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瓜蔬菜米(麥)糊〔六個月以上〕
材料:地瓜、任何一種葉菜類、米(麥)粉
做法:地瓜切薄片或切塊蒸熟搗成泥狀,任何一種葉菜類取葉片部份做成菜泥,米(麥)粉加水調成糊之後,加入地瓜泥和菜泥攪拌均勻餵食。
2.香蕉米(麥)糊/香蕉牛奶米(麥)糊〔六個月以上〕
材料:香蕉、配方奶或母奶、米(麥)粉
做法:香蕉壓成泥狀,米(麥)粉加水調成糊之後,加入香蕉泥攪拌均勻餵食;也可以用配方奶或母奶調米(麥)糊,同樣加入香蕉泥之後拌勻餵食。
3.馬鈴薯肉泥米(麥)糊〔八個月以上〕
材料:馬鈴蘿、雞豬或牛肉、米(麥)粉
做法:馬鈴薯切薄片或切塊蒸熟搗成泥狀,並且用上述方法製作肉泥,米(麥)粉加水調成糊之後,加入馬鈴薯泥和肉泥攪拌均勻餵食。
4.雞(豬、牛)肉蔬菜粥〔八個月以上〕
材料:雞肉(豬肉或牛肉)、任何一種葉菜類、米
做法:生米或白飯加水煮成粥,也可以用蔬菜高湯來代替水,煮好之後加入肉泥和菜泥拌勻,再稍微加熱一下,等肉泥煮熟就可以了。
5.洋蔥雞(豬、牛)肉粥〔八個月以上〕
材料:洋蔥、雞肉(豬肉或牛肉)、米
做法:生米或白飯加水煮成粥,也可以用蔬菜高湯來代替水,煮好之後加入切碎的洋蔥和肉泥,再稍微加熱一下,等洋蔥末煮軟、肉泥煮熟就可以了。
6.寶寶肉鬆拌粥〔十個月以上〕
材料:寶寶肉鬆、米
做法:生米或白飯加水煮成粥,也可以用蔬菜高湯來代替水,煮好之後拌寶寶肉鬆(或是市售較細的肉鬆)就可以了。
7.蔬菜泥(肉泥)拌飯〔八個月以上〕
材料:任何一種葉菜類、雞肉(豬肉或牛肉)、米
做法:菜泥和肉泥先行加熱(肉泥用水煮比較不油,大一點的寶寶可以用油煎),再拌進白飯裡即可餵食。
8.肉湯(義大利蕃茄醬、咖哩醬)拌飯(拌麵)〔十個月以上〕
材料:肉湯(義大利蕃茄醬或咖哩醬)、米(或麵)
做法:家裡大人吃的紅燒肉湯,加點開水稀釋即可拌飯;義大利蕃茄醬可用市售罐頭肉醬,拌炒洋蔥和蕃茄糊(或蕃茄丁),如果覺得太酸可以加糖調味,再拌飯或麵餵食即可;用甜味咖哩塊加進包裝說明兩倍的滾水,製作適合寶寶的咖哩醬,可以用來拌飯或拌麵
9.蛋黃蔬菜泥拌飯〔六個月以上〕
材料:蛋黃、任何一種葉菜類、米
做法:雞蛋煮熟之後取出蛋黃壓成泥狀,蔬菜泥加熱,將蛋黃泥和蔬菜泥拌入白飯裡即可餵食。
10.炒飯〔十個月以上〕
材料:飯、2到3種寶寶吃過的蔬菜、雞肉(豬肉或牛肉)
做法:用隔夜的冷飯(用現煮白飯也可以,只是不容易炒散),加入二至三種寶寶吃過的蔬菜和肉,小寶寶用菜泥和肉泥,大寶寶用切碎的菜和碎肉,或者是切成小塊的胡蘿蔔、青豆、洋蔥都可以,炒好之後稍微調味,也可以加入蕃茄醬,或是加蛋一起炒變成蛋炒飯。
11.簡單湯麵〔八個月以上〕
材料:麵條、任何一種蔬菜、蛋、高湯塊或雞粉
做法:用水煮滾之後打蛋(馬上把火關小,好讓蛋包成形),加入麵條煮軟,稍微調味以後加入青菜即可。媽咪可以用簡單湯麵打發一餐,同時撈起麵條、蛋黃和青菜即可與寶寶共享(還沒長牙的寶寶可用菜泥取代青菜)。
12.蕃茄義大利麵〔十個月以上〕
材料:義大利蕃茄醬、通心粉(或義大利麵條)
做法:義大利麵條或通心粉(有貝殼、蝴蝶、螺旋、管狀等各種形狀)用滾水加鹽巴煮軟(大約煮八至十分鐘),義大利蕃茄醬可用市售罐頭肉醬,拌炒洋蔥和蕃茄糊(或蕃茄丁),如果覺得太酸可以加糖調味,煮好以後拌在一起(或是拌炒一下)即可餵食。大一點的寶寶可以炒絞肉增添風味。
13.拌麵〔八個月以上〕
材料:麵條、任何一種蔬菜
做法:用滾水將麵條煮軟,撈起之後把水瀝乾,拌入醬油膏之後,再加上燙熟的青菜或菜泥就好了。
14.麵線〔六個月以上〕
材料:無鹽麵線
做法:麵線用滾水燙熟之後剪成小段,可加入蔬菜高湯拌勻餵食,八至十個月以上可適量加少量的鹽巴或醬油(醬油膏),也可以拌入菜泥或肉泥一起餵食。
【附註】
※柑橘類水果容易導致過敏,最好在十個月以後再餵食。
※蛋白容易導致過敏,最好在十個月以後再餵食蛋白或全蛋,蛋黃則是六個月以上即可餵食。
※四~六個月可先餵食米糊、粥、麵線和飯類,等到八~十個月再開始餵食麥糊和麵類。
※在一歲以前,果汁一定要加開水一比一稀釋之後再餵食,避免寶寶過早倚賴甜味,也可以減少腸胃的負擔。
※我在製作果汁的時候,一歲以前都是用熱水燙過消毒的磨泥器和紗布手帕,一歲過後才使用一般的電動榨汁機和果汁機。
※ 腸胃功能比較差的寶寶,在熬粥的時候可以改用白飯加水來煮,因為生米煮粥易生胃糜,增加腸胃負擔。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lisa_liu0626/article?mid=229&prev=453&next=228&l=f&fid=17
********************************************************************************
寶寶基礎食物~白米粥
作者: 安娜‧雅各 |
遠流出版 – 2012年5月29日週二
穀物粥
稀飯是亞洲很常見的嬰兒食物,也的確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基礎食物。要強化這道簡單的食物,你可替換不同的穀物。試試燕麥、龍爪稷
(ragi)、嬰兒麥粉、杜蘭麥粉(semolina),還有庫司庫司(couscous)來取代米看看。也可以改變蔬菜種類,變化蛋白質的選擇。嘗試豆子、扁豆、魚和雞肉。
一些實用的建議
1.
剛開始吃固體食物的寶寶,先用攪拌器或食物調理機將未煮的穀物打碎。這將煮出柔滑的粥,並且能減少熬煮的時間。
2.
九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逐漸省略將穀物磨得那麼碎,這樣子寶寶可以體驗不同的口感。寶寶十二個月大以後較不需要打碎,他已經準備好吃較粗口感的食物了。
3.
變化熬煮的時間也可以調整穀物粥的口感,以配合寶寶的發育進展。
4.
如果使用電鍋煮粥,要遵循使用說明上關於水的份量和熬煮的時間。
5.
穀物粥最好是新鮮時食用。多餘的粥最多只能在冰箱中儲存一、兩天。
白米粥
份量:3杯
白米 1/2杯(100g)
自製高湯(見76-78頁)或水 4杯(1000ml)
1.
洗米後瀝乾。
2.
將高湯或是水煮開。加入米,關小火滾30分鐘,要經常攪拌,以免燒焦 或是黏鍋底。等到粥變得柔軟而且滑順時,就可以了。
3.
將粥放至溫熱時即可餵食。
Tips*在煮粥之前先將米磨碎,可以減少熬煮的時間,同時粥也會更滑順。
*使用自製高湯煮粥會讓粥變得更美味。
*糙米的纖維和維生素B群比白米多,可以使用糙米煮糙米粥。
營養分析
每1/4杯含有:
熱量 31kcals
蛋白質 1g
碳水化合物 6g
脂肪 0g
飽和脂肪 0g
膽固醇 0mg
膳食纖維 0.3g
鈉 2mg
鈣 4mg
鐵 0.1mg
文章出處:《first
foods寶寶最初的營養計劃》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5184&prev=15185&next=15183&l=f&fid=28
***********************************************************************
副食品自己動手做!地瓜蘋果米糊
作者: 高載煥 | 台灣廣廈
– 2012年5月29日週二
地瓜蘋果米糊
材料
浸泡過的米10g(2/3大匙),地瓜10g(2/3大匙),蘋果10g(1大匙),水120ml
料理步驟
1.在浸泡過的米中加入1∼2大匙左右的水,然後使用攪拌機攪拌成糊。
2.將地瓜煮熟或蒸熟,然後去皮、搗碎。
3.將蘋果去皮後放入攪拌機裡搗碎。
4.在鍋裡加入攪碎的米和水,用大火熬煮,待沸騰後再調成小火,用飯勺輕輕地攪拌,煮至米粒都脹裂即可。
5.最後將搗碎的蘋果和地瓜放入再熬煮1分鐘左右。
文章出處:《小兒科醫師教你養出健康寶寶》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5183&prev=15184&next=15127&l=f&fid=28
********************************************************************
配合寶寶的飲食節奏‧成長OK
文╱李藹芬;
採訪諮詢╱耕莘醫院新店總院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文萬欣
| |||||||||||||||
剛出生的寶寶,所有的營養都必須從母奶或嬰兒配方奶攝取,慢慢地,身體需要更多的養分,同時,隨著腸胃道的成熟,四至六個月起,可以開始逐步添加副食品,然後,再漸進式地吃成人食物。雖然有其一定的進程可循,然而,寶寶也有個人的飲食節奏,需要媽媽的配合。
從寶寶一出生起,父母無不希望寶寶可以大口喝奶,喝得壯壯的;到了吃副食品時,能夠餵什麼,吃什麼,該有的養分一點也不少。相信把寶寶養得壯壯的,是不少父母的心願。
孩子進食模樣百百種
關於寶寶的飲食,是許多家長關心的問題。有的孩子吃得比較少,父母親會憂心養分不足;有的孩子吃不少,但體重卻沒什麼變化,父母親則會煩惱寶寶的胃腸不吸收營養;有的孩子隔不了多久就要增加奶量,有的孩子卻是怎麼餵,總會剩下一些奶,始終無法再往上增加。 到了該吃副食品的時候,有的孩子滿四個月大,就可以「餵什麼吃什麼」;有的孩子則是已經七、八個月大,還不習慣吃副食品,只得繼續以奶類為主食。有的孩子吃東西如秋風掃落葉,有的孩子則是餵了好久,原本的一小碗稀飯卻似乎未曾減少過……說起來,孩子喝奶或吃副食品的樣子還真是百百種,如果父母能花點時間了解孩子的飲食節奏,或許能更有效率的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出生一週內‧體重減輕7~8%
剛出生的寶寶,食量真的不大,幾乎可用「一顆彈珠」來形容胃的大小,可是父母愛子心切,已開始擔心「寶寶吃得太少怎麼辦?」甚至出現常見的「生理性脫水」,即寶寶出生後的體重比出生時還低,也擔心寶寶是不是吃太少。耕莘醫院新店總院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文萬欣表示,「寶寶出生後的一週內,體重比出生體重還輕是常見的現象,即所謂生理性脫水,一般減少的程度約為出生體重的7~8%,在此範圍內父母不用太擔心,如果減輕的體重超過出生時體重的10%,就表示寶寶真的吃得不夠,要仔細檢視家長餵奶、寶寶喝奶是否有問題。」 通常出生一週後,寶寶的喝奶狀況會進入穩定狀態,體重會回復到出生時的體重。文萬欣醫師說,「可從寶寶的體重變化,及寶寶的小便狀況來估計喝奶量是否足夠。」
寶寶喝得夠不夠?
很多父母不知道寶寶是否有足夠的喝奶量?文萬欣醫師提供兩個方法估計: 1. 以一天的總量計算 以寶寶的體重計算每天應有的總奶量,計算方式為「1公斤×100~200 c.c.」,若以4公斤重的寶寶為例,每天若能喝上400~800c.c.的總量,父母就不用太操心了。 ‧有些睡眠週期還不穩定的寶寶,常常沒在計劃時間內醒來喝奶,如果寶寶的體重增加在正常範圍之內,則父母無需急著喚醒寶寶,只要他餓了,自然就會醒來喝奶,只要每天的總奶量能達到最低標準(以「1公斤 × 100c.c.」)即可,家長不用過度擔心。但若是體重增加不理想的寶寶,則要盡量按照預定的餵奶時間來餵食。 ‧對於容易溢奶的寶寶而言,「少量多餐」的餵食方式較適合,因為這樣一次餵食的奶量不會太多,比較不容易溢奶。不用太計較「每次只喝這麼一點點」,只要餵食多次,一日總奶量還是可以達到目前體重需要的標準奶量。 2. 看換尿布的次數 對於親餵母乳的寶寶來說,無法得知實際的喝奶量。不過,因母奶中的水分占了86?87%,寶寶喝的奶多,水分攝取量自然就多,家長可以從寶寶的小便量,也就是從換尿布的次數來觀察。文萬欣醫師說,「每天至少換上五、六次的尿布,且每次換下來的尿布感覺很大包的話,表示進食的奶量是足夠的。」
每四小時餵一次‧仍要看寶寶的習性
對喝母乳的寶寶而言,因母乳好消化、易吸收的特性,寶寶往往兩三個小時就要喝奶,而親餵的媽媽因為不用花時間清潔消毒奶瓶奶嘴,比較容易隨時配合寶寶的需求;然而,對喝配方奶的寶寶來說,不少媽媽會遵照「每四小時餵一次」的頻率餵食寶寶,只是每個人的習性並不一樣,有的寶寶會提早餓了,有的寶寶則可能睡太久。文萬欣醫師提醒,「四個小時餵一次奶,是過去所累積的經驗法則,算是一個通則,但只要每天的總量足夠,餵幾次奶並無規定」,媽媽不妨順著寶寶的身心需求,餓了就餵奶吧,或者,針對寶寶的喝奶情形,建立屬於自己的喝奶頻率。她建議,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嬰兒配方奶則是在母親無法餵奶時,做為母奶的替代品或補充品。 份量逐步增加‧每次約10c.c. 一般說來,嬰兒配方奶的泡奶量多從30c.c.起跳,隨著出生週數的增加,寶寶的喝奶量也會逐步增加,但父母又該如何拿捏增加的分量,才不會浪費呢?文萬欣醫師說,「當寶寶固定能把目前的量喝完時,就可以每次約10c.c.的幅度增加奶量」,不過,她提醒,由於每家配方奶業者對「一湯匙奶粉沖泡的水量」規定不同,有的廠牌一匙奶粉是泡30c.c.的水量,有的則是60c.c.,父母必須閱讀奶粉罐上標示,依照指示來沖泡,才能讓寶寶喝到濃度正確的奶水。如果奶水的濃度不對,不只寶寶攝取到的營養、水分不對,也會出現電解質不平衡的問題。
添加副食品‧約4~6個月大時
當寶寶愈來愈大,需要的營養種類與熱量也會愈來愈多,而必須從副食品攝取其他養分,以補充奶類的不足之處。文萬欣醫師說,「當寶寶滿四個月起,若攝取的奶量沒什麼增加,體重增加的幅度也不理想,可考慮開始添加副食品」。但她也提醒,「如果寶寶已有過敏症狀,或是家人如父母親、兄姊等有過敏體質,則要延後添加副食品的時間」,文萬欣醫師解釋,「寶寶年紀愈小,腸道對食物過敏原的保護力愈弱,愈容易對食物產生過敏,因此,對於已出現過敏症狀,或是擔心有過敏體質的寶寶,到六個月大時再添加副食品較適合」。 她補充,寶寶在五、六個月大時,可能出現所謂的「厭奶期」,「透過添加副食品,以吸引寶寶的進食興趣,並可為日後的飲食習慣鋪路」。
避免過敏‧以不易過敏食物為主
為了避免寶寶對食物過敏,文萬欣醫師提醒,「初期添加的副食品應以不易過敏的稀飯、嬰兒用米粉、嬰兒用麥粉為主,可在稀飯中逐步添加碎肉、其他蔬菜類,水果類則最好選用蘋果、梨子」,至於蛋白、海鮮類、花生核果類、柑橘類水果、巧克力等易引起過敏的食物,最好等一歲以後再食用。
一次只添加一種副食品‧每種相隔一星期
文萬欣醫師表示,添加副食品以少量食用、一次只試一種、每種食物至少相隔一星期的餵食原則,觀察約兩三天的時間,看寶寶的身上是否會有疹子?或拉肚子及糞便出現血絲的狀況,如果有的話,可暫停食用該種食物,等過幾個月再試,而不是「就此不吃」。 此外,要注意副食品的質地,應從液體開始,再逐步進階到泥狀、糊狀及固體食物。文萬欣醫師指出,以米、麥粉為例,剛開始的時候可以少量米粉、麥粉加在配方奶中,以奶瓶餵食。之後米粉麥粉量多時,奶的濃度增加,寶寶用奶瓶吸食並不容易,她建議,媽媽不妨試著直接調成米糊,用湯匙餵食,這不只增加寶寶的營養,也讓其開始練習咀嚼與吞嚥能力,以避免過度依賴奶瓶,有助於培養寶寶吞嚥固體食物及用湯匙進食的習慣。 吸吮、吞嚥能力的學習有個體差異 根據衛生署不久前發布的國民營養調查顯示,「逾八成嬰兒以奶瓶吸食米(麥)糊,而非以湯匙吃,延遲寶寶訓練咀嚼、吞嚥能力」。 有的孩子似乎自然而然就會吸奶、吞嚥固體食物,但大多數的孩子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練習,才能逐漸適應不同的進食方式。習慣直接吸吮母親乳汁的寶寶,可能因為不習慣吸奶瓶,讓媽媽想幫寶寶斷母奶卻斷不了;而習慣用奶瓶進食的寶寶,若家長沒有逐步讓寶寶練習適應用湯匙進食的方式,則會延遲寶寶轉換到以固體食物為主食的時間。文萬欣醫師提醒,在適當的時機(一般是六個月大)開始訓練孩子用湯匙進食,以及吞嚥半固體、固體食物的能力,不僅有助於營養攝取,對寶寶的口腔、臉部肌肉的發育,及說話能力都有幫助。家長應掌握餵食副食品的黃金時機,讓寶寶及早開始練習吞嚥半固體、固體食物。
寶寶的體重跟自己比
「為何別人家的寶寶胖嘟嘟,自己家的寶寶瘦巴巴」,相信不少媽媽會有這種想法,文萬欣醫師表示,「寶寶的身高體重跟自己比即可,只要落在第3~第97百分位的生長曲線之內就算正常」。2009年5月,國民健康局宣布修正使用10年的本土兒童生長曲線標準,改採世界衛生組織(WHO)以跨國方式研究的新標準,此標準是WHO於2006年在美國、印度等五個不同種族國家,以一群母親不抽菸、幼兒六個月前全母乳哺育,之後添加副食品但餵母乳至兩歲的幼兒為研究對象所擬定,是一份適用於全球兒童的生長曲線標準。其中以體重下修改變最大,希望導正家長誤以為配方奶餵出來的「胖」小孩才正常的觀念。 配合發展進程‧擴大飲食經驗 文萬欣醫師指出,寶寶吃副食品的意義不只在於增加營養,還有配合其能力發展進程,在寶寶最有興趣做這些動作的時候,搭配給予適宜的食物,引起他對不同食物產生興趣,增加飲食經驗,就不易對新的食物或奶瓶以外的餐具產生排斥,有助一至兩歲後銜接與成人相同的飲食方式。
寶寶能力進程與副食品給予搭配建議
寶寶吃副食品Q&A
1. 寶寶可以喝果汁嗎? 文萬欣醫師表示,不少媽媽在製作副食品時,少不了果汁,但她提醒,果汁糖分高,如果寶寶有腹瀉、稀便的狀況,表示對糖分吸收不佳,需要酌量稀釋。至於每日攝取量也有限制,避免因攝取過多糖分、水分而排擠奶量,或是讓寶寶養成嗜吃甜食的習慣也不好。一般一歲以內每日果汁量不超過120c.c.,一歲以上者,則以240c.c.為限。 2. 以大骨頭湯煮稀飯,會不會太油? 熬大骨頭湯時,免不了擔心過油的問題,但脂肪可提供較高的熱量,且也有些必需脂肪酸是人體無法合成而一定得從食物中攝取的。文萬欣醫師建議,大骨頭湯裡的油脂不用全部撈掉,如果寶寶的體重已經超重,就把浮在湯上的油花多撈起一些;若是寶寶的體重還有增加的空間,不妨適度留下一點,增加熱量的攝取。但也要觀察寶寶的糞便,如果出現油油的「脂肪便」,表示寶寶的腸胃對脂肪吸收不佳,要減少食物中的油脂。 3. 一定要額外補充營養品嗎? 文萬欣醫師說,不少媽媽對「究竟要不要另外補充營養補充品,如鈣片、鐵劑、乳鐵蛋白、益生菌等」感到困惑,她表示,若寶寶喝的奶量有達到標準,且家長準備的副食品也包括各種營養的食物,則寶寶可以從自然食材中吸收到所需的熱量、維他命、礦物質,並不需要額外補充。完全以母乳餵食的寶寶,雖然到六、七月大時,可能有鐵質不足的憂慮,但是只要在給予副食品時,多補充含鐵質的食物,如:深色蔬菜、豬肝或紅肉,這樣寶寶就能從副食品中攝取到足夠的營養了。
文萬欣醫師
現任/耕莘醫院新店總院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臺大小兒部兼任主治醫師‧輔仁大學醫學系兼任講師 學歷/台大醫學系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
~原文刊載於《媽媽寶寶雜誌》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5127&prev=15183&next=15017&l=f&fid=28
************************************************************************
寶寶副食品營養秘笈
媽咪寶貝 6月號 NO.144
採訪撰文/陳安琪 諮詢/臺北醫學大學署立雙和醫院小兒部小兒胃腸科主任方旭彬 在電視廣告中,長輩和爸爸媽媽為了要讓寶寶吃不同的副食品而爭論不休,的確,當孩子到了添加副食品的階段,家人親友的熱心分享有時也和書上的建議有段差距,眾說紛紜的說法總讓人感覺無所適從。究竟什麼時候該讓寶寶開始吃副食品?應該以什麼食物作為副食品的入門開端呢?我們請到了專家,將副食品的重點一次傳授給你! 我有疑問!副食品給予Q&A 在了解小朋友可以吃哪些食物前,首先,我們先來釐清幾項和給予副食品有關的常見疑惑,快來確認還有多少觀念是你還不了解的吧! Q1:小朋友幾個月大時,表示添加副食品的時機已經成熟? 添加副食品最佳時機 小朋友4至6個月大時,體重已達到出生體重的兩倍(約6~7公斤),這個階段寶寶1天總奶量約1000c.c.,已經無法持續向上增加,而寶寶的腸胃道、胰臟、腎臟功能已漸趨成熟,因此,為了供給寶寶充足的營養和熱量,不再單以奶類為唯一食物的副食品時期,就要正式展開了! 署立雙和醫院小兒部小兒胃腸科主任方旭彬說明:「4~6個月是給予寶寶副食品的最佳時機,但不可早於4個月,因為寶寶的消化功能尚未成熟,容易出現不適應的現象。」另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哺餵純母乳的寶寶應在6個月以上再吃副食品,但是倘若寶寶的生長發育曲線大幅落後同齡者,倒也不一定要堅持6個月的界線,只要寶寶願意吃,且吃下肚後沒有不適反應顯現,副食品的給予時機可以稍做彈性的調整。 4~6個月,寶寶厭奶期 4~6個月恰巧常是寶寶的厭奶期──此時頸部肌肉張力足夠,已能自行抬頭環顧周遭景色,所以不再只專注於吃飯和睡覺上,變得調皮好動、好奇心十足,對喝奶反而變得興趣缺缺。雖然並非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厭奶期,但這段時期卻也正好成為替寶寶添加副食品最佳時機,厭奶期如果副食品添加得宜,通常不會影響到寶寶的生長發育。等到寶寶1歲多至2歲左右,會經歷第二次的厭食期,這次的心理性厭食常起因於爸媽不斷逼迫孩子進食,對孩子而言,吃東西成了一件苦差事。建議當孩子經歷第二段厭食期,照顧者應避免讓孩子一肚子餓就馬上喝奶,應該先吃點固體食物,如果之後還有飢餓感,再酌量讓寶寶喝一點奶,矯正依賴液體食物的習慣。 Q2:因為擔心過敏而延後給予副食品,對健康有好處或壞處嗎? 太晚接觸副食品易養成挑食習慣 雖然家長常擔心過早給予副食品會有過敏、腸胃道不適等問題,事實上,如果因此矯枉過正、不斷延後食用副食品的時間,寶寶隨年紀增長顯露出個性,反而開始會拒絕不喜歡的食物,成為日後導致寶寶有挑食習慣的原因之一!4個月~1歲前的寶寶以奶類為主、副食品為輔,經過一段時間對食物慢慢適應,1歲後就可以和大人一樣以固體食物為主食,奶類反而退居成配角了(但並非讓小朋友完全不喝奶喔,畢竟奶類可是很好的鈣質來源呢!)。 Q3:寶寶的副食品應以怎樣的順序循序漸進添加? 從流質食物入門 讓寶寶吃副食品,應該以「流質、半固體(糊狀)、固體、塊狀」的順序循序添加。第一次添加副食品,建議從和水對半稀釋的新鮮果汁入門(太酸易使孩子心生抗拒,太甜又會影響正常喝奶量),在兩餐之間讓小朋友少量的嚐試看看;等習慣了液體副食品,再開始給予嬰兒米粉或麥粉等半固體的糊狀食物,以湯匙少量的餵,如果寶寶將米糊用舌頭吐出,就表示目前吞嚥能力尚未成熟,可以考慮用半瓢嬰兒米粉對三瓢配方奶粉的比例讓孩子食用,由淡到濃,之後再逐漸增加嬰兒米粉的量。另外,也可以考慮讓孩子喝點菜湯、肉湯、米湯,或者吃果泥、菜泥、肉泥、豬肝泥、稀飯等等,視寶寶的適應狀況逐步增加內容,到一歲之後,就可以和大人吃一樣的食物囉! 一次一種,為期一週 添加副食品以一次一種、為期一週為原則,這樣一方面可避免寶寶產生錯亂,另一方面也方便父母觀察寶寶有沒有過敏的現象出現。倘若出現不適症狀,舉例來說如嘔吐、腹脹、腹瀉、解血絲便或黏液便、皮膚上出現紅疹或濕疹等等,就表示孩子對食物有過敏反應,應該立即停止食用。如果家族有過敏史(父、母、兄、姐),也擔心寶寶會有同樣的過敏症狀,添加副食品時可延後食用下列常見過敏原的時機:堅果類(花生、核桃)、蛋白、筍類、菇類、甲殼類海鮮(蝦、螃蟹等),還有較易導致過敏的奇異果、芒果、草莓等。但這些食物也都是很好的營養來源,所以不必矯枉過正完全禁止,等孩子年齡稍為長一些再酌量食用,並觀察有無敏反應顯現。 有過敏反應,應該立即停止食用 對蛋過敏,注射流感疫苗前應主動告知醫師! 流感疫苗的製作過程中會使用雞胚,因此,如果小朋友曾在食用雞蛋後發生嚴重過敏,基於安全考量要主動提醒醫師,並在接種後觀察半小時,確認沒有不適再離開醫療院所! Q4:在寶寶的牛奶中「加料」,這樣的作法可行嗎? 寶寶開始吃副食品後,許多家長會選擇讓孩子嚐試嬰兒米粉或麥粉,加在配方奶粉中一起沖泡,這麼做並非完全不可行,但缺乏訓練寶寶吞嚥、咀嚼能力的機會,因此方旭彬主任建議,家長不妨多費點心思用湯匙一口一口餵食,因為門診中曾經遇過小朋友到了兩三歲仍長得瘦瘦小小,原因就出在平時總是抱著奶瓶不放,也不願意吃固體狀的食物,照顧者只好將所有的食物攪打成泥再讓孩子吃,結果反而讓小朋友失去訓練咀嚼吞嚥能力的機會,造成攝取固體食物的嚴重障礙呢! Q5:寶寶不願意吃副食品,那我是不是應該先放棄之後再試? 多次接觸,讓寶寶適應食物 心理學研究指出,寶寶從開始嚐試到接受一種新食物,多半需要8至10次的接觸,所以除非出現過敏反應,家長千萬不要只試一兩次就輕言放棄喔!等寶寶接受的食物越來越多,家長也可以開始每天替寶寶變換不同菜色,滿足小朋友旺盛的好奇心。 這個時候寶寶的奶量應盡可能維持原量,但如果無法達成也不必勉強,只要寶寶願意吃副食品,且仍維持良好的生長曲線,家長無須過於緊張。等到一歲後,因為要以一般的食物為主食,所以奶類可以減量到一天兩次共500c.c.,退居到點心的位置。 雞蛋、全脂牛奶,幫助寶寶頭好壯壯! 大人常因為擔心膽固醇過高而不敢吃蛋、喝全脂鮮奶,但如果爸爸媽媽希望寶貝長得頭好壯壯,建議讓9個月至2歲的寶寶一天至少吃2顆蛋,或者在1歲後選擇飲用全脂鮮奶,因為腦部需要磷脂質、卵磷脂、膽固醇等成份幫助發育,提供足夠的原料可以促進腦部成長,孩子自然頭好壯壯! Q6:10個月到1歲的孩子喜歡抓東西往嘴裡塞,我可以準備哪些東西給寶寶食用呢? 飲食均衡,少量多餐 1歲以上的孩子已經可以和大人吃一樣的食物,飲食以「均衡」為原則,建議讓孩子種類廣泛的嚐試,藉此提高對食物的接受度。小朋友活潑好動,食量雖不大但消化速度快,可採用「少量多餐」的方式進食,除了早中晚三餐時間和大人同桌吃飯,如果餓了亦可在兩餐間吃點小點心補充體力。 10個月到1歲的孩子喜歡抓東西往嘴裡塞,可以替寶寶準備方便用手抓捏的食物,比方說牙餅、撕成片狀或塊狀的吐司麵包或饅頭,切成大塊或條狀的水果或煮熟的紅蘿蔔、馬鈴薯等蔬菜,一方面訓練孩子手眼協調還有抓握的能力,讓孩子自在的吃東西不一定要使用餐具,會讓吃飯變成一件愉快的事!說到這裡,方主任也順道提醒爸媽們,想讓孩子養成健康的飲食態度、正確的餐桌禮儀,一定要好好把握2歲前的關鍵期好好建立! 訓練孩子手眼協調還有抓握的能力 Q7:讓孩子吃罐頭副食品的利與弊? 自己動手製作副食品固然最新鮮營養、也最令家長放心,但如果家長無法每天替寶寶烹調新鮮的副食品,或者還未完全掌握處理副食品的技巧,舉例來說,有些蔬菜或肉類的纖維粗硬,要烹調到細緻柔軟、寶寶易消化的程度很耗時費工,這時,經特殊處理的市售菜泥、肉泥就可以幫家長解決掉這個煩惱,只要選擇值得信賴的合格廠牌,偶爾讓寶寶吃罐裝副食品也不失是個方便的選擇。 學步者腹瀉(toddler’s diarrhea): 有些一歲多的孩子體重並未落後同齡者,但一天卻總會排出2到6次稀糊的軟便,總讓家長煩惱孩子的腸胃是不是出了狀況。方旭彬主任解釋,其原因在於飯後腸蠕動過快,孩子吃得太過清淡或攝取水分過多、吃得太甜,只要在食物中添加一些油脂類讓腸胃蠕動速度變慢,減少水分和糖份的攝取,腹瀉的狀況大多能自動改善。 NG副食品大公開 了解寶寶的副食品添加原則後,我們也要來認識關於選擇食物的注意事項,輕鬆替寶寶拒絕NG的副食品! 1 易過敏食物 臺北榮總曾統計6家醫院因過敏住院的339個病患中,列出了目前臺灣地區不同年齡層常見的致敏食物,分別為: (1)第一級過敏食物(最易引起過敏反應):蝦、蟹、奶、蛋、花生。 (2)第二級過敏食物:芒果、其他海鮮。 (3)第三級過敏食物:花枝、蛤仔、魷魚、墨魚、螺、鱈魚、大豆、小麥及奇異果。 如果家族有過敏史所以孩子有過敏的疑慮,上述食物可以考慮等寶寶稍大一些再給予,別因為擔心過敏而完全偏廢這些食物。常有家長要求讓孩子抽血檢測過敏原,但方旭彬主任提醒,抽血檢驗有靈敏度和特異性的存在,且5至6歲以後再檢驗準確率較高,所以如果孩子出現過敏,家長應該將孩子當天食用的所有食物詳細記錄下來,下一次過敏再出現時一樣詳細列出然後比對,反覆幾次就可以找出明確的過敏原,雖然有些麻煩,卻是個可以確認真正原因的好方法。 2 生食或半生不熟 小朋友的腸胃道抵抗力和成人大不相同,所以除了水果外,其餘雞肉、雞蛋(雞為沙門氏菌宿主)、海鮮等食材皆要遵守全熟原則,利用烹調溫度殺死病菌,小朋友才不會因此染上腸胃疾病。 遵守全熟原則,利用烹調溫度殺死病菌 3 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食物 咖啡因、酒精等食物對小朋友來說刺激性太高,且會影響小朋友的食欲,不利於發育中的孩子攝取營養。 4 重口味食物 添加副食品應該以新鮮、乾淨、低過敏為原則,小朋友的副食品不需要添加調味料調味,而醃漬品、再製品通常添加許多調味料,長期累積除了可能養成重口味的習慣,還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5 注意食用安全 數年前曾發生小朋友嬉鬧時口中含著果凍,結果不小心噎住窒息死亡的案例,提醒家長如果要讓孩子吃這類的食物,應該先搗碎或切成小塊狀、小片狀,並且最好在大人的陪伴下再食用。 寶寶也可能有缺鐵性貧血? 不論是喝嬰兒配方奶粉(雖多半有加強鐵質成份)還是純母乳哺餵的孩子,如果未在適當時機(6至12個月大以上)添加副食品補充鐵質攝取,缺鐵性貧血就有找上門的可能──媽咪替寶寶貯存在體內的鐵質,大約到6個月大就不足以應付身體需求,這時如果可以添加富含鐵質的食物,如蘋果泥、深綠色蔬菜、豬肝泥、牛肉泥等等,有助於預防缺鐵性貧血的發生。 方旭彬 學歷: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英國倫敦大學醫學博士 經歷:臺北臺安醫院小兒科部主任/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部主治醫師/萬芳醫學中心小兒部兼任主治醫師/馬偕紀念醫院小兒部兼任主治醫師/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系教育部部定講師/中山醫學院醫學系暨復健醫學系小兒科臨床講師 現任:臺北醫學大學署立雙和醫院小兒胃腸科主任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5017&prev=15127&next=14988&l=f&fid=28 ********************************************************************************** 一歲以上[鮭魚蘆筍御飯糰][蔬菜鮮魚拌飯料][海鮮焗飯][香蕉洛夫蛋糕] 鮭魚蘆筍御飯糰 材料: 新鮮蘆筍 一根(切碎) 鮭魚或鮪魚肉 一兩 白飯 2/3碗 醋 1/2大匙 糖 一茶匙 鹽 1/4茶匙 作法: 先將蘆筍蒸軟,鮭魚蒸熟後加入數滴麻油、半茶匙醬油後搗碎,白飯與所有材料拌勻後,準備一張保鮮膜,每次舀約一匙飯放到保鮮膜中間,以保鮮膜將飯捏成團狀。 ============================================================= 蔬菜鮮魚拌飯料 材料: 菠菜 二兩 綠花椰菜 二兩 洋蔥 半個 大蒜 兩瓣 鮭魚(或鮪魚) 三兩 橄欖油 兩茶匙 奶油 一茶匙 冷壓麻油 一大匙 海鹽 半茶匙 高湯 半杯 黑糖 半茶匙 作法: 將所有的蔬菜切細丁,大蒜和洋蔥先以橄欖油炒香,再加入其他蔬菜拌炒後,將高湯、奶油加進菜裡,加蓋以小火燜約八分鐘;魚肉(無骨無皮)放在碗裡,以電鍋先蒸熟(不要蒸過頭,水滾後約五分鐘就夠了),取出魚肉待冷卻後,以手將於肉撥細,加入燜軟的蔬菜中拌一下並加入糖及鹽調味,即可熄火,待有一些冷卻後,再加入麻油拌一拌即可放進冰箱保存,約可保存三天。 ============================================================ 海鮮焗飯 材料: (2-3人份) 蝦仁 2兩 花枝 2兩 蛤蜊 8個 鮭魚 2兩 洋蔥 半粒 蘑菇(新鮮) 4朵 通心麵(乾) 半杯 鮮奶 一杯 麵粉 1.5大匙 比薩用乳酪 1/4杯 橄欖油 一大匙 鹽、糖 少許 作法: 1.洋蔥切丁,蘑菇切片,蝦仁去沙筋,花枝切粗絲、鮭魚切片 2.通心麵放入滾水(加少許鹽、橄欖油)中煮約10分鐘,撈起入冷水中冷卻再瀝乾備用 3.以橄欖油將洋蔥丁炒香,放入麵粉再炒約2-3分鐘,將牛奶少量分次加入炒鍋中並仔細將麵粉拌開成糊狀並以鹽糖調味,待麵糊略滾立刻將海鮮及蘑菇放入,一分鐘後熄火 4.烤箱調180度,預熱5分鐘 5.將通心麵放入海鮮麵糊中拌勻,再將通心麵糊倒在可耐高溫的烤盆(康寧鍋也可以)中,將乳酪絲灑在表面後放入烤箱烤20-30分鐘即成。 這是一道高蛋白質、高鈣又迎合小朋友口味的料理,對於正值成長中的孩子是很營養的主餐,不過由於缺乏蔬菜,最好能在同一餐再配合一些青菜及飯後水果。 ============================================================ 香蕉洛夫蛋糕 材料: 香蕉 一根 細沙糖 五大匙 鹽 半茶匙 奶油 40公克(約三大匙) 蛋黃 一個 蛋白 半個 麵粉 一杯 小蘇打 半茶匙 發粉 一茶匙 全脂鮮奶 1/4杯 作法: 香蕉去皮後,搗成泥後以微波爐加熱一分半鐘。先將奶油和糖混合打發至有一些泛白,再放入香蕉、鹽、拌勻後再把剩餘的材料放入,攪拌均勻,準備一個條狀蛋糕的模型(約400CC)將材料倒入,放入預熱攝氏180度烤箱中烤約半小時即可。 資料來源 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2808&prev=2809&next=2807&l=f&fid=28 ********************************************************************************
一歲以上[鮭魚蒸蛋][烤鱈魚通心麵][沙丁魚糊]
鮭魚蒸蛋
原料:大米——3大匙,鹽——若干 制法 (1) 將米洗凈用水泡開。 (2) 將淘好的米放入鍋中加入三四杯水煮。 (3) 用文火煮至水減半時將火關掉。 (4) 將煮好的米粥過濾只留米斷。 (5) 將米湯用適量的鹽調味。 ================================================================ 蔬菜米湯 原料:大米——2大匙,土豆——1/5個,胡蘿蔔——1/10個,鹽——若干 制法 (1) 將大米淘凈並用水泡好。 (2) 將土豆和胡蘿蔔切成小塊。 (3) 將大米和切好的蔬菜倒入鍋中加適量的水煮。 (4) 將煮好的材料過濾一遍,放適量鹽調味。 (5) 若適當加些牛奶會更好。 ============================================================== 豆腐湯 原料:豆腐——1/20塊,醬油——若干,肉湯——2大匙 制法(1) 將豆腐焯一下之後搗碎。 (2) 將搗碎的豆腐和肉湯一起倒入鍋中煮。 (3) 用少量醬油調味。 =============================================================== 茄子湯 原料:茄子--1/6個,海帶清湯--3大匙 制法 (1) 將茄子用微波爐烤一下,然後去皮,並搗碎。 (2) 將茄子加入海帶清湯煮。 茄子有增強食欲之功效。 =============================================================== 蔬菜湯 原料:卷心菜--1/2片,胡蘿蔔--1/10個,錫蘭花--5克,海帶清湯--1/2杯,鹽--若干 制法 (1) 將胡蘿蔔、卷心菜、錫蘭花洗凈之後切碎,加入海帶清湯煮。 (2) 蔬菜煮軟後加適量的鹽調味。這款蔬菜湯可治療嬰兒便秘。 原料:鳳梨(罐頭)--1/2個,卷心菜--1片,線魚(罐頭)--1/5盒,醬油、食醋、香油、白糖--若干 制法 (1) 將卷心菜焯一下切碎,線魚撕成小塊,鳳梨切成小塊。 (2) 用醬油、食醋、香油、白糖配製調味汁。 (3) 將材料用調味汁拌好。 ============================================================== 蘑菇沙拉 原料:金針菇--5克,松茸蘑--2個,香菇--1個,醬油、食醋、香油、白糖--若干 制法 (1) 將洗凈的香菇、金針菇、松茸蘑用開水焯一下並切好。 (2) 用醬油、食醋、香油、白糖配製調味汁。 (3) 用調味汁將蘑菇拌好。 ============================================================== 雞肉沙拉 原料:雞肉--30克,錫蘭花--1朵,熟雞蛋--1/3個,沙拉醬--1小匙,番茄醬--1/3小匙 制法 (1) 將雞肉煮熟切碎,雞蛋和錫蘭花煮熟切碎。 (2) 用沙拉醬和番茄醬配製調味醬。 (3) 將材料加入調味醬拌勻。 ============================================================= 牛肉沙拉 原料:牛肉--30克,土豆--1/2個,胡蘿蔔--1/6個,熟蛋黃--1/2個,沙拉醬--1/2大匙,鹽--若干 制法 (1) 將土豆去皮切成小塊,煮爛。 (2) 牛肉切碎加鹽調好味,加入磨碎的胡蘿蔔拌好。 (3) 將(2)用煎鍋炒制一下。 (4) 將熟蛋黃搗碎。 (5) 用沙拉醬把煮好的土豆拌好,並撒上肉末和蛋黃。 ============================================================ 蘋果色拉 主料 蘋果20克,橘子2瓣,葡萄幹5克。 輔料 酸奶酪、蜂蜜各5克。 制法 ①將蘋果洗凈,去皮後切碎;橘瓣去皮、核、切碎;葡萄幹溫水泡軟後切碎。 ②將蘋果、橘子、葡萄幹放入小碗內,加入酸奶酪和蜂蜜,拌勻即可喂食。 製作中,要把原料切碎,塊不宜大,以適應嬰兒的咀嚼能力。此色拉色美、酸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C、鈣、磷;另外,維生素A、B1、B2和尼克酸、鐵等的含量也較高。具有助消化,健脾胃之功效,尤適宜消化不良的嬰兒食用。 資料來源 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2806&prev=2807&next=2805&l=f&fid=28 ********************************************************************************
適合一歲 -【甘藷飯】【肝泥菜泥麥粉糊】
甘藷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