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1月21日 星期一

準媽咪注意囉!生產前的徵兆

孕媽咪將面對許多不同的挑戰,從懷孕初期開始,身體因為受孕開始產生變化,許多不舒服的感覺襲來,該如何應對呢?

◎症狀

輕鬆感:約在預產期的前兩週,因胎頭下降入骨盆腔內,使子宮位置變低呼吸更順暢,胃部較不易發脹感覺較輕鬆。

子宮收縮陣痛:
假性陣痛:生產前三到四星期開始發生,下腹部常感覺不規則的酸痛或收縮,會因為休息而減緩疼痛,是正常的現象。

真陣痛:指子宮收縮時所產生的不適,疼痛感覺強烈無法因休息而改善。是有規則性的,子宮頸會因為子宮收縮而逐漸擴張。

落紅:因為子宮頸口的黏液栓脫落以及微血管破裂,陰道會有含血絲的黏液分泌物出現。

破水:胎膜破裂羊水自陰道不停流出,是無色有特殊腥味的清澈液體,產婦無法自行控制流出。

◎生產應備物品

健保卡及孕婦健康手冊。

夫妻身分證,以辦理住院手續及出生證明。

一般盥洗用具、換洗貼身衣物、拖鞋、衛生棉、看護墊及沖洗器,家屬棉被。

若為吃本公司(紫金堂月子餐),請另備一個保溫杯、一個鋼杯。

毛巾二至三條。

◎若有以下情形應立即到醫院待產

規則的子宮收縮:初產婦約每隔7~8分鐘子宮收縮一次,持續30秒至1分鐘。經產婦子宮開始有規則收縮就可以至醫院待產。

前胎有急產現象者:須提早到院。

落紅:如果血量比平時月經還多或有血塊應注意,並立刻就醫。

破水:不管是否陣痛、懷孕任何期間,應墊衛生棉立即就醫,以防感染發生。

胎動:若胎動明顯減少,請立刻就醫。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kelly3821589/article?mid=781&prev=782&l=f&fid=14










**********************************************************************
產兆認知與生產準備

十週來計算,但並不表示胎兒一定會在預產期當天誕生。一般而言,從預產期前三週到後兩週(妊娠三十七週到四十二週)都算正常的生產期,對妊娠婦女而言,隨著預產期的接近,產婦的心情既期待又緊張,許多基本但惱人的問題,常常困擾妊娠婦女。接近生產徵兆包括:
輕鬆的感覺

  隨著預產期的接近,胎兒的頭部下降至骨盆腔內,而有輕鬆的感覺,此時產婦感覺呼吸較順暢,胃口也會比較好,但易有頻尿、下腹部或陰部沈重等感覺。
落紅或現紅

  在子宮開始收縮前二十四至四十八小時,有些產婦會有混雜些許黏稠液的血絲狀分泌物由陰道流出,顏色呈粉紅色或暗紅色。這雖是即將分娩的徵兆,但並不代表立刻生產,若現血的量不多尚不需入院。
假痛

  生產前幾週或幾天,下腹部會有不規則的子宮收縮。子宮收縮時腹部會硬起來,下腹部感覺無痛或輕微酸痛,通常可藉由按摩、走動、休息使症狀減輕。這種子宮收縮並不會造成子宮頸擴張,也並非分娩的真正陣痛,又稱為假痛。此時,您可在家中休息尚不需入院。
陣痛或腰酸

  伴隨子宮收縮而產生,會造成子宮頸變薄及擴張,陣痛時腹部整個變硬,不痛時漸漸變軟,陣痛由開始的不規則漸漸變得規則,起初可能是每十五分鐘收縮一次,持續十五至三十秒,隨著產程進展,收縮愈來愈密,持續時間和強度逐漸增加,且不會因為按摩走動而減輕。
破水

  破水是因為包圍著胎兒及羊水的羊膜破裂所致,孕婦會感覺羊水像尿液般不自主的從陰道流出。破水本身也是正常的產兆之一,但因破水後增加感染的風險,且少數病患也可能發生臍帶脫出的情形,因此需減少走動且儘快就醫。
便意感

  肛門不自主想用力,有排便的感覺,尤其在陣痛時更加強烈。此時應儘速就醫,並且深呼吸或作哈氣動作,不要用力。
何時該到產房待產呢?
  1. 若預產期已接近且預定自然生產,當出現落紅、假痛等情形,表示可能即將生產了。此時,應在家等候入院並注意下列事項:

    (1) 備妥住院用物,待在離醫院近的住所,勿遠行。
    (2) 最好有人陪伴或有任何狀況可立即趕到。
    (3) 可做家事、散步、蹲下等運動,但不宜太累,並避免爬樓梯以防跌倒。
    (4) 有時假痛會影響睡眠,但仍應把握時間休息以儲備體力。
    (5) 仍需進食,且以少量多餐易消化的食物為宜。
  2. 若預產期己接近且預定自然生產,當有下列任何一種情形時,則需要到產房檢查。

    (1) 破水或懷疑破水。
    (2) 初產婦每隔五分鐘規則收縮;經產婦開始有規則子宮收縮。
    (3) 有便意感或不自主想用力。
    (4) 胎動減少、陰道出血量多、鮮紅或任何異常狀況。
    (5) 產檢時醫師視產婦狀況特別交代囑咐須住院的狀況。
  3. 若是預定剖腹生產,於預定開刀日之前就有落紅、破水、規則子宮收縮、有便意感或不自主想用力、胎動減少或其他任何異常狀況,則應先禁食任何食物和水,立刻到產房檢查。
    待產過程中會裝胎兒心跳及子宮收縮監測器,以了解寶寶的健康,避免發生胎兒窘迫或子宮過度收縮等不利於胎兒的狀況發生。此外,也會因產婦的個別狀況而打點滴、通腸......等,產婦或其家屬若對這些措施有疑問,皆可請醫護人員解釋,至於生產時是否須作會陰切開,醫師亦會根據每個產婦的個別狀況來決定,使生產的傷害降至最低。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4,31&id=6737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kelly3821589/article?mid=779&prev=780&next=778&l=f&fid=14










*********************************************************************************

生子挑吉時 醫師籲足月再生

中央社 – 2012年4月5日 下午8:38
(中央社記者龍瑞雲台北5日電)傳統觀念認為,良辰吉時出生,可以帶來好運,婦產科醫師提醒剖腹產孕媽,在第37週待寶寶足月後再選擇出生時辰;同時也提醒命理師等,應先詢問懷孕週數,第38、39週最合適。
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醫師郭安妮表示,龍年龍子多,多數選擇剖腹產的媽媽或家人,從媽媽懷孕開始就積極看農民曆、找命理師、找廟宇為寶寶挑選良辰吉時。
也有媽媽過於相信吉時,要求在寶寶未足月時,剖腹出生,郭安妮說,這屬於人工早產,寶寶器官發育未完全,出生後需要插管、高壓氧治療,很可能視網膜都會受到影響,早產的風險性很高,會與媽媽充分溝通等到寶寶足月後再出生。
寶寶足月指懷孕第37週時,曾有研究比較第37週與第39週出生的胎兒,郭安妮說,即便是已足月,在第37週出生寶寶仍可能因剛足月、肺功能不成熟而有呼吸窘迫情況,因此建議在第38或39週才考慮剖腹產。
郭安妮也希望命理師受父母請託排時辰時,應先了解胎兒的週數,再給予數個可以選擇的時辰。
長庚醫院副院長、長庚大學婦產科院教授謝燦堂表示,看日子選擇剖腹產的孕婦不少見,基本上,沒有足月的寶寶,醫院不會准許出生,也會建議第38或39週剖腹產才合適。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2177&prev=12208&next=12073&l=f&fid=63








********************************************************************************

早期破水10個Q&A

破水,原本是孕婦生產的產兆之一,但是若發生的時間不對,尤其未達36週就破水,可能讓媽媽及寶寶都有危險!透過以下10個關於早期破水的問答,希望幫助準媽咪具備正確的認知,以及萬一不小心發生,可以如何因應。
Q:何謂早期破水?
A:早期破水是指孕婦不管是否已足月,在還沒有真正進入產程之前,包在胎兒外的胎膜(羊膜)就發生自然破裂,羊水流出,胎兒失去羊膜的保護。
Q:是什麼原因引起?發生的比例?
A:發生早期破水的原因並不是很明確。健康完好的羊膜具有很好的韌性,但當內外在環境改變時,可能會造成羊膜的某一點抗壓性降低,而形成一個壓力出口,這些情況包括感染、子宮頸的閉鎖不全、羊水過多症、胎位不正、外傷外力的壓迫和多胞胎妊娠等,也有部分並無明顯的原因。據不同中心的統計,發生率大約佔所有生產的10%左右。
Q:對孕婦會有危險嗎?
A:破水本身對孕婦是沒有危險,但應試圖找出導致破水的原因加以處理。例如是否有感染發生?孕婦是否是一個高危險妊娠狀態?若是,則應做適當的處置。
Q:對寶寶會有危險嗎?
A:
【足月】
要看破水時的週數和原因而定。若破水時妊娠都超過37~38週,已可算是足月兒,若無明顯感染症狀如發燒、胎心加速、驗血白血球升高等情況,自然情況下九成會在24小時內發生陣痛,高達九成會在兩天內出生。
【未足月】
若未滿36週或更早,則要考慮到早產所併行的問題,此時比較會對小寶寶造成危險。若有感染的情形,可立即用抗生素治療,但有時早產造成的危險比感染還嚴重。
【特別提醒】
另一種情況比較危急的是已生過小孩的經產婦,有時破水併子宮頸開,臍帶若隨著羊水往外流出,會造成臍帶脫出,血流入胎兒會受阻,會造成胎兒窘迫,就非常危險了!所幸這樣的情況並不常見。
Q:若有感染怎麼辦?
A:若是感染造成破水,也有可能是破水後繼發的感染。若是已知有感染了,當然要做細菌培養,並立即給予抗生素,但若是在很早期的破水,例如36週以前,也許胎兒的成熟度還差,必須安胎治療,此時最好也給予抗生素做預防性的治療,以免破水太久發生感染。一旦破水又合併感染,對母體與胎兒都將有害,若胎兒成熟度夠,最好能立刻引產或採行剖腹產。
Q:破水跟分泌物或尿液如何區分?怎麼確認?
A:破水有時與分泌物或尿液很難區分,就連醫護人員有時都會誤判,叫孕婦自己確認破水有些困難。
總之,若突然有大量的不明液體從陰道口流出,而很明顯並非在解尿,最好要就診檢查一下。有時是積在子宮頸內的分泌物因子宮口開了而突然流出,也有少數是外層胎膜破造成積液外流,這些都很像是破水。
Q:萬一真的破水了,就醫前如何處理?
A:
1.不要慌張,先通知家人,帶妥健保卡,產檢媽媽手冊。
2.住院物件(可以參考媽媽手冊)。
3.與主治醫師或醫院連絡並立即就醫,不宜遲宜。
Q:早期破水可以預防嗎?該怎麼做?
A:早期破水的原因並不明確,無從預防,但若是屬高危險妊娠,或陰道有感染的情形,自己應提高警覺,若有狀況,隨時就醫。若懷孕初期有感染應先治療,若有子宮閉鎖不全或早產病史的,應即早就醫先對症治療。
Q:早期破水和孕婦體質有關嗎?
A:早期破水與媽咪的體質關連性不明。但若是曾有早期破水的孕婦要提高警覺,若已知自己屬高危險性妊娠,如多胞胎,胎位不正,羊水多,易感染等,也應多加小心注意。
Q:早期破水和早產的關連性?
A:
【36週以後】
若破水時妊娠週數已到38週,則已算是足月妊娠。但現在若發生在36週以後的早期破水,醫師已傾向不做安胎處理。
【32~36週】
32~36週之間的破水,可視媽媽與寶寶的情況,通常都會住院安胎,給予抗生素和安胎藥物治療,一般預後都很好,尤其若胎兒體重已超過2,000公克,幾乎沒有什麼後遺症。
【38週以前】
若32週以下的早期破水,愈早期預後愈差,愈容易早產,而且因羊水的不足和流失,使得胎兒的發育受到很大的限制。但也不要太擔心,現在的周產期醫學很進步,只要媽咪有信心,醫護有愛心,家屬有耐心,相信就算寶寶不小心太早來到人世了也可以受到很好的照顧和大家的祝福。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0930&prev=10931&next=10929&l=f&fid=63










********************************************************************************

何種情況下要住院待產?    
何種情況下要住院待產?
  • 規則的陣痛 ---子宮收縮會引起陣痛,當陣痛變得有規律,間隔時間漸縮短,每次疼痛時間
    加長,疼痛程度漸加劇時,則必須馬上到醫院,若胎兒未足月則須住院安胎。
  • 見紅或稱血性帶下 ---當子宮頸開始鬆弛時,即有血液黏液自陰道流出,此種帶有透明黏性的
    淡紅色分泌物, 與多量出血是不同的,產婦有此情形時,須馬上住院。
  • 破水 ---透明如水的液體會自陰道流出,為避免胎兒在子宮內遭感染,
    或引起 胎兒臍帶脫出,因此不論懷孕幾週都得馬上住院。
  • 大量出血 ---一但確定是子宮大量出血時,就必須馬上到醫院,
    以觀察是否為前置胎盤,並隨時注意胎兒的情況。

    資料來源  http://www.dadupo.com.tw/know/7.htm








********************************************************************************

如何預防早產及流產     
如何預防早產及流產
  • 不要攀高及提舉重物。
  • 不要過度疲勞,避免不必要之長途旅行。
  • 曾經有早產、流產、或子宮手術者,在懷孕早期及末期應暫停性生活。
  • 避免腹瀉或發燒。
  • 保持愉快的心情。
  • 預防跌倒與損傷。
  • 定期產前檢查。
  • 如有疾病應及早就醫,不要亂服成藥。
    資料來源http://www.dadupo.com.tw/know/4.htm







*******************************************************************************

孕婦除產前檢查外 在何種情況下需就醫?     
孕婦除產前檢查外 在何種情況下需就醫?
  • 腹部疼痛。
  • 很厲害的嘔吐而且持久。
  • 突然發燒及畏寒。
  • 陰道突然有液體流出。
  • 尿量減少。
  • 體重增加太多時。
  • 陰道流血,無論量多或少。
  • 視力模糊。
  • 連續性的頭痛。
  • 面部及手指、小腿浮腫。

    資料來源http://www.dadupo.com.tw/know/6.htm








*********************************************************************************
孕期出血的七大原因 / 不可忽視的警訊


採訪撰文/翁昭鈺
諮詢/臺安醫院生殖醫學暨不孕症科主任 呂衍孟




懷孕初期多少有些著床性出血,但也可能是流產的先兆,而懷孕晚期的出血有可能是早產徵兆,
但胎盤早期剝離也可能導致胎死腹中。因此孕期出血的問題可大可小,更重要的是,不能自行評斷出血的嚴重性,若有出血狀況,無論多寡,立即求醫才是最安全的做法。


求醫不能等!

關心自己的出血狀況 儘速求醫

雖然大部分的孕婦都曾經歷孕期出血,不過其嚴重度可大可小,無論您正處於哪個孕期,有出血狀況都需進一步檢查,以免危及媽咪或胎兒的生命。臺安醫院生殖醫學暨不孕症科主任呂衍孟指出,懷孕初期有出血狀況時,第一步必須先進行內診,了解是否有構造上的問題,像是子宮頸息肉,第二步則必須進行超音波檢查,評估胎兒目前的狀況,而胎兒的狀況又可分為以下兩種。
  1. 有看到胚胎:代表胎兒目前正在子宮內穩定的成長。
  2. 沒有發現胚胎:則有可能是胚胎太小還照不到,此時醫生會建議過一星期再來照一次;也有可能是子宮外孕,甚或是流產了。
呂衍孟醫師強調,無論您的出血量多少,出血多少天,都需儘速給醫師檢查,而出血的顏色不一定會呈現鮮紅色,若有咖啡色、黑色的少量出血也都需留意。
出血的可能七大原因 一次剖析!

原因1:流產
根據定義,懷孕20週以前如果胎兒出來,稱為流產,若是20週之後,則稱為早產。根據呂衍孟醫師指出,約有50~70%的流產都是發生在第一孕期,且流產的人中,又有85%的機率會發生在月經快來的時候,因此有許多人懷孕流產而不自知,所以知道懷孕後又流產的約有10~15%。而流產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種:
  • 染色體異常:約有50%的流產都是此原因。
  • 胎盤構造不好:無法順利提供養分給胎兒成長。
  • 習慣性流產:與媽咪個人的體質有關,一般定義需連續流產三次才算。




呂衍孟醫師表示,如果染色體異常、黃體素不足,或有糖尿病、甲狀腺疾病,都有可能造成流產。另一方面若媽咪本身的子宮構造異常,像是子宮頸閉鎖不全、雙子宮(每個腔室的空間都比單一子宮的腔室來得小,容易有流產或早產狀況)、雙角子宮、縱膈子宮等等問題,都是引起流產的可能原因,因此在準備懷孕之前,若子宮有異常問題必須先解決。

原因2:子宮外孕
子宮外孕是指胚胎著床的地方是在子宮以外,像是輸卵管、卵巢、腹腔、子宮頸、子宮角等等都有可能。要確認是否有子宮外孕,可驗血檢查β-hCG的濃度,指數大於10,代表有懷孕,如果小於10則沒有懷孕。呂衍孟醫師表示,正常懷孕時,β-hCG每兩天應上升2倍,hCG再刺激黃體產生黃體素,子宮為了讓胚胎能順利著床,子宮內膜會持續增厚,就像要砌一道牆一般,排好一排排的磚頭之後,必須再抹上水泥,才能形成一道堅固的圍牆,黃體素就是水泥,可以把磚頭穩固的黏合起來,有了穩固的子宮內膜,胚胎就可以安心的在其中長大。
如果β-hCG沒有每兩天到達兩倍的話則可能為子宮外孕。而子宮外孕造成陰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呂衍孟醫師解釋是因為胚胎著床在子宮以外的位置,血液及養份的供應不足,胚胎的成長不如預期,分泌的胎盤荷爾蒙hCG的量就不夠(沒有每兩天增加兩倍)。卵巢的黃體需要靠胎盤荷爾蒙來刺激,才會分泌出足夠的黃體素,胎盤荷爾蒙不足就會導致黃體素分泌不夠,而子宮內膜得不到足夠的黃體素的支援,就像一道牆只有磚頭而沒有足夠的水泥來黏合,磚頭就會剝落,所以子宮外孕才會導致陰道出血。呂衍孟醫師也提醒,子宮外孕時陰道的出血量可能很少,可能會伴隨有腹部疼痛的感覺,若沒有及早診斷出來,讓胚胎在輸卵管漸漸長大的話,輸卵管會承受不住而破裂,造成腹腔出血,可能會危及媽咪生命安全。另外如果β-hCG每兩天的數值是往下掉的話,則可能是流產。

原因3:葡萄胎
根據研究顯示,較易得到葡萄胎的高危險群有三種人,第一、是機率問題,每1,000~1,500個懷孕的婦女中會有一位,第二、20歲以下或40歲以上的低齡或高齡產婦,第三、曾經有病史的,再發機率較高。根據呂衍孟醫師表示,人體共有23對染色體,一套來自於爸爸,一套來自於媽媽,但若胚胎的染色體都來自於爸爸,會形成完全性葡萄胎,若又再多加上媽媽的,則形成部分性葡萄胎。這是一種不正常的懷孕,滋養層細胞異常增生,造成胎盤發育的太快,絨毛細胞水腫,因此形成像葡萄粒一樣充滿在子宮內,可藉由超音波觀察得知,其主要症狀為出血,少部分的人可能會嚴重害喜。

原因4:子宮頸息肉、糜爛
子宮頸息肉是生長在子宮頸上的小肉粒,子宮頸內管粘膜不斷增生堆積,向子宮頸外突出而形成息肉,大多屬於良性,形成原因不明,懷孕時很常見,可能是子宮內膜增生的結果。呂衍孟醫師表示,息肉的大小約0.5~4公分大,特別在性行為後可能造成出血,一般而言若已經懷孕只要先觀察就好,因為之後自然生產時,新生兒出生時會將息肉一起拉扯掉;且懷孕時若動手術切除息肉,有很小的可能會干擾到胚胎的穩定度。但若息肉已呈壞死,則必須儘快切除。而子宮頸糜爛則是指子宮頸的內頸腺狀上皮生長到子宮頸外口,由於腺狀上皮在肉眼下觀察有如爛爛的組織,所以名之為「子宮頸糜爛」,其實是正常組織,不需特別處理。臨床上大部分婦女沒有任何症狀,少部分人會有分泌物較多的情形,也少數人會在行房後出血,只要之後的抹片檢查正常,就無須擔心!

原因5:前置胎盤
一般懷孕胎盤是位於子宮腔前壁、後壁或頂部位置,而前置胎盤則是胎盤位置太低,覆蓋到子宮頸內口的位置,主要可分為以下三型:
  1. 子宮頸內口完全蓋住:全前置胎盤
  2. 蓋住一半內口:部分前置胎盤
  3. 邊緣性前置胎盤:只蓋到一點點內口
前置胎盤最常見的臨床表徵就是「無痛性出血」。呂衍孟醫師指出,有些人特別容易有前置胎盤的問題,像是年紀大的高齡產婦、多次懷孕、抽菸、多胞胎、曾經有病史、曾做過流產手術造成黏膜部分受傷,或是曾剖腹生產者。基本上若有前置胎盤的孕媽咪,可選擇胎兒足月時剖腹生產,不過產後止血需要依賴子宮收縮,但因為前置胎盤問題造成「子宮下段收縮不良」,因此有可能造成產後大出血,醫師在胎盤娩出後,需特別注意胎盤位置的止血,孕媽咪在產後也需特別注意子宮的收縮及惡露量。



原因6:胎盤早期剝離
胎盤和臍帶是胎兒與媽咪之間維繫生長、提供養分的重要橋梁,而胎盤早期剝離的發生機率,約75~226個孕婦中會有一個,高危險群集中於高齡產婦、患有子癇前症、抽菸、曾經有過胎盤早期剝離等等的人。而胎盤早期剝離顧名思義就是說,胎兒還沒出生,但是胎盤就開始剝離,導致無法順利提供養份、氧氣給胎兒,甚至可能造成胎死腹中、生長遲滯。呂衍孟醫師表示,胎盤早期剝離的主要症狀有出血、劇烈的子宮收縮、胎兒的心跳減緩,而且其徵兆和症狀的變異很大,胎死腹中的機率比起一般孕婦多了九倍,早產則多四倍,即使小孩出生,日後生長遲滯的機會比起一般正常小孩也多了兩倍,甚至嬰兒猝死症的機率也大幅提升,因此胎盤早期剝離的問題必須嚴正重視。

一般而言,由於胎盤剝離可能會危及胎兒生命,所以治療程序較為緊急,呂衍孟醫師表示,必須先評估目前胎兒的狀況,大致有以下兩種狀況:
  1. 媽咪或胎兒生命情況危急:不論胎兒出生存活與否,都要產出,陰道生產太慢的話,就立即進行剖腹生產。
  2. 媽咪和胎兒狀況還算穩定:則可先給予安胎藥,減緩子宮收縮,若能順利穩定下來,則安胎至胎兒能存活的週數即可停止安胎;或可施打類固醇,刺激小孩的肺部提早成熟,打完後的48小時即可進行生產。
原因7:植入性胎盤
簡單的說,植入性胎盤就是胎盤不正常的植入子宮壁,呂衍孟醫師表示,在正常的情況下,胎盤和內膜中間有一蛻膜隔開,寶寶出生後胎盤就會順利剝離。但如果媽咪的子宮壁曾經受傷過,像是曾接受過流產手術或剖腹產,子宮內膜在胚胎著床時,無法產生蛻膜,胎盤直接附著在子宮壁上,這種狀況下胎盤會侵蝕子宮壁,因而導致出血狀況。植入性胎盤最嚴重的情況是會吃穿子宮造成腹腔出血,甚至侵犯到膀胱或腹壁肌肉,危及寶寶和媽咪的生命安全。因此,若用超音波產檢發現有植入性胎盤問題,無論最後採取陰道自然生產或剖腹產,寶寶出生後,有可能在娩出胎盤時發生大量出血,所以生產過程中必須保持高度的戒備。

結語:

孕期出血是許多媽咪的困擾,媽咪必須了解自己出血的量、時間和顏色,並馬上就診告知醫師,醫師評估後才能協助維持媽咪和胎兒的健康狀態,若需緊急處置也不致延誤時機,面對出血狀況千萬不可置之不理,或者胡亂服藥自行處理,請醫師立即判斷才能對症下藥。懷孕的過程中,定期產檢也能事先預防一些潛在的問題,如果提早發現可提早治療,因此產檢的過程中務必把您日常生活中所有的疑惑記錄下來,醫師可協助解決問題外,媽咪也會比較安心。


專家小檔案
呂衍孟
學歷:臺北醫學院醫學系
經歷:長庚醫院婦產部、不孕症科研究醫師
現任:臺安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資料來源http://www.dadupo.com.tw/m-u/2010/link-m12.htm










********************************************************************************
早期破水了!要生或安胎?

文╱台北榮民總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宋碧琳
輯╱張玉櫻


「我破水了嗎?還是漏尿?」「早期破水對媽咪跟胎兒有不好的影響嗎?」「破水了要趕緊去醫院嗎?要馬上生嗎?還是可以安胎?」在處理這種種的問題之前,首先要正確診斷是否真的破水了!

是破水?還是漏尿?

羊水的重要性
羊水就像胎兒的保護圈、游泳池,寶寶一開始像小魚一樣悠遊在這個無菌的保護池裡。羊水除了提供保護,也提供了讓胎兒肺部成熟的物質,提供空間讓胎兒的四肢、五官得以發育完成。因此如果孕婦發生早期破水,對孕婦本身或是胎兒都有可能造成很大的危險!特別是破水以後,羊膜破損的地方會讓細菌入侵,可能會造成感染。此外,破水以後羊水減少,可能造成胎兒窘迫、肺臟發育不全、肢體缺損、顏面壓迫,甚至死亡!因此如何正確診斷破水,是很重要的!

早期破水的定義
早期破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簡稱PROM)是指孕婦還沒有產兆前,羊膜就出現破洞而導致羊水的流出。如果這時候還沒有足月,也就是懷孕不滿37週時,就稱為「早產早期破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簡稱PPROM)。如果已經足月了(懷孕滿37週),就稱為「足月的早期破水」。
  早期破水的原因
早期破水或是早產早期破水通常和感染有關。其他原因還包括:孕婦抽菸、母體子宮畸形、羊水過多或多胞胎造成的子宮過度擴張、子宮早期收縮或出血、子宮頸手術(含錐狀切除或是環紮術);其他少見的原因還包括:孕婦患有結締組織疾病、營養素缺乏(銅或維他命C)。曾經發生過早產早期破水的媽咪,下一胎再發生的機會大致上為16〜32%。

破水的診斷方法
由於懷孕的時候容易有分泌物,有些準媽咪也可能會因為子宮壓迫而導致漏尿等,所以常常會以為自己破水了!筆者在懷孕的時候,也有一兩次分泌物多到懷疑自己破水;也有朋友其實破水了,卻以為自己是漏尿,而延遲好幾天才求診。那麼要如何確定是否已經破水了呢?目前臨床上有以下幾種診斷方式:
  • 目視法利用消毒過後的擴陰器放到陰道內,看看是否有水從子宮頸流出。
  • 超音波在超音波下如果發現羊水量變少,可以間接診斷是破水,但是羊水量變少還有可能是先天性的腎臟異常、泌尿道阻塞、胎盤功能不足造成的,並不一定是破水。
  • 石蕊試紙測試陰道分泌物的酸鹼值。陰道內偏酸,而羊水偏中性,若用試紙檢驗呈現藍綠色,則可能是破水。但容易被血液、精液或是細菌性陰道炎所干擾,而產生「偽陽性」,尤其是有產兆或是產前出血時,很容易造成判讀上的困難。若只有少量破水,或是已經破水很久,只剩少許羊水流出時,則可能會有「偽陰性」。
  • 羊齒測試當羊水風乾後會在玻璃片上結晶,而這個結晶所產生的圖案跟羊齒植物的葉子長得很像,所以叫做「羊齒測試」,但需要時間風乾加以判讀後才知道。但如果取樣時取到子宮頸的黏液,就會有「偽陽性」的反應。所以如果沒有取到羊水,只取到陰道分泌物或是純血液,就會誤以為沒有破水。
  • Actim PROM test(非高度磷酸化IGFBP-1)這項檢測方式是檢測陰道裡有無羊水所含的非高度磷酸化IGFBP-1。IGFBP-1是屬於一個稱為IG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系統裡的一員,這個系統包含了IGF、接受體(receptor)、IGF binding protein(IGFBP)三個部分。在IGF 和它的接受體作用時,目前已知至少有六種IGFBP(IGFBP-1〜6)會調節整個過程,並參與胎兒及胎盤生長與發育的控制。
    其中IGFBP-1在懷孕時會出現在蛻膜化的子宮內膜,然後分泌到胎兒的羊水裡。而IGFBP-1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磷酸化的型式(非高度與高度磷酸化),高度磷酸化IGFBP-1主要存在蛻膜化的子宮內膜,可以用來做為早產的檢驗。而非高度磷酸化的IGFBP-1則主要存在羊水裡,因此只要檢驗陰道裡面是否有非高度磷酸化的IGFBP-1,就知道是否破水了!

    2005年Akercan 的報告指出,其敏感度可以達到100%,也就是只要有破水就一定檢查得出來。陰性預測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s,NPV)是100%,意思是指若驗出來是陰性的時候,就可以大大放心不會有破水的可能。陽性預測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s,PPV)是84%,特別是大量出血或是有合併明顯早產的現象,則此項檢驗有可能出現偽陽性;所以如果出現陽性狀況,醫師必須根據其他相關的病史或是其他檢查做最後的確認,但破水後的臨床處置可以先進行。


    早期破水的處理
    如果確定破水以後,處理的方式主要是依據懷孕週數而定:

    ◎足月的早期破水
    就準備生產囉!如果宮縮不好,可能會加上催生劑,一般來說,羊水是很好的催產素,因此根據統計,大約一半的媽咪都會在5個小時內生出寶寶,而28小時內,95%的胎兒可以生出來。
    但是足月破水時,要兩件事一定要注意:
    • 臍帶脫落,如果在胎頭還沒下降至骨盆腔內,當破水時,臍帶可能滑脫到陰道裡,此時就要馬上進行剖腹產。
    • 新生兒感染,特別是乙型鏈球菌的感染,所以通常都會使用第一線抗生素來預防破水後的感染。
    ◎早產早期破水(PPROM)
    這是指不到37週就破水的情況,通常會伴隨著早產現象或是早產分娩,大部份的胎兒有可能在一星期內分娩。處置方式主要依據懷孕週數、胎兒成熟度與感染程度而定:
    • 如果是34〜37週:因為胎兒肺部較為成熟,可以以保守的方式先安胎,如果已經進入產程,就直接生產。
    • 如果是小於34週:因為胎兒肺部不成熟,除了安胎藥之外,會給予產前類固醇、抗生素與乙型鏈球菌的感染預防。但是隨著破水的週數越小,胎兒的預後越不好。而此時的早產會有新生兒呼吸窘迫、新生兒感染、腦室內出血、壞死性腸炎等後遺症。在安胎過程中也可能有子宮內感染、產後子宮感染、胎盤早期剝離、胎位不正等狀況。
    結語
    由於早期破水後需要有很多醫療的介入,對媽咪來說可能很煎熬,或有很多因為安胎帶來的副作用。但破水後若沒有馬上處理,也會對媽咪和胎兒造成很多不好的影響,因此如何正確的診斷破水就變得很重要!正確的診斷後才能合宜的做處置,雖然現行的診斷方式可能都會有偽陽性或偽陰性,但是在合併其他臨床症狀後,其實診斷早期破水並不困難;而媽咪也要自我警覺,如果懷疑有破水的症狀,提早診斷、及時治療,才能帶來最好的結果。


    宋碧琳
    學歷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
    現任
    台北榮民總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資料來源http://www.dadupo.com.tw/m-u/2011/link-m9.htm















    *************************************************************************************
    急產發生時的緊急處置
    HOLD不住要生了!

    文/吳碧芳 採訪諮詢/三軍總醫院內湖院區婦產部染色體檢驗中心主任黃貴帥 
    攝影/陳炳煌 演出/鄭郁蓁 部分照片提供/鄭郁蓁‧洪賜足

    對於第一胎的產婦而言,從生產陣痛開始到孩子出生,至少需要618個小時,如果能在12個小時內就生下孩子,不需要經歷漫長的產痛,聽起來也頗令人羨慕。但其實,胎兒hold不住急著要出生,生得太急、太快對產婦和胎兒都有很大的風險,準媽咪可別因為擔心「被退貨」而忽視即將生產的訊息。
    從規則陣痛到胎兒完全娩出,在3小時以內發生的狀況,就可稱為急產。三軍總醫院內湖院區婦產部染色體檢驗中心主任黃貴帥指出,在醫學上對急產的定義則為:第一胎初產婦,每小時子宮頸擴張的速度大於5公分;經產婦,每小時子宮頸擴張速度大於10公分。

    胎頭小但骨盆腔大者易發生急產
    臨床上,急產的發生率並不高,嚴格說來,平均每100個產婦中有35人屬於急產狀況,發生率低於5%以下。此外,發生在第一胎的產婦身上更屬罕見,黃貴帥醫師進一步解釋說,急產的發生與產婦年齡的關聯性不大,但跟懷孕胎次有關,從出現產兆(規律陣痛、破水、落紅)到生產,初產婦平均需要618小時,有過生產經驗(特別是前胎經歷過產痛、子宮頸有撐開過的自然產產婦),平均需要48小時時間。
    不過,生產胎次越多、越密集,產婦運動量高、個子較高大、骨盆腔大但胎兒體重相對較輕者,都是發生急產的高風險群。他說:胎兒好不好生,跟產婦的骨盆腔有極大的關係,若胎頭大但產婦的骨盆腔較窄,則胎頭容易卡住;但若胎頭小但骨盆腔大,胎兒就容易hold不住,若產婦對產痛的反應較低,就很可能生在家中或是在到醫院的路途中生產。

    急產的高風險群
    經產婦,子宮頸有撐開過的自然產產婦。
    有早產徵兆者,宮縮頻率密集者。
    年輕的產婦較高齡產婦(生產時年齡35歲以上)易發生急產,因為產婦年齡越高,子宮收縮較差,發生急產的機率相對較低。
    催生時,使用子宮收縮藥物的劑量過強。
    前胎曾有急產經驗,下一胎發生急產的機率較高。
    急產對母嬰的影響
    胎兒經過產道時「衝」得太急、太快,容易造成產婦陰道撕裂傷,也會增加產後大出血的發生機率。此外,母嬰發生感染的機率增加,新生兒失溫的風險也會升高,因此,要降低急產對母嬰的不良影響,黃貴帥醫師語重心長的表示:「預防為上策。」

    急產的風險
    生產時缺乏有經驗的人員處理,產婦易發生撕裂傷,會提高撕裂傷裂到肛門的風險。
    會導致產婦過於緊張,不好的生產經驗,影響下一胎的生產意願。
    沒有妥善的產後處理,可能造成子宮收縮不良(過於激烈的產痛之後可能導致子宮彈性疲乏)而引發產後大出血,因此,需要適度的做子宮按摩及使用子宮收縮劑來幫助子宮收縮。
    胎兒衝出產道時,若沒有hold住,可能導致碰撞受傷,胎頭先娩出易增加腦傷的風險。
    母嬰感染的風險提高。
    初生嬰兒易失溫。在醫院時,醫護人員會在產前15分鐘將嬰兒處理台的溫度設定維持在37℃的環境,能避免胎兒出生時體溫流失過快的狀況。
    黃貴帥醫師表示:「婦產科醫師的住所和醫院的距離,必須是在接到電話的1030分鐘以內立即到醫院。不過,為了預防緊急狀況,醫學中心也有住院醫師、值班醫師隨時待命,而主治醫師接到醫院通知後也必須在30分鐘以內趕到,以防產後大出血等緊急狀況發生。」

    掌握急產的警訊
    了解急產對母嬰的風險,黃貴帥醫師提醒準媽咪,不論是第一胎或是經產婦,接近預產期,若感覺到落紅量越來越多、子宮收縮越來越強(即使不會有疼痛感)、有強烈的便意、不由自主的想用力,下腹部感覺到有東西要掉出來……有這些感覺時要立即聯絡生產院所,並趕緊到醫院報到。
    此外,他說,急產並非只會發生在家中或路上,在醫院待產期間也要留意上述警訊。他舉例說,使用藥物催生的待產婦,若子宮收縮藥物的劑量作用過強,子宮頸張開的速度太快,未加注意也可能直接生在待產室。

    Hold
    不住時應趕緊平躺
    如果真的hold不住,無法趕到醫院就要生了,也別太過驚慌失措。黃貴帥醫師表示,當產婦感覺到強烈的便意、下墜感,每10分鐘有3次以上的子宮收縮、落紅量明顯增多等情況時,注意應保持身體平躺姿勢,不要半蹲或上廁所坐馬桶,以防萬一胎兒出生會有掉落受傷的危險。
    準備乾淨的包巾、消毒過的剪刀,讓產婦維持平躺姿勢。平躺之後,注意用嘴巴哈氣,不要憋氣,憋氣會讓產婦不自覺想要往下用力,哈氣可以爭取一點時間趕緊到醫院。

    讓初生寶寶趴在媽媽胸前防失溫
    如果在抵達醫院之前,孩子已經生出來,可將臍帶簡單打個結或用消毒過的剪刀剪斷,再將另一端打結。將新生兒用包巾包裹以防失溫,如果來不及準備包巾,也沒有剪刀可剪斷臍帶時,則將寶寶放在產婦胸腹部位,用媽媽的體溫給寶寶取暖。黃貴帥醫師提醒,剪斷臍帶前,讓初生寶寶趴在媽媽胸前的位置不宜過高,以免臍帶血液回流到媽媽身上,造成寶寶失血。
    胎盤並不會立即娩出,可以到醫院之後再處理。若胎盤也已經娩出,陪伴的家屬需幫產婦做子宮按摩,幫助子宮收縮,以降低產後大出血的發生機率。
    他提醒,接近預產期時要避免獨處,針對經常使用腹部力量、子宮收縮較強、或對產兆的自我感覺較低的準媽媽,有感覺到生產徵兆時應儘速到醫院檢查,醫師可藉由子宮收縮監視器評估子宮收縮情況,能降低急產的發生率。此外,他鼓勵準媽咪在懷孕後期參加媽媽教室,以了解生產徵兆,讓自己和醫護人員能為生產的關鍵時刻做好充分準備。

    急產寶寶會感染乙型鏈球菌嗎?
    如果確認有乙型鏈球菌感染的產婦,因為生產的過程太快,來不及施打抗生素或有足夠的時間讓抗生素發揮作用,並不需要擔心胎兒會受到感染,因為胎兒通過產道的時間較短,卻也大大降低了感染風險。

    資料來源http://www.dadupo.com.tw/m-u/2011/link-mama11-2.htm


















*********************************************************************************

入院待產時應攜帶之文件    
  • 身分證、印章
    辦理住院登記 、寶寶出生證明及填寫剖腹生產或自然分娩自願書時,
    都少不了的基本重要證件。
  • 檢驗報告當你不在產檢的同一家醫院生產時,就須攜帶相關檢驗資料,
    以助醫師瞭解你的身體狀況。
  • 掛號證、健保卡辦理住院手續及幫助醫生瞭解產檢狀況。

    資料來源http://www.dadupo.com.tw/know/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