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5月6日 星期一

寶寶嘔吐,要仔細辨別


發熱引起的嘔吐:寶寶突然嘔吐時,要先摸摸他的頭,看看有沒有發燒。由發燒引起的嘔吐,要及時帶孩子去看醫生,而且不要扔掉嘔吐物,把嘔吐物一併帶到醫院讓醫生看過之後再扔。
積食引起的嘔吐:寶寶嘔吐後精神好而且是飯後嘔吐的,這樣的嘔吐往往是因爲寶寶吃得過飽積食的緣故。 媽媽們就不用過多擔心,仔細觀察寶寶的情況就可以了。
外傷引起的嘔吐:寶寶的頭部受到了意外的打擊或碰撞也會引發嘔吐,需要媽媽仔細檢查寶寶的頭部有沒有傷痕,同時還要詢問寶寶最近幾天有沒有摔跟頭。如果有上述情況發生,媽媽一定要立即送寶寶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以免耽誤了寶寶的病情。
腹部疾病引起的嘔吐:如果寶寶嘔吐且說肚子痛,媽媽就要考慮寶寶是不是腸梗阻,如果是有疝氣的孩子就要考慮是不是腸套疊,應儘快就醫。
咳嗽引起的嘔吐:有時寶寶咳嗽得很厲害,也會把吃下去的東西吐出來,這類寶寶多半是以爲痰咳不出來,劇烈咳嗽後發生嘔吐的。









***********************************************************************************

寶寶嘔吐的處理

嘔吐,往往是諸多疾病初期的病徵,因為身體防衛的本能,將食物吐出以保護身體,如果能適當處理嘔吐現象,並配合醫師診治,定能早日康復。
  「醫生啊,為什麼的寶寶連喝水也會吐,越吐越厲害,我家所有的床單都吐髒了......。」
  許多寶寶的疾病,都可能有嘔吐的現象,輕微的只是感反胃噁心、食慾不佳,嚴重的甚至吐到腹痛、面色慘白、四肢無力。如果能適當處理寶寶的嘔吐現象,並配合醫生的診治,疾病便能早日康復。
  寶寶嘔吐時,應讓頭低下或把臉側一邊,以便吐出,不要讓嘔吐物留在口內,阻礙到呼吸道,避免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大一點兒的寶寶可以側躺,防止再吐。剛吐完宜漱口將難聞氣味去除。
 

1.先禁食再少量多餐

  剛吐完時,最好能夠「禁食」一段時間,讓敏感的胃休息一下,再以「少量多餐」的方式進食清淡的食物。有些父母有錯誤的觀念,尤其碰到比較會吵的寶寶和心軟的媽媽,在寶寶嘔吐後,會擔心寶寶口渴水份不夠,就立即餵食大量白開水,或是怕寶寶肚子餓、熱量不足而馬上餵予牛奶,結果反而越吐越厲害,使得嘔吐的病程拖長,嚴重時甚至導致脫水。
  寶寶有乾嘔、食慾不振的時候,亦可以少量多餐的方式給些清淡的食物,例如稀飯、白吐司、蘇打餅乾等,而牛奶和豆漿則宜暫停食用,待消除乾嘔症狀維持一陣子之後再吃。因為寶寶有消化不良或是腸胃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初期時,均有可能出現輕微的嘔吐現象,媽媽可以觀察寶寶有沒有發燒、腹瀉、流鼻水或咳嗽等症狀,再請醫生作進一步檢查。
  如果寶寶嘔吐得很劇烈,而且反覆嘔吐時,應立即禁,食由醫師診治病因。必要時須暫停任何飲食,觀察四到六個小時,再以少量的電解質水或運動飲料慢 慢的給寶寶試飲,迨沒有嘔吐後,再以少量多餐的方式吃些吐司、稀飯、白饅頭、蘇打餅乾等清淡的食物。如再嘔吐則再禁食觀察。如果寶寶出現嘴唇很乾、精神不好、哭鬧卻沒有眼淚流出、尿液減少或體重減輕等,就表示有脫水現象,必須趕快看醫生並給予點滴注射。
 

2.電解質飲料比白開水好

  寶寶剛嘔吐完,會覺口乾,就猛喝白開水,反而胃更脹,又吐得更厲害,會吐掉大量的水份和電解質。所以寶寶禁食後,應該先喝點少量稀釋過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或電解質水,這樣比喝大量的白開水更能解渴,也更能補充吐掉所失去的電解質。如果寶寶禁食的時,一直喊口乾,可以用棉花棒沾水潤濕嘴唇,大一點兒的小孩則可給予棒棒糖或口香糖。
  牛奶、羊奶、乳製品、豆漿、油膩食物、糯米等食物應暫時禁止食用,因為剛吐完的胃黏膜十分敏感,消化能力較差。即使清淡良物吃了一兩天,開始回復平日正常食物時,也要從少量開始。常見到父母太早給寶寶恢復往常食物,開始喝大量的牛奶或日常食物,即使沒再嘔吐,但是消化能力作差,會表現出食慾不佳、腹脹、腹痛的情形。孩子如果吃完藥仍出現反覆嘔吐,一些比較會引起胃部不適或是嘔吐的紅徽素類、茶齡類氣管擴張劑等藥物,可能要暫停給予,再去請教醫生。
  以牛奶為主食的六個月以下的嬰兒,偶而有輕微的嘔吐,如困精神活力都還好,則可能是嚥下空氣過多所引起,可在餵完奶後輕輕拍背使其打嗝排出。若乾嘔或輕微嘔吐次數很多,可以少量多餐方式給予牛奶觀察看看。如果嘔吐得厲害,除暫時禁食牛奶幾餐等嘔吐穩定後,可以少量多次補充些水或口服電解質液,防止脫水;開始吃奶者也可以少量多餐給予,必要時可將牛奶稀釋為原濃度一半的濃度。
 

3.生理性嘔吐無大礙

  嬰兒的胃袋較垂直,喝太多、吃太多、或身體的活動太厲害,容易使已進入胃中的食物又吐出來。有些嬰兒喝完奶後,嘴角會不斷流出奶來叫做溢奶,因為牛奶會隨打嗝的空氣吐出來,有時候已凝結成乳塊了。
  有些寶寶的溢奶會習慣性的持續到三個月大左右,這類臨時性的生理嘔吐,沒有發燒,精神頗佳,吐完奶仍若無其事,體重也能順利的增加者,倒不必擔心。二、三週大的嬰兒,喝奶後會呈噴射狀的嘔吐,體重不增加,則可能是幽門狹窄,需做進一步的檢查,以手術治療改善肥厚的幽門括約肌。
 

4.腸套疊最緊急

  嬰兒嘔吐最緊急的病症就是腸套疊,必須立即送醫緊急處理,常好發於十二個月以下的嬰兒。臨床上常可見到嬰兒臉色蒼白、略微發燒、嘔吐厲害、喝奶就會吐、間歇性的腹痛、甚至會呻吟或尖叫大哭,而在腹部痙姅的間隔則得正常,排便在前幾個小時也許是正常的,但後期會有紅色果凍狀的大便,內含血液和黏液,要特別留意。
 

5.支氣管炎與氣喘兒

  罹患細支氣管炎的嬰兒痰很多,常常因為咳嗽,痰咳不出來而嘔吐,可加強每次餵奶前的叩背拍痰,讓嬰兒多吸些水蒸氣和多補充水份,盡量使痰排出,使咳嗽減少來改善嘔吐。
  有過敏體質或是氣喘的寶寶,因夜咳厲害或痰咳不出來而嘔吐,則應給予清淡的飲食,多補充水份,避免環境溫差變化太大,睡前的牛奶不宜吃太飽或暫停食用亦可,可遵醫囑給予氣管擴張劑使用。
 

6.輪狀病毒和腦膜炎

  多病毒的感染,感染初期也會有嘔吐、發燒等症狀。例如冬天好犯的輪狀病毒感染,初期先有多次的嘔吐,可能還有發燒及感冒的症狀,接著再有頻繁稀水便持續三到六天,容易引起脫水。
  嬰兒和幼兒的腦膜炎,初期症狀也有發高燒、嘔吐厲害的表現,注意有無頸部僵硬、囟門略微凸出、頭痛、昏睡、怕強光、有疑似症狀時立即看醫生作進一步的診治。如果高燒不退、哭鬧、食慾變差、嘔吐或用手挖耳朵的寶寶,應請醫師仔細檢查有無中耳炎的可能。
  寶寶有頭部受傷時,在七十二小時內是最重要的觀察時期,如果有噁心、嘔吐、昏睡或無法叫醒,甚至抽筋,應該住院檢查。
 

7.神精性嘔吐

  神經性嘔吐症常見於二到六歲,比較神經質或脾氣大的寶寶,往往會因一點點小事就會想吐,屬於心理性的嘔吐,嘔吐本身沒什麼好擔心。例如媽媽老是用強迫方法逼迫寶寶吃飯或吃藥,造成寶寶看到飯或藥就會想嘔吐,應該善育兒的方法。
 
  嘔吐,往往是疾病初期暫時的病徵,由於身體防衛的本能,將不清潔、不能消化的食物或痰吐出來,以保護身體。寶寶如果有嘔吐現象,父母可以暫時禁食、少量多餐、清淡飲食、預防脫水的原則來處理,進一步由醫生診治其病因,對症治療,使寶寶早日康復。










*******************************************************************
寶寶嘔吐時該怎麼吃?   
 


嘉義基督教醫院減重中心營養師/ 莊向薰

寶寶嘔吐,有可能是因消化系統尚未發育成熟或是疾病所造成的,找出原因給予適當治療。在飲食方面,注意電解質、水份平衡與營養補充,避免太甜、太油膩食物,以少量多餐的方式進食以減少空腹,切勿強迫餵食,造成病情加重。
「嘔吐」是指個體吐出胃內容物,根據新生兒消化系統解剖生理學的研究發現,新生兒的胃呈水平位置,食管開始進入胃交接處的胃賁門,本身之肌肉尚未發育成熟並較鬆弛,因此新生兒的嘔吐較嬰幼兒常見。在臨床上,嬰幼兒以「嘔吐」為其表徵的疾病很多,可根據嬰幼兒的年齡、嘔吐物的性質、嘔吐的形態,及其所伴隨的症狀來尋找出其潛在的疾病;如果嬰幼兒連續發生嘔吐,應立刻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導致寶寶嘔吐的常見原因
在臨床上,假如嘔吐的現象像噴射式一樣,則極可能是嬰幼兒的幽門(胃與十二指腸之間)狹窄,因幽門下部阻塞不通,使得胃產生劇烈的蠕動及痙攣,胃內容物便由口腔噴射出來。此外,如嬰幼兒罹患腦膜炎或顱內腦腫瘤,或嚴重的頭部外傷,顱內壓增高也會引起噴射式的嘔吐現象。
 
此外,亦可以根據嘔吐物的性質,來作疾病鑑別診斷的參考依據。假若嘔吐物為牛奶等食物,或許是餵食不當、感染症、幽門痙攣等疾病的可能性較大;若嘔吐物含有膽汁,則要考慮可能是小腸狹窄或閉鎖;若嘔吐物帶有糞臭味時,則要考慮是否存有導致大腸阻塞的潛在病症。
除了嘔吐之外,亦要特別注意是否患者伴隨著某些其他症狀,如高燒(考慮腦膜炎、急性闌尾炎、急性胃腸炎)、腹痛(如急性闌尾炎或急性胃腸炎)、頭痛(如腦膜炎、腦瘤甚至顱內出血)或便秘(可能為腸阻塞)。
假若嬰幼兒在臨床上出現反復的嘔吐病症,則可能會導致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的合併症,此時尿液檢查或許會出現「尿酮體」呈陽性反應,嚴重時可能發生脫水或電解質不平衡,甚至出現酸中毒及死亡。此時「嘔吐」僅是一種症狀的表徵而已,其中必然隱藏著其他較為嚴重的潛在性疾病,必須立即帶嬰幼兒就醫。

讓小寶貝安穩成長 幫寶適報你知

  • 適當補充水分及食物
    在治療修復期間遵醫囑,勿聽信坊間流傳之民俗療法或偏方,飲食上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視狀況而定甚至僅攝取流質食物。處理以支持療法為主,補充口服電解質液,若無法進食則要靜脈輸液治療,以補充流失的水分及電解質;若有拉肚子腹瀉之狀況,配方奶要稀釋,甚至換不含乳糖的止瀉配方奶,因嬰幼兒急性腸胃炎時常合併嘔吐、腹瀉及攝水不足導致體液及電解質之流失。
    所以在照顧時,要特別注意電解質、水份的平衡與營養的補充,避免太甜、太油膩的食物,及避免同時攝取冷、熱的食物,否則易刺激嘔吐,以少量多餐的方式進食,以減少空腹,但注意不要強迫餵食,飯後避免平躺。
  • 要提醒家長或照顧者,當嬰幼兒在嘔吐時,必須立即停止進食,
    並立即將嬰幼兒的頭放置在側睡的位置,以免使得嘔吐物誤吸嗆入氣管中,不僅會引起急性窒息性氣管阻塞,甚至在往後會衍生「吸入性肺炎」。在飲食方面,通常建議家長或照顧者,給予患者清淡的飲食來減輕症狀,並適當補充電解質液以補充流失的水份,避免因為一時的疏失導致抽搐或休克,而留下嚴重的後遺症。
  • 採取漸進式飲食方式
    若寶寶症狀不嚴重,可加上適當補充口服電解質液餵食,但要注意避免餵食刺激性飲料及食物,及過於堅硬的食品,以免造成患者更加之不適感。若症狀顯得嚴重,或合併脫水症狀時(食慾差、嘔吐、發燒、嘴唇乾、小便顏色深或少等),應儘速就醫治療,給予靜脈點滴注射補充水份與電解質等。
  • 空腹時間不宜過久,建議應於症狀漸緩時給予餵食,
    採取漸進式之飲食,如:嬰幼兒可以繼續餵食母乳或不含乳糖的配方奶;至於大一些6個月以上的幼兒,則可先給予米湯試食,之後才餵哺奶水,並且可以適時地給予補充綜合維他命滴劑。要再次叮嚀提醒家長們,只要能及早就醫,以免延誤病情,才是最安全的方法。
以下一些寶寶嘔吐時適合吃的副食品,提供父母參考,最好漸進式給予較為適當。
  1. 清米湯
    材 料:飯 50克、鹽 少許。
    作 法:米飯加水煮熬煮成粥
  2. 雞蛋蔬菜粥
    材 料:蛋 1個、米 20克、高麗菜、 紅蘿蔔、鹽 少許。
    作 法:
    1.
    米加水煮成稀飯。
    2.
    高麗菜、紅蘿蔔以果汁機或食物絞碎機打成細泥後,加入粥內煮熟。
    3.
    蛋打散後加入粥內,再加入少許鹽調味即可。
  3. 排骨燉粥
    材 料:新鮮小排骨 1兩、米20克、菠菜、鹽少許。
    作 法:
    1.
    米加水煮成稀飯
    2.
    排骨先以滾水燙過後,盡量將肥肉挑掉,以中小火燉煮。
    3.
    菠菜洗淨放入果汁機裡打碎。
    4.
    將燉好的排骨取出,剝下肉捏碎。
    5.
    將碎肉、菜汁、湯及米混合放入電鍋燉煮約半小時至粥很爛糊為止(外鍋約放入一杯的水)。










**************************************************************
寶寶嘔吐、腹瀉元兇 常見原因及症狀
(摘錄自- 育兒生活雜誌)引述 :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胃腸科資深主治醫師 陳偉燾
寶寶腸胃炎大多是因為病菌或毒素,經由食物進入人體而造成的,因此要避免感染,平時注意衛生習慣,如寶寶奶瓶、奶嘴應徹底洗淨並消毒,製作副食品時,應先將雙手洗淨;若發現寶寶有精神變差、腹脹或發燒等情形時,最好請醫師診治。 小兒嘔吐腹瀉是小兒科門診常遇到的疾病,尤其是嬰幼兒的腹瀉常常使得照顧者手足無措。輕微的腹瀉大多都不要緊,可能稍微的拉肚子一、兩次就沒事了;但是嚴重的可能會引起併發症,甚至死亡。在一些較為落後的國家,腹瀉是造成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小兒腹瀉值得我們國人重視。
<常見原因及症狀>
造成急性嘔吐腹瀉的原因非常的多,其中以病菌感染最多,即急性胃腸炎,其次是食物中毒。因幼小的兒童抵抗力較差,胃酸分泌不足,而且沒有建立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所以有可能經常食入不潔的物質,造成胃腸感染。現以較常見引起急性胃腸炎的個別原因分述如下: 1. 輪狀病毒
輪狀病毒胃腸炎好發於冬天及初春的時侯,台灣約於農曆新年前後為高峰期。二歲以下是好發的年齡。一般先有嘔吐的現象,約一、兩天後便發生厲害水瀉,大便多帶酸味,此時嘔吐大多緩解。約有百分之四十的病患伴有呼吸道或發燒等的症狀,病程平均約一至二星期。 2. 沙門氏菌
沙門氏菌胃腸炎好發於夏末與初秋,多因食用被細菌污染的食物後而被感染,小於一歲的嬰兒發生率最高。有時伴有嘔吐、腹痛,發燒可高至攝氏三十九度以上,大便腥臭稀水樣,大多含有黏液或血絲,病患較有腹脹、精神倦怠等症狀。病程平均約一至二星期,但較容易發生慢性腹瀉的現象。 3. 其他病毒
如諾羅病毒、星狀病毒、 Norwalk 病毒等,會造成如輪狀病毒胃腸炎的症狀,但一般較輕且病程較短。其他細菌如志賀桿菌(痢疾菌)、曲狀桿菌等,則會造成如沙門氏菌胃腸炎的症狀,亦會造成血便等症狀,但發生率較低而且較少發生併發症。 4.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因食物中病菌增生而放出毒素,這些毒素進入腸道後引起腸道炎症反應,而導致發生急性嘔吐或腹瀉。多伴隨腹痛、微燒、倦怠、無力、甚至低血壓等。一般食用發生問題的食物後,約半小時至數小時後發病,較病菌感染胃腸炎一至數天的潛伏期短。而且食物中毒的症狀來得快也去得快,平均病程約一至三、四天不等。










***********************************************************************************************
嘔吐寶寶
/ 實踐大學食品營養系兼任教授  黃乃芸博士
/ 林口長庚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陳建彰
嘔吐不是病,而是很多疾病的常見徵狀,如果小寶寶在6個小時內,每次餵食都吐的很厲害時,就會失去大量的水分,必須立即去看醫生;一般寶寶餵食後,會流一點點奶出來,只是溢奶而已,可不必太擔心。
網上診斷室:
 造成寶寶嘔吐的原因很多,大致有下列幾種情形:
1.      腸胃道疾病
譬如先天性幽門狹窄、腸胃炎、腸套疊、腸阻塞、胃食道逆流等,都會讓寶寶產生嘔吐。
2.      食物中毒
夏天的時候,幼小的孩子很容易因為食物不潔,而發生嘔吐症狀。
3.      疾病感染
冬季流行的輪狀病毒、小兒發燒或傷風,或是呼吸道感染因為劇烈咳嗽也會嘔吐
4.      中樞神經問題
頭部受傷有腦震盪問題、腦壓過高、腫瘤、中樞神經病變,都可能導致嘔吐。
5.      暈車
這也是一個常見的嘔吐原因,可以出發前半小時先服藥物止暈。
爸媽處理要點:
1.      父母可按寶寶需要調整他們的飲食,轉餵不同質地(奶、粥、飯的質地就完全不同了)、味道、溫度、色彩及種類的食物,不同食物有不同營養價值,可嘗試將原有的食材組合變化,滿足寶寶開始敏感的味覺。
2.      嘔吐後數小時內,不要吃固體食物,不要立刻餵奶,只飲清水或稀釋的果汁作補充,之後可進食一些如稀飯、白土司等容易消化的食物。
3.      餵完奶後,讓嬰兒坐躺著,一方面排氣,一方面避免嘔吐物吸入肺部,引致窒息或肺炎。
4.      如果吐的嚴重幾乎無法進食,或是連膽汁(黃色或是綠色液體)都吐出來了,表示病童有脫水、電解質不平衡的可能,最好送醫院,給予點滴液補充。
5.      給寶寶的飲食,採取少量多餐的方式,食物種類以含澱粉質(米、麵)、蛋白質(魚、肉、豆類、奶類、蛋)為佳。
6.      小一點的寶寶配方奶可以泡濃一點;大一點的寶寶則可以給他容易入口的稀飯、稀釋果汁。









****************************************************************
寶寶嘔吐不止,可能是感染了輪狀病毒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小兒科王竣禾醫師表示,三天前,他正在看病人的時候,接到了岳母打來的電話:「竣禾,你兒子從早上開始一吃東西就吐,要怎麼辦呢?」王醫師說:「可能是腸胃發炎了,您先讓他休息一會兒,不要吃東西,等一、兩小時沒有嘔吐了,再把家裡預備的電解質補充液給他喝看看。」過了幾個小時,王醫師的岳母又打來了:「竣禾,他還是吃了就吐,而且都一直睡 尿布也都乾乾的,沒什麼小便,怎麼辦呢?」王醫師說:「可能是有脫水的現象了,您把他帶來醫院,我幫他打上點滴。」小朋友到醫院打上點滴後,精神狀況就比較改善,也慢慢可以喝一些水。到了隔天早上,小朋友開始解稀稀水水的大便。
上述這個情況,相信很多家屬都會覺得很熟悉。王竣禾醫師表示,一般而言,輪狀病毒腸胃炎在冬季是個高峰期,五歲以前的嬰幼兒都容易受到感染。感染後經過14天的潛伏期,便開始有明顯的嘔吐現象,也常合併發燒。當嘔吐症狀比較緩解後則會開始腹瀉,甚至一天可以拉到十次以上,整個病程大約持續48天。
王竣禾醫師表示,感染輪狀病毒時,最重要的就是避免脫水現象的發生,當嘔吐症狀明顯時,可先停止餵食讓小朋友腸胃休息,當嘔吐緩解後可以少量多次給予口服電解質補充液來補充水分與電解質。若進食順利,可逐漸增加攝取的量並開始嘗試比較清淡的食物如稀飯、土司等,油膩的食物則應避免。母乳可給予,但嬰幼兒奶粉則須稀釋濃度,若小朋友腸胃症狀仍明顯,則應考慮改用無乳糖奶粉。
王竣禾醫師另指出,如果小朋友有精神活力變差、嬰兒前囟門凹陷、眼框周圍凹陷、小便量減少、皮膚乾燥無汗、嘴唇周圍乾裂、哭卻沒眼淚等現象時,可能就是有脫水現象了。應盡速帶就醫,必要時應打上點滴,補充水分甚至考慮住院。
王竣禾醫師提醒,輪狀病毒感染後,病毒會由糞便排出,因此家屬在處理完小朋友的排泄物後,需注意洗手以避免傳染給其他人。目前國內有兩種口服輪狀病毒疫苗上市,可減少輪狀病毒嚴重感染的情形發生。不過由於這兩種疫苗皆須自費,家中有小嬰兒的家長們可考慮是否接種。
新聞資料來源:衛署新竹醫院









**********************************************************
寶寶嘔吐了?先分清原因
寶寶出現嘔吐的原因很多,家長應仔細分辨其原因,纔能采取相應對策。
  發熱引起的嘔吐:寶寶突然嘔吐時,要先摸摸他的頭,看看有沒有發燒。由發燒引起的嘔吐,要及時帶孩子去看醫生,而且不要扔掉嘔吐物,把嘔吐物一並帶到醫院讓醫生看過之後再扔。
  積食引起的嘔吐:寶寶嘔吐後精神好而且是飯後嘔吐的,這樣的嘔吐往往是因為寶寶吃得過飽,積食所致。媽媽們就不用過多擔心,仔細觀察寶寶的情況就可以了。
  外傷引起的嘔吐:寶寶的頭部受到了意外的打擊或碰撞也會引發嘔吐,需要媽媽仔細檢查寶寶的頭部有沒有傷痕,同時還要詢問寶寶最近幾天有沒有摔跟頭。如果有上述情況發生,媽媽一定要立即送寶寶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以免耽誤了寶寶的病情。
  腹部疾病引起的嘔吐:如果寶寶嘔吐且說肚子痛,媽媽就要考慮寶寶是不是腸梗阻,如果是有疝氣的孩子就要考慮是不是腸套疊,應盡快就醫。
  咳嗽引起的嘔吐:有時寶寶咳嗽得很厲害,也會把吃下去的東西吐出來,這類寶寶多半是因為痰咳不出來,劇烈咳嗽後發生嘔吐的。
稿源: 人民網-健康時報 編輯: 李娜





****************************************************************

嘔吐、脹氣、疼痛 嬰幼兒保「胃」戰!

·         林嬪嬙

寶寶怎麼肚子總是脹得鼓鼓的,喝奶後常會吐奶、溢奶,是不是胃不好?到底該不該看醫生?嬰幼兒的胃和大人有什麼不同?有那些跟胃有關的疾病是家長們要特別留意的?照顧上需要注意那些事項呢?

寶寶的胃和大人不一樣!?

胃是一個囊袋,上端接食道,下端接十二指腸,有兩個控制開關,分別是賁門和幽門。而嬰幼兒與大人的胃有什麼不一樣呢?馬偕醫院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江椿彬表示,嬰幼兒的胃和大人的構造差不多,只是成熟度不同。主要差異包括:

1容量的差異:

相較於成人,嬰幼兒的胃容量比較小,剛出生嬰兒約只有1020c.c.的容量,隨著成長會越來越大,出生一個月時約有90120c.c.,奶量明顯增加。

2排空速度的差異:

寶寶胃的排空速度較慢,大約要到出生68個月後,才漸漸和大人相似。等到大一點開始吃副食品後,如果吃太多高熱量、高油脂食物,會減慢胃排空的速度。
至於消化能力方面,江椿彬醫師表示,胃會分泌胃酸幫助消化,胎兒早在媽咪懷孕第11周就已經有分泌胃酸的胃壁細胞;第19周即具有分泌胃酸的能力;胃蛋白酶及脂肪酶分別在懷孕第21周及25周也已經開始具備,所以出生的寶寶喝母乳或嬰兒配方奶,消化能力都不會有問題。

3大常見嬰幼兒胃部疾病

主要可分為嘔吐、脹以及疼痛三種情形做說明:

1嘔吐

嘔吐又分為溢奶和吐奶。

溢奶

奶漬從食道內或胃部不自主流到口腔外,就是溢奶。此情形也會發生在沒有任何動作的熟睡嬰兒,寶寶出生到幾個月都會發生溢奶,是屬於正常現象,主要因為嬰兒食道的下括約肌還未成熟所造成,等寶寶的括約肌漸漸成熟,長度也夠後,就不會有溢奶現象。
家長只要注意寶寶體重和生長曲線都在正常範圍,並注意不要讓溢出的奶嗆到,多不需特別擔心,而在照顧上建議可以改變餵奶方式,例如將一次的奶量分成三段慢慢餵,每喝一段奶就幫寶寶拍背打嗝,讓空氣順利排出,可減少溢奶情形。
假如隨年紀增加,溢奶情形未改善,甚至會吐奶,就有可能是胃食道逆流,必須就醫檢查。

吐奶

喝下去的奶在胃裡頭被強而有力的力量推擠而排出,就會發生吐奶,一般嬰兒吐奶分兩個部分:

(1)與腸胃道相關的嘔吐:

如果是和腸胃道相關的吐奶,寶寶可能吃東西後會吐,不吃東西不太會吐,這時候家長要注意嘔吐物是否帶有黃綠色,如果有,表示含有膽汁,必須懷疑是膽管與十二指腸銜接處以下的部分有阻塞的問題,才會在吐出物中發現膽汁,所以觀察嘔吐物顏色是很重要的指標。
與胃相關的疾病包括:急性胃腸炎、胃食道逆流、幽門肥厚等,幽門肥厚多在出生34週開始出現明顯嘔吐症狀,而且嘔吐的情形會以噴射狀吐出,且越來越嚴重。

(2)與腸胃道無關的嘔吐:

即使不吃東西也會吐,這部分要特別觀察,可能的問題包括:

*
感染型疾病:
如急性咽喉炎、尿道炎都可能出現嘔吐,敗血症也會有嘔吐情形,而腦膜炎、腦炎則因為腦壓增加,也會以嘔吐做表現。

*
外傷:
寶寶在成長中跌跌撞撞,一不小心撞到頭,可能因為受傷造成腦壓升高,也會出現嘔吐,即使不吃東西也會吐。

*
代謝性疾病:
機率很小,包括腎上性腺異常、腎小管酸中毒等,但是有問題時也要有所懷疑。

*
腦瘤:
是家長最害怕的,腦瘤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只以嘔吐做表現,等腦瘤長到一定程度,才會出現走路無法平衡等行為改變的問題,所以很難在初期被診斷出來。

2脹氣

脹氣是門診中最常見到的,常有家長因為孩子脹氣而就診,寶寶喝奶肚子就脹,一定是有問題嗎?江椿彬醫師表示,嬰幼兒由於結構和大人不大一樣,他們是用肚子呼吸,所以我們會發現寶寶肋骨下端會稍為翹起,覺得肚子鼓鼓的,這其實是正常的形狀。假如真的肚子脹,則要考慮幾個部分:

(1)
腹部裡頭有肝、脾、腎臟等實質器官,由於寶寶身體小,所以相對於大人,器官比率上看起來是比較大的,檢查時如果在肋骨下緣12公分處摸到肝臟,都算是正常的。
(2)
肚子裡頭的中空器官,包括:胃、大小腸,都會有空氣存在,可能會造成腸道的擴張或脹氣。
(3)
腫瘤。
(4)
腹中有腹水。
(5)
胸部有病變而往下壓到肚子,肚子看起來也會比較大。
(6)
奶瓶、奶嘴也會造成脹氣
臨床上遇到因為脹氣就醫的孩子,發現多半本身就比較愛哭,這時候會提醒家長,只要孩子往上會打嗝,往下會放屁,多沒有太大問題。不過在照顧過程中,要提醒媽咪們留意幾個比較會造成脹氣的細節:

(1)
用瓶子餵奶容易脹氣:餵母奶的媽咪會發現,寶寶吸乳房時,一定要含的好才能吸的到,所以不大會有太多空氣吸入。若是餵配方奶,使用的奶瓶、奶嘴多會有換氣孔設計,當寶寶吸第一口奶時,就已經有空氣跟著進入。

(2)
奶嘴洞大小也與脹氣有關:奶嘴洞的大小也關係著寶寶是否容易脹氣,如果洞太小,必須用力吸,空氣進去就多;奶嘴洞太大,寶寶吸的快,一樣會吸入大量空氣。有時奶嘴用太久,一吸就容易扁掉,所以寶寶會使勁吸,也就吸入很多空氣。

預防脹氣,4點提供媽咪們參考

1盡可能親自哺餵母乳,以有效降低脹氣的發生。
2
如果使用奶瓶、奶嘴,要選擇適當的奶嘴洞。
3
喝奶後記得要幫寶寶拍背以順利將氣嗝出。
4
適度按摩可改善脹氣,作法是將雙手延著寶寶肚臍周圍,採順時鐘方向貼著輕輕按摩。

3疼痛

嬰幼兒表達能力不足,通常只會用哭鬧表現,醫師無法從問診中得知寶寶有疼痛或不舒服,所以多半只能看寶寶的身體語言。如果是消化不良,吃完東西會脹痛不舒服,但是排便或排氣後就會改善;假如是腸胃炎也會痛,不過會伴隨嘔吐、腹瀉等症狀。
江椿彬醫師特別提醒家長要小心的是陣發性的疼痛,就像媽媽產前陣痛一樣,可能痛個幾分鐘就不痛,沒多久又開始痛,這種規則間斷性的哭鬧或腹痛要懷疑可能是腸套疊引起,尤其之後又開始嘔吐,一定要趕快就醫,並且提醒醫師有腸套疊的可能,因為這些特徵不見得會在門診中表現。
嬰兒期的胃食道逆流多屬於生理現象。

寶寶容易胃食道逆流!?

嬰兒期的胃食道逆流多屬於生理現象,多會隨著年紀增加而漸漸改善,其發生的原因很多,包括食道下括約肌、腸胃蠕動及排空有問題都會造成胃食道逆流,其中下食道括約肌無力、鬆弛是造成胃食道逆流最主要因素。
食道下括約肌在平時是呈現收縮狀態,食物下去時才會打開,到胃部時又會關閉,當胃在蠕動時,也可能往上從食道出來,這時候如果括約肌的張力不夠,就可能讓食物往上逆流到食道,就是所謂的胃食道逆流。
媽咪會發現出生寶寶原本沒什麼問題,但是等大一點,可能出生一個月開始很容易嘔吐,等到34個月時更是明顯,因為寶寶活動量越來越多,只要腹部一用力就容易吐,或邊喝邊溢奶、吐奶,甚至已經睡幾個小時醒來,還是可能會吐奶。

餐餐吐,小心幽門肥厚

家長要特別觀察孩子吐奶時如果呈噴射狀,而且每餐都吐,就要檢查是否幽門肥厚所造成,如果確定就要開刀治療。胃食道逆流也可能因為胃酸跟著食物跑到食道,而引起食道炎,甚至食道灼傷,這時候寶寶食慾會變差,吃幾口就不想再吃,嚴重會造成營養不良、體重不增、生長遲滯或上消化道出血而引起貧血,影響到孩子的生長。
另一個要注意的是嘔吐過程要小心避免嗆到氣管,引起細支氣管發炎甚至肺炎。此外,胃食道逆流的新生兒也可能有突發性呼吸中止情形,要特別留意。寶寶胃食道逆流大部分會在出生六個月後慢慢改善,因為這時候已開始吃副食品,食物比配方奶來得濃、稠,加上食道肌肉漸漸成熟,食物逆流的情形會減少。根據統計發現,85%的寶寶胃食道逆流會在一歲半後消失。
應用一些照顧上的技巧,減少胃食道逆流等問題。

輕微胃食道逆流,家長怎麼做

輕微胃食道逆流,不是每餐都會吐,建議媽咪可在餵奶後調整姿勢以幫助改善,包括餵奶後採取直立抱1015分鐘,幫助寶寶將乳汁留在胃裡避免逆流;或喝奶後抱起來拍背以幫助排氣;睡覺時採右側躺的睡姿,可以加速胃的排空;也可以採少量多餐方式餵食;而選擇配方奶可考慮用防溢奶的奶粉(改變碳水化合物使牛奶變得較濃稠,降低嘔吐機會)。
此外,國外有研究發現,寶寶採取趴睡,胃排空速度較快,不過此法並不建議,因為會增加猝死風險。
家長依照上述這些方法都無法得到改善,還是要請醫師診治,很多家長特別容易緊張,其實大部分的寶寶胃食道逆流多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大一點自然會好,不會有太大問題,最重要是有幾個觀察重點:

1
孩子體重是否正常發展?如果長得很好,不見得要做特別的治療。

2
假如已造成照顧者的困擾,就要考慮做些處置,因為現代人生得少,每個孩子都是寶,媽媽在育兒過程必須承擔家人或長輩給予的壓力,如果因為孩子嘔吐不適等問題已造成媽咪的困擾,可以採藥物治療加以緩解。

3
出現其他併發症,例如因為胃食道逆流造成消化道出血、貧血而導致營養不良、生長遲滯,或出現肺部問題(如:細支氣管炎、氣喘)等,必須進一步治療。

寶寶的胃需要特別保養嗎?

有些媽咪會問,寶寶是否要加強胃的保養?要吃保健食品嗎?嬰幼兒飲食有許多限制,在消化酵素分泌過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器官就是胰臟,胰臟會分泌酵素幫助分解食物,但是要等到一定年紀,才會具備這些酵素,而新生兒由於分泌的酵素不夠,除了母乳或配方奶之外,很難去吸收其他營養,所以根本不需要,也沒辦法幫寶寶的胃做額外的保健,只能應用一些照顧上的技巧,減少胃食道逆流等問題。
寶寶器官發育還未成熟,包括胃也是一樣,所以會有一些正常的生理現象,家長不要過度緊張,稍微吐奶、脹氣就立刻看醫生,如果能有正確的認知,對許多狀況可以做初步的分辨,知道哪些異常必須就醫,就能在照顧過程中避免不必要的擔憂,讓寶寶健康順利成長!

江椿彬

學歷:臺北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馬偕醫院新竹分院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
現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腸胃科資深主治醫師、臺灣小兒醫學會消化系指導醫師
、教育部部定講師






*********************************************************************************

專家:寶寶偶爾吐奶 沒關係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小寶寶肚子脹得像青蛙,吐奶有如豆花,幾乎是每個新手父母都有過的困擾,但很多家長常大驚小怪,甚至到廟裡收驚。專家表示,只要寶寶體重正常,吐出來的奶沒有摻雜黃綠色,也沒有不舒服,偶而吐奶,並無大礙。 在台灣小兒消化醫學會極力爭取下,世界小兒消化醫學會首度於台灣主辦,全球87個國家、1700位專家今天與會。台灣小兒消化醫學理事長倪衍玄指出,腸道健康是幼兒成長發育的重要關鍵。如果出現腸胃問題,家長務必尋求兒科專業醫師協助。 據統計,國內每四個寶寶就有三人曾因餵奶造成溢吐奶、脹氣等腸胃不耐受現象,在不明原因的情況下,老人家常抱著乖孫至廟裡收驚或在寶寶嘴巴塗抹偏方,但錯誤處理方式可能讓病情更嚴重。 「吐一點,沒有關係!」台北馬偕醫院小兒腸胃科資深主治醫師李宏昌表示,臨床經驗發現超過半數寶寶都曾出現溢吐奶問題,其次為脹氣及便秘,家長不用過於緊張。寶寶之所以吐奶溢奶,與體質及對飲食成分消化不良有關,極少數為其他疾病所引起。 李宏昌提醒,嬰幼兒也會有胃食道逆流問題,最常見症狀就是溢吐奶,絕大部分會自行好轉,僅有5%會影響一輩子。如果嬰幼兒常吐奶、溢奶,家長可先觀察寶寶吐出來的奶汁是否為黃、綠色,如果沒有則屬正常,父母不用太過擔心。


全文網址: 專家:寶寶偶爾吐奶 沒關係 - 孩子的成長 - 親子寶貝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4300#ixzz2FTED5UwG
Power By udn.com







********************************************************************************
嬰幼兒「嘔吐」與「溢奶」的鑑別診斷!
文/宏恩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 譚健民 醫師
「嘔吐」是指個體吐出胃內容物而謂之,在臨床上亦是嬰幼兒常見的主訴症狀之一,其中尤以新生兒的嘔吐現象最為常見。
事實上,在臨床上嬰幼兒的「嘔吐」有別於一般人所稱的「溢奶」現象
溢奶」是指乳液從嬰幼兒的口角邊緩慢溢流出來的現象根據新生兒消化系統解剖生理學的研究發現,新生兒的胃呈水平位置,而食管開始進入胃交接處的胃賁門本身的肌肉尚未發育成熟並較為鬆弛,因此新生兒的嘔吐遠較嬰幼兒常見;此外,一旦嬰幼兒吃奶過量或在餵奶時吞入過多的空氣,或餵奶後仍橫著抱或立即躺下來,則易導致溢奶的現象;此時只要減少餵奶量減少,或餵奶後把嬰幼兒豎起來抱,並輕拍其背部,則溢奶的現象便會減少。
在臨床上,嬰幼兒以「嘔吐」為其表徵的疾病很多,而可以根據嬰幼兒的年齡、嘔吐物的性質、嘔吐的形態以及其所伴隨的症狀來尋找出其潛在的疾病。
新生兒期所要考慮引起嘔吐的病變,包括:有吞嚥羊水過多,餵奶方法不當(如餵奶時吞入的空氣過多,或奶嘴開孔過大,而使其吸奶過速或過量),分娩中的顱內腦出血,感染(肺炎、腦膜炎或臍炎),消化道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食道閉鎖、先天性橫膈疝,甚至腸閉鎖);而在嬰兒期則要考慮先天性肥大性幽門狹窄、腸套疊、腸阻塞、先天性巨大結腸、嵌頓性腹股溝疝氣、腦膜炎、腦炎、肺炎、敗血症甚至泌尿道感染;而在學齡前的兒童導致嘔吐常見的原因則有急性胃腸炎、急性肝炎、急性闌尾炎、急性胰臟炎、流行性腦膜炎或日本腦炎,而極少數則要考慮膽道蛔蟲病。
此外,某些嬰幼兒有反復性及陣發性嘔吐病症,在臨床上稱之為
「周期性嘔吐」其發病原因尚不很清楚,但俟年齡較大時(甚至延至青春期前)則可自行停止發作。事實上,有為數不少的「周期性嘔吐」病症罹患者常在上呼吸道感染或情緒激動時才發生,而其首先嘔吐出的是剛吃下的食物,然後為胃液甚至膽汁液。
在臨床上,假如
嘔吐的現象像噴射式一樣,則極可能是嬰幼兒的幽門(胃與十二指腸之間)狹窄,因幽門下部阻塞不通,使得胃產生劇烈的蠕動及痙攣,胃內容物便由口腔噴射出來。此外,如嬰幼兒罹患腦膜炎或顱內腦腫瘤時,因顱內壓增高也會引起噴射式的嘔吐現象。
在臨床上,亦可以
根據嘔吐物的性質來作疾病鑑別診斷的參考依據。假若嘔吐物為牛奶等食物,則或許是餵食不當、感染症、幽門痙攣等疾病的可能性較大;倘若嘔吐物含有膽汁,則要考慮可能是小腸狹窄或閉鎖;而嘔吐物帶有糞臭味時,則要考慮是否存有導致大腸阻塞的潛在病症。
此外,除了嘔吐之外,亦要特別注意是否罹患者伴隨著某些其他症狀,如高燒
(考慮腦膜炎、急性闌尾炎、急性胃腸炎)、腹痛(如急性闌尾炎或急性胃腸炎)、頭痛(如腦膜炎、腦瘤甚至顱內出血)或便秘(可能為腸阻塞)
假若嬰幼兒在臨床上出現
反復的嘔吐病症則可能會導致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的合併症,此時尿液檢查或許會出現「尿酮體」呈陽性反應;而此時「嘔吐」本身僅是一種症狀而已,其中必然隱藏著其他較為嚴重的潛在性疾病。因此,此刻必須立即帶嬰幼兒去看醫生。
此外,
當嬰幼兒在嘔吐時,家長必須立即停止進食,並立即將嬰幼兒的頭放置在側睡的位置,以免使得嘔吐物誤吸嗆入氣管中,不僅會引起急性窒息性氣管阻塞,甚至在往後會衍生「吸入性肺炎」。
根據流行病學的探討,幼兒意外傷害是幼兒第一大死亡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意外傷害包括有頭部外傷、溺水、窒息、觸電以及燒燙傷,輕者留下終生某些器官功能的障礙,重者甚至導致生命的喪失。
事實上無可諱言的,
嬰幼兒最常發生意外傷害的地點,絕大部份是在家中,其次則在校園中,而受難者平均年齡在三至六歲之間,主要是由於這一年齡層的嬰幼兒本身的肌肉骨骼生長發育以及運動神經的協調功能尚未臻至成熟,再加上嬰幼兒本身對於環境認知能力的不足,因此使其對於周遭環境中的各種突發狀況以及壓力的反應能力較為遲鈍緩慢,而容易釀成突發的意外傷害。此外,在這年齡層的嬰幼兒或許已進入托兒所或幼稚園,其主要照顧者是老師。因此,這些嬰幼兒的照顧者本身亦應瞭解如何防範嬰幼兒發生意外傷害是很重要的,而嬰幼兒意外傷害的防範與維護,也需要依賴家中大人的照顧與協助,唯有如此,才能提供
嬰幼兒一個安全的生長環境,使得嬰幼兒的意外傷害事件的發生率降至最低。
事實上,嬰幼兒在其發育成長中,當開始在學習走路時,難免也會有一時間行動不小心而跌傷頭部的時候,或從高處滾落下來,甚至頭部碰到堅硬的東西,不僅會導致嬰幼兒皮肉的受傷,甚至使得
頭顱內可能存有出血的合併症;倘若嬰幼兒依然照往常一樣的吃喝玩笑,也無嘔吐的現象,則可繼續觀察;但萬一幼兒發生嘔吐、拒食或厭食、臉色蒼白,甚至主訴頭痛、嗜睡或在睡眠中驚醒的現象,則應該立即就醫治療。
輕微的頭部外傷,或許僅出現頭上有鼓起的「血腫塊」,在初期幼兒或許有眩暈或驚嚇的表情;而在幾分鐘之內,幼兒或許暫時安靜下來,也可能會發生嘔吐一、兩次的現象。在驚嚇之餘,幼兒或許出現嗜睡的現象,但此時兩眼的瞳孔並沒有擴大的表徵,幼兒的意識亦保持清醒,過不久嘔吐的症狀也跟著消失;此時,除了頭部跌撞的腫塊外,幼兒也完全恢復正常。
一旦頭皮內出現血腫塊,家長切忌刻意去用針管抽取,因為血腫塊通常會在數週內自行慢慢吸收消退。但若有頭顱骨骨裂的合併症出現,家長也不要過於驚慌失措,因為
90%以上的頭顱骨骨裂個案會在兩、三個月內癒合。在臨床上,嚴重的頭部外傷或許會出現「顱內壓」升高的症狀及表徵,此時幼兒會逐漸喪失警覺性,瞳孔直徑大小不一,並且對光的反射遲純,同時出現射出式的嘔吐現象;甚至幼兒在急性驚嚇期過後,仍然表現昏睡的樣子,而不易被喚醒,甚至罹病幼兒的單側瞳孔可能擴大,並反覆出現噴射狀的嘔吐症狀。此外,某些「顱內出血」的合併症是在頭部外傷後幾個月才會出現。
在臨床上,所謂慢性「硬腦膜下出血」可能會導致幼兒的慢性頭痛甚至學習或人格的改變,因此千萬亦要等閒視之,而後續的觀察也是很重要的。
在臨床上,顱內出血或許在受傷後七十二小時之後,會導致顱內壓力逐漸升高;因此,在受傷後二十四小時內,應每隔兩個鐘頭檢查幼兒,第二天則每四個小時一次,第三天則每八個小時檢查一次。
倘若發現幼兒出現逐漸昏睡的現象,或是幼兒不易被喚醒,或瞳孔大小不一,則需排除因顱內出血而導致「顱內壓」升高的可能性。在幼兒頭部外傷的觀察期,應禁止其食用刺激性食物,甚至僅攝取流質食物,若有意識漸趨不清、不容易叫醒或叫不醒、劇烈頭痛、持續性嘔吐、手腳或嘴角抽筋、手腳一側比較軟弱或漸趨無力感、囟門膨脹或容易哭鬧,則應立即趕往醫院診察。事實上,大部分的幼兒在玩耍時,往往因為得意忘形而忽略自身的安全,或許幼兒本身沒有遊戲安全的概念,所以較易造成意外的傷害。因此,在臨床上,幼兒在遊戲中經常會因碰撞而造成腦部、胸部或腹部甚至手腳的傷害,進而引起「腦震盪」、「骨折」
或者「脫臼」的合併症;其中假若「腦震盪」不即時發覺,而在經過好多天才呈現症狀時,已造成嚴重的後遺症。因此,
嬰幼兒一旦曾經發生頭部碰撞的病史,則必需要嚴密的觀察,倘若有任何異常的神智障礙現象,則最好立即前往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溺水」亦佔台灣地區嬰幼兒(一至四歲)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對嬰幼兒來說,其可能發生意外溺水的地點也許只是一個小小的浴盆,而使得嬰幼兒在短短的幾秒鐘內溺斃,所以家中有嬰幼兒就應該特別注意防止溺水意外的發生。根據流行病學的探討,家中浴室裡裝滿水的浴缸和浴盆,是嬰幼兒最容易發生溺水的地方,所以千萬不可將幼兒單獨關留在浴室裡,同時浴室中最好避免使用滑溜溜的地磚。此外,在炎夏季節裏,或許家長會帶著幼兒到遊樂區玩水,但千萬不要過於信任游泳圈等浮水玩具,並應該隨時注意孩子的活動以及行為,以免幼兒在父母忽略看管之下發生溺水的悲劇。一旦幼兒溺水應將溺水幼兒童平放地上,並保持頭頸部往後仰,使呼吸道能夠通暢。若溺水幼兒已無呼吸或心跳,則應立即清除口腔異物後,施以口對口的人工呼吸急救,甚至進行「心肺復甦術」(體外心臟按摩以及口對口的人工呼吸)。
嬰幼兒在玩耍中,亦常因誤吞某些
細小的玩具或東西而造成「窒息」。這是一歲以下的嬰幼兒最常見的意外死亡原因之一。此外,母親在嬰幼兒哭泣時餵食,亦較易造成「哽咽」而導致「窒息」,故母親在哺育時,應保持安靜平穩的姿勢;而家中的硬幣、花生、瓜子、糖果、鈕扣以及某些細小的東西或小型玩具顆粒物件,最好能夠放置在嬰幼兒不易抓拿到的地方;此外,兩歲以下的嬰幼兒盡量不要給他們食用豆類等細小顆粒的食物。某些嬰幼兒會將筆或筷子插入鼻孔,則更要立即阻止,以免造成意外傷害的發生。在臨床上,倘若個體「窒息」超過四、五分鐘以上,就會導致腦細胞因缺氧,而造成嚴重的傷害甚至因而猝死。基本
上,一般家長應具備急救的常識,對於窒息的嬰幼兒立即給與施行急救以免延誤。
在臨床上,如幼兒發生氣管梗塞的現象,必需立即將口中殘留物取出,同時教導及鼓勵幼兒做咳嗽的動作,或許亦可輕拍其背部來促進異物的嗆出。一旦發現異物無法咳出,則立即讓嬰幼兒頭部下垂並俯臥在家長的前臂或大腿上,用一手托住胸部,另一手輕輕敲擊上背部。如因異物梗塞氣管不得呼吸時,則應立即用並攏的手指,在胸骨下的上腹部用力向上推壓,使得異物能夠因而咳出。如嬰幼兒沒有呼吸,則應立即施以口對口的「人工呼吸」急救。
「燒燙傷」的意外傷害事件亦常發生在嬰幼兒的身上,而其主要原因是由於家長本身的疏忽,因此家長在放洗澡水時,需先放入冷水才再加上熱水(並使水溫保持在攝氏四十四度左右),同時切勿將嬰幼兒單獨留在浴室內,以免發生意外。燒燙傷後的第一小時內最常見的死因是「呼吸衰竭」,但一旦在燒燙傷後,千萬不要以牙膏、醬油或醋來塗抹傷口,因為如此往往容易導致傷口的感染,甚至造成「敗血症」的發生,其最佳的方法就是馬上做「沖、脫、泡、蓋、送」的五大步驟。假若燒燙傷的傷口或面積不大,則用「冷水」沖洗或施以冰敷即可。如果燒燙傷較嚴重,甚至已產生「水泡」,則千萬不要將水泡弄破,否則容易遭受
細菌的感染。在日常生活中,嬰幼兒的燒燙傷竟外事件是可以避免的,家長只要將家中有火或燒燙的東西放置在嬰幼兒無法接觸到的地方;此外,在家長應多注意嬰幼兒的活動,不要讓嬰幼兒離開家長的視線。
此外,家中的傢俱角邊最好能用圓角或套上軟套,而大人在開關門時亦應盡量緩緩開啟,並先查看門後是否有幼兒藏匿著,以免一不小心撞傷幼兒。此外,幼兒在遊樂場所玩耍時,亦應特別小心其周邊的環境安全,以免發生危險。而一旦幼兒發生撞傷或夾傷事故時,應立即檢視其是否呼吸困難不順、骨折或流血的現象。

在家中,嬰幼兒被利器割傷的機會很多,假若有明顯的傷口,則可以先用「優碘」來消毒,如果利器本身有生鏽或骯髒的現象,則必需立即送醫治療,並接受「破傷風」疫苗的注射,以免傷口感染。
幼兒在家中亦常發生「
觸電」的意外事故。電流在通過人體後,由於電流本身的震盪作用,而導致個體組織器官的傷害,以及其相關功能的障礙,其中包括昏厥、心律不整、呼吸中樞麻痺或呼吸驟然停止,以及心跳停止而導致猝死的合併症,在臨床上皆稱之為「觸電休克」;此外,幼兒在觸電後,亦會引起肌肉強烈的收縮,幸運者因而被彈離電源,而不幸者個體本身則會被電流吸引過去;此外,個體在接觸電流後,會衍生電灼傷,導致皮膚形成類似黑碳的樣子,甚至亦會由此傷及肌肉、骨骼以及內臟。
一旦幼兒觸電時,家長應立即關閉電源,並以最快的速度使幼兒能夠脫離電源;此時,家長可以用乾燥的木棒、木棍、塑膠板或繩索等非電導體,將電線由觸電幼兒的身上挑開出來,而急救者千萬不能以濕毛巾或手直接碰觸被電觸的幼兒。一旦幼兒脫離電源後,應立即觀察是否有心跳停止或呼吸停止的現象,並即時施以「體外心臟按摩」或「口對口」的人工呼吸急救工作。
頭部外傷及腦震盪的認知!
文/宏恩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 譚健民醫師
根據交通部的統計,因交通事故所導致的頭部外傷患者中,十五~十九歲的青少年就佔了其中的百分之五十至七十左右,其中因機車事故所導致的頭部外傷則高達百分之七十,而意外死亡的原因,主要是由於這一人口群(尤其是在青少年期)在騎乘機車時,不戴安全帽,不遵守交通規矩(尤其無照駕駛),甚至近年來在青少年的娛樂中又加上「飆車」這一項危險遊戲,使得青少年在大好的年歲時即喪失寶貴的生命。所幸,近年來經交通警察強力取締無照駕駛,更立法通過機汽車駕駛人不得在行車間使用大哥大以及強制機車騎士及乘客必須戴安全帽,使得機車及乘客因交通意外所導致的頭部外傷比率,已有明顯的降低。
除此之外,青少年在校園的嬉樂及玩耍運動中,也應該盡量注意避免頭部撞擊或受到明顯的頭部受傷流血,否則,輕者造成輕度「腦震盪症候群」,重者造成「腦膜上或下出血」,甚至使生命瀕臨死亡。
在臨床上,凡是頭部遭受外物猛烈的撞擊,而導致腦皮質功能發生短暫性意識障礙的現象,便稱為「腦震盪」。患者會有數秒至幾小時不等的神智不清或昏迷,但最後都會逐漸清醒過來。有些病患在恢復知覺時,起初神智仍然陷在迷迷糊糊的狀態中,甚至對於撞擊時所發生過的一段經歷完全遺忘,其主要原因是,由於撞擊時大腦顳葉中專司負責記憶的腦皮質細胞暫時失去功能所致。單純腦震盪患者在神智不清的階段,應注意呼吸道的通暢,更應避免因嘔吐所導致的「吸入性肺炎」。假如患者嗜睡不醒,甚至發生嚴重嘔吐、痙攣、單側肢體活動不靈活,甚至尿失禁的現象,則必須考慮是否有顱內出血之虞。
在日常生活中頭部受到不等程度的撞擊時,不論其是否有明顯外在的頭皮裂傷或出血,都必須前往急診室去做進一步全盤完整性的神經學評估,以判定其是否存有進一步腦神經的傷害。除了一般性外傷的處理之外,頭部外傷最重要的就是,必須要先排除是否有顱內出血導致腦壓上升的症候群,某些個案或許在早期無任何顱內出血的跡象,但假若頭骨下的靜脈發生輕微的撕裂,在往後的數天內,也會因持續性緩慢的出血,而引起腦壓的逐漸增加,並衍生相對應的症狀,最後必須接受緊急的開刀手術治療,否則無法挽救患者的生命。
因此,對於任何頭部外傷的患者,在離開醫院後,醫生或其家人必須要對於某些特殊的症狀及表徵,做一詳細的觀察及評估;倘若確定有「硬腦膜下出血」的症狀及表徵,則必須立即接受外科手術治療,即在在頭顱骨上打個小洞,以便吸出硬腦膜下的積血;假若不立即處理則會導致腦壓增加,以及局部腦皮質細胞的壓迫性壞死,嚴重時恐怕會引起生命的危險。
主要常出現顱內出血先兆症狀包括:
 1、思考反應變慢。
 2、突發性劇烈的頭痛。
 3、伴隨突發性及持續性的噁心及嘔吐。
 4、眩暈及耳鳴。
 5、神智逐漸模糊不清,甚至出現學習能力降低、記憶力障礙以及情緒及人格變異。
 6、嚴重者,甚至出現呼吸困難及呼吸不規則。
 7、假若出現肌肉抽搐或單側肢體癱瘓無力,則更要立即送往急診室就醫,此時最好的診斷篩檢工具就是「電腦斷層掃描」或是「核磁共振造影」檢查,可以很明確的顯影出顱內出血的病灶所在。
資料來源

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20231&prev=20233&next=20229&l=f&fi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