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日 星期二

懷孕中期飲食營養須知


低鹽、美味又健康
預防妊娠高血壓的飲食小秘方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營養師 陳姿吟張玉櫻

「小心喔!妳目前的血壓偏高,可能有妊娠高血壓,需要控制飲食,以免引發水腫等其他問題!」相信很多孕媽咪在產檢時聽到醫師如此交代總會緊張不已,擔心自己孕期是否能順利?偏高的血壓是否會對寶寶有不良的影響?飲食上又如何調配才能兼顧低鹽、美味與健康?
「妊娠高血壓」是特別指懷孕時發生的高血壓現象。懷孕時身體內部的變化很多,部分原本血壓正常的孕婦,在懷孕中期以後,因為循環功能負擔增加,合併水份與鹽份滯留,會使血壓異常升高;當孕婦懷孕20週後的血壓值高於140/90mmHg,或者收縮壓比未懷孕前上升30mmHg、舒張壓上升15mmHg,都算是妊娠引起的高血壓現象。
而若是在懷孕前已有高血壓,或者在懷孕20週前就發現高血壓,一般稱之為「慢性高血壓」,與因懷孕引起的高血壓無明顯關聯。準媽媽一旦被診斷出有妊娠高血壓,若同時伴隨有全身性水腫、蛋白尿,便稱之為「子癇前症」;若是再出現痙攣現象,則是所謂的「子癇症」。
控制血壓的最佳方法--控制鹽份
所謂「預防重於治療」,在飲食方面其實只要準媽媽們多加留意,應當就能有良好成效喔!
但是要如何才能控制血壓呢?最重要的莫過於鹽份的控制,因為鹽的主要成份就是氯化鈉,而影響血壓最主要的就是「鈉」所扮演的角色。建議懷孕媽媽們採取少鹽飲食,而已經確定是妊娠高血壓的孕媽咪則更應對鹽份的攝取採行更嚴格的標準,通常會建議一天的總鹽量控制在35公克以內。
低鹽飲食美味秘方
但是低鹽飲食似乎會使食物變得不好吃,這要怎麼辦呢?試試看以下的小秘方吧!
*認識生活中的高鹽食物
認識越多,越可以幫助我們減少攝食的機會。常見的高鹽來源多半是為了增添美味的調味品,除了常見的鹽之外,其他還包括:
˙
味精、醬油、烏醋、沙茶醬、番茄醬、黑胡椒醬、牛排醬、辣椒醬、高湯塊、咖哩塊等,都屬於含有多量鹽份的產品,使用時必須限量。
˙
醃漬食物、芶芡與濃湯類也會含有較多鹽分或油脂,最好少吃。
˙
點心、餅乾類不論甜口味或鹹口味,在製作時也會添加鹽巴以豐富味覺,食用時也應限量。
˙
零食類就真的對孕婦及胎兒都沒有好處,因為除了大量人工調味品之外,還有多餘的熱量,在懷孕期間最好別吃才好!
*認識生活中的低鹽食物
知道越多,越能使我們在運用上更加得心應手!其實要記住哪些是低鹽食物非常簡單,掌握「天然的最好」就對了!越是新鮮、無加工過的食物,越不必擔心其含鹽量的問題,只要留意製作時別畫蛇添足就好!而且新鮮自然的食物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像是蔬果類及五穀根莖類中的維生素、礦物質、纖維質,奶類中的鈣質、蛋白質等,都是懷孕期間不可或缺的喔!
*選擇低鹽烹調法
什麼是「低鹽烹調法」?其實就是懶人烹調法,沒有繁瑣的製備程序與調味順序,完全利用食材本身的特性,就是最理想的低鹽烹調法。舉例來說,要煮一條魚,可以選擇的方法有油炸、油煎、紅燒、炒、蒸等,若我們選擇前三種方法,都需要在魚身上抹鹽或加醬油使魚入味;但是將魚切成片或塊,加蔬菜類清炒,或者以蔥、薑、蒜等天然辛香料為底,淋一點薄鹽醬油蒸,上菜前甚至可以依需求加些檸檬汁,不但鹽分降低,又美味可口呢!
在血壓的控制上除了限制鹽分之外,尚可多多攝取含鉀量高的食材,例如哈密瓜、香蕉、草莓、葡萄柚、木瓜、葡萄、青花菜、芥藍菜、菠菜、蕃茄等,也有助於血壓的控制。
控制體重、適量運動、心情愉悅也很重要喔!
另外,當體重增加的越多,對血壓的影響越大,所以即使是在懷孕期也要留意自己體重增加的速度。建議在整個懷孕期應該避免肥胖,原則上體重增加以1215公斤為原則。此外,維持規律及適當的運動量、保持愉悅的心情等,都有助於預防妊娠高血壓的發生喔!
 
(取材自2005年五月號嬰兒與母親雜誌)




儲備好體力,迎接baby來臨!
懷孕後期飲食營養須知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科技士 陳淑琴
張玉櫻

進入懷孕第三期,與寶寶見面的時間越來越近了!由於孕媽咪的體重會以每週約增加0.5kg的速度直線上升,所以應養成不偏食的習慣,並保持適當的運動,以為順利生產做準備。
懷孕後期從24週至分娩時刻,此時期胎兒成長最為快速,而中期時子宮體及乳房組織的成長,足以提供後期戰備所需。這時期可稱為「誕生的前奏」,孕媽咪每週體重約增加0.5kg,各類營養素的增加與第二期的量相同(除了鐵質以外)。
28週時,胎兒肺泡的發育已漸漸成熟,眼睛偶爾也會打開來探索一下周遭,胎兒體內開始囤積脂肪,體重幾乎呈現倍數成長,一般而言,體重約有0.91.4kg32週時,聽力已發展到一定程度了,對周遭人、事、物會產生反應,身長約4146cm,體重約1.82.3kg36週時,身體內各器官已經分化並成熟,而且體內開始儲存鐵質、鈣質、肝醣各營養素,有助於出生後營養提供,身長約4853cm,體重約2.73.6kg
懷孕後期的飲食及生活原則
* 少量多餐且多吃營養價值高的食物:
懷孕後期因為子宮體上升而壓迫到胃部,容易造成胃部不適、食慾下降,應避免油膩及油炸食物;另外,用餐時要保持心情愉快、輕鬆氣氛,有助於提高用餐意願。隨著胎兒的成長、發育,進食時會感到不容易吞嚥,建議少量多餐,吃些營養價值高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類、海鮮類、奶類、蛋品、豆腐等。
高價位食物並不代表營養價值就高!只要均衡、適量的選擇當季食材,即可取得足夠的營養素。
* 補充鐵質:
孕婦因為全身血液循環量增加,為避免在生產時大量失血,所以要儲備足夠量的鐵質,因為鐵質是紅血球中血紅素生成的重要成分;此外,補充鐵質也可預防缺鐵性貧血及避免影響胎兒發育。含鐵質豐富的食物包括:肝臟、紅肉、深綠色青菜。
增加鐵質吸收率的方法:與含維生素C食物一同食用。
會影響鐵質吸收的食物:含茶鹼、咖啡因及單寧酸的食物(如茶品、咖啡、可樂)會影響鐵質的吸收,要避免與含鐵食物或鐵劑一起食用。
* 補充鈣質:
在營養良好的狀況下,胎兒對鈣質的需求並不會對孕媽咪造成負面影響。若平時對含鈣食物攝取不足,這時候就要選擇含鈣豐富的食物,必要時可補充鈣片。
注意!鈣與鐵二者的吸收會相互競爭,所以含鐵及含鈣食物最好分開吃,尤其是鐵劑與鈣片。
* 補充蛋白質:
母體需要蛋白質來生長本身組織、成長胸部、彌補分娩時血液的流失,也可防止全身性水腫;胎兒也需要蛋白質來建造組織,所以蛋白質的量一定要增加。孕媽咪每天要增加10g含量,如1杯牛奶+1兩(30g)肉類或蛋、半碗飯+1個蛋、1份豆製品+1盤青菜。
* 不要攝取過多鹽分:
為了預防罹患妊娠毒血症,含鹽分高的食物不能攝取太多,例如醃漬品、加工食品、罐頭製品,盡量不吃。烹調時,選擇新鮮食材、清淡烹煮為宜。
* 攝取適量水分:
飲用過多水分,是造成身體全身性浮腫的原因之一。我們一天所需的水分,可依食物攝取熱量大卡數做參考,攝取1Kcal熱量就要攝取1㏄水分。也可以計算前一天的尿液量,再加500㏄即為應攝取的水分。一般若有水腫情形發生,可以減少水分到與尿液等量;若已減少但仍無法消除水腫情況,則應要請醫師查明水腫原因,或詢問營養師來調整飲食。
* 增加胃酸分泌:
情緒不穩定、焦慮或攝取油膩食物,會影響胃酸的分泌,而蛋白質消化吸收和鐵質吸收均需要胃酸的幫助,所以若胃酸分泌不足,將會降低營養素的吸收。可利用以下食材促進胃酸分泌:(1)香辛料:花椒、肉桂、薰衣草、九層塔;(2)水果入菜:鳳梨、蕃茄、檸檬、桔子、酸梅;(3)調味料:白醋、烏醋、糖醋醬、酸辣醬;(4)酸味強的食材。
* 適量攝取奶類:
奶類是鈣質與維生素D的最佳食物來源,若每天能攝取23杯牛奶或23份乳製品,鈣質、維生素B群都可以達到建議量。目前國內奶品中都會添加維生素D,所以不用擔心會有維生素D缺乏現象。營養美味的乳製品包括西式濃湯、巧克力飲品、起士、乳酪、優格、優酪乳,也可製成各式各樣的水果牛奶:木瓜、酪梨、香蕉、蘋果,以及義式焗烤等等,風味口感都不錯。
國人的鐵、鈣攝取量仍偏低!
國人對於鐵及鈣質攝取量仍低於衛生署建議量,雖然說國人目前沒有營養不良的問題,但依然有10﹪左右的孕婦會發生貧血病症,這問題必須認真去面對。也許是國人對「奶類」的認知有些差異,除了奶類以外,含鈣、鐵的食物選擇還是很多。
* 適當的休息:
懷孕期間充足的休息,有助於孕媽咪的身心健康及胎兒成長,尤其是第一期、第三期較容易疲倦,每天至少要有68小時充足的睡眠時間,白天也應要有休息時間。如果身體無法充分恢復疲倦,就沒辦法盡情享用食物,所以適當的休息是很重要的。
* 規律的運動:
可以使孕婦有較好的體態,進而產生健康幸福的感覺,更能對自己有信心,而且適度的運動有助於孕媽咪控制體重及生產過程順利。有數據顯示,運動的孕媽咪在懷孕期間會有較佳體型、增加的體重較少、產後恢復速度也較快。身體健康的婦女比體質弱的婦女更能忍受生產過程,而生下的嬰兒也較有耐力。但是罹患疾病或肥胖的孕婦要請教醫師、護理人員,了解哪些運動是合適自己的。
結語
懷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您耐心、細心的灌慨,為了健康活潑又可愛的寶寶,等待是值得的。再過沒多久,可愛的寶寶就要出生囉!別忘了好好鍛鍊身體以儲存體力。也要提醒準爸爸們,除了幫太太注意飲食外,您的體重不要也一起增加,「胖了」要再減肥是很辛苦的!
 
(取材自2005年四月號嬰兒與母親雜誌)





胎兒漸漸長大囉!
懷孕中期飲食營養須知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科技士 陳淑琴
張玉櫻

懷孕中期是由12週至24週(36個月),此期間又可稱為「生命的律動期」,因為寶寶就要開始與我們有互動了!寶寶會有吸吮動作、伸展軀體,也會開始和我們說說話了!
孕媽咪在此期體重將增加約56kg,所以必須增加總熱量的攝取,每日平均增加300大卡的熱能,每週就可以增加0.5kg的體重,以提供母體組織增建、胎兒成長和胎盤發育;也因為代謝負荷的增加,並節省蛋白質的消耗以提供建造組織的功能,故熱量增加是必要的。
懷孕中期需增加的營養素
行政院衛生署「國人膳食營養參考攝取量(DRIs)」中建議懷孕第二期除熱量增加以外,需增加的營養素還有蛋白質、鎂、碘、硒、維生素CB群、葉酸、維生素D、維生素E
*蛋白質
為了要讓胎兒正常發育和預防孕媽媽自己貧血,必須攝取足夠量的鐵質及鈣質,但是蛋白質更是不可缺乏,因蛋白質若攝取不夠易引起全身性水(浮腫),這是代謝不完全的緣故。
富含蛋白質的食物:魚、肉、蛋、豆、奶類都富含高優質蛋白質
*鎂
鎂除了構成牙齒與骨骼的成分外,並參與醣類代謝,是一種能量代謝因子;還與鈉、鉀、鈣,共同維持心臟功能、肌肉細胞與神經系統的正常運作。胎兒的成長,如骨骼發展、胎動及毛髮生成,需要足夠的「鎂」來參與作用,逐日而成才能有健康的寶寶。
富含鎂的食物:乾果類、深綠和黃色蔬果
*碘
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主要成分,也是維持正常生長發育、增進肌肉神經代謝率、調節細胞氧化作用的重要成分。為避免胎兒生長過程中影響頭髮、指甲、皮膚、牙齒的完整性,碘的攝取是不可忽略的。
富含碘的食物:含碘食鹽、海帶、紫菜、魚類(海魚)
*硒
是營養素中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抗癌、增添免疫力的功能;此外,硒還有一重大功能,就是「抗不孕」,因為睪丸及前列腺是儲存大量硒的地方。硒的功能與維生素E是相輔相成的,更能提高維生素E抗氧化機能,可共同除去人體細胞內過氧化物質及自由基,保護體內細胞與核酸的完整性和正常功能。硒是一個隱形保護者,懷孕期間更需要有足夠攝取量,才能在免疫功能上發揮最大作用,但因為是微量元素所以容易忽略它的存在。
富含硒的食物:洋蔥、番茄、花椰菜、小麥胚芽、小麥麩皮
*維生素C維生素C可促進膠原形成、構成細胞間質成分、增進細胞間排列的緊密性、參與體內的氧化還原反應,以及維持體內結締組織、骨骼、牙齒生長。在懷孕期間,維生素C還有助於將葉酸變成活化型,增進對鐵質的吸收。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新鮮蔬菜水果
*維生素B
懷孕第二期中要增加的B群有B1B2B6B12,這些都是構成輔?的重要成分。由於B群都是屬於水溶性物質,而且又不能由身體自己製造或合成,都要由食物攝取來獲得,故選擇多樣性的食物種類是我們必須知道的,以下就來一一了解這一群營養素的功能。
1)維生素B1:參與能量代謝反應、維持心臟及神經系統功能(維生素B1嚴重缺乏時,會引起腳氣病)、維持正常的食慾。但是維生素B1易受熱影響,要提醒大家烹煮時要盡量縮短時間,較能保持多量的營養素。
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糙米、全穀類、堅果類、豆類、豬肉、內臟、新鮮蔬果
2)維生素B2:也與能量代謝反應有關,還可以維持皮膚、指甲、頭髮的健康,增進視力、減緩眼睛疲勞。懷孕期間有時會因為身體不適或容易疲勞,而用看電視或閱讀書籍來舒緩自己,此時別忘了補充富含維生素B2的食物。
富含維生素B2的食物:酵母粉(健素糖)、全穀類、綠色蔬菜、牛奶、蛋
3)維生素B6:參與胺基酸(蛋白質的基本組成物質)代謝、促進紅血球中紫質的形成、維持紅血球的正常大小,體內抗體形成、神經系統的健康更需要維生素B6。懷孕中期後有些媽咪們會有腳抽筋的情況, 一般都認為是鈣質不夠所引起,但是當維生素B6缺乏時也會導致肌肉抽搐以及手腳抽筋,因此足夠量的維生素B6可以減緩夜間及清晨的手腳抽筋情形,有時眼皮的抽動也是因為維生素B6缺乏所造成的。
富含維生素B6的食物:未精緻穀類、魚、肉類、水果、乾果類、蔬菜,只要餐餐都有吃到各類食物,就不用擔心會有缺乏的情況發生。
4)維生素B12:可防止貧血,因為紅血球的形成及再生,維生素B12是一項極重要的營養素,如果攝取不足甚至缺乏將容易引起惡性貧血、阻礙腦細胞形成過程。雖然會產生缺乏症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但是長期處於營養不穩定狀態,對身體的健康總是構成威脅。
富含維生素B12的食物:肝臟或腰子(每週補充一次)、牛肉、豬肉、蛋、牛奶、乳製品
*葉酸
葉酸與細胞分裂有密切關係,當葉酸攝取或儲存不足時,會有下列情況產生:(1)無法合成普林及嘧啶,胎兒染色體就無法完全形成,而造成生長遲滯;(2)當製造紅血球過程中,紅血球若因為染色體量與質不足,就無法進行正常的分裂而導致「巨球性貧血」,懷孕期間孕媽咪如果蔬菜、水果攝食不夠或飲食不均衡,易缺乏葉酸而成為巨球性貧血症的高危險群,在懷孕06週會造成胎兒的「神經管缺損」,即使是懷孕中期缺乏,也易有早產或出生嬰兒體重過輕的情形。
富含葉酸的食物:肝臟、蛋、酵母粉、深綠色蔬菜、豆類、柳橙類、香蕉
*維生素D缺乏鈣易有骨質密度鬆散,缺乏維生素D則易有佝僂症及嚴重蛀牙發生。俗話說:「生一個小孩掉一顆牙」,不完全是因為鈣質缺乏而已,如果維生素D攝取吸收不足,懷孕期間牙質防禦能力降低,又口腔清潔衛生不良,蛀牙情形便會有如春筍般,逐漸浮現。維生素D的攝取很簡單,在陽光不刺眼的情況下,曬曬太陽就可以將皮膚上的脂肪轉換成維生素D,外加輕鬆的運動,到公園、學校、郊外走路、散步順道享受日光浴,就可得到了。
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魚肝油、體型大的魚類、沙丁魚、牛奶及乳製品
*維生素E是屬於脂溶性維生素,很好的抗氧化物質,可增加皮膚彈性及延遲皮膚老化、增強紅血球壁的彈力。
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肝臟、魚肉、雞肉、蛋黃、魚油、油脂、蔬菜、乾果類、全穀類
 
 
(詳文請見20053月號嬰兒與母親雜誌)






寶媽靚湯
冬令孕期食補養胎法懷孕初期

採訪撰文/鄭曉薇
參考資料/新長庚中醫診所、【阿寶靚湯3─美人湯.孕婦湯42品】皇冠出版社

中國人常說「有病治病,無病強身」,這真是對藥膳下的最好的註解。孕媽咪好好利用這一季節養生,還能達到現在所謂的「預防醫學」功用,兼顧到養胎的功效。
秋冬正是滋補的季節
新曆一月,適逢台灣的秋冬季節,接著迎接二月的年節來到,正是屬於孕婦咪滋補身體的好時機。在寒冷的東北季風影響氣候乾冷時,若能來上一碗熱騰騰、具養身療效的營養煲湯,就能讓孕媽咪強健筋體,也達到養胎的功效喔!
冬季從立冬開始,經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共6節氣,冬季長達3個月,加上古人所言:「冬不藏精,春必病溫」,而冬令進補,一方面可以增加血液的循環,避免天冷時手腳冰冷;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預防疾病的發生。尤其是冬季常常感染的小感冒,以及呼吸道、心血管方面的併發症,都會影響到母體及胎兒的健康。因此,適時且適當的進補,可以充份禦寒,孕媽咪要好好利用這一季節養生,增強筋骨,保健元氣。
藥膳的養身,還能達到現在所謂的「預防醫學」功用,孕媽咪在在體驗的同時,別忘了「小心慎補」才能兼顧到寶寶的健康。
以下並介紹3種食材藥膳,這可是寶媽特別推薦食用的滋補聖品喔!
雪蛤
雪蛤是中國林蛙的輸卵管,因為長在東北山上經歷霜雪,所以又稱為雪蛤,此藥材特殊之處在於含大量荷爾蒙,有養顏美容的功效。
燕窩
燕窩是金絲燕吞食海中小魚或其他蠶螺海藻等小生物後,用吐出的唾液凝結而成燕窩巢,再由人工採集除毛後製成。可以養肺陰、化痰止咳、補中益氣、治虛損勞,治咳嗽、氣喘,此外還有補血、清血、整腸健脾、壯陽等功效。
當歸
當歸能補血、活血、滋養皮膚,對於婦女月經不順、痛經、血虛體弱及產後調理頗具良效,因而又有「婦女的人參」之美名。
掌握進補的原則
以中醫流傳的食補養身,會採用各項滋補的藥材,在藥膳搭配的食材上,也都以具養身療效的高貴材料為主,不過,要提醒孕媽咪的是,在「藥補」時所使用的藥材量及比例,最好可以先徵詢過中醫師的意見,因為每個人體質不同,服用藥膳後的反應也因人而異。
中藥材本身是取自於大自然中花花草草之類的東西,但會歸類於藥物醫典裡,是因為它的藥理作用強,所以古人也說:「藥即是毒」就是這個道理。而藥物有「性(溫、熱、寒、涼)」,有「味(酸、甘、辛、苦、鹹)」,有「歸經(入那一臟腑)」之分,所以藥補是要經過中醫師的辨證論治,依個人不同的體質,運用不同的藥物來達成調理身體的目的;若未適當服用,如寒性體質的人,服用了寒涼的藥材,熱性體質的人,服用了溫熱的藥物,本來是用來保健身體的中藥,也可能對身體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而食補本身藥理作用不強,就是使用不當,也不至於對身體產生傷害,也因此藥補對身體會發生較明顯的變化,而食補就顯得較不明顯了,這也是食補和藥補的差異。
由此可見,在進補前最好要根據個人身體的需要來進行,切不可隨便亂補一通的,尤其是藥補,更應該要注意,因為服用不當會對身體產生不當作用,以下提供幾點做參考:
1、根據個人的體質,選擇性質相投的食物。
2
、進補應當適時適所,不能因為對身體有幫助,而不知節制。
3
、利用中藥藥膳來進補,最好能經中醫師的診斷,使用適合自己體質的藥材。
4
、同一時間內,不要服用太多種類的補藥,以避免藥和藥之間產生對身體有害的副作用。
5
、進補時除了要配合個人的體質外,還應該注意季節和地域的不同。
6
、關於生冷的食物、茶、咖啡、酒等刺激物,在進補時應當避免食用,若想食用應和進補相間隔2小時為宜。
寶媽藥膳大全
*初期藥膳指南
懷孕是件大事,有小生命要報到,自然會受到家中眾多成員的關注。打從懷孕期間起,長輩就開始千叮萬囑,哪些傳統禁忌不能不遵守,不過這些老人家的規矩,新潮的媽媽們倒也不必全盤否定,因為有些事還真有科學根據,有些部分就當作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比方說懷孕三個月內不必急著公佈好消息,因為懷孕初期容易有胎兒著床不良,甚至是子宮外孕等異常現象,胎兒保不住的機會比孕中期、孕後期要高很多。
至於吃黃連、珍珠粉這些,也可以試著用醫生的建議去和長輩溝通,相信婆婆媽媽也都能跟得上時代才對。
【一】牛腩馬鈴薯湯
寶媽心得
現代人營養好,「一人吃、兩人補」的觀念早就過時,準媽媽的飲食應該要「重質不重量」,而這道牛腩馬鈴薯湯不但可口,牛腩燉煮後口感軟滑,也不會像一般雞肉或魚肉容易散開來,還可以填飽肚子,很適合準媽媽當作正餐食用。而且馬鈴薯含有醣分、維他命C,牛腩含有維他命B1B2,也是初懷孕的準媽媽減緩孕吐最需要補充的維他命呢!
煲湯好料
牛腩半斤、馬鈴薯2個、老薑2片、米酒1湯匙
做法
1.
先將所有材料洗淨,準備一塊老薑,切兩片備用,再將馬鈴薯削去外皮,切成大塊。
2.
牛腩切大塊後,在水中放少許酒和薑片,將水煮滾後放入牛腩川燙片刻,去除血水和腥味。
3.
在鍋中放入八分滿的水,待水滾後再放入所有材料,以大火煮約二十分鐘,再轉為小火,燉煮約兩個半小時即可。
 
(詳文請見20051月號媽咪寶貝雜誌)







外食孕媽咪如何吃出健康?

台北醫學大學營養保健教授 陳俊榮

對於女性而言,生理及心理狀態在懷孕及生產期間都會發生顯著的改變。在歡喜迎接新生命的同時,負擔的責任也相對地增加。在懷胎的十個月之內,胎兒會增加約3公斤的重量,為了要維持胎兒的正常發育,準媽媽應該增加蛋白質、鐵質、鈣質、維生素、等等營養素的攝取,另一方面,也要預防貧血、便秘、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等疾病的發生。
外食媽咪的飲食原則
在日常飲食生活上除了注意均衡及多樣化的原則之外,應適度地增加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的攝取量。懷孕時因為體內荷爾蒙的影響比較容易便秘,平常注意水份的補充,多攝取蔬菜、水果及豆類等含有豐富膳食纖維的食物種類,可以預防便秘的發生。
不要刻意地增加或減少食物的攝取,三餐飲食最好以新鮮的食物材料自行製作,至於冷凍食品以及速食食品應儘量避免。飲食的內容應包括:主食類(飯、麵)、肉魚豆蛋類以及蔬菜水果類。鹽分攝取過多會引起水腫、高血壓,甚至妊娠毒血症,平常喜好重口味的準媽媽應該調整自己的口味,減少醃漬物的攝取及鹽、味精、醬油等調味料的使用量,可以適當地利用醋、洋蔥、芝麻等等來提升食物的口味。
現代婦女的外食機率很高,怎樣才能把握上述的原則呢?在外一般小吃店用餐的首要原則是均衡及衛生,將點餐內容儘量達到上述的均衡及多樣化的原則。事實上,最好的選擇是自助餐店,因為有很多的食物種類及烹調方式可提供選擇,如果可以把握上述原則,真的要達到健康而且均衡的飲食並不是一件難事。在中、西餐廳吃飯時,點菜的原則也是一樣的,不過應該注意攝取過多的食物。
體重增加10公斤為佳
懷孕時的下痢是造成流產或早產的原因之一,因此飲食上應避免暴飲暴食,調理時使用新鮮的食物材料及乾淨的器具。香菸對於胎兒的影響已經被很多的研究證實,包括造成早產、胎兒體重不足,甚至死產,因此如果有抽菸習慣者應立即戒菸,並遠離二手菸瀰漫的環境。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正在推行「無菸餐廳」活動,外出用餐時可以選擇在無菸的環境下用餐,讓胎兒遠離菸害。
懷孕前期的孕吐或是後期胃部受到壓迫,導致食慾降低時,應適當地增加餐次以彌補不足的營養素。從懷孕到分娩的這一段期間,正常的情況下,母體總共會增加約10公斤左右的體重。懷孕期間應經常測量體重,注意體重的變化,不要讓體重增加過於快速;另一方面,點心零食、清涼飲料、油炸食品是造成肥胖的主因,應避免過量的攝取。
 
(取材自媽咪寶貝雜誌)







懷孕該不該忌口?

台北大學營養保健學系教授 陳俊榮

為了胎兒的正常發育及健康,懷孕媽媽必須要特別注意日常的飲食內容。在整個懷孕期間,會因為嗜好性的改變而使得飲食內容發生變化。例如在發生孕吐期間時,對於特定的食品具有特殊的喜好或厭惡,因而造成營養不均衡的狀況發生。
零食或速食食品少吃
嗜吃零食或者是速食食品的人,在懷孕時經常會擔心這種飲食習慣是否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關於攝取零食方面,如果體重維持在標準體重的情況下,在不影響正餐時可以適當的攝取。但是應該提醒各位準媽媽的是,大多數的零食含有人工甜味劑及食品添加劑,不應大量攝取,甚至取代正餐。
培養定食定量飲食習慣
視個人的身體狀況,將每天的飲食平均分配3~5次進食,並養成定時定量的習慣。舉例而言,在孕吐期間食慾減低時,可以將進食次數增加;如果食慾較佳時,可以在三餐之間增加1~2次點心時間,但應注意過剩熱量的攝取。在懷孕後期時,因胎兒的成長使得胃部受到壓迫,可以以少量多餐的方式進食。
睡前3小時禁食
在就寢前3個小時前應避免進食,因為睡前攝取的食物經過消化吸收以後,無法被身體利用而以脂肪的型式堆積在皮下組織,容易造成肥胖。速食食品以及外食飲食的熱量通常較高,營養素的分佈也較不均衡,應與營養師討論飲食內容的缺失,在食物的選擇上盡量達到均衡的目標,尤其應注意熱量的攝取是否過剩。
 
(取材自媽咪寶貝雜誌)






懷孕媽咪不能喝牛奶怎麼辦?

文/台北醫學大學營養保健學系副教授 陳俊榮

懷孕攝取蛋白質與鈣質是重要的事,牛奶是最佳的選擇之一,但是對牛奶過敏或有乳糖不耐症的人,一喝牛奶就會發生嘔吐或下痢,要如何補充優質的蛋白質及鈣質呢?
一喝牛奶就拉肚子
經常可以聽到周遭的人不能喝牛奶或是攝取乳製品,除了純素食者之外,大多是對牛奶過敏或者是乳糖不耐症等兩種主要原因。所謂的過敏是指體內對於過敏的原因物質,產生的過剩或異常的免疫反應,進而引起的生理障礙。攝取食物所引起的過敏稱為食物過敏,常見的生理反應有:蕁麻疹、氣喘、嘔吐、下痢等等症狀。牛奶中所含有的蛋白質是引起牛奶過敏的主要原因,因為牛奶蛋白對於人體而言是屬於異種蛋白,如果進入血液中引起抗原抗體反應,就是所謂的牛奶過敏。
牛奶中含有豐富的鈣質以及蛋白質,因此在日常飲食上建議每天應攝取1~2杯牛奶。懷孕媽媽如果因為牛奶過敏、乳糖不耐症,或者是為了宗教、健康、嗜好等等因素,無法攝取牛奶時,在飲食上應該如何調整,才不會影響到胎兒的發育呢?
如何調整飲食而不影響胎兒發育
在蛋白質的來源方面,一般而言,動物性食品的蛋白質品質優於植物性食品。也就是說,在蛋白質的消化利用率方面,動物性食品是比較優良的。無法攝取牛奶的孕婦,可以選擇其他食品來獲得蛋白質,例如:肉類、魚貝類、蛋類以及豆類。最近的研究指出,黃豆蛋白質的品質與動物性蛋白質相當,素食的懷孕媽媽也可以適當地選擇黃豆製品,補充在懷孕期所需蛋白質。
鈣質除了與母體健康有密切的關係之外,也會幫助胎兒的骨骼發育,甚至會影響到日後的發育狀況,在懷孕期間每天至少應攝取1000毫克的鈣質。
懷孕婦女應注意:多攝取含有鈣質的食品、平常多作適度的運動、減少喝酒,對減少鈣質的流失才有正面的幫助。含有豐富鈣質的食品有:小魚乾、魚貝類、綠色蔬菜、黃豆製品、海草類等等,如果無法補充足夠的鈣質,建議補充膳食補充劑。
 
 

(取材自媽咪寶貝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0/mamabox/s0mama02.asp






ABCDE妳補對了嗎?
孕期攝取維他命應審慎

美國C.T.L. 醫務總裁、台灣中華醫事學院教授 葉道弘

在日常生活中,從食物裡攝取維他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這是因為維他命這種天然常質與人體健康有密切的關係。尤其是當女性決定要生個寶寶時,一定會對自己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特別注重,為未來的寶寶著想。
孕婦的補劑以維他命最為普遍,但醫學界都警告孕婦們,切勿攝取過量的維他命。一般孕婦都認為吃維他命有益,結果反而造成危險,尤其是在受孕後的最初三個月,胎兒的主要器官正在行成。
維他命是一種化合物,只要在飲食中,均衡營養的攝取四大類食物,及乳類、穀類、肉類及蔬菜水果類,就很少有營養不足的情形。如果攝取過多的維他命,反而會造成化學不平衡,即某一種維他命過量,會干擾其他維生素的作用。例如:太大量的維他命B6,會影響維他命B2的功能。
維他命DA是脂溶性,儲存於身體的份量較多,危險性也更會迅速發作。維他命D是維持骨骼與牙齒的營養,最佳來源仍是乳類產品。如果服食過量的維他命D仍是有危險的。根據動物實驗,在懷孕期間,服下大量的維他命D丸的動物,會產下心臟有缺陷的下一代。過多的維他命D也會損害腎臟。
維他命C一直被認為是一種最安全的維他命。但最新的醫學研究新知,它並不是完全沒有毒性,尤其是對腎臟病人而言,因為草酸是維他命C的主要代謝物,而腎衰竭或腎小管沉積的病人,卻因草酸鈣結晶體增加,並導致嚴重的腎衰竭。
至於鐵質,醫師認為只有貧血及身體一直不家佳的婦女才有必要服食。無論任何維他命份量過多了,都會妨礙身體的任何功能,所以一位健康而飲食均衡的孕婦,不必服用過量的維他命。

(取材自媽咪寶貝雜誌)





優生的下一代打基礎
調理好體質,孕前飲食5須知
臺北市立婦幼綜合醫院優生保健科主任 林陳立
張玉櫻

嬰兒之健康與受孕當時父母親的健康狀況息息相關。而健康會受到飲食相當大的影響是眾人皆知的,在生育健康的下一代時,飲食所扮演的角色更顯重要,從準備懷孕、順利受孕到生出一個健康的小嬰兒,每個階段的飲食都不可忽略。在此提出5項建議,讓您在孕前健體養神,為優生的下一代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受孕的3個月前便須注意飲食
理想上至少應在開始嘗試懷孕的3個月前便要有生活和飲食習慣的準備計劃,同時更需要注意飲食,因?受孕初期的3個月是胎兒成長的關鍵,胎兒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巨大的影響;而懷孕中後期的身體健康和攝取適當營養的飲食,可確保胎兒在子宮裏得到足夠的保護和營養,因為一旦懷孕後,任何吃的、喝的、吸入的,都會從血液中經由胎盤進入胎兒體內。
人體每天都會透過呼吸、飲食及皮膚接觸等方式從外界吸收「毒物」,長久下來,這些毒物在體內蓄積,當達到一定濃度時就會對健康造成危害,對於孕婦來說,這種危害更?明顯。例如吸菸,無論是主動吸菸還是被動吸菸(吸到二手菸),都會影響女性的正常孕育功能,因此,年輕的夫婦至少應在計劃懷孕前半年戒菸戒酒、遠離各種菸塵及有害物質。
二、排毒食物有助孕前調理體質
下列食物具有幫助人體排出體內毒素的作用:
1.
鮮蔬果汁:
它們所含的生物活性物質能阻斷亞硝胺對有機體的危害,還能改變血液的酸鹼度,有利於防病排毒。
2. 海藻類:
海帶、紫菜等所含的膠質能促使體內的放射性物質隨大便排出體外,故可減少放射性疾病的發生。
3. 韭菜:
韭菜富含揮發油、纖維素等成分,粗纖維可助吸菸飲酒者排出毒物。
4. 豆芽:
豆芽含多種維生素,能清除體內致畸物質,促進性激素生成。在準備懷孕時,營養的均衡攝取更為重要,含動物脂肪的食物少量攝取,多選擇各類的新鮮蔬菜和生果。
5. 多吃魚、蝦、山藥:
以中醫的觀點,多吃魚、蝦、山藥可增加受孕機率,有補腎、調先天精氣之作用。
6. 懷孕前的重要營養素--葉酸:
在懷孕前補充葉酸可以預防胎兒神經管缺損的發生,在美國,建議曾有生過神經管缺損胎兒的母親,在懷孕前至少四週須每天服用4毫克的葉酸,而一般婦女懷孕前建議每天服用0.4毫克葉酸。另外,如果葉酸攝取不足也可能產生貧血。含葉酸的食物包括蛋、葉菜類、橘子、豆類、小麥胚芽等等。
7. 複合維他命補充優於單一制劑補充:
當正常飲食無法滿足體內所需的營養時,補充複合維生素就顯得非常有必要。微量營養素之間有相互作用,某些微量營養素可以提高另外一些微量營養素的吸收或利用,如維生素C可以增加鐵的吸收率;葉酸與維生素B6、維生素B12協同作用可以預防子癇前症;鈣的吸收需要維生素D來調節等等。所以,在懷孕期間補充複合維生素的效果優於單一的某一維生素或礦物質補充。
三、飲食種類宜多,並攝取重點營養素
不同身體狀況的夫婦必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準備與補充所需要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與礦物質。計劃懷孕的夫婦所需要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與礦物質,要比不準備懷孕的夫婦多,但並不是沒有限量。因此,我們希望所有計劃懷孕的夫婦,要在專業人員指導下掌握好自己所需營養的量。
不同食物中所含的營養成分不同,含量也不等,所以,應當吃得種類多一些,不偏食、不忌嘴、什麼都吃,養成好的膳食習慣。此外,在飲食中注意加強某些營養成分,特別是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的攝入。
四、攝取有助胎兒生長的微量元素
除了營養素之外,還有某些微量元素是有助於寶寶生長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碘、鐵、鋅、銅、鈣等。
五、戒除不良飲食習慣
結語
計劃懷孕的夫妻,為了能夠生一個健康的寶寶,懷孕前應先調整好您的飲食結構,所謂良好的飲食是指不吃刺激性食物(包含茶、咖啡、酒)、食物種類要多而廣、要自然而原味,對奇怪或少見及大量加工的食物應盡量避免,更不可暴飲暴食。

(取材自2004.2月號嬰兒與母親雜誌)






孕期的飲食調養
採訪撰文/鄭曉薇
採訪諮詢/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 陳樹基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楊鵬生
參考資料/《準媽媽關心的孕期話題》婦幼家庭出版社
每一位懷孕的媽咪,對於長達十個月的孕期飲食菜單上,都必須要懂得如何照顧自己以及寶寶的健康,選對好的食物,可以吸取到正確且豐富的營養,幫助體內寶寶成長發育,對於母體本身來說,也能幫助體力上的負荷,補足孕期容易消耗的熱量。
一人吃兩人補
在現今民生富裕的台灣,孕期婦女在基礎的飲食餐點選擇上,多樣化及新鮮的菜色是很容易獲取的食物來源,但是在這些讓媽咪胃口大開的食物當中,選擇最佳的營養素食用,對於寶寶與母體的健康才能有實質的幫助。
害喜媽咪如何吃?
妊娠孕吐的媽咪,除了會胃口不好之外,常常還會有不知道該如何「進食」的問題,而懷孕之所以會出現孕吐情形,主要是因為體內黃體激素升高的關係,但情況的輕重並不是每位媽咪都一樣,而在孕期的第6到第18週是孕吐最嚴重的時期,這時候像是味道強烈的蔬菜水果、酒精、咖啡等,以及不夠新鮮的魚肉等,都會引發孕婦產生反胃的感覺,因此,在飲食上醫師有下列幾點建議:
有些媽咪會因為嚴重孕吐而不想進食,這樣是會影響母體及胎兒的營養需求,所以建議還是要適量的飲食,亦不可過度偏食。
遵行少量多餐原則,將三餐的份量分為多餐食用,不用勉強自己一餐一定要吃下多少東西,有吸收才是重點。
乾糧類食物:餅乾、吐司類的物品,屬於較乾的食物,對孕吐的媽咪而言,較易入口。
新鮮的蔬果可搾成柳橙汁、葡萄汁或是蔬菜汁,不僅易食用,也可補充維生素。
過於刺激的食物不宜進食,油炸或過於油膩的食物應避免。
孕期體重控制
理想的十月孕期體重增加值,以1215公斤為標準,所以,進食上的「量」與「質」同等重要,體重過輕的媽咪,會影響胎兒的發育,使其骨骼及牙齒的發育不良,本身也易有貧血症狀;而體重過重的媽咪,除了行動不方便外,還容易水腫、血壓過高、蛋白尿,患有妊娠毒血症,危及母子的健康安全。
(取材自媽咪寶貝雜誌)







孕期不可或缺的營養素
採訪/高木蘭
諮詢/台北長庚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 徐振傑
   大里仁愛醫院營養師 劉懿真

確定懷孕之後,許多準媽媽都會疑惑該怎麼吃,才能讓肚子裡的寶寶健康又可愛。懷孕期間,胎兒是依靠母體提供營養來幫助成長所需,所以母親最好能注意三餐的飲食內容,才能提供寶寶均衡的營養。台北長庚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徐振傑指出,以目前的臨床經驗來看,大多數的準媽媽都是營養過剩或是飲食不均,有些人甚至在懷孕期間不忌口,想吃就吃,結果孕期體重直線上升,產後還要費心減重。
雖然懷孕時期是「一人吃兩人補」,但絕不要「一人吃兩人份」,因為這樣不僅母親的體重會過重,胎兒也可能變成巨嬰,反而不利生產。徐振傑主任和大里仁愛醫院營養師劉懿真提醒準媽媽,孕期不可或缺的的營養素如下:
1. 蛋白質:
孕期蛋白質的攝取量要比孕前增加,是因為蛋白質中的胺基酸能提供給胎兒生長及腦細胞發育,母體子宮及乳房發育所需,也能幫助母體血液需要量增加。
懷孕前三個月 不須增加,標準攝取量=體重×11.2g
懷孕46個月 標準攝取量+10g 懷孕79個月 標準攝取量+10g*以50公斤的育齡女性來說,蛋白質的標準攝取量是多少?孕期女性的蛋白質攝取量?
一般女性標準蛋白質攝取量=50×(11.2)5060g孕期女性的蛋白質攝取量=60g10g70g食物來源:動物性蛋白質,如:肉類、魚、蛋、牛奶等(較容易被身體所吸收)。
植物性蛋白質,如:豆漿、豆腐、豆干等黃豆製品或其他豆類。
2. 醣類(碳水化合物):
不需要額外攝取太多醣類,同一般成人即可。不過碳水化合物會直接促成母體體重增加及胎兒的生長,也是不可缺少的營養素。
食物來源:五穀類、麵包、蔬果等都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
3. 脂肪:
只需要維持原來的攝取量即可,即自然攝取由食物烹調中加入的油脂量。
食物來源:動物性脂肪,如:肉、魚、動物性奶油、豬油。
植物性脂肪,如:葵花籽油、玉米油、花生油等均含有亞麻油酸。
4. 維生素:
分成水溶性維生素和脂溶性維生素(ADEK),通常身體無法合成,而是存在特定的食物中。若均衡飲食,應不須額外補充營養劑。
a. 維生素A:脂溶性維生素的一種,這種維他命是細胞分化所需要的物質,也是眼睛、毛髮、皮膚、牙齒、黏膜發育所不可或缺,懷孕婦女的維他命A建議的攝取量是5000單位。不過若是攝取過多,指超過1萬單位,嬰兒可能會出現脣顎裂、先天性心臟病等缺陷。一般成人綜合維他命的維他命A含量過高,孕婦並不適合,準媽媽若要服用綜合維他命,最好還是購買孕婦專用的維他命較佳。
食物來源:植物製品,如:菠菜、甘藍菜類、紅蘿蔔、番茄、南瓜等。
動物製品,如:動物性內臟、魚油、蛋黃、乳酪等。
b. 葉酸:懷孕初期是胎兒大腦、神經管形成的重要時期,若在這個期間缺乏葉酸,將影響胎兒腦部和脊柱的發育,造成脊柱裂、腦澎出等畸形兒。大部分的研究結果都建議,非神經管缺損高危險群婦女(一般懷孕婦女),每日應補充0.4mg的葉酸﹔神經管缺損高危險群,則應每日補充4mg的葉酸,而且最好從懷孕前一個月,持續補充至懷孕後三個月。不過要從食物中獲取足量的葉酸並不容易,建議可以補充葉酸錠劑。
食物來源:深綠色蔬菜、牛奶、柳橙汁、肝臟、雞蛋、鮭魚、鮪魚、酵母和全穀麥類、蘆筍、菠菜、蠶豆、扁豆等。
c. 維他命C:負責結締組織及血管系統的形成,可以增強免疫力,並且有助蛋白質發揮功效,也能促進鐵質吸收、血紅素的形成,及預防貧血、減輕靜脈曲張的症狀。每天至少吃一個維生素C豐富的水果;如要喝果汁,建議不要濾渣,連同纖維一起喝。
食物來源:番石榴、番茄、草莓、奇異果、柚子、花椰菜、柑橘類食物、綠色蔬菜。
5. 礦物質
a. 鐵:懷孕婦女的血液會增加3050%,紅血球的數量應該會增加35%,這是為了提供母體及胎兒血紅素所需,及產婦生產時可能流失大量的血。若是懷孕時母體貧血,將會造成胎兒含氧量不足,抑制胎兒成長,所以懷孕婦女應該在中、後期攝取足夠的鐵質,多吃富含鐵質的食物,才不會造成日後新生兒體內鐵質存量過少,影響未來的生長發育(新生兒6個月內不會製造鐵質,是利用來自母體內儲存的鐵質)。配合維他命C的攝取,可增加鐵質的吸收。
食物來源:動物的內臟、深紅的瘦肉類(羊肉及牛肉)、蛋黃、貝類、乾果、深綠色蔬菜、葡萄乾等。
b. 鈣:可以幫助胎兒骨骼、牙齒發育,若是母體攝取的鈣質含量不夠,胎兒會優先利用;避免產婦日後發生骨質疏鬆的問題,哺乳期想增加乳汁,最好也能多吃鈣質豐富的食物。建議30歲的育齡女性,每天攝取800毫克的鈣質,而準媽媽需要再增加300毫克。
食物來源:小魚乾、蝦米、黃豆製品、蘿蔔、花椰菜、鮭魚、牡蠣、牛奶、蛋、蘿蔔、甘藍。
(取材自嬰兒與母親雜誌)






*******************************************************************************


改善孕媽咪貧血症狀嬰兒與母親 12月號 NO.434


採訪撰文/張晴宜
諮詢/基隆長庚紀念醫院婦產科主任 江其鑫
攝影/桃樂絲童趣.攝影(02-2725-5353)
梳化/Tomoko
模特兒/甜美孕媽咪洪嘉璘



血液對人體來說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除了可讓體內細胞順利運作,還可幫助身體對抗外來病菌。在懷孕時期,因母體要將供給養份給胎兒,不可避免會容易有生 理性貧血現象。不過,假如孕媽咪的貧血程度嚴重,或是疾病導致的貧血,就要特別留意自己身體和腹中胎兒的生長情形。建議孕媽咪接受定期產檢之外,若有特殊 情況需配合醫師開的處方藥劑,平時可多補充富含鐵質、葉酸與維他命B12的天然食物。媽咪身體健康,就能擁有頭好壯壯的小寶貝!



鐵質攝取很重要


血液的功能
人體全身上下的血液約佔體重1/13,血液中的成份有血漿、紅血球、白血球以及血小板。紅血球可將氧氣運送到全身,讓所有細胞順利運作;白血球讓身體有免疫力好抵抗外來病菌;血小板主要是有凝血功能,假如有傷口時可避免人體失血過多。
孕媽咪貧血的原因
一般人若有貧血症狀,即表示紅血球數量過少,氧氣無法順利運送到全身,變成缺氧狀態而引發貧血。基隆長庚紀念醫院婦產科主任江其鑫表示,孕媽咪的貧血多屬於生理性貧血,為正常現象。由於在懷孕期間,母體必須提供胎兒成長所需的氧份及營養,血液容積是一般人的1.5倍。而血漿增加的量遠高於紅血球增加的量,因此血色素、紅血球數目和血球容積比的數值皆會下降,血液濃度被稀釋,導致孕媽咪容易有貧血的問題。
第一次產檢~全血球檢查
通常在懷孕第8~12週第一次做產檢時,其中一項「全血球檢查」(CVC,健保給付一次),便有提供血色素、白血球、紅血球及血小板數目檢查,血型、梅毒血清檢驗、尿蛋白、尿糖、小便白血球、紅血球顯微鏡檢查等實驗室檢驗及愛滋病毒篩檢。上述提到之檢查項目只要抽血即可檢驗。一般成年女性的血色素為12~16g/dl,孕媽咪也要11 g/dl以上才算正常。假如低於11g/dl,便要進一步檢查,找出根本原因。
貧血的種類與異常情況
一般來說,貧血可分為三大種類。
一、小球性貧血(孕媽咪較常見的貧血為此種類)。
二、巨紅細胞貧血。
三、血球大小正常,但血紅素有下降情形。
紅血球的數目缺乏為貧血的主要原因。根據上述貧血的三大種類(依據不同原因)可再細分為下列幾種貧血情況。
血紅素不足
地中海貧血
因生產血紅素的基因異常,導致紅血球數目少,血紅素的量嚴重不足,又因基因異常程度不同分為甲型和乙型。此種遺傳性貧血需要靠檢驗才能發現異常,因此建議孕媽咪在產前檢查時可一起做篩檢。
缺鐵性貧血
因體內缺少鐵質而無法順利製造血色素。
骨隨無法製造
再生不良性貧血
製造血球的骨髓因一些原因導致功能異常,無法製造紅血球。比方說幅射線、工業污染、不明藥物等原因造成骨髓的造血功能被抑制。這種情形在孕媽咪中較少見,但偶爾會有特殊案例。
骨隨被病毒入侵
工廠被外來物入侵,形成骨髓癌、骨隨壞死、骨隨纖維化等嚴重情況,導致無法再製造紅血球。
血球產生溶血現象
當紅血球在被製造過程中因體內某些原因(例如:特殊疾病)造成血球破裂,引發溶血現象。還有像是血管內凝血功能不良,導致流血量過多,以及有妊娠高血壓的孕媽咪都容易有溶血性貧血。其他如受到病毒感染、病變等情形也都有可能造成溶血。
江其鑫醫師說明,當發現血色素低於11 g/dl,且平均血球容積的數值小於80時,即代表有貧血現象,原因說明如下。
1.      地中海型性貧血。
2.      缺鐵性貧血。
3.      鉛中毒。
貧血的症狀
醫師要判別一 個人是否有貧血,會同時評估血色素和血球容積比是否正常。貧血中的常見的情況為血色素不足,身體產生代償機制,輸送紅血球供應到全身次數增加,以獲得更多 氧氣,造成心跳加快、呼吸開始喘等症狀,同時產生頭暈等不適感。在外觀部份可看到貧血患者的眼瞼、嘴唇、氣色及手指(指甲)都會比較蒼白,說話有氣無力等 情形。
說明:
血色素是紅血球的成分,紅血球若減少,血色素也會降低。血球容積比是在一定量的血液中含有多少比例的紅血球。因此,紅血球、血色素及血球容積比三者間有密切的關聯性。
改善貧血~鐵質攝取很重要
人體內血液流 動的兩大目的為供給氧份和代謝廢物。在懷孕期間若貧血情況嚴重,易導致胎盤無法順利供給氧份和營養給胎兒,胎兒缺血嚴重的話,有可能會造成胎兒缺氧窒息, 甚至引發早產(體重過輕)、胎死腹中等問題。鐵質對孕媽咪來說相當重要,假如女性在平時就有貧血症狀,建議先改善貧血情形再計畫懷孕。若孕媽咪有輕度貧血 症狀,從天然食物中攝取含鐵豐富的食物即可改善。舉凡像是肉類、內臟類、蛋黃、黑芝麻、紫菜、龍鬚菜、紅棗、櫻桃以及全穀類等食物都含有鐵質。雖然動物性 食物含鐵量較易被人體吸收,但還是要均衡從各種食物攝取營養,才不會對身體造成過度負擔。假如貧血情形嚴重的孕媽咪,除了平時飲食要注意鐵質的攝取,也可請醫師評估後,按照醫師處方補充鐵質。
小叮嚀:
鐵質、葉酸和維他命B12這三者是相輔相成的營養素。為了讓鐵質在體內的吸收率更好,建議從天然食物中補充鐵質外,同時也要補充葉酸和維他命B12等營養素,才不會讓吃進的營養沒有被人體有效吸收成養份,反而變成廢物排出。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18102&prev=18114&next=18015&l=f&fid=63







********************************************************************************

研究:胎兒產前味道學習  孕婦應廣泛攝食

【大紀元2011年12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葉淑貞編譯報導)一份最新的研究顯示,母親在懷孕期間對於食物的選擇,將會影響孩子的味覺。一些保健醫生建議,母親懷孕期間的飲食可塑造自己孩子對食物的偏好,孕婦廣泛攝取食物可減少孩子罹患糖尿病及肥胖症的傾向。這個觀念被稱為「產前味道學習」。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研究顯示母親對於吃的風味及味道,將會讓胎兒藉由羊水及母乳吞嚥進去。研究人員說,有證據顯示胎兒的味蕾於13週至15週之間在子宮內發育成熟,而味覺受體細胞在母親懷孕16週時出現。
喬治城大學護士助產及女性健康執業助產士計劃主任金.特勞特(Kim Trout)說:「透過味道學習,你可利用重複曝露的方式訓練嬰兒的味覺。」
特勞特最近與人合著一篇論文,評論了產前味道學習,及其控制兒童肥胖症和糖尿病的隱含意義,點出了當前美國最急迫的健康問題。她把這個觀念納入喬治城大學為期兩年的助產碩士學位計劃的課程。她說,從明年元月開始,大一學生的生殖健康課程將包括產前護理和營養部分的概念。
作為一名執業助產士,她還建議患者要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以便能最大限度地保證自己寶寶的健康。
在賓州大學附屬的私人婦產科執業,經常往返於華盛頓特區與費城的特勞特說:「我告訴他們,有很好的證據顯示,他們的寶寶可能會根據他們正在吃的東西而發展出味覺的偏好,我也告訴他們的另一半,如果他們有做菜的話,(要注意這一點)。」
一些準媽媽說這個概念是有意義的,對於那些喜歡吃各種食物的準媽媽,那就更好了。特勞特在費城的29歲病患伊莉莎白說:「我不是一個挑食者,我喜歡所有的食物。」懷孕19週的伊莉莎白說,她不想要她的孩子「是速食國家的一員。」她補充說道:「如果我能夠現在開始,那就是最棒的。」
伊莉莎白於零售商Anthropologie公司的辦公室任職。她最近上班日常去自助餐沙拉吧吃午餐,攝取的食物很廣泛,包括了雞肉和蔓越莓沙拉、蘆筍、番茄、莫扎里拉(mozzarella)奶酪沙拉和新鮮奇異果。
對於一般人或照顧懷孕婦女的衛生保健專業人員,產前味道學習的觀念並未被廣為熟知。但即使那些不懂這項研究的人也說,如果科學可以用來鼓勵健康的飲食,他們認為這沒甚麼不好。
助產士兼華盛頓特區的家庭健康與出生中心(Family Health and Birth Center)總幹事弗林說:「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新的觀念。這聽起來很有趣。我們絕對會建議母親懷孕時吃蔬菜。」
阿靈頓縣(Arlington County)家庭醫學醫生、喬治城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蘇米.塞克斯頓(Sumi Sexton)說,執業醫護人員鼓勵將為人母者吃健康的食品,可做為他們孩子飲食行為的榜樣。
她說:「如果科學家支持嬰兒經由羊水和母乳獲得後天味覺這個論點,那就太好了。無論如何,這只會強化我告訴你(該這麼)做。」
當然,這並不是說,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將導致幫助孩子們吃花椰菜而不吃巧克力蛋。根據研究,兒童對甜食的偏好最有可能是演化而來的,因為甜食有高能量,且他們對鹹食的偏好與礦物質的需要有關。他們拒絕苦的味道這件事實最有可能被演化出來,因為大多數最毒的化合物都是苦的。
明顯地,還有其他的因素決定了人們喜歡吃甚麼樣的東西。特勞特說,很有可能,一個小孩永遠不會學習喜歡花椰菜,無論他母親在懷孕時吃多少花椰菜。
她說,研究者也發現,味道學習為嬰兒的食物文化做好了準備。如果那個文化是以速食及大量的甜食作為主要的特色,兒童將有較高的風險發展糖尿病和肥胖。
特勞特還說,她在她自己的生活中看到證據。她說,當她懷女兒時,她堅持遵守貼在她冰箱上的嚴格營養計劃。她的女兒有一個好的飲食習慣,還是一個很棒的廚師。而她懷兒子時正好在實習,特勞特吃了很多雞翅膀這類的速食,因此她兒子也喜歡這些食物。
(責任編輯:張東光)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7946&prev=8048&next=7879&l=f&fid=63







********************************************************************************

少油孕期料理

媽咪寶貝 10月號 NO.124
企劃撰文/郭昕詠
攝影/那仕達
食譜示範/鍋茶莊Long Bar(03-3315170)
自從懷孕開始,妳的胃口出現了變化,過去愛吃的東西變得不這麼吸引人?許多身懷六甲的準媽媽,一聞到油膩的味道便大呼受不了,這時候該如何顧及寶寶成長所需的營養呢?接下來,我們準備了四道工序簡單、滋味清爽的菜餚,將為妳喚醒沉睡中的味蕾喔!

清爽無負擔 吃出好健康
嗆肚絲
材料:熟豬肚200克、胡蘿蔔10克、香菜10克、乾香菇(泡軟)10克、鹽、花椒油、生薑各適量。
作法:
1)將熟豬肚切成絲;
2)將胡蘿蔔、香菇洗淨後切絲備用;香菜切段;
3)生薑用刀拍散,切成碎末;
4)將肚絲、胡蘿蔔絲、香菇絲全部放入沸水中燙熟,撈起瀝乾,加入香菜段;(5)拌入鹽、花椒油及薑末,即可上桌。

豬肚怎麼煮?
生豬肚須用清水煮,不可加鹽,加鹽會越煮越老;不宜切片,最好整顆下去煮,口感才會爽脆。可加點蔥、薑料酒去腥。

自製花椒油
花椒粒:沙拉油的比例約14,用小火慢炸至花椒粒變咖啡色後,將油過濾即可。

三絲敲魚
材料:草魚一條750克、熟火腿25、乾香菇(泡軟)及熟雞胸肉各50克、青江菜心100克、米酒20克、太白粉10克、高湯500克。
作法:
1)將草魚切成薄片,在砧板上鋪上太白粉,將魚片放上,用小木槌敲擊;
2)將魚片放在清水鍋中煮熟,切成條狀;熟火腿、香菇、熟雞胸肉均切成絲;(3)將菜心放進沸水中燙熟;
4)炒鍋中放入高湯,放進魚片、菜心、鹽、米酒,續加入香菇絲、熟雞胸肉絲、熟火腿絲燒開即可。

蕃茄豬肝菠菜麵
材料:麵條250克、蕃茄100克、菠菜50克、食用油、花椒、鹽、香油、雞湯、醬油、薑絲、蔥絲。
作法:
1)菠菜洗淨、切段,放入沸水中川燙3分鐘後撈起,放入冷開水中沖涼;
2)蕃茄切塊備用;
3)豬肝切片,稍微用熱開水川燙一下;
4)燒熱油鍋,爆香薑絲和蔥絲,加入豬肝稍微翻炒,撈起備用;
5)另起鍋燒熱,倒入食用油,放入花椒爆香後,將花椒撈起,再放入菠菜、蕃茄拌炒,撈起備用;
6)於湯鍋中放入一勺雞湯、開水適量,燒開後加入燙熟的麵條後,再放入豬肝、菠菜及蕃茄,最後調味、淋上香油即可。

橘味海帶絲
材料:海帶絲250克、  白菜250克、新鮮橘皮50克、  砂糖1小匙、烏醋45大匙、醬油膏2大匙、  香油1小匙、  香菜段及冷開水適量。
作法:
1)燒開一鍋水後放薑片、少許米酒及白醋,燒開後放入海帶絲,煮滾後以小火再煮約5分鐘,撈出海帶絲放涼;
2)把白菜心洗淨,切成細絲;柑橘皮刨絲備用;
3)將砂糖、烏醋、醬油膏、香油等調味料放進大碗裡調勻,試過味道後,再依個人喜好增加冷開水;
4)將海帶絲、白菜絲和橘皮放入大碗內,與調味料拌勻,撒上香菜段即可。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5591&next=5590&l=f&fid=63






********************************************************************************

孕期好「煮」意

媽咪寶貝 4月號 NO.118
編輯撰文/郭昕詠
攝影/那仕達
食譜提供&示範/Long Bar鍋茶庄(03─3315170)
隨著懷孕期間口味的改變,嘴刁的妳是否越來越難被取悅?食材要健康、菜色要下飯、作法還得簡單…這下可難倒身旁關心妳的家人們了!現在,就讓專業餐廳的大廚,為我們揭開招牌菜的製作秘訣吧!無論紅燒、清燉或者悶煮,只要掌握重點,身懷六甲也能為自己張羅一桌佳餚喔!
紅燒獅子頭
獅子頭始於隋朝,是中國江蘇省揚州等地淮揚菜系中的一道傳統菜,據說原名葵花斬肉、葵花肉丸,唐代郇國公韋陟的家廚韋巨元做松鼠桂魚、金錢蝦餅、象牙雞條和葵花獻肉4道名菜,令座上賓客讚不絕口,當中的葵花獻肉後來被改名為獅子頭。
所需時間│約120分鐘
材料│大白菜600克、荸薺3顆、豬絞肉250克、蔥末10克、洋蔥末10克、蒜末10克、蔥段20克、高湯800cc;(調味料)鹽、糖適量;(醃料)醬油10cc、糖3克、胡椒粉少許、香油少許
作法│大白菜洗淨切大片;荸薺拍扁拍碎,備用;取一大碗,放入豬絞肉與全部醃料拌勻,醃漬約10分鐘,拌勻,並摔打至有彈性;於豬肉中續加入荸薺碎、蔥末、洋蔥末、蒜末,攪拌均勻至黏稠狀,再捏成數顆大丸子,接著放入油鍋中炸至微焦,再撈起瀝油,即為獅子頭,備用;熱鍋,加入20 cc油,放入蔥段爆香,再加入大白菜片炒軟,續加入高湯煮滾,接著放入獅子頭與全部調味料拌勻,煮至再次滾沸即可。
美味祕訣│攪拌絞肉時可和入蔥薑水,風味更佳!蔥薑水的作法:準備一小碗水,加入拍過的蔥段和薑片(亦可加入少許米酒),稍微抓捏讓蔥薑風味進入水中即可。
 
 
蜜汁排骨
香甜微酸、光澤誘人的蜜汁排骨是許多女性饕客的最愛,但是許多餐廳為顧及賣相,往往使用油炸的方式,有可能影響孕婦體重快速增加,並且不易消化;若在家自己下廚,建議改用油煎方式,避免攝取過多脂肪。
所需時間│約30分鐘
材料│排骨、鹽、糖適量、蔥薑適量、醬油、蜂蜜兩湯匙、水半杯
作法│熱鍋熱油,加入適量的糖,待糖變色後放入排骨,每面煎2分鐘;加入蔥薑、醬油及鹽;續加兩湯匙蜂蜜、半杯水,以中火燒約15~20分鐘;待湯汁收至差不多,即可起鍋盛盤。
美味秘訣│蜜汁的作法可隨個人口味改用新鮮柳橙汁、青梅丁等入菜,風味各有不同;煎排骨時,只需煎至兩面稍黃即可,過分煎煮會讓排骨肉質過老;收汁時應留意火勢不可太大,湯汁黏稠程度只要能夠包裹排骨,即可熄火。
 
 
家常麻油雞
麻油雞,不但是知名台灣小吃之一,更是所有產婦作月子期間人手一碗的健康良伴!台灣女性選擇吃麻油雞進補,是因為麻油屬性溫熱,加上雞肉的蛋白質含量、且取得容易,無論平民富豪都能輕鬆消費!
所需時間│約30分鐘
材料│雞1隻、米酒1瓶、(帶皮)老薑、黑麻油3/4茶匙、冰糖少許
作法│薑切片,準備約10片備用;雞洗淨切塊備用。麻油入鍋燒熱,續放入薑片、雞肉拌炒,直至雞肉約6分熟,續下米酒,轉中火燒至酒精揮發;最後放進冰糖調味即可。
美味秘訣│老一輩認為,在麻油雞湯中加鹽會讓湯汁變苦,無論是真是假,絕大多數市售麻油雞湯仍多以雞粉甚至味精取代鹽調味,但其實平價的冰糖是更好的選擇喔!
 
 
 
 
無錫排骨
江蘇無錫有名的特產「肉骨頭、惠山泥人、油麵筋」,其中「肉骨頭」一項又稱「醬排骨」,也就是我們所謂的「無錫排骨」。據說無錫排骨始於宋朝年間,製作方法已有百年歷史,有「江南第一骨」
所需時間│約60分鐘
材料│子排300克、蔥薑適量、桂皮0.5克、八角1粒;(醃料)醬油2大匙;(勾芡料)太白粉水1大匙;(調味料)米酒2大匙、糖1大匙、番茄醬大匙、鹽適量
作法│蔥洗淨,整根拍碎,再切成長段,薑洗淨、切成片狀;子排洗淨切塊,加入醃料抓拌一下,分別投入熱油鍋中炸成金黃色,撈出;鍋中倒入1大匙油燒熱,放入蔥薑爆香,加入子排和所有材料,再加入適量的水以大火煮滾,轉中火將子排煮熟,挑出桂皮、八角及蔥薑片,留下子排及湯汁,加入勾芡料,最後加入調味料煮勻即可端出。
美味秘訣│一般無錫排骨的作法皆不脫油炸的過程,但為求健康少負擔,亦可改用油煎,讓子排外型稍微固定,以免後續燒煮時軟爛散開。
 
*更多孕期食譜請見118期媽咪寶貝雜誌*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eqJLKqGGkPGKzKC5yk9/article?mid=5590&prev=5591&next=5589&l=f&fid=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