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6日 星期三

有情緒,不是孩子的錯!


焦慮.耍賴.人來瘋處理法
     幼兒的情緒取決於先天性格的本質,以及後天與人建立的關係。事實上,嬰兒出生後便有自己的脾氣(稱之為「氣質」),然後慢慢與最親密的人,如媽媽、爸爸、保母等建立依附關係──這是日後情緒發展的重要基石。父母若能夠明白幼兒情緒的發展,和表達情緒的真正原因何在,則能有效解決幼兒情緒,也不再擔心他鬧情緒。


    幼兒鬧情緒時,總讓父母感到無可奈何;也許前一秒,他還乖巧地坐在一旁嬉戲,但下一秒就無理取鬧,著實令人頭痛。情緒看似難以捉摸,但其實當你正確認知情緒,就會發現情緒也只是一種表達方式。只要父母多觀察,一定就能了解幼兒鬧情緒的背後意義。


情緒其來有自 
    位於腦部中央「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中的杏仁核(amygdala),是支配情緒的主要部分。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黃雅芬表示,嬰兒出生時基本上已經具備基本「情感硬體」,也就是些與情緒有關的生理構造。然而,「情感軟體」尚未成熟,因為掌控情緒的杏仁核和腦部其他構造一樣,同時受到了先天以及後天因素的影響,所以,嬰幼兒在成長過程中,也會不斷透過觀察與模仿他人,而刺激自己的腦部發展,腦中的神經突觸(synapses)會逐漸增加,神經細胞之間的傳導會更有效率,孩子的情緒感受與表達能力得以日益豐富且更加細膩。
   
了解情緒來由後,父母必須清楚幼兒情緒不全然是受先天影響,後天的外在環境刺激、父母教養方式,也都左右著其情緒功能發展,影響其日後的情感解讀及掌控。因此,在嬰幼兒時期,父母必須特別注意自己與家人互動的情感表現,以免提供幼兒不當學習經驗。    國內外的研究皆顯示,嬰幼兒時期影響幼兒情緒因素包括:環境、照顧者教養方法、親子互動關係,以及孩子身心發展狀況等。黃雅芬醫師提到,像發展遲緩、過動、自閉的孩子,因先天受制身心發展緣故,通常比較容易出現情緒問題,父母必須更加留意特殊幼兒的情緒狀態,並且細心處理,才能有效協助幼兒情緒發展。


掌握改善情緒重點
    情緒表達其實是腦功能的一種自然表現,正如同大腦可支配肢體運動一般。黃雅芬醫師表示,幼兒鬧情緒並不一定都是大問題,處理方式須仰賴透過觀察,確認他鬧情緒的原因,然後思考孩子情緒反應是否符合其本身發展程度,再根據可能原因採取有效處理方法,以排解幼兒情緒困擾。要能成功解決幼兒情緒問題,除排除當下情緒反應,更重要的是須找出幼兒鬧情緒的問題所在。
   
 一般而言,處理幼兒情緒必須耗費相當大的耐心。當他鬧情緒時,照顧者必須一邊處理情緒,一邊觀察並尋找引發情緒爆發的癥結點。大致上,年紀較小的嬰兒鬧情緒,多半是生理需求未被滿足,或是身體有病痛,抑或希望獲得照顧者更多的愛;但是當孩子愈來愈大,思考能力更加成熟,父母則須仔細推敲鬧情緒的前因後果,才能真正有效協助幼兒解決情緒問題。
   
想要正確了解幼兒情緒問題,並且解決它,黃雅芬醫師建議,可從「行為」、「認知」、及「情緒」等3個環環相扣的面向分析。當孩子語言能力不足以表達他的想法或需要時,往往會選擇以行為或情緒和他人溝通,但此種表達方式並不明確,家長常沒辦法理解孩子真正想要表達的為何,而容易產生溝通障礙。例如一個孩子想睡覺,但他不會講,只是不斷哭鬧,家長以為他是故意搗蛋而加以責罵,或者誤以為孩子肚子餓想吃東西,泡牛奶給他喝卻被生氣地推開,於是親子間的衝突愈演愈烈,更加深彼此的挫折感。


特殊幼兒.完全情緒處理法則
     對於大多數幼兒而言,情緒表現是傳達自我想法的一種方式,當語言能力愈來愈進步,情緒控制也沒有太大問題時,他們會漸漸懂得運用語言進行更有效的意見表達,情緒激動的情形也就隨之減少。

   
不過,父母必須特別留意的是,對於自閉兒、過動兒、發展遲緩兒等特殊狀況者而言,因為其生理與心理的發展速度不同於一般幼兒,自然也會有不同的情緒表達方式。面對特殊幼兒的情緒反應時,父母必須更耐得住性子,也要更細心觀察其情緒變化。當父母能夠正確了解幼兒本身的性格和情緒反應模式,才能以正面角度看待幼兒情緒。

自閉兒
     黃雅芬醫師表示,自閉兒性格本質多半較固執,且以自我為中心,做事喜歡順著自己的步調進行,如果一件事情的順序突然被打亂,不論是他自己造成,或是外來因素,情緒皆會大受影響。
   
改善自閉幼兒情緒的最佳方式是,父母必須先接受孩子的情緒確實比一般幼兒不穩定,應避免過度期待他能夠自我控制情緒,並制定符合孩子發展狀況的情緒控制標準。此外,合理範圍內可順從幼兒自己的做事規則,若是不得不改變的事情,家長應該「事先」告知幼兒,讓孩子先做好面對變動的心理準備,將可減緩幼兒的後續情緒反應。

發展遲緩兒
     發展遲緩兒的情緒表達,可能過多或過少,父母必須細心掌握其情緒發展的進度。基本上,情緒的表達與其他心智能力的成熟度密切相關,換句話說,當幼兒生理發展尚未達到某個階段,情緒發展也無法達成,因此,父母在觀察與處理遲緩兒的情緒時,不能只以孩子的生理年齡做為判斷標準,應該還要輔以他的整體發展程度,才不會為孩子設定過高的標準,而增加親子間的衝突,也對孩子的情緒發展帶來更多不利的因素。

過動兒
    財團法人恩主公醫院心身醫學科臨床心理師彭兆禎表示,其實過動兒容易產生的問題不外乎: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衝動與活動量大,因此,他會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大會控制自我、情緒起伏大且易動怒。當他進入團體生活時,常會因違反團體規則而被處罰,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其自信心不足,彭兆禎建議,家長和師長必須了解,過動兒並非自發性的情緒起伏大,是因為生理問題造成其衝動控制異常,倘若大家能夠給予多一點包容,其實問題不會一再擴大。
   
此外,他也提到,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現今兒童心理疾病中,唯一能以藥物輔助者,且藥物對於病症控制效用極大,有助減少幼兒往後人際關係發展困難等問題。

兒童情緒發展里程表
年齡情緒發展
0~5週滿足、驚訝、厭惡。
6~8週高興。
3~4個月生氣。
8~9個月害怕、悲傷。
1~1歲半善感的、害羞。
2歲驕傲。
3~4歲忌妒、罪惡。
5~6歲自信、謙虛、擔心。


難搞的兩歲兒
     黃雅芬醫師提到,家長或許也會發現,幼兒在2~3歲時,情緒控管能力會明顯變差,即便只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會引發幼兒有激烈的情緒反應,常讓父母感到不知所措,彷彿怎麼做都不對,因此,一般常用「The Terrible Two(難搞的兩歲兒)」形容這個時期的孩子。她表示,其實這多半是正常心理發展過程,2歲左右的孩子特別渴望尋求生理動作的獨立,儘管什麼都做不好,但又什麼事都想要自己嘗試,因此大人常覺得他們很難伺候,一不小心就造成親子關係緊張。
   
不過,黃雅芬醫師提醒父母,此時需特別留意並且觀察幼兒情緒,不要過度放任讓他無理取鬧,也不要強行壓抑他(她)的所有行動,因為這樣反而可能間接促成幼兒的暴躁程度。她指出,此時期孩子的心理發展任務是,藉由獨力完成一些事情來建立自信心。所以,家長在教養幼兒時,必須適時的「提供選擇性」,在父母容許的安全範圍內,讓孩子可參與決定、執行一些和自己有關的事情,例如:出門要穿3套衣服中的哪一套、親子將一起閱讀4本故事書中的哪一本、要吃飯還是麵等。

常見幼兒情緒處理法
    根據黃雅芬醫師指出,幼兒情緒發展過程中,有3種情況最為常見,也最常讓父母不知該如何是好,透過以下改善建議,幫助父母有效解決bobo情緒問題。

焦慮
     在幼兒情緒發展過程中,焦慮問題相當常見。大致上,幼兒5個月大~1歲時會開始出現「陌生人焦慮」現象,到了1~2歲則會開始出現與主要照顧者的「分離焦慮」現象,只要一沒見到父母就會開始哭鬧並且感到不安。黃雅芬醫師說,這是正常情緒發展現象,一般而言,進幼兒園1個月後,分離焦慮就該逐漸改善,倘若時間持續太久且未見改善,父母就需帶孩子就醫評估。

【專家建議】 
    造成幼兒嚴重分離焦慮原因,多半與幼兒生活環境以及親子互動有關,一般來說,若家長平日過於保護,凡事都幫孩子處理好,很少給他自己做的機會,很容易造成幼兒依賴心過重,自然很難與父母分開。但另一方面,親子互動若是過於疏離,根據臨床觀察發現,幼兒可能因為過度渴望父母的愛與關注,而比其他同齡孩子出現更嚴重的分離焦慮,父母在此時應特別注意幼兒的情感需求,給予其充分的愛。
   
彭兆禎表示,若幼兒先天氣質較為纖細、敏感,那麼,焦慮情況也可能會較為嚴重,建議父母不要用過度嚴厲的方式糾正幼兒,以免加劇幼兒焦慮現象。一般來說,焦慮有許多變形,如分離焦慮、拒學症、特定畏懼症、社交恐懼症等,假設幼兒情況已嚴重到會影響與人正常互動或是社會功能的話,則建議採取治療方式。
   
就醫學角度來看,6歲以前的幼兒並不建議用藥,反倒多是採用心理學方式治療,成效大多不錯。方式可分2種──「洪水法」和「系統減敏感法」,前者是假設幼兒怕蛇,就1次讓孩子看很多蛇,往後當幼兒只看見1、2隻時,恐懼感即會下降,不過,他表示,這種方式過於殘忍,一般會採取後者,用漸進的方式改善幼兒問題,比如幼兒有分離焦慮症,一開始就學時,需要父母坐在一旁陪讀,但每天逐漸拉遠一點距離,直到孩子可以自己上學為止。


耍賴
    黃雅芬醫師表示,多數孩子起初表現出「耍賴」情緒反應,是希望表達「反叛」的想法,並且獲得家長注意,畢竟人是社會性動物,皆渴求能夠得到他人的關心和注意。不過,她提醒父母,倘若幼兒長期持續以這種行為索取他希望獲得的人、事、物,有可能是因為幼兒不懂如何利用「正面」方式得到他人關心。

 【專家建議】
     若是孩子一直持續利用負面方式尋求關注,她建議父母,平時應多注意親子間的互動過程,是否出現太多負面情緒,以至於幼兒不懂得如何尋求正面管道以表達自身需求。若是如此,家長應先改變給予回饋的方式,避免只給孩子負面關注,值得鼓勵時,也要給予足夠的正面回饋。不論是糾正或肯定,都要盡量以「直接且立即」方式告知幼兒,如此將可幫助他漸漸學到如何以正面方式獲得別人關心。
  
  此外,造成幼兒長期耍賴的一大原因,是當他展現耍賴情緒時,父母或師長沒辦法堅持一貫原則,反而與孩子妥協而滿足他的無理要求。雖說幼兒邏輯觀念尚未完全成熟,但是他其實已能夠經由他人回饋進而調整自己行為,所以若父母長期滿足幼兒的耍賴行為,可能導致幼兒持續使用此種僵化方式滿足自己的需要。黃雅芬醫師建議,家長可嘗試「忽略」幼兒的耍賴行為,同時避免給予任何負面關注,直到其停止無理取鬧行為後,才給予正面關注並繼續與其溝通。透過這個互動過程,讓幼兒逐漸明白,用耍賴的方式並無法從父母身上得到任何關注。

人來瘋
    一般而言,幼兒會有「人來瘋」現象,多半是「學習而來」。例如說,當人多時,幼兒勇於表現自己,而且獲得不少正面效果,像是眾人的注意和稱讚,久而久之,就學會可繼續用這樣的方式獲得情感滿足。不過,父母必須特別留意幼兒狀況,如果孩子表現超出合理範圍,則應適度加以提醒,並利用機會教導他合宜表現方式,以免影響幼兒日後的人際關係。

【專家建議】 
    彭兆禎提到,依正常幼兒心理發展來看,到了2~3歲之後,都會想要展現自我,以獲取他人認同,實屬正常現象,若已排除為病理現象後,則可將此行為視為一般行為模式處理即可。當幼兒展現方法或情境不大適當時,建議可先用「說明」方式,引導幼兒建立正確認知,例如說話太大聲,會容易嚇到別人,因此,講話最好音量不要過大。但是父母必須注意,幼兒控制能力本來就不比成人好,不要先預設「說了,他就應該要懂」,而必須輔以「行為」方式,協助幼兒建立正確認知,比如和幼兒事先約定,下次有客人來家裡時,說話不要太大聲,如有確實做到,即給予獎勵。
   
黃雅芬醫師表示,過動兒也特別容易有人來瘋的現象,但肇因先天生理使然,而特別容易展現出人來瘋的情緒特質,家長應當即時提醒,當幼兒表現良好時,比如人多時,他仍能好好待在自己身旁不亂跑亂跳,父母則該「立即」給予幼兒鼓勵,讓孩子知道,其實不一定要刻意表演或是情緒激動,也能獲得大人的注意和讚賞。過動兒由於生理體質緣故,特別好動且容易分心,往往需要父母持續不斷地大量提醒,才能表現良好。家長必須了解,過動兒天生內在控制力比較薄弱,需要較多的外在控制力協助其約束行為。


出處:2008年2月號《bobo小天才雜誌》

資料來源http://happyrainy.pixnet.net/blog/post/68400915








****************************************************************************


  /黃美湄、蔡振州

絕招1 認識孩子的情緒發展持色
心理學家發現,大腦的額葉在情緒掌控角色中佔了重要的地位,但額葉的功能必須等到約20歲時才會成熟,所以孩子的情緒反應必須隨著年紀增長,才能慢慢趨於穩定;孩子也會從毫不掩飾地直接表達情緒,變成懂得保留心裡的感受或透過其他形式間接表達。
情緒發展的速度遠比語言發展來得快
語言能力跟情緒表現大有關連。孩子到了2歲,已能進一步感受到厭惡、苦惱、生氣或害怕等複雜的情緒了,只不過礙於語言發展上的限制,這時候他雖然開始能用簡單句子和別人對話,但終究還是沒辦法精確「說」出心裡的話,所以當需求不被滿足,難受的感覺又無法說出時,只好藉由一些行為,來表達某些他以前不曾有過的感覺,這當然也包括發脾氣了。
孩子開始用各種行為來表現情緒,除了象徵著他在發展上又向前跨出7一大步,成為一個有獨特情感、思想的小人兒之外;更表示他需要爸媽的協助,來瞭解自己心裡的感受,以及如何用適當的方式表達情緒。
小小孩常為了生理需求和安全感鬧脾氣
還不會說話的小嬰兒,很自然會用哭鬧來表現自己的飢餓、疲勞、疼痛、生病;這個時期,孩子最常碰到的心理挫折來源,就是生理需求跟安全感是否被滿足。所以孩子哭鬧時,別急著制止,先搞清楚孩子為什麼哭吧!也許他尿濕了需要換個尿布、需要人抱一下、需要人對他說說話。
即使到了3歲,孩子鬧脾氣多半也是因為身體不舒服、累7 、餓了、想做的事情被制止,建議爸媽第一步就是平日應多觀察孩子的需要,保持足夠的敏感度,在孩子的需求剛產生時,能夠及時回應,才不會拖到孩子反應出強烈情緒後,處理起來更困難。
隨著年紀增長,孩子也漸漸開始產生自信、羞恥、寂寞、失望等比較心理,因此哭鬧的原
因也就比較複雜。但不論年齡多大,當感興趣的事物被剝奪時,就連大人都會感到不自在,
更何況對於情緒認識與掌握都還在摸索階段的孩子。6歲以下的幼兒常無法控制情緒,發脾氣
是合情合理的,爸媽應該要做的是處理情緒背後隱含的需求,而不是忙著制止哭鬧情緒。
自我意識的表現意昧著孩子逐漸長大了
一般人的印象裡,只覺得青少年階段是表達反抗的典型時期,但其實生命中第一個遭遇「反抗期」的階段,大概就落在1歲到2歲半之間。從孩子用簡單的語言表達、學習走路開始,他的自我意識就逐漸產生了;這時候孩子會透過許多行為來反映自己的情緒,並區隔自己與他人的不同,像是表達自己的「喜歡、不喜歡」或「要、不要」。所以當孩子開始把「我不要、我不喜歡」掛在嘴邊時,他並不是刻意唱反調,而是在練習把感覺說出來,也讓自己擁有「掌控自我、掌控周遭」的成就感。
如果爸媽能夠事先理解孩子情緒的所以然,就可理解不是「小天使」要故意化為「磨娘精」,而是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已經開始認知到自己是獨立個體的事實了。眼看著孩子正一步步長大,這是多麼令人欣喜的事情!
絕招2 引導孩子學習適當地表達情結
要做到適當的表達情緒,需要具備尊重他人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但每個人因為氣質跟個性的不同,表達情緒時的方法也不盡相同。而小小孩由於情緒掌控的能力還不夠成熟,當複雜的情緒出現時,特別需要爸媽的協助;透過生活事件,就是最好的練習機會。
支持孩子擁有他自己需要的發洩管道
孩子遇到挫折時總是哭哭啼啼,哭累了睡一覺醒來,又彷彿什麼都沒發生過,孩子真的只是因為「遺忘」嗎?其實,當人面對挫折時,身體裡的防衛機制會很自然地把壓力釋放出來,孩子最常見的發洩方法是「哭」,難過時就哭,反而不容易囤積壓力。
所以當孩子下次大哭時,爸媽不要先有「哭什麼哭?這有什麼好哭?」的念頭,也不要用「再哭就把你怎麼樣」的威脅來制止哭鬧;假如無法釐清背後的原因,孩子的情緒又正激昂,爸媽不妨讓他盡情地把心裡的「垃圾」傾倒出來,然後溫柔地陪伴他,等心情稍微平靜再來進行溝通,讓孩子知道爸媽懂他的需要。
讓孩子知道表達情緒有更好的方法
生氣是孩子很常見的情緒。4歲的小傑在公園裡跟其他小朋友遊戲時,不小心被人撞倒了,怒氣沖沖地罵了對方一句「討厭鬼」。媽媽看見了,只是告訴他不可以這樣說,就夠了嗎?其實孩子所要表達的是「我很生氣」,所以應該讓孩子明白,與其用情緒性的字眼發洩,不如直接說出「我很生氣」這件事情,然後再學習怎麼解決情緒,例如,告訴對方:「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但你還是應該跟我說聲對不起。」當孩子把欲求表達出來的同時,也練習了疏通情緒。
慢慢地,孩子就會懂得生氣不一定要跟打罵連結在一起,可以用說的,也可以把為什麼生氣的委屈找出來。被誤會了,如果只顧著生氣,誤會還是存在,不如把話說清楚;被別人撞倒了,原諒對方的不小心,接受對方的道歉,絕對會比暴力相向更好。當然,爸媽在教導孩子不能因為生氣而打人時,孩子也會比對爸媽是不是也曾因生氣而動手打人,所以要切記不可說一套做一套喔。
小心不當的情緒表達在無形中被增強
事實上, 1歲左右的孩子,就已經能夠學習著釐清情緒了,例如,剛學步的孩子被桌腳絆倒了, 哇哇大哭;媽媽抱起孩子安慰他,還作勢打了桌子兩下。但這樣的舉動卻可能給了孩子不當的示範。
孩子跌倒時覺得好痛,媽媽要給的應該是撫慰,是讓孩子感受到媽媽知道他很勇敢地學習走路,雖然被絆倒了,但媽媽依舊會陪在他身旁。而非用「打回去」來轉移注意力,因為孩子從媽媽這「手一揮」的動作裡,可能學到的是「還手或暴力是一種發洩情緒的好方法」;而這絕對不是媽媽安慰孩子時的初衷。
爸媽堅守原則,孩子才能自我約束
爸媽也要把持住教養原則,才不會增強孩子不適當的情緒表達。例如,強強想吃餅乾,但因為就快吃晚餐了,被媽媽拒絕;不放棄的強強開始大哭大鬧,若一次、兩次強強都因此而吃到餅乾, 「放聲大哭就能如願」的連結自然會被增強。因此爸媽平日必須留意自己處理情緒的方法,孩子才會學到自我約束,不會動不動就以「情緒手段」來當作談判籌碼。
絕招3 給孩子時間轉化他的情緒
孩子的情緒來了,強烈的壓制恐怕對孩子的身心造成傷害,但若置之不理,孩子的反彈又可能一發不可收拾,久而久之,連爸媽都會對教養失去信心;這進也不是、退也不行,真令人傷腦筋。那麼在「情緒硬碰硬」跟「策略性的忽視」之外,爸媽們還能做些什麼?試試用「以柔克剛」來轉化情緒吧!
要先理解孩子的情緒怎麼來
在同樂或分享的情境裡,孩子緊握著心愛的玩具不願割捨,並不是因為他很自私;這種佔有或獨享的行為,是學齡前孩子發展自我概念時很天經地義的表現。不過對於4 5歲的孩子來說,形成自我概念的同時,如果有爸媽細心的引導,已經能夠開始實踐同理心,也能體會分享的樂趣了。
以安安在小表弟面前積極捍衛「這是我的小恐龍」為例,因為安安認為小恐龍是「爸爸買給我的」、也是「我最愛的玩具」,所以除了「我」之外,不准其他人玩它;那種被別人使用就等同被侵犯,就代表有可能被剝奪、失去的概念,是5歲的安安用來凸顯「我是我、你是你」,甚至是「我的就是我的」的想法時,最天真直接的表現。因此當小表弟也很想玩安安的小恐龍時,安安排拒的心理可想而知了。
要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調整情緒
媽媽除了要諒解安安的自我意識,更重要的是扮演「引導」的角色,順著孩子這股「不容侵犯」的情緒,將「支配玩具」的心情,轉化成「你可以負責主導整場遊戲」的折衷辦法。例如,問問孩子「你要不要告訴小表弟這隻恐龍叫做什麼名字」,不必急著分享「實體」,而是從分享「你的知道」開始,循序漸進地讓孩子卸下心房、建立分享的信任感。
然後在不牴觸孩子心裡的「支配」欲求的情況下,邀請重視玩具的安安,透過「教導」的形式,朝雙贏的局面靠近。譬如引導安安向小表弟介紹「小恐龍特別的身體部位」:長長的脖子是方便取用樹上的葉子、綠色的皮膚,是在林野間最好的保護色等等。接著,再試著讓安安拿著玩具,借小表弟摸一摸恐龍長長的脖子,以及粗糙的皮膚。
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識,慢慢去經驗分辜的樂趣,不論是從「分享知道」到「碰觸」,或者「玩具離手、借別人玩」的歷程中,孩子願意一次次把界線稍微打開一些,就是一種情緒轉化的歷程,這些都是需要時間去等待孩子,讓他能慢慢地邁開腳步、打開心房。
善待孩子的情緒,為未來打基礎
許多媽媽談起育兒經的時候常說,每當孩子鬧脾氣時,自己也會抓狂,但事後常常會懊惱;其實,很多時候,只要爸媽能在情緒被牽引出來之前,想到孩子的情緒控制本來就還沒成熟,想到父母的對待與家庭教育對孩子的身心發展何其重要,至少面對孩子的情緒時,態度會柔軟許多。
當有了體諒的心,以及認同孩子的想法,才會有尊重孩子情緒發展、覺察親子情緒的空間,並且能更進一步地解讀孩子的情緒、示範適切的情緒表達,然後引導孩子走向健康的情緒轉化。如此一來,孩子從小能有良好的情緒經驗,才有餘力學到好的解決問題方法,生活自然能更正向而積極,也可為日後的自我管理及待人處世打下良好的基礎。
貼心小提醒:別為孩子貼上「情緒障礙」標籤
許多時候,孩子看似沒來由的使性子,總被誤認為是「情緒障礙」。其實,真正的情緒障礙,是指長期情緒或行為反應顯著異常,嚴重影響了生活功能;而且這些障礙並非由智能、感官或健康等因素所直接造成。
情緒障礙類型包括精神性疾病、情感性疾病、畏懼性疾病、焦慮性疾病、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以及受其他持續性的情緒或行為問題所困擾。在專業上,情緒障礙一詞隱含的病徵十分多元,也比一般人想像中還要來得嚴重,並不是單純用來描述一個人有情緒困擾而已。
爸媽和老師面對愛護脾氣、分離焦慮比較強、情緒比較不穩定的孩子時,在觀念或對待上,請不要誤用「情緒障礙」這個名詞,以免給孩子貼了標籤。如果擔心孩子疑似需輔導,也應尋求專業的兒童心智科醫師診斷,不宜自行認定。

摘自2009.3學前雜誌
資料來源http://kp6355.pixnet.net/blog/category/1362884





***************************************************************************
人的大腦是終其一生不停的在成長與改變,而改變最快的時期就是童年。嬰兒剛出生時,他大腦中的神經元比他成年以後的還更多,但是因為大腦用掉他重量十倍的能源,所以嬰兒自出生後,大腦便一直不停的在修剪,把很少用到的神經元修剪掉,把常用的聯結成強的迴路。決定誰被留、誰被刪的就是經驗,尤其是童年的經驗。  

我們的感覺皮質區在幼年時就已成熟,掌管情緒的邊緣系統在青春期前也發育完成,只有掌管自我控制、理解力、抑制力的前額葉成熟最晚,要到十七、八歲才成熟。童年和青春期的情緒管理經驗,對大腦神經迴路的形成很重要,童年更是一生情緒特質形成最重要的時機,這時期養成的習慣會崁入神經網路的基本架構中,不太會因後來的經驗而改變。
 
最近的研究報告發現童年的精神受虐(被譏笑、排斥、忽略)會改變基因,造成長久性的傷害,如憂鬱症和自殺。加拿大麥吉爾(McGill)大學的神經學家解剖了三十六名突然死亡者的大腦,其中十二名為無受虐紀錄的自殺者、十二名為曾受虐的自殺者,十二名為車禍意外死亡者。他們發現童年的受虐會改變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HPA)這個壓力反應機制,增加自殺的傾向。小時候情緒的創傷造成大腦永久性的傷害,包括結構上的改變,如聯結兩個腦半球的胼胝體變小。
 
過去「行為主義」盛行時,很多人說孩子哭時,不要抱他,抱就是鼓勵他哭,要等他不哭了才可以抱。忘記了嬰兒不會說話,哭是他表達需求的方式,不准對他的需求做反應,等於是忽略他。
  現在的做法是嬰兒的搖籃直接放在母親的床旁,使嬰兒眼睛一張開就可以看到熟悉的臉,給予他安全感。安全感是孩子情緒成長最重要的條件,直接影響他人格的成長。父母應把孩子帶在身邊,讓孩子從觀察父母的待人接物上,學習自己的情緒管理,例如四兩撥千斤,用幽默來化解尷尬及用正向思考來處理問題。
 
父母更要在孩子情緒風暴未形成前,跟他談,把情緒化解掉。目前坊間很流行的用毆打不倒翁來出氣,是個錯誤的情緒教育方式,這只會使憤怒者憤怒的情緒更亢奮,因為它更加活化大腦憤怒的神經迴路,而且養成遷怒、洩憤的壞習慣,從研究得知,負面情緒應從認知去化解。  
哈佛教授凱根(Jerome Kagan)的長期研究發現孩子的脾氣是可以改的,四個月大聽到巨大聲響會嚇哭的嬰兒,長到四歲再測驗時,只有一半還會如此,小時候害羞的孩子,長大不見得害羞。所以只要給予適當的教導,孩子先天的脾氣可以被導正。凱根認為「情緒維持幾秒,心情維持一天,性情終身打造」,他教父母從情緒著手,改變心情,穩定成性情。
 在現在講究人際關係的社會,教導孩子妥善管理他的情緒,是給他一把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不可等閒視之,更要從小做起。

            引用:親子天下部落格/名人部落格/洪蘭http://parenting.cw.com.tw/blog/blogDocDetail.do?blogDocId=141
資料來源http://kp6355.pixnet.net/blog/category/1362885







******************************************************************************
你家孩子經常「人來瘋」?
道爾敦課輔中心主任 賴映秀
當孩子出現「人來瘋」時,常讓大人感到尷尬不已。其實孩子這種行為,可能是人格、行為發展上有所偏差,或家長平時對孩子行為限制、要求很多,造成的負面影響。給孩子一點時間,訓練他的社交技巧,學習做個小主人、小客人,有好的表現給予鼓勵,他會做得更好的。 四歲的小慧平時是個規矩乖巧的小女生,可是每次家裡有客人來,她就一反常態,總是顯得特別興奮,在客人面前跑來跑去,有時甚至會大叫,吵著媽媽要這個要那個,「野」得連媽媽都快不認得了,又不方便在客人面前發飆,無法掌握的情況常讓小慧媽媽好不尷尬。為什麼平常乖巧的小朋友會「人來瘋」?
教養態度影響孩子行為表現
小朋友在兩歲左右,獨立的自我意識便會日益增強,他們開始有強烈表現自己的欲望,設法讓別人注意自己,平時要滿足他這樣的需求並不困難,可是當大家注意力不在他身上時,不同於平時的脫序行為就很容易出現。
「渴望受到不停的關注」是每個孩子天生就潛在的一種需求,「適當的關注」滿足了孩子的需求,但是過度的關注反而讓孩子沒有安全感。當他突然察覺大家的注意力不在他身上時,不安的情緒會馬上出現,伴隨而來的卻是無法預料的脫序行為,目的便是吸引父母的注意。此時如果沒有及時發現並做引導與調整,一旦脫序的行為受到了肯定或是目的得逞了,不知不覺中就會變成習慣呢!
相對的,有些過於嚴厲的父母,對於孩子的限制很多,「要求」在孩子心中變成了一份壓抑。當家中有訪客或外出作客時,父母對孩子的要求與限制,總礙於顏面問題而有了不一樣的標準,孩子觀言察色的能耐,真的是父母們所無法預料的,限制一解除,孩子心中的壓抑自然會宣洩出來。此時,特別容易興奮,且自我控制能力還不足的孩子們,似乎知道在這個時候不管怎麼鬧,父母也不會有太嚴重的處罰,怎能不趁機「瘋」一下呢!
找出問題的癥結
【案例】
每次客人一進門,媽媽會叫小慧自己玩,如果小慧不依,媽媽便會取出一支棒棒糖或小玩具,來轉移小慧的注意力,取得片刻的時間招呼客人。還算乖巧的小慧當然就滿足了,但是日子一久 媽媽這樣的做法卻對小慧產生了「類化」的效應。每當有客人進門,小慧就會主動要棒棒糖、要玩具,為了招呼客人,媽媽也不曾拒絕,但是逐漸長大的小慧,已經不再是棒棒糖或小玩具可以應付的,於是哭鬧、大叫的行為逐漸出現,媽媽也越是束手無措了。
當孩子染上了這「瘋病」,除了孩子人格、行為發展上會有偏差之外,最大的後遺症可能是頭痛的父母,常會因此吵架,責怪對方沒教好孩子,一家人的生活因此失去了快樂的氣氛。但只要找到問題的導因,這「瘋病」並不是沒藥醫。其實孩子行為出現偏差是一種警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原因,來自家人的互動模式出了問題,父母的管教方法為孩子傳達了錯誤的認知,當然結果就從孩子的行為中出現。
就像小慧的媽媽,每當客人進門時就用棒棒糖、玩具來安撫小慧,取得招呼客人的時間,無疑的正為小慧傳達一個 「只要客人一來就可以吃糖、就有玩具可以玩 」的錯誤訊息,才會導致小慧從被動的接受,到主動要求的習慣養成,要解決小慧的問題並不困難,此時小慧不適合再陪媽媽看店,與家人商量好,只要媽媽花一些時間讓小慧脫離那樣的情境,相信情況很快的便能改善。
行為導正需要一段時間
孩子能夠全程參與必能滿足他期待受關注的渴望,賞罰分明可以讓好的表現持續、改善不妥的行為,久而久之,孩子心中自然會有了遵循的標準,自制力也必然隨之增強,不但孩子的不成熟行為會逐漸減少,還能訓練孩子的社交技巧,學習做個小主人或小客人。
不過「人來瘋」的行為不是一天造成的,當然行為的導正也絕非一朝一日就能見效,父母的耐性與堅持度是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全家人的配合更能讓孩子走回正軌,給孩子一點時間,也給自己一份經驗,只有父母用心、勇敢面對問題,在成長的路上,您才可以陪著孩子踩穩每一步,而不會造成遺憾唷!


(取材自育兒生活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4/mamabox/s4baby02_82.asp







*************************************************************************

如何讓寶寶聽懂你的話

作者:小豬豬媽  時間:2006-05-04 11:33

1歲大的寶寶交流是一件復雜事情,雖然你又是解釋,又是比劃,可他好像根本沒聽懂,照樣我行我素。這不是你的表達能力出了問題,很可能是你沒有選擇那些小寶寶容易理解的詞匯。

昨天我親眼目睹堯堯把我新買的牙刷扔到馬桶裡,我生氣的對她說你不能這麼做。。誰想到今天我又把新的牙刷買回來,而它的下場和昨天那支完全一樣。我又生氣又沮喪,覺得自己沒法和女兒溝通,和她說什麼都好像聽不懂,難道是我的表達有問題?

相信很多一歲寶寶的媽媽都面臨?和我相似的問題:如何讓寶寶聽懂我們的話?其實,別看寶寶已經1歲了,其實他還不會使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同時對你說的話他也不一定能完全明白。所以,在跟寶寶溝通的時候,最最重要的是要選擇使用恰當的、有效的詞語,才能使你們之間的交流變得清晰和順暢。

專家認為,幫助寶寶接受新詞匯要比教她如何做更有意義,寶寶理解了這些詞匯,才能明白你說的話。然而什麼是恰當和有效的詞匯呢?下面的例子,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1、教給孩子一些描述心情的詞語
寶寶要發脾氣時,比如吃飯的時候因為不能把手中的勺子用得像爸爸媽媽一樣順手,他可能會把飯桌上的碗筷統統扔到地上,甚至大喊大叫。這時候你應該找些其他玩具吸引他的注意力,讓他先平靜下來。然後蹲下來和他保持同一高度,注視?他的眼睛,把他的感受說給她聽,這個勺子讓你很生氣!。這句簡單的話,可以讓你幫助寶寶明白:剛剛那些強烈的、不好受的感覺原來叫生氣。除此之外,在寶寶高興或是灰心喪氣的時候,你都可以用一些簡單、準確的詞幫他對這些感受作一個初步的分類,等到他大一點的時候,自己就會說出我要瘋掉了!或者我太高興了!等等諸如此類表達某種程度的詞匯。

2、簡潔地向寶寶描述安全詞語
美國哲學家Eliot博士建議爸爸媽媽,向孩子描述關於注意安全問題的時候,要注意用詞簡潔,盡量隻用幾個詞比如危險。有些父母通常太過嗦,比如不要靠近熱水。不要在馬路上玩耍。如果你這麼和寶寶說,寶寶並不能理解為什麼不能靠近,為什麼不能去街道上玩。所以你原本要向他表達的意思反而喪失怠盡。其實你可以告訴他熱水很燙,所以別去靠近馬路很危險,不是小朋友玩耍的地方

另外,在提醒寶寶的時候,爸爸媽媽不要總使用這個詞。如果寶寶正處於危險之中或正在傷害別人的時候,用一個嚴厲的去喚起寶寶的注意力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他經常聽到,他的心情就會變糟,對任何事情都失去興趣。因此在家裡盡量不要對寶寶採取簡單粗暴的模式,允許他在探究問題的時候犯錯誤,而不是一犯錯誤就被懲戒。

3、用肯定的語氣要求寶寶
如果你想讓寶寶做諸如洗澡、吃飯這些他必須做的事情,你最好使用一些肯定句,你該洗澡了現在要吃飯了。可是很多爸爸媽媽總是用疑問句對孩子說:現在你要洗澡嗎?,其實這是錯誤的。對這些孩子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你最好堅持原則,肯定的語氣能讓寶寶理解這是他應該做的事。如果你隻是詢問孩子想不想這麼做,讓他有所選擇的話,孩子就很可能選擇不做這些事,這會造成你和寶寶之間的沖突。所以對你應該秉承的原則是:不要詢問,隻需告知。

4、向寶寶解釋時間時可以用先後順序代替時間
專家認為,一歲左右的寶寶對時間概念還很模糊,他根本不知道10分鐘有多長。p果你說“10分鐘後我們要去奶奶家。對她來講並沒有太大的意義。所以向他解釋時間時,最好用描述一系列事件來代替時間的概念:向她解釋最先發生什麼,接下來要發生什麼。比如上面“10分鐘的概念,你就可以解釋為:我們先收拾一下,然後穿上衣服就可以出發了。

5
、教會寶寶學會選擇
讓你的寶寶對自己日常生活中一些無關痛癢的部分自己做個簡單的選擇。比如,在他穿衣服的時候,你可以說你想先穿襪子還是先穿褲子?。雖然你隻是把對寶寶生活的控制權交出一小小部分給他,但對寶寶來說你的這句話大大增強他對自己有能力做好這些事情的信心。
專家提醒我們,讓寶寶做這種選擇在兩種事物之間進行已經足夠了,因為小孩子的知識范圍和記憶力很有限,他不能對很多的事物保持很長時間的記憶。

6、對付飯桌上的懷習慣,語言要簡潔
吃飯的時候寶寶總是擺弄食物而不再吃飯,你隻需要一句簡單你邊吃邊玩,別吃了。美國聖路易撕大學醫學院兒科專家Haller教授認為,對付寶寶吃飯時候的壞習慣要應該及時制止,並使用簡最簡潔的詞語。因為如果寶寶不再專注吃飯,說明他已經吃飽或者並不餓,再強求他吃東西,他反而不能接受,不如順他的意讓他玩去。這樣寶寶會覺得你很理解他。隻是別忘了說的時候要保持一種心平氣和的語調,然後陪?他離開餐桌。

7、多對寶寶說些鼓勵的話你喜歡、你真棒
即便是對很小的寶寶,也會喜歡別人對他說一些積極的、鼓勵的話。比如你帶寶寶去購物的時候,可以對他說媽媽帶你買東西的時候,你知道拉?媽媽的手,真是個好孩子。雖然寶寶對你說話不是都明白,但他可以從你的聲調、節奏和神態中猜出好、棒是在表揚他,而且心裡美滋滋的。實際上你表揚和鼓勵孩子的這些話對他來說是一種強大的動力,讓他超前一步理解你說的話。

8、新角度教寶寶說單詞
或許你已經教給你的寶寶一些概念性的詞語,比如身體部位的名稱、顏色等。但實際上寶寶對這些詞隻是很淺層記憶,對這些東西究竟是什麼,有什麼用,還不是很了解。因此就需要你經常幫他重復這些練習,並給他一些實物做參照。比如每次給他讀書的時候,可以指?書上的圖片告訴他這是小羊、這是小腳丫。或者和他一起散步的時候盡量用一些描述性的語言,譬如看那高高的樹上長?紅色的葉子幫他從一種新的角度來看世界。


TIPS:有些話你最好不要說
不要說:別像小孩子一樣。
理由:他隻是一個孩子,他的行為相對於他的年齡也很恰如其分。
不要說:照我說的去做,然後我們就去買冰淇淋。
理由:行賄可以產生短期效果,但還會引起長期的麻煩,你不得不把它一直延續下去。
不該說:快點!
理由:孩子的小胳膊、小腿和小腦袋隻能按照他的速度行動,不要按照自己的標準要求孩子。
不該說:你真是一個調皮的孩子!
理由:你可以給動物、食物、顏色等下定義,但決不能對你的孩子斷言什麼。

資料來源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713478&bid=11







****************************************************************************

〈親子會客室〉不准哭 孩子能怎麼辦?
文/李嘉修
流眼淚是具有排除體內的一些壓力激素,進而改善情緒的功能的。情感教育是需要從小教養起的……

時常聽到父母親對著自己正在哭泣的孩子吼著:「不准哭!」、「這有什麼好哭?不要鬧!」或者是告訴孩子:「不哭才是乖小孩!」、「嘴巴閉起來,才帶你去買玩具。」每次看到這樣的畫面,我心裡都會想著,當孩子心情難過、不高興,或是身體不舒服時,你不讓他哭,那你要他怎麼辦呢?

「哭」從小便承載了許多沉重的汙名,流眼淚被認為是一種軟弱、不成熟、不順從,或是刻意吵鬧等「不好」或「不對」的象徵,特別是對於男孩子,從「男兒有淚不輕彈」這句話可見一般。

如同「笑」一樣,「哭」其實是正常且自然的宣洩情緒感受的一種方式,當人們身體感到不適、心情感覺悲傷或憤怒時,流眼淚是具有排除體內的一些壓力激素,進而改善情緒的功能的。然而,隨著人們的成長與社會化之後,哭泣似乎卻逐漸揹負著沉重的汙名,而阻礙了正常情緒的流轉。情感教育是需要從小教養起的,我們可以從下列幾點談起。

<Check Point 1>紓發負向情緒 別急著制止
當一個人情緒壓抑久了,心中累積過多的負面能量,超乎個人的負荷能力時,便可能會情緒崩潰或失控,向內可能會傷害自己,向外則可能會傷害他人。

因此,我們應當從小便教導孩子,當遇上挫折或不如意之事時,掉眼淚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反應,而不急著去制止它,也不需要刻意去壓抑它,並試著了解孩子哭泣的原因,讓他有宣洩負面感受的機會,待心情較為平復之後,再來思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例如,你可以告訴孩子:「媽媽知道你現在很難過,我會陪著你,你可以哭一哭發洩不好的心情,等你心情比較平靜之後,我們再一起來想想解決的辦法。」

<Check Point 2>清楚告知 而非一味禁止
很多父母親習慣於說「不」的教養方式,例如,「不要哭!」、「不能跑!」、「不可以這樣!」然而,這些禁止的語言,可能只嚇阻了孩子當下的行為,卻未能告知孩子應當要怎麼做、為何要這樣做,反而讓孩子無所適從,並且可能會讓孩子接受過多的負面訊息,認為自己是不對的、不好的。

因此,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孩子適當的行為,清楚且具體地告知孩子應該要怎麼做,而非只一味地跟孩子說不要、不可以,或不行做什麼。例如,可以跟孩子說:「請你先冷靜地坐下來,媽媽想聽你說說怎麼了。」

<Check Point 3>教導辨識情緒 學會設身處地
有時候,孩子會哭鬧不休,可能是因為自己的需求未能被父母所了解,或是他還無法清楚地表達自己內心的負面感受。

孩子最初在理解自己的情緒感覺時,只知道好的心情與不好的心情,父母可以藉著人際互動的情境,給予孩子機會教育,教導孩子更細緻地區辨不同的正向或負向的情緒,例如,正向的情緒包括快樂、興奮、感動、或滿足等;負向的情緒包括焦慮、難過、害怕、或生氣等。
當孩子能更精確地理解與覺察自己不同的內在感覺之後,將有助於孩子表達與紓發自己的心情,也比較能夠設身處地體察別人的情緒,發揮其同理心。

情感教育是很重要的,當孩子哭泣時,請給予他多一些時間宣洩自己的負面感受,引導他辨識自己的內在感覺為何,幫助他表達與紓發自己的情緒,並且清楚告知孩子可以怎麼做,以協助孩子更成熟與理性地面對、接納及處理自己的負向情緒。(作者為臨床心理師)


資料來源 http://tw.myblog.yahoo.com/jw!ORCL3yeYBRNUhLWBOFMuHA--/article?mid=16673






******************************************************************************
如何讓孩子乖乖坐好
採訪/林潔欣
諮詢/喬幼國際幼兒學校民權校幼幼班老師 Eva
小朋友總是喜歡跑來跑去,舉凡吃飯、看書、坐車等時候,往往好動的讓媽咪很頭疼,要怎麼讓他乖乖坐好,完成一件件的事情呢?就得需要用些巧思來吸引孩子的注意,讓吃飯、坐車不再是媽咪的惡夢。
吃飯的時候
「小孩子吃飯總是不坐好,每次都要吃二個小時。」這類的問題時常榮登媽咪最煩惱的事排行榜榜首,我們特地請教到喬幼國際幼兒學校民權校幼幼班老師Eva,來告訴我們讓小朋友乖乖坐在飯桌前的方法喔!
※方法一:角色扮演。
請小朋友當媽媽發碗筷,他會很有成就感,儘量大家都用塑膠碗或鐵碗,免得孩子一時失手摔破碗而感到挫折。或者用玩偶或第三人稱等說故事的方式,讓孩子了解不吃飯會如何。
※方法二:時間固定。
最好讓孩子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位置吃飯,也可以在餐前放些輕音樂,讓他們每當聽到這個音樂時就知道到了吃飯時間,在情緒上可以做轉換。
※方法三:避免干擾。
在吃飯的時候,儘量避免電視、玩具等容易干擾的東西在旁邊,如此會讓孩子分心,因為對他們來說,電視和玩具比吃飯好玩多了,但如果沒有這些東西的誘惑,就只得乖乖坐好吃飯囉!
※方法四:多給鼓勵。
當孩子有乖乖吃飯時,大人要給予鼓勵,而不是一直苛責他們不吃飯,多鼓勵孩子才會表現得愈好。
坐大眾交通工具時
帶孩子出去坐大眾交通工具之前,Eva建議先做行前教育,同樣可以利用玩偶或透過第三人稱的故事,讓孩子了解坐公車或捷運時乖乖坐好的重要性,並且用肢體動作模仿給他們看,並且說:「如果坐公車或捷運時,沒有乖乖坐好的話,司機一煞車,就會咚咚咚的滾到前面去,然後受傷流血喔!」大人的動作儘量誇張沒關係,孩子對於動作比對語言容易感受。
如果孩子真的還是跑來跑去不肯坐好,可以指外面的東西給孩子看,轉移其注意力,或者可以教孩子數車車,看看路上有幾台計程車,不但可以認顏色還可以學數數,或者沿路教說簡單、有趣的英文,如此與實體連結的教學,也比較記憶深刻。

(取材自育兒生活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stage4/mamabox/s4baby02_75.asp








****************************************************************************
搞定你家尖叫小孩-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

http://casanovab110.pixnet.net/blog/post/52470370