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7日 星期二

親職教育 80問


親職教育 80
(文字編輯: 郭鳳玫  呂佳燕)

孩子喜歡和父母頂嘴,家長通常頗為注意,甚至給孩子相當的處罰。以傳統的觀念來看,孩子頂嘴等於是「犯上」,當然不允許;但社會日益進步民主,一切講求開明和人性化,教育及親子關係亦然,孩子愛頂嘴,父母不宜動輒以為大逆不道,而必須耐心地找出原因,尋求解決之道,和孩子共同成長。
首先,要多方面探討,為什麼孩子喜歡和父母親頂嘴,有些孩子因媽媽比較溫和而敢和她頂嘴,家長要及時勸導;或是評量家長的行事是否合理公平,能讓孩子心服口服;當然,也可能是孩子回嘴時,心中早有積怨,已醞釀很久,例如,常因父母對待兄弟姊妹時厚此薄彼;其實,孩子有時只是嘴巴抱怨,不是真的要頂嘴,探討一下孩子為什麼會有此行為很有必要,若孩子只是模仿他人或媒體上的惡行,作胡亂式的頂嘴或抗爭,則務必要嚴格地加以糾正,同時儘量減少孩子接觸此類不良的模仿對象和機會。
另外,父母應以身作則,避免爭吵,家庭保持和樂融洽的氣氛,孩子在此薰陶下,自然會中規中矩。
要糾正孩子無謂的頂嘴,可以先和孩子約法三章,初犯原諒,第二次警告,第三次則要處罰。而且要確實執行,父母尤其不可心情好便原諒,心情不佳時加重處罰,如此才能收到嚇阻孩子喜歡頂嘴的效果。

字體寫得難看又慢不外就是握筆的方式不對,運筆勾劃的過程瑕疪太多,以及練習不夠等等因素造成。到了高年級要再糾正,困難度較大,但只要有耐心還是可以有效調整。
首先檢查孩子手指及手掌的姿勢,或許沒有絕對正確的握筆法,但人的生理結構大致相同,只是習慣不同罷了,所以只要不太怪異,應該都可過關。
其次是實際在紙上運筆的過程,一筆一劃該從何處著手,順序如何,中間又該如何轉化銜接,通常學校老師都已經教導過了,如果能完全比照,應該都可以寫出相當工整美觀的字體出來,否則,就是孩子自己久了以後忘記,或疏於練習而走樣,或是隨性龍飛鳳舞,字當然好看不起來,這就要從基礎工作做起,一個字一個字好好練習。
心理因素也很重要,小孩子沒耐心,拿起筆來匆匆揮灑,也不能期望寫出太好的字,如果要他好好的寫,說不定其實寫得不錯呢 ?有些孩子字寫得特別大,經常不能把字乖乖地擺在小方格裡,這時可利用一般的記帳簿先練習阿拉伯數字,把字縮小了,再寫國字,慢慢就可以改正過來。
此外,練習書法,或臨摹別人的字,也是相當可行的辦法。

西諺有云:「誠實是最好的策略」,通當它還可以被當作是一種美德,而美國開國總統華盛頓小時候誤砍果樹的故事,也讓許多小朋友深切了解,坦承自己的錯誤,應該是可以被原諒的。
但是現實的考量,往往會比單一事件的推論複雜些。一旦孩子犯錯,又能誠實的去面對,這種態度固然是值得家長欣慰,惟「坦白從寬」還是得看情形,如果誠實成了一種逃避責任的習慣性策略,顯然也不是父母所願意的教育方式。
聰明的現代父母碰到孩子犯錯,首先應該了解他的動機及整體事情的嚴重性,並且嘗試藉此機會教孩子明辨是非對錯,同時幫助其建立負責任的觀念。當然,如果孩子已經知道自己錯,應該就算是有相當的是非判斷能力,這時要強調的就是「責任 」問題。 例如,第一次犯錯且誠實認錯,可以明確告訴孩子「不予處分」,但須先通知若再犯或者形成習慣性,就不能再「沒事」了。處罰的方式當然可以仔細研究,扣零用錢、作家事,甚至體罰等都可以視情況進行,不過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能夠自然接受。
另外,也要嘗試讓孩子處理善後,或許可以使孩子在其中產生更多的體認,說不定比處罰更具正面的效果。父母還是要留意的原則包括:平常要以身作則,避免有不當的示範,否則孩子會無以適從。同時對孩子的要求也不能過當,以大人的標準加在他們身上是很危險的。

目前是有不少孩子讀過幼稚園或者特定的研修班,因而在上小學之前就學過注音符號,但還是有相當部分的學生在未入學之前從未接觸過;基本上,小一的老師於課堂上應該假設大家都沒有學過,從頭按部就班,仔細地教導,這樣對學生來說才公平。在種種狀況下,孩子實在覺得自己因此跟不上進度,家長宜特別關心,加強輔導,以免他們一開始即充滿挫折感,真的輸在起跑點上,影響日後長遠的學習。
首先,我們要多給予孩子鼓勵,告訴他「能知道自己有些不足」,就表示他不笨,只是因為以前沒有和別人一樣,事先學過,此刻只要急起直追,必然很快就可以趕上進度。這時,媽媽的角色特別重要,得經常和學校老師連絡,多溝通孩子的學習狀況,並在家裏配合輔導,例如可以多利用相關的卡片、錄音帶等等幫助孩子。另外,媽媽要多跟孩子說國語,讓他在實際生活的運用中加深印象,提升效果。而提早認識一些國字也有助於孩子注音符號的學習,師長可視情況搭配使用。談到這裏,個人更要建議儘快學習「 功文式國語 」,因為它可以透過各種教具,從基礎開始系統性的幫助孩子學習,其中,即有先學國字的過程,對於加深孩子注音的認識相當有益。
而且,學了功文式國語之後,孩子也會變得喜歡看書和學習,讓他一輩子受用無窮。

基本上,「打」就不是個適當的管教方式,雖然在某種狀況下,可以產生一些作用,但也要相當的謹慎,否則,你的孩子可能不只是變得「愈頑皮」而已。
其實,現代一般的父母在接受過新式的教育理念後,通常都已經知道體罰責罵的缺點,而之所以仍會採用,有時是貪圖它的「方便有效」,有時是父母本身育兒的觀念還是有些偏差,有時是情緒失控所致。
無論是以上那一種情形,家長都得由自己檢討起,畢竟家長行事舉止對子女的成長具有絕對的影響。何況現在已經不是講究「棒下出孝子」的時代,人們逐漸了解孩子雖小,也有基本的人格和尊嚴,管教時首要避免傷到子女的自尊,凡事循循善誘,輔以關愛和鼓勵才是上策。著名的「比馬龍效應」即已證明,小孩子會依著大人的期望去發展前進,所以大人根本不必動手或動怒,否則極易在他成長過程中烙下痛苦的記憶,對其一生都有負面的作用。
而家長在情緒失控下進行這件事,尤其危險。目前由於社會競爭激烈,人們生活非常緊張,壓力日益沈重,大人在面對子女時往往又是一天中最是身心俱疲的階段,如果子女剛好很皮,或不聽管教,或刻意唱反調,的確會叫人氣得跳腳,但這並不表示父母就可以「打」孩子。
大人要學會設法紓解自己的情緒,緩和在生活中所承受的壓力和焦慮。孩子是自己的心肝寶貝,可不是「出氣筒」;只要耐心來引導,孩子會懂事的。

相信比較常接觸最新幼教資訊和理念的家長都可能知道,幼兒學習是愈早愈好,因為許多專家發現,人類的腦部從出生後就迅速發展,腦細胞容量在六歲左右即達到完成成長的百分之八十。所以及早給予啟發和學習,是現代父母應該把握的事。
如果能夠由胎教就開始,當然是更為理想,我們欣慰的發現,有部分的媽媽已經開始默默進行這項工作,例如他們懂得在懷孕期間即不斷對肚子裏的胎兒說話,聽音樂或童謠。
或許短時間看不出特別的成果來,但已經有許多國內外的實例證明,這樣的胎兒在出生後,學習能力特別強。
幼兒的學習其實就是遊戲,這方面大家都沒有疑議,許多人也懂得利用一些輔助教具如童謠、卡片等來配合,增加孩子學習的興趣。
這時,孩子學習情緒的帶動及培養要特別留意,要多給他們讚美與鼓勵,使他們覺得在進行一件讓父母、讓很多人都高興的事,而且即使自己隨性恣意的發揮也不至於遭到太大的阻喝或壓力,這只是一種感覺,卻可教孩子在愉快美妙的氣氛中成長。
另外,學習環境的塑造也很重要,父母不但要把家庭經營得溫馨和諧,有利於學習的軟硬體工具齊全,家裏也不能過於嘈雜,生活作息也要有規律,在各方面隨時給孩子作良好的示範,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原則。

這是家長每年都會碰到的問題,多年來我們也連續作了許多的探討。雖然大體上的原則及方向都是不變的,但是我們寧願每年都藉助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提醒家長一次,希望每回都能給家長新的啟發,也能對不斷在成長中的孩子有所幫助。
首先,家長自己對此就得有正確的概念,暑假期間漫長,若不能幫助孩子作一個良好的生活規劃,他們很容易茫然徬徨,竟日不知所終,即使坐下來讀書,也不會專心。所以家長要先與孩子就這方面仔細討論,取得共識。
但其中,家長切忌太過主觀,必須多給孩子參與發言的機會,畢竟這是他們自己的假期。
平常學習期間功課壓力負擔相當沈重,放長假的作息自然要有所不同,一般來說,也要讓孩子有暫時鬆一口氣的感覺,課業分量要大幅減輕。
而正因為分量減輕,更要將它們用在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要利用這個機會,及時補強較弱的學科及學力。這個時候讓孩子自學自習是最恰當不過了,例如練習作功文式教材,想要補足不強地方可以回頭從較低階的部分再復習;如果希望更進一步提升學力,也可以作超越學年的學習;或者增加每日習作的張數,這些都是值得採用的方式。
其他,像學業與生活的結合,如生態的觀察、簡單的理化實驗等等,都是平常較無充分時間進行,又可有效激發孩子學習興趣的項目,應該多鼓勵孩子進行。除了學業外,我們當然希望孩子有全方位的發展和成長,家長也要多支持他們從事包括藝術、運動、遊戲等方面的活動,這些都對孩子的人格及身心健康有莫大的助益,並可增強親子關係,促進家庭和諧。
其實,這些活動除了自己安排外,外面也有許多單位或團體在策劃主辦各種才藝或夏令營,父母可針對孩子的興趣性向去選擇,應該會受到他們的歡迎才對。
另外,像引導孩子參與家庭事務,如讓他們分擔家事,可以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及家庭觀念。所有活動的時間分配,要有彈性,不可過緊,也不能太鬆。以上所述都是基本原則,父母宜依自家的情況去靈活運用,相信都可以讓孩子過一個充實豐富的暑假。

復習通常是指針對已經學過的功課,再不斷重新加以演練,由於是曾經唸過的,復習的工作極易受到孩子的忽略,這部分家長真的要特別留意。
孩子往往會說:「我知道啦!我會了!不必再看了!」等到考試一來在同樣的心理作祟下,隨便看一看,結果考出來的成績不盡理想,可能還弄不清楚到底問題出在那裏?
其實,復習的功能和精神主要在求其熟練和融會貫通,許多學生或許初步理解了一些課業上的問題,但不注重反覆練習的功夫,不夠熟練自然影響其整體學力和實力,尤其考試是在特定的時間內進行的,臨場表現和實力有絕對關係。只有多練習才能激發自己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能力,並在特定時間內把題目解得更精確無誤。
家長和老師必須讓孩子真正認識復習和反覆練習的重要性,而且復習的方法不是照著書本唸,或者循著記憶去把已經知道的答案重新寫一遍就好,而是要確實用腦筋去想,每一次都是一個新的思考練習,這樣的復習才有功效。
除了讓孩子了解復習的好處,還可以用誘導的方式,例如採遊戲方式或多給予鼓勵讚美;另外,教學法不要太僵化,多留意孩子的個別差異,同時引導孩子每次都由較簡單的部分復習起,數量不必多,有做就好。
只要孩子能夠因此由復習中得到好處,自然會重視它。

陪孩子一起學習都是漸進的,隨興式的,但這點常為父母所忽略,往往自以為「曾經也是小孩」就以自己的觀念和標準去考量孩子學習的過程及效果。這種「想當然爾」的想法,易造成教養上的偏差,因此和孩子一起學習,實際了解他們,未嘗不是成為好父母的途徑之一。這也是所謂「親子學習」,箇中樂趣更可使父母育兒時備感輕鬆愉快。
在學習過程中,父母首先應觀察的是,孩子能否專心一致集中精神。當然,此時在旁的大人也不宜過份干涉,而應讓他們自我發展,只要在必要時給予適當的鼓勵與讚美,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件很快樂、很有趣的事,無形中便可培養學習的興趣。
學習的路本來就是漫長的,父母若能給予適當的關懷,則可幫助孩子達到成功的目標,也可減低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因偶爾失敗而產生之挫折感。國內數學專家楊維哲教授說:「成功能建立信心,信心即能帶來更多的成功。」假設若孩子一開始學習時,即能在父母陪伴下建立良好的學習模式,佐以父母以身作則的行為典範,相信必能養成正確、有效的學習習慣而終生受益。
最後我願強調,無論孩子學習任何事物,父母若能站在孩子的立場、角度,客觀衡量他們所學習的事物、性向,並多給予鼓勵和引導,則陪孩子一起學習、成長,是難得又有益的工作。正如古人所訓誨的「教學相長」,不但使之有良好的學習態度、方法,對親子關係亦有很大的助益。

一般國中都會進行能力分班,而中學的考試也較嚴格,所以很多父母在孩子升上小學五、六年級後就開始緊張,執意讓他們上補習班,希望孩子能提早進入狀況,尤其不要落在人後,以期將來能編在比較好的班級。
補習班是講求效率和成果的地方,要利用短時間達成目的,自然有一些特殊的教法和進度,如果不是十分了解其優缺點,隨便讓孩子去補習,可能造成反效果,且扼殺其學習興趣。
一般說來,補習班的優點是:
容易讓學生有競爭意識,因為大家有相同的目標。
缺點是:
沒有足夠學習能力的孩子往往會覺得很吃力。
偶爾休息一、兩次可能會跟不上進度。
老師比在學校中沒辦法照顧到每一位學生。
孩子可能只學會一些解題的技巧,沒有真實的能力,一知半解,如此,變成什麼都得靠死記來應付。
因此,若要上補習班,學童最好能先具備下列條件:
要有明確的動機、強烈意志
要能靠自己力量學習
能和老師輕鬆交談
要在學習方法下功夫
有不懂的地方當天就要弄懂
總之,補習班固然能提高某一些學生的考試成績,但並不見得適合每一個孩子,而且也不一定會持續進步。因此,補習與否得要在各方面考慮清楚後,再做決定。

孩子真的不打就不寫功課嗎?這值得每一位遇到此問題的家長深切探討反省。其實,沒有任何小孩子天生討厭學習的,那一個孩子不希望能討得自己父母的歡心,或表現好的一面給父母看呢?為何還如此無知地惹父母生氣呢?
先建議家長多想想,就孩子來說,是否有何困難,例如功課或負擔太多了。特別是目前國內升學主義盛行,課業繁重,而父母親愛子心切,通常還會送子女們到才藝中心或升學補習班,如此一來,往往超過孩子所能負荷的範圍,造成他們莫大的壓力,因此孩子很可能就會採取消極反抗的方式去面對這種處境;而所謂「不願寫功課」的現象,或許即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
所以,父母親應避免陷入狂熱的教育中,一天到晚只知道要孩子「讀書,讀書」「做功課,做功課」,嘮叨個不停,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容易讓孩子對學習「倒胃口」。且若不找出孩子消極抵抗的真正原因,頻頻以打罵的方式來逼迫他們,更是要不得。
打罵往往只是父母在求好心切下的一種情緒宣洩反應,對孩子通常只有負面的效果,更嚴重的是極可能完全破壞孩子的學習興趣。
如果你的孩子已經到了不打不做功課的地步,父母應冷靜下來,嘗試了解孩子,對一個拒絕寫功課或讀書的孩子,首先消除他對寫功課的抗拒心理,化解他心中「寫作業是痛苦」的印象,進一步再求建立起「自我管理」的習性。
因此我建議:
了解孩子現階段的實力、特質。
尊重孩子的能力,給他表現的空間。
設下他容易達到的目標,以鼓勵他向前學習。
協助孩子恢復信心,提高學習欲望。
適時給予讚美,在家張貼寫好的作業。
堅持且持續地誘導他學習。
如此,即可使孩子的課業態度由「討厭」轉為「喜歡」,那怕每天只是短短的十幾二十分鐘,也要讓孩子在書桌前,培養學習氣氛,從喜歡做的學科開始,再接著寫功課,相信「把孩子帶到水邊,同時要他喝水」,這並非不可能的事。只要尋出癥結,激發其自主意願就行了。

鼓勵孩子、獎賞孩子到底應該以物質還是精神為主呢?可說見仁見智,當然這二者都有不少家長採用,尤其是物質方面,由於十分具體,所以往往是很好的誘因。以錢來獎勵孩子,雖然可得到相當效果,但若家長未能把握分寸,也很容易扭曲孩子的價值觀念,種下功利思想的種子,造成意想不到的惡果,這是不可不注意的。
嚴格來說,諸如在學生崗位上用心學習而得到好成績,或在生活上表現良好,其實都是孩子份內應該做的事,適度加以肯定或鼓舞有時亦有其必要。但獎勵必須求技巧,家長不能隨興所至、漫無標準,特別是近年來國家經濟及生活水準提升,社會上日益彌漫暴發戶及奢靡的風氣,金錢的誘惑已使得許多大人迷失,何況是心性未成熟的小孩!
所以用金錢來作為獎勵小孩的工具時,態度和方式都須比用其他方式更為謹慎。家長即使荷包滿滿,平常出手大方慣了,也切忌動輒掏出大額鈔票來「賞」小孩,或者純粹以金錢及物質獎勵來作為約束、引導孩子的手段。這樣一元化的做法很可能讓他們以為金錢取得容易,或養成浪費奢侈及追逐物質慾望的拜金主義。
事實上,除了金錢和物質外,獎勵孩子的方式很多,比如說,可以和孩子說說貼心的話,拍拍他的頭、抱抱他,讓他獲得心靈的滿足,或帶他去書店任他選擇喜歡的書,或答應他去奶奶家、去郊遊(做他想做而平時不能做的事)等,其他如去博物館、親子館、天文台、動物園,也是很溫馨的獎勵方式。另外,有特別好的表現時,不妨給予特殊的獎賞──如出遠門旅遊、出國。據個人所知,有對父母以暑假帶孩子去日本迪斯做為目標,在一年之初與孩子約法三章,果然七個月後,孩子養成一些好習慣,「贏得」旅遊機會,進而培養了十分親密的親子關係。
總之,雖然給予金錢也具有某種精神上的意義,但畢竟不能濫用,它僅是諸多方法之一~孩子最終極的需要是父母的愛,如何妥善的表達,實在值得為人父母者用心斟酌思量。

俗語說「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玉不琢不成器」,又有人說「棒下出孝子」,所以在中國的傳統教育中,體罰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然而現今的教育理念已隨著民主觀念而更改,苦口婆心是現在身為父母及老師必備的修養。
但是即使父母們想這樣作,往往卻會因孩子經常犯錯而按耐不住就動手體罰,孩子也真的會因體罰馬上改正,故而常常令父母或老師們覺得似乎打罵比講理的方式來得有效果。
不過,一個巴掌揮去或大聲責罵之後,問題是否真的結束了?孩子只是一時屈服在父母及師長的威權之下,在他的心理上可能是充滿更多的疑惑憤怒。
從教育心理學的觀點來看,體罰會減低孩子的學習熱忱和興趣,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和自信,以致於形成一些不良的反應,例如:倔強、剛愎自用,或自卑、自大、畏縮、情緒不穩,甚而有欺負弱小的暴力傾向等等,這些反應對孩子以後的人格發展,絕對有不良影響。
事實上對孩子的表現,父母常會認為不如所願,但有時原因不一定出在孩子身上,而是大人的情緒或是觀念不佳,例如,有的父母把對孩子的期望訂得太高,一旦沒有達到標準則會用各種方法管教,造成親子間的緊張,這點身為家長應該先作一番仔細的反省,有則改之,無則勉之。
接著,當孩子不聽話或做錯事時,家長們要先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動不動就要體罰,而宜先探討孩子做事的動機,如果是出於善意的,但做的結果是不好的,我們要先謝謝他的好意,然後告訴他不好之處及如何改進,避免下次犯同樣的錯誤。
但是孩子若是故意的,第一次時不妨好言相勸並且指正他,誠如孔子所說「不教而殺謂之虐」;第二次再犯時則再提醒並「預告」處罰的方式,第三次則務必依其犯錯的內容,做約定的處罰,讓孩子知道父母是言出必行的,言而有信才足以服人,這也能給孩子一個學習的機會,並改正其錯誤。
而處罰的方式,有幾點原則是必須謹守的:
出發點必須基於愛心,如前所述,用情緒來處罰非但不能令孩子心服口服,更是一種錯誤示範。
就事論事,切忌把以往的過錯又加進來算總帳。
顧及孩子的感受,孩子的想法和成人不一定相同,聽聽孩子的說法,也讓其學習尊重別人。
不要公開進行。
其實,一般人都有說謊話的經驗,謊話又有善意、惡意之分,或只是略帶誇張而已,但小孩子說謊話往往是家長所不能容忍的事,身為父母該如何去面對或改善這個問題呢?
首先要了解孩子說謊的背景及原因。一般說來,五歲以前的幼兒不太懂得說謊,此時的孩子純以自我為中心,現實與幻想也混淆不清,往往把期望的事當成真的,或有時會想與同伴競爭,希望贏過別人而誇大其辭。
依照心理學上的研究發現,孩子說謊的原因不外以下幾點:

1.模仿。
父母親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父母親不經意的謊言,往往會被孩子誤認為說謊是一件有趣又好玩的事。另外,也可能是同輩間互相影響。
2.逃避責罵譏笑。
逃避責罵譏笑。如果父母對於孩子的要求過於嚴苛,或經常取笑孩子不好的行為,那麼孩子即可能以說謊來逃避責罵。
3.換取讚美、同情或權利。
當孩子發現吹噓自己的能力或表現,可以獲得好處時,他會一再嘗試。
4.引人注意。
特別當父母忙碌時,其目的其實很單純,只不過想喚起父母的注意和關心。 
當您發現孩子確實在說謊時,首先,應避免生氣謾罵,找機會以和藹的態度與語氣跟孩子交談,技巧地找出孩子說謊的原因,設法尋求解決之道。
若發現孩子說謊的原因來自模仿,除開導他之外,父母應時時警惕自己。若是為避免責罵譏笑,父母則需要調整對孩子的管教態度,減少其壓力。
同時,家長除了強調說謊的壞處外,也可在孩子勇於說出實話的情況下,給予肯定和鼓勵,讓他們體認這才是最佳的做法。
其實小孩子說謊,並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孩子都擁有一顆純真之心,會說不實的話多半只是出自他們的想像或好玩,只要不過分,大人毋須過於憂慮。
加強親子關係的連繫,多和孩子親近,讓親子之間搭起一座互吐心聲的橋樑,並給予正確的行為觀念,讓孩子能坦誠、愉快地與您相處,正是防止孩子說謊的不二法門。


小朋友在作文中常會提到「我長大要當科學家」「我以後要當警察」「將來要當總統……」等。這孩子們純真的表現。
然而為什麼有時孩子年齡漸長,卻對考試考不好、事情做不好,顯得愈來愈不在意,真不由得不令大人懷疑他們的上進心到那裡去了?
孩子會一時喪失上進心,主要有下列幾種原因:
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造成孩子心理負擔過重,特別是在屢戰屢敗的情況下,長久達不到父母的要求,當然會引發孩子自暴自棄的心理,而磨損他們上進的企圖心。
孩子缺乏信心,凡事都要先徵詢父母的意見,才敢去做,如此孩子缺少主動積極的態度,也無法指望其具有樂觀進取的意志。
父母過於放縱,養成孩子好逸惡勞的習性,日常生活即是茶來伸手,飯來張口,對功課也是馬馬虎虎,不知用心。在他們的想法中根本不須太過認真;或只想付出一點點努力即要有很大的收穫,如此,就很難會有上進心。
在這種狀況下,欲適當有效地教導孩子,家長可從幾個方向去嘗試:
幫助孩子樹立適當的努力目標~若昧於現實,不考慮孩子的程度而給予過高期望,會帶給孩子失敗與挫折,這是孩子上進心轉弱的重要因素,假若過於放縱,凡事馬虎,根本沒有目標,亦會讓孩子喪失自我努力的上進心。因此,多和孩子溝通,了解其程度再協助其樹立適當的努力目標,常讓孩子有成功的喜悅,建立成就感,自然可慢慢地激發上進心。
適時的鼓勵與安慰~成長的過程中,不可能沒有失敗的經驗。但若在失敗時,家長能適時伸出援手,給予安慰、肯定、鼓勵,不但可建立自信,也可激發孩子上進。
發覺並多肯定孩子的進步與優點~由於求好心切心理影響,家長會特別注意孩子的缺點,或刻意去強調,容易給孩子造成困擾。其實孩子的優點更值得去肯定。孩子的缺點也並非永遠不變,只要有一點點改善,家長即應立刻給予嘉許,相信他們會順著大人的鼓勵去發展,無形中有助其養成上進心。
提供孩子模仿學習的對象~如常與孩子討論名人傳記的內容,讓孩子有效法的動力。


根據調查統計,孩子的集中力會因年齡而有階段性的差異,以所能維持的時間來說,六歲以下五~十分鐘,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約十~二十分鐘,國中則約二~三十分鐘。
由於孩子專注的時間相當短,加上天生好動,因此家長才會認為欠缺集中力,但事實上,孩子們還是會有精神非常集中的時候,例如看卡通影片或看漫畫故事書或打電動玩具等,且所能持續的時間往往超過上述標準,可見孩子並非不能集中。
探究孩子不集中的原因,通常有下列幾項:
生理因素:
健康不佳或太累,如感冒或小兒過敏引起之鼻炎、氣喘。
感覺統合系統不良,如孩子的手、眼、腦、口、耳之間彼此協調性不夠,或單一系統發育較慢,或還未成熟,都會使孩子產生做事緩慢、易錯、集中力不足等現象。
心理因素:
沒有興趣不想做,如學習內容或所做的事偏難,孩子根本不會做。另外,如缺乏同伴、缺乏鼓勵讚美等也會影響其熱忱。
有心事,或心中記掛著某些事。
環境與生活配合不良:
周圍太吵,如出入走動人太多,家裏有客人,電視機開太大聲,或住家附近舟車人馬喧嘩。
孩子本身生活習慣不佳,或家長溺愛,造成精神散漫、依賴性重或缺乏自主性。
家長給予孩子太多的壓力,例如嚴格要求字體、成績,造成孩子過慮而不能集中精神。
針對上述的種種原因,家長當然要設法一一克服改善,同時也不能忽略,孩子維持集中力的時間會隨著年齡成長而遞增,因此對於不同年齡層的孩子有不同的處理方式,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幼兒的學習要以遊戲的方式來帶動,引發興趣以增長集中時間。當然,年齡稍長的孩子首重興趣與環境氣氛的培養。
在培養孩子興趣方面,家長除了慎選玩具外,還要注意配合孩子的需要與發展,假如玩具超出孩子的能力或太簡單,他就不會感到興趣,更遑論培養集中力了。
同時,要轉移孩子對於遊戲的集中力專注於學習,最好的方式就是重視孩子的學習,參與孩子的學習,讓孩子感覺到只要專心完成一份工作或作業,即會有肯定與鼓勵的掌聲。當孩子產生做的意願,集中力也自然轉移,時間久了孩子對學習也就能培養出專注的態度。


常言道:「有壓力才會進步」,但是過重的壓力卻可能把人家壓得喘不過氣來。就孩子而言,最好是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
為了避免過度的關心和要求,導致孩子恐懼學習,家長應把握幾個原則:
不要過份在意成績:家長或老師在衡量學生學習、認真的程度時,往往片面地從分數高低去認定,其實測驗或考試只能作為學生學習狀況的參考,並非絕對的標準,若太強調分數,可能導致孩子為得高分而不擇手段,造成學習及人格的偏差。
不要與他人比較:有時比較是刺激進步的原動力,適度的比較是可行的,但不要和別人比,應該和自己比,只要較以前有進步,就值得肯定,即使幅度有限,都宜給予肯定。
與孩子共同訂定學習目標:最適當的目標是「稍高於孩子現階段能力」,共同訂定則可使孩子有認同感。
適當的獎勵及關懷:這是整個學習過程中能源及動力的補給站,尤其當孩子陷入低潮無法突破時,關懷與獎勵就是孩子突破現狀的最大助力。
另外,明智的家長應自然地激發孩子的學習欲望,並為孩子塑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如果孩子有拒絕學習的現象,宜找出原因,協助孩子克服。

俗語說:「三歲定終身」,雖然不見得有科學根據,但亦顯示前人於經驗中已發現三歲前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但強調早期教育並不是像有些人所誤解的,要塑造天才的教育,而只是希望趁著大腦正在發育階段時,能先給予好的教養和刺激。據了解,三歲小孩的腦細胞發展大約已有成人的6570﹪,且由於仍屬一片純淨空白狀態,吸收力特強,值得好好引導啟發。或許正因為如此,現代父母對幼兒教育均非常重視,只是在做法上差異頗大,有人積極地讓孩子參與許多的才藝培養,也有人採取較放任的態度,隨孩子的喜好或個性去接觸,或不特別施予何種訓練,當然也有人只重視孩子的學習習慣和態度的塑造,有人因一時受到某種新觀念的影響,馬上改變,這些都不能算錯。
不過,在探討如何輔導幼兒前,須先接受每個孩子的吸收、反應能力有個別差異的事實,絕不能只一味求好心切,否則難免因操之過急而得不償失。另外,大多數三歲前的孩子固然好奇心很強烈,卻也很容易轉移注意力,故在未確定孩子的性向、能力前,尤不可貿然施加壓力,應多給予嘗試練習的機會。即使做不好,也要多鼓勵、多肯定,讓孩子們有信心面對自己所做的任何事,如此才能提升其學習的意願,且使其輕鬆快樂地學習,如此,孩子的能力多半能得到發揮、伸展。
一般說來,人的性格、氣質、智能等都約在三、四歲左右就定型了,所以這時幼兒雖然手不太能寫、口不太能說,父母應儘量讓孩子從遊戲中獲得學習的體驗與樂趣。運動和遊戲與幼兒身心的發展過程有密切關係,有了健全的體魄,才能吸收更多的事物,同時更能適應生活環境。
總之,輔導三歲前的孩子要生理和心理兼顧,家長既不必操之過急,也宜多掌握機會教育,並確信每一個孩子都會成長。則任何一位三歲前的孩子在家長耐心和愛心的栽培下,都有機會成為健全而有能力的人才。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家長往往忙著生活瑣事,忙著工作養家,相對的在教育子女的時間上減少了許多。有時孩子犯了錯,被雙親的一方發現,這時除了糾正孩子外,也常會指責或埋怨另一方,如:「孩子都管不好」,或者是「都不管管孩子」父母雙方很容易為了管教孩子的問題發生爭執,特別是有人認為對方在這方面付出不夠多的時候。遇到這種情況,一味的責備對方或互相推諉責任,不但於事無補,可能使事情益加複雜。
首先應好好溝通與協調,孩子究竟該由誰管?
其實問題本身主要還是來自於「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在以往的社會,爸爸只管賺錢養家,偶爾才注意孩子的功課,其餘的管教幾乎都是由媽媽來執行。但隨著社會及經濟環境的發展,已婚職業婦女愈來愈多,夫妻之間誰主外、誰主內,已經很難再用簡單的二分法去判定。
事實上,孩子是藉由父、母雙方才來到世界,教育孩子當然是父母共同的責任。這也是父愛和母愛的具體表現,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
不過,的確也有些情況無法由父母二人一起管教的,比如父親出外工作,很久才能回家一次,因此平常的管教工作就得由母親一人負責了。但父親不可因此忽略自己所能扮演的角色,例如每次回家都要關心孩子的近況,並給予適當的鼓勵,如此孩子也能同時感受到來自父母雙方的愛。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不但負有相同的責任,且要能步驟一致,避免互相矛盾衝突。例如媽媽希望孩子做功課,而孩子卻寧願跟爸爸出去運動,就會產生問題;父母事先要經過協調、溝通觀念與作法,才不致使孩子莫衷一是。

了解孩子氣質、個性的最簡便方法是「觀察」,並詳作記錄;對於較害羞的孩子,主要的問題應該在於其缺乏「表達能力」。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必須要透過彼此適當的表現,才能把自己的意見傳達給對方,而用語言表達時,智力是首要條件,有智慧才能把意見條理清晰地藉語言表達出來。表達能力強的孩子,其智力方面的發育通常較為良好,性格也較開朗,並且很合群。
但除了智力的發育之外,還要深入探討品性、性格等方面的發展。例如孩子興緻勃勃要與大人溝通時,大人應該耐心的傾聽,試圖了解孩子所想、所希望的事,不能大意、忽略。這樣才能鼓勵孩子勇於表達,如孩子說得好時,不要忘了給予適當的稱讚,說得不好,也要耐心傾聽,並指導其正確表達方法。總之,要儘量滿足孩子的表達欲望。
另外,有些案例是因父母離異而造成小孩害羞,此時,應針對這方面作進一步溝通、輔導。父親、母親或相關的人士,平時應多接近他,讓孩子產生信心,並宜特別付出關懷與愛心,使孩子本身有安全感。對此類型孩子應以平常心看待,多讚美、多鼓勵。
總之,為人父母要承認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必須接受孩子也需要被尊重的事實,如能做好聆聽的工作,並常給予機會鼓勵其發言,親子之間應當無代溝可言,當然,也不會不敢發問。

大多數人總會以小孩成績的高低,來判定未來成就的大小,所以常常想運用各種方式讓孩子的成績突飛猛進,這是相當不客觀的;事實上,雖說幼稚園及小學教育為將來更高教育及社會教育之基礎,但是教育是永不間斷的,並不能因為幼時成績的好壞,就判定孩童一生的發展。
孩子的成績不好,對將來當然有影響,但也不是絕對的,必須考慮下面因素:
孩子的年齡-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智慧的成熟度差異頗,大有些早熟,有些晚熟。對於晚熟的孩子,在學習上當然吃虧,但多數孩子在小四、小五之後,其間的差異就變小了。
孩子的學習態度-學習態度不好的孩子,多半成績不好。但有些孩子學習態度不錯,成績卻不太好,其中的原因就值得去探討了。學習態度,簡單的可從集中力、求知欲來探討。如果一個孩子在這兩方面的表現都不錯,而學校的功課不好,除了智力因素之外,還要看孩子喜歡不喜歡背書,對學校的課程、老師的指導、同學之間的相處等方面做一探尋。一般來說,只要孩子的學習態度不錯,那麼其在成績方面的表現就比較不用擔心。
孩子的基本能力-小學學童的基本能力,一是數學的計算力,二是語文的閱讀力。在數學方面,如果孩子計算速度不錯,而且正確率也很高就可以了。在閱讀方面,孩子喜不喜歡看書、看那方面的書、能不能一坐下來就看上一個小時或好幾個小時……,這些都是評判的標準。一般來說,閱讀層面廣,而且喜歡做長時間的閱讀,那麼學校成績不太好的機率是不大的;萬一孩子喜歡閱讀而功課不太好,只要數學的計算能力不錯的,那麼您還是可以不必擔心的。
孩子功課不好,其原因必然很多,或許是對某些科目較沒興趣,或許是學習習慣原本不好。當然,也有可能是父母及師長的教學方式不正確,我們應該做的是,找出原因,進而解決問題。
這裏還要特別強調,如果孩子在某方面的成績確實是因為興趣或是思考上的因素,造成績比較不好時,也請家長不要過度擔心,因為某些孩子或許對於分析思考、創造性的科目,比較有興趣,而有的孩子則對記憶性方面的科目比較內行。我們應該對於孩子較有興趣的科目,多給予鼓勵和激發,及早訂定孩子的學習目標,而對於孩子較沒興趣的科目,我們也要多予以培養、誘導,但是決不強求,或要求孩子一定要考90份、95分以上的成績,以免造成學習上的壓力,降低孩子學習的興趣。
總之,在個人的生涯過程裏,追求學校課業好不是目的,也非人生唯一的學習過程,在社會中我們經常可發現一些學生時代成績並不優異的人,在現階段工作上有好的表現,他們所憑藉的是後來的努力。在整個漫長人生旅途裏,學業成績畢竟是佔了一小部分而已,人生所需要求取的知識和經驗其範圍是很廣泛的。
同時,最重要的是人格是否健全、上進心是否旺盛、努力是否足夠等,只要具有以上幾項要件,深信前途都是燦爛光明的。

時下送孩子到才藝班學習各種才藝,已蔚為一種風潮.許多父母親都深怕自己的孩子跟不上別人,因此聽人家說英語重要就去學英語、彈琴很好就去學鋼琴,孩子往往像趕場做秀似的到處跑。
剛開始孩子好奇心強,樣樣都覺得有趣,可是日子一久,可能就只剩下厭倦和疲憊。這時心疼的父母不只會看到孩子覺得很痛苦,可能還得擔心若一樣一樣的放棄,將養成孩子「想學就學、不想學就不要學」的偏差心態。
其實,父母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心態是什麼?讓孩子學習才藝的目的又是什麼?
如果只是為了讓孩子在輕鬆的遊戲中,多去接觸各類才藝增廣見聞,再從中選擇一兩項做為恆久耕耘的目標,那麼低年級的孩子是較有這些時間去學習,只要家長不造成孩子的學習壓力,在家又能創造學習的氣氛,適時地讓孩子發表意見或欣賞他的表演,孩子應該是可以在輕鬆學習中獲得一些東西。
所以,要送孩子到才藝班之前,得先考慮孩子的興趣能力所在及時間等因素,而不是做為大人的心理補償,譬如大人過去因為環境等因素沒有把鋼琴學好,因此一定要孩子來完成心願。
「我的孩子是某某天才」這是許多父母用來對親朋好友炫耀的話。看到孩子在畫紙上塗鴉,在琴鍵上彈出音符來,或把數字數得爛熟,就以為孩子具有美術天才、音樂天才或是數學天才。
一般來說,孩子對任何事物都會發生興趣,某些舉動也可能只是偶然之舉,必須了解的一點是世界上有名的美術家、音樂家、發明家,都是靠後天不斷的學習才奮鬥出來的。
從孩子的日常行為中發現孩子的興趣傾向,是屬於動態?靜態?從客觀的觀察中可以發現,孩子可能適合去學某項才藝。再者要考慮孩子的接受程度,是否有能力同時學兩三種以上的才藝,如果已經上小學,那還要考慮學校的課業壓力和時間分配。
確定送孩子去學習某項才藝之後,接著要慎選才藝班。市面上有很多才藝班的廣告詞寫得非常動人,家長一定要陪孩子去上過課,看看環境,確定適合,才讓孩子學習,以免吃了「名實不符」的虧。
再者,如果從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來看,其實也不一定要讓孩子學很多才藝。因為樣樣通也樣樣鬆,到頭來孩子反而不能專注於一種科目的學習,遇到困難停止學習,這樣就辜負了家長的一番美意。
孩子雖然都具有無限的潛力,但是精力畢竟是有限的,不宜讓孩子做超過負荷的學習。
才藝的學習只要適合孩子就好,而不是愈多愈好。眼光放遠,現在不會講簡單的兒童美語,只要先讓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說不定將來他也會成為外交部長呢?

父母親往往犯下一個錯誤,只知給孩子零用錢,卻沒有教導孩子應該如何支配零用錢。
給孩子零用錢之前,應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念。比如:教導孩子知道父母親賺錢的辛苦、為什麼要賺錢,以及培養孩子儲蓄的習慣等。當孩子逐漸認識正確的金錢觀念之後,再支配自己零用錢時會較有計劃而謹慎。
此外,大人本身也應以身作則,用錢方面若能每月擬定出固定開支,例如:本月份買菜預算多少錢,學費多少等等。孩子在耳濡目染之影響下,自然而然學到支配金錢的方法和態度。
有一點需要注意,大人們常以金錢作為獎賞孩子的一種報酬方式,例如孩子在家中掃地或洗碗,大人就以金錢做為獎勵;考試得高分,也給若干金錢來鼓勵。但日積月累下來,可能會讓孩子忽略了親子之間感情交流的重要性,誤以為一切都建築在金錢上,因而失去起初獎賞、鼓勵的本意,也失落了親情。大人們應讓孩子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建築在金錢上。
孩子往往會把零用錢用在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上,父母親可藉此機會觀察孩子選擇及購物的能力,並瞭解孩子的興趣所在。然而,由於孩子判斷能力較差、經驗不足,也可能會買到不適合自己的東西,此時父母親應先瞭解孩子買東西之動機,事後可藉著溝通告訴他如何買更好、更有效益的東西。
學習支配、使用金錢的經驗,可以幫助孩子以正確的態度處理自己對物欲的需求。人人皆知,欲望是無法滿足的,就好像有些孩子永遠感到零用錢不夠一樣。
那麼,究竟要給多少零用錢才恰當?這很難有定數,一個原則是應固定金額,好訓練孩子做預算。確實金額之多寡,就應考慮配合孩子不同成長階段的需求而定。
其實,在安全限度內,不妨在提供「建言」外,放手讓孩子實際運用零用錢,即使偶有使用不當的情形,正可做錯誤嘗試的學習,所謂「上一次當,學一次乖」,在失敗的經驗中讓孩子自己去修正、檢討。重要的是,家長要在旁給予輔導、協助。
總之,零用錢對於孩子,或許帶來某些正面影響,也或許會產生負面影響。為人父母者則要隨時注意觀察瞭解孩子用錢的情況,以恰當的方法,適時提供意見,才可將孩子的金錢觀入正確之途。

孩子功課時好時壞的原因,依個人情況,各有不同。但最重要的因素,可能因為孩子的讀書習慣尚未確立,導致想念書時就念,不想念時就隨便它,而若碰到來不及抱佛腳時難免就考得不好。另外也可能父母在平常考試時即替子女固定複習,造成子女過度依賴父母,若偶爾父母沒空幫子女複習就糟了。所以,最重要的應該是培養孩子獨立學習的習慣,這是最實際的做法。
首先,對孩子表明讀書不只是為了考試:
很多家長視學校考試成績為衡量小孩學習最適切的標準,而誤導了孩子,讓孩子努力念書只為提高成績,而忽略了日常學習的重要性。尤其聰明的小孩,更容易造成功課時好時壞的狀況;因為聰明嘛!只要考前稍微念一下就,其他時間就混,但若遇到不可控制的因素就慘了。而父母若讓小孩知道他們重視的不只是月考或考試而已,或許會好一點。
建立孩子的學習習慣:
讓孩子訂出自己的作息表,父母審慎查核後,讓孩子實施,這樣可以讓孩子培養自我約 束的習慣,同時父母必須處在一種監督的立場,幫助孩子持續去做,這是非常重要的。要孩子改變習慣是需要很長的時間,父母絕不可要求立竿見影的效果,這對孩子及父母都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目前國民中小學學生不只是普遍對數學沒有興趣,甚至根本上討厭數學。要讓學生對數學有興趣,就該先了解數學為何令許多學生討厭,甚至恐懼。
歸納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幾點:
家長自己害怕數學,而將恐懼的情緒傳給兒童。
教學方式不當或處罰過於嚴厲,使兒童產生恐懼。
部分兒童在尚未學習前,即認定數學很難,而不敢嘗試。
學習內容太難,或是兒童智能尚未成熟,以致無法學習。
那到底要如何突破此一惡性循環?新竹中學王炳炎老師提到只要掌握「多、淺、新」的原則,不難超越數學的難關──
1.多:多做習
學生必須先設法會做,然後才能多做,要多做自己能力所及的試題。
2.淺:多做淺題,少做難題
多做思考時間少的淺題,可獲得成就感,同時可徹底了解基礎理論,熟練重要的原則、定理,建立信心,培養出興趣。然而也應加強解難題的能力,少做卻不能不做,方是提升數學能力的有效方法。
3.新:不怕新題
對於沒做過、沒見過的新題,千萬不要怕,因為新題不見得都是難題,而且一切正常的學習,都是培養以「已知」解「未知」的能力。
所謂「多、淺、新」也正是目前教育最缺乏的關鍵,練習的量,很明顯不足,無法達到熟能生巧的境界,所以要增加複習,也就是「多」的意思;學校老師常會以難題來困惑學生,事實上多做簡單的題目,由容易的地方開始,容易的多做,困難的題目減少一些,可以達到「淺」的效果;最重要的還是勇於面對新題,各種類型的題目多做,才能夠應付各種不同的變化,建立真實的能力。
數學大師陳省身博士曾說:「很多事情,不可能立刻見效,成就學問最難,在人的心理。很多人在研究學問時,會有一段時間覺得沒有希望;如何『堅持』,就是一大困難。」要成為一位數學大師,除了有天賦及環境之外,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堅持。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做學問的過程,可能也要經歷許多挫折。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一定會碰到難題,會有百思不解的時候,要真正克服數學的困境,就要學會不怕新的題型,勇於面對難題的精神。

孩子從一出生面對新鮮的事物,就開始抱持著好奇心去接觸,玩的心情即是由此而來,因此「玩」字從廣義來解釋,吃飯也是玩、洗澡也是在玩,每一件事都是在玩。因此,孩子對玩耍的喜好是天生的,無法避免的,即使再乖巧的孩子都會想玩,因此只要在適度的、正當而無危險性的範圍內,家長可以不必太在意。
但是等到孩子稍微長大時,譬如上了小學,就要幫助孩子調整觀念,特別是如果說因為玩耍過度耽誤了功課,或者因為玩耍而忽略了該做的正事,那家長就必須要正視這個問題,務必要多花心思來協助孩子,把貪玩的行為糾正過來。
首先,讓孩子明白學習是學習,遊戲是遊戲,二者還是有分別的,如上課時不可以像幼稚園一樣隨便走動或吃東西。雖然學習時心情也和遊戲一樣專注,但是要讓孩子了解一件事情做完了才可以做另一件事。而養成把事情一氣呵成做完的態度,就和玩的心態不一樣。當然如果孩子能因此養成正確觀念,該玩的時候玩,該做功課的時候,他會很自動去做功課,那是最好的一個情況。可是如果孩子已經有了貪玩的習慣,家長也不必操之過急,甚至以打罵方式想一下子把小孩貪玩行為給糾正過來。
家長不必用獎勵方式,或是把寫功課改變成一種遊戲,陪著孩子寫功課,讓孩子感覺到父母親的關心,體會寫功課並不是一件很無聊的事。
當然要達成此一目的,家長必須有耐心、恆心、愛心,去關心、鼓勵。再次強調,不要感情用事的以責罵或強行壓制的方式去逼迫。要記得質的效果,與其漫不經心的讀一小時的書,不如歡喜、專心的讀三十分鐘。

找出情緒低落的根源,最為重要。
家庭因素是其中之一,且大多與家庭氣氛有關。例如:父母吵架,影響到孩子的情緒,產生恐慌,不知道該怎麼辦?如此日後孩子的人格發展上,容易有情緒不穩定、優柔寡斷、缺乏安全感的現象。
另外,本身生理上的不適及情緒得不到發洩,也是原因之一,處理的方式可能有以下幾種:
1.轉移注意力:
讓孩子沒時間甚至於沒有心力,去想這些問題,不過,這種方式不能常用。
2.探索孩子的想法:
了解他難過之心,再加以輔導,安撫他的情緒。例如:孩子愛打電動玩具等,明白他的動機,再適當的引導、分析。
3.提供宣洩的方法:
提供具體可行的方式;壓抑只是短時間的治標方式,治本還是需要孩子本身體驗。例如:打球、各種具創造性的休閒活動、娛樂等。
最後,同學的影響也是重要的因素,這是一般家長所忽略的,畢竟除了家庭成員之外,學校同學是孩子接觸最頻繁的人物,一個得不到父母關心的孩子,同學是最好的傾吐對象;家長找不出因素時,何不從同學之間去了解呢?

沒有一個孩子天生就具有處理自己事物的能力,都是靠後天的學習與長者的指導。但是,當孩子尚未被指導時,與生俱來的天賦──模仿,就是最重要的學習動力來源。因此,要讓孩子有管理自己事物的觀念,首先父母親就應以身作則,將家庭中的物品收拾得井然有序,使孩子從小就能在無形中培養出整潔的觀念、整潔的習慣。這是訓練孩子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用環境來影響孩子。
其次,當孩子稍大時,便要帶動孩子一起來參與整理,在一起整理的時候,可以一邊教導孩子如何妥善地放置物品,及處理垃圾,雖然有時因年紀較小,做不了粗重的清潔工作,但在長期的耳濡目染下,會漸漸地將整理物品融為生活的一部分,同時也能藉此機會加強親子關係,促進和諧的家庭氣氛。
我們要強調的一點是,請家長在教導孩子時不要用責罵的方式,而要用較溫和的態度,因為一旦高聲斥責或打罵孩子,孩子礙於威權,雖然不得不做,但心中免不了會起反抗、逃避反應,可能一輩子都會認為整理東西是件討厭的差事,要被逼迫才肯做,一旦沒人管了就更亂了。這種被動的態度會一直影響孩子,直到長大成人,然後再傳給下一代,惡性循環是很可怕的。
那麼除了以身作則、委婉耐心外,該用什麼方法才能教導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東西呢?首先要從物有定位開始,例如像玩具,平日一樣一樣收在儲物櫃中,要玩時拿出來,玩完後務要再放回原處,書籍也是如此,小件物品也是如此,髒的衣物和乾淨的衣物分開放,夏季和冬季的衣服也分類放好,這樣不僅看起來整齊而有條理,找起東西來也不致於翻箱倒櫃遍尋不著了。其次是養成定期整理的習慣,如果平日孩子們就已能將房間保持得不錯,那麼,定期整理時,則可將一些廢棄物或多餘的雜物丟棄或放到儲藏室裏;同時可順便清潔地板、玻璃,或清洗被褥等等。總之,這些事情剛開始時都可能需要家長幫助,或其他兄弟姐妹的協助,等孩子習慣了或更大些時,就可以自己處理了。

在為人父母者心中都認為自己的孩子最聰明,只是不夠用功。有些家長循循善誘,引導孩子在功課上有所進步後,發現孩子的學業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接著,可能會認為在原先的班級裏已缺少競爭的對象,而希望孩子能處在更多佼佼者中脫穎而出,遂考慮讓孩子參加跳級測驗或資優班甄選。家長的用意無非是希望孩子更傑出、更優秀,可是此種心態可能只是家長一廂情願的想法。
如果孩子能力不錯,順利跳級,那他可能是在往後學習的環境裏年級較輕的一位,但是當在一個團體裏大家都對他刮目相看時,孩子能接受這種壓力嗎?雖然孩子某方面能力突出,但思想、歷練或生理夠成熟嗎?如果沒有把握,那麼孩子在團體的人際關係,例如朋友之間的相處,是否會產生問題?甚或被孤立?所以只以學業能力來斷定孩子能不能跳級,有所不妥,應考慮其他因素互相配合,才更恰當。
另外,在資優班有利升學的誘惑下,家長都希望孩子能擠進去。但,事實證明,資優班的孩子不一定全部都是資優生,不是資優班的孩子也未必不是資優生。有些家長千方百計透過各種管道讓孩子擠進資優班,或者買了很多智力測驗讓孩子練習,期能達到考取資優班的目的。如果孩子各方面真有能力,這倒無妨,如果沒有,何不順其自然,讓他在平安、平凡中長大。

孩子任性行為的形成,主要原因在於父母親教養態度的不當。管教孩子時,必須維持一貫的作風,貫徹原則不能動搖。如果孩子重複犯錯,就應受責罵,假如父母反而再次原諒了他,那如何使孩子學到教訓、成龍成鳳呢?
當孩子有求於父母,父母勉為其難地答應:「只允許這一次,下不為例。」或「好吧!好吧!但下次不准。」這種對孩子讓步的情形,特別會使孩子變得任性。雖然父母說「只這一次」,但可能不久他們又會像這次一樣,或者明天也會像今天這樣,如此,想使孩子確實遵行規定的事,就比較困難了,因此,絕不能輕易讓步於孩子。
一般來說,父母所規定的事,孩子們很少能遵行的,因為父母總是輕易地寬容孩子。寬容孩子當然也有好處,但是太過縱容時,孩子們就會逐漸變得任性,所以為了獲得教養的確實功效,不管發生何事,均要嚴格要求孩子們遵守規矩。
或許有人認為很難做到這種地步,當然,在開始會有困難,不過愈到後來更愈能得心應手;所以父母只要貫徹既定規矩,切實執行賞罰,使孩子們確實遵行,如此,便能戒除他們的任性。

儘管世界上有無數的人慣用左手,但在平常的生活中,卻處處是用右手的人占優勢,從器物手把到汽車操作設備,全都是為慣用右手者而設計的。
科學家經歷一個世紀的研究,仍然無法理解使用左手的習慣從何而來,這是一項生物進化的謎。
但使用左手或右手的習慣也深受文化背景的影響。曾有人以四千名台灣人為調查封象,發現台灣只有百分之零點七的人用左手寫字,因為在台灣,用左手吃東西或寫字的習慣從小就會被糾正。相反的,在美國的中國學校,有百分之六點五的中國學童習慣用左手,而且人數有增加的趨勢。
過去二十年來,有關左撇子的研究焦點幾乎都放在腦部。而大腦左右兩邊的差異影響個人行為習慣與觀念。
芝加哥大學的神經科學家傑爾勒維指出,大家都相信左撇子的大腦結構比較鬆散,事實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右撇子和百分之七十的左撇子,都是由大腦左半邊控制語言能力。另外百分之三十的左撇子中,有半數人由右邊大腦控制語言能力,其餘人的語言能力同時由兩邊大腦控制。
勒維醫師分析說,任何人,不論他習慣用那一隻手,大腦運作時都是由兩邊同時進行而不偏廢的。
曾有人認為左手靈敏的人似乎較富藝術天賦,為什麼?科學家認為可能是因為左撇子的大腦兩邊均獲充分發展。
根據專家建議,2-3歲的孩子沒有左右觀念是正常的,毋須到刻意矯正,以免造成孩子的挫折和障礙。寫字儘量訓練他用右手,其他方面則讓他順其自然發展,例如:使用工具、運動等。不妨以鼓勵的方式,肯定其左手的「成就」,同時鼓勵他也試著使用右手,亦即成為「雙手萬能」,若能「雙手並用」,則其使用能力應該要只使用單手者更強。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是一句人盡皆知的言詞,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現象呢?以今天的情況來說,最主要的原因應與教育方式有關。
現在的教育很明顯的是偏重於知識方面的教導,將評估教育的成果擺在學生獲取多少知識之上,只要涉獵的知識越深越廣,就表示成果非常卓越。因此,學生們死命地記憶和背誦,卻不善於提出疑問,即使產生疑問也不太願意去思考。加上許多家長或老師以成績單來判斷孩子將來的發展,因此,一紙成績單往往左右孩子的喜怒哀樂及評價。
現在一般中學教育主要的科目包括國文、英文、數學、史地和理化等,家長大多把重點擺在這些升學為主的主要科目成績上。多半忽略了還有技藝方面的科目,包括音樂、美術、體育、家政或工藝等,這些其實對孩子的人格發展有相當的重要性。而每一位成年人不管是扮演老師或父母的角色,都應該肯定孩子各方面的才能,激發他們的自信,發掘他們的才能,並給予適當的鼓勵。
目前國內偏重於知識,且屬填鴨式教育的情況,很難讓學生有學習興趣。此外,不懂念書方法,或學校生活發生困擾,也是降低讀書興趣的原因。
要改變教育方式以改善學生興趣,需要大環境配合(包括聯考制度),且非一蹴可幾,根本可行之道,還在培養孩子良好學習方法與學習態度。

這不但是因人而異、見人見智的問題,而且隨著孩子的個別差異有所不同,也許有的孩子能自動自發地讀書,不須父母在一旁督促,但或許也有孩子只要沒有在旁監督,就會東張西望,無法靜下心來學習。對這種情況的孩子,自然有不同的教育方法。
其實,關鍵因素就在於孩子讀書、學習的習慣是否已建立,或者是不是能訓練孩子將學習納入生活的一部分。所謂生活的一部分,是指成為平常每天必做的事、一種慣性,就好像吃飯、睡覺一般自然。如果孩子一整天沒有學習,就會覺得怪怪的,好像某件事尚未完成;就如同沒有吃飯那樣感到有那麼一點空虛感,就表示他的學習已成習慣。
孩子能否養成良好的習慣、父母要負相當大的責任。例如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親是否能提供一個良好的閱讀、學習環境?是否啟發孩子認識的樂趣,引導孩子適度的用功呢?或者父母口頭上一直要求孩子讀書,自身卻盯著電視看?通常,父母一味地要求孩子,而本身卻無法配合或以身作則的話,效果往往不會很好。
一般而言,剛開始時父母每天撥三十~六十分鐘陪陪孩子讀書即可,進一步在溝通後,訂出學習計劃;如此只需要花一段時間,幫助孩子建立學習的習慣,加上身教的配合,孩子就能自動去用功學習且不以為苦。一旦孩子以自動自發的態度學習,則父母親所花的心血、時間,也就相當值得了。
事實上,如何陪比陪多久來得重要。

人的一生幾乎過的都是團體生活,所以往往需要隨時調整自己去適應環境,即使是小孩子,從進入小學,甚至進入幼稚園開始,就要面對這個問題,及至未來上國中、高中、大學、服兵役、進入社會等,都必成為團體中的一份子,所以如果孩子在這方面出現明顯的困難,身為家長應該設法幫助他。
幼稚園是孩子開始團體生活的第一步,因此其適應情況甚為重要,有幾點是需注意:
選擇良好的環境──在送孩子就學前,家長應先去看一看該處的設備、環境、實際上課情況等。
選擇好的老師──先跟老師溝通,了解其教學心態。
選擇孩子的同伴──最好能與比較熟的鄰居、朋友在一起,這往往是有效的安定劑。
還有,在上學之前,家長不妨讓孩子多接觸各式各樣的人,鼓勵他們多和來訪的客人交談,或帶他們外出訪友、旅遊,如此則能適應陌生的環境。反之,若是不常有接觸外人的機會,只是認識比較親密的少數親人,孩子的適應力可能會略遜一籌。
另外有兩種特例需要更用心處理:
1.過動兒:
他們會不由自主的跑跑跳跳,總是靜不下來,家長應在多吸收這方面知識之餘,也向學校老師特別澄清孩子不是不聽話,希望老師多由正面予以鼓勵、教導。
2.自閉症:
─病況嚴重的孩子只能靠醫生幫忙,若不是很嚴重,或是暫時性的孩子,他們多半只是不太喜歡表達自己的意思,這時可由觀察他們的習慣來推論其想法,並將所得轉達給任教老師,誠摯請託老師多去關心他們,花心思讓其他小朋友接受他,幫助他走出自閉的自我世界。

陪孩子一起學習都是漸進的,隨興式的,但這點常為父母所忽略,往往自以為「曾經也是小孩」就以自己的觀念和標準去考量孩子學習的過程及效果。這種「想當然爾」的想法,易造成教養上的偏差,因此和孩子一起學習,實際了解他們,未嘗不是成為好父母的途徑之一。這也是所謂「親子學習」,箇中樂趣更可使父母育兒時備感輕鬆愉快。
在學習過程中,父母首先應觀察的是,孩子能否專心一致集中精神。當然,此時在旁的大人也不宜過份干涉,而應讓他們自我發展,只要在必要時給予適當的鼓勵與讚美,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件很快樂、很有趣的事,無形中便可培養學習的興趣。
學習的路本來就是漫長的,父母若能給予適當的關懷,則可幫助孩子達到成功的目標,也可減低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因偶爾失敗而產生之挫折感。國內數學專家楊維哲教授說:「成功能建立信心,信心即能帶來更多的成功。」假設若孩子一開始學習時,即能在父母陪伴下建立良好的學習模式,佐以父母以身作則的行為典範,相信必能養成正確、有效的學習習慣而終生受益。
最後我願強調,無論孩子學習任何事物,父母若能站在孩子的立場、角度,客觀衡量他們所學習的事物、性向,並多給予鼓勵和引導,則陪孩子一起學習、成長,是難得又有益的工作。正如古人所訓誨的「教學相長」,不但使之有良好的學習態度、方法,對親子關係亦有很大的助益。

有些好勝心較強的孩子,在學習中遇到不能解決的困難,甚至會氣得哭出來.這些孩子的學習壓力往往很大,老師如果沒有察覺,進而予以輔導,孩子很快就會出現學習倦怠感而退怯。
要解決此一問題,先要探討這種學習壓力的來源。一般而言,這些壓力大部分來自於家長,譬如孩子犯了一點小錯誤時,每每招來責備或嘲笑,久之孩子自然會變得患得患失,連自己都不接受自己而備受壓力。另一種情形則剛好相反,往往孩子有一點好成績,就被父母捧為天才似的,這樣也會導致孩子求好心切,一意表現,因而十分害怕錯誤及失敗。
所以在孩子開始學習時,就要先建立他們正確的觀念,例如讓孩子了解,有錯誤沒有關係,只要能找出原因並加以改正,收穫會更大。此外,老師或家長則應從旁給予鼓勵,並讓孩子知道,任何人都可能犯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重要的是如何做到不貳過。若有適當時機,不妨分享個人從錯誤中成長、學習、改進的親身經驗,更具說服力。
總之,善用讚美和鼓勵,孩子就會朝我們所鼓勵的方向邁進。父母切忌性子太急、求好心切,導致孩子一心求對、求勝,而忽略學習的過程,剝奪他嘗試錯誤的機會。若希望孩子能以平常心來面對錯誤,家庭教育是一個重要的起點及關鍵。

為人父母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特別是希望自己的子女都能接受最完善的教育。但由於受國內升學主義之影響,一般所謂的「完善教育」,幾乎與擠進「明星學校」或大學窄門同義。然而,明星學校真的能造就出明星學生或提供完善的教育嗎?當然,這不是絕對的。
因為目前國內的教育幾乎全是由升學主義掛帥,以致校方彼此為了升學率變相競爭,造成許多教學及學習的偏差,教學效果也令人懷疑。
例如,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的教育方式,才能造就才智、品德皆佳的人才,但目前一般學校過於偏重智育之發展,忽略了其他的方面,間接使得社會問題叢生。
所以,明星學校培養的學生並不見得是五育健全的學生,身為父母宜有正確的觀念,並著重家庭之親職教育,五育並重,以塑迼孩子健全的人格。

大部分關心孩子的家長,都會規定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當遵行的生活規範,以養成良好習慣,比如起床、睡覺、念書、遊戲等的時間,並且也希望孩子遵循父母所規定的事項。但是,當孩子無法遵守家長的要求與規定時,家長該怎麼辦?
要讓孩子養成固定作息習慣,並不容易,這就連大人都不太能做得到,所以應特別有耐性。首先,從訂定時間表開始,就應徵得孩子認同,最好跟孩子共同商討內容,讓他明白這麼做的理由,並考慮孩子的能力。如果一味地以大人單方面的想法就決定一切,這樣不但對孩子不公平、不尊重,訂定後,孩子確實履行的意願也不會很高。
一般來說,小孩一玩就容易忘了回家,或是看電視欲罷不能,就自動拖延就寢時間,這是十分平常的。起初可先和顏悅色地提醒孩子,並要求下次不能再犯。假如孩子一而再、再而三不遵守規定,那麼就要採取較為嚴格的手段了──以處罰為手段來要求他,確實執行雙方的協定,但最好是避免責打的處罰方法。
處罰的方法有許多,並沒有一定的準則,要依孩子的個性和事情的性質而定。不過,有幾點原則是必須考慮的:
必須基於愛心──因為不具愛心的處罰,無法讓孩子心服口服,反而使得處罰失去教育意義,對孩子並沒有幫助。
不要公開進行──中國有句古語:「揚善於公庭,規過於私室」,每個人都希望保有自尊,小孩也一樣,所以處罰宜私下進行較好。
就事論事──針對孩子所做的事情加以處理,切忌翻舊帳,更不要因為大人的喜好或一時的情緒,而毫無原則地處罰。
顧及孩子的感受──孩子的想法和成人不一定相同,如果沒有和孩子事先作意見溝通,聽聽他們的看法,就會形成所謂「代溝」了。
處罰之後,仍需與其溝通,了解孩子對處罰的感受,並協助其解決無法做到的困難。孩子一旦能遵守規範,更應給予讚美、鼓勵。

由於思想、觀念等多方面的差異,年輕夫婦和年老父母在教養下一代的方法上的確會有所差異。
通常較可能產生的狀況為:
1.賞罰不一
當孩子被處罰時,老人家基於愛孫心切,往往會加以袒護。久而久之易在孩子內心形成「父母一定討厭我,爺爺奶奶才了解我」的觀念。
如此孩子可能會變成只有父母在時就乖一點,若有爺爺奶奶在便放肆。這樣一來,老、中二代間易產生鴻溝。同時孩子可能會利用這種狀況在其中取得好處,而在其人格養成上塑造不良的模式。
2.各寵不同孩子
某些家庭有數個孩子,可能會有分別照顧某個孩子的情形,而大人對於自己所帶的孩子總會較為疼愛。例如祖父母較疼愛長孫,而父母則較珍惜老么。若大人忽視這點的話,當小孩發生爭吵時,可能會各自袒護一方,這不但會讓小孩間產生壁壘,同時也會讓大人產生隔閡。
而要做好三代同堂的教養,就必先從二代溝通做起。
1.尊重長輩的意見:
尊重別人的意見是溝通的先決條件,更何況對自己的父母親。父母親年事漸高,難免較寂寞而心感無奈,若沒有適當給予疏導,做起事來有時也可能較為偏激。所以在意見相左時,首先應讓父母有尊重的感覺,以免節外生枝。
2.扮好丈夫與兒子的角色:
由於生活背景的差異,媳婦與公婆彼此接納的程度較小,在這個時候,丈夫就必須扮演優良的仲介者,來協調妻子與父母間的歧見。例如雙方發生不愉快時,首先要學會做傾聽者,去接納雙方不同的意見與情緒,並給予雙方適度的尊重與疏導。
3.溝通的時機與做法:
如孩子向祖父母吵著要糖吃時,可別以責怪的語氣說「別再給他吃糖了,每次吃完糖都吃不下飯」。應以較婉轉的語氣說「爸媽!我知道你很疼孫子,但是我發現小孩每次吃糖,那餐飯都吃的很少」。先接納父母的做法,再給予適當的建議。
在時機方面,則可利用茶餘飯後以聊天的方式去溝通。例如,看電視時,遇到相符合於自己所面對問題時,先徵詢父母的意見,再予溝通。或者利用報章雜誌的刊載進行意見的溝通,千萬不可在溝通時去提一些陳年舊帳來阻礙家庭和諧的氣氛。

口吃是橫隔膜肌肉痙攣而引發的一種語言上的遲疑或重複的動作,根據學者研究發現:
最容易發生口吃之年齡為三-四歲
情緒上的改變易造成幼兒心理不平衡,從而產生語言障礙,造成口吃
較神精質的父母親經常過度緊張,亦容易使孩子發生口吃
此外,它也可能和遺傳的因素有關。
由此可知,口吃多是由心理因素所造成之學習方面的負面反應,而三到四歲的幼兒,其語言正從簡單的單字發展到句子,如果思想及語言二者在時間上不相配合,很容易造成口吃,而這個階段基於這種原因產生的口吃,絕大多數可漸趨於正常。
這裏先提供一個真實個案,小明是謝太太的獨子,她辭去工作,悉心照顧他,小明也日益活潑聰明,但到三歲進了幼稚園後,一向口齒伶俐的小明卻突然發生口吃現象,謝太太受到很大的打擊,她跑到幼稚園請教老師,也急著尋找對策,可是情形並無多大的改善,反而使小明自暴自棄,更不願說話,甚至拒絕上學。
其實小明主要是因為從小受到過度的照顧,乃至缺乏與外界接觸之機會,又在毫無心理準備下進入幼稚園,一方面要適應新環境帶來的不安,一方面要忍受母親不在身旁的惶恐,情緒緊張,以致造成口吃現象。
若此時父母不探究發生口吃的原因,只是窮緊張,甚而強迫去糾正,愈是會增加其心理壓力,難怪小明的口吃會更嚴重。
所以當發現小孩有類似情況發生時,家長勿操之過急,應是幫助孩子先適應新的環境,並也觀察是否所接觸的朋友也有口吃現象,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模仿能力較強。當然,更要與老師溝通協調,請其給予孩子更多的愛和關心,建立起孩子的自信心。
而對於較大且已經患有口吃的孩子,要加以糾正則較為困難。但身為家長,絕不可因而對他失去信心,甚或說出傷到孩子自尊心的話,否則,會加重孩子自卑感、孤癖,更不敢且不愛講話。
這時父母除了該多給予鼓勵和安慰,以求排除自卑感,進而有健全的人格外,可採用幾種具體之方法,慢慢將之矯正:
1.讀書法:
閱讀時,儘量唸出聲音,並且慢慢地唸完整段句子,如此可幫助其忘掉口吃的習慣。
2.循序漸進法:
教孩子將自己想表達的語句,儘量縮短,先從一個字開始做起,接著二個字、三個字,習慣後再陸續增長。此種方法需要有很大的耐心。
3.想一想再說:
在講之前先想好內容,且心平氣和的講出來,不要緊張,因為一緊張必然更會口吃。
4.繞口令法:
藉一些有趣的繞口令訓練,可使舌頭靈活,幫助咬字及培養正確的發音。

關於這個問題中外都有,大家也都嘗試去了解原因;於是科學家和教育家攜手探究,首先做生理的分析,結果是無法證明與腦部有關,也就是說,沒有證據顯示數學成就差異和天生的性別條件有關。
至於是否受後天影響,我們可先就一般父母教養子女的態度來討論,例如為孩子選購玩具,男孩和女孩即有相當的差異,通常男孩都會收到比較動態、複雜的玩具,例如槍、劍、組合型玩具,但是對女孩子則可能偏向靜態、柔性的洋娃娃。
事實上,父母這種態度對子女的人格和智力成長,多少都有些影響。這可能是男女數學成績有差異的原因之一。
澳洲教育單位便曾做過一次數學評量測驗,結果同往常一樣,男生成績高於女生,但他們在分析時發現,女生碰到沒有把握的題目會空下來,而男孩則敢大膽猜測,這便點出其中玄機。
我們知道,學習數學時除了基本的數學概念和計算能力之外,學習主題的個性更重要;如果個性是主動、積極、不怕困難,同樣的題目肯嘗試用不同的解題方法(即不拘泥,具變通性),便較可能有較好的成果。
但這方面顯然對女性較不利,因為她們比較被動,如果發現自己的解題方式和教科書不同,即使答案正確,也會排斥自己的方法;再加上女孩較少受到科學益智的薰陶,較對數學感到興趣。
故在此建議家長:
做父母的不要給予孩子「女孩數學本來就不好」的觀念
多提供一些科學性、益智性、數字性的書籍、玩具和遊戲給女兒
碰到問題鼓勵她自己嘗試去面對、突破
當女兒解出題目時,只要過程合理、答案正確就應鼓勵她,千萬不可因和學校的方法不同而責備她。
師大特教吳武典所長從事之「數學性向測驗」研究即明顯證明,只要予以啟發、練習,女生的數學成績不一定比男生遜色。

家庭中二個以上的子女,彼此偶爾爭吵、爭寵,是很正常的現象。碰到這種情形,一般父母卻不見得可以公平、妥善地處理。通常會以「你是哥哥(姐姐),應該讓一點」「你是弟弟(妹妹),應該忍一下」等方式來勸告、化解,但這種方式不見得正確。
父母在處理此類問題時,必須要先了解孩子的心理,再依其年齡的不同,給予個別輔導。
這其中得注意,即使針對個別情況去處理,還需要以公平公正的態度來對待所有的孩子,否則容易讓他們產生不平心理,促成偏差的行為,那就弄巧成拙了。
以下提供一個案例供大家參考。
王太太在產下次子後,對次子照顧得無微不至,同時為了補償長子,對其有求必應。經過幾年,小弟弟在看到父母購買東西給哥哥時,漸漸也會吵著要一份,而不管自己是否用得上或會不會使用。同樣的,當哥哥開始接受課業輔導或學習才藝時,小弟弟也吵著要跟進──雖然他還沒有辦法學習。
這時候王太太便會懇切地告訴小弟:「你現在還太小,哥哥所用的東西或所學的才藝,不是用不上就是學不來,等你再長大一些,媽媽一定會買給你用,也一定會讓你學,而且一定和哥哥一樣好、一樣多!」另一方面她也告訴哥哥:「媽媽這樣說並不表示較不愛你,而是知道你長大了、懂事了,不會跟小弟計較,也能明白媽媽對你和小弟的愛是一樣的。」
父母要讓孩子明白,愛並不是一個限量的東西,給了老大就不夠給老二;愛的奇妙乃在於它是源源不絕的,愈是去愛人,內心就有更充沛的愛產生。而手足間並非一起「瓜分」父母有限的愛,乃是一起「享受」父母對每個子女獨特、無限的愛。
父母要明白愛子女必須考慮孩子的發展階段與需要,所謂公平的對待,並不是完全一視同仁。

我們相信孩子在成長過成中,其行為模式大都受周遭環境的大人(父母、老師、兄長)所影響;所以發現孩子有驕傲心態時,一味地責怪孩子,是不恰當的。
其實孩子有這種心態,主要還是過分誇大自己的能力,不願面對真正的問題所致。所以父母除了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做誇大、不實的讚美,或與他人相比來刺激孩子外,只需積極地利用「機會教育」讓孩子了解「人外有人」及「謙虛」的道理即可開導孩子。例如功文式教育每年均有超越學年的測驗評試,然而許多父母在孩子有超越學年的表現時,就過分誇大孩子的能力,誤導孩子自我膨脹,以致於產生驕傲心態。其實除鼓勵他的成就外,更應該讓他知道許多小朋友也像他一樣超越層級。
我們建議父母引導孩子欣賞他人的長處,體驗人人各有所長、所短,進而在肯定自己之優點時,也承認別人也有別人的優點,均值得學習。藉此消減孩子自高自大的心理,甚至可指出更優秀、傑出的例證,並和孩子共同訂定新目標,期待下次能進步更多。
另外,有些父母當孩子在學校考試成績不甚理想時,會怪罪於老師,甚至當孩子的面前評論老師等等,這種「有過則諉於他人」的言行,有可能造成孩子錯誤的模仿,因而養成類似的偏差心態,這些都是身為父母應該注意的。

幼兒寫字若不注意選擇用筆,很容易造成手部不良發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選擇正確適宜的筆是很重要的。
一般孩子初練習寫字時,父母在求好心切之下,大都是提供新的鉛筆,但事實上新鉛筆的長度並不適合幼兒使用。新鉛筆多半長達15公分以上,幼兒拿起來很不方便,身體重心也會不穩,往往不知不覺往前傾,連帶影響坐姿,骨骼發育也會受影響。在此鄭重提醒家長,幼兒適用的鉛筆長度是十公分左右。
長度之外,另一考慮因素是鉛筆的形狀。筆的形狀有圓形、六角形、三角形等,其中以圓形最不適合,常看到小孩子拿著圓形鉛筆,寫不到幾個字,手指就滑到筆尖,姿勢自然不對了;幼兒運筆較不靈敏,家長應為他們選購筆身較粗、較易握穩的筆,有一種幼兒專用的三角鉛筆,對幼兒寫字特別適宜。
筆心的材質是最易被忽略的一環,筆心材質是以H、B表示,H前的數字越大,表示筆心硬度越高;B前的數字越大,表示筆心越黑。筆心太硬,孩子必須很用力寫,才看得見字跡,久之會影響手關節的發育;太軟的筆心,手握的又太輕了,姿勢也會不正確。一般而言,以2B、H8的筆心對小孩子最適宜。
很多人誤以為鉛筆的筆心就是鉛,其實筆心的主要成份是石墨和黏土。而鉛筆中最可怕的「鉛」是來自鉛筆外表的油漆塗料,所以當孩子寫功課時,切莫讓他啃咬鉛筆。
還有,目前自動鉛筆花色新穎,造型多樣,很受消費者青睞,幼兒模仿性又強,可能會要求使用自動鉛筆,但是因幼兒握筆的力道不易掌握──特別是剛開始時,容易把自動鉛的筆心折斷,不利書寫。且又因自動鉛筆的筆身是塑膠製品,手感太滑,反不如一般鉛筆。何況木質筆身的筆頭部分有露出的木材材質,可吸手汗,增加摩擦力,適合幼兒使用。

一般的父母總認為孩子在安靜的地方,才能好好讀書,但這種想法並不完全正確。根據研究,一般小孩在讀書時,有50%的心力用在視覺上,20%的心力用在肢體動作上,而30%的心力則在聽覺上。因此閱讀時,一點輕柔的音樂聲,可能協助小孩坐得較久;尤其對讀書不易專心、愛打瞌睡的小孩。如果小孩在閱讀時有聽音樂的習慣,一旦沒有音樂,他的注意力反而會潰散而無法持久。
事實上,在閱讀有關理解方面的科目:如數學、自然,有音樂配合,有助於持續思考而不厭煩。但當閱讀有關記憶方面的科目時,就必須暫時把音樂關掉,等背、記完畢後再聽音樂。
當然,聽音樂和唱歌不盡相同,聽音樂是被動的接受,唱歌則是自發的動作,所以一般多認為孩子邊寫功課邊唱歌,必然會影響專心程度,進而降低學習效果。
其實這非絕對的,偶爾也有孩子邊寫功課仍能有好成績,有的則在考試時要轉動筆桿才能作有效的思考,可見問題的重點或許不在「聽音樂、唱歌、搖筆桿」,而端視個人的工作或專注的習慣。
假如是幼兒的話,因為要讓他們在遊戲中學習,如果邊唱邊寫作(比如畫線、圈圈計數等),可能會增加學習樂趣,提升作業能力,對他們反而是一種好的學習方式。例如,媽媽與幼兒一起邊唱歌寫功課,一樣能帶動幼兒的學習欲望。
家長該注意的是,小孩由於心性未定,自制能力也較差,學習的方式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用心或認真的程度。大體來說,當然以儘量養成良好、正常的學習習慣,避免邊作功課邊唱較佳。
但是,如果孩子已經有唱歌等類似的習慣,該怎麼辦?
我們認為,家長不必立刻加以糾正或否定,如前所述,首先要注意會不會影響專心的程度,假如作業一樣寫得好,也很專注,倒也無妨。若因唱歌而顯得不專心,那麼就得正視問題。或者會影響到同學、兄弟姐妹,便須設法改變他的習慣。
習慣是從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培養的,而家庭是孩子第一個接觸的,也是影響最深的環境。父母親是孩子第一個模仿對象,更要能以身作則,善加引導改正,幫助孩子從小建立「專心做好正在做的事」的基本態度,如此就不致會有大問題。

即使到了今天,「男主外,女主內」的想法仍在大多數人心中,許多爸爸常有意無意地把孩子的學習當成母親的責任。事實上由於社會變遷,職業婦女劇增,加上親職觀念的進步,把教育子女的工作完全丟給媽媽是不公平,而不正確的。
當然,在這工商社會裏,工作壓力甚大,要讓向來可以免於這項重任的爸爸一起參與、關心孩子的學習,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相信,爸爸們應該也都很關心孩子的成長,只是他們平常投注於事業、工作,分身乏術,恐怕較沒有時間,其次是工作壓力大,下班後已心力交瘁,無法很有耐心地查看孩子的學習,但這畢竟不能成為理由,因為愈來愈多的職業婦女也是面臨同樣的狀況。因此以下提供了幾個方法,或許能幫助爸爸在這方面有更具體的表現。
儘量找出孩子在學習或成長中的優點,即使是很小的優點,都要讓爸爸知道,不妨製作一個「讚揚的月曆」,即用一張白報紙,按月曆格式畫好一格格空白 的方框,張貼在屋內明顯的位置,每天將孩子的優點記在當天的空格上,一個月後記滿優點則予以獎勵,獎勵時也邀爸爸一起參與,如此應可慢慢引起他的興趣。
針對爸爸進行相關的問卷調查,例如每月一次列出約十條左右的問題,以遊戲方式讓爸爸來作答,以測驗他們是否了解孩子一個月來的生活、學習情況,看 看他是否是一位稱職的爸爸。同時不要忘了,爸爸也需要鼓勵,適時對爸爸關心孩子的行為加以讚揚、鼓勵,如此爸爸會更願意關心孩子。
邀請爸爸一起參加親職演講、一起分享親職教育書刊。
孩子學習遭遇問題,邀爸爸一起溝通討論。
當然,上述的方法都需要孩子的媽媽在其中扮演主導的重要角色。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研究,父親關心孩子的程度,和孩子未來的成就成正比,也就是說,父親愈是參與孩子成長過程,愈有助提升學習、開創美好前程。
最後提醒一點,當父親參與教養後,父母親若在做法、觀念上不能取得一致時,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執、辯論,應私下討論、溝通,免得孩子無所適從,甚至學會利用大人的矛盾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首先要說明的是,每個人能力都不一樣,即存在著所謂「個別差異」,所以在一般年齡別(或學年別)的教學制度下,同學年的團體中勢必有些資賦較為優異或魯鈍的孩子,如果孩子在一般正常的環境中因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很好,以致某方面有特殊表現或潛力,則為了讓孩子更有好的學習環境及內容,若能施予特別的教學,甚至縮短學年限(跳級)或進入資優班,自然較為理想。
如果以這樣的觀點看,把跳級或資優考試當作是給孩子評量本身真正實力的一個機會,以平常心鼓勵孩子去嘗試也無妨。
但事實上,一般家長往往不容易以理性的方式去面對這件事,甚至有些偏差的想法或做法,以致滋生問題。最常見的是,父母多半會認為自己的孩子最聰明,只是不用功而已。或者有些家長在循循善誘,引導孩子學業進步,名列前茅後,認為在原先的班級裏已缺少競爭的對象,會影響孩子的進步。
如此,家長希望孩子在更多佼佼者中學習,自然急於要讓孩子參加跳級測驗或資優班甄選。父母這種一廂情願的心態是最令人擔憂的,他們往往認為孩子非通過此類考試不可,不斷施予許多有形無形的壓力,例如強迫他們參加各種跳級或資優生補習班,或讓孩子作很多智力測驗方面的訓練。如果孩子也樂此不疲也無礙,但若孩子缺乏意願、興趣或能力,豈非造成他們很大的負擔。或者剛有一點好表現就期許做「超級天才」的孩子,則可能在揠苖助長的情況下失去生機。
再說,即使學童通過資優測驗或跳級學習,也可能因硬補出來的「假資優」而造成學習進度落後或跟不上,對孩子本身造成很大的挫折及形成學習困擾,遂失去其跳級美意了。
而如果孩子能力不錯,順利輕鬆考上,但在可能面對的新環境中的適應問題亦需慎重考慮。雖然孩子某個學科能力突出,然而思想、歷練、生理成長可能跟不上同學,在班上的團體中,也可能容易被孤立,學校教育本就是五育並重,所以只在智育能力上來斷定孩子應不應該跳級,的確有所不妥。
總之,問題的重點不在於是否參加跳級或資優班考試,而是家長需有正確的觀念和考量。

雙胞胎小孩之所以會常常比來比去,往往是外在環境所致,如父母親、親戚朋友會主觀認為雙胞胎在種種條件相當的情況下,各方面的表現都應該一樣好。也因此,很自然的讓當事人潛意識裏認為「我不能輸給他」,凡事都要一較長短,互相比來比去。
其實不僅是雙胞胎的小孩會互相比來比去,就算是同學、朋友之間,男與女,或大人之間都會有比較的情形出現,而比較本身也有其正面的價值,例如激發鬥志及向上的精神,但是比較也可能給人帶來過重的壓力,特別是對小孩來說,甚或造成自暴自棄,放棄學習,這樣的態度就有所偏差,所以需要善加引導。
首先必須釐清的是,即使是雙胞胎,其智力和才能也可能會有差異,如果父母不能接受這一點,不但易造成凡事相互比較的狀況,也很可能會傷了手足之情,極可能因此影響到孩子人格的發展。
所以,父母親在教導雙胞胎小孩時,要格外注意,除了在功課方面要教育孩子「成續並不能代表一切,只要付出努力爭取的成果都獲得肯定」的觀念,父母親在獎勵孩子時更不能有厚此薄彼的情形,如此會讓孩子感覺「我必須要比較好才能有好的獎勵」。此外不妨鼓勵孩子多和自己比,只有和自己比才能不斷突破、不斷進步,又可避免因和別人比較而產生出不必要的挫折感。
此外,即使是雙胞胎在先天智力和才能接近的情況下,也可能略有差異,父母親不妨依著各個孩子本身的能力和興趣去引導,以發揮其所長,讓他們多投入各自喜歡的功課或才藝,也容許孩子在不同功課或才藝上表現不同的面貌,進而讓其彼此肯定、欣賞,互相觀摩。
如此,雙胞胎不必動輒比來比去,製造壓力和尷尬的氣氛,甚至還可在互相學習情況下,感情更融洽。這在孩子的學習上也會造成一種良性鼓勵,是相當理想的方式。

睡覺之前想聽故事的情形大都是發生在學齡前的幼兒,而如果孩子每次睡覺都要用催促的,家長就需要考慮孩子的心理狀況和日常作息時間是否需要改變。通常幼兒每天睡眠時間應比小學生的九小時要多些,需要催促或想聽故事通常是因為不想睡覺的關係。
一般來說,孩子不想睡覺的原因不外乎下列五種情況:
由於他們對外界充滿強烈的好奇,深怕睡覺以後看不到家人所做的事。任何人一舉一動,對他來說都是新奇有趣,他實在不願因睡覺而錯過了。
就某種意義而言,這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睡午覺的時間可能太長,當然會影響晚上的睡眠。
已經養成晚睡的習慣(這對幼兒來說是非常不妥的)。
臨睡前玩較激烈或興奮的遊戲,也會造成幼兒不容易入眠。
如果不探究原因尋求解決之道,家長很容易直覺地認為孩子是精力旺盛,並覺得不勝其煩,也常會認為孩子不好帶、不聽話,因而責備孩子。
尤其是,兩歲左右的小孩最喜歡說「不」,因為這時他們多半開始有自己的主張。雖然母親是出於愛心,但是孩子若不願意,便會對睡眠產生厭惡感,結果弄得雙方都不能放鬆心情,享充足而舒適的睡眠。
下列有幾個解決的方法提供父母參考:
不要讓孩子感覺天天被催促睡覺,試著以輕鬆口吻提醒孩子該睡覺,並讚美他是乖孩子。
製造一個愉快的睡覺氣氛,每晚到一定時間,父母可以幫孩子做睡前準備工作,像更衣、刷牙、說故事、聽兒歌,或聽孩子說出今天一些愉快的事等等。但故事內容,避免恐怖刺激的鬼故事,或會令幼兒興奮大笑的情節。
睡前避免玩活動量大或容易興奮的遊戲。
同時,生活作習若能正常,會使孩子趨於安定,所以儘量讓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生活習慣是很重要的。當然如果孩子已有睡覺前都要聽故事的習慣,那我們不妨可以考慮買錄音帶,重複放給孩子聽。
孩子在入睡前,心理上最需要的是希望獲得安全感,所以父母親若能在孩子就寢前陪陪孩子,輕輕拍拍孩子讓他早點入睡,可使孩子更容易入睡。

幼兒的肢體發展要比腦部發展來得慢,因此大部分學前教育注重在聽、讀、說方面,這時如果要勉強孩子練習寫字,的確會如有些專家所擔心,因不正確的姿勢或工具而對幼兒手腕造成一些傷害。
所以這件事必須注意幾個原則:
桌椅的大小及高度要適中,避免坐姿不良。
使用多角形或幼兒專用三角形鉛筆,長度以十公分為佳,筆心要用2B以上筆心,以避免幼兒下筆重,傷及手腕;或下筆太輕,字跡不易辨認。
父母要隨時注意幼兒拿筆姿勢,且最重要是要示範給孩子看,讓孩子得以模仿及學習。
每天練習握筆、寫字的時間不宜過長。
要懂得鼓勵、讚美,讓孩子學得輕鬆愉快。
另外,因為中國字本身筆劃多,字體轉折也多,對一位平時在家只會拿筆塗鴉的幼兒來說,應給予一段時間練習劃線,訓練握筆、運筆,同時也站在幼兒從小喜歡塗鴉的立場上,讓幼兒在循序漸進的教材引導下,一步一步緩和、有計劃訓練幼兒手腕肌肉,讓其在沒有壓力下,強化手腕,熟悉各樣線條之變化,如此就 不會造成手腕的傷害。

人都喜歡聽好聽的話,它是活力的泉源,是振奮精神的催化劑。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當然也需要鼓勵和讚美,這應該是他們人格養成與智能增進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而一般來說,家長也多半不會吝於鼓勵孩子,特別是在小孩的表現合乎大人的意思時。
但是鼓勵必須恰到好處,才能發揮效果,又不致於有任何負面的後遺症。例如大人全憑一時好惡而給予孩子鼓勵或責備,或是鼓勵流於形式,或過分藉助於物質及金錢,或不該鼓勵時給予鼓勵,該責備時又不予以責備,這些都可能容易混淆是非,讓孩子無所適從。
那麼到底應如何鼓勵孩子呢?以下提出幾點供父母親們參考:
1.鼓勵要出於誠心誠意。
由於現代講求愛的教育,小孩又特別聰明敏感,許多家長往往不知如何對待,凡事動輒予以太多鼓勵或迎合,其實孩子雖需要鼓勵,但要有分寸,否則只會讓他們感到虛偽,並且寵壞了他們。
2.確實尋找孩子的優點。
只要有好表現便適時地加以肯定,唯有你的讚美,孩子的優點才得持續保留。
3.不宜太強調他應負的責任。
切勿在孩子稚弱的肩上添加無形的壓力,有些家長雖然很會讚美孩子,但嘮叨起來也沒完沒了,如此就失去讚美的原意。
4.注意事情的過程而非結果。
不管孩子做事的結果如何,只要他們已經努力過,切勿因做得不盡理想,而苛責他們。
5.設法了解孩子。
當然,最重要的是要設法了解孩子。父母必須嘗試進入孩子的世界,了解孩子的觀念、想法與問題。
如果能掌握上述原則與孩子相處,基本上,恰當的鼓勵和讚美,只怕少不嫌多。

所謂粗心可能指孩子做功課或測驗時重複犯錯,或明明會的題目卻未能答對,這時父母總會忍不住地責怪孩子「粗心大意」;甚至當孩子的學習效果不好時,也會認為是孩子粗心所造成的。
然而,父母此刻應該冷靜下來分析,孩子為何會「粗心」?「粗心」真的就可以解釋一切嗎?其實之所以會發生上述情況,其原因可能有下列幾點:
1.不熟練:
因為對所學的內容沒有充分熟練,所以往往在測驗時,就會發生「不該錯的地方卻錯了」。
2.學習態度不好:
許多孩子往往考試時不看清楚題目,尤其是應用題,更沒有耐心去看完題意,或僅憑大人所教的「絕招」來解題。例如:應用題中看到「共」字就是「加」,看到「差」就是「減」,如此一來便可能在事後檢討時被冠上「粗心」的帽子。
3.訂正的方法不正確:
會「粗心」的孩子往往在訂正錯誤答案時,總是匆匆忙忙地拿起橡皮擦將錯誤答案抹掉,雖然重新做一遍,然而這種孩子往往不知自己到底錯在那裏?下次再有類似題目時,極可能又會犯同樣的錯誤。
針對以上情形,家長或老師可從下列幾點尋求改善:
1.在學習中,基本的能力必須熟練:
而達到「熟練」的唯一方法,就是「反覆練習」,直到對學習內容滾瓜爛熟為止。
2.培養正確的學習態度:
讓孩子養成認真用心看題目的習慣。當然,父母應試採「不先教,讓孩子思考」的輔導方式,如此孩子才會專心看題、獨立思考。
3.培養正確的訂正方式:
對於錯誤的地方,不要馬上擦掉,而要孩子自己找出癥結,如此,下次再出現同樣的題目時,錯誤率會大大降低。

小學生一年級的加、減法,在成年人看來是再簡單不過了,故而往往會忽略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具備的條件,和可能遭遇的問題,以致過分要求孩子的表現,無端造成孩子過大的壓力,甚至使其發生排斥學習的傾向。
其實孩子剛進小學,特別是未上過幼稚園的小朋友,可能還相當缺乏數字概念,這時既要遽然面對新的環境,且要被迫立刻踏入數字的領域,實在是不小的考驗。如果偶有差池,例如作錯習題,只要及時予以適當輔導,即可導引他快樂、有效地學習。若孩子上學前沒有接觸過阿拉伯數字,那上一年級落後人家一大截,是可以理解的。
一般來說,十個阿拉伯數字的熟悉程度是最基本關鍵,而學會十個阿拉伯數字並非與生俱來的本能。若孩子數數字沒有問題,進一步則考慮他有沒有量的概念,是否了解1和9在量上的差別;有了量的概念(最好能到20以上)之後,再進入加法的學習,若孩子沒有量的概念,就先學加法會變得很抽象。
有了加法的概念之後,還要講究其熟練度,因為會算不見得就算得正確或算得快,比手指、劃圈圈也能寫出答案,但不同的作法,能力上就有相當的差異。而熟練度就要靠多作練習,多在嘗試錯誤中累積經驗來增強。
如果在孩子的學習起點上,給他較難的內容,相信絕大部分的孩子都難以接受。而所謂的難易度,不能從大人的角度來衡量,而必須要顧及孩子的能力。
建議家長不妨多利用日常生活的實例,讓孩子練習數字及量的變化關係,以增強其印象。例如買東西時讓孩子參與給錢、找錢過程,另外每天給他幾塊錢儲蓄,也可以建立加法概念。
對剛進入小學的孩子,不管表現好壞,都切忌對孩子「下論斷」,而要冷靜、客觀了解孩子學習的問題、癥結,協助他按步就班地進入浩瀚的知識領域。

事實上,管教輔導孩子,太嚴或太鬆都不是很恰當。
管教過於嚴格,例如把他們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都計畫好了,並且要他們確實遵守,那可能有兩種情況出現:
孩子會很柔順,但也會變得很依賴、沒有主見及決斷的能力。
孩子因壓抑過度,個性變得頑固反抗,凡事不依父母的安排甚或背道而馳,導致家庭感情失和、二代對峙。
反之,若是管教太鬆,孩子驕縱成性,固然凡事頗有主見,卻因在心智未臻成熟,見識尚淺的情況下自作主張,往往容易是非不分,善惡不明,危害前途發展。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準提升,觀念轉變,管教孩子大都趨於西方較為開放的方式,但許多未忘情於威權傳統的家長,常不知何時該嚴,何者該鬆,以致造成父母與孩子之間均無所適從。
有一種常見的情形是,父母起初在孩子們較小時,放任他們或未給予適當輔導,但在孩子升上中、高年級時,警覺孩子的學習習慣、人格行等有所偏差,情急之下,遽而改變管教態度,難免使孩子心生反抗,拒絕合作。
大家都知道,現代孩童愈來愈聰明伶俐,在輔導時也需要更為用心,如何拿捏得宜,的確是現代家長極大的考驗。
專家建議在孩子們三~六歲、吸收能力最強時,父母宜較為強制地教育他,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建立健康的人格基礎,切勿放任而為。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陳龍安教授建議:「為孩子設立紅燈、綠燈、黃燈三種範圍,所謂紅燈部分就是嚴格禁止,一旦觸犯則嚴厲處罰,如偷盜等;綠燈則是鼓勵範圍,不管做好、做壞,只要肯去努力,都予以鼓勵,並規畫其發展空間。黃燈是指警告區,初犯可原諒,累犯就懲罰,比方說失約、遲到等行為。」
在實際做法上,多給予孩子自主權,多與孩子溝通,並與孩子共同檢討成敗,引導孩子透過自省而有自覺的改變。
當孩子養成良好學習和生活習慣,能照自己安排的時間學習時,家長就不必再緊迫盯人了,可放輕鬆地讓孩子自我學習。

常有人以「榮譽是人的第二生命」來教導後進,而校園內的模範生表揚、班級間的競賽等種種活動,無非就是要激發學生的榮譽感和上進心。
事實上,榮譽是抽象的東西,若能在孩子的價值觀還沒成型前,先好好培養榮譽感,對其一生會有正面且深遠的影響。若是小時候父母給他的善惡、是非觀念模糊的話,那孩子長大之後容易造成價值觀混淆不清,屆時不僅沒有榮譽感,可能連羞恥心都沒有了。
建立孩子榮譽感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機會多給予讚美和鼓勵,賞罰分明,讓他們知所趨避,辨別是非,並建立自信心和進取的精神。
同時,培養其對團體的認同感亦有幫助,這方面則有賴家庭教育,首先要學會對家庭產生向心力,另外學校的老師或社團的老師也要費心幫助孩子適應、接納團體,進而喜歡團體,才能使其對團體產生認同,有了認同感才能讓孩子對團體產生榮辱與共的感情,進而重視榮譽、爭取榮譽。
另外,孩子的模仿力很強,所以若是語文能力夠的孩子,可以多提供他一些偉人傳記的讀物,以陶冶性情。
而家長的身教更不容忽視,我們願在此提醒父母:
避免給孩子壓力和挫折感。
例如,有些家長總是不滿意孩子的成績,甚至喜歡挑毛病,無形間給孩子很大的挫折感。其次,父母們最喜歡將孩子和別人比較,如果比的過火的話,可能使孩子產生自卑心理。所以若家長有心以他人為例來激勵自己的孩子,務必掌握其中的語氣、態度。
要能以孩子的立場來衡量,這才公平。
孩子的進步或成長,不能僅以成績的優劣或分數高低為標準,學業究竟只是學習指標中的一項而已,故應就其身心各方面作整體的評估,希望家長多用心觀察、揣摩。

我國的義務教育本是從七歲開始,然而,近幾年來提早入學的孩子卻逐漸增加,儼然蔚為潮流,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甚至因此己將入學年齡放寬為五歲八個月,但這樣究竟是利或弊呢?
家長會想讓孩子提早入學,多數是認為自己的孩子資質優異,雖然未足齡,但其學習能力似乎優於他人,若不早入學,可能造成浪費。有些家長可能為替孩子多爭取到一年,例如為將來的重考或重讀預留空間。事實上,這些考慮看來好像很有道理,但卻不見得正確。
父母愛子心切,當然不希望他們輸在起跑點上,但提早起步也不見得能先到達目標。
根據心理學研究發現,人類在0至八歲的學習力很強,之後則趨於和緩,故提早入學對學習效果好壞的影響不大。
再者,孩子的智能發展、人格成長、社會性發展、情緒發展,有其個別差異,為人父母者要客觀且深入了解後再作決定,絕不能一廂情願安排孩子提早入學,否則極可能弄巧成拙。
那麼該如何作判斷呢?以下幾點提供為參考:
1.孩子是否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反自主的獨立性。
良好的習慣是所有學習的基礎。例如專心、每日持續練習、正常的生活規律、分擔家事等,以及自己的事可以不需再三催促自行處理。由於學校老師要同時教導數十名程度及個性不同的學生,不可能照顧所有的細節,故學生必須有相當的獨立性、適應力,而不只是學科能力。
2.是否有好奇心及認知能力。
有好奇心才會主動探索,也能從中體會出學習的樂趣。同時孩子的認知能力也有關鍵性的影響,比如是否有足夠的聽課能力;是不是可以輕鬆的握筆畫圖、寫字;能不能跟著老師及同學做課外活動等,都和孩子的人格、學習有關連。
3.社會性發展、情緒發展是否成熟到足以適應小學團體生活。
比如是否能與人快樂相處,如何處理爭執,是否能控制自己的情緒等。
根據我們所了解的提早入學的實例,六成左右的學童在三年級以前,表現優異,但四年級起便顥得心有餘而力不足,甚至成績下滑,故家長在考慮是否讓孩子提早入學時,務必客觀、審慎地判斷。

一般而言,做父母的都很在意自己子女在學校的考試成績,而知道了分數後,往往少不了一番好或壞的評語。人往往有「好面子」的心理,父母雖然明知這種分數主義可能會害苦了自己的孩子,但總希望自己的孩子最優秀,有最好的成績表現。
然而,孩子的能力真能如實地反應在考試分數的高低上嗎?答案並不盡然。俗話說:人有失神,馬有失蹄。天底下沒有永遠的完人,尤其在團體式、學年制的固定教學式下,個別差異很難被充分地照顧到,我們又如何苛求孩子每一次都不出差錯呢?
如果只是一次月考沒有考好,其實不必太過緊張、耿耿於懷,相反地,在接受它之餘,還要平心靜氣地去了解考不好的原因,加以檢討、改進。
試想,誰不想得到好成績?沒有考好,可能是標準訂得太高,或孩子上課不專心、考試題目太難、粗心大意;甚至情緒或健康狀況不良、讀書方法不對等,這些都有賴家長細心觀察,並尋求改進的辦法。
同時,家長們需要了解,孩子考不好或多或少已造成他的挫折感,若再大肆責備或處罰,往往更使孩子厭惡功課及考試,造成反效果;倒不如積極善意地幫助他從錯誤題目著手改進,並加以安慰,激發他反省、改進的心志。
再者,考試的用意是在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而非評斷孩子能力的唯一指標。一個有成就、懂得生命意義的人,是能「樂在學習」的人,故千萬勿為區區的考試分數使孩子產生挫折感,進而視學為畏途。

首先可能是孩子未能及時反應你提出的問題,這牽涉到視力及聽力的差異。視力的訊息可以立刻被大腦接受理解,而聽覺傳遞到大腦的過程較複雜,因此口述問題對孩子較為吃力。
其次,父母親問話的語氣、態度也很有關係,若父母親在提問題時,口氣太嚴厲或要孩子馬上回答,必然造成孩子莫大的壓力,甚至失去信心,不知該如何回答。
還有,如果孩子做功課已經做得很辛苦,這時父母親再問得太多,讓孩子感到負荷沈重,不免就「敷衍」作答。
再者,也可能是孩子己慢慢學習獨立,並嘗試控制外在的事物,故對父母的「指示」顯得不肯配合。
綜合以上原因,建議父母在問孩子問題時,注意下列幾個原則:
語氣親切、態度和善,慎選問題。
把籠統的要求化成簡單、具體的要求。
不要其出不意,或突然提出問題。
合作時要給予讚美。

有人說:「愛書的孩子不會變壞」,可是許多家長卻常覺得子女似乎不太喜歡讀書,為此而煩惱不已。
孩子喜不喜歡閱讀,必然和環境有關,若父母親都是愛書人,也有看書的習慣,則孩子受此薰陶,自然也會對閱讀產濃厚的興趣。
要培養任何興趣,絕非一蹴可幾,最好採循序漸進的步驟。
如果孩子年齡還小,無法自己閱讀,家長可以每天唸一段精彩的故事給孩子聽。只要用心唸,孩子或多或少可感受到其中所蘊含的感情,因而激發出閱讀的興趣,建立日後良好的閱讀態度。
又例如可以從認國字卡開始,幼兒能將國字以圖形的方式深植腦海,當國字認得稍多時,再配合童謠、兒歌及故事以增加他們的語彙,佷快地就可以讀較簡單的書,這是在幼兒階段導入讀書興趣及習慣的有效方式。
準備一些為孩子設計的書籍,也很必要,以創造讀書環境。而鼓勵孩子將讀過的內容用口語達出來,可使他有更多的機會思考,運用所讀內容,增進讀書效益。
此外,不定期地帶孩子逛逛書店或圖書館,讓他們去找尋感興趣的書,進而主動閱讀。其功效比大人們半強迫的要更勝百倍。
最後提醒家長,讀書絕不是熟讀教科書就夠了,它還包括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如此不但可大幅提升國語文能力,對漫長的學習過程亦將有極大的助益,因為語文能力是一切學習的基礎。

一般而言,持續力短暫的孩子大部分較缺乏耐性,但耐性缺乏不純然是天生的,或是小孩必然的特質,與後天的生活環境及父母的教養態度也有相當大的關係。
為何孩子會缺乏耐性呢?其可能的原因包括:
父母十分嬌寵孩子;逐漸演變成孩子飯來張口、茶來伸手的情形,遂養成不主動而懶散的習性。
父母過份緊張;孩子玩個玻璃杯就怕他割傷;玩泥巴就說髒死了,永遠只希望孩子乾乾淨淨,不亂動、不亂跑、不亂爬,久而久之,孩子很容易喪失做事的欲望與動力。
父母親太愛幫助孩子;孩子初做一件事,往往因為不熟悉而顯得笨拙,或做得很不好,這時「精明能幹」的父母馬上就接手,長久下來,當父母親認為孩子大得可以獨立處理事情時,卻「意外」發現孩子不會做、做不好。
父母親要求高,常責罵孩子;形成孩子畏首畏尾的習性,成為「怕事型」的個性。
父母親愛嘮嘮叨叨;父母親常年在孩子耳邊嘀咕囉嗦,會養成孩子聽而不聞,心不在焉的情形。
父母親或兄弟姊妹動輒笑孩子的行為;即使是無心的嘲笑,也會導致孩子失去信心,變得遇事退縮。
父母沒有參與孩子的遊戲,並教導孩子做事的技巧;孩子可能因生疏而不安,或是缺乏同伴,以致不能引發其求好的企圖心,若父母再不給予適當的引導,容易導致他們半途而廢。
家長過度侵犯孩子的行為;當孩子興高采烈地在做某件事時,父母親以大人的眼光來干涉,會破壞了孩子的興緻。
總之,生長環境及父母的教養方式是決定孩子持續力的要素。孩子如果能夠處於一個開放、規律、充滿愛心及朝氣的生活環境,必然能養成健全堅強的人格,並渴望在生活中慢慢磨練出足夠的耐性和毅力。
常常看到老師在家庭連絡簿上寫諸如「今天沒帶家庭作業」「不能安靜地坐著聽課」「不專心,作白日夢」等評語。但是另一方面,家長往往卻又發現孩子在家很乖、很聽話,難道孩子在學校真的是完全不同的面貌?
如果以上的答案是肯定的,一定要仔細探討原因。先談父母的管教態度。通常,父母若採用威權嚴厲的管教方式,孩子受制於壓力,往往會表現得較為乖巧,一旦離開父母的掌握,便可能出現脫序的行為或現象。
其次,若孩子習慣受到父母周密的保護,缺少與別人相處和交友的經驗,到了學校也容易會有反常的情形,例如自我封閉、不合群、特別好動等。
其實,小孩子固然好動且好奇心重,但通常也害怕失敗,或害怕接觸陌生的事物,如果父母平日在可行的範圍內,能常鼓勵孩子去多方探索,把學習當成一種探險,不但可以滿足孩子的好奇天性,也可以培養勇氣和信心,同時較能適應所處的環境,也不致動輒出現異常的言行了。
因此,我們可以從下面幾點密集觀察,以求改善:
孩子在學校有沒有被師長和同學充分接納?還是彼此孤立?這是造成反常的最大關鍵。
老師對孩子的態度是否恰當?如果老師常用批評或主觀判斷的眼光和孩子談話,孩子常會擔心「要怎樣做,老師才會喜歡」,在這心理壓力下,可能會產生反抗的心理。
教學活動的安排是否適宜?如果教學活動只是填鴨式的,必會破壞學習興趣。
當孩子有偏差行為出現時,家長應依照上述的原則去了解他,幫助他調整行為,並配合獎懲實施協助他袪除偏差的行為,建立適當行為模式。

一般來說,愈早接觸兒童讀物對孩子愈好,因為孩子可以儘早從中學習到部分語言,增加對周圍環境的認識,並且激發其想像力和對未來的憧憬。當然,欲激發孩子學習,不必限於書本,舉凡能夠提供相關資訊的工具教材或方式皆可採用。
這些包括:
1.和孩子說話或讓其聽歌謠故事:
父母應重視幼兒聽覺能力的開發,並多對他說話,以便喚起其好奇心,刺激大腦發展且可增加親子的情感交流。另外,播放童謠歌曲故事或父母唱歌說故事給孩子聽,亦可導引幼兒的注意力並增進其語言能力。
2.看識字卡或國字卡:
當幼兒的視覺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有敏銳的區分能力,可接受適當的刺激時,國字卡(識字卡)的運用,便是一個起步,一般幼兒在1歲以前便可開始使用。
3.看圖說故事:
當孩子在聽覺及視覺獲得良好的訓練後,更須將孩子的能力做更深一層的開發。看圖說故事可以讓孩子在面對生動的圖片及書本時,練習重組已經獲取的詞彙和字彙,有效加強其表達和想像的能力。
4.單純的故事類:
幼兒因年紀小,注意力、興趣均較難集中,所以選看一些情節單純、故事短、邏輯簡單的書,較有利其吸收與閱讀。如:「三隻小豬」。
5.中國傳統故事類:
藉由民間故事或神話的欣賞,將中國傳統的美德傳達給幼兒,可培養其與父母的親情。如:「廿四孝」。
6.連環圖畫類:
完全用圖畫來傳達,對孩子很有吸引力,活潑、無言的內容則給予孩子想像的空間。
另外還有下列幾點必須注意:
考慮孩子的興趣。
插畫要有趣而生動。
文字應淺白易懂。
字體不宜太小。
色彩豐富,講解清楚。

在目前台灣的教育體制下,這是很難做到的,但也因此讓為人父母者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首先要避免給孩子太多的限制,例如:當孩子不依父母的意思或要求做事時,家長常會以威脅的口吻說:「你不聽媽媽的話了嗎?」「叫你那樣做,你偏不聽。」這時,孩子可能會因為怕父母生氣而順從,造成小孩日後在做事時,常會揣摩大人的意思,缺乏自己的主見,自然無法培養出獨立思考的習慣,凡事不會設立目標,不會嘗試自己尋找解決之道,或者連想都不願意多想。
孩子的成長經驗與智慧的累積,都須透過實地學習或親身體驗,甚至在嘗試錯誤中獲得。經常失敗的孩子,思考的機會較多。所以父母不必太在意孩子犯錯而加以懲罰,或未如人意時,動輒用前述的語氣責備之,否則只會徒然扼殺孩子們自我思考或自我發展的能力和機會。
因此,當孩子失敗或表現不佳時,父母只要從旁給予適度引導或提醒正確的方法即可。
其次,隨時加以適當的刺激。例如:當有孩子擋在幼兒前面時,他們往往會不加思索的硬要過去。這時,家長可引導他從旁邊繞過去,或將椅子推開……等,藉由肢體動作來做為暗示,讓孩子自己能自我思考並做做看。
人類的頭腦若不經常思考很容易受固定的行為模式影響僵化,很難產生新的構想。例如孩子每天上學,父母若能經常調整其行經路線,或許可能會因此多花了一點其間,卻可藉由變化達到刺激孩子思考的目的,讓其思路更活絡。
另外,當孩子很專心思考或做某件事時,大人儘可能不要打斷孩子,即使要誇獎也宜稍待,因這時候給孩子獨立空間,更易培養孩子的思考力。
從上述的幾個日常生活例子中,我們不難發現,孩子是否有思考力與父母的處理態度息息相關,有創意與耐性的父母較能培育出有思考力的孩子,而愈能夠掌握日常機會教育或引導孩子去想像與體驗,孩子就愈不會喪失自我思考的機會。

為人父母很希望孩子順利成長,快快長大,但又怕孩子長大離開,又希望孩子永遠長不大留在身邊。或許正是這種矛盾的情結作祟,許多家長往往不知不覺中,限制了孩子心靈上的自由和人格的成長,或過分保護,不讓孩子多作嘗試,恨不得能永遠把孩子留在身邊,卻因此減少孩子學習獨立的機會。
父母究竟該扮演何種角色呢?首先要知道適度的保護是必要的,讓孩子在培養獨立精神之前,具有相當的安全感。也就是說,讓他覺得有人隨時保護他、支持他、作他的後盾,他的自信心來自父母的愛與對他的信任,而自信是獨立的基礎。
隨著孩子的成長,適度給予自由和責任,且在心態上要認知孩子遲早要獨立,必須學習自己解決問題。
另外為孩子安排活動,尤其是參與有益身心的社團和營隊,幫助他與其他孩子交往。而如果他與別的孩子發生爭執,先讓他們自己解決。孩子必須學自己打自己的仗,從中學習溝通、解決之道,沒有比「不戰而屈」更傷害一個孩子的了。
當你的孩子害怕、畏懼某事,不要嘲弄他、笑他,要了解他的心結,以愛與耐心來教他面對生命的試煉與困難。「愛足以驅逐懼怕」。
總之,心理專家們認為獨立精神,宜從小培養。父母親不妨多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看法,以問題啟發孩子,取代直接告知答案;並儘量不以命令式的談話,以免妨礙孩子的獨立精神。

活潑貪玩的孩子往往會單純地以自己的興趣為第一優先,而父母的第一優先是做功課,若家長不去了解孩子不寫功課的真正因素,動輒說話去刺傷孩子,徒然使情況益加麻煩複雜。
一般說來,孩子不自動做功課大致有幾個原因:首先,孩子沒有安排自己生活和時間的觀念,更不懂做計畫,一玩起來可能就忘記其他事情。其次,孩子缺少責任感,對該做的事、該盡的本分毫不在乎。
還有一種可能是課業內容超過孩子的程度,也會造成孩子避之猶恐不及的情況。
輔導時,有幾項原則:
第一,建立孩子時間和負責觀念,幫助他訂定作息表,鼓勵他儘量依照計畫進行。
其次,多和學校連繫,請老師利用連絡簿記載當天的作業內容,每天切實檢查作業情形,並使小朋友明白是老師指定按時寫完作業,而不是寵愛自己的父母或家人,如此可能會較主動。
若是因功課太難太多,則應從簡單易懂處、學習份量要恰當來改善,以免扼殺學習興趣及信心,只要啟發興趣,小孩就不會把寫功課當成苦差事了。

大多數反抗性強的孩子,都有吸引他人注意的傾向,因此家長一方面要採平常心以免助長「以反抗來吸引注意」的習性,另方面,對這樣的孩子切勿予以強制壓抑,以免像皮球那樣,拍得愈重,反彈愈大。
一般而言,以嚴苛的教條、規範硬性約束孩子,當著孩子的面否定他的一切,父母的教養無理可循、強調威權等管教方式,是造成他反抗心理的主因,若欲調整孩子的態度,則須做到:
與孩子建立和諧關係:捨棄指揮、命令、譴責的語氣,改以親切、諒解的態度。
多給予正面鼓勵:讓孩子親身體會「表現好才是引起注意的最佳方式」,而非一味的反抗。
用心促進親子交流:親子間的話題除了學校功課、見聞外,應可涉及服裝、異性交往、休閒活動、對事情的看法和想法等。
最基本原則是:讓孩子確實感受到父母願站在他的立場、重視他的意見。若能做到這點,相信孩子就不會老唱反調,而逐步變得平和、能與人溝通。

事實上,孩子喜歡說話並沒什麼不妥,講話可以訓練孩子的表達及組織能力,增加語彙,家長也可由其談話中知道孩子的想法和創意,進而有效地引導和溝通,促進親子間的關係。
但家長如果仍認為有必要節制,首先要了解他們是喜歡表達、求知欲強,或是要吸引大人的注意……,才能在引導過程中掌握適當的分寸。並可提醒孩子:
1.認清說話場合的重要性:
例如在學校上課時,若要講話,要先舉手。絕不可和同學竊竊私語,這是不尊重老師的行為。別人講話時要安靜傾聽,這是尊重別人的禮貌。
2.認清說話的對象與說話的禮儀:
孩子必須懂得在說話中要尊敬長輩、尊重晚輩,這是為人處事的重要條件。
3.認清事情的先後緩急:
如果孩子不停地說在學校發生的瑣事,而不能察覺大人正有事忙碌。但此時大人絕不可對孩子吼著說:「走開!沒看到媽在忙嗎?」,應該說:「媽媽白天忙,晚上一定聽你說,好不好?乖!」如果是重要大事,則能言簡意賅地表達。
另外,可以善用適合的場所,提供孩子講話的機會滿足其發表欲,如孩子看完一本書時,挑個時間全家一起聽孩子談讀後感。孩子勇於表達,有助溝通,家長因勢利導即可。

其實孩子的行為、想法足可反應家長的行為、想法。身為父母的您,是否急欲以己之經驗給孩子做參考?例如強調自己小時候「如何在困苦中努力」,指責孩子「現在環境好卻這麼不知珍惜」──無意中就「比」起來了。
比字兩把刀,不管怎樣,「比」心太重,對孩子的心理發展總是不好。
至於孩子喜歡和小時候的父母比較,可能是:
父母是孩子最親近、崇拜的人。孩子好勝心強,想證明自己比父母還優秀。  
希望證明父母以前表現也不過爾爾,藉此堵住大人的口,減輕父母期望過高而對其所造成的壓力。
三代同堂的家庭,第一代當著孫子輩的面指責第二代,使小孩子無所適從,甚而產生「爸媽也好不到那裏去」的想法,不再順服於長輩的管教;這當然不是好現象。
再者,因為各種條件、背景及外在環境的差異,這樣的比較不一定有意義。家長應以身教、言教為孩子建立一個正確觀念:該盡的本分,就應努力去做,不能以為別人沒做到,我也可以不做。
所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山還望得那山高,各人資質、機緣不同,啟蒙早晚亦有別,總是跟別人比,會比來比去比成愁,俗云「人比人,氣死人」正是這個道理。建議父母還是多鼓勵、肯定孩子的表現,誘導孩子做個和自己賽跑的人

有些孩子特別害怕上學,會想盡辦法逃避,如果不得已去上學,不是出現嘔吐、噁心,就是頭痛、肚子痛,使老師和父母煩惱不已。這在醫學上有正式的名稱,叫做「學校恐懼症」。究其原因大致有下列幾種:
父母藉學校威嚇孩子,「如果不乖,老師會處罰」「不用功讀書,會被別的小朋友笑」,遂使孩子對學校的印象是「挨打、考試的可怕地方」。
父母太過溺愛孩子,使孩子一旦到學校便有一種「頓失依憑」的感覺。
學校或家庭發生了突發事故,例如剛上學就遭遇父母失和、老師責罰或同學恐嚇等。
而事實上,孩子不肯上學大多源於過度依賴父母,所以家長可朝以下幾個方面來輔導:
先帶孩子到即將就讀的學校認識環境,讓孩子產生「認同感」。
自小培養孩子獨立精神,孩子能做的,就儘量讓他自己來。頭幾次做得笨拙也沒關係,以後自會熟能生巧。
較內向的孩子不妨先為他安排和同學共處的機會,也可以帶他先去拜訪老師,增加親切感。
最後希望家長們多付出一分準備及關心,讓您的孩子擺脫新生入學帶來的恐懼,順利地踏上求學的起點,進而天天快快樂樂地上學,歡歡喜喜地回家。

孩子責任感不夠多半是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經驗促成的,例如孩子做的任何事,父母都不自覺地認為該由自己承擔,剝奪了孩子學習為自己負責的機會,甚至間接養成逃避責任、不敢也不願承擔後果的個性。
站在教育的觀點,我們建議父母應該摒棄過於溺愛的心理,改用以下較積極的態度,才能真正幫小孩子成長:
不要隨叫隨送,孩子若忘記攜帶上學用品,不妨讓他接受扣分、責罰,使他牢記教訓,為一時疏忽負責。
提醒孩子睡前檢查隔日的學習裝備,如此可以養成凡事在先前就作好充分準備的優良習性。
給予適當的自主空間,鼓勵他做選擇,並多讓孩子與周遭事物發生關聯,增加成長的契機與活力。
買個鬧鐘送給孩子,要求他自己負責起床,遲到幾次後孩子自己會心生警惕。
遇有課業方面的問題,不要馬上告知正確答案,而以提示、輔導來幫助他,並督導他按時完成功課。
責任感需要長期的培養,「讓孩子自己做、自己承擔」看似殘忍,事實上,及早做此訓練,孩子只會吃小虧、受小罪,但若不從小培養,長大就不容易有責任感,不可不慎。
(文字編輯: 教務處編輯組)
每樣學習法皆有其特點,若時間允許,孩子也能吸收都是好的,茲將功文與MPM的學習特點以表列方式,提供參考:
教材/功能性 功文 MPM
別稱
功文數學
建構式數學
能力
培養高中大學所必須之計算力
建構式數學觀念
目標
以學習功文數學目標說明
僅配合國小現階段/補救課業
學習習慣引導
啟發式自學自習
制式要求,無習慣之導引
學習能力判別
縝密的教材架構及學力診斷
僅學年診斷無法判定適合之出發點
學習方式
自學自習
大班教學
學習對象
幼兒至社會工作人士
國小
收費方式
(會員制)僅收材料工本費
講義費及分級之學費

功文式教育中很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個人別、能力別』的輔導,也就是個別潛能的開發,恭喜您,妹妹已學到了功文式教育的精髓之一了,再來就是開發哥哥潛能的時候了。而對兩個孩子而言,情緒上的反應是相當正常的現象,當然也要給予正面的心理輔導:
對哥哥:找出其能力上較佳的部份,給予更多的肯定及讚美,再引導其往學習的方向努力,只要每天自我進步,將來仍是大有可為。
對妹妹:給予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概念,現在多努力,則將來才會有更多餘力,要有自我挑戰的精神及毅力。

孩子年紀還小,無論做任何事情都想要有大人在一旁陪伴,其中當然包含了書寫教材,其實只要父母親多點耐心,在陪伴的過程中,需多加留意的是孩子學習的態度、學習興趣等,多多鼓勵讚美孩子,相信必定能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發現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儘早學習。孩子的潛力是無窮的,越早開發越能得到成效。
良好學習習慣的建立。習慣的養成是學習的第一步,定時定點的實施有助於習慣的建立。
家長的陪伴。父母親適時的陪伴及關心能有效紓解孩子書寫高教材時所產生的不安與焦慮,但切記不要催促。
實施家庭批改。家庭批改能讓孩子馬上訂正當天教材的內容,使孩子在輔導日以外的時間也能正確的吸收教材內容,增進學習效率。
隨時與輔導員溝通連絡。不論是教材進度的疑問還是習慣難以建立的問題,只要與輔導員建立暢通的溝通管道,隨時了解與掌握孩子的學習情況,將使孩子的學習更為順暢。
I線以上的學習,唯有落實的三人行教育(家長+孩子+輔導員)才是達成的唯一途徑。

請家長協助訂定學習計劃,規律孩子的學習態度。
了解孩子的態度,是否是因為學校的老師對功課的重視程度不高或是因為孩子是不喜歡老師才會有這樣的行為發生。
如果是前者的話就請家長務必要和老師溝通;若是後者,就得和孩子談談,提醒現階段要適應每一位老師的教學方式與內容,如果因為不喜歡老師就用這種方式來面對的話,最後犧牲的還是自己的學習。
因為孩子有學習功文,建議家長在孩子寫功課的順序上盡量讓孩子先完成功文的家庭作業,再書寫學校的功課,如此一來孩子為了要完成當天的事就得專心去做,這樣就應該可以慢慢去改善。
孩子的學習習慣是否建立,將對孩子的學習成效產生關鍵性的影響。一般大人們總是覺得孩子的能力好像沒有問題,但是孩子都會因為不專心、沒有計畫、沒有耐性、不持續等問題,而影響了他的學習效果。
首先,學習習慣就好像生活習慣一樣,應越早培養越能妥善建立。從幼兒開始,父母親即應在與幼兒的互動中,包括唸書、說故事、童謠兒歌、認字、數數...等,到開始學校的課業學習,父母親的安排方式就是最初的學習習慣基礎,因此,父母親是如何做的?孩子又是如何看待的?後續的發展將有不同的結果。
而學習習慣也很廣泛,以下提供幾點建議,希望能儘早協助孩子建立。
「今日事,今日畢。」每日學習逐漸累積知識,一則比較容易吸收,一則比較不會有太大的負擔。就像家庭主婦一樣,每天的碗當天就馬上洗完,跟留好幾天的碗再一起洗,那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每日學習是很好的習慣之外,在持續學習的過程之中,也能培養出耐力及持續力。
好的學習習慣是要預習、專心學習(上課專心)、復習的方式,在達成這樣的習慣時,像家庭環境的影響也是要注意的,是否有影響孩子專心的因素存在,像桌椅、燈光,環境是否吵雜等都會影響孩子,因此,若有這些負面因素的話則必須改善。
孩子的自主性通常比較不好,學習的規劃、安排也不是馬上就可以有好的表現。因此,在初期的學習之時,就可以固定一個學習的時間,讓孩子只要在這個時間就是專注的完成學習工作,等到反覆要求多次之後就自然而然成為習慣了。

語文科目的學習愈早愈好,同時學習英文及國語科目,不但不會影響孩子的認知,反而因為語文能力的逐漸提升,對其它科目有莫大的助益。
功文式國語從認字、注音、國字、詞彙、句子、文章讀解的學習,不但能提升孩子高度的讀解力,同時也能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功文式英文為了讓更小的孩子也能夠學習,在改訂教材後,更適合幼兒來學習,因為教材有搭配CD片,所以更方便一邊聽一邊學習,適合於家庭學習。只要有家長的配合,養成每天聽CD的習慣,在愈小時學習功文式英文愈能快樂學習英文,才不至產生排斥感。

閱讀習慣的養成不是與生俱來的,必須靠後天環境的培養。孩子不喜歡閱讀,首先須先了解孩子不喜歡閱讀的原因,例如:
國字太多
內容冗長、乏味
內容過於抽象,不易理解
沒人作伴,覺得孤單
想要玩及看卡通,所以沒時間閱讀
了解孩子不喜歡閱讀的原因後,再針對此原因改善孩子的讀書習慣與態度,並強化孩子閱讀的樂趣,使閱讀變成孩子很樂意去做的一件事。
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不能心急,還要正視以身做則的法則,家長若能在家利用簡單的布置,營造一個適合親子閱讀的環境,在孩子閱讀時,與其一同感受書中的喜、怒、哀、樂,讓孩子有個閱讀學習模依的對象。此外,圖書館、書局也是閱讀的好去處,能讓孩子充分感受閱讀的氣氛,自然感受閱讀的喜悅,有利於閱讀興趣的培養。
書籍內容也是影響孩子喜不喜歡閱讀的原因之一,因此,書籍的選擇非常重要。要透過孩子的觀點來選擇書籍,購書不必急著一次購買太多,從配合孩子的興趣細細挑選,到孩子大些可以親子一同討論挑選,相信沒有專家指點,您一定也能累積不少選好書的技巧。
不求孩子閱讀的進度及張數,給孩子最快樂的閱讀環境。

先建議家長多想想,就孩子來說,是否有何困難,例如功課或負擔太多了。特別是目前國內升學主義盛行,課業繁重,而父母親愛子心切,通常還會送子女們到才藝中心或升學補習班,如此一來,往往超過孩子所能負荷的範圍,造成他們莫大的壓力,因此孩子很可能就會採取消極反抗的方式去面對這種處境;而所謂「不願寫功課」的現象,或許即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
所以,父母親應避免陷入狂熱的教育中,一天到晚只知道要孩子「讀書,讀書 」、「做功課、做功課」,嘮叨個不停,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容易讓孩子對 學習「倒胃口」。且若找不到孩子消極抵抗的真正原因,頻頻以打罵的方式來逼他們,更是要不得。
打罵往往只是父母在求好心切下的一種情緒宣洩反應,對孩子通常只有負面的效果,更嚴重的是極可能完全破壞孩子的學習興趣。
如果你的孩子已經到了不打不做功課的地步,父母應冷靜下來,嘗試了解孩子,對一個拒絕寫功課或讀書的孩子,首先消除他對寫功課的抗拒心理,化解他心中「寫作業是痛苦」的印象,進一步在求建立起「自我管理」的習性。因此:
了解孩子現階段的能力。
尊重孩子的能力,給他表現的空間。
協助孩子恢復信心,提高學習慾望。
適時給予讚美,在家張貼寫好的作業。
堅持且持續地誘導孩子學習。
如此,即可使孩子的課業態度由「討厭」轉為「喜歡」,那怕每天只是短短的十幾二十分鐘,也要讓孩子在書桌前,培養學習氣氛,從喜歡的學科開始,在接著寫功課,相信「把孩子帶到水邊,同時要他喝水」,這並非不可能的事。 只要尋找出癥結,激發其自主意願就行了。

相信各位爸爸媽媽在瞭解了左撇子的優勢之後,不會再強迫糾正孩子的左撇子習慣了,因為你的寶寶很聰明呀!
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是用右手寫字,但也有少數人擅長使用左手。左手用得多,右手用很少,稱為左利手,俗稱「左撇子」;而能左右開弓,左右手使用得差不多者,稱為均利手。由於左撇子人口隸屬少數,因此左撇子或多或少都不免承受到些許社會壓力,以致許多父母總會不由自主地對孩子的「左撇子」產生各種想法,其中包括某些擔憂,有的甚至強行糾正孩子的左撇子習慣。難道左撇子真的那麼不好嗎?非糾正不可嗎?其實也不盡然。
左撇子是不是較聰明?
大約在一個多世紀以前,人們認為左撇子是一種不正常的生理現象,甚至把它看成是一種疾病,以為這是由於產婦遇到難產時,嬰兒的左側大腦(具有控制右手及文字和語言功能)受到損害,所以才使得嬰兒在以後的生長過程中,經常地使用左手,也因此,凡是左撇子者往往伴隨有口吃和智力遲鈍等現象。
但事實證明情況並不完全如此,我們周圍的許多左撇子,不僅沒有口吃和智力遲鈍的現象,而且他們的才智聰慧過人,特別是在一些需要想像力和空間距離感的職業中,很多左撇子都是最優秀的人才。
1982年日、美等國所做的一項統計結果顯示,左撇子成長為藝術家、建築師的比率,要比右利手的人高。如14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三傑:米開朗基羅,西班牙的繪畫大師畢卡索、美國電影藝術家卓別林等著名人物也都是左撇子;而在其他的領域中,左撇子表現傑出者也大有人在,如俄國的亞力山大、法國的拿破侖、美國前總統福特等政治家,也都是左撇子在運動名將中,左撇子棒球投手占1/2,在網球、乒乓球和羽毛球運動中,左撇子的表現也很突出。
人的大腦左半球支配著右半身的活動,具有處理語言、進行抽象思維、邏輯推理、數位運算及分析等功能;而大腦右半球支配著左半身的活動,是處理總體形象、空間概念、鑒別幾何圖形、識別記憶音樂旋律和進行模仿的中樞。在一般情況下,左腦的抽象思維功能較發達,右腦則形象思維功能較發達;也就是說,左半球是邏輯半球,右半球則是情感半球。
手的活動對大腦功能的開發利用,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通常右利手的人,大腦僅左半球的功能較發達;而左撇子的右腦得到充分的開發利用,這就能極大地提高其整個大腦的工作效率,並且唯獨左撇子才有可能將大腦左半球的抽象思維功能與右半球的形象思維功能合二為一。
法國學者研究發現,從大腦「看東西」到進行動作,左撇子和右撇子的神經反應通路有所不同,右撇子必須走「大腦右半球=>大腦左半球=>右手」這條路線;而左撇子則是走「大腦右半球=>左手」的路線。顯然從「看」到「動」的過程中,左撇子可以少繞一個彎,資訊直接從大腦通過中樞神經系統傳遞到左側,這要比傳遞到右側快,所以左撇子的智商相對較高。而美國高智商協會的有關調查也證實,左撇子高智商是一種普遍現象。
 
左撇子須要糾正嗎?
一般而言,孩子在3歲前做什麼事都用左手,就很可能是左撇子;到了5歲左右,孩子的習慣會明顯地表現在握筆、拿筷子上,父母若在此時糾正孩子,將會造成孩子左腦的負擔過重,左右腦功能失調,阻礙孩子創造力的發展。再者,強行糾正左撇子還可能造成孩子口吃、語音不清、唱歌走調、閱讀困難、智力發育遲滯,甚至神經質,因此,對習慣用左手的孩子,家長千萬不可去強迫他們改用右手,也不要限制他們使用左手,應該順其自然,同時鼓勵孩子也學會用右手,讓孩子在沒有壓力的狀況下,增加使用右手的練習機會。
 
讓右撇子多練習使用左半身
左撇子,右腦用得多;右撇子,左腦用得多。如果孩子左半身的活動頻繁,就會促使右腦發達,從而使左右腦的功能都能得到有效的開發利用,因此,心理學家建議,應該多多訓練孩子使用左手、左腳。
夾積木:要求孩子用左手拿筷子把積木圖案擺出來。
拍皮球:要求孩子在拍皮球時雙手交替進行。
撿火柴:要求孩子用左手把火柴一根一根地擺進火柴盒內。
跳房子:要求孩子用左腳跳,而不能用右腳跳。
總之,多引導孩子進行類似的鍛鍊,孩子就會更加聰明。
 
左撇子生活用品日益豐富
雖然在目前的生活環境中,絕大多數的相應配套措施,均是為右撇子所設計,相對地為左撇子帶來許多不便(這也是許多父母糾正孩子左撇子的一個重要原因),但隨著人們生活素質的提高,左撇子已經得到愈來愈多人的關注,所以有些左撇子生活用品也就應運而生,尤其是在國外,這一類的產品已經相當豐富,只要你在搜索引擎裡鍵入「左撇子」,很輕易就可找到上萬筆相關網站,可見左撇子的世界也很精彩,相信左撇子寶寶的未來生活,一樣會很方便、很幸福呢!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tina-jang/article?mid=8230&prev=8637&next=8229&l=f&fid=57







*********************************************************************************

孩子學習總是不開竅怎麼辦?

作者:陳念怡 出處:親子天下
學習的意願和策略攸關孩子學習的成敗,該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有哪些方法可以協助孩子有效學習?《親子天下》精選了16本教育類好書,幫助親師教出自動自發、學習事半功倍的小孩。

advertisment
適合家長閱讀的好書
《學習動機》
本書提供淺顯易懂的實用指南,教導父母了解動機機制的運作,以及如何啟動孩子的內在學習動機。隨書附有「動機測試」,讓你了解孩子的學習動機有多高。伊旭塔.雷曼著/賓靜蓀譯/天下雜誌出版

《教出學習力》
本書集合了作者多年來的觀察,列出四十種經典教養情境,針對不同個性孩子的學習問題提出具體建議,步驟清楚,簡單易懂。呂宗昕著/天下雜誌出版

《教出閱讀力》
本書結合了經驗和理論基礎,是國內第一本「閱讀力」學習手冊,運用有系統的閱讀策略,幫助父母有效增進孩子的閱讀能力。柯華葳著/天下雜誌出版

《心智圖筆記術》
本書將心智圖定位為創意筆記法,利用聯想、關鍵字和圖像呈現的方式,幫助孩子有效掌握課堂重點,跨越學習障礙。William Reed 著/蕭雲菁譯/晨星出版

《孩子,你開竅了!》
高智商低學習成就學生的問題出在那裡?作者運用豐富的親職教育實務經驗,提出「十步引導計畫」,激發孩子主動向上。Michael D. Whitley 著/黃昭明譯/久周文化

《教出組織力》
這本深入淺出談「自我管理」的指南,針對被貼上「迷糊」標籤的中學生,提供了時間規劃、物品收納的訓練方法。Donna DoldbergJennifer Zwiebel 合著/丹鼎譯/久周文化

《激勵孩子快樂學習》 本書指出男孩與女孩在學習上的相異之處,並提供許多具體可行的方法,激發各種不同年齡孩子的學習動機。Andrew Martin 著/陳昭如譯/新手父母出版

《不可思議的成績進步法》
作者為日本知名補習班負責人,他以行動科學的成功教學經驗,發展出一套教導孩子自主學習的學習管理系統,教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打通學習的各個環節。石田淳著/陳美瑛譯/如何出版
適合老師閱讀的好書
《自律學習》
本書探討如何轉換教師的角色:從承擔全部學習責任的授業者,變成自律學習的教練或顧問,並利用自律學習的循環模式,幫助學生自我觀察平時的學習情況,成為「聰明的學習者」。Barry J. Zimmerman 等著/林心茹譯/遠流出版

《增進學生的學習動機──一五種策略》
藉由協助學生滿足自主、能力表現,以及樂趣的學業心理需求,有效增進內在學習動機。作者明確定義每種策略的目的、步驟、適用年級和學科領域,以及如何將策略納入現行課程。J.P. Raffini 著/賴麗珍譯/心理出版

《自主的課堂》
針對如何營造正向積極的學習環境,提供實用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自律,並主動安排自己的學習計畫。Dale Scott Ridley Bill Walther 合著/李弘善譯/遠流出版

《教學生做摘要》
「教學生做摘要」是老師給學生的「最佳禮物」。從效用切入,詳述五十種多元的摘要法,協助學生監控理解,過濾學習內容。Rick Wormeli 著/賴麗珍譯/心理出版

《我可以學得更好——學習輔導與診斷手冊》(低、中、高年級版)
分為低、中、高年級版,針對國小語文學習和數學學習的歷程,羅列學生在學習上的各種疑難雜症,並提出教學策略和輔導上的建議,是一本結合了實務和理論的實用手冊。台灣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學組合著/心理出版

《閱讀達人是教出來的:學習風格心智圖教學法》
作者運用「學習風格」搭配「心智地圖」,突破原有班級共讀的教學方式,藉以提升孩子學習動機和閱讀成就。盧金鳳、田耐青合著/大好書屋

《培養反思力》
本書從「反思力」的角度切入,透過對行為的觀察及自我行為的反省,教孩子培養洞察力,並在學習過程中學會自主及負責。Scott G. Paris Linda R. Ayres 合著/林心茹譯/遠流出版

《師生雙贏──選擇理論在教學上的運用》
作者將「選擇理論」轉化成一套充滿活力的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上展現有如球場上的投入和興奮之情。William Glasser 著/楊誠譯/心理出版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9JqeSt.cERmoSKqGh4m1jFJM/article?mid=1692&prev=1693&next=1690&l=f&fid=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