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8日 星期三

正視過動兒治療

誤解情緒 過動兒不是故意

【聯合報╱曾愛迪/北市宏恩醫院復健科臨床心理師】
「媽媽明明很生氣,你還嘻皮笑臉?你不知道我在發火嗎?」、「同學玩遊戲輸了很難過,你怎麼還嘲笑他?」、「為什麼你心情不好就要摔東西?」以上對話,相信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兒童的家長而言,必然不陌生。近來許多研究顯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兒童不僅具有注意力不良、過動及易衝動等特質,情緒能力也比其他同儕弱。

情緒能力是指正確解讀他人情緒、覺察自己情緒狀態,並以適切方式表達情緒、處理情緒。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患者情緒能力有缺陷 ,除了與其不專注或衝動特質有關,也可能與他們推論他人心智狀態的能力(theory of mind)及情緒情境辨識能力不足有關。

若孩子情緒不穩定、時常錯誤解讀他人情緒,或不懂得以適切方式表達情緒,極易影響人際互動,進而引發負向情緒,甚至衍生心理症狀或情緒困擾。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患者的注意力問題,不一定會隨長大而自然改善,尤其衝動及過動的特質,以及情緒能力不足,這些容易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產生情緒困擾、偏差行為及人際互動障礙,進而影響其活適應及心理健康。

父母是孩子人生旅途上的陪伴者及引導者,當問題發生時,應避免責備孩子,而是去了解問題背後原因及情境脈絡。

若孩子經由醫療評估後,的確有衝動、過動或注意力缺陷的問題,除尋求醫療或心理專業協助,更需要建立合理的教養態度與方法,減輕孩子受到症狀干擾的程度,發揮原有能力,活出屬於自己的精采人生。


如何增進孩子情緒管理的能力:


1.情緒反映及同理:
當孩子出現不當言語或行為時,父母需要覺察、反映並同理孩子背後的情緒,如「小文很生氣,因為媽媽不讓你玩玩具。」情緒反映協助孩子口語表達,而非以哭鬧等行動表達情緒。

另一方面,當孩子知道他人了解自己感受時,情緒能獲得安撫,才有回復理智的可能。

2.情緒接納與涵容:
父母本身受限於教養責任與壓力,往往急切地企圖修正孩子行為。然而,情緒本身沒有對或錯」父母可以修正孩子行為,但必須先接納其感受,尊重孩子在面對生活事件時的主觀情緒或想法,覺察自身困境,沉澱情緒,才有能力聆聽孩子心聲,共同解決問題。

3.減少環境不利因素: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患者常分心或忘東忘西,父母可藉由環境調整,以減少發生這些狀況。

例如請孩子把交辦事項寫在記事本,定時檢查;在寫功課或上課時,減少分心與外界刺激;與老師協調在上課時給予孩子離座走動的機會,如擦黑板、發作業本。

4.從活動中實際演練:
不少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兒童對於他人情緒辨識能力不佳、自我情緒覺察不足,家長可利用角色扮演、閱讀繪本、問題討論,或設計一些有趣的活動,如看情緒圖卡(見上圖),讓孩子練習分辨情緒、請孩子在時限內說出想到的情緒字彙等,增進孩子的情緒辨識能力及情緒表達能力。



過動兒延遲治療 恐影響社交
調查過動兒家長發現,逾五成家長發現孩子異狀,卻拖上一年才就醫,七成五家長超過半年才考慮用藥。醫師提醒,延遲治療,對孩子未來社交、生活的負面影響更大。
 
「我沒有朋友,下課時間都在罰寫。」這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孩子的處境,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梁歆宜說,患者因不專心、過動、衝動,學業及社交經常不順利。
 
鄧小弟從幼稚園就因規矩差,常被老師罵,小學三年級因頂撞老師被賞一巴掌,媽媽看到孩子臉上掌印才發現,小五時拿鋼杯把同學頭打破。在老師建議下就醫,確診為過動症,從發現異狀到就醫治療,已過7年。
 
鄧媽媽說,治療後孩子專注力提升,以前對所有事情都無所謂,如今念小六的鄧小弟快樂多了,還主動參加活動,交到不少朋友。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張學岺說,針對303位家長的問卷調查顯示,半數家長從發現症狀,超過一年才帶孩子就醫,三成家長拖了兩年以上,甚至有人拖了12年。醫師建議用藥時,七成五家長考慮半年以上,擔心藥物有副作用或會成癮。
 
張學岺說,不及早治療,過動兒要處理的狀況會愈多,包括學習障礙、品行混亂,一項涵蓋幼兒到成年的研究顯示,未接受治療的過動兒,半數以上可能有藥物濫用問題,不少人在學業、就業表現出狀況,如無法完成高中學業、被解雇等。

不少家長嘗試感覺統合學習或飲食調整等,張學岺說,個人體質有異,不是所有人都有效,建議兩周未改善,應盡快至兒童精神科評估治療。張學岺說,藥物配合行為治療成效更佳,且可由醫師監督、控制,副作用也能監測。

 
 
 
ADHD勿輕忽 治療不嫌晚
【Upaper/文/記者何雅玲】
國小3年級的Kevin可說是小兒科門診的常客,經多次檢查仍找不出身體病痛的原因,經跨科會診才發現,Kevin其實是因ADHD而影響學習及行為,導致課業成績排名落後且經常與同學起衝突,在師長嚴厲指責及父母打罵等不適當的管教下,經常自覺身體病痛而求診小兒科,後經醫師會診發現,Kevin出現ADHD明顯的核心問題,在確診、治療下好轉並考上大學。

諸如Kevin的轉診病例,近年來愈來愈多。臺大醫院精神部主任醫師高淑芬教授表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英文簡稱ADHD,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或稱注意力缺失症,英文為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簡稱ADD)為早發型兒童神經精神疾病之一,近幾年來在醫學不斷研究下,對行為背後的機制等病症相關,有了更多瞭解,發現不單是孩童,也可能延伸到青少年、甚至成年。

另外,臨床經驗也觀察到,ADHD專注力等核心問題而產生的自信不足、情緒失控等症狀,初始易被以為是憂鬱、躁鬱等其它精神方面的問題,透過其它科別轉介到ADHD門診的情形日益增加。

ADHD對個人學業、工作及人際關係,甚至家庭壓力和社會經濟,都造成極大的衝擊,所幸經數百個國際知名的研究及台灣研究證明,可透過藥物治療的方式,加上親職教育、行為治療及學校補救教學的治療策略。雖說及早發現、掌握孩童黃金治療期,但非指晚治療即無救。

高淑芬醫師表示,ADHD主因是來自腦部額葉皮質下迴路的功能異常,造成不專心、衝動、坐不住、情緒和動作的控制失調、及組織計畫的能力不佳等問題。依據研究,學齡期孩子的盛行率大約是5~10%(台灣7%)、成人ADHD的盛行率約為4%。

孩童時期症狀不復雜,多半僅核心症狀,加上較聽父母話,經投藥治療效果顯著易見。青少年時期才被發現或治療,可能因注意力不足、過動、衝動等3大核心症狀,產生自我放棄、憂鬱症、強迫症等併發其他多元精神疾病,加上有升學壓力、正處叛逆期,配合度較差,只要孩童及家長、老師多花些心力,減少管教、增加鼓勵、配合用藥。到了成人,過動及衝動症狀自然減緩,持續影響的是專注力的問題,不過因求診有動機、配合度佳,仍為時不晚。

藥物和行為治療 雙管齊下
治療ADHD,藥物和行為治療缺一不可,高淑芬醫師表示,不要因對藥物的誤解而錯失早期治療的機會,也不要認為吃藥即可而忽視正確的親職技巧。
目前,藥物分為中樞神經興奮劑及非中樞神經興奮劑,各有其特點效果且安全、副作用少,確診後醫師將視體質及症狀來決定用藥種類、劑量及頻次。

 
 
 
 
成人也會過動!?從小治療成就大不同
【Upaper/文/記者何雅玲】

「王太太因女兒疑為過動症而求助專門醫師,治療過程中與醫師聊起自己長久以來因憂鬱症而服藥,經醫師詢問觀察及多方評量,意外發現自己實為ADHD隱藏患者,從小即出現忘東忘西、過動、無法專心等症狀,為此就算很努力成績仍不理想,母親因失望而斥罵,導致自己心理壓力更大,出社會後職場表現也不佳、常覺力不從心,最終自我沮喪、鬱鬱寡歡,以為患有憂鬱症但經多年治療未見好轉。」
 
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高淑芬醫師表示,過動症全名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英文簡寫為「ADHD」,隨著醫學進步及家長重視小孩成長且觀念正確,愈來愈多小孩ADHD問題可及早發現,不過,仍有一半以上的ADHD患童到成人期仍有明顯的症狀。
 
患有ADHD的成人,多半小時候即有症狀,卻沒被發現。根據臨床統計,兒童患ADHD的比例在台灣約為7%,其中,因沒有適當治療而導致症狀持續,到了青春期的比例約80%,至成人約60 %。
 
高淑芬醫師表示,成人ADHD與兒童ADHD的核心症狀都是過動、衝動、注意力不足等,只是表現方式不太一樣,其中以「過動」的變化較為明顯。
 
「過動」症狀在兒童時期,表現出坐不住、爬上爬下,即使坐著也扭來扭去,玩弄周邊物品,非常容意被察覺。然而,成人ADHD 過動表現不易被察覺,一樣會有東摸西摸閒不下來的情形,只不過改成找別的事情做,像是開會起身倒水、幫忙收發東西等,若正面思考,給人熱心助人的好感,或是巧遇感興趣的工作,將過動轉為過度,成為眾人眼中的工作狂。
 
在「衝動」的表現上,成人ADHD的急性子、沒有耐心的表現會轉成脾氣暴躁,導致人際關係不佳,工作不長久且頻換、易做錯誤投資、婚姻關係緊張不穩定等。
 
至於「注意力不足」最大的影響便是學習表現,小學課業簡單勉強hold得住,國、高中後課業繁複而跟不上進度,導致挫折感、乾脆自我放棄,到了成人虎頭蛇尾、丟三落四、亂無章法的症狀仍明顯,自我掌控力不足而沮喪,出現燥鬱症。

對於ADHD患者,高淑芬醫師表示,治療永遠不會晚,經認知行為及藥物,患者可過健康人的生活。然而,小學至青春期為黃金治療期,因為患者在此發展階段若能身心健康快樂成長,將影響未來數10年的人生甚距,患者若能從小發現並及早治療,成人後的發展未必比一般人差。


 
 
 
扭不停、勸不聽 過動兒「藥」不「藥」?

【元氣周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
經常忘東忘西、坐不住、情緒障礙,別以為孩子只是調皮、活潑好動,如果屢勸不聽、一犯再犯,當心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若未及早治療,恐怕影響孩子學習與人際互動,因行為偏差而發生不可挽回的遺憾。

 
壓力上身 過動症狀現形

「分心、過動、衝動,是過動症三個典型症狀。」三總兒童青少年科主任葉啟斌說,過動症孩童沒辦法集中精神,無法注意細節,話多、活動量大,喜歡冒險爬上爬下,身體像長蟲一樣扭來扭去,做事沒耐性、不考慮後果、恣意妄為,不少父母相當頭痛。一般而言,幼稚園前不易發現罹病,往往等到念小學,課業壓力、同學互動與環境改變,老師發現孩子有異狀才通知家長。

 
大腦障礙 無法記取教訓

台北市立關渡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邱姵寧表示,正常孩子活潑好動,被處罰後,通常就會修正行為;過動症孩子卻容易一再犯錯,無論父母規勸或嚴厲處罰,孩子就是沒辦法記取教訓,無法控制衝動情緒,「天生大腦在行為抑制上有困難。」

 
過動症狀 階段表現不同

邱姵寧指出,隨著年紀增長,過動症狀表現也不大相同:

●幼稚園至一、二年級通常孩子表現症狀包括愛亂跑、易分心、坐不住、好動。

●三、四年級易出現忘東忘西、話多、愛搶答、不愛寫功課。

●六年級與國中階段成績一落千丈,情緒易衝動、容易與同學大打出手。

 
致病因素 七成來自遺傳

「愈晚就醫,愈難治療。」邱姵寧說,因影響孩子症狀的因素變多,孩子的學業基礎不扎實,父母對孩子的耐心與信心被磨光,更增加醫師治療難度。

 
邱姵寧說,過動症致病原因七成是遺傳,三成為後天感染或其他身體疾病,如中樞神經感染導致大腦前額葉缺損,也會影響注意力調控及情緒障礙。

 
葉啟斌也說,根據美國2005年國家調查顯示,過動症高達78.5%是遺傳,孕婦在懷孕期間如果抽菸、喝酒、服藥,都可能造成胎兒大腦的控制力變差,一旦前額葉代謝及活性不夠,腦部多巴胺及正腎上腺素傳輸不足,恐怕會讓孩子出現過動症狀。及早用藥可避免學業成績落後,降低情緒失控機率。

 
拖延治療 孩子嚴重失控

葉啟斌透露,門診曾收治一名國小六年級學童,當時被診斷過動症,卻因父母一時心軟,擔心孩子用藥會影響生長發育,拖了四年,直到高一才就醫。結果孩子行為完全失控,不僅抽菸、缺課,蹺家更是家常便飯,後來被幫派吸收,行為偏差導致躁鬱症、憂鬱症,甚至一度使用禁藥,父母十分後悔。


 
及早就醫→行為矯正→規律服藥→定期追蹤

「早期治療,養成固定良好生活習慣,就可拿掉藥物。」三總兒童青少年科主任葉啟斌說,目前過動症治療以藥物與行為矯正為主,因藥物會導致食欲變差、頭痛、睡不著等副作用,不少家長擔心用藥會影響孩子生長發育,出現焦慮、體重減輕等症狀,其實,規律服藥反而可降低副作用。

 
邱姵寧也說,藥物濫用才有上癮問題,如果乖乖遵照醫囑,長期規則服藥,並定期回診追蹤孩子的身高、體重,讓醫師調整藥物以「有效的最小劑量」治療,接受治療的好處遠大於不治療。


不過,邱姵寧強調,不管小孩之後有沒有停藥,都必須回診追蹤,並定期了解孩子想法、生活中的困境,認同孩子的朋友與價值觀、道德感,以免造成日後無法彌補的缺憾。



教養過動兒 先獎後罰
 
【聯合報╱曾嫦嫦/台大醫院臨床心理師】 教養孩子受到孩子與父母本身特質、環境、和家庭壓力等因素影響,過動兒有過動和易衝動的特質,父母教養困擾不在話下了。父母接納孩子特質,以心平氣和的態度處理孩子的問題,孩子也會比較肯聽父母的話。

處理孩子行為5原則:
1.父母要學習對孩子行為立即做出反應:對孩子適當的行為,立即稱讚;對不適當行為,立即制止或以身作則,帶著孩子做出適當行為。

2.管教的一致:不同場合,處理不適當行為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不是不處理;在短時間裡,不能讓同樣的行為卻得到不同結果,孩子會無所適從;父母兩人雖在做法上不同,但方向須一致,或一方支持另一方。

3.處罰之前,家中應已建立正面滿足需求的獎勵制度:如孩子偷竊被處罰之前,是否有適當管道讓他得到想要的東西?或孩子有哪些值得獎勵的行為,可以換取想要的東西?

4.不適當行為的發生和情境有關係:如櫃子上有錢,可能誘使孩子偷竊,但事先預估並收妥,就能減低問題發生機率。

5.孩子的行為問題是家庭成員互動的結果:孩子出現問題行為並不全是孩子的錯,孩子像一面鏡子,反映出家人互動的盲點。

建議操作6步驟:
1.先冷靜分析為什麼孩子會出現不適當的行為,瞭解可能的成因,並做預防。

2.注意孩子的好行為,並立即口頭讚賞。

3.陪伴孩子遊戲、示範如何操作工具、口頭讚賞等,增進孩子的服從性,建立孩子獨立的習慣。

4.口頭讚賞不夠力時,增加積點給獎的鼓勵方法,孩子可換取想要的玩具、打電動、看電視、上網等。

5.獎勵行不通,不得已要處罰時,坐隔離椅,或剝奪他所得到的點數,都是處罰方法,只是剝奪點數會降低他努力得到點數的動機,要拿捏得好才有效果。
暫時隔離法的隔離時間依孩子年齡來調整,如4歲的孩子大約4分鐘。最初孩子會反抗得很厲害,父母倒數計時從五數到一,孩子不從,父母警告一次,給他調整的時間,再倒數計時,孩子仍不從,父母這時就要強力執行,直到隔離時間期滿、或是孩子安靜下來、或是孩子去做父母交代他去做的事為止。

6.如果孩子因遵循規範而減少不適當行為,並做出適當行為,同時得到父母讚賞。父母就可以運用獎勵系統,從在家裡的口頭獎勵加上累計點數,來增進孩子學校的表現。
如果建立良好的家庭、學校規範、溝通習慣,即使未來因發展、環境變遷導致孩子不適應行為,相信都能逐一改善。

全文網址: 教養過動兒 先獎後罰 - ADHD防治 - 親子寶貝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288223#ixzz1sNM9RdqJ
Power By 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