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4月8日 星期一

冬季腸胃炎

5步驟‧全面防堵冬季腸胃炎
冬季好發腸胃炎,今年再加上來勢洶洶的諾羅病毒,因嘔吐、腹瀉急診就醫的案例激增,婦兒科醫師提醒家長,衛生防線要做全套,酒精消毒不可少,全家人才能一起安心過好年。
 從跨年到春節這段期間,諾羅病毒感染引發的腸胃炎疫情「席捲」全球多個國家,由於諾羅病毒潛伏期短且容易引起群聚感染,可說是一人腹瀉,全家淪陷,不免讓人心驚驚!春節九天長假更要做好預防和照護措施,多管齊下才能降低病毒造成的威脅!
 專治小兒腸胃的新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劉明發指出,諾羅病毒好發於人口密集地區,根據過去流行病學觀察,該病毒會在某個地區突然引發大流行,造成群聚感染現象,例如一起參加某項活動,有好幾人或一群人都出現上吐下瀉的腸胃炎症狀,或是一群人集體發生食物中毒,將檢體送驗之後就會發現諾羅病毒的蹤跡。

症狀輕微 病毒仍具傳播力
冬天發生群聚感染的原因極少是因為食物中毒引起的,因此,若出現同一時間爆發腸胃炎案例,則諾羅病毒的嫌疑最高。不過,近年來該病毒出現新型變種,開始有少部分是個案感染,其中大約有30%的個案感染後沒有明顯症狀,有些人只有嘔吐不一定會腹瀉,但即使症狀不典型、很輕微,卻仍可能將病毒傳播出去。

多種病毒皆會造成腸胃炎症狀
劉明發醫師進一步說明,諾羅病毒是經由糞口傳染,不過,從病患的嘔吐物中,可能因為病毒量少,並不容易偵測到該病毒,目前臨床判斷多將嘔吐、腹瀉個案當做諾羅病毒感染處理,再經過媒體不斷報導,民眾普遍都會將這兩種症狀自然當做是感染了諾羅病毒。
 但,腹瀉是否都是因諾羅病毒而起?劉明發醫師提醒,在冬季好發且會引起上吐下瀉腸胃炎症狀的元兇,諾羅病毒不是唯一!
 原因就在於諾羅病毒感染的醫療處置雖和一般腸胃炎相同,但由於檢體必須送到疾病管制局或實驗室進行RT-PCR檢測之後才能確認診斷,「一般醫療院所沒有檢驗諾羅病毒的設備,事實上,有很多案例並未真正確認診斷,這些個案有可能是其他病毒感染引起的,就像是在流感高峰期,很多人感冒,但感冒並不一定都是流感病毒引起。」在冬天會引起腸胃炎症狀的還有其他病毒,例如最常見的就是輪狀病毒,且這兩種病毒引起的症狀其實都很類似。
資料來源http://mobile.mombaby.com.tw/op/channel_2?id=2208




************************************************************************
輪狀病毒VS.諾羅病毒
這兩種病毒感染究竟有哪些異同之處?劉明發醫師表示,輪狀病毒感染的好發年齡層是5歲以下嬰幼兒,但很少會出現群聚感染現象。此外,輪狀病毒潛伏時間較長,通常家中若有一人出現水瀉症狀,過幾天又有另一人也出現類似腸胃炎症狀,通常這種情況是輪狀病毒感染的可能性較高,但也因為從潛伏到發病的過程較久,比較不容易找出真正的感染源。不過,輪狀病毒目前已有疫苗可以防範,而若媽媽哺餵母乳,母乳中產生的IgA免疫因子可對抗輪狀病毒,大大降低嬰兒受到感染的風險。
然而,諾羅病毒則不同,從嬰幼兒到成人、孕婦、老人都可能會受到諾羅病毒威脅。諾羅病毒主要是經由糞口傳播,病毒潛伏期很短,一般在受到病毒感染的12~48小時內會發病,所以,如果接觸了有嘔吐、腹瀉症狀的患者,可能在12小時之內就會出現腸胃炎症狀,因為病毒潛伏期短,相對來說,比較容易確認感染來源。
 不過,諾羅病毒目前沒有疫苗可以預防,曾經感染之後人體會產生免疫力,但免疫的效力不持久,所以有可能會反覆被傳染,這也是為何諾羅病毒造成的疫情不容易降溫的原因。
 不過,家長也勿過於驚慌,諾羅病毒感染很少會出現高燒不退症狀,且病程大概持續約2~3天就會過去。「由於該病毒可以存活在環境中14~28天,急性腹瀉停止後48小時內依舊具有傳染性,一旦有人感染就很容易將病毒散播出去,所以,採取正確的防範措施才能徹底降低病毒的威脅。」劉明發醫師建議五個步驟,民眾不妨跟著做。
 步驟1 預防
避免生食海鮮和未煮熟的蔬菜
在疫情高峰期應儘量避免吃生食,尤其是蚌殼類海鮮,甚至是生菜沙拉都要減少食用。劉明發醫師表示,人是諾羅病毒唯一的帶病毒者,但該病毒可以存活在環境中,曾有研究發現該病毒可以在植物的根莖表面上存活14天以上。所以,建議食物都應煮熟後再食用,若生食蔬果則應清洗乾淨,以避免將病毒吃下肚。
 另外,勤洗手是不二法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王懿德表示,孕婦雖不是諾羅病毒感染的高風險群,仍要注意勤洗手,特別是如廁之後的清潔更不能大意。
資料來源http://mobile.mombaby.com.tw/op/channel_2?id=2209




***********************************************************************
症狀持續或高燒不退儘速就醫
食物並不是唯一的感染源,要避免接觸到嘔吐物,因嘔吐物或糞便接觸到黏膜就可能被感染。如果必須處理嘔吐物或排泄物,一定要記得戴口罩、戴手套、戴眼鏡來保護自己。」王懿德醫師說。由於該病毒是經由糞口傳染,萬一準媽媽被感染並不需要擔心會影響到胎兒,症狀約2~3天就會緩解。
 但是,生產過程中和產後哺乳期間,媽媽傳染給寶寶的可能性較高,這時期就要特別留意。「媽媽哺乳之前、如廁前後或處理過寶寶的嘔吐物、排泄物一定要洗手和消毒。」
 王懿德醫師指出,波蘭一篇研究發現在新生兒加護病房,從新生兒腸胃道壞死性腸炎的個案中,檢驗發現分離出諾羅病毒,為避免醫院病房爆發大流行,醫護人員更要提高警戒。

步驟2判斷
症狀持續或高燒不退儘速就醫
因嘔吐、腹瀉掛急診就醫的案例爆增,諾羅病毒已讓民眾成了驚弓之鳥。然而,是否一有疑似腹瀉症狀就應該立即掛急診?劉明發醫師認為,成人有腸胃炎症狀時不要過於驚慌,可以先居家隔離觀察情況,若是急性腹瀉或嘔吐情況較為嚴重,則立即掛急診就醫。
 諾羅病毒感染一般不會引起高燒,病程約2~3天會結束。但如果嘔吐或腹瀉症狀持續超過三天,吃了藥卻未緩解,或是排泄物中有血絲分泌物、鼻涕有黏液,高燒等現象,應儘速就醫換藥或做進一步檢查。
 「就像是有些感冒會演變成肺炎,病毒引起的腸胃炎感染最擔心會造成嚴重併發症,通常一般腹瀉是如蛋花湯的黃色水便,但若排泄物有血絲有可能是細菌感染的徵兆,而且諾羅病毒感染後腸子黏膜已受破壞,飲食上若未多留意還可能會合併細菌感染,發生腸子破裂、嚴重脫水等症狀。」劉明發醫師說。
資料來源http://mobile.mombaby.com.tw/op/channel_2?id=2212




***********************************************************************
解便次數增加 需懷疑腹瀉
尤其是有小寶寶的父母,有些母奶寶寶一天便便好幾次,便便都是稀稀水水,該如何判斷寶寶是否腹瀉?劉明發醫師說,首先父母必須了解正常的便便型態,再加以比較。一般來說,喝配方奶寶寶一天解便兩三次或兩三天解便一次,都算正常;喝母奶寶寶,有些是吃了就拉,有些則是一周解一次,若當天解便的次數明顯和之前不同,就有可能是腹瀉徵兆,例如本來是一天一次突然變成一天三次,即使解的是糊便也可能是拉肚子,只是程度輕重的差別。
 另外,媽媽也可以從換尿布的次數來判斷,平時換尿布一天三次,若今天換尿布的次數增加到六、七次,就可能是腹瀉。
 除了諾羅病毒引起的腸胃炎之外,還有其他病毒也會引起嘔吐腹瀉症狀,所以若寶寶的便便有血絲、解綠色便、高燒,可能會引發嚴重併發症如敗血症,有這些現象都應立即就醫。
 劉明發醫師進一步指出,「如果寶寶除了便便次數增加,食欲正常,沒有異常哭鬧,家長可以持續觀察。但若還伴隨有腹脹、哭沒有眼淚、不吃、活動力不好,換尿布次數明顯減少,這些現象是脫水的徵兆,有這種情形都應立即就醫。諾羅病毒感染極少會引起抽筋,但輪狀病毒感染會引起抽筋,但症狀都較輕微,病程過了就會好。」

步驟3消毒
排泄物需另外包起來處理
家人或生活環境中有出現腹瀉、嘔吐個案,最重要的防範步驟就是徹底的消毒。劉明發醫師表示,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用酒精消毒,預防諾羅病毒的效果較好。為了避免一人腹瀉,全家「淪陷」,清理排泄物或嘔吐物時要做好全面防護措施,戴上口罩、手套,第一時間清理現場,排泄物或嘔吐物需另外包起來丟棄,避免曝露在空氣中。
 另外,病患使用過的個人物品、衣物、床單、窗簾、沙發等都可能會有病毒潛伏,必須全面消毒,可使用漂白水或加入酒精的清潔液進行消毒,一天消毒2~3次,連續消毒2~3天。
 「一般使用75%或90%的酒精消毒液都可達到消毒作用,如果有人在自己面前嘔吐,不要驚慌,應立即清理現場,但清理時記得要戴上手套和口罩,清理之後要徹底洗手,最好能用酒精消毒雙手。」劉明發醫師提醒。
資料來源http://mobile.mombaby.com.tw/op/channel_2?id=2213



***********************************************************************
全面防堵冬季腸胃炎-衣物用品單獨處理
為了避免引發大流行,一旦有感染個案發生,就得積極採取隔離措施。劉明發醫師說,在流行高峰期,加護病房和一般病房的病毒量可能會增加,所以一線的醫護人員都必須提高警戒,目前做法是若醫護人員有腸胃炎症狀就自動採取隔離措施。
一般民眾該如何做好居家隔離?「居家隔離並不是說要將患者隔離在房間內,而是將患者的衣物、用品單獨清理,分泌物另外收集起來,若有嘔吐、腹瀉之後要立即清潔並消毒,以減少病毒量。」他特別提醒尤其是家中孩子要避免共用奶嘴、杯子、餐具等物品。

步驟5照護
補充蛋白質 幫助腸子修復
除了採取全面的居家消毒和隔離措施,感染後的照護也很重要。劉明發醫師觀察發現,雖然大部分個案病程在2~3天結束之後就會痊癒,但仍有約10%的個案出現慢性腹瀉症狀持續一週以上。
 「傳統觀念認為腹瀉之後要採取清淡飲食,但有些家長太過於謹慎,腹瀉三天後還讓孩子只吃稀飯、清粥、白吐司,但這些食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其實腹瀉之後腸子吸收力已受損,需要適度補充油脂和蛋白質,幫助腸子黏膜修復,腹瀉現象才會緩解。如果長時間飲食過於清淡,影響腸子修復,吸收不好就容易演變成慢性腹瀉現象。」劉明發醫師補充說明。
 那麼,腸胃炎感染之後該怎麼吃?劉明發醫師建議腹瀉緩解後,原則上只要孩子感覺飢餓就可以進食,前一兩天維持清淡飲食,循序漸進增加高營養價值的食物。「要避免太過油膩,所以建議清粥可以搭配瘦肉,並以少量多餐方式。」第二天可以吃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例如水煮蛋、餃子。另外,甜食會造成水瀉症狀更嚴重,所以這段期間應完全避免吃甜食和含糖飲料或一般運動飲料。
資料來源http://mobile.mombaby.com.tw/op/channel_2?id=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