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1月31日 星期四

如何順利生產 + 拉梅茲生產法


看完了住院的病患、產婦,隨手翻開今天的報紙,「xx醫院婦產科醫師因為催生不當,造成產婦羊水栓塞,母子俱亡!」,細看其內容,竟然說的是醫師在沒有破水時就加催生藥物,所以造成這種後果,而且醫師在產婦加了催生藥之後就先回家了,沒有注意產婦的狀況。


看了這個報導使我感觸良多,一方面感嘆婦產科醫師難為,一方面卻也為台灣的一般民眾,甚至是報導醫藥新聞媒體的醫療常識不足嘆息,因為加不加催生藥物,跟破水其實沒有關係,許多產婦來催生,絕大多數也都是未破水的狀態。據我了解,這家醫院每個月生產數高達四百人以上,每個醫師可以分配給產婦的時間真的很有限,雖然不見得是醫師處理不當,但是在溝通上,絕對是出了問題。台灣的這種醫療生態,緊張的醫病關係,加上對生產的期待,不但造成了一堆「逛」醫院的患者,更激化了彼此的對立,也造就了台灣比先進國家高出一倍的剖腹生產率。


 
    時至今日,生產仍然充滿著許多潛在的危險,高血壓、出血、感染、羊水栓塞造成產婦、胎兒死亡的情況時有所聞,因為生產造成胎兒傷害的疑慮也存在每一個準媽媽的心中。根據統計,產生胎兒死亡的原因中,難以避免的因素佔了四至五成,但是醫師的因素也佔了三成(表一),但是,在另一項統計中,死亡的胎兒中,在住院前便已死亡的比例高達75%(表二),這表示產婦自己、醫師,都應該在懷孕的過程中盡自已最大的努力,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將醫師的錯誤減到最低,產婦也能充分了解胎兒的活動及不正常的警訊,及早處理,以免悲劇的發生
表一:
死產的可能原因
百分比
產前照顧 ( 檢查 ) 不夠8%
母親或家人的過失10%
醫師判斷上的錯誤24%
生產時的技術問題7%
母親同時患有其它的疾病8%
無法避免44%
表二
  

    懷孕的時期是相當漫長的,我看過許多有求知慾的準媽媽,從一竅不通到滿口的媽媽經,可是也看過整個產檢過程只看過一兩次醫生的產婦,在現今醫療資訊暢通的社會裡,如果妳能具有一定的產科知識,相信不論是在選擇醫師,或是遇到問題時,都會有一定的助益。


談到如何順利生產,最重要的不外乎是生產的時機、生產的方式,以及生產時併發症的處理。生產時間的選擇在醫療上的考量很簡單,就是胎兒生出來會比留在腹中來得安全時,也就是該生產的時候了,所以在三十七週之前有過度的子宮收縮,如果沒有母體或胎兒的併發症,我們會選擇安胎,因為過了這個時期,胎兒肺部成熟的比例才與四十週時是相同的,但是在臨床處理時並不如此單純,許多造成潛在胎兒傷害的早產原因,是相當不容易找出來的,例如子宮內感染、胎兒發育異常等等,所以,臨床醫師的警覺性與處理就相當重要了。

不過,礙於中國人的傳統關念,生產的時辰、長輩的態度仍然有很大的影響,有的產婦寧願選擇時辰,醫師則是只要能配合的都可以,身為婦產科醫師的我們,也只好搖搖頭了。


其次是生產的方式的選擇,剖腹產或自然生產其實應該要回歸醫療上的考量,但是從產痛開始就投降的產婦不在少數,根據Melzack的統計,只有1%的初產婦與6%的經產婦覺得產痛是可以忍受的,從圖一的分數表也可以得知產痛的程度真的是相當厲害,也難怪準媽媽受不了,所以醫師給予患者的信心,以及家人的支持與鼓勵都是十分重要的。


其實,妳也可以選擇一個好的無痛分娩,大幅降低生產的痛苦,而且在最近的研究中(Breen&Russell, 1994)發現腰背酸痛的狀況也沒有比不做無痛分娩高。也就是說,並不是一定要痛得死去活來,才能得到甜美的果實,如果妳真的覺得這樣會減少成就感,那就與產痛搏鬥吧!


    剖腹生產自然有剖腹生的理由,尤其是在目前胎兒監視器發達的時候,只要有不正常,醫師就必需告訴患者可能的狀況及風險,但是這也不全是醫療專業的問題,儘管你可以告訴父母,只有「1%」的危險性,但是任誰也不願是這1%,所以剖腹產的機會自然就增加了。所以,還是回到先前所說的,在懷孕的過程中,好好的了解生產是怎麼一回事,當醫師在做解釋時,能夠真正的互相溝通,作出對媽媽、寶寶最好的選擇。


最後要提到的是生產時所發生問題的處理,例如產婦有像是高血壓、氣喘、心臟病、內分泌疾病,或是產後出血的問題,這些狀況當然要交給醫生處理,不過有時我在門診聽到「醫生,我懷孕八週,我有甲狀腺亢進,我已經將藥物改成PTU,目前狀況還算勉強可以,我還要注意些什麼?」心中還是會覺得一陣欣慰,而且覺得壓力減輕不少,因為病人已經對自己的疾病以及與懷孕的關係有相當的了解,日後在處理併發症或溝通上,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誤解。通常有這些併發症的狀況,我們都稱之為高險妊娠,在生產時,有時也真的像是「鬼門關前走一回」,對這些問題給予明快而且正確的處理,是一個婦產科醫師最重要的要求。


    每一位準媽媽、準爸爸,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是最健康,最聰明的,生產的時候是輕鬆愉快,沒有風險的,我們也努力的幫他們達成這個目標,但是懷孕生產,是一個產婦、家人、與醫師互動的過程,每一個人都要扮好他的角色,共同分擔生命的喜悅與風險。我常覺得,沒有一個醫師在面對一個好不容易懷孕,卻因為是畸型兒必須人工流產的患者時,會無動於衷的,但是,如何給他們一個方向,給他們一個可以再繼續努力的目標是很重要的。所以,如果妳正在懷孕中,記得要常去上媽媽教室,要好好充實生產育兒的知識,更重要的,與妳的產科醫師保持良好的溝通,相信妳一定會有一個愉快的生產經歷!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anny-680214/article?mid=24060&prev=24061&l=f&fid=48






*********************************************************************
拉梅茲生產法


讓生孩子更順利
拉梅茲是為紀念一位法國婦產科醫師(Dr. Lamaze)而得名,拉梅茲生產法傳到臺灣有二十幾年了,漸漸廣為人知,但是很多孕婦並不清楚此生產方式要經過身心周全的準備與學習;也不知道該何時開始做,常有準媽媽臨盆在即才想上課,拉梅茲生產法很難速成的。

何時開始學習最恰當?

拉梅茲法學習必須對生產有清楚的認知、瞭解外、身體的鍛練,神經肌肉的控制、幫助生產的放鬆法以及特殊的呼吸法等技巧,都需要產前充份的準備與演練,但太早可能沒耐心與學習動機意願;因此建議在懷孕七、八個月時夫妻一起參與課程學習班,最為恰當,建議有意參加者要早些報名安排。

當然夫妻一起學習瞭解有關生產課程之後,先生還必須擔任教練的角色,經過幾週持續的演鍊使夫妻兩人成為一組人,待產與分娩中才能達到協同的作用,共用為孩子的出生而努力;所以,曾有先生滿懷興奮與感觸的道出:「我太太生產我也生了一半。」這是多麼難能可貴的機會和經驗。

拉梅茲法的功效
我們的父母、祖父母時代,當時生產往往是種恐懼、持久的經驗,在這重要的事上做父親的被拒絕在外;而現在妳能給自己描畫一張預期生產的圖,同時是妳們期待這個經驗——先生與妳一起準備,學習技巧幫助對抗孩子出生的不舒服,和有信心為這個快樂的經驗,自始至終主動的參與和支持,將能有效的應用達到以下功效:

驅散不必要的害怕,藉著對將發生的待產與生產有益進展的態度,瞭解有關的知識與情況。

供給你可用的工具,將使你能夠有信心的預備孩子的出生。

教導母親在待產與分娩中成為放鬆的狀況,妳能夠與自己的身體合作,用比較合宜的方式抵抗子宮收縮的壓迫與不適。

適當的準備為妳用什麼去預期與如何去應付,所以妳能夠以控制和尊嚴的參與在生產的過程中。

不用或省卻鎮定劑等可能有害的效果,藉拉梅茲生產方式與技巧,使母親能參與生產而用極少量的止痛劑或麻醉藥。

幫助夫妻能一起分享迎接新生命的喜悅,並可增進你們之間的關係。

記得拉梅茲生產法永遠沒有失敗這回事,我們最主要的目的是健康的寶寶與安全的生產。

結論
有些產婦說:「拉梅茲生產法對我沒有用,當子宮收縮陣痛一來什麼都忘記了。」事實上,不是拉梅茲法沒有用,而是妳有沒有選擇使用拉梅茲法?產前模擬練習得夠不夠,身心對生產準備得如何?是否抓住要領?當失控時,妳的先生有沒有適時有效的引導妳呼吸?拉梅茲生產法不是產婦孤軍奮鬥,而是夫妻倆共同努力、積極的參與,與支持鼓勵中完成生產的大事。

生產是人生可喜的大事,現代人不該再讓生產的恐懼、害怕籠罩孕婦的身心,與留下難以抹滅的痛苦記憶;所以不如把憂慮化為行動,在產前多一分的準備和瞭解,生產即能少一分的疼痛,採用拉梅茲生產法是夫妻很好的選擇,共同參與才能一起享受迎接新生命的喜悅和美好的經驗。






******************************************************************************

配合產程階段,善用呼吸法

  • 專業婦產科醫師竹內正人◎審訂
    • 全身放鬆,舒緩心情
從產痛開始到寶寶呱呱落地,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首先是第一產程(見下圖),。第一產程是從每十分鐘陣痛一次,到子宮頸口全開的階段,也是分娩過程中最耗時的時期。此時期陣痛的感覺會越來越強烈,且每次持續的時間也慢慢拉長,相對的,每次陣痛的間隔則逐漸縮短。

處於這個階段的媽咪通常會在醫院、病房或待產室度過。在剛開始陣痛還不劇烈的時候就開始配合呼吸法,反而會過度消耗體力,建議媽咪在不感到陣痛的時候放鬆,自然的呼吸,看點書、吃點東西或按摩一下身體,讓自己保持輕鬆自在的情緒。

陣痛、使勁用力都是為了娩出寶寶
等子宮頸口接近全開,就可以準備前往接生室(產房)了。當媽咪不由自主的想用力時,可將下顎收起,並看向肚臍,背部靠著手術床,在醫護人員的指示下,配合陣痛的頻率使勁用力。這個階段稱為第二產程(見下圖),陣痛與使力有助於使寶寶順著產道向下移動。

當胎兒的頭部通過骨盆後,就能以肉眼隱約看見寶寶的後頭部,當寶寶的頭部娩出母體外時,臨床上稱為「著冠」。到了著冠的階段,媽咪可以暫緩使力,放鬆全身力量,並轉為短暫急促的呼吸,不久後,寶寶的頭顱就會完全娩出,接著寶寶會自行轉動身軀,讓雙肩通過產道,一鼓作氣,全身蹬出母體。通常進入產房到胎兒完全娩出的過程,約三十分鐘至三小時不等。

寶寶誕生後的五至二十分鐘,媽咪會再度感覺輕微陣痛,這階段稱為第三產程(見下圖),,只要再稍稍使力,就能將胎盤娩出體外,完成整個生產過程。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1998&prev=12034&next=11900&l=f&fid=63







********************************************************************************
【媽媽分享】母嬰親善醫院生產經驗談

文/林太太 
 
我日前於母嬰親善醫院生產,感觸良多。努力了五年我終於懷了雙胞胎,非常高興。打從懷孕我就決定親自哺乳,所以選擇了一家母嬰親善醫院生產。這家醫院是南部非常大的醫學中心,而且還聽說他們的院長副院長非常重視醫學倫理,凡事以病人為中心,因此心情更是篤定。 

因為胎位不正所以在第一天下午 4 點剖腹生產,兩個寶寶生下後讓我看了一眼就推走了。我想應該有什麼重要的事情需要處理吧,反正凡事就聽醫院的了。直到晚上 8 點多,護士推著兩個寶寶來,沒說什麼把寶寶放了就走了,我們夫妻倆一時傻眼不知該做些什麼。想說應該是要餵奶吧,就先抱老大來餵餵看。可是怎麼抱?怎麼餵?真的都不會,孩子都不肯吃只好作罷。小的則是一直睡一直睡!睡了四、五個小時,想想怪怪的,吵她起來吃奶,可是吸了四、五口又睡著。我們夫妻倆擔心不會餵奶,又怕吵到隔壁床,所以當天晚上還是把寶寶送回嬰兒室。 

隔天早上護士告訴我寶寶喝了兩次 30cc 的配方奶,老二因體溫較低待在嬰兒室裡,老大則推到房間內。有餵奶經驗的同學剛好來看我,看到老大在床旁邊不時把手指伸進口中,她告訴我寶寶想吃奶了,我這才知道原來不是等寶寶哭才餵奶。她幫我調整抱寶寶的姿勢,反反覆覆練習了約一小時,寶寶終於學會好好的吸奶而不會將乳頭吐出,我也知道如何抱、如何餵奶了。下午老二體溫恢復回到病房,還是一直睡,因要來病房前有餵了一些配方奶還不餓,我只好先不餵奶。同學教我可以把寶寶衣服脫光靠在我的胸前再蓋上毯子,抱著她的感覺很真實、很幸福。晚上老二有吸奶,但一樣還是吸了四、五口又睡著,反而是老大 2-3 小時會自己吵著要吃奶,所以有餵了一次。這個過程中護理人員都沒有來看一下,同學也早回家了,真希望有人可以幫我看看。當天晚上 11 點後寶寶還是在嬰兒室渡過,因老大突然大哭,我不知該怎麼辦,而且怕吵到別人,只好兩個都推回去。 

第三天早上,老二好像比較想吃奶了,不過還是吃不好。也抽空餵了老大一兩次。嬰兒室的護士來了一趟,問我有沒有問題,我根本答不出來,因為我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問,真希望她可以幫我看一下孩子吃奶到底對不對? 到底我該餵幾次? 到底寶寶有沒有吃飽? 寶寶的大便或尿尿到底正不正常?我的主治醫師查房時還跟我說,你何必那麼累?生完孩子在醫院要多休息,餵母奶回家再餵就好了。 這句話讓我好洩氣喔! 我這樣子餵奶到底是不是錯了? 旁邊的婆婆責怪我「早就告訴你不要餵母奶,不要把我的金孫餵得吃不飽。」  

兩天下來我想了想,產前產後護士都告訴我要餵母乳,母乳最好…等等,但是爲什麼她們都不教我怎麼餵呢?我真的不會餵奶ㄋㄟ。唯一一次大概就是護士告訴我抱著孩子的那隻手不能懸空、要有支扥。難道母嬰親善醫院只是白天把寶寶推過來給我這樣嗎?我希望在出院前能夠得到醫護人員足夠協助及支持,尤其是像我這樣多胞胎的媽媽。 

編者按: 

這是發生在一家通過所謂母嬰親善醫院認證醫院中的實例。到底什麼是母嬰親善醫院呢?如果這個媽媽是在貴院生產時,你們會採取什麼樣的措施,讓媽媽不會有這樣的困擾呢?不論是否是母嬰親善醫院,如果你是那一位媽媽,你會覺得你在醫院中的待遇是受到尊重的嗎?你覺得你的需求被滿足了嗎?你覺得這一家醫院是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嗎? 
 
我們將隨機抽樣北、中、南、東各一家通過認證的醫院,邀請該院母嬰親善醫院的負責人就每一段的過程給我們一些建議及分享,更歡迎所有的夥伴們大家一起來腦力激盪,如何讓我們的工作更好,讓我們能真正的爲自己通過母嬰親善醫院評鑑而驕傲。 
資料來源http://yourhope.info/modules/tadnews/index.php?nsn=5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