程學習獨立的重要情緒經驗的基石,更是孩子未來能否真實獨立自主探索外在世界的膽識開端,考驗著其獨立、離家等重要的社會人際適應與情緒能力。





*******************************************************************************

認識寶寶的五大癖好

From媽咪寶貝雜誌 更新日期:2007-04-09 記者:採訪撰文╱實習生張嘉芳 修訂╱施娟娟 採訪諮詢╱慈濟大學兒童)

認識寶寶的五大癖好 吸拇指、往嘴裡塞東西、要人抱、戀物、堅持固定的行為模式

  不少寶寶有重複及固定性的行為舉動,包括有事沒事吸吮大拇指、將東西往嘴裡塞、總是喜歡父母親抱著、出門時一定要有心愛的玩偶陪伴等等,這些行為在在讓爸媽們感到好奇甚至產生困擾,有鑒於此,我們整理出寶寶最常見的五大癖好,幫助爸媽們了解這些癖好的原因何在以及解決的方法!

癖好1:喜歡吸吮大拇指
  寶寶在子宮內就已經有吸吮的動作,出生之後,0到1歲的寶寶會經歷口腔期,在這個階段中,吸吮的動作能使他得到滿足與快樂,這幾乎是每個寶寶都會經歷的過程。當寶寶接觸到新環境或是受到驚嚇、肚子餓、身體不舒服、尿布濕等等,因而產生不安、焦慮和緊張時,寶寶就會尋求能夠安慰他們的方式─吸吮大拇指。
  此外,當爸媽因為工作過忙等原因忽略寶寶的需求,造成親子之間的互動不足,使寶寶時常感受不到爸媽的關愛;或是爸媽給予寶寶的環境刺激不夠多,也同樣會使得寶寶感到無聊,都會使他吸吮大拇指來排解無聊。
  只要不是吸吮動作太不雅觀;吸吮的動作導致牙齒外觀產生不正常的歪斜、咬合不正;手指頭吸吮到長繭、變形;或是寶寶因吸吮到看不見的病菌而感染病菌之外,爸媽不妨讓寶寶享受一下吸吮的快樂唷!

對策:
  1.以其他物品取代大拇指:若是寶寶吸吮大拇指已經帶來指頭以及牙齒不正常的影響,可藉助其他可供吸吮的玩具幫助寶寶不再吸吮大拇指,例如安撫奶嘴、奶瓶、磨牙餅乾等等。
  2.找出寶寶焦慮的原因:在寶寶焦慮不安時,父母應該要找出原因,這些因素有可能是寶寶身體不舒服、害怕陌生的環境等等,再找出原因後再適度地安撫寶寶,或是解決寶寶的需求,讓寶寶感覺舒適、安心,就能夠減少吸吮的情況。
  3.提供豐富的環境:多元且豐富的環境,例如床邊有寶寶喜歡的多種玩偶讓寶寶玩,或是天花板上懸吊許多高低不一、色彩繽紛的吊飾,以刺激寶寶的視覺發展等等,這些色彩繽紛、有趣的環境能夠給予寶寶許多刺激,讓寶寶對於環境感到好奇、好玩。
  4.有良好的親子互動:當爸媽和寶寶互動良好,即使爸媽不在寶寶身邊,寶寶仍可感到安心。要達到這樣的關係,必須要多些親子互動,包括親子共讀、手指謠(這指的是以一般琅琅上口的童謠,再配合手與手指動作的遊戲)、和寶寶說話、唱歌,並且多陪伴寶寶等等,讓寶寶感到愉悅安穩,自然就會減少吸吮的行為。

癖好2:喜歡將東西往嘴裡塞
  喜歡吸吮的寶寶,為了滿足口腔期的慾望,當他的手能夠靈活運用之後,他會想嚐嚐身邊接觸到的物品的滋味,並開始透過各種感官的接觸來滿足其需求,這使得他對於週遭的環境、物品、玩具產生無比的好奇心,尤其是到了寶寶的牙齒生長期,更會想要找東西來咬。
  於是,寶寶看見地上有東西就撿起來吃、或將掉在地上的布偶娃娃往嘴裡放、啃咬黑色電線、玩弄媽媽的衣服等許多被大人視為惡作劇的行為便產生了。

對策:
  1.給他乾淨衛生的玩具:給寶寶乾淨的玩具或是磨牙器、固齒器讓寶寶吸咬,但是必須定期消毒,而給寶寶看的書籍、玩的玩具,也必須耐咬,例如塑膠材質的書籍封面。
  2.提供衛生安全的活動環境:寶寶對周遭的事物會有強烈的好奇心,所以他會這個摸摸、那個摸摸、或是把東西拿起來吃一吃、舔一舔,這對寶寶來說充滿樂趣。因此,爸媽必須要提供寶寶一個安全、衛生的環境,例如移除危險物品以避免寶寶碰觸;電燈、電器的開關、插頭、電線等常在寶寶視野可及之處,很容易引起寶寶注意,也要做好相關的防範措施以避免他去碰觸;而家俱、地板以及任何寶寶可能接觸的物品都應定時清潔,才能避免寶寶感染到病菌。
  3.轉移寶寶注意力:寶寶對週遭事物充滿好奇,爸媽可以陪寶寶一起探索週遭的一切事物,讓寶寶多用觸覺、聽覺、視覺等等不同感官去探索,激發更多種玩法,而不只是用嘴巴去嘗試。

癖好3:戀物
  寶寶喜歡舒服的感覺,因此會常常撫摸柔軟的東西,或是讓寶寶感到愉悅的物品,而寶寶也會特別喜歡這些物品。但爸媽們很可能並不知道這些物品對寶寶的意義。父母親也可能在不經意中給了寶寶許多安撫情緒的東西,例如隨手可得的小被子、柔軟的毛巾、枕頭、絨毛娃娃等等,這些安撫寶寶情緒的物品可以帶給寶寶安全感,使得寶寶在不知不覺中變得依賴這些物品。
  另一方面,在親子關係變得太過緊張時,引起寶寶的情緒不安,也可能導致寶寶尋求一些東西來安撫自己的情緒。寶寶戀物的行為如果不太嚴重,就不需要太過擔心,父母可以循序漸進引導寶寶,多數的寶寶不會有後遺症,在長大後與外界接觸、並適應生活之後,寶寶就會慢慢感到安心,而邁向獨立之路。
  但是,寶寶戀物情形如果到了幼稚園時仍然戒不掉,甚至影響到寶寶的社交行為,那就比較嚴重了。

對策:
  1.尊重孩子的戀物行為:無論寶寶因為何種理由養成戀物行為,戀物行為可讓寶寶產生安全感,若是爸媽強制改正,會使寶寶更加的慌張不安,更難戒除他的戀物行為。
  2.訂定戒掉癖好的規則:慢慢引導寶寶戒掉戀物的癖好,並訂定規則,例如父母親想要寶寶戒掉奶嘴的習慣,可以從每天都吸奶嘴,到後來慢慢減少吸吮奶嘴的時間,等寶寶適應一段時間之後,再改成三餐後及睡前才能吸吮奶嘴,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寶寶慢慢戒掉癖好。
  3.以正面態度幫助寶寶:爸媽應以正面態度來幫助寶寶戒掉戀物的癖好,例如寶寶有愛吃奶嘴的習慣,爸媽可以告訴寶寶「你已經長大了,是大姐姐了,大姐姐不需要奶嘴了喔!」而寶寶慢慢也會調適自己,戒掉戀物的習慣。
  4.有良好的親子互動:每個寶寶的氣質不同,爸媽應視寶寶的氣質尋找最符合寶寶的互動方式,並且多和寶寶互動,而寶寶則會經由親子互動得知父母親是愛他的,並產生安全感,對於物品的依賴度也會比較少。

癖好4:非做不可的固定動作、姿勢或行為
  特定的動作和姿勢,是寶寶做某件事之前的一個儀式,經過這個特殊的儀式,寶寶就會覺得很安全。在寶寶成長過程中,或許會出現許多的固定姿勢或動作,而最常發生的就是喝奶姿勢以及如廁行為。
  喝奶時,寶寶可能會希望一定要在媽媽身上喝、固定姿勢哺餵、要感到舒適、甚至要求氣氛等等。如果換了他人來餵或是改變了環境,寶寶會因為感覺和以前不同而產生不安。在如廁行為方面,父母引導寶寶上廁所時,從前習慣包尿布的寶寶,會對改換成脫掉尿布在馬桶上解便這個行為產生排斥的心態,因此他會堅持一定要包著尿布才願意解便,或寶寶已經解便在褲子裡感到不舒服才告訴爸媽。
  其原因是寶寶還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同時語言能力也尚未發展完全。有些寶寶可能還有一些固定行為,例如偏食、左撇子等等,爸媽要知道的是:寶寶喜歡在環境中找到他自己熟悉的感覺,這使得他產生固定的動作和習慣,因此爸媽們不必太過擔心。若是爸媽想要改正寶寶這些習慣,也需要慢慢地進行喔!

對策:
  1.步驟簡略:在訓練的過程中,引導的步驟不要弄得很複雜,例如父母可能想先用玩具引誘孩子玩,再進一步引導孩子上廁所,進廁所後又叫孩子認真上廁所不要玩玩具,但孩子一方面想玩玩具也不想上廁所,結果爸媽又急著要孩子趕快上廁所,這樣的引導步驟過於繁瑣會使得父母及孩子都很累。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說明清楚現在要做什麼,想出讓父母及孩子都簡單易懂的步驟,在固定時間做固定的行為,抓住規律之後可以減輕寶寶的不安及焦慮,以避免寶寶產生其他特定的姿勢和行為來尋求安全感。
  2.訂出規則並加以堅持:寶寶有時候會想要逾矩,測試爸媽的界限,若標準定得不一,且爸媽不夠堅持,寶寶就會不知道如何和爸媽互動。例如父母今天要寶寶一定要吃青菜,寶寶就開始大哭想試試他不吃青菜父母會怎麼樣,如果爸媽今天心情好允許寶寶不吃青菜,但隔天心情不好就生氣罵寶寶,要求他一定要吃青菜,這樣一來,會讓寶寶對於是否吃青菜這行為不知所措,也不清楚爸媽的要求到底是什麼。訂出規則、堅持原則、並耐心對待寶寶,不要因為寶寶的舉動不宜而對寶寶發脾氣,才不會對寶寶造成不好的影響。
  3.與其他父母討論:新手爸媽可以和別的爸媽分享育兒經,彼此討論、分享、交流各種經驗與想法,藉以重新教育自己的寶寶。
  4.利用繪本教導寶寶:爸媽可利用繪本找出想改正寶寶習慣的主題,和寶寶一起分享討論,寶寶會經由故事中學習,慢慢改正自己的習慣。
  5.用正向的態度看待:爸媽不要給予寶寶負向的行為觀念,否則會給予寶寶不安的情緒以及負向的想法。爸媽應多給寶寶鼓勵,讓寶寶有進步成長的動力。例如當寶寶控制不住解便在褲子裡,父母不要急著罵寶寶,而應該告訴他:「你現在知道要解便之前的感覺了嗎?下次再有這種感覺出現時,記得要趕快告訴媽媽,才不會再讓自己不舒服喔!」當寶寶做出正確的行為時,就可以稱讚寶寶:「你很棒哦!你已經學會了在馬桶裡便便了呢!」

癖好5:總是要人抱
  抱抱永遠不嫌少!寶寶讓爸媽抱著時可以聞到爸媽身上的香味,感受到爸媽的愛,從抱抱中,寶寶和父母之間流動著愛意。
  1到2歲的寶寶已經開始會走路,那時候對於週遭環境的好奇加上寶寶自身對走、跑、跳的感覺非常強烈,例如開始喜歡到處走走,到沙堆上跳跳、更喜歡跑來跑去給別人追等等,寶寶很享受自己可以獨立走路的階段,感覺很自由、有趣,所以當寶寶開始跑、跳時,他不喜歡爸媽一直抱著他。除非寶寶有累了、走不動等生理上的需求才會要爸媽抱他,爸媽則可視情況抱起寶寶。
  到了2、3歲,寶寶習慣了走路的感覺,走累了就不想要走了,開始想要爸媽抱他,這時候爸媽則應該訓練寶寶獨立走路的習慣。如果是父母每次寶寶哭就抱他,或是怕寶寶跌倒而不讓寶寶走路,就有可能會讓寶寶習慣讓爸媽抱他。
  另外,和父母依附關係不良的寶寶,一旦離開爸媽身邊,便會感到不安與焦慮。因此,一方面很想往外探索,但是一方面又不敢離開爸媽的身邊,便常吵著要爸媽抱他,以尋求安全感。
  何謂依附關係? 這是發展心理學家Ainsworth的理論。依附關係是由照顧者和孩子共同互動產生的,依附關係良好的寶寶,與母親在一起時,把母親當做「安全堡壘」,敢主動地去探索陌生環境;當母親離開時有哀傷的表情,但當母親回來時則露出欣喜,並尋求與母親身體上的接觸。 若是寶寶與照顧者的依附關係不良,與照顧者的關係可能會有以下兩種類型:
  1.「焦慮/抗拒型」:這類孩子常留在母親身邊,很少去探索環境;當母親離開時則有非常苦惱的反應,當母親回來時卻出現矛盾情緒,他雖然對母親很生氣,但仍想要試著接近母親,不過若母親試著與他有身體接觸,他則加以反抗。
  2.「焦慮/逃避型」:當母親離開時,孩子只有少許不悅,母親回來後,他則掉頭不理睬,逃避與母親的接觸。

對策:
  1.找出寶寶要人抱的原因:這些原因可能是寶寶累了、餓了、或是不想走了,因此爸媽帶寶寶外出時也應注意是不是到了寶寶平常休息的時間,若寶寶真的需要休息,則可視情況抱抱寶寶或是休息一下。若寶寶感到腳酸,則應注意寶寶鞋子的舒適度,挑選適合寶寶的鞋子才能減輕寶寶的負擔。
  2.建立良好的親子互動:爸媽可以告訴寶寶:「你可以再多走幾步,再過十分鐘我再抱你唷!」利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寶寶自己走路。走了一段路之後也可給予寶寶獎勵,讓寶寶用正向的態度去面對走路這件事情。父母若怕寶寶太累,也可以改用手牽著寶寶的方式,或是休息一下再繼續走,父母的支持鼓勵是安撫寶寶最有效的方式。
  3.保持良好依附關係:寶寶若是和爸媽們依附關係不良,就必須思考和爸媽之間的關係是否出了問題,爸媽應該給予寶寶安心的感覺,讓寶寶充滿安全感,才能再去面對外在的世界。

結語
  跨文化研究發現,不管在哪個文化,這個年紀的寶寶幾乎都會有這些癖好,而寶寶會有這樣的習慣也是自然產生的,爸媽不必太過憂慮和緊張。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爸媽可以和寶寶一起共同學習,把這些癖好當作是寶寶成長過程中自然的歷程,並接受它們,同時多加強一些親職的技巧來幫助寶寶加以戒除。假以時日,在爸媽們有原則、並加以堅持且有耐心的陪伴與教導下,寶寶的癖好應會慢慢減少而終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