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嘔吐腹脹 腸旋轉不全作祟
家中的小孩是否出現嘔吐、腹脹的症狀呢?許多家長認爲這只是一般的小兒科病狀,但這也有可能是腸旋轉不全合併小腸閉鎖的罕疾症狀!若有此症狀的小孩,必須儘早送醫,否則,會影響孩子的內臟發育,甚至合併畸形和敗血症。
日前,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外科收治了一名腸旋轉不全合併小腸閉鎖的新生兒,出生時體重和外觀都正常,卻無法進食,且經常嘔吐含綠色膽汁腸胃液,緊急手術發現寶寶是因腸胃系統旋轉不全畸形,使腸胃缺血斷裂缺損約20公分,造成小腸閉鎖及缺口前端的腸子異常脹大,所幸經手術將斷裂的腸子接通及腸胃道旋轉不全復位,術後恢復良好,一周後即正常飲食及出院。
腸旋轉不全合併小腸閉鎖是消化道畸形的罕見疾病,通常可在產前超音波檢查時發現,多數媽媽發現胎兒有此疾病都會選擇人工流產。但是,該名寶寶的媽媽在懷孕第28周時,雖產檢時發現胎兒有不正常的脹大腸氣,但因接近懷孕第三期,且其他生長追蹤項目均為正常,經考慮後決定把他生下來。
胎兒小腸閉鎖 孕期決定存活率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外科醫師黃元惠表示,嬰兒發生小腸閉鎖的機率約三千分之一。一般認爲小腸閉鎖發生的原因,是小腸在胎兒生長時期,血管受傷缺血所致。懷孕越早期出現的腸閉鎖,對腸胃發育的影響越大,小孩出生後存活的機率越小;反之,越接近足月的腸閉鎖,對腸胃發育的影響越小,9成以上的嬰兒經過手術後可以存活及正常發育。
不過,小腸閉鎖常合併唐氏症、心臟、腎臟、肌肉骨骼系統或神經系統異常等先天性畸形疾病,另合併出現敗血症的情況也不少。
腸道發育畸形 產前檢查可發現
先天性腸旋轉不全合併小腸閉鎖的寶寶,通常出生後數天會大量嘔吐,嘔吐物含膽汁,若出現腸扭轉可能導致完全性腸阻塞,嘔吐頻密且量多;若出現腸絞窄時,則會出現腹腫塊。有上述症狀的寶寶,通常需經消化道氣鋇造影(GI)以及鋇灌腸才能鑒別,確診後再進行手術治療。
黃元惠醫師提醒,孕婦務必做定期產檢,除了保障媽媽與胎兒的健康外,如發現胎兒有異狀,應與主治醫師詳細討論,及早為寶寶出生後可能需處理的狀況做準備。此外,家長也要多注意家中小孩若有任何異狀,請儘快送醫檢查,以免耽誤病情。
【健康小辭典/腸旋轉不全症】
Q:若在產檢時未發現胎兒患有腸旋轉不全,出生後會有什麽症狀?
A:由於病理畸形變異不同,所以臨床表現也不同,但多數為間歇性含膽汁的嘔吐,能自行緩解,卻會反覆發作。少數病童在出生後毫無症兆,但會出現突發性腸扭轉而劇烈的腹痛、嘔吐頻繁、便秘等症狀。
Q:腸旋轉不全經診斷後,醫師會怎麽做呢?
A∶先天性畸型的腸旋轉不全,藥物治療無法有效治療。對於一般症狀較輕者,醫師通常會密切觀察其病情,採取保守治療方式,但絕大多數患者需要透過手術糾正畸形。
******************************************************************
小兒腸旋轉不良
腸旋轉不良是指胚胎期腸管以及腸系膜上動脈為軸心的旋轉運動發生障礙,導致腸管位置發生變異及腸系膜附著不全,易引起腸梗阻的一種先天性疾病,是小腸旋轉及固定異常是宮內小腸發育過程受擾而致的解剖學異常,並可威脅生命。
小兒腸旋轉不良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二、發病機制
1、完全不旋轉:
如果中腸不旋轉,十二指腸長度變短,外觀呈螺旋狀,完全位於中線右側,導致十二指腸不全梗阻;而腸段不固定,使中腸易發生扭轉。
十二指腸和結腸的腸系膜包繞SMA彼此融合成一系膜蒂,中腸即以此為軸發生扭轉。正常情況下,小腸系膜附著的基底部很寬,從左上腹屈氏韌帶直至右下腹回盲部,小腸及系膜一般不可能發生軸性扭轉;若近端空腸和遠端迴腸均位於中腹部,系膜附著部相對較窄,則扭轉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2、頭側段旋轉異常:
3、頭側段反方向旋轉:
導致十二指腸位於SMA前面(正常應位於後方);而尾側段的逆向旋轉則導致橫結腸位於SAM後方,出現結腸梗阻。若尾側段正常旋轉,隨著升結腸從左上腹旋轉至右下腹,其系膜跨越SMA前方,覆蓋頭側段發育而來的小腸,形成疝囊,稱十二指腸旁疝。
4、頭側段不完全旋轉:
5、尾側段的旋轉異常:
6、尾側段不完全旋轉:
小兒腸旋轉不良的症状
(1)好發人群:
中腸扭轉也可出現間歇性的症状,主要見於年長患兒。包括慢性腹痛、間歇性嘔吐(有時為非膽汁性)、厭食、體重下降、生長發育不良、腸道吸收障礙、腹瀉等。腸部分扭轉者腸系膜靜脈和淋巴迴流受阻,可致營養素吸收障礙、腸腔內蛋白質丟失;動脈供血不足致黏液缺血,出現黑便。
(3)治療:
中腸扭轉目前無法預測何時或在何種情況下會發生,故對膽汁性嘔吐患兒,必須積極診治,絕不允許只作觀察而任其發展至絞窄性腸梗阻。所以一旦發現存在旋轉不良,即應手術糾治。
二、十二指腸梗阻:
1、病因:
2、典型症状:
三、間歇性慢性腹痛:
1、病因:
旋轉不良者可出現間歇性或慢性腹痛,原因很多,且往往並存。
2、臨床表現:
四、無症状病人:
二、相關檢查:
三、診斷:
可結合病史、臨床表現和相關檢查結果得出診斷。
小兒腸旋轉不良的診斷
小兒腸旋轉不良的檢查化驗
可行以下檢查以明確診斷:
呈現潛血陽性。
2、具體操作:
3、檢查結果:
腹部平片中未能顯示的充滿液體的擴張腸段也可使十二指腸空腸連接部下移,造成旋轉不良假象,此時可經肛門注入造影劑,以確定回盲部位置。
4、不足:
1、具體操作:
2、檢查結果:
3、不足:
小兒腸旋轉不良的鑒別診斷
三、環形胰:
四、腸梗阻:
腸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ileus)指腸內容物在腸道中通過受阻。為常見急腹症,可因多種因素引起。起病初,梗阻腸段先有解剖和功能性改變,繼則發生體液和電解質的丟失、腸壁循環障礙、壞死和繼發感染,最後可致毒血症、休克、死亡。當然,如能及時診斷、積極治療大多能逆轉病情的發展,以致治癒。
敗血症(septicemia),是指細菌進入血液循環,並在其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嚴重感染。臨床表現為發熱、嚴重毒血症状、皮疹瘀點、肝脾腫大和白細胞數增高等。分革蘭陽性球菌敗血症、革蘭陰性桿菌敗血症和膿毒敗血症。以抗生素治療為主,輔以其他治療方法。預防措施為避免皮膚粘膜受損,防止細菌感染。
小兒腸旋轉不良的併發症
1、腸不旋轉或旋轉不全:
其他畸形包括:美克爾憩室、十二指腸瓣膜或狹窄、巨結腸、肛門閉鎖、食道閉鎖合併食管氣管瘺、先天性短腸、膽道閉鎖、先天性心臟病、內臟反位、腸系膜囊腫和梨狀腹症候群,有報導發現家族性腸旋轉不良伴發顏面或肢體異常,提示該病可能與遺傳有關。
3、其他併發症:
一般認為出現下列徵象應疑有絞窄性腸梗阻:
小兒腸旋轉不良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預防:
一、婚前體檢:
預防出生缺陷,孕期按時產檢。
出生缺陷是影響嬰兒和兒童健康的重要原因,影響出生人口的素質。為此,各地組成多科多院協作體系,為降低和扭轉新生兒出生缺陷發生率,預防應從孕前貫穿至產前。
在預防出生缺陷中起到積極的作用作用大小取決於檢查項目和內容,主要包括血清學檢查(如B肝病毒、梅毒螺旋體、愛滋病病毒)、生殖系統檢查(如篩查宮頸炎症)、普通體檢(如血壓、心電圖)以及詢問疾病家族史、個人既往病史等,做好遺傳病諮詢工作。
小兒腸旋轉不良的中醫治療
小兒腸旋轉不良的西醫治療
手術採用經典的Ladds術式,須遵循以下5原則:
一、探查:
進腹後,立即將全部腸管托出腹腔,探查是否存在腸扭轉或造成腸梗阻的其他原因,辨識回盲部位置。
二、扭轉複位:
三、束帶松解:
小兒腸旋轉不良的護理
預後:
*******************************************************************
新生兒狂嘔吐膽汁 罕見「腸旋轉不全」作祟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日前收治一位新生兒,外觀正常,但無法進食,不時嘔吐含綠色膽汁腸胃液。經檢查為「腸旋轉不全」合併小腸閉鎖,導致28周時發生胎兒期腸扭轉,使腸胃缺血斷裂缺損約20公分,造成小腸閉鎖及缺口前端的腸子異常脹大。好在經手術將斷裂的腸子重新吻合接通及將腸胃道旋轉不全復位,目前術後嬰兒已恢復良好。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外科黃元惠醫師指出,小腸閉鎖的發生率約 3千個嬰兒之中會有 1 例,這種疾病已越來越少見,上一次該院收治這類病患是2年前,主要原因是出生率下降及產前超音波檢查發達,發現後有些媽媽會選擇人工流產。
早期腸閉鎖 影響腸胃發育大
黃元惠醫師表示,小腸閉鎖發生的原因,一般認為是胎兒時期,小腸生長時血管受傷缺血傷害所致,如胎兒時期的腸扭轉或腸套疊等狀況。懷孕越早期出現的腸閉鎖,影響腸胃發育越大,出生後存活的機率會較差,越接近足月的腸閉鎖,影響越小,超過9成上的嬰兒手術後可以存活及正常發育。無法存活的腸閉鎖小孩以合併其他先天畸形最常見,其次是無法控制的敗血症。
因此,黃元惠醫師提醒,懷孕期間的媽媽們,務必定期做產前檢查,如發現胎兒有異常狀況,需詳細與醫師討論,及準備出生後可能須處理的狀況,以保障媽媽與胎兒的健康。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外科黃元惠醫師指出,小腸閉鎖的發生率約 3千個嬰兒之中會有 1 例,這種疾病已越來越少見,上一次該院收治這類病患是2年前,主要原因是出生率下降及產前超音波檢查發達,發現後有些媽媽會選擇人工流產。
早期腸閉鎖 影響腸胃發育大
黃元惠醫師表示,小腸閉鎖發生的原因,一般認為是胎兒時期,小腸生長時血管受傷缺血傷害所致,如胎兒時期的腸扭轉或腸套疊等狀況。懷孕越早期出現的腸閉鎖,影響腸胃發育越大,出生後存活的機率會較差,越接近足月的腸閉鎖,影響越小,超過9成上的嬰兒手術後可以存活及正常發育。無法存活的腸閉鎖小孩以合併其他先天畸形最常見,其次是無法控制的敗血症。
因此,黃元惠醫師提醒,懷孕期間的媽媽們,務必定期做產前檢查,如發現胎兒有異常狀況,需詳細與醫師討論,及準備出生後可能須處理的狀況,以保障媽媽與胎兒的健康。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網
****************************************************************
先天性腸旋轉不良
****************************************************************
可能致命的小兒腸胃先天畸形:腸旋轉不全症併發腸扭轉及腸壞死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小兒科及小兒外科,日前合力成功診治一名腸旋轉不全症合併腸扭轉及腸壞死的三歲小男孩,將小孩由鬼門關前救回。這位小男孩於今年農曆年前,隨著在大陸經商的父母一起回台灣過年,回台第二天,出現腹部疼痛、嘔吐及食慾不振的症狀,到新竹醫院小兒科急診就醫。急診小兒科醫師診察後,發現小孩嘔吐物內含血液,認為不是單純的流行性感冒或腸胃炎,慎重起見,安排小孩住院診察及治療。
住院治療中,小孩腹痛及嘔吐的症狀一度好轉,但隔天又出現劇烈腹痛及嘔吐,於是照會小兒外科黃元惠醫師一起會診,黃醫師檢查小男孩後,發現小男孩腹脹情形嚴重,且腹部X光顯示腸氣只出現在左上腹部,判斷是腸扭轉,立刻安排緊急手術治療。 黃元惠醫師表示,手術中發現,小男孩罹患先天性腸旋轉不全症,導致小腸順時針扭轉了720度,阻斷小腸的血液循環,使得100公分的小腸壞死,不得不切除。手術後小男孩住進加護病房,經過小兒科、小兒外科及護理科醫護團隊悉心照顧,於一星期後轉普通病房,二星期後順利出院,門診追蹤治療復原良好。 黃元惠醫師指出,先天性腸旋轉不全症的發生率約5000分之1,是胎兒在發育過程中,受不明原因影響,使得應該旋轉270度,到達正常位置的腸胃系統,沒有如期完成,造成腸子位置不正確及固定不完整,非常容易發生扭轉。腸旋轉不全症,平常不會有明顯症狀,一旦出現腸扭轉,就會出現明顯腹痛和嘔吐。腸扭轉後有時會自動復原,有時會持續扭轉,若扭轉超過360度以上,血液循環就有可能被阻斷而造成腸壞死,及時手術治療,是搶救生命的唯一方法。 黃元惠醫師提醒照顧嬰幼兒的家長,小兒發燒、感冒或腸胃炎,常伴隨腹痛與嘔吐,但是這種腹痛與嘔吐,通常在發燒、感冒或腸胃炎治療好之後即消失。如果小孩沒有明顯發燒、感冒或腸胃炎症狀,卻出現不明原因的腹痛和嘔吐,需盡快到急診就醫,以及早診斷是否為腸旋轉不全症併腸扭轉。 |
********************************************************************************************************
引起小兒腸旋轉不良的原因有那些?
先天性腸旋轉不良是由于胚胎期腸道以系膜上動脈爲軸心的旋轉不完全,使腸管位置發生變異,即盲腸位于右上腹,導致十二指腸受壓,腸系膜附著不全,引起中腸扭轉
[1] 。可引起腸梗阻、腸壞死。多見于新生兒期。本病表現多樣,臨床易誤診,個別病例失去搶救機會引起死亡。現將我們在1990年1月~2004年12月遇到誤診的12例先天性腸旋轉不良患兒,分析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誤診的12例中,胎齡34~42周,平均38.2周,出生體重1800~3600g,平均2650g,就診時間生後2天~4.5年,母乳喂養9例,人工喂養3例。誤診疾病:新生兒出血壞死性腸炎(NEC)3例,十二指腸狹窄或閉鎖3例,直腸肛門畸形3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2例,其他1例。該12例均經手術證實。
2 誤診原因
2.1 以腹脹、便血爲主要表現誤診爲NEC(3例) 腹脹、便血是消化道出血的表現,遇此患兒要仔細檢查,認真思考,去僞存真,正確診斷。典型病例1:患兒,男,生後10天,以嘔吐6天、腹脹便血3天入院。出生體重2240g,順産。生後3天嘔吐奶瓣,伴有黃綠色液體,上腹部腹脹,當地醫院按新生兒嘔吐給于胃腸減壓,補充水、電解質,治療3天,嘔吐進行性加重,伴腹脹,排黑便。大便潛血試驗陽性,繼之爲血便。診斷爲NEC,保守治療2天無好轉,X線腹部平片見上腹部“雙泡征”,下腹部少量腸管脹氣,按先天性腸旋轉不良合並腸壞死急診剖腹探查。術中見:盲腸位于肝區,空腸至右半結腸在腸系膜上動脈根部有狹窄的腸系膜附著,空腸扭轉540°,腸管缺血壞死。切除壞死腸管,端端吻合,靜脈營養支持。術後5天因多髒器衰竭死亡。先天性腸旋轉不良發生腸扭轉致完全性腸梗阻引起腸壞死時,可出現嘔血及便血,易與NEC混淆,應攝X線立位腹部平片、鋇灌腸確診,並盡早手術治療。
2.2 嘔吐物含膽汁誤診爲十二指腸疾病 一般來說,嘔吐物含有膽汁,梗阻或狹窄多在十二指腸懸韌帶以下,但這些現象不全是十二指腸疾病引起。典型病例2:男,生後7天,出生體重3020g,以嘔吐黃綠色液體3天,未排胎便入某院。患兒生後1天,喂乳後不久即吐,先吐白色奶瓣,繼之吐黃綠色液體,X線腹部平片(平臥位)示胃泡較大,腸管充氣較少。B超見十二指腸腔內液體劇烈來回搖擺,給予胃腸減壓、灌腸、抗生素應用、補液體。灌腸時見少量粘稠胎便排出。以十二指腸狹窄行剖腹探查。術中發現十二指腸各段正常,中腸旋轉不良。給予旋轉複位,粘連帶松解,部分腸管固定。住院2周痊愈出院。當患兒有上消化道梗阻體征時,要進行仔細檢查,認真分析,避免誤診。攝新生兒X線腹部平片時要采用直立位,才能發現胃及十二指腸的“雙泡征”。
2.3 新生兒腸梗阻誤診爲肛門、直腸畸形 新生兒腸梗阻多是由腸道畸形所致,先天性肛門、直腸畸形是其原因之一。但要根據患兒的臨床表現及恰當的輔助檢查進行正確的診斷。典型病例3:男,生後4天,出生體重2860g。生後4天未排胎便、嘔吐入院。檢查:患兒腹脹,中上腹可見胃型、腸型,肛門正常,用塑料導尿管插入5cm後受阻,腹部透視見胃及部分腸管擴張,有1~2個氣液平面。倒立攝腹部平片,距肛門8 處見腸腔內有少量氣體,診斷爲肛門直腸畸形。行腹骶會陰肛門成形術。術中見肛門直腸無畸形,從直腸內擠出長2.5cm硬胎糞團,並有多量胎便排出。探查腹腔,見小腸旋轉不良,行腸複位固定術,12天後痊愈出院,隨訪3年患兒無異常。臨床醫療工作,須認真細致和具有強烈的責任心,來不得半點粗心大意。本例誤診原因是工作馬虎、粗枝大葉,險些釀成大錯。
2.4 新生兒黃疸、高膽紅素血症誤診爲肝膽疾患 引起新生兒黃疸、高膽紅素血症的原因除肝膽疾病外,還可能是其他原因所致。典型病例4:女,生後25天,母乳喂養。以嘔吐、全身皮膚黏膜黃染20余天入院,嘔吐物爲黃綠色液體及奶瓣,時排灰白色大便。檢查:T36.8℃,R41次/min,P112次/min。皮膚黏膜重度黃染,消瘦,心肺無異常。腹脹,B超檢查:肝肋下3.8cm,劍突下2.2cm,肝內膽管及膽總管擴張。肝功能檢查:ALT46U/L,總膽紅素258μmol/L,,結合膽紅素28μmol/L,γ-GT180U/L。診斷爲新生兒阻塞性黃疸,膽總管閉鎖?剖腹探查發現,因腸旋轉不良壓迫膽總管致阻塞性黃疸。將腸管複位,術後黃疸迅速消退,10天痊愈出院。診療工作中根據患兒表現要認真思考,多問一個爲什麽,才會有正確的診斷,恰當的治療。
2.5 反複嘔吐,消瘦,要查明原因 先天性腸旋轉不良的患兒,臨床表現不典型,易誤診或漏診。本組1例4.5歲患兒,先後診斷爲幽門痙攣,胃腸功能紊亂,慢性胃炎,腸狹窄等疾病達4年之久,後經鋇餐及鋇灌腸確診爲先天性腸旋轉不良。手術後恢複良好,生長發育正常。
3 討論
先天性腸旋轉不良的主要病理改變有:十二指腸梗阻、中腸扭轉、遊動盲腸、空腸梗阻、腸反向旋轉 [2] 。臨床表現爲間歇性反複嘔吐,含有膽汁。腹脹限于上腹部,多見于新生兒中的低體重兒。大多生後24h內有胎糞排出,若隨時間推移,嘔吐加重和糞便減少及幹燥,如同時發生腸扭轉,可爲完全性腸梗阻 [3] 。通過X線立位腹部平片,上腹部可見“雙泡征”,鋇灌腸或鋇餐可以確診。本組病例誤診原因:(1)對該病認識不足,不了解該病的發生、發展演變過程引起的臨床變化。(2)沒有仔細認真地體檢,忽落了有價值的體征。(3)攝X線腹部平片時,沒有采用直立位或倒立位,直立及倒立時間太短,氣體沒有到達相應部位,其特征沒有顯現。(4)滿足于既往不成熟的經驗,沒有認真詳細觀察,思考,以至一錯再錯。作爲一名醫生,除要有紮實的基礎理論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外,對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要多問一些爲什麽,集思廣義,正確診療,造福患者。
腸旋轉不良也是引起嘔吐的一種常見病。患有腸旋轉不良的小兒和正常新生兒一樣,在24小時內就排出墨綠色的胎糞,吃奶也很好。但是到了出生後第3~5天,卻開始出現嘔吐,次數多少不一,時輕時重。有些小兒嘔吐可自行緩解一段時間。雖然嘔吐時斷時續很不規則,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吐出物內都含有膽汁。這是因爲先天性的各種原因,壓迫了十二指腸膽管開口以下的部位,使膽汁返流至胃部,故有黃綠色的嘔吐物。症狀的輕重和壓迫程度成正比。病情輕的,嘔吐可以是唯一的症狀,病情重的,因嘔吐嚴重可引起消瘦,大便幹結。如果出現便秘,說明疾病已發展到了較爲嚴重的階段。
有些小兒吐得不嚴重,偶然吐幾次,可不必處理。嘔吐嚴重的必須去醫院診治。通過X線鋇劑灌腸或鋇餐檢查,證實是腸旋轉不良的,手術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雖然手術有一定的並發症,但效果很好,手術後小兒很快恢複健康。(王朝網路 wangchao.net.cn)
1 臨床資料
誤診的12例中,胎齡34~42周,平均38.2周,出生體重1800~3600g,平均2650g,就診時間生後2天~4.5年,母乳喂養9例,人工喂養3例。誤診疾病:新生兒出血壞死性腸炎(NEC)3例,十二指腸狹窄或閉鎖3例,直腸肛門畸形3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2例,其他1例。該12例均經手術證實。
2 誤診原因
2.1 以腹脹、便血爲主要表現誤診爲NEC(3例) 腹脹、便血是消化道出血的表現,遇此患兒要仔細檢查,認真思考,去僞存真,正確診斷。典型病例1:患兒,男,生後10天,以嘔吐6天、腹脹便血3天入院。出生體重2240g,順産。生後3天嘔吐奶瓣,伴有黃綠色液體,上腹部腹脹,當地醫院按新生兒嘔吐給于胃腸減壓,補充水、電解質,治療3天,嘔吐進行性加重,伴腹脹,排黑便。大便潛血試驗陽性,繼之爲血便。診斷爲NEC,保守治療2天無好轉,X線腹部平片見上腹部“雙泡征”,下腹部少量腸管脹氣,按先天性腸旋轉不良合並腸壞死急診剖腹探查。術中見:盲腸位于肝區,空腸至右半結腸在腸系膜上動脈根部有狹窄的腸系膜附著,空腸扭轉540°,腸管缺血壞死。切除壞死腸管,端端吻合,靜脈營養支持。術後5天因多髒器衰竭死亡。先天性腸旋轉不良發生腸扭轉致完全性腸梗阻引起腸壞死時,可出現嘔血及便血,易與NEC混淆,應攝X線立位腹部平片、鋇灌腸確診,並盡早手術治療。
2.2 嘔吐物含膽汁誤診爲十二指腸疾病 一般來說,嘔吐物含有膽汁,梗阻或狹窄多在十二指腸懸韌帶以下,但這些現象不全是十二指腸疾病引起。典型病例2:男,生後7天,出生體重3020g,以嘔吐黃綠色液體3天,未排胎便入某院。患兒生後1天,喂乳後不久即吐,先吐白色奶瓣,繼之吐黃綠色液體,X線腹部平片(平臥位)示胃泡較大,腸管充氣較少。B超見十二指腸腔內液體劇烈來回搖擺,給予胃腸減壓、灌腸、抗生素應用、補液體。灌腸時見少量粘稠胎便排出。以十二指腸狹窄行剖腹探查。術中發現十二指腸各段正常,中腸旋轉不良。給予旋轉複位,粘連帶松解,部分腸管固定。住院2周痊愈出院。當患兒有上消化道梗阻體征時,要進行仔細檢查,認真分析,避免誤診。攝新生兒X線腹部平片時要采用直立位,才能發現胃及十二指腸的“雙泡征”。
2.3 新生兒腸梗阻誤診爲肛門、直腸畸形 新生兒腸梗阻多是由腸道畸形所致,先天性肛門、直腸畸形是其原因之一。但要根據患兒的臨床表現及恰當的輔助檢查進行正確的診斷。典型病例3:男,生後4天,出生體重2860g。生後4天未排胎便、嘔吐入院。檢查:患兒腹脹,中上腹可見胃型、腸型,肛門正常,用塑料導尿管插入5cm後受阻,腹部透視見胃及部分腸管擴張,有1~2個氣液平面。倒立攝腹部平片,距肛門8 處見腸腔內有少量氣體,診斷爲肛門直腸畸形。行腹骶會陰肛門成形術。術中見肛門直腸無畸形,從直腸內擠出長2.5cm硬胎糞團,並有多量胎便排出。探查腹腔,見小腸旋轉不良,行腸複位固定術,12天後痊愈出院,隨訪3年患兒無異常。臨床醫療工作,須認真細致和具有強烈的責任心,來不得半點粗心大意。本例誤診原因是工作馬虎、粗枝大葉,險些釀成大錯。
2.4 新生兒黃疸、高膽紅素血症誤診爲肝膽疾患 引起新生兒黃疸、高膽紅素血症的原因除肝膽疾病外,還可能是其他原因所致。典型病例4:女,生後25天,母乳喂養。以嘔吐、全身皮膚黏膜黃染20余天入院,嘔吐物爲黃綠色液體及奶瓣,時排灰白色大便。檢查:T36.8℃,R41次/min,P112次/min。皮膚黏膜重度黃染,消瘦,心肺無異常。腹脹,B超檢查:肝肋下3.8cm,劍突下2.2cm,肝內膽管及膽總管擴張。肝功能檢查:ALT46U/L,總膽紅素258μmol/L,,結合膽紅素28μmol/L,γ-GT180U/L。診斷爲新生兒阻塞性黃疸,膽總管閉鎖?剖腹探查發現,因腸旋轉不良壓迫膽總管致阻塞性黃疸。將腸管複位,術後黃疸迅速消退,10天痊愈出院。診療工作中根據患兒表現要認真思考,多問一個爲什麽,才會有正確的診斷,恰當的治療。
2.5 反複嘔吐,消瘦,要查明原因 先天性腸旋轉不良的患兒,臨床表現不典型,易誤診或漏診。本組1例4.5歲患兒,先後診斷爲幽門痙攣,胃腸功能紊亂,慢性胃炎,腸狹窄等疾病達4年之久,後經鋇餐及鋇灌腸確診爲先天性腸旋轉不良。手術後恢複良好,生長發育正常。
3 討論
先天性腸旋轉不良的主要病理改變有:十二指腸梗阻、中腸扭轉、遊動盲腸、空腸梗阻、腸反向旋轉 [2] 。臨床表現爲間歇性反複嘔吐,含有膽汁。腹脹限于上腹部,多見于新生兒中的低體重兒。大多生後24h內有胎糞排出,若隨時間推移,嘔吐加重和糞便減少及幹燥,如同時發生腸扭轉,可爲完全性腸梗阻 [3] 。通過X線立位腹部平片,上腹部可見“雙泡征”,鋇灌腸或鋇餐可以確診。本組病例誤診原因:(1)對該病認識不足,不了解該病的發生、發展演變過程引起的臨床變化。(2)沒有仔細認真地體檢,忽落了有價值的體征。(3)攝X線腹部平片時,沒有采用直立位或倒立位,直立及倒立時間太短,氣體沒有到達相應部位,其特征沒有顯現。(4)滿足于既往不成熟的經驗,沒有認真詳細觀察,思考,以至一錯再錯。作爲一名醫生,除要有紮實的基礎理論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外,對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要多問一些爲什麽,集思廣義,正確診療,造福患者。
腸旋轉不良也是引起嘔吐的一種常見病。患有腸旋轉不良的小兒和正常新生兒一樣,在24小時內就排出墨綠色的胎糞,吃奶也很好。但是到了出生後第3~5天,卻開始出現嘔吐,次數多少不一,時輕時重。有些小兒嘔吐可自行緩解一段時間。雖然嘔吐時斷時續很不規則,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吐出物內都含有膽汁。這是因爲先天性的各種原因,壓迫了十二指腸膽管開口以下的部位,使膽汁返流至胃部,故有黃綠色的嘔吐物。症狀的輕重和壓迫程度成正比。病情輕的,嘔吐可以是唯一的症狀,病情重的,因嘔吐嚴重可引起消瘦,大便幹結。如果出現便秘,說明疾病已發展到了較爲嚴重的階段。
有些小兒吐得不嚴重,偶然吐幾次,可不必處理。嘔吐嚴重的必須去醫院診治。通過X線鋇劑灌腸或鋇餐檢查,證實是腸旋轉不良的,手術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雖然手術有一定的並發症,但效果很好,手術後小兒很快恢複健康。(王朝網路 wangchao.net.cn)
資料來源http://tc.wangchao.net.cn/xinxi/detail_1071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