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年12月22日 星期六

孩子語言發展有問題,怎麼辦?


作者/李宜蓁

諮詢專家/台大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盧璐、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專任語言治療師席芸

 
孩子不開金口、口吃、講話大舌頭,是語言發展遲緩或只是「大雞晚啼」?該立即看醫生嗎?看哪一科呢?認識四大語言發展障礙,遵守四原則,掌握治療的黃金期。

成成(化名)是家中獨子,雖然快三歲了,除了喊「爸爸」、「媽媽」以外,只會說「喝ㄋㄟㄋㄟ」、「抱抱」這些兩到三個字的詞,讓爸媽好擔心。後來成成被鑑定為語言發展遲緩,除每週接受一次語言治療外,治療師也建議早點送他去幼稚園就讀。有天去接成成,幼稚園老師說:「今天,成成完整的說了一句:「老師,我想要尿尿』。」成成的爸媽聞言,激動得差點哭出來……

每個父母都不會忘記孩子第一次、望著自己的臉叫「爸爸、媽媽」的那一刻。那時,只要是從孩子嘴裡冒出來的話,即使含糊不清,也覺得珍貴無比,值得喝采。

事實上,學會說話,確實比學會三步上籃更難、更複雜。台大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盧璐解釋,學說話像學鋼琴一樣,是一種從聽覺轉換成動作的發展。不同的是,舌頭比大拇指更加靈巧,很多發音上的差距是以毫秒計算;在整個大腦運動區域裡,舌頭佔最大區塊,可說是全身上下動作控制最精細的器官。而且學鋼琴有人教,學說話要自己來。孩子必須自己經過聽覺吸收,分辨出正確的語音,在多次歸納整理嘗試錯誤後,做出正確而流暢的動作。

隨著孩子長大,若他們還是不開金口,甚至愈來愈少話,或有口吃、大舌頭、發音不標準,到底該聽信老人家說的「大雞晚啼」,長大就會好了;還是應該有更積極的作為呢?

四種常見的語言發展障礙
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專任語言治療師席芸表示,各年齡層有不同的語言發展問題,因此在討論語言發展問題時,必須先熟悉語言的發展進程,而女生的語言發展通常比男生快一些。兒童常見的語言發展障礙可分為以下四種:構音異常(台語稱「臭乳呆」)、語暢異常(口吃)、聲音異常(如沙啞)和語言發展遲緩。

一、構音異常:也就是俗稱的「臭乳呆」、「大舌頭」,是最常見的兒童語言障礙,與智力發展不見得有關,可能是口腔發音位置不對、聽辨能力不好、口腔靈活度的問題。例如把「草莓」說成「倒楣」;「西瓜」說成「雞蛙」。

盧璐分析,大部分兒童在三~四歲能正確發出多數的語音,且口齒清晰;大約只有五%的孩子會在上小學之前仍發錯或省略某些音。語言學習必然會經過這些錯誤摸索、嘗試練習的歷程,家長毋須太過擔心;且學習有先後順序,發音得從簡單的ㄅㄆㄇㄉㄊㄌ等母音開始,之後才能慢慢正確發出ㄓㄔㄕㄗㄘㄙ等較難的音。即使真的需要構音矯正,專家建議,四歲以後才是治療的黃金期,過早讓孩子接受治療,要求達到字正腔圓的境界,既沒有必要也不易達到效果。

二、語暢異常:也就是俗稱的「口吃」。口吃是指說話結巴不流利,會有重複、拖長語音,或字句中斷的現象;嚴重的還會合併眨眼、聳肩、甩頭等怪動作。根據統計,二~五歲的孩子約五%會有說話結巴不流利的現象,稱為「發展性口吃」;其中多數在幾個月到一兩年內會自然消失,只有不到一%的人長大會持續口吃,必須接受治療。造成口吃的原因目前未明,大多認為是生理與心理因素相互影響所致。

口吃的孩子剛開始往往不自覺,口吃得一塌糊塗還可以一直講;等到大一點,開始感受到大人們刻意糾正的壓力時,反而會讓孩子產生更大的挫折,產生害怕逃避的心理,使口吃更加嚴重。因此,在孩子說話結巴的初期,不需要接受治療,只要家長和老師耐心的等孩子把話說完,避免中途打斷或要求他重說,增加孩子說話的愉快經驗即可。

三、聲音沙啞:這是學齡兒童較常見的語言問題,男孩多於女孩,多半是長期大聲吼叫或大哭的錯誤習慣所導致──平常說話時用力不當,使聲帶與附近肌肉過度緊張,造成聲帶水腫。只要經過耳鼻喉科醫師診治,教導適當的發聲習慣,自然就會恢復。

四、語言發展遲緩:是最嚴重的語言發展障礙,需馬上尋求醫療協助。根據國際衛生組織的統計,○~六歲孩子中,有發展遲緩問題的佔了一二%;其中「語言發展遲緩」這個項目就佔了六~八%,比例相當高。

席芸分析,語言發展遲緩的成因分為生理因素和環境因素。生理因素包括了智障、先天聽障、腦性麻痺、自閉症、情緒障礙、注意力缺失等,因為大腦認知發展不好,語言一定也不好。另外,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由於環境因素(包括疏於照顧與過度保護)導致的語言發展遲緩比例迅速飆高。例如,有些從小由外傭帶或隔代教養的孩子,語言刺激不足;或從小吃的食物全都打成泥狀,長期缺乏咀嚼動作,也會大大影響口腔的靈巧度;更有些孩子是完全不用張口,肚子還沒餓,飯就自動端到面前,根本不需開口與人溝通,練習機會嚴重不足。語言發展遲緩的孩子,未來發生各種學習障礙的機會比較大,一定得馬上處理。

與孩子說話,掌握四原則
語言學習有階段性,盧璐提醒家長,跟孩子說話時,請把握四個原則:「慢慢說、從簡單開始、記得重複、難度比孩子的程度高一些些」,並在日常生活互動中,創造自然而愉快的學習機會。

專家也提醒,若「孩子未滿兩歲,但叫了不理、教不會、聽不懂大人的話,且沒有溝通意圖」,或者是「到了兩歲還不說話」,不要遲疑,馬上找醫生。

目前國內的語言治療師大多與醫院的復健科合作,因此有語言問題可直接前往復健科,由語言治療師做評估與治療、由醫師做診斷與衛教;必要時醫師也會轉介兒童心智科,做完整的發展評估。

資料來源http://www.babyhome.com.tw/info/c2.php?catid=4&subid=1&cid=4688








********************************************************************************

語言刺激計巧:誘發孩子講話的十大法則

語言的使用是孩子成長的重要指標,不僅在早期療育中心很多家長把教孩子說話視為學習的重點,一般父母在孩子一歲多了還不開口講話時,也會心急如焚,因此以下這些引導孩子說話的方法相信對所有父母都十分受用。
做個好榜樣
這是最直接有效,但也最常被忽略的方法。父母常常會以上對下的口吻「教訓」孩子,以為這才是教,其實孩子在還不能理解父母說的每個字時,是先從讀我們整個人,包括表情、語調及聲音等來學習說話,因此好的示範要注意:(1.)說清楚每一個字(2.)適當的音調(3.)簡短易懂的字句(4.)眼神注視對方(5.)適當的表情和身體姿勢。如果父母常遠遠地吼叫孩子,孩子不但聽不清楚內容,還學會了大吼大叫。因此應該盡量多用正確示範來代替斥責或糾正。
做孩子的朋友
孩子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遊戲」,他們透過遊戲來學習很多重要技能,並且樂此不疲。一位母親曾經分享她教自閉症兒子的經驗,剛開始的互動很緊張,雙方都很抗拒,但當她心念一轉,透過遊戲讓孩子放輕鬆後,很自然地發出聲音。其實孩子在遊戲中常常會不厭其煩地反覆,不知不覺練習得比我們預期的還多。
提供孩子多「聽」的經驗
」是一個學習的重要管道,尤其語言的學習更是和聽覺息息相關。從聽到聲音到辨別聲音的方向、意義,模仿聽到的聲音,到修正自己所說的話等。因此生活中可以藉由帶孩子尋找聲音的來源,讓環境和孩子產生連結,增加學習的能力和動機。例如:聽到爸爸的車聲,就知道爸爸回來了。
平常也可以透過請孩子幫忙,訓練他的聽覺記憶和執行指令的能力,孩子也可以從中得到成就感。例如:「幫弟弟拿尿布」。
提供孩子豐富的生活經驗
如果孩子一直生活在固定的環境,可能會熟悉到根本不用開口就能滿足生活所需;親子之間也會缺乏新鮮話題或和他們互動的經驗。因此讓孩子累積生活經驗可以幫助孩子提升認知和適應力,也可以刺激孩子溝通的動機、興趣或將所學應用在不同的情境中。
增加新語彙的出現率
語言發展較遲緩的孩子,可能對複雜的語彙或概念無法立即吸收,因此新學習到的語彙如果可以反覆在生活中出現,將有助加深印象。例如,白天在戶外看到蝴蝶,回家後可以唱蝴蝶的兒歌加上動作,或是找出和蝴蝶有關的圖片。如果要教「一」的概念,可以用「給你一顆糖」、「幫忙拿一件衣服」的方式引導。
讓孩子從「做」中學
多讓孩子動手操作才容易在他心中形成具體概念,注意不要用過多的「指導語」和「不可以」,孩子一旦失去興趣,就會少了修正和嘗試的機會。要是您的孩子有動機想拿湯匙吃飯,就讓他自己試試,我們在旁稍微協助即可。
訓練孩子的模仿能力
我們可以先從模仿孩子開始,讓孩子將互相模仿當成遊戲。可以先從動作模仿開始,拍拍手或踏踏腳啦,然後操作模仿,示範不同的玩具有不同玩法,然後再將焦點放在嘴型的模仿,再到聲音和說話方面的模仿。可以結合帶動唱或模仿動物叫聲讓遊戲更有趣!
 誘發孩子從事聲音遊戲
平時多運用擬聲詞,模仿敲門聲、喇叭聲或是語調的變化,幫助孩子掌握發生器官的控制協調,建立發語音的能力。生活用品像是錄音機、鏡子、麥克風、電話都是很好的工具,積極回應孩子自發的聲音,也有鼓勵他再試的效果。
 建立輪流等待的概念
輪流等待是學習和他人互動的重要行為,讓孩子學習看別人玩、等待、輪到他玩,然後再看別人玩、等待,在這些行為轉移和談話過程中,孩子可以學習細心聆聽,聽清楚了再反應。
 培養孩子眼神接觸的習慣
眼神接觸不只是一種禮貌,也有助於孩子專注。平時我們應該儘可能蹲下來和孩子視線平行地說話,以及豐富的表情和有變化的語調來吸引孩子的助益。
 多跟孩子說話
常用語言描述孩子正專注注意的事件,這樣可幫助孩子新整理思想、示範表達話語,同時也可增加字彙。如果孩子的理解力較弱,內容宜簡要、反覆且適時停頓並鼓勵孩子作反應。
 創造有利溝通的情境
例如:把東西蔵起來,只留包裝盒子在顯眼處:把餅乾放在不易打開的透明的罐中:或輪流共用某項東西,讓孩子有機會提出疑問、請求或要求。我們也盡量用開放式或選擇式問句。如:「你要吃飯,還是吃麵」?,而避免常用是非方式的問答,如:「你要不要吃飯?」,甚至以為孩子還小,連問都不問就直接滿足其需求。
以正向鼓勵孩子想嘗試溝通的企圖,而不要不斷挑剔孩子的發音或用字。因為這種互動方式,容易扼殺孩子的溝通意圖與牙牙出聲的動機,使說話變得無趣而有壓力。
多陪伴孩子讓孩子感受到愛
有些孩子不是不會說,而是不願說,常源於情緒未得到適當抒解:有些則是因為大人太忙,忽略孩子微弱的溝通訊息,造成其失敗經驗而放棄。因此除了給予愛和安全感外,也盡可能積極參與孩子有興趣的談話或活動。如果家中有兄弟姊妹的,更有注意,避免在手足間作比較,如:「你看弟弟那麼乖」,或威脅恐嚇孩子:「媽媽不要你了」、再吵警察會來把你抓走。
 陪孩子一起看書
可優先選擇句型簡單反覆畫面主題鮮明 、不易撕破的童書或繪本,讓孩子有參與感。也可以利用圖畫、相片做成一本「孩子的書」,因和經驗結合,有助於引導從中描述事件或指認人、物。
善用唱遊、童謠及韻律遊戲
說話除了「咬字」以外,還包括抑揚頓挫、速率、聲調變化,透過歌曲可帶入擬聲詞、發音、音量控制、音調變化及節奏變化,尤其童謠通常押韻,容易朗朗上口,另外適當的動作也有利於帶出聲音或加深印象。
善用家中現有的東西
除了坊間製作精美的玩具外,也可發揮巧思,讓家中現有的東西變成好玩的玩具,例如:將不要的瓶瓶罐罐拿來玩配對遊戲:也可裝入不同物品變成樂器,聽辨不同的聲音:摺衣服時也可帶入配對、大小、分類、顏色或圖案辨識等遊戲:利用幫孩子洗臉教認五官:請孩子幫忙擺筷(分類、配對):出門購物前,先挑出卡片列購物清單或從折價目錄剪下圖案,去大賣場找出該商品,或帶孩子打電話給親友(教認數字並學習電話應對)
本文轉貼自: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
資料來源http://babysitter168.blogspot.tw/2014/04/blog-po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