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遊,不只是好玩!從遊戲提升兒童腦力
根據美國護理繼續教育期刊(The Journa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Nursing )於2014年3月「桌遊加強學習」( Using a Board Game to Reinforce
Learning)文章中提出,藉由桌上遊戲可以提升兒童主動學習能力。
然而當兒童拿到一套桌遊時,常被要求必須照著上面的規則進行遊戲,這反而造成兒童不喜歡參與遊戲,同時喪失創造力,而且同一套遊戲進行幾次後,這套桌遊就變得沒有樂趣,因此束之高閣,不要說對孩子的學習有沒有幫助,就連最基本的學習動機也都不見了!
因此,家長千萬不要「為了孩子好」就買了坊間好多標榜有助孩子專心、學習的桌遊,一套桌遊要對孩子有幫助,不只是本身的設計,重要的是帶領者是否可以跟著孩子「一起玩」,這也就是「親子共遊」的概念!許多家長反應,不知道該如何跟孩子進行桌遊,這時候就需要尋找適當的課程及教練,不只讓孩子愛上桌遊,更要讓父母在家就能輕鬆跟孩子進行桌上遊戲。
百能腦科學研究中心,從腦科學角度出發,以建立札實學習基礎為目標,結合各學校認可的桌上遊戲,設計出有助於兒童學習的桌遊課程。藉由這樣的課程,加強兒童視覺觀察力及判斷力、聽覺敏銳度及規則遵守、語言表達與接收、肢體控制與協調、美學啟發與策略計劃,幫助兒童建立課堂學習的基礎,並且讓兒童熱衷教具、玩具的操作,而不會沉迷於電子產品當中!
資料來源http://www.brain-balance.org/?p=694
*******************************************************************************
桌上遊戲 玩中學、學中玩
對許多人來說,「桌上遊戲」這個名詞或許有些陌生,但提到「大富翁」,大家應該就相當熟悉,而它也屬於桌上遊戲的一種。
博弈類遊戲最具吸引力
廣義而言,能在桌上或平面上進行的遊戲,都屬於桌上遊戲的範疇,撲克牌、象棋、西洋棋等,皆算是廣義的桌上遊戲。
根據遊戲方式的不同,桌上遊戲可概略分成不同類型,其中博弈類的遊戲通常最具吸引力。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玩具與遊戲設計研究所所長張世宗表示,「博」代表的是機率、「奕」則代表策略,結合這兩者的遊戲不僅得靠運氣,更需要動腦,正是此類遊戲受歡迎的原因。
近年來,在歐美風行已久、具有博弈特色的桌上遊戲陸續引進國內,逐漸受到國人的關注與喜愛。不僅各縣市陸續出現玩家的固定據點,部分學校社團也加入桌上遊戲的項目,讓孩子接觸這類好玩又能激發腦力的遊戲。
玩遊戲也是一種學習
任教於桃園縣頭洲國小六年級的謝學玠老師,自兩年多前接觸了桌上遊戲,發現自己的反應力、觀察力及邏輯思考能力都變好,便將這類充滿教育意義的遊戲推廣至學校社團,讓學生在課餘時可以腦力激盪。
謝學玠認為,桌上遊戲不僅是單純的玩樂,為了取勝,每位參賽者都必須思考,找出制勝的方法,且隨著參賽者不同,遊戲的樂趣及難度也會產生變化。孩子在遊戲過程中除了動腦想策略,每重新進行一場遊戲,就得重新全盤思考,可說是名副其實的「寓教於樂」,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
適合全家一起同樂
桌上遊戲除了在無形中能幫助孩子學習,更能營造快樂的親子時光。
育有兩名子女的全職媽媽蔡淑芬,每逢假日就會集合全家大小一起玩桌上遊戲。原本比較嚴肅的先生,因此與孩子有了共同話題,每當空暇時,孩子就會黏著爸爸討論遊戲「祕笈」,互動變得愈來愈好。
現在許多孩子是網路遊戲族,但相較於網路遊戲,桌上遊戲具備真實的人際互動,更存在著不同的魅力。尤其是桌上遊戲的規則簡單、策略變化多端,年幼的孩子或長輩也可以輕鬆上手,大家一起同樂、一起動腦,每重新玩一次或與不同對象玩,就會獲得不同的樂趣與學習。
因此,家長不妨試著陪孩子進行桌上遊戲,既能擁有愉快的親子時光,更可以透過輕鬆玩的方式,增進孩子的學習。
當然,遊戲難免互有輸贏,建議家長與孩子玩桌上遊戲時,應該多給予引導與鼓勵,讓孩子願意主動思考、不斷向自我挑戰,才能真正從遊戲中獲得樂趣與學習效果。
資料來源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9159&page=2
*******************************************************************************
桌上遊戲入門推薦
◆德國心臟病(Halli Galli)
遊戲人數:2~6人
適合年齡:6歲以上
遊戲方式:玩家在不能看牌的條件下,依序翻出自己手中的水果牌,當出現某種水果加起來為5顆時,必須搶先按鈴,最快按鈴者可得到場上全部的水果牌。
推薦原因:如同一般熟知的撲克牌心臟病,這款遊戲可以訓練孩子的手眼協調、反應力及專注力,且因為要相加水果的數量,遊戲過程中也能練習加減法。
◆牛牛衝浪(Cowabunga)
遊戲人數:2~5人
適合年齡:8歲以上
遊戲方式:玩家輪流出牌,出牌時必須依據目前的潮汐現象加減數字,若加減後數字所對應的觸礁卡在其他玩家手中,就會被擊沉並得到一隻牛,最後得到最少隻牛的人獲勝。
推薦原因:這是一款數字加減的記憶遊戲。遊戲過程中不僅需要運用到加減法,也因為必須同時記住多組數字,無形中就可以訓練孩子的記憶力及加減能力。
◆袋中菲力貓(Felix:The Cat in the Sack)
遊戲人數:3~5人
適合年齡:8歲以上
遊戲方式:以競標方式所進行的一種拍賣遊戲。玩家透過喊價購買布袋中的貓,每個回合所抓到的老鼠總量,就是該回合得標玩家得到的分數。
推薦原因:此款遊戲是以競標概念做為出發點,在遊戲時可學習去思考該項競標是否有價值,並藉由喊價策略,學習如何花最少的錢,獲得較高的分數。
◆地產大亨台灣版(Monopoly Taiwan Edition)
遊戲人數:2~6人
適合年齡:8歲以上
遊戲方式:玩家輪流擲骰子,依加總點數往前走,過程中可以買賣土地及房產,並運用交易策略進行投資或賺取金錢,最後地產財富最多者即獲勝。
推薦原因:這款遊戲其實就是你我熟知的大富翁。在遊戲過程中,孩子不僅可認識著名地標,也能學習如何適當分配金錢,建立投資理財的觀念。
◆動物園(Zoff in Zoo)
遊戲人數:4~7人
適合年齡:10歲以上
遊戲方式:以食物鏈的概念進行遊戲。針對上一位玩家所出的動物牌,可選擇出兩張同樣的動物牌,或是出牠的剋星,先將所有牌出完的玩家就是勝利者。
推薦原因:這款遊戲裡的動物會相剋,透過遊戲過程,孩子首先可以學習陸地及海洋生物的食物鏈,而在決定該如何壓制上一張動物牌時,也一併訓練了思考及判斷能力。
◆大青蛙動動樂
遊戲人數:2~6人
適合年齡:5歲以上
遊戲方式:玩家輪流擲骰子前進,並依據「動動卡」、「愛心卡」、「驚奇卡」的指示,完成被指示的內容或動作,先收集到所有牽手拼圖卡的人就是贏家。
推薦原因:這款由雲門律動開發的遊戲很適合有年幼孩子的家庭。在完成指示內容的過程中,可訓練孩子的想像力、身體靈活度、肌耐力及協調力,同時學習與他人合作互動。
◆鈕鈕相扣(Flix Mix)
遊戲人數:2~4人
適合年齡:8歲以上
遊戲方式:玩家拿有鈕扣牌,出牌時將牌面朝上,蓋在已出的牌上,上下相蓋部分的顏色及位置必須相同,且放牌時不可以超出桌面邊緣,先將牌出完者就是贏家。
推薦原因:為了儘早將自己手中的牌出完,在過程中必須仔細觀察鈕釦的顏色,並做出正確決定。這款遊戲對孩子來說不僅充滿挑戰性,也有助於觀察力與判斷力的訓練。
◆國王的早餐(King Lui)
遊戲人數:3~5人
適合年齡:7歲以上
遊戲方式:玩家可以先選擇食物,但基於禮儀,所拿的食物不可以多於國王。遊戲結束後,將自己拿的每種食物的張數,乘上國王拿的相同食物的張數,總分最高者獲勝。
推薦原因:這款遊戲的玩法相當簡單,由於獲勝與否取決於自己及國王所拿食物張數的相乘結果,無形中能讓孩子練習到乘法的運算,同時了解基本的用餐禮儀。
◆向左轉、向右轉(Right Turn, Left Turn)
遊戲人數:2~8人
適合年齡:6歲以上
遊戲方式:玩家依據翻出的指示牌及交通警察牌,確認應該要向左走或向右走, 找出最後會抵達的牌。先找出的玩家可獲得方向牌,得到最多方向牌的玩家獲勝。
推薦原因:這款遊戲最大的樂趣在於玩家翻開牌時,必須依照交通警察的觀點,去決定哪一邊是左、哪一邊是右。過程中可以訓練孩子的反應力及方向感。
◆拉密(Rummikub)
遊戲人數:2~4人
適合年齡:8歲以上
遊戲方式:每位玩家依照規則,若有不同顏色、同數字3個以上的牌組,或是有同顏色、依序排列3個以上的牌組,皆可以出牌,看誰先出清手上的牌就獲勝。
推薦原因:透過這款遊戲,孩子可以學習認識數字、排序及顏色,且為了要找出符合出牌條件的牌組,過程中也可訓練排列組合、邏輯分析等能力。
◆格格不入(Blokus)
遊戲人數:2~4人
適合年齡:5歲以上
遊戲方式:玩家依據「同色板塊只可以角連接角,不可以邊連接邊」的遊戲規則,將幾何板塊放上遊戲盤,最後看哪位玩家手中的幾何板塊最少,就是獲勝者。
推薦原因:在擺放板塊的過程中,孩子必須思考幾何圖形的排列組合,同時要仔細觀察對手,才能做出適當的決定,因而對訓練孩子的觀察力、圖形組合能力頗有幫助。
* * * * *
桌上遊戲同好的聚會據點
想陪孩子一起玩有趣又能動腦的桌上遊戲,除了自行購買遊戲之外,前往下列聚會據點與大家同樂,也是不錯的選擇。
1. 法蘭德桌上遊戲店/台北市士林區德行東路一○九巷一一○號二樓/02-2836-1777
2. 小古桌上遊戲俱樂部/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五段二五八號二樓/0920-543-971
3.卡卡城桌上遊戲咖啡館/台北縣三重市光興街一四○號/02-2970-1593
4. 熊爸桃園團/桃園市大有路六七○號/03-356-0627
5. 可樂農莊/桃園縣中壢市東明街七八號二樓/03-457-6181
6. 新竹卡牌屋俱樂部/新竹市食品路二七號(格瑞絲中心大飯店二樓)/0988-795-784
7. 玩具牧場/台中市北區梅亭街二四九號/04-2235-9456
8. 魔豆益智遊戲專賣店/彰化市民生路三二九號/04-728-6325
9. 瘋遊戲/台南市中西區萬昌街一六號 /06-221-3367
10. 遊戲飲食館/高雄市左營區立信路二八六號/07-550-7571
******************************************************************************
桌上遊戲
跳棋
桌上遊戲(英語:Tabletop game或Table game),通常被簡稱為桌遊,又被稱為不插電遊戲,是針對如卡片遊戲(又包含集換式卡片遊戲)、圖版遊戲(Board Game)、骰牌遊戲(Tile-based games)以及其他在桌子或任何平面上玩的遊戲的泛稱。桌游亦泛指不依賴電子產品的、通常不需要大幅度動作的遊戲,如殺手遊戲。而這個用詞最主要便是用來區別必需插電並且使用電子儀器產品才能遊玩使用的電腦遊戲、電視遊樂器等、完全不需任何道具或類型差異甚大的肢體活動如運動、舞蹈、武術,以及其他可能被人類或動物視做「遊戲」的娛樂活動。
很大部分愛好者誤將圖版遊戲(Board Game)直接稱做為桌上遊戲,造成了混淆,但事實上圖版遊戲就只是桌遊的其中一種類型,就跟益智遊戲、角色扮演遊戲,或甚至是街機遊戲一樣都只是有所交集但又不完全包含的分類系統而已。但是在中文圈遊戲社會(包含商家、玩家、學生社團族群、一般消費者),桌遊已經幾乎就是圖版遊戲的代稱了,兩者並未有明顯與清楚的劃分。
桌上圖板遊戲在德國非常興盛,每年廠商推出許多遊戲,其產品被稱為德式桌上遊戲。近年來,各國的桌上遊戲設計者越來越有把許多動作、聲音、節奏、道具、圖片、公仔、故事背景,甚至是如動畫、影視、音樂、舞蹈等藝術、文化及多媒體等素材加入遊戲的趨勢,提供玩家或玩家們更多感官的刺激和不同於以往的經驗,以提升遊戲的樂趣與品質。
目錄
類別
依照道具分類
桌上遊戲可以依照使用的道具,大致分為下列幾類:
像是西洋棋與西洋跳棋之類的棋類,被歸類為圖版遊戲。有些遊戲使用用具的分類方式會出現歧義,或者說可以同時被分為好幾類,例如世界知名的大富翁(monopoly)就同時使用了棋盤、骰子及卡片;戰棋配件繁多,也不一定需要版圖而可能直接在以紙或布或其他材質所做成的圖板替代品上遊玩。
一般而言,圖版遊戲在區域遊戲表現上最佳;卡片遊戲則以簡短取勝;骰子遊戲的隨機性是趣味所在;紙筆在推理遊戲最常使用。
依照內容分類
桌遊主題可以涵蓋甚廣,通常可因內容及遊戲性質而有:
策略遊戲
益智遊戲
推理遊戲
角色扮演遊戲
幼教遊戲
小品遊戲
等等的區分。
依照機會元素分類
另一方面,根據遊戲是否有機會元素將桌上遊戲分類,是一個更有系統的分類方法。
基本的機會元素可以分為兩類:結果不確定性(由於無法預測擲骰子等操作的結果、被亂數化後分發的卡片)及狀態不確定性(無法得知敵方角色的位置或者手上持有的卡片、或者必需同時指定遊戲中角色的移動)。
具有結果不確定性的遊戲可被稱為隨機的遊戲(Stochastic games),反之則稱為確定性的遊戲(Deterministic games)。具有狀態不確定性的遊戲稱為部份資訊遊戲(Partial information games),反之則稱為完全資訊遊戲(Full
information games)。
下表是一些著名桌上遊戲的分類範例:
完全資訊
|
部分資訊
|
|
確定性的
|
||
隨機的
|
其他分類
因遊戲所需道具或場地大小,或盒/套裝內容價位而分成大/中/小型遊戲。 因遊戲難易程度分成艱深(hardcore)/適中(middle)/平易近人。
組織[編輯]
為了分享桌上遊戲的樂趣,各地均有民間的桌上遊戲組織成立:
台灣
香港
香港桌上遊戲設計師協會
********************************************************************************
桌遊取代電腦 少年不迷「網」了
【聯合報╱記者廖珮妤/台北報導】
北市府社會局昨天公布4年一次的「台北市兒童及少年生活狀況調查」,發現10到18歲兒少網路成癮問題愈來愈嚴重。東區少年中心主任周宗成說,透過桌遊、戶外活動,可增加青少年人際互動的正向經驗,讓他們遠離網路成癮。
除針對網路習慣調查,社會局也公布10至18歲兒少最感困擾的問題前3名,分別為課業、升學、前途,與幾年前相當。
調查由社會局委託台師大辦理,每4年做一次,針對10到18歲兒少,0到18歲兒少家長調查。
社會局科長孫淑文說,結果顯示北市兒少每周平均使用電腦、看電視時間超過20小時,有5成的孩子會因減少或停用網路而感到沮喪、易怒,6成3下線後仍經常想要上網,5成4對於上網時間感到不滿足,顯示兒少網路成癮問題愈來愈值得關注。
針對這樣的現象,周宗成表示,確實有部分少年沉迷於虛擬世界中,不過只要家長、教師輔導得宜,可很快改善。
周宗成說,中心服務的多半為弱勢家庭、高關懷少年,過去許多孩子一到服務據點,第一件事就是排隊用電腦、玩線上遊戲。中心去年引進桌遊活動,讓輔導的少年可用課餘時間,進行團體遊戲,目前有將近6成服務少年不再迷戀網路,喜歡人際互動。
不少有學習障礙或過動症孩子,都能集中注意力,與人相處、互動也增加許多正向經驗。
他說,遊戲中大家都須遵守規則,每個人的角色、地位平等,且是面對面的人際互動,帶來的成就感和娛樂,絕對多於虛擬世界。曾有輔導學生告訴他,「以後不玩線上遊戲,太無聊了」。
不過7成3的受訪兒少表示,平常主要休閒活動為玩手機、電腦,平均社會參與分數降低,社會局認為兒少應多參加戶外、課外活動,避免當「宅男、宅女」。
全文網址: 桌遊取代電腦 少年不迷「網」了 - 生活萬事通 - 校園指南 - udn文教職考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06723#ixzz2zmC5iQue
Power By udn.com
*********************************************************************************桌上遊戲,一點也不陌生。
大家的心中大概都有一個回憶吧?幾個人圍著一張正方形的紙,丟骰子買地蓋房子!知道了,是大富翁呀!沒錯,桌上遊戲 (Borad game) ,很直觀的就是指在桌子上玩的遊戲們!舉凡你熟知的,包括圍棋、跳棋、撲克牌、堆積木、UNO,還有我們的國粹-麻將。這些都是桌上遊戲!有沒有一種桌上遊戲一點也不陌生的感覺?但其實 Phantasia 即將要告訴你的是,桌上遊戲的世界並也沒有這麼的單純噢!
歐美風行多年!
在歐美國家中,家庭時間(Family Time)對他們來說是很重要的。在這類的聯誼時間裡,桌上遊戲正是個不可缺少的要素!「德式桌上遊戲」被設計出來的起源就是定位在聚會時的家庭遊戲。而隨著時間推移,很多很多不同類型的遊戲被設計出來,更加豐富了桌上遊戲的世界!
豐富的主題性。
德式桌上遊戲吸引人的地方很多,但大部分遊戲都十分具有濃濃的「主題性」。 不同的時空背景例如:史前時代、中古世紀、現代、銀河太空… 不同的交通工具:火車、飛機、船… 不同的風格:冒險、經營、建築、奇幻、戰爭… 再結合各個城市和人物,不管您喜歡什麼樣的主題,您都能找到幾款桌上遊戲和自己喜歡或有興趣的主題做出對應!且在您進行遊戲的同時,不單單只是擲骰子執行步驟,而是您已經進入了一個「故事」當中,這個「故事」同時隨著遊戲進行所創造,每一場遊戲都是一個「新的故事」,你們自己就是故事的主人翁,你能想像這是多美妙的事情嗎?--雖然你人在桌子前沒有移動,但他讓你的心已經遨遊世界去了。
豐富的配件&精美的美工。
就像是去餐館吃飯,看到桌上豐富的菜色擺放出來,還沒吃下肚子就已經覺得滿足了一半的感覺一樣;德式桌上遊戲最讓我滿足的就是它「豐富的配件」和「精緻的美工」!當遊戲盒子被打開,把裡面的東西攤放在桌子上面時,絕對不唬爛──還沒開始玩,但你澎湃的感動絕對會像一陣暖流般流過心頭。
多變的遊戲機制。
然後一旦開始進行遊戲,滿足感就會慢慢轉移到遊戲本身的「主題」上面打轉,玩家們用「策略」和「運氣」來串起整個故事,去享受和好友們鬥智賭運的過程!最後,當遊戲結束了,贏家固然欣喜輸家固然不甘,但不論你是贏是輸,卻絕對都會同樣為這款遊戲的「規則性」所折服!你會佩服遊戲設計者能如此精細計算出規則的機制,讓遊戲在絕佳的平衡上進行。你們可能會大聲鼓掌,然後決定再進行下一場遊戲
讓我們一起進入桌上遊戲的世界吧!
願你能夠帶著一顆快樂的心,進入桌上遊戲這個世界中!「熱血」是個 Keypoint! 你將會發現他有別於現代科技下插電遊戲的產物! 你將發現它是個連結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橋樑! 你將發現它只要一張桌子幾張椅子,就能夠拉近彼此間的情誼! 下次派對中不妨帶款桌上遊戲,讓朋友們一起穿梭時光,扮演各式各樣的角色,建構屬於你們的故事吧!
資料來源http://www.phantasia.tw/int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