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年11月19日 星期一

小兒求診~看對科了嗎?

小兒求診~看對科了嗎?嬰兒與母親 11月號 NO.433
採訪撰文/張晴宜
諮詢/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胃腸科資深主治醫師 李宏昌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醫學中心過敏氣喘風濕科主任 葉國偉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心臟科主治醫師 林珊妙
林口長庚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郭貞孍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02-8773-5501)
模特兒/Nelson Shard&Chloe Chen

當孩子身體出狀況,家長著急地帶著小寶貝去看小兒科時,發現小兒科分好多細項科別,究竟該看哪一科?專科和次專科有什麼差別?為什麼要分這麼細?小兒科有限定只能看小寶寶或幼童嗎?大人可以看小兒科嗎?寶寶發燒可以看耳鼻喉科嗎?小兒科和耳鼻喉科有什麼不同?看病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看對科不僅可讓家長節省許多寶貴的時間與金錢,也可讓病患及早治療,及早痊癒。

醫療專業分工
由於醫學的發展,為了可以使民眾方便就醫看診,讓醫師能全面照顧到病患,一般來說醫療機構大致上分為「內」、「外」、「婦」、「兒」四大科部。

內科部:
包括心臟內科、腎臟內科、胃腸肝膽內科、血液暨腫瘤科、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過敏免疫風濕科、一般內科及感染科等。

外科部:
包括整形外科、神經外科、大腸直腸外科、小兒外科、胸腔外科、心臟血管外科等。

婦產科部:
包括一般婦產學科、婦科泌尿學科、婦科癌症學科、生育保健學科、生殖醫學中心、妊娠評估中心等。

小兒科部:
包括新生兒科、小兒胃腸科、小兒感染科、小兒過敏免疫科、小兒腎臟科、小兒內分泌科、小兒心臟科、小兒遺傳科、小兒神經科、小兒血液腫瘤科、小兒重症醫學科、兒童急救加護醫學科等。

截止目前為止,經由行政院衛生署核定的專科醫師除了上述之四大科,尚有家庭醫學科、骨科、泌尿科、神經外科、急診醫學科、眼科、皮膚科、神經科、復健科、麻醉科、放射線科、病理科、精神科、核子醫學科、口腔顎面外科等23個專科。

建議大家在求診時,若不太瞭解自己的病症應該看哪一科,可先上網查詢或到場直接詢問櫃台;或是掛家庭醫學科、一般內科、一般外科的門診。看診的醫師會為您找到適當的科別,好進一步做診治。

專科醫師
指完成專科醫師訓練,經各相關醫學會初審及中央衛生主管機關複審合格,並領有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核發之專科醫師證書的醫師。也就是說,是具有某方面(某科)特定資格的醫師。而通常就讀醫學系的學生,從讀書、實習加上考試和進入醫療院所培訓的時間來看,順利的話最少要11年才能成為專科醫師。

外科和內科的區別
外科醫師是以手術治療(動刀)為主,而內科醫師則是用藥物治療為主。並非以疾病的名稱或種類來區分。

小兒專科與次專科
小兒科又稱為小兒內科,包括小兒內分泌科、小兒胃腸科、小兒腎臟科、小兒心臟科、小兒過敏氣喘免疫風濕科、小兒血液腫瘤科、小兒神經內科、小兒胸腔科、小兒感染科等次專科,和一般大家所認知的「內科」概念相似。

小兒科醫師基本上都要接受三年的訓練,通過考試才可拿到小兒專科醫師執照。因此,面對一般常見的疾病(例如:感冒),只要是小兒科專科醫師都會處理。在拿到兒科專科醫師執照後,醫師若想深入探究某個領域,可依照自己的興趣去選擇次專科的訓練,經由兩年的專業培訓及考試後便可成為該領域的專科醫師。

為什麼小兒科也要分這麼多的次專科呢?舉個例來說,家長帶小朋友去醫院看小兒科,假如不曉得該看哪一科,那麼選擇一般兒科就可以了,兒科醫師面對一般常見的疾病皆可診治,若遇到較為罕見或獨特的疾病,也可先替家長做初步篩選,找出主要問題,再轉介給負責的專科醫師診治。

術業有專攻,為了讓每位小朋友都能獲得妥善的醫療診治及照顧,次專科醫師對於某方面疾病的專精與研究,可幫助心急如焚的家長解決問題。次專科醫師的專業就好比在人體中每個部位器官都有它該負責的工作,可針對問題找出解決之道,提昇醫療品質。

看小兒科有年齡限制嗎?
以疾病層面來看,不同年齡層有必須考量的差異點。比方說有些疾病是小朋友比較容易罹患的,而有些疾病則是好發於成人。林口長庚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郭貞孍說明,有些疾病好發於18歲以下的青少年,比方說小兒感染科中有一種特殊疾病叫做「菊池症」,罹患此種疾病會有發燒、淋巴腺腫大、白血球較稀少等症狀,且好發於青少年,由於小兒科醫師看診病患多為18歲以下,讓小兒科醫師診治是比較合適的。倘若15、16歲的患者到家醫科或其他專科看,也許醫師比較不會聯想到這種疾病。另外,醫師對於不同年齡層的診治方式不盡相同;加上小兒的身體器官尚未成熟,針對病情所給予的藥物成份與份量也和成人有相當大的差異。因此,18歲以下的嬰幼兒、學齡前兒童、青少年等,建議都是看小兒科為主!

超過18歲就不能看小兒科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有些疾病的類型是慢性的,或是屬於終身殘疾。也就是說當一個人罹患這些疾病,可能是從小到大都必須要長期接受診治或定期到醫院檢查身體狀況。那麼假如某個人小時後發現罹患氣喘,經常有症狀出現,從小就需要長期配合醫師的診治,當他超過18歲後,就不能繼續讓以往熟悉的同一位醫師(隸屬於小兒科)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雖然建議18歲以下都是看小兒科比較好,但倘若有這種特殊狀況,就算已是成年人,依舊可以讓小兒科醫師繼續治療。

專業醫師皆認為,從小到大都看同一位醫師是很好的做法。這樣醫師對於病患的病情可瞭解透徹,當病患的身體狀況出問題時可立即對症下藥​。馬偕紀念醫院小兒腸胃科資深主治醫師李宏昌以先天性膽道閉鎖為例,患者的膽道萎縮不通,無法將膽汁順利排出,導致膽汁滯留易造成嚴重的肝硬化,除了動手術外,還必須終生追蹤治療。假如患者讓一位小兒科醫師治療了18年,到第19年換看一般內科或腸胃科,也許醫師都知道如何診治,但也有可能出現無法對症下藥或診療方式不適合患者之類的問題(若有先天性膽道閉鎖的患者,長大成人後罹患其他疾病比如肺炎,可至胸腔內科看診)。


四大類小兒次專科介紹
由於小兒科部所涵蓋的次專科種類相當多,因此本篇文章挑選出幾種小兒較為常見的疾病類型與次專科負責範疇做介紹,諸如屬於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範疇的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等;屬於小兒胃腸科範疇的腹瀉、便秘、肚子脹以及黃疸等;屬於小兒感染科範疇的腸病毒感染、中耳炎、尿道感染、腦膜炎等各種感染性疾病。另外,特別為您介紹對人類生存來說最重要的小兒心臟疾病類型。

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
主要提供各種小兒過敏性疾病方面的診斷與治療服務,包括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紅斑性狼瘡、兒童型類風濕關節炎、小兒先天性免疫缺損、食物過敏等免疫相關疾病。

常見的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疾病

氣喘:
會出現反覆性咳嗽症狀,嚴重發作時會有胸悶、呼吸困難、呼吸伴隨喘鳴聲等症狀。

過敏性鼻炎:
在台灣大約有五成的人都有過敏性鼻炎,遺傳與外在環境都有可能是導致的原因。會有時常打噴嚏、鼻塞、流鼻水等症狀,導致經常容易感到疲倦,睡眠品質差等現象。

異位性皮膚炎:
皮膚搔癢、乾燥、出現紅疹,經常在手肘、膝蓋、腳踝等四肢彎折處出紅疹。

蕁麻疹:
疹子屬於隆起型的膨疹,雖可自行慢慢消退,但經常會反覆發作。

食物過敏:
吃了某種食物後,出現諸如嘔吐、腹瀉、皮膚起疹子等症狀,嚴重甚至會有呼吸困難、過敏性休克症狀出現。

免疫類型疾病:
包括先天和後天的免疫缺損等疾病。有些人一出生就被遺傳到某種基因,造成先天性免疫缺乏。

風濕類疾病:
另外諸如兒童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等自體免疫疫病都歸屬於風濕類疾病。

葉國偉醫師指出,各年齡層都有常見的不同疾病類型與症狀。出生沒多久的新生兒比較容易有皮膚方面的問題(例如:異位性皮膚炎);3~4歲左右的寶寶開始會有氣喘症狀出現;罹患關節炎的年齡層稍微大一些,但小兒也有可能出現關節炎相關疾病。

上述皆為單一疾病的症狀情況,不過不同疾病也可能會有相似症狀,醫師需做精確的鑑別診斷。舉例來說,小寶寶容易有咳嗽症狀出現時,合併喘的情況,這時許多家長會將這些症狀認為可能是氣喘發作但一直治不好。到醫院診治後才發現不是氣喘,而是血管迷走,壓迫到氣管造成喘的症狀。

通常當醫師發現該種疾病非自己的專業可治療,應讓其他科別醫師做診治的情況時,會先評估患者的症狀需要哪個科別的醫師來治療,便會照適合的醫師替患者解決問題。

為什麼有些過敏體質的人完全沒有過敏症狀?
過敏是一種發炎反應。有些有過敏體質的人,經常出現打噴嚏、鼻塞和流鼻水等症狀,但有些同樣有過敏體質的人卻很少或幾乎沒有出現過症狀,這是為什麼呢?當有過敏體質的人接觸到過敏原後,便會誘發身體的保護機制運轉而引發過敏症狀。因此,瞭解自己的過敏原並盡量不要接觸到是很重要的。過敏體質雖很難使之消失,但可以與它相安無事地共處。

過敏體質是伴隨一生的?
到了換季時節,天氣開始變涼,便會發現有過敏的人經常開始出現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等症狀,甚至嚴重到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品質;氣喘患者平時沒事的樣子,但突然發作起來就無法呼吸、喘得要命,這種危機隨時都有可能發生。過敏患者的症狀時好時壞,就算某一段時間完全沒有任何症狀出現,同樣需長期和醫師配合,接受適當藥物治療。雖無法用"根治"來說,但若按時服藥,定期追蹤病情,症狀便不至於影響到日常生活。

過敏和一般感冒如何區分?
當看到孩子一直咳嗽、流鼻水,由於這些症狀和感冒雷同,導致家長容易誤以為孩子罹患感冒了。那麼應該如何判別是感冒還是過敏呢?分辨兩者的重點在於時間的長短。發現孩子出現感冒、流鼻水等症狀持續2~3週以上,吃了很久的感冒藥症狀都不見改善,就要想到可能是孩子過敏而非感冒,要儘快找兒童過敏專科醫師診治,以避免走太多冤枉路,讓孩子吃下很多感冒藥。

孩子一直咳不停,代表免疫功能很差?
發現孩子久咳不癒,有些家長會認為是孩子的氣管弱或抵抗力太差等因素造成,便開始讓孩子吃一些不明的健康食品或中藥補品,甚至聽到誰家的孩子吃了什麼藥,體能變得健壯,也讓孩子吃同樣的藥。葉國偉醫師叮嚀,不要以為孩子咳不停就是抵抗力很差的緣故,應找對醫師對症下藥,同時從日常食用的天然食物中攝取多元營養,如此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做法。

詳細全文請參考2012年11月號No.432【嬰兒與母親雜誌】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7699&prev=17701&next=17698&l=f&fid=6







********************************************************************************

掌握兩關鍵,孩子生病不慌張

帶孩子就醫時,除了確認疾病,家長要做的功課還有與醫生溝通病情及用藥方式,如此才能觀察病程發展、做好居家照護,並避免孩子吃下不該吃的藥。

觀念篇
「五個月大的妹妹先感冒,咳嗽、流鼻涕之外還合併發燒,加上食欲不振,好心疼,」網路童裝賣家芊芊在臉書寫下她對寶寶生病時的不捨,沒想到更磨人的還在後面,感冒就像接力賽,接著換哥哥發燒,外加咳嗽和鼻涕。她不禁大嘆:「小孩感冒,大人也跟著累。」
為職業婦女的蘇宇菶(化名),幾乎每個月都要戴上一週的口罩去上班,因為快一歲的女兒平均一個月就被傳染一次感冒,有時伴隨咳嗽、細支管炎……女兒每次被感染,全家就輪流病一圈。白天上班,半夜很想好好睡覺的她,還要為著到底該不該給女兒吃退燒藥和婆婆交手。小孩生病,家庭的生活品質也跟著淪陷。
偏偏六歲前的嬰幼兒,免疫系統仍未發展成熟,是最容易受到感染、生病的階段,很多的過敏症,也容易在這個時期誘發。再加上台灣地狹人稠,保母、托嬰中心的托育方式普遍,收托的孩子可能不只一位,嬰幼兒彼此交叉感染的情況很難避免。
根據長庚兒童醫院的統計,台灣六歲以下的孩子,一年約感冒十至十二次。面對嬰幼兒如此頻繁的生病週期,父母除了焦慮孩子的病情走勢是否正常,還要煩惱吃下的藥是太多還太少,晚上更難好好睡一覺。
其實父母只要掌握兩個關鍵原則,就能在寶寶生病時也能安頓自己的心,並提供孩子合宜的居家照護,降低寶寶生病的不適感,協助寶寶能吃、能睡又能玩,家庭生活的品質與步調不致因為孩子生病而大亂。
關鍵原則一:確認孩子吃對藥
蘇宇菶有次感冒吃了醫生開的藥,隔天卻睡到「很難醒」,而且全身癱軟無力,她覺得不對勁,查了藥單才發現,原來醫生除了開立預防過敏的藥,還給了一顆安眠藥。這個案例凸顯了台灣醫療過度用藥的現況。
「用了不必要、吃了不該吃的藥就是過度醫療,」恩主公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許登欽說,台灣孩子過度醫療的情況比你、我的想像都來得嚴重。曾有個小病童來就診時,健保卡一登入,電腦就跳出「該病患就醫超過四十次,請進行衛教,了解就醫原因。」就診當時才九月,也就是說這個孩子到目前為止已經看了四十次醫生,每週看病不只一次。
許登欽指出,如果用了不必要的藥,例如沒必要吃抗生素時卻吃了,不但對病情沒幫助,經常胡亂使用抗生素,還可能養出「超級抗藥性菌株」,恐造成日後無藥可醫的狀況。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甚至建議兩歲以下小孩的用藥要更謹慎,必須由醫師開立特別的處方。有些藥只要一點點劑量,在這個年紀孩子的身上就有明顯的副作用。
要確認孩子有沒有吃對藥,家長要先對正確用藥有所認識。許登欽在《新手父母輕鬆育兒沒煩惱!》一書中,將藥物分成兩大類:「一定要吃的藥」以及「可吃可不吃的症狀用藥」。有細菌感染的症狀時所用的抗生素、氣喘用藥及專科特殊用藥,如癲癇、心臟病、免疫疾病、內分泌疾病等藥物是「一定要吃的藥」。
症狀用藥:可吃可不吃
許登欽以「味素藥」來形容「症狀用藥」,意思是吃了對病情的走勢並沒有幫助,只是在孩子生病過程中,幫助他不要那麼不舒服,這類的藥包括一般病毒感染時常用的退燒藥、止咳藥、抗組織胺、止瀉藥等。
小兒的感染約有八○%是病毒引起,除了流感、?疹等少數病毒,多數的病毒並沒有藥可以殺死,還是要靠孩子自身的抵抗力恢復。而且疾病有一定的病程要走,病毒感染造成的疾病,不會因為吃了症狀藥就快點好,一定要走完該走的病程,例如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程就是先出現鼻涕、咳嗽;接著發燒;後來痰漸漸增多;過了幾天,痰比較咳得出來,鼻塞、鼻涕也比較好了,燒也退了,最後症狀終於趨於緩和。
如果看了醫生,確定孩子的疾病沒有併發重大危險疾病的可能性,家長心疼孩子的不舒服,可以在孩子症狀劇烈時給與症狀用藥,協助減緩孩子的不適。如果確定孩子的疾病沒有併發重大危險疾病的可能,也可以使用天然的、物理性治療方式,來協助孩子降低病程中的不適感,不一定要完全倚賴藥物。
若孩子不是細菌感染,醫生卻開立了抗生素,以確保其病情診斷萬無一失,那孩子就是吃下了不該吃的藥。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認為,家長的態度會影響醫生開藥的模式,醫生會開很多藥,是因為在他的經驗下家長質疑醫生的診斷。當病程必須走完的繼發性感染受到家長不友善的回應,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質疑,有些醫生就會選擇開立不必要使用的抗生素。(延伸閱讀:黃瑽寧:省醫藥費最好的方法

關鍵原則二:找到你信任的醫師,溝通病情與用藥方式
許登欽也同意,孩子會從醫師那裡拿到什麼藥,家長的態度是關鍵。如果家長抱著「我就是不懂,都交給醫生,你要把病看好,我三天之後回診就應該要好了。」習慣用「消費」的觀念來看待就醫,只會迫使醫生將所有描述過的症狀,都各開一種搭配的藥,甚至預期需要時才會使用的抗生素,也先開給孩子,但明明還不到「非使用不可」的程度,結果只有徒增家長餵藥的辛苦和孩子身體的負擔而已。
他呼籲家長們不要迷信「神醫有神藥」。過度使用抗生素,甚至叫家長自費購買「比較有效的抗生素」,治療起來確實症狀好得很快,但長久下來一定會在孩子身上養出更多抗藥性菌株,反而得不償失。
正確提問,避免過度用藥
為了避免孩子吃下不該吃的藥,家長必須學習與醫師溝通。貝爾聯合診所院長、也是小兒科醫師的詹子慰建議家長,與其時常換醫生,不如在住家附近找一間自己信任的小兒科診所,因為信任,所以可以和醫生好好的溝通、討論病情,甚至用藥方式。
而帶孩子看診時,許登欽建議家長,可以提出以下問題,有助了解孩子疾病的病程,因為了解,才不致因為焦慮而病急亂投醫,帶著孩子逛醫院,吃下更多不該吃的藥:
一、病情接下來可能的走向:每個疾病都有一定的病程,例如嬰幼兒常見的玫瑰疹,常是先發高燒,接下來才會出疹,等疹子出現即漸漸退燒。若家長不了解疾病的病程,就容易在孩子生病的過程中,每出現一種症狀就擔心半天,在充滿不確定的焦慮下,又帶著孩子掛急診,舟車勞頓於醫院之間,不但大人累,對孩子身體的恢復也幫助不大。

不妨在看診時,當醫生確立了疾病診斷,就問醫生接下來可能會發燒嗎?通常燒到幾度?會伴隨什麼症狀?多久以後才會有後續症狀出現等等。
二、用藥的方向:家長多問一些,醫生就會意識到,家長對於用藥的態度也是謹慎小心,連帶影響醫生開藥的心態。可以問問醫生這次開立的只有症狀藥嗎?還有別的藥物嗎?症狀藥在什麼情況下吃?其他的藥物是屬於什麼藥?有必要吃嗎?哪些藥一定要吃完?藥吃多久可以停等等。
三、居家觀察的注意事項:家長的焦慮往往在於無法判斷孩子的症狀是否伴隨著「重大危險」,因此就診時可先問醫生,回家應該觀察哪些指標?例如孩子確診為腸病毒,若出現「嗜睡、意識改變、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任一種症狀,就是重症前兆,需立即就醫。
良好的醫病溝通可以協助父母判斷孩子的病程是否在掌握中。現在網路資訊發達,也常見父母透過網路查詢病情,「不少家長直接開著iPad上的網頁對我說,我的孩子有A、B、C、D症狀,他應該是得了○○病,」詹子慰說出了現在家長帶小兒就醫的特殊現象。
黃瑽寧提醒父母,網路上多數的資訊正確性低,家長也非專業醫生,當孩子生病時,還是不要輕易相信網路上的訊息。

許登欽說,找到一位可信任的醫師,當孩子出現症狀時,家長可以帶孩子前往就診,看醫生的目的是在確立疾病的診斷,以及讓醫生檢查有無併發症。當醫生的診斷確立,家長的功課就是與醫生溝通病情及用藥方式,以確認回家可以好好觀察孩子的病程發展,做好居家照護,幫助孩子在良好的照顧及愉悅的情緒中恢復健康。
兒科醫師給家長的就醫小提醒
提醒1.孩子精神好,發燒不用掛急診
急診主要處理性命攸關的疾病,若小孩生病,但精神狀況好,不需要掛急診。
提醒2.吃藥疾病不會馬上好
每種疾病都有一定的病程,病程走完了,才會痊癒。看醫生是確立疾病的診斷,若以為吃了藥,疾病就會馬上好,是對醫生與藥物的不當期待。
提醒3.多數病症診所就能處理
一般感冒、流鼻水、咳嗽、拉肚子,前往小兒科診所就醫就能獲得幫助,不需要前往大醫院,除非有下面3種情況發生:

1、生病後外觀異常、活動力不佳、不吃不喝。
2、同一症狀不斷反覆,如:不斷重複感染中耳炎、久咳不癒,有類似情況時,最好至大醫院檢查,找出病因。
3、慢性病發作,如氣喘。

資料來源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1130&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