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1月29日 星期二

準爸爸訓練計畫

1998年精神科醫師王浩威寫了一本《台灣查甫人》,觀察到台灣男性是一種外表強硬、內心脆弱、越來越不合時宜的性別;2002年又有一本《瑞典查甫人》問世,深入探討八個瑞典男人談論平等、男性氣質和親職的種種話題,遠隔重洋的兩個島嶼國家,對於男性實踐親職的結果形成強烈對比。   八0年代開始,瑞典政府、國會及民間風起雲湧地掀起一股父職被削弱、邊緣化的反思熱潮,進而催動了爸爸育嬰假及「準爸爸訓練計畫」的政策,本期網氏取得女書文化的授權,節錄其中相當精彩的篇章─「現代瑞典父職─既是挑戰也是絕佳機會」,讓我們分享性別平等社會已相當成熟的瑞典,如何結合政府與專業資源,進一步建構爸爸勝任參與親職的角色,其中有許多瑞典爸爸的心情分享,值得台灣借鏡。


瑞典模式的分擔親職

葛仁.史威丁原著、蘇芊玲譯
關於作者:葛仁。史威丁(Goran Swedin)出生於1942年。在斯德哥爾摩獲得醫學學位,又繼續念完博士。1971年,他成為物理學助理教授。他在歐斯塔森(Ostersund)和蘭得(Lund)接受婦產科專業醫師的訓練,並在1978年被任命為助理教授。接著開始參與臨床工作,主要處理與生產和不孕相關的問題。八0年代開始,他的工作逐漸與預防措施有關,譬如不預期的懷孕、性病和早期親職。他也受過家庭治療師訓練,1986年,他被任命主持歐斯塔森縣立醫院婦幼健康照顧部門。
  一九六0年代開始,為了努力創造男女以及親子之間的平等,較具民主的家庭結構開始發展。在斯堪地那維亞(編註:意指包括瑞典、丹麥、芬蘭等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各國)尤其顯著,這無疑是女性主義者奮力為廣大婦女爭取更多權利和機會的直接結果。七0年代開始,因為女性負荷不了母職和有薪工作的雙重重擔,在來自身邊女性「外在」的壓力之下,男性和父親態度轉變的徵兆已逐漸顯現。       



到了七0年代末,超過百分之八十家有幼童的婦女擁有家庭外的工作。這應該可以解釋早期瑞典「新父職」產生的原因。在瑞典另一個重要的外在政治因素,是社會民主黨五十年的執政。社會民主黨開始根據民主價值、正義和平等,建立並實現福利國家。這些想法同樣適用於家庭政策。       


1974年開始實施的獨特的社會保險改革制度,賦予瑞典父親帶薪的育嬰假去照顧他們的新生兒,它具體落實也平息了之前有關平等的爭議。其中政治意味相當清楚—從一開始,照顧小孩就是父母雙方的責任。希望藉由參與這項過去傳統上高度女性的工作,男性可以更了解女性的家庭事務,更願意參與女性的工作,也和小孩更為親近。       


證諸傳統兒童心理研究的熱烈公眾辯論緊隨而至,但傳統兒童心理研究幾乎都只研究母親與孩子之間的關係。辯論主要由女性主導,在許多意見中,也有人表達這樣的擔心: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年,如果爸爸待在家中一段時間擔任主要照顧者,對小孩會不會有負面的影響。       



針對嬰兒從小的許多能力以及接觸需求而做的現代研究駁斥了這些擔憂。研究指出,在孩子生命頭幾年與父親的親密接觸,反而有可能增益孩子最初的社交和情緒能力。孩子會與能滿足他們接觸需求的人建立出緊密的關係。除了母親之外,父親的不缺席和親近性使得他成為孩子最重要的愛的對象。   



針對決定共同負擔育嬰假的男人(與女人)所做的訪談顯示,在孩子生命初期就進入主要的照顧關係,對男人具有相當且基進的重要性。  


(感謝女書文化授權,節錄自《瑞典查甫人》「現代瑞典父職─既是挑戰也是絕佳機會」一文)     還想瀏覽葛仁.史威丁談論瑞典父職的其他篇章,請看生產時的準爸爸,很精彩喔!同時歡迎到網讀/罔讀網路讀書會一起參加《瑞典查甫人》主題書討論。   
男性的懷孕和生產經驗

葛仁.史威丁原著、蘇芊玲譯
關於作者:葛仁。史威丁(Goran Swedin)出生於1942年。在斯德哥爾摩獲得醫學學位,又繼續念完博士。1971年,他成為物理學助理教授。他在歐斯塔森(Ostersund)和蘭得(Lund)接受婦產科專業醫師的訓練,並在1978年被任命為助理教授。接著開始參與臨床工作,主要處理與生產和不孕相關的問題。八0年代開始,他的工作逐漸與預防措施有關,譬如不預期的懷孕、性病和早期親職。他也受過家庭治療師訓練,1986年,他被任命主持歐斯塔森縣立醫院婦幼健康照顧部門。
  在工業以及發展中國家,關於男性的親職角色,有許多根據不同學術角度所做的研究,如歷史的、社會的,以及種族的。但另一方面,針對男性個人在即將當爸爸之前,關於生產與親職更為細緻的經驗、想法和感覺的研究,就沒那麼普遍了。在瑞典,由婦產科照顧人員所從事的實際訪談研究顯示,準爸爸們在心理上對於孩子的出生有著類似準媽媽們的準備。     


當我問及男性,對於即將出世小孩的擔心和期待,他們經常對自己有能力組成家庭,以及因為父職而可能帶來的個人成長,表達出喜悅,這是他們之中大部分的人所期待的。       但也有許多男性對自己履行新角色的能力表達出焦慮。在許多個案中,他們也對伴侶正在面對的狀況顯示出擔憂—她怎麼應付生產和產後的階段,以及自己是否能提供她足夠的支持。想到整個家將來會變成什麼樣子,還有家中多了一個人,自己不知有無辦法負起經濟的責任,種種思緒都會湧現。男性常常會將自己已經在進行的工作描述成雄性動物的「築巢準備」:整修房子或買一棟新的,賣掉小車換一部大車,等等。       


許多準爸爸對伴侶正在面臨的情況持續表達出極大的敬意,他們經常充滿讚嘆和情感。當我在許多準父母都在場的場合提及這個情況時,遺憾地發現到,有許多妻子對先生這些正面熱情的感覺和想法毫無所悉。在家時,他絕少吐露這些情感。       有許多準爸爸也注意到自己生理上的變化。這些被稱為「擬娩」的症狀,吻合了人類學的描述,是準爸爸們因為孩子的誕生必須遵照的一些儀式。它的症狀包括了噁心的感覺、頭痛和消化不良。孩子一出生,症狀就自然消失。     


(感謝女書文化授權,節錄自《瑞典查甫人》「現代瑞典父職─既是挑戰也是絕佳機會」一文)     

還想瀏覽葛仁.史威丁談論瑞典父職的其他篇章,請看生產時的準爸爸,很精彩喔!同時歡迎到網讀/罔讀網路讀書會一起參加《瑞典查甫人》主題書討論。

 


父親訓練計畫

葛仁.史威丁原著、蘇芊玲譯
關於作者:葛仁。史威丁(Goran Swedin)出生於1942年。在斯德哥爾摩獲得醫學學位,又繼續念完博士。1971年,他成為物理學助理教授。他在歐斯塔森(Ostersund)和蘭得(Lund)接受婦產科專業醫師的訓練,並在1978年被任命為助理教授。接著開始參與臨床工作,主要處理與生產和不孕相關的問題。八0年代開始,他的工作逐漸與預防措施有關,譬如不預期的懷孕、性病和早期親職。他也受過家庭治療師訓練,1986年,他被任命主持歐斯塔森縣立醫院婦幼健康照顧部門。
  在政府的建議之下,1994年國會決定讓父親們自動享有三十天的育嬰假。如果爸爸不想使用這項權利(可領原來薪水90%的津貼),這段時間也不可以讓媽媽們使用。這是官方又一次宣示,父親和子女早期接觸的重要性。   就像生產和產婦照顧,瑞典的產婦和兒童福利服務大致仍是女性的領域。如果相關的人幾乎都仍是女性的話,準爸爸團體,或那些剛剛當爸爸的人,如何找到男性來帶領?       



1994年,政府決定在四個縣郡地區(county council areas)還有一個大城市,為爸爸們設置實驗性的訓練課程,以鼓勵發展新機會。它的想法是由「非專業」的男性義工,以兩人為一組分派到產婦福利中心,去組織他們自己的爸爸團體,搭配其他父母親團體的活動。爸爸們在孩子出生前有一次聚會機會,孩子出生之後再進行兩到三次。這些「爸爸訓練員」由助產士根據是否具備相關知識來挑選,先接受幾天的培訓,每四到六週再持續進行督導。       


目前,爸爸訓練課程在所有指定的地區已建立完善。在進行最初的九個月課程之後,參與的將近一百個「爸爸訓練員」之中,只有幾個人退出。一般而言,「爸爸訓練員」每個月負責安排一到兩個團體的聚會。他們有一點鐘點費酬勞。       


至目前為止,經驗差異極大。許多準爸爸們對到純男性的團體中「只去談話」有一些保留,他們覺得混合式的團體比較容易,可以和懷孕的妻子待在一起是個重要因素。對於「只為自己」去參加團體,這個理由對這些男士們而言還不夠。       


很顯然的,助產士對待父親團體的態度也很重要,因為他們通常負責主要的「宣傳」和「招生」活動。之後,「爸爸訓練員」可能還需要打電話給意願不強的準爸爸,吸引他們來參加團體。       



結果也大有不同。如果十個人被邀請參與團體,出席率可以從零到十。正常情況大約是三、四個人。另一方面,參與過的人都表達出絕對的正面和滿意。這是我們覺得應該持續下去最重要的理由—男士們開始了解,與純男性的夥伴,討論傳統上屬於女性的生活範疇,譬如懷孕、生小孩、建立家庭,是值得的。這個計畫即將在1996年被評鑑,屆時我們就會知道目前的這種形式合不合適,或是集中做由男女指導員帶領的混合團體最好。       


但無論如何,我深信這些「爸爸訓練員」都是這個領域的拓荒者,它牽涉到男性如何看待自己,以及他們生命角色的根本改變。     


(感謝女書文化授權,節錄自《瑞典查甫人》「現代瑞典父職─既是挑戰也是絕佳機會」一文)     還想瀏覽葛仁.史威丁談論瑞典父職的其他篇章,請看生產時的準爸爸,很精彩喔!同時歡迎到網讀/罔讀網路讀書會一起參加《瑞典查甫人》主題書討論。


資料來源http://forum.yam.org.tw/bongchhi/old/light/light119-0.htm






*******************************************************************************

從懷孕到分娩的心理調適
作者﹕張傑文醫師(耕莘醫院永和分院心理衛生科主任)


養兒育女是人一生當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卻往往也是最缺乏

訓練而且在還沒做好準備時就必須上場。從懷孕開始,準父母

就開始面對一連串的壓力與改變,一直到子女成年後,這個重

擔也未必能夠卸下。這整個過程中,不論是男性或是女性,都

有許多必須面對的課題。因限於篇幅,這裡只談從懷孕到分娩

後幾個月的部分。


懷孕是象徵著從為人子女進入到為人父母的階段,在這個階

段,準父母親就已經開始編織著各種關於他們未來的子女的想

像,母親的想法、幻想以及擔心都會影響到嬰兒一出生所要面

對的情境。我們必須了解,懷孕的女性對於這件事可能會有許

多複雜的感覺,她們不應該被給予過多的負面的訊息或是一直

覺得一切都很美好。擔任父母親的能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

是必須從經驗中學習的。有人說,從懷孕開始,母親就會把她

全副的精神投注在胎兒上,變得對外在的世界好像不那麼在

意,這樣的投注是非常強烈的;因此,如果這種投注被中斷,

比如說流產,會讓母親突然失去了投注的對象,因此產生嚴重

的失落感以及調適的困難。


當進入產房後,就要面對另一個極大的壓力;對許多母親來

說,在懷孕時是沒有辦法想像小孩出生後的狀況,因為所有的

精神都用在出生前的準備;在這個時候,專業人員的角色應該

是要盡量促進父母親與幼兒之間的關係與互動的機會,比如說

讓父親參與生產的過程可以增加父親對母親的支持以及與嬰兒

的連結。


嬰兒一出生時,並不單純只是一張白紙,許多研究以及幼嬰觀

察都顯示嬰兒一出生時就有與人互動的能力,因此,對於嬰兒

最早的人際關係:母嬰關係,嬰兒並不只是被動的,而是主動

的參與者。因此父母親的第一個課題是要從經驗中去學習感

受、了解以及信任嬰兒的表達,但同時又能夠客觀的觀察嬰兒

的狀況,因此父母親需要能夠忍受某種程度的不確定,並且嘗

試運用他們的了解來與嬰兒相處。


對於父母親來說,重要的是要當「足夠好的」父母親,「足夠

好的」並不是指完美的,而是要能在適應這個新生的幼兒所面

對的許多不確定之中找出應該怎麼做,父母親不可能隨時都能

百分之百滿足嬰兒的需要,難免會有挫折產生,但是只要挫折

不至於過大或過久而造成創傷,是在可以修補的範圍,就可以

算是「足夠好的」父母親了。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3567&prev=3809&l=f&fid=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